五年级科学的课后教学反思(共11篇)
本课时我在课堂教学充分考虑到学生兴趣、生活环境,导入时选择学生熟悉的岩石为素材,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引发他们探究的欲望。努力激发学生积极调用已有经验,鼓励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开展科学研究,并在已有知识、经验和现有信息的基础上,通过简单的思维加工,作出自己的解释或结论。
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在本课教学中,我并没有生搬硬套的给学生灌输如“风化”的知识,而利用学生对岩石与生俱来的兴趣,通过老师的引领,通过学生的科学探究,利用“冷热的作用”和“水的作用”两个模拟实验,使学生经历探索岩石在“冷热”与“水”的作用下发生变化的探究过程。在探索岩石变化的原因时,对于“植物根的作用”由于时间的限制,不能在课堂中及时探究验证,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实验来验证,把学生探究的兴趣引向课外。同时结合多媒体技术,了解了大气对岩石的一些影响。在“假设――验证”的实验活动中,体验大自然的力量,激发学生热爱自然、探索自然的乐趣,同时培养了学生的求证意识。
本课的设计依据新课程标准,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紧紧围绕着“以技术为载体,体能与技能和谐发展”的理念。以律动感十足的垫上操导入,遵循快乐体育的新课标要求,激发学生练习兴趣,在多变的鱼跃前滚翻组合练习过程中发展学生鱼跃前滚翻的蹬摆能力,完善完整的鱼跃前滚翻技术动作。
二、教材分析
教材内容为鱼跃前滚翻,是八年级体育男生必修教材,它具有良好的综合健身作用,能够提高学生身体的控制能力,发展学生柔韧、灵敏、力量及身体协调能力,培养学生在生活中的自我保护意识。
本课为鱼跃前滚翻单元教学的第二课时第3课次,通过前两课次的技术教学,学生已经基本形成鱼跃前滚翻完整动作技术概念。协调有力的蹬摆技术是完成鱼跃前滚翻的前提条件,因此本课采用各种以蹬摆技术为主的跳跃练习与鱼跃前滚翻相结合,在组合练习中,发展蹬摆能力,巩固与提高完整技术动作。
三、学情分析
本课教学对象为水平四的初二男生,该年龄阶段的学生活泼、好动,模仿能力及求知欲望强,喜欢富有挑战性的事物。在体育课堂上具有一定的表现欲,课堂上能够按照老师指导,积极参与、完成各项活动。
四、教学重难点
通过以上教材及学情的分析,本堂课技术动作教学的重难点为:
教学重点:蹬摆有力;腾空远撑。
为了解决教学重难点,在教学中运用了动感的垫上操,设计了合理有效的专项准备操,结合蹬摆动作将鱼跃前滚翻的起始动作与结束姿势顺利引入课堂。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积极尝试,发现“蹬摆远撑”的动作要点,通过反复体验、层层递进的组合练习巩固技术动作。
五、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学生知道蹬摆在鱼跃前滚翻中的重要性,明确蹬摆远撑的的技术要领。
技能目标:通过学练多种形式的鱼跃前滚翻组合练习,学生能够明显做出协调的蹬摆动作,大部分同学能够完成腾空远撑到第一条标志线,少部分学生能够完成腾空远撑到最远的标志线,发展学生蹬摆能力,提高上下肢力量和身体控制能力。
情感目标:养成学生相互激励,克服恐惧心理,树立信心,培养勇敢果断的意志品质。
六、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略)
(二)基本部分:
1.教学内容
(1)鱼跃前滚翻练习。
(2)兔跳练习。
(3)鱼跃前滚翻接兔跳练习。
(4)收腹跳接鱼跃前滚翻。
1原地收腹抱膝跳接鱼跃前滚翻练习;2收腹跳过小垫子接鱼跃前滚翻练习。
(5)收腹跳接鱼跃前滚翻积分赛(根据鱼跃前滚翻远度设置分值)。
(6)素质练习:俯卧撑依次报数;“此起彼伏”俯卧撑。
2.组织与策略
(1)讲解示范鱼跃前滚翻动作要领,组织学生练习。
(2)教师示范兔跳动作,讲解其要领,并逐步提出蹬摆远撑的要求。
(3)讲解并示范鱼跃前滚翻接兔跳动作,组织学生分组自主练习。
(4)示范收腹跳接鱼跃前滚翻动作,并讲解动作要领,要求蹬摆协调。
(5)提出更高的要求,组织学生自主练习,巡回指导。
(6)组织优秀学生展示,及时表扬。
(7)组织收腹跳接鱼跃前滚翻积分赛,并根据胜负给予相应“奖励”。
(三)结束部分:(略)
七、教学反思
本堂课是鱼跃前滚翻单元中的第二课时第3课次。鱼跃前滚翻单元是围绕着“以技术为载体,体能与技能和谐发展”的理念进行设计,将本单元分成了5个课时(技术维度1课时、体能维度3课时、应用拓展1课时)。这节课主要是从体能的维度进行设计的,通过兔跳、收腹跳、跳过小垫子等以蹬摆动作为前提的身体素质练习与鱼跃前滚翻相结合,形成多变的组合练习,来发展学生鱼跃前滚翻的蹬摆能力,完善鱼跃前滚翻技术动作。整堂课从热身部分就将蹬摆动作融入到欢快的垫上操中,完成了准备部分与基本部分的有效衔接。基本部分中多变的蹬摆组合练习给学生带来新鲜感,激发了学生的练习积极性;垫子上不同远度三条线的设置给了学生明确的目标,提高了学生练习兴趣;等待学生练习的设置使得学生处于持续不间断的练习状态,增加了课的密度。
在实践体育课堂中组合练习是一种有效促进技能与体能和谐提高的手段。组合练习实现了让学生在技术的学习过程中提高体能,而体能的提高又促进了技术的掌握。组合练习能够丰富课堂,给传统的技术教学带来一些变化。组合练习可以是技术本身的组合,如技巧当中的连续鱼跃前滚翻;可以是技术与技术的组合,比如前滚翻接鱼跃前滚翻组合;也可以是技术与身体素质练习的组合,就如本课中各种跳跃与鱼跃前滚翻的组合。但无论是哪种组合练习,体能必定是有增量的,而恰当的组合练习能够服务于技术的掌握,同时组合练习的选择不能违背原先的技术动作。所以组合练习的选择要行之有效,要围绕着课的目标,服务于解决课的重难点,避免出现为了组合而组合的现象,成为徒有组合练习而无实在意义的“华丽”课堂。选择有效的组合练习,这就要求教师要明确练习的核心目的,是为了复习技术动作?为了提高运动量?为了应用拓展?还是为了服务于实际生活?
【教学内容】B Let’s try Let’s talk Let’s find out C Good to know
【教学目标】1.能听懂会说:Why do you like…? Because I can … 并能在实际情景中运用。2.能完成听力部分。3.了解中国和澳大利亚的季节差别。
【教学重点】 学会运用句型Why do you like…? Because I can …【教学难点】 答句Because I can…
【教学过程】
Step 1.Warm-up/Review(1)Let’s sing: What’s your favourite season?(设计理念:唱歌,既可以对旧知识进行复习,又带动了学生学习的热情。)(2)Free talkA: Which season do you like best? B: Spring/….A: What do you usually do? B:I often….(设计理念:学生之间的对话既可以复习旧的知识,又创设了说英语的气氛。)Step 2.Presentation Let’s talk(1)播放课件,让学生听对话。(设计理念:让学生熟悉对话内容)
(2)让带着问题再听对话。(What’s Chen Jie’s favourite season? What’s Sarah’s favourite season?)(设计理念:看看学生是否理解对话,能不能正确的回答问题。)(3)让学生尝试着自己朗读课文。找出不懂读的地方。(设计理念:给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4)教学新单词because。(5)扮演角色朗读对话(设计理念: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让学生享受到学会英语的喜悦,激发学生深层的学习兴趣。
(3))Step 3.Practice(1)Let’s find outFind out your partner’s favourite season and his favourite activity.(设计理念:学生不但互相练习了句型,还增进彼此的感情更了解对方。)(2)Let’s tryListen and tick.a.Listen to the tape carefully and try to understand the dialogue.b.Listen again and tick the right picture.c.Proofreading answers.(设计理念:锻炼学生听的能力。)
(3)GamePassing my word: I like summer, because I can swim in the sea.分组让第一排的学生按照这样的句型格式,以小组为单位传话。(设计理念:不但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巩固学习的句型。)
Step 4.Extention/Consolidation1、小结这课重点句型。
2、练一练根据要求写出问句或答句。
1.A: ? B: Winter.2.A: ? B: I like spring best3.A: Why do you like summer? B:(游泳).4.A: ? B: Because I can make a snowman.Step 5.Cultuer
PEP小学五年级英语下册课后反思
Unit 2 What’s your favourite season Lesson 4
整堂课我坚持让学生体验各种语言活动,在活动中不断丰富学生的内心感受,促进语言的学习。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我有一下几点体会:
1、课程标准指出,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为本,特别强调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情感,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这节课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兴趣爱好,利用课件中的歌曲、游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采用多种教学方式,让学生在操练与应用的过程中活跃思维、展现个性。学生都非常喜爱这些活动,他们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也体验到了学英语的快乐。
3、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分配任务因人而异。操练形式灵活多样,从整体到个体,层层铺开。从教师输入到学生输出中间一个有效的环节,那就是操练。有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一、让学生在观察中培养兴趣,引发科学问题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让学生把自己观察到的,感兴趣的问题记下来。这些问题可以是各种各样 的,在这些问题中就包含着众多的科学知识和原理 , 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引导学生时常做生活中的有心
人,留心观察,关注身边的科学,引发问题进行探究。
二、让学生在实践中探究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中学习,激发学生的探究动机,引导学生自己亲自动手。
通过实验,观察思考去发现问题,再通过实验解决问题。教学中,把一定的探究材料提供给学生,也可以让学生自己去准备各种实践材料。这样学生有了探究的目标,才会积极去实践,才会仔细去
发现,才会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三、让学生在实践中解决问题
在较复杂的科学问题,都是有思路可寻的,不能让学生在众多的迷惑面前束手无策。学生猜测
小苗的萌发需要那么多条件,但哪些条件才是小苗诞生一定需要的呢?让学生来选一个条件——水,你能否证明种子萌发需要水呢?让另一部分学生选择其中的一个条件,同理也用实验来证明,这样
学生就把自己设计的实验方案简单描述出来,将实验方法与同学交流。这样全班的同学实际上就分
了许多小组,他们一个小组探究一个条件,做一种对比实验,然后将各自的实验结果拿到课堂与老
师和同学一起分享 , 问题就解决了。
9课《奇妙的护身术》教学反思
这一课的重点是让学生解决两个问题:“保护色”和“拟态”,基于这一教学重点,我采取了以下的教学方法:第一,我以情境导入法,以powerpoint的形式出示一张图片,图片上有7种小动物,这些动物都是以保护色、拟态等各种方式来隐藏着自己的,然后问学生:你发现了几种小动物?有的学生说发现3种,有的学生说发现4种,有的学生说发现5种,有的学生说发现6种,还有的说发现7种,这时,我发现学生找得那么辛苦,接着我就出示了正确答案,点击了一下鼠标,7种动物名称在那张图片由下而上地显示了出来,当时,学生目不转睛地注视着各种动物名称,一方面,心急地对照一下自己到底说对了多少种,另一方面,很想知道动物对应的位置,因为这只是一个情境导入,我为了抓紧时间引出下面的内容,这时,老师把动物名称与动物所在的位置一一对应了起来,学生才恍然大悟,当时,我马上作了一个小结说:“这些动物是很容易就找到的吗?”当时学生都说:“很难!”我接着说:“对!确实很难,究竟是什么原因使我们这么难找呢?这些动物究竟有什么奇特的方式来隐藏着自己呢?这一环节,因为在提问学生找出有几种动物时,提了起码有5个学生,因为当时我看到很多学生举手,很想给他们多点站起来说的机会,同时,我也很想对他们的已有知识多一些了解,就因为我有这样的想法,导致了我导入的时间起码用了5---6分钟,如果能节省2分钟出来放在下面的内容就更便于老师操作了。
第二,这一环节解决什么是“保护色”,一开始以powerpoint的形式出示一组动物,这些动物都是以保护色的方式出示的,在出示之前,老师说:“请同学们边观察边研究这些动物在保护自己上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出示完后,老师提问这组动物在保护自己上的共同特点,有的学生说:“它们身体的颜色和周围环境的颜色差不多” ;我接着问:“它们怎样利用周围环境的呢”?有的说:“比如蝗虫爬到叶子上,身体颜色跟叶子颜色差不多,不易被敌害发现,”有的说:“高山野猫跑到跟自己身体颜色差不多的草丛里,”有的说:“梅花鹿跑到跟自己身体颜色差不多的花丛里,”还有的说:“猫头鹰趴在跟自己身体颜色差不多的石头上等等。”我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身体颜色、环境、草、叶子„„老师接着说:“同学们可真棒!能把一个概念的意思给讲出来了,这个概念就是‘保护色’,”老师马上板书“保护色”,老师马上又说:“哪位同学能用自己的话概括什么是‘保护色’呢?因为之前老师叫学生找出动物在保护自己上的共同点,老师设计这一问题能设计到点上,这一问题一解决,“保护色”这一概念的理解与概括已解决一大半了,因此,学生在概括“保护色”时一点都不觉得困难,相反,学生还争先恐后地概括,并且老师还感觉教得非常的轻松,学生也学得轻松、快乐。所以,要想达到自己的教学目标,一定要把问题设计到位,最好是设计到离目标最近的问题,另外,一定要认真倾听学生的回答,及时把有联系的内容进行板书,以激起学生更多的思维,最后达到自己的教学目标。
第三,这一环节解决什么是“拟态”,用教“保护色”同样的方法教“拟态”,同样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但最遗憾的就是要学生举出拟态的例子时,学生举出的例子,老师都觉得很生疏,因此,老师在上课前必须要对相关知识了解更多,才能满足于学生,另外,在解决“保护色”与“拟态”这两个环节时,时间用多了一点,如果能节省5分钟出来放在下面的内容就更能照顾更多的学生了,在第二、三个环节中,讨论的次数多了一点,如把讨论的次数减少一些,把讨论放在恰到好处的地方上进行,那如果能这样做,5分钟的时间应该可以挤出来的。
第四,这一环节是解决“保护色”与“拟态”的作用,以及“保护色”与“拟态”之间的区别,这时,由于学生有了一定的已有知识,老师前面铺垫也很好,因此,这一环节学生显得特别的精彩,理解得非常透彻。
第五,这一环节是资料汇总以及汇报的一个环节,学生把课外收集到的动物的另外各种各样的方式以表格式进行汇报,有的学生可以列出7---8种另外特殊的保护方式以及代表动物,比如有的学生说:“还有断尾、放臭气、喷墨、逃跑、警戒色、卷缩、盔甲,长刺等等。”在这环节中,由于学生课前收集了丰富的资料,所以在这环节中显得学生的课外知识非常丰富,同时,学生与学生之间也相互获取了不少新知识,很好地为这节课走上了高潮,这时,虽然这节课到了尾声,但是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是非常浓厚的,如果能在第一、二、三个环节中把时间控制一下,挤出5分钟左右的时间放在资料汇报这一环节,那这一环节就有11分钟左右的时间进行学生之间的汇报与交流了,这样一来,学生更能得以充分的展示,更能完善整节课。
第六,这一环节是让学生认识到人们是如何利用保护色和拟态的原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这一环节中,学生举的都是迷彩服的例子,如:山地型、雪地型、沙漠型、林地型等的迷彩服,由于前面第一、二、三个环节的时间把握不够科学,因此,也导致了这个环节的拓展不够充分。
通过《奇妙的护身术》这一课的教学,学生学得轻松、快乐,老师点拨到位、教得轻松自如,如果能科学地把握时间,把汇报环节上得更精彩一些,学生将会得到更多的课本得不到的知识,从而把别的同学的知识内化为自己的知识。因此,我将会在今后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在突出重、难点的同时,还要注意时间的把握。
12课、教学反思
《发面的学问》是《无处不在的微生物》这一单元的第二课。以生活中发面团过程中常见的现象引出“小小的面团为什么会发得那么大?”的问题。教学中设计了“面团发酵条件”对比实验,使学生认识了酵母菌。“酵母菌有一个特殊的本领,它可以把面粉中的一些淀粉分解。在这个过程中,会释发出二氧化碳气体。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发酵现象。”
接着,课文通过调查和阅读活动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真菌(霉菌和食用菌种类)及其生长环境;通过资料收集和网上讨论等活动,使学生了解细菌、真菌对人类正、反两方面的作用,丰富学生对微生物的认识,体会微生物是一个庞大的家族。本课部分内容比较抽象,学生不是很容易掌握。大部分学生只懂得细菌的不利的一面,对好处认识不够。
比如学生自行组成小组。学生的合作的意识不强的情况下,我想需要老师进行分组。在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养成之后,在组织会更好。
2、教学材料缺乏。
木材这一节需要学生准备各种各样的木材以备进行实验研究。然而实验材料学生准备的十分不充分,而器材室又没有相应的器材。在学生研究过程中就没有保证了。
3、课堂管理还是需要加强。
在教学中,我认为学生应该感兴趣,但是还是有学生不听。这就需要我对学生进行教育。我想在以后的时间里,我需要分别找个别地同学进行谈话,了解学生的心声。是他们听不懂,还是他们不愿意去听,还是有其他的原因。我想只是在课堂进行批评甚至是罚站,是解决不了问题的。
4、让学生知道你是重视他们的。
学生都一颗纯洁的心,我需要赢得学生的心。这样就需要对学生进行谈话,了解学生的心思,使学生理解你的想法,更让学生知道和感受到你是喜欢他的,对他充满信心。
一、无法做到“用平常心上平常课”。
“用平常心上平常课”这句话是张鼎儿老师说的,就这么一句话,充满哲理而又意味深长。我们老师在公开课时总是无法用一颗平常心对待,非想把一堂平常的课上得不平常,总想让自己在公开课中“露一手”,而往往事与愿违,甚至无法克服紧张的情绪,无法脱去作秀的外衣,一切言行受“灵魂”控制,说得好听点是对公开课的重视,说得直接点就是心术不正。当然,人非圣贤,谁可以用一颗平常心上一堂“不平常”的课?而这不平常的课往往淹没在最平常的日子里,无法让自己变得不平常。以上是一个俗人说的话。
二、指导不到位,无法很好地驾驭课堂
学生的实验需要老师的指导,而到底这么指导,指导到什么程度,是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指导多了,束缚学生手脚,无法还课堂于学生;指导少了,学生的实验会显得杂乱而低效,有时在原地打转,无谓地消耗时间,付出与收获不成比例。指导要经历一个由扶到放的过程!
整堂课以学生自己探索为主,旨在让学生通过动手做实验、观察、思考等方式,对热的传导、热的对流的感知,又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对热的辐射的理解,从而使学生掌握热传递的三种方式。
我一开始问学生:“你们吃饭用的不锈钢勺的勺部浸在热水中,过一会儿,用手摸一摸勺柄,感觉怎样?”学生分组做实验。他们在实验中发现勺柄也热,有的组觉得勺柄慢慢得热起来。有的学生用手摸了摸不锈钢勺的每一部位,发现勺口最热,勺柄的上端不是很热,知道了热是从勺口慢慢传到勺柄的。通过这个实验学生弄明白了热在固体中的传递方式,热是从温度高的一端传到温度低的一端,这种传热方式就是热的传导。
接着,学生经过一番的讨论,准备在烧杯里的水面上放一些木屑,加热烧杯,发现水被加热后,木屑运动起来了,有的木屑下降,有的木屑上升,形成了一个环流。知道了水加热了会上升,冷的水下降来补充,不久整杯水都热了,热在液体中传递的方向是从下往上循环流动的。当学生做好了这个实验后,我问:“古代,我国有一位军事家,他发明了一种利用热空气上升的原理制成的指挥工具,你知道是什么吗?”“孔明灯”大家异口同声地说。学生也慢慢明白了热在液体、气体中的传递方式就是热的对流。
教材分析
本课是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第五单元《人体的司令部》的第一课,科学五年级《大脑》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主要是让学生从大脑的大小、形态、结构和功能,体会大脑是人体的最高指挥中心。在学习本课前,学生对有关人体生理机能方面的知识已有了一定的了解。因而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已有经验,遵循儿童科学认识活动的规律,让学生轻松而又直接地达到《课标》中提出的“知道大脑在人的语言、思维、情感方面的作用,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指挥中心”的目标。本节课安排了很多活动:用脑筋急转弯引出有关大脑的话题;将两只握着的拳头靠在一起来类比大脑的大小;通过观察猪脑来了解大脑的形态、结构以及功能;通过测记忆力来体会大脑的记忆功能等。课外活动结合穿插书中的有关活动,力求通过“活动——交流——活动——归纳”这一简单明了的科学探究过程来唤起学生强烈的情感共鸣,深入体验大脑对人体活动的指挥作用。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了解人大脑的左右半球有分工
2、了解大脑是人体的最高指挥中心
3、了解保护大脑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1、能够通过观察活动和查阅资料,了解大脑的、形态和结构
2、能够通过查阅资料和同伴的交流,了解有关大脑的功能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对探究活动充满兴趣。
3、意识到保护大脑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
重点:初步了解人体大脑的形态和结构,知道大脑的左右半球具有不同的功能
难点:认识大脑是人体各种活动的最高指挥中心。
教学准备
大脑示意图,核桃(事先剥好的),豆腐,有关大脑的视频资料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游戏导课,激发兴趣
1、大家喜欢玩做脑筋急转弯吗?课件出示下面的题目,吸引学生的兴趣。
(1)有一个女孩子穿着泳衣在沙滩上走,为什么在她的身后却没有脚印?(他是倒着走的)
(2)用椰子和西瓜打头哪一个比较痛?(头比较痛)
(3)有一头头朝北的牛,它向右转原地转三圈,然后向后转原地转三圈,接着再往右转,这时候它的尾巴朝哪?(朝下)
(4)一只凶猛的饿猫,看到老鼠,为何拔腿就跑?(去抓老鼠)
(5)有一个人,他是你父母生的,但他却不是你的兄弟姐妹,他是谁?(自己)
2.大家很聪明,那刚才大家做脑筋急转弯主要用到了身体的那个部分?
揭示课题并板书:大脑
3.提问:你对大脑有哪些了解?
交流学生的已知经验,以及学生课前预习了解的资料
4.同学们对大脑知道的真多,你还想知道大脑的哪些知识?
学生质疑
老师总结板书:大脑的形状、结构、功能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重点研究一下大脑的大小、形状、结构及其功能。
(注:此处从学生喜欢做的脑筋急转弯开始引入新课,激发了学习兴趣。并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入手,营造了探究情境,并直奔学习主题,把学生带入了愉悦的学习状态中。)
(二)分类研究,有序解题
活动一:通过各种方法来认识大脑,了解大脑的形状、结构
1.请同学们把手伸出来,动手摸一摸,确切感受知道大脑的具体位置。
2.出示完整的脑的图片
学生观察
小结:这是一个完整的脑,它包括大脑、小脑和脑干,大脑占整个脑的绝大部分。
3.出示大脑的模型,请同学们认真观察,从这个立体的模型上,你还能找到关于人的大脑的信息吗?
生:观察回答
4.进行小结,并指导学生通过类比了解大脑的结构、功能(学生通过类比体验)
(1)了解大脑的质量:大约是语文课本大3、4本书那么重。
(2)了解大脑的形状和大小:形状很像核桃仁,大小和自己的两个拳头握起来差不多。
(3)大脑的软硬程度:和豆腐差不多。
(4)大脑的表面:凹凸不平,有很多迂回,和核桃仁表面很相近
为什么有这么多迂回呢?
小组围绕这个问题进行讨论,汇报
教师讲解:大脑表面这些沟回可以增加大脑的表面积,教学反思《科学五年级《大脑》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那有的同学肯定要问了,为什么要增大表面积呢?它有什么用?那我们现在再来看俩幅图。(出示猫与人的大脑对比图)
猫和人谁更聪明呢?
师:噢,通过图片,我们知道了,原来沟回越多,大脑皮层的表面积就越大,面积越大,人就越聪明。记忆力更强、创造力很大。
(此处给学生提供核桃仁、豆腐,让学生真确感受,有条件的话可以利用和人的大脑相类似的动物的大脑进行观察,出示猪的大脑,让学生自己观察,填写报告,进行总结。并出示人脑的外观图片,让学生更加的直观感受。)
(三)活动体验,拓展延伸
活动二:记忆力和创造力的测试
1.同学们通过观察、讨论、实验、探究,对大脑有了比较深刻的了解,我想请同学说说,你的哪些活动用到大脑?大脑有哪些功能?(唱歌、画画、算数、写字、说话……)
大脑管理的范围这么大,可以说它是人体的司令部。我们已经知道人的大脑表面有很多凹凸,使我们有了很强的记忆力与创造力。那么,今天老师想测试一下每位同学的记忆力和创造力。你们想不想参加?
2.记忆力的测试:
(1)在20秒内熟记以下词语,看谁记得多。(桃树、头发、柳树、核桃、衣服、苹果、项链、眼镜)
(2)第二次实验前,教给学生方法后再测试,形象记忆,开发右脑潜能,记得多,记得牢。(改变顺序桃树、柳树、核桃、苹果、头发、衣服、项链、眼镜)
(3)同学们还有那些好办法能快速记住?
3.我们用拼七巧板的形式进行创造力测试。
(1)出示拼七巧板要求:
时间5分钟;根据要求拼图;拼好后在白纸上画出拼接图。
每人根据提出的要求进行拼图活动
(2)请同学们完成后在黑板上展示,比一比,谁最棒。
(3)大家先看一看,说一说你认为哪一幅最有创造力
只要我们充分发挥大脑的作用,肯动脑善思考,敢于动手,我们就会有发明创造。我们只有勤学苦练,我们的大脑就能更加发达,其记忆力、创造力就会不断增强。
(四)课后延伸
小组合作,继续探究大脑的结构与功能。并搜集资料,了解大脑与人体健康之间的关系。
下节课我们继续研究脑的功能以及怎样保护大脑。大家有没有兴趣,有没有信心?
《大脑》教学反思
大脑对学生而言,是非常神秘的。虽然我们都有一个大脑,可我们没有见过更没有研究过大脑。因此,教师要引领着学生热情探究,揭秘大脑,并实现多元化目标的达成。
在教学时,我从学生喜欢的游戏——动脑筋急转弯引入新课,激发了学习兴趣,营造了探究情境,并直奔学习主题。在短短的几分钟时间里把学生带入了愉悦的学习状态中。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大脑的形态结构,我在ppt课件图片的基础上准备了与大脑某些特征相似的具体实物来让学生比较认识。比如:脑的重量,我让同学们用自己最熟悉的课本进行类比,亲自体验;学习脑的大小时,让学生用拳头模拟自己的大脑;认识大脑的形状以及脑的表面结构时,指导学生认真观察核桃仁的样子;了解大脑的软硬时,让学生碰一碰豆腐……这样学生对大脑的认识就更具体了,化解了难点、突出了重点。
然后借助学生对大脑形态结构的了解,讲解大脑表面的沟回,并通过人脑与猫脑的沟回的对比,引出记忆力、创造力与大脑的密切的关系。并及时组织记忆力测试和拼七巧板的活动,把学生的思维活动和实践活动推向了高潮。既满足了学生的心理需要,又使知识巩固与智力运用有机结合,使科学课始终充满生机与活力。在教学中突出一个“趣”,强调了学生的获得体验,强调了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
最后,引导学生在课后开展后续活动。探究科学的活动不是一两节课就能够完成的。拓展学生的信息渠道,广泛利用教科书以外的各种资源,而不是拘泥于教科书上规定的教学内容。
五年级科学下册第九周教学反思:《果实是怎样形成的》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对苹果的形成过程的视频资料的认识及课本文字的说明,学生们对于果实的形成有了初步的认识,在此基础上,我又引导学生以苹果的形成为例子,来独立分析桃子、杏子的形成过程,既巩固了知识,又提高了学生应用知识来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植物的“分身术”》教学反思: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对植物的繁殖方式有了更深入的了解,通过联系生活实际中的常见植物学生对科学的学习兴趣更加浓厚了,教学效果很好。
课程基本信息
课例编号
学科
小学科学
年级
五年级
学期
第一学期
课题
《有关光的思考》
教科书
书名:《科学》
出版社: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日期:2020年
7月
学生信息
姓名
学校
班级
学号
课后练习
一、选择题
1.下列物体中属于光源的是()
A、白雪
B、钻石
C、燃烧的蜡烛
2.下列物体中不是光源的是()
A、月亮
B、萤火虫
C、太阳
二、实践活动
想一想,生活中常见光源有哪些?
答案:
一、选择题
1.C
2.A
二、实践活动
略
课程基本信息
课例编号
学科
小学科学
年级
五年级
学期
第一学期
课题
《光是怎样传播的》
教科书
书名:《科学》
出版社: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日期:2020年
7月
学生信息
姓名
学校
班级
学号
课后练习
一、选择题
1.光在空气中是以()形式传播的。
A、曲线
B、直线
C、波浪线
2.下列例子不能用光以直线的形式传播来解释的是()。
A、日食和月食
B、影子的形成C、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
二、实践活动
想一想,生活中哪些例子可以说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答案:
一、选择题
1、B2、C
二、实践活动
略
课程基本信息
课例编号
学科
小学科学
年级
五年级
学期
第一学期
课题
《光的传播会遇到阻碍吗》
教科书
书名:《科学》
出版社: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日期:2020年
7月
学生信息
姓名
学校
班级
学号
课后练习
一、选择题
1.光在空气中传播时,不能穿过以下哪些物体?()
A、玻璃
B、透明塑料袋
C、厚笔记本
2.在做验证光的传播路线的实验时,应该做()实验。
A、1次
B、2次
C、多次
二、实践活动
想一想,生活中有哪些常见的影子现象?影子是怎么产生的?
答案:
一、选择题
1、C2、C
二、实践活动
略;光传播时,遇到不透明的物体,一部分光就会被挡住,物体的背光面就有一个黑暗的区域,这就是影子。
课程基本信息
课例编号
学科
小学科学
年级
五年级
学期
第一学期
课题
《光的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吗》
教科书
书名:《科学》
出版社:教育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0
年
月
学生信息
姓名
学校
班级
学号
课后练习
一、选择题
1.放在杯子里的铅笔看起来在水面处被折断了是一种()现象。
A、光的折射
B、光线直射
C、光的反射
二、判断题
1.将一束光斜射照向水面,光束进入水中后,没有改变方向。()
三、简答题
1、生活中有哪些光的折射现象?(举例说明)
答案:
一
1.A
二
1.×
三.略
课程基本信息
课例编号
学科
小学科学
年级
五年级
学期
第一学期
课题
《认识棱镜》
教科书
书名:《科学》
出版社:教育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0
年
月
学生信息
姓名
学校
班级
学号
课后练习
一、选择题
1.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被分散成许多种颜色,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A、红、橙、黄、绿、靛、蓝、紫
B、红、橙、黄、绿、蓝、靛、紫
C、黄、橙、红、绿、靛、蓝、紫
2.红、绿、蓝三色光混合可以得到()
A、黑光
B、白光
C、紫光
二、实践活动
想一想,生活中哪些地方可以见到彩虹?利用家中的材料尝试制作彩虹。
答案:
一、选择题
1.B
2.B
二、实践活动
略
课程基本信息
课例编号
学科
科学
年级
五年级
学期
第一学期
课题
《光的反射现象》
教科书
书名:《科学》
出版社:
教育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0
年
月
学生信息
姓名
学校
班级
学号
课后练习
一、判断题。
1.反射后的光不是沿直线传播的。()
2.把房间里的墙壁涂成白色,会使房间更明亮。()
3.晚上灯亮后,就能看见书上的字了。这是因为灯光照在书上,光又从书上反射到人的眼睛里的缘故。()
二、多选题。
下列哪些现象的原理是光的反射?()
A
雨后出现彩虹
B
照镜子
C
月亮发光
D
放大镜
答案:一、判断题1×2√3√。二、多选题
B
C.课程基本信息
课例编号
学科
科学
年级
五年级
学期
第一学期
课题
《制作一个潜望镜》
教科书
书名:
《科学》
出版社:
教育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0年
7月
学生信息
姓名
学校
班级
学号
课后练习
一、单选题
1.制作一架潜望镜最少需要()片镜子。
A
B
C
D
2.用潜望镜可以从它下面的孔看到上面孔外面的景物,这说明()
A
光可以曲线传播。
B
光是可以斜射的,通过光的斜射可以改变光的前进方向。
C
镜子能反射光,通过光的反射可以改变光的前进方向。
D
光经镜面反射后,可以曲线传播。
答案:1.B
2.C
课程基本信息
课例编号
学科
小学科学
年级
五
学期
第一学期
课题
《地球的表面》
教科书
书名:《科学》
出版社:教育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0
年7
月
学生信息
姓名
学校
班级
学号
课后练习
1.从右侧地形上看,我国的地势()。
A.西低东高
B.西高东低
C.东西差别不大
2.我国地形多样。从上面的地形图可以看出,面积最大、分布最广的是()
A.平原
B.高原
C.山地
西藏
塔里木
珠江三角洲
天山
起伏不大,坡度陡峻
地面开阔,海拔较高
四周地势高,中间低平
地貌宽广平坦,海拨较低
3.连线题
盆地
平原
山地
高原
课程基本信息
课例编号
学科
小学科学
年级
五
学期
第一学期
课题
《地球的结构》
教科书
书名:《科学》
出版社:教育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0
年7
月
学生信息
姓名
学校
班级
学号
课后练习
1.下面的岩石属于哪种类型()?
花岗岩
A、岩浆岩
B、沉积岩
C、变质岩
地幔
内核
外核
地壳
2.连线题
A
B
C
D
课程基本信息
课例编号
学科
小学科学
年级
五
学期
第一学期
课题
《地震的成因及作用》
教科书
书名:《科学》
出版社:教育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0
年7
月
学生信息
姓名
学校
班级
学号
课后练习
1.产生地震的主要原因是()。
A、地壳的运动
B、地下的温度太高
C、人类的活动
2.制作抗震防灾海报,并与家人、朋友分享。
课程基本信息
课例编号
学科
小学科学
年级
五
学期
第一学期
课题
《火山喷发的成因及作用》
教科书
书名:《科学》
出版社:教育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0
年7
月
学生信息
姓名
学校
班级
学号
课后练习
1.判断题
(1)火山喷出来的是地底下的一些岩浆。
()
(2)火山喷发对人类的影响都是有害的。
()
(3)火山喷发过一次后就再也不会喷发了。
()
(4)地壳越到深处,压力越大,温度越高。
()
2.下面哪个地形是由火山喷发形成的()?
A、云南腾冲的火山
B、东非大裂谷
C、新疆魔鬼城
课程基本信息
课例编号
学科
小学科学
年级
五
学期
第一学期
课题
《风的作用》
教科书
书名:《科学》
出版社:教育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0
年7
月
学生信息
姓名
学校
班级
学号
课后练习
1.我国黄土高原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风力侵蚀
B.风力堆积
C.流水侵蚀
D.流水沉积
2.连线题
沙漠
戈壁
雅丹地貌
风蚀蘑菇
风蚀性地貌
堆积型地貌
课程基本信息
课例编号
学科
小学科学
年级
五
学期
第一学期
课题
《水的作用》
教科书
书名:《科学》
出版社:教育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0
年7
月
学生信息
姓名
学校
班级
学号
课后练习
1.在雨水对土地的侵蚀过程中,()很容易被径流带走。
A、大石块
B、植被
C、黏土和细沙
2.河谷的形成主要是()。
A、流水的沉积作用
B、风力的搬运作用
C、流水的侵蚀作用
3.分析下列的地形地貌的形成原因。(连线题)
地
震
火山喷发
风的作用
水的作用
课程基本信息
课例编号
学科
小学科学
年级
五
学期
第一学期
课题
《总结我们的认识》
教科书
书名:《科学》
出版社:教育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0
年7
月
学生信息
姓名
学校
班级
学号
课后练习
植物覆盖对土地被侵蚀程度的影响实验
影响实验
1.某小组研究植物覆盖对土地被侵蚀程度的影响时,要控制的相同条件是()
A.有无植物覆盖和土地坡度
B.土地坡度和雨量大小、降雨高度
C.有无植物覆盖和雨量大小
2.下列选项中的说法,错误的是()
A.在缺少植被、降暴雨的情况下,容易发生土壤流失
B.泥石流是土地被雨水侵蚀的一种现象
C.人类的活动对土地被侵蚀的程度没有影响
3.连线题
下暴雨时
天气晴朗时
有植物覆盖
无植物盖
陡坡地带
缓坡地带
土地容易被侵蚀
土地不容易被侵蚀
课程基本信息
课例编号
学科
小学科学
年级
五
学期
第一学期
课题
《时间在流逝》
教科书
书名:《科学》
出版社:教育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0年
7月
学生信息
姓名
学校
班级
学号
课后练习
1.选择题:下面的计时工具中()是利用太阳来计时的。
A.日晷
B.圭表
C.燃香钟
D.蜡烛钟
2.选择题:燃香钟能够计时,主要原因是因为()。
A.线香燃烧的速度是大致均匀的B.线香的长短是一样的C.线香在黑夜也能用于计时
D.线香很便宜
3.简答题:请列举出至少四种古人计时的方法或工具。
课程基本信息
课例编号
学科
小学科学
年级
五年级
学期
第一学期
课题
《用水计量时间》
教科书
书名:《科学》
出版社: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日期:2020年
7月
学生信息
姓名
学校
班级
学号
课后练习
一、选择题
1.水钟是利用什么计时的?()
A
水流速度
B
燃烧时间
C
太阳位置变化
2.在测量水钟等时性的实验时,应该做()实验。
A
1次
B
2次
C
多次
二、实践活动
结合古代水钟的结构,改进你的水钟,并测量它是否具有等时性。
答案:
一、选择题
1.A
2.C
二、实践活动
略;
课程基本信息
课例编号
学科
小学科学
年级
五年级
学期
第一学期
课题
《我们的水钟》
教科书
书名:《科学》
出版社: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日期:2020年
7月
学生信息
姓名
学校
班级
学号
课后练习
一、选择题
1.怎样控制水钟水流下来的速度快慢?()
A
漏水孔大小
B
水位的高低
C
以上都是
2.按照设计制作完水钟后,你可以()。
A
测试调整自己的水钟
B
不用做任何事情
二、实践活动
学习同学们改进的经验,继续改进你的水钟,让它更加精确。
答案:
一、选择题
1.C
2.A
二、实践活动
略;
课程基本信息
课例编号
学科
科学
年级
五
学期
第一学期
课题
机械摆钟
教科书
书名:科学
出版社:
教育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0年
月
学生信息
姓名
学校
班级
学号
课后练习
一、通过今天的学习请你进行判断,对的画√,错的画X。
1.通过课上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自己做的摆也具有等时性。()
2.我们自己制作的摆,每分钟摆动的次数是相同的。()
二、课后搜集资料任务:
请你搜集并学习关于摆钟的历史。
课程基本信息
课例编号
学科
科学
年级
五
学期
第一学期
课题
摆的快慢
教科书
书名:科学
出版社:教育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0年
月
学生信息
姓名
学校
班级
学号
课后练习
实践活动一:尝试在家中做一个1分钟摆动最慢的摆,它是什么样子的?
实践活动二:尝试在家中做一个1分钟摆动最快的摆,它是什么样子的?
课程基本信息
课例编号
学科
科学
年级
五
学期
第一学期
课题
制作钟摆
教科书
书名:科学
出版社:
教育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0年
月
学生信息
姓名
学校
班级
学号
课后练习
1.实践活动:请课后再试一试你的摆,能不能让它尽可能的更加精确。
2.调查资料:摆钟是我们现在生活中非常常用的精确计时工具,但仍有不足之处,请你调查了解一下目前最先进的计时工具可以精确到什么程度?
课程基本信息
课例编号
学科
小学科学
年级
五
学期
第一学期
课题
《计量时间和我们的生活》
教科书
书名:《科学》
出版社:教育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0年
7月
学生信息
姓名
学校
班级
学号
课后练习
1.选择题:以下四种计时工具中,准确性误差最小的是()。
A.摆钟
B.水钟
C.日晷
D.石英手表
2.选择题:以下四种生活情景中,需要将时间精确到百分之一秒的是()。
A.火车时刻表中的开车与到站时间
B.红绿灯的倒计时显示
C.百米比赛计时
D.火箭升空计时
3.简答题:如果计时不精确,会对人们的生活造成怎样的影响,请举例说明。
课程基本信息
课例编号
学科
小学科学
年级
五年级
学期
第一学期
课题
《我们的身体》
教科书
书名:《科学》
出版社:教育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0
年
月
学生信息
姓名
学校
班级
学号
课后练习
小调查:
调查影响我们身体健康的因素都有哪些,用思维导图或海报的形式将调查结果记录下来。结合调查结果说一说,我们要怎样做,才能保护身体健康成长?
课程基本信息
课例编号
学科
小学科学
年级
五年级
学期
第一学期
课题
《身体的运动》
教科书
书名:《科学》
出版社:教育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0
年
月
学生信息
姓名
学校
班级
学号
课后练习
1、请你在日常生活中,关注骨、关节、肌肉的运动,观察它们是怎样相互协调配合,完成各种动作的。将你的观察结果写或画在下面的空白处(可以举例说明)。
2、请你多留意生活中的各种工具,看看除了课上的例子,还有哪些工具和我们运动系统的结构相类似,补充道下面的空白处:
课程基本信息
课例编号
学科
小学科学
年级
五
学期
第一学期
课题
《心脏和血液》
教科书
书名:《科学》
出版社:教育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0年7月
学生信息
姓名
学校
班级
学号
课后练习
1.连线
心脏
运输部队
血液
高速公路
血管
动力源泉
2.判断
(1)
运动会加重心脏负担,所以应该尽量减少运动量。
()
(2)
心脏由心肌构成,越锻炼心肌越强健,所以应该加大锻炼量。
()
课程基本信息
课例编号
学科
小学科学
年级
五
学期
第一学期
课题
《身体的“总指挥”》
教科书
书名:《科学》
出版社:教育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0年7月
学生信息
姓名
学校
班级
学号
课后练习
想一想课上学习的内容,为什么脑被称为身体的“总指挥”。试着分析手在“拿杯子”这样一个简单动作过程中,是怎样指挥我们的身体的?
课程基本信息
课例编号
学科
小学科学
年级
五年级
学期
第一学期
课题
《身体的“联络员”
》
教科书
书名:《科学》
出版社:教育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0
年
月
学生信息
姓名
学校
班级
学号
课后练习
1.请你制作一份保护神经系统的思维导图或手抄报。
课程基本信息
课例编号
学科
小学科学
年级
五年级
学期
第一学期
课题
《学会管理和控制自己
》
教科书
书名:《科学》
出版社:教育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0
年
月
学生信息
姓名
学校
班级
学号
课后练习
1.请你制作一份管理压力和调节情绪的思维导图或手抄报。
课程基本信息
课例编号
学科
小学科学
年级
五年级
学期
第一学期
课题
《制订健康生活计划
》
教科书
书名:《科学》
出版社:教育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0
年
月
学生信息
姓名
学校
班级
学号
课后练习
【五年级科学的课后教学反思】推荐阅读:
五年级科学教学的反思10-03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教学反思 全册10-21
四、五年级科学教学总结09-23
五年级科学上教学总结09-23
三年级科学《蚂蚁》教学反思10-02
五年级科学教学总结教学工作01-01
五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07-24
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教学总结01-06
三年级科学下册弹簧里的学问1教学反思09-12
科学五年级教学计划和教案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