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与健康授课计划

2024-11-0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体育与健康授课计划(精选12篇)

体育与健康授课计划 篇1

体育组 张明金

为了提高教研组的业务水平和业务能力,更快更好地为教育教学服务。依据2013年研修培训项目,结合本校实际和体育与健康工作的要求,制订本学期教研组研修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通过教研,努力改变自我,学习运用暑期培训知识,优化设计体育与健康教学以适应21世纪课堂模式,提高自身专业技能和提升师德素养。

二、研修目标

1、学习《教师法》、《师德建设标准》,提高自身的师德修养,做到德高为范,学高为师,用自身的魅力感染学生,教书育人。

2、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业务能力,每节课至少上成规范课。

3、通过研修,能编写好每一个教案,写好各种教学计划。

4、能够完善评价体系,开发、利用、组织、实施21世纪中的评价。

三、研修内容

序号(阶段)

研修内容

继续学习未来教育知识,完善课堂评价模式。

级部听课、评课、实践高效课堂模式

完成课题“课堂评价的改进和提高”。并实践。总结“课堂评价的改进和4

提高”心得体会,组内交流,评比。

四、方法措施

1、坚持个人与集体学习结合,以级部展开为主,同事间相互交流,做好记录。

2、按时按要求积极参与教研组的集体备课活动,畅所欲言,积极发表个人的见解。

3、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一周一研”教研活动。

4、参与课题研究,为课题积累必备的材料。

5、经常反思自己的教学评价,不断地总结经验与教训,促进发展。

五、培训人员

体育组全体人员(11人)

体育与健康授课计划 篇2

一、对当前“单元教学计划”的质疑

当前, 不少人对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计划体系的认识是这样的:水平五教学计划→单元教学计划→学时教学计划。进入课程改革实验以来, 在这样的课程教学计划体系指导下, 大家开始对每一计划进行制定与实施, 这其中特别是对单元教学计划, 从当前众多的文献资料来看, 主要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1.所制定的“单元教学计划”学习目标指向的是模块的学习目标, 即单元学习目标等同于模块学习目标。

2.默认一个单元学习时数为18学时, 即单元学习时数等于模块学习时数。

3.在这样的“单元”中, 教学内容也是按照模块内容来确定的, 即“一个模块由某一运动项目中相对完整的若干内容组成”, 也就是说单元学习内容等于模块学习内容。

大家知道, “普通高中课程由学习领域、科目、模块三个层次构成”。每一科目又由若干模块组成, 即某一科目=模块1+模块2+模块3+……换言之, 模块成了科目的基本构成单位。在实施教学时, 我们理应根据有关要求来建构每一模块并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 但在当前实际操作中, 却使用了“单元”, 并完全依照模块的教学计划要求来制定“单元教学计划”。

由此可见, 不少人已经把模块构建及所制定的计划与单元教学计划看做是一回事。这种做法, 让我们产生了如下一些疑问:其一, 单元与模块是否一回事?其二, 在课程实施中, 为什么不根据课程对模块的要求进行实际操作?其三, 模块的构建及其教学计划的制定难道不可行?

二、模块与单元的关系

“模块”的概念首次引入我国普通高中课程, 但对“模块”做出系统阐述的文献资料却甚少。笔者以为, 认识模块与单元的关系是非常重要的。

1. 从其他行业与学科来看模块与单元的关系

通过查阅有关文献资料, 对模块与单元的关系有如下三种解释:

(1) 在条码编制行业中认为模块是小于单元的。

(2) 《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对“模块”的解释是, 模块等同于单元。如果《课程标准》同意这种关系, 则根本无需再提出“模块”这一概念, 继续沿用“单元”的概念即可。

(3) 从《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1 (必修) 》的目录来看, 模块是大于单元的, 一个模块是由9个单元组成的。

对模块与单元关系如此不同的解释可能与不同领域的特点有关, 但对普通高中课程来说, 应该要有一个统一的认识, 否则在实际操作中就会产生混乱的局面。

2. 从《普通高中课程方案 (实验) 》来看模块与单元的关系

“ (学习) 单元”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 (实验) 》中首次出现, 并且是这样描述的:“每一模块都有明确的教育目标, 围绕某一特定内容, 通过整合学生经验和相关内容, 构成相对完整的学习单元。”据此, 我们可以从逻辑、性质来理解模块就是学习单元。对此大家并无歧义。

《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认为课程 (科目) 教学计划体系是这样的:水平五教学计划→单元教学计划→学时教学计划。其中单元教学计划的制定是完全按照模块的要求来制定的。大家知道如今模块是科目的基本构成单位, 也就是说把模块教学计划称为单元教学计划。由此, 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单元等于模块。但人们不能不问:学习单元与模块是一回事吗?

我们对“模块是学习单元”这样的认识是赞同的, 或者说模块是特定的学习单元, 因为在本科目中, 对模块已经作出了一定的界定, 特别是教学时数, 而对学习单元则没有, 或者可以这样说, 大于或小于18学时的都可以成为一个学习单元。因此, 反过来讲, 学习单元就不一定是模块了。仅从学时这一点来说, “学习单元等于模块”这一结论就不对, 其他方面也就不必再去比较了。所以, 把进行模块教学的计划称为单元教学计划, 就不妥了。

至此, 笔者认为模块与学习单元的关系应是这样的:模块是学习单元, 但学习单元不一定是模块。

三、制定模块教学计划的条件分析

如前所述, 通过模块进行教学所制定的计划不能称为单元教学计划, 而应称为模块教学计划。大家知道, 一个教学计划的制定是有条件的, 即要具备:学习目标、学习时数、学习内容、教学策略等。

1. 每一模块都具有明确的学习目标

《普通高中课程方案》明确规定:在高中三年中每一名高中生体育与健康这门科目学习必修学分为“11个”, “学生每完成一个模块的学习, 且成绩合格者即可获得1个学分”。以学生每一个模块学习都能获得1个学分来推算, 每一名高中生体育与健康科目必修模块数应为11个。而本科目总目标 (课程总目标) 的达成就是通过这11个模块来进行的。要达成课程总目标, 每一模块必须要有明确的学习目标, 这是肯定的。如果不根据《课程标准》与有关要求对每一模块的学习目标作出科学、合理地确定, 3年后学生能否达到课程总目标就很难说了。因此, 每一模块必须要有明确的学习目标。

2. 每一模块都有确定的学习时数

一个模块的学习时数, 原则上为18学时, 也就是说, 在18个学时这一时间段内每一模块的学习目标是要完成的。

⒊每一模块都有明确的学习内容

模块学习内容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指每一模块所确定的项目 (包括健康教育) ;一是指这一项目每一学时的具体学习内容。每一模块的项目确定方式有二:其一, 是根据课程规定的内容来确定;其二, 是由学生根据学校提供的项目自己选定。因此, 对于每一模块来说, 无论是项目, 还是每一学时的学习内容, 都是十分明确的。

⒋每一模块的教学都有相应的教与学策略

策略是为了达到目标所要采取的具体方式及进程安排等。或者说, 就是“怎样教与学”的问题。具体地讲, 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整个模块教与学的研究与安排;二是对每一学时教与学的研究与安排。对此, 虽有多方面的因素影响, 造成大家对这两方面的认识与具体做法不尽相同, 但是为了促进每一模块学习目标的达成, 在面对模块学习目标与学习内容时, 首先想要做的就是根据实际情况制定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 这一点是不容置疑的。因为这是搞好每一模块教学的前提与保证, 并且每一模块学习后要对学生进行考核并确认学分, 还有每一模块的学习又要为课程总目标的实现服务。如果没有相应的教学策略, 目标的达成也就无法保证。

从以上分析, 笔者认为模块教学计划的制定完全是可行的, 也是顺理成章的事。

四、模块教学计划应成为课程教学计划体系的基本成分

模块教学计划的制定既然是可行的, 那么它在如今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计划体系中的地位又如何呢?笔者以为, 它应成为课程教学计划体系的基本成分, 理由如下:

1. 从模块是构成科目的基本单位来看

前面分析, 模块教学计划的构建是可行的, 那么再基于“模块是构成科目的基本单位”这一结论进行逻辑类推, 模块教学计划理所当然地应成为课程教学计划体系的基本成份, 而不是单元教学计划, 这是相映相衬的。

2. 从模块教学计划与水平五教学计划、学时教学计划的关系来看

“水平五教学计划”是根据《课程标准》的有关要求, 并结合各校的实际情况来制定的, 从三年对五方面水平五具体目标的内容标准具体化做出的统筹安排, 即“内容标准”→“水平五教学计划”。“水平五教学计划”制定后, 紧接着就要制定各个“模块教学计划”, 即“水平五教学计划”→“X X模块教学计划”。根据“XX模块教学计划”中确定的具体学习内容与学时目标等, 制定“学时教学计划”。因此, 它们之间的关系是:“水平五教学计划”→“XX模块教学计划”→“XX学时教学计划”。

从它们之间的关系来看, 模块教学计划应是课程教学计划体系的基本成分, 且是“水平五教学计划”的下位, 是“学时教学计划”的上位。

3. 从课程实施模块教学统一性来看

课程教学实施是通过模块进行的, 但现在实际上却用单元教学计划来替代。暂且抛开其他不论, 为何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 (实验) 》中不把单元作为科目的基本单位呢?即“学习领域→科目→ (学习) 单元”。从某种意义上, 普通高中课程体系是完全可以这样去构建的, 而且也能使人容易理解。若这样的话, 从教学策略角度来说, 可以把一个大学习单元分为若干小学习单元;计划名称也可得到统一。可是, 《方案》并没有这样去做。在此情况下, 如果规定把通过模块教学所制定的计划称之为单元教学计划, 使之统一起来, 也是可行的, 但未见界定或说明。如今两者不统一, 使人混淆不清, 产生疑问。因此, 从课程统一的角度来看, 也应称之为X X模块教学计划。

体育与健康授课计划 篇3

一、体育活动与人的身心发展的关系

《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中,体育教师要让学生认识到人的身体活动和身体状况会对自己的心理产生影响,通过身体活动能调节人的心理状态。俗话说:笑一笑,十年少。这充分说明了心理对生理的影响。当学生心理状态良好时,就会显得食欲旺盛、精力充沛,学习效率明显提高,因为人的身心是一个统一体,它们互相影响,相互作用。

二、体育活动与自信心提高的关系

学生具有爱好表现的心理特征,体育教学内容多元而广泛,在活动中一个人的思想品德、作风、内在世界状态较易全部地体现出来,如活跃、稳健、沉着、急躁、自信、坚定、胆小懦弱、自尊心极强、勇敢顽强、知难而退、不求上进、个人主义、认真负责、敷衍了事、文明礼貌和蛮不讲理等,作为一名优秀的体育教师,首先要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实际情况,掌握学生的心理特征,对学生进行正面教育。体育运动为学生展示自我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促使学生在活动中展示自我,给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这有助于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此外,教师不要过分营造相互竞争的体育课堂氛围,否则后进学生得不到鼓励,就可能一直是体育学习与活动的弱者。教师要鼓励学生进行自我比较,使每一个学生都能感受和体验到自己的进步和发展。学生经常从体育活动中获得成功,才能喜欢体育活动,在体育活动中享受乐趣,从而增强抵抗能力,增强体能,提高自信心,也才能养成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并表现出珍惜生命、积极进取、自强不息的生活态度。

三、体育活动与情绪调控的关系

情绪是指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它产生于人的内心需要是否得到满足,当需要得到满足时,就会产生积极情绪;反之,便会产生消极情绪。学生在体育学习和活动的过程中,有成功,也有失败,教师应让学生学会关注自己的情绪表现,以便作出适当的调节。当学生学习压力大或碰到不顺心的事情时,可以投身到体育活动中去,运动既可以达到锻炼身体的效果,又可以改善心理状态。

四、体育活动与意志品质培养的关系

在体育活动中,为了达到一定的目的,需要克服身心疲劳,消除厌倦、胆怯、慌乱等情绪,保持高度集中的注意力和一定程度的肌肉紧张等,这些都是对一个人意志力的严峻考验,也是培养和形成坚强意志品质的过程。

意志是人为了实现一定程度的目标而支配自己的行为,并在行动中自觉地克服各种困难的心理过程。近些年来,由于片面追求升学率,体育在现代教育中呈现萎缩趋势;而由于独生子女的“独”,学生吃苦耐劳的品质,经受挫折的能力以及果断、自控、坚韧等良好品质难有培养的氛围和机会。学生从小被喂娇了,惯坏了,成了“肥胖墩”“小豆芽”“药罐子”等,这与时代发展对人体健康的要求是格格不入的。桑新民在其《教育哲学的对话》中谈及现代体育的有关问题时说道,现代教育很需要一点儿斯巴达的精神,就是强调体育训练,加强身心磨炼,需要设置一些粗犷的、粗鲁的、剽悍的、严格的半军事化的运动课程,要自觉地让学生“吃点苦头”,摸爬滚打,强壮筋骨,增强体质。唯有进行强有力的体育运动,不断体验欢乐与痛苦、成功与失败,学生坚韧不拔的毅力才能得以养成。体育活动是磨炼和考验人的意志品质的活动,因此教师应有意识地通过一些教学手段和方法,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

五、体育活动与团队精神打造

体育活动多数是以团队的形式进行的,体育活动非常有益于团队意识的形成。团队精神和角色意识不仅是一种心理品质,也是一种实践能力。从某种意义上讲,合作精神渗透在角色之中,因此,能够在体育活动中扮演好所承担的角色的人,就被认为是具有合作意识和能力的人。体育活动提供了极为丰富的正式和非正式的角色类型,为学生学习和扮演不同的角色,增强合作意识提供了机会。

很长一段时期,学校体育任务中只讲培养“集体主义精神”,讲团结协作而不讲竞争。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提出了新的要求:既要有竞争,又要有合作。然而,在学校体育教学中,需要教师注意的是,所谓竞争不是过分强调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比较,不要分出三六九等,应该着重培养学生积极进取、敢于拼搏的精神。

总之,在体育教学中,要防止只重视运动技能的传授,而忽视心理健康目标的现象;要努力使学生在体育活动过程中既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又发展心理品质;要注意创设一些专门的情境,采取一些特别的手段,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

体育与健康课教学计划 篇4

体育与健康课教学是培养同学主体意识,团结、协作和创新精神,以下就是小编整理的体育与健康课教学计划,一起来看看吧!

教材

1、跳跃:单双脚跳

2、游戏:跳进去拍人

课的目标

1、体验单双脚跳的动作,发展跳跃的能力,提高灵敏、力量和协调能力。

2、能记住游戏方法和规则,并能勇敢、顽强地进行游戏。

3、培养同学主体意识,团结、协作和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 发展同学跳跃能力

教法难点 能自创多种跳跃方法

课的顺序 时间分配 课的内容 教师指导 同学活动 组织与教法 预期效果

一 1 上课常规

1、教师课前检查场地,准备器材。

2、指挥同学集合整队,向同学问好

1、集合2、向教师问好 围着老师站立 集合静、快、齐,精神丰满

二 5 兔子舞

1、播放音乐引导同学练习兔子舞

2、巡视、指导、参与 分小组练习散点 玩得开心

三 18 单双脚跳

1、引导同学利用塑料袋进行跳跃的创想练习

2、巡视、指导,师生互动不时创新

3、师生共议激励同学扮演自身创新或喜欢的动作

4、引导同学练习自身喜欢的动作

5、引导同学多人合作练习

1、用塑料袋开展自身的创想动作

2、师生互动练习

3、共议、扮演

4、自主选择自身喜欢的动作练习5同学之间自由组合合作练习

6、积极参与交流、展示 散点 同学学练兴趣高,能积极动脑,利用塑料袋创想出各种单、双脚跳的练习方法并能大胆表达自身的思想与感受

6、巡视、指导、参与

7、引导同学互相交流学习

四 12 游戏:跳进去拍人

1、出示图解讲解游戏方法和规则

2、组织同学分组进行游戏

3、巡视、指导,并参与同学游戏

1、细听教师讲解游戏方法和规则

2、积极参与游戏,体验胜利的乐趣

3、游戏时,拍到即止,不推拉对方 能积极参与游戏并能遵守游戏规则

五 2 放松活动 欣赏优美的乐曲,师生一起放松 先一边欣赏一边做深呼吸,然后一边欣赏一边回忆以前快乐的事情 围着老师站立 心情愉快

体育与健康教学工作计划 篇5

以教育思想为指导,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培养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力求给学生一个亲切、和谐、灵活宽松教学氛围,使学生真正体验到体育课的兴趣。

教学目的要求:

1.具有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态度和行为,乐于参与各种运动动作的学习,对体育活动有较浓厚的兴趣,逐步养成坚持锻炼身体的习惯,为终身进行锻炼奠定基础。

2.学习并懂得一些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学会在运动中自我保护的基本方法,安全地进行体育锻炼。

3.通过体育教学活动,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表现出对集体、对他人的关爱。

改进教学具体措施:

1.提高学生兴趣,使其主动积极地参加体育教学活动。

2.在教材内容上加以区别对待。在教学难度上加以区别对待。在练习要求上加以区别对待。

八年级体育与健康工作计划 篇6

姬家一中 郑媛 2017年9月13

2017年——2018年第二学期 七年级体育与健康教学计划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初中体育与健康教育的目的与任务,了解青春期的保健与运动卫生知识,树立健康第一的现代体育教学观念,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了解与体育有关的一些基本知识,了解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提高学生的体育文化素养和运动参与的能力。

2、在全面发展身体素质的基础上,通过各种练习手段,侧重发展学生的灵敏、力量素质,位移速度和一般耐力。积极推进体育、艺术“2+1项目”以及“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

3、要求学生熟悉并认真履行课堂常规,自觉遵守纪律,培养学生上好体育课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团结友爱的精神。加强安全教育,确保体育课堂教学平安顺利进行,搞好体育检测工作。

二、基本情况:

本校的七年级有六个教学班共有353名学生。大多数学生处在青春发育期,具有强烈的好奇,思维活跃,喜欢模仿,活泼好动,对新鲜事物感兴趣。绝大多数学生喜爱体育运动,身体素质良好,能自觉参加体育锻炼,并有较好的体育运动习惯个别女生不喜欢参加体育运动。因此,在教学中要增加一些他们感兴趣的游戏活动。但也有少数同学体育基础差,拈轻怕重,不喜欢参加体育锻炼,身体素质极有待于提高。800米跑(女)、1000米跑(男)、立定跳远三项达标测验成绩力求能达标,体育考核优秀率提高。

三、主要任务

认真贯彻和执行新的“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并根据教学要求补充和调整体育器材,力争为提高教学质量创造良好的条件。使本学期体育教学工作上一个新的台阶。

工作重点:

(1)端正教育教学思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2)加强常规教学管理,落实常规教学基本要求,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1、备课。

个人备课要坚持从学生实际、教师自身实际出发,并提前备课一周,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教学设计方案。

2、上课。

让学生能知道一些科学锻炼身体和评价锻炼效果的基本方法,知道健康的含义和标准,能运用所学知识指导健身活动。能正确地完成本学期所学各项教学内容的基本动作,身体素质和运动综合能力有进一步提高。学生人人能掌握一项球类项目的的技能方法,了解该项目的有关知识,并能自主开展体育锻炼,培养体育实践能力创新精神。

能主动参加体育锻炼,乐于参加体育与健康常识的学习,在体育活动中能正确对待胜负,体验成功的乐趣,表现出公正、负责、团结协作的精神。

3、成绩考核考察。

按照新课程标准要求,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把平时考核、期末考核结合起来,重视对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态度的考核。

1、适时了解、分析学生的学习信息,专研教材和课程标准,认真制订教学计划和备好每一节课。

2、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采用兴趣化和多样化的叫法和手段,充分发挥游戏、竞赛的能动作用,让学生在自主游戏汇中练习,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3、加强安全教育,认真做好每节体育课的准备活动和整理放松练习,确保体育课无事故发生。

4、营造符合学生年龄特征的、有利于学生学习的运动环境

5、坚持做好两操,认真搞好文体活动,使学生能够达到每天每天一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

6、加强女生的体育锻炼,同时,注意女生的心理、生理特点,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教学。

7、因地制宜地开展小型多样的体育竞赛活动,积极推进体育、艺术“2+1”项目及“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

8、加强体育的成绩考核,尽量做到教、学一致,教一项,练一项,考一项,循序渐进。

9、加强学生的课外体育活动的指导,积极组织各种课外体育活动和体育竞

赛。

五、具体工作安排: 1、9月份做好上课准备,背好课,开展队列队形学习。

2、10月份进行队列队形比赛。

3、11月份做好公开课,汇报课准备 4、12月份体育课教学以球类、校级运动会准备。

5、1月份做好期末考试的准备活动及考核任务6、2月份做好总结期末检测和材料准备。

郑媛

体育竞赛促进中职体育与健康教学 篇7

一每年的九月末, 学校举行班级广播体操比赛

本着以比赛促进训练的目的, 学校体育与健康教师制定出比赛规则和评分标准, 九月末学校抽半天时间举行班级体操比赛;平时由班主任抓训练, 上课时体育教师认真教学, 立求使队列队形、动作到位情况达到标准;体育竞赛活动使广大学生由于共同的价值取向和团队意识而凝聚在一起, 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责任感, 每位学生上课比以前认真多了, 使从前早操和课间操懒散和不做操的现象都不存在了, 提高了我校广播体操的质量, 陶冶了学生的情操, 培养了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 比赛场上同学们以整齐的步伐、标准的动作、健康的体魄展现出了我校学生的青春风采, 赛出了风格, 赛出了水平。

二十月中旬举行的校园杯篮球赛

校园杯篮球赛采取以班级为单位, 男女单循环赛, 每天中午和晚饭时间举行比赛, 比赛场次多、时间为期1个月。篮球是我们的传统项目, 学生们普遍都很喜欢, 在比赛前体育教师室内课认真地讲解规则和裁判法, 及其篮球场地设施建设, 并在实践课中给学生传授篮球的基本动作要领和技术技能, 在篮球教学过程中, 教师可将学生分成几支球队, 且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 如篮球课分队可培养学生的责任感, 团队的成功与否取决于每个队员之间的配合度与目标感, 将直接关系着比赛结果, 因此, 教师可将篮球教学分阶段设定目标, 在这个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通过引导与比赛实践使学生明白比赛的结果与每个队员对比赛结果都是有着一定的责任的, 如想提高集体的成绩和应战能力必须从自身的努力开始, 从而激发出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 因篮球运动是一项集体运动, 在这个过程中必然使学生的全面能力得到锻炼, 并使之终身受益。

三每年的四月初举行班级拔河赛

学校举行班级拔河比赛, 就是利用每天的中午和放学后, 由体育教师和各班认真组织比赛。为了更好地配合学校比赛, 结合拔河比赛的特点进行教学, 教师在上体育课时认真讲解拔河比赛的起源和发展, 拔河方法和技巧。拔河是一项对抗性体育运动, 由人数相等的双方对拉一根粗绳, 地上划两条平行线为河界, 裁判一声令下之后, 用力拉绳, 将对方拉出河界的为胜。教学: (1) 参赛队员尽可能穿鞋底比较粗糙的鞋子。 (2) 身体尽量向后倾, 不要弯蹲而应全身伸展, 双脚宽约同肩宽或比肩稍宽的自然姿势。 (3) 手要用力握住绳子, 两手加上后胳肢窝, 紧紧地夹住绳子;另外, 后面的队员将后手从腋下伸进前面队员的中间位置握住绳子, 合力直线作用于绳子的效果明显, 即使在队友失误的情况下也能保证及时地调整, 采用正确的拔河姿势才可充分发挥力量。 (4) 啦啦队口号要整齐洪亮有力。 (5) 采取不同人数的组织形式认真组织课堂教学比赛。

四五月份末举行校田径运动会

随着社会变革, 人的价值观和审美观的改变, 大多数学生都不喜欢田径运动;而田径教学又是体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能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包括走、跑、跳、投四个项目, 对学生的意志具有很好的磨练作用, 还能锻炼学生们吃苦耐劳、勇往直前、坚持就是胜利的优秀品质。随着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 传统的体育教学已经不能满足学生们的需求, 尤其是田径项目的课程教育, 要提高田径课程教学效果, 则必须要不断完善田径教学的教学制度和方法, 改变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学校田径运动会有效地推动了田径教学和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体育教师应该抓住这一有利时机, 上理论课就要给学生多讲解田径竞赛的规则, 如何参加比赛及其科学的锻炼方法。在实践中教学方法要新颖, 创新教学手段, 譬如:在投掷中采取掷乒乓球或折纸飞机比赛;在长跑中采取分组两人比赛跑都能提高学生的兴趣和参与;结合运动会的项目传授给学生基本的技术技能, 进行各个项目测试, 选拔优秀参赛队员, 从而提高田径教学的质量。

总之, 中职学生正处在青春发育的关键时期, 而他们的身体正处在生长发育的旺盛时期, 学校体育课每周只有两节, 真正发挥作用的是有效的课外体育活动;作为中职学校的体育与健康教师, 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学校体育比赛, 加强体育竞赛项目的教学, 把课堂教学目标有效地转化为学生课内外自觉积极的行动, 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 努力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体育兴趣。

摘要:学校体育比赛是推进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手段, 是学校体育与健康教学的延伸, 通过学校体育比赛可以为学生创造一个宽松的、身心愉快的学习和娱乐环境, 促进学生增强体质和掌握体育锻炼的方法, 同时促进了学校体育与健康的教学。它给学校体育注入了新的活力, 丰富了学校的体育活动。

学生体育与健康研究 篇8

【关键词】学生;体育;健康;认识;关系

为全面贯彻党中央教育部署,搞好“体育与健康同步发展”,确保《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全面实施,积极响应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发出的从2007年开始,结合《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全面推行,在全国各级各类学校中广泛深入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号召。提高学生体育参与积极性,充分发挥个性发展,健康第一、达标争优、强健体魄,积极提倡体育与健康关系化发展。

一、体育与健康理论研究

1.体育与健康概述

体育和健康在学科上都是一种独立性学科,但是体育与健康不能脱离实际,而真正完全的独立。“体育”与“健康”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它们之间又有着内在的必然联系。体育是以身体活动为媒介,以谋求个体身心健康、全面发展为直接目的,并以培养完善的社会公民为终极目标的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或教育过程。体育是通过身体练习即体育锻炼增强体质,促进健康。世界卫生组织已提出“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身体不虚弱,而且是保持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众人均知,影响健康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诸如遗传、自然环境、教育、生活习惯、个性心理、营养、体育锻炼,还有社会文化环境等。

“ 生命在于运动”,体育锻炼对于人体健康起着重要的作用,是最能积极促进身体健康的。科学的体育锻炼不仅能增强人体各器官系统的免疫功能,全面促进机体的新陈代谢和身体的正常发育,而且能磨炼意志,培养自信心,提高抗挫力,陶冶美的性情,增强人与社会的适应能力。

2.体育与健康的关系

现代文明与人类健康,主要体现在现代科技与人类“文明病”,不良饮食习惯引起的病,精神或心理疾病,白领综合症,吸毒等将影响到健康的直接或间接因素。体育的文化魅力主要体现在人类高度文明的象征,体育突破种族界限,提倡和平,也是体现在弘扬气势与精神鼓舞人类。坚持健康第一原则,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全面实现体育综合功能,树立身体教育理念。笔者认为,体育与健康的关系是手段与目的的关系,即以体育为手段,以健康为目的。体育锻炼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是增进健康,增强体质最有效的方法,并且能够起到防治疾病的作用。坚持科学的体育锻炼能达到“健身、健心、健美”的效果。

二、体育与健康的正确认识

1.体育锻炼可使人体健康发展

(1)促使人体健康发展。骨骼的生长发育需要不断地吸收营养物质,体育锻炼能促进血液循环和增加对骨骼的血液供应,同时,体育锻炼中的各种动作,也具有促进骨骼生长的良好刺激作用。通过科学的体育锻炼会使肌肉体积增大、肌肉中脂肪减少、肌肉毛细血管增多等等,使身体显得丰满而结实。

(2)可使人体功能得到充分发展。适当体育锻炼对维持和增强人体活动具有重要意义,人长期从事体育锻炼能增强体质并具有延年益寿的功效。国内体育科学研究观察,体育锻炼可以提高人体的运动机能和心脏、循环系统的机能。国外科学家还做过一种试验,让健康青年连续躺在床上9天,发现他们的心脏循环系统和呼吸系统以及新陈代谢的工作能力平均下降21%,心脏容积缩小10%。

2.体育锻炼可促使人的心理健康发展

(1)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体育锻炼,无论是有组织地或个人单独地进行,对培养和锻炼良好的意识品质有着积极的作用。坚持经常锻炼,需要具有自觉性和自制力。长期从事体育锻炼的人都有体会,如果没有克服困难的毅力和持之以恒的精神是不可能坚持长久的。在体育锻炼中,需要完成一定的身体练习和承受一定的运动负荷,如果没有自觉性和坚持性及果断性,是不可能做到的。

(2)调节人的情绪,提高人的精神。良好的情绪主要是指整个心理状态的稳定和平衡,这种状态有利于保持和促进整个有机体的稳定。从事体育锻炼,可以调剂情绪,并在中枢神经系统支配下,对有机体内部的各个方面的关系进行相应的调整和平衡,这对情绪和精神也会有良好的作用,尤其对爱好体育的人,这种作用更为显著。

3.体育锻炼可提高人适应社会的能力

(1)提高人体适应环境的能力。有体育锻炼基础的人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强的基本原因有两点:一是长期进行体育锻炼,增进了健康,强壮了体格,身体的各个组织系统在中枢神经支配下,承受外界刺激和协调各组织系统的能力得到增强;二是从事体育锻炼,往往是在各种外界环境和条件下进行的,因而使机体得到锻炼,适应能力不断提高。

(2)促进社会交往和增进友谊。体育锻炼是一种社会活动,人们在体育运动过程中,不仅能够锻炼身体,而且在各种锻炼活动中可以促进社会交往和增进友谊。所以,“健康”是体育的终极目的。在高等院校的体育教学中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已经确立,培养学生终生锻炼的意识和习惯,以达到培养大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目的。

三、体育与健康的结合重要性

人的身体和心理有密切的关系,健康的心理寓于健康的身体,心理不健康则会导致身体异常甚至患病。体育锻炼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体质,同时对促进学生心理健康, 有着积极的作用,具体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体育锻炼为心理健康发展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体育锻炼是心理发展的一种动力 体育运动与日常自然的身体运动相比,无论内容和形式都不尽相同;体育锻炼能推动自我意识的发展 体育运动有助于学生认识自我;体育锻炼能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 体育一般都具有艰苦、疲劳、激烈、紧张、对抗以及竞争性强的特点。

通过体育运动,有助于培养学生勇敢顽强,吃苦耐勞,坚持不懈,克服困难的思想作风,有助于培养团结友爱,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精神,有助于培养机智灵活,沉着果断,谦虚谨慎等意志品质。使学生保持积极健康向上的心理状态。积极参加体育课各种课外文娱活动,有利于学生的身体健康,为健康的心理提供稳固的物质基础。对学生的身心发展能起到积极作用。

体育运动能促进身体形态的发育,改善人体机能,提高运动能力,并对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培养良好的情绪和意志品质,形成优良的性格特征起到积极作用。由于体育锻炼是通过学生自己的身体运动而实现的,所以,不仅增强了学生的体质,同时对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起到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崔秀馥主编,普通高校体育选项课教材《羽毛球》,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3年10月出版。

[2]纪秋云著,普通高校体育选项课教材《武术》,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4年8月出版。

[3]曾志坚、彭勇主编,《体育与健康》,上海交大出版社2010年9月。

体育与健康水平的教学计划 篇9

一、指导思想:

根据国家教委最新颁发的“九年义务教育教学此文转自斐斐课件园大纲”的要求以及沂南体育教育的实际情况出发,以“素质教育”为宗旨和探索新型教学手段,深入教改为目的,使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得到提高,并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思想。

二、学情分析

水平三的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具备了一定的运动能力,学生身体素质差异较大,各班学生的体质也不尽相同,形成有的学生不认真锻炼也能得优秀的情况,而有的学生认真了却得不到好成绩。这些在课上是要加以研究的问题,在评价机制上也要加以研究。

三、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内容有:基本体操、田径类的蹲距式跳远和投掷沙包实心球、技巧与器械体操、小球类和球类游戏、韵律体操和舞蹈,体育与健康常识。

水平三体育教材以实践教材为主。根据学生的能力以及学校的条件,体育教材主要选择田径(跑、跳、投),体操、游戏、篮球等基础项目,以便使学生跑、跳、投的基本技术得到提高;并挖掘生活中的实用技能。并通过体育锻炼,培养集体主义精神,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增强自信心,为终身体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教学目标:

1、运动参与目标:主动参与运动动作的学习达到该水平目标时,学生将能够:主动观察和评价同伴的运动动作;示范所学的运动动作。

2、运动技能目标:初步掌握运动基本技术达到该水平目标时,学生将能够:初步掌握多项球类运动中的多种动作技能;初步掌握一两套徒手体操或轻器械体操;初步掌握一套简单的武术套路;初步掌握一套舞蹈或韵律活动动作;初步掌握两三项田径运动技能。

3、身体健康目标:能够用正确的身体姿势进行学习、运动和生活达到该水平目标时,学生将能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保持正确的身体姿势;在体操、舞蹈或韵律活动等项目的学习中保持正确的身体姿势;在他人的指导下运用适当的体育活动改善身体姿势。

4、心理健康目标:了解心理健康对身体健康的作用达到该水平目标时,学生将能够:了解身心之间的.关系;了解心理状态对身体健康的影响;了解运动愉快感的获得对人们坚持体育锻炼的影响

5、社会适应目标:在体育活动中表现出对弱者的尊重与关爱达到该水平目标时,学生将能够:在体育活动中尊重与关爱运动能力弱的同伴;在体育活动中尊重与关爱身心障碍者。表现出与社区活动的联系

教学重点:

1.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2.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

3.增进身体健康,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4获得体育与健康知识和技能,增强社会适应能力

教学难点:教学中的难点主要是耐力和力量的发展及提高。

五、教学措施及注意事项

1、采用主题教学、情景教学等方法,充分发挥游戏活动的作用,激发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

2、小学生好胜心强,可采用一些教学比赛,以增强学生锻炼身体的效果。

3、因材施教,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在运动中享受到锻炼的乐趣。

4、可采用一些分组轮换的方法,由小组长带领进行练习,充分发挥小组长的带头作用。

注意事项

1.学习目的明确,积极自觉的上好体育课。注意听讲,积极学习掌握必要的体育基本知识技能与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逐步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

2.上体育课,着装要轻便,整齐,做到穿轻便运动鞋上课,不带钢笔,小刀等提前按教师要求,在指定地点等候上课。站队时要做到快、静、齐。

3.不得无故缺课,不迟到、不早退,服从领导,听从指挥,遵守课堂各项规定。

4.在课堂上严格执行教师的各项要求,不经允许不得随意移动器材教具要严格执行教师规定的各项保护措施。

5.要爱护体育器材,不得有意损害各种体育设备和用品,课后要按教师的要求如数送还各种器材。

六、教学进度

 

教学内容

 

 

体育与保健常识

 

 

起跑和各种形式的跑

 

 

跨越式跳高、助跑起跳摸高

 

 

各种方式的投掷

 

 

队列队形及徒手操

 

 

跳绳

 

 

技巧、支撑跳跃

 

 

前滚翻

 

 

低单杠、攀登、爬越

 

 

小足球

 

 

少年拳

 

 

韵律操、舞蹈

 

 

身体素质练习

 

 

游戏

 

 

课时

 

 

3

 

 

3

 

 

3

 

 

4

 

 

3

 

 

2

 

 

3

 

 

3

 

 

3

 

 

3

 

 

3

 

 

4

 

 

6

 

 

5

 

 

课次

 

 

3

 

 

6

 

 

6

 

 

8

 

 

6

 

 

4

 

 

6

 

 

6

 

 

6

 

 

6

 

 

6

 

 

8

 

 

12

 

 

10

 

 

第一周

 

 

1

 

 

1

 

 

 

 

 

 

 

 

 

 

 

 

 

 

 

 

 

 

 

 

 

 

 

 

 

 

 

 

2

 

 

 

 

 

 

 

 

 

 

1

 

 

 

 

 

 

 

 

1

 

 

 

 

 

 

 

 

 

 

1

 

 

3

 

 

 

 

 

 

1

 

 

 

 

 

 

 

 

 

 

1

 

 

 

 

 

 

 

 

 

 

1

 

 

 

 

第二周

 

 

4

 

 

 

 

 

 

 

 

 

 

2

 

 

 

 

 

 

 

 

2

 

 

 

 

 

 

 

 

 

 

 

 

5

 

 

 

 

 

 

2

 

 

 

 

 

 

 

 

 

 

2

 

 

 

 

 

 

 

 

 

 

 

 

 

 

6

 

 

 

 

 

 

 

 

 

 

3

 

 

 

 

 

 

 

 

3

 

 

 

 

 

 

 

 

 

 

 

 

第三周

 

 

7

 

 

 

 

 

 

3

 

 

 

 

 

 

 

 

 

 

3

 

 

 

 

 

 

 

 

 

 

2

 

 

 

 

8

 

 

 

 

 

 

 

 

 

 

4

 

 

 

 

 

 

 

 

4

 

 

 

 

 

 

 

 

 

 

2

 

 

9

 

 

 

 

 

 

4

 

 

 

 

 

 

 

 

 

 

4

 

 

 

 

 

 

 

 

 

 

 

 

 

 

第四周

 

 

10

 

 

 

 

 

 

 

 

 

 

5

 

 

 

 

 

 

 

 

5

 

 

 

 

 

 

 

 

3

 

 

 

 

11

 

 

 

 

 

 

5

 

 

 

 

 

 

 

 

 

 

5

 

 

 

 

 

 

 

 

 

 

 

 

 

 

12

 

 

 

 

 

 

 

 

 

 

6

 

 

 

 

 

 

 

 

6

 

 

 

 

 

 

 

 

 

 

 

 

第五周

 

 

13

 

 

2

 

 

 

 

 

 

 

 

 

 

 

 

 

 

 

 

 

 

 

 

 

 

 

 

 

 

 

 

14

 

 

 

 

 

 

6

 

 

 

 

 

 

 

 

 

 

6

 

 

 

 

 

 

 

 

 

 

4

 

 

 

 

15

 

 

 

 

 

 

 

 

1

 

 

 

 

 

 

 

 

 

 

 

 

 

 

 

 

 

 

 

 

3

 

 

第六周

 

 

16

 

 

 

 

 

 

 

 

 

 

 

 

 

 

1

 

 

 

 

 

 

 

 

 

 

 

 

5

 

 

 

 

17

 

 

 

 

 

 

 

 

2

 

 

 

 

 

 

 

 

 

 

 

 

 

 

 

 

 

 

 

 

4

 

 

18

 

 

 

 

 

 

 

 

 

 

 

 

 

 

2

 

 

 

 

 

 

 

 

 

 

 

 

6

 

 

 

 

第七周

 

 

19

 

 

 

 

 

 

 

 

3

 

 

 

 

 

 

 

 

 

 

 

 

 

 

 

 

 

 

 

 

5

 

 

20

 

 

 

 

 

 

 

 

 

 

 

 

 

 

3

 

 

 

 

 

 

 

 

 

 

 

 

7

 

 

 

 

21

 

 

 

 

 

 

 

 

4

 

 

 

 

 

 

 

 

 

 

 

 

 

 

 

 

 

 

 

 

6

 

 

第八周

 

 

22

 

 

 

 

 

 

 

 

 

 

 

 

 

 

4

 

 

 

 

 

 

 

 

 

 

 

 

8

 

 

 

 

23

 

 

 

 

 

 

 

 

5

 

 

 

 

 

 

 

 

 

 

 

 

 

 

 

 

 

 

 

 

7

 

 

24

 

 

 

 

 

 

 

 

 

 

 

 

 

 

5

 

 

 

 

 

 

 

 

 

 

 

 

 

 

 

 

第九周

 

 

25

 

 

 

 

 

 

 

 

6

 

 

 

 

 

 

 

 

 

 

 

 

 

 

 

 

 

 

9

 

 

 

 

26

 

 

 

 

 

 

 

 

7

 

 

 

 

 

 

6

 

 

 

 

 

 

 

 

 

 

 

 

 

 

 

 

27

 

 

 

 

 

 

 

 

【8】

 

 

 

 

 

 

 

 

 

 

 

 

 

 

 

 

 

 

 

 

8

 

 

第十周

 

 

28

 

 

3

 

 

 

 

 

 

 

 

 

 

 

 

 

 

 

 

 

 

 

 

 

 

 

 

 

 

 

 

29

 

 

 

 

1

 

 

 

 

 

 

 

 

 

 

 

 

 

 

 

 

1

 

 

 

 

 

 

 

 

 

 

30

 

 

 

 

 

 

 

 

 

 

 

 

 

 

 

 

 

 

 

 

2

 

 

 

 

 

 

 

 

 

 

第十二周

 

 

31

 

 

 

 

2

 

 

 

 

 

 

 

 

 

 

 

 

 

 

 

 

3

 

 

 

 

 

 

 

 

 

 

32

 

 

 

 

 

 

 

 

 

 

 

 

 

 

 

 

 

 

 

 

4

 

 

 

 

 

 

 

 

 

 

33

 

 

 

 

3

 

 

 

 

 

 

 

 

 

 

 

 

 

 

 

 

5

 

 

 

 

 

 

 

 

 

 

第十三周

 

 

34

 

 

 

 

 

 

 

 

 

 

 

 

 

 

 

 

 

 

 

 

6

 

 

 

 

 

 

 

 

 

 

35

 

 

 

 

 

 

 

 

 

 

 

 

 

 

 

 

 

 

 

 

 

 

1

 

 

1

 

 

 

 

 

 

36

 

 

 

 

 

 

 

 

 

 

 

 

 

 

 

 

 

 

 

 

 

 

2

 

 

2

 

 

 

 

 

 

第十四周

 

 

37

 

 

 

 

4

 

 

 

 

 

 

 

 

 

 

 

 

 

 

 

 

 

 

3

 

 

 

 

 

 

 

 

38

 

 

 

 

 

 

 

 

 

 

 

 

 

 

 

 

 

 

 

 

 

 

4

 

 

3

 

 

 

 

 

 

39

 

 

 

 

 

 

 

 

 

 

 

 

 

 

 

 

 

 

 

 

 

 

5

 

 

 

 

10

 

 

 

 

第十五周

 

 

40

 

 

 

 

 

 

 

 

 

 

 

 

 

 

 

 

 

 

 

 

 

 

6

 

 

 

 

 

 

 

 

41

 

 

 

 

 

 

 

 

 

 

1

 

 

 

 

 

 

 

 

 

 

 

 

 

 

4

 

 

 

 

 

 

42

 

 

 

 

 

 

 

 

 

 

2

 

 

 

 

 

 

 

 

 

 

 

 

 

 

5

 

 

 

 

 

 

第十六周

 

 

43

 

 

 

 

 

 

 

 

 

 

3

 

 

 

 

 

 

 

 

 

 

 

 

 

 

6

 

 

 

 

 

 

44

 

 

 

 

5

 

 

 

 

 

 

4

 

 

 

 

 

 

 

 

 

 

 

 

 

 

 

 

 

 

 

 

45

 

 

 

 

【6】

 

 

 

 

 

 

 

 

 

 

 

 

 

 

 

 

 

 

 

 

 

 

 

 

9

 

 

第十七周

 

 

46

 

 

 

 

 

 

 

 

 

 

 

 

 

 

 

 

 

 

 

 

 

 

 

 

7

 

 

11

 

 

 

 

47

 

 

 

 

 

 

 

 

 

 

 

 

 

 

 

 

 

 

 

 

 

 

 

 

 

 

【12】

 

 

 

 

48

 

 

 

 

 

 

 

 

 

 

 

 

 

 

 

 

 

 

 

 

 

 

 

 

8

 

 

 

 

10

 

 

说明

 

 

1、本表中数字代表该教材内容的课次,【数字】为考核课。 2、本学期必考核内容为400米跑、执实心球/仰卧起坐、立定跳远

体育与健康授课计划 篇10

一、教材分析:

小学一年级的教材较为简单,本册教材内容有:体育基础知识、韵律体操及舞蹈、田径类的跳跃和投掷、体操、队列练习、走跑练习、步法练习。内容简单,但全是基础的东西,所以一定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动作习惯,体操难度较大,教师在注意安全的前提下适当降低动作难度,多加以引导,给学生打下良好的基础,养成终身体育的好习惯。

二、学情分析:

一年级的学生刚入学,年龄较小,接触的东西也少,什么对他们来说都是新鲜的,什么对他们来说也是从零做起的,喜欢接受新知识,但对某些难度教大的知识接受较慢,特别是对某些协调性要求较强的东西,力量也比较差,男女生活泼好动,组织纪律性观念不强,但表现欲强;女生和男生一样活泼,应多以游戏为主,在其中进行组织纪律性教育,养成学生良好的习惯。

三、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了解体育锻炼对身体健康的影响,知道一些保护自身健康的基础常识,教育学生热爱生命、关心健康。

2.使学生学会一些基本运动、游戏和韵律活动的方法,培养正确的身体姿态,发展身体素质和基本活动能力。

3.使学生感受和体验到参加体育活动的乐趣,具有活泼、乐观、愉快的情绪和积极参加体育活动的态度,培养同伙间友好相处、团结协作的精神。

4.使学生了解做操的好处及简单的安全常识,初步懂得一些个人卫生与健康的常识和方法,逐步养成正确的身体姿势和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会与同伴友好相处,培养互相关心的优良品质

5.培养荣誉感和责任心,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良好道德的教育。

四、教学措施:

1.利用评比法培养学生荣誉感,提高课堂组织的效果。2.利用游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练习的积极性

3.利用正确示范和多中诱导方法来促进技能的掌握

4.利用语言激励学生,提高练习的效果

5.学习新体育课程标准及相关体育理论,吸取经验,采取多种教学手段,因地制宜,合理开展体育课堂教学。

体育与健康授课计划 篇11

关键词:快乐体育教学 健康课程 契合 应用

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是对学校体育不适应社会发展要求的回应,进行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是面对社会发展对学校体育提出的新要求,赋予的新使命的积极回应。在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过程中,选择何种教学理念和指导思想至关重要,选择符合学校体育发展需求的学校体育理念是改革成功与否的关键。快乐体育思想的相关理念、内容和方法与当下我国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趋同,把快乐体育思想应用于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实践中,更好地为我国中学学校体育的发展服务。

一、关于快乐体育思想

快乐体育教学思想源于二战后的德国和日本,其产生有特殊的历史和文化根源。而“快乐体育”一词最先出现在1979年第24届日本“全国体育学习研究协议会“上。快乐体育思想强调学生在体育活动中快乐的身心体验,通过体育运动和身心体验来培养、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发展个性。

“快乐”是人内心一种情感体验和心理反应,是一种积极的、健康的情绪表达。“快乐”是一种情感体验,但情感上的快乐是需要在“苦其心志、劳其筋骨”中获得的快乐体验。快乐体育思想强调的快乐并不简单的身体愉悦,真正的身心愉悦需要通过身体练习产生的肉体酸痛来获得,使学生在勤学苦练中体验真正的愉悦和收获。因此,快乐体育思想认为体育教学过程本身就是一件愉快、有吸引力的乐事,是通过身心体验所获得的深层次的愉悦感和成功感。

二、我国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与快乐体育思想的契合

传统体育教学方法缺乏互动和合作的学习体验,简单的技能传授体现出的乏味、枯燥、单一等学习感受尤为突出,学生从体育课程学习中得不到愉悦的情感体验,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程度逐渐降低,中学生越来越对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比较抵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学体育教学效果和学生体育能力的提升。因此,需要从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中寻找突破口来吸引学生参与到其中,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在增强体质、增进健康的课程目标的基础上使学生体验到体育运动的乐趣和成就感。使中学生能够从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中获得乐趣是提升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效果的内部驱动力。

快乐体育理念的提出,是在传统体育教学理念基础上,结合社会和教育发展需求而产生的具有前瞻性和超越性的先进教育思想。时至今日,快乐体育思想依然对我国体育与健康课程具有指导性意义。快乐体育思想的相关内容为解决我国体育与健康课程出现的诸多“病症”提供了可参考的依据,与其不谋而合。快乐体育思想正是能够提高体育健康课程教学效果,减少学生枯燥、乏味、单一的学习体验的“一剂良药”。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与快乐体育思想具有高度的契合性,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践行和贯彻快乐体育思想,利用快乐体育思想的相关理念来指导教学实践,帮助解决诸多问题。

三、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应用快乐体育思想的有效策略

(一)把快乐体验贯穿于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的始终

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和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兴趣的基础上,重视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快乐情感体验。快乐体育思想把体育参与作为学生将来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技能进行培养,在体育运动中充分理解、体验、享受、创造快乐,从而激发学生积极参加体育运动的体育教学,使快乐体育思想贯穿于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实践的全过程。

(二)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快乐体验是前提

充分挖掘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快乐体验资源,营造宽松、愉悦、和谐的教学氛围和师生关系,增加学生的快乐学习体验是新时期体育与健康课程亟待解决问题。那么就应该以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理念和指导思想为出发点,解决问题出现的根源性原因。

(三)培养中学生的快乐体验的意识、习惯和能力是关键

贯彻和践行快乐体育思想,让学生在身体练习和运动技能学习的过程中,注重体育兴趣的培养和快乐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学会理解、体验、享受、创造快乐,正确理解痛苦与快乐深层次的内涵,体验体育运动中的身体酸痛和成功、快乐,享受体育运动带给身心的愉悦感,具备创造快乐的能力。

四、结语

快乐体育思想在产生之初就致力于解决学校体育和体育课程中的深层次问题,我国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目的也是为了解决体育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快乐体育思想与现阶段我国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具有高度的契合性。因此,以快乐体育思想为指导,着力营造快乐体验的教学氛围,通过把快乐体验贯穿于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的始终、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培养中学生的快乐体验意识、习惯和能力等有效手段来解决出现的问题。

参考文献:

[1]轩大领.试论“快乐体育”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J].当代体育科技,2013,(05):66-67.

[2]许可,戴超平.对当前我国快乐体育异化现象的审视[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5,(01):26-27.

[3]周颖,徐亮.对快乐体育思想的理性探索与研究[J].山东体育科技,2005,(04):36-39.

体育与健康授课计划 篇12

1、加强课堂教学过程中体育思想的渗透

作为体育教学活动的主阵地, 课堂教育在体育思想传承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教师在这里需要耐心细致地对学生进行系统科学地训练和培养, 使学生从中受益, 通过长期的侵润, 将体育锻炼潜移默化学生自省自觉的习惯, 将体育锻炼作为生活的一种基本理念。

(1) 首先要理清思路, 解决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难题, 找到切实可行的合理对策。教学中, 教师关键在于他的指导的作用, “指导”不仅仅包括常规的如知识引导、思想引导、品德引导、更为重要的是对学生兴趣的引导,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在工作中要用好学生兴趣这一最好的老师, 因势利导, 结合学生的兴趣进行教育教学, 对学生兴趣进行正确的引导, 将这一思想贯彻在教育教学的始终。但在现实的教学工作中, 我们许多老师无视学生兴趣所在, 采用粗放的教学方式, 不注重对学生兴趣的培养挖掘, 与学生缺乏沟通交流, 不征询学生意见, 死板地强制学生的共性统一, 而忽视学生个性之间差异性, 这样的课堂死气沉沉, 缺乏生机活力, 沉闷无趣, 师生都感觉乏味。以上这些问题主要归咎于教师过于强化了“教”的作用, 而不重视“导”的作用, 而无视学生兴趣、个性之间的差异, 一味按照自己意志, 灌输教学。当今社会是个个性张扬的社会, 我们提倡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 理应本着一切为了学生的原则, 充分考虑学生意愿, 让学生自由发展自身个性, 让学生喜欢课堂, 并将之作为充分展示自身个性的舞台。

(2) 在学生发展自身兴趣的过程中应注重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教育教学不仅仅要使学生达到强健体魄的生理性指标, 还应张扬学生个性, 让学生从中体会到快乐, 激发他们对体育运动的乐趣, 在日常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注意积极引导学生兴趣向正确的方向发展, 科学系统地向学生展示各项体育运动的魅力, 让学生接触尽可能多的体育项目, 让学生亲身感受到运动的快乐, 这会进一步促进他们全身心地投入, 得到更好的锻炼效果, 与此同时, 教师本身也能在育人成才、教人向善的过程中保持着良好的教学感受, 教学相长, 构建起一个和谐融洽的课堂教学环境。

(3) 注重因人、因地制宜, 注重体育教学活动的灵活性和自由性。体育课的教学不必太注重规律, 我们要勤于思考、大胆实践、善于总结, 注重教学方式的创新, 采用丰富多样的教学形式, 一切都应以学生为中心得这条主线应贯彻在教学过程的始终, 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实现体育教学的四个目标, 教学过程趣味横生, 我们的课堂充满活力、有声有色。

2、维护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充分发挥体育教育其教育传承的功能

(1) 师生之间应相互尊重、平等、有爱, 在此基础培养师生之间的健康师生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的建立, 需要教师从传统的“师道尊严, 四书作风”的观念上转变, 向亦师亦友的角色上转换, 把学生当成与你在人格上完全平等的主体来看待, 让学生真正感受到“亲其师, 信其道”, 建立起相互尊重、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为我们的教育教学活动的顺利高效地开展创造良好的前提条件。

(2) 体育教学中应注重榜样的力量。“言传不如身教”, 体育教师本身更应是学生的榜样, 日常教学活动中用自己一言一行影响学生, 使学生耳濡目染得到教育。我们还可以学生当中树立起学习的榜样, 这样的榜样贴近学生, 能够充分发挥出榜样的教育同化作用, 激起学生学习赶超的热情。

3、重视对学生进行终身体育思想教育

现在这些在校的学生是我们国家今后经济社会发展的人力支撑, 因此提高学生身体素质, 提倡终身体育教育不仅是个体健康发展的需要, 对于提高民族体质、国家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意义重大。在这样的要求下, 体育教师应认真研究终身体育教学方式和内容的创新实践, 通过兴趣引导和客观的考评促使学生喜欢体育活动, 树立学生的终身体育观, 将学校体育作为实施终身体育教育过程中的起步阶段, 逐步培养树立起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

为此, 我们在教育教学中, 应抓住体育教育的重点和核心, 摒弃重技术技能的传授和重纯身体素质练习的短期效应的旧观念, 更加注重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和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

4、结语

在教学活动中, 我们教师应本着一切为了学生的思想, 不断完善自身的体育教育思想理念和教学方式, 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 在对学生进行身体素质训练、传授技术技能的同时, 加强学生对体育活动的情感的培养, 树立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 使学生从中受益终身。

摘要:本文结合笔者的教学经历, 阐述了学生体育思想教育基本原则, 分析了思想素质教育的重要和紧迫性, 并介绍了对当代学生进行终身体育思想教育的现实意义和紧迫性。

关键词:体育教学,思想教育,相互渗透

参考文献

[1]侯玲.体育教育:现代大学生的必修课[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 (10) .

上一篇:市纪委工作材料下一篇:骨干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