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体系管理评审报告(精选6篇)
________部
诚信体系管理评审汇报材料
2014年
月
日
一、内部核查提出的不符合项及改进措施、验证记录;法律法规合规性自我评价的结果
二、社会征信评价(公信力)的反馈,包括顾客抱怨,信贷信用,政府、行业协会和社会监督等情况
三、各部门阶段性业绩、工作、战略精度和组织的执行能力和效率
四、新的失信风险隐患和可控关键点
五、信用修复及其他改进措施的有效性的情况
1 管理评审工作的目的和意义
组织进行管理评审工作的目的就是为了确保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以及质量管理体系的持续适应性、充分性和有效性, 并提出改进和变更, 它决定组织质量管理改进的内容和方向, 是组织最高层次的改进, 是质量管理体系“PDCA”改进循环的终点, 也是下一个循环的起点。
2 管理评审工作程序
2.1 评审计划
由贯标办编制管理评审计划, 内容包括:管理评审的目的和依据, 管理评审主持人和参加人, 管理评审的方式, 管理评审时间和地点, 评审的具体内容, 组织各层次相关部门评审工作准备要求及应准备的资料。管理评审计划应提前一周下发至组织各层次, 便于各部门充分做好管理评审准备及输入资料的整理。
2.2 评审输入
1) 审核结果。审核结果既包括组织质量管理体内审结果又包括认证机构对组织进行的监督审核结果和应改进的问题。2) 顾客反馈。在投标、施工承包、保修期内, 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及相关方对承建工程和公司的满意程度、意见、建议乃至抱怨、投诉。3) 过程绩效和产品的符合性, 即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现状及产品质量情况。包括过程的实施与过程准则的符合性比较;产品的质量特性与产品接受准则, 产品技术要求的满足情况;过程的业绩和产品质量与组织以往水平或同行业比较的情况。4) 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实施、验证状况及应研讨的问题。这里的措施应该是比较重大的措施情况或日常改进措施的综合情况。5) 上一次管理评审提出的改进措施跟踪措施验证情况。就是对上一个改进的循环活动的有效性进行评审。6) 由于内外部管理环境的变化, 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发展、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等可能影响管理方针、目标的适宜性及体系变更的问题。7) 公司领导、管理者代表、各职能部门、各施工项目提出应予改进的建议。8) 培训需求、设备要求和维护、工作环境和基础设施等。
2.3 评审输出
1) 质量管理体系运行和相关过程的有效性, 如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修改、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的调整、组织机构职责的更改、产品质量的改进、新的过程的建立等等;2) 对产品的改进决定和措施, 如新产品的开发, 老产品的更新换代, 产品某一特性的改进提高等。这方面的决定和措施应与顾客要求的变化密切相关;3) 对管理体系适宜性、充分性、有效性的评审结论, 改进决定和措施, 应有实施结果的验证及记录;4) 体系运行和改进中必要的资源需求, 如对人力资源的补充调整, 购置新的设备、设施, 对工作环境的改造方案等。
3 管理评审时间
管理评审每年不少于一次, 时间间隔不超过12个月, 评审日期一般在组织内部审核全面完成后由最高管理者来确定时间, 当出现以下情况时, 必须增加管理评审活动, 如:组织质量管理体系不能有效运行时、组织机构发生重大变化时、产品出现了重大质量事故时、有严重的顾客投诉时、市场形势发生重大变化时、出现新的技术或社会环境发生变化时等等, 应增加管理评审的次数, 并确定评审时间。
4 管理评审的方法
管理评审的方法可以是正式的面对面的会议, 可以是电话会议或互联网会议。管理评审可以以“某某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管理评审专题会议”的形式进行, 也可以结合组织某项活动进行, 如年度 (季度、月度) 工作会议或经理办公扩大会议。
5 管理评审的记录
管理评审分为三个阶段:管理评审策划阶段、管理评审实施阶段、管理评审改进阶段, 组织应对管理评审各阶段的记录进行保存, 包括评审的内容和问题点、采取什么措施、整改要求、完成期限等。记录内容应清晰、客观准确、真实, 保存期限一般为3年。
6 管理评审报告
管理评审的结果应形成文件即管理评审报告, 并按要求发放至有关部门, 内容包括:管理评审的目的和依据;管理评审的具体内容;管理评审日期和参加部门或人员;评审综述;评审结论;改进、纠正/预防措施及责任部门。
7 对管理评审工作的几点建议
1) 最高管理者应重视管理评审工作。最高管理者应重视管理评审工作, 把管理评审工作作为质量管理体系改进的一种方法。首先, 最高管理者应树立管理评审是质量管理改进和提高的方法的意识, 亲自主持并实施管理评审工作, 对评审的结果要作出一些改进决策并执行这些决策, 把每次管理评审活动作为质量管理体系“PDCA”改进循环的终点和下一循环的起点。其次, 最高管理者必须要重视管理评审工作, 从管理评审策划、实施、改进等阶段给予充分支持。这不仅需要最高管理者提高思想认识, 增强重视程度, 还需要最高管理者认识到每一次管理评审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需要最高管理者认识到管理评审工作是质量管理体系改进的一种方法。2) 各部门要做好评审前各项准备工作。a.组织内各部门应提前准备的共性资料:质量管理体系实施中部门工作的总体情况;各部门在质量体系工作中的职责及贯彻情况;各部门在此次内审中被查出的问题及不符合项情况和整改情况;各部门质量目标实现情况;各部门资源配置情况及增补需求;各部门对组织质量管理体系运行过程中的意见和建议;各部门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实施情况;各部门上一年度工作总结和本年度工作计划。b.与质量管理体系相关部门应准备的资料:质检科要提供产品质量状况报告、产品监视和测量结果、针对不符合项采取的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实施情况、监视和测量设备管控情况等;人事科要提供组织人力资源分析报告、培训计划落实情况和培训有效性评价情况、组织人力资源总结和规划、组织机构适宜性等;安全科要提供组织安全生产工作总结及安全工作规划、应急准备的状况、有关已发生的事故和事件的分析及调查结果和改进措施等;经营科要提供市场分析报告、顾客投诉和满意度情况、合同执行情况、合格分包方整体使用情况等;材料设备科要提供供方考核情况、供货市场情况及和供方沟通交流情况、材料设备价格分析情况等;技术科要提供“四新”技术的掌握与应用情况、标准规范执行情况、工艺方案执行情况报告及发展动态等;贯标办应提供内、外审结果、不符合项纠正和预防措施执行情况及实施效果、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情况等。3) 组织最高管理者应对管理评审的结果做出一些改进决策并执行这些决策。管理者代表、部门负责人、项目/产品负责人等应能够对评审内容和结果发表观点, 参与决策。最高管理者应对管理评审提出的改进问题点、改进方向、改进的措施进行最终决定, 最高管理者要在管理评审改进的跟踪验证过程中起到领导作用, 从各个方面给予指导、支持和帮助。总之, 质量管理体系管理评审工作是组织对质量管理体系评价的重要方式, 是发现质量管理体系存在问题并进行质量改进的主要依据, 组织最高管理者应重视并参与实施管理评审工作, 制定切实可行的改进措施, 确保组织质量方针和目标以及质量管理体系持续适宜、充分、有效运行。
参考文献
[1]北京国英卓越技术培训中心.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内审员培训) [Z].
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报告
公司各部门:
企业质量管理体系通过三个多月的运行,基本上适宜公司实际,并证明是充分的和有效的,现将运行业绩报告如下:
一、体系的策划是符合企业实际的,通过三个多月的运行,质量管理体系在企业范围内得到了建立,实施和持续改进,全体员工也能自觉地按质量体系文件要求去指导自己的工作,从而确保公司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的落实。
二、产品实现过程的策划满足了企业要求,产品实现策划是成功的,对产品实现过程都进行了有效控制,技术文件的管理日趋完善,同时也及时地按体系要求为生产过程提供了方法性文件(如产品工艺流程、加工工艺卡片等)。在检测人员方面,加强了产品的检验工作。三个多月来从顾客对我企业产品反馈的信息看,未发现明显质量问题,基本达到顾客满意,满足了顾客要求,同时产品质量有了稳步提高。
三、人员的素质不断提高,通过质量管理体系运行,对人员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公司每年针对具体情况,对主要岗位(如负责人、检验员、库管员)人员进行培训,确保了这些人员能熟悉并掌握本岗位应知应会知识,按标准按要求做好本职工作。在此基础上,还要求大家认真地按 文件和三层次文件做好工作和记录。
四、通过内部审核,证明了三个多月来全公司员工对质量管理体系的意识得到进一步增强,各部门、各车间都能按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开展工作,取得了明显的业绩。实践使我们看到企业建立ISO9001:2008与没有做是完全不一样的。当然企业人员素质要进一步加强学习,不断提高本身素质,使自己能完全适应现代企业管理的要求,为企业也为实现自身的价值作出更大的贡献。
管代:
(孟繁谦总经理)
今天,我们在这里组织召开甘肃省合作早子沟金矿有限责任公司安全标准化体系管理评审会议,其目的就是对公司近三年来安全标准化工作进行一次全面总结,对安全标准化方针、目标及体系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进行全面检查和评审,查找不足,总结经验,不断提高公司安全管理水平,实现持久安全生产。
刚才,各单位负责人就各自单位安全标准化运行情况进行了汇报,管理者代表杨家宁总经理助理就公司安全标准化整体运行情况及绩效做了总结报告。应该说,总结比较全面,分析比较透彻,经过日常监督检查情况,大量的事实证明,公司所建立的安全标准化管理体系是适宜的、有效的,并在近几年的实际运行中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结合公司的安全标准化管理体系运行情况,讲三个方面:
一、2014年体系运行情况
总结2014年体系运行情况,主要呈现以下三个方面的特点:
(一)安全标准化安全绩效显著
截止2013年底,公司固定资产总额达4.39亿元,累计处理矿石167.17万吨,生产黄金4.98吨,实现产值13.95亿元,利税总额达5.94亿元。2013年生产黄金1719.49公斤,实现销售收入30149.93万元。早子沟金矿2013年实现营业收入30149.93万元,上缴利税9916.9万元。我公司于2011年2月取得早子沟金矿安全标准化二级企业资质,三年来我公司严格按照《安全标准化管理手册》和体系文件要求,对公司安全生产工作进行管理,同时完善了各项规章制度,使我公司安全生产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工人安全意识不断增强,杜绝了重大安全生产事故,为公司今后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早子沟金矿一直高度重视安全环保工作。2012年企业先后被国土资源部、中国矿业联合会授予“国家级绿色矿山试点企业”、“绿色矿山公约成员单位”等荣誉称号,取得了非煤矿山安全生产标准化二级企业资质。
在安全生产及环境保护工作上,我们始终坚持“把矿山作为生态景区 来建设,把企业当做星级宾馆来管理”的这一指导思想不动摇,全力打造本质安全型绿色矿山。
(二)安全标准化体系得到改进和完善
为持续改进公司安全标准化管理体系,实现安全标准化管理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公司在保持体系完整的基础上,对体系进行了完善和创新,使公司整体安全生产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
一是体系完善。针对内部审核、监督评审及日常检查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及时对体系文件进行了修改完善,保持了体系文件的有效性。
二是制度创新。公司在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上,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印发了《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手册》,成立了安全生产标准化推进领导小组,加强组织领导,全力抓好安全标准化创建工作。二是落实贯标责任。以标准要素为基础,运用“网络化”的方法,按层级落实安全生产标准化建标、贯标职责,确保了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的顺利开展。三是强化宣教培训。按照全员普及培训、关键岗位针对培训、管理层核心培训的形式,组织开展《公司安全生产标准化规范》宣贯培训,为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具体实施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四是注重“三结合”。在标准化创建中,始终把安全标准化创建工作同日常安全检查工作相结合,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相结合,同职业健康安全体系运行相结合,真正实现企业生产作业的标准化和安全管理的标准化。
通过开展安全标准化创建工作,进一步建立健全并完善了企业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及各项安全管理制度,排查和消除了一批隐患,强化了企业安全生产基础管理,提高了安全生产保障水平。
三是管理创新。我们严格执行领导下井带班制度,井下跟班作业等措施,使安全管理更为直接、有效,调动了职工搞好安全生产的积极性,强化了对规章制度的执行力,提高了遵章守纪的自觉性。
(三)现场安全生产效果得到进一步固化和保持。
为进一步消除事故隐患,从源头控制危险源,我们从完善安全基础设施开始,在进行采矿方法试验、提升系统改造、通风系统改造、尾矿库综合治理等工作的基础上,以创建非煤矿山二级标准化企业为目标,对井下 作业现场和生产各环节进行了彻底整治,并通过考核、奖惩等手段,固化和保持了安全质量标准化。
我们严格落实了“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制度,进一步强化细节管理,尤其是对重大危险源尾矿库的控制管理,认真抓住安全生产“四个关键”(关键部位、关键环节、关键时段、关键人员)。从总经理到基层管理人员,以“把集体的事当作自己的事做”的态度抓隐患整改,以“求实、求善、求忠”的心态抓违章违规,始终坚持夜间值班检查和24小时跟班巡查制度,通过时时和事事管理,时刻保持对违章违制人员的高压态势,做到消除隐患不过夜,处罚违章不留情,确保了作业现场24小时处于受控状态。
二、2014年体系运行存在问题及不足
2014年,我们在安全标准化上做了大量而有效的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是,各单位发展还不平衡,在个别部位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和不足,如个别单位负责人对体系理解不透,重视程度不够,细节管理意识不足,危险源辨识不充分,职工对体系掌握不足,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离我们的目标还有一定的距离等。这些问题的出现与我们管理的要求是不相符的,究其原因,主要还是意识和态度的问题,必须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加以解决。
三、下步工作要求
针对公司目前安全标准化管理现状,对下步工作,提出以下几点要求:
(一)高度重视,强化落实
各单位要高度重视安全标准化管理工作,将公司推行的管理模式精细化、使经济责任制与体系运行有机结合,并形成长效机制。分管副总、负责人、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都是“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要深刻领会公司安全生产方针的内涵,牢记自己所承担的使命,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和旺盛的工作热情,坚持“领导干部跟班制度”,坚持“现场办公”,铺下身子,深入现场,用心想,用心管,用心做,抓落实,重效果,全面掌控现场生产条件的变化情况,保证决策、调度、指挥的准确性,最终实现安全生产。
(二)抓好细节,突出重点 “细节决定成败”。安全管理的根本问题不在于怎样号召,怎样强调,怎样布置,而在于能否扎扎实实落实措施,在于各项制度能否长期有效地实现,各单位要在细节管理上下功夫,突出管理重点,认真抓好“四个关键”,落实24小时跟班检查制度,加大安全检查和处罚力度,及时消除现场事故隐患,保持危险源始终处于控制状态,确保安全生产目标的实现。
(三)持之以恒,持续改进
安全管理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在职业健康安全管理过程中,各单位既要严格按照体系要求做好体系运行工作,又要对体系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提出改进意见,探索安全管理的先进经验和科学作法,不断完善和改进体系,提高体系运行质量,实现持久安全生产。
2015年,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都充满了机遇和挑战,希望每一个人都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抓住机遇,不断创新,自我完善,同时又要紧紧围绕公司制定的职业健康安全方针、目标,以法律意识、责任意识、创新意识,构筑安全生产长效机制,推进公司安全标准化工作再上新台阶!
技术负责人
为了进一步提高卫生检测工作的质量,提高管理水平,满足实验室管理中检测检验工作的需要,《资质认定评审准则》的要求,我中心建立和运行管理体系,实现了规范化管理,提高了我中心对外服务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一、质量方针的建立和适用情况
我中心的质量方针是:公正、科学、准确、有效,同时也对质量方针作出了具体的说明。
1、公证性:公正无私、诚实守信是卫生检测人员的行为准则和职业道德。公正性是作为第三方实验室必须严格遵守的总则。为了保证实现公证性,中心制定了《公证性声明》,制定了《保证公正性和诚实性程序》,要求所有人员必须遵守《保证公正性和诚实性程序》,履行《公证性声明》的承诺,维护中心的公证性地位和信誉。涉及保密的技术资料严格按照《保护客户机密信息和所有权程序》、《数据控制与保护程序》执行。到目前,未出现任何来自外部的不正当的商业、财务和其他方面的压力和影响,防止了商业贿赂,其公证性在实际工作中得到充分体现。
2、科学性:科学的手段和科学的方法是卫生检测人员的原则。没有科学的手段和科学的方法就无法谈科学性。我们在科学性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一是培训相关的专业技术人员。2009年中心派出大量的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专业技术的培训,掌握和了解新技术和方法,并且在实际工作中得到应用。二是提供有效的标准和方法。我们在实际的检验检测工作中,密切跟踪国家的标准和方法,提供现行有效的标准和方法,从而保证了检验检测的科学性。
3、准确性:数据准确,结果可靠是卫生检测人员的永恒追求。有准确、可靠的数据,才能未社会提供良好的服务,为政府提供决策服务。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我们每年参加省市CDC的质控考核,而且取得了很好的成绩。2009年我们参加省CDC组织的能力验证,并且按照内部质控计划开展了质量控制,通过比对和能力验证,操作技术明显提高,实验室数据更加准确和可靠。
4、有效性:忠于事实、忠于法律,出具有效的检验报告,规范高效地为社会服务是卫生检测人员的职责,公正、科学、准确是实现有效性的前提,只有实现公正、科学、准确才能达到有效。为了实现有效性,我们从样品的接收到样品的分发,从采购供应到实验室验收,从人员到实验环境,从实验的开始到实验的结束,都进行了有效的控制。同时,增加了质量监督员的监督,完善了管理制度,确保出具检验报告的有效性。
二、质量目标的建立和实施情况
在《质量手册》中,我们制定了质量目标,控制性目标,突破性目标。同时也明确规定了具体的工作质量目标。在具体的工作目标中,要求检试验报告的主要数据和结论准确率100%,其他差错率低于0.5%;标准、规范、法规执行率100%;合同履约率100%;对客户的申诉与投诉100%受理及回复;仪器设备的配备率和送检率达100%。2009年我们粗略的统计,各项目标均达到要求。
三、管理体系的适用性分析
按照《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侧》的要求建立管理体系以来,中心做了大量的工作,以下两个方面对管理体系的适用性进行分析。
1、按每年进一次内审和管理评审。内审和管理评审就是对管理体系适用性的全面评价,依据内审和管理评审的情况,内审和管理评审情况由质量负责人作详细介绍。
2、建立了监督检查机制、监督检查是找查和发现不符合因素的一种手段,其它主要目的是找出问题,分析原因,进而实施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保证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能够适用我中心的具体情况。2009年各实验室均设立质量监督员,每月进行一次监督检查。另一方面,质量管理科进行随时的监督检查。2009年,我们发挥监督员的职能和质量管理职能和质量管理职能,加大监督检查的力度,以达到规范化管理的目的。
关键词:质量管理体系,内审,管理评审,问题,对策
近年来, 国家对于企业审计做出了新的规定, 以致力于实现企业管理和运行的正规化。在企业质量管理运行过程中, 存在诸多问题, 其中包括实效性不高、针对性不强以及质量管理体系不完善等。大型企业高集成、集团化的发展过程中, 管理人员的积极作用发挥十分必要, 在现今形势下, 如何通过企业内部审核与管理评审作用的发挥, 确保企业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和持续改进是确保企业发展的关键。
一、质量管理体系内审与管理评审存在问题
1.管理者作用无法发挥
在企业发展过程中, 质量管理体系内审与管理评审受到相关部门的重视。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 审核部门承担了大部分工作, 但管理层的作用则无法发挥。这样, 审核人员同时肩负技术、管理等多个方面的工作。企业管理者未能及时参与到质量体系规章制度、 质量达成目标以及产品验收等工作中, 导致企业质量管理体系无法正常运行, 加大了内审人员的工作压力。
2.审核工作方式存在偏差
多数企业在进行审核时, 将第三方质量体系作为主要审核工具, 而忽视了企业自身发展的情况。审核工作方式存在偏差, 审核方向不准确。在企业发展过程中, 产品生产和研发及管理应作为重点项目。但实际上, 传统的审核工作将重点放在年度计划、文件查阅上, 造成检查记录与具体审核数据存在偏差, 审核工作效率不高。同时, 企业的质量审核多数停留在形式上, 无法及时准确的发现企业存在的问题, 对于企业在市场中的核心竞争力提高毫无用处。
3.审核与管理评审的深度不足
企业在运营过程中始终将生产放在首位, 导致其在出现计划变更时不能及时更新质量审核体系, 或将审核管理工作延后。审核相关准备工作不全, 审核目标不明确, 导致审核工作无法达到要求的深度, 企业管理上存在一定的隐患, 影响企业未来的发展。
4.审核工作缺乏具体的策划
企业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不高, 尤其是一些中小企业, 为了节约成本将大部分精力放在生产上, 而对于审计和管理则认识不深, 审核组织不能及时深入科研, 审计过程与企业生产不相统一。在进行下一年的审核工作目标制定使, 审核人员缺乏远见性, 以上一年的审核与生产结果为依据, 往往具有一定的缺陷。一方面, 管理人员不能及时与审核人员进行沟通, 一方面审核人员的技术问题导致质量审计缺乏时效性。审核人员对于工作重点的认识不准确, 在工作安排上存在偏差, 针对性不强, 缺乏可操作性。
二、企业质量管理体系内审与管理评审优化对策
1.提高审计人员对于管理内审重要性的认识
企业管理内审的主要目的在于及时发现公司内部存在的问题, 以防止外部审计存在问题造成公司的经济损失。另一方面, 内审可优化企业资源结构, 建立完善的企业质量管理体系, 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针对目前的现状, 企业审计人员和管理人员应充分认识到这一工作的重要性, 确保质量管理体系制定后得到实施。此外, 企业质量评审的主要目的则在于确保QMS的有效运行, 使企业取得认证证书, 从而满足市场需求, 规范内部行为, 确保其可持续发展。
2.管理者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
管理者除了要下发审计任务外, 还应了解审计过程, 并对审计过程做好监督工作。明确各个部门的定位和人员职责, 提供管理体系履行所需的评价标准及其它文件, 组织审计人员及时进行改进, 以适应企业变更需求。建立内部信息反馈机制, 以了解和掌握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总体运行策略。另外, 管理者还应了解企业内部运营情况, 对市场具有远见性, 从而建立企业发展的长远目的, 了解企业质量生产过程的薄弱环节并制定解决策略。企业最高管理者要确保各级管理者作用的发挥, 使其成为推动企业发展的核心动力。 只有管理层上确保企业内审活动的进行, 才能维持其有效运行, 从而促进企业发展。
3.建立并完善高素质与专业化能力的审核队伍
质量管理体系对于企业内审人员的资格具有较高要求。其中包括学历、管理能力以及管理经验等, 都必须符合快速发展的经济市场需求。因此, 提高企业审计人员的专业能力及综合素质具有必要性。优秀的审计人员要具有高度的责任性, 时刻以企业的利益为出发点, 正直且公正。目前, 加强企业审计人员素质建设的主要措施包括组织审核人员进行产品工艺培训, 使其了解产品生产知识和相关的挂历知识, 以提高其业务水平。同时, 还应为审核人员建立档案, 并进行评价, 实现企业的审计管理目标。
4.开展周密的内审与管理审评策划
企业在开展内部审核与管理工作时, 要做充足的准备工作。首先要选择能够胜任审核工作, 具有较多管理经验, 并了解企业流程的审计人员, 优化审核组合, 明确审核目标。之后, 制定明确的审核计划, 根据国家相关规定与企业发展需求制定符合其自身发展的审核策划。制定好的策划方案要与企业管理者进行及时沟通, 发现存在问题时要及时解决。在审核过程中, 要抓住审核重点, 采取集中审核的方式以提高审核效率。
三、总结
企业在发展中, 内审与管理评审对于其稳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通过质量体系审核, 可以明确企业质量管理体系中存在的薄弱环节, 及时发现企业存在问题, 降低企业运营风险。基于企业内审与管理评审现状, 应从根本上提高其意识。并建立完善的管理体制, 充分发挥管理者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鸳.提高质量管理体系内审有效性的思考与实践[J].武汉冶金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4, (2) :23-25.
【诚信体系管理评审报告】推荐阅读:
三标体系管理评审报告09-22
企业员工诚信体系构建06-09
诚信体系建设情况总结06-29
诚信体系构建的重要性11-13
医院市场诚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07-09
工程建设领域项目信息公开和诚信体系建设12-08
新版质量体系管理评审09-11
信息管理体系内审报告11-05
质量管理体系诊断报告12-01
单位绩效管理体系自查情况报告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