遴选面试技巧(共9篇)
考生在面试的准备过程中,免不了碰到一种难题——智能性问题。智能性问题是考察综合分析能力的题型,在智能性题当中有一类题是哲理性的,考生们经常找不到切入点,找不到一个合适的答题思路,给出的答案要么没有切中要害,要么没有内在逻辑。中公教育专家指出,想把哲理性问题处理好,需要先明确解题的思路。
第一步先要提出观点,一般要阐明题目所蕴含的哲理,以此来确定整个答题的核心观点。这一步一直都是哲理题的难点,很多考生不知道该如何下手。所以中公教育专家推荐大家使用一种方法——原因分析法,通过原因分析,锁定原因,确定观点。例如:“有人常常出现这样的情况,手里拿着钥匙,却着急找钥匙;急着记录来电,笔拿在手上,却到处找笔。你是否有过同样的经历?”我们会发现,这两个问题的结果都是找不到,而原因呢?就在于“急”上。太着急,就找不到,由此可以得出一个观点,欲速则不达。这就是原因分析法的一种应用。
第二步是论证观点,最好是理论和事例相结合,双向论证观点。只有理论,答题就会空洞和枯燥;理论和事例结合,二者相辅相成,就可以实现更好的答题效果。就像上面提到的“欲速则不达”,如果只是分析“快”有什么缺点,例如质量下降、效果不尽人意等,虽然能够切中主题,但是内容不充实,说服力也不强,这时可以辅以事例,“揠苗助长”、“对儿童的高压教育”等,让答题内容更丰满,说服力也更强。
第三步是落实观点,可以将题目蕴含的哲理与自己的生活、工作结合在一起,让理论能够落到实处。很多考生不知道落实观点该怎么落实,其实联系自身是一个很好的办法。因为很多人在说别人的时候,总是一套一套的大道理,但是自己却做不到。所以落实观点,要切实有效地说明自己会怎么做。
下面,中公教育专家给大家一个答题示范,供大家参考。
问题:使人疲劳的往往不是远处的高山,而是鞋子里的一粒沙子。联系实际,谈谈你的认识。
中公解析:“使人疲劳的往往不是远处的高山,而是鞋子里的一粒沙子。” 这句话告诉我们:细节决定成败。
古有“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今有“细节决定成败”。时代在变,但从小事做起,注重细节的道理,古今传承,从未改变。俗话说: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讲的就是小事不注意就会造成大乱子。因此,为防止白蚁造成长堤溃决的后果,必须进行科学、细致的观察和研究,才能防患于未然,任何麻痹和对细节的忽视都会带来难以想象的后果。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发现这样一种现象。看不到细节,或者不把细节当回事的人,对工作缺乏认真的态度,对事情只能是敷衍了事。他们只能永远做别人分配给他们做的工作,甚至即便这样也不能把事情做好。而考虑到细节、注重细节的人,不仅认真对待工作,将小事做细,还注重在做事的细节中找到机会,从而使自己走上成功之路。密斯•凡•德罗是20世纪四位最伟大的建筑师之一,在被要求用一句最概括的话来描述他成功的原因时,他只说了五个字“魔鬼在细节”。他反复强调的是,不管你的建筑设计方案如何恢弘大气,如果对细节的把握不到位,就不能称之为一件好作品。细节的准确、生动可以成就一件伟大的作品,细节的疏忽会毁坏一个宏伟的规划。这些都说明了细节的重要性。
我们经过教育,最终找到了自己事业发展的方向,这就如同故事中远处的高山。在我们眼望高山,努力攀登的过程中要求我们必须注意细节的重要性,摈弃自己陋习,诸如懒惰、粗心、缺乏毅力、好高骛远等毛病,这些毛病也就是鞋子中的沙子。只有摈弃自己的小毛病,做好细节工作,才能轻松自由地向高山迈进,向梦想的事业冲击。
哲理题是面试中的一大难点,面试是遴选考试非常重要的一关,希望中公教育的研发成果,能在遴选之路上,助大家一臂之力。
二、自我认知类题目解题技巧
自我认知类题目是面试中的基本题目,也是人事测评中常见的一种题目,经常涉及我们的兴趣爱好、求职动机、优缺点等,都是为了测试考生与报考岗位是否相匹配。这类题目看似不难,学生基本上都有话可说,但是很多考生往往在考试过程中过分吹捧自己,显得华而不实,缺乏真诚。中公教育专家建议考生在备考这类题目时必须做到两点:
1、对所报考的职位有清晰的认知
很多考生报考遴选考试往往具有盲目性,对自己报考的职位和单位一知半解。在面试之前,考生应该对自己报考的工作单位职责,自己的工作职责和工作范围有大致的了解。在考官问到职业规划的问题时可以针对将来的具体工作展开规划,避免空洞,体现自己对岗位的熟悉度和向往。另外,在近几年的考试中经常涉及专业专项的知识,提前做好这些准备工作有利于考生答好其他类型的题目。
2、对自己的能力有明确的认知 面试的发展趋势已经越来越精细化,对人才的能力要求也相对较高。考生想在面试中凸显自己“高人一等”,有时候往往适得其反,给考官“不知天高地厚”之感。这就要求考生能够正确评价自己的优点、特长,甚至能够正视自己在以往生活和工作中的缺点和错误。考生在答题时要做到有理有据、以理服人、有据辅佐,尤其是在谈到自己的能力和优点时,切忌夸夸其谈。另外,在作答这类题目时,建议考生可以适当加入自己的感情,以情动人。尤其是举例子的时候,只有真实,才能打动考官。
很多题目都隐性地测查着考生的自我认知能力,中公教育专家提醒考生在面试之前仔细梳理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经历、确立自己的职业规划、求职动机等,这样,方能在面试中举一反
近年来, 许多热点事件在网络上被炒得沸沸扬扬, 有的炒作混淆是非、扰乱经济和社会秩序, 有的炒作侵犯他人权益, 但是, 也有的事件经过炒作, 引起了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 很快得以解决。目前, 网上的种种炒作, 已使得不少老百姓对官方媒体信息产生了“老不相信”的现象。请问你是怎么看的?
【主要测评要素】
综合分析能力
【答题要点参考】
1.随着互联网与经济和社会联系日益密切, 互联网不再是虚拟空间, 而是现实生活的延伸, 各级党委政府必须高度重视互联网的舆情舆论。
2.政府各级领导要坚持依法行政, 增强服务意识、公开意识、关注民意, 及时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重大问题, 加强信息发布, 提高政府的公信力。
3.网民要增强自律意识, 客观理性地分析问题, 对自己的言论负责, 对社会负责。
4.依法加强互联网的舆情舆论管理, 对利用互联网造谣、诽谤或者发表、传播其他有害信息的人, 依法追究相关责任。
其他合情合理的回答。
面试题二:
在社会生活法则中, 通常都是人多力量大, 人心齐泰山移, 即“1+1>2”, 但也有俗语“三个和尚没水喝”, 是表述与此相反的现象, 即“1+1<2”。请你就上述两种现象谈谈自己的看法, 工作中应注意些什么?
【主要测评要素】
综合分析能力
【答题要点参考】
对以上问题的回答要体现综合辩证分析, 并能结合实际分析。
1. (1) “1+1>2”, 人多力量大, 是指团队整体力量大于各部分力量之和。
(2) “1+1>2”, 必须满足团队的目标为组织成员高度认同;各成员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团队各部分协同一致。
(3) “1+1>2”, 还必须处理好内部公平关系、绩效考评、和谐人际关系。
2. (1) “1+1<2”, 这个现象也是客观存在的, 是指团队整体力量对比小于各部分力量之和。
(2) “1+1<2”, 是由于责任不是自己独自承担时, 每个人都会有依赖他人的心理, 每个人的责任减少了, 人性中懒惰的天性得到了纵容。
3.在实际工作中, 要发挥团队集体的力量, 确立大家认同的组织目标, 建立责任到人机制、绩效考评机制、公平奖惩机制。
其他合情合理的回答。
面试题三:
近日, 媒体有以下四则报道:
一、2011年中国游客在法国购买免税商品总额达6.5亿欧元, 蝉联“法国购物王”称号, 昂贵的LV包更是其中最受欢迎的东西。
二、“五一”节, 昆明一大型超市举办“蔬菜展销节”, 小白菜0.5元/公斤, 韭菜0.7元/公斤, 较平时每公斤便宜0.2~0.3元, 引来大量市民排队抢购。
三、2011年, 我国城镇居民人均收入19109元,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仅为5919元。
四、改革开放之初, 我国基尼系数在0.3左右, 90年代中期为0.42, 到了2011年, 已经达到0.48。
请你就以上报道综合谈谈你的看法。
【主要测评要素】
综合分析能力
【答题要点参考】
1.以上四则报道反映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 经济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社会财富不断增加, 百姓生活得到提高, 但也出现了财富向少数人集中, 贫富差距扩大的现象。
2.在中国, 一类人抢购高档奢侈品, 另一类人却抢购低价生活用品。
3.我国消费率持续走低, 一个重要因素就是, 特别有钱、特别能花的只是少数人, 绝大多数老百姓收入水平偏低、收入增长有限。
4.近年来, 社会财富的确在增长, 但收入差距的扩大更应引起关注。目前全国1%的人占有了40%的金融资产, 一边是居民存款余额不断破纪录, 另一边是许多家庭根本没什么存款。
5.要让消费走出低谷, 必须正视相当一部分人收入不高的现实, 想办法让百姓的钱包真正鼓起来, 尤其是针对大量中低收入者, 更应采取强有力的措施, 比如大幅提高最低工资水平、降低税费、扩大就业创业等, 使其收入能够快速而大幅地增长, 不仅跑赢CPI, 也能跑过GDP。
其他合情合理的回答。
【点评】
面试题一为社会热点类题, 特别是网民关注多的话题要引起重视, 考生要看到网络言论的两面性, 能进行辩证地分析;面试题二为法则、原理效应类题, 此题用正反两个法则来描述社会不同现象, 考生要能辩证地分析;面试题三为材料分析类题, 材料中没有结论性的语言, 考生要从材料中分析出所反映的问题, 再对问题进行分析和阐述。综合分析能力题除以上类型外, 还有名言警句分析、漫画分析、串词等类型。综合分析能力题又以辩证分析类题占多数, 考生在分析时要围绕“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来阐述, 要求表述清、分析透、办法灵, 论述时要论点鲜明、论据充分、论证严密。
面试题四:
某地发生特大地震后, 各地纷纷捐款赈灾, 领导安排你在社区举办一场募捐赈灾义演, 募捐赈灾款一万元, 本社区居民收入、素质差别较大, 请你谈谈如何搞好这次募捐赈灾义演活动?
【主要测评要素】
计划组织能力
【答题要点参考】
1.首先感谢领导交待给我这项任务, 这是领导对我的信任, 是一次很好的锻炼机会, 同时我也感到任务重大, 要尽力做好。
2.了解这次活动的目的、意义和要完成的任务, 如一万元募捐赈灾款, 这次活动的难点在哪里, 如居民收入、素质差别大。
3.制订这次活动的详细计划和应急预案, 包括活动的时间、地点、节目组织、参加人员、赞助商、媒体报道等, 请有经验的人对计划和应急预案进行优化, 报领导审查批准。
4.认真实施。做好活动的统筹协调和后勤保障, 使活动能顺利开展, 特别是要发挥好媒体宣传、教育、引导的作用, 让更多的人参与此项活动, 伸出援助之手, 献出爱心, 达到预期目的, 同时要将活动中募集到的钱和捐助名单整理清楚向社会公布, 及时将捐款转到相关部门送到灾区。
活动过后要认真总结此次活动的情况, 向领导汇报。
《水浒传》有个著名的桥段“梁山泊英雄排座次”。宋江在梁山坐上头把交椅后,指挥了几场胜仗,认为改革时机已成熟,有必要总结一下前段时间的工作,消除前任的痕迹,并按照自己的思路进行团队管理。
可是,如何根据好汉们对梁山的贡献来排座次?虽然前几位(36天罡)的次序比较容易确定,但后面的排序(72地煞)要想排个明白,就非易事了,如果操作失措,就会造成梁山管理层极大的不和谐。
于是,施老爷子为宋江安排了“忠义堂石碣受天文,梁山泊英雄排座次”的一幕。有了“天书”,宋江才为这次排序定了调子,“众头领各守其位,休再争执,不可逆了天言!”三山五岳人、七长八短汉们也连忙表态,“天地之意,物理数定,谁敢违拗?”
巧合吗?偏巧要排座次,偏巧就有那么块儿石头刻了这许多字出现。这可能是宋江自编自导自演的一出儿,他可能觉得绩效评价很难,所以才想出这么一招儿回避了它。既然说不清楚,就让老天爷去定吧,大家也就不好再说什么,这个棘手问题也就算是解决了。
《水浒传》毕竟是戏说,作者大笔一挥,用这个低成本、低风险的方法解决了梁山公司绩效评价难题。但在史书中记载的诸多历史事件中,无论是信史,还是野史,我们都能看到管理者在组织绩效评价方面的那些成与败。
禅让的背后
《史记·五帝本纪》中记载,从尧开始和几个亲密战友讨论接班人的问题的时候,距离他让出权柄的时间长达二十七年多。
在上古时期,部落联盟首领选择接班人采取的原始共和制,即由首领提名大家讨论通过。即“共举”,与这一决策具有利益相关者均可以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候选者的资格也没有严格限制,尧的话儿说是“悉举贵戚及疏远隐匿者。”
尧连续否定了多个人选之后,手下向他推荐了“草根儿”身份的舜。高管们对舜的初步评价是,虽然他的家人对他不太好,但舜依然对他们孝顺和友爱。这种纯粹的事实描述法,即没简单的说舜“好”或“不好”;也没强调说舜能力很强。而是着眼于舜“做人”的基本面。显然这个理由打动了尧,尧随即将自己的两个女儿嫁给了舜,以此来考核舜的“德行”。从此,尧对舜开始了漫长的绩效评价过程。
尧对接班人舜的考察——汝谋事至而言可绩
第一项考核的是基本能力素质,即“齐家”。上古时期,家国一体,尧要观察舜是否有能力领导管理自己的家族,使其蒸蒸日上、良性发展。尧将娥皇、女英下嫁给舜,舜并没有因为她们是皇帝的女儿而变成“气管炎”,相反,对妻子进行了必要的训诫之后,就让她们去自己的老家伺候公婆,在舜的教导下,娥皇、女英恪守妇道、相夫教子并在以后多次协助舜化解危机。通过这种完全基于任务为导向的考核方式,舜的“齐家”能力得到了尧的认可。
其次,考核规范制度的能力,尧让舜去健全、完善以“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这五种伦理为核心的道德制度体系,并付诸实施。放在今天,类似于制订企业文化及人力资源管理政策、制度方面的“职能工作”。
第三,考查舜带团队的能力,尧让舜负责管理其他高管,舜明确其他中高层管理员工的岗位职责、理顺他们的工作关系,建立了工作流程,使他们各尽其职。舜的干部管理工作也获得了成功。
第四,考查舜的协调能力,尧让舜负责管理、协调与各地诸侯、使节以及诸部落之间的关系。在舜的努力下,诸侯之间的纷争,舜都秉公办理,中央政府与他们都建立了和睦、稳定的隶属关系,舜也在工作中并赢得了“地方实力派”的尊重。
第五,考核舜的综合能力,尧命令舜去巡视国家的山川地貌、实地考察诸侯部落,到一线搞现场办公。舜同样出色的完成了尧布置的任务。
通过以上种种绩效考核,尧对舜的表现是给予了肯定,“汝谋事至而言可绩”,并最终确定他为自己未来的接班人。
但事情至此还远未结束,通过表决,尧由幕前转到幕后,任命舜为“常务副总经理”主持日常工作,舜又在这个岗位上一干就是十年。在这10年中,尧还不间断的进行了360度考核。尧让下属所有重要的利益相关者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对舜进行评价。结果是,“诸侯朝觐者不之丹朱而之舜,狱讼者不丹朱而之舜,讴歌者不讴歌丹朱而讴歌舜。舜曰“天也”。
编辑/书含
一、你这一生中碰到的最大的挫折是什么!遇到挫折了你如何对待。
二、正职领导和副职领导对交待你做的一项工作有分歧,你如何处理。
三、组织一次唱红歌的比赛活动。
一、1最大的挫折是。。
2面对挫折,我当时这么做。。
3人生中遇到挫折是正常的,但是我们要正视它,努力克服它。。
二、1仔细了解工作任务和相关文件,明确工作的目的和要求
2认真体会两位领导的分歧点儿,如果都对工作有利,那么可以都吸收到工作当中
3如果一位领导的较好,可以就此向另一位领导提出建议,方式要得当,就是在肯定他的同时,提出补充建议,请他定夺
4如果两位领导不知晓他们对这一任务有分歧,那么就不能告诉他们,以免引起矛盾
三、1首先了解这次比赛的目标,要求和意义
2根据要求确定参赛人,评审员,参赛歌曲,及比赛所有影音设备,奖品设置等 3选定比赛场所,合算所需资金,并制定参赛流程,报领导审批
4通知评审人员和参赛人比赛时间、流程和要求,通知领导和单位同事观看 5着手布置会场,准备比赛
二、正职领导和副职领导对交待你做的一项工作有分歧,你如何处理。
领导将这份工作交给我是信任我的表现,首先我要感谢领导对我的信任,也要尽全力做好这项工作,我认为工作的分歧是很正常的现象,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处理问题的角度和方法,我觉得我需要做的就是冷静面对,我会对正职领导和副职领导的意见做下记录,然后我会自己做一份详细的计划,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计划对开展工作很重要,在计划中,我要根据自己的专业素养和工作能力尽可能好的安排这项工作,在安排中,我会考虑领导之间的分歧,站在他们的角度换位思考
我会征询别的同事的意见搞好调查工作,在调查中,反复权衡正职领导和副职领导的观点,正职领导通常会站在全局的高度来看这项工作,而副职可能会在局部专业上考察这项工作,我不会急于下决定处理,在权衡分析后,我会将调查后的想法分别像
正职领导和副职领导汇报,并婉转传达领导的看法,并表明自己的观点,以获得一致的意见
我相信工作的分歧是为了更好的工作,它不会造成正职领导和副职领导之间的关系紧张,我会采用轻松幽默的语言来缓解气氛,让大家在和谐的氛围中继续愉快的工作。
二、正职领导和副职领导对交待你做的一项工作有分歧,你如何处理。
领导将这份工作交给我是信任我的表现,首先我要感谢领导对我的信任,也要尽全力做好这项工作,我认为工作的分歧是很正常的现象,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处理问题的角度和方法,我觉得我需要做的就是冷静面对,我会对正职领导和副职领导的意见做下记录,然后我会自己做一份详细的计划,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计划对开展工作很重要,在计划中,我要根据自己的专业素养和工作能力尽可能好的安排这项工作,在安排中,我会考虑领导之间的分歧,站在他们的角度换位思考
我会征询别的同事的意见搞好调查工作,在调查中,反复权衡正职领导和副职领导的观点,正职领导通常会站在全局的高度来看这项工作,而副职可能会在局部专业上考察这项工作,我不会急于下决定处理,在权衡分析后,我会将调查后的想法分别像
正职领导和副职领导汇报,并婉转传达领导的看法,并表明自己的观点,以获得一致的意见
我相信工作的分歧是为了更好的工作,它不会造成正职领导和副职领导之间的关系紧张,我会采用轻松幽默的语言来缓解气氛,让大家在和谐的氛围中继续愉快的工作。
卡号:60068342,姓名:李佳玉,办卡地:重庆 优 惠折 扣:1)购买黄金饰手工费享受7折优惠
2)购买珠宝镶嵌首饰、一口价商品享受95折优惠
3)ctf2产品一口价9折(推广货品除外)
4)ctf2素银88折
【热点背景】
(四川新闻网)6月29日,一段“交警跟随老人背后,为其打扇”的小视频在网络传播。交警这一微小的举动,得到了广大网友的点赞!据悉,当天11时20分,达州市公安交警支队直属一大队二中队的指导员文俊,接到在达州市第二中学岗点执勤队员王建龙的报告称,在大观园路边,一老人疑似因天热中暑摔倒,需要支援。接到情况报告后,文俊立即带领赵鑫、陈磊、刘崎杉等三名辅警赶到现场。见老人有疑似中暑的现象,大家赶紧为老人家买来矿泉水、藿香正气水给老人服用,老人“中暑”的症状逐步得到缓解。这时,老人提出要马上回家。为保障老人安全,交警便一路步行护送。
据气象台播报当天达州气温最高达到了34℃。为了给老人防暑降温,一路上,几位交警轮流为老人打扇,直到将送至西圣农贸市场附近,其儿媳赶来。看到老人被交警护送回家,老人的家人不停地说着感谢。“举手之劳,这是我们应该做的。”几位交警再给家属交代注意事项后,又便迅速回到各自的工作岗位上。
【命题预测】
在炎炎烈日下,有一老人疑似因天热中暑摔倒,几名警察发现后赶紧买藿香正气水给老人服用,并且为了保障老人的安全,在老人提出要马上回家时,几名交警一路步行护送,轮流为老人打扇,安全送至住所之后马上回到了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对于这几名交警的做法,你怎么看? 【中公解析】
1、表述其体现的品质及意义:这几名警察的一些细微的举动无不体现出为民服务的理念,这不仅能够树立良好的警察形象,拉近干群关系,也能够起到示范作用。
2、反观当下存在的问题及危害:问题如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如庸懒散等,危害不仅影响了群众的利益,而且会影响到政府内部的工作风气,同时也影响了政府的公信力。
3、弘扬其精神品质:在这种情况下更应该树立其党员干部为民服务的思想理念,对自己的角色定位准确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开展:
第一题:现在城市群越来越多,人们都认为城市群是未来发展的主流,你怎么看?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以城市群为主体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这为新时代我国推进新型城镇化指明了方向和路径。
城市群是指以一个或多个超大、特大城市为核心,依托现代交通运输网、信息网,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形成的能够发挥复合中心功能的城市集合体。发展城市群是优化城市功能和布局的重要途径。它能够促进资源要素顺畅流动、高效利用,实现城市合理分工、联动发展,有效解决区域内城市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带动整个区域集约高效发展。因此,城市群日益成为新型城镇化的主体形态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载体。
发展城市群,强调相关城市(镇)在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方面共建共享,在城市功能定位和产业经济地理方面互补共赢,在资源开发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统筹协同。这就需要完善城市功能定位与产业分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互联互通,实施跨区域生态环境保护。
科学定位城市功能与产业分工。一方面,防止简单模仿、重复建设造成城市群内部各城市(镇)的内耗甚至恶性竞争,促进各城市(镇)“百花齐放”;另一方面,城市群内各城市(镇)应依托既有产业禀赋和基础,梳理产业链条、价值链条、创新链条,明确分工,形成相互依托、相互补充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和经济地理空间,实现各城市(镇)“百舸争流”。单个城市不宜追求“大而全”的产业链条,只需按照产业生态圈的理念,立足自身特色和优势,找到自己在产业链条中的合适位置。
构建完备配套的基础设施体系。城市群成为一个有机统一体,前提是资源要素能够顺畅流动,而完备的基础设施是人才、资金、技术、信息等资源要素顺畅流动的基本保障。应在加强能源、通信、交通等实体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基础上,积极推进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智慧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把相关城市(镇)融为一体。
构建区域生态保护治理体系。生态环境保护治理具有整体性、联动性,在城市群建设中处于优先地位。要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加强区域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建设,努力形成低碳、生态、集约的城市运营模式和生产生活方式,推动城市群可持续发展。
第二题:政务微博有人说好,有人说容易变成僵尸微博,你认为应该怎么推广?
作为电子政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政务APP要做好“务”字文章的第一层就是“服务”,即从部署开发设计,到运营应用,必须紧紧围绕公众需求。倘若开发政务APP只是为了“装点门面”,或者在运营过程中缺乏服务意识,自然就不会吸引公众关注使用,就增加了变成“僵尸”的可能性。
第二层是“政务”。现实中,政府部门之间因为信息交流存在滞后性,很容易产生“信息孤岛”,影响政务协同的效率。信息技术的出现,按理说应该可以为强化政务协同创造极大便利,假如这个时候同一种业务的上下级部门再各自开发一套客户端,反倒容易因为接口、标准不一影响交流的效率,导致新的“信息孤岛”。这就要求在平台开发中,着眼于政务服务的整体性,注重顶层设计,即涉及一种政务服务,尽量由高层级主导,同时向下开放接口,既解决内部交流的入口和标准不一的问题,又尽量避免基层部门因为人力财力不足所产生的单独运营维护难题。
第三层是“务实”。基于前两点,各级政府部门特别是靠上的层级机构,在推广电子政务、构建平台矩阵的过程中,就应该摆脱“数量”的迷信,既不能动不动就要求下级单位层层另起炉灶,开发一套仅应用于本层级的客户端、平台,更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不区分具体部门的业务性质、规模,而仅通过一纸公文就要求所有机构都加入平台,甚至如报道所说“为某个单项活动设置一个客户端”。
第三题:结合你的岗位,谈谈如何提升营商环境?
一个地区营商环境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这个地区经济的发展,这已经是共识。各地的营商环境水平除了自然差异,人们一直关注的是地区政策背景下的人为因素。
一个很关键的原因在于,营商环境说起来都是至关重要、高度重视,但一到实际工作时却很容易被化为无形,具体到政府官员来说,营商环境不如实实在在的GDP等政绩那样看得见、摸得着,更容易被忽略被轻视。
同时,营商环境牵涉到的环节、部门和人员又很多、很复杂,甚至连投资地的民风民俗、普通农民都是营商环境很重要的组成部分。换句话来说,破坏营商环境的“风险点”很多,而约束力却不强。而一旦某一个环节、某一个人出了问题,都是企业家实实在在的“痛点”。
改变营商环境任重而道远,还需要持续努力。
首先,领导干部需转变思想。一方面要破除得过且过的守摊心理,必须改“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不出事就是本事”,改变“守摊看门”的消极心态;另一方面,破除不敢担当的畏难心理,要有亮剑精神。做到在困难面前不推诿、在机遇面前有魄力,该表态就表,该签字就签,对了就坚持,错了就改正。
其次,完善法制政府,培育诚信环境。承诺一定要兑现,各级政府部门要认真开展自查自纠,坚决消除各种隐性障碍和“潜规则”,重大决策也需要民主化法制化。推进政务公开,自觉接受群众和社会各界的监督。
另外,优化营商环境建设还需要走出去。一方面学习外地的成功经验,另一方面要利用当地企业家和在外地工作的家乡名人的人脉关系拓展招商渠道,挖掘引资资源,为我所用。
最后,要发扬店小二精神。古代史店小二的工作就是服务,质量好了顾客就会满意,满意了才会顾客盈门、生意兴隆。作为政府,已经从过去的行政命令向现在的服务型转变,机关里的每一名工作人员,都是“店小二”,要为群众和企业提供最周到的服务。
第四题:大学生到村里扶贫,发现村里不重视教育,留守儿童很多,甚至有家长不支持子女上学,谈谈这种情况你怎么办?
首先,分析原因。造成题目中所说的原因:一、盲目跟风。在校的孩子看见出去打工孩子的时尚,从而跟随其打工造成辍学;二、沉溺网络。部分农村孩子沉溺于网络游戏,造成成绩低,对学习失去了信心;三、家长对于孩子学习情况漠不关心以及对孩子的退学情况毫不在意;四、学校和老师对于学生的引导不到位,同时,社会对于教育的重视程度差。
其次,加强重视教育的宣传引导,营造浓厚氛围。从政府层面指导、支持、监督家庭切实履行家庭义务,对家庭养育缺失、缺位或失范的,严格追究家长的法律责任;督促外出务工人员妥善安排好留守儿童的学习与生活,在劳务培训中增加相关法制教育内容,帮助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知晓自己抚养教育子女的法定义务;鼓励农民工返乡就业或创业,尤其对于女性农民工,政府应优先安排她们返乡就业,同时给予困难户更多的补助。
再次,积极引导和发挥社会组织的作用,在农村地区设立教育专门援助机构,援助内容包括基本生活援助,如饮食、医疗援助等;心理援助,如积极的心理辅助与疏导等;基本教育援助,如安全、法律教育等;社会交往援助,如开展娱乐、社交活动等。
诊所式法律教育目前在我国高校法学教育中越来越受到重视, 这从中国法学教育研究会诊所法律教育专业委员会网站吸收会员单位的数字就能看出。截止到2014年5月15日, 加入到诊所会员的高校已经达到175所 (1) , 而从2000年法律诊所首次在我国高校开设课程时会员才有7所学校。从7所发展到175所, 14年的时光, 我国诊所法律教育的发展速度有目共睹。
诊所法律教育注重实践, 注重对学生法律素养和技能的培养, 注重培育学生的法律职业道德, 这些特征早已人所共知。诊所法律教育在大学属于实践环节课程, 它仍然属于教学范畴, 纳入专业教学培养计划中。为了搞好诊所教学, 中国法学教育研究会诊所法律教育专业委员会从成立的一开始就注重对诊所课程规范性的指导, 不仅对新开设诊所课程的高校教师进行培训, 而且组织有关专家学者撰写有关课程书籍, 用以指导诊所教学。目前, 据笔者不完全统计, 此类著述不下十余本。 (2)
诊所式法律教育的课程设置有的学校基本上分为8-10个教学单元, 基本内容包括法律诊所教育和法律援助、律师制度与职业道德、会见当事人、事实分析、事实调查、法律文书写作、谈判和调解、诉讼。每一个教学单元既相互独立, 同时又和其他单元相互联系, 他们共同服务于诊所课程教学的总目标。在诊所的各个内容上, 模拟案例式的方法会经常采用。这种方法会使得学生很快进入一种情景式状态, 在一种近乎“实战”环境下进行法律技能的学习和培训。而在教学实践中要想取得满意的学习效果, 选取一个好的教学案例实在是太重要了。
二、教学案例在诊所教学中的作用
教学案例在诊所课程中的作用十分重要, 概括起来至少有以下几点作用:
(一) 教学案例是贯穿诊所教学全过程的一根主线
主线就是贯穿事物发展过程的主要线索。 (3) 诊所法律教育注重实践, 这种实践性要求教学贴近现实, 更大限度去反映现实社会对法律的需求, 而能够满足这种需求的教学方法无疑是案例式的模拟。从诊所课程教学的几大部分看, 至少从会见当事人开始, 教学案例就在每一个教学单元中采用。可以想象我们如果能够有效地把案例运用好的话, 这会是多么生动逼真的教学场景。而如果没有案例这根主线, 诊所法律教育就可能失去了它的最大特色。
(二) 教学案例能把教学实践的各个要素、重点都包含了进去
诊所法律教育突出实践性, 可以说在诊所教学的方方面面, 都会看到练习、模拟、模仿等各种场景, 这种通过现场模拟演示, 然后再由教师和其他同学提问和点评, 直接就能反馈到模拟的学生中。学生们模拟案情, 就处在一个近似真实案件环境中, 课程要传递给学生的技巧、语气、动作、甚至坐姿等都无一例外通过案例模拟展示了出来, 这种通过学生自己模拟场景然后自己去感悟、领会进而思考法律问题的方法, 必定会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如果仅是传统式的讲授, 而不做模拟练习, 这种学习效果肯定会大打折扣。我们说实践元素在教学过程中的活力就在于此。
(三) 教学案例选取的适当与否关系到教学实际效果
学生模拟角色是以给出的案例为基础, 案例的选取关系到学生模拟的效果, 更关系到课程所要达到的实际效果。如会见当事人这部分, 一般是学生先分组选择各自的角色 (当事人和律师) , 模拟会见过程, 然后再选出一组上台给全体学生模拟会见当事人, 事后由观摩的其他同学进行提问, 模拟的同学也会谈到模拟中的感受和体会, 大家一起分析会见中的亮点和不足, 思考此类模拟中存在的一些共性或规律性的内容, 最后再由教师作点评和总结。
模拟会见是在事前教师给出的教学案例案情基础上进行的, 这个案例适合不适合模拟会见、案例模拟过程包含不包含课程要实现的教学目的、各种培训要素 (说话语气、问话技巧、职业道德等) 是否齐备, 都取决于案例的本身。
三、教学案例选取之基本要素
诊所课程教学中教学案例所起的作用说明, 一个好的教学案例应该能够涵盖课程教学重点内容。因此, 选取一个适宜教学的案例可以说是诊所教育者的重要工作之一。教学案例在选取上应该具备以下基本要素:
首先是全面;在了解教学案例案情基础上进行模拟练习时, 案例应该能够帮助学生了解并掌握课程要达到的教学目标, 例如在事实分析这个教学单元, 该教学单元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们学习对事实如何进行分析评估, 通过评估我们要了解什么叫对事实的分析 (评估事实) , 对事实为什么要评估。因此, 为实现教学目标而在此环节上设置的所有技能训练、技巧练习、职业道德培训都应该一并包含。案例模拟练习中如果要素缺失, 这就不是一个适宜的教学案例。案例的“全面”性是选取应遵循的最基本要素。
其次是准确;教学案例不仅应该全面反映教学目的, 而且还要适合教学单元的这部分内容, 也就是说选取的案例适合这个单元的教学内容, 符合这部分教学要求, 或者说适合在这个单元中使用。打个比方说, 这个单元内容适合选用婚姻家庭案例而不适合侵权类型案例, 而那个单元教学则可能适合选用侵权类型案例。因此, 我们诊所教师在选取案例的把握上应该审慎再审慎、准确再准确。
第三是本土化;诊所法律教育在我国发展的这十几年, 应该说仍然处在不断探索本土化的过程中。外国任何先进的教育理念、教育模式只有与本国实际 (这种实际包含了教育理念、教育环境和相关条件) 相结合, 他的发展步伐才能更坚实, 才更有推广意义和价值。诊所教育最好选取本国案例, 因为你要培养具备一定法律技能、法律思维, 具备法律人职业道德的法科人才, 他们中的绝大部分人今后都要在我国现实的法治环境下工作, 接触的都是本国的案件, 选取本国案例在这里会更有针对性、可行性。
最后是难易适中。案例的选取还要考虑到学生的接受程度、课堂学时的有限性。诊所学生大部分是本科三年级学生, 还有的学校诊所学生是法律硕士生、法学硕士生, 即便是硕士生中还存在本科阶段有些有法学背景, 有些是非法学专业背景, 这其中是存在教学对象差异性的。因此, 诊所教师要根据不同学生学习层次不同特点, 考虑学生之间差异性, 选取适合学生接受程度的教学案例。另外, 诊所课堂教学毕竟课时有限, 况且学生还有从事法律援助, 办理真实案件这样的诊所实务环节, 对教师来说, 不要选取哪些太过于复杂、占用太多时间的案例, 因为有的案例过于复杂, 可能讨论一两天都不够, 学生难以驾驭, 而是选取难易适当、精炼有效、概括全面的案例。
四、教学案例之困惑
在诊所教学中运用的案例有些是教师了解或者参与过法律实践的案件, 这样会使得教师对案例比较熟悉, 可以在教学中较好运用之。但是, 多年来一成不变的使用某个案例, 会使得教师本人变得比较乏味, 缺少了某种教学激情。一旦缺乏教学激情, 教师的教学效果显然会大打折扣。以笔者为例, 在诊所2006年春季学期刚开课时, 会见这个单元采用的教学案例, 是笔者比较熟悉的一个关于农民工子女在校期间人身受到一定伤害的案例, 这个案例在当时可以说选取得当, 难易适中, 概括全面, 但是连续给5、6届学生上课时用, 这个案例从时间上说是不是用得太长了些?有没有更好的案例可以取代呢?这个问题近些年来, 一直困扰着诊所教师, 引起了教师的思索。
与此同时, 笔者在教学实践中了解到和接触的情况, 就是开设诊所课程初期学生们对课程的意见和建议较少, 而近年来对诊所课程教学提出的一些意见和建议要比初期多一些。分析学生们的这些意见和建议, 应该说部分意见和建议说的还是有一定道理的。由于没有对各学校诊所教学做过了解, 学生的意见和建议虽不一定是各学校诊所教学遇到的普遍现象, 但是我认为这和我们教学案例的老旧有一定的关系。
仔细分析一直找不到合适的可以取代原有案例之原因, 个人认为一是诊所教师个人的视野较为狭窄, 个人法律实践积累较少。诊所教学需要指导教师具有较为丰富的法律实务经历和经验, 实践中选取的教师一般也都要求具备律师执业资格, 但由于教师本身都不是完全专职从事诊所教学, 本身还有其他法学课程教学工作, 时间上精力上可能未能完全投入, 并且每年从事法律实务工作也比较少, 本身不能提供较多的适合诊所教学的案例;二是缺乏较好的示范案例。从遴选案件的广泛性来说, 囿于笔者的认识所限, 社会上或者诊所法律教育委员会尚缺乏示范性的教学案例可供诊所教学参考。
五、完善教学案例选取之思考
实践证明, 任何事情要想把它做到最好, 或最佳状态, 光闭门造车是不行的, 必须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 尽可能把遴选案例放在一个更宽广的视角下, 多去比较分析, 用以从中选出更合适的案例。选取的路径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从经典权威教材中去寻找。2014年3月份诊所法律教育委员会正在组织编写《法律诊所教学示范案例》一书, 该书围绕着法律诊所课程教学的核心环节来设计专题, 即会见、咨询、事实调查、法律研究、调解、谈判、庭前准备、庭审技巧、职业道德、总结反馈这十个部分, 每一个部分都提供一个教学案例, 涵盖了诊所教学的主要方面。相信这本书会提供给诊所教师一个适宜教学的案例, 笔者也期待这本书能给大家一个惊喜。
二是诊所教师自己的努力。尽管现在我们强调学生是教学的主体, 要发挥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在不断探索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改革,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 教师同样也是教学主体之一, 其主体地位不可或缺也不能动摇。因为组织教学活动, 驾驭教学全过程都离不开教师在中间发挥的作用。诊所案例的遴选还是要立足于诊所教师自身, 教师要继续从自己的法律实践中去积累并寻找适宜诊所教学、包含课程完整要素的案例。
三是充分发挥参与诊所教学的社会法律实务部门的资深律师、优秀法官的作用。诊所教学所聘请的兼职教师, 一般都是社会资深律师和优秀法官, 他们在自己的业务领域中专业造诣深厚, 而且实践经验丰富, 诊所应该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和专长, 在把要包含的各种教学要素、要求、培训要点告知他们后, 请这些兼职教师帮助推荐适合诊所教学的案例无疑是一个很好的渠道。
四是选取有社会影响力, 案情大家熟悉的经典案例。中国社会主义法治进程在不断推进, 我国的法治实践为诊所教学案例提供了十分丰富的来源, 每年都会有一些有一定影响力, 社会公众甚至网民热议的一些案件。这些案件自然连有些学生都知晓。诊所教师能否从这些案件中挑选出适合在教学中使用的案例呢?或者适当改编一下让它适合用在诊所教学呢?对于学生来说, 由于事前从网络或其他途径已经知晓案情, 那么学生就可能对此感兴趣, 就会有学习兴奋点, 愿意参与模拟练习, 相信这样的学习铺垫对提升诊所教学效果也大有裨益。
我国法学教育采用诊所法律教育模式已经有十几年的时间了, 人们对它的认识相信也在不断深化过程中。诊所法律教育在发展, 在进步, 这已是不争的事实。我认为, 对于诊所教学来说, 从过去的比较“粗放”时期到现在已经进入到一个细化诊所类型、课程设置、课程内容、教学环节、教学案例遴选的时期了, 或者说是精细化过程中了。精细化要求诊所教师关注每一个教学环节, 每一个教学案例的选取和运用, 每一场模拟练习, 每一名学生的角色模拟, 精益求精, 力求完美, 把诊所教学案例贯穿教学全过程。同时, 还要重视学生意见和建议, 对学生提出的合理意见和建议要做出及时回应, 真正用心、用情去从事诊所教学工作, 使得我们诊所教学水平再上一个新台阶。诊所教师的教学能力提高了, 也就必然会提升诊所课程的教学实际效果, 进而推动我们诊所法律教育稳步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杨欣欣主编.法学教育与诊所式教学方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2.7.
[2]马海发, 梅龙主编.诊所式法律教育[M].彭锡华等译.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2.7.
[3]甄贞主编.诊所法律教育在中国[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2.8.
[4]王立民, 牟逍媛主编.诊所法律教育研究[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4.2.
[5]汪世荣主编.有效的法学实践教育[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12.5.
[6]叶英萍主编.法律诊所教程[M].吉林:吉林大学出版社, 2010.12.
关键词:律师;法官;遴选制度
1.从律师中遴选法官的优势
1.1有利于法官群体与社会化结合
目前我国大部分法官都是通过公务员考试进入法院工作逐步晋升到法官,这样的法官尽管道德水平较高,法学知识丰富,工作能力较强,但我国一般公务员生活都比较传统、固定,所接触到的社会面也比较窄,他们的生活比较孤立于社会。这就造成法官审判时无法准确的了解案情,精确将法律运用到某一具体案件中。法律服务于社会,法律不能给不是独立存在的,法律的运用应于社会的发展的情况紧密结合,而律师由于其职业特殊性原因,他们往往要为来源于社会各个不同的社会群体的人,在了解案情替客户辩护的过程中也要与很多不同的人接触,工作环境比较自由,有机会与更多的人接触,社会阅历丰富,对于社会有更深层次的理解。他们接触到的社会面相对于传统公务员更加宽广,更加了解社会民情,从而可以将法律更好的与社会结合起来。
1.2可以提高法官的总体素质
尽管2001年颁布的《法官法》中对法官的学历条件做出了严格的限制,由于我国文革特殊的历史时期,但目前我国法官的平均素质还是较低的,有这样一组统计数据截止2003年底,全国十余万法官中,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的约占法官总人数的40%,其中有博士90人,硕士四千余人,与1998年相比,大学本科以上学历法官比例增加,20%,2003年全国地方法院新进人员中,有博士近10人,硕士约45人,大学本科近2000人大学本科以上人员占新进人员总数的60%左右。大学本科以上学历所占比例虽有提高但还是不足够高,而且在法官队伍中有很多成人教育学历的成分,这与我国特殊的国情自然分不开,但也表明我国法官法学知识素质存在一定的缺陷。然而一个优秀的律师,他的法学专业知识,对于法律的理解是很扎实、透彻的。
2.我国国情对从律师中遴选法官的阻碍因素及解决措施
2.1法院人事制度的限制
法院人事制度阻碍律师成为法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种,首先是法官一般要求是公务员,而很多律师在大学毕业后没有选择公务员考试,并没有公务员的身份和国家编制,这让很多愿意成为法官的律师望洋兴叹。第二是担任法官需要通过国家司法考试,而律师只要通过律师资格考试考试,国家明确规定律师资格考试考试不能代替国家司法考试,而有些律师达不到成为法官的条件。第三是律师成为法官后职位难以确定,由于律师并不是公务员,因此律师成为法官后,他的职位、职级、薪酬级别难以确定。对于这个问题我认为国家相关部门应该建立律师担任法官的详细的制度体制,对于律师无公务员身份能否担任法官,和律师法官的职位的确认、工资的确认等方面做出详细的规定。
2.2法官工作对于律师缺乏吸引力
在我国,目前律师的平均收入要高于法官,某些基层法院的法官社会地位也是不是特别高,因此法官这一职业很难吸引律师,对于优秀的律师来说成为法官并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对于这个问题可以借鉴美国的做法,在美国大部分的法官都是从律师中遴选,但律师对于法官职业却很有热情,虽然联邦法官的资从来不可能与那些著名律师那样高,特别是近几年来法官工资的增长幅度比职业律师要慢得多,在一些大城市一些年轻律师的薪金要超过资深联邦法官,因此律师之所以愿意成为法官的原因我认为是由联邦法官的社会地位决定的,联邦法官和重要的州法官挣得的工资在美国听有,部门资级别中处于最高等级并且法官在总体上威望很高。因此在中国要解决律师不愿意当法官的做法主要是提高法官的社会威望。提高社会威望就需要国家给予法律足够的重视,真正践行依法治国,让法律在社会上处于崇高地位,在立法、司法的过程中彰显法律的正义性的令人敬畏的形象。
3.如何在我国建立健全这一制度的建议
3.1为法官创造良好的工作坏境和工作条件
除了上文提及的提高法官的社会地位,为法官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条件也是提高法官吸引力的重要因素,我国目前法官工作环境和工作条件存在以下问题。1、法官工资偏低,法官这一职业属于复杂脑力活动职业,在审判案件时不仅要弄清楚大量复杂案件因素的具体情况,同时也要承担巨大的社会压力和审判风险,因此我认为应该适当提升法官的收入水平。2、法官收入水平不均衡,在我国层级不同、地域不同的法官收入都有差距,法官的职业具有特殊性,法官审理案件时他们付出的脑力劳动和社会价值都是基本相同的,所以法官之间的收入差距是不合理的。
3.2制定一套完善的从律师中遴选法官的制度
首先要对能够当选法官的律师的条件做出具体规定,我认为应有以下几个方面。1、应该通过国家司法考试或者律师资格考试中的任意一项。2、需要取得法学本科以上学历。3、对于申请不同层级的律师其从业时间最低年限因该有不同的规定,比如申请基层法院法官需要超过五年的律师从业资格,更上层级法院可以适当提高要求。4、在从业律师职业期间应当没有勾结贿赂法官等违背职业道德的行为,品行良好,无不良记录。
3.3制定一套完善的法官遴选录用体系
参考公务员的录用程序,对于从律师中遴选法官的录用程序可以有以下规定。1、报名,对于有资格申请法官的律师可以去相关部门报名,律师只能申请担任其经常居住地地区的法官,这样才能保证他工作的方便性从而保证工作质量。2、考核,考核分两部分进行,首先是笔试,申请不同层级的法官应该有不同的考试标准,第二部分是对通过笔试的律师的审查,审查可以询问其代理过案件的当事人、案件的主审法官最他的看法以及其所在律师事务所同时或者其他同行对他的评价。3、公示,对于确定录用的律师应当向人民群众公示,在一定期限内人民群众可以提出反对意见。4、录用,根据法官法及有关人事政策的规定对于合格录用的法官应当依法报请人大常委会任命法官职务。
4.结束语
目前在我国从律师中遴选法官已经成为遴选法官的一种方式,并且出于尝试阶段,在我国,根据我国国情,全部的法官都从律师中遴选显然是不现实的,但这一制度对于我国法官制度的发展意义是重大的,这是对我国法官遴选制度的拓展,有利于法官队伍结构的优化调整,可以正确处理法官与律师之间的关系,也利于改善社会公众对司法审判的不信任感,让法官这一职业更加亲民化,对于社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作者单位:南京理工大学公共事务学院)
参考文献:
[1] 钟坚《法官制度改革——从优秀律师中遴选法官》
[2] 焦武峰《普通法系国家法官与律师一体化传统研究》
[3] 崔锡猛《中美法官制度比较研究》
[4] 魏瑶《法官遴选制度研究》
[5] 宋健朝《探索中国特色法官遴选制度》
【热点概述】
6月7日中午,江苏省淮安市洪泽区安捷公交公司91路公交车驾驶员赵通爱在驾驶公交车途中路遇拖拉机侧翻,在他的号召下,车上乘客集体下车参与施救,车上监控记录下了这一感人的瞬间。
监控显示,6月7日中午11时11分,淮安市洪泽区安捷公交公司驾驶员赵通爱驾驶苏H1843P的91路公交车行驶至洪泽区东风路朱坝天桥西时,发现一辆拖拉机横翻在马路中间,车上的木材洒落一地,路边还听到有人大喊救人。赵师傅立即将车靠边停下,问车上乘客:“要不要下去帮个忙扶一下?要不要下去?”
“推推推,救救救!”车上乘客一呼百应,一车人立刻下车加入营救。
事故现场有一个人满脸是血,被木材压住只有头露在外面。大伙齐心协力,只用2分钟便救出了伤者。
事后,赵通爱说,感觉这个社会充满了正能量,“当时就喊了声‘要不要救’,全车乘客异口同声说:救!他们的一声‘救’,也感动了我。”
【模拟命题】
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参考答案】
洪泽公交车司机看到前方交通事故询问乘客意见,得到乘客的全面支持,并成功短时间内救出了伤者,真的让我们非常的感动,这也正是爱心的传递,社会文明的体现。
一个国家的文明的表现包括政治状况、经济结构、技术水平和礼仪规范。而能够体现出礼仪规范必然需要有较好的国民素质,国民在社会中的素质体现影响这个整个社会的稳定和
和谐。正如材料中的事件,这不仅仅是司机一人的优秀人物事迹,而是所有人都能够齐心协力帮助受伤人员,第一,让伤者能够在危险情境下得到及时帮助,挽救生命;第二,人多力量大,在众人帮助下对交通事故灾害也能快速处理,恢复正常交通,维护社会秩序;第三,让我们感受到来自陌生人的帮助和关怀,让社会更具有温度。
而此前,我们却有看到像“小月月”、“老人摔倒不肯扶”等事件,让人不禁感到有一些寒心。所以我们也希望这样让人心寒的事再少一些,让人暖心的事再多一点,希望大家都有扶弱帮困、互相帮助、维护秩序的意识。
树立典范,强化新闻媒体作用。通过媒体加强引导,以材料中洪泽公交车爱心救援能够树立典范,告诉民众应该推崇什么,该做什么,怎么做。形成一个良好的舆论氛围。
加强公民道德教育。提高公民的道德素养,教育是基础,通过家庭、学校进行教育影响,将正能量和积极价值观作为我们传承的精神,真正实现将爱心能够融入到每个公民的行为习惯中。
【遴选面试技巧】推荐阅读:
纪检监察干部遴选面试09-08
纪委遴选面试题及答案10-04
中央遴选历年真题06-04
纪委遴选真题解析06-15
药品耗材遴选制度07-09
纪委遴选笔试题10-12
国家遴选公务员07-25
2024年省直机关遴选10-08
公开遴选公务员试题06-04
公务员遴选政策理论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