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课感悟

2024-10-0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新生课感悟(共11篇)

新生课感悟 篇1

那时的我,还没有褪去高中时的稚气,散着及肩的黑发,穿着松散的外套,一路蹦蹦跳跳,带着满脸的兴奋,跨进了新生研讨课的教室。

那是个周六,清晨的阳光散满教室。温热的光,微凉的风,一切都是那么和谐。同学们笑脸盈盈,纵然来自五湖四海,也丝毫看不出任何的敌视和隔阂。

我是其中的三十三分之一。

刚坐下一会儿的功夫,一个颀长而挺拔的身影就出现在了讲台。他就是我们新生研讨课第一节课的主讲老师——魏学宝。魏老师微微笑着,爽朗的声音传遍了教室里的每一个角落。在这节课上,魏老师用ppT的形式,为我们简单介绍了这大学四年里将要出现在我们生命里的老师们。每每介绍到一位老师时,同学们总会发出一声声惊叹。因为怀着期待,所以当出现超过期望值的状况时,才会越发觉得惊喜。我们的老师,正如钻石般光彩夺目,早已超过我们的想象。

逐一认识了老师们,新生研讨课才算正式开始。

半年的时光,终究还是逃不过消逝的命运。就像是沙漏里的沙,终究还是逃不过重力带给它的影响。纵然时光如水,总是无言,却把我们带进了一个崭新的世界。在这里,阳光明媚,春暖花开,鸟语花香;在这里,我们走进知识的殿堂,醍醐灌顶,如沐春风。

对于我们的专业,汉语言文学,我有了新的理解。曾经,在报考专业的问题上,我都是按照自己的兴趣来报的。因此,被汉语言文学专业录取我是很高兴的。那时候,我是很喜欢文学的,尤其喜欢中外名著和青春文学。我也渴望某天能像那些作家们一样,过着写写文字的惬意生活。现在看来,自己那时的想法还真是稚嫩,以为学这个专业就是为了成为作家。直到后来,新生研讨课上,魏学宝老师为我们布置下一个作业,就是把对自己专业感到困惑的问题写下来,然后下节课交给他,他再对问题做一一解答。那次作业,我和室友们都很认真地想了又做了,我们列了一张纸的问题。

一周的时间总是很快,又是一节新生研讨课。对于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各种困惑在这节课得到了老师的解答。通过这节课,我才认识到,我之前认为这个专业是以培养作家为目的想法是不正确的。原来,汉语言文学专业是培养具有文艺理论素养和系统的汉语言文学知识,在新闻文艺出版部门、高校、科研机构和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文学评论、汉语言文学教学与研究工作,以及文化、宣传方面的实际工作的汉语言文学高级专门人才。听完魏老师的讲解,眼前的浓雾才渐渐散去,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轮廓才渐渐显现出来。“啊,原来你长这个样子。”

偶尔还是会听到,某个同学对专业的抱怨和不满,而我总是笑而不语。其实每个专业都有各自的优势和特点,何必羡慕别人故意跟自己过不去呢。记得战国·卫·吕不韦《吕氏春秋·先识览·观世》里有过这样一句话:“登山者,处已高矣。左右望,尚巍巍焉山在其上。”通俗地说来就是“这山望着那山高”的意思。在没有爬上这座高峰时,从远处望见它,巍峨秀丽。然而,当费尽一番努力爬上山顶时,才发现对面的那座山更美更清秀。爬山是这样,生活是这样,专业也是这样。生活中,要善于发现身边的美,珍惜和抓住现在,就是要活在当下。

新生研讨课上,听过的最多的话便是读书。对于我们这个专业来说,读书那更是尤其重要。以前我是很喜欢读书的,可是自从智能手机的出现让我渐渐疏远了纸质的书籍。听完老师们的劝诫,我不由得内心惭愧起来,多久没有认认真真地读一本书了。以后不能再荒废时光了。这便是课上自己内心的一点小小的感悟,正是老师的劝诫让我幡然醒悟。

新生课感悟 篇2

秋风送爽, 硕果累累。经过一周多紧张的迎新工作, 我作为2013级新生的一名辅导员, 燥热的内心变得越来越平静。虽然感到辅导员的责任越来越重大, 肩负的使命越来越神圣, 但内心对成为一名合格乃至优秀的辅导员却信心满满、跃跃欲试。在成为学校辅导员后, 我开始不断关注辅导员自身修养和班级管理等方面的话题, 发现中国石油大学 (北京) 的学生工作论坛正在号召广大教师和辅导员对班级精细化管理进行热议。对此, 我也陷入思考。通过这段时间的工作, 我对辅导员及班级日常工作有了更深的认识, 特别是学校组织的新生辅导员培训使我受到很大启发, 对班级精细化管理获得一些自己的认识和看法。

二、对班级精细化管理的理解和认识

精细化管理是源于发达国家的一种企业管理理念。近几年, 我国教育领域开始提倡精细化管理理念, 它是在教育质量意识和以人为本思想的实践中萌发的。所谓精细化管理, 就是用心工作、爱心育人、真心服务。具体来说, 就是细化管理制度, 落实管理责任, 重视每一个环节。辅导员是班级与学生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 是联系学校与学生的纽带、沟通学校和家庭的桥梁, 肩负着全面管理和引导好学生的重任。辅导员工作是班级精细化管理的关键, 提高辅导员的工作艺术, 促进辅导员经验交流, 才能更好地实现班级的精细化管理。

要想使班级精细化管理卓有成效, 首先必须对教育精细化的含义有准确无误的理解。很多人对班级精细化有一些误解, 其中有人认为应在实践中把班级教学精细化管理视为对师生班级生活全时空的占有和全方位、全流程的控制。我认为, 班级精细化管理并不是单调地对班级生活进行全程和严格的控制, 而是在争取教学效率精益求精的同时, 更多地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和创造性, 加强整个班级的内制力。如果一味地在制度和流程上强调精细化, 把班级管理看成车间生产, 那么这样的班级所教育出的学生会失去活力和创造力。另一种误解是将教育的精细化管理等同于企业的精细化管理, 企业生产可以采用一成不变的生产程序, 而教学管理则应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 尽可能做到人文化和科学性。我们在进行管理时不可能给所有的管理对象统一划定一条不可逾越的界限, 要考虑辅导员和学生可承担的管理压力和学习压力, 考虑精细化程度的可行性。

班级管理是学校管理的缩影, 是学校教育的延伸和基本单位。在班级管理中, 引进精细化理念, 有其科学性和必然性, 也是班级教育的发展趋势。“班级无小事, 事事有教育;教育无小事, 时时能育人。”班级管理兼具烦琐和庞杂的特性, 是一种有着内在规律的活动。而精细化理念的提出巧妙地切中班级工作的要害, 只有重视细节, 才能不断地对班级管理进行完善, 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同时完善可监控的精细化管理过程是实施精细化管理的关键, 在监控中反思, 在监控中修正, 从而实现在监控中的提高。同样重要的是, 应该处理好精细化和人本主义的关系, 精细化的主体是人, 而精细化的本质应该是坚持以生为本, 这与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是一致的, 在充分尊重和了解每名学生个性特点的基础上,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重视搭建展示个性的舞台, 不断靠近教育的真谛。

三、班级精细化管理的三部曲

通过对辅导员工作的了解和认识, 班级管理精细化理应包括制度精细化、情感精细化和文化精细化。我们应以制度精细化为基础, 用情感精细化来升华, 积文化精细化续传承。

1. 制度精细化。

在日常的班级管理中,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新生已经报到, 像许多教师说的那样, 在这之前应尽可能地熟记学生信息, 结合学校及学院情况初步制定班级日常行为规范, 在开学后通过严格、公正、精细的班委选举活动, 在学生心中埋下标准与规范的种子, 同时与新产生的班委成员一同对规范等内容进行审定和修改, 形成一套细致科学的管理制度, 给学生以明确的指引并进一步地落实实施细则, 确定检查责任分工。

除此之外, 在制度精细化管理上, 辅导员应该做到“严”、“勤”、“细”、“实”、“精”。“严”就是严格要求学生遵守严明的纪律、行为规范, 要求学生有严密的学习计划和严谨的学习态度。“勤”不仅是时间上的勤, 还要与学生勤联系, 平时勤到班, 勤到宿舍, 勤观察, 勤了解。“细”就是对班干部要精细挑选, 制定的班级计划目标要细, 对学生心里发展变化及每个学生的观察要细, 对学生生活的关系要细, 对学生事务的处理要细。“实”是说作为辅导员, 在工作中必须要有持之以恒的耐心、决心, 将点点滴滴的工作落到实处。“精”是对待工作的一种态度, 是一种对自己工作的专业程度, 辅导员要做好学生的表率, 真正做到为人师表。要求学生做到的, 辅导员自己必须先做到;要求学生不能做的, 自己带头不做。

2. 情感精细化。

辅导员做到以上的精细化只能勉强算作一个合格的辅导员, 如果想要成为一名优秀的辅导员, 还要在情感上做好精细化管理。班级就是一个小的社会, 作为教育过程重要环节的班级管理, 其实就是辅导员和学生情感交流的过程。辅导员对学生怀有真诚的感情, 尊重学生, 关心、体贴学生, 学生才会“亲其师, 信其道”, 自觉愉快地接受辅导员的引导。只有与学生有情感的互动, 给学生一种亲人和朋友般的关怀, 学生在遇到问题时才会向我们敞开心扉, 主动寻求帮助。平时要以一种包容的心跟学生交流, 知道学生的心理动态和情感波动, 在进行情感精细化管理时才会有的放矢。有的学生需要严厉批评, 有的学生需要和风细雨式的说服, 有的学生则需要给予体贴、关怀式的温情, 有的学生更需要的是信心、鼓励, 否则方法不当很容易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如果学生在情感上与我们对立, 那么我们所制定的精细化制度将无法推行, 因此高境界的管理离不开人文关怀, 情感精细化管理应该闪耀人性的光辉, 我们应致力于做一个“精于察觉、细于心灵”的辅导员。

3. 文化精细化。

一名辅导员做好制度精细化管理和情感精细化管理绝对可以成为一名合格的辅导员了, 甚至可以成为优秀的辅导员, 但是一名杰出的辅导员还应该做到文化精细化管理。每所知名高校都有它独特的内涵和文化, 比如校训、校风、学风等。就拿中国石油大学 (北京) 来说, 校训是厚积薄发、开物成务, 校风是实事求是、艰苦奋斗, 学风是勤奋、严谨、求实、创新, 学校多年来所倡导的精神状态及校园内生活和学习的氛围共同升华成为“实事求是、艰苦奋斗、爱国奉献、开拓创新”的石大精神。这是学校学的文化, 而文化的形成正是全体师生对文化精细化管理探索的一种结果。一个好的班级也应该有属于它的独特的文化氛围和学习环境, 优秀的班级文化可以使学生紧紧地团结在一起, 形成强大的向心力、凝聚力以及内约束力, 让学生享受班级生活的愉悦, 激发、调动学习热情, 事半功倍, 而这些要靠辅导员的正确引导和班级所有学生的共同努力。这种文化环境的影响即使在学生毕业离校后, 也会长时间地甚至是终身地影响着他们。

当然, 理论的正确性只能为我们开辟出一条崭新的道路, 却不能保证我们在这条路上不摔跟头, 因为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 将科学理论付诸于实践, 根据班级实际情况因“班”施教、随机应变才是明智的选择。这个过程需要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摸索, 与班级学生不断磨合, 通过合理、健全的反馈评估机制, 使班级精细化管理不断升级, 见证学生和班级管理的共同进步, 与学生共同体验挫折的酸楚、分享成功的喜悦, 共同成长。天下难事必做于易, 天下大事必做于细, 相信我们会在精细化管理这条路上越走越远, 越走越通畅, 走向属于我们的美好明天。

四、结束语

虽然我的辅导员生涯才刚刚开始, 实际工作时间不长, 却让我对辅导员这个身份有了全新的认识和思考, 在日常工作中应避免虚浮作风, 杜绝矫揉造作, 提高精细性程度, 减少工作失误。我更深刻地了解到“辅导员的态度决定学生的态度, 辅导员的高度也影响着学生的高度”。作为一名辅导员, 应该有更高的追求, 平时多学习, 多向有经验的辅导员请教, 多与其他的辅导员交流, 总结、反思工作中的失误与不足, 让自身变得更加优秀。打铁还需自身硬, 那我们就让辅导员这怒放的生命带着学生展翅高飞。

以上是我个人对班级的“精细化”管理的一些认识和看法, 想必肯定存在着许多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希望其他老师和辅导员不吝指教。最后祝所有的老师和辅导员身体健康、工作顺利!

参考文献

[1]陈飞.精细化管理对高校辅导员工作的启示[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0, (05) .

[2]邱有华.浅谈高校学生工作中的精细化管理[J].沧桑, 2009, (06) .

由一节课得到的感悟 篇3

关键词:初中化学;化学教学;教学研究

2014年11月10日——11日,重庆市初中化学优质课大赛在北碚兼善中学举行,我作为参赛选手有幸参加了此次活动,此次活动时间虽然短暂,通过自己赛课及观摩,让我受益匪浅,也让我为自己以后的教学重新定了位,对自己以往的教学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如果我们的每一节课都能像这样的优质课来讲,学生将多么幸福,如何将每一堂常态课上出优质课的效果,本人谈一些自己的做法。

一、课程的导入

现在的课程,情景引入已不为奇,但引入的是否为有效的情景,却仍是很多课程设计的一个头疼问题,本次赛课,几乎每节课都是入场就抓住了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使课堂一下子轻松许多。

我的课堂,设计的是为同学带去两份礼物,贯穿始终,以第一份礼物,由雪碧汽水开课,同学们由熟悉的物质,再到此物质的性质学习的延伸,最后以第二份神秘礼物——灭火器(自制的二氧化碳灭火器),来结束全课,带到一个小高潮,课程行云流水,一气呵成。

两江中学,以萌奇奇布娃娃的自述——请求在座的同学们帮它把衣服上的油脂,硫酸铜溶液,碘等污渍洗掉来开课,一下子就抓住了学生的心,最后通过一节课的学习,来完成萌奇奇的心愿,前后呼应,达到了有效引课的目的。

而49中,以火锅开头,提出涉及的物质——碳,然后开始淘宝之旅,整个课程,以旅行为情感线,CO的性质为知识,双线交叉,环环紧扣,层层深入。

当然还有很多有独特的引入,但从这几节课的设计可以看出,课程的引入,做到了实效性,不再是为了引而引,而是需要引而引,引出知识线,贯穿始终。在常态课中,我们也应做到有效性,从而增大学生的知识的厚度,记忆的长度。

二、实验的改进

新课标要求我们教有创新,学有所得。这次观摩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实验。几乎我所听的每一节课中都有实验的改进,特别是燃烧与灭火和一氧化碳的淘宝之旅,还有我自己的二氧化碳的性质的实验改进。教师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同场进行,充分体现了化学以实验为基础的理念。各位选手将化学实验教学发挥得淋漓尽致。其中还有创新实验,比如,二氧化碳的性质:用到了废矿泉水瓶、大集气瓶、用铁丝制的小勾、废大矿泉水瓶制成的二氧化碳灭火器等。其中很多实验装置和仪器是学生平时生活中所见的,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了化学的新奇和有趣,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化学的主动性,培养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还有学生分组实验,让学生感受到了自己动手、合作实验的乐趣。在此过程中不断有学生发出惊讶声和欢呼声。我想这种场景在场的每一位老师都应该能深刻感受到化学实验教学的魅力。“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曾经有些老师的理念是,做实验不如讲实验,讲实验不如背实验。口头的实验讲解,直接告诉学生实验的现象和结论,无疑是枯燥的、死板的、空洞的。化学实验不仅是一个现象、一个结论,更重要的是在此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发现问题的能力、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合作精神,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提升。因此,建议老师在平时的上课过程中还是多做实验,勤做实验。做和不做是不一样的!

三、内容结构的科学性

深读教材,与编者对话。此次赛课,很多课堂设计,打破传统,但又不脱离教材,真正做到了高效性,从而又将学生的认识提高到另一个层面,不再是为应试而学,而是为学化学而学。本次赛课的设计及内容结构上,打破书中实验顺序,拓展学生思维,学习探究方法,将探究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使得课堂内容丰富,学生的参与度更高,增长了学生学习的硬度,即是记忆的长度,体验的厚度。

四、亟待改进的地方

现在的老师,还有一部分,在课堂根本就体现不了新课标的理念,仍然是老式教学——填鸭式,启发式也只是一个形式,而课堂上的所谓讨论,也全然变得索然无味,从课堂设计上没新意,学生无法从老师这学到思维方式、探究方法。

打破传统教学方式,输入新课标理念,将学生被动地接受转变为主动的渴求,首要从课堂改变入手,讲解要有针对性,老师批改作业马虎,学生的实际情况不清楚,导致课堂效率低;其次是作业的精,学生负担太重,课下的作业太多,导致学生学习很累,导致学困生更多,更会导致许多学生抄作业。

“一堂课犹如刚刚出锅的一盘菜,菜一上桌,香气扑鼻,学生闻之,垂涎欲滴。然而老师却置此于不顾,喋喋不休地讲解,这盘菜的主料有哪些,分别富含怎样的营养成分,辅料有哪些,如此等等。一节课的时间悄然流逝,这盘菜也渐渐地凉下来,香气荡然无存,学生胃口全无。最后在饥肠辘辘、有气无力的‘老师休息或老师再见声中下课。”课堂是教学的生命,课堂效率是学生学习成效的重要源泉,将生命注入源泉中,才会生机勃勃,学生才能快乐地学,老师才能快乐地教,设计与构建好每一堂课,受益的不仅是学生,更是教师的发展。让我们像爱自己的孩子一样,爱我们的课堂,就从每节常态课开始,从每个课堂细节开始。

大学新生心理调适感悟 篇4

虽然我们步入大学已两个多月,但就像老师说的那样,在寒假之前我们仍然是一名新生。的确我们虽然已经完成了入学的各种注册考核,但在很多方面我们仍然没有达到一名合格大学生的要求。

对于刚刚入学的我们不论南方北方,省内省外,大家都是第一次上大学。有些问题的确存在。如今,在大学校园里,休学、退学、自杀、犯罪等现象屡见不鲜,有心理障碍的人数也在逐年增有些在我们身边就有存在。还有各种不适应。我们发现大学和高中有太多的不同而使我们难以适应。这些不同主要总结如下。1.学习方面的不同,大学学习更多靠的是我们的自主而不是老师家长的督促。2.环境的不同,大学校园比中学校园面积大,楼群林立,是个小社会。虽然我住过校,但对很多人来说是第一次走出家门,远离父母。3.人际交往的不同,大学的交往是广泛的,有同学、同乡、师生、异性、社会活动团体等。同居一室的有来自五湖四海,有不同的城乡背景,有不同的方言、不同的性格,学生之间的磨合是个问题……

由于这些不同而产生各种问题,这些是正常的,所有上大学的人都有这些问题要面对。当然,产生这些问题我们必须想办法去解决它,通过此次讲座我们了解到我们可以通过以下途径解决。1.多参加一些班级学院学校的活动,多多适应大学新生活。2.有选择的加入一些组织,顺便锻炼自己。也可以寻求班级,班主任,心理辅导老师的帮助。

了解这些问题,学会解决这些问题,我们更好的面对大学生活,迎接一个美好的未来。

高一新生军训感悟总结 篇5

今天是军训的第一天,王教官先教我们站军姿。站军姿,顾名思义,就是按照军人的姿势去站。站的时候,脚尖张开60°,脚后跟要并拢,手指也要并拢,拇指尖紧贴着食指的第二节,然后把两手放在裤子两侧的裤缝上。站军姿时,还要抬头挺胸,并且身体还要微微向前倾。记得我在站军姿时累得汗流浃背,额头上的汗水到处流,可是站军姿时是不允许擦汗的。

学会站军姿后,王教官还叫我们稍息、跨立、拉歌、走军步。其中,我印象最深的是王教官教我们唱《团结就是力量》这首歌,她先给我们唱一遍,然后再一句一句地教我们唱,等我们会唱一句后她才教下一句。她在教我们唱歌时很温柔,不像一些音乐老师那样,很暴躁,教了很久后,我们还是不会唱的时候就会很生气。王教官唱歌时的声音,有如太阳般温暖,又似春风般和煦,让我们每个人都很喜欢她、尊敬她。

我爱国防,新生军训感悟1 篇6

一、记我的大一军训

孙子兵法云,“天下虽安,忘战必危”,中华民族还有左训曰“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无数的历史事实雄辩地告诉我们,一个国家倘若没有强烈的国方忧患意识,就会想呼吁十分危险的境地,国方忧患意识的重要性无论如何强调都不为过,尤其是未来国防建设的主力军——大学生的国方忧患意识水平更是至关重要。而国防教育活动中的军训是增强我们大学生国方忧患意识的重要途径。

也许“国防是军人的事”这个观念是我与众人一样的思想,是的,国家防务实乃是一个宏大且机械的字眼,乍听起来未免让人心生一怵。政治、军事、经济折磨多综合体系之下的诞生物,让它凛气十足。但是一个国家的国防可以让人力于高处远眺仰视,亦能普及芸芸众生,是非妄谈!有国方有家,有家方有国,作为来自社会各阶层,遍布于各个领域的大学生,他们是中华民族最扎实的基础力量。他们有知识,有文化,有见识,有一腔为国为民的热血,有一副可塑的爱国之躯。

同学现在为战友,同在烈日下暴晒,同舞匕首操,他日沙场并肩杀敌。今日的兄弟,明日的袍泽,晒红的脸庞上依稀可见童颜稚气。不畏困难,不怕艰苦,只因国防在我心中,我爱国防。

西汉名将霍去病17两出定襄,19三征河血,21纵横漠北,此我辈青年之楷模,国防在我心,何日献此身?

作为国防的充实力量,青年人的我们能够在入学前接受良好的军事教育是有十分必要的,也许今日流血流汗,全身酸痛,也许各种抱怨加各种郁闷,但国防需要我们去,我们的和平生活需要国防的保护。

上大学前有好多期待,上大学前有好多思考,上大学后遭遇军训,这肯定是一次恶战,从前风吹不到,雨打不着,但是军训作为一份十足的只赚不赔的买卖,我们从中收益很多,伺候我们可以迎风生长,追雨狂奔。

经历高考,走过独木桥,走进大学,开始军训,抱怨军姿立正,数落教官各种。课那些看似滑稽的姿势,却蕴含了很多的健康常识,抬头、挺胸、提臀、收腹,都具有极好的形体塑造作用,更加可以强身健体,是男生更加挺拔,女生形体更美。

身体上的磨练早就了精神上得磨练,成功的军训是大学里最伟大的一课。哪怕是一个最简单的动作,在训练场上,我们无数次的重复着,用自己的心去真真切切的体会军人的英伟,君子的纹丝不动,跨步的整齐有力。军训不仅让我们真正地体会到军人的一丝不苟,他还教会了我们如何去做一个有担当有抱负的有志青年。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是军训的体会,“千磨意志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是军训的结果。至少我们不在是娇滴滴的孩子,不再是好哭的小孩。这都是军训所给与我们的。

通过军训,增强了我们对国防的了解,增强了我们的身体素质,提升了我们的精神素养,同时也是我们热爱国防。

新课标下高中生物教学感悟 篇7

一、教学思想的转变

义务教育阶段的生物教学重视知识的传承,而忽视能力的培养,多采用“满堂灌”这一偏重讲授、分析而轻视综合、渗透、探究的教学体系。这一做法的直接后果是严重挤压了学生独立思考、探究创新的时间,造成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严重不足,出现了较多“高分低能”的畸形人才。新课标下的高中生物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与人文精神,故应适当地缩短课堂讲授时间,把课堂让给学生,最大限度地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积极地思考与相互交流来获取新的知识,提高科学素养,认真进行探究实验的教学;还应把教学的主要内容体现在“探究”上;让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学习,在表达和交流中学习,在浓厚的学习兴趣中学习。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加以引导、点拨和小结,鼓励学生自由表达,相互协作,及时沟通。当学生遇到困难时,教师要适时予以启发,搭建台阶,引导学生继续探究,当学生的讨论与交流偏离教学目标时,要进行适当调控,从而创造一个开放、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环境。在实施新课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时刻关注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自己去活动、体验乃至创造,使学生享受探究的乐趣,使学生由被动的获取知识向主动探索知识转变,教师起引导和指导作用。

二、教学策略的改变

传统的教学策略在教学内容上多是只看教材,重在教授“是什么”,而不是“为什么”。在教学方法上多用讲述法,并且一节课讲到头。在这种教学活动中,教师取代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性均较低,学习不是内在的需求,而是一种负担,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不用说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全面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了。所以为适应新课改的需求,适应时代的需要,需要在等。多媒体课件可以较好地突破教学难点,提高课堂效率,教师可通过多媒体课件创设诱思情境,展示相关知识背景,引导学生独立地探索和发现、相互讨论和研究,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经过长期潜移默化,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根据每节课的内容特点,展示问题可灵活多变。例如如果某节课的内容很少且简单,可以把所有问题展示出来让学生自学,如必修一第6章第4节细胞的癌变提四个问题:(一)什么是癌细胞?(二)癌细胞有什么特点?(三)细胞癌变的原因有哪些?(四)生活方式与防癌的关系。如果知识点很多,那就可以用多张课件依次各个击破。这样把制作好的课件投影给学生看,让学生明确任务,带着问题看书,可使自学更有效。生物课堂上合理应用多媒体课件,体现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最大优势,实现教学效率的真正提高。这部分可以花20分钟左右。

教学策略上加以改进。

1. 教学内容的改变

应该依据生物课程标准确定教学内容,而不是依据教材。教材是在生物课程标准的指导下完成的,是进行教学活动的载体之一,而非唯一的载体,目前的新课标教材有多个版本,不同版本在编写顺序和内容安排上有一定差异,所以在备教学内容上,我们不能仅依靠某个版本的教材来确定教学内容,教师应以课程标准的理念备课,对教材内容进行取舍,根据实际需要重新编排,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使教材真正成为培养学生探究能力,提高科学素养的基石。

2. 教学方法的改变

教学方法多种多样,如自学辅导法、探究讨论法、启发讨论法、程序教学法等。生物课程标准对具体内容所要达到的学习目标用了很多目标动词进行描述,如“分析”、“说明”、“解释”、“探讨”、“关注”等,所以应根据具体的目标动词来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3. 教学设计的改变

新课标强调在教学中,教师应该让学生亲历思考与探究的过程,领悟科学的探究方法,着眼于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为适应这一要求,教师在教学设计中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备课时应关注整个教学过程的设计,通过问题的精心设计,使课堂具有启发性,使学生带着问题进行活动,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导他们的思维,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而达到逐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教学手段的改变

生物科学是一门实验科学,与人们日常生活、医疗保健、环境保护、经济活动等方面密切相关,所以在实施课堂教学过程中,积极利用现代化教育技术水段,能在很大程度上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通过生物课件、音像资料、投影等,使生物课堂生动活泼,丰富多彩。

三、教学评价的改变

教学评价是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是教师了解教学过程,调控教学行为的重要手段。教学评价的目的不仅仅在于评定学生的学业成绩,更重要的在于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发现教学中的缺陷,为改进教学提供依据。

在传统教学中,人们关于评价的理念存在一些误区,主要表现在:把评价的过程和学习过程割裂开来,将评价看做是学生学习的终结;把评价的方法简单等同于考试和测验;把评价

4. 达标测评

目的是检测每位学生是否都当堂达到了目标。按照学生的层次,结合教学重点,选择典型适度和适量试题,通过多媒体展示出来让学生去完成。这样可保证充足的时间和试题质量,从而让学生高效学习。这部分应至少花10分钟以上。

教学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没有固定的法则,没有永恒不变的模式。提高课堂质量始终是教学过程中最关键的环节,在信息化时代的今天,将多媒体应用于课堂教学,是现代教育改革的需要,也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多媒体教学应用得当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知识面,增大信息量,优化课堂教学效果,从而提高教学与学习效率。但教师应时刻把握本学科的特点,重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走出多媒体教学应用的误区,注意引导学生学习朝健康、高效方向发展。

初中生物课堂医学知识的渗透

(渭源县莲峰中学,甘肃渭源

摘要:初中生物课本中有关人体营养、呼吸、体内物质的运输、体内废物的排出和遗传变异等的知识占很大一部分,在这部分知识的学习中,若能结合学生生活经历渗透医学知识,从人体某个疾病的起因、症状和结果等角度讲解生物学知识,学生就会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关键词:初中生物课堂医学知识渗透

生物学这门学科对于刚进入初中的学生来说,基本上是一个空白,因为小学阶段没有开课生物学。所以在对初学者讲授时更要注意培养学生对生物学的兴趣。我认为培养学生生物学习兴趣一个比较好的切入点就是学生所掌握和接触的日常生活中的知识。比如:初中生都有过感冒的经历,有的患过其他疾病,这就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

初中阶段生物学的学习目标主要是了解关于动物、植物、微生物的基本知识,人体结构及生理卫生知识的学习和掌握。通过自己积累的生活经验,初中学生对于多种疾病已经有一些初步的了解,甚至身边就有亲戚朋友患有某种疾病,而生物学知识在讲解生理学方面的知识时对于相关的医学知识的渗透就显得很有必要。

一、初中生物课本中能够渗透医学知识的内容

人教版生物学教材七年级上册中的第四章“没有细胞结构的微小生物———病毒”[1],讲述了病毒的种类、结构和生活,以及病毒与人类的关系。特别在病毒与人类生活的关系部分讲述时,很自然地就和医学知识联系在一起了。七年级下册,整册书讲述了生物圈中的人(第四单元),按照人体的几大系统来编排的[2]。首先是人的由来,接着是人的营养、呼吸、物质的运输、废物的排除、生命活动的调节,最后是人类整体对生物圈的影响。除了最后一章外每一章都有与医学知识相结合的内容。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中的第四章“分布广泛的细菌”和第五章“细菌和真菌在生物圈中的作用”,细菌和真菌与人类有着密切的关系,顺势联系医学知识讲授[3]。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中的第二章“生物的遗传和变异”与遗传病方面的医学知识联系自然流畅;第八单元中“传染病和免疫”、“用药和急救”和“了解自己,增进健康”三章内容就是讲述医学常识[4]。

二、生物学知识与医学知识的结合

整个初中生物学教材中,能够与医学知识联系的知识点有很多。例如,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四章的第一节“流动的组织———血液”[2],此节内容若能够很好地结合医学知识进行讲解,学生就很容易理解和接受。首先从导入环节来看,课本的开始部分以医学方面的知识为问题,作为本节的导入部分,也可以这样引入:“生活中常出现意外事故,很多人因为一时失血过多离开了人世。如果能够及时输血,他们可能会恢复健康。可见,血液对人体非常重要。”一针见血又切合实际,同时涉及医学知识“输血”。正文讲解过程中,课本的“资料分析”部分也是以医学方面的知识展示,以“医学检的目的和功能简化为选拔和等级评定,这些都是和新课标中有关正确评价的要求不相符合的。

正确的评价应把评价的过程和学习过程紧密相连,重视教学过程中的形成性评价,充分发现每位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才能够形成客观、有效的评价,要用多元的、发展的眼光去评价学生的学习,而不能简单地把评价等同于考试,这就要求

验科报告单”分析入手讲解血液的成分、功能。三种血细胞的讲授更能涉及较多的医学知识。白细胞具有防御和保护、吞噬病菌的功能,它的数量多了可能就有炎症;红细胞具有运输O2和部分CO2的功能,少了就会患贫血;血小板能够止血和加速凝血,少了会出现异常出血,多了则会出现血栓。所以医学上通过检验三种血细胞的多少为参考依据来诊断某些疾病。讲解的过程可以提问同学们自己或身边的亲朋好友是否患过这些疾病,让同学自己找出这些病的成因,从而加深印象。最后复习的时候也是以提问医学知识的方式来进一步巩固知识。

从本节课的内容来看,从头到尾都渗透着医学知识。而我们在生活中或多或少都患过这样那样的病,在课堂上学习生物学知识的同时可以渗透一些医学常识,从而和同学们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这样的教学才生动、贴近生活。

三、生物课堂上渗透医学知识的益处

首先,每个人都有关注自己健康,了解自身的愿望,尤其是患过疾病,感受过病痛折磨的人更想了解自身,更关注自己的健康。从这个角度来讲,生物课堂上医学知识的渗透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不需要老师强迫学生去学,而是学生自己想知道,从而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其次,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生物学知识的积极性。贴近学生了,学生自己关心了,也就有了积极性。初中学生成长到十几岁,最普通的感冒都亲身经历过,知道被病痛折磨的痛苦。所以大家都希望自己身体健康,就要了解医学方面的知识。这样就将生物课堂变成学生渴望知道的有关保障自身健康的知识的一个渠道,从而就有了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再次,医学知识就像一座桥梁,将课本上的知识和日常生活联系在一起。大家都有这样的经历,但凡在课堂上提到关于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尤其是亲身经历过的,同学就非常有兴趣,很注意地听老师的讲解,因为他们想知道其中的缘由。有的同学下课后还追问老师,他家的某某得了什么病是咋回事,该注意些什么,等等。可见学生对医学方面的知识还是很渴望知道的。那么我们为何不抓住学生的这个心理,以这种方式让学生乐意、自愿地去接受课堂上的知识呢?

最后,可以增加学生在医学方面的常识,对促进国民身体健康具有积极意义。课本八年级下册第八单元《健康地生活》,专门讲述一些医学常识,传染病和免疫,用药和急救等内容。我们在平时的课堂中若能将学生在生活中涉及的医学知识进行渗透,就能有效达到教学的目标。

参考文献:

[1]生物学(七年级上册)[M].人教版,P72-75.

[2]生物学(七年级下册)[M].人教版,P59-64.

[3]生物学(八年级上册)[M].人教版,P55-76.

[4]生物学(八年级下册)[M].人教版,P24-40,P68-74.我们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实际采用多种评价方式或指标。

关于小学语文复习课的感悟 篇8

关键词:小学语文;复习课;体会

在深化素质教育和实施新课程标准的今天,必须对复习课的功能重新认识,澄清错误,走出误区,建构复习课的新观念。抛弃复习课不该承担的义务,发挥复习课在学生学习中的最大功能。复习是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必要环节。学生通过复习,将学过的知识进行回顾、归纳、总结,从而达到加深理解,系统吸收、灵活运用的目的。复习的效率和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复习方法是否恰当、科学,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否得以充分调动。下面仅就个人多年的教学经验,谈几点体会:

一、以点带面,逐一串联

语文大概是所有学科中涵盖知识面最广泛的一个。字、词、句、段、篇、章可谓繁杂琐碎。 但是只要我们在复习中抓住一条主线,顺藤摸瓜,自会无所疏漏。譬如复习词一板块时,我指导学生总结归纳课后生字词的同音形似字,并且分别遣词造句,既有助于消化理解,也避免了写别字的倾向。在复习中有涉及人物的文章,我先指导学生回顾以前学过的所有关于人物的课文,再按人物姓名、出处、性格特点等制表归类,在组织整理“户籍表”的过程中,既加深了对人物的理解与认识,也训练了学生的概括与归纳能力,实现了串联教学。

二、减负爱生,层层推进

语文复习的途径被铺天盖地席卷而来的“状元智多星” “单元测试” “模拟考试”之类的试卷所垄断。复习课上学生埋头苦战,怨气冲天,大量枯燥而又简单机械的训练让学生变得神经麻木,应付搪塞,从而与教育初衷背道而驰。

本着“减负爱生”的原则,教师要把握一个度:即善于捕捉题海中有价值的、能反映本册教材特点的题型。有计划、有目的、有选择、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训练。使其目标明确,轻松之余有所收获。例如对学生进行阅读训练时,本着写人记事、写景状物、寓言童话、诗歌、 散文、文言文几大板块可分阶段训练。

第一阶段进行写人记事类型的阅读训练,在精选典型例题的同时对学生渗透解题技巧的指导,使学生明白“为什么”“怎样做”。学生在反复实践中就会逐步掌握该类型阅读的特点,以后依次分步训练,循序渐进,便可收到比较明显的复习效果。

三、创设氛围,活学激趣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学生能力、发展智力水平的重要环节,也是深化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突破点。如复习成语时我先布置学生课下搜集、整理成语及相应的小故事, 再将全班学生分为甲、乙两队展开成语竞赛。通过成语接龙、猜谜、表演小故事等丰富多彩、有益有趣的形式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津津乐学。

四、自主设计,巧引点拨

随着学生年级的升高,知识水平和经验也有所增长,也具备了一定的独立自主能力。因此 在复习中教师要学会“放手”,该松心时且松心,将大量充裕的时间留给学生,指导其自主支配。 每接一个新班,每一次复习之前,我都会“民意测验”,请学生谈谈对复习的认识与建议, 并将全班学生分为几个学习小组拟订复习方案。再由小组推荐“小老师”带领大家复习。教师只是对“小老师”的复习预案提一些建议和帮助,使其更精辟、有条理。

五、善论成败,反思进取

兵法有云: 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大教育家孔子也倡导“每日三省吾身”由此引之“反思”。不僅教师要反思,学生的反思同样重要。一天的学习结束之后,能静下心来回顾自己一天来的得与失,总结自身的优点与缺点,在反思中进取,在反思中成长,从而日臻完善,成为学习的小主人。

尤其是学困生,若能不断的反思自身的不足,汲取别人的优点引为己用,虚心求教,摒弃瑕丝,假以时日,必有长足进步。从而验证“失败乃成功之母”的祖训。

总之,复习是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一环,它不仅使所学知识系统化,而且加强了对知识的理解、巩固与提高,也可弥补知识的缺陷,使基本技能进一步熟练。为了有效地进行复习,我们必须明确复习的任务,掌握复习的方法,这样的复习才能更有效果。语文复习如何进行,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以上就是笔者的一些粗浅体会,写出来与同仁共勉。

初一新生军训感悟演讲稿 篇9

大家好!我是七年级四班的,很荣幸能代表大家发言,首先我代表初一年级全体同学向我们的教官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和真挚的感谢,感谢你们付出的汗水。同时我们也要深深地感谢陪在我们身边的老师,你们辛苦了!

在军训的日子里,年少的我们告别了安逸的生活,承受着训练时身体的疲惫和离家的失落。炎炎烈日下,我们站军姿、练齐步走、跑步走。汗水湿透了衣服,可挡不住我们的渴望——渴望像真正的军人一样坚强,有力。在这片训练场上,我们洒下了无数汗水,也许我们晒黑了,腿脚站的发酸了,但当我们重新审视自我时,就会惊喜的发现:我们长高了,身体壮实了,腰板挺直了,出现在大家面前的是一个更健康,更具活力的洛滨学子!

五天的军训生活让我们明白了,小小的一个立正所包涵的丰富,几个转身所容纳的博大。站军姿,给了炎黄子孙不屈的脊梁,也给了龙的传人无穷的毅力,练转身,体现了集体主义的伟大。没有我们每个人的努力,就不可能有一个完整的,高质量的团队。训练的每一个动作,都让我深深地体会到了团结的力量,合作的力量。

在军训生活中我们深刻体会到,军营中严明的纪律和军人的风格,了解到那英勇挺拔的身姿是在这点点的汗水中磨练出来的。操场上教官们严肃的口号声,同学们整齐的跑步声和响亮的口号声,演绎着我们青春的旋律。“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是军训,让我们拥有战胜困难的勇气;是军训,让我们懂得团结就是力量;是军训,开启了我们辉煌的青春。

为期五天的军训,时间不长。可对于我们来说,是一段人生的历练。是坚持到底、永不言败的五天。军训是我们步入洛滨中学大门的第一堂课,它使我们领略了新学校的风范,感受到教官老师同学们的活力,也更加坚定了自己的理想,军训就像一条鞭子,时刻鞭策着我们前进,它又像一把尺子,时刻规范着我们的行为,军训更像是一支火炬,时刻照耀着我们的前方。

同学们,五天的军训生活虽然结束了,但留给我们的是永远美好的回忆,是严格的组织纪律和不怕苦不怕累的作风,是坚强的意志和不断的追求,是勇往直前的精神。我们应该把在军训期间养成的良好作风带到今后的学习中去,高标准,严要求,规范自己的言行,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踏踏实实地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们会像雏鹰一样不断强壮自己的双翼,翱翔在属于自己的广阔蓝天。

高一新生军训感悟及心得体会 篇10

今年是长水教育集团发展的第十五年,也是宜良校区办学的第五年,那么作为新时期的人民教师,如何更好地培养学生科学文化核心素养,如何更好地贯彻落实立德树人的德育要求,学生入学第一课,即新生军训(爱国主义教育)便显得格外的重要。

在军训开营仪式上胡海洋校长及姜雯韬同学的发言中无不提现我们衡实中自强不息,勇于超越的精神。那衡实中要培训怎样一批学生?诚然,首先,我们要培养一批有中国心,现代眼,担当行,世界脑的孩子;其次,我们要培养一批会学习,爱学习,不是死读书,而是会读书,读好书且懂得分享,有责任心敢于担当且有爱的孩子;再而,我们要培养一批,爱你所爱,行你所行,听从你心,无问西东的懂得奉献的孩子。

一天的军训时光,不仅让孩子们有了一定的集体精神,更让孩子们体会到了什么是团队意识,什么是吃苦耐劳,勇于挑战,不怕困难,敢于拼搏的精气神!这是七天军训中的一天,一天军训中的8小时,但对于同学们来说,是对未来高中三年,甚至之后更长远人生的深刻启示。

关于新生研讨课的试验与探讨 篇11

【摘 要】当前我国各高校针对高等教育中存在的弊端,进行了多方面的改革尝试。美国高校开设的新生研讨课在培养学生独立思维、创造性思維能力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当前国内部分重点院校也开设了研讨课。作者在少数民族预科生物理教学中进行了研讨课的教改试验,获得了一定经验。

【关键词】新生研讨课 逻辑思维能力 独立思考能力

一、前言

美国的教育体制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重视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思维方法,也注重学生与人沟通、交流等社交活动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美国高校的新生研讨课以讨论为主,学生是主体,教师起组织者和引导者的作用。讨论方式包括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着重培养学生的团体协作精神、书面和口头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强调了独立的思想和批判性、创造性思维,体现了大学教育的基本宗旨。

二、美国新生研讨课概况

2009 年,美国全国调查报告显示,87.3%的美国高校开设了新生研讨课,大部分高校的新生研讨课同时包含适应性课程和学术性课程,新生研讨课成为美国高等教育的一个亮点。美国高校普遍认为,新生研讨课在提高学生从事学术研究的能力、增加学生之间的联系、加强师生沟通和接触、提高学生的学分绩点和提高学生毕业率等方面效果良好。

新生研讨课的教育理念是以学生为中心和建构主义理论的运用,强调知识是认知个体主动建构而不是被动接受或吸收。因此美国新生研讨课重视新生主动的学习,让师生平等对话,注重运用不同教学方法使学生完成知识与经验的内化。在教学方法方面,美国本科新生研讨课采取的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探究式教学方法。通过引领学生对文字材料进行认真研读和批判性评论,布置各种具有探究性的书面作业,给予学生充分的讨论和交流的机会,使学生学会提出问题、运用材料、论证观点。为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研讨班每班学生人数一般少于30人。

我国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大、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吉林大学、重庆大学等高校也已经开设了新生研讨课。

三、研讨课教改试验过程与评价

(一)学情分析

进行教改试验的少数民族预科生的目标院校为二本院校,学生的高考分数在二本线以上,基础知识掌握比较扎实,具有一定的学习能力;但与重点研究型大学的生源比较,他们在学习积极主动性、思维能力方面还存在差距。

(二)试验过程与评价

先由教师简略讲解内容,下课时留下多个题目并指定文献由学生进行准备,讨论课时将学生分组,每组学生对一个题目进行讨论,得出该组对题目的观点并进行合乎逻辑的论证,再选派一名发言人阐述观点,其他组的学生可以就发言内容提问题并进行探讨,结束后由其他组学生和老师对该组进行评分,并由每小组学生对组内每一个学生评分,每个学生的最后得分为平均分。这种活动旨在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并有助于提高学生与人沟通、交流等社交活动的能力。在课堂讨论、交流的过程中,学生不但掌握了表达的技巧和提高了交流的能力,而且还形成了一种包容的心态,能够理解和接受各种不同的观点和见解。教师会对学生的独特观点表示赞赏,进行鼓励。

讨论课结束后,每个学生选取一个自己感兴趣的论题写一篇300字以上的论文为作业,着重强调逻辑思维,观点是什么都不要紧,只要有理有据,自圆其说就可以,旨在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特别鼓励学生提出新颖独特的观点,更欣赏批判性思维。强调要有独立的分析和思考能力,而不是没有思考,被动接受别人观点。

讨论课上,各组学生在课前准备的基础上,经过10分钟组内讨论之后,每组的发言人轮流发言,学生对其提问并讨论,部分学生谈出了比较精彩的观点,并展示了幽默的谈吐,但也有部分准备不足,照搬别人观点,完全没有自己的分析和思考。课后作业的小论文,学生的选材比较广泛,涉及永动机的设计、世贸双厦的倒塌、猫咪坠楼、武术表演等,虽显稚嫩与肤浅,但毕竟体现了同学们对生活中的物理现象的感悟与思考。

总体来讲,本次试验的结果差强人意。考虑其原因,大致可归为以下几点:其一,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不足,不够投入,少有体现出对物理学问题的兴趣,这应该与学生经历过高考后的心理疲劳有关,很多同学表现出厌学情绪;其二,班级人数超过50人,大部分同学没有表现的机会,因而部分人缺少热情,讨论课的人数应该不超过15人为宜;其三,讨论课在没有成为公认课程的情况下,同学们仍缺少认同,不够重视这种活动;其四,国外的高校实行淘汰制,学生必须努力学习认真面对每一门课程才能毕业,然而国内的高校严进宽出或者宽进宽出,并随着高校的扩招对学生的要求越来越低,学生无须用心投入即可毕业,学习的刻苦程度相比美国学生相差甚远;最后,因教师本人并没有参加研讨课的学习经历,经验不足,组织教学的过程中难免有失水准,美国高校对研讨课教师会有专门的培训。

四、结束语

现代高等教育的水平相比过去相差甚远,要使我国高校教育水平有效提升,应该回归传统,才可以避免各种弊端,教育水平真正的提升有赖于体制上的根本转变。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为学生负责,不懈努力,积极进行教改尝试,为我国的高等教育献出自己的绵薄之力。

【参考文献】

[1]林冬华.美国新生研讨课全国调查20年:背景、发展与启示[J].中国高教研究,2011(11).

[2]张红霞.美国大学的新生研讨课及其启示[J].中国大学教学,2009(11).

上一篇:高三语文复习方向有哪些下一篇:教案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