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汉卿与《窦娥冤》

2024-12-2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关汉卿与《窦娥冤》(推荐7篇)

关汉卿与《窦娥冤》 篇1

中国元朝时候的戏剧作家关汉卿,是中国文学史和戏剧史上最伟大的作家之一。他创作的悲剧《窦娥冤》,700年来久演不衰,并被译成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地广泛传播。

关汉卿生活在公元13世纪的元朝,他机智幽默,风流倜傥,博学多才,擅长吟诗、吹箫、弹琴、舞蹈、下棋、打猎等各种技艺。关汉卿长期居住在都城大都里,曾经在皇家医院任职,但是他对医术不太感兴趣,对编写剧本却非常热心。那时,元朝正流行一种戏剧,叫“杂剧”,杂剧在内容上丰富了民间说唱故事,而且广泛反映了社会现实,达官贵人和普通百姓都很爱看杂剧。关汉卿编写的杂剧不是为了给贵族消闲作乐,而是为了诉说百姓的疾苦。

当时,元朝政治黑暗腐败,社会动荡不安,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十分突出,冤案多得数也数不清,各族劳动人民都过着悲惨的日子。关汉卿非常同情生活在社会底层的老百姓,他辞去官职,进入社会底层了解人民生活,借助元杂剧这种艺术形式来揭露现实黑暗,寄托自己的社会理想。关汉卿了解人民疾苦,熟悉民间语言,同时他又具有卓越的艺术修养,这都为他的创作注入了活力。在他写的一支曲子里,他描述自己坚强、耿直的人格时说:“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响当当一粒铜豌豆。”所以,他创作的剧作,不仅深刻地反映了社会现实,而且还弥漫着昂扬的战斗精神。在他的笔下,受压迫的劳动人民不仅仅在苦难中呻吟,而且还表现出了正直、勇敢和本身固有的反抗精神,著名的悲剧《窦娥冤》就是他杰出的代表作。杂剧《窦娥冤》讲述的是青年女子窦娥的悲惨遭遇。在贪官桃杌的迫害下,被诬为“药死公公”,斩首示众。窦娥的冤案有巨大的典型意义,作家以“人命关天关地”的高度社会责任感,提出了封建社会里“官吏每(们)无心正法,使百姓有口难言”这个带普遍意义的问题,强烈地控诉了封建制度与民为敌、残民以逞的罪恶。通过窦娥血泪的控诉,引起人们对封建社会的现实秩序与传统观念的怀疑,把窦娥悲剧的意义升华到一个新的高度。

几百年来,这出戏一直受到人们的喜爱赞赏,被列为中国十大古典悲剧之一,并被译成多种文字,在全世界广泛传播。

关汉卿与《窦娥冤》 篇2

一.关汉卿的精神支柱为儒家文化

1.肯定窦娥的贞节, 反对女子再嫁

关汉卿创作《窦娥冤》的一个重要目的是表达出对于再嫁的否定的态度, 弘扬“失节事大”的儒家正统观念, 赞美窦娥的贞节观。剧中第二折几乎整个篇幅为窦娥斥骂选择再嫁的蔡婆, 寄生草中首尾以你怎样我怎样的对句表现窦娥与婆婆的不同性格, 表示自己坚决不改嫁的决心, 通过窦娥与婆婆守与嫁之间的对比, 表现了作者对窦娥行为的肯定。窦娥用“公公也, 则落得干生受”, “旧恩爱一笔勾, 新夫妻两意投, 枉教人笑破口”来羞辱婆婆, 到后来直接斥责“婆婆也, 你岂不知羞”, 实际上表达了作者本人对妇女再嫁行为的嘲讽, 并进一步通过窦娥做出“劝天下前婚后嫁婆娘每, 都看取我这傍州例”的警示, 以此告知天下妇女, 窦娥悲剧的造成不是由窦娥拒绝再嫁而是由蔡婆选择再嫁引起的, 因此女子应当守节。

2.赞美窦娥的“孝道”

对于张驴儿父子, 蔡婆的行为可以算作“助纣为虐”, 是她的懦弱自私给窦娥招来了灾祸, 而即使是这样一个婆婆, 窦娥依然能做到尽极孝道。“你道他匆匆喜, 我替你倒细细愁:愁则愁兴阑删咽不下交欢酒, 愁则愁眼昏腾扭不上同心扣, 愁则愁意朦胧睡不稳芙蓉褥。”三句词采振拔的愁则愁起调的排句, 表现出窦娥对婆婆的深切关心;窦娥在公堂上为救婆婆不惜委屈认罪, 牺牲自己的生命和名节;被押赴刑场途中怕婆婆伤心央求刽子手走后街, “俺婆婆若见我披枷带锁赴法场餐刀去呵, [唱]枉将他气杀也么哥, 枉将他气杀也么哥”, 即使自身难保也不忘对婆婆的关心和体贴;她变成鬼魂后还体念蔡婆的老来无依, 央求父亲将之收养, 代为尽孝, 窦天章听后云:“好孝顺的儿也”, 这是作为封建家长给予女儿尽孝的肯定, 也正是关汉卿给予窦娥温良恭顺的孝道的高度肯定。

3.赋予窦娥不妥协的反抗精神

窦娥对婆婆再嫁决定断然不从, 严词拒绝;张驴儿逼婚不成诬陷胁迫窦娥, 她没有害怕退缩, 毅然选择对簿公堂;当官府重刑拷打窦娥, 打得她“肉都飞, 血淋漓”也绝不屈从;在被打入死囚牢被判斩首时, 她对张驴儿严词痛斥:“我做了个衔冤负屈没头鬼, 怎肯便放了你好色荒淫漏面贼”;在窦娥绑缚刑场斩首时, 她高呼:“地也, 你不分好歹何为地, 天也, 你错勘贤愚枉做天”。她怨天咒地, 怒斥鬼神, 痛骂官吏, 发下三大誓愿, 爆发出无辜百姓对罪恶社会腐朽官吏的愤怒控诉;在被杀害后仍不放弃抗争, 终致沉冤昭雪。全剧四折窦娥的反抗对象经历了由张驴儿变为昏官虐吏至整个官场最后至整个黑暗社会, 但自始至终没有退却。关汉卿赋予窦娥不畏强暴、宁死不屈的斗争意志, 敢于斥骂官府官吏, 甚至天地鬼神的反抗精神, 也正是自我人格的彰显, 是对温柔敦厚、中正平和、怨而不怒、含蓄蕴藉的传统诗教的反叛。窦娥对黑暗势力的强烈反抗, 是作者对于这个朝代不满的反抗, 是其本人及其代表的整个阶级对于黑暗统治决不妥协的反抗, 窦娥对传统道德规范的坚决遵守, 实际表现的是关汉卿对于封建礼教的坚决遵守, 窦娥对真理和正义的执着追求, 实际上反映了关汉卿和他所代表的社会力量的不妥协不放弃的思想及一种对于儒家文化的价值理念坚定拥护的信念。

二.作品表现出儒家文明败于野蛮文化的忧患意识

在当时的元朝, 窦娥悲剧具有普遍性, 千万个像窦娥一般的弱小良善难以自保, 饱受压迫, 满怀冤屈却无处伸冤, 这样的统治是原始的、野蛮的。关汉卿通过文学创作的方式反映元代的社会现实时, 其审视的理性立足于儒家文化基础之上。窦娥在生活中守节尽孝, 严格恪守封建伦理道德, 但是却被封建社会无情地抛弃。她的善良美好体现着儒家文化的精神及使命, 她的冤死暗示着儒家文化被冷落, 儒家文化所倡导的道德规范和行为标准被遗弃, 儒家文化的思想统治地位的动摇, 儒家的独尊权威被挑战, 因此, 作者对元朝的野蛮统治极为不满。窦娥的不幸遭遇的描写凝聚着作者对于儒家文化存亡的担忧, 由于这种危机意识, 关汉卿通过窦娥对元代社会的朝政黑暗、吏治腐败、法纪松弛、道德沦丧进行了否定及批判, 对元朝统治者进行揭露及控诉, 而这样的控诉, 无疑直接表现了关汉卿的忧患意识。

关汉卿和其他封建社会的文人士大夫一样, 虽然憎恨贪官污吏, 知晓“衙门从古向南开, 个中无个不冤哉”, 了解“为善的受贫穷命更短, 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这种黑白颠倒的社会现实, 却仍寄希望皇帝来革新政治, 肃清贪官污吏, 相信还有窦天章这类好官能够替天行道、主持正义。所以对于这样的社会现实, 关汉卿不仅仅做了批判, 更在结局中做出了补救和改造的展望, 因此, 窦娥要求父亲“从今后把金牌势剑从头摆, 将滥官污吏都杀坏, 与天子分忧, 万民除害”。关汉卿弘扬儒家文化, 希望元代统治者在其统治思想中注入儒家文化的民本意识, 从而秉鉴持衡, 肃清吏治, 窦娥的要求实际上表达了作者渴望能够亲自参与国家的秩序整顿和建设的责任感, 渴望整顿混乱的社会秩序, 促使政治清明、国泰民安, 以天下为己任的使命感。在关汉卿的其他作品如《蝴蝶梦》、《鲁斋郎》中也特别强调清官对于吏治清明的作用, 《窦娥冤》题名为“秉鉴持衡廉访法”, 就表达了作者寄希望于统治阶级任用清官来为万民除害, 改造黑暗混乱的社会, 并且设想自己能够投身其中的政治愿望。

三.男权意识根深蒂固

首先, 仔细阅读《窦娥冤》便可发现其实剧中很多言论都不合窦娥的身份:第二折中窦娥道“旧恩忘却, 新爱偏宜;……亏杀前人在那里, 更休说本性难移”, 窦娥对蔡婆婆再嫁的行为批评用词未免太过尖刻, 在任何社会形态中晚辈这样教训长辈都是非常过分, 更何况在当时的封建社会。仔细分析可以发现, 窦娥对蔡婆婆再嫁的叱责如此严厉是因为她当时用的是一种男性的视角, 或者说窦娥在封建文化的影响下自然而然的用一种男性的思维方式来对婆婆的行为进行评价, 因此才会如此气愤, 而此处支配窦娥思想的便是关汉卿。“对蔡婆婆来说, 窦娥就是一个以女性形象出现的男性文化警察”。

其次, 在窦娥之魂向窦天章陈述冤屈时, 窦天章怒斥女儿之十恶不赦, 一字一句字地剖析何为三从四德:“我当初将你嫁于他家呵, 要你三从四德……到今日你辱没祖宗世德, 又连累我的清名。”当亲生女儿来找爹诉说冤情, 窦天章的第一反应是怒斥, 而不是同情或询问冤情, 并且一字一句地对窦娥进行关于三从四德的教育, 看起来非常不合情理, 但这正体现了关汉卿对于三从四德封建文化的弘扬。

再次, 张驴儿父子的有恃无恐也根源于其性别优势。张驴儿对窦娥的苦苦相逼, 实际上是男权社会中男性阶级对女性阶级的一种支配心理与占有心理。在想要霸占窦娥为妻不成, 反被窦娥推了一跤后, 张驴儿赌誓道:“我今生今世不要她做老婆, 我也不算好男子”。在男权制下, 男性与女性的关系实际上极为类似于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的关系:“尽管‘女性类似阶级的地位在阶级的范围内极易产生混淆’, 但‘主要的社会和政治区别, 其基础不是财富和地位, 而是性别”。张驴儿作为剧中人物, 其个性也是关汉卿赋予的, 张驴儿气急败坏下的赌誓正是一个流氓面对此状况的应有反应, 关汉卿熟知这样的心理, 才会把张驴儿的形象刻画得如此惟妙惟肖。可以说张驴儿对于窦娥不从产生的挫败感本质上是在男性作为统治阶级的时代下被被统治阶级拒绝的挫败感, 这在本质上也体现出关汉卿的男权意识, 整个封建社会存在的基于性别之上的不平等。

摘要:《窦娥冤》是关汉卿的代表作, 关汉卿通过《窦娥冤》表达了对元朝统治的不满, 对当时社会现实做出了无情的揭露和抨击, 体现出对于儒家文化落寞的强烈的个人忧患意识。主人公窦娥及其他人物的设计包含着关汉卿的特殊用意, 承载着关汉卿个人的生命意识和文化精神, 体现了关汉卿根深蒂固的儒家思想和强烈的男权意识。

关键词:儒家文化,忧患意识,男权主义

参考文献

[1]王季思.《中国十大古典悲剧集》 (上) [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第7—30页.

[2]马银琴, 周广荣.《搜神记》[M].北京:中华书局, 2009 (205) .

[3]徐扶明.《元明清戏曲探索》[M].浙江:浙江古籍出版社, 1986 (13) .

[4]张燕瑾.元剧三家风格论[J].北京:北京师范学院学报, 1986 (4) .

[5]张维娟.从《窦娥冤》看关汉卿的男权本质[J].中国戏曲学院学报, 2003 (5) .

《窦娥冤》与中国传统的正义观 篇3

一、元杂剧的叙事特点

尽管同为文学,但是一般说来,戏剧与传统中国社会的主流文学有一个重大不同,戏剧是叙事作品,而不是抒情的作品。即使元杂剧的主要构成成分是诗性的(曲),勾连整合这些唱段的框架仍然是一个故事。叙事作品除了要有头有尾,叙述方式也很重要。中国传统叙事作品的叙事方式是相当单纯(或单调)的。读者只要对中国传统叙事作品有较多的了解,并对西方文学作品有所了解,就会明显感到这一点。就总体来看,诚如陈平原所说,“中国古代小说在叙事时间上基本采用连贯叙述,在叙事角度上基本采用全知视角,在叙事结构上基本以情节为结构中心。”这里说的是中国古代小说,但是这三个特点以及由此形成的基本格局是为其他中国传统叙事作品分享的。在元杂剧中,这种叙事模式则更可以说是唯一的。

按照今天的叙事作品或戏剧结构标准,中国传统戏剧的结构看来很有问题。这一点在所谓紧凑而严密的《窦娥冤》中也非常明显。从该剧第二折开始,窦娥就一次次交代之前发生的、并在舞台上表现过的事件经历。并且这种交代完全是非个人化的,即不存在因个人视角造成的理解误差,不存在因时间流逝造成的个人记忆误差,也不存在因境况变化自然会发生的、因此观众可以理解的叙述者对相关事实的选择性描述——窦娥每一次都“真实、准确、完整地”叙述了之前的事件。这样的叙述,加上之前的舞台表现,给观众/读者造成了一种事件事实的高度确定性和无可置疑的客观性。此外,元杂剧作者往往不加节制地运用舞台空间,有学者曾对《窦娥冤》第一折的头一段戏作了分析,发现仅这一段戏中就五次“走马灯一般”地变化了舞台空间。也正因此,即使高度赞赏元剧的王国维也不得不(同时很犀利)地承认“元剧最佳之处,不在其思想结构”,一些当代学者也有类似的评价。但仔细琢磨一下,王国维等人的这一判断中隐含的有关戏剧结构的评价标准基本是“阅读的”。我不能赞同这一评价标准。在我看来,元杂剧追求的是一种在当时中国戏剧演出的环境中更能突现传统中国戏剧的抒情维度、便利戏剧听众欣赏的结构。在这个意义上,评价元杂剧之戏剧结构的标准应当是在当时条件下的戏剧演出效果,而不是抽象的唯质主义的戏剧标准。后面我会论证,在古代戏剧观赏的社会环境中,今天在我们看来冗长拖沓的这种戏剧文本结构完全不是演出的元杂剧的“缺点”,相反是优点。此刻,我们且而把注意力放在:这种戏剧结构方式和叙事方式相对于那种强调戏剧冲突的结构方式而言所具有的特点,以及这些特点对观众理解司法审判问题可能产生的影响。

这首先是一种浦安迪称之为“正史叙事者”的叙述方式,它呈现给人们的事件过程是高度确定的,造成了一种纯客观的叙事幻觉。这也还是一种全方位或“全知视角”的叙述,即叙述者不是作为一个具体的生活参与者、因此必然有观察理解之局限的人来叙述的,而似乎是一个总是在场,因此清楚了解事件发展全过程的旁观者,甚至是洞悉所有行为者之动机的智者来叙述的。在这个意义上,我更愿称其为上帝的叙述——尽管中国文化中没有西方的那个无所不在、无时不在且无所不能的上帝的概念。这种视角和叙述方式又可以称之为一种观众视角和叙述,因为只有剧场中的观众才有可能总是从旁观者的角度、从与剧中人没有直接利害关系的角度观看事件全过程。

这种叙事方式有其长处,符合普通民众的日常经验,因此便于观众尽快进入戏剧故事,无需花费时力来注意一些稍纵即逝的细节,容易造成一种身临其境/物我两忘的感受,强化艺术的感染力;每折戏中对前一节的重复便利了单折戏或单出戏的演出,也便利了晚到场以及其他未能观看先前剧情的观众;简单的结构和情节都有利于观众或读者从总体上把握人物和事件,促使观众或读者将总体同那些突出的细节联系起来考虑,从而既强化了对细节的感受,也强化了读者或观众对整体的把握;此外,这种结构和叙述还“规定了观众注意力的趋向,将之引向作者既定的内容范围”,令观众集中欣赏演员的念、唱、做、打,从情绪上感受元杂剧的抒情特点。从追求观众最大化的角度——而这恰恰是大众文化追求的——来看,这种结构是完全合理的。

但是,若是从智识的角度——这更多是精英文化的角度——来看,这种叙述方式又有一些显著的弊端。首先,在现实生活中,没有任何人是或能够这样去感受生活和事件的。现实生活中的每个人都生活在具体的时空中,他/她只能从自己的那个具体时空位置和特定视角去感受世界,既不可能有观众的视角,也不可能有上帝的视角,某种意义上,我们每个人都被禁锢在自己的世界之中。因此,传统中国戏剧叙事方式在赋予了一种上帝的眼光,给人一种无所不知的感觉之际,却使人们遗忘了自己的局限,不易反思自己有所不知或不可能知。其次,当戏剧引导观众从情绪上感受戏剧时,却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压制了观众从理智上感受戏剧——尽管这两者也可能相互补充。就本文讨论的司法审判来说,这种叙事完全压制和湮灭了裁判者的视角,淹没了它所面临的问题——法理学上的核心问题之一——即一个没有参与事件全过程的人何以可能确定地知道这件要求其予以裁判的争议之真相,并做出合理公道的裁判。我当然不是要求戏剧表演一定要从裁判者的角度进入,我只是说,在戏剧演出空间中,传统中国戏剧的叙述方式是排斥裁判者视角的,它给观众分享了一种上帝的眼光,使得观众难以深入感受和面对视角主义提出的问题,难以理解戏剧中裁判者的困境和难题。再次,也是从司法上看,这种叙事很容易导向一种实体正义的公正观——因为案件已经在舞台上得以完全展示。

当然,有人会说:“你说的只是剧场的效果!人们一般并不像堂吉诃德那样,把文学或戏剧中表现的生活当真。”但未必。看了书、戏、电影,有意无意地钻进书本充一个角色的人还是不少的。看了《红楼梦》,爱上林妹妹或薛宝钗或史湘云的男孩子,或是喜欢上宝哥哥的女孩子,从来就有。而看了电影喜欢上某个男女演员的现象更比比皆是。这其实是相当普遍的一种社会现象。毕竟文学艺术本身就是人们汲取社会生活的有关信息,影响自己生活决策的一种资源。正是这种堂吉诃德因素使得作为观众的我们,在面临像窦娥式的悲剧时,很容易追求一种实体正义,对发生事实认定错误的裁判者产生一种道德上的义愤。由于不能理解司法裁判的难题,普通观众和读者一般还很难理解这种错误的性质。在没有其他参照系以及其他可能的情况下,在其他因素(如共同体团结的心理需求)的共同作用下,人们很容易习惯性地从个人品德的进路来理解、塑造和概括生活的问题。这种视角一般同剧场空间和氛围相伴,但这种视角并不限于剧场。剧场效果对观众和读者的思考方式会有某种程度的塑造作用,会养成一种布迪厄所说的思考“惯习”,影响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对问题的理解和判断。同时,由于这种视角往往伴随对戏剧中的生活事件和人物的政治和道德评价,是一种文化和普法教育,因此,它也会培养一种思考和理解社会问题的基本进路和参考系,在这个意义上,这种审美的姿态有可能转化为一种对社会生活的姿态。

二、用来演出的元杂剧

如果说叙事区分了戏剧、小说、话本、传奇等与抒情诗,那么区分戏剧与小说、话本、传奇的就是表演。

戏剧的艺术效果并不仅仅是通过受众阅读实现的,主要是通过受众观看表演来实现的。上一节我已经提到过这一点。尽管我在这里分析传统戏剧与法律时使用的资料都是记录下来的文本,但在这些戏剧发生其主要艺术效果的年代,戏剧不是文本,甚至无需文本(剧本也仅仅是促成戏剧艺术效果的一个指南,尽管可能是最重要的指南)。因此,要细致地通过戏剧来考察法律与文学,研究者就不能仅仅阅读文本,而必须想象性地构建一个戏剧和戏剧发生的空间,想象戏剧的表演,想象戏剧是如何、对什么人以及在什么样的环境中发挥作用的。

举个例子。在《窦娥冤》剧本中,审理窦娥一案的楚州太守桃杌出场时,首先有一段括号内的文字“(净扮孤引祗候上,……)”。如果仅仅从叙事的维度来看,“净扮孤”这三个字对于该剧剧情发展并不重要;但若是考虑到这是戏剧,这三个字就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是作为演出之用的戏剧文本,而不是作为文学阅读的剧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提醒我传统戏剧是在构建一个高度形式化的世界,这种形式化的艺术世界有可能隐含着作者对于这一戏剧的政治、道德评价以及他对观众或读者的政治和道德引导。这些形式性要素有:

主要人物的姓名。通过姓名谐音暗示或字面含义,作者构建了一个善恶对立的世界。《窦娥冤》中判决窦娥死刑的楚州太守桃杌,《十五贯》中判决冤案的县官过于执就是两个最典型的例子。桃杌的名字来自古代的四凶之梼杌。而过于执的名字则更为直白——“过于固执”。更直接的方式则是借助民间公认的或已得到确认的道德权威人物,例如包拯、王然、钱可(钱大尹)、张鼎,把这些道德权威人物普遍化、符号化。(这大概就是为什么《元曲选》中共有15出“公案剧”,其中10出清官(吏)都是包拯,两出是王然,另外两出是张鼎)

上场诗和开场白。人物的名字固然有暗示作用,但这种作用更多针对阅读者,因为舞台很少对这些官员直呼其名。为避免这种暗示“失效”,传统戏剧中更多利用了“上场诗”和“开场白”来界定戏剧人物的身份或性格。一项有关元杂剧上场诗的实证研究发现,在元杂剧的全部上场诗中,界定身份的占了80%以上,界定性格的则占了40%。如《窦娥冤》中桃杌的上场诗是“我做官人胜别人,告状来的要金银;若是上司当刷卷,在家推病不出门。”相反,戏剧中作者的正面人物的上场诗则充满了正义和豪气。

角色分类和脸谱。上场诗以及开场白尽管很重要,但戏剧更多是一种视觉的艺术,因此,传统中国戏剧非常注意角色的分类。只要阅读元杂剧剧本就可以发现,剧中的一切主要人物都是以角色登场,而不是以人物登场——即是以类型化的人物登场的,而不是以具体所饰的人物登场。为了凸显角色分类,传统戏剧采取了包括唱腔、台步、身段等在内的种种艺术表达方式,其中最重要、也最容易为人们感知的无疑是与这些角色相伴的面部化妆,即脸谱。与上场诗相比,脸谱更为直观,并且只要人物登台上场表演,就会持续地呈现出来,不断地对观众发挥作用。随着故事情节的展开,戏剧人物的行为会不断印证和充实角色和脸谱预先传达的信息。虽然这个体系由于过于形式化和简单化,表现力必然有限,但是它的作用大致相当于预先的“格式化”:一方面它为观众提供了一个最基本的艺术分类,一个初步的艺术参照体系,可以大大节省观众理解剧中人物和人物之间的基本关系所需要的“费用”;另一方面,在任何具体的戏剧中,通过这种角色、脸谱所构成的基本格局,辅之剧中人物的姓名和上场诗,就可以迅速构建一个更为复杂的象征性的艺术世界和道德世界,便于观众利用其最基本的艺术直觉或者是其在先前观看戏剧演出中累积的艺术经验迅速进入新的剧情,理解新的故事。这个艺术欣赏过程,是一个艺术经验的强化过程,为观众下一次同戏剧遭遇做好了准备。这一点,在一个戏剧作为世俗艺术刚刚兴起,剧团到处流动,演出通常没有固定剧场,由于社会中普遍没有精确地计时装置因此没有统一且固定的演出时间,观众可能随时出入“剧场”的社会空间中,对于保持戏剧的可观赏性,对于吸引观众、塑造观众,造就戏剧的市场,进而促成戏剧生存和发展的社会条件具有无可辩驳的重大意义。从这种谱系学的角度看,这个形式主义系统不仅是艺术的,而且更多是社会的、功利的。它不是为了艺术而艺术的产物,而更多是为了生活的艺术,是为了戏剧和戏剧演员生存的艺术。它的发展形成不是本质主义的,而是社会建构的,在漫长的发展进程中,它还逐渐承担了道德的、政治的功能,因此成为一种戏剧人物的道德和政治分类系统。这就是所谓的“心所喜者,施以生旦之名,心所恶者,变以净丑之面”。抽象的角色和脸谱创造的艺术世界不仅把人物性格形式化了、标准化了、简单化了、类型化了,还在一定程度上把传统社会的道德评价体系形式化了,进而把传统社会的社会生活也进一步形式化、标准化、简单化和类型化,将之同艺术紧密地混合在一起了。

三、《窦娥冤》与《哈姆雷特》

在这里,我可以将《窦娥冤》与莎士比亚的悲剧《哈姆雷特》做一简单的对比。《哈姆雷特》是许多读者都熟悉的,我想从认知的角度分析一下哈姆雷特为什么会在复仇问题上一直犹豫不决。

戏剧一开始,哈姆雷特的父亲已经死了,母亲已经改嫁给哈姆雷特的叔叔、继任国王、哈姆雷特心目中谋杀父王的嫌疑犯。尽管哈姆雷特有这种怀疑,但是他没有任何可靠证据,戏剧中也没有为观众提供任何直接的证据。所有的证据都是推断的,甚至有迷信的色彩。哈姆雷特是从鬼魂那里得知父亲是被叔叔杀死的(但这也可以作一种日有所思,夜有所悟的解释),后来又从叔叔对戏剧中谋杀情节的反应获得了新的线索,此外,他还发现有人试图谋杀自己。但是,所有这些是否足以证明叔叔就是杀害父亲的凶手呢?对于一个现代的理性的人——哈姆雷特来说,这还是非常不充分的。哈姆雷特是一个需要和渴求高度确定性的人,也正因此,他又是一个质疑一切未知事物的怀疑主义者。显然,鬼魂的告知、叔叔的异常反应都不足以让他得出一个“没有合理怀疑”的判断。而正是这种对确定性的追求剥夺了他行动的能力,“决心的赤热的光彩,被审慎的思维盖上了一层灰色”。

许多人会说,戏剧中的哈姆雷特并不是一个案件裁判者,因此与司法裁判官没有可比性。但是,提出这个问题的人只是从制度的名称上来考虑,如果就思考的境况而言,哈姆雷特更类似一个现代的司法裁判者,也因此,哈姆雷特遇到的问题就是一切审判者在审理疑难案件中都会遇到的两个问题,首先是,在未参与事件全过程因此不了解事实真相的情况下,如何依据现有的并不充分的证据做出判断并据此行动。这里有一个无法解决的认识论问题;更重要的是加了着重号的问题,即司法是要行动的,并且常常要在信息不完全的条件下行动,决定他人的身家性命。裁判者不可能等到一切都弄清楚了——这一天也许永远不会来到——再行动。设立司法机构的目的就是要审判者在现有的不完善的信息条件下作出人们认为比较正确的而不是绝对正确的判断并行动。法官无法逃脱这一任务。另一个问题则是一旦出错,由谁来承担或来分担这一道德责任。现代司法已经通过设立一系列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化解,或是回避了裁判者面临的这两个问题——由于诸多机构的参与,有多个审级,也由于裁判者不承担举证责任,因此裁判者即使发生裁判错误,也可以推卸或至少减轻这一责任。在这个意义上,尽管《哈姆雷特》的核心也许不是讨论司法的问题,但是它对于从直观上理解司法的核心问题、理解法官的视角和难题却可能有着巨大的启发和震撼。因此也可以说,《哈姆雷特》是一部有关司法的经典作品。

接下来,我们要考察这种巨大的冲突以及其中隐含的认识论和道德问题是如何在《哈姆雷特》中呈现出来的。如果同中国传统戏剧,如《窦娥冤》或类似的公案剧对比,读者就可以看到,凸显这一问题的主要是《哈姆雷特》一剧的叙述方式——莎士比亚没有把哈姆雷特父亲之死直接搬上舞台。这种叙事方式使得受众在一定程度上分享了哈姆雷特的位置,由于不了解哈父的死亡真相,受众(包括读者)都必须且只能根据在某些人看来充分而在另一些人看来并不充分的证据做出判断,受众分享了哈姆雷特的那种有局限的人的焦虑和怀疑,从而,在我看来,凸显了人类在裁判上所面临的注定是永恒的问题。

西方社会的司法/正义女神是一个蒙上眼睛的女神。这一形象的意味,并不完全如同中国当代法学家所认为的那样,仅仅是不考虑个人性特点地平等地适用法律(那是实体法的意义);她也完全可能是对司法裁判官的发现真相的能力的一种隐喻。而中国传统社会人们心目中的正义之神(如果可以这样说的话)——老天爷似乎必须是“长眼的”。

必须申明,我并非在比较东西方司法正义的优劣。脱离了司法正义发生的具体语境,这种比较是没有意义的,势必是一通政治正确的胡说。我在这里试图强调的仅仅是,戏剧(以及其他故事性文艺作品)的叙述方式不同可能对人们的正义观有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塑造他们对于司法的预期,影响他们对司法难题的理解,并进而影响他们对司法判决的判断。只有在一个承认审判不可能完全重构以往之真相的社会中,人们才可能对案件裁判者的困难有所理解,并对其智识和判断错误予以适度的宽容;而在一个强调案件真相完全可以重构的社会中,案件裁判者的错误就难以容忍,智识的或判断的错误就更可能被视为道德的缺失。

四、另一种《窦娥冤》

为了进一步说明这一点,也许可以进行一个思想的试验,或者说对《窦娥冤》作一种想象性的改编,我们会发现《窦娥冤》的悲剧同样会出现,甚至,张驴儿本人也可能是一个悲剧人物。

戏剧是从张驴儿父亲死亡开始;甚或基本结构不变,仅仅删除张驴儿在舞台上表演出来的购毒、下毒的情节,即作者和观众都摒弃那种全知全能的上帝的眼光,那么,这个故事就会复杂得多,我们对窦娥、甚至对张驴儿都会有更为复杂的推断,因而会有更为复杂的道德评价。当然,我们还是可以做出张驴儿下毒的推断。但是,我们即使可以从前面的剧情所展示的窦娥的性格逻辑排除窦娥下毒的可能,我们却无法排除这样一种可能:没有任何人下毒,他父亲是因突发脑溢血或心肌梗死而死的。也许,喝羊肚儿汤仅仅是一个与张父突然死亡偶然重合的现象。至少从我们今天的知识来看,生活中发生这样的意外是完全可能的。不错,张驴儿好色、无赖,但没有证据证明他一定会无赖到投毒杀害蔡婆婆的程度。毕竟蔡婆婆还是他父亲钟情的对象;有蔡婆婆在,也许更容易控制孝顺的窦娥,至少窦娥不会出走,而一旦蔡婆婆死了,无牵无挂的窦娥可能反抗性更强;毕竟张驴儿也曾有过光荣的“见义勇为”的历史,从赛卢医手下救过蔡婆婆。而另一方面,剧中的张父也有60多岁了(剧中蔡婆婆已经60多岁了),非常好色,每每大献殷勤,又每每受挫,在色迷心窍的情况下,突发脑溢血或心肌梗死而一命呜呼,并非没有可能。如果我的这种思想的实验能够成立,那么我们作为受众就有可能理解审理此案的官吏所面临的困难了。事实上,审理案件的官吏每每处于这样的立场上,甚至境况更糟。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思考的问题首先会是,究竟什么原因造成了张父的死亡?然后,才可能是,如果是投毒谋杀,究竟谁更有可能?我们的注意力就会首先关注事实的问题,而把道德判断暂时悬置起来。但是,即使没有任何人下毒,在传统社会的技术条件下,只要张父突然死亡,就仍然可能导致窦娥的悲剧。因为人们所能了解到的也只是张父喝了窦娥做的汤之后死了,进而只能根据这两个事件的先后秩序来推定两者之间的关系。他们会感到窦娥并不是完全没有可能进行这种反抗的。“兔子急了也咬人”,为什么贤良的窦娥就不可能做出不可思议的事来呢?综上,只要没有现代才可能有的科学技术手段来分辨究竟什么是张驴儿父亲死亡的真正原因,那么窦娥的悲剧依旧可能发生。

如果上面的思想实验能够成立,我们甚至可以怀疑,张驴儿最后被处死是否是另一个悲剧。张驴儿好色、无赖,他经常外出因此有机会购买毒药(尽管戏剧不必表现他购买了毒药),他也曾替窦娥端过汤因此有机会投毒,他也有陷害窦娥解脱自己的动机和利益;加上窦天章对自己女儿的信任,以及窦娥的誓愿以及作为验证的当地三年大旱;在一个人们普遍坚信突然死亡必为有人投毒所致的时代,排除了窦娥投毒的可能性之后,窦天章完全有理由甚至只能相信张驴儿是真正的凶手,而在窦天章施加的重刑之下(记住,元杂剧中的清官也同样大量使用刑讯),张驴儿屈打成招,最终被处死,几乎成为必然。这样的一个张驴儿就会是一个更为复杂的,但在现实生活中并非不存在的人物。而一旦这种设想可以成立,那么张驴儿最终作为投毒者被处死就是另一个悲剧。我们的心会感到十分沉重,甚至更为沉重。但这种可能都被排除了——仅仅由于关汉卿在剧本中将张驴儿购毒和投毒的情节都搬上了舞台,使我们尝到了上帝的视角。一个确定的事实就改变了我们理性和道德思考的空间,改变了我们可能提出的问题,湮灭了事实上我们经常遇到的、因为事实不确定而无法做出判断的问题,湮灭了我们更经常遇到的自以为是因此做出了追悔莫及之决定的问题。只要同前一节《哈姆雷特》的结构和叙事相比,我们就可以看到这种上帝视角和剧场效果对我们判断的影响。在传统中国戏剧中,观众从来没有面临哈姆雷特式的困惑,从来无法感受“司法”官吏总是会面临的难题。并且,这不仅是中国传统戏剧的特点,在我阅读的不算多的其他中国古典的叙事文学作品中,也几乎都是这种上帝眼光的叙事(例如《史记》),没有哪位作者是从一个会犯错误的普通人的视角来讲述故事的。

我不愿在此全面评价这种叙事方式可能带出的一系列思维和情感的特点,更不愿简单地评价其优劣,这不仅超出了本文的主题,更超出我的能力。我也不想做出一般的概括性断言,说这是中国传统的永恒不变的文化基因,因为今天中国的许多小说,包括破案故事,都已经不再延续这种叙事程式了。有一分事实,说一分话,在这里,我只想暂时地但是有根据地说,中国传统戏剧的叙事方式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人们对现实的理解,塑造人们的认知结构,并养成一种并不仅仅限于艺术欣赏的思考、分析问题的习性或便利;并且,由于认识论怀疑主义的缺失,中国人更容易转向用道德主义视角来理解人的错误。这一分析其实还告诫了我们道德评价的另一个限度——只有当事实是明确无误时,道德评价也许才是必要的;而在事实还不清楚时,匆忙的道德评价往往会湮灭对事实的探讨,并且可能带来更多的悲剧。这一点对于当代中国法学界(事实上是中国社会人文的各个学科)近年来比较流行的各种政治正确和匆忙表态应当是一种告诫。

链接

张蕴古之死催生死刑复奏制度

王恺

公元628年的一天,官职卑微的张蕴古将他的建议信《大宝箴》,从其任职的幽州总管府不远万里带到都城长安呈给唐太宗,他因此得到了唐太宗的赞许。唐太宗将张蕴古提拔为执掌全国刑狱的大理丞。

公元631年的一天,唐太宗接到奏报:城中一个名为李好德的人装神弄鬼,妄议朝政。唐太宗当即下令将李好德逮捕收监。

大理丞张蕴古在审理此案的过程中发现另有蹊跷。张蕴古发现,李好德喜怒无常,经常神志不清,可能患有精神分裂症,不应受到惩处。唐太宗就下令赦免了李好德的罪。

皇帝的赦令一下,张蕴古就兴冲冲地来到狱中把好消息告诉了李好德,此举恰好被监察御史看见。令监察御史惊讶的是,张蕴古当天在牢房里摆开棋盘和李好德对弈起来。

监察御史认为此事一定是张蕴古营私舞弊,于是向唐太宗参了张蕴古一本。

监察御史经过调查,一项对张蕴古极其不利的证据浮出水面:张蕴古的籍贯在相州,而李好德的哥哥恰好时任相州刺史。这么看来,张蕴古的蓄意包庇是有动机的。

震怒的唐太宗命令太极殿内几个侍卫将连声喊冤的大理丞当场拿下。此时的唐太宗已经听不进任何辩解了。当日,张蕴古就暴尸东市街头。

然而,没过几天,文武百官就被召集到一起重议此事,唐太宗显然对处置张蕴古感到后悔。这天,唐太宗在整理奏章时偶然看到了三年前张蕴古呈上的那本《大宝箴》,不禁想到当年魏徴提醒自己“兼听则明,偏信则暗”,这如当头棒喝,唐太宗深深自责,在处决张蕴古之前,甚至没有给他一个申辩的机会。张蕴古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他非常爱好下棋,没想到,这给他招来了杀身之祸。

在大殿之上,唐太宗厉声督责众臣说:“张蕴古执法犯法,应当治罪,但是罪不至死。当时我一时气急将他处决,可你们这些大臣居然没有一个人站出来劝阻我!人命至重,一死不能再生。以后再有判处死刑的,京师之内五次复奏,京师之外三次复奏后,才能行刑。”

窦娥冤雷雨 篇4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窦娥冤》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第一单元第一篇讲读课文,地位比较重要。这单元主要是戏剧教学,只有三篇课文,却网罗了古今中外戏剧的精华,因此,每一篇的分量都是比较重的,需要突出各自的特色。教授《窦娥冤》的时候,主要引导学生从中理解和把元杂剧的基本特点,积累戏剧欣赏的经验。同时,引导学生理解当时的社会现实及阶级矛盾,对剧作的社会意义有所认识。教学目标:

⑴、了解元杂剧的特点;初步了解关汉卿戏曲语言的艺术特色。⑵、了解剧情;以第三折中《滚绣球》、《耍孩儿》等曲词为重点,赏析戏曲语言。⑶、鉴赏剧作的超现实情节,把握其浪漫主义艺术特色。

⑷、分析主人公窦娥的形象,认识窦娥的刚烈性格和反抗精神。通过窦娥冤这一历史冤案,认识元代社会黑暗和统治者的残暴,认识当时阶级矛盾的尖锐。⑸、结合人教版配发的《第二课堂》“学习活动”练习,开展研究性活动。教学重点: 即目标之⑵、⑶、⑷

教学难点: ⑴、第三折的开头窦娥对天地鬼神的指斥与结尾要感天动地之间的矛盾。

⑵、对第三折[端正好][滚绣球] [耍孩儿]等曲子的理解,对全剧情节高潮的认识。

二 教学方法

诵读法 讨论法,点拨法 教具准备 课件 黑板 三 教学过程 整体感知

关汉卿,号己斋叟,金末元初大都(现北京)人。元代杂剧的代表作家,也是我国戏剧史上最早也最伟大的戏剧作家。他与郑光祖、白朴、马致远齐名,被称为“元曲四大家”。元杂剧简介

元杂剧是用北曲演唱的一种戏曲形式,金末元初产生于中国北方,是在金院本基础上以及诸宫调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特点明显,体制严格,是一种歌唱、说白、舞蹈等有机结合的戏曲艺术形式。且有韵文和散文相结合的、结构完整的文学剧本。

元杂剧通常由四折组成,一般分别为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四折之外还可以加一两个楔子,楔子一般放在第一折之前,介绍剧情;也可放在两折之间,作为过场。也有少数杂剧突破了一本四折的形式,如《西厢记》是五本二十一折的连本戏。音乐上,每折用同一宫调的若干曲牌组成套曲,每一曲牌都属于一定的宫调,剧本中每套曲子的第一支曲子前面都标明宫调。杂剧角色分为末、旦、净三大类和一些杂角,舞台演出由曲词、宾白、科介三部分组成。

《窦娥冤》全剧共四折,开头有一个楔子。由蔡婆婆独白开始,四折分别是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课文是剧本的第三折,写窦娥被押赴刑场杀害的悲惨情景,是全剧矛盾冲突的高潮,揭露了元代吏治的腐败残酷,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黑暗,歌颂了窦娥的善良心灵和反抗精神。

学生思考:这折戏可分为几个场面?用简洁的词语为这几个场面标上小标题。明确:共三个场面,即文章可分为三个部分。

(一)开头至“只落得两泪涟涟”,是窦娥被押赴刑场途中诉说冤屈,指斥天地鬼神的场面,可概括为:指斥天地(板书);

(二)“刽子云”至“负屈衔冤”,是窦娥请求走后街并与婆婆诀别的场面,可概括为:诀别婆婆(板书);

三)“刽子做喝科”至结束,是窦娥发下三桩誓愿并应验的场面,可概括为:三桩誓

朗读第一部分的唱词。

2、《端正好》表现了窦娥怎样的思想感情? 提示:表现了窦娥满腹冤屈与怨恨。

3、“游魂先赴森罗殿”句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怎样理解? 提示:讳饰,实际是说被杀头而死。

4、《滚绣球》中有一句是说命运不由自己掌握,这句话是哪一句?它采用了什么手法?

提示:“有日月朝暮悬,有鬼神掌着生死权”。采用了兴的手法。

5、引用“盗跖、颜渊”的典故有什么作用?

提示:这里是用以指责天地好坏不分,黑白颠倒。

6、《滚绣球》中有一句话揭露了社会的严重不公,它是哪一句? 提示: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

7、窦娥为什么要指斥天地鬼神? 提示:在封建社会里,人们不仅受到封建政权的压迫,还要受到神权的严重束缚。按世俗的观念,天地鬼神是明察世间是非,主持人间公道的。封建官吏为了愚弄人民,也往往以青天自喻。受封建神权思想的严重影响,窦娥一直认为天地鬼神能为她主持公道;当张驴儿把谋害人命的罪名强加于其身时,她仍相信官府能主持正义,惩恶扬善。只是在黑暗而残酷的现实面前,她才逐步觉醒起来,并终于看清了“衙门自古向南开,狱中无个不冤哉”的社会本来面目。在《滚绣球》一曲中,她强烈抨击天地鬼神清浊不分,是非混淆,致使善良横遭杀戮,恶人得以横行。她对神权的大胆怀疑与谴责,实质上也就是对封建官府、对现实社会的黑暗统治的强烈控诉和根本否定。在当时的社会中,天地鬼神是被视为神圣不可侵犯的,但窦娥敢于怒目青天,顿斥大地,对之进行愤怒斥责。我们可以看到窦娥初步而又朴素的觉醒意识和强烈的反抗精神,这也反映了当时广大人民群众对封建统治的不满和反抗。

8、背诵“滚绣球”。第二课时

一、赏析第二部分:

1、朗读第二部分

2、窦娥为什么叫走前街而不走后街?这表现了她怎样的性格?

提示:这折戏中写她赴刑场时,求刽子手走后街不走前街的细节,可见其性格的善良——自己已走在通向死亡的路上,想到的还是如何不使年迈孤寂的婆婆伤心,这是何等的善良啊!而剧作家越是刻画她的善良,也就越发显出其冤屈,她的抗争与反抗也就越发令人同情。试想一个平时心地善良的百姓竟被昏官断为杀人的凶手,可见当时的吏治是何等的腐朽;一个素来性格温顺的女子最终也作出了如此强烈的反抗,可见当时的社会对劳动人民,特别是劳动妇女的压迫是何等的深重。

3、作者再次利用婆媳对白,叙说窦娥的冤屈,在情节上起何作用?

提示:主要用以激发人物的内心冤屈,表现人物内心愤恨,为后文发三桩毒誓作铺垫。

4、窦娥临死前反复叮嘱婆婆要祭奠她,是出于怎样的思想感情?

提示:这正是体现窦娥难以舍别婆婆,表现了她对婆婆的挂念;安排婆婆做这些事,是让婆婆有所寄托,以免婆婆孤独痛苦或生轻生之念;可以增强悲剧气氛;白发人送黑发人,白发人祭奠黑发人,更加突出社会黑暗,无公道可言。

5、窦娥说自己“没时没运,不明不暗,负屈衔冤”,这话怎样理解?

提示:因为现实难合人意,她在这种是非颠倒的社会中感到无能为力,只能感叹自己时运不济;这样说也可以安慰婆婆,减轻婆婆的悲伤,体现了她的孝顺。

二、赏析第三部分:

提问:窦娥临刑时发出哪三桩誓愿?她所希望的是什么?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明确:窦娥临刑发出三桩誓愿,第一愿是血溅白练,希望在场的人立刻了解她的冤情,让“四下里皆瞧见”,以证明她“委实的冤情不浅”。第二愿是六月飞雪,以“免着我尸骸现”,表明她的清白,希望自己的冤屈得到上天的反应。第三愿是要楚州大旱三年,为的是“官吏每无心正法,使百姓有口难言”,这已经不仅是为了证明自己的冤屈,而是希望上天惩治邪恶,斗争锋芒直指贪赃枉法、草菅人命的昏官污吏。

窦娥临刑的三桩誓愿,一愿比一愿深刻,一愿比一愿强烈。她发下三愿,为的是把自己的冤情昭示世人,感动苍天,让人们知道“这都是官吏每无心正法,使百姓有口难言”。这充分揭露了当时社会官吏昏聩、吏制腐败、人民蒙受奇冤呼告无门的社会现实,表现了女主人公至死不屈的斗争精神。这既是本折的高潮,也是全剧的高潮,主人公的反抗精神由此得到充分的体现,人物性格也得到充分的展示,一个善良而又有强烈反抗精神的妇女形象丰满、鲜明地立在我们面前。

“这都是官吏每无心正法,使百姓有口难言。”这具有概括性的语句,是主人公认识的结晶,也是剧本的点睛之笔,一语道破形成窦娥冤案的社会根源。作品表明,窦娥的悲剧,是社会的悲剧。

她的三桩誓愿与前面对天地的指责是什么关系呢?是否矛盾呢?

明确:窦娥对天地鬼神的严厉指斥和要感动天地,显然是矛盾的。可见,窦娥诉冤过程中对天的怀疑和依赖是始终交织在一起的。这正反映了作家的历史和阶级的局限,一方面,他通过窦娥指天斥地从根本上批判封建统治阶级,表达自己变革现实的愿望。另一方面,又不能从根本上提出救民于水火的办法,只能靠天地动容来昭雪窦娥的冤案。

作家为什么要在这折戏的结尾安排“三大誓愿”这样的情节呢?

这不仅要把自己的冤情昭示世人,而且要感天动地,让人们都知道“这都是官吏每无心正法,使百姓每有口难言”。这三愿充分揭露了当时社会官吏昏聩,法制腐败,人们蒙受奇冤而又呼告无门的真实情况。它着力表现主人公与社会恶势力斗争的至死不屈的斗争精神,三桩愿也是作家美好理想的形象体现。作者运用浪漫主义艺术创作手法,通过奇特的构思,借助于想象,借助于天地震惊、人神共怒的艺术处理,使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发生乃至实现的事在艺术舞台上发生并得以应验。这样的安排和处理,虽违背事物的常见原理,却又合乎人情,从而有力地体现了广大人民伸张人间正义,杀却贪官污吏,洗雪天下冤屈的良好愿望。

三、总结窦娥形象

窦娥是一个饱受封建压迫与摧残的充满反抗精神的劳动妇女的形象。他善良勤劳、孝顺贤惠,同时又刚毅顽强,敢于与恶势力拼斗到底。她生于严酷的腐败的封建统治之下,注定要走向悲剧的结局。

四、概括主题

作者通过窦娥蒙受的千古奇冤,揭露了封建社会的黑暗,统治阶级的昏庸残暴,歌颂了窦娥的美好心灵和反抗精神。她的悲剧性格,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和强烈的感染力量。整体把握

提问:这折戏三个部分彼此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对塑造窦娥形象起到什么作用? 全剧揭示了怎样的社会主题?

分析:三个部分贯串了一个“冤”字,由冤生怨——由冤生悲——由冤生誓。前两个部分显示了窦娥性格中坚贞刚烈和善良敦厚的不同侧面,第三个部分进一步表现了窦娥对含冤而死的不甘心,不瞑目,从而更集中更充分地展示了她的反抗精神。三个部分层相递进,逐步揭示了人物的性格特征,突出了窦娥的叛逆精神。剧作通过窦娥蒙受的千古奇冤,揭露了封建社会的黑暗,统治阶级的昏庸残暴,歌颂了窦娥的美好心灵和反抗精神。

板书设计

窦娥冤

关汉卿 1.不分好歹

一、指天斥地(怨)2.欺软怕硬(对封建统治者的否定)

3.错勘贤愚

1.避见婆婆

二、决别婆婆(悲)

2.倾诉真相(淳朴、善良的心灵)

3.微薄要求

1.血溅白练 三、三桩誓愿(愤)

2.六月飞霜(至死不屈的反抗精神)

3.亢旱三年

揭露元代社会的黑暗、吏治的昏庸残暴

歌颂窦娥美好的心灵、反抗的精神

一、教学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雷雨》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第一单元第二篇讲读课文,地位比较重要。这单元主要是戏剧教学,只有三篇课文,却网罗了古今中外戏剧的精华,因此,每一篇的分量都是比较重的,需要突出各自的特色。教授《雷雨》的时候,主要引导学生从中理解和把握戏剧的基本特点,积累戏剧欣赏的经验。同时,引导学生理解当时的社会现实及阶级矛盾,对剧作的社会意义有所认识。2.学情分析

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现代戏剧。在此之前,他们刚学习过中国古代戏剧《窦娥冤》,对戏剧有一定的认识,在学习的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对比古今戏剧的不同,同时为学习外国戏剧《哈姆莱特》打下基础。学生对电影比较感兴趣,对于一些已经拍成电影的经典戏剧,要引导学生对比学习,了解戏剧文本与实际演出的不同。让学生在课余时间观看影片。教学目标

(1)了解戏剧常识,作者及作品梗概。走进作品,走进大师。学会鉴赏解读戏剧 能力目标:(1)体会作品中起伏跌宕的戏剧冲突(2)通过语言的品味来分析戏剧人物的个性特点(3)训练独立阅读、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写作能力

情感目标:关注人的情感与生存环境之间的矛盾冲突,培养人文情怀。

3、说教学重难点

根据教学目标和教材的特点,我计划共用三个课时来讲授《雷雨》。对于第二课时,我确定了以下教学重难点

重点:分析课文中的戏剧冲突,引导学生领会作者通过这一幕剧中的矛盾冲突所表达的人物思想情感。

难点:探究周朴园与鲁侍萍的情感冲突及各自的性格特点。

●教学方法

1.分角色朗读、表演法。通过分角色朗读并表演剧情,让学生体会人物的语言行为,感知人物的性格特点及剧本的矛盾冲突。

2.分析点拨法。对重、难点问题,教师做适当的点拨,以帮助学生理解。3.论辩法。设论辩题,通过开展辩论会,加深学生的理解 本课拟用三课时完成,第一课时教学要点:

1、走近作者:简介曹禺和他的《雷雨》。

2、了解戏剧的一般常识,理解舞台说明的作用。

3、分析《雷雨》(节选)的戏剧冲突,结构布局特点。第二课时教学要点:

1.分析第一场戏的矛盾冲突,使学生认识周朴园冷酷、自私和虚伪的思想本质;鲁侍萍正直、善良和倔强的性格特征。2.分析第二场戏的矛盾冲突,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周朴园的残忍、冷酷和狡猾的阶级本性;了解以鲁大海为代表的工人阶级的大公无私和英勇、顽强的反抗精神。第三课时教学要点:

1.反复朗读,进入角色,揣摩人物语言的个性化、动作性特征。教具准备 课件、黑板

四、说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概括介绍戏剧的相关知识,让学生在接触课文之前对戏剧有个大致了解,预习时有的放矢;大部分时间交给学生自学预习,自行解决课下注释的字词。这里我着重讲述第二课时的教学过程,在第一课时了解戏剧的相关知识及《雷雨》梗概基础上,第二课时采用点拨的教法,学生自主探究的学法来完成教学任务,这里我着重讲述第二课时的教学过程。

1、导入

上世纪30年代,年仅23岁的曹禺先生以他在清华大学时创作的四幕剧《雷雨》,为我们留下了这么一个悲剧结局,在幻想、憧憬、挣扎、嚎叫之后。雷雨之夜,三个爱恨交织,有着火热人生的年轻人同时踏上了生命的不归路。《雷雨》,除了生命毁灭的沉默和黑暗之外。究竟还有多少个难解的迷,究竟还能告诉今天的我们多少些人与人性的启示。接着,我与学生一起以探究者的身份,平等的走近被称为“中国莎士比亚”的戏剧大师,走进《雷雨》。

2、探究阅读

本课学习以“四三两一”四个数字为导线,学生思考探究。(1)把握剧情发展分四个阶段

戏剧的矛盾冲突是随着剧情发展自然产生,本课是四幕话剧《雷雨》的第二幕节选部分一共有两场戏,剧情发展分四个阶段,问哪四个阶段?

明确:前一场的“重逢”(周朴园和鲁侍萍)和后一场“斗争”(周朴园和鲁大海)

共分四个阶段:认出侍萍→撕下面纱→大海闯馆→侍萍离馆。

前场两个阶段细腻地刻画了周朴园由疑惑初起、惊疑、惶恐不安到气急败坏、露出狰狞面目的心理状态,深刻地揭露了他的虚伪、自私、残忍的本性。这一部分是从私生活方面揭露周朴园的反动阶级的本性。后场两个阶段中周朴园一系列的心计、手段,充分显示出他那阴险、狠毒、老奸巨滑的性格特征。这一部分是从社会阶级斗争的角度揭露周朴园反动阶级的本性。(2)揣摩三个主要人物形象

分角色朗读,从人物语言入手,结合人物动作,理解人物思想感情,从而正确把握人物的性格。重点分析周鲁两人相逢时各自的心理活动,鲁侍萍与周萍相见时的复杂心理。

通过以下六个具体问题,引导学生仔细分析第一场戏――-周朴园和侍萍之间的“相认”。

a问第一场戏中,矛盾冲突主要集中在哪两个人之间?他们是什么关系? 明确:周朴园与鲁侍萍之间。既是主仆关系,也是恋人关系。b问周朴园为什么向一个自以为是“下人”问起三十年前的旧事?

明确:鲁侍萍“很自然地走到窗前,关上窗户,慢慢地走向中门” 一说明文字暗示了她对这个家庭的生活习惯很熟悉,周朴园听出鲁侍萍的无锡口音。c问周朴园在谈到三十年前的侍萍为什么说她是“一个年轻的小姐”,而且还说“很贤慧,也很规矩?” 而鲁侍萍为什么要否定三十年前的自己说“她不是小姐,她也不贤慧,并且听说是不大规矩的”呢?

明确:维护周朴园是护自己的身份和地位,周朴园时时感到家庭生活不如意,感到寂寞孤独。鲁侍萍这时表面上否定自己,实质上揭露周朴园的阴私。

d 问 当鲁侍萍告诉周朴园三十年前的侍萍“现在还活着”,“境况很不好”,并且问周朴园“想见一见她么?”“想帮一帮她么?”时,周朴园有什么表现?他的这些表现说明了什么?

明确: “惊愕” “忽然立起” “连忙”“不,不,不用。” 周朴园关心的并不是侍萍,而是他个人的私利,他的社会地位和他在家庭的尊严。他害怕自己与侍萍的关系再次暴露,害怕别人从这种关系中看到他丑恶的灵魂和虚伪的本质,使他身败名裂。

e问面对着侍萍,周朴园又如何表现呢?你认为周朴园是一个怎样的人? 明确:态度陡变,“忽然严厉地”责问“你来干什么?” 后周朴园却想以金钱来平息侍萍对他怨愤,了结他的罪恶。最后决定辞退鲁贵和四凤,“以后鲁家的人永远不许再到周家来。” 周朴园面对被他凌辱的侍萍时的表现,进一步暴露了他冷酷、虚伪、自私的本性。

f通过这一场戏,你初步认为侍萍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明确: 侍萍是一个旧中国劳动妇女形象。她正直、善良,生活磨炼了她,使她认清了周朴园的本性,勇敢地控诉周朴园的罪行。她以撕毁五千元支票的举动,表现了她的骨气和尊严,表达了她对周朴园的蔑视。她的唯一的要求就是“见见我的萍儿。”表现出她那纯洁、崇高的母爱。通过三个问题分析第二场戏斗争

a问周朴园在和鲁大海见面前,已经从鲁侍萍那里得知鲁大海就是他的“亲骨肉”,也知道鲁大海“鼓动罢工反对他”,但是他为什么还要问大海“你叫什么名字?”“你有什么事吧?”

b问选段中揭示的本质性矛盾冲突是什么? c分析鲁大海的形象

明确:这种明知故问的态度正表现了周朴园的思想本质。周朴园摆出资本家、董事长的臭架子对待大海,说明他对大海已不存在什么骨肉亲情,他们之间只有劳资间的阶级对立。

鲁大海——觉醒了的工人形象。他坚定、勇敢、无私、求实际、不畏强暴。他对资本家有着透彻、清醒的认识。鲁大海这个人物虽然刻画得还不够丰满,但作者对他赋予了很大的热情,这是体现作者社会理想的形象。鲁大海的出现给悲剧的阴郁气氛带来了明朗与希望。(3)分析两种最本质的矛盾冲突

问:周朴园与侍萍之间是什么冲突?而周朴园与鲁大海之间又是什么冲突? 课文中出现的几个人物之间有交叉的多重矛盾,因而在夫妻、父子、母子、兄弟之间构成了激烈复杂的戏剧冲突。在这些矛盾冲突中,最本质的是两个,即以周朴园为代表的资本家与以鲁侍萍为代表的下层劳动人民之间的矛盾冲突和以周朴园为代表的资本家与以鲁大海为代表的工人之间的阶级冲突。前一种矛盾冲突表现得较“平静”,后一种矛盾冲突表现得紧张激烈;前一种矛盾是主线,后一种矛盾是辅线,两条线索互相交织,矛盾冲突环环紧扣,步步激化,逐渐把剧情推向高潮。

(4)全部内容浓缩在一个舞台背景之中

课文节选部分的人物、事件高度集中,全部剧情都是在一个舞台背景中展开的:集中在周家一间客厅,不到半天的时间里,把资本家周朴园30年来凌辱女性的罪恶、伪善的面目、压榨杀害工人的血债、骄横的作风,尖锐深刻地揭露了出来,交织成资本主义王国里阴森森、血淋淋的典型的生活画面。

通过这样四个方面的讨论、点拨、归纳,从不同角度突破了本文的教学重点和难点,让学生不仅从中受到了思想教育,同时也领悟能到了戏剧文学的特点。

3、归纳小结 《雷雨》剧作中,两个家庭八个人物在短短一天之内发生的故事,却牵扯了过去的恩恩怨怨,剪不断,理还乱。狭小的舞台上不仅突现了伦理的矛盾,阶级的矛盾,还有个体对于环境、时代强烈不谐调的矛盾,在种种剧烈的冲突中完成了人物的塑造,其实悲剧早已潜伏在每一句台词,每一个伏笔中,只是到最后时分才终于爆发出来,化作一场倾盆雷雨,无比强烈的震撼了每个人的灵魂。鲁迅先生说:“悲剧是把人生有价值的毁灭给人看。” 那么,《雷雨》毁灭的有价值的东西是什么呢?应该说,是在命运的困顿中苦苦挣扎而又难逃脱摧残和拷打的人性。因此,《雷雨》既是一出社会悲剧,也是一出人生悲剧。

4、布置作业(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布置研究性学习问题)周朴园爱侍萍吗?他对侍萍的怀念是真实的吗?

五、附板书设计 四个阶段

《窦娥冤》教案 篇5

知识与能力:

1、了解元杂剧的基础文化知识和作者关汉卿。

2、培养学生对我国古代戏曲的初步鉴赏能力

过程与方法:学生朗读,自学探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认识封建社会吏治腐败和统治者草菅人命的罪恶。

二、教学重点:

了解元杂剧的基础文化知识,疏通文意,掌握剧情

三、教学难点:元杂剧的基础文化知识

四、课时安排:

四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

社会上流行一句口头禅:“真是比窦娥还冤哪!”窦娥是什么人?她因为什么受冤?冤到什么程度?什么使她受冤?今天我们就来鉴赏品味元代著名戏曲家关汉卿的杂剧《窦娥冤》。

(二)文学文化常识:

1、中国古典戏剧概述:

中国古典戏曲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她以富于艺术魅力的表演形式,为历代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而且在世界剧坛上也占有独特的位置,她与古希腊悲喜剧、印度梵剧并称为“世界三大古剧”。

中国古典戏曲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曾先后出现了宋元南戏、元代杂剧、明清传奇、清代花部等四种基本形式。

2、元代杂剧和关汉卿

元曲分散曲和元杂剧。散曲分小令(一宫调一曲子)和套曲(一宫调数曲子);杂剧由散曲+“科”+“白”构成;散曲只有唱而杂剧是“唱+演”。

(1)元杂剧有一套较严格的体制:

①结构:元杂剧一般是四折一楔子构成一本,演述一个完整的故事,个别的有五折、六折或多本连演。

折是音乐组织的单元,也是故事情节发展的自然段落,它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每一折大都包括较多的场次,类

似于现代戏剧的“幕”。有的杂剧还有“楔子”,通常在第一折之前起交代作用。相当于现代剧的序幕,用来说明情节,介绍人物。杂剧演出时一本四折都由正末或正旦独唱。(其他角色只有说白),分别称为“末本”或“旦本”。

②角色:扮演的角色有末、旦、净、丑等。元杂剧每本戏只有一个主角,男主角称正末,女主角称正旦。此外,男配角有副末(次主角)、外末(老年男子)、小末(少年)等;女配角有副旦、外旦、小旦等。

净:俗称“大花脸”,大都扮演性格、相貌上有特异之处的人物。如张飞、李逵。

丑:俗称“小花脸”,大抵扮演男次要人物。

此外,还有孛老(老头儿)、卜儿(老妇人)、孤(官员)、徕儿(小厮)。

(京剧主要是有四个行当:生、旦、净、丑。

生行中有老生、武生、小生、红生、娃娃生;旦行中有青衣(正旦)、花旦、刀马旦、武旦、老旦;

净行中有正净(重唱功)、架子花(重工架)、武二花、摔打花、油花;

丑行中有文丑、武丑等

③剧本的构成:剧本由唱、科、白三部分构成。

唱词是按一定的宫调(乐调)、曲牌(曲谱)写成的韵文。元杂剧规定,每一折戏,唱同一宫调的一套曲子,其宫调和每套曲子的先后顺序都有惯例规定。每一宫调各有它所属的曲牌,常用曲牌就有五百只以上。

科是戏剧动作的总称。包括舞台的程式、武打和舞蹈,白是“宾白”,是剧中人的说白部分。宾白又分以下四种:对白:人物对话;独白:人物自叙;旁白:戏剧角色背着舞台上其他人物对着观众说的话;带白:唱词中的插话。宾白是元杂剧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曲白相生,方尽剧情之妙”。

(2)了解关汉卿:

关汉卿,号己斋叟,金末元初大都(现北京)人。元代杂剧的代表作家,也是我国戏剧史上最早也最伟大的戏剧作家。他与郑光祖、白朴、马致远齐名,被称为元曲四大家。

元曲四大家及代表作:关汉卿《窦娥冤》、马致远《汉宫秋》、郑光祖《倩女离魂》、白朴《墙头马上》。

元代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十分尖锐,关汉卿不满社会现实,不仅写作剧本,有时还登台演唱,借杂剧来揭露黑暗现实,寄托自己的社会理想。他一生创作杂剧有60多部,但大都散失,现仅存15部。《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单刀会》等流传很广。其中的《窦娥冤》是我国十大古典 悲剧之一。1956年,关汉卿的名字被列入世界文化名人之列,有“中国的莎士比亚”之称。

十大古典悲剧:马致远《汉宫秋》、纪君祥《赵氏孤儿》、高则诚《琵琶记》、冯梦龙《精忠旗》、孟称舜《娇红记》、李玉《精忠谱》、洪升《长生殿》、孔尚任《桃花扇》、方成培《雷峰塔》

(三)初步感知课文:对照落实前面讲的元杂剧知识。

重点落实找出戏剧语言、角色、宫调、曲牌的表现样式。

(学生找后)明确:括号里面的小字是科介,括号外的小字是宾白,不带括号的大字是唱词。【正宫】是宫调,如【端正好】、【滚绣球】等是曲牌名。本文第三折共出现10个曲牌,都属于正宫调。本文出现的角色有卜儿(蔡婆)、冲末(窦天章)、正旦(窦娥)、净(赛卢医)、副净(张驴儿)、孛老(张父)、外末(监斩官)

第二课时

【预习检测】

(一)基础知识

1.给下列加粗字注音

嗟()怨 罪愆()衔()冤 亢()旱

刽()子手

提()防 湛湛()阡陌()偃()旗 鼓三通()

苌()弘 盗跖()

2.解释加粗的词语

怎不将天地也生()埋怨 不提防遭刑宪()

错勘()贤愚枉()作天

待我嘱咐他几句话咱()

我窦娥向哥哥行()有句言

你去那受刑法尸骸上烈()些纸钱

只当把你亡化的孩儿荐()

官吏每()无心正法

断送()出古陌荒阡 兀的()不是我媳妇儿

(二)合作学习:初读课文,感知文意

1、快速浏览课文,为窦娥制作一张简要的年谱,包括发生的主要事件和生活状况(不幸遭遇)

三岁: 七岁:

17岁: 约18岁:

20岁:

小结:由此可见,窦娥的一生,是 的一生。

明确:1.三岁丧母;

2、父女分离;

3、与夫成亲;

4、丧夫打击;

5、流氓欺压,贪官污吏的毒刑和判决。生

悲惨的一 4

2、用简练的语言概括窦娥在临刑前发下了三桩誓愿,这三桩誓愿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其中运用的四个典故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上均限四字语回答。)这四个典故所涉及的四个人物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浏览课文,概括故事情节。

楔子部分的情节:书生窦天章因连本带利欠蔡婆四十两银子被迫把七岁的女儿抵给她做童养媳,然后进京赶考去了。(序幕)

第一折的情节:庸医赛卢医欠蔡婆十两银子,心生歹意要勒死蔡婆却被张驴儿父子俩撞破,张驴儿乘机逼蔡婆婆媳俩分别嫁给他们父子俩,蔡婆无奈之下答应了,回家后遭到生性刚烈的窦娥的责骂与反对,只好先让张驴儿父子在家中住下。(开端)

第二折的情节:张驴儿为达目的心生恶意,找赛卢医讨了毒药欲毒死蔡婆,阴差阳错被他父亲喝了,张驴儿顺势栽赃窦娥,逼她私了,嫁与自己为妻,被刚烈的窦娥断然拒绝,于是,两人对簿公堂,却不料碰上桃杌这个昏官,偏听张驴儿一面之词,窦娥为保蔡婆被屈打成招判了死刑。(发展)

第三折的情节:在被押往法场的路上,窦娥激愤之下指天骂地,并在行刑前许下三桩誓愿——血飞白练、六月飞雪、亢旱三年,以示冤屈,窦娥死后誓愿一一应验。(高潮)

(五)教师补充第四折的情节:窦天章考取进士,官至肃政廉访使,到山阴考察吏治。窦娥的鬼魂向她父亲诉冤,窦天章查明事实,为窦娥昭雪了冤案。(结局)课堂小结:

(六)学生质疑:(熟悉课文内容,重点是课文中的字词意义,学案上的基础知识和讲解)

第三课时

(分析第三折)

(一)品读精彩段落,分析人物形象及其社会意义

1、根据10个曲牌和故事情节,把课文分成若干层次。

明确:10个曲牌有3个层次。使剧情有张有弛,有烘托、有渲染,扣人心弦,催人泪下。

第一层是[端正好][滚绣球]两个曲牌,大意是窦娥指斥天地鬼神。

第二层是[倘秀才]至[鲍老儿]四个曲牌,大意是窦娥告别婆婆。

第三层是[耍孩儿]至[煞尾]四个曲牌。大意是窦娥发下三大誓愿。

2.朗读[端正好][滚绣球],并思考问题

①指导朗读,正宫调高亢激越。

②窦娥是被昏聩的官吏屈判成杀人死罪的,为什么要指斥天地鬼神?

明确:对天地鬼神的指斥,实际上是对黑暗社会的控诉与抗议,对当时社会法制和统治秩序的否定。总之直抒胸臆高亢激越酣畅淋漓地表达了主人公的满腔怨恨,体现了抒情性。

③找出本段的修辞手法,并分析其表达效果。

明确:对比以及对偶句、反问句、词语反复等的运用,不仅使主人公的满腔怨恨得到淋漓尽致的抒发而且句式整齐,节奏鲜明,具有强烈的表达效果。这两个曲牌的唱腔高亢激越,音乐的艺术形式和思想内容和谐统一,自有一种强烈的感人力量。

④再读[滚绣球]。要读出窦娥的情感来。

⑤这一部分让我们看到了窦娥的什么性格特点?

明确:有反抗精神。(这种反抗精神是在外界迫害下激发出来并迅速高涨的,是人物性格合理的发展。

3、分析【倘秀才】至【鲍老儿】

思考:这一部分里窦娥做了些什么,说了些什么?体现了窦娥性格中的哪一面?这样写有什么样的表达效果?

明确:①提出坚决走后街。从“左侧右偏”“前合后偃”两句可见窦娥在赴刑场途中所受的苦难,可她还要提出坚决走后街,舍近而求远。为什么呢?因为窦娥的婆婆住在前街,怕婆婆看见自己受刑而伤心。②然而,她的婆婆还是迎面赶来了。从她的诉说里我们知道她是为了婆婆免造拷打,屈招药死了公公。③临刑之际嘱托后事,悲痛之极,还劝慰婆婆不要烦恼哭泣,替婆婆设身处地地考虑,一片孝心。

表达效果:充分展示了善良的一面,与反抗映衬,使形象更鲜明丰满;为下文窦娥感情的总爆发,蓄积气势,极言善良更能突出怨情不浅,原本如此善良,却又如此冤屈,更能引起人们的同情,震撼力悲剧感大大加强了。

(鲁迅说:悲剧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作者把悲剧主人公心灵深处最美好最闪光的东西展示给观众,然后又使观众看到它的毁灭。这体现了悲剧的特点,增强了艺术感染力。)思考:窦娥的这一性格特点在前两折中有没有体现?

明确:她听说要对婆婆用刑,不忍心婆婆受苦,而屈打成招。

4、分析第三部分:

分析窦娥临刑时发出的三桩誓愿,说明她所希望的是什么?这体现了窦娥身上的什么精神?

明确:世人看到自己的冤屈;强烈的反抗精神。

第四课时

(一)读“三桩誓愿”部分,理解课文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艺术手法。

三桩誓愿:①血洒白练:不落红尘。②六月飞雪:洁白不染。③亢旱三年:惩罚世道。

①剧作家为什么要在这折戏的结尾安排“三大奇愿”的情节?

明确:窦娥在临刑时发下三桩奇愿,从内容上看,一愿比一愿深刻而强烈。这不仅把自己的冤情昭示世人,而且在感天动地,让人们都知道“这都是官吏每无心正法,使百姓有口难言”。这三桩奇愿充分揭露了当时社会官吏昏聩,法制腐败,人民蒙受奇冤而又呼告无门的真实情况。它着力表现主人公与社会恶势力“争到头,斗到底”的至死不屈的斗争精神,这种精神甚至产生了超乎自然之上的感天动地的力量。三桩奇愿也是剧作家的社会政治观点和美好理想的形象体现。作者运用浪漫主义的创作手法,通过奇特的构思,凭借想象,借助于天地震惊、人神共怒的艺术处理,使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发生或实现的事在舞台上民生并得以应验。这样的安排和处理,虽违背事物的常理,却又合乎人情,从而有力地体现了广大人民伸张人间正义、惩治贪官污吏、洗雪天下冤屈的坚强意志与美好愿望。

② 剧作者写两桩誓愿的应验,这在艺术性方面有什么效果?

明确:作品运用丰富的想象和大胆的夸张,不仅设计了三桩誓愿,而且写了两桩誓愿的应验,显示了正义抗争的强大力量,寄托了作者鲜明的爱憎,反映了人民伸张正义、惩治邪恶的愿望。这是本折也是全剧刻画主人公形象最有力的一笔,是作品艺术性的集中体现,使悲剧气氛更加浓烈,人物形象更突出,故事情节更生动,主题思想更深刻,既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又充满着奇异的浪漫色彩,具有震撼人心的艺术力量。

③ 拓展延伸:

在中国古代的一些优秀文学作品中,结尾采用浪漫主义的艺术表现手法,用想象、夸张的艺术形象,表达人们的情感和愿望,如《孔雀东南飞》《梁祝》等,它们有什么共通之处?

明确:课文写窦娥临刑发出三桩誓愿,她的冤屈和抗争感天动地。不仅表明窦娥的冤屈深重、反抗的强烈,而且显示她的愤怒抗争的强大力量,寄托了作者鲜明的爱憎,反映了当时人民的反抗情绪和伸张正义、惩治邪恶的理想。

《孔雀东南飞》写刘兰芝和焦仲卿殉情和合葬,墓上梧桐“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中有双飞鸟,自名为鸳鸯,仰头相向鸣,夜夜达五更”。他们的精魂化为鸳鸯,生时离散,死后团聚,朝夕相伴,情意缠绵。这里所显现的情形和所蕴涵的感情很美,委婉地表达了对二人忠贞爱情的赞颂和对他们被迫害而死的无限同情,反映了人们追求婚姻自由和向往爱情幸福的美好愿望。

两篇作品都运用了大胆的想象。这种想象可以使悲剧气氛更浓烈,人物形象更突出,故事情节更生动,主题更深刻,既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又充满奇异的浪漫色彩,具有震撼人心的艺术力量。

两篇作品的内容都是植根于现实生活的,但其中理想化的情节在现实生活中则是不可能出现的。作品通过想象、夸张,以超现实的情节,让美好的愿望在作品中得以实现,以寄寓作者的爱憎,反映人民的情绪和理想。结合作品内容来看,这种写法表现了作品揭露社会矛盾的深刻性和解决社会矛盾的理想化。同时,这也反映了中华民族传统的喜爱大团圆的结局的文化心理和审美习惯,以及传统的文学作品扬善惩恶的教化功能

(二)合作探究

1、窦娥是怎样的一个形象?

我们在阅读作品时,要注意从分析人物形象这一角度思考,具体说来大致包括三个方面:

①对人物进行描写的具体方法;②概括指出人物的性格特征;③对文中人物进行客观公正的评析(包括作者自身对人物的态度和读者对人物的评价)。面对这些方面,我们该如何思考呢?

一般可以从四个方面揣摩:

第一,重视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教养、气质等,因为他们直接决定着人物的言行,影响着人物的性格。

第二,将典型人物置于典型环境中去理解;

第三,通过人物的肖像、行动、语言、神情等方面分析人物;

第四,通过人物间的关系分析人物性格。

根据发生的主要事件,窦娥对待和自己有关系的人和事,以及自身生活命运所表现出来的态度分析窦娥的形象,用具体的例子来说明。例如她对“天地”的态度,临刑前的三桩誓愿„„要注意窦娥性格的变化

可以用从 中可以看出窦娥是一个 的人。

归纳小结:(具体内容见教参)

窦娥是:窦娥的基本性格特征是善良,孝顺,有主见,刚强,有反抗精神。

窦娥形象的社会意义:是元代被压迫、被剥削、被损害的妇女的代表,成为元代底层善良、坚强而走向反抗的妇女的典型。

2、从窦娥的遭遇看元代是怎样的社会状况。

①放高利贷的现象。

②流氓恶霸的横行。

③官吏的贪赃枉法。

④下层知识分子的穷困潦倒。

⑤被压迫的妇女们得不到生命安全、财产保障。

⑥人民的愤怒和怨恨成为时代的情绪。

3、“真是比窦娥还冤哪”,窦娥之“冤”表现在哪几个方面?(或“窦娥与现实生活有哪些矛盾冲突?)

①流氓恶棍张驴儿误把父亲毒死,却诬陷清白的窦娥。

②窦娥本想依靠衙门洗清自己的冤屈,却反而被判以死罪。

③窦娥渴望清清白白地活着,却怕连累婆婆,自己心甘情愿担当死罪。

4、从窦娥悲剧形成的原因探究本剧主旨

王国维认为《窦娥冤》是“列之于世界大悲剧中亦无愧色”的悲剧佳作。

王国维认为悲剧有三种不同层次:“第一种之悲剧,由极恶之人,极其所有之能力,以交构之者。第二种,由于盲目的命运之者。第三种,由于剧中之人物之位置及关系而不得不然者,非必有蛇蝎之性质,与意外之变故,但由普通之人物,普通之境遇,逼之不得不如是;彼等明知其害,交施之而交受之,各加以力而各不任其咎。”

鲁迅:“悲剧就是将美好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分小组合作探究窦娥的悲剧是什么造成的?文中有哪些不合理的社会现象?谁应该为窦娥的悲剧承担责任

窦娥冤 试讲教案 篇6

一、教学目标设计

新课标中明确指出:“鉴赏文学作品,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丰富的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感情体验和思考。”

知识与技能

1、了解中国古代戏曲知识。

2、把握主人公形象。

3、鉴赏性格化的人物语言,体味本色语言的特色风格。方法与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封建社会吏治腐败的黑暗现象和统治者草菅人命的罪恶。

2、领会充满浓郁生活气息的现实主义与想象奇特的浪漫主义相结合的表现手法。

三、教学方法设计:演示法情境教学法讨论分析法:朗读法。

《烛之武退秦师》

3.教学目标:

a知识目标:了解《左传》有关知识,解决几个生字,积累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

b能力目标:培养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培养学生概括归纳的能力,提高学生书面表达能力。

c情感与态度目标:学习烛之武在国家危难之际置个人安危于不顾,维护国家安全的爱国主义精神。

4.教学重点:诵读复述课文,背诵课文,在把握文意的基础上理解词句,积累一些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

5、教学难点:烛之武高超的说辞艺术

教学进程设计: 预习法、讨论法、探究法等

四、教学进程设计

(一)预习设计

1、并结合书下注释了解《左传》。

2、了解本课历史背景。

3、通读全文,注意揣摩语意、语气,了解词语的意义、用法。

4、分析烛之武这一形象,他是如何说退秦师的?

5、通过本文体会《左传》语言特点。

(二)1.导入:有人说“口才,电脑,英语,驾驶”是当今青年必须掌握的四门技术,其中口才被排到第一位,由此可见口才在今天同样非常重要。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人怎样凭三寸不烂之舍就使强大的军队退却的故事,请看《烛之武退秦师》

2.设计四个大问题串连全文

①烛之武在什么情况下“退秦师”的?(讨论)由此问题引出文章的第一段,分析战争的原因:三点。

②烛之武是怎样出场的?第二段对表现人物以及在文章中有什么作用?(学生讨论)

此段为侧面烘托人物形象。佚之狐的推荐,道出了烛之武卓越超群的外交才能,使主人公未出场时,就引起了读者极大的关注。

③烛之武是怎样说服秦伯退师的?

烛之武的说辞共125个字,语言非常精炼,含义丰富,可分为五层:(学生讨论,理解内容,分出层次)

1)站在秦国立场上,博得秦伯好感,为进一步说服秦伯提供可能。

2)说明亡郑利晋,保郑利秦,动摇秦亡郑信心。

3)进一步利益诱惑,使秦舍弊求利,放弃原有做法。

4)再以历史上晋对秦的背叛,离间秦晋联盟。

5)从历史说到将来,指出晋的贪婪将威胁到秦的发展。

总之,在短短的百余字内,烛之武站在秦的立场上,替秦分析围郑的利弊,层层深入,句句击中要害,又句句打动秦伯,使秦国最终撤去了包围,保全了郑国。整个说辞充分表现出烛之武机智善辩的外交才能。

④秦伯退师后,晋文公表现如何?(提问--讨论)

此问引出文章的最后一段,这段对事件结果的交代,也顺便表现了晋文公隐忍不发、随机应变的胸怀和谋略,在盟友变敌友的情况下,晋文公并没有感情冲动,而是表现出清醒的头脑和理智的判断,这正是晋文公日后终成霸业的根本原因。

3、讨论总结,认识升华

①文章对“退秦师”的前因后果,只作简略交代,集中笔墨塑造烛之武的形象,请总结烛之武的形象。

烛之武是这篇课文的中心人物,虽然长期得不到应有的重视,但他的能力和能言善辩却早已闻名郑国。所以,在国难当头,郑国君臣一筹莫展的时候,佚之狐推荐了他。他的一番牢骚,使他的形象更加有血有肉。郑伯的自责,更重要的是,烛之武深明大义和捍卫国家主权的使命感,使他化解了不满,增强了了义无反顾奔赴敌营的信心和勇气。见到秦伯之后,他胸有成竹,对秦晋的关系和矛盾了如指掌,只字不提郑国的利益,似乎处处为秦国着想,因而能够不卑不亢,侃侃而谈,既不刺激对方,又不失本国尊严。说的委婉曲折,面面俱到,步步深入,层层递进,句句打动对方,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左传》就是这样通过正面和侧面,用精彩的语言使人物形象鲜明生动。

4、延伸拓展:某同学中午休息时间在宿舍洗衣服,请劝阻。

5、小结:

本文是一篇记述古人辞令的散文。郑国被晋、泰两个大国的军队所包围,国家危在旦夕,烛之武奉命说退秦军。他善于利用矛盾,采取分化瓦解的办法,一番说辞,说服了秦君。撤出围郑的军队,并派兵助郑国防守,致使晋军不得已撤退,从而解除了郑国的危机。这篇文章,赞扬了烛之武在国家危难之际,能够临危受命,不避险阻,只身去说服秦君,维护了国家安全的爱国主义精神,同时也反映了春秋时代各诸侯国之间斗争的复杂性。

6、作业:将课文改编成课本剧,那个同学改写的好,明天请他当导演。

五、板书设计(略)

《祝福》

2、教学目标

咱们的教科书上明确写出了本单元的教学要点:学习分析人物形象和环境描写所起的作用。因此,我确定我的教学目标是:

①知识目标:

明白如何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②能力目标:培养学生鉴赏小说的能力。

③情感目标:认识到封建思想和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

教学重点为:

1、对祥林嫂这一人物形象的分析。

《窦娥冤》三桩誓愿释疑 篇7

“亢旱三年”这个誓愿从表面看受苦的是老百姓,为什么却说它是针对封建统治者呢?我们翻开厚重的历史画卷,追根溯源,会看到这其中蕴涵着一个深刻的文化背景,即建立在古老的封建文化基础上的古老的封建道德观念。在封建社会里,皇帝是最高统治者,“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他掌管着由他以下的官员,各级官员为他服务,这样的现实决定了皇帝的言行不受任何人的约束,不需要向任何人解释,他有着绝对的权力决定一切,处置一切,所以就有“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社会现实。但皇帝还是处在大自然这一绝对法则之下的,他没有绝对的自由。按照中国阴阳五行的理念,万物相生相克,那么皇帝由谁来掌管呢?由上天。上天才是至高无上的主宰。上天之所以获得这个至高无上的地位,是源于古人对天的崇拜。古人生于天地之间,享受着天地的阳光雨露,草木禽兽,这些使他们得以生存。可是天地也会“发脾气”,有时电闪雷鸣,刮风下雨;有时翻江倒海,山崩地陷。这些自然现象古人并不了解,只是感到恐惧,认为是上天对人类的惩罚,是人类犯有过错触犯了上天。可天地无声,它不能指示人们该怎样做,于是上天就派人来主宰自然万物,那就是天子。天子是上天派来统治自然万物的人,他代表着上天发号施令。这样,皇位既得之于天,皇帝就得向上天负责。如果他有良知并为臣民谋取利益,上天就会赐福给国家;如果他践踏朝纲,不理朝政,由于他的过错,同样的威力在冥冥中会给他的臣民带来饥荒、疫病、战争和叛乱,甚至丧失国家。公元前八世纪就有一部叫《礼记》的经书,记录了所谓天狗吞日举国恐慌,于是大片国土遭受灾害的事情:崇山峻岭因恐慌倒伏在地,进而壅塞河川,洪水泛滥,导致大片土地荒芜。据说这是统治者暴虐无道的结果,上天只是提醒统治者他的罪过已被知晓,如不悔过自新把国家治理好,对他的惩罚会更严酷。

这种道德理论牢牢地根植于人们心中,使他们认为,上天之眼洞察着一切,上天的力量对帝王和平民一视同仁。因此,上天的威力畅行于从地保到天子及官员之间,从而使当官的感到自己理应对官职比自己高的人负责,并且在潜意识中明白,除官职比自己高的官员,还应该对上天负责,因为他总能将自己犯上的罪过记录在案。

人们对上天有着极大的敬畏,把人力不可主宰、无法改变的一切都归结于天,认为富贵贫穷,升迁贬谪,得意失意,得到失去,意外收获,在劫难逃……都是上天的意志,上天的安排,天定了的事情。

理解了这个文化背景,我们回到窦娥的三桩誓愿来就好理解了:她发下“血溅白练”这桩誓愿是想让在场的人立刻知晓她的冤屈;发下“六月飞雪”这桩誓愿是想让洁白的雪花覆盖她纯洁的躯体,表明她的纯洁。从情节设计看,如果只有这两桩誓愿,只是证明了窦娥的冤情,可坏人依然逍遥法外,正义没有得到伸张,人们希望惩治恶人的愿望还没有实现。而窦娥发下“亢旱三年”这个誓愿有两层意思:一是“亢旱三年”这个典故出自“东海孝妇”这个故事,窦娥把自己和东海孝妇相提,是说明自己的冤屈;二是通过“亢旱三年”这个异常的天象触动最高统治者,让统治者觉察民间有冤情,从而使冤情有洗刷的机会。从第四折的情节看,正因为楚州三年干旱,朝廷派窦天章来楚州考察民情,窦娥才有机会申诉自己的冤情。最终,窦天章法办了恶人,大快人心。所以说,这个情节设计符合人们的审美需要。并不是与百姓为难,而是有冤无处申的百姓申冤的一条途径。三桩誓愿层层深入,表现了窦娥对自己蒙冤受刑的强烈愤怒和坚决抗争。

三桩誓愿在现实社会中是不可能实现的,作品通过想象、夸张,以超现实的情节,让美好的愿望在作品中得以实现,其中寄寓了作者的爱憎,反映了人民的情绪和理想。

上一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5单元教学设计下一篇:幼儿园中班保育工作计划书

热门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