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规范性文件备案工作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精选8篇)
规范性文件备案,是上级政府监督下级行政机关抽象行政行为、落实政府层级监督职能的有效方式。对于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统一,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建立法治政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长期以来,我市政府在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遵循依法治国的方略,以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为目标,狠抓机构建设、制度落实和监督检查三个环节,使规范性文件备案制度化、规范化,充分发挥了备案的层级监督作用,保证了我市各级行政机关抽象行政行为的合法性,维护了法制的统一和政令的畅通。
一、现状
据统计,自1996年以来,我市政府向省政府法制办公室报备市政府规范性文件92件,2000年至今审查县区政府备案的规范性文件220件,审查市政府部门备案的规范性文件7件。回顾多年的规范性文件备案,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领导重视,机构健全。市政府领导高度重视规范性文件备案,把此项作为政府法制的重要内容,常抓不懈。1994年,市政府《关于加强政府法制的决定》(宝政发[1994]33号)中明确规定了规范性文件备案是政府法制机构的任务和职责,要求各级政府和部门要把该项做为政府法制的重要内容,摆在重要位置,列入重要议程,制定计划并做好检查落实。2001年,市级机关机构改革时,又把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列入市政府法制办公室的“三定”方案。明确了市政府法制办公室的基本职责之一为,办理市政府规范性文件的报送备案和县区政府、市政府各部门规范性文件的备案审查,并根据不同情况提出建议性意见。同时,为了保证规范性文件备案的顺利开展,市政府高度重视政府法制机构建设。市政府法制办公室在1995年由市政府办公室的内设法制科升格为副县级建制法制办公室;2001年机构改革中升格为正县级建制,“三定”方案中明确市政府法制办公室是市政府办理法制事项的行政机构。政府法制机构人员也随机构的升格由最初的3人加强到12人。各县区、市政府各部门的法制机构也从无到有逐渐强大。截至目前,12个县区政府法制机构均已建设为正科级建制,配备法制人员3人以上;市政府各部门中,重点行政执法部门均设立了法制科,一般行政执法部门因编制原因未能独立设科的,该项业务与办公室或其它业务科合署办公,指定了专人负责。法制机构的健全,人员的配备充实,职责的明确和审查网络的建立,使规范性文件备案进一步规范化,保证了备案审查的质量和效果。
2、制度完善,措施得力。1990年,市政府印发了《**市人民政府规范性文件制定程序和备案监督试行规定》(宝政发[1990]122号),初步建立了规范性文件备案监督审查制度。1995年市政府为了进一步加强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制定出台了《**市地方行政机关规范性文件备案办法》(市政府令第3号)。该办法明确了需报备的规范性文件的范围,对县区政府、市政府各部门、直属机构以及省市双层领导机构在法定权限内,依据法律、法规、规章以及市政府规范性文件,按规定程序制发的普遍适用于本县区或本系统行政管理的规定、办法、实施细则、通告、决定等文件都要求上报市政府备案,报送的文件由市政府法制办公室具体负责审查和监督管理。同时,规定了备案的期限,要求报备的资料,并统一了备案报告的格式。建立了通报批评制度,对不报备或报备不及时的单位,由市政府予以通报批评。1996年市政府出台的《**市行政执法和行政执法监督暂行办法》(市政府令第7号)明确了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是行政执法监督的重要形式,并对不按规定执行备案制度的行政机关作了相应的惩处规定。为了进一步做好备案,市政府在1992年、1996年、2002年先后三次下发通知,要求县区政府、市政府部门充实人员,健全备案机制,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强规范性文件备案。并从2000年起,每年都把此项列入市政府法制要点,年中,开展备案专项检查,年底与行政执法责任一并纳入全市目标任务考核。通过检查,量化打分考核,使规范性文件备案成为直接影响县区政府和市政府部门全年评定结果的要件之一。
3、报备及时,审查缜密。对于以市政府名义出台的规范性文件,市政府能在发布之日起15日内按要求及时报送省政府法制办公室,自觉接受省政府的监督。对于县区政府和市政府部门发布的规范性文件,市政府要求在发布之日起15日内,附备案报告和起草说明,一式5份直接送市政府法制办公室审查。主要审查文件是否与法律、法规、规章相违背,是否与市政府的规范性文件相违背,是否与其他文件相矛盾,是否符合制发的程序和规范化要求。对于报备的规范性文件同法律、法规、规章及市政府的规范性文件相违背或超越制定机关权限的,由
市政府法制办提出处理意见,提请市政府予以撤销、改变或责令改正;对报备的规范性文件之间相互矛盾的,由市政府法制办协调处理,经协调不能取得一致意见的,由市政府法制办提出处理意见,报市政府决定;对报备的规范性文件在制定程序及规范化方面存在的问题,由市政府法制办提出处理意见,并转告报备单位处理,要求报备单位接到处理决定或意见后,在15日内将处理结果上报市政府法制办。同时要求县区政府、市政府部门每年1月将上所制发的规范性文件目录报市政府法制办备查,并由市政府法制办汇总后向市政府报告上一全市行政机关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情况。此外,还积极指导县区政府、市政府部门做好本县区、本系统的规范性文件备案,认真分析备案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帮助县区政府、市政府部门采取措施,进一步加强规范性文件报备。
4、监督检查到位,考核评议细致。在规范性文件备案中,我们做到年初有安排,年中有检查,年底有考核。年初,县区政府和市政府部门在分解岗位目标任务时,明确的把备案分解到法制机构,作为全年的重要内容。年中,市政府法制办坚持对备案进行专项检查,对发现的有件不备、报备不及时、形式不规范、内容不齐备等问题逐一指出,限期改正。年底,市政府法制办组织市政府行政执法责任制成员单位,结合行政执法责任制考核,分组对县区政府、市政府部门备案情况进行检查,考核结果纳入全市目标任务考核范围,实行倒扣分制,对备案差的单位予以扣分,保证了规范性文件备案的切实落实。
二、存在的问题
在做好以上的同时,规范性文件备案还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个别县区、市政府部门规范性文件备案的认识不到位。有件不备、报备不及时、年底突击报备等现象时有发生。造成出台的规范性文件不能及时得到上级政府的审查,文件质量难以保证。
2、组织机构有待进一步加强。随着依法行政进程的推进,政府法制机构的任务日益繁重。县区政府法制机构虽然得到了加强,但人员配备少,且仍承担着一定的非政府法制任务,削弱了其政府法律参谋助手和法律顾问的作用,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业务难以全面深入开展。市政府部门法制机构力量不强,一些部门承担法制业务的科室没有指定专人负责,致使县区政府和市政府部门时有有件不备、备而不审的现象发生。
3、法制人员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法制机构中法律专业人员所占比率不高,个别单位法制机构甚至无法律专业人员。因而对规范性文件的备案多限于审查形式,实质审查难以开展。
4、规范性文件备案的形式有待于进一步规范。个别部门向市政府备案以抄报、抄送形式代替备案报告,上报材料不齐全,缺少法律依据,缺少起草说明等,给备案审查的开展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5、县区政府和市政府部门报备不平衡。从总体上看,县区政府文件报备情况好于市政府部门文件报备。县区政府由于有相对健全的政府法制机构,其报备数量明显多于市政府部门,且报备形式比较规范,资料齐备。市政府部门报备数量少,形式随意,起草说明等资料欠缺。县区政府部门向县区政府报备数量少,部门系统内部的备案量小,个别部门机制流于形式。
三、对策
针对以上存在问题,应从以下几方面加强规范性文件备案:
1、提高认识,增强对规范性文件备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要站在依法行政、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统一、建设法治政府的高度,充分认识规范性文件备案的重要性,把此项作为政府法制重要内容,摆在应有的位置,积极采取措施,狠抓落实,扎实,确保政令的畅通。
2、以贯彻落实《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为契机,切实加强政府法制机构建设。各级政府和各部门要根据实际,抓好法制机构建设,使法制机构的规格、编制、人员及办公条件与本地、本部门的依法行政相适应,使规范性文件的备案有机构管,有人员负责。
3、以法律业务学习为重点,继续抓好法制人员素质的提高。积极创造条件,采取多种形式,针对全部政府法制人员,按计划、分层次、广领域、有深度不断提高政府法制人员的业务水平,保证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质量。
4、以便利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为目的,着力健全规范性文件报备办法。严格报备时限,明确报备途径,统一报备格式。坚决杜绝以抄送、抄报的形式代替备案报告的现象。做到起草、制定目的明确,法律依据充分,报备资料齐全,形式规范,保证备案审查的顺利开展。
5、以监督检查为手段,督促和指导下级行政机关做好备案。进一步健全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制度,实行责任追究。对于制定出台了规范性文件而未按要求报备的,要严格按照有关规定予以通报批评,限期改正;对于多年未出台规范性文件的,要结合实际,客观地分析,指导下级行政机关充分发挥规范性文件特点和作用,着力推进的开展。同时,督促其建立健全备案机制,做好规范性文件报备的基础。
《市规范性文件备案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来源于网,欢迎阅读市规范性文件备案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aha
市政府法制办提出处理意见,提请市政府予以撤销、改变或责令改正;对报备的规范性文件之间相互矛盾的,由市政府法制办协调处理,经协调不能取得一致意见的,由市政府法制办提出处理意见,报市政府决定;对报备的规范性文件在制定程序及规范化方面存在的问题,由市政府法制办提出处理意见,并转告报备单位处理,要求报备单位接到处理决定或意见后,在15日内将处理结果上报市政府法制办。同时要求县区政府、市政府部门每年1月将上所制发的规范性文件目录报市政府法制办备查,并由市政府法制办汇总后向市政府报告上一全市行政机关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情况。此外,还积极指导县区政府、市政府部门做好本县区、本系统的规范性文件备案,认真分析备案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帮助县区政府、市政府部门采取措施,进一步加强规范性文件报备。
4、监督检查到位,考核评议细致。在规范性文件备案中,我们做到年初有安排,年中有检查,年底有考核。年初,县区政府和市政府部门在分解岗位目标任务时,明确的把备案分解到法制机构,作为全年的重要内容。年中,市政府法制办坚持对备案进行专项检查,对发现的有件不备、报备不及时、形式不规范、内容不齐备等问题逐一指出,限期改正。年底,市政府法制办组织市政府行政执法责任制成员单位,结合行政执法责任制考核,分组对县区政府、市政府部门备案情况进行检查,考核结果纳入全市目标任务考核范围,实行倒扣分制,对备案差的单位予以扣分,保证了规范性文件备案的切实落实。
二、存在的问题
在做好以上的同时,规范性文件备案还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个别县区、市政府部门规范性文件备案的认识不到位。有件不备、报备不及时、年底突击报备等现象时有发生。造成出台的规范性文件不能及时得到上级政府的审查,文件质量难以保证。
2、组织机构有待进一步加强。随着依法行政进程的推进,政府法制机构的任务日益繁重。县区政府法制机构虽然得到了加强,但人员配备少,且仍承担着一定的非政府法制任务,削弱了其政府法律参谋助手和法律顾问的作用,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业务难以全面深入开展。市政府部门法制机构力量不强,一些部门承担法制业务的科室没有指定专人负责,致使县区政府和市政府部门时有有件不备、备而不审的现象发生。
3、法制人员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法制机构中法律专业人员所占比率不高,个别单位法制机构甚至无法律专业人员。因而对规范性文件的备案多限于审查形式,实质审查难以开展。
4、规范性文件备案的形式有待于进一步规范。个别部门向市政府备案以抄报、抄送形式代替备案报告,上报材料不齐全,缺少法律依据,缺少起草说明等,给备案审查的开展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5、县区政府和市政府部门报备不平衡。从总体上看,县区政府文件报备情况好于市政府部门文件报备。县区政府由于有相对健全的政府法制机构,其报备数量明显多于市政府部门,且报备形式比较规范,资料齐备。市政府部门报备数量少,形式随意,起草说明等资料欠缺。县区政府部门向县区政府报备数量少,部门系统内部的备案量小,个别部门机制流于形式。
三、对策
针对以上存在问题,应从以下几方面加强规范性文件备案:
1、提高认识,增强对规范性文件备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要站在依法行政、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统一、建设法治政府的高度,充分认识规范性文件备案的重要性,把此项作为政府法制重要内容,摆在应有的位置,积极采取措施,狠抓落实,扎实,确保政令的畅通。
2、以贯彻落实《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为契机,切实加强政府法制机构建设。各级政府和各部门要根据实际,抓好法制机构建设,使法制机构的规格、编制、人员及办公条件与本地、本部门的依法行政相适应,使规范性文件的备案有机构管,有人员负责。
3、以法律业务学习为重点,继续抓好法制人员素质的提高。积极创造条件,采取多种形式,针对全部政府法制人员,按计划、分层次、广领域、有深度不断提高政府法制人员的业务水平,保证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质量。
1 设施农业发展现状
巴彦淖尔市设施农业起步于20世纪八十年代, 开始发展于九十年代中, 早期的设施农业发展速度缓慢, 直到2009年, 市委政府将设施农业作为现代农业建设的重要内容, 加大力度专项推进, 设施农业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截止2013年底, 全市设施农业面积1.06万hm2, 其中温室5200hm2, 大棚5400hm2;设施农业分布在我市七个旗县区39个乡镇, 全市参与设施农业建设的企业有40多家, 专业合作社16家, 农户5万户左右。设施农业结构也由最初的土木、竹木等简易温室、大棚, 发展到目前以砖钢、草泥墙、机械土打墙、半地下冬暖式温室以及钢架大棚为主的丰富多样的模式。随着设施农业的发展, 设施内种植结构正在发生着重大变化, 传统作物的种植格局将逐渐被优化, 多年来以蔬菜和反季节西甜瓜生产为主的生产格局正在逐渐向菜、瓜、菌、果、花等多元化种植结构发展, 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正在逐步转化为经济优势。
2 存在问题
巴彦淖尔市设施农业发展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但由于设施农业基础差、起步晚, 受资金和技术的限制, 发展中仍然存在的很多的问题。总体来讲, 目前我市设施农业发展水平不高, 与先进地区的发展水平和我市农业现代化的客观要求相比, 还有相当大的差距。
2.1 设施农业布局分散、规模较小
总体上看, 我市设施农业主要集中临河、五原两大旗县区, 占全市设施农业面积的65%左右。但具体到每一个设施农业园区, 则表现为生产规模偏小, 且比较分散, 50%以上的设施农业园区零星分布在各个乡镇村社, 且面积普遍在100亩以下, 整体农业技术服务跟不上, 再加之分散的经营方式与大市场对接困难, 生产过程中很难发挥规模优势, 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影响了设施农业的经济效益。
2.2 科技人员严重短缺
由于我市是从近两年才开始大力发展设施农业, 因此目前从事设施农业技术指导的专业人员异常短缺, 据调查, 按目前我市设施农业面积计算, 至少需要150名科技人员, 而全市设施农业技术服务部门科技人员仅仅50多人, 加上外聘科技人员真正能够开展技术指导的只有30人左右, 远远不能满足当前设施发展的需求。
2.3 设施农业生产利用率不高
由于许多地方重建设轻管理、再加上科技人员短缺、农民种植经验不足等原因, 导致我市设施农业生产利用率较低, 尤其是日光温室, 利用率不足80%。另外, 我市农民人均土地面积较多, 部分农民主要精力仍然集中在大田生产上, 没有将温室生产作为主业对待, 也是影响温室利用率和种植效益的一个主要原因。
2.4 市场流通体系不健全
主要表现为一是农产品批发市场少, 规模小、档次低;二是农民组织化程度低, 不能充分掌握农产品市场的信息, 只能被动的接受价格;三是普遍缺少采后商品化处理环节, 农产品附加值低, 农民生产效益不高;四是农产品流通环节多, 农民卖菜价格低, 市民吃菜昂贵;五是缺少优质特色的主打品牌。
3 发展设施农业的对策建议
3.1 合理规划, 科学布局, 促进设施农业规范发展
结合我市发展现代农业的总体要求制定切实可行的设施农业发展规划, 坚持区域化布局、规模化发展的原则, 以“一村一品”、“一乡一品”为目标, 推进设施农业规模化发展。在设施农业规划建设中要充分考虑建设地点的土壤、地下水等基本情况, 因地制宜的选择设施农业结构类型, 同时要加强设施农业监督管理工作, 促进我市设施农业的规范化发展。
3.2 盘活存量, 做精增量, 推进设施农业稳步发展
针对目前我市设施农业利用率偏低、生产效益不高等问题, 通过优化调整补贴方式, 强化科技服务工作、加大信贷支持力度、加强监督管理、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等措施千方百计的抓盘活, 最大限度的提高已建成设施农业的利用率, 全力体现设施农业高投入高产出的特点。
3.3 提高认识, 强化服务, 加速设施农业高效发展
要加强设施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 围绕提高设施农业的质量和效益, 做好设施农业栽培技术的推广普及, 积极推广高产优质的设施新品种〔1〕和适用栽培技术, 提高设施农业的科技含量和综合效益。要加强设施农业的科技培训, 通过举办培训班、现场实地观摩学习、外出考察等多种形式, 及时对科技人员开展设施农业培训, 提高科技人员业务素质和技术指导能力〔2〕。采取人才储备、引进、招聘等措施增加的设施农业技术人员, 解决科技人员短缺的问题。要制定实用的设施农业栽培技术规程, 通过详细、简便、通俗易懂的操作规程, “手把手”地指导农民种植。
3.4 搭建平台, 搞活流通, 保障设施农业健康发展
在满足和丰富城乡居民的“菜篮子”供应目标的基础上要积极开拓区内外市场, 通过提升产品质量, 打造具有河套特色品牌的设施农产品。同时要加快市场流通体系建设, 全力打造自治区西部蔬菜集散中心。通过加强农产品批发市场的信息网络建设, 为农民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信息, 引导农民生产适销对路的农产品, 避免生产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促进设施农业实行订单生产, 减少种植风险, 提高种植效益。
参考文献
[1]王勉.高效设施农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J].经济论坛, 2012, (2) :108-111.
摘 要 崇左市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西南部,北回归线以南,崇左市总人口约为242万人,全市累计建设户用沼气池28.3万座,沼气入户率达到77.4%,居全自治区前列。
关键词 沼气建设;困难和原因;思路和建议;广西崇左市
中图分类号:F323.214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90X(2015)21--02
崇左市一直把发展沼气建设作为改善农村生活条件、促进农村经济健康发展和农民增收的一项重要举措来抓。实践证明,农村沼气池建设对改善农村公共卫生状况,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促进农村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但随着农村人口的大量流动和农村产业结构的深层次调整,沼气池建设日益受到原料缺乏、服务体系不健全、新的能源替代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沼气池对新农村建设的作用日益削弱[1]。
2015年4月,市能源办到全市7个县(市、区)对农村沼气使用情况进行了调查,系统的了解了崇左市沼气池使用及享受服务现况。
1 崇左市农村沼气项目建设及使用情况
1.1 建设情况
多年来,在上级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崇左市充分发挥自然资源优势,紧紧抓住中央加大对农村沼气建设投入的机遇,大力发展农村沼气池建设,据统计,至2013年底止,全市累计建设户用沼气池28.3万户,沼气入户率达到77.4%。
1.2 使用情况
户用沼气。本次共走访调查沼气池用户814户。使用情况:正常使用的有564户,正常使用率为69.3%;间歇使用89户,间歇使用率为10.9%,其中,因原料短缺导致间歇使用有46户;因短期外出劳工导致间歇使用的有4户;因故障未排除导致间歇使用的有31户;因自我管护不当导致间歇使用的有8户;弃用的有145户,弃用率为25.7%,其中,因维修或维护费过高导致弃用的有6户;因常年外出务工或家中无劳力导致弃用的有72户;因有替代能源或其他而导致弃用的有67户;报废的有16户,报废率为1.9%,其中,因自然灾害导致报废的有2户;因住房搬迁导致报废的有14户。
本次调查中,发现实现“三改”同步的有379户,“三改”率为46.6%;实现沼气利用的有637户,利用率为78.3%,受过服务的有311户,受服务率为38.2%。
1.3 养殖小区和联户沼气
本次共走访调查养殖小区和联户沼气2处,其中,正常使用8个月以上有1个。计划供气户数31个,正常供气户数31个。停用1个。
2 当前崇左市农村沼气建设存在的主要困难及原因
2.1 沼气池使用率偏低
据调查统计,崇左市农村沼气池正常使用率仅为69.3%,含间歇使用的使用率为80.2%,还有19.8%的沼气池因各种原因不能使用,使用率偏低。原因为:
2.1.1 原料的短缺和其他商品能源的竞争导致使用率降低
长期以来,沼气池使用的原料来源以牲畜粪便为主,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当前农村种养结构发生很大变化,从事养猪、养牛羊的农户越来越少,导致农村沼气原料来源紧缺而停用或间歇使用。沼气原料的短缺迫使许多农户选择使用价格虽较昂贵却更方便快捷的其他商品能源,进一步影响沼气池使用率,据统计,因有替代能源或其他导致弃用的占弃用的46.3%。
2.1.2 重建轻管导致使用率降低
沼气池建设三分建,七分管,只有管护得当才能更好地发挥其效益。建后管理相对薄弱,沼气维修服务跟不上。本次调查发现,已建池农户受服务比例仅为38.2%,而因故障未排除导致间歇使用的占34.8%。
2.1.3 农村大量劳务输出导致使用率降低
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家庭主要劳力外出务工,剩下大多是老人和儿童,这些留守人群对沼气池管理力不从心。据调查显示,因常年外出务工或家中无劳力导致弃用的占弃用的49.7%,因自我管护不当导致间歇使用的占间歇使用的9%。
2.1.4 农户搬迁或重新选址建设新房导致沼气池荒废
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日益富裕起来的农民重新选址建设新村或新房愿望日益强烈。近年来,农村出现大量的农户搬迁或重新选址建设新房,导致原址上建设的沼气池没人使用或管理而报废。据统计,在住房搬迁导致报废的占报废的87.5%。
2.2 沼液沼渣综合利用不够,沼气池综合效益不高
在调查中发现,目前在农村中能充分利用沼渣、沼液的沼气池用户很少。本次调查的814户中,实现沼气利用的有637户,利用率为78.3%,还有21.7%的农户未能有效利用沼气这个宝,综合利用率和综合效益不高。主要原因是:
2.2.1 农户沼气池综合利用观念淡薄
目前,农民对建设沼气池作用的理解多数仅局限于“做饭、点灯”这样的日常用途上,并未深刻认识到沼气建设对生态保护和改善、循环利用资源等方面的重要作用,还没有形成利用沼渣、沼液来发展绿色种植养殖业的观念,导致沼渣沼液长期不使用而留在池中。
2.2.2 沼渣、沼液利用较难
由于有相当一部分用户没有小型果园、鱼塘,种植经济作物田地离家较远,沼肥无法利用。加上农村劳力大量的输出,造成对沼渣、沼液的利用更低。
2.3 上级资金补助低,致使“三改”率低
一直以来,虽然各级政府加大了对农村沼气池建设投入力度,但总体上补助金还比较低,而且大多数用于建池上,导致沼气用户“三改”率低。随着市场建材价格和人工费用上涨,农户建池和与之配套的改厕、改圈、改厨的缺口资金较大,调查组在深入各縣(市、区)农村沼气池用户调查中,大多数用户不能同步实现“一池三改”,三改率较低,仅为46.6%。
3 推进崇左市农村沼气发展的思路和建议
3.1 盘活存量,提高已建沼气池的户用使用率
崇左市农村沼气池建设已拥有存量28.3万户的较大规模,为了有效固定建设成果,做好沼气固定提升工程。一是通过旧病池修复改造工程来改造提升旧池,进一步提高使用率。二是通过沼气综合示范点建设、结合“美丽崇左 清洁乡村”活动实现沼气垃圾化处理等建设,逐步在全市推广示范,让群众看到使用沼气有实实在在的综合效益,进一步提高群众使用沼气的积极性。三是加强对沼气技术工人的培训和管理,为农户提供强有力的技术保障和高效的建后服务。四是高标准建新池,对新建的沼气池严格按照国家建设标准施工,同步实施“三改”,做到建成一个使用一个。
3.2 因地制宜,探索建立适合的网点服务模式
加快建立健全农村沼气服务体系,是确保沼气池正常使用并充分发挥效益的重要基础,事关沼气事业持续发展大局,建立健全农村沼气服务体系要坚持“政府引导、多方参与、方式多样”和“服务专业化、管理物业化”的原则。
3.3 开拓创新,实现推进大中型沼气联户建设转型升级
随着农村经济结构的深化调整,农村种养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许多农户因缺乏原料、场地、人力、技术等因素,我们要积极转变思维,立足实际,切实改变崇左市农村能源建设户用沼气池独大发展的单一结构,依托大中型养殖、种植基地发展大中型沼气联户建设转型升级,在解决业主种养面源污染、经济收益等问题的同时,让农户享受方便快捷实惠的沼气。具体做法就是通过在自然屯修建大型沼气池,或在有较大型养猪场自然屯建设大型沼气池,实行专人管理,统一供气。通过大型的沼气池供气,群众可像城里人一样刷卡即可享用廉价、清洁、便捷的沼气。由于大中型联户沼气工程投资大,必须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一是动员各县(市、区)积极申报大中型沼气项目;二是鼓励有实力上规模的企业业主、种养殖大户等投资建设大中型沼气联户工程;三是争取市、县两级政府财政扶持;四是动员广大缺乏原料、无地建池的农户增加投入建设大中型沼气联户工程,逐步建立“国家补一点,农民筹一点,社会帮一点”的多渠道投入机制[2]。
参考文献
[1]李书境.中国沼气发电发展现状与前景展望[J].吉林农业,2008(6).
[2]王钢.我国沼气技术的利用现状和与前景展望[J].應用能源技术,2007(12).
计划生育避孕药具的供应、发放与管理工作是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开展避孕药具知情选择、减少意外妊娠,保护育龄群众身心健康的重要条件。要落实计划生育这项基本国策,避孕药具的管理起着重大作用。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如何加强新形势下避孕药具的管理和服务,为育龄群众提供更加安全、简捷、高效的避孕药具,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需求,是我们迫切需要思考的问题。
一、当前药具服务工作的现状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社会价值观日益趋向多元化,人们的需求也从过去的单一化转向多元化,更加关注生活质量与个性化需求,对避孕药具不仅要求其功能质量,也对其品味有了较高要求。计生药具如何做到发放到位并提高有效使用率,给药具工作带来了新的思考。
二、当前药具服务工作存在的问题
1、药具管理服务队伍变动频繁,以致药具管理水平难以达标。目前药具管理人员专业素质参差不齐,还有许多责任心也不够,即使是有好的服务机制,也会因为药具人员的综合因素欠缺造成药具仓储条件不过关,随访工作没有到位,间接造成药具受损及发放时间延误和药具账目的混乱。
2、计划生育药具自身存在缺陷。国家计划发放的药具虽然有较好的质量,但包装简陋,功能单一,难敌市场上包装花哨,功能多样,有品牌、时尚的产品。并且,粗糙的包装再加上免费,给人一种质量不高的感觉。导致不少人群宁愿自己花钱到市场上购买。
3、计划生育药具的发放环节存在问题。广大的计生工作者应该尽量本着方便群众的原则进行工作。但是目前看来,经常做不到有组织有计划的按时去发放,在定点投放避孕套。另外也有部分育龄妇女及其配偶因为害羞而不去领取。
4、流动人口队伍庞大,增加药具免费发放难度。随着流动人口的增多,婚育观念的转变,避孕需求的多样性,都增加了药具免费发放的难度。由于流动人口的流动性大,现有的药具服务网络难以覆盖,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流动人口药具服务的管理难度。部分流出的育龄妇女常年在外,地点分散,流动性大,无通讯方式,给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也增添了很大的负担和不便。
三、提高药具服务管理对策
1、针对计生药具管理服务队伍不稳定、服务人员减少的实际问题,要积极争取政府的政策支持,切实保证队伍相对稳定,做到有人干事,有钱办事,要切实提高基层人口计生工作者的待遇,切实稳定计划生育服务员队伍,真正建立起人员充足、经费到位、网络健全、队伍稳定的保障机制;加强药具经费管理制度,最大利用财政经费以及药具站事业经费用于仓储改造,增添必须的仓储设备,实现专款专用的财物制度;还要加强药具队伍建设和廉洁自律,增强管理与服务能力。
2、将社会公益事业与传统的商业动作结合起来。计划生育药具的社会营销不同于免费发放,它采用商业销售的形式,同时结合政府补贴与社会相关组织赞助的方式,群众自愿购买,但花钱少,又能享受到优质的服务。加入了商业因素,在产品的品牌、包装、性能,更能满足人们的个性化需求,同时,扩大药具的领取与使用面,满足大量群体满足需要。另外,由于商业因素的注入必然注重宣传教育功能,宣传生殖健康知识与性病、艾滋病的防范,促进社会公益事业。还可克服传统计划生育药具发放的浪费,提高使用的效率,让群众以低价获得高质量的产品与服务。
3、在现有计生药具发放渠道的基础上,拓展服务范围,增强服务渠道,增设药具免费发放点,即方便群众的领取,又可满足了不同层次、不同生活条件群众的需求,提高避孕药具的易得率和满意率。实现药具供应自行领取和上门服务相结合的方式,让育龄群众可到计生服务室和免费药具发放点领取,也可由技术技术人员在月访视时送药具上门,逐步提高药具的应用率和有效率。
4、加强流动人口药具发放管理。要建立避孕药具发放工作新模式,以(县、市)区、乡镇为单位建立联动服务网,穿装刷卡式避孕药具自助发放机,网点可以设在社区、医院、宾馆车站等流动人口密集区的地方,流动人口可以在联网网点内凭卡自由领取药具,或在自助发放机上领取免费避孕药具,以提高药具发放覆盖率。
___市2004年全年银行卡累计交易__万元,其中直接消费__万元,占__,如此低的刷卡消
费量,说明银行卡的使用率极低。那么,是民众不愿意用卡,还是受理环境不适应刷卡支付,是发卡行宣传不到位,还是商户不愿接受银行卡,银行卡今后如何发展,如何使民众认可使用银行卡,如何进一步改善银行卡受理环境,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加强资金流动监察,减少现钞流通,方便民众生活,改善人民生活质量,创建和谐社会,是需要我们特别关注和急待解决的问题。
___市银行卡受理环境概况
2002年对___市5家(工行、农行、中行、建行、邮政储汇局)发卡行的受理系统、受理机具进行了统一标准改造,经当地人民银行组织的检查测试,各发卡行的发卡系统、受理系统、通讯网络以及受理机具的自动柜员机(ATM)和销售终端机(POS)完全符合、满足“银联”的统一标准要求,并经上级人民银行用异地银行卡对本地的终端机具ATM、POS机测试检查,全市5行(局)受理机具对外省他行(包括本地未设立分支机构的发卡银行)的银行卡(信用卡、借记卡)以及上级中心城市发行的各类银行卡的各种交易品种(消费类、预授权类等)均交易成功,这标志着该市银行卡受理环境已满足全国跨行跨地区联网通用。
现发行的银行卡有:工商银行的牡丹卡、农业银行的金穗卡、中国银行的长城卡、建设银行的龙卡和邮政储汇局的绿卡等五类20余种,包括贷记卡、准贷记卡、借记卡、特种纪念卡等带有“VISA、MasterCard”、“银联”标志的各类银行卡。以上银行卡均可在全市上述5家银行的终端受理机具上进行消费、预授权及相关业务的支付与转账,也可在全市的一些社会影响较大的消费场所(如:华林商厦、华宇超市、云岗宾馆、___宾馆、永和美食城、永和食府等)拥有POS机的特约商户用卡消费和在上述5家银行设在银行网点和高等院校、商厦的自助银行、自动提款机上进行转账、提现等业务,接受自助、无干扰、快捷、安全的金融服务。
二、银行卡现状分析
(一)银行卡发行逐年巨增,借记卡占主导地位。截止2004年12月底,全市共发行银行卡930,347张,比上年同期增加290,962张,同比增幅45.5。其中:信用卡54,375张,比上年同期减少4,088张,同比降幅7.0;借记卡875,972张,比上年同期增加295,050张,同比增幅50.79。综上分析,2004年该市银行卡的发卡有了较大的增幅,由于借记卡的用途的拓展和代理业务的增加,发卡量保持较大增幅;而信用卡由于受限范围大、办卡门槛高,群众暂时接受能力不强,导致发卡量下降。每家发卡行平均发行银行卡186,069.4张,其中:平均发行借记卡175,194.4张,平均发行信用卡10,875张。
(二)银行卡交易总额逐年增加,直接消费额偏低。全市2004年全年银行卡共交易2,604,472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加536,527万元,增幅25.95。其中:直接消费27,484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加76,389万元,增幅73.54,全年共交易8,826,273笔,平均每笔交易0.295万元。银行卡交易总额占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219.5,刷卡直接消费只占全市城市消费品零售总额的2.66。综合分析,2004年银行卡的交易量有了较大幅度的增加,而直接消费量也有了较大的增幅,但在社会消费比重中仍然很小。2004年全年,全市银行卡每卡平均交易2.80万元,与上年同期的3.23万元相比,有所下降,其原因主要是发卡量的增幅较交易量的增幅大的多;2004年直接消费额只占交易总额的1.06,每卡平均直接消费295.42元,与上年同期平均每卡直接消费1,624.58元相比只占其18.18,不足二成;2004年全年交易882.63万笔,平均每笔交易2,950.82元,全年平均每卡交易9.5笔,平均每笔直接消费2,070.34元。
(三)受理机具分布扩大,摆放较为集中。全市2004年底拥有ATM机74台,布放在74个地点,比上年同期新增加21台,增幅为39.62%,今年增幅较大,主要是发卡行市场竞争增强,农行一家新增装机20台,该行占全市ATM机拥有量的32.43,比上年同期增加19.22个百分点,银行卡受理市场份额加大;POS机2004年底拥有498台,比上年同期增加33台,增幅7.1%,摆放在427家特约商户中,特约商户比上年底减少25处,主要是各发卡行正在取消了压卡(即信用卡电话授权)商户,并对商
户进行清理。综上分析,每家特约商户平均摆放POS机1.16台,每家商户平均受理消费64.37万元,每台POS机平均受理消费55.19万元,每台POS机平均受理消费17,723.5笔。特别集中的是___华林商厦一家就摆放了全市5家发卡行的80台POS机,每台POS年平均交易8.75万元,一个收款柜台同时摆放着4家发卡行的POS机,POS机
利用率并不高,受理机具管理也比较混乱。
从下表中可看到各发卡行各项业务的比重,总体上农业银行、建设银行的发卡、交易在全市比重较大,而工商银行、农业银行的受理机具在全市比重较大。
三、目前银行卡受理环境存在的问题
(一)中国银联商务未进驻的城市,缺乏专业统一的协调、服务、管理组织机构,跨行交易中遇到问题不能及时解决。
___市属“非中心城市”,目前山西银联商务还未进驻,全市5家银行的数据处理中心均不在本市,跨行交易清算由其上级行代理在中国银联总部或上级城市清算,按照中国人民银行总行的规定当地人民银行中心支行与各发卡行组建的市银联卡工作领导组只负责当地银行卡联网通用工作初期的组织、协调、检查、督促等工作,而对于跨行交易中出现的业务问题,如单边交易、错账回划、费用扣划等,当地银联卡领导组无法处理,而各发卡行只能向其上级行反映情况、追踪交易、查找原因,若查到跨行处理中其上级行也只能按查询系统规程等待查询结果,无法及时向客户给予满意答复。如在一次跨行交易时,出现单边交易,受理方认为交易成功,并打印出交易凭条,向发卡行申请清算,而发卡行未有交易记录,不能从持卡人账户中扣款,双方无法完成清算,但受理行已向商户垫付款项,无法及时入账,此时受理行与发卡行该由何方发起查询,追回货款,需要规范规程,明确责任。
(二)未形成商户银行卡受理培训制度,操作受理机具不够规范。
一些大的商户,拥有5家发卡行的受理机具,各家发卡行的受理机具生产厂家、产品型号不尽相同,受理业务种类也不同,显示界面不同,操作程序各不相同,还有就是商户收银员的调换等因素,使得商户收银工作在受理银行卡的操作中经常出现误操作,影响了受理的及时和通顺,给持卡人带来一定不便。商户急切要求制定统一的受理机具培训制度,提高收银员的操作技能,提高交易成功率。
(三)___市发卡行缺乏经常、有效的激励用卡宣传活动,民众刷卡消费意识不强。
___市已通过测试全面实现银行卡联网通用,所有终端机具已具备受理全国各地的银联卡,而发卡行进行经常、有效的宣传活动的不多,在特约商户甚至看不到受理银联卡的任何醒目标志,而作为实现“314目标”的___市,各发卡行未形成鼓励银联卡消费的激励活动机制(如有奖刷卡消费、在奖办卡、持卡人联谊活动等),在民众中知名度不高,民众拿到银联卡却不知其用意,只知道用来储蓄,有很大一部分的银联卡从未进行过消费,从而成为“零消费卡”,这说明,银行卡还没有完全成为居民的日常支付手段和支付工具,人们的思想意识还禁锢在老框框中,体现在选择支付方式时,现金消费的惯性仍起着决定性作用。另外,要充分宣传银联卡在银联中的费用问题,按相关规定在ATM机上跨行提现每次只收2元,跨地区跨行交易另加收汇费;在POS机上无论是否跨行或跨地区都不向持卡人收费,这也是为了消除顾虑,鼓励刷卡消费。
(四)___市国有商业银行在银行卡受理市场中占绝对优势,其投入高,范围广,有比较多的特约商户和业务发展空间,但发卡行该项收益较少,配套成本过高,效益倒挂现象比较突出。
银行卡已实现联网通用,但在刷卡消费时常常会因机具故障、网路不畅等问题而无法完成交易,虽然各家都在极力改善通讯网络,修善终端设备,但这将增加发卡行的很大一笔开支。我国发卡行收入的主要来源为手续费和商户回佣,而国外发卡行收入的主要来源为贷记卡用户的透支利息。从营业收入看,发卡行因吸收存款获得的收入逐年减少,竞争的加剧使银行卡的年费及商户回佣也在不断下降,而个人透支利息收入又是一项空白,造成总收入增长缓慢。从营业成本上看,一方面我国大部分ATM、POS机主要芯片、技术支持系统需要引进,操作及维修人员需要培训;另一方面,我国银行卡普及程度还较低,大量的人员、设备没有充分发挥作用,造成总成本居高不下。一台ATM机要二、三十万元,功能强的要四、五十万元,一台POS机三、四千元,功能多的近万元,而网络改造、租用也是一笔大的投资,因此发卡行对扩大受理商户与机具更新换代步伐不快,因硬件等方面形成的障碍也很突出。
(五)商户认为,现行的跨行交易手续费和特约商户扣拥率仍然偏高,在___市激烈竞争的低利市场中,更加明显。
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从2004年3月1日起调整现行银行卡跨行交易收费办法和标准,不再规定超市、百货业1和宾馆、酒店业2的商户扣率标准,只规定发卡机构收益和银联网络服务费的比例。发卡机构收益及银联网络服务费,在超市、加油、航空售票等类型的商户中分别为交易额的0.35和0.05;在一般类型商户中分别为交易额的0.7和0.1;在宾馆、餐饮、娱乐、珠宝金饰、工艺美术品类商户中分别为交易额的1.4和0.2;在房地产、汽车销售类商户和批发类商户中,比照一般类型商户的标准收取,但发卡机构收益每笔最高分别不得超过40元和16元,银联网络服务费每笔最高分别不得超过5元和2元,同时放开收单机构的收费标准,对银行卡特约商家的手续费的构成是“发卡行收益+银联网络服务费+收单服务费”。而在一个城市消费品零售总额只有103.21亿元、卡均消费只有295元的___市,在同一商户,却有着不同的跨行交易手续费和特约商户扣拥率,商户不明白各行执行着不同费率,其成本计算方式是如何确定的,使银行卡产业的定价机制市场化表现突出,影响特约商户的发展和银行卡的使用率;另一方面,其费率仍然偏高,银联的手续费是刷卡交易额的1%,而零售业的利润只不过是营业额的1%—6%,故银行业抽走了零售业本来就微薄的大部分利润。从金融法制的角度看,银行卡结算方式是现代化零售业必备的基础服务和提高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刷卡手续费应当作为正常成本分摊到商家所有的营业成本中。
四、进一步改善银行卡受理环境的建议
(一)政府重视,统一部署,加强监督,促进银行卡产业发展。建议成立以市政府牵头的___市银行卡产业发展领导组,加强领导,统一部署,协调一致,严格监督,逐步推进银行卡受理市场建设,进一步改善银行卡的受理环境,健全法规和规章制度,加大产业扶持力度,创造良好、规范的银行卡产业发展外部环境;通过提高技术手段、整合市场资源,营造安全、快捷、便利的银行卡受理环境;积极协调处理交易中出现的问题。加强与上级银行卡发展办公室和中国银联商务的联系,做好在当地设立中国银联商务分支机构的前期准备工作,提高处理问题的时效,统一管理POS机,统一扣拥率,统一机具维护,统一商户培训,及时向有关部门反映问题。协调组织各发卡行开展用卡激励活动,使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创造良好刷卡消费的氛围。
(二)更新观念,团结一致,大力培育和发展银行卡受理市场,促进持卡消费。整合现有银行卡市场资源,建立和改善统一的银行卡受理环境,不断拓展银行卡业务种类和特约商户,全面提升___市的整体竞争力,提高城市品位,改善城市形象。大力做好宣传工作,提高民众的持卡、用卡、爱卡意识,增强民众的持卡消费信心,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用先进的生产力,为广大民众的根本利益服务。___市作为全国优秀旅游城市之一,在产业结构转型,加大开发旅游产品,增大旅游产业在GDP中的份额中,政府部门更要充分认识银联卡在其中所起的作用,在做大、做强旅游这个朝阳产业中,政府应抓紧出台相应的支持和保护银行卡受理环境的相关政策、地方法规,将银联卡作为政府部门、公务支付工具,推行应用公务卡,扩大公务卡的应用范围,加大支持银行卡的力度,对银联卡的受理环境进行强有力的改善,从根本上使银行卡得到全面发展。
(三)发卡行要与拓展消费信贷相结合发展贷记卡业务,促进银行卡健康发展。从发展趋势看,真正意义的贷记卡是银行卡发展的主流。按照《银行卡业务管理办法》,国家已大幅度放宽了对透支额度的限制,个人卡单卡单笔透支额度放宽到2万元,透支余额限制放宽到5万元。同时更为重要的是提出了60天免息还款期和最低还款额待遇等相关具体措施,这就极大地推动了商业银行从借记卡向真正贷记卡的转变。当然,加强风险管理硬件和软件系统的建设也是银行卡发展中极为重要的一环。建立健全银行卡风险防范、监测和化解机制,需要健全完善的透支管理、风险准备金、保险和担保等相关制度,严格规范开卡、信用监控、授权、柜面服务、客户服务等操作流程,确保POS网络、ATM网络、特约商户受理网络、受理行处理网络等作业环节的高效畅通。增强银行卡抵御和防范风险的能力,才能保证业务稳健高速发展。
分局和工商行政管理所是工商行政管理工作的基础,是履行行政执法、市场监管职能的基本单位。近几年来,为加强工商所建设,促进工商所职能到位,省、市局坚持以人为本的精神,不断加大基层建设力度,从人力、物力、财力上向基层倾斜,有力地推动了基层规范化建设并取得一定成效。但面对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工商所的监管内容不断扩大以及人民群众和政府要求越来越高的新形势,基层规范化建设与新形势、新要求仍然存在一定差距,从目前我们单位规范化建设实施情况来看,仍然存在如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当前基层规范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干部队伍结构不合理,制约着规范化建设的进度。主要体现干部队伍相对老化,工作标准不高,整体综合素质参差不齐。目前在职干部职工中,45周岁以上占到80%以上,新生力量明显不足。加之个人学习自觉性不够,知识更新缓慢,复合型人才匮乏,落实规范化建设的标准不够高。
(二)管理机制不够完善,使规范化建设推动力不足。主要体现在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在队伍管理中,能否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与是否建立一套健全的队伍管理激励机制有很大关系。有的同志存在“松口气”的心理,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效率低下。出现了一方面人浮于 1
事,一方面人才紧缺,导致基层工作忙乱,疲于应付,影响监管效能和规范化建设各项措施的落实。
(三)思想观念陈旧,使规范化建设缺乏支撑。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工商行政管理监管职能发生了重大的战略转变,特别是“两费”停收后,个别同志仍然抱残守缺,缺乏紧迫感。具体表现是有的干部习惯于按传统的思维方式办事,工作方法简单。有的干部一提起集贸市场头头是道,讲监管大市场就愁眉苦脸。还有的同志觉得年纪差不多了,抱着船到码头车到站的思想,得过且过,不思进取,缺乏获取新知识进一步充实自己的勇气和信心。监管方式跟不上市场经济的发展变化,只满足于一般性的业务操作,习惯于坐等式的静态管理方式,缺乏对市场行为监管业务的深层次研究探讨,使规范化建设缺乏内在动力。
(四)粗放型执法行为,使规范化建设要求难以落实。部分干部业务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学以致用的意识不强,依法行政观念淡薄。个别执法人员不能正确理解和运用法律赋予的行政执法权,具体行政行为往往违背立法原意,执法必然偏离正确轨道。还有的同志观念陈旧,认为“管理就是收费”,“执法就是罚款”的错误观念。停收“两费”后把罚款作为主要执法目的和衡量工作好坏的根本标准,违背了规范化建设根本目的。
(五)服务水平不高,使规范化建设流于形式。工商所一项重要工作是对外提供咨询服务。咨询服务内容的70%以上是登记注册,但个别初审登记人员对登记注册知识的匮乏和对新的政策规定不掌握,直接影响“首问负责”等五项制度的落实,在社会上和群众中造成不良影响,损害了工商形象。
二、抓好基层规范化建设的几点建议
面对现实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如何深入推进基层工商所规范化建设,打造过硬的基层执法队伍,是我们当前和今后面临的新课题,我认为推进基层工商所规范化建设需要突出解决一下几个问题:
(一)建立科学规范的行政执法管理制度,是加强工商所规范化建设的核心内容。《工商行政管理所条例》和我国的现行法律、法规虽然对行政行为从实体和程序上都作了一些规定,但是从实际看,从工商所内部运行机制来看,还存在着权责不明晰、运行不通畅的问题,对工商所的行政执法行为的管理一直没有形成一个科学完整的规范体系,各个环节之间缺乏严密的配合和有效的制约,导致工作内部脱节,影响行政行为的质量和效率。建立科学规范的工商所行政执法管理机制,就是要从提高执法质量和效率出发,建立并完善工商所执法管理制度,使每项职能得以顺畅、有序、高效运行,使工商所行政执法实现由粗放型管理到规范化管理,由经验型管理到制度化管理的转变。一是明确责任层级细则,落实监管执法要求。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二是细化任务责权,严格监管执法奖惩。对工商所责任人定位定责,用制度规范责任区监管的职责和内容。同时,建立责任追究制,从各网格责任区安全责任分解,责任考核,责任追究三个环节建立健全并严格执行责任追究制,无论在哪个环节、哪个人出了问题,都要依法依规落实责任。
(二)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工商所干部队伍,是加强工商所规范化建设的关键环节。一支高素质的工商所干部队伍,离不开行政规范的约束,同时,规范化建设搞得好不好,直接反映工商所的精神面貌和人员素质,每一位工作人员都是工商所的门面和窗口,影响着工商部门自身的社会评价。从当前工商所干部队伍的现状来看,在思想观念、管理水平、执法能力方面与人民群众的期望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只有通过加强规范化建设,建立科学、公正、透明的选人、用人机制,营造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才能确保干部队伍的健康发展。一是加强思想教育,增强执行制度的自觉性。使广大干部变被动为主动,变要我规范为我要规范,这样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二是加强政策法规教育,增强依法办事的自觉性。使干部思想水平和政策界限得到有力提高和具体明确,能够明明白白地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制度才能得到切实有效的落实。三是加强创新教育,增强完善制度的创造力。鼓励和引导工商所干部多为工商所规范化建设提意见,提建议,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使他们在制度发展中的首创精神得到尊重和体现。只有这样,工商所规范化建设才可能长抓长新。
1 高校会计基础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 会计人员配备不合理。虽然近年来会计人员的专业水平在不断提高, 但业务知识、业务素质水平还是有一定的差距, 部分高校会计机构负责人为非会计专业人员, 对业务不够熟悉。未按照不相容职务分离原则设置岗位, 做到以岗定责、以岗定编、职责分明、相互约束。会计各岗位之间不能定期轮岗。部分重要岗位如出纳岗, 常年一直由固定人员担任;出纳人员无证上岗现象也较多。
(二) 会计核算不规范、不科学。主要体现在: (1) 原始凭证要素填写不规范、不齐全。原始凭证填写字迹不清晰、不工整, 金额数字填写不规范;入账发票不能及时入账, 经常出现跨年或超期限票据;记账凭证的缺少填制日期、凭证编号、会计科目、金额、所附原始凭证张数、填制凭证人员、稽核人员签名盖章等基本要素;已报销的发票未加盖现金、银行收讫、付讫章以及已报销字样章。部分票据无相关领导审批;因对方遗失需补制的原始凭证复印件不履行登记手续;原始票据丢失的, 经办人没有办理原开票单位盖有公章的说明。 (2) 账务处理较为随意, 未按要求编写摘要。记账凭证的摘要编写随意, 表述不准确, 无法满足查账要求;会计科目的入账较为随意, 存在胡塞乱放的现象;附件张数不填或填写不准, 漏盖相关人员的名章。凭证装订不符合要求, 凭证封面、侧面相关信息填写不完整, 缺少装订人、保管人等名章。现金日记账未能日清月结、定期盘库, 盘库记录没有或不完整;银行日记账不能做到日清月结, 对账工作不及时, 支票签发人与银行对账工作是同一人;资产账目不能做到“账实相符”;电脑生成的总账、明细账、日记账格式不符合相关要求。
(三) 会计监督流于形式。随着高校经费来源趋于多面性, 以及整个教育行业“去行政化”的呼吁, 教育主管部门对高校财务工作所起到的作用仅仅是指导作用, 外部监管作用正在逐渐弱化;单位内部相关人员由于其所处地位限制, 无法独立行使会计监督职能, 难于抵制一些程序合法而内容不合法的事项, 例如:部门购买的购物卡发票换开成“办公用品”发票在办公费中列支, 不附带购物清单;私人的电话费、汽车油费等发票在科研课题经费中列支等, 使这些不符合报销要求的发票得以报销。
(四) 会计制度不够健全。目前, 大多高校的会计制度都是零散的、独立的文件形式存在的, 没有形成系统、全面的会计管理体系, 因此一种情况是存在一些管理真空地带, 无法进行有效管理。例如因为没有明确的会计工作程序, 因此在账务处理及工作传递程序就会存在原始凭证丢失、会计资料传递无法衔接等问题。另一种情况是有相关的管理制度, 但是无法严格执行, 流于形式。例如财务专用章管理不严格、现金管理不严、财务信息化服务器及数据库管理不严格等等问题。
2 出现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 对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的重视程度不够, 认识不足。会计基础工作在每天的工作中都存在, 对于学校财务管理工作的影响不是很直观, 所发挥的作用不能直接体现出来。因此, 学校领导及财务处负责人对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认识不足, 认为能够满足日常业务需要就行, 对于业务培训不是很重视, 即便培训也多数是走走过场, 参加培训时并不认真学习, 流于形式。这样会导致会计人员对会计基础知识不甚了解, 思想上麻痹大意。
(二) 工作重点安排不合理。部分高校在进行工作安排时, 工作重点只放在资金管理上, 不重视会计核算、会计监督、资金使用绩效分析等工作, 各部门重编制、轻执行的思想仍然十分严重, 经费使用缺少监督, 支出存在一定的随意性, 项目执行缺乏跟踪、分析、评价。
(三) 抓建设不抓落实, 使会计基础工作规范流于形式。部分高校在进行会计基础规范化工作时, 仅仅将工作做在表面, 抱着应付检查的目的, 虽然看起来各项基础规范规章制度都面面俱到, 但是实际工作过程中, 并不按照相关规章制度执行, 工作较为随意, 无法使会计基础规范化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四) 缺乏有效监管, 即使出现不规范行为也无法得到有效的改正。目前大多数高校会计工作还一直遵循最基础的工作流程, 仅仅将业务局限在“算账﹑记账﹑报账”的会计核算过程中, 忽视了有效地监督职能, 缺乏有效的绩效分析。缺乏建立“预算编制有目标、预算执行有监控、预算完成有评价、评价结果有反馈、反馈结果有应用”的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机制。
3 高校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建设改进对策
(一) 提高认识, 加强管理
首先学校领导要加强认识, 提高重视程度, 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单位领导要充分认识到加强会计基础工作是取得高质量会计信息的必然选择, 是会计制度改革进入更高阶段的重要前提, 是依法理财, 提高会计精细化管理有力抓手, 是建设现代大学财务制度、适应和推动教育改革发展的根本途径。因此要从领导层面加强对会计基础规范化工作的认识, 这样才能使会计人员以更严谨的态度对待日常工作, 才能取得真实、有效的原始凭证, 并完整的记录账簿、规范地填制报表。
(二) 加强培训, 提高水平
建立起正常的、科学的会计人员继续教育体系, 积极鼓励会计人员参加各类专业培训, 考取相关执业资格证书, 会计人员加强学习新的财经法规以及先进的财务管理理念, 还要及时更新财务信息化相关新知识, 成为适应新业务需要的综合应用型人才;各高校会计人员之间也要定期举行经验交流会, 互相交流经验, 探讨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三) 加强考核, 健全机制
建议各高校应尽快建立预算绩效考核管理制度, 强化绩效评价结果反馈和应用, 加强预算支出的责任和效率。上级主管部门要加强对学校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统一领导和检查监督, 让预算绩效制度落到实处, 产生效果。各高校要建立健全完善的内部会计管理体系, 明确各级各类人员的职责权限, 使得所有事项有人负责。同时上级主管部门、财政和审计部门, 要加强对学校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和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有针对性地提出检查意见和建议, 并督促单位进行整改。
(四) 加强考核、奖优惩劣
高校应成立以分管财务的校领导 (总会计师) 为组长的考核小组, 依据学校每年的工作重点确定考核内容和期限, 建立长期有效的考核机制, 确保高校会计基础规范化工作始终运转规范。
总之, 会计工作是一项非常严谨的事情, 容不得半点马虎, 而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是会计工作的基本要求, 只有各项基础工作做到准确、规范, 会计工作才能健康的发展。高校领导要提高认识、高度重视, 通过提高高校财会人员的综合素质、加强制度建设等措施, 切实加强会计基础工作建设, 夯实会计工作基础, 建立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长效机制, 全面提高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的质量, 不断提高会计工作水平。
摘要:近年来, 随着高校财务管理工作逐步走向科学化、精细化, 加强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管理, 建立合理、科学的会计工作秩序, 对于进一步完善财务管理、提高会计工作水平、加强财务监督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对高校会计基础工作不规范存在的问题和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同时对如何加强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的提出了相应对策。
关键词:会计,基础,规范化
参考文献
[1]蔡战英.强化会计基础工作的思考[J].会计之友, 2002 (09) .
[2]张蕊.加强会计基础工作的现实意义[J].经济师, 2002 (07) .
[3]刘宝香.谈会计基础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规范措施[J].财会月刊, 2003 (13) .
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新课程在我市已实施十年,特别是2010年实施规范化教学管理以来,经过实践与努力,我市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观念、教学方法、教学行为等方面均有了可喜的变化,但也还存在诸多问题。现本人就工作中自己从小学语文备课、课堂教学和作业方面发现的问题以及针对这些问题采取的相应的对策做些粗浅的分析,供大家参考。
一、主要成绩
纵观全市小学教师备课教案、语文课堂教学、学生作业等,整体情况较好。教师们能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努力实践新课程理念,落实学科规范化教学常规,扎实双基教学,加强教学整合,注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良好的学习习惯,课堂教学效率有了显著提高。
(一)教师在备课教案中既注重基础知识教学,培养学生的技能,又能探索新的教育理念,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1.坚持个人备课和集体备课相结合的方式,切实发挥备课的作用。
2.多数教师备课态度认真,能写详案,教案书写工整规范。3.教案项目比较齐全,有成绩考查表、教学进度表、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课前准备、教学流程、课内测试练习、教学反思等。
4.教师认真解读教材,深挖“四基”,达到“四明确”,准确、合理制定教学目标。教师在解读教材时,深挖每一课时所要落实的基础知识点、基本能力点、基本方法训练点和基本思想教育点,达到明确教学重点,明确教学难点,明确教材特点,明确教材疑点。
5.基本能从学生的学情出发,合理预设教学程序和教学策略,安排好听说读写等各项语文实践活动。如师范附小的教学设计将教师的活动和学生活动分开来写,把学生的语文实践活动凸显出来;还有的教师在教案中明确标出“知识点、能力点、创新点、设计理念”等,加强了具体教学环节的目的性。
6.能够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出发,进行教学反思,课后小结的实效性有明显提高。如:能够从“成功经验”和“反思问题”两方面进行实实在在总结,为以后的教学做好了经验积累。
(二)课堂教学中,能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激励学生主动学习,实现师生共同发展
1.课堂流程完整。课前执行教师候课制,督促学生做好课前准备,教室回荡学生嘹亮歌声;上课伊始师生起立,相互问好,进行课前一分钟训练;讲授新课,巩固练习,布置作业;下课前指导学生做好下一节课学习准备;下课后,师生起立,相互说再见,教师护送学生走出教室。
2.教学目标明确具体,体现三维目标的和谐统一,重点难点比较突出,教学思路清晰,教学效果较好。
3.注重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指导学生在愉悦的环境中主动学习。教师在执教过程中,能够以开放的心态比较正确地摆正主导与主体的位置,不但考虑怎样教的问题,而且更多考虑的是怎样为学生服务,怎样教会学生会学。工农小学张玉艳老师在讲《喜爱音乐的白鲸》一课时,能够组织进行自主学习,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课堂上那种民主、和谐、相互尊重的学习氛围正在正在形成,学生自主活动的时间、空间逐渐增多,参与的热情日渐增高,教学效率也日益提高。
4.教学方法灵活多样,注重启发式教学。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努力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教学方法符合不同学段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努力探索有意义的接受性学习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有机结合。
5.教学中重视语言文字训练,重视字词句教学,重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语文学科的本位得到了更有力的突出,教学时做到精讲精练。语言文字训练得到了明显的加强。一是重视语言的积累,字词句教学得到加强。如三台中心校曲会萍老师执教的《寄给青蛙的信》,老师把形声字、多音字归类在一起练读,并注重低年级说话训练。二是重视词句的理解,采用多种方法引导学生理解词句。多数教师注意抓住课文中的关键词句,采用比较、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等方法,引导学生理解词句,进而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三是重视词句的运用,在积累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运用词句。兴隆中心学校张丽娟老师在教学《秋天的怀念》时,设计了根据课文内容,完成下面的填空的训练:“黄色花淡雅,生活就像黄色花();白色花高洁,生活就像白色花(),紫红色的花热烈,生活就像紫红色的花()。”在教学中落实了词语的运用和积累。
绝大多数课教师做到了凭借语言文字理解内容,体会文章思想感情,体会重点语句的作用和表达效果,在此过程中学习了语言,同时也进行了人文的熏陶。进修附小张秋红老师执教的《豆腐颂》一课,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语句“它是平民的,但并不平凡,我们的中国豆腐!”,谈自己的认识和体会,在体会的基础上再进行朗读,读出自己的感受,这样语言、情境、人文内涵全都有了,豆腐的美积蓄在学生的心中,语言的美丽萦绕在学生的脑际。
6.阅读教学中,落实“以读为本”的理念。在阅读教学中,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深入文本,抓住关键词句,品味文本,朗读、默读、浏览多种阅读方式相结合,让学生读中悟,悟后读,课堂上回荡起琅琅的读书声,出现了学生的精彩感悟和回答。师范附小严文臣执教的《咚咚》、鸡鸣山中心学校于红伟执教的《捞铁牛》时,让学生在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把朗读和默读、浏览结合起来,让学生读中有思,思中有读。龙家中心学校衡占老师执教的《马》时,引导学生在品味中朗读,在朗读中思考。城子街刘春梅老师在《夜莺的歌声》教学中反复朗读人物对话,体会人物的内心情感。
7.注重拓展语文学习空间,合理开发利用课程资源,实现课内外学习的有机结合。如课前,能够让学生广泛查阅相关资料,做好预习准备;课上,能够引导学生适时合理地运用资料。这样不仅使学生增长了知识,开拓了视野,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学生作业质量明显提高,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已经成为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1.教师布置的作业量基本适中,种类齐全,形式多样,既有单项作业,也有综合作业,题型设计灵活多样,不仅重视双基,更关注学生能力培养。
2.学生作业总体情况较好,学生的良好书写习惯逐步形成。3.练习册能够及时布置,及时批阅,能够让学生及时订正,教师做二次批改。
4.作业批改得较细致,批改形式具体表现为详批详改、学生自改等。尤其是作文,基本能做到眉批与总评相结合,教师对于学生的好词好句均能够做上记号,并在总评中写好激励性语言。如其塔木中心校孙颖老师对学生李志刚的《老师的节日》习作批语这样写到:“小作者仅仅通过一件小事,叙述了自己和老师之间发生的故事,朴实的语言,细微的表达,给人以感染,若能注意语言精练一些,不写错别字,文章就会更好了呀,加油!”教师的批语中注意人文性,意见中肯,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从而使批语更富有激励性,培养学生的作文兴趣。
二、规范化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教师备课
备课是教学工作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一堂课教学效果的优劣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备课是否充分。但长期以来,有些老师们对备课存有极大的应付心理,问题具体表现在:
1.备课与上课脱节,无实效。有的老师完全局限于教参,没有自己对文本的解读感悟,仅在教参和学生间起一个传声筒的作用;有的教师则把备课当成是应付领导检查的工具,备课时既没深钻教材,也没经过自己细致的构思,形成考虑周全、条理清楚的授课思路。多数备课是在抄教参,简单化、模式化严重,与上课基本是“两张皮”,没有实用价值;还有的老师,平时基本不备课,专等检查前突击完成,备课的作用完全没有发挥。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化,很多学校提倡集体备课,目的是为了让大家实现资源共享,但很多老师“发明”出“一人备课,多人使用”或者“分摊备课,集体共用”的轮流备课制,从网络上复制下载的现象十分严重。
2.备课只关注局部而忽视整体,只关注教材内容而忽视教学中的“人”。教师通常只注意思考一堂课的教学设计,而忽视对一个单元板块或整册教学的研究和规划;即便是一堂课的教学设计,教师经常也只是注意思考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只注重思考教师的教学思路,却忽视学生的课堂活动,忽视学生多方面的发展状态和需求,忽视学生可能做出的反应,只注意思考面向全体学生的划一目标和统一要求,却忽视学生之间的差异研究及针对“具体个人”的弹性化设计研究,造成教学设计缺少规划性、前瞻性和创造性。
3.只重视当堂教学,忽视教学后记。教后记应是教师对一堂课教学情况的及时反思,应是以反思为主的融理论思考、教学实践的反思型笔记,能有效地推进教师专业化成长,但多数教师未加重视,往往是三言两语应付而过,没有真正发挥其作用。
4.教案缺乏完整性、实效性。
(1)教案项目不够齐全,少数教师没有写课前准备、作业布置、教学反思等。
(2)少部分教师的教案过于简单,只写大的教学环节,对如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达成教学目标的优化措施体现少。
(3)存在少部分教师机械抄袭其他教师教案与出版社发行的现成书本教案的现象,教案缺乏独到见解的教学设计。
原因分析:
一是语文老师课时负担重,作业批改量大,且大都兼任班主任,日常教学事物繁杂,加之语文备课的时数太多,语文教材又频繁修订,老师的备课压力很大。二是很多教师未能正确认识备课的重要性,未能认识到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因此对备课存在严重的应付心理及惰性心理,未能踏踏实实走进文本,未能结合新课程理念和学生实际进行教材处理、环节设计,出现了备课上课脱节的现象。三是学校缺乏完善的规章制度,一般只看结果,对备课中出现的问题没有采取有效的杜绝措施,导致备课走入“恶性循环”。
(二)课堂教学
1.教学目标不明确、不准确、不全面
审视我市的小学语文课堂,有的老师不明白自己的教学目标,不知道自己的这堂课究竟要解决一个什么问题;有的老师的课容量太大、节奏太快,加重任务,拔高要求,脱离学生实际;有的老师在课堂上连续不断地讲话,连珠炮式地提问,手忙脚乱地演示,学生慌里慌张地对答,快速扫描式地观看,整堂课没有静心读书的时间,没有咀嚼回味的思考,没有心与心的交流,没有情与情的激荡,知识如浮光掠影,训练似蜻蜓点水,读书似小和尚念经。
这些问题都可以归结为教学目标制定缺乏科学性。缺乏科学性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的问题:
①教学目标制定不准。“不准”意味着要么偏高要么偏低,也就是与学生认知特点,现有水平不符,与教材要求有差距,出现目标“越位”和“不到位”现象。如低年级阅读教学主要是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在读课文中学习识字,在读课文中学习用普通话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然而不少老师往往拔高要求,引导学生逐句逐段地分析,有一年级教师教学《乌鸦喝水》这课时,让学生思考:乌鸦为什么喝不到水?乌鸦是怎样喝到水的?很明显,这样的教学要求就是对年段目标、对教材要求把握不准。类似这种拔高教学目标的现象在“积累”的教学中存在更多,本只要求让学生读一读,背一背的名人名言,偏偏要让学生背下句子的含义;本只要求熟读、大致了解诗意的儿童诗,偏偏要让学生逐字逐句去解释。
还有个别现象是教师低估学生的现有水平,目标定位过低。如,三年级教学认读生字仍像一年级一样,由老师带着学生“声韵分开拼读”,目标定位不是“学”而是“教”。
②教学目标制定不全。新课标在教学目标制定方面要求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三个方面要求相互渗透、融为一体、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但从教师的教学过程来看,三维目标不能有机融合,顾此失彼。大多数教师注重知识的讲解、灌输,把考试作为终极目标,忽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关注,忽视对所习得方法运用上的指导,忽视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引导与培植;或者三个维度的目标完全割裂,平均用力,一节课试图三方面目标同时实现,导致语文课成了“四不像”;或者过于重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偏离了语文教学的主渠道,把语文课上成了思品课。
③教学目标制定不明。有的老师目标随意性极强,想到哪里就说到哪里,目标缺乏系统性、连贯性;有的老师甚至自己都不明确教学目标是什么,应该怎样去落实,目标制定极为模糊,教学目标的导向性无从谈起。
原因分析:一是传统课堂教学的定势及应试思想的影响。由于考试内容偏重知识体系,为追求高分数,教师过于看重学生的学习成绩,因而导致教师的课堂教学过于重视知识传授。二是教师对三维目标的认识尚模糊,不明确三者之间的内在关系,因而在处理过程中顾此失彼。三维目标在落实的过程中应该是有层次的,语文知识与能力仍是主体,在这基本目标实现的基础上,对学生的情感态度实行潜移默化的影响,关注学习过程的自主、合作、探究。另外,三维目标应是互相渗透、有机融合的,而不是将三个维度简单叠加。
2.教学策略选择不明确、不灵活、不恰当。
教学策略是教学的生命,所谓教学策略,是指教师为实现教学目标或教学意图而采取的解决一系列教学具体问题的行为方式。在当前课堂教学中,教学策略的选择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1)策略选择不明确,随意性大。教师课前准备不充分,不能“吃”透教材,“析”透学生,策略准备不充分,课堂教学杂乱无章。(2)教学策略单调,缺少灵活性。面对新的课程标准,面对新的教材,很多老师沿用的仍是一两种陈旧的教学策略,课堂缺乏活力,气氛沉闷。(3)策略运用不恰当,不深入。存在“虚”(弱化语文的工具性,训练不扎实,不到位)、“闹”(为体现学生的主体,刻意追求课堂的热闹)、“杂”(过分张扬语文的人文性,非语文的东西越俎代庖)、“碎”(零敲碎打,忽略整体性)、“偏”(强调接受性学习,重视双基)等问题。
原因分析:一是教材没有“吃”透。教师课前没有深钻教材,对课文缺乏整体感悟,对文字的组合,蕴含的思想、情感、价值观等没有有准确的把握,没有自己独特的理解和思考。二是学生没有“析”透。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因素,没有分析到学生的个体差异,不能进行具有针对性的教学预设。三是预设没有“做”透。教师缺乏课前对教学过程的预先设计,对专业和知识的预先准备,以及对课堂动态变量的预先思考。以上原因导致教师上课时随意性较大,要么教学策略单调,调动不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要么随意运用几种教学策略,走了一个“热闹”的过程,却无实际效果。教与学的方式方法以师讲生听来传授新知识,以背诵、抄写来巩固已学知识,以多做练习来运用新知识,以考试测验来检查学习效果。教师是教学过程的控制者、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学内容的制定者,具有绝对的权威,师生间缺少交流、互动。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授者,基本职能是照本宣科,无视学习的主体,不能做到因材施教,更谈不上发展学生的兴趣、特长、爱好,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而学生作为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思维受到窒息,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被销蚀,学习热情和兴趣被消磨,个人发展被严重阻碍。具体表现在:(1)教师仍占主体地位,灌输式教学占了主流。课堂上仍然是“我讲你听”、“我教你学”,更有的老师会将所谓的问题答案让学生抄写下来去死记硬背。课堂教学的一切环节步骤都是围绕教师的预先设计进行,学生只是一名听众,没有学习的自主性,没有可供自己独立支配的时间和空间,甚至不能表达自己的见解与观点。(2)教师是为了成绩而教,学生是为了成绩而学。很多老师的课堂教学中仍存在重知识,重标准答案,重结果,重齐步走的问题,学生的学习缺少方向,缺少方法,缺少动力,导致的结果就是学生思维僵化,只读死书。(3)新的教学方式方法浅尝辄止。在新形式下,有的老师开始尝试一些新的教学方法,如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实践操作。但由于教师对其研究不透,利用不当,新的教学方式方法虽在一定程度上被采用,但很多时候只是为了追求表面的浮华热闹,实效性差。
原因分析:一是受传统教学观的影响,教师仍没打破“教师中心”、“课堂主角”的传统思想,不能在民主平等的氛围中引导学生自由表达、自主探索;没有从“师道尊严”的架子中走出来,没有从居高临下的权威者走向“平等中的首席”。二是“成绩第一”的思想仍没有得到根本转变,片面追求教学成绩,把分数作为落脚点,只要能让学生牢固地掌握知识点,教师宁可采用“满堂灌”的形式,影响了对多样化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运用。三是部分教师存在一定的思想惰性,习惯了墨守陈规,不愿去尝试新的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
3.语文双基教学不务实、不落实、不扎实
“语文双基”的时代内涵是什么?所谓双基,从传统意义上来说指语文知识:字、词、句、篇;语文能力:听、说、读、写。现在,准确、高效的口头表达能力是双基,收集、处理、加工大量信息的能力也是双基。课程标准淡化“双基训练”,有的老师认为就不要双基训练了,这是对课程标准的一个误解。中、小学语文教学,必须打好基础,必须进行双基训练,这是良心。我们需要沉下来思考的是,我们要对“双基”赋予新的内涵。
以往调研,我们在每堂课结束前十分钟,都要针对这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一次简单的小检测,做与课上讲解相关的小练习。检测中发现相当一部分学生字词书写不规范、不工整,还有部分学生不会写或错别字多。一个小练笔,学生提笔有千斤重,半天动不了笔,即使动了笔,也写得语句不通,文不达意。
究其原因,一些教师在课堂上热热闹闹地走过场,认认真真地搞形式,扎扎实实地“讲”与“问”,对“双基”教学不重视,对语言训练不落实、不到位。难认的字不多念几遍,难写的字不多写几次,不辨析字形,该认的字不认,该写的字不写;该解释的词不解释,该辨析的词不辨析,该品味的句子不反复品味,在课堂上不抠词抠句;该积累的不积累,该归纳的段意不归纳,至于最基本的句子,篇章知识,标点符号知识更是一溜而过„„导致写字质量滑坡,错别字增多,词汇量下降,语言贫乏,用词不当、词不达意。《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识字写字“是1—2年级的教学重点”。低年级识字教学出现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我们的语文教师没有把识字、写字教学摆在突出位置,缺少时间保证、指导保证、练习保证。小学各个年级都应重视识字、写字,都应重视词句教学,这是语文学习的基础工程、基本任务──认识3000常用字,会写2500字,会用6000词,绝不能马虎。否则就会重点不重,基础不牢,长期下去将后患无穷。
4.五大领域教学费时多、负担重、效率低(1)识字写字教学存在的问题
①识字教学方式强调以课堂为中心,忽视学生自主识字,通常以记、读、背、写为主,课后很少引导学生实践、积累汉字,学生学习汉字回生率高,识字远离生活。②“会认”的字和“会写”的字一视同仁,增加学生学习难度和学习负担,让学生感到学习汉字很困难,枯燥无味,缺乏情趣,学生参与教学兴趣不高。
“语文课标”适当增加了第一学段的识字量、减少了写字量,确立了“认识”和“学会”两种目标,体现了“多识字少写字、提前进入阅读”的指导思想。长春版课标教材都很好地体现了“语文课标”的思想,采取“多识少写、识写分流、分进合击”的编排策略,为我们创新识字写字教学、大面积提高识字写字教学质量提供了资源、创造了条件。不少教师对这些编排意图和特点没有认真分析研究,没有把握住“认识”和“学会”两种目标要求。(“认识”的要求是读准字音,整体认清字形,能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认读它,对识字处于整体感知水平;“会写”的要求会读、会写、了解字词在语言环境中的意思,逐步做到能在口头和书面表达中运用。)所以有些教师在教学中出现识写不分,认识的字和要求写的字一起教,或者把要求写的字作为要求认的字来讲的现象。
③低年级识字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没有突出出来
识字教学是要建立音、形、义之间的多向联系,而实际教学中还存在平均用力的情况,这就有待教师根据学生的具体实际进行调查,确定识字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学龄前儿童口头上会发很多音,了解许多字的意义,但多不能掌握字形。因此对低年段的学生来说,字形教学是识字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④不顾汉字自身规律,随意进行解剖、想象,造成符号与文化的割裂,造成工具性和人文性在方法层面的分离。
【案例一】老师:今天我们迎来一位新朋友“士”谁能用自己的办法来记住这个字?
生:“十”字加一短“一”。生:“王”字去掉一“横”。
生:与“土”字相似,但下面的“一”要短。生:“上”下的上,往左出头了。生:“二”字加一“竖”。
生:我觉得它像一个小飞机的形状就记住了。生:我觉得它像墓碑上的十字架。
师:好,同学们不但说出了许多熟字,还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力,表扬你们。
【案例二】一位老师教学“碧”字,编成“王老头,白老头,同坐一块大石头”或“王大娘,白大娘,坐在石头上唠家常”。
汉字是具有历史文化范畴的文化符号,蕴含丰富的文化信息,识写过程中应体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现实教学中,许多老师由于过于注重一些识字方法的研究、运用,忽略了文化意义在识字教学中的渗透,而在教学方法层面上造成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隔离。像案例二中的识字方法,过于注重了简单的趣味性,只在字形上下功夫,过分追求形象性,忽略了汉字的构字特点,以致脱离了汉字本身规律。“碧”:从玉,从石,白声。本义:青绿色的玉石。我想,按照此法学生除了通过口诀记住了字形以外,就再也没有别的什么收获了。当然,寻求各种方法追求识字的高速度、高效率,以便尽快度过识字关,是符合孩子的语言发展和心理发展特点的,如果因此而忽略文化因素的渗透,汉字本身可能带来的人文层面的价值也就随之脱落了。好在“课标”注意到了这一点,以一、二年级为例:过去只简单地提出某个年级要求识多少字,而现在的要求首先是“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然后才提出识认要求。
表意文字凭借汉语语素的意义来构造自己的个体符号,属于音形义统一的符号系统。案例一、二都没有注重表意文字自身的特点,只是单纯在字形的识别上进行随意的解剖和想象。虽然案例一中利用熟字带生字的方法以及形象化的想象等来分析字形,是一种较为常用的方法,也比较容易记住字形,可如果忽略了汉字自身规律,不了解汉字的字理及文化因素,学生记住的也仅仅是字形而已,而且回生率较高。
案例一、二中的有些方面是值得肯定的,比如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善于利用熟字同化生字,或者让孩子展开丰富的想象,采用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适应了其形象化认知特点等。但不能不顾汉字本身的特点而牵强附会地甚至错误地拆解汉字,比如,“‘王’字去掉一横,‘上’下的上往左出头了,‘二’加一竖”。学生在打基础阶段,如果采用的方法违背了汉语言文字的规律就会误导制约学生独立识字能力的养成。
⑤忽视写字教学的现象非常普遍。
写字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是学生学习语文的一项重要任务。一个人字写得好坏美丑,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反映他的语文水平,也可以体现其文化素养。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特别指出:“在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中要加强写字教学”。但是,我市小学语文教学中,写字教学都没有得到重视,存在很多问题,表现在:
A、学生写字姿势不规范。
正确的写字姿势,不但是写好字的前提,也是提高身体素质的关键。而当前小学生写字姿势不正确是个普遍存在的老大难问题。主要表现在“三个一”大都不到位:握笔离笔尖太近;胸部紧贴着桌边;头偏向左侧;眼睛离本子太近。对写字教学要求不严,导致学生写字习惯差。进入课堂,可以看到,学生写字时的坐姿和执笔方法非常糟糕,他们写字时奇形怪状,有的腰扭成了麻花,有的手掌根部前置手弯如钩,有的干脆以指关节作腕枕纸。写出来的字不是难以辨识,不堪入目,就是笔画硬如棍棒,张牙舞爪。汉字的美妙,在一只只小手下,被蹂躏得险象环生,惨不忍睹„„在教学调研中,我曾随机观察、调查过一些班级,发现写字姿势的正确率仅在30%。
B、写字课或写字的教学环节被忽略或弱化了。
长期以来,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写字教学一向不大被人们重视。教师都能理解写字教学对于发展学生能力,培养学生基本语文素养的意义。但在具体的教学实际工作中,个别老师并不重视写字教学。在语文课的课时中每周应安排一节写字课,按照写字教学的要求认真上好写字课。三年级写字教学的要求是:练习用钢笔书写正楷字,用毛笔仿影。但很多学校根本没有开设写字课,按照课程标准让学生学写毛笔字的学校更少。很多时候,衡量教师的教学水平的高下,看重的还是学生考试分数的高低。想想看,在测试检查中,“看拼音写字词”、“抄写下面一段话”等等,学生写得不规范的字,又有多少扣分的呢?从这个角度上看,即便教师重视写字训练,花了大量的时间精力,但在教学评价上,却没有丝毫回报,谁又能长期坚持做这种只耕种无收获的劳动呢?翻开学生的作业本,学生写的字,老师的要求是只要字写对就行,不求写字质量,使《课程标准》提出的写字教学的目标落空。另外,小学教育受到批评的焦点就是学生回家没完没了地写作业,写生字词便是其主要内容之一;甚至把学生眼睛近视等问题也一并迁怒于写字上,一些家长由此认为减轻学生的负担是关键,写字好坏无关紧要,这就导致社会、家庭都不重视写字教学,这种误解势必影响到写字教学。
C、教师由示范者变成了陈述者
观察、模仿是小学生重要的学习方式,老师是学生最重要、最直接的模仿者。老师的示范写字的行为能给学生最直接的观察,从而让学生纠正自己已有的不正确的写字行为,学会正确的写字行为。教师自身的写字水平参差不齐,个别教师缺乏写字教学的基本功,上课时不进行板演,只进行解说指导,常常是教师讲一笔,学生练一笔,或是教师大讲特讲书写技巧,这种做法使教师由行为的操作者变成了行为的解说者,从而大大降低了教学效果。
(2)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①阅读教学中,“三多一少”的现象普遍。
我们老师在阅读教学中经常出现“三多一少”的现象。其中“三多一少”的现象是:
1、空洞繁琐的分析多。80年代“问得碎”,90年代读得碎,后期发展为“练得碎”,现在形成了“析得碎”。所以这样说是因为现在语文老师上课,往往喜欢挑选出课文“精华”的句子、段落,与学生一起将它们分析得头头是道。把一个原本好好的课文分析得支离破碎,即以教师为中心,用教师的“教”挤掉了学生的“学”。课堂缺失对文本整体感知的环节,一篇课文的学习由篇分割成段,甚至碎裂成词和句,这是违背阅读教学规律的。2008年我在指导进修附小石永红和2009年卢家中心校贾金艳执教的《去年的树》一课时,同课异构的两次教学设计让我收到了截然不同的效果。尤其是鸟与树三次对话的处理上:第一次:屏幕上依次打上三次对话,让学生读。分析每次对话,体会小鸟的心情,再读。学生读文程序化,情感始终游离文本之外。第二次:屏幕上依次打上三次对话,创设情境,为学生的情感激发做铺垫,最后学生回到文中分角色朗读。由此可见,语文课堂教学不是“分析”——让学生充分地、深刻地、一致地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而是“唤醒”,“唤醒”学生对整篇文章形成“感”的积淀而不是某个字,某个词。阅读教学的一般规律是从整体入手到局部深化再回到整体,教师头脑中必须要有清晰的教学思路,才能帮助学生建构清晰的学习思路。
2、不必要的提问多。课堂上使有限的时间耗费在问问答答当中,而学生所得甚少;课堂上提问题的是老师,而不是学生。老师在不停地提问题,学生在不停地找答案。
3、不必要的形式多。新课程改革是要摒弃原来一些不切实际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使课堂教学展现全新的局面。于是就出现了一些极端,一上课就合作,一学习就探究,热衷于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因此就出现了阅读教学不以读书为重点,而是以讨论为主导。
4、学生潜心读书的少。主要表现在:读的时间少,读的形式少,读的指导少。
语文阅读教学中“三多一少”的现象非常严重,使学生逐渐对书面语言感到生疏,不能掌握和灵活运用书面语言来表情达意。久而久之,学生的阅读和习作都有不少困难。为了克服这种毛病,我们语文老师必须转变观念,从应试教学中转变过来,把阅读教学的立足点要转移到以读为主的教学实践上来,阅读教学的第一要务就是读,将朗读训练贯穿于阅读教学始终,落实到每一个环节。
②朗读教学模糊化、形式化、机械化 【案例】《恐龙》第二自然段教学片断
师:下面我们重点来学习课文的第二自然段。请大家自由朗读,不认识的字查字典或问问同桌。
师:好,下面大家齐读一遍课文,把气势拿出来,有感情地读。生:(齐读,声音洪亮,精神饱满)
师:大家读得很好,声很洪亮,整齐。下面谁想给大家再读一读。生:生纷纷举手。(师找了两个学生读)
师:好,有没有读错的地方?(学生进行了纠正)刚才两名同学读得都不错,除了个别发音不准外,较为流利,很有感情。下面谁能告诉我你喜欢哪种恐龙,把你喜欢的恐龙的有关描写有感情地读给大家听好吗? 生:纷纷举手(一生选择梁龙)师:你能说出梁龙的长吗?
一位老师在教学《恐龙》一文时,让学生齐读课文,要求读出“气势”,然后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描写恐龙的句子。这种读就不禁让我们“叹为观止”了。这两次读既看不出教师布置朗读的目的是什么,也看不出朗读会起到何种作用,还没有尊重文本本身的特点。其实,《恐龙》一文属于常识类说明文,教学重点不是体味、感悟、积累语言,而且培养学生迅速搜集、筛选、整合信息的能力。因此这篇文章的教学较之朗读倒不如默读或速读来得更加恰当。
分析老师们的朗读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一是朗读的时间不够充分——充斥于语文课堂的“讲问教学”挤掉了学生读书的时间,一节课40分钟,学生朗读的时间有的不足5分钟,朗读练习往往是来去匆匆,如雁掠过,且又“雁”过无痕,朗读成了课堂教学的一种点缀;二是朗读的目的性不够明确——生A读了生B读,男同学读了女同学读,老师读了学生们读,看似热热闹闹,其实读前没有要求,读中没有指导,读后也没有及时评价反馈,学生只是被教师驱赶着为读而读,没有用心、用情去读,而是有口无心地“念着经”;三是朗读指导机械、匮乏——朗读教学指导方法单调、机械、生硬,常见教师在分析、理解之余来一句“请同学们有感情地读读这部分”,或“把什么什么语气读出来”,诸如此类隔靴搔痒的引导,导致朗读不能融“导”、“练”于一炉,不能揉理解、感悟于一体。有的教师即使有指导却不得要领,只重声音形式,不重内心体验;只重表层的技巧,不重语言的意蕴。四是朗读评价单
一、抽象。教师的评价往往是“读得很流利”,“读得很有感情”等。这就违背了课标强调的“评价学生的朗读,可从语音、语调和感情等方面进行综合考查,还应注意考查对内容的理解和文体的把握”。
③课外阅读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
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公布了一项调查结果,调查显示,我国国民阅读率持续走低,有阅读习惯者仅占5%。从这一点来说,我国中小学语文教学算不上成功。课外阅读,是语文课程的要求──小学阶段课外阅读量145万字;课外阅读,是知识经济时代对每个人的要求;课外阅读,更是一种生活,关系到每个人一生的幸福。但是从我们各学校的实际情况来看,学生课外阅读量还远远没有达到这个要求。学生的大部分时间都用在了做练习、试卷上。就是有的学生自己进行的课外阅读,由于缺乏教师的课外阅读方法的指导,而没有达到应有的效果。
(3)口语交际、习作教学和综合学习活动存在的问题 学生的心理障碍影响口语交际的顺利进行,有些学生因为从小胆子就小,或已经有了自卑的心理定势,总觉得自己不如别人; 有些学生是因为自尊心太强,担心答错了别人笑话,不敢交流。课堂教学中缺少运用口语进行交际的情境,激发不了学生进行口语交际的兴趣,忽视学生倾听能力的培养。
作文课从学生学习情况来看,学生生活与训练处于隔离状态,习作的目的不是指向的学生的自身的需要,不是指向的是生活的需要,而是指向的是应试教育。学生怕写作文,习作时感觉无话可写,结果形成“编、套、摹、抄”作文现象。过分强调思想性,学生作文难说实话,造就了虚情假意。从教师习作教学情况来看,缺乏有效地习作指导和讲评。
综合性学习往往不甚得法,指导不力,效果甚微。
由于考试、评价的原因,我们很多语文老师把语文课的大部分时间用在了帮助学生学习、理解课文上,而口语交际、习作教学受到了忽视,甚至很多老师对口语交际的教学内容,在教学时,一带而过,不组织学生进行口语交际的学习与训练,语文教学的内容只集中在阅读教学、识字教学上,使语文教学的内容大大缩水,学生的语文素养得不到全面发展。
5.部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没有形成。
在调研中,我们发现,不少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特别是一些最基本的学习习惯落实不到位,如:写字、执笔、读书姿势不正确;有些学生不会读课文,喊读、拖长声;有的学生作业本不整洁,书写了了草草;上课不认真听讲;语文学习方面的习惯没有得到很好的培养,如:勤查字典,主动识字,勤于阅读等。
6.教学评价简单化,缺乏艺术性。好的课堂教学评价应起到指导、激励之功效,达到促进学生发展之目的,但我们的教师在教学中常常注重考虑自己的“教”(教什么,怎么教),却忽视了对学生学习时的态度的关注,忽视对学生学习方法及结果的评价,尤其是对学生读书答问后的评价表现不尽人意。一是评价内容单一,千人一词。一堂课课中只有几句“好”“你真棒”,学生的差异性、独特性在几句简单的评价中被轻轻抹掉了。二是形式单一。过于注重教师的评价,忽略了学生之间的评价和学生的自我评价,不利于学生的发展。三是评价涉及面窄。评价仅仅局限于知识和技能两方面,对教学内容其他方面涉及很少或根本没有,达不到课标的要求。
(三)练习、作业设计与实施
长期以来,我们的作业在设计上往往注重如何“巩固知识”和“强化技能”,这导致作业陷入了机械重复、单调封闭的误区。主要存在以下弊端:(1)题型多、题量大且内容琐碎。为追求高分数,教师总怕学生见的题型不够多,练的题量不够大,所以在布置作业的时候总是本着面面俱到、多多益善的原则设计各种类型的大量作业让学生练习,给学生带来较大的负担。(2)机械重复型的作业多,探究创新型的作业少。许多老师把机械重复的抄写、记忆当作是学生巩固知识的法宝。他们总是不厌其烦地让学生抄写字词、默写课文、强记句子的含义,却忽略了尝试一些多样化的作业布置形式,如让学生去动手实践,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去合作探究,去大量阅读,去搜集课本外的更为广阔的知识。(3)作业设计千篇一律,缺乏层次性和针对性。教师总是设计面向全体的统一作业,没有考虑到一个班级学生的个体差异、特长爱好。(4)作业批改方法单一,流于形式。作业往往是由教师一人独评独改,为节省时间,作业本上只有大大的“√”或“×”,甚至没有批改日期,没有一句鼓励提醒学生的话语,让学生感觉作业就是一项“冰冷的”必须完成的任务,失去了教师与学生心灵沟通的大好时机。(5)部分学生作业书写格式不对,字迹潦草,有错别字现象。
原因分析:作业设计观念老化,局限于书本知识,认为作业只是服务于课堂教学,未重视拓展性、探究性、实践性作业,未认识到作业应灵活多样,既要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又要通过多样化的作业形式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今后,“堤内损失堤外补”的想法应坚决杜绝,作业绝不应是去完成教师在课堂上没有完成的学习任务,应布置一些有利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作业,如读读课外书,提高语言积累能力;写写日记,提高观察表达能力;搜集一些资料,拓宽知识面,提高综合素质等等。
三、解决对策
(一)注重备课的实效性
1.教师要加强教材解读。教师必须要研究教材编写的意图、方式、体例以及教材所反映的教育理念,认真解读课标总要求,理清目标层次,确定单元目标、课文目标、课时目标。分析教材中每个字、每句话、每幅插图的价值功能,在教学中,立足于教材,又敢于超越教材,延伸教材的价值,注重课内与课外的互补,强调跨学科领域的学习。
2.优化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要具有规划性、前瞻性和创造性。教学设计者要根据教材和学生实际,科学合理地确定教学目标、处理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设计课堂教学流程。
3.认真编写教案。教师要写详案,加强创新性,强调可操作性,并且项目齐全,要写一些有价值的教学反思,从课堂的得与失方面对自己的课堂教学进行总结和反思。杜绝抄袭教案和无教案上课现象。
教师备课案例:
我是怎样备语文课的
刘健昌
回顾自己的成长经历,这几年进步较大,一个主要的原因就在备课时有了长足的进步。下面谈谈自己在备语文课时几点不成熟的做法。
一、吃透教材
备课时,首先反复阅读教材、理解教材(通常对文章得熟悉5~8遍以上),寻找并确立教材的知识点(新旧知识衔接点、重点、难点)、兴奋点(情感共鸣点、生活切入点)、创新点(质疑问难点、拓展发挥点)。如我备《和时间赛跑》一课时。在多次阅读之后,我逐渐确立了抓主人公情感由悲伤、不理解到着急、激动这条线来以读代讲的策略。我结合学生生活实际来处理第八、九自然段,使重点得以突出,难点得以解决。
二、广开视野
收集与本课教材有关的资料:背景资料、影音资料、教学设计、教学实录、同类资料、拓展资料。如备《和时间赛跑》一课我先后在网上阅读了7个教学设计,又看了吉春亚、孙建峰几位名师的课堂实录。
三、梳理整合
如何处理资料?不能说是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应当说是根据自己的语言或者教学风格的特点和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扬弃,这样的整合才有效。
四、设计流程
所有课前的准备都是通过教学设计来体现。应该以怎样的流程来实施教学设想呢?我认为心中应该有十二个字:落实理念、放眼大局、雕琢细节。
(一)关于落实理念
新课标提出了很重要的理念,我们应该把这些理念当作自己行为指南。其中,我认为以下的“一、二、三、四”尤为重要。
一个过程:即课堂的40分钟是师生共度的过程。
两个基础:即教会学生做人的基础,让学生养成终身学习习惯的基础。
三个维度: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切记,三个维度是交织在一起的,不能孤立开来。请看以下两个教学情节:
(片段一)
师:孩子们画的树叶各不相同,但都很漂亮,我们可以做一片美丽的叶子吗?
生:可以。
师转身认真写“做一”,写到“片”,他只写了一撇,问:谁来写下一笔?对于“片”的书写顺序,孙老师就在这不经意当中规范了。
(片段二)师:谁来读读课题?不同的学生读法各不相同。这个题目的眼睛是什么?
生:“美的”
师:你能把题目的眼睛读亮吗?学生纷纷试读。孙老师允许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读法,允许个性化理解,他的指导也是让学生可以操作的。
这样的教学就很自然地把三个维度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四种权利:学生有参与的权利、出错的权利、越轨的权利、质疑的权利。
只有心中有正确的理念来导航,我们才能在课堂上注意营造氛围(宽松、民主、尊重、和谐的教学氛围)。关注学生发展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学习习惯,学习习惯的养成可以使学生终身受益。
(二)关于放眼大局
即注重课堂的几个基本环节(导入新课、初读感知、熟读课文、精读体味、拓展延伸等)。要做到心中有数,自有城府。
(三)关于雕琢细节
教学是由无数细节构成的,而每个细节都可能影响学生一生,所以教学中我们要关注细节,雕琢细节。
⑴怎么导入?以激发兴趣为目标,追求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导入境界,达到一是激起千层浪的效果。
⑵怎么指导和评价阅读?当然要读得实实在在。怎么实在?一要保证读的时间(时间分布);二要调动读的兴趣(怎么调动);三要尊重读的个性;四要不苛求读的标准(因人而异,有效评价)。
⑶怎么设计能力训练点?语文能力集中在“听、说、读、写”这四个字上,其中尤以读、写最重要,课堂上教师要少讲、精讲,把时间留给学生,让他们多读、多写,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⑷如何收集、整理材料?我想教师针对课型来考虑是安排在课前还是课后,至于读写结合训练点怎么把握,拓展阅读怎么安排,这些细节都应该在备课时反复斟酌。
总之,备课是一门学问,是需要教师用一辈子来悟的。无论怎样,我信奉这样一句话:复杂的事情要简单做,简单的事情要认真做,认真的事情要重复做,重复的事情要创造性地去做。在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教学活动中,我们该永葆热情,创造性地工作。
(二)找准制定目标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遵循“三个基本依据、三个必要思考、三个维度目标”
全面、科学、恰当的教学目标,在制定上要遵循 “三个基本依据、三个必要思考、三个维度目标”。“三个基本依据”,即依据课程标准对学段和知识领域的总体要求,依据教学资源特点和教师的理解,依据对学情的了解;“三个必要思考”,即思考知识学习的规律,思考学生的个体差异,思考预设与生成的关系;“三个维度目标”,即教学目标的设定要考虑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整体推进、和谐发展。
语文课是学生听、说、读、写的综合实践课,学语文就是学习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结合自己的教学风格,制定“在具体教学活动中力求达到的、可测定的教学效果”之目标,并使之统领全课教学各环节。我们要化繁为简,消枝去叶,突出主干,凸显主体,理清主线。所以要念好“字、词、句、段、篇、听、说、读、写、书(写字)”“十字真经”,紧抠“知识、能力、方法、习惯”“八字要诀”,强调“基本知识、基本能力、基本方法、基本应用”四项要求。把一堂语文课的教学目标变得简单,把复杂的教学内容变得简明,使冗长拖沓的教学过程变得简约,使复杂多样的教学方法变得简便。总之,一堂课,目标要集中,任务要单一,要求要明确,训练要落实。
首先,要细心研读《课程标准》的总目标和阶段目标,领会其中的要义,准确把握课程目标,在教学实践中对教学目标准确定位。只有领会了课程目标,才知道我们每一个阶段的工作方向,才能明确每一节课的目的任务。其次,要抓准三维目标。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两维目标是每个学科都必须关注的教学目标,具有共性。而知识和能力则是最具有学科个性的目标,知识和能力目标成为学科的主要标志。所以,三维目标是以知识和能力为载体,其他两维则是融于其中的隐性目标,与知识和能力目标是整体推进、共同发展的关系。我们在语文教学中,要立足于“语文”,对教学要达到的目标进行整体思考,既要明确三维目标的达成度,又要确定实现目标的方法、手段、策略。其三,领会编者意图对准确定位教学目标也是十分重要的。叶老说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编者正是通过这一个个生动的例子来实现教学目标的。语文教材都是单元板块式编排体系,一个单元板块就是一个教学目标训练点,每一课在单元板块之下各自有具体的教学目标,只要我们深钻教材,结合单元板块导读提示、课后练习,并联系单元板块和整册教材,就不难确定其教学目标了。领会了课文在单元板块中的训练目标以后,就不会“拣芝麻丢西瓜”。弄清了教材编写意图,定准了教学目标,我们对文本的理解和文本的价值取向就会准确到位,教学就会不枝不蔓、主次分明、详略得当。其四,把握课文特点是准确定位教学目标的关键。教学目标的定位必须要通过准确地把握课文特点,科学地抓准课文的重点来实现。它是编者按照课程标准要求选入教材,用来实现课程目标的凭借。课文的语言、文章内容、篇章结构、感情基调以及它所在学段甚至哪一个单元板块的位置,都关系到教学目标的定位。有的文章人文性强一些,有的工具性强一些,其教学目标的侧重点也不一样,因此,把握课文特点是定位课文目标,落实课程目标的关键。
除此以外,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还要重视“精讲多练”。“精讲”,就是教师讲精华,把更多的时间还给学生;“多练”是相对“精讲”而言,就是让学生多读、多写,自主参与言语实践。根据“二八定律”,一般情况下,80%的学习内容学生完全可以通过自学和合作学习掌握;只有20%左右的内容属于重、难点,需要教师挑出来,点拨指导,强化训练。教师教每篇课文,要十分明确语言训练点、能力培养点;要十分明确哪些是学生自己读、思就可以弄懂的,哪些是要合作探究的,哪些是需要教师重点指导,反复练习的。找准教学的重点、难点,找准教学的起点,是实现小学语文教学有效、高效的前提。
(三)落实语文基础——重整合、抓积累,改方法
在小学,如果弱化了语文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那么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教育目标的实现便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因此,语文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不仅不能弱化,而且应该着力抓好。重点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强化意识,加强整合。语文教材一方面在编排上十分重视语文基础的教学,另一方面又为教师的教学留下了十分广阔的自主权。作为教师应准确把握教材的这两个特点,增强落实语文教学基本要求的意识。汉语拼音、识字与写字、阅读、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习作等内容的教学都要关注这一点,但又绝对不能机械地进行语言文字训练。教师应在课堂教学中,精心捕捉知识点和技能训练点,在“读”中相机渗透,在“学” 中巧妙整合,在“课”中解决问题。
2.注重积累,抓好背记。积累与感悟是新课标所倡导的语文教学的两大主导思想。《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要“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并对各年级的积累背记提出了具体明确的要求。在积累背记方面,老师们除了落实教材中要求背诵的篇目之外,还可以抓没有此项要求课文的熟读成诵,结合“以读为主” 的阅读教学新要求,引导学生反复朗读课文,以多读促进背记。教师们在教学中可以运用一些引背课文的好方法:如提示法、接句法、填补法、想象法等等。以便让学生多背记一些课文中的佳词妙语,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培养学生的良好语感。此外,还可以开展“课前背记古诗文” 的活动,精选诗文,日积月累。
3.活化练习,提高兴趣。落实“双基”离不开训练,而传统的语文训练往往是机械重复的多,动笔抄写的多,学生感到枯燥乏味负担重。老师们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探索,改变一下训练方法,不再一味地抄抄写写,而是将口说、心记、脑想、手做,眼看、笔写等各种形式并举。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又能增强练的效果。
(四)重视朗读,培养语感——读足读实,精选练点,形式多样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作为小学语文教师一定要重视读的教学,培养学生语感。第一,要科学安排时间,具体明确地要求学生把书读足读够读到位。预习性的朗读,要求学生用普通话,声音响亮,吐字清楚,读准字音,不读破句;课上的初读,要求全班学生都读完、读好,切不可虚晃一枪,走走过场,草草收兵;重点语段的品读,要留够时间让学生试读、练读,读出感觉,读出味道,读出情趣,切不可未准备好就仓促上阵;朗读后要评价,通过评议,强化朗读的激励功能、诊断功能和调节功能。第二,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一定要精选练点,锤锤有声。叶圣陶先生把有感情的朗读叫做“美读”——“设身处地的读,激昂处还它个激昂,委婉处还它个委婉„„务必尽情发挥作者当时的情感,美读得其法,不但了解作者说些什么,而且与作者的心灵相通”。因此,我们要精心选择朗读训练点,每次训练有个侧重点,锤锤敲打,锤锤有声。第三,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朗读指导一定要形式多样,合理运用。朗读的形式纷繁多样,不一而足,但各种形式的朗读有各自的功能和适用范围。当需要激情引趣或学生读得不到位时,宜用范读指导;当需要借助读来帮助学生分清段中的内容、层次时,宜用引读;当遇到对话较多、情趣较浓的课文时,宜采取分角色朗读;当需要渲染气氛、推波助澜时,宜用齐读„„
(五)精心设计和组织有效的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应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应努力使学生保持持久的、稳定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一是要重视设置问题情境,把教材知识内容巧妙地转化为具有潜在意义的问题;二是要遵循思维规律,抓好感悟、理解、实践三个环节,精心创设突破难点、激活学生心理素质、培养思维能力的学习情景;三是要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作用,利用教学课件、网络资源等,使现代信息技术作为语文课堂教学结构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四是鼓励学生对文本质疑,向教师提问,为学生提高问题意识创设问题情境。要指导学生提问的技能,培养学生由提出疏通性的问题到提出深究性、延伸性的问题,再到提出鉴赏性、评价性的问题。
具体从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几方面来讲: 一、二年级的识字教学要遵循“识写分流、先识后写、识多写少、优化写字”的原则。教师应注意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自主识字,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教学中,应充分利用教材所创设的语言环境,引导学生在读短文、诗歌的过程中主动识字,逐步做到文熟字悉;应针对生字的特点,进行各有侧重的教学;应根据教材的特点采用集中与分散识字相结合,分步落实识字教学的任务;及时帮助学生梳理、归纳出科学的识字方法,注意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提高识字的效率。同时,教师还应引导学生进行相关的扩展阅读,在大量的阅读过程中巩固识字,利用学校资源,创设各种识字环境,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扩大识字天地,为他们打开生活经验以外的丰富多彩的文本世界。教师要重视学生识字的障碍点,学生认识250~500个汉字后,会产生一定的识字障碍,可能还会有短暂的停滞,此时,可适当放慢识字速度,强化识字环境,重视对所学汉字的梳理与巩固,科学合理地进行复习,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缓缓地通过障碍点。三~五年级应引导学生在读写的实践活动中自主扩大识字量,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基本的词义,并能根据学习要求,默写一定量的生字词语。一、二年级的写字教学应重视激发学生写字的兴趣,在描摹过程中注重训练正确的执笔方法,端正写字姿势,引导学生逐步掌握基本的偏旁部首和笔顺规律,在虚宫格内正确描摹汉字。三~五年级,应着重指导学生正确规范在横线上书写,并有一定速度的要求。
阅读教学应注重整体感悟,加强语言实践。文章的内容、情感、结构、表达方式和主旨之间有着内在的联系,教师应将其视作一个整体组织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摒弃多余的分析、繁琐的谈话、机械的问答,加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平等对话,鼓励和尊重学生在整体感悟中的个性化体验,根据学生的学习状况来调整教学目标和教学策略。应正确处理感悟与语言文字训练之间的关系,学生对文章情感和主旨的感悟是建立在阅读过程中对语言文字理解的基础上。教学中,教师应遵循母语学习的特点,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出发,为他们提供充分的学习和交流的机会,拓展自主学习、思考和体验的时空;应以教材中具体的语言材料为抓手,引导学生在动态的语言实践过程中感受语言表达的精当与规范,领悟语言表达的特点,积累规范的书面语言;应依据教材的特点,引导学生在语言实践的过程中随文学习适度有效的语文知识。如能联系具体的语言环境,理解和辨别词义、体会词语的感情色彩,能在具体语言环境中识别比喻、拟人、反问、排比、夸张等常见的修辞方法等。总之,阅读教学应该是教师引导学生不断地进行“理解、积累、转化、运用”的听、读、说、写等语言实践过程,教师应促使学生在动态的实践过程中掌握语言规范,不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教师应给学生的语言实践提供指导和帮助,起到指点路径,解答疑惑,纠正错误,引导思考的主导作用。
写作教学是建立在广泛阅读基础上的。要从二年级起重点培养学生进行由词到句的表达能力。教学过程中,应让学生动笔摘抄简单的词句,引导学生依据自己的生活体验与阅读感受写一二句简单的句子。中高年级要处理好写作知识、写作技巧与写作兴趣、写作能力之间的关系,淡化写作知识、技巧的传授,注重激发写作兴趣,养成勤动笔的习惯,加强写作实践过程中的体验,并在写作过程中学会观察、想象、思考、发现,丰富写作题材,写出感情真实、想象合理、内容具体、充满童真童趣的文章,逐步提高写作能力。在学生大量实践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梳理和归纳一些基本的写作方法。除此以外,对作文要精心命题,要能调动学生的既有经验,要给学生以想象的空间。要重视写作前的指导,写作过程中的修改,并通过写作后的面批、眉批、个性化的评语和讲评来逐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评语要以鼓励为主,成为一种平等的交流和信息的传递。作文应努力在课堂内完成。
(六)增强作业设计的层次性、开放性和典型性
作业的设计和布置应充分考虑到:
作业的层次性,即作业既面向全体学生,又发展学生的个性,满足知识基础不同、智力因素各异的每一位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获得不同程度的成功尝试。
作业的开放性,即完成作业的条件、策略、答案具有相对的开放度,并有相应的选择性,可帮助学生发掘问题的各个方面,达到深层地认识问题的本质,培养学生思维的独创性和发散性。
作业的典型性,即教师必须精心设计,认真筛选,布置典型性强的作业题,使学生达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
作业的布置建议长期作业和短期作业相结合,坚决摈弃机械、反复地操练。一二年级布置书面的回家作业在10分钟左右,三~六年级的作业量应控制在30分钟左右。
(七)课外读写必须同步跟进
无论从培养学生读书看报的习惯、完成145万字的课外阅读量来说,还是从给每个孩子一个美好的人生,使我国在未来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来说,指导学生进行课外读写,是我们的份内之事。老师们会问:时间从哪儿来?课外书在哪儿?时间从阅读课中省一点儿,自习课、活动课借一点儿,一周集中安排两节课读课外书、读整本的书。老师做一些推荐图书、指导阅读、组织交流的工作。可以不定期地开设“课外阅读指导课”,或推介读物,或进行阅读指导(怎样读书看报看杂志,怎样作摘记,怎样写心得„„),或进行展示交流,召开“班级读书会”。在小学阶段,如果使自己的学生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做到“走遍天下书为侣”。这样的老师功得无量。
书呢?学校买一点,同学凑一点,一人拿出一本,全班就是几十本。再不然,组织学生捡废品换钱买书,再不然,把文章抄在黑板上,抄在报纸上让学生读。要营造读书氛围,持续开展课外读写,是新课程的要求。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八)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进行多元、多层、多角评价
教学目标的三维决定了教学评价的多元;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决定了教学评价的多层,教学过程的开放决定了教学评价的多角。为促使学生们以愉悦的、高涨的情绪积极投入到语文学习活动中,我们特别关注对学生及时反馈,讲究评价的策略。
1.坚持多元评价。一般来说,显性的目标,如“知识与技能”目标比较容易反馈,而隐性的“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往往难以检测,就此我们可采用观察学生的语文学习状况来进行整体评价。比如,要了解学生“过程与方法”的掌握情况,就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目光是否追随教师的一举一动,是否认真倾听老师或同学们的意见,是否踊跃举手发言,是否兴致勃勃地阅读和讨论等等来获得。
2.坚持多层评价。三维目标要达到什么程度呢,对每个个体来说结果肯定不一样,我们就确保全体学生完成基本的教学要求,做到“下要保底,上不封顶”,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如在“知识与能力”方面,我们根据学生上、中、下三个水平层次,采用A、B、C三套试卷对学生进行测试;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对基础差的学生,评价重在鼓励其敢读,爱说,对基础好的学生,评价旨在激励他们挑战、创新。在“过程与方法”上,我们允许不同学生异步达标,即对于不能按时达到标准的学生,教师帮助他们找到问题的症结,帮助他们制定改进提高的计划,对他们实行延迟评价。
3.坚持多角评价。所谓多角评价就是注意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与学生间互相评价相结合。在自评的基础上,鼓励学生相互评价,可以开展同桌互评,小组互评及全班共评。如朗读、背诵、作业,可以开展互评和自评相结合的方法,可以使用“你觉得自己做得怎么样?”“你认为他做得怎样?”“好在哪里?”“如果是你,应该怎么做?”“还有哪些要改的,怎么改?”等等评价语,使学生在自评和互评中,提高能力。
(九)关注课堂教学常规管理,扎扎实实培养好学生的语文学习习惯。老师们应该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注重培养好学生的课堂教学常规,关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行为细节,发挥自己的教学机智,真正使每位学生通过一堂课的教学都能得到提高。
回首研究新课程下的小学语文教学十年来的坎坷历程,对于它的感受和一首歌的歌词比较吻合:朦胧模糊 收获与困惑共生 快乐与烦恼并存 实现自我超越之后,教学展现一派勃勃景象。
【市规范性文件备案工作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推荐阅读:
会计基础工作中的问题及其规范09-08
市物价局规范执法情况汇报07-22
水吧工作流程及规范11-03
理货员工作标准及规范10-30
医院行为规范及窗口服务规范06-16
养护规范及标准07-16
职场及公务着装规范06-01
报销单要求及规范09-06
着装及仪容仪表规范09-16
提交材料规范及说明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