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宜性

2024-09-0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适宜性(共9篇)

适宜性 篇1

(第一季度)

为规范临床医务人员诊疗行为,严格遵循临床检验、影像学检查、腔镜检查、各种功能检查、电生理、病理等各种辅助检查项目的适应证,医务部监管组特制作了临床适宜性检查专项监管表单,对全院相关临床科室随机抽查第一季度出院病历2份,通过查看临床诊断、辅助检查医嘱、病程记录、会诊情况,确定除常规检查以外的其他辅助检查是否有适应证。

一、存在问题:

1.共抽查13个临床科室108份病历,绝大多数(93.52%)病历医嘱中开具的辅助检查符合适应证。

2.有7份病历中存在不适宜检查(病历记录中未体现有明确适应证),不适宜检查所占比率为6.48%。

3.涉及CT、MRI等大型医疗设备的不适宜检查有4例,占3.70%。

二、原因分析:

1.个别临床科室医师对诊疗指南掌握不透彻,特别对常规检查以外的其他辅助检查的适应证把握不到位,导致CT、MRI等大型医疗设备检查过度。

2.有的病例或许有检查适应证,但病历文书中未能体现针对此项检查的依据,同时对某些重要检查结果亦无分析记录。

三、整改建议:

1.各临床科室在日常工作中应注重把握辅助检查尤其是大型医疗

设备检查的适应证。

2.强调临床医师注意在病历文书中(病程记录及会诊记录)体现重要/特殊辅助检查的依据,同时应及时将检查结果及分析意见记录于病程记录中。

3.医务部加强监管,定期对临床检查适宜性进行督导检查,及时反馈给临床科室,督促其积极整改,避免无适应证的过度检查。

四、效果评价:

1.我院临床检查适宜性总体情况较好,过度检查、滥用大型医疗设备进行检查的现象占极少数;临床科主任及各级医师对此项工作的重视程度有所增强。

2.经过针对临床检查适宜性的专项监管,促进了各临床科室在实际工作中注意严格掌握检查适应证,进一步规范了医务人员诊疗行为。

医务部监管组

适宜性 篇2

交际教学法盛行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期, 设计思想基于语言本身是为了交流与使用的目的, 因此教师应该强调英语的使用功能, 学生应该学到能够使用英语作为工具辅助工作, 而非仅仅对语言知识的掌握。

这一理论的提出始于五十年代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 他在治疗病人时提倡要与他们进行“积极的交流”[5]94, 随后才被英美等英语国家语言学者发展、应用于语言教学。例如, 海姆认为英语的掌握不仅是对语法规则、词汇及发音方面的掌握, 它还应该包括在具体环境中使用“可以被人理解的语句”与人沟通[1]42。所以, 要达到英语教学目的, 不仅要使用没有语法错误的语句, 更要在合适的场合使用合适的措辞。

不难看出, 交际教学法主张在教学过程中师生的平等地位, 教师仅仅充当协调者和组织者, 更加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学习能力[2]。

这一观点的提出对语言教学, 尤其对我国的英语教学产生了重大影响, 它扭转了自七十年代听说教学法占我国英语教育界的主导地位。最早引进的国外语言教材如《英语九百句》、《新概念英语》等, 就是听说教学法的典型。这两本优秀的教材培养了我国一代师生学习英语, 甚至到现在《新概念英语》仍在广泛使用。它们都以句子结构的分析、英语特有结构及语法知识的讲解为主, 用于教授知识的主要方法为“替换练习”, 主张学生在“听了”大量同类结构的基础上, 总结规律, 进而掌握知识。这是听说教学法所具有的典型特征, 因为在教学中, 教师是整个过程的主体, 他掌握和控制学生学习的内容和方式;而学生作为课堂的接受者, 只能被动地进行学习, 不能有效积极地参与其中[2]。听说教学法在我国流行并广泛使用, 直到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教育主管部门提出了英语教学改革的指导意见才逐渐缩小了使用率。

2 交际教学法在我国使用的背景

八十年代中期, 我国的改革开放政策给沉寂的英语课堂教学带来了生气, 尤其是中国加入WTO后,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和我国在世界经济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我国和发达的英语国家的交流也日益频繁、深入。这就要求我国的英语学习者不仅能够会做英语语法题, 更要能够使用英语直接和这些来自英语国家的人进行交流和沟通。在这种形势下, 教育部门及时修订了我国各级英语教学大纲, 突出听力、口语、写作及快速阅读等实用性相对较高的内容。例如, 教育部分别在1986年、2001年和2004年修改大学英语教学大纲。1999年, 《大纲》明确了“在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的同时, 使他们获取听、说、读、写技能”[3];而2007年教育部下发的《课程要求》中, 明确把大学英语教学的重点转向“提高学生使用英语的能力, 尤其是听说能力”[4]。这从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的题目设置和分值分配也可见一斑。2004年以前的四级考试题型包括对词汇的测试, 要求找出句子中某个单词的同义表达或同义词, 该题型对考生的语言应用能力测试有限, 因为通过对词汇的机械记忆和对选项词的对比、排除就能选到正确答案。而改革后, 四级考试中增加了以前没有出现过的快速阅读题型, 旨在提醒师生并提高学生对英语作为语言工具, 行使其重要功能———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取尽可能多的信息的能力。同时, 还大大提高了听力测试的比例。所有这些证据都表明改变我国原来采用的听说法, 使用交际教学法势在必行。

3 交际教学法在教学领域的应用及其局限性

交际教学法的使用不仅仅应用于大学阶段英语的学习, 初级阶段英语的学习从更广泛深入的角度执行着交际教学法。幼儿英语教师以形象的漫画、有趣的活动引导孩子们学习英语的兴趣, 并加快他们对教学内容的掌握;中学阶段的新教材也同样突出了英语作为交流工具的使用功能。例如, 《新课标英语》中涉及类型多样的课堂活动、情景对话、情景作文等为学生尽可能贴近他们生活的语言环境, 让学生感受英语在生活中的使用。

然而, 这并不是说, 我们要在课堂上一成不变地采用纯粹的交际教学法。在我国这样的非英语环境, 要为学生“创造”出绝对真实的语言环境是不可能的, 虽然我们的教材设置了各种各样的情景, 如, 如何去机场接机, 如何订票、退房, 如何写感谢信给朋友, 感谢他们的盛情款待等, 这些情景虽然确实是生活中可能出现的场景, 但在教学中, 我们只是“模拟”了真实的情景而已, 因为我们的谈话对象并不是你要接的客人、呼叫中心的接线员, 更不会是银行的职员。所有的活动只是在学生与学生或学生与教师之间进行, 为的是为将来我们有可能碰到的类似问题“储备”技能。

第二, 鉴于我们学校班级的容量, 教师在组织交际教学时, 很难照顾到每一个学生。英语水平较差的学生很容易在别的学生进行示范交谈时放松思想, 也很难进入教材设定的情景和角色, 如前所述, 交际教学法突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 这样看来, 这些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效果几乎是零。

最后一个要考虑的因素, 也是最重要的, 是中外文化教育环境的差异以及教师本身对交际英语教学法的认同程度。交际教学法是为移民到英语国家的人设计的, 他们有着良好的母语环境、有着明确的学习目的, 如怎么去看医生, 结账时如何向收银员表示友好等, 学习后他们可以在生活中立竿见影。而在我国, 大部分学生只是学习、储备, 如在机场或银行, 我“应该”或“可以”怎么表达, 以解决我的某个问题。因此, 他们的学习动机就要靠主观的努力和意志力去维持。更有甚者, 我国的学生自小就习惯于“填鸭式”教学, 对自主学习或合作学习有着或多或少的抵触及顾虑[5]195。另外, 就是教师对交际教学法的认同程度和主观愿意程度也不尽相同。毕竟, 在我国, 教师水平的高低是通过学生的考试成绩来衡量的。虽然大学英语四级考试逐步在向听力、综合阅读能力倾斜, 但是初级阶段学生的考试仍然以语法规则、词汇、结构为主, 以达到全国性的重要考试如高考、研究生入学考试等的要求。

那么, 如何提高教学效果, 有选择地使用交际教学法就成了我国教师面临的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

4 交际教学法和传统教学法的有机结合

根据以上分析, 在我国的英语教学中, 全部使用交际法或仍采用以前的传统教学法都不能适应学生的需求, 也达不到大纲要求的教学目的和效果。作为职业语言教师, 如何找到适宜学生使用的方法就显得非常重要。学生的语言程度、学习目的、学习习惯都是决定课堂使用交际教学法比例的重要因素。例如, 针对初级阶段学生, 传统的听说法和翻译法就能更有效地帮助他们了解英语基本知识, 加入少量的根据交际教学法设计的语言活动、小品等不仅能活跃气氛, 还能调动一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从而为进入高级阶段的学习打下良好基础。而程度较好的、或大学生就可以尝试多使用交际法, 因为这时他们已经有了一定数量的语言知识基础, 欠缺的是如何在实际生活中灵活使用。又如, 培训班学员目的不同, 针对期望取得更理想成绩的学生, 就比较适宜使用传统的英语教学法, 从结构分析到习题演练, 能在较短时间内取得更明显的效果。鉴于我国这样的非英语环境, 教师应从实际出发, 具体分析学生的需求, 才能更好地完成大纲设定的要求。

5 结束语

如前所述, 交际教学法虽然能够较好地帮助学生完成英语作为交流工具的学习目的, 但如果在我国的英语教学中全盘采用显然是不适宜的。许多一线的教师根据学生的年龄、兴趣爱好及其具体的教学大纲的要求, 在课堂上有机地融入交际教学法的内容, 这样, 既活跃了课堂气氛, 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 同时也在不知不觉间向学生传递“英语作为交流工具”的信息, 还兼顾了提高学生语言应用能力和巩固语言知识的双重效果, 从而达到提高学生语言能力的终极目标。

摘要:我国教育主管部门提出了若干次英语教学改革, 力图使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得到实际的提高。为了达到这一目的, 交际教学法一度流行。该文根据该教学法的定义分析了我国采用这种教学法的利弊, 并指出教师应根据学生需求、社会环境、学习目的等综合因素选择适宜的英语教学法。

关键词:学生需求,英语教学,语言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1]戴尔·海姆斯.再探交际英语教学法[M]//马丁·普兹, 编译.语言进化三十年:献给罗内达六十岁生日的研究论文集.阿姆斯特丹:约翰·本杰明出版公司, 1992:31-57.

[2]杰克·理查德, 西亚多·罗杰斯.语言教学的方法和途径[M].剑桥大学出版社, 1986.

[3]教育部.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修订本 (高等学校本科用) [M].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

活动形式应用的适宜性 篇3

科学教育活动方案的科学性,一方面体现在活动内容选择的合理性上,另方面则体现在活动形式应用的适宜性上。

科学教育活动形式的应用要为内容服务

科学教育活动的形式,自然要为其内容服务。而要做到这一点,科技辅导员需要对科学教育的内容作出判断,并依据不同活动内容的特性,设计出适宜的活动形式。

众所周知,传统的科学教育内容以知识传播为主。而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各国科学教育的改革,学校科学实验设施不断完善,社会科技场所亦逐渐成为科学课堂,这就使得以知识作为主要内容的单一性传播和学习,开始转向以知识、方法、技能、思想和精神整体的综合传播和培养,这就需要科技辅导员学会判断不同活动内容的属性,为其配置适宜的活动形式。

如果活动目的是传播以科学知识为主的内容——包括社会发展需要青少年理解的科学知识,以及青少年个体自身发展需要的科学知识,那么科技辅导员对形式的选择就可涵盖适合不同年龄青少年的课堂讲授、小组学习、科普阅读、参观访问、实地考察和影视展示等适宜知识传播的活动形式。

如果目的是传递与科学相关的技能,主要包括动手操作的技能、观察实验的技能、科学思维的技能、信息收集和处理的技能、沟通表达的技能等,那么科技辅导员设计方案时则可选择培训的形式、演练的形式、表演的形式、交流的形式和实验的形式等适宜技能传递的活动形式。

如果目的是引导青少年传承与科学相关的思想,使其在逐步探究和理解科学的过程中,尝试理性思维,并升华为揭示科学本质的看法、意识、精神和观念,科技辅导员则可尝试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科学沙龙和参观学习等适宜思想提升的活动形式。

如果目的是向青少年传授科学方法,诸如发现和界定问题的方法、观察与实验的方法、提出假设和最终结论所需要的分析方法、逻辑思维方法和创造性思维方法等,科技辅导员可选择展板展示、科学体验、探究学习、社会调查和科技竞赛等适宜方法传授的活动形式。

例如,与消防相关的科学教育,是采用宣讲类活动方式效果好,还是采用培训类活动方式效果好,或是采用其他类型活动方式效果好?上海市长宁区少科站、长宁中学与上海市消防局合作开展的消防科普课启示我们,开展消防科学教育活动,以体验类活动方式效果最好。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提倡“生活即教育”,强调“做”是教育的本质要素,说明了其对“行”的重视,对实践的重视。毫无疑问,先知而后行,说明了科学知识、方法等的学习和理解是重要的,它可以使受众知晓科学的内涵,领悟科学的真谛。但切不可轻视“行”,轻视实践,尤其在消防科学教育活动中,青少年的最终目标就是要学会“行”的正确方法和技能——这也就是为什么选择体验类活动方式效果最好的缘由。

对科学教育活动形式分类的了解有助应用

从科学教育活动的形式来看,可以有多种分类方法,下面主要介绍常见的6种形式的分类方法。

首先是展示类科学教育活动。该类活动的特点,在于利用青少年的视觉效应,引导其感知、思考和领悟所展示文字、物品、图像、实验过程等所传递的信息,以及上述信息背后所承载的科学知识、技能、方法、思想和精神,实现向其进行科学传播的任务。

展示类活动形式主要包括展板展示——这是比较传统的一种形式,但也是参与人数最多的活动形式之一;实物展示—包括科技产品、器材、装置、模型等相关的静态或动态展示;影视展示——包括科技类电影、电视、天象模拟等节目的展示;以及实验展示——包括物理、化学、生命科学等不同学科,以及电子、信息、材料等不同领域演示实验的展示。

其次是宣讲类科学教育活动。该类活动的特点,在于讲授者或表演者运用口头语言、肢体语言、书面语言和环境语言等,利用青少年的听觉和视觉效应,引导其感知、思考和领悟各种类型的宣讲形式所传递的信息,以及上述信息背后所承载的科学知识、技能、方法、思想和精神,实现向其进行科学传播的任务。

宣讲类活动形式主要包括讲座式——其最大的优点在于传播者能够非常经济地同时向很多人传授科学知识与信息;授课式——以课程设计和教学的形式向青少年进行较为系统的科学知识、技能、方法和思想的宣讲;沙龙式——一种相对活跃,注重传播者和受众互动交流,颇具有研讨性质的宣讲形式;表演式——一种独特的极具观赏性的宣讲类科技活动的形式。

第三是体验类科学教育活动。该类活动是指参与者尝试运用科学技术知识、技能和方法,以亲身经历或实践的方式,积极应对自身所处生活环境、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科学教育活动。该类活动的特点是以参与者为主体的活动,青少年在参与该类活动时,需要自主学习,自主判断,自主决策,自主应对,在真实或模拟的场景氛围中汲取运用科技知识、技能和方法解决问题的经验,磨砺创新人格,提升实践能力。

体验类活动形式主要包括真实场景体验——诸如对大自然、人类社会和科学实验等场景的观察、探索和相关规律的验证等;模拟场景体验——模拟真实场景所进行的演练型科学教育活动;以及虚拟场景体验——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运用现代高技术生成的视、听、触觉一体化的虚拟环境进行的体验活动。

第四是竞赛类科学教育活动。该类活动系指利用青少年的好奇心和好胜心,通过竞技或比赛的形式,为他们搭建展示自身学习、理解和实践数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工程学、技术等领域才能平台的活动。该类活动的特点一是要体现科技作品、现场实践、综合素质的“比”,让具有潜力的科技创新后备人才脱颖而出;二是通过“赛”这种特殊的载体,教育和培养青少年的创新精神、合作意识、科学态度和思维品质。

竞赛类活动的形式主要有笔试型、操作型、答辩型、运动型——比技术、应变能力及体能的竞赛;以及复合型——融笔试型、操作型、答辩型等多种形式为一体的综合性竞赛;等等。

第五是培训类科学教育活动。该类活动是以科技辅导员为主导,向青少年进行有针对性的传播科学知识、传递科学技能、传授科学方法、传承科学思想的培养训练活动。活动的首要特点为内容的新颖性和先进性,这是青少年最迫切需要但又是相对滞后的科学课程所不能提供的——只能通过培训类活动加以弥补。

培训类活动的形式主要包括讲授型——通过科技辅导员的口头语言表达,系统地向青少年传授知识,提供科学信息等;研讨型——通常适用于受训人员较少,且以培养青少年科学研究的方法与能力,或是指导青少年创新实践为主的培训活动;训练型——通过科技辅导员的传授或传递,使青少年通过活动逐步习得相关科技技能的模式。

第六是大型综合类科学教育活动。该类活动系指参与对象众多,并兼有上述各种活动形式的复合性特色活动。大型综合类活动的形式主要包括科学博览会活动——美国的英特尔数学、科学和工程大赛,以及我国的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亦都是属于这类活动;科学周(日、节)活动——诸如各国中小学校科学节活动、泰国的青年科学周活动、美国的“公众科学节”活动、我国的科技周和科普日活动等。

适宜性 篇4

基于遥感和GIS的土地适宜性评价

以湖北京山县平坝镇为研究区域,将遥感技术和GIS技术相结合,充分发挥遥感在土地信息获取和GIS在数据管理及空间分析方面的优势,探索遥感技术在土地适宜性评价申的应用,从而确定土地对农林业是否适宜及适宜程度,为湖北土地利用规划提供依据.

作 者:聂倩 闫利 蔡元波 NOE Qian YAN Li Cai Yuanbo 作者单位:武汉大学测绘学院,湖北武汉,430079刊 名:地理空间信息英文刊名:GEOSPATIAL INFORMATION年,卷(期):7(2)分类号:P237关键词:遥感 GIS 土地适宜性评价

适宜性 篇5

关键词:旅游业;自然环境;旅游适宜性

进入21世纪,人们体验自然、关注生态,已成为现代旅游业发展的一种趋势。然而,随着人们对自然索取力度的不断加大,对环境的破坏作用也日益显现,出现诸如空气污染、噪声污染、水污染、生物资源减少等严重生态环境恶化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旅游业的健康发展,旅游环境问题已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焦点。因此,对旅游环境适宜性进行评价已成为热点话题,从哪些方面进行评价是旅游环境研究中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1自然环境旅游适宜性研究现状

到20世纪90年代,我国对自然环境旅游适宜性评价与环境质量评价相结合,开始对自然环境的旅游适宜性进行研究。崔凤军首次解释了旅游地自然环境旅游适宜性的含义[1]。钟林生等根据生态旅游的理念[2],也提出生态旅游适宜度评价的概念和原则。从研究内容来看,包括以下两方面内容:旅游地环境质量多从大气、土壤、水环境、气候等多个方面进行研究[3,4];对旅游地环境旅游适宜性主要涉及的区域有自然保护区[5]、森林公园、城市绿地[6]、森林植物园[7]。从研究方法上看,我国学者主要采取主成分分析法[3,4]、数学模糊[8]等对旅游环境适宜性进行评价研究。

2自然环境旅游适宜性评价研究的内容2.1气候的旅游适宜性评价研究我国对旅游气候舒适度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从研究内容来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采用人体舒适度指标对旅游地的舒适程度和适宜旅游期进行分析评价[9~11];②对冬季旅游气候的研究[12];③旅游气候区划分研究。从研究方法来看,对旅游气候资源的特点定量研究主要是舒适度和旅游适宜期等方面。各位学者采用的评价指标也是多种多样的:①使用比较多的是温湿指数[13,4]、人体舒适度指数[15~17]和风效指数[18,19];②考虑旅游活动的相关性采用适合不同旅游时间的不同舒适度指标如各月舒适度指数、寒冷指数和平均着衣指数[20]。

2.2空气质量的旅游适宜性评价研究空气质量是决定旅游适宜性的决定性因素。对于空气质量旅游适宜性的评价主要从空气负离子效应、空气粉尘含量和空气细菌含量等因子考虑。

2.2.1空气负离子的研究

空气中的负离子被誉为空气维生素[21]。空气负离子与人的体感舒适程度密切相关,是衡量旅游地空气环境质量的重要指标。我国对空气负离子的研究始于1978年,经历了20世纪80年代初和90年代初两个负离子的研究发展高潮[22]。我国关于空气负离子方面的研究,主要侧重在人为干扰环境和自然环境中空气负离子的分布规律[23,24]。

目前,对不同区域的空气负离子浓度进行监测总结得出空气负离子浓度最高是在爆布、海滨、河谷附近[25~28]。日变化规律一天中,空气负离子浓度有两个波峰值07~09时和22~24时[29]。年变化规律一年中,空气负离子浓度夏、秋季高于冬、春季;且夏季最高,冬季最低[29]。还有研究人员发现空气负离子浓度在近地层一般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而增大,室外空气负离子浓度一般高于室内[30]。乔灌草复层结构负离子浓度最高,草单层结构浓度最低[26]。

2.2.2空气粉尘浓度的研究

粉尘浓度过大会对大气环境及人类健康造成一定危害,所以空气粉尘含量是评价一个旅游地空气质量旅游适宜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

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研究得出乔、灌、草构成合理的绿化结构具有较好的滞尘效益[31,32],祝宁也得出此结论[33]。不同树种之间的滞尘能力存在着差别[34,35],滞尘能力差异很大主要是因为不同植物滞尘能力的差异与叶片的表面特性(皱纹、粗糙、绒毛、油脂等)及其湿润性有密切关系,滞尘量的多少与树冠总叶面积、枝干分枝角度、树冠形状等有关[36]。

2.2.3空气细菌含量的研究

旅游地空气含菌量不仅是衡量旅游地空气质量的重要指标,也是衡量旅游地空气旅游适宜性的重要指标之一。植物具有一定的杀菌作用,可以减少空气中的含菌量[37]。植物种类不同,对环境微生物的作用效果也不同[38~40],不同的植物群落对空气中细菌含量的影响作用也不同[41,42]。

2.3生物环境的旅游适宜性评价研究我国对生物多样性的评价主要从多样性程度、植物景观季相美感度、植物珍稀度等几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将区域分为高度适宜开展旅游活动的区、生物环境中度适宜区和勉强旅游适宜区。造成部分景点适宜性降弱的原因可能是旅游过度开发[43]、游客量的增多[44]、旅游活动等[45]。

2.4水环境的旅游适宜性评价研究国内学者对旅游地水环境旅游适宜性评价主要选取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等指标进行衡量[45,46]。

近年来,在评价方法上人们常用综合污染指数[47]、内梅罗指数[47]、模糊综合评价法[48]及灰色关联度分析法[49]、灰色聚类法[50]等方法来进行水环境的综合评价。

2.5声环境的旅游适宜性评价研究旅游地的环境噪声主要是由服务业、娱乐、交通设施和人员流动所引起的。丰富的植被条件,具有良好的隔音减噪效应,可以有效地衰减噪音,形成安静的休闲空间[51,52]。我国对植物降噪效果的研究开始于。一些研究者测量了不同类型的林带的降噪效果[53,54],上海市率先进行了降噪绿地的研究和营造,对植物的减噪机理、降噪绿地的特征[55]进行研究。

3结论

通过总结得出我国自然环境旅游适宜性评价内容包括气候、空气质量、生物环境、水环境、声环境五方面,主要是对单个环境要素的评价有较大突破,且日趋完善,但还存在一些不足,如对地质地貌的评价相对较少,且不成熟。而且研究方法比较单一,大多数采用层次分析法,采用定性、定量或定性定量结合评价。总之,自然环境旅游适宜性评价是促进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有很强的实用性和现实意义,需要更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适宜性 篇6

①采用人体舒适度指标对旅游地的舒适程度和适宜旅游期进行分析评价[9~11];

②对冬季旅游气候的研究[12];

③旅游气候区划分研究。从研究方法来看,对旅游气候资源的特点定量研究主要是舒适度和旅游适宜期等方面。

各位学者采用的评价指标也是多种多样的:

①使用比较多的是温湿指数[13,4]、人体舒适度指数[15~17]和风效指数[18,19];

②考虑旅游活动的相关性采用适合不同旅游时间的不同舒适度指标如各月舒适度指数、寒冷指数和平均着衣指数[20]。

2.2空气质量的旅游适宜性评价研究空气质量是决定旅游适宜性的决定性因素。对于空气质量旅游适宜性的评价主要从空气负离子效应、空气粉尘含量和空气细菌含量等因子考虑。

2.2.1空气负离子的研究

空气中的负离子被誉为空气维生素[21]。空气负离子与人的体感舒适程度密切相关,是衡量旅游地空气环境质量的重要指标。我国对空气负离子的研究始于1978年,经历了20世纪80年代初和90年代初两个负离子的研究发展高潮[22]。我国关于空气负离子方面的研究,主要侧重在人为干扰环境和自然环境中空气负离子的分布规律[23,24]。

目前,对不同区域的空气负离子浓度进行监测总结得出空气负离子浓度最高是在爆布、海滨、河谷附近[25~28]。日变化规律一天中,空气负离子浓度有两个波峰值07~09时和22~24时[29]。年变化规律一年中,空气负离子浓度夏、秋季高于冬、春季;且夏季最高,冬季最低[29]。还有研究人员发现空气负离子浓度在近地层一般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而增大,室外空气负离子浓度一般高于室内[30]。乔灌草复层结构负离子浓度最高,草单层结构浓度最低[26]。

2.2.2空气粉尘浓度的研究

粉尘浓度过大会对大气环境及人类健康造成一定危害,所以空气粉尘含量是评价一个旅游地空气质量旅游适宜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

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研究得出乔、灌、草构成合理的绿化结构具有较好的滞尘效益[31,32],祝宁也得出此结论[33]。不同树种之间的滞尘能力存在着差别[34,35],滞尘能力差异很大主要是因为不同植物滞尘能力的差异与叶片的表面特性(皱纹、粗糙、绒毛、油脂等)及其湿润性有密切关系,滞尘量的多少与树冠总叶面积、枝干分枝角度、树冠形状等有关[36]。

2.2.3空气细菌含量的.研究

旅游地空气含菌量不仅是衡量旅游地空气质量的重要指标,也是衡量旅游地空气旅游适宜性的重要指标之一。植物具有一定的杀菌作用,可以减少空气中的含菌量[37]。植物种类不同,对环境微生物的作用效果也不同[38~40],不同的植物群落对空气中细菌含量的影响作用也不同[41,42]。

2.3生物环境的旅游适宜性评价研究我国对生物多样性的评价主要从多样性程度、植物景观季相美感度、植物珍稀度等几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将区域分为高度适宜开展旅游活动的区、生物环境中度适宜区和勉强旅游适宜区。造成部分景点适宜性降弱的原因可能是旅游过度开发[43]、游客量的增多[44]、旅游活动等[45]。

2.4水环境的旅游适宜性评价研究国内学者对旅游地水环境旅游适宜性评价主要选取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等指标进行衡量[45,46]。

近年来,在评价方法上人们常用综合污染指数[47]、内梅罗指数[47]、模糊综合评价法[48]及灰色关联度分析法[49]、灰色聚类法[50]等方法来进行水环境的综合评价。

2.5声环境的旅游适宜性评价研究旅游地的环境噪声主要是由服务业、娱乐、交通设施和人员流动所引起的。丰富的植被条件,具有良好的隔音减噪效应,可以有效地衰减噪音,形成安静的休闲空间[51,52]。我国对植物降噪效果的研究开始于。一些研究者测量了不同类型的林带的降噪效果[53,54],上海市率先进行了降噪绿地的研究和营造,对植物的减噪机理、降噪绿地的特征[55]进行研究。

3结论

琼海市胡椒种植适宜性评价 篇7

目前, 有关学者对海南胡椒种植地的分析主要集中在单因子分析。然而影响胡椒生长发育还有很多其他因素, 要把这些因素都考虑进来, 若仍沿用以前的方法和常规的手段, 就显得过于复杂和烦琐, 甚至是不可能的。本文采用GIS技术, 综合性的结合气候、地形地貌、土壤环境和灌溉条件等因素进行胡椒种植适宜性分析。对海南琼海市胡椒种植综合性的适宜性分析, 评定土地对于种植胡椒是否适宜以及适宜的程度, 对于科学决策胡椒种植具有重要意义。

1 琼海市概况

琼海市地处海南岛东部, 距海南省省会海口市86km, 距三亚市163km。南接万宁市, 西连定安、屯昌县, 东濒文昌清澜港。琼海市总面积1710.4km2, 现辖嘉积、中原、博鳌、潭门、长坡、万泉、塔洋、大路、阳江、龙江、会山、石壁十二镇, 辖区内还有5个国营农场、1个华侨农场和1个国营林场。嘉积城区为市府所在地。2007年底统计全市总人口47.6万人, 其中农业人口33.1万人, 非农业人口14.5万人。

琼海市属于热带季风及海洋湿润气候区, 年平均气温为24°C, 年平均降雨量2072mm, 年平均日照2155小时, 年平均辐射量为每平方118.99千卡, 终年无霜雪。琼海境内河流总长252.1km, 流域面积在100km2以上的河流有6条, 主要水系有万泉河、九曲江和新园水。

2 理论方法与评价流程

本文采用的是基于GIS的空间分析评价法。本研究是在对已有研究数据的收集与整理的基础上, 对琼海市的气候、地形地貌、土壤环境和灌溉条件进行考察和分析, 并对以上条件对胡椒质量的影响进行分析后, 依据系统分析法中的空间分析评价法, 筛选出在琼海地区对胡椒种植影响最大的11项指标, 即气温、风速、海拔、坡度、土质、p H、有机质、总氮、总磷、总钾和灌溉条件。对以上11项指标要素进行数据空间化处理, 根据专家经验、创建修改指标要素的评分标准, 对各要素进行分值化处理 (即指标评价) , 以层析分析法 (AHP) 确定各指标要素的重要性权值, 并创建分类和综合评价模型, 通过评价模型进行空间叠加分析, 获取连续性分值的评价结果, 再针对该评价结果, 利用GIS丰富的空间分析方法, 将该系统在Arc GIS平台上实现出来。

3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开展胡椒的适宜性评价研究, 必须正确地筛选参加评价的生态指标, 合理地确定权重, 并采用适宜的评价方法, 得出正确的评价结果, 才能根据评价结果进行科学的分区。评价指标的选取直接关系到评价结果的正确性、代表性、科学性和成果应用的可接受性。根据显著性原则、稳定性原则、主导性、区域差异性和可操作性原则, 从气候、地形地貌、土壤环境和灌溉条件四个方面选取评价指标。

3.1 评价因子的选取

胡椒园地宜选择在年均温较高, 降水量充足且分布均匀, 光照充足有水源, 静风, 排水良好, 交通方便的缓坡地或平地。胡椒要求土层深厚、质地疏松、土壤p H为5.5~7.0、富含有机质的砂壤土、红壤土、砖红壤土或冲积土。重砂土、重黏土及低洼易涝地不宜种胡椒。因此结合琼海市实际情况选择气温、风速、海拔、坡度、土质、p H、有机质、总氮、总磷、总钾和灌溉11个评价因子。

3.2 评价指标体系和模型的构建

根据以上评价参数, 进行各指标要素的空间叠加分析, 构建模型表达式为:

S—每个评价单元的适宜性综合评价指数;wi—第i个评价因子的相对权重;

si—第i个评价因子的指标定量评价;n—n为评价因子数

按上述方法计算所有评价单元的综合评价指数和, 根据综合评价指数的大小来确定各评价单元的适宜等级。

4 适宜性分析与评价

根据精度需求, 结合琼海市地形和TIM图的原始分辨率, 选30米*30米栅格。在11个单因子分析基础之上, 基于Arc GIS9.3空间分析功能里面的栅格计算 (Raster Calculator) 功能, 在把11个单因子进行综合分析, 运用评价模型公式得出最后综合分析图1和综合评价结果统计表3。

最适宜, 综合指数:3.1327~3.5134, 主要分布在中原镇东部, 潭门镇, 长坡镇东部及其西北部。面积为177.01km2, 占琼海市总面积的比例最小, 仅为10.36%。

较适宜, 综合指数:2.8846~3.1326, 主要分布在阳江镇, 万泉镇北部, 长坡镇中部和东部临海区域, 博鳌镇, 潭门镇东部临海区域。所占比例最大, 达41.16%, 面积为703.14km2。

一般适宜, 综合指数:2.6422~2.8845, 主要分布在会山镇, 石壁镇, 万泉镇南部, 中原镇西部。所占比例也较强, 为33.26%, 面积为568.16km2。

不适宜, 综合指数:2.0364~2.6423, 主要分布在大路镇, 塔洋镇, 嘉积镇中部万泉河流域。面积为260.13km2, 占琼海市总面积的15.23%。

综合评价, 琼海市市域范围适合种植胡椒, 比较适宜以上区域所占比例达1/2强 (51.52%) , 面积为780.15km2, 不适宜种植区域所占比例仅约为1/4。

5 结论

本文采用GIS空间分析法对琼海市胡椒适宜性进行评价分析, 方法可靠, 可操作性强, 对优化琼海市胡椒布局和发展优势烟区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研究中, 评价指标的选择采用系统工程中定性预测技术, 经过多方咨询所得;权重的确定采用层次分析法, 此方法具有较强的客观性、实用性和系统性。根据琼海市胡椒适宜性评价结果, 把琼海市的土地分为4个适宜性级别, 其中最适宜级别面积177.01km2, 所占比例为10.36%, 主要分布在中原镇东部, 潭门镇, 长坡镇东部及其西北部;较宜级别面积为703.14km2, 比例为41.16%;;一般适宜级别面积为568.16km2, 比例为33.26%;;不适宜级别面积为260.13km2, 比例为15.23%, , 主要分布在大路镇, 塔洋镇, , 嘉积镇中部万泉河流域 (见图1) 。这与琼海市胡椒种植现状具有较高的吻合度。

参考文献

[1]邢谷杨、谭乐和、林电等, 海南胡椒植地的养分状况[J].热带作物学报, 2004, 25 (12) :37~38.

为教师适宜性发展提供好“餐点” 篇8

一、“点餐”——了解培训所需

“点餐”的过程是教师对自我发展提出问题,思考发展需求的过程,更多体现的是教师专业成长的自我意识。为了更好地了解和尊重个体发展需要,使培训活动更具目的性和针对性,在对教师问卷调查和个人发展规划的分析、归纳上,我们发现教师在培训需求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经验差异:我园教师招聘自四面八方、五湖四海,不同的先前经验使得教师在发展需求上凸显了差异性。如我园有一批招聘自外省市的教师,他们有着强烈的事业心,不少教师还是当地优秀的骨千教师。但由于各地与我园所处的苏州工业园区在地域文化背景、经济发展上的差异,使得这些教师来到园区之后,还需要有适应调整的过程,因此在培训需求上他们更倾向于尽快更新教育观念,发挥自身教育优势的同时更好地融入新的教育集体中来。

年龄差异:我园不同年龄段的教师各占有一定比例,在问卷及个人规划中不同的年龄段的教师群体在发展需求上也凸显了差异性:工作3年内的教师,她们最为关心的是如何上好一堂课,带好一个班,胜任目前的岗位工作;5-10年内的教师更渴望在培训中学习新知识,渴望有更多展示自己的机会;10年以上的老教师具有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她们更多希望有专家的引领,扩大视野、提升能力,形成自己的教育特色。

个性差异:个体受到家庭状况、社会背景、教育环境等因素的影响,皆展示出与众不同的个性特征、兴趣爱好、行为准则及价值取向,因此表现出了对培训的不同需求,如:在培训内容方面,个别教师因自身对绘画、音乐较为感兴趣,希望有更多艺术方面的培训机会;在培训形式上,个别教师个性活泼,喜欢开拓与创新,更喜欢互动性、参与性强的培训形式等。

二、“配餐”——细化培训内容

“配餐”是在以教师发展为本,认真分析每一位教师的特点,充分了解和尊重个体发展需要的基础上,制定、安排相应的培训内容,让每个教师都寻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空间。

寻找交集:在分析教师培训需求时,可发现既有差异又有重合,这就要求整合培训需求,寻找教师个体主观需求与其教师职业生涯发展阶段需求的交集,寻求教师发展的共性问题和个性需要,确定培训内容,激发起教师参与的兴趣。寻找年龄的交集:如针对我园一批刚参加工作的“新手型教师”,她们在心理上和工作上都处在一个不断适应的时期,我们在菜单式的内容上安排了《新教师系列培训活动》,从师德修养、职业素养、家园沟通艺术、教育实践等方面进行全方位、多角度、有计划的培训,帮助其尽快地适应和胜任工作岗位;寻找经验的交集:我园有一部分非学前专业的教师,这部分教师自身专业较为过硬,但学前教育理论和实践经验不够,因此在培训内容上,我们追求由小及大,由点带面, 从上好一节教学活动入手,不断提高幼儿教师的专业化技能。寻找个性的交集:相近的个性、兴趣爱好、行为方式也能使教师产生一些共同的发展需求。在童话剧课程开展中,部分教师对童话剧编排特别感兴趣,喜欢创作与排练,为此,在菜单式培训中我们安排了单元式教研《我爱童话剧》,从故事选择、主题开展、剧本撰写、道具制作、编排策略等方面展开讨论,使这些教师思维碰撞,使童话剧课程开展班本化。

优化个体:在解决共性问题的基础上,应更多尊重个体,从教师个性化的需求出发,为其提供适宜的培训内容,淡化弱势,强化优势,充分发挥教师的特长,让每个教师获得适宜性的发展。如:我园王教师对音乐比较感兴趣,自己在这方面也有一定的天赋,能弹会唱善跳,在她的三年发展规划中,音乐教学将成为她的教学特色。为此,幼儿园针对其不同的个人发展目标制定了个体培训计划,鼓励其承担音乐活动的“一课三研”、组织幼儿园的“音乐教学研讨”,创设其参加“奥尔夫师资培训”的外出学习机会。通这样的培训模式,教师们扬长避短,个体迅速成长,使我园在不同领域都各有所长。

三、“送餐”——创新培训形式

“送餐”是将培训内容经过整合后,形成不同的培训形式,让教师按需选择。组织形式尽量做到多样化,激发不同教师兴趣,为教师各取所需奠定基础。

新手型教师培带制:我园将园内发展比较成熟的,形成自身专业特长的胜任型教师确定为“经验教师”,青年教师根据自己的特点和需求,自主选择经验教师确立培带关系,签订培带协议。在日常工作中,根据具体情况和实际需求,通过互相观摩活动、交流分析等形式开展培带活动。

胜任型教师研修制:我园任命胜任型教师为培训者,不断选派其参加“市骨干教师研修班”“市教科研培训班”等的学习、观摩,让他们掌握最新的理念与实践后,再去培训全体教师,通过以点带面,对同伴起到观念引领、行为导航的作用,产生了一人学习,多人受益的辐射共赢效应,从而形成全员培训的氛围。

骨干教师导师制:我园充分利用园外的名师资源,帮助骨干教师牵线搭桥,使她们能得到多渠道的锻炼机会和多元化的指导,从而扩大视野、提升能力,在不断追求更新更高目标的过程中提高专业素质。我园还引导骨干型教师进行教师生涯规划,每学期开设一堂研究课、研究一个专业领域、主持或参与一项课题研究、发表教科研论文等,以此让骨干教师克服专业发展的“瓶颈效应”,充分挖掘潜能,向研究型、学者型、专家型教师方向发展。

适宜性 篇9

摘要 1.绪论

1.1研究背景

1.1.1校园人车矛盾加剧

1.1.2 校园步行系统设计不受重视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方法 1.3.1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2.大学校园步行适宜性环境基础研究

2.1 相关概念解析 2.1.1 步行 2.1.2 步行系统 2.1.3步行适宜性 2.2 相关理论综述

2.2.1 环境心理学与环境行为学理论 2.2.2 新城市主义

2.3 校园步行需求及其环境影响因素分析 2.3.1步行需求 2.3.2 环境影响因素

3.广州大学校园步行现状调研

3.1 校园概况 3.2 调研方法 3.3 调研结果分析 3.3.1基本情况

3.3.2 性别对步行喜好的影响

3.3.3 步行喜好和步行环境满意度相关性 3.3.4 主成分分析法

4.校园步行系统设计策略

4.1设计原则 4.1.1安全性原则 4.1.2 舒适性原则 4.1.3适度分流原则 4.2 优化功能分区 4.3 道路景观绿化 4.4 融入人文景观 5 结论 1绪论 1.1研究背景

1.1.1校园人车矛盾加剧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截止2014年,我国私人汽车保有量已达到1.2亿辆,且还在快速增长中。另外,高校的扩招,在学生人数剧增的同时,大学校园内的汽车数量也急剧上升,对校园环境,行人安全等诸多方面都带来了不利影响。因此,校园步行适应性研究有利于保障行人权利。

1.1.2 校园步行系统设计不受重视

由于高校扩招,使得近年来高校规模不断扩大,新建了许多新校区。但是在对校园交通规划时,往往以机动车为导向,完全抛弃了“步行优先”的基本原则,使得步行者成为忽视的群体。步行系统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良好的环境有利于构建充满生机活力的校园。1.2 研究意义

大学校园是一个“社区”,步行是“社区”的主要出行方式,步行环境为人们日常生活提供了重要的街道空间和精神场所,很大程度上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体质健康。步行环境也是学校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良好的步行环境是体现校园品质和精神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校园环境有利于教师和学生的素质教育与全面发展教育,对学生的成长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将步行环境规划设计作为平衡经济、环境、健康与文明之间的一个切入点,针对高校校园步行适宜性的现状和问题展开相应的研究与探讨,对调查结果提出步行适宜性户外环境规划设计对策,丰富了健康步行生活方式理念在校园环境建设的运用,在一定程度上丰富和完善国内在这一领域内的研究,从而指导大学校园步行系统的规划和设计,为解决大学校园步行系统的现状问题提供理论上的借鉴,并给当前的大学校园建设带来积极的影响。1.3 研究内容、方法 1.3.1研究内容

本文研究大学校园步行环境适应性影响因素,通过对校园步行系统相关概论解析以及相关理论综述,并结合对广州大学校园的实地调查,归纳分析人们的校园日常步行习惯和规律,提出校园步行适宜性规划设计策略,期望能够对大学校园步行系统提供一定的理论借鉴和实践依据。1.3.2 研究方法

大学校园步行研究与多个学科相关,目前,关于大学校园步行研究并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的理论。因此,本研究主要采取以下方法:

查阅文献法: 文献资料主要包括国内外相关的研究文献,主要来自于主要来自中国知网的相关论文,学术著作等。运用环境行为学、新城市主义和共享街道设计等一系列理论,结合国内外的研究现状,深入剖析校园户外环境的步行适宜性的关键元素,通过理论来指导实践。调查研究法:本文的调查方法包括问卷调查、实地考察、相关资料查询等。通过查阅校园相关资料、拍照记录、调查问卷、访谈等形式了解人们步行出行相关规律,以及高校校园步行适宜性现状及问题,以此成为研究该课题的第一手资料。

多学科综合研究法:校园步行研究除了运用到交通规划的相关知识外,还涉及到环境行为学,景观等学科的知识,需要采用多学科系统交叉融合的研究方法。2大学校园步行适宜性环境基础研究 2.1相关概念解析 2.1.1 步行

《交往与空间》书中将“步行”定义为:“步行首先是一种交通类型,一种走动的方式”。步行是人类基本的活动方式之一,整个人体结构就是为步行设计的,对于人际关 系的交往也有很大帮助。2.1.2 步行系统

参考湖南大学梁宝燕硕士论文所讲 “步行系统”定义为“由步行空间按照某种空间组合关系相互联系而形成的整体”。而大学校园步行空间一般由人行道、步行街、休闲绿道、广场、空地及附属的步行设施组成。本文主要研究对象是大学校园步行空间。2.1.3 步行适宜性

参考浙江农林大学康利平硕士论文所定义,步行适宜性是指建设环境支持和鼓励行走的程度,包括为行人提供舒适安全的环境,在合理的时间和成本内使人们能够到达各种目的地,在步行道网络中提供行程上的视觉吸引。2.2相关理论综述

2.2.1环境心理学与环境行为学理论

环境心理学是研究人与周围物质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通过人的主观能动性去选择及适应环境,而校园步行环境也可运用环境心理学解决现实的规划问题。

环境行为学起源于环境心理学,是研究人与周围各种尺度的物质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需求层次论,他认为人要生存,他的需求能够影响他的行为;人的需求按重要性和层次性排成一定的次序;当人的某一级的需求得到最低限度满足后,才会追求高一级的需求,如此逐级上升,成为推动继续努力的内在动力。因此,人与环境是相互作用的,当我们对环境需求未满足时,会积极改造环境,而环境也同时影响我们。构建良好的步行交往空间有利于缓解学生压力和满足心理需求。2.2.2 新城市主义

新城市主义起源于上世纪八十年代,主要是针对郊区无序蔓延带来的城市问题而形成的一个新的城市规划及设计理论,提倡创造和重建丰富多样的、适于步行的、紧凑的、混合使用的社区,对建筑环境进行重新整合,形成完善的都市、城镇、乡村和邻里单元。其两大组成理论为:

一、传统邻里社区发展理论(TND);

二、公共交通主导型开发理论(TOD)。新城市主义特点主要由以下几点:

(1).适宜步行的邻里环境。(2).连通性。(3).功能混合。(4).多样化的住宅。(5).高质量的建筑和城市设计。(6).传统的邻里结构。(7).高密度。(8).精明的交通体系。(9).可持续发展。(10).追求高生活质量。2.3校园步行需求及其环境影响因素分析 2.3.1步行需求

校园步行需要主要有:交通需求、休闲需求、健身需求、购物需求这几种方式。把握好人们步行活动的需求和行为特征,在实践过程中充分尊重步行者的权利,创造步行交谈、观景、休闲等丰富的生活活动场所,才能营造出良好的人性化的步行环境。2.3.2 环境影响因素

参考浙江农林大学康利平硕士论文环境影响因素有两大要素:路径质量、环境变量。两大要素融入了步行适宜性对路径的可达性、便捷性、安全性等基本要求,以及步行环境的舒适性、交往性、景观性的高层次要求。本论文把人们直接感知的元素作为路径评价指标,例如道路尺度、路面质量、路径连接度、无障碍设计、道路的畅通性等;环境变量由交通环境、景观环境、生态环境组成。3广州大学校园步行现状调研 3.1校园概况

广州大学是以国家重要中心城市“广州”命名的综合性大学,学校现有大学城、桂花岗两个校区,大学城校区用地面积1975.6亩,新校园总建筑面积59.6万平方米,其中教学区36万平方米,标志性建筑:演艺中心、多功能体育馆等。广州大学新校园位于番禺区小谷围岛西南端,南面及西北面毗邻珠江南航道,东南以中部快线为界,西与广东科技中心相对。过江隧道、地铁七号线及中部快线分别在学校的南面、西面和东北面经过,交通便利。

调研方法

主要采用观察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对广大的步行活动场所、步行时间、环境影响因素进行观察,并做好记录和拍照工作。并寻找步行者进行访谈,了解学生喜欢的户外步行活动地点、原因及影响因素。问卷调查内容包括三大部分:一是个体属性,包括性别、年龄、身份、文化程度 4 个变量;二是各个校园步行环境现状,包括校园日常交通方式、校园户外步行环境要素偏好、步行环境负面影响因素。三是人们对步行适宜性户外环境需求特征和感知质量,包括人们步行出行意愿影响因素,对步行环境的要求、校园步行适宜性量表。

资料获得后经核实输入 SPASS20.0 软件进行数据处理.3.3调研结果分析 3.3.1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75份,回收有效问卷 74 份,有效回收率为 98.6%,其中男性占48.6%(36份),女性占51.4(38份);18~40 岁青年占100%,其余年龄阶段为0%;学生占100%,其余身份为0%;本科占100%,其余文化程度为0%;可见调查对象基本上本校大学生,对校园的步行环境比较熟悉,可以较客观反映出校园的步行适宜性的现状。3.3.2 性别对步行喜好的影响

通过统计得出女性对步行的态度 “厌恶”和“一般”所占百分比都高于男性,男性对步行的喜好相对较强。另外通过SPSS.20软件相关性分析得到Sig数值小于0.05,可见性别与步行喜好在0.01水平上显著相关。

3.3.3步行喜好和步行环境满意度相关性

根据步行喜好态度进行赋值:1—厌恶,2—一般,3—喜欢,4—热爱。步行环境满意度评价进行打分:1—不好,2—一般,3—不错,4—很好。将问卷数据输入 SPSS.20 软件来分析说明人们的步行喜好和步行环境满意度之间相关性大小。

经过 SPSS 软件的分析,得出人们的步行喜好和步行环境满意度在“不好”,“一般”,“不错”三个变量间呈显著相关,而在“很好”变量中不具有相关性。3.3.4 主成分分析法

本文设置了 9 个人们步行意愿户外环境影响因素进行问卷调查,分别是1天气、2空气质量、3安全、4时间、5路况、6景观、7绿化、8卫生、9市政设施。通过SPSS.20软件进行主成分分析,得出人们步行出行意愿环境影响因素得分从高到低进行排序。具体分析结果如下

由上图可发现,eigenvalues下主成分影响力度的指标前六点为人们步行出行意愿环境影响因素,其中前三个主成分为天气,空气质量,安全;主成分方差占所有主成分方差的64 %,第二个占17.1%,第三个占9.4%。这三个累计达到了 90.5%。得出人们步行出行意愿环境影响因素得分从高到低进行排序:天气>空气质量>安全>时间>路况>景观>绿化>卫生>市政设施,反映了,校园生态气候条件因子的影响大于物理环境因素的影响。4校园步行系统设计策略 4.1设计原则 4.1.1安全性原则

在调研结果中,我们发现人身安全所占权重较高说明校园安全问题在人们步行出行意识中占有很大的份量。因此,步行规划必须体现安全性原则,如校园主车道的横断面规划,人行道和游步道路面的维护,外来车辆车流出入和行驶方向的限制管理,安全设施、照明设施、标识指引设施等环境设施的规划设计等等。4.1.2舒适性原则

舒适性也是人们步行出行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确保人们在步行行为活动中能够顺畅地到达目的地,能感受到校园环境所带来的视觉上与精神上的享受,就需要舒适性的步行环境设计,例如优化道路结构、降低道路空间噪音及美化景观环境等。4.1.3 适度分流原则

由于校园机动车数量不断增多,为保证校园交通安全,对于级别较高的道路,比如校园主要交通流线,宜进行比较明确的人车分流,对一些交通流量较小,适当的人车混行可以促进交往,增强步行空间的活力。4.2 优化功能分区

合理的路网结构按照功能将校园划分为教学区、办公区、宿舍区、运动区等几大组成部分,良好的步行系统,需要合理的功能分区布局模式。尽量避免“大尺度,大分区”,使分区之间的步行距离趋于合理,同时根据校园规模,确定传统式分区和复合式分区功能分区模式,规模较小不宜采用复合式分区,而应采用品字形结构。4.3 道路景观绿化

步行空间中的景观规划是重要的内容,绿色植物具有隔音、除尘、吸收有害气体并释放氧气的良好生态功能,能改善环境质量。同时,步行道路应曲直结合,既增加其趣味性,为景观设计增色,又能有效地在意识的审美感觉中调节情绪,陶冶情操,营造出曲径通幽的景观效应。4.4融入人文景观

每所大学都应融入更多的学校本身的历史文化,通过空间的多元化设计,将校园的人文、历史、地域、技术等多种元素相融合,使校园形态和行人的视觉感知更为丰富。5结论

本文主要是以国内外现有的理论为依托,又根据环境行为学与环境心理学的概念

【适宜性】推荐阅读:

适宜的爱活动方案06-09

上一篇:淮北市学雷锋志愿者倡议书下一篇:房屋拆除施工合同范本

热门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