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体学习座右铭(精选7篇)
一、微观层面的组织学习理论回顾
Arrow (1962) 认为技术创新是提高生产力的要素, 在采纳新技术所带来的附加经验为组织的学习力。其学习力是在干中学的过程中不断为解决问题所累积的经验。组织的学习能力的相关研究经由不同角度的探讨在学者间产生了不同的见解与定义 (于海波等, 2006) 。组织学习是指组织为了实现自我愿景和适应环境的变化, 在个体、团体和组织层之间不断产生和获取新知识的行为, 并对其进行解释、整合和制度化的循环上升和互动过程。在理论与实证研究中, Daft (1984) 与Carlsson (1976) 等学者在其学习模型中皆没有把个体学习或团队学习视为组织学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而忽视组织内部的微观学习过程。Levitt (1988) 认为当个人与群体的学习成果以组织的层次呈现出来即为组织学习, 同时Simon (1991) 认为组织学习可定义为组织背景下的个人学习。
Argyris (1978) 深入探讨了个体学习与组织学习的关系, 指出组织学习主要是具有共同思维模式的个体行为的结果, 而个体学习基于一个分享的模式之下, 通过影响组织分享的心智模式来影响组织水平的学习。Hedberg (1981) 认为组织学习通过个体学习所产生, 当个体发展他们的个性、个人习惯和信仰时, 组织发展它们的观点思想, 不仅只是被动的受个体学习过程。因此, 个体学习与组织学习之间存在相互影响, 相互制约的互动作用。
Nonaka (1991) 等学者认为知识分为隐性知识 (tacit knowledge) 和显性知识 (explicit knowledge) 两种。隐性知识是存在于组织个体的知识, 依赖于个人的不同体验、直觉和洞察力;而显性知识是在个人之间能系统的表达、明确和规范的知识。Gupta (2006) 把组织学习进一步定义为利用式学习 (exploitation learning) 与开发式学习 (exploration learning) 两种知识流动过程。利用式学习是指知识或信息经由组织层向个体层流动时, 知识和信息的利用过程。它是将组织的知识转化为个体和团体知识, 从而逐渐变为个体或团体认识和行为的过程。另一方面, 开发式学习是指知识和信息由个体向团体和组织层流动, 知识与信息的开发过程。它是将个体拥有的新知识或新行为整合, 转化为组织学习。于海波 (2007) 从研究中指出开发式学习是我国许多企业所欠缺的, 因此从微观角度来研究组织的学习能力与知识流动性是值得被探讨的一大方向。
二、学习曲线理论与模型
Wright[1]是首位将学习曲线进行量化研究的学者。在其飞机尾端组装研究中发现, 学习绩效与累积经验次数存在着非线性关系。在式子 (1) 中F (x) 为学习绩效, 如组装工时或制造成本;x则为学习变量:例如累积组装次数;a是起初工时或成本;而β1为学习系数。Wright 提出式子 (1) 的log-linear模型可以有效的解释学习能力有边际递减的趋势。
F (x) =axβ1 (1)
在研究中学习绩效有可能受到多个学习变量所影响, Conway[2]提出了首个多变量学习曲线模型。在式子 (2) 中, x2与β2分别是第二个影响学习绩效的变数和与其对应的学习系数F。
F (x) =ax1β1x2β2 (2)
Goldberger[3]透过式子 (3) 中的Cobb-Douglas multiplicative power模型可以将Conway的双变量模型延伸到多元形态, 同时也考虑到了可能对学习绩效进行影响的扰动项 (disturbance term) ε。
F (x) =ax1β1x2β2……xnβnε (3)
然而有时候利用多变量求得的学习曲线模式, 其适合度并没有比单一学习变量来的有效。造成这样的原因为学习变量之间相关性太高, 进行以上两种模型估计时必须假定解释变量之间独立不相关。但在实际资料收集上却很难收集到相互独立的变量。Waller[4]依据Cobb-Douglas multiplicative power模型提出了有力的方法, 解决了解释变量之间高度相关性的问题。式子 (4) 中的模型是结合logarithm transformation和多元回归分析的方法所求得。
F (x) =ax1β1+a2x2β2……+anxnβn+ε (4)
由于学习绩效不仅仅是被学习变量所影响, 也有可能同时被工作者自身的因素, 例如:年龄和受教育程度所影响, 因此式子 (5) 加入其它非学习变量但是会同时影响学习绩效的条件变量z。
F (x) =a1x1β1+a2x2β2…+anxnβn+γ1z1+γ2z2+…+γkzk+ε (5)
条件变量z并非像学习变量x采取累积性的变化, 所以学习绩效F (x) 和条件变量z视为是一种线性关系。然而因为学习变量x具有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产生累积性变化的特征, 式子 (5) 中的扰动项ε有可能存在ρ程度的自相关 (autocorrelation) 问题。这表示当εt对前一期εt-1进行一阶自回归时, 扰动项的协方差为:
undefined
从式子 (6) 中可得知扰动项的协方差可以透过可行广义最小二乘法 (FGLS) 对矩阵V进行转换使得变换后, 扰动项满足球形扰动项的假设。这可以透过Cochrane-Orcutt估计法进行一阶差分的估算。为了计算方便, Woods[5]建议将式子 (5) 进行线性化可得以下式子:
yt=a1β1ln (xt1) +a2β2ln (xt2) +…+anβnln (xtn) +γ1zt1+γ2zt2+…+γkztk+εt (7)
再将方程式 (7) 滞后一期之后对方程式的两侧同时乘ρ可得:
ρyt-1=ρa1β1ln (xt-1, 1) +ρa2β2ln (xt-1, 2) +…+ρanβnln (xt-1, n) +ργ1zt-1, 1+ργ2zt-1, 2+…+ργkzt-1, k+ρεt-1 (8)
将式子 (7) 减去式子 (8) 可得:
yt-ρyt-1=a1β1[ (ln (xt1) -ρln (xt-1, 1) ]+a2β2[ (ln (xt2) -ρln (xt-1, 2) ]+…+anβn[ (ln (xtn) -ρln (xt-1, n) ]+γ1 (zt1-ρzt-1, 1) +γ2 (zt2-ρzt-1, 2) +…+γk (ztk-ρzt-1, k) +εt-ρεt-1 (9)
新扰动项εt-ρεt-1=ut视为白噪声 (white noise) , 同时这也使球形扰动项的假设得到了满足。当进行FGLS估计使相邻两轮的ρ与β之差达到最小时, 则说明ρ已经达到一收敛值而完成Cochrane-Orcutt估计。
三、资料数据
(一) 研究对象
研究数据采取中国台湾地区“全民健康保险数据库”。为了控制医疗技术程度与保险政策的变化对学习力估算的影响, 数据资料收集从1998年1月至2004年12月期间, 在台湾地区16所医学中心医院实行的29 145件内视镜胆囊切除手术。数据库中收集了29 145位接受手术病人的个人信息资料, 同时也记录了各个医学中心医院所属的184位外科医师每次进行手术所产生的手术成本。表1将各个医学中心医院划分为公立医院与私立医院两种类别, 同时也将医院所属的地理位置区分为北部和南部2个区域。表1也记录了各医院的手术总量和医生总人数, 并且将医生按照年资历区分为年资历浅和年资历深两种不同等级, 其中年资历浅的医生是指从考取该手术资格后到进行某次手术之间的时间距在6或6年以下, 反之则归属为年资历深的医师。年资历浅的医师和年资历深的医师人数与其所属医院也一并记录在表1中。
(二) 变数选取
数据中所记载的手术成本均为名义价格, 这也表示每年的通货膨胀率会使得此价格有逐年上升的趋势。为了消除通货膨胀对价格的影响, 使用台湾地区主计处所公布的“医疗产业消费者物价指数”以2001年为基准年来对每年的手术成本进行价格调整。并且针对价格调整后的手术成本具有解释能力的变量区分为经验要素和临床要素两种类型变量。
经验要素包含医生个人的手术累积量和执业年数两种学习变量, 两者是以累积手术量和执业年数作为单位累积的概念对手术成本进行非线性评估。随着手术累积量和执业年数的逐渐增加, 而对该种手术成本有着逐步下降的趋势时, 表示医生存在着学习效应。这说明当某一医生被估算的学习系数值的负数值越小 (该系数的绝对值越大) 时, 意味着该医师拥有较高的学习率。Burns[6]从研究中发现, 有着较高的手术量和执业年数的医师会造成比较低的手术成本, 因此经验要素和手术成本应存在着负相关。
临床要素包含病人的住院天数、年龄、年龄的平方、性别、并发症和次要手术等6个条件变量。池畔[7]和Merenstein[8]认为病人的住院天数构成了大部分的医疗费用, 此种变量也能被用于衡量医院的手术量与医疗单位的医疗品质, 例如手术前住院检查的质量和病人的复原情况等, 所以手术成本应随着住院天数增加而有所提高。李国新[9]和Escarce[10]从研究中发现, 病人的年龄会影响到手术的成功率, 而成功率的不同则会带来手术成本的差异。近似于人类死亡率的U字型的分布, 年龄的平方项用于呈现手术成本应随着病人年龄的增加逐渐下降到一个拐点后再逐步上升的现象。Kreder[11]从手术观察中普遍发现男人在体格上的生理优势使得男人在心脏移植等重大手术中比女人拥有较高的存活率, 而存活率会直接反应在手术成本上。因此本研究将性别设置成男性为『1』, 而女性为『0』的虚拟变量 (dummy variable) 。当病人在经由医生会诊后发现的其他可能影响手术成果的并发症, 如糖尿病和高血压等症状时, 这些并发症会导致较高的手术成本。从郑民华[12]的研究中发现, 当病人在接受内视镜胆囊切除手术之前, 如果此病人有胆囊结石等并发症时, 医师会采取次要手术来治疗并发症可能对主要手术所造成的影响。所以次要手术的执行会带来较高的手术成本。并发症与次要手术皆为虚拟变量, 存在为『1』, 不存在为『0』。所有的经验要素以及临床要素中所包含的各个变量的统计值皆记录在表2中。
四、实证结果
(一) 回归结果
模型的估算是使用第 (7) 式的学习曲线模型, 经验要素中的手术累积量和执业年数等两种学习变量结合临床要素中病人的住院天数、年龄与平方项、性别、并发症和次要手术等6个条件变量, 同时对内视镜胆囊切除手术成本进行系数值估算。由于考虑到自相关的存在, 自相关消除的方法是利用FGLS进行Cochrane-Orcutt估算。表3是经由以上方法对所有184位医生进行回归分析后, 依据手术量多寡的顺序选取4位来自不同医院的医师对经验要素与临床要素所包含的各变量之系数值进行分析。同时表4记录从184条回归式中各变量的估算系数正负值的个数和显著性的数量。
表3显示A、B、C和D4位医生的经验要素中所有估计系数皆为负值, 这也表示此4位医生随着手术累积量和执业年数的累积对手术成本下降有着学习效应。表3中反映出以手术量为单位的学习率比以执业年数为单位的学习率小, 这直觉性的反映出当学习效应存在时, 衡量的时间单位越大, 则会产生更大幅度的手术成本下降。从表4可以观察到超过77%的医生的手术累积量和执业年数的学习率都为负值, 并且显著个数也相当的多, 这表示大部分的医生在内视镜胆囊切除手术上存在着显著的学习效应。在表3中住院天数的估计值都显著为正值, 这表示当病人住院的天数越多会导致更高的手术成本, 同时在表4也能观察到一致性的结果。表3和表4显示病人年龄和年龄的平方值为一正一负, 这表示手术成本起初会随着病人年龄的增长而下降到一个拐点后, 会再随着病人的年龄增长而升高。此结果符合之前U字形的死亡率假设。
虽然在病人的性别上表3并没有一致性的结果, 但是表4显示多数的估计值为正数, 而且大多不显著, 这仅能说明男性病人所造成的手术成本会有高于女性病人的倾向。表3中并发症与次要手术两变量的系数值都显著为正, 这是由于存在并发症的病人使得医生对手术过程较为难以控制, 而可能造成较高的手术成本。此外并发症所产生的次要手术会增加实行内视镜胆囊切除手术医师的时间与成本。然而表3的结论与表4仅在次要手术上有一致性的结果, 但无法说明当病人存在并发症时是否会对手术成本造成显著性的影响。
本研究模型大致能够达到0.96以上的拟合优度 (R2) , 同时, 透过观察表3 的Durbin-Watson (D.W.) 值可发现, 经由Cochrane-Orcutt估计模型调整过的D.W.值, 能够明显的接近于2, 这表示本模型可以有效消除模型中存在自相关的问题, 并能保障系数估计值的有效性。
注:*P<0.05, **P<0.01。
注:在P值为0.05之下的显著水平。
(二) 组织学习绩效分析
从模型所估算的学习系数值不仅可用于衡量组织内部不同团体的学习效应, 同时也能进行不同组织个体之间学习能力的比较。因为从表1可观察到, 部分医院的医生人数为个位数而无法判断其学习分布形态, 所以学习能力的比较是利用非参数方法的Kolmogorov-Simirnov[13]双样本检验方法①, 来比较两个团体或组织之间医生们的学习率分布函数的大小。当A组织比较于B组织的学习分布值相对较小时, 则表示A组织的学习率优于B组织。表5分别显示6号医院与11号医院内部资历浅的医生与资历深的医生之间学习能力的比较, 从表中可发现6号和11号医院中资历深的医生的学习率明显的皆高过与该医院的资历浅的医生。针对资历浅的医生与资历深的医生这两个团体的学习率也能进行跨组织之间的比较, 表5显示, 6号医院的资历浅的医生的学习能力显著高过与11号医院的资历浅医生, 同时6号医院资历深的医生的学习能力显著高过与11号医院的资历深的医生。以医院总体学习率而言, 6号医院的组织学习率显著的优于11号医院, 而表6陈列出从16所医学中心中学习率最高的5家医院来进行顺序比较。
注:*P<0.1, **P<0.05。
注:在P值为0.05之下的显著水平。
学习率比较方法也能依据医生年资历的深浅、区域的南北与公私立医院等组织的差异性提供学习率的比较。表5中年资历深的医生的总体学习率是明显高过与资历浅的医生, 这可能是由于资历深的医生比起资历浅的医生累积更多的手术量, 这些经验能够提供医生在手术上对病人不一的体质特征做出更正确的诊断。在不同的区域上, 南部的医院比起北部医院拥有较佳的学习率, 从表6中观察到学习率最高的前4家医院都来自南部地区。在公立和私立医院的比较上, 私立医院在内视镜胆囊切除手术成本的学习率高于公立医院, 这表示私立医院比公立医生有着更严格的成本控制。在本研究中有9位医生在2所不同的医院进行内视镜胆囊切除手术, 从表5中可发现这些接受知识溢出性 (knowledge spillover) 学习的医生的学习率会高过于仅任职于一所医院的医生们的学习率, 这可能是受到一些无法观测的因素, 例如医疗团队的素质与其他医疗人员的默契等。
总结以上结果可发现, 资历深的医生由于累积较多的手术量和临床经验, 能对病人的体质状况做出更好的诊断来降低手术成本, 因此对于手术成本的控制拥有更佳的学习率。在台湾地区的私立医院比公立医院更倾向以高薪礼聘资历深的医生, 一方面资历深的医生拥有较好的医疗能力能够给医院带来更好的业界声誉;另一方面, 资历深的医生积累较多的临床经验能给医院产生更低的医疗成本。这也使得台湾地区的私立医院比公立医院有着更好的成本控制的学习率。此外, 这也使得资历深的医生通常会有知识溢出性学习, 通过与不同医院的医疗小组的交流和默契, 使得具有知识溢出性学习的医生会获得更高手术成本学习率的成效。基于以上的结果, 鼓励医生们在不同医院进行交流来培养从组织外部的学习是有效增加个人与组织学习能力的一种方法。
五、结论
美国中学的学生,很多来自较大的移民社区,家庭经济条件不是很好,而且他们外语水平较差,阅读和计算能力不足,甚至有些还有比较严重的行为问题。面对这些学生,美国中学教师承担着巨大的压力,新老师更是如此。
他们不但要保证正常教学,为学生做出榜样,而且还要随时准备应付一些教育突发事件,因而新教师经常发现他们置身于困难的环境。他们在师范教育中所学到的知识还不足以应付目前的教育现实。在实际的教学中他们又缺乏来自各方面的支持。面对众多学习困难的学生和糟糕的学校环境,他们很容易对教育事业丧失信心。这种挫败感,使很多新教师离开了教师这个行业。
据统计,最近几年,美国中学有1/3的新教师在从事了三年教育事业之后选择离开,有一半的新教师在工作五年后选择辞职。这么高的教师流动率无疑大大降低了学校教学质量,造成了师资力量的短缺,并且破坏了学校教育系统的一致性、内聚性与连贯性。最终受害的只会是学生,特别是那些处于学习关键期的学生。
随着这些问题的日益暴露,美国教育界开始关注这个问题。美国教育界在对新教师的培养上达成了这样一个共识:科技资源与人力资源协同一致将会极大提高新教师的职业素质。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美国教育界开始通力合作,共同商量解决这个问题。其中,全美教学与美国未来委员会(National Commission on teaching and America’sFuture,NCTAF)在这个问题上做出了积极的努力。“NCTAF发现对新教师在其从事教育的早期阶段实施交流与指导将会帮助新教师取得成功,并且使他们乐于从事教育事业”。因而他们开始构建由有经验的教师与教育专家对新教师进行指导和交流的平台,试图解决新教师孤立的困境。但在实际操作中,这种交流与指导的实施效力却显得十分有限。很多地方没有处理好这个问题,限制了指导人员(有经验的教师与教育专家)同新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并且,新教师发现很难抽出足够的时间与指导人员进行交流。同样,大多数指导人员也发现他们在对新教师的指导中承担着很大的负担与压力。此外,基于学校建立起来的交流活动是独立的,不能为新教师提供外部资源使用权,例如不能提供大学教学人员等。众所周知,新教师要想实现教学方法的有效转变,来自大学的支持必不可少,但是那些小学校、乡村学校以及城镇学校往往都没有能力为新教师提供这些条件,最终难以解决教师孤立的困境。
摆脱新教师困境的尝试——教师网络学习团体
鉴于目前的交流与指导程序的局限性,全美教学与美国未来委员会开始构建教师网络学习团体,它的核心就是运用信息技术来建立起一个由新教师、有经验的教师以及教育专家组成的网络学习团体。这个网络学习团体将会有利于资源的共享以及跨区域的合作。为新教师和有经验的教师和教育专家的交流提供了一个新的平台,通过它,有经验的教师与教育专家可以将他们的教学经验与理论知识大量传授给新教师,为新教师走向成功提供了一条捷径。
全美教学与美国未来委员会开始推广教师网络学习团体是在以下四个城市:波特兰、普韦布洛、索可洛、西雅图。之所以选择这四个城市,是因为它们具备很多有利于建立教师网络学习团体的条件。例如,教师与政府官员处于一种良好的合作关系;政府承诺不断为学校的改进提供支持;学校的领导和骨干教师热衷于支持新教师;网络技术相当发达。
教师网络学习团体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改进
2004年夏秋之间,实施教师网络学习团体的四个城市联合举行了几次会议。会议都召集了教育部门的负责人、教育专家、有经验的教师、大学教学人员、学校校长以及新教师。会议的议题主要是总结四个城市在实施教师网络学习团体过程中的利弊得失,并考虑通过怎样的网络技术来提高交流与指导的效果。此外,在会议中,新教师还把自己在工作中所面临的问题拿出来同与会人员进行交流。通过这一系列的会议,与会成员肯定了实施教师网络学习团体的四个城市已取得的良好效果,同时也总结了暴露出来的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教师网络学习团体需要新教师的大量参与,但新教师在工作期间,学校为其提供参与的时间过少。这使得他们不能充分利用网络同有经验的教师和教育专家进行深入交流。另外,虽然网络技术为新教师同有经验的教师和教育专家进行交流提供了机会,但是这种交流还大多局限于校内,跨校之间的交流还很少。
第二,很多学校建立了教师网络学习团体后,就减少了对新教师面对面的指导与交流。这实际上形成了一个误区。信息技术为新教师提供了更多的在线资源。这种在网络上跨区域的交流,使得新教师有更多的机会同富有经验的教师和教育专家进行在线交流,但不能因为这一点,学校就忽略了对新教师面对面的指导与交流。学校对新教师面对面的指导与交流往往能够给予新教师在情感方面的支持,这是网络交流所不能替代的。
第三,因为新教师需要得到不断提高,所以新教师一定要处于一种持续的发展与积累状态。通过调查,大多数学校对新教师参与教师网络学习团体的第一年给予了足够的重视,在以后的时间却有所忽略。但是在随后的2~5年往往是强化的重要时期,如果新教师得不到强化,他们习得的能力将会不断衰退。所以,对新教师参与教师网络学习团体的支持计划应该设计为几个发展阶段。在新教师参与教师网络学习团体的第一年,就是要通过网络交流提高他们参与班级管理的能力;在第二年、第三年,则要提高他们的教学能力;在随后的第四年、第五年则要将他们的教学经验上升到理论高度。通过利用在线资源进行学习与交流可以为新教师前几年的发展提供大量的经验。
第四,教师网络学习团体的任务就是要使得新教师能够在他们的教学中发挥重要作用。大学教学人员不但教学经验丰富,而且理论水平相当高。因此,新教师要想得到真正的提高,并在学校教育中发挥重要作用,来自于大学教学人员的指导必不可少。教师网络学习团体所建立起来的协作关系就是要使得不同地区的高等教育机构能够通力合作,进而使得新教师可以利用网络资源以提高他们的教学能力。但从实际的实施过程中来看,大学教学人员通过教师网络学习团体对新教师的指导还有不足。
论文摘要:本研究采用问卷、观察与访谈相结合的方法,对幼儿园团体学习现状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当前幼儿园的团体学习存在着学习活动形式化、学习过程结构化、组织方式模式化的现象,由此带来了幼儿教师团体学习效率和质量的低下,进而造成了团体学习资源的无形浪费。
论文关键词:团体学习幼儿教师 专业成长
一、问题提出
团体学习作为一种富有实效的学习理论与策略,已经进入幼儿园教师的学习生活,并成为了园本教研和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方式。所谓团体学习是为了达到某一目标(或目的)而将不同的个体集合起来的一种共同学习形式,大致包括三种:指导型的团体学习,如校外专家、教研员、学科带头人等对教师的指导;表现型的团体学习,如上公开课、教学成果展示等;研究型的团体学习,如专题讨论、课题研究等。本研究涉及的是幼儿园日常性的研究型团体学习。加强对团体学习内容及过程的管理,不断提高团体学习的效率与效力,应该成为幼儿园团体学习中关注的重要问题。本研究希望了解目前幼儿园团体学习的基本现状。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采用分层抽样法,对江苏、广东和河南三省六所不同性质和级别幼儿园中的幼儿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研究者共发出问卷196份,收回184份,有效问卷178份。问卷回收率为93.9%,有效率为%.7%。第二阶段采用观察与访谈相结合的方法,对某一省级示范性幼儿园进行了为期三周的参与式观察,小、中、大班各一周,跟随该班教师参与各种形式的团体学习活动,并对该班教师进行了初步访谈。第三阶段采用访谈法对5所幼儿园60位幼儿教师进行了个别访谈。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团体学习的基本现状
团体学习作为当今幼儿园教师教育和园本培训的主要方式,已经得到普遍的推广和运用。从江苏、广东和河南三个具有不同区域特征和文化背景省份回收的178份有效问卷也充分证明了团体学习在我国幼儿园存在的普遍性。问卷统计结果显示,在幼儿教师参加团体学习的比例上,100%的教师承认参加过各式各样的团体学习。其中,82.5%的幼儿教师认为自己经常参加团体学习,只有9.6%的教师不经常和7.9%的教师偶尔参加。在团体学习的组织方式上,91.6%的幼儿教师认为自己幼儿园经常组织团体学习,只有8.4%的教师认为幼儿园不经常或偶尔组织团体学习。63.5%的教师认为参加幼儿园内部组织的团体学习多,只有3.9%的教师认为参加园外的多,两者都多的占32.6%在团体学习的时间安排上,一周组织一次的占67.4%,两周一次的占23.6%,时间不固定的占9%。也就是说,团体学习已经成为幼儿园惯常的、较为固定的学习形式。在团体学习的内容上,87%的教师认为团体学习主要进行的是业务学习,13%的教师认为主要是政治学习。在团体学习的成员组成上,教师、园长和业务副园长是学习的主体,其中,幼儿教师参与的比例占100%,园长占82%,业务副园长占78.1%。保教主任参与学习的比例尽管只占41%,明显低于教师,但明显高于后勤主任和其他工作人员(分别为10.7%与8.9%)。
(二)团体学习与教师个人的关系
调查表明,88.8%的教师认为团体学习有利于个人的专业发展,9%的教师认为团体学习既有利于又不利于个人的专业发展,还有2.2%的教师承认根本没有考虑过该问题。在参加幼儿园团体学习的.态度上,83.7%的教师表示喜欢参加,3.9%的教师表示无所谓,只要跟着学就行了,10.7%的教师表示有时喜欢,有时不喜欢,只有1.7%的教师表示不喜欢。在喜欢参加幼儿园团体学习的原因中,41.4%的教师认为参加团体学习可以使自己从别人那获得更多的知识和信息,15.9%的教师认为团体学习的氛围非常好,可以各抒己见,21.5%的教师认为可以了解他人的毛同想法,还有20.9%的教师认为团体学习比单个学习更有利于自己的发展。而不喜欢参加团体学习的主要原因中,41.6%的幼儿教师认为当前的团体学习没有层次,针对性不强,23.6%的教师认为在团体学习中容易受制于他人的观点,24.7%的教师认为当前的团体学习过于强调形式,学不到更多的东西,6.7%的教师认为在团体学习中,总是个别人讲的多,自己总是没有发言的机会,还有3.4%的教师认为没有必要参加团体学习,依靠个人学习就可以了。
(三)团体学习中教师的表现
团体学习是一种互动式的知识共享过程,幼儿教师之间的交流和对话直接影响着团体学习的效果与质量,但我们的问卷结果却显示,在关于“团体学习中幼儿教师是否经常发言”的问题上,38.8%的教师不经常发言,34.2%的教师偶尔发言,只有27%的教师经常发言。其中,14%的幼儿教师认为自己在团体学习中很容易受别人观点的牵制,84.3%的教师认为较易受别人观点的影响,只有1.7%的教师认为自己比较能够拥有个人的主张,能够根据自己的需要有意识地提取他人的知识和经验。而在“团体学习中是否经常失掉个人观点”的问题上,10.8%的幼儿教师认为自己经常失掉个人的观点,82.5%的教师认为有时失掉个人的观点,只有6.7%的教师认为自己拥有较强的判断力,不容易随波逐流。
(四)团体学习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学习活动形式化。
团体学习需要借助一定的学习形式开展活动,但形式仅仅是为内容服务的。过度形式化已成为当前团体学习中存在的一大障碍。在“你认为当前幼儿园的团体学习应该改进吗,为什么?”这一开放式问题的回答中,1/3以上的幼儿教师回答:“学习流于形式,形式大于内容”。以下是幼儿园教师的典型回答:“幼儿园的团体学习越来越追求形式了。学习活动成了一种形式上的东西,让人越来越没有兴趣了。”“团体学习已经出现形式主义的倾向,(不能)实实在在、脚踏实地地引导大家学习一些能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东西。” 任何学习都需要采取恰当的形式,但过度形式化的学习带来的不是学习质量的提高,而是学习效果的下降和教师学习兴趣的降低。流于形式的团体学习忽视了学习的根本目的,长期处于该种学习境况下的幼儿教师,因总是满足不了个人学习的愿望而将逐步产生“学习疲劳”,进而造成学习热情的丧失和团体学习效力的减弱。
2.学习过程结构化。
“当人们知道在一种情境中如何行动―既他们知道他们自己希望他人怎样,他人希望他们自己怎样的时候―这种情境对于他们就可以说是‘结构化了’。这也就是说,团体中的成员对于这种情境有了一种共同的概念。”121在团体学习的初期,经过团体成员的摸索和尝试,逐步使学习活动具有相对稳定的结构对团体学习活动的顺利开展是有利的。但过于结构化的学习则会逐步使团体学习演变成一种僵化的、缺乏活力和吸引力的学习方式。在开放式问题“你认为当前幼儿园的团体学习应该改进”的原因分析中,1/3的幼儿教师提到了“团体学习的高结构化”问题。我们从多位幼儿教师关于团体学习现状的开放式访谈中,也能明显感受到以上问题的存在。以下是教师们的典型回答:“我们幼儿园每两周进行一次团体学习,主要是业务学习,有时也有政治学习。现在大家都已经十分熟悉学习的基本程序了,所以学习的时候不用考虑太多,只要跟着主持人的思路走就行了。”“我进人我们园已经好几年了,一直都是比较严格按照固定的学习程序学习,不管谁主持都差不多是这样的程序,而且差不多总是固定的一些人在讨论的问题上争来争去。大家已经习惯了,也不想轻易去改变。”“我们现在的学习过程主要由主持人来确定,但我觉得控制的过于严格。可能主持人怕中间出现环节上的失误吧,总是把环节之间设计的很紧密,好像是赶场一样,有时刚开始讨论,就进人下一个环节了。学习又不是赶场,是很灵活的。某个问题大家争议很多,又很重要,就应把这个问题讨论得深人一点。缺乏灵活性的学习会让人觉得没意思。”
3.组织方式模式化。
每个幼儿园都拥有自己的学习风格和学习模式,这往往成为每个幼儿园的学习特色。按照《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模式是指某种事物的标准形式或使人可以照着做的标准样式”。膜式实质是用一种简化的结构方式,对复杂对象作出简略的解释,它来源于实践又指导实践,常常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和典型性。在某种学习理论的指导之下,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实践活动,就会逐步形成较为固定的学习模式。任何学习模式都有自己的独特性和局限性,间它应该是随着内外部环境的变化而不断调整的动态平衡模型。如果为了维持某种学习模式而不能灵活地加以改进和改变,就会造成模式化的局面。在幼儿园团体学习中,一些幼儿园为了保持自己的学习特色,长期以来坚守一种组织方式不放,造成了学习吸引力的减弱、学习时间的浪费和学习质量的低下。从教师对“你认为当前幼儿园的团体学习应该改进吗,为什么?”这一开放式问题的典型回答中,我们可以对此类现象有更深人的了解:“我毕业后就一直参加我们幼儿园组织的各种团体学习,每次学习尽管形式上和内容上会有所不同,但大体都差不多,几乎都是一样的组织方式,所以我一直认为团体学习就是这样的。”“我们每次学习的时候,总是比较固定的几个教师在发言。”“我们幼儿园的团体学习采用的是三段式的组织方式:看课、评课、提建议。不是说这样的组织模式不好,而是应该经常变换和尝试一下其他的模式。这会让教师有新鲜感,学习的兴趣会更高,也会更有收获。”
四、结语
1、骄傲和羞耻是孪生兄弟,骄傲来了,羞耻就进了。
2、要谦虚,要坚持到底。这不是哪位伟人的话吧?在作文中好几次你杜撰了比较切合文意的名言,这两个要是你对自我的要求自我了。确实,聪明的你发奋之后总有丰厚的收获,但之后你便又会回到原地。进入初三,期望你坚持!
3、不认输就不会输。
4、不能哭泣,那么就微笑吧!是否,这是你遭遇挫折时候的自勉?本学期,就应说你还算发奋也算坚持,就应说发自内心慰藉多了些。然而,或许老师看到的潜力你自我没有发觉你能够更好!对自我要求高一些吧。
5、学问是经验的积累,才能是刻苦的忍耐。
6、路是一点一点走出来的,海是一滴一滴汇集出来的,成功是一点一滴积累出来的。
7、只要你领悟,愉悦就在不远方等你;只要你发奋,愉悦就来迎接你。
8、彩虹的出现总在风雨后,花朵的开放总在成长后,咱们的进步总在发奋后,梦想的实现必须在咱们的进步后。
9、虽然我无法每一天都做到最好,但我却能够每一天比前一天做的更好。
10、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1、在逆境中不气馁,在顺境中更脚踏实地。
12、随着波浪前进,乘风破浪,直达成功的彼岸。
13、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14、人性最可怜的就是:咱们总是梦想着天边的一座奇妙的玫瑰园,而不去欣赏这天就开在窗口的玫瑰。
15、坚持就是力量。
16、最困难的不是漫漫长路,而是迈出第一步的决心。
17、人所注重的就应是内心,而不是外貌。
18、让发奋与梦想并肩共行,让汗水与喜悦伴梦同飞。
19、每个英雄的背后都隐藏着一段杯具。
20、坚信自我,必须能成功简短而有力,你看你最后凭实力评上了高桥初中校十佳特长生。遇到了挫折不气馁,沉静之中带着几分倔犟,淳朴之中透着踏实。班里有你,就有了主动,有了无私,有了正气。感谢你!
21、没有经过发奋,就没有资格说放下。
22、发奋不代表会成功,但不发奋永远都不会尝到成功的味道。
23、如果心中没有理想,生活便淡而无味。
24、英语单元考试有时你能考到多分,语文考试你能进入中上水平,或许你没有想开去,但老师觉得,只要你想要,就能够很好。但愿你真能做到只要有百分之一的期望,就会付出百分之九十九的发奋请付之行动!
25、用每一分,每一秒来充实自我,不荒废性命中的每一分,每一秒。
26、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27、当痛苦来临的时候,不好总问,为什么偏偏是我,正因愉悦来临时,你可没这么问。
28、人生就像一场游戏,如果输了,就会被淘汰出局。
29、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30、持之以恒,忍者无敌。
31、软弱的人依靠幸运,幸运的人依靠自我。
32、咱们活着不能与草木同腐,不能醉生梦死,枉度人生,要有所作为。
33、青春是美妙的,挥霍青春就是犯罪。
34、不论你在什么时候开始,重要的是开始之后就不好停止。
35、永远不好畏惧眼前的阴影,那是正因你的背后有阳光。
36、仁义礼智信,勤俭善学思。
37、自信向前,永不言败。
38、以知识和道德武装心灵,以真诚和热情对待兄弟姐妹。
39、你怕狼,就别到森林里去。
40、毅力是成功的先决条件,只要发奋敲门,总会有人应门的。
41、有些事该懂了,有些人该忘了,有些执着,该放就放了。
4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43、好好领悟,天天向上。
44、命运并非机遇,而是一种选取;咱们不该期盼命运的安排,务必凭自我的发奋创造命运。
45、领悟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46、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
47、你很善良,也很发奋,你明白人若志趣不远,心不在焉,虽学五成,那么请你继续以发奋为本,继续追求。领悟的时候放下顾虑,聚精会神,提高领悟效率,尽量做到最好。
48、你坚信人若有志,就不会在半坡停止。就领悟的阶段性而言,你处在初中的半山腰;就你进步的阶段而言,你也处在半山腰,这座右铭包含了你对自我的鼓励,期望你能真正好处上的做到勇往直前!
49、正因你坚信:人生的道路不会一帆风顺,事业的征途也充满崎岖艰险,只有奋斗,只有拼搏,才会到达成功的彼岸。因此,经历了两次大考的失败,你没有垮下,磨练得更加坚强又回到了第一坚信在冲刺阶段的一年中,困难挡不住勇敢者的脚步,你会用实力做一个出类拔萃的人。
50、领悟是一个苦乐交织的过程,有播种才会有收获。
51、珍惜时光,积累经验,少犯错误,分享愉悦。
52、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
53、咱们要好好领悟,要对得起父母,对得起祖国。
54、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55、你钟爱:失败永远比成功更有吸引力。也许是你失败太多拿来自嘲自勉,也许你尝到了失败之后的成功更加甘甜。但无论正因哪种情形,在决定命运的时候,期望你是成功者,那么期望你能早日振作起来,让智慧的火花早日闪烁起来。
56、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57、你钟爱世界上最宽阔的东西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因此,你性格开朗活泼可爱,用乐观感染着周围的同学;你尊敬师长,关心群众,领悟自觉,尽量做到让家长老师宽心。各科成绩不太拔尖,但平衡。如此可爱的学生,老师期望你能坚定信心,有迎难而上的勇气,争取领悟成绩有大的突破。
58、昨日已成过去不必计较,这天正在度过加倍珍惜,明天即将来临提早规划。
59、为了点燃理想之火,那就只有领悟领悟。
60、人生没有坐等而来的辉煌,只有一路奋斗走过的精彩。
61、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
62、成功是楼梯,需阶阶攀爬,失败是滑梯,一不留意就会滑下。
63、做好自我该做的,就是最好。
64、期望是人生的需要,人如果没有期望,何异江河干涸了流水?
65、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66、与其做一株绿州上的小草,还不如做一棵秃丘中的橡树。正因,小草毫无个性,而橡树昂首天穹。
67、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68、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69、你钟爱走自我的路,让他们说去吧!但你在班里似乎从不张扬,总是默默无闻的,用自我优秀的领悟成绩证明着你的实力。你思维灵活,理解潜质较强,勤于思考,作业本上那工整的字迹,是你文静开出的花朵。你文静有余而活动不足,期望你能再接再厉,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70、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
71、你说:信念能在我遇到挫折和困难时激励我,鼓励我,永远在心中跳动呼喊。虽然你很平凡,不违反纪律,老师跟你说话你说的是哦,但从普通的眼神,平时的点滴中,老师看出了你的坚强,挫折面前默默承受,默默起航!
72、在自我的潜质范围内,做最棒的自我。
73、你钟爱细节或者小节,往往最能体现一个人的品格因此,你性格开朗活泼可爱,用乐观感染着周围的同学;你尊敬师长,关心群众,领悟自觉,尽量做到让家长老师宽心。各科成绩不太拔尖,但平衡。如此可爱的学生,老师期望你能坚定信心,有迎难而上的勇气,争取领悟成绩有大的突破。
74、命运只决定咱们行动的另一半,另一半留给咱们自我操纵。
75、在人生的道路上能谦让三分,就能天宽地阔。
76、既然要飞翔,就别再收回已经张开的翅膀。
2) 惜时专心苦读是做学问的一个好方法。——蔡尚思
3) 读书百遍,其义自现。——三国志
4) 要循序渐进!我走过的道路,就是一条循序渐进的道路。——华罗庚
5) 我的产业多么美,多么广,多么宽,时间是我的财产,我的田地是时间
6) 高考是汇百万人参加的一次练习。
7) 有时候,洒脱一点,眼前便柳暗花明;宽容一点,心中便海阔天空。身边的世界往往比我们想象的要睿智与宽容。
8) 心存感激,永不放弃!即使是在最猛烈的风雨中,我们也要有抬起头,直面前方的勇气。因为请相信:任何一次苦难的经历,只要不是毁灭,就是财富!
9) 作为一次经历,失败有时比成功更有价值。失败可以给我们留下更深刻而持久的记忆和思考。
10) 决定心理的那片天空是否阴霾甚至是乌云密布的唯一因素是你自己,不能让自己永远有一个阳光灿烂的心情的人本身就是一个失败。
11) 对于岁的我们来说,有些事情的确会影响我们的一生,但是没有一件事能决定我们的一生!
12) 高考是一个实现人生的省力杠杆,此时是你撬动它的最佳时机,并且以后你的人生会呈弧线上升。
13) 高考着实是一种丰收,它包蕴着太多的内涵。无论高考成绩如何,你的成长与成熟是任何人无法改变的事实,这三年的辛勤走过,你获得的太多太多。
14) 总想赢者必输,不怕输者必赢。
15) 试试就能行,争争就能赢。
16) 信心是成功的一半。
17) 生命之中最快乐的是拼搏,而非成功,生命之中最痛苦的是懒散,而非失败。
18) 圣人与常人之间往往只相差一小步,而这一小步却往往需要非凡的毅力才能赶上。
19)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未必;九分耕耘,会有收获,一定!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于2014年3月(第1期)和9月(第2期),通过张贴宣传海报和课堂宣传的方式在江西某中职学校选取参加时间管理团体训练的成员,对自愿报名的中职生用青少年学习倦怠量表(Adolescent Student Burncut Inventory,ASBI)进行测量[9],并填写“时间管理”团体成员报名表。入组标准:(1)学习倦怠水平轻中度(2<ASBI总均分<4)[1];(2)具有强烈自我改变意愿以及保证会全程参与每次团体活动得分>4分者。第1期愿意参与的学生68名,入选者24名;第2期愿意参与的学生56名,入选者26名,随机将50名中职生分为实验组和干预组。其中第1期实验组12名,对照组12名;第2期实验组13名,对照组13名,两组性别、年龄、专业和年级都基本相同。在两期中,实验组均有2人由于个人原因退出,对照组也删除对应的数据,最后有效数据42份。
1.2 研究设计
采用随机2(实验组和对照组)×3(前测、后测和追踪测试)前后配对设计,实验组进行8次团体心理训练,每周1次,每次1.5~2 h;对照组不参加任何辅导训练,只进行正常的教育教学。两组学生均参与辅导前、后以及辅导结束4个月后的问卷测试,并通过结束后家庭作业中“感受与收获”的形式进行效果的质性评估。
1.3 训练内容和方法
本次团体训练主要是为了提高中职生的时间管理水平,为此根据中职生的特点设计了“时间管理”团体训练方案。每次活动均从团体游戏开始导入,然后采用作业讨论、心理教育、经验分享、现场体验、行为训练和歌曲合唱等形式,开展8个相互联系的团体训练专题,具体方案见表1。团体领导者是学校专职心理辅导老师,训练前经过团体辅导训练理论和方法的培训,并有多年个体咨询及团体辅导经验。团体训练活动在学生的课外时间进行,训练前后团体领导者、训练内容、程序、方法和训练环境保持一致。
1.4 调查工具
采用青少年时间管理倾向量表(Ado-lescence Time Management Disposition Scale,ATMD)和青少年学习倦怠量表(Adolescent Student Burnout In-ventory,ASBI)作为评价工具。ATMD由西南大学黄希庭等[10]编制,用来测量我国青少年掌握和支配时间的人格特征,由时间价值感、时间监控观和时间效能感3个维度44个项目构成。量表采用5级评分,得分越高,表明个体的时间管理倾向水平也越高。在本研究中,该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91。ASBI为华南师范大学吴艳等[9]于2010年编制,包括身心耗竭、学业疏离和低成就感3个维度16个条目,采用5级评分,分数越高则倦怠水平越高。在本研究中,总量表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0。
1.5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应用SPSS 16.0软件进行分析,统计方法包括独立样本t检验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所有变量的统计指标为各测验均分(测验总分/项目数),结果采用(±s)来表示,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实验组和对照组干预前后时间管理倾向评分比较
实验组与对照组在前测中时间管理倾向总均分及时间价值感、时间监控观和时间效能感维度均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干预后,实验组的时间管理倾向总均分及各维度均分均高于对照组(P值均<0.05);4个月后的追踪测试表明,实验组的时间管理倾向总均分及各维度均分仍高于对照组(P值均<0.01)。为了深入了解团体干预的效果,对两组3个时间段的测查结果进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并采用LSD方法进行事后检验。结果表明,对照组时间管理倾向总均分及各维度均分在3个时间段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实验组时间管理倾向总均分及各维度均分在3个时间段间的方差分析结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事后检验分析发现,干预后和4个月后追踪测试的时间管理倾向总均分及各维度均分均高于干预前(P值均<0.01)。见表2。
注:*P<0.05,**P<0.01。
2.2 实验组和对照组干预前后学习倦怠评分比较
实验组与对照组在干预前学习倦怠总均分及各维度均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在干预后及追踪测试中,实验组的学习倦怠总均分、学业疏离和低成就感维度均分均低于对照组(P值均<0.05)。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对照组在3个时间段中学习倦怠总均分及各维度均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而实验组学习倦怠总均分及各维度均分在3个时间段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事后检验分析发现,实验组干预后及追踪测试的学习倦怠总均分、身心耗竭、学业疏离和低成就感均分均低于前测(P值均<0.01)。见表3。
注:*P<0.05,**P<0.01。
2.3 实验组团体训练后的自我评估
在团体训练后,实验组成员认为收获最大的是增强了时间观念,学会合理安排时间(90%);其次是明确了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目标,增强了学习动机(85%);再次是建立了良好的人际关系,学会相互合作,收获了友谊(82%);还促进了成员探索自我、发现自我的潜力和价值(78%)以及感觉气氛良好、心情开心(75%)等。
3 讨论
本研究通过时间管理团体训练,不仅让实验组中职生的时间管理倾向水平得到了提高,而且其学习倦怠总分及各维度得分都有降低,说明通过提高中职生的时间管理水平可以降低学习倦怠水平。以往研究表明时间管理倾向对学习拖延有负向影响[11,12],时间管理的训练能让大学生合理分配学习时间,较少表现出学业拖延行为[13],增强时间控制感,预防压力感[14]。也有研究表明时间管理倾向是引起大学生学习动机的重要因素[15]。
有研究表明学习倦怠与社会支持有密切的关系,社会支持高的大学生学习倦怠水平较低[16]。本研究在每次团体训练之初都采用了青少年喜欢的游戏进行导入,营造了温馨和谐的氛围,促进了成员的相互理解和支持。同时在每次活动结束之际领导者带领大家齐唱励志歌曲,利用音乐来激发成员的内在动力,在团体中获得了情感支持,这些活动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中职生的学习倦怠水平。
评价心理治疗的效果时,除了需要在治疗结束后进行评估,还应有定期随访与跟踪测试[17]。本次研究在团体训练结束4个月后再次对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追踪测试,结果发现实验组的时间管理水平继续提高,学习倦怠水平继续降低,而对照组无明显变化,说明本研究的实验组成员已经将在团体训练中学到的时间管理方法继续运用到学习生活中,并且产生了延迟的效果,表明这次团体训练对于改善中职生的学习倦怠水平具有长期的干预作用,可以在未来的实践中进行推广,以全面提高中职教育的教学质量和中职生的校园生活质量。
另外,尽管本次团体训练在成员招募期间进行了严格的筛选,但每期实验组都有2名成员中途脱落,原因是他们要在团体训练的中后期参加某些社团活动和比赛而选择放弃团体训练。成员的过早脱落对于来访者和整个团体都有不良的负面影响[18],因此今后开展团体训练之前要进行严格的筛选,采用笔试加面试的方法,保证团体成员的稳定性和高出勤率,以更好地保证团体训练的效果。
摘要:目的 探讨时间管理团体训练对中职生学习倦怠的干预效果,为改善中职生的学习倦怠提供参考。方法 于2014年3月和9月在江西某中职学校共招募学习倦怠轻中度水平的42名中职生,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实验组实施为期8次、每次1.5~2 h的时间管理团体训练,对照组不接受任何处理。采用青少年时间管理倾向量表(ATMD)和青少年学习倦怠量表(ASBI)对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干预前、后测试以及4个月后的追踪测试。结果 团体训练后,实验组时间管理倾向总均分及时间价值感、时间监控观和时间效能感后测均分以及追踪后测的均分均高于前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14.64,5.43,12.62,10.09,P值均<0.01),对照组在3个时间段的均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0.20,0.35,0.40,0.08,P值均>0.05)。团体训练后,实验组中职生学习倦怠总均分、身心耗竭、学业疏离和低成就感后测均分以及追踪后测均分均低于前测(F值分别为14.68,4.27,10.19,9.69,P值均<0.01),对照组学习倦怠总均分及各维度均分在3个时间段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0.35,0.18,0.38,0.53,P值均>0.05)。结论 时间管理团体训练能有效提高中职生的时间管理水平,缓解其学习倦怠水平。
[关键词]个人知识管理;团体学习;幼儿园教师
[中图分类号]G6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604(2007)12-0017-04
团体学习作为一种富有实效的学习理论与策略,已进入幼儿园教师的学习生活,并成为园本教研和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方式。然而,教师团体学习效率低下严重影响并制约了其专业发展的速度与进程。个人知识管理作为知识管理理论的基石与核心。其主要作用是个人借助对自身知识系统的梳理,有意识、有目的地积累和获取、交流和共享、应用和创新知识,并通过提高自身学习能力和专业竞争力来不断适应持续变革的社会。把个人知识管理的理论引入幼儿园团体学习的领域,将会逐步改善教师的学习品质,提高教师团体学习的效率。加速教师专业实践理论的建构,加快教师专业发展的步伐。
一、团体学习是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形式
21世纪是一个“以智力资源的占有、配置,科学技术为主的知识的生产、分配和使用(消费)为重要因素”的知识经济时代,也是一个“最需要创造力和创新精神”的学习时代。变革是其重要特征。与过去任何时代的变革不同,知识经济时代的变革不再是一个特定时期的特定活动,而是生活的一种普遍形态。持续的变革不仅使人类的知识以几何级数持续增长。也使生活在这个时代的每一个个体都感受到知识对个人发展的重大意义和来自知识不断更新的种种压力。美国新管理大师彼得·圣吉曾经告诫道:一个人如果每年不能将学习过的知识更新7%的话,那么这个人便无法适应社会的变化。尽管知识更新的比例有待商榷,但当今知识的更新速度确实“已经到了我们的想象力跟不上的程度”(C.P.斯诺)。
在瞬息万变的知识经济时代,幼儿园教师如果再以“过去的知识”来教育“今天的孩子”去适应“未来的社会”,必将被社会和时代淘汰。有效的持续学习与进取成为每位幼儿园教师在知识经济时代更好地生存和发展的重要途径。现代意义上的“学习”已远远超出传统的单纯“因循”和“继承”知识,而成为能动地获取、运用、生产和创造新知识的过程,成为“通过理解、体验或研究而获得知识、掌握技能的过程”。随着学习观念的改变,那种单靠个体力量来获取知识的方式越来越难以适应学习型社会的发展,而团体学习则成为知识经济时代教师专业发展的一种重要的学习形式。
团体学习是为了达到某一目标(或目的)而将不同的个体集合起来的一种共同学习的形式,是知识经济时代个体更好地获取、共享、转化和创新知识的有效学习方式。在崇尚集体主义文化的中国,自古就有团体学习的方式,但在知识经济时代它才真正引起大家关注并日益成为引领组织和个体发展的重要学习方式。在知识经济时代,单枪匹马式的个体学习形式日渐受到重重阻碍与挑战,借助团体的力量促进个体学习能力的提高逐渐成为明智选择。在一个学习型的团体内,“即使是一个最年轻、最没经验的教师也会比任何一个有经验和有才干的,但与教育集体背道而驰的教师做更多的工作”。
二、改变团体学习效率低下的现状
团体学习从主体上来看,包括组织有计划安排的团体学习和个人自发形成的团体学习两种:从常见形式上来看,主要包括指导型团体学习、表现型团体学习和研究型团体学习三种。不论是哪种类型的团体学习,对幼儿园教师个体来讲,都是发展专业和提升专业竞争力的有效方式。然而。虽然问卷调查结果显示100%的幼儿园教师都认为团体学习对个人的专业发展有着较大的影响。但实际上并非每位教师都能主动、自觉、有效地利用这种学习方式。他们一方面缺乏有效利用团体资源的意识,另一方面也缺乏有效的方法与策略来提高个人在团体学习中的效率。在不少幼儿园中,团体学习已成为一种制度化、形式化、模式化而又让人“割舍不下”的学习方式:
——我原来很喜欢参加幼儿园的团体学习。现在越来越觉得这种学习缺乏新意了。每次学习的内容和形式都非常雷同。
——团体学习越来越模式化了,流于形式,缺乏实质性的探讨,大家各说各的理由,总想压倒别人。
——团体学习现在已经成了一种形式上的东西,越来越索然寡味。学习时,大家常常似听非听,轮到自己发言时也很容易对付,因为套路早就熟悉了。
——团体学习中主持者的控制过于严格。总是牵着大家的鼻子走,太死板了,老师们都快成“木头人”了。
——团体学习是我们幼儿园园本教研的主要形式,我们往往抱着较高的期望来学习。但常常失望地离开。
除此之外,团体学习过程中,“你谈”、“他谈”、“大家谈”,人云亦云、随波逐流的现象也时常发生。很多在场的教师常因仅仅成为他人的“知识供应商”而迷失了自我学习的目的与方向,这自然容易形成“团体学习热热闹闹。个人收获寥寥无几”的局面。
尽管一些园长和教师已对团体学习存在的问题有所认识,并逐步产生了加强对现有团体学习管理的需求。但在制度化管理下的许多幼儿园中,管理者和组织者对团体学习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同时对单位时间内团体学习的效率问题也未能作更深层次的思考和研究。从教育经济学的角度来看,不管是幼儿园还是教师本人,都只是延续着团体学习的行为,而并未认真核算过学习效益——学习投入与学习产出的关系问题。也就是说,幼儿园和教师个人在团体学习中投入的时间、精力和为每次团体学习进行的各项学习资料的整理、物质材料的准备等,与团体学习的效益之间并未呈现应有的正比关系,这其实是对团体学习资源的无形浪费。如何充分发挥团体学习的内在优势,如何借助团体学习更好地促进教师个人的专业发展,已成为广大教师和管理者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个人知识管理:团体学习中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的新选择
知识经济时代是学习的时代,学习是教师个体获取专业竞争力的重要方式。学习是意义建构的过程,也是意义赋予、分享和创造的过程。团体学习是在不同知识结构的教师之间展开的一种协商学习,团体中的每位成员正是在与其他成员的互动中建构着个人关于专业知识的意义。个体和团体之间并非二元论中的对立两极。个体是团体知识的“创造者”。而团体则是个人知识的“放大器”。大多数知识的转化是在小组或团体的层面上发生的。团体学习具有“综合”个人知识的功能。在团体学习中。幼儿园教师应善于充分挖掘团队资
源促进个体专业发展,并有意识地“着重知识的系统性管理与学习,否则,个人的知识与能力将呈现落后、无法与时俱进的现象。个人将沦为所谓的‘传统产业者’,不能适应快速变动的社会,终将为时代所淘汰”。
然而,很多教师由于个人知识管理意识的缺乏和管理能力的低下,未能有效地利用团体学习给自身专业发展提供的“免费”知识资源。有些幼儿园教师即使利用了这些随手可得的资源,并获取了某些有价值的专业知识,也因缺乏个人知识管理理论和知识管理策略。而未能把获取的知识碎片整合并转化为指导个人教育教学实践的隐性的“个人知识”。在这种情况下。团体学习的效益自然难以显现。个人知识管理是一种新的个人知识整理和增值的方法,是知识管理理念在个体身上的应用与拓展。个人知识管理是个人通过对知识获取、共享、转化和创新等过程的管理与优化,及对自身知识体系的修缮与维护,更有效地整合与补充自身的知识资源。调整和完善个人的知识结构。提升自身的学习效率和学习品质并最终提高自身核心竞争力的过程。个人知识管理的主要目标就是个人通过对各种知识资源的管理,调整和完善自身知识的运行方式,逐步形成内在的自我反省机制。并在最短的时间内对各种知识作系统性的组织、整合与应用,达到以最少付出获取最大收益的效果。即“是为了高效地、有偿地开发和使用智力资本”。把个人知识管理的理论引入幼儿园的团体学习领域,并积极探索适宜而有效的个人知识管理策略。将有助于幼儿园教师团体学习效率的提高和学习品质的改善。
“我们有思想、情趣和意志,这是属于我们自己的;我们还有一种自我控制的手段,也就是自己支配自己的力量。”(人格主义者鲍恩)当外界的学习环境不可能尽快改变时,教师只有不断地改变自己才可能提高个人学习的效率与质量。将个人知识管理理论引入幼儿园教师的团体学习之中,正是基于“自己是支配自己的力量”的前提,其目的就是为了更有效地加强幼儿园教师对特殊概念资源的系统管理,协助他们更高效地利用幼儿园团体学习的知识资源,丰富和优化个人知识,调整和完善知识结构。提高自主专业发展的水平。“唯有教师能够积极地进行个人知识的管理、流通与扩展。才能在处处强调速度与高度不稳定的社会变迁过程中,表现出良好的适应与再学习能力,不为快速的环境变迁与不断推出的教育革新行动所苦。成功地扮演知识型社会的领航员角色。”“个人知识管理”的概念与理论,对大多数幼儿园教师来说可能是第一次接触,但实际上除新手教师之外,经过一段团体学习的经历之后,每位教师都会从团队资源中获取大量的专业信息与知识。对于获取的各类知识,幼儿园教师一般也都会有意无意地通过一定的方式和方法加以归类和整合。比如,向其他团体成员询问不清楚的问题;根据个人的知识需求,主动地整理笔记来归整零散的、缺乏系统的专业知识等,即进行了比较“原始”的个人知识管理。这是一种“无知无觉”的知识管理状态。对个人知识水平和学习质量的提高难以产生深层次的影响。而且随着个体所需知识量和获取知识量的递增,需要管理的知识资源将会日益增加,类型也将日趋复杂,仅仅依靠“原始”的知识管理。幼儿园教师将越来越难以达到专业发展的需求和走出团体学习效率低下的困境。但通过提高个人知识管理意识和运用适宜的个人知识管理策略,教师就可以不断增强和提高对各种知识资源进行系统管理的能力,将原本简单的知识信息和知识资源转变成对个人专业发展更具意义的知识资产。并在促使知识资产向知识资本转化的过程中,实现知识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价值,从而实现从“比较专业优势”向“竞争专业优势”的阶段性跨越。
【团体学习座右铭】推荐阅读:
团体活动09-27
小团体游戏06-11
团体辅导规划书09-27
保险合同团体人寿10-02
公司团体出游横幅标语06-14
社会团体注销须知07-10
社会团体注销原因07-20
团体社会工作自考09-21
小学团体心理辅导沟通05-24
团体心理咨询的功能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