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法教学大纲
二、教学对象
《经济法》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经济法 课程号:0100377 编写日期:2007年7月
非法学专业二、三年级本科生
三、教学目的
通过传授经济法基本知识,使学生对经济法体系和基本内容有较全面的了解,初步掌握经济法的基本理论问题,对经济法制建设对我国法制建设乃至国家的建设与发展具有的主要作用有充分的认识,从而为以后更好地从事经济理论研究和经济管理、实务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教学要求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经济法的概念、特征以及经济法律关系等经济法基础理论方面的知识,把握企业、公司等市场经济主体的组织形式、法律地位、权利义务,掌握反不正当竞争、产品质量管理、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业产权、合同等市场管理法律制度的基本内容,使学生能够运用经济法的基本原理和基本规定对我国市场经济的建设与发展中出现的有关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分析和探索,初步培养起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课时及其分配
总学时:54课时;授课:50学时;机动2学时、复习2学时。
六、考核
考核形式:考试。
试卷结构:试题类型——选择、判断、填空、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案例分析(从中选择4—6种题型);题量——选择10—20题,判断10—15题,名词解释4—6题,简答题2—4题,论述题1—2题,案例分析2—4题;分值分配:客观题20—40分,主观题60—80分。
七、教材
《经济法学》,陶广峰主编,中国检察出版社2007年7月版。
八、主要参考书目
1、漆多俊著:《经济法基础理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三版。
2、史际春、邓峰著:《经济法总论》,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
3、杨紫烜主编:《经济法学》,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4、孔祥俊著:《反不正当竞争法新论》,人民法院出版社2001年版。
5、王淑焕主编:《产品质量法教程》,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6、张严芳著:《消费者保护法研究》,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
7、王利明、崔建远著:《合同法新论·总则》,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年出版。
九、讲授提纲
第一章 经济法基础理论
(本章4课时,第一节2课时,第二节2课时)
第一节 经济法概述
一、经济法的产生与发展
1、经济法概念的提出
2、经济法形成的原因
3、经济法形成与发展的基本规律
二、经济法的概念和调整对象
1、经济法的概念
2、经济法的调整对象
三、经济法的基本原则
1、经济调整行为法定原则
2、经济民主与自由原则
3、社会整体经济效益原则
四、经济法的地位和体系
(一)经济法的地位
1、经济法是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
2、经济法是一个重要的法律部门
3、经济法与其他部门法的关系
(二)经济法的体系
经济法的体系的含义和基本结构
第二节 经济法律关系
一、经济法律关系的概念
二、经济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
1、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
2、经济法律关系的内容
3、经济法律关系的客体
第二章 企业法律制度概述
(本章6课时,第一节1课时、第二节1课时,第三节4课时)
第一节 企业和企业法
一、企业的概念和分类
1、企业的概念和特征
2、企业的分类
重点介绍按投资者对企业风险承担责任的形式分类
二、企业法
第二节 企业的设立、变更和终止
一、企业的设立
企业设立的概念、企业设立的条件
二、企业的变更
企业变更的概念、企业变更种类、企业变更法律后果
三、企业的终止
企业终止的概念 企业终止的法律后果
第三节 企业破产
一、企业破产概述
1、破产与破产法
2、破产管理人
3、债务人财产
4、破产费用和共益债务
二、企业破产程序
1、破产申请的提出和受理
2、债权申报
3、债权人会议
4、破产重整
5、和解
6、破产清算
第三章 基本企业形态
(本章10课时,第一节1课时,第二节3课时,第三节6课时)
第一节 个人独资企业法
一、个人独资企业的概念和法律特征
二、个人独资企业的设立、解散和清算
三、个人独资企业的事务管理方式
四、个人独资企业的权利和义务
五、个人独资企业的解散和清算
第二节 合伙企业法
一、合伙企业与合伙企业法
二、普通合伙企业
1、合伙企业的设立
2、合伙企业的财产
3、合伙企业事务的执行
4、合伙企业与第三人关系
5、入伙与退伙
6、特殊的普通合伙企业
三、有限合伙企业
1、设立的特殊规定
2、事务执行的特殊规定
3、合伙人财产出质与转让的特殊规定
4、合伙人债务清偿的特殊规定
5、入伙与退伙的特殊规定
6、合伙人性质转变的特殊规定
四、合伙企业解散和清算
第三节 公司法
一、公司与公司法
1、公司的概念与特征
2、公司的分类
(1)按公司股东和公司对公司所负债务应承担责任的形式(2)信用基础(3)控股关系(4)从属关系
3、公司法
二、有限责任公司
1、概念和特征
2、设立
3、组织机构
4、一人公司
5、国有独资公司
三、股份有限公司
1、概念和特征
2、设立
3、组织机构
4、公司资本和股份
5、上市公司和公司债券
第四章 外商投资企业法律制度
(本章4课时,第一节、第二节2课时,第三节、第四节2课时)
第一节 外商投资企业法概述
一、外商投资企业的概念和特征
二、外商投资企业的种类
三、外商投资企业法
第二节 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
一、合营企业的概念和特征
1、概念
2、特征
二、合营企业的设立
1、设立条件
2、设立程序
三、合营企业的资本
四、合营企业的组织机构
五、合营企业的期限
第三节 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
一、合作企业的概念和特征
1、概念
2、特征
二、合作企业的设立
1、设立条件
2、设立程序
三、合作企业的注册资本与投资、合作条件
四、合作企业的组织形式和经营管理机构
五、合作企业的经营管理
第四节 外资企业法
一、外资企业的概念及其特征
1、概念
2、特征
二、外资企业的设立
1、设立条件
2、设立程序
三、外资企业的注册资本与外国投资者的出资
第五章 反不正当竞争法
(本章2课时,第一节1课时,第二节1课时)
第一节 反不正当竞争法律制度
一、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概念及其构成要件
二、反不正当竞争法
第二节 不正当竞争行为的表现形式
一、欺骗性交易行为
二、商业贿赂行为
三、虚假宣传
四、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
五、低价竞销行为
六、搭售或者附条件交易行为
七、不正当有奖销售行为
八、商业诽谤
九、串通招投标行为
十、滥用独占地位强制交易行为
十一、滥用行政权力限制竞争行为
第六章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制度
(本章4课时,第一节、第二节2课时,第三节、第四节2课时)
第一节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概述
一、消费者的概念和特征
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基本问题
1、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概念和特征
2、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宗旨和原则
3、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调整对象
4、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价值取向
5、消费者权益的国际保护
第二节 消费者的权利
1、安全保障权
2、知悉真情权
3、自主选择权
4、公平交易权
5、求得赔偿权
6、依法结社权
7、知识获取权
8、维护尊严权
9、监督批评权
第三节 经营者的义务
1、依法定或约定履行义务
2、听取意见、接受监督的义务
3、保障消费者人身和财产安全的义务
4、不作虚假宣传的义务
5、身份证明义务
6、出具凭证和单据的义务
7、品质担保义务
8、售后服务义务
9、不得从事不公平、不合理的交易的义务
10、尊重消费者人格的义务
第四节 消费争议的解决和法律责任
一、消费争议的解决
二、法律责任
第七章 产品质量法律制度
(本章4课时,第一节、第二节2课时,第三节、第四节2课时)
第一节 产品质量法概述
一、产品与产品质量
1、产品
2、产品质量
二、产品质量法
第二节 产品质量的监督管理
一、产品质量监督与管理的体制
二、产品质量监督与管理具体制度
1、企业质量体系认证制度
2、产品质量认证制度
3、产品计量与标准化制度
4、产品质量监督检查制度
第三节 生产者、销售者产品质量责任和义务
一、生产者产品质量责任和义务
1、生产者的产品质量责任与义务;
2、生产者产品包装标识符合法定要求的责任和义务
3、生产者对于产品包装应履行的责任和义务
4、生产者不得违反《产品质量法》有关禁止性规定责任和义务
二、销售者的产品质量责任和义务
第四节 违反产品质量法的法律责任
一、违反产品质量法的法律责任概述
二、产品责任
三、生产者和销售者其他法律责任
四、有关社会团体、中介机构的法律责任
五、行政监督管理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法律责任
第八章 工业产权法律制度
(本章4课时,第一节1课时,第二节2课时,第三节1课时)
第一节 工业产权法概述
一、工业产权
二、工业产权法
第二节 专利法
一、专利权的概念与性质
二、专利法的概念与特征
三、专利权的内容
四、专利权的法律保护
第三节 商标法
一、商标与商标权
二、商标法
三、商标权的内容
四、商标权的法律保护
第九章 合同法
(本章10课时,第一节1课时,第二节2课时,第三节2课时,第四节2课时,第五节、第六节、第七节3课时)
第一节 合同法概述
一、合同与合同法
1、合同的概念
2、合同法律特征
3、合同法的概念
二、《合同法》基本原则
1、平等原则
2、合同自愿原则
3、公平原则
4、诚实信用原则
5、遵守法律和维护道德原则
第二节 合同的订立
一、合同的形式与内容
1、合同的形式
2、合同的内容
二、合同的订立程序
1、要约
2、承诺
三、缔约过失责任
第三节 合同的效力
一、合同的成立与生效
二、无效合同
三、可变更和可撤销的合同
四、效力待定合同
第四节 合同的履行
一、合同履行的规则
二、合同履行的抗辩权
1、同时履行抗辩权
2、后履行抗辩权
3、不安履行抗辩权
三、债权人代位权
四、债权人撤销权
第五节 合同的变更和转让
一、合同的变更
二、合同的转让
第六节 合同的权利义务终止
一、合同的解除
二、合同的清偿
三、合同的抵销、提存、免除、混同
第七节 违约责任
一、违约责任的概念
二、违约责任的构成要件
三、承担违约责任的方式
四、预期违约责任制度
第十章 仲裁和民事诉讼
(本章2课时)第一节 仲裁
一、仲裁的概念和特点
二、仲裁委员会和仲裁协会
三、仲裁协议
四、仲裁程序
一、民事诉讼的概念
二、民事诉讼的管辖
三、民事诉讼当事人
四、民事诉讼程序
一、精心选择案例
案例教学法成功运用的关键在于案例的选择。在教学中必须有目的地、合理地使用案例, 并不是案例越多越好, 关键在于精。
首先, 收集案例是前提。主要有以下几个渠道:一是可以从“今日说法”“社会与法”“经济与法”等电视媒体上的法律节目和法律新闻、报刊上收集;二是可以从互联网上搜集, 如中国法律信息网、中国民商法律网;三是可以从社会调查和教师的司法实践活动中收集。这些典型案例最能反映法律内容和形式, 同时案例的真实性更有助于教师的课堂教学。
其次, 选择案例是关键。选取案例的时候, 要遵循以下原则:第一是典型性原则。典型性也就是代表性, 要求教学案例要从千变万化、错综复杂的社会生活中, 选择一些有典型性的、围绕所要传授的核心内容和基本理论的法律案例, 通过案例讨论使学生加深理解法学理论的原理或基本概念;第二是针对性原则。是指要求选取的案例应当服从于教学的目的与要求, 能够强化教学内容、目的, 同时便于学生集中精力加以学习并适时和适当地深入, 通过案例教学的有序开展, 能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第三是启发性和疑难性原则。是指要求选取的案例能启发学生的思考, 同时要有一定的难度, 能引导学生对基本理论进行深入的理解, 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第四是专业性原则, 所选案例要体现法学类课程的特色及相应的专业深度, 能反映和解决专业实际问题;第五是严密性原则。是要求案例能够用已确定的法学理论或法律规范去分析和论证, 也是案例科学性的体现。
二、组织好案例教学中的讨论
案例教学法中的讨论与分析旨在说明案例、分析讨论案例中存在的问题, 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法理依据。例如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这一章节的学习中, 由于在现实生活中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事情时有发生, 因此受到侵害的学生很少考虑要去维权, 也不知道如何维权。通过采用案例教学法, 就可以帮助学生提高鉴别水平, 做一个聪明的消费者, 同时树立维权意识, 掌握一些运用法律维护自己作为消费者权利的有效方法。在教学中, 教师应从知识与能力,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教学目标的实现着手, 把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途径作为本课的重点, 增强维护消费者权益的意识和能力作为教学难点。可以给出案例题:某商店开展促销活动, 部分商品打折销售, 并在醒目处贴出“打折商品, 一经售出, 概不退换”的告示。试运用我国有关法律的规定对该告示加以评析。此案例题是某商店开展促销活动, 找出关键句子是打折商品, 是法律允许的, 需要回答问题是运用我国有关法律规定, 对该告示加以评析。在呈现案例后, 教师可组织学生对案例进行讨论。先分小组进行组内讨论, 然后让每一小组选派一名代表走上讲台发言, 阐述本组经讨论形成的观点、理由。并由其他组的同学进行评说, 允许有不同观点的同学进行辩驳, 展开双方或多方的探讨, 在不同观点的撞击、不同角度的论证中, 达到对知识的理解与升华。
三、教师做好案例讨论后的总结
案例教学法是师生互动学习的过程, 其教学效果一方面取决于学生的参与程度及作用的发挥, 一方面取决于教师的引导及对教学全过程的归纳、点评和总结。讨论达到一定程度后, 教师应针对案例及时进行分析讲解, 梳理思维过程, 归纳概括出规律性的知识。教师在作总结时, 不一定讲出标准答案, 因为有些案例并没有标准答案, 关键是看讨论的思路是否对头, 分析的方法是否恰当, 解决问题的途径是否正确。在总结时, 要肯定一些好的分析思路及一些独到的见解, 指出讨论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 同时对学生的表现也要作出评价, 以激励下次更好地参与讨论分析。比如, 上面案例中, 所列告示内容“打折商品, 一经售出, 概不退换”, 所涉及到理论有两个:一是产品质量法律制度中的产品质量的瑕疵担保责任, 这部分内容我国合同法第40条有明确规定;二是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制度中的经营者的法律责任, 这部分内容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24条有明确规定。我国合同法第40条规定内容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24条规定内容, 由学生回顾所学知识点得出, 教师要进行肯定;同时, 教师要进一步说明, 本告示中“一经售出, 概不退货”, 实际上是免除了自己的产品质量瑕疵担保责任, 因而是无效的, 告示所列内容也无效。对于所销售商品, 销售者应负责修理、更换、退货及至赔偿损失。
在经济法教学过程中, 运用案例教学法, 优化了教学环节, 提高了教学质量和学生的能力。因此, 教师应高度重视案例教学在经济法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使案例教学成为经济法教学的主要方式, 并通过多种教学手段的综合运用, 提高经济法课的教学效果, 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刘潇亭, 王秋红.经济法案例教学的实践[J].技术与教育, 2010 (1) .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经济法;课堂讨论
经济法在法学学科门类中占据重要地位,是法律专业本科生在大学阶段的必修课程。而相比于其他类型的教学方法,采取案例教学法可以较好地挖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其可以更好地分析及处理问题。基于这种情况,作者将立足于自身的教学实践,对如何在经济法教学更有效运用案例教学法展开分析。
一、案例教学法简述
最初提出“案例教学法”这一概念的是美国哈佛大学法学院院长兰德尔,在20世纪20年代由美国哈佛商学院率先把案例教学法付诸实际教学,具体过程是:以再现或仿真的途径将实际生活中的某些情景带入课堂,随后由学生对此展开探究与讨论,由此达到学习的目的。当前的案例教学法已发展得较为完备,被大众称为代表未来教育发展趋势的一种较为成熟的教学法。
二、将案例教学法运用于经济法教学中的优势
1.达到强化学生运用法律理论知识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的目的
经济法当中的诸多法律与实际经济具有密切联系,通常会由于国家经济政策的变动及调整而引起经济法及有关法律的相应变动,由此也导致经济法教学存在较大的变动性,必须将提升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为首要目标,而并非是使学生过度钻研书本理论。而案例教学法恰好是以互动模式为基本途径,使教师与学生根据实际案例进行探究讨论,学生与教师可以很好地融入,学生就实际案例提出自己的见解,这样可以使学生能够较好地将实践与理论相融合,进而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可以对法律理论有一个更深入的认知与理解,提高运用和分析法律知识的能力。就这一点而言,案例教学法具备其他教学方法所没有的优势。
2.经济法教学的内容比较烦琐且具有较强的实践性,为案件教学提供了丰厚的教学材料
经济法相比于其他的法学学科,富含大量繁杂的内容,比如:经济法的总章部分包括经济法的基本理论,其中有经济法的特性、定义、实质调节对象、经济法律关联等,对于这一部分,专家们各持一言,尚无统一的结论,如果统一向学生展开函授则较为贸然而有失科学性。此外,不能单纯地运用法律方面的理论诠释经济法的一些内容,要以经济学理论为辅助。所以经济法教学需要学生以科学的眼光看待并体会生活中的诸多经济事件,这些事件便是案例教学中的教学材料。
三、将案例教学法运用于经济法教学中的感想
将案例教学法付诸于经济法教学中就是对实际事件进行剖析,并且函授法律理论从而提升学生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可是在实际运用中还存在一些困难,要想切实地将其运用于经济法教学,还需要以下一些对策。
1.加强教学中的师生互动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较高端的教学方法,一改以往的“教师说,学生听”的模式,取而代之以师生之间的互动。而在实际运用中如何进行师生互动,还需在不同的阶段侧重不同的事项。
(1)案例教学中的解析阶段。这一阶段的目的是对事件存在的问题进行解析,从而提出处理方案。在該阶段,学生对问题的分析通常有很多的错误,但是教师不可断然去否定学生的见解,而应该通过间接提问的方式,指引学生挖掘问题的根源,并促进学生自发改正。教师的指导可以使学生比较与教师的思路及观点,从而发现自己的缺陷。
(2)案例教学中的探究阶段。这一阶段的目的是要对事件所探究的问题有一个认知。教师在这个阶段要为学生创造提升其能力的环境及条件,激发学生对问题展开讨论,引导学生成为事件的中心人物,并且要使学生基于事件的核心表达自己的看法,从而营造高涨的讨论氛围。在该阶段,教师不应直接表达自身的专业性观点,而应当充分挖掘学生的思维以防学生的才智被约束。
(3)案例教学中的总结阶段。这一阶段的目的是在事件讨论结束之后,教师应该基于学生在讨论解析阶段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归纳总结。重要的是要评价学生思路及见解的正确性,分析方法的对错,是否切实处理问题等方面。
2.丰富案例教学模式
(1)课堂讨论法。事件要简明,该方法是要求在学生对事件有一定的熟悉与了解之后由教师提出合规的讨论问题,对于事件问题的组织应当从易到难、循循而入,让学生讨论不同的问题。此外,教师在课堂讨论中应占据主导位置,使学生基于教学方案进行讨论,时刻围绕教学主题,最终的评论由教师完成,教师应指出学生讨论中存在的不足,并总结该事件所涵盖的知识理论。
(2)案例举例法。案例教学法不同于课堂上的罗列案例,但是教师在函授过程仍可以将理论与一些案例相联系,将案例融入课堂教学从而让学生通过案例来认知法律法规中的含义,进而掌握法律知识理论。
参考文献:
责 任 教 师
陈虎
第一部分
大纲说明
一、课程性质与地位
本课程为浙江广播电视大学现代远程管理学科工商管理类旅游及饭店管理专业的必修课,课内学时72,4学分。同时也是省电大现代远程经济学科经济学类也是金融专业的一门选修课,学时72,4学分。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
该课程以讲授经济法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制度为核心内容,讲求理论性和应用性的结合,即注重理论知识的系统性、全面性,又注重经济法具体制度及其实际应用的讲解,使学生系统地、准确地理解和掌握经济法的基本原理、具体法律制度及其相应的规范,并能够在实践中灵活地运用,分析和处理各种实际事务问题。
第二部分
教材使用
一、教材
1、基本教材《经济法概论》,刘文华主编,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0年2月第1版;是教学与考试的主要依据。
2、教学大纲帮助掌握教学重点及教学和考试的目的要求。
二、参考资料
基本教材中涉及到的我国已经颁布的经济法律、法规等。
第三部分
教学环节
一、自学
自学是重要的学习方式,依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在听课基础上,全面系统认真阅读教材和有关经济法律、法规。
二、面授辅导
面授辅导是教学的重要方式,辅导教师要全面系统掌握教学大纲和教材,熟悉有关法律、法规,通过讲解、辅导、答疑、组织案例讨论等方式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教材内容。辅导课的学习,以36课时为宜。
四、考试要求
1、考核学生全面系统掌握教材内容的基础上,着重掌握重点、难点及运用所学原理分析和处理实际案例的能力。
2、题量适当并难易搭配,按照不同层次大致可分为:有一定难度的试题占总数的20%,中等难度的试题占总数的40%,比较容易的试题占总数的40%。
3、考试题型,包括主观性和客观性试题。题型主要有填空题、选择题、判断题、名词解释、简答题、案例分析等。根据本课程的特点,试题引导学生掌握课程的基本内容,并重视提高理解与运用能力。
第四部分
第一编
第一章
基础知识概述
第一节 法学基础知识 第二节 经济法概述 第二章
民法基础知识 第一节 民法概述 第二节 民事法律关系 第三节 民事法律行为 第四节 代理 第五节 时效 第六节 财产所有权 第七节 债权
第三章
经济法
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 法学基础知识
第一章
公司法
一、了解公司法概述
二、掌握公司的设立、合并、解散和清算
三、掌握有限责任公司
四、掌握股份有限公司
五、了解外国公司及其分支机构
第二章
企业法
一、了解企业法概述
二、了解企业设立、变更和终止的法律规定
三、掌握国有企业经营权的法律规定
四、掌握国有企业内部领导体制的法律规定
五、了解国有企业和政府关系的法律调整
六、掌握国有企业破产法律制度
七、了解集体所有制企业法律制度
八、掌握私营企业法律制度
九、掌握合伙企业法律制度
第三章
外商投资企业法
一、了解外商投资企业法
二、掌握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
三、掌握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
四、了解外资企业法
第七章
产品质量法
一、了解产品质量法概述
二、了解产品质量的监督管理
三、掌握产品质量义务
四、掌握违反产品质量法的法律责任
第八章
标准化法
一般了解
第九章
反不正当竞争法
一、了解反不正当竞争法概述
二、掌握我国的反不正当竞争法
三、掌握不正当竞争行为
四、了解实施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法律责任
第十章
财税法
一、了解预算法
二、了解税法概述
三、掌握税制构成要素
四、掌握税制改革和现行主要税种
五、了解税收征收管理制度
六、掌握违反税法的法律责任
第十一章
金融法
一、了解金融法概述
二、了解金融机构
三、掌握货币发行与现金管理
四、了解贷款管理
五、了解结算管理
六、掌握外汇管理
七、了解金融监督管理
第十二章
土地管理法
一、了解土地管理法的概念和基本原则
二、掌握土地的所有权和使用权
三、了解建设用地
四、掌握土地有偿使用制度
五、了解违反土地管理法的法律责任
第十三章
专利法
一、掌握专利法概述
二、掌握专利法的实体性规定
三、了解专利法的程序性规定
第十四章
商标法
一、了解商标法概述
二、掌握商标注册
三、掌握注册商标专用权及其法律保护
四、了解商标管理
第十五章
一、了解环境法概述
二、掌握环境法的基本原则
三、掌握环境监督管理
四、了解环境法律责任
第十六章
一、了解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概述
二、掌握消费者的权利
三、掌握经营者的义务
四、掌握消费争议的解决
五、掌握法律责任
第十七章
一、了解保险法概述
二、掌握保险合同
三、了解保险业的监督管理
环境法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保险法
第十八章
劳动法
一、了解劳动法概述
二、掌握劳动就业制度
三、掌握劳动合同制度
四、了解工资法律制度
五、掌握劳动保护法律制度
六、掌握社会保险法律制度
第十九章
审计法
一般了解
第二十章
经济仲裁
一、了解仲裁法概述
二、掌握仲裁协议
三、了解仲裁程序
四、了解裁决的执行与撤消
五、掌握涉外仲裁的特别规定
第二十一章
经济诉讼
一、了解经济诉讼概述
课 程 名 称: 微观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中文)微观经济学
(英文)Microeconomics 课程类别:
必修
编号:
学时:
主编姓名:赵健
单位:
经济学院
职称:
副教授 授课对象:
本科
专业:
经院各专业通用
一、课程目的与教学基本要求
在开放的、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的今天,以经济思维分析现实经济现象的能力对于未来从事管理的学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本课程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学习和掌握基本的微观经济运行规则,使学生能够把现实世界中的经济问题抽象为适当的模型加以分析。要求学生牢固掌握供求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厂商行为理论以及市场结构理论;一般掌握福利经济学、博弈论、公共选择理论以及要素配置理论;对微观经济学的最新发展亦有所了解。
二、课程内容
第一讲:绪论:稀缺性性与经济学(4学时)稀缺性与经济现实(重点)经济学的发展历史及其含义
经济学思考问题的方式(难点)经济学研究方法
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关系
第二讲:微观经济学的十大基本原理(3学时)
第三讲:需求与供给(5学时)生活中的案例 市场
需求及其影响因素(重点)供给及其影响因素(重点)市场均衡(重点)
弹性(Elasticity)及其应用(难点)
第四讲:消费者行为(4学时)生活中的案例 基数效用分析
序数效用分析(重点)
消费者在预算约束下选择商品组合的优化问题(重点)收入、价格变化对消费者选择的影响(难点)福利制度的调整对消费者效用的影响
第五讲:生产者行为(4学时)案例导入
技术约束、技术特征及规模报酬 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
边际报酬递减与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重点)等产量线与预算线(重点)生产者均衡(重点)
厂商的性质与厂商的目标(难点)
第六讲:成本理论(4学时)生产要素与产品
各类成本的经济含义
短期内的生产与成本(重点)长期内的生产与成本(重点)
第七讲:完全竞争市场(4学时)完全竞争市场的条件(重点)完全竞争市场的短期均衡
完全竞争市场的长期均衡(难点)
第八讲:垄断市场(4学时)垄断厂商的行为及效率(难点)价格歧视(重点)垄断的管制
第九讲:不完全竞争市场(6学时)垄断竞争市场分析(重点)寡头市场分析(难点)
市场结构与经济效率(重点)案例讨论
第十讲:博弈论(5学时)博弈和决策
纳什均衡(重点)重复博弈
序列博弈(难点)
威胁、承诺和可置信性 案例讨论
第十一讲:信息不对称的经济学分析(4学时)信息不对称(重点)逆向选择(重点)道德风险(重点)
委托代理问题和经济激励(难点)
案例讨论
第十二讲:劳动市场(5学时)生产要素的需求 劳动供给(重点)
企业家精神与利润(难点)劳动市场均衡分析(重点)内部劳动市场
第十三讲:市场失灵与政府(5学时)一般均衡分析(难点)市场失灵分析(重点)外部经济效应(重点)公共物品(重点)政府职能
第十四讲:网络时代的经济学及经济学发展简介(3学时)对生产要素的新透视
——如何根据助理会计师考试调整教学内容和确定重点、难点
经济法课程是会计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也是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注册会计师考试等各种相关考试的主要课程。下面把如何根据助理会计师考试调整教学内容和确定重点、难点以及教经济法这门课的体会作一下总结。
助理会计师考试有一个特点,就是考察的内容非常细,有时难以区分重点和非重点,但是尽管这样,还是应该从课本的基本知识点中找出精髓,让同学们重点掌握,反复练习。那么,如何确定重点和难点呢?这就应该分析历年助理会计师考试的考试题,因为历年考试题的题目都非常典型,考察的知识点也很全面,说服力最强。通过分析历年试题,发现公司法、合同法、会计法和税法中三大流转税的计算和所得税的计算,是综合题的考点;经济纠纷的解决途径、个人独资企业法、合伙企业法、支付结算法以及税法中有关的计算是简答题的考点。但是税法近几年来在考试中的比重逐渐减少,近两年在简答题和综合题中基本上不涉及税法的内容。
简答题和综合题实际上就是案例分析,主要考察学生综合运用经济法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需要同学们自己组织语言进行表述。参照历年考试题的标准答案,要求同学们在做简答题和综合题的时候,语言尽量用课本上的标准语言,表达简洁、清晰,不要太过繁琐和冗长,同时让同学们多看书,多记忆。
助理会计师考试中的选择题和判断题涉及的知识面比较广(近两年,税法主要在选择题和判断题中出现),针对这些内容,主要是把课本内容讲细、讲透,然后让同学们多做练习题,深入理解课本知识。
在经济法的基本知识中,比如公司法、合同法、企业法以及其他内容中有一些比较难理解的知识点,而且一些概念性的内容很难以区分和理解,这些都是经济法的难点。针对这些难点,把容易混淆的知识,以及跟课本内容有关但课本上又没有的知识作了补充。比如,罚金和罚款的区别、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的不同、抵押和质押的区别、定金和订金的区别等内容一一作了补充,让同学们加深理解。另外,从课本之外查找了大量的案例和习题,通过案例分析和习题的讲解,不仅可以扩充同学们的知识面,还可以让同学们多练习以便熟练掌握各种知识点。
助理会计师考试考得很细,这就要求同学们把课本内容看细、看透,并能灵活运用。在教学中,经常要求同学们主要以课本为主,反复看书。
经济法课程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课程,它要求教师不仅要熟悉各种相关的法律条文的规定,而且还要具备会计、税法、管理等各方面的知识。在教学过程中,任课教师的压力是比较大的,主要通过翻阅各种书籍和有关资料,来扩充知识面,提高教学水平。
今后,应该继续努力,不断改革和探讨经济法课程的教学模式,增强教学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
关键词:案例教学,经济法,教学效果
《经济法》是职业院校经管类专业普遍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主要培养学生运用经济法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传统的经济法课堂教学中,单一理论的学习很难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因此,如何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以提升课堂学习效果、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是目前职业学校经济法课程教学中需要解决和探讨的问题。笔者根据课程特点,在经济法教学中广泛采用案例教学法,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本文试图进一步探析案例教学法的运用。
1经济法案例教学的必要性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方法。教师按照教学要求,根据教学内容,将具体的案例呈现在学生面前, 师生通过讨论或研讨来进行学习。教学中既可以通过分析、 比较,抽象出某些一般性的结论或原理,也可以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或者他人的思考来拓宽自己的视野,丰富自己的知识。经济法案例教学,是指在经济法授课过程中,通过展示、讨论、讲评案例等方式,完成课程教学过程的教学方法。
1. 1经济法的课程特点要求应用案例教学法
经济法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主要侧重实际工作中经济法律知识的操作和应用。与其他课程相比,经济法具有几个显著特点: 一是经济法包括多门法学知识,涉及内容广泛而丰富,教学任务较为繁重; 二是经济法更新速度快, 因而教材的内容也在不断地补充和修改,教学过程中也要及时更新; 三是经济法的理论性强、实际操作性强,因而要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传统的单一理论教学过程停留在教师照本宣科的主导层面,不但无法将抽象、空洞的经济法理论阐述和分析得准确透彻,而且学生很难主动将实践和理论相结合,在教学中引入案例教学正好可以弥补理论教学的局限性。
1. 2职业学校的学情要求应用案例教学法
职业学校学生知识基础薄弱,理论学习能力和学习主动性都较差,对于枯燥的经济法理论知识和法律条文的学习缺乏兴趣。因此,教师必须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在教学中深入浅出,通过生动具体的案例来学习,才能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来,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从而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2经济法案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 1案例选择存在局限性
经济法案例教学重视案例的应用,因此案例选择的好坏是决定案例教学成败的关键。然而,目前经济法课堂中选用的案例存在一些问题。首先,大部分经济法教材都是以阐述理论为主,较少引用或完全不引用案例,而案例教学要求收集和整合大量的案例。其次,现有案例由于编写人员水平的局限或案例库建设的仓促,没有很好地与教学内容相结合, 存在牵强附会的情况,这样一来,案例教学不仅不能起到应有的效果,反而会让学生产生更多的疑问。另外,由于经济法律法规更新快,过于陈旧的案例不但不适合案例教学的需要,而且未及时更新的旧法规容易误导学生,极大地影响课堂教学效果。
2. 2课堂时间和空间有限
经济法课堂教学以讲授基本概念、基本制度及法律法规为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般会用大部分时间来讲授理论知识,很难充分对案例进行深刻的剖析,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索更是受到课堂时间限制。另外,教学活动的地点仅局限在教室,很少有机会和条件外出进行经济法律业务的学习和实践,如社会调查、模拟法庭训练、法院庭审观摩等。其中法院庭审观摩涉及的案件就是最好的最真实的案例,因此,实践性教学的缺失极大地束缚了案例教学的施展。
2. 3教学方法缺乏灵活性
现实的经济法课程教学过程中,大多数授课教师依然恪守传统的法条释义、理论讲解的填鸭式教学,即使部分教师在课堂上引入了大量的案例分析,其目的也在于以案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课程学习之初学生可能会觉得新鲜,但若整学期都采用这种单一的教学方法,而不帮助学生真正理解经济法律条文的内容以解决现实问题, 期盼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就较为困难。
3经济法案例教学的具体运用
3. 1精选典型案例
案例是经济法案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并非所有的案例都适合于教学。首先,教师可以从电媒、纸媒以及网络上精心收集和选择真实典型的案例,如 《焦点访谈》、 《法律日报》、《中国律师报》、中国法律信息网等媒介,力图使所选择的案例具有实践性和运用价值。其次,案例的选择必须要与教学内容紧密结合。在案例教学中,案例只是教学的一个载体,引用案例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通过案例分析更好地去理解经济法条,掌握相关的经济法律理论、基本原则和基本规范。所以,教学中使用的案例必须体现或包含所要阐述的经济法理论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等。
如果缺乏这些基本内容,那么,案例就失去了作为教学载体所具有的作用,就不能成为教学案例。最后, 案例必须要和学生的学习水平和接受能力相符合。若教师选择过于简单或过于复杂的案例,就很难通过案例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能动性,也达不到培养学生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效果。经济法案例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内容,提高课堂效果。因此,只有所选择的案例与学生水平相一致,经济法案例教学的运用才能达到应有的效果。
3. 2教学形式 “立体化”
在经济法教学中应用案例教学法,要求教师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树立 “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现代教学理念。教师应该灵活运用各种生动活泼的形式组织教学, 把大量的时间让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真正让学生自主地研究学习、独立地思考分析,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开拓他们的视野,以充分体现案例教学的优势,提高学习效率。另外,也可以根据实际教学条件,安排学生进行实践性学习,如组织模拟法庭、参加法院庭审观摩,使案例教学不仅仅局限于课堂,从而达到教学形式的 “立体化”。
3. 3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
在实施经济法案例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案例教学虽然有其不可比拟的优点,但单一的教学方法无法完全实现教学的系统性,若组织不当,往往很难达到好的教学效果。目前,在专业课教学中,还经常将案例教学结合情境教学、项目教学等教法学法,辅之以黑板、多媒体、网络等教学手段。教师应该充分掌握教学方法、灵活运用教学手段,更好地将其实施到经济法案例教学中。
本文阐述了任务驱动教学法的运用过程、运用效果以及具体运用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并对任务驱动教学法在经济法教学中的运用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以期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关键词】
任务驱动教学法;经济法教学;运用
传统的经济法教学往往侧重于理论教学环节,通过案例教学法确实在增强师生互动方面取得一定成效,但难以从根本上撼动以老师为主导、学生被动接受理论知识的局面。无论是在实际教学环节还是在最终考试试卷上,都无一例外地反映出一个问题,学生学习了大量法律条文,但缺乏案例分析能力,不知道如何将其解决实际生活和工作中遇到的经济法问题。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除传授基本理论知识之外,经济法教学还需要注重实际操作能力和综合能力的培养,而任务驱动教学法因其独特性而成为经济法教学的理想选择。
1 任务驱动教学法的运用过程
任务驱动教学法彻底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传统教学模式是“提出概念——解释概念——举例说明”,而任务驱动教学法采用的是“提出任务——分析任务——完成任务——总结评价”。在任务驱动教学法中,学生处于主动地位,在老师的帮助下通过对所学知识的积极应用、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完成老师布置的既定任务。这种教学方法强调“任务”的目标性和教学情境的创建。它将以传授理论知识为主的传统教学理念,转变为以解决问题、完成任务为主的多维互动式的教学理念;让学生根据自己对问题的理解,运用共有的知识和自己特有的经验提出方案、解决问题。
这种教学法主要分为以下环节:
(1)创设情境:使学生的学习能在与现实情况基本一致或相类似的情境中发生。
(2)确定问题(任务):在创设的情境下。选择与当前学习主题密切相关的真实性事件或问题(任务)作为学习的中心内容,让学生面临一个需要立即去解决的现实问题。确定任务的好坏直接决定最终课堂教学的结果。任务内容必须来源于生活,贴近学生亲身经历和生活实际;任务设计要有层次感,充分考虑学生现有的认知和经验水平,需要老师更好地把握任务难易程度,循序渐进,否则欲速则不达,导致大部分学生难以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则教学目的无法实现。
(3)自主学习、协作学习:不是由老师直接告诉学生应当如何去解决面临的问题,而是由老师向学生提供解决该问题的有关线索,如需要搜集哪一类资料、从何处获取有关的信息资料等,强调发展学生的 “自主学习”能力。同时,倡导学生之间的讨论和交流,通过不同观点的交锋,补充、修正和加深每个学生对当前问题的解决方案。在这一环节中,老师主要起到引导的作用,引导学生明确任务中所需的理论知识。学生接到任务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自主学习,但由于每个小组的学习程度不尽相同,因此老师需要在此过程中因材施教,督促学生相互讨论和交流,激发学生主动探求知识的能力。
(4)效果评价:对学习效果的评价主要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方面是对学生是否完成当前问题的解决方案的过程和结果的评价,即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评价,而更重要的一方面是对学生自主学习及协作学习能力的评价。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利用所学的知识以及搜集的相关材料对任务进行主动思考和分析,并提出自己的看法和思路。当然,不可否认的是,学生尽管通过团队合作,对相关知识形成自己的见解,但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有限时间内对部分法律条文的理解深度恐怕稍显不足。此时,老师就要对学生知识掌握方面的薄弱环节进行详细的讲解,并着重强调其中涉及的基础知识、基础技能,学生在此过程中也会理解地更为透彻和全面。具体评价时,可采用自评、互评和师评三种方式相结合的评价方式。除了对学生任务完成情况予以评价之外,老师还应对涉及的相关知识点进行归纳,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否则,学生还是无法深刻记忆凌乱的知识点。
2 任务驱动教学法的运用效果
在经济教学中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改变了以往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实现了从“被动听”到“主动学”的巨大转变,学生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拥有了更大的自由权和主动权,在丰富教学手段的同时,也大大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了顺利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学生需要主动查找相关资料,并利用现有的知识以及搜集的材料对实际发生的问题加以解决。由于采用分组的形式,每个小组的学生个性和爱好各不相同,因此能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更加充分地彰显个性和发挥潜质,一改以往老师在讲台上提问,学生坐在下面被动回答问题的情形。不仅如此,学生团队合作能力也在此过程中得到极大地培养,学生们开始学会如何群策群力,分工合作,分享学习成果。
3 任务驱动教学法运用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尽管任务驱动教学法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但有些同学不愿主动参与讨论的情况也时有发生。任务驱动教学法要求每位学生都要主动参与学习,老师事先与学生进行交流沟通也是至关重要的,否则,没有学生的主动参与及配合,整个教学工作是无法顺利完成的。
任务设计要难易适中。老师课前工作要做到位,需要精心设计任务,除了实现教学目标之外,还要符合学生的特点,具有典型性、新颖性、可操作性和实用性。
任务点评时,不仅需要肯定部分同学的良好表现,同时也要帮助完成情况不佳的同学找出症结所在,即激励教育和挫折教育有机结合,使学生更好地融入学习中。老师需要突出的是过程评价,而非看重最后的结果,对于每组同学的表现给予中肯的评价,并将相关学生的表现纳入平时成绩考量范围,增强学生学习的动力。
【参考文献】
[1]《任务驱动教学法在法律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林丽萍,《广东教育》职教版2012年第1期.
[2]《以任务驱动为核心的经济法教学模式探讨》,柯新华、罗琼,《辽宁高职学报》2010年第10期.
1.甲企业(本题下称“甲”)向乙企业(本题下称“乙”)发出传真订货,该传真列明了货物的种类、数量、质量、供货时间、交货方式等,并要求乙在10日内报价。乙接受甲发出传真列明的条件并按期报价,亦要求甲在10日内回复;甲按期复电同意其价格,并要求签订书面合同。乙在未签订书面合同的情况下按甲提出的条件发货,甲收货后未提出异议,亦未付货款。后因市场发生变化,该货物价格下降。甲遂向乙提出,由于双方未签订书面合同,买卖关系不能成立,故乙应尽快取回货物。乙不同意甲的意见,要求其偿付货款。随后,乙发现甲放弃其对关联企业的到期债权,并向其关联企业无偿转让财产,可能使自己的货款无法得到清偿,遂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1)试述甲传真订货、乙报价、甲回复报价行为的法律性质。(2)买卖合同是否成立?并说明理由。
(3)对甲放弃到期债权、无偿转让财产的行为,乙可向人民法院提出何种权利请求,以保护其利益不受侵害?对乙行使该权利的期限,法律有何规定?
2.中国证监会在组织对A上市公司(本题下称“A公司”)进行例行检查时,发现以下事实:
(1)在A公司申请配股期间,持有A公司5.5%非流通股票的B企业认为A公司的股票将会上涨,便于2009年8月以每股8.65元的价格通过证券交易所购买A公司股票50万股,使其持有A公司的股票达到6%。随后,A公司的股票价格连续攀升。同年9月,B企业以14.89元的价格抛出所持A公司的50万股流通股票。
(2)为A公司出具2009审计报告的注册会计师李某,在该报告公布日(2010年3月16日)后,于2010年5月购买该公司4万股股票,并于6月抛出,获利6万元。
(3)C证券公司的证券从业人员钱某认为A公司的股票仍具上涨潜力,遂于2010年6月购买A公司股票2万股,其购买的股票被深幅套牢,亏损严重。
根据上述所述事实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的有关规定,B企业、李某、钱某买卖A公司的股票的行为是否合法?并说明理由。
3.某股份有限公司因经营管理不善造成亏损,公司未弥补的亏损达股本的1/4,公司董事长李某决定在2012年4月6日召开临时股东大会,讨论如何解决公司面临的困境。董事长李某在2012年4月1日发出召开2012年临时股东大会会议的通知,其主要内容如下:为讨论解决本公司面临的亏损问题,凡持有股份10万股(含10万股)以上的股东直接参加股东大会会议,小股东不必参加股东大会。
股东大会如期召开,会议议程为两项:(1)讨论解决公司经营所遇困难的措施。(2)改选公司监事二人。出席会议的有90名股东。经大家讨论,认为目前公司效益太差,无扭亏希望,于是表决解散公司。表决结果,80名股东,占出席大会股东表决权3/5,同意解散公司,董事会决议解散公司。会后某小股东认为公司的上述行为侵犯了其合法权益,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问题](1)本案中公司召开临时股东大会合法吗?为什么?(2)临时股东大会的通知存在什么问题?(3)临时股东大会的议程合法吗?作出解散公司的决议有效吗? 4.A公司、B公司于3月1日签订买卖合同。A公司按期供货后,自行决定采用异地托收承付结算方式结算货款。B公司于3月20日接到付款通知,3月21日填制拒付理由书拒绝付款,认为合同中未事先约定明确的结算方式,且托收承付凭证中未注明合同号,后经双方协商改为汇票结算方式。B公司于4月1日向A公司开具出票后3个月付款的商业承兑汇票,票面金额为50万元。A取得汇票后不慎被C盗窃,4月10日,C在与D的买卖合同中,伪造A公司的公章,以A公司的名义将该汇票背书转让给D,D又背书转让给E,善意当事人D、E取得票据时均已支付对价。持票人E于汇票到期日向B提示付款,B以A的货物质量不符合约定为由拒付。E取得拒付理由书后,向D发出书面追索通知,追索金额包括票据金额50万元、逾期付款利息及发出追索通知费用2万元。D以追索金额52万元超过票据金额,此外汇票未注明背书日期,票据要件不全,因此拒绝承担责任。A以该票据被 C变造为由拒绝承担责任。
根据有关法律规定,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B对托收承付的拒付理由是否充分?并说明理由。(2)B对到期票据拒付的理由是否充分?并说明理由。(3)D不承担连带责任的理由是否充分?并说明理由。(4)C的行为属于何种行为?其应承担哪些责任?(5)A的理由是否成立?并说明理由。
5.田某为其妻子钱某投保了一份人寿保险,保险金额为10万元,田某为受益人。半年后田某与妻子离婚,离婚次日钱某意外死亡,死亡前未变更受益人。对保险公司给付的10万元保险金,钱某的父母提出,田某已与钱某离婚而不再具有保险利益,因此保险金应该由他们以继承人的身份作为遗产领取。
您认为这种说法正确吗?为什么?
6.李某的咖啡厅,从商场购买10台吊扇,某日,万某等一行8人到咖啡厅聚会,喝咖啡,吊扇突然脱落,造成万某等5人受伤,共花去医疗费10000元。事后,5人找到李某要求赔偿,李某认为事故纯粹是由于安装公司安装不当所致,自己亦是受害人,拒绝赔偿。后查明,这10台吊扇全系不合格产品。
本案中,哪些当事人是消费者呢?说明理由。
7.职工陈某原在一家企业工作并签订了为期3年的劳动合同。在合同期内,陈某以收入偏低为由,口头提出解除劳动合同,企业未予答复。过了10天,陈某就被一家合资经营企业招用,又与该企业签订了劳动合同。陈某走后,原企业生产受到影响,要求陈某回厂上班。同时,与陈某所在的合资经营企业联系,希望让陈某回厂,但合资经营企业以已签订劳动合同为由,不予放人。
(1)陈某与原企业的劳动合同是否已经解除?
(2)合资经营企业在本案中是否应承担责任? 8.甲公司为偿还乙公司的货款,向乙公司出具一张支票。该支票是用蓝色圆珠笔填写,而且还没有填写出票日期、付款人名称、付款地和出票地四项内容。此外,该汇票上只有甲公司法定代表人刘某的签名,没有加盖甲公司的公章。
上述案例中存在哪些违法之处?
9.某城市商业银行于2009年初设立,注册资本为人民币30亿元。2011年该商业银行总资产达到100亿。2011年2月20日,该商业银行为了减少柜面工作量和避免存款流失,在营业窗口贴出告示:从3月1日起,本行个人客户每周只能提款一次,每次只能支取1 000元。同时,为了扩张规模,该行于2011年9月决定拨付20亿资本金设立5家分支行,并投资5 000万购买某高档小区的20套住宅,坐等升值后转卖赚取差价。
(1)该城市商业银行设立时的注册资本是否合法,为什么?(2)该城市商业银行上述运营行为是否合法,为什么?
10.2011年4月5日,黄×到××大道××超市对面的公交IC卡服务点,给其公交IC卡充值。当她拿出一叠5角的零钱时,负责充值的中年妇女马上拒绝接收这叠零钱。黄×觉得甚是不解:“我这钱没什么问题,不缺不烂的,为什么不收?”而该中年妇女始终坚持不肯收。最后大家闹得不欢而散,黄×的公交IC卡也无法充值。后来了解得知,该公交公司财务要求充值员“化零为整”后再上交充值款,充值员就干脆不收零钱,而且收了一定数目的零钱后,充值员也需要花费更多时间去清点这些零钱,工作量也相应增加。
公交公司的做法是否合法,为什么?
11.甲乙两厂均为某市生产饮料的企业,使用在饮料上的商标分别注册为A和B。其中甲厂是老企业,乙厂是后起之秀。由于乙厂饮料质优价廉,销路很好,导致甲厂的经济效益下降。甲厂为在竞争中取胜,在该市电视台加大广告宣传力度,广告词中称目前本市有一些厂家生产同类产品,与本厂生产的保健饮料在质量上有根本上差别,系本厂的仿制品,唯有本厂生产的A牌饮料不含化学成分,才是正宗,特提请广大消费者注意,购买保健饮料时请认准A牌商标,谨防受骗上当。甲厂的广告在市电视台播出后,许多经营乙厂保健的客户纷纷找乙厂退货,称其为仿制产品,致使乙厂生产严重滑坡,造成10万元的经济损失。于是,乙厂向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反映,要求处理。
(1)甲厂行为的性质是什么?为什么?
(2)乙厂是否有权要求赔偿损失?损失额应如何计算?
12.2011年7月,A市奥龙健身馆与B市健身器械公司签订了一份购销合同。合同中的仲裁条款规定:"因履行合同发生的争议,由双方地商解决;无法协商解决的,由仲裁机构仲裁。2011年9月,双方发生争议,奥龙健身馆向其所在地的A市仲裁委员会递交了仲裁申请书,但健身器械公司拒绝答辩。同年11月,双方经过协商,重新签订了一份仲裁协议,并商定将此合同争议提交该健身器械公司所在地的B市仲裁委员会仲裁。事后奥龙健身馆担心B市仲裁委员会实行地方保护主义,偏袒健身器械公司,故未申请仲裁,而向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且起诉时说明此前两次约定仲裁的情况,法院受理此了案。
(1)购销合同中的仲裁条款是否有效?请说明理由。(2)争议发生后,双方签订的协议是否有效?为什么?(3)原告奥龙健身房向法院提起诉讼正确与否?为什么? 13.某日,一位青年手持一张空白转帐支票,来到某市电子商厦售货人员发货以后,以此转帐支票前往银行转帐,但是,因为票据文字书写错误遭到银行退票。商厦售货人员遂按支票上的印鉴找到开具支票的某商务公司,但是,商务公司否认曾来商厦购买大宗物件,声称这张转帐支票已经声明作废,拒绝支付贷款。经查,这张空白转帐支票是该商务公司为报关而开具,一个月前遗失,商务公司曾经登报声明作废。但是,支票已经被人捡拾冒用。电子商厦因向商务公司追讨贷款不成,随即起诉商务公司。
问:(1)根据我国《票据法》,商务公司对于丢失的支票可以采取哪些补救措施?(2)本案中的商务公司是否应当承担票据责任?为什么?
14.丁某从市场买回一只高压锅,一开始高压锅能正常使用,未有异常。2月后的一天,丁某做饭时,高压锅发生爆炸锅盖飞起,煤气灶被损坏,天花板被冲裂,玻璃震碎。发生事故后,丁某找高压锅的生产厂家某日用品厂要求赔偿。日用品厂提出,丁某买锅已经过去一年多了,早已过了规定的保修期。因此对发生的损害不负责任。丁某与日用品厂进行多次交涉未果。
该日用品厂的理由是否成立?
15.A公司与B公司依法签订了货物买卖合同,但由于该合同履行前发生了地震,致使合同无法履行。A公司据此依法解除了双方的买卖合同。
(1)A与B之间的买卖合同法律关系中,指出主体、客体、内容是什么?(2)引起A与B双方法律关系的产生、终止的法律事实是什么?
课堂案例练习参考答案
1.(1)甲传真订货行为的性质属于要约邀请。因该传真欠缺价格条款,邀请乙报价,故不具有要约性质。乙报价行为的性质属于要约。根据《合同法》的规定,要约要具备两个条件,第一,内容具体确定;第二,表明经受要约人承诺,要约人即受该意思表示钓束。本例中,乙的报价因同意甲方传真中的其他条件,并通过报价使合同条款内容具体确定,约定回复日期则表明其将受报价的约束,已具备要约的全部要件。
甲回复报价行为的性质属于承诺。因其内容与要约一致,且于承诺期内作出。
(2)买卖合同依法成立。根据《合同法》的规定,当事人约定采用书面形式订立合同,当事人未采用书面形式但一方已经履行主要义务,对方接受的,该合同成立。本例中,虽双方未按约定签订书面合同,但乙已实际履行合同义务,甲亦接受,未及时提出异议,故合同成立。(3)乙可向人民法院提出行使撤销权的请求,撤销甲的放弃到期债权、无偿转让财产的行为,以维护其权益。对撤销权的时效,《合同法》规定,撤销权应自债权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1年内行使,自债务人的行为发生之日起5年内未行使撤销权的,该权利消灭。
2.首先,B企业买卖A公司股票的行为为非法,因为,B企业持有A公司5%以上的股票,其属于内幕信息单位,其不以收购为目的,在A公司申请配股期间买卖该公司股票即为非法。其次,李某买卖A公司股票的行为合法,因为,尽管李某是为A公司出具审计报告的人员,但其在该报告公开5日以后的时间买卖该公司的股票,即为合法。第三,钱某买卖A公司股票的行为非法,因为凡是证券从业人员在其任期或者法定期限内,不得直接或者以化名、借他人名义持有、买卖股票。
3.(1)我国《公司法》规定,股东大会应当每年召开一次年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在2个月内召开临时股东大会:①董事人数不足公司法规定的人数或公司章程所定人数的2/3时;②公司未弥补的亏损达股本总额1/3;③ 独或者合计持有公司股份10%以上的股东请求时;④董事会认为必要时;⑤监事会提议召开时。本案中,公司亏损占股本总额的1/4,未达到法定未弥补亏损占股本总额1/3;而且召开临时股东大会系董事长李某的决定而非董事会决议。因而,该公司不符合临时股东大会召开的法定条件。
(2)《公司法》规定,股东大会会议由董事会依法负责召集,由董事长主持。临时股东大会应当于会议召开15日前通知各股东;发行无记名股票的,应当于会议召开30前公告会议召开的时间、地点和审议事项。本案中,临时股东大会的通知发出时间不符合法定条件,通知发出人应为董事会而非董事长李某,且应提前15天发出。尤为严重的是,该通知违反了股东平等的原则,不允话小股东参加临时股东大会,严重损害了小股东的合法权益。此外,《公司法》规定,临时股东大会不得对通知中未列明的事项作出决议。本案中,通知中是讨论解决公司目前亏损问题,而会议议程又增加了讨论改选公司监事2人的任务,与通知规定不符。
(3)我国《公司法》规定,股东大会对公司合并、分立或解散公司作出决议,必须经出席会议的股东所持表决权的2/3以上通过。计算表决权应依照持有股份,不应依人数。本案中解散公司决议未得到出席会议股东所持表决权2/3以上多数同意,因而是无效的。此外,公司的解散应由股东大会决议,而不能由董事会决议通过,本案的公司解散由董事会决议,因而也是错误的。
4.(1)B拒付理由成立。根据《支付结算办法》的规定,采用托收承付结算方式时,当事人必须签订符合《合同法》规定的买卖合同,并在合同上订明使用异地托收承付结算方式。否则付款人在承付期内可以向银行提出拒绝付款。此外,A公司在签发托收承付凭证时,未记载合同名称、号码,银行应不予受理。
(2)B对到期票据拒付的理由不成立。根据《票据法》的规定,凡是善意的、已支付对价的正当持票人可以向票据上的一切债务人请求付款,不受前手权利瑕疵和前手相互间抗辩的影响。在本案中,持票人E属于善意的、已支付对价的正当持票人,其票据权利不受其前手A、B之间抗辩的影响,因此B拒绝付款的理由不成立。
(3)D的理由不成立。根据《票据法》的规定,持票人向其前手行使追索权的追索金额包括:①被拒绝付款的汇票金额;②汇票金额自到期日或者提示付款日起至清偿日止,按照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利率计算的利息;③取得有关拒绝证明和发出追索通知书的费用。此外,背书日期为相对应记载事项,相对应记载事项未在票据上记载,不影响汇票本身的效力。背书日期未记载的,视为在汇票到期日前背书。
(4)C的行为属于票据的伪造。根据《票据法》的规定,由于伪造人在票据上没有以自己的名义签章,因此不承担票据责任。但是,如果伪造人的行为给他人造成损害的,必须承担民事责任,构成犯罪的,还应当承担刑事责任。
(5)A的理由成立。根据《票据法》的规定,票据的伪造在法律上不具备任何票据行为的效力。由于其从一开始就是无效的,因此即使持票人是善意取得,对被伪造人A也不能行使票据权利。
5.①人身保险合同订立时要求投保人必须具有投保利益,而发生保险事故时,或发生保险事故给付时,则不追究具有保险利益。原因在于人身保险的保险标的是人的生命和身体,同时人寿保险具有储蓄性。②保险金应为受益人田某。
6.首先,万某等人是消费者。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经营者有保证其所提供的商品和服务不损害消费者人身及财产安全的义务;同时,消费者享有安全权和求偿权。该题中,万某等人在接受李某咖啡厅所提供的服务时人身财产安全受到侵犯,万某作为消费者理应受到赔偿。其次,李某是购买吊扇的消费者。根据《产品质量法》规定,产品质量应该检验合格,不得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经营者有保证其所提供的商品和服务不损害消费者人身及财产安全的义务;同时,消费者享有安全权和求偿权。该题中,李某所购买的吊扇为不合格产品,存在威胁消费者人身及财产安全的隐患,因此,吊扇销售者和生产者应当承担赔偿责任。李某可以向吊扇生产者及销售者要求追偿。
7.(1)陈某与原企业的劳动合同未解除。《劳动合同法》规定,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程序要件。陈某只以口头形式提出解除合同,同时企业对其要求未作答复,因而协商解除合同也不成立。
(2)我国《劳动法合同法》的规定:“用人单位招用与其他用人单位尚未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劳动者,给其他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连带赔偿责任。”。因此,合资经营企业应当承担连带赔偿责任。8.违法之处如下:①支票签发必须使用碳素墨水或墨汁填写,不得用蓝色圆珠笔填写。②签发支票时,付款人名称和出票日期是必要记载事项,若未记载,则该支票无效。③法人在票据上的签章,必须加盖该法人公章以及法定代表人或其授权的代理人的签章,二者缺一不可。本案没有加盖公司公章属于违法。
9.(1)设立城市商业银行的注册资本最低限额为人民币1亿元,而本案中该城市商业银行注册资本为30亿,因而符合法定要求。
(2)首先,商业银行办理个人储蓄存款业务,应当遵循取款自由原则,不得拖延、拒绝支付存款本金和利息。为此,该商业银行限制储户的提款次数和数额是违法的。其次,商业银行拨付各分支机构营运资金额的总和,不得超过总行资本金总额的60%。本案中该城市商业银行拨付20亿资本金设立5家分支行,超过其总行资本金的60%,因而是违法的。第三,商业银行不得向非自用不动产投资,因而该城市商业银行炒房产的行为是违法的。
10.公交公司IC卡服务点拒收零钞的行为违法。我国的法定货币是人民币,以人民币支付我国境内的一切公共的和私人的债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拒收。尽管5角的零钞是辅币,但也是国家的法定货币,同样应受国家法律的保护。为此,公交公司IC卡服务店拒收零钱属违法行为。
11.(1)甲厂的行为构成了不正当竞争,属于损害竞争对手商业信誉和商品声誉的行为。因为《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定,“经营者不得捏造、散布虚伪事实,损害竞争对手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 甲厂作为乙厂的竞争对手,在乙厂产品质优价廉、销路比自己的产品好时,通过电视广告宣称只有自己的产品是正宗的,其他产品均系仿制品,质量有本质差别。虽然甲厂在广告里没有指明乙厂,但是消费者都能推知其所指是乙厂,并要求乙厂退货,从而造成了乙厂的经济损失。故此,甲厂的行为系捏造、散布虚假事实,构成了对乙厂商业信誉和商品声誉的侵害。
(2)乙厂有权要求赔偿损失。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规定,经营者违反本法规定,给被侵害的经营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损害赔偿责任,故甲厂侵害了乙厂的商誉,应当赔偿乙厂因此造成的损失。损失额的计算应当以乙厂在甲厂侵权期间所受的损失为准,即10万元。同时,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同一条文的规定,有上述侵权行为的经营者并应当承担被侵害的经营者因调查该经营者侵害其合法权益的不正当竞争行为所支付的合理费用,故甲厂应当同时赔偿乙厂为调查此次侵权行为所支付的合理费用。
12.(1)仲裁条款无效。因为该仲裁条款未指明具体的仲裁委员会,致使无法履行而无效。(2)双方重新签订的仲裁协议有效。因为该协议指明了具体的仲裁委员会。
(3)起诉不正确。因为双方的仲裁协议有效,就排除了法院的管辖权。13.(1)我国《票据法》:“票据丧失,失票人可以及时通知票据的付款人挂失止付,但是,未记载付款人或者无法确定付款人及其代理付款人的票据除外。收到止付通知的付款人,应当暂停支付。失票人应当在通知挂失止付后3日内,也可以在票据丧失后,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请公示催告,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可见,我国《票据法》规定了挂失止付、公示催告和诉讼三种补救方法。本案中的商务公司可以采用这三种补救措施。
(2)商务公司应当承担票据责任。因为电子商厦作为售货单位通过对价关系取得支票,其票据的取得行为是合法的,具有票据权利,有权要求出票单位云集贷款。商务公司由于开具空白转帐支票,就给支票遗失并被他人冒用提供了可能性,对此商务公司是该并且可能预见的,故应当为其行为承担法律后果,所以尽管商务公司未在电子商厦购买货物,但是也要无条件地支付贷款。(如果查获冒用支票的人,商务公司可以向其追偿。此外,冒用他人支票构成金融诈骗犯罪行为,属于刑事法律关系范畴,应该另案处理。)
商务公司以曾登报声明支票作废为由辩称自己已无票据责任,是无效的。我国现行金融法律法规没有任何规定涉及票据声明作废。单方面地声明支票作废,既不能为他人设定义务,也不能为自己免除责任,支票作废声明只是一种提示,没有法律效力,不能构成《票据法》上的抗辩理由。而且,商务公司开具空白转帐支票,并且因丢失造成支票失控,应该承担过错责任。所以,商务公司有责任按支票金额向电子商厦付款。
14.产品质量法规定产品质量诉讼时效期间为2年。从当事人知道或应当知道其权利受到损害时起计算即因产品存在缺陷,造成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后,受害人必须在2年的期限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否则就丧失了损害赔偿的胜诉权。因产品存在缺陷造成损害要求赔偿的请求权,在造成损害的缺陷产品交付最初用户、消费者满10年丧失。本案中丁某购买的高压锅虽然超过了保修期,但并不影响产品的诉讼时效。丁某购买的高压锅仍然在诉讼时效期间内。丁某有权就高压锅出现的产品质量问题要求日用品厂赔偿损失。日用品厂应当赔偿丁某的全部经济损失。
15.(1)A与B的买卖合同法律关系中,主体是A公司与B公司。客体是买卖的标的、货物。内容是A公司与B公司的合同权利和义务。
【经济法教学大纲】推荐阅读:
国际经济法教案大纲07-23
《经济法》课堂的情景案例教学法06-03
《物流经济学》教学大纲07-11
《经济政治与社会》教学大纲10-27
工程经济学自考大纲07-16
经济法律关系教学设计11-05
经济政治与社会教学计划06-21
经济师《人力资源》大纲10-14
《面对经济全球化》教学案例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