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法治凝聚改革共识

2024-09-0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以法治凝聚改革共识(精选8篇)

以法治凝聚改革共识 篇1

人心齐,泰山移,改革攻坚正当时。

站在历史和未来的交汇点,肩负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使命,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一致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认认真真阅读《决定》全文,涵盖15个领域、60个具体任务,句句是改革,字字有力度,我们看到了全面深化改革的路线图和时间表,看到了改革开放在理论上的一系列重大创新和实践上的一系列重大突破,进一步增强了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落实好《决定》的各项部署,当前最重要的是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三中全会《决定》的精神上来,切实做好《决定》以及有关改革方案和改革政策的宣传、解读,最大限度地凝聚改革共识,最大限度地集中群众智慧,最大限度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进一步形成改革合力。

用改革共识凝聚改革合力,需要更加深刻认识改革开放的历史必然。改革开放35年的伟大实践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想一想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当时生产力水平之低,“大锅饭”之“困”,人民生活之“穷”,粮票、布票、肉票之“贵”,农民进城之“难”,谁不说“包产到户好”,谁不说“改革开放好”,谁不说“小平,您好”!再看一看改革开放35年来,我国经济总量不断迈上新台阶,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由弱变强,成功实现由低收入经济体向上中等收入经济体的历史性跨越,谁不为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喝彩,谁不为“全面小康”自豪,谁不为民族复兴的“中国梦”憧憬!正如习近平同志所说:“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的今天,也就没有中国的明天。”我们要更加自觉地承担改革开放的历史责任,坚定不移地沿着改革开放这条富民强国之路走下去!

用改革共识凝聚改革合力,需要牢牢把握改革开放的正确方向。全面深化改革,涉及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和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其广泛性、深刻性前所未有。特别是随着我国发展面临的国际国内环境发生深刻复杂变化,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各种矛盾相互交织,各种诉求相互碰撞,各种力量竞相发声,开出各式各样的 “改革药方”,推进改革的敏感程度、复杂程度前所未有。面对复杂形势和各种风险考验,我们既要有敢于创新、敢于突破的勇气和胆识,更要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定力和底线思维,牢牢把握改革开放的正确方向。

回首35年的改革历程,我们的改革之所以能够顺利推进并取得历史性成就,根本原因在于我们党始终坚持正确的改革方向和改革立场,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排除各种干扰,确保改革不变质、不走样。正如三中全会《决定》指出的那样,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对此,我们必须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该改的坚决改,不能改的坚决守住,正确处理发展稳定的关系,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把改革开放不断引向深入。

用改革共识凝聚改革合力,需要更加重视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人民是改革的主体,群众是真正的英雄,基层是最好的课堂。总结改革开放35年的宝贵经验,最重要的是紧紧依靠人民推动改革,让群众从改革中得到更多实惠。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到股份制,从“民工潮”到城镇化,从农业产业化到城乡一体化,最大的创造力在基层,最根本的动力在群众。正是基层和群众的探索实践、创新创造,推动着改革不断深化;正是改革的不断深化,让一切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这是我们的改革取得成功的关键所在、共识所在、合力所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让我们高高举起改革的旗帜,用改革共识凝聚改革合力,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更有力的措施和办法推进改革!

以法治凝聚改革共识 篇2

会议充分肯定“ 十二五” 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重大成就和过去一年各国家机关的工作。代表们一致认为, 政府工作报告全面贯彻了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 四中、五中全会精神, 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 彰显了矢志改革、锐意进取的使命担当, 突出了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民生情怀, 是一个鼓舞士气、提振人心、求真务实、改革创新的好报告。会议审议通过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和“两高”工作报告, 审议通过了慈善法和相关议案, 为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伟大胜利凝聚了广泛共识、汇集了磅礴力量。

开局重在引领, 决胜贵在谋划。这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十三五”规划纲要, 以创新、 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为引领, 明确了经济社会发展宏伟目标、主要任务和重大举措, 集中反映了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智慧和共同愿望, 是坚持党的领导、 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生动实践, 是使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意志的成功典范。以“十三五”规划纲要作为行动纲领, 改革创新、奋发进取、攻坚克难, 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人大必将为开创治国理政新境界作出新的贡献。

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推进结构性改革、 决胜全面小康, “十三五”时期, 我们面临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重前所未有, 矛盾风险挑战之多前所未有。任务越重, 挑战越多, 越要充分发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势, 广集民智、广聚人心;越要更好发挥法治规范和保障作用, 大力弘扬法治精神, 把经济社会发展纳入法治轨道, 人大代表们重任在肩、 责无旁贷。

人心齐则泰山移, 法治兴则国昌盛。无论是发挥立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 通过立法推动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 还是遵循和把握立法规律, 深入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 着力提高立法质量, 以良法促进发展、保证善治;无论是坚持问题导向, 依法行使监督职权, 促进“一府两院”依法行政、公正司法, 还是紧扣党中央提出的新发展理念、改革举措、法治要求, 推动加快形成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体制机制, 推进结构性改革, 推动 “十三五”规划纲要全面实施, 全国人大和地方各级人大始终肩负着光荣使命, 承载着人民重托。坚持以民主凝聚人心力量, 以法治护航改革发展, 不管形势如何复杂多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将一路高歌, 勇往直前。

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 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 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健全民主制度, 丰富民主形式, 必须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推动健全人大代表联系人民群众的机制和平台, 拓宽和畅通社情民意表达和反映渠道, 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 使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永葆生机和活力, 为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凝聚不竭动力,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强制度保障。

改革闯关,凝聚共识再进发 篇3

35年改革,一路闯关夺隘。今天深化改革,更要勇往直前。

“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既勇于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又勇于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习近平总书记的铿锵话语彰显出我们党迎难而上的决心和信心。

改革又到闯关时。

深水前行,改革任务更加艰巨

站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新起点上,放眼过去改革的丰硕成果,我们精神振奋;面对未来改革的艰巨任务,我们心情并不轻松。

改革行至“深水区”——两难问题突出,改革与发展问题相伴,经济与社会矛盾交织。

我们刚刚迈入“中等收入国家”的行列,发展的任务依然繁重,却发现要面对“中等收入陷阱”的挑战,中国能不能保持继续发展的势头?

钢铁产量第一、煤炭产量第一、水泥产量第一……面对众多“中国制造”赢来的世界第一,我们高兴并纠结:处于价值链低端的尴尬,缺少“中国创造”的遗憾,资源环境代价的沉重,告诉我们转型比增长更难。

要稳增长也要调结构,要发展经济也要保护环境,要推进资源价格市场化也要抑制通货膨胀,要提高劳动报酬也要控制企业运营成本……改革方案的制定既要敢于取舍,又要“优中选优”。

老百姓的钱包鼓起来了,但对“分配不公”的抱怨也多起来。城乡居民收入跑赢CPI、跟上GDP,但“被增长”、“被平均”的声音从未消失。人们对社会公平正义的期待越来越高。

“如果说中国过去30多年的改革是‘帕累托改进’,绝大多数人能从改革中受益。那么现在,改革越来越会成为‘卡尔多改进’,利益增进和利益调整并存,两难情况越来越多。” 中国(海南)改革研究院院长迟福林说。

改革进入“攻坚期”——改革面对的全是难啃的硬骨头,任何一项改革都要破解错综复杂的矛盾,都要突破认识和利益的掣肘。

“硬骨头”,硬在改革都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单兵突进式的改革已经很难成功。

一本小小的户口簿,牵动着多少人的命运起伏,阻碍着多少人真正从农民转为市民。在城镇化加速推进的今天,户籍制度的缠绕急需解开,基本民生服务的均等化、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也需加快,让更多早已工作生活在城市的人,享有平等的市民待遇。

“硬骨头”,硬在改革已不是简单的应急,而是长治久安的制度建设。

超过10万亿元的地方债,会不会引发债务危机?地方政府为何患上“举债依赖症”?看似近两年方才凸显的矛盾,背后指向长期以来地方政府财权与事权不匹配、地方政府功能过度经济化、政绩考核“唯GDP论”等深层次因素,需要全面改革财税制度、政绩考核制度,转变地方政府职能。

硬骨头,硬在改革已不能只是利益的增进,而必须对现有利益格局进行调整。

改革本来就是利益的调整,深水区的改革,绕不开政府与企业、中央与地方、城镇与农村等利益格局的全方位调整,利益调整就会有增有减。“有些不合理的做法必须果断纠正,有些利益格局的调整则应着眼于培育新的利益,在增量上做文章。”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李佐军研究员说。

事非经过不知难。愈难愈进,迎难而上,正是改革者的品格。改革前无古人,深化改革就要攻坚克难。

别无选择,改革更需凝聚共识

改革需要共识。

人们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关注改革,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呼唤改革,改革共识的凝聚正是改革攻坚克难的锐利武器。

不改革没出路。

当雾霾连日不散、当房价节节攀升、当“冷漠症”四处蔓延,有人抱怨:“都是改革惹的祸。”改革不是完美无缺,发展难免伴生问题。有些问题,是改革经验不足造成的,需要及时调整。有些问题,恰恰是改革还不到位引发的,需要持之以恒推进改革。有些问题,则缘于发展理念的偏差。

“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其根源多在于体制机制不完善。改革正是清除体制机制障碍的强大动力。”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禇平说。

改革是改变中国命运的历史抉择,破解发展中的难题,改革仍是我们唯一、最好的选择。

改革不能等。

改革会不会影响社会稳定?改革会不会引起经济波动?改革难免有风险,我们如何看待风险?

“不改革才是最大的风险。”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魏加宁认为,改革进程中,最可怕的不是有风险,而是一点风险也不敢冒,一遇到阻力就止步不前。

改革时机宝贵,不加快改革,不仅无助于问题的解决,还可能导致积弊难返,酿成更大危机。

风险不可怕,关键是理性认识风险,科学应对风险,防患于未然。

多年改革,我们抵抗风险的能力不断增强。加强“顶层设计”和“总体安排”,增强改革的科学性、协调性、协同性,改革就能化险为夷。

改革有底气。

35年改革发展,我们已有了深化改革的一手“好牌”。

经济快速发展,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改革的物质基础更加雄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改革的体制基础更加牢固,可以开启更高层面的改革;多次应对各种挑战,党积累了领导改革的宝贵经验,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越来越强;改革的潜力依然很大,从经济大国迈向经济强国,从“中国制造”迈向“中国创造”,从小康迈向更加富裕美好的生活,13亿人口的大国华丽转身蕴藏无限机遇,也给改革带来了进退腾挪的更大空间。

共识铺就改革路。凝聚改革共识,改革攻坚克难之路才能畅通无阻。

坚定不移,改革更有勇气、智慧

任务艰巨,更激发改革雄心壮志。

时不我待,正敲响改革紧锣密鼓。

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以更大的勇气和智慧,坚定不移推进改革。

政府改革一马当先。国务院机构改革,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加快行政审批改革,国务院已取消下放行政审批等事项300多个。简政放权,用政府权力“做减法”换市场活力增加。面对经济下滑,坚持转型升级不动摇,既稳增长,又调结构,保持了经济平稳发展。

nlc202309011234

重点领域改革力度加大。财税、金融、价格、投融资、民生保障、农业农村等领域,推出多项重要改革措施。“营改增”扩围,让企业轻装上阵;商事登记制度改革,让创业门槛大大降低;上海自贸试验区设立,对外开放有了新突破……一项项重要改革,增添了经济活力,人们感受到了“啃硬骨头”的决心。

“惟其艰难,才更显勇毅;惟其笃行,才弥足珍贵。”有无畏的勇气,有高超的智慧,改革就能翻山越岭,一路高歌。

勇气和智慧,来自于人民的重托。

从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深圳到向西开放的重镇兰州,从全球瞩目的上海自贸区到老工业基地包头的棚户区,一年间,中央政治局7位常委考察调研足迹遍布全国2/3以上省份。决策层问情于民、问计于民,让人们对改革更有信心。

勇气和智慧,来自于改革的方法更加科学。

十八大以来的改革,更加注重统筹协调,协同推进。经济改革与社会、文化改革同步,促进发展与保障民生的改革协调,各项改革相互呼应,形成合力。中央领导同志多次强调,坚持全局和局部相配套、治本和治标相结合、渐进和突破相促进的路径,把“摸着石头过河”与加强顶层设计结合起来,更加突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

十八届三中全会开启新一轮改革大幕,绘就“五位一体”改革的壮丽图景:加快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生态文明,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中国现代化的百年奋斗,已进入至关重要的“后半程”。续写“前半程”的辉煌,让“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美梦成真,改革的使命鼓舞我们攻坚克难。

财税改革

——“营改增”从交通运输和若干现代服务业扩大到电讯、铁路运输和建筑安装业并从部分地区推广到全国。

——启动个税向综合税改革的试点,稳步扩大房产税的试点。

——大幅度提高资源税税率和环保收费的标准。

——显著提高医疗、社保、环保、新能源等支出占政府支出的比重,降低一般性支出尤其是三公消费的比重。

背景:多位消息人士透露,财税、金融、行政体制、价格改革等将列入报告初稿。在这些改革内容中财税改革分量最重,具体到报告初稿中涉及的财税领域改革,财政部、国税总局是操办者,尤其是前者。

土地制度改革

——征地遵循“公平补偿”原则,补偿标准将随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提高而动态调整。

——土地自由流转,确保农民工权益。如何使土地增值收益大头落到农民工头上。是正确改革方向。

——土地私有化,农民最终拥有自己的土地。

——扩大农地进入市场流通试点,这将利好地产及其投资产业链。

背景:分析人士认为,农民土地私有化在十八届三中全会上出台的可能性不大。因为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是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一个标志,地方政府层面对这个问题的容忍度比较有限。

金融改革

——加快人民币国际化的步伐,进一步放松资本账户的管制,放松民资投资海外的限制。

——利率市场化将面临最后一步——存款利率市场化。业内认为需要时间,下一个具体步骤很有可能是让银行发行大额可转让存单。

——进一步规范银行表外业务,让民间金融阳光化和合法化,杜绝吴英事件的再度发生。

背景:中国的金融一直存在被压抑现象,涉及到体制改革的最根本政策都由中央所控制。这种集权式的管理如果不被打破,就会影响到金融改革的进程。各界对“人民币先生”未来的改革作出各种猜测,最期待的莫过于推进利率市场化、资本项目开放、人民币国际化。

推进城镇化

——农村土地确权政策应先行一步,土地流转速度加快,农民可选择行业,城镇化就起来了。

——破除土地财政,不改变现行土地管理制度,切断地方政府卖地生财动力机制,人的城镇化就永远赶不上土地的城镇化。

——户籍制度改革是关键一环,应推动户籍制度改革,逐步放开城市落户限制。

背景:厉以宁认为,如果中国要达到西方发达国家的城市化率,即90%以上的人口集中于城市,那么城市居住条件必定恶化,居民生活质量必定下降。中国必须走适合中国国情的城市化道路,即中国城镇化要分三部分:老城区+新城区+农村新社区。

收入分配及户籍制度改革

——出台收入分配改革实施细则,提高个税起征点,增加居民收入。

——限制垄断性国企高管权力和薪酬的膨胀,缩小贫富差距。

——由于户籍制度造成“城乡分化”,削弱了经济要素的自由流动,阻碍了农村城市化进程,不利于消费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应放宽大城市落户条件,消除在教育、就业、医疗、城乡间的福利差异。实现人口自由流动。

背景:一位接近发改委的消息人士透露,“这次的户籍制度改革与以往明显的不同在于,以往的提法都是继续合理控制直辖市、副省级市和其他大城市的人口规模,而此次对北上广深这些特大城市也会结合条件逐步放开。”

打破国有企业垄断

——打破中央企业垄断,放宽进入市场限制,国企逐步退出,减少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

——目前国资监管的责任主体不够明确,存在国资管理的“空白点”,容易导致国有资产的流失,应实现政企分开,改变国有资产管理模式。

——放宽入行门槛,创造公平的投资环境,促进民营经济发展。

背景:垄断仅仅是国企治理不力的结果,它只是问题的表征现象。如果对国企改革只就垄断而反垄断,只就垄断而进行所谓的“私有化”和“社会化”肢解,那么国企改革也还真有可能沦为一部分利益集团的分羹大宴。

以法治凝聚改革共识 篇4

一、单项选择题

1.“深入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使更多事项在网上办理,必须到现场办的也要力争做到‘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政府这一举措可以

①简化政府审批程序,提高政府行政效率 ②规范公共权力行使,推进政府依法行政 ③扩大公民政治权利,保证公民有序参与 ④提高政府管理水平,确保司法公正透明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② D. ③④

2.十八届四中全会指出,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必须坚持立法先行。发挥立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要抓住的关键是 A. 提高立法质量 B. 恪守以民为本 C. 立法为民理念 D. 公正、公平、公开原则

3.近年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农兽药残留超标、非法添加有毒有害物质等食品安全问题。总书记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及有关部门要严防严管严控食品安全风险,保证广大人民群众吃得放心安心。确保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各级政府需要

A. 不断健全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B. 严厉打击违反食品安全法的犯罪行为 C. 严格依法行政,加强市场监管 D. 参政议政,充分发挥好监督的作用 4.对漫画的理解正确的是

①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行使权力 ②我国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

③任何公民的违法行为都要受到法律的追究和制裁 ④公民应该增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培养法治精神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5.“唯奉法者强,唯明法者进。”十九大报告提出,全面依法

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必须坚持厉行法治,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这一论述在山西广大党员中产生了强烈共鸣。坚持厉行法治要求

A. 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率先做尊法守法的榜样,带动其他公民,共同守法 B. 现代社会公民,不违法乱纪

C. 青少年只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即可 D. 广大人民群众建设法治政府

6.我们出生后,父母就会到当地的派出所给我们办理户口登记;十八岁之前,我们会受到未成年人保护法的保护;成年后,我们将走上工作岗位,又与劳动法紧密相连;到了一定年龄,我们又将依据相关法律退休。这告诉我们 ①公民的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

②有了法律,我们就不会再受到任何伤害

③公民要学会在法治状态下生活,增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意识 ④假如我们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法律就与我们无关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7.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必须坚持厉行法治。厉行法治就要 ①加强法治宣传,放弃道德教化 ②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树立法治思维

③培养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念、契约精神、规则意识 ④自觉养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的习惯 A. ①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④

8.近些年来,清新之风激荡中国政坛,各级政府纷纷采取了政务公开、开门立法、价格听证、重大问题集体决策、问责制度等做法。其中,政务信息公开制度深受广大众的欢迎。这主要是因为

A. 能化解各种矛盾,促进社会和谐 B. 有利于公民直接行使管理国家事务的权力 C. 是政府依法行政的表现

D. 增强了政府工作的透明度,努力建设法治政府

9.我们出生后,父母就会到当地的派出所给我们报户口;十八岁之前,我们会受到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的保护;成年后,我们将走上工作岗位,又与劳动法等法律紧密相连;到了一定年龄,我们又将依据相关法律退休。这告诉我们 ①公民的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 ②要实行依法治国,建设法治中国

③公民要增强法律意识,依法办事,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④只要合法权益不受侵害,法律就与我们无关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10.“不要问我为什么,领导说动手我就动手,他说拆我们就拆。”生活中诸如此类的“权大于法”现象

①无可厚非,政府也有做错的时候

②权力凌驾于法律之上,是法治社会的“毒瘤” ③启发我们应让法治意识刻在每一个执法者的心中 ④是权力“任性”的体现,必然有害于法治中国的建设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②③ D. ②③④

二、非选择题

11.材料一 “两会”的召开是中国凝聚民智共谋发展的重要途径,彰显着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优越和光辉。实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中国是真正有底气的中国。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以蓬勃发展的成就和

群 2

一往无前的活力,让世界看到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强大力量。(1)为什么说“实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中国是真正有底气的中国”?

材料二 法安天下,德润人心。总书记强调,推进社会主义法治中国建设,要既讲法治又讲德治。(2)法治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3)“法安天下,德润人心。”这对建设法治中国有什么启示? 1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材料一体现了我国政府的宗旨是什么?(2)以上材料启示我们应怎样建设法治政府? 13.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开启了全面建设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的新征程,推出设立国家宪法日,建立宪法宣誓制度,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等新举措。某校九年级(1)班同学准备就本市民主与法治建设展开调查,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1)调查计划:调查小组需要了解本市社区市民的民主意识和政府的行为,请你帮他们安排一个合理的调查步骤,使他们的调查能够顺利展开。①整理资料,就调查结果进行分析讨论。②撰写调查报告。

③制订调查计划,拟订调查提纲,明确组员责任。④开展调查活动,收集相关资料。(按顺序填写相关序号即可)(2)请你为本次调查活动设计两个调查问题。(3)参加这次活动有什么意义?

参考答案

1-10.CACAA ABDAD 11.(1)①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一种新型的民主,它从中国的社会土壤中生长出来,在实践中不断得到验证,是有生命力的。②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③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④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有助于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实现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和谐稳定、国家繁荣富强。(2)①实行良法之治。②实行善治。

(3)①建设法治中国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既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②以法治体现道德理念,强化法律对道德建设的促进作用;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强化道德对法治文化的支撑作用。③法律与道德相辅相成,法治与德治相得益彰。

12.(1)我国政府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政府的工作要对人民负责,为人民谋利益。

(2)①政府必须依法行政,防范行政权力的滥用,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提高政府公信力,推进民主法治建设进程。②政府要依法行政,全面推进政务公开,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促进政府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③公民要积极参与,献计献策,主动监督,促进政府依法行政。13.(1)③④①②

(2)示例:①如何增强公民的民主意识?②怎样厉行法治?③如何建设法治中国?④怎样建设法治政府?⑤公民可以通过哪些途径行使民主权利?;等等。(两个即可)(3)①有利于引导学生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学会分享,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亲社会的行为。②有利 4

凝聚金融青年共识汇聚青春力量 篇5

——金融系统青年联合会第二届委员会全体会议在京召开

1月25日至26日,全国金融系统青年联合会第二届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紧扣时代主题,牢记根本宗旨,全面回顾了全国金融青联成立以来的工作,阐明了新形势下金融青联工作的目标和要求,部署未来四年全国金融青联的主要工作任务。会议听取了《全国金融系统青年联合会第一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全国金融系统青年联合会第二届委员会关于<全国金融系统青年联合会组织和工作细则(修正案)>的决议》,选举产生了第二届全国金融青联领导班子。

会议认为,第一届全国金融青联成立以来,各级青联组织能够紧紧围绕大局,团结凝聚金融行业的广大青年与时俱进、勤勉工作、力争上游,积极投身金融业迅猛发展的大潮,在加强青年思想引导、服务青年成长成才、促进青年建功立业、引领青年奉献社会、强化对外交往等方面做出了许多工作,为推动金融业的改革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会议指出,金融青联委员是学历高、业务精、有创新精神的优秀青年集合体,是促进金融业改革发展、开拓创新的骨干力量。金融青联要紧紧抓住这个群体、依靠这个群体,进一步强化机遇意识、实干意识和创新意识,引导委员跟踪了解金融发展新趋势和金融需求新特点,组织委员围绕金融业重大战略问题深入研究、建言献策,形成有价值的成果,服务中心工作发展。要注重发挥委员的示范效用,引导和发挥好广大金融青年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凝聚青年共识,汇聚青春力量,团结组织广大金融青年积极投身金融业改革发展的大潮,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金融行业又好又快发展发挥生力军作用。

会议强调,全国金融青联必须坚持思想引领,广泛汇聚金融青年为民服务、奉献社会、报效祖国的青春合力。必须坚持服务为本,尽心竭力为青联委员和金融青年搭建成长平台、架设展示舞台。必须坚持把握主线,紧紧围绕我国金融改革发展的大局,有效发挥金融青联组织作用。必须坚持解放思想,积极探索贴合青年需求、富有时代特色的工作载体和品牌。必须坚持开放包容,努力建设覆盖面广、代表性强、影响力大的金融青年家园。必须坚持自我完善,不断增强金融系统青联委员的感召力和青联组织的吸引力。

会议提出,全国金融青联要抓住契机,针对金融青年的实际,努力搭建各类思想引领平台,用“中国梦”打牢金融青年共同思想基础。要用改革意识在服务大局中发挥更大作用,自觉把青联工作放到国家经济建设和金融事业发展大局中去思考和把握,构建人才高地,围绕重大问题建言献策,加快金融创新,促进金融效率提升,深化创先争优,促进服务水平提升。要用服务理念构建金融青年人才脱颖而出的机制,努力发现、培养和举荐青年人才,构筑金融人才高地,积极为青年学习成长创造条件。要用开放视野拓展金融青联参与区域、国际事务的新领域,树立走向世界、博采众长的开放观念,增进中国金融青年同各国、各地区青年的相互了解和友谊,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青年人才。要用打铁还需自身硬的精神加强金融青联组织的建设,积极推进自身建设的改进和创新,不断提高组织向心力和凝聚力。

大会选举了二届全国金融青联领导机构。选举郭鸿为主席,选举丁志杰、丁明、王军辉、王建军、王巍、孔华明、田丰、白伟群、朱进元、朱鹤新、刘春航、刘珺、李振江、李云泽、李海鹏、肖星、谷澍、宋宏谋、张云亭、赵蓉、胡章宏、曹彤、盛和泰、康华平、梁惠江、谢志斌、薛松岩为副主席,还选举于泳等99名同志为常务委员会委员。

据了解,全国金融青联二届一次全委会委员从十多年前的300多人增加到本届的548多人,界别从上届只有银行、证券、保险三个,扩展到本届包含地方金融、外资金融、民营金融、海外金融,并创新性地增加了金融媒体、金融教育等界别。新一届金融青联委员会的扩大,不是简单人数和界别的增加,集中体现了近年来金融改革发展的成果,也突出反映了下一步

金融青联工作开展的需要。

中国银监会党委委员、副主席郭利根,团中央书记处书记、全国青联副主席汪鸿雁出席会议并讲话,中国人寿集团党委委员、副总裁崔兰琴代表金融机构党委致辞。各中央金融机构分管青年工作党委领导及青联委员近500人出席会议。

用核心价值观引领思潮凝聚共识 篇6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24字概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各界广泛认同、普遍接受、一致认可、共同追求的主流价值观,是各种社会认知的最大公约数。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有利于冲破思想迷雾、廓清模糊认识,有利于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有利于团结最广大人民群众,夯实全面深化改革的思想基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新闻媒体责无旁贷。新闻媒体要发挥传播社会主流价值的主渠道作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到采编全流程、贯穿到每一条稿件、每一块版面、每一个节目之中。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不断巩固壮大主流舆论阵地。要强化传播媒介管理和行业自律,做到一切报刊图书、广播影视、舞台剧场都不为错误思想观点提供空间,切实增强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责任意识和职业能力。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必须高度重视网络传播阵地建设。当前我国网民达

6.18亿,网络舆论已经成为社会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空间的特征使之成为错误思想观点的集散地和散布谣言的高发区,一些严重违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丑恶现象通过网络广泛传播。为此,需要依法加强网络社会管理,加强对网络新技术新应用的管理,推进网络法制建设,规范网上信息传播秩序,打击网络谣言和违法犯罪,使网络空间清朗起来。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必须高度重视文化建设。要把精神文化产品作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发挥精神文化产品育人化人的重要功能。文艺工作者要站在人类灵魂工程师的高度,弘扬真善美,贬斥假丑恶,用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精品力作传递时代强音、推动社会进步。

以法治引领和推动高教改革 篇7

自1999年1月1日至今,高等教育法已经施行17年,在这17年里,中国高等教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无论是高等教育的规模、质量、教育管理体制、大学治理结构,还是人民群众对高等教育的需求,都发生了改变。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要发挥法治的引领和推动作用,深化高等教育改革,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高等教育法应该修改和完善。”在马怀德看来,高等教育法涉及内容很多,从修改的内容来看,此次修改有非常强的现实针对性,是根据高教的现状和问题,针对当前的急需和特殊要求进行的修改。

明晰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

马怀德将此次修订的7个法律条文归纳为5类。第一类是对高等教育方针和任务做了补充和完善。

高等教育法第四条,将基本方针增加3部分内容:一是增加“为人民服务”,二是增加了要“和社会实践”相结合,三是受教育者发展内容方面增加“美”。

“这样就比较完整了。”马怀德表示,从高等教育发展现状来看,首先,要引导培养学生树立人民利益至上的观念,从教育的价值理念来讲,所以增加“为人民服务”;从培养内容上来看,应用型人才在人才培养结构中占有重要比重,他们必须与社会需要相适应,要增加“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在培养规格上,美育也很重要。

与之相关的是,第五条关于高等教育的任务,在人才培养目标中,增加“社会责任感”的要求。“这是非常必要的,人才培养要以德为先,立德树人最重要的内容就是社会责任感,此次修改符合现代教育观和高等教育发展导向,也符合问题导向。”马怀德说,现在培养的不少人才缺乏社会责任感,这是需要引导的。

下放设立高校审批权限

此次修订内容第二类是高教管理体制的改革和完善。高等教育法第二十九条第一款,将设立高等学校的审批权一分为二,分类审批,以放权为主,规定设立实施本科及以上教育、专科教育的高等学校,分别由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省级人民政府审批。

为何要将审批权下放?在马怀德看来,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是新一届政府深化改革、开创新局的施政策略,也是今后一个时期深化职能转变工作的“着力点”。

“之前的教育管理体制权限比较集中,对设立高校的授权,也不是特别明确。此次教育行政审批权下放,符合简政放权的要求,有利于释放市场的活力,激发设立高校的社会意愿,对促进高等教育的发展,用市场的方式和社会资源力量推动高等教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马怀德表示。

第二十九条第二款明确,审批高等学校的设立,将应当“聘请”改为“委托”由专家组成的评议机构评议。马怀德认为,这也是政府职能转变的体现,让专家组成的评议机构有了更明确的权限范围。

强化高校学术委员会作用

新法修订的第三类内容是在高等学校的组织和活动方面,细化和明确高校学术委员会的职责,第四十二条,明确学术委员会有5项职责。

“之前也有规定,但比较简单,此次明确规定学术委员会有5项职责,其中,审议学科、专业设置,教学、科学研究计划方案,以及评定教学、科学研究成果,这两项是之前就有的,这次增加调查处理学术纠纷、调查认定学术不端行为,以及按照章程审议、决定有关学术发展、学术评价、学术规范的其他事项等3项职能,其中最后一项是兜底条款。”马怀德介绍说。

为何要明确学术委员会职责?在马怀德看来,这是为了适应高校内部治理结构的需求,也是高校内部治理结构改革成果的体现。

“教育规划纲要实施之后,高校在进行内部治理结构的改革和探索,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强化教授治学,分清楚高校内部几类不同的权力和责任,强化学术委员会履行学术职责,比如,学术不端问题,处理学术纠纷,就是专业和学术问题,由学术委员会履行职责,更能体现教授治学,增强教授的使命感、责任感,调动教授在内部治理体系中的作用。”马怀德表示。

完善高等教育评估体系

改进高等学校评价模式,完善高等教育办学水平和质量评估体系,是此次修订的第四类内容。第四十四条明确,高校应建立本校办学水平、教育质量的保障与评价制度,教育行政部门负责组织专家或者委托第三方专业机构对高等学校的办学水平、效益和教育质量进行评估。

马怀德表示,这就明确了学校在办学水平、教学质量评估方面的权限,同时,还规定要及时公开相关信息,接受社会监督,这有利于高等教育办学水平和质量的提升。

此外,此次修订还在高等教育投入机制和营利问题上有了制度性突破。第六十条,对教育经费机制进行调整,明确举办者、学生、学校三方都要付出和投入,要实行以举办者投入为主、受教育者合理分担培养成本、高等学校多种渠道筹措经费的机制。

为了与民办教育促进法修订相衔接,第二十四条删除设立高等学校,不得以营利为目的的内容。马怀德表示,这也意味着国家财政将主要关注普及教育、义务教育,其他的教育领域将慢慢引进一些社会资本,向社会化方向发展。高校投入是多元的,办学形式也应当多元。今后,营利类高校就要按照企业的方式进行运行和管理,其属性、定位及责任更加明晰。

(来源:《中国教育报》 万玉凤 柯 进∕文)

链接

修改实现制度性突破

2015年12月2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教育法和高等教育法的决定,对教育法、高等教育法做出部分修改。综观此次修法,有4点内容特别值得关注。

一是对完善教育基本制度有明确表述。增加教育应当坚持立德树人,对受教育者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增强受教育者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规定;增加国家采取措施促进教育公平,推动教育均衡发展的规定;增加关于完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加快普及学前教育、推进教育信息化和培养国际化人才等内容。

二是修改决定指导下的国家财政将主要关注普及教育、义务教育,其他的教育领域将慢慢引进一些社会资本,向商业化、社会化方向发展。新修改的教育法删除了“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举办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规定,修改为“以财政性经费、捐赠资产举办或者参与举办的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不得设立为营利性组织”。新修改的高等教育法同时删除了“设立高等学校不得以营利为目的”的规定。

三是下放设立高校审批权限,完善了高等教育办学水平和质量的评估体系等规定。新修改的高等教育法规定设立实施本科及以上教育、专科教育的高等学校,分别由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省级人民政府审批;强化高校学术委员会作用,规定学术委员会有权调查、处理学术纠纷,调查、认定学术不端行为,审议、决定有关学术发展、学术评价、学术规范的事项;改进高等学校评价模式,规定高校应建立本校办学水平、教育质量的保障与评价制度,教育行政部门负责组织专家或者委托第三方专业机构对高等学校的办学水平、效益和教育质量进行评估;完善高等教育投入机制,高等教育实行以举办者投入为主、受教育者合理分担培养成本、高等学校多种渠道筹措经费的机制。

以法治凝聚改革共识 篇8

2012年05月17日13:44来源:光明日报

编者按

在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各类社会矛盾大量涌现的今天,如何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更好更有效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司法需求,不仅是法律实务界的自我追问,也是人民群众的殷殷期盼。5月10日,由本报和中国审判理论研究会、中国人民大学、华东政法大学、最高人民法院中国应用法学研究所、人民法院报社、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在南京共同主办的“人民法院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理论与实践论坛”,正是寻求司法如何促进社会管理创新追问的有益尝试。论坛上,来自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和全国部分法院代表一起,围绕人民法院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思路和模式、路径和载体、体制和机制,人民法院推进社会管理创新与司法规律、能动司法的关系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我们摘要刊登论坛上的精彩发言,与读者一道关注我国社会管理创新的法治化进程。

尊重司法规律是法院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前提

胡云腾(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主任)

就司法而言,各国在和平时期的司法职能都表现为社会管理职能,司法的诉讼纠纷解决功能、社会矛盾化解功能、公民权利救济、保障功能和公共权力监督、制约功能,无一不与社会管理和发展密切相关。人民法院每年的司法活动涉及亿万人的生产生活和矛盾化解,可以直接为社会管理作出重要贡献。尤其在社会管理水平整体不高的现实情况下,司法的管理责任更大,作用更大,贡献也可以更大。

人民法院是社会组织系统中的子系统,在加强与创新社会管理中,人民法院承担双重责任:首先要履行好法院这个子系统或小社会的管理创新责任。只有把人民法院的内部事务管好,把法院受理的各类案件审判执行好,把法院工作人员队伍管好,使国家投入的司法资源发挥最大的社会效益,使宪法和法律赋予人民法院的审判职能发挥到极致,使人民法院创新社会管理的能力与水平始终处于领先水平,才算基本履行了创新社会管理的职能与责任。

其次,要以能动司法理念为指导,履行促进或推动社会管理创新的责任。从管理的角度讲,法院既是审判机关,也是公共管理部门,负有维护社会秩序,管理社会事务的社会责任。实践证明,充分发挥司法职能作用,不仅能够实现法院管理创新,而且能够推动、引领社会管理创新。最高人民法院出台的很多司法解释和规范性文件,全国法院创造、总结的大量管理经验及提出的很多司法建议,对于创新经济管理和社会管理,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出现了很多“一条司法建议堵塞了一个管理漏洞”,“一件司法解释提升了一个行业管理水平”的生动事例。

孙佑海(最高人民法院中国应用法学研究所所长)

人民法院推进社会管理创新,要立足于审判工作实际。审判执行以及审判管理是人民法

院工作主业,加强审判执行工作,做好审判管理,本身就是社会管理创新的组成部分。要严格依法裁判,分清是非曲直,引领社会发展的法治化方向。要运用司法政策促进社会和谐,将法治落实在社会管理的实践中。要从现实国情出发,坚持能动司法,以司法建议、联席会议、大调解机制等方式和渠道积极支持党委、政府从事社会管理工作。法院推进这方面工作,也有利于推进社会和谐稳定。要研究和遵循司法规律。参与社会管理创新要有自己的边界,与审判执行工作、办好案件、推进社会管理法治化密切相关。总之,核心在于,人民法院要立足审判本职,着力推进社会管理法治化,推进我国社会依法有序治理。

夏锦文(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

通过对当前人民法院创新社会管理具体实践的梳理与分析,我们发现存在三个方面的倾向,即行为方式的模仿性、内容选择的随意性和主题内涵的扩张性。

行为方式的模仿性是指各级人民法院创新社会管理的具体行为方式过于简单,往往是参照行政机关的思路进行简单化模仿。众所周知,司法权不同于行政权,如果将某些做法归结为创新的特殊寓意,则是对司法权属定位的模糊化处理,应得到及时矫正与纠偏。

内容选择的随意性是指人民法院创新社会管理的具体事项选择方面具有较大的随意性,尤其表现在基层相关类型案件的处理程序选择。基层人民法院处于各类矛盾纠纷的解决机制最前端,其案多人少的现实性问题尤为突出,因而对案件处理程序走向简易化选择是颇为现实的做法,其随意性也就较为普遍。

主题内涵的扩张性是指人民法院创新社会管理在实践中具有跨越司法权运行边界的倾向。在实践中,各级人民法院参与除审判以外的其他社会活动是否是司法权运行空间的延展与扩张,值得深入进行考察与分析。我们的基本判断是,人民法院创新社会管理的主题内涵应紧密围绕审判权的实践轨迹进行考量,同时在参与其他社会活动过程中仍然需要谨记权力运行的边界内涵。

张志铭(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

当前,“涉法上访”居高不下、愈演愈烈,影响社会安定,困扰政府治理。近几年,司法机关在求解“涉法上访”难题、摆脱困局方面作出了巨大的努力。我认为,从长远看,从实现社会法治化治理的要求看,对于“涉法上访”等各种法律问题的解决,还是应该立足于制度的常规运作。

法治的正当性和有效性所在,是注重制度的常规运作。而常规运作一般均排斥超越于制度常态的人的权威和作用,在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公事公办”、“依法办事”,是制度的非人格化运作。在权威的配置和树立上,应该实现从领导人到具体制度、程序规则、职司部门和人员的重心转移,赋予制度的常规运作及其结果以足够的权威性。要随时注意在推行法治的过程中对人们习以为常的人治思维进行检讨,并逐渐地、不失时机地加以克服。同时,对于“上访”等各种不满于制度常规运作结果的现象,在营造宽松的社会交流空间、建立合理的补救渠道之外,还要更多地待之以平常心,尤其不能在制度建设上、在社会治理中因循传统思维惯性,消减、无视制度常规运作的权威和效率。一句话,法治的常态是制度的常规运作。

坚持能动司法是法院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理性选择

付子堂(西南政法大学校长)

对于能动司法,法学理论界前两年在这个问题上有不一致的认识,我自己也是逐渐接受了能动司法的概念。现在可以得出结论,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是能动司法的应有之意。我的体会是,在这个过程中,应当重点处理好四对关系:一是司法机关主导审判与社会成员参与司法的关系;二是审判职能与服务职能的关系;三是内部管理和社会管理之间的关系;最后是人民法院推进社会管理创新与坚守法律底线的关系,无论何时,司法机关都应该坚持依法独立审判,坚守法律底线。

刘旺洪(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

人民法院作为行使国家审判权的司法机关,在创新社会中处于特殊重要的地位,具有特殊重要职能。我认为,能动司法作为人民法院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突破口和基本路径,是一种合适的、理性的选择。

第一,能动司法应当作为人民法院在行使司法权的过程中积极回应社会变革需求的司法理念和实践导向。在司法实践中,法官有权运用一定的工具对个案进行自由裁量,实现法律抽象正义向个案公正的转换,这决定了司法本身就具有一定的能动性。当前社会结构的深刻调整、利益关系的深刻变化,新的社会管理的价值诉求和社会管理法治的相对滞后,必然要求法院和法官通过司法能动作用的发挥,积极参与推动社会管理创新的生动实践,为社会管理提供坚强的司法保障服务。

第二,人民法院只有通过能动司法参与社会管理创新,才能实现司法的社会效果和法律效果的统一。一个好的司法裁判必须在形式上具有合法性,符合法律的内在精神、基本原则、规范和程序,以维护国家法制的统一和权威;必须在实体上合理配置争议各方的利益,达致各方利益的总体均衡,实现司法公正,以有效化解社会矛盾、得到社会广泛认同,实现良好的社会效果。

李友根(南京大学法学院院长)

司法建议是在我国特殊的法治国情背景下,人民法院基于人民司法、能动司法的基本理念和社会责任感所主动作出的司法服务。在研讨和探索人民法院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时代话语中,应当对司法建议工作保持清醒的认识。

现实而言,处于当下社会矛盾尖锐、社会转型激剧的大环境下,人民法院为了更好地履行自己的社会责任与社会担当,不可能对发现的社会问题超然物外,但也应当逐渐引导社会主体提升自己的法律意识与法律水平。因此,应该加强司法调研,将司法建议的重点从个体性案件转向类型化、整体性案件的梳理与研究,从而以司法者的眼光分析、预测经济社会发展变迁过程中可能的风险与问题,并以司法建议等形式向政府部门、立法机关提出制度性的预防、规范、管理方案与对策,从而真正成为推动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力量。

着眼基层实践是法院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路径

胡道才(江苏省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

人民法院通过对典型案件的审理,不仅解决了个案纠纷,同时也为民众提供了大量的社会规范。典型案例相对于抽象的法律来说,其传播范围更广,更易被公众所理解和认可。因此,发挥典型案例的社会规范效应是新时期人民法院促进社会管理创新的有效手段。

然而,在当下的司法实践中,由于过于强调“案结事了”的司法政策,导致某些法院以功利主义方式对待司法调解,一味追求调解率,当判不判、盲目调解甚至违法调解的现象时有发生。调解会模糊行为的规则界限,而且调解结果也不需要进行详细的法律论证,从而使对社会具有规范指引作用的大量典型案例由于调解或撤诉而丧失了。

我们认为,司法的正当性来源于司法裁判的合法性,案结事了的司法观念固然有利于眼前社会矛盾的化解,但从实际运行结果来看,“案结”通常是通过调解的方式、以一方当事人合法利益的牺牲为代价来“事了”的,这种解决纠纷的方式如果不严格限定在当事人自愿的范围内,极易损害司法公正和司法功能定位。当然,不能否认,也有极少数调解案例具有典型示范作用,但却太少了。我们认为,“审判的价值不仅仅在于解决私人的纠纷,更重要的是通过解释法律来实现自身的价值。”司法机关的价值就在于通过依法裁判去维护社会的法治秩序,“司法的目的在于维护一种不断展开的行动秩序”,在倡导社会管理创新的时代背景下,应当重申规则治理,积极发挥案例的社会规范作用,当判则判,以典型案例中所体现的法治精神去影响、指引民众的行为,培养民众的法律意识,从根本上减少社会纠纷的发生。

李瑞翔(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院长)

我认为,通过审判实现公平正义,就是法院对社会管理创新的最大贡献。审判委员会是我国法院特有的一种审判组织形式,也是我国审判制度的一大特色。当前,审判委员会管理职权分散,数据信息难以有效搜集整合;行政色彩较重,法官的认同度不高;偏重于个案管理,宏观层面的管理不够。

审判委员会作为最高审判组织应该发挥审判管理的中枢作用。2010年,我们建立了以审委会为统领的一体化审判管理体系,解决管理统筹性问题。首先,我们成立了具有正式编制的审委会办公室,作为审委会日常办事机构,主要行使审判管理职权,并根据授权行使部分审判职能。其次,审委会每月搜集基础管理数据,对数据信息统一归口使用,形成一份审判质效表,由此建立了审判运行态势分析机制。第三,我们还建立了争议事项协调机制,有争议的问题以审委会决议的方式解决。

我们还建立了审判委员会评议制度和评议规则。审委会有权每年选择一到两个部门进行专项评议,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我们同时设立了案件质量自律委员会,委员会的成员由法官选举产生,由法官来评查法官、自我管理,强化了法官的主体地位,用符合审判规律的方法来抓审判,得到了法官的认同。

郭卫华(湖北省汉江中级人民法院院长)

依法审判,对诉争纠纷作出权威裁判,是人民法院的基础和中心工程。“定纷”只是解决

纠纷,并未“止争”。司法的更高目标是化解纠纷,缓解当事人的矛盾,促进社会和谐。案件诉至法院,立案、开庭、合议,宣判,程序不复杂,效率高的话,几个工作日即可完成。但司法不是简单的一判了之,我们更需要关注裁判的结果。如果一份判决,不仅使双方当事人纠纷没有解决,反而使矛盾激化,造成当事人之间剑拔弩张的局面,形成影响社会稳定的不安定因素,那这份判决肯定不是份好判决。司法是要修复被破坏的社会关系,从根本上化解涉诉矛盾,它担负着化解社会矛盾、保障人民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职责。我们不能仅仅满足法律教条主义的适用,而是要追求真正地“案结事了”。所以,人民法院推进社会管理创新要以社会和谐为最高目标,这样的创新才有实际意义。

本版稿件均为本报记者

上一篇:七夕的优秀古诗欣赏下一篇:《但愿人长久》教学设计、练习及反思-精选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