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美术新课标》心得体会(精选13篇)
杨玉枝
美术新课程标准打破了传统美术教学的知识框架,从全新的角度,按学习方式,把美术课程分为四个领域,即“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从新课程划分的四个学习领域中,我们可以看出,不论是外化能力,内化品质,还是探索未知,体验成功和情感,新课程赋予了新教材很多体验性的学习方式。低年级的美术课程主要是以造型游戏为主,让学生在“玩乐”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学会交流和合作。有关于“造型•表现”的内容在课程中占了很大部分,它是课程内容中覆盖面最宽,分量最重的部分,如何带领和引导学生在游戏中更好的发现问题、学习知识、体验学习的乐趣,是教师需要解决的问题。在美术学习活动中,“造型•表现”领域的学习方法有多种,教师应从教材的内容和学生需求出发,让每一堂课都成为学生对客观世界意义的领悟,对生命意义和对生命价值的体验,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长久兴趣。
如何培养学生的“设计•应用”能力是我们每一个美术教师面临的重要课题。“设计•应用”学习领域的活动方式既强调体现设计的创造意识,又具有特定的功能性特点,这特点决定了该学习领域所涉及的内容较为广泛,同时又与生活紧密相关。“设计•应用”学习领域由现代设计基础、传统工艺美术两部分组成。设置“设计•应用”学习领域在于培养学生形成设计意识和一定的动手实践能力。因此,作为美术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就一定要注意多从学生实际生活出发,让他们参与那些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实际感受有联系的活动,并要求学生将所学的知识、技能应用与对这些事物的感知、理解和表现之中。美术课不等于画课,这个观点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应当从小培养学生的设计意识,在孩子们的早期生活时,教会他们按照美的规律去设计,学会自己布置房间,合理的布局构成美感,生活中处处需要设计。让从小学会动手做,十分重要。让学生接触材料,接触工具,动手做出简单的器物来,对生活物品进行配置,为生活创造方便与舒适。对与“设计•应用”这一学习领域,应当强调设计是与人类的造物活动和发明创造密不可分的,从小培养学生的设计意识,对于提高未来人才素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欣赏•评述”这一学习领域的提出,能更好的让学生通过感受,欣赏和表达等活动的方式,内化知识,形成审美心理结构。欣赏与评述是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的重要途径,从素质教育的角度指出了人的发展所不可缺的一个重要部分。当代艺术的发展,它呈现出与生活的联系日益密切的态势,每一个儿童将来都会接触到艺术,从某种意义上说,理解和欣赏艺术的能力对儿童将来的发展来说是更重要的,至少,在儿童应具有的艺术素养结构中它不应是被忽略的一块,当然艺术创作与欣赏又是不可分的,欣赏本身就是艺术创造的一部分,而在我们新的《美术课程标准》中,正是针对我国美术教育中一些薄弱的环节做了全新的改革。其中,“欣赏•评述”学习领域就是指学生对自然美和美术作品等视觉世界进行欣赏和评述,加强美学修养,逐步形成审美趣味和提高美术作品等视觉世界的感受,认识和理解,通过“欣赏•评述”领域的学习活动,学生可以多角度欣赏和认识自然美和美术作品的材质,形式和内容特征,了解中外美术发展的概况,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发展审美能力。
“综合•探索”这一全新的学习领域,是对美术教育教学观念、教学目标和教学方式的一种突破,从跨学科的角度,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弥补各科课程的不足,加大了教育内容的深度和广度,提高了学生综合运用的能力,并有效地运用各科课程资源,充分发挥了美术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要求教师在设计教学方案时应加强跨学科教学的研究,寻找美术各门类,美术与其他学科,美术与现代社会之间的连接点,树立新的美术教育观和人文为本的学生观,依据新课程标准的精神大胆改革创新,及时总结反思,设计出富有新意和深层次文化内涵的综合探索课。
一、新课标背景下小学美术绘画教学的基本现状
1.对美术教学基本教学内容的界定比较模糊
由于美术教学范畴比较广, 包括绘画、环境艺术、动画、平面设计等多个方面, 因此, 对于小学生而言, 教师的教学内容只能是基础的绘画教学, 而不是全面的美术教学, 因为该阶段学生的认识能力和对艺术的审美意识还远没有达到这种品鉴分析画作的境界, 所以,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 教师应该将绘画教学作为最基本的教学方向, 同时需要从绘画色彩的讲解到具体画法的分析上进行细致教学, 而不是全面地让学生去了解整个美术的研究范围。
2.新课标要求下加强对学生个人素质的全面发展
小学生的认知能力正处于逐步加强巩固的阶段, 因此, 其个人素质的全面发展不仅有助于学生今后价值观、世界观的完善, 还能增加其个人才艺。 而对绘画教学, 可以从视觉艺术范畴对学生的个人审美意趣和对具象事物的感知通过纸质或电子的媒介展现出来, 这对于学生个人思维的锻炼非常有帮助, 因此, 小学阶段的美术绘画教学必须从学生的个人心智发展和对具体绘画的对象进行细致把握, 这也是美术教学中需要注重的重要方向。
二、新课标下小学美术绘画教学的特点
1.学生一般喜欢简笔画和色彩画
这种需要是由于该年龄段的学生对绘画的认识和理解程度受到限制而简笔画和色彩画刚好符合其接受能力的范围, 同时学生对于这两种类型的绘画方式也比较认可, 因为简笔画的画法一般是采用铅笔或者单一颜色的画笔去完成, 流程简单, 而且几乎不用涂抹颜料;而色彩画一般可以直接用彩笔去完成, 学生可以自由发挥, 这刚好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状态。
2.绘画教学主要注重学生的具体操作反馈
由于美术教学中绘画教学的特殊性, 而且绘画教学的操作要求较高, 因此教师在具体的绘画教学中一般都会在讲解某幅画作后要求学生去临摹或者自由发挥, 学生在完成绘画后与教师进行沟通将自己绘画的思路同教师进行分享, 也就是学生将实践后的反馈同教师对该画作的分析点评进行无形中碰撞, 教师给出一些建议, 因此这也是新课标背景下美术绘画教学中的重点内容。
总的来说, 小学阶段的美术绘画教学主要是围绕学生对基础绘画理论的掌握, 自己简单绘画方法的基本应用, 并且在具体的绘画过程中有自己独特的想法, 这也是新课标背景下需要培养的美术教学人才。
参考文献
关键词:新课标;美术教育;弊端;深思熟虑
一、新课程标准提出的背景
新课程标准是教育变革的客观要求。教育不能只顾眼前利益,要考虑得更加长远,每一个人受的教育对未来的发展都是非常重要的,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各种特质,开发他们的潜能,让他们的个性得以绽放。教育课程改革要实事求是,把学生作为重点对象,主要是注重他们的身心全面发展,个性、潜能的开发等几方面。而美术教育是素质教育的组成部分。作为学校教育必不可少的美术课程,它是其他课程不能代替的,它的作用和功能都是独一无二的。
二、高中美术教育存在的问题
1.学校对美术教育重视程度不够
据了解,创意人才很多都是通过良好的美术教育的培养。学习美术教育,中小学生无法表达的心情可以得到释放,并且有很好的表现能力,并提高思维能力。对创意人的培养是美术教育一个独一无二的功能,可是它没有深入人心。在现代的教学过程中,大部分学生都缺乏创意的精神,因此,创意并没有得到一定的重视。
2.传统观念制约
据调查显示,绝大多数学校重视品德的教育而忽视美术的教育,对他们课程安排也不合理,并且只有小部分高考美术生,导致美术是教育的冰山一角,根本就得不到重视,就连美术的一些基本知识学生也很难消化,更不用说美术教育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观念和创新能力了。
3.高考制度对高中美术教育产生的冲击
在高考这座独木桥上,高中生的学习都是围绕着德智进行的,他们觉得学习美术还不如写作业,上美术课只是那些艺术生的课,美术对于高考来说没有多大意义,而且大部分美术教师对于美术教学也只是走形式而已,这样学生的积极性也不高了。
三、如何改革高中美术教育
1.转变观念,正确认识美术教育
首先,学校的教育一定要和现代社会的发展相吻合。各地方的教育局要把教育等级推陈出新,分出主科和副科。然后,征求群众的建议,帮助农村中小学聘用美术教师,重点培养,争取打造一个恪尽职守的农村中小学美术教师团队。最后,加上对美术的重视,使学生能够在无顾虑的条件下学习美术,教师用专业的美术知识让学生知道美术得重要和提起美术的兴趣。
2.高度重视美术教育的重要性
教育局和学校都要加强对美术的重视,从政策和精神两方面把握,使美术这门学科能够和其他学科平等。政府要投资美术的教育,要有完善的教育体系。每隔段时间要培训美术教师,培训中没有达到要求的就要淘汰。加强美术教学的监督,监督课程的安排,不得滥用非科班的教师来教导学生。
3.提高美术教师的专业和文化素养
对于高中美术教师,他们要具备自我完善和自我教育的良好习惯,对学习的加大,在学习中发展机遇,提高自我文化修养,专业技能的強化,从而让审美素质完善。对学科基础知识的认识,涉及多方面和多层次的专业知识。有一个好的教学理念,具备实际操作的实力,了解现阶段的教育技术,更改教育的步骤,那么美术的教育素养就有了很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何芳.论人的全面发展[J].枣庄学院学报,2005(4).
[2]郭声键.我国中小学艺术教育和艺术课程改革的思路[J].中国教育学刊,2000(6).
(作者单位 安徽省界首市高级职业中学)
1、新的.课程标准,特别注重培养学生人文精神和正确的审美观念。让每个学生积极参与美术学习,促使每个学生在各自的基础上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陶冶情感,提高审美能力,增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及责任感。
2、课程标准强调注重选择,多元发展。教师教学时,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教学内容。如果条件不允许,学生不需要,可以不采纳。另外,相同的需要可用不同的对象来满足,同一的内容标准教师可以根据需要自己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这样,充分考虑了教师、学生的美术需求心理,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打开了空间,充分调动了教师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课程标准注重体验感悟,发展形象思维,培养创新意识。美术学习要建立新的现代学习观。以前教学以教师讲授知识为主,学生头脑被书本或老师框死,只会模仿,不会思考,现在必需向指导学生自学为主转变,树立“学生学会学习”的学习观,让学生人人学习。如:《有小鸟的树》一课,可以采用直观、启发教学,让学生通过录像,去观察了解各种树形,然后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你喜欢什么树?树形怎么画?然后交流。学生充分交流后,让学生自己动手画,老师只引导学生,这样就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每个学生都参与进来,通过观察、想象、探究、学生也就不觉得难了。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师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教会学生学”。因此,教师教学生学习的方法,让学生学会学习,是美术学科学习创新的主要任务。教师应打破传统的教学观念,提高和强化创新意识。
唐家泊中学刘春燕
我一直在思考:什么样的美术课称得上好课?如何更好把小组合作融入课堂中?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正当百思不得其解时,新课程改革无疑给我拨开了迷雾。进一步学习新课标时,发现新的美术课给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入了更多小组合作,让学生自己在合作中学到新知识要达到这样的目标,需要美术教师有很高的综合素养、人文素养。我认为想上好美术课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开放自由的课堂
学生一个轻松、活泼的情境中,才会乐于尝试,在不知不觉中学习到了美术的知识和技能,并获得了丰富多彩的体验,品尝到了美术活动的乐趣,身心得到舒展,情感得到释放,同时,他们的个性化创意得到了体现和展示,尽管他们的作品还不够成熟,但是每件作品都蕴含着极其丰富的情感、理想和创造性。这需要老师在尊重、关心、爱护、欣赏学生的前提下,才会达到预期效果。
二、你追我赶的学习
课堂教学是重点,如何利用好45分钟,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创造力,营造积极合作,勇于创新的合作学习氛围,尤为重要。可以进行“小组合作”,让同学进行信息交流,培养学生之间的团结合作,互相帮助的精神,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根据重难点,“小组合作”,应用集体的智慧,较轻松地解决了难点。结合作业,“小组合作”,共同完成作品可以促进同学之间的交流,提高作品的质量。
三、畅所欲言的评价
新课标的评价方式,比较开放,自由。通过欣赏评述学生美术作品,可以相互看到自己作品的不足和可取之处,相互取长补短。同伴之间进行借鉴学习,有利于培养他们宽容的合作精神和敏锐的审美鉴赏力。有助于帮助学生掌握一定的绘画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技法,培养他们的观察、思维、构图和辨别、调色能力,还能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愉快,有趣味的学习环境和气氛,消除学生心中的心理障碍,使学生感到学习没有负担,是一种享受,一种娱乐。
通过这段时间研读小学美术新课标,我收获很多,下面我将谈谈我的一些学习心得。
一、面向全体学生、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
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主人翁精神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在教学中注意摆设一些选择性的学习活动,让学生自由选择学习制作方法。比方,在“造型·表现”和“设计·应用”学习领域的教学中,我在介绍完几种表现方法之后,并不限定学生用哪一种方法,而是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兴趣,自主地选择方法,大胆、自由地表现自己的感受。在整个练习中学生还可以和小伙伴合作共同运用不同的方法进行练习,通过练习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愉悦感和满足感。
二、团结协作,培养学生与人相处的能力
我们必须把我们的学生培养成会交往的人。有分工、有协作的合作练习,不仅增长了学生的技能,提高了课堂效率,更重要的是在潜意识里教会学生如何与人相处,促进了学生之间情感的交流。如今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在家中唯我独尊。开展合作学习,让他们并肩作战,一起完成任务,这样可以让每个学生都认识到对方的重要性,体会到集体智慧的力量,从而无形中培养了学生团结互助的好品德,让他们乐于与人交往,善于与人交往。比如让小组合作完成一个用泥做成的作品,这样使学生清晰地感受到了合作的力量和集体的智慧,从而热情高涨,一节课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结束。
三、让学生“玩”得痛快,在玩中增长知识
儿童最“喜”的莫过于玩了,我抓住他们的这一特性,让他们玩自己亲手制作的东西,在玩中增长知识。如教《会转的玩具》一课时,我让同桌两人分别站到课桌两头吹动刚做好的风轮,和前后桌比一比,谁的风轮转得快,为什么?学生很快发现,风轮越圆,转得越快。于是检查起自己的风轮,看看是否要改进。同时,他们发现,风的大小与吹风的位置和风轮的转速也有着极大的关系。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善于发现问题,并能究其根源,大大丰富了教学内容,拓宽了知识面。
四、在欣赏中引导学生学习彼此的长处 在新课程“欣赏、评述”学习领域,欣赏可以是组织学生看展览,也可以是同学的优秀作业的相互观摩。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欣赏同学的优秀作业更有价值。因为对于小学生来说,模仿同学更胜于模仿老师。这是因为他们的水平接近,更易于模仿。在课堂中巧妙地摆设一些欣赏,让他们一起讨论、评价、取长补短,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这种欣赏可以是课前的,也可以是课后的。我更多的是在课堂中间组织学生观摩,因为这样可以学习到别人的绘制过程和技巧,利于学生及时地对自己的实践进行调整,这对拓宽思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是极有意义的。
总之,新课标下的课堂教学,应是通过师生互动、学生之间的互动,共同发展的课堂,是一堂堂生本课堂。它既注重了知识的生成过程,又注重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和能力的培养。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对教材的处理、教学过程的设计以及评价的方式都要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以提高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宗旨,这才是课改的最终目标。
关键词:新世纪,多能力,教学改革,多媒体教学
在传统的美术教学模式上主要以老师的讲解和学生的练习、巩固为主, 不能充分的发挥学生认识的主体性, 其主要原因就是理性知识多而感性材料少, 由此造成学生注意力下降。《小学美术新课程标准》就指出, 教师应尽可能尝试计算机和网络美术教学, 引导学生利用计算机设计、制作出生动的美术作品;鼓励学生利用国际互联网资源, 检索丰富的美术信息, 开阔视野, 展示他们的美术作品, 进行交流[1]。如果引用电教媒体的运用, 把老师的个讲转化为引导学生主动的听学, 使枯燥、呆板的教学模式变得丰富多彩;所以, 在现代的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 能够极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使用多媒体教学, 也是现在课堂教学中一种崭新的教学模式, 也还是辅助教学的一种手段。
随着《美术课程标准》的落实, 传统的美术教学模式已不再适应时代的发展, 教学并不单单以灌输知识为重, 而是越来越注重学生全方面能力的培养, 特别是在挖掘学生的创造性, 探究问题, 以及在实践中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应该把主动权交给学生, 培养学生的美术兴趣, 改革美术课的一贯教学方式, 构建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法, 提高学生对艺术的热衷与提高学生整体素质。总之, 跟着时代的变化、改变传统的育人观念, 树立“多能力”的综合培养。
所以, 我们都知道美育观重点是人的全面发展、人的整体素质的全面提高, 并且力争人的全面的最优化发展。要转变传统的育人观念, 以培养人的创造能力、审美观和审美情趣为出发点, 将美学与其他学科互相渗透乃至融合。不拘于某一种单一的教学模式, 全面性教学, 育多能力的人[3]。这种美术课的改革可以通过美术教育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 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康的审美情趣。
事实证明, 那种以教师为主, 学生为辅的课堂教授模式教授这门课程并不科学, 因为学生没能在课堂教学中取得直接的教学经验, 学生的实际教学能力便得不到锻炼, 而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教学生怎样上课, 而不是怎样学习, 用以往美术学科教学法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则难以达到这一要求, 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对本课程教学的改革便势在必行。
在美术课堂教学中, 我们不仅要教给学生必须的知识和技法, 更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积极性, 保证向课堂四十分钟要有质量[3]。因此, 我尝试各种的形式如课堂范画、实物, 配上电教媒体, 把一些难以讲解和直接获取的知识, 巧妙借助于电教媒体学生将节奏细分后对的那么严谨, 这样使音乐多了一些人性化。B组学生通过将游戏歌谣回归到游戏中去演唱, 可以更真实的表现出歌曲感情张力的变化。但是由于儿童容易受到刺激, 情感变化起伏较大, 控制力比较薄弱, 所以对于歌曲在游戏结束后可能会出现记忆低谷, 相对于A组学生需要更多反复巩固的记忆。而A组学生, 由于灌诉性的教学, 对歌曲的记忆会相对于B组学生强一些。但因为没有在游戏中的真实体验, 缺少了真实的情感领悟以及自我再创造的机会, 对于歌曲的表达显得会较为机械化。
三、总结
奥尔夫教学法使得儿童对于音乐的学习回归到了更为真实的生活中。学习音乐的方式更加的贴近于生活。这样使得儿童可以进行表现与教学, 取得效果是令人满意的。
音乐和美术这两个艺术门类被人们称为姊妹艺术[4], 实践证明, 如果将美术和音乐融合, 可以达到图音并茂、声色俱全的效果。如在上美术欣赏课时, 将绘画配上音乐, 将使学生对静止的画面产生动态的感受。把美术和音乐结合起来, 可以更好地拓展艺术空间, 增强艺术趣味, 培养学生的艺术想像力和创造力[5]。教师应该思考如何把二者更加灵活、巧妙地融合在一起, 取得最佳效果, 鼓励他们去积极地寻找各自不同的表现方法。除了美术和音乐的相互配合外, 美术与其他艺术形式也都可以很好地融合在一起, 比如, 美术与舞蹈、美术与表演等。
多媒体集形、声、光、色、动、静为一体, 突破时空限制, 可以大大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使学生积极主动愉快地参与教学活动。教学实践证明, 在小学美术课中引入多媒体教学, 可创造生动、活泼、愉悦、高效地课堂学习氛围, 优化教学过程, 提高教育、教学效果和质量, 促进教学改革向一个更科学、与日俱增先进的方向发展。
现代教学运用了多媒体, 使传输小学生教育更加直接、生动, 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掌握、探求强化新知识。
当今的教学, 运用了科技的手段, 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室进行教学, 可以使小学生的视觉和听觉等感官, 更加直接、形象的接受知识的传输, 还能使学生提高对所学的兴趣。美术的改革表现在与于各知识的相结合, 多媒体教室的运用, 可以让学生根据放映出来的视频或者音乐, 了解到与美术联系到的知识, 不但能更加好的接受, 还能增进知识、扩大眼界。
有一门新的课程是美术欣赏课, 将绘画配上音乐, 将使学生对静止的画面结合起来, 可以更好地拓展艺术空间, 增强艺术趣味, 培养学生的艺术想象力和创造力。这种教学巧妙的融合在一起, 取得最佳效果。比如让学生们画大海或者自然, 给学生用多媒体放映图片欣赏, 学生沉浸在对景象的无限遐想和神往中, 情感处于最佳状态, 加入娓娓动听的语言启迪, 从而解决了本课重点, 突破了难点, 并使学生在得到美的熏陶和情愫的滋润的同时, 积极、主动地掌握了新知, 开扩了视野, 提高了他们的认识能力, 为学生的绘画创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更为学生素质的提高创设了有利的条件。
目前我国各小学运用多媒体的优势与存在的问题有以下几点:
一、运用多媒体教学的优势
1. 多媒体现状分析以及它的作用
我国的现代教育正逐步摆脱传统的“教师—黑板—教科书—学生”的教学模式, 提出大力发展素质教育, 提倡培养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创新能力以及自主学习的能力。所以为适应学生学习的需求及教育发展的需要, 我们的教育必须引入多种多样的教育技术手段, 如投影、幻灯、电视、录像等视听媒体技术等。
更好地去理解音乐, 体会音乐, 让儿童有机会去表现自己的音乐思想, 可以使更多的儿童能够自己主动地参与到音乐的学习中。让一些音乐学习兴趣薄弱的儿童, 将兴趣保持的更为持久。奥尔夫教学法一切从儿童出发, 将音乐分解成细小的很多部分, 使儿童逐步的学习, 从点滴去累积, 从而获得一个完整的音乐学习成果。如此可以让儿童更为扎实的掌握所学知识, 使儿童不只是学会一个现象, 更多的是学会处理一个现象, 解决一个问题的方法。
参考文献:
[1]《普通学校音乐教育学》.曹理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3.9.[2]《开心幼儿歌曲》.李晓主编安徽文艺出版社, 2010.8.
美术是一门造型艺术, 又是视觉艺术, 应用多媒体课件进行美术教学可以创设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多媒体课件可以把教学所需的各种图像、音乐、影像以及文字说明进行整合, 并自然、快捷、合理地展示给学生, 实现教学活动的生动和高效。信息技术与美术学科的整合, 集合了传统美术教学和信息技术教学的优势为一体, 它能产生生动活泼的教学效果, 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课堂教学效率。
2. 生动形象, 激发学习兴趣, 反应内心世界
兴趣是人的认知需要的情绪表现, 在学习过程中起着极大的推动作用, 能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已成为课堂教学效果的关键所在。教学实践也告诉我们, 学习兴趣是学生顺利完成学习任务的心理前提说。学生一旦对所学内容产生兴趣时, 就能积极主动地去学, 乐学不倦。同时, 心理学家认为, 人们接受外来信息和知识, 主要是通过人体的各种器官实现的, 是先有感觉后有认知。因此, 在授课中给予学生直接的感官刺激, 有利于引发学生对美术知识的兴趣。多媒体可以将文本、声音、图像、图形、动画、电影、电视等与学习内容进行有机的整合, 从而改变传统学习内容比较单一的特性, 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抽象的雕塑》一课, 欣赏各地的抽象建筑并了解其特点是必要的环节, 但书本上的图片不多, 又没有与教材配套的挂图, 到实地去观察更不可能, 这时候多媒体就是最好的工具。我收集来各类的抽象雕塑图片进行分类, 制作成精美的课件。上课时学生在伴随着音乐一边欣赏, 一边赞叹, 很快就调动可学生的学习兴趣, 这样的学习是高效的、自主的。
3. 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和授受面
使用多媒体教学具有快速、准确、大容量的特点。在课堂有限的时间之内, 既降低了劳动强度, 节省了时间, 又加大了教学信息的容量、讲练的密度、练的层次、练的力度, 还可以当堂得到反馈信息。由此看来, 利用多媒体教学可以优化课堂教学结构, 最终提高教学质量。如在浙美版三年级《幽默大师》一课中, 学生看书上的漫画人物, 都认为太难了, 不懂怎么画。假如这个时候让学生去创作, 就很被动很机械的学习, 学生的激情就处于沉寂。我就运用游戏的方式让学生贴五官, 让学生自己亲自参与, 他们拼出各种表情。拼出一种表情, 我就点相应的漫画人物图片, 都是他们喜欢的漫画人物如喜洋洋、灰太狼、柯南, 配上笑声和哭声等。学生在创作的时候还互相做表情进行观察, 反响很好。这样的学习一定事倍功半。
4. 有效地激活学生创造思维
我的观察发现, 在五六岁之前的孩子的画特别有意思, 可以想象奇特, 天马星空。可是到了后来他们反而越来越胆小, 都是小鸟、太阳、房子形状都是一样的。后来我才了解到原来这时候的孩子的模仿性很强, 加上我们老师的影响, 他们会产生惰性和依赖性, 事实是他们的脑海中还存在着儿时的记忆。为了释放他们的思维, 在小学浙美版一年级下册《热带鱼乐园》本课的教学中, 我搜集了海底世界的录像, 我进行加工, 给学生展示神奇的热带鱼世界, 对热带鱼进行局部的特写, 有时还反复播放录像, 让学生不断的观察和讨论, 在他们心中建立稳健的形象。画出了五彩斑斓的热带鱼, 有的学生还画了自己开着潜水艇去热带鱼乐园去冒险。在师生讨论和学生创作过程中, 学生一直处于很高的兴奋点和积极性, 争着和学生、老师讨论, 总是在补充和翻新。从上述得出自主学习是一种高品质的。假设没有多媒体的运用, 很难达到这样的效果。
二、运用多媒体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过于依赖多媒体技术, 忽视了教师主导地位
教师在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时, 课件制作不能体现计算机的优势[6]。应当时时围绕教学目的这个核心, 运用多媒体教学只是实现教学现代化的技术手段之一, 课堂中教师的主导地位不应动摇。可往往部分老师却被课件牵着走, 变成了多媒体是“主”, 教师本身变“辅”, 这样完全颠倒了多媒体的它本身辅助的教学的原则的作用。我们可以想象下课堂里失去了“灵魂”。
多媒体技术仅仅是优化课堂教学的一种方式, 不可能替代传统教学中的板书、语言描述、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手势动作及师生之间的互动。
2.造成实践指导的局限性
美术课比较注重实践, 传统的教学方式往往是教师先讲理论、再让学生画, 针对学生在画中出现的问题, 老师进行及时辅导和纠正, 通常都是一对一的教学。而多媒体教学却对这种实践性的指导有一定的局限性, 它在理论的讲述上有无可否认的优越性, 但在实践指导上却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
当然, 对多媒体技术的利用不能走死胡同, 我们要看到, 先进技术只是教学的辅助手段, 从根本上是不能取代教师地位的。教学中, 我们应该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和自己的教学特点采用适当的多媒体, 为教学画龙点睛, 而不能一味地追求课件的美观、新奇而忽略其实用性。另外, 我们在积极运用多媒体地同时还不能把多媒体当做摆设以及把教学过程复杂化的情况。对于那些一切教学依赖于多媒体, 没有自己的实际操作或者为了迎合上级的教育部门的检查而设立多媒体教室的情况, 却不积极使用它, 以上这些情况要予以制止。
3.运用多媒体教学, 板书可有可无的作用
在教学的课件上不是可以随意的画画或写字的, 它的屏幕遮住了大半个的黑板甚至全部的黑板, 而且教师一味的依赖于课件, 一节课下来黑板上不会留有任何字迹。在美术教学中, 不会给学生留下较深的影响, 直接就会影响到学生作品的创作, 教学的效果就大打折扣。
4.运用多媒体教学, 在情感交流上会欠缺
教师有了多媒体往往会变成是老师自己自编自演的一节课, 教师只一味的想让课件一页页的往下翻, 却忽视了学生是否接受老师的所讲授的知识。学生变成了老师的“倒罐桶”。教师忙着与多媒体课件打交道, 缺少和学生的互动交流, 在所有的教学中老师与学生的交流是至关重要的。
我曾经听过一节美术课, 教师制作的课件很精美, 很吸引眼球。可是这位老师的教学很想打地道战一样, 一味的想让课件往下翻, 想让学生及大家看到她制作精美的课件, 却忽略了他与学生之间的交流, 使这节课的教学效果不明显, 有些学生还很彷徨[7]。
最后就是作业展评、课堂小结, 美术作品的展示是巩固和强化新旧知识内在联系的重要过程, 也是一节课教学过程的最后一个环节。因此, 教师根据当下情况有预见性地设计出符合学生的学情的作品展评和小结。遵循一定的原则以最好的方式设计出有趣的符合学生的作业展评区和课堂小结, 让学生以主人翁的态度出现, 使他们有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 让他们在完成创作后, 将自己的作品放在自己的桌上或黑板上, 予以展示, 并结合电教媒体——实物投影仪的运用, 对典型问题予以指出、分析、更正;对突出作品进行分析、点评、鼓励、表扬, 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升华情境。最后, 小结本课所学内容, 让学生统摄知识纲目, 使整节课在学生探索求知的积极地欢声笑语中结束教学内容。
总之, 在美术教学过程中, 只要我们不断地完善多媒体的运用, 充分发挥其作用, 并符合教材的内容, 就能完善课堂教学, 突破教学难点, 解决教学重点, 并有效提高了教学效果, 又丰富了学生的感性认识, 开拓了视野, 激发了兴趣更重要的是促进了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从而更好地推进了现代化教育和素质教育的长足发展。
参考文献
[1]《小学美术新课程标准》, 人民美术出版社, 第4页。
[2]钟启泉, 《美术教育展望》,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3]《初中美术教学的思考与实践》http://news.artxun.com/youhua-568-2837879.shtml第三大点第一段
[4]白雁, 《论美术与音乐之间的融合关系》,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0年08期。
[5]古聿浚、李宗儒, 《中学美术教师人文素质培养教育》, 中国纺织出版社。
[6]尹明实, 《多媒体课件教学的几点隐忧》, 医学教育2009年8月第二卷第16期。
关键词: 新课标 小学美术 绘画教学
绘画是小学美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审美能力及创造能力的培养具有促进作用。在美术绘画教学中,教师通过学生的绘画作品可以看到学生的内心世界,从而加深对学生的理解。同时,通过绘画可以陶冶学生情操,放松学生心情,从而使学生在绘画中获得更多情感体验。但是,如何有效提高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绘画教学质量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做起。
一、改变传统观念,创新教学方法
小学美术绘画教学的目的在于提升学生审美能力与艺术修为,促进学生综合能力全面发展。但是,分析传统小学美术绘画教学可以发现,受应试教育影响,部分学校对美术教育重视度不够,甚至时常出现美术课被其他文化课占用的现象。而且,部分小学美术教师教学方法传统、单一,教学质量不高,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对此,学校应积极转变传统观念,鼓励教师积极创新教学方法,提高小学美术教学质量。
首先,教师应明确学生主体地位,明白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而教材与教师是辅助学生学习的工具。其次,教师应增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与学生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从而为接下来的美术绘画教学活动顺利进行提供保障。教师可以在课余时间加强与学生接触,以朋友方式聊一些学生喜欢的话题。从沟通中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性格特征与想法,有利于教师结合学生的需求制订出更有针对性的教学计划。同时,教师应给予学生足够的尊重与信任,如:在课堂教学中适当放权,给学生留出一些自主学习的空间与时间,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学习,以此激发学生对绘画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对绘画课堂的参与度,进而锻炼学生思维能力。
二、优化美术课堂,丰富教学内容
传统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方法机械、教条且教学内容枯燥、乏味,导致部分学生对美术绘画兴趣不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绘画能力的提升。针对这一情况,在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美术绘画教学中,教师应积极优化美术绘画课堂,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小学美术绘画教学质量,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小学美术绘画教学活动。
小学美术教师在讲到《奇妙的脚印》这一内容时,可以在课前准备阶段做好教学设计,借助网络的便利下载相关教学素材,并制作精美的多媒体课件用于辅助教学。如:课前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为学生播放《雪地里的小画家》这一动画视频,为学生创设教学情境并提出问题:“谁能告诉老师,这些小动物不用笔墨,是用什么在雪地里作画的呀?你知道都有哪些小动物吗?”然后引出教学内容——“奇妙的脚印”,将教学内容以直观、生动的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同时可以丰富绘画教学内容。然后,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绘画任务,除了这些小动物的脚印,你还知道哪些动物的脚印?它们是什么样的?像什么?请你们将它画出来并比一比看谁画的又多又好。通过这样的形式丰富的小学美术绘画教学内容,可以优化美术绘画课堂,从而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美术绘画活动。
三、开展实践活动,提高综合能力
在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美术绘画教学中,为提高教学有效性,教师应将教学理论与实践活动相结合,并针对不同课题、不同内容设计不同教学活动,以此巩固学生课堂所学绘画知识与技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创造性思维,从而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例如:小学美术教师在讲到“花花衣”这一教学内容时,可以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学习,通过“绘画—撕纸—拼凑—粘贴”这样的步骤,给身边的杯子、瓶子、盒子等物品“穿上花花衣”,以此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与动手操作能力。如:教师在讲到“校园里的花”这一教学内容时,首先可以引导组织学生到校园活动,找出校园中的花朵,并对其进行仔细认真的观察,然后以多样化的绘画形式将自己观察的花朵表现出来。在学生绘画之前,教师可以亲自为学生示范,激发学生想象力,引导学生大胆想象、积极创新。同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之间互相讨论,说一说自己的理解与方法,并听一听别人的想法,从中汲取经验后适当调整自己的绘画方案,以此开阔学生视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同时可以提升学生绘画的知识与技能水平,从而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
四、结语
在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美术绘画教学中,教师首先应积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方法,从而激发学生对美术绘画的兴趣;其次应积极优化美术绘画课堂,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增强美术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从而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美术绘画活动中。另外,教师应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针对不同教学内容设计不同的教学实践活动,巩固学生课堂所学知识与技能,从而有效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赵春艳.新课标背景下小学美术绘画教学研究[J].新课程(上),2016,03:14.
[2]丁志强.新课标背景下小学美术绘画教学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5,10:167+169.
我们现在所用的教材,根据儿童心理特点以及很有编排创意的(湘版)义务教育课标实验教材;充分发挥现有资源优势,软硬件设备、电教多媒体、美术课堂上采取适合学龄前儿童向小学过渡的一些教学方法,低年级学生处于从幼儿起向儿童转变阶段,在低年级美术教育的实践中,新教材切实可行地把课本内容拓宽,多渗透、以美术与自我、社会;美术与自然、环境两个方面组课,注重学生的体验过程,力求基础性、科学性、开放性和趣味性得到有机的结合,读后感《读书心得:小学美术新课标读后感》。
作为一年级美术教师,在课堂上脱离儿童实际,过早地让他们学习一些成人技法,会使学生产生畏难情绪或感到枯燥乏味而失去绘画兴趣。有的家长或是教师还过早地给他们下结论,认为他没有绘画天才,不是画画的材料,这就厄杀了学生对画画的兴趣。新课标教材在这方面结合了低年级学生的天真活泼特点的一面,在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形成,大面积提高教学成绩和教学质量方面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又针对低年级学生注意力容易分散、爱好广泛、缺少韧性等心理特征,精心设计编制,简单易懂,边玩边学的方式,力求有号召力、感染力,从而引导学生自然融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新型的师生双边活动中,把教学工作由学生的沉重负担变成欢乐鼓舞和全面发展的源泉。根据学生心理特点和教材的不同内容,采取了适合低年级学生特点的一些教学方法。所以在上美术课时,尽可能为学生创造产生兴趣的条件。利用热情洋溢的导入语(常用编故事、编儿歌、猜谜语,做游戏、竞赛性活动)直观教具和直观演示等形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起学生高涨的情绪和画画的强烈欲望,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一、激发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参与学习知识
言传,不能系统表叙、只能靠自己领会的那部分知识。领会的知识所具有的那种更多的来自于实践之中。而不可言传的个体化特征,正与美术教学创作所体现的强烈的实践性、情感性和个体性特点不约而同。因此美术学科教学更注重与默会知识的融合,由此激发学生对默会知识的创造性思维。比如在静物写生中,我们并不是单纯地在写生台上摆几个水果啊或者是一篮子的花,而是有意构思出浓烈的主题情调或生活情趣,比如排列出农家系列、美食系列、秋天系列等等命题成组物,使学生在写生中既置身于绘画训练的过程,又得到无数次仿佛来自大自然与现实生活美的体验中从而达到快乐学习的目的。
二、准确地传授美术技法知识
在课堂上,一幅成功的范画能给学生以良好的启发,所以,特别是在实践课的教学中要准确地传授美术技法知识,同时还要具备一定的美术专业理论知识,从欣赏到实践,都离不开老师的理论讲解。除此之外,还要会组织教学,怎样调动学生主体的积极性、怎样处理突发事件等,都是教师应拥有的知识。学习不是毫无表情地把知识从一头脑装进另一个头脑里,而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心灵的接触,情感的交流,知识的沟通。在教学中加强主导意识,尊重爱护学生,面向全体地把爱洒向每一个学生,融洽师生关系,这样就能充分挖掘美术教材中的形象性、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创设一个宽松和谐的教学课堂气氛,使学生能够在这一气氛中主动学习,积极思考,勇于创新。
三、为学生的学习创设条件使学生获得更大的发展
美术教师的任何一种学习方法,介绍的任何一种美术观念,是属于推荐性的示范,而并非标准的学习方法。如果在美术课上,教师都能把立足点转到学生这边,用新观念进行美术教学,尊重学生的天性,为学生的学习创设条件,学生才能获得更大的发展。引导儿童走向大自然,融入到生活里,亲身体验生活等都会使学生获得更大的发展。后来的一位老师在上课的时候这点做得就比较好了,她起到了学生学习的指导者的作用,做到了把艺术融入生活,所以,过程与方法目标也是值得我们去仔细斟酌的。
关键词:儿童美术;绘画教学;教学策略
在现代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逐渐提高,美术教学的重要性越来越显现。幼儿时期是儿童身心快速成長的重要阶段,强化儿童美术绘画教学对陶冶学生的审美情操,开阔学生的美的视野,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儿童美术绘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创新教学方法,让儿童能够在绘画过程中流露出自己的真情实感,逐步形成良好的艺术思维,更加深入地体验生活中的美,以便更好地顺应社会的发展。
一、更新教学观念,正确认识美术学科
在儿童美术绘画的传统课堂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将培养美术家和艺术家作为主要的教学目的,这不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因此,在儿童美术绘画课程的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正确认识美术绘画教学的目的,以便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艺术修养,增强学生的审美价值。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推动素质教育更好地向前发展。
例如,在学习“大西瓜”一节内容时,教师需要更新教学观念,充分利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开展谜语游戏,巧妙导入故事。首先,教师提出问题:谁来猜一猜?师:这只小老鼠和大西瓜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情呢。我们一起来欣赏故事——大西瓜。然后,引导学生看图讲故事,并播放幻灯片。故事讲述至“还有半个留给奶奶吃吧”,教师则提出下列问题:第一,夏天的太阳火辣辣地照着,小老鼠觉得怎么样?第二,发现一片西瓜地,小老鼠是怎么想的?第三,还有半个西瓜,小老鼠为什么不吃呢?通过创设这样的课堂教学过程,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充分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让儿童在绘画中流露自己的真情。
二、优化美术课堂,丰富教学内容
在儿童美术绘画课堂的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过于单一,教学内容枯燥无味,难以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甚至会打击儿童的学习积极性。根据这种情况,教师应该有效结合儿童美术绘画教学内容的实际情况,不断优化美术课堂的教学过程,丰富美术绘画教学内容,充分激发儿童的绘画学习兴趣,从根本上提升儿童美术绘画的水平。
例如,在学习“奇妙的脚印”内容时,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准备课堂教学设计,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下载各类美术绘画的教学素材,借助多媒体设备辅助美术绘画课程教学。首先,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先为学生播放一段《雪地里的小画家》视频,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情境;其次,教师结合教学内容设计下列问题:哪一位同学能够告诉我,这些小动物在不用任何笔墨的情况下,是用什么在雪地里作画的呢?你们知道都有哪些小动物参加了呢?顺势引出本堂课的教学内容“奇妙的脚印”,从而将教学内容直观生动地呈现出来 有效增强儿童美术绘画教学的趣味性,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再次,教师结合本节课的教学任务,为学生合理布置绘画任务,让学生思考课本之外的小动物的脚印是什么样子的?像什么?并让儿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将其画出来,这样不但能够充分调动儿童参与绘画课堂活动的积极性,还能优化绘画内容,从根本上提升儿童美术绘画课程的教学效率。
三、开展实践活动,提高综合能力
在新课程深化改革的背景下,儿童美术绘画课程教学应将教学理论与实践活动有效结合起来,根据不同的课题内容设计良好的教学活动,有效提升儿童美术绘画的知识和技能,逐步增强儿童的审美能力,培养儿童的创造性思维,从而全面提升儿童的综合能力。
例如,在儿童美术绘画教学中学习“花花衣”的内容时,教师可以组织儿童以小组为单位展开合作学习,指导儿童以“绘画—撕纸—拼凑—粘贴”的步骤进行,并让儿童给自己身边的杯子、瓶子和盒子等物品“穿上花花衣”,从而有效增强儿童的审美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再如,在讲解“校园里的花”的内容时,教师可组织学生充分利用空余时间参与校园活动,找出自己喜欢的花朵,并指导儿童认真观察,采用多样化的绘画形式将其表现出来。其中,在儿童绘画之前,教师可以为儿童亲自进行示范,充分激发儿童的想象力,促使其自主创新。然后,要求儿童相互沟通讨论,将自己心中对花朵的看法说出来,并听一听别人的想法,从中吸取优秀的绘画经验,从而提升儿童的绘画水平。
四、结论
新课程深化改革背景下,教师指导儿童积极参与到美术绘画的课堂教学过程中,能够有效培养儿童的审美情趣,增强儿童的审美能力,使儿童能够用乐观的生活态度去面对未来的生活。生活中到处都存在美,教师要引导儿童充分发挥自身的想象力,大胆想象,让儿童在美的事物中受到良好的熏陶,从而提升儿童美术绘画课程的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薛原.浅谈情感对儿童美术课堂的积极影响[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 2014(20):88.
【内容提要】
新课程理念强调在教育过程中应该尊重学生的生命价值、遵循教育规律,以人为本,尊重学生个性,开发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的健康、可持续的发展。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学生的个体独特性与差异性问题越来越受到我们的重视,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已成为新课程改革的主要任务,对美术教育而言,更要以学生作为主体,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进一步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美术课堂,让课堂教学焕发生命的活力。【主题词】
联系实际 创设情境 合作学习实践操作 多元评价 【正文】
新课程理念强调尊重学生个性,开发学生的潜能,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在传统的美术教学中,“满堂灌”的教学方式不仅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还严重阻碍了学生自主探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作为新型教师应努力转变思想,把新的教育理念运用到教学中去,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主动参与、探索知识,感受美术学习的乐趣,激发学习热情,那么如何才能让课堂充满生命力,充满智慧和情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呢?作为美术教师在教育实践中我有收获也有反思,下面我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感受美术源于生活。
美术源于生活。福禄贝尔曾说过:“通过生活并来自生活的课是使人印象最深刻,理解最容易的课。”所以美术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感受好的事物中提取观察、感悟、描绘和表现素材,使学生感受到美术的乐趣与作用,从而对美术产生亲近感。
例如,在讲《漂亮的鸟》这一课时我课前布置作业,一是让学生观察生活中常见的鸟是什么样子的?它们美吗?美在哪儿?二是让学生收集自己感兴趣的一种鸟的资料,对这种鸟做深入的了解。通过学生有目的的观察了解,让学生感知生活中鸟的美,在寻找中发现生活美、自然美,培养学生有意识的发现生活美的良好习惯;这样的生活体验对学生是很鲜活的,它丰富了学生的经验,锻炼了学生良好的观察、记忆习惯,又激发他们的创作欲望和表现生活的热情。
例如,在讲《生活中的标志》这一课时,我在课前让学生去寻找生活中有标志的物品,让学生认识到标志就在我们的身边,拉进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的距离,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并且通过生活原型照片与标志图形进行对比,使学生容易得掌握了标志概括简洁的特点,最后将本课拓展成为学校、社区或公共场所设计一个标志,使学生在学习与设计的过程中,进一步明确美术于生活的关系。
二、创设情境,以趣引路。
兴趣是做好一切的基石,是学习美术的基础动力。每一个学生都有权力学习绘画、享受绘画的乐趣,我们作为美术教师应充足施展美术教学特有魅力,使课程内容浮现形势和 教学方式都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这种兴趣转化成持久的感情态度。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诱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前提,这就需要教师以趣引路,创设教学情境,变僵化呆板的课堂教学为充满活力的学习乐园。
例如,在讲《鸟是我们的朋友》这一课时,一上课我用语言导入“同学们,你们听!这是谁的声音呀?”用多媒体播放森林里的鸟叫声,从听觉上引起学生的感知兴趣,我觉得声音比视觉更容易打动人。在学生们说出答案“鸟”的同时,课件出示很多鸟的图片,教师也引出第二个问题“你们喜欢鸟吗?为什么?”。学生们可能回答喜欢,因为鸟很可爱,鸟很漂亮,鸟叫得声音很好听„„从而引出课题,我利用用多媒体播放森林里的鸟叫声,让学生从听觉上感受到大自然存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以愉快的心情投入到学习活动中中去。紧接着播放了各种形态鸟的图片,通过直观的视觉欣赏,引导学生感受鸟的美丽。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致,有了主动探索、学习的欲望,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会感到美术课堂是一个充满活力的乐园,这样也让学生以愉快的心情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
三、重视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为了进一步确立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让每一个学生的创造性得到充分开发,仅仅是师生互动是不够的,可以让同学进行分组合作学习,给学生充分的展示空间,为他们营造了相互学习、相互勉励、共同成长的团体文化氛围,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方式。
例如:在讲《漂亮的鸟》一课时,在新授的部分我首先采用小组探究的方式让学生自主学习。“所有的鸟都很美,可是它们的美却各有不同?下面你们四个小组分别讨论他们美在哪儿?”并要求每组最后有一人汇报结果。在第一组汇报时总结出鸟的外形美,每个鸟的特点不同就会呈现不同的美,有的鸟冠很奇特,巨嘴鸟的嘴很大等,通过细致分析使学生更深入的了解鸟的外形美。第二小组通过欣赏鸟的飞翔和捕食等动态图片,总结出鸟的姿态美,第三小组总结出鸟的颜色美,对表现漂亮的鸟的色彩有了初步的认识,最后一个小组总结出鸟的花纹美,这样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分组讨论,有的小组培养其审美能力,调动学生的创作积极性,提高学生表达能力和鉴赏能力,学生间的交流,加深了学生对本课重点知识的认识,自主学习效果比教师直接传授要好得多。
四、加强实践操作训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在传统的美术教学中,“满堂灌”的教学方式不仅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还严重阻碍了学生自主探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为学生亲自实践的机会少,发现问题的几率就少,创新就更难实现。因此,在美术教学中,教师一定要鼓励学生不但要亲自尝试,还要在实践中自己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例如:在讲《实物拓印》这一课时,我首先通过“变魔术”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然后学生带着兴趣去主动参与、自主尝试探究拓印的奥秘所在,在活动中不断体验拓印带来的乐趣,并且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我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操作,在操作中自我体验,寻找发现问题(为什么有的纹理清晰、有的纹理模糊,成功的同学介绍经验,失败的学生找出原因),通过交流、体验,找到正确的拓印方法,这样比老师讲更有效,另外在感受实物纹理特征时,也是让学生去动手触摸体验纹理所具有的立体感、浮雕感,最后教师进行示范讲解,师生共同总结拓印的正确方法。
这样学生通过亲自尝试——操作体验——发现、解决问题这一过程,学生不断体验美术学习活动的乐趣,培养了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学生的主体地位也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五、注重多元评价,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新的教学评价改变了以往只重结果不重过程、只重视教师不重视学生的教育观念。我们可以采用师生互评,生生互评等多元的评价手段,这样有助于学生自主意识的培养。我们尤其应该注意到学生的自我评价活动,引导学生通过一堂课的活动后对自己的表现进行自我评价,从自身的发展需要出发,自己主动找出自身的不足之处。如在《我们的联系卡》一课中,当学生做完卡片后不仅要求学生把自己的卡片与同学交换从而找到好朋友,还要求学生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评价,说一说对自己的作品最满意的地方,有的学生说:我觉得我在爱好部分的设计很有创意用了绘画形式来表现。还有的学生说:“我觉得我做的名片很精致等等。在自我评价中弱化了评价的甄别于选拔,激励了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从真正意义上促进了学生的发展。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总而言之,在新课程理念引导下的课堂教学,应当立足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着眼于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让学生从想学到学会,从运用到发展,不断走向“质”的飞跃,发展学生的智力,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我们作为新型教师更应该站在学生的角度去审视自己的教学方法、教学设计是否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是否符合学生的要求,是否符合学生的兴趣,是否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自主能动性,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努力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美术课堂,真正让课堂教学焕发生命的活力。【参考文献】:
●陶行知 《创造宣言》 中国教育出版社 1992.02.●孙美兰 《艺术概论》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03 ●吴东梁 《小学美术教材教法》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1.10.●杨 桐 《小学美术教学用书》 河北少年儿童出版社 1999.0 ●《美术课程标准解读》[M]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7
第一课让大家认识我
课时:1
教学目标:
通过游戏活动初步认识常用色彩及形状,体验不同媒材工具的使用效果,并用撕、剪、贴、画的方法表达自己的想法。
在游戏活动中体验造型表现活动及人交往的乐趣,初步建立集体观念与大胆表现自我的自信心。培养逐步对艺术作品的感知能力、造型能力及口头发表能力。
教学重点:
感知体验剪贴艺术的美,学习以色彩、星星黄、线条的造型方法制作大树并介绍自己,发表想法。
教学难点:
自我介绍及感受的发表,树干的制作、树叶的粘贴布局。
教学准备:
彩纸、树杈(用卡纸制作)、胶棒、剪刀、彩笔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安定课堂纪律,稳定学生情绪。
二、导入新课
教师:首先我祝贺同学们成为第一实验小学的一名小学生。跨入新的学校,结识新的同学朋友和老师,是不是非常高兴。
认识一下我吧(简单的自我介绍),既然同学们认识了我,我也要认识一下咱们同学。
在老师眼力,一个个活泼可爱的小同学就象是一棵棵茁壮成长的小树苗,经过不断的学习新知识,不断提高自己,多年以后必定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
在老师眼里,咱们班就象是一棵大树(教师出示大树并粘贴)同学们就是树上最有生命力的树叶,大树因为有了你们而焕发生机。
三、新授
1、感知引导
教师讲解重点内容
教师出示彩纸用彩纸剪成或撕,在树叶上写名字,然后在树杈上自己找一个位置,贴在树杈上。
2、合作探索、自由创作并大胆发表
小组比赛形式,每一组抽取一名学生介绍自己。可以介绍自己的姓名,性格、爱好。
教师对语言表达简短明了、声音响亮、语言流畅的同学进行表扬。
3、畅想未来
同学们集体剪贴成一幅完整而美丽的画面。
教师:看我们剪贴的小树叶是大树充满力量,就象我们班级集体,因为有了我们的存在而更加有力量。让我们团结在一起共同打扮我们的班级,使班级这课大树更美更繁茂。
教师和同学们一块畅想未来。
板书设计
第一课让大家认识我
剪贴介绍
课后小结
第二课看谁涂得更好看
课时:1
教学目标:
在随意的涂抹之中体味色彩对视觉的冲击,体味创造的成就感;体味快乐。感受不同的画笔、不同的方法所带来的不同视觉感受,也是学生体会到色彩的搭配与组织的变化带来的不同效果。
教学重点:
在美术游戏中学会使用画纸,尝试以不同笔触、不同画材组织画面。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体会不同笔触、不同的画材赋予画面的不同效果。
教学准备:
油画棒、彩笔、作业纸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按常规进行,检查工具,稳定课堂秩序
二、导入新课
1、看一看、观察外型
教师出示油画棒和彩色水笔提问:这两种绘画工具是我们经常使用的,你知道他们的名字吗?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课题——油画棒、彩色水笔
教师和学生一起讨论两种工具的外型的不同:彩色水笔有外壳包裹,有笔帽,笔尖一般较细;油画棒外层有纸皮包裹,笔尖较粗。
2、画一画、认识特点
教师:你喜欢用那一种工具进行绘画?为什么?
同学们指出自己喜欢的工具。
教师:同学们,我们共同来随意的。涂涂画画,实践一下他们的不同特点。
教师引导学生体会不同笔触、不同的画材赋予画面的不同效果,可以很均匀的去涂色,也可以尝试着用不同力度、不同疏密的点、圈、线等笔触体会不同的涂色方法带来的不同画面效果。
小组讨论实践,观察涂色后的结果,了解各种工具的使用方法。
师生共同总结:
油画棒粗犷有力,厚重,遮盖力强,可以明显的产生粗细深浅的变化,不易混合,容易修改,用尖器可以刮除表面的色彩。
水彩笔柔和匀净,色彩薄而透明,几种颜色重复混合可变成另外一种色彩。
3、欣赏大师的作品
师生共同欣赏一组以线条与色块构成的抽象风格的绘画作品。教师准备一些问题:
刚刚看到的作品,你有什么感受?
你都看到了什么样的线条和色彩?
你觉得话化的人心里在想些什么?是高兴?是恐怖?还是有点伤心?那些笔触让你有这种感觉?
引发学生对奇妙的色彩世界的探究。绘画是情感的表达,你快乐,你的线条也会跳舞;你悲伤,你的色彩也会暗淡,引导儿童去发现,去感受。
小结:以体验与色彩游戏为主,增进教学的趣味性,提高学舌功能美术学习的兴趣,体验各种绘画工具和不同材料的使用效果,对学生的参与意识、合作精神、绘画技能、探究能力都是一种很好的启迪。
板书设计:
第二课看谁涂的更好看
油画棒彩色水笔
课后小结
第三课滚动乐园
课时:1
教学目标:
在感知活动中,触发学生去发现和思考物体特征、形状。
友好的合作游戏,随意大胆的使用绘画工具表现受到的或想到的滚动现象,创作有故事情节的画面。
教学重点:
通过师生共同创设的有趣味的感知活动,调动学生积极性,发挥体验和表现的能力。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表现自己所见、所想。在感知基础上启发学生发散思维、展开创作。
教学准备:滚动的物体、彩笔、油画棒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教师将学生分成几小组,推选小裁判。
二、讲授新课
1、教师给学生提供能滚动的物体,为丰富感知活动创造条件。
教师问:什么形状的物体会滚动?
探索:学生寻找滚动的物体和滚动的现象,儿童自然联想、列举具有滚动共性的物体,联想回随认知展开,让学生走向生活,拓宽学习空间和学习资源。
2、小组游戏
感受:学生在滚动玩耍时,看、摸、闻等触觉行为,影响学生对物体的认识。
体验:玩耍的尽力说明了物体的形态、特征、共性。
联想:滚动的物体位置不断的变动,其快慢、翻转、碰撞、滑行、停止,引出学生对生活中有关现象的记忆和联想,触发了创意思维。
教师与学生共同游戏、共同感知,创设愉快的学习氛围。
小组的裁判指挥滚动游戏,其他成员围成圆圈,推动教具滚动并抵挡物品滚出场地。
个小组可以互相交流物品,聚集群体的力量,扩展认知面。
根据学生自己的兴趣和经验,展开不同的玩耍方式,体会滚动形式,尊重学生自我表达方式和感情的投入,发挥内在的动力。
3、绘画表现
通过联想引发更多的滚动的物体,教师引导学生给滚动的物体起名字,如:足球大哥、香瓜大王、红脸苹果等,赋予童话色彩和幽默感。
学生画出观察到的或想象中的滚动的物体,可以根据画面的内容编出故事情节。
4、作品评价、评说
教师引导学生讲述和交流所画景象情节,词语和绘画良种语言的互动促进和扩展了儿童的表现力。
运用评价引起竞争,促进小组间、学生间的表现力。
5、提出问题课后讨论
滚动的用处;哪些地方利用了滚动的道理;用滚动的现象能发明什么。
课后小结
第四课泥巴真听话
课时:1
教学目标:
通过玩泥巴的游戏活动体验感受泥性,常识并掌握集中玩泥的基本方法。
通过游戏活动,共享玩泥巴的快乐,初步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点:
探索干支泥性,归纳集中基本的玩泥方法,口头发表体验感受。
教学难点:
感受、探索、泥性及口头发表。
教具准备:
干泥、水、铲子、木棍、水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设疑导入,激发兴趣
让学生摸一摸,猜一猜塑料袋下边是什么?
引导学生用手触摸感觉三种不同的干湿泥材,感受其不同的质感和量感。
2、小组探究,实验活动
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教师分配干泥和水,学生进行实验探究:用什么方法泥巴才听话。水和干泥的比例搭配情况,教师巡回指导,并总结学生的活动情况。
3、小组感知体验,进行玩泥巴的游戏活动
探究意识的进一步发挥,教师鼓励学生的大胆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师引导学生积极归纳讲述自己玩泥巴的几种方法。
4、师生小结,学生大胆发表、探究、质疑
引导学生说一说玩泥巴的感受?小组思考讨论泥巴的用途?
5、引导学生收拾整理游戏场地,并清洁自己的双手。
课后延伸:请学生课后观察自己周围的生活环境中有那些东西与泥巴有关?哪些东西是用泥巴作成的?泥巴的用处还有哪些?
板书设计:
第四课泥巴真听话
和泥捏制
课后小结:
第五课剪剪撕撕画画贴贴
课时:1
教学目标:
通过体验以纸材为主的造型表现活动,初步认识及掌握撕纸添画、剪纸的欣赏方法、创作制作方法。
感受剪纸、撕纸艺术的美,领略多种艺术文化,激发对美术造型表现及欣赏活动的兴趣。
培养观察感知、审美能力、提高创作能力。
教学重点:
欣赏感受剪纸、撕纸艺术之美,学习剪纸、撕纸造型表现的方法,运用想想进行作品创作并能大胆发表看法。
教学难点:
作品创作。
课前准备:
收集有关撕剪纸作品等图片。
布置学生收集各种废旧纸材,并准备好尖刀、胶水、油画棒、彩色笔等工具。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以游戏的形式引起学生的注意
教师以变魔术的方式变出撕纸添画作品,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二、讲授新课
1、教师用很随意的方法撕出纸张的造型,激发学生大胆想象,
由一张外形很随意的纸张,想象出不同的东西,如果它距离自己想象中的物品有差距,还可以用彩笔进行添加。
教师请学生到讲台上进行添加。
教师针对学生的作品,引导学生进行赏析,教师给予鼓励的语言。
2、欣赏马蒂斯的作品
教师引导学生赏析马蒂斯的作品与学生的有什么不同,观察一下,两种画在做法上有什么不同?你比较喜欢哪一种?
以小组讨论研究的形势相互交流自己的看法。
教师小结学生的意见后,发表自己对上述思考题中问题的看法,同时表扬鼓励学生。
启思训练
教师启发学生的想象力,逐渐引导到训练的创作。
教师:那出一张你喜欢的色纸,闭着眼睛(避免大脑严格受到现时中图形的影响)随意撕出一种图形。
教师鼓励学生根据自己随意撕出的纸片大胆的将自己的想法表现出来。(多连学生的想象力以及语言的表达能力)
教师鼓励学生可以运用以下两种形式进行作品的创作与表达。
撕纸添画形式剪纸形式
教师进行巡回辅导的时候对撕纸添画的方式进行创作的学生多给予想象力方面的启发引导,对采用剪纸画的学生多给予造型的建议。
小结:发表质疑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发表对自己、他人作品的评议及本次活动的感受。
教师引导学生欣赏其他类型的纸艺作品及生活中纸材的运用图片,印发学生对纸的种类、用途等其他问题引起兴趣并激发问题意识。
课后延伸,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教师让学生观察自己生活周围有什么东西是用纸做的?纸与环保有什么关系?
板书设计:
第五课剪剪撕撕画画贴贴
撕纸添画
剪纸
课后小结:
第六课花点心
课时:1
教学目标:
让学生体会和发现生活中的美,并以自己的创造制作活动加深体验。初步尝试立体造型带来的乐趣,感受立体造型和色彩搭配的基本方法。锻炼学生细心观察和大胆创造的精神。
教学重点:
引发学生对“花点心”的漂亮外表的认识。
教学难点:
“花点心”的创作。
教学准备:
彩色胶泥、点心图片、课件、实物点心
教学过程:
一、导入,用实物点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对本课的学习兴趣。
教师捧出一盘用白色的餐纸遮盖的点心:同学们,猜猜老师给你们带来什么样的新礼物?
教师打开餐纸,学生能够看到精美的点心。
教师:同学们我们把这些用面、鸡蛋、奶油等制作的小食品称作——点心(板书课题)
二、讲授新课
1、点心小知识的学习
教师:你们喜欢老师带来的礼物吗?你猜猜老师喜欢这其中的哪一个?
学生在猜测之中,教师传授点心小知识:中国有七百多种点心,老师最喜欢这个——月饼。(板书:月饼)
教师出示月饼,并讲解喜欢的原因:每年的八月十五,我们吃月饼、赏月亮,全家人聚在一起非常开心,非常幸福。小小的月饼代表团圆吉祥,月饼被成称为中国最具有代表性的点心。
同学们,你知道西方国家最具有代表性的点心是什么吗?
教师板书:蛋糕
2、师生共同观赏点心的录象
教师:同学们,让我带着你们一块去参观一个点心世界好吗?
伴随着录象的播放,教师:点心世界的点心真多,而且这些点心风格各异,花样繁多,我们称这些点心为花点心好吗?
教师板书:花点心
3、学生制作
教师:同学们,刚才我们欣赏的花点心有好吃又好看的,还有只好看不好吃的,比如:用纸剪出来的,用笔画出来的。其实,做只好看不好吃的花点心用这个材料更合适——橡皮泥(教师出示)
教师和学生共同拿出橡皮泥。
教师引导:让我们看看它的颜色,漂亮而丰富的颜色。捏捏它的质地,非常柔软,做出来的更象是真实的。我们用橡皮泥做花点心必须进行加工。
教师和学生共同尝试将橡皮泥改变成各种形状(教师鼓励学生到前边演示各种方法):
搓成粗细不一的条形
捏成大小不一的块点
团成大小不一的圆形
压成各种规则和不规则的饼
划出各种条纹
4、小比赛
教师:我们开展依次小小的点心师花样大比拼,看谁作出的花样最独特?学生制作,教师鼓励学生大胆想想各种造型。教师对于部分制作不精美的学生在方法上应细致,耐心。
板书设计:
花点心
搓捏团压划
课后小结:
第七课五彩路
课时:1
教学目标:
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体会和发现生活中的美,并以自己的创造性制作活动加以提炼。初步尝试应用拼贴画的基本方法进行创作,运用造型创作和色彩搭配进行创作,培养学生细心观察和大胆创造的精神。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将细致固执奶茶与大胆想想、丰富的色彩想结合来完成创作。
教具准备:
废旧挂历纸、旧报纸、废布头、油画棒、彩纸、剪刀、胶水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检查学生用具的准备情况,将学生分成小组的形式。
二、导入新课
教师和学生欣赏录象——各种平坦宽敞的道路
教师引导学生想象道路变成五彩路将会是什么样子?会有那些色彩?
三、讲授新课
教师鼓励学生大胆讲出自己内心的联想,教师根据学生的理解,讲解制作五彩路的方法:
1、彩纸拼贴法:从旧报纸或搜集的废旧挂历纸中选择自己所利用的颜色,然后通过剪、撕、卷、贴的方法进行制作。
培养学生的创作力以及创作思维,引发学生的创作兴趣,提高学生对创作内容的具体认识和想象。
2、普通的绘画方法:利用线描、涂色等绘画方法进行绘制。
鼓励学生大胆用色,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想象能力。
四、学生分成小组形式进行创作
提醒学生注意:
1、使用剪刀时注意安全,可采用撕的方法。粘贴时,为避免学生将胶水、糨糊涂的到处都是,最好用胶棒之类的粘贴剂,尽可能不用胶水或糨糊等材料。
2、启发学生注意形状大小搭配、色彩多少搭配得当的效果。
小组形式培养了学生的合作和相互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
五、小结
制作结束后,将学生的作业连接起来悬挂,鼓励学生介绍自己的作品,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和审美能力。
板书设计
第七课五彩路
彩纸拼贴法绘画法
课后小结:
第八课美丽的天空
课时:1
教学目标:
用写实或想象的方法完成一幅美丽的天空的绘画或剪贴画作品,提高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扯谎心精神。
教学重点:
尝试用各材料绘画或剪贴画的方法表现一幅美丽的天空。
教学难点:
作业的新颖和富于情趣。
教学材料:
纸、剪刀、胶水、吹塑板、水粉色、彩笔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检查学生的用具准备情况,作到查漏补缺。
二、导入新课
1、欣赏一组与天空有关的艺术作品:康定斯基的蓝天、凡高的星空夜、摄影作品中有天空彩云、飞鸟、风筝等。
开阔学生的眼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请学生介绍自己见到的天空(感触最深、最美的情景)
学生会向导节日的夜空焰花四射、灯火辉煌;雨后的天空出现的彩虹;夏日傍晚的火烧云等。
鼓励学生大胆想象,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审美能力。
3、展开想象的翅膀,用绘画的方法画出天空中会出现的景象(限定时间,用线描的方法)
鼓励学生敢于想象丰富自己的作品。
4、用撕剪的方法让同学表现天空的一种景象。可以表现季节和早晚的变化,天空中美丽的色彩,千变万化的云朵、风、沙、雪、雨及雷鸣电闪,天空中还会有许多飞鸟、昆虫、飞机、风筝和气球
5、分组后把学生的绘画作品及剪纸图样组合成作品。
提高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精神。
6、由各组学生选代表介绍自己的作品,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及审美能力。教师对有创意的作品给予肯定,鼓励大家都来用想象和创造的方法完成作业。
7、师生共同小结、讲评。
板书设计:
第八课美丽的天空
剪贴绘画
课后小结
第九课谁画的鱼最大
课时:1
教学目标:
初步感受自然界中的形象与艺术作品中的形象两者之间的关系,知道大小是在对比中产生的。
能大胆作画、充满画面,画一条大鱼。
培养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和热爱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点: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习了解鱼的形状和特征,运用所学的知识,画一条漂亮的充满画面的大鱼。
教学难点:
自然界中的大鱼与美术作品中的鱼有什么区别,如何突出特征把鱼画大。
教学准备:
教学录象、图片、彩笔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引入新课
二、讲授新课
1、以游戏的形式提高学生的兴趣
请记名学生到前面用同样大的纸画一条大鱼,要求:比一比谁画的鱼最大。由大家选出一条最大的鱼,然后教师也用同样大的纸画一条更大的鱼。
2、欣赏分析,直观了解鱼的种类、形象特征,色彩和花纹图案,感受自然的美。通过分析了解艺术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学习简单的装饰方法。
教师出示图片或放映录象,观察自然界中的各种各样的鱼。
分析:鱼的种类和形象特征。
观察农民画《戏鱼》,小组学生讨论分析造型、色彩、花纹图案。
“你喜欢这幅画吗?为什么?”
“画中画了些什么?”
“与自然界中的鱼有什么不同?”
3、展示学生优秀作业
观察分析表现方法,找一找哪幅作品的鱼画的最大。
启发学生了解绘画方法,掌握充分画面的要点,选用多种方法表现。
三、学生完成作业
1、用最快的时间画一条大鱼的外形,全班同学举起来,比较看看谁画的鱼最大(教师讲评)
2、讨论:你准备添画什么样的花纹和图案,选择那些颜色?
确定装饰方法把鱼画大、画漂亮。
3、学生完成作业。
四、教师辅导
了解学生,帮助解决作业中的问题。
五、展示讲评作业
学生自评、小组评结合,评出本组最大的鱼贴在黑板上,集体找出大鱼。
最后找出一条最小的鱼。
大家讨论如何把小鱼变成大鱼。
例:在小鱼旁边加上一个很小的潜水员添画一些更小的鱼。
添画一部分使大鱼变的更大。
加深了解大小是在比较中产生的。
六、教师总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你还有什么问题,有哪些想知道的内容?”
大家查找资料,我们课后继续讨论。
知识延伸,培养学生探究学习的能力。
板书设计:
第九课谁画的鱼最大
外形装饰
课后小结
2 、教学目标:
思想目标:训练学生敢于充满画面大胆作画的习惯,认识鱼的形状和特点,了解自然界的鱼与美术作品所表现的鱼的异同,初步了解艺术源于生活。
知识目标:初步感受自然界中的形象与艺术作品中的形象两者之间的关系,知道大小是在对比中产生的。能大胆作画、充满画面,画一条大鱼。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和热爱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点: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鱼的形状和特征,运用所学的知识,画一条漂亮的充满画面的大鱼。
教学难点:自然界是的鱼与美术作品中的鱼有什么区别,如何突出特征把鱼画大。
教学准备:
教师:课件、鱼的图片作品、画纸、笔、小海星贴纸、作品展板等。
学生:油画棒、勾线笔、水彩笔等。
二、学情分析:
本节课要面对的教学对象是小学一年级的学生,一年级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美术工具和材料,对不同的材料和工具的使用已有一定的掌握,会用简单的线条和色块来表现他们所知道的东西。而《谁画的鱼最大》让他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无拘无束地表现自己的想法,符合学生发展的特点。并让他们时时体验成功的乐趣,从而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 教学法分析:
在教学中,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体现课程设计注重人文关怀,侧重学生的体验过程,针对小学一年级儿童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我遵循“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学思想,通过情景创设,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体验学习的过程,培养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意识;通过评价激励,引导学生积极互动,体会创作的快乐,发展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的创造力。
四、教学过程的设计:
一、猜谜引入,激发兴趣:
1、师:今天有一位神秘的朋友要到我们班做客,它要我们先猜一个谜语,猜出来了才和我们见面,小朋友们想不想来试一试?
五颜六色穿花衣,鳞光闪闪真美丽;
祖祖辈辈不离水, 整天摇头又摆尾。
2、师表扬猜出的孩子:“你真聪明!”. 送给你一颗“海底之星”,激发孩子的参与热情。
师:茫茫的海洋,居住着各种各样的鱼儿。大家快来看一看!(课件出示一幅海底各种鱼儿在水藻间游来游去的情景,可配以海浪声)咦!是谁向我们游过来了?师出示小丑鱼实物。
教师小结,比如说:大家说的非常好,鱼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大海是它美丽的家,让我们每个人都来保护鱼类,爱护这个美丽的家园。
师:小丑鱼妮妮今天来我们班有一项特殊的任务,原来妮妮现在是海洋形象公司的宣传员,她听说小朋友非常善于观察、画画的特别好,就想请大家帮她一个忙:找一找海洋里最大最美的鱼,妮妮的公司想请她来做海洋的代言人,你们愿意帮她这个忙吗?学生应答
【评析】引出动物做代言人这样的导入来激发学生活动的兴趣,营造了一个和谐又充满互动的良好学习环境和氛围,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使课堂有声有色,富有童趣。
二、欣赏:美丽的海洋世界
1、师:现在就让我们跟随小丑鱼妮妮一起到美丽的海洋世界去做一次奇妙的旅行吧。要求:大家看的时候一定要仔细,(放课件:欣赏“海底世界”录像)
提问:你看到了什么?看了以后有什么感受?
生:看到了瑶鱼,清洁鱼、石斑鱼、蝴蝶鱼……
师:你还知道哪些鱼?学生应答
【评析】欢快的音乐,美丽的图片将学生带进了一个神奇的海底世界,使学生自然的进入课堂的学习氛围。在设计的情境中,经过小丑鱼的带领,学生身临其境地体验着海底世界的美、鱼儿的美,之后老师又引导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鱼儿来通过自己形象的展示参加竞选,在这样一个轻松、活泼的情境中,学生就乐于尝试,在不知不觉中愿意去学习美术的一些基本的知识和技能。
2、师:鱼之所以能在水里自由自在的游玩,就因为它有着特殊的身体结构,下面就让我们认识一下吧。
(1)提问:鱼的身体有哪几个部分组成?学生说,教师利用小丑鱼讲解鱼身体各部位的特点。(鱼=鱼身+鱼鰭+鱼嘴+鱼眼+鱼鳞)
(2)师:是不是所有的鱼都跟小丑鱼长得一样呢?你还知道哪些形状的鱼?
生自由说,拓展认识。直接课件演示“不同形状的鱼”
三、比较:认识大小
1.师:鱼的形状真是千奇百怪啊!看,妮妮已经先挑中了两条她认为最美的鱼,还给她画了两张像,看看他们有什么不同?(学生:一大一小)好,这两条鱼放在一样大的纸上,我们仔细比较,哪条鱼放在画面上更合适?更好看?(出示作品)生分析。结果:充满画面的大鱼好看。
【评析】教师用这样互动、充满探究性的语言,用贴近儿童心理特点的语言进行教学,通过对感受色彩、体验形态等教学活动,诱导学生进入有效的学习状态。利用一年级小学生天真活泼的天性,鼓舞他们通过自我发现掌握教材中简单、直接的知识。这样设计不但摆脱了传统的教师教的模式,还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使他们在愉悦的课堂氛围中学会了学习,并觉得学习并不是一件困难的事,从而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你也能用笔画出自己喜欢的鱼的外形吗?和妮妮比一比谁画的鱼才是最大,好吗?
3、出示课题
4、学生画出大鱼,然后集体找出画的最大的鱼。(师进行表扬)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大小,知道大小是在对比中产生的。作画时敢于充满画面并画大。
5、小丑鱼妮妮说:我们挑选海洋形象代言人,看光长的个大还不行,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要漂亮。刚才看了那么多的鱼儿,色彩斑斓我们都挑花眼了,那就让我们再来欣赏一下这些“多姿多彩的鱼”吧。(课件出示)(课件出示一些海洋鱼,尤其是一些花纹各异,色彩鲜艳的热带鱼,让学生欣赏。)
可加旁白讲解如:瞧,我的圆点花纹吧,简单大方。我身上的花纹像不像斑马身上的花纹,够帅吧!(用点、线、块加深直观的印象和理解)。
四、欣赏艺术作品
1、师:让我们看看农民画家眼中最美的鱼吧?
(出示艺术作品《戏鱼》,让学生比较二者之间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2、学生欣赏讨论。师:把你的发现告诉我们
3、引导学生说出鱼的“变、加、色”三方面的变化。(点、线、面的添加)
找画中的秘密,农民画家是如何把鱼画大的?你们知道吗?(生说一说)
4、教师总结:农民画家真是太有创造性了,他把鱼变得更美了。〈课件演示:将鱼变小再复原〉
我们要学习农民画家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画出与众不同的画。
[评析]自然界的鱼与艺术作品中的鱼进行多次对比,初步了解艺术源于生活的道理并由此获得了丰富的体验,品尝到了美术表现活动的多样性,身心得到舒展,情感得到了释放。
五、欣赏学生及教师优秀作品,启发学生创作思维
1、课件欣赏范例中的鱼(装饰纹样简单带过)
六、作业要求:
今天请同学们画出你心目中最大、最漂亮的鱼,我们每个小朋友都来帮助小丑鱼妮妮完成她的使命,一起来加油!
【评析】教师的引导、鼓舞,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想象空间。通过学生大胆的、有创意的想象。不难看出学生的潜在能力是很宽泛的。只要我们教师掌握一定的教育方法,善于发现、善于引导、善于鼓舞学生,学生的潜能就将得到充分的发挥。
七、学生作画,教师巡视指导。(背景音乐《潜海姑娘》)
【评析】提出要求,可以使学生有的放失,明确目标。教师的巡回指导,及时的表扬和鼓励,在配以欢快、愉悦的音乐。为学生创设了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也拉进了师生之间的关系,跟好的促进了学生的表现热情。
八、展评
将画贴到前面的海底世界展板上评讲。先请小朋友评,师再总评,最好的送海底之星。
【评析】学生带上已画好的画参加竞选,学生和教师对鱼儿的形象加以讲评。在课堂上,教师为学生营造了一个民主、平等的课堂氛围,让人感到亲切、自然。学生幼稚、天真的作品,使课堂变得轻松而活跃。无论是教师的评价,还是同学对自己及自己对自己的点评,都使学生轻松的接受并使其在赞美和鼓励声中得到了成功的。教师对学生鼓励的话语,满意的微笑,赞许的眼神,默许的点头,都使孩子们感受到老师的器重,关切和敬佩,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使整个课堂教学气氛就像春天的细雨,冬日的暖阳,和谐而愉悦。
九、延伸
回去以后我们还可以用剪纸、橡皮泥等制作鱼装饰美化我们的生活。
第十课让我的飞机上蓝天
课时:1
教学目标:
用探究、合作的学习方法研究折纸飞机的方法,鼓励学生在自己的折纸飞机上创新。
提高学生涂色及色彩搭配的技巧;在话画画、折折、剪剪中了解才比、剪子和纸张的性能。
教学重点:
学习折纸飞机的方法和简单的装饰。
教学难点:
作品的新颖,折法上的变化。
教学材料:
纸张、彩笔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播放课件:动手动脑
自己动手,制作一个风车。先准备一张薄卡纸,一个塑料瓶盖,一根小木棒,一个38毫米长的钉子,然后制作一个小风车。
引导学生思考:风车为什么会迎风旋转?
用录象,简要介绍人类的飞行:在古代,人们向往神秘莫测的天际,却上天无路,只能寄托于神话般的幻想。世界上流传着许许多多关于人类渴望征服天空的美好故事,人类征服天龙的历史正是从神话传说开始的。
18世纪后期,气球轻而易举的载入升入空中,它的成功为飞机上天开辟了道路,开创人类飞行实验的时代。
教师鼓励学生讲解自己知道的有关人类飞天的神化或传说小故事。
锻炼学生的语言描述能力,教师引导学生对航空航天及人类发明、创造产生兴趣。
教师板书课题:让我的飞机上蓝天
2、出示折纸飞机
教师:让我们自己设计一架折纸飞机,把我们的理想带上蓝天好吗?
学生分成小组进行折纸飞机活动。每小组可参考教师带来的折纸飞机步骤图。,供学生分析研究、学习折纸方法,学会识图。
用小组比赛的形式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开展探究学习,鼓励学生之间的合作,互教互学,培养学生的探索和研究精神。
3、请各小组的一名代表到台前讲授折纸飞机的方法。
教师鼓励学生大胆讲授,并对讲授的明确清楚的个人以及课堂纪律好的小组进行奖励,强调了纪律,避免学生兴趣过高,课堂纪律混乱。
锻炼学生的讲解、示范的能力,以及语言的表述能力。
4、竞赛识图折纸飞机,看书上步骤图学习折纸飞机。对自己的飞机进行装饰色彩图案,用自己的名字命名航空公司,写在飞机上。比一比谁的飞机美化的漂亮。
学生进行装饰时,教师要提醒学生装饰折纸飞机露出的部分,注意可采用彩色长线或色块进行也可结合学生的爱好和生肖等进行。
时间充裕,全体师生到*场试飞自己的飞机。
在试飞中体验成功的喜悦。
试飞后提醒学生注意收拾整洁活动现场。
板书设计:
第十课让我的飞机上蓝天
折纸装饰
课后小结:
设计意图
组织教学
二新课导入
1、师:小朋友,你们想不想象小鸟一样可以在天空自由的飞翔吗?其实在古代人们就很向往神秘莫测的天际。到了18世纪后期,是气球轻而易举的载人升入到空中,它的成功为飞机上天开辟了道路。你们知道世界上的第一架飞机是由谁发明的吗?他们是英国的莱特兄弟,着就是世界上的第一架飞机(出示图片)。从此,各种各样的飞机便应酝而生,你们都知道些什么飞机呢 ?(学生回答)
2、师:小朋友知道的`可真多啊!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去欣赏一下吧(学生欣赏)
3、师:看了这些飞机你有什么感想呢?(学生回答)。
4、教师出示课题《让我的飞机上蓝天》
启发引导三
讲授新课
1、师:首先请同学们把书打开,在书上有一张折飞机的步骤图,下面就请小朋友拿出一张纸,照着步骤图把这架飞机折出来,看谁第一个折好(学生折飞机,请折得好的学生上前折)
2、师:飞机有好多种折法,除了书上的这种折法以外,你们能不能想出其他的折法呢?请你们再拿出一张纸来,自己重新设计一架飞机,好吗?(学生折飞机,请先折好的学生帮助未折好的)
3、飞机折好了,为了让我的飞机吸引人,我们可以怎样来装饰它们呢?请小朋友看书回答老师的问题
总结:(1)用自己的名字命名航空公司
(2)在飞机上作画
(3)在飞机的尾部贴上丝带
(4)用剪刀剪出花纹
4、小朋友回答的真好,现在请同学们应用这些方法来装扮一下我的飞机好吗?
用小组比赛的形式,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开展探究学习,鼓励学生之间的合作,互教互学,培养学生的探究和研究精神。,使学生对航空航天及人类发明,创造产生兴趣
培养学生审美能力
四学生作业、教师辅导
五展评
1、已经装扮好飞机的同学到走廊排队。
2、到操场上去试飞,听口哨集合。
在试飞中体验成功的喜悦
第十一课画汽车
课时:1
教学目标:
通过对汽车的观察分析,学习概括、表现不同种类的汽车的外观特征。
在对汽车的观察分析表现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感知和形象思维能力,发展综合学习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
不同种类的汽车的外形特点。
教学准备:
汽车的图片、彩纸、彩笔、教学录象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师生共同观看教师带来的教学录象。
二、讲授新课
1、小组性的探究学习
观察分析汽车的外形特点。
(1)利用学生带来的玩具汽车及其图片,小组进行研究。
研究内容:
生活中有那些不同种类的汽车?
从汽车的外观看,他们有那些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特点。
每种汽车有什么本领。
(2)师生共同分析以上的问题
(3)师生分别介绍集中现代化新型的汽车。
2、引导学生进行创新
师生共同分析课本上的学生作业
(1)那些作业表现出生活中见过的汽车;那些是自己创造的汽车,有什么本领?
(2)你喜欢哪辆汽车,为什么?
3、师生共同活动
请几位同学在黑板上画出自己喜欢的汽车,其他同学分析课本中的作业,并进行讨论:
(1)你准备画什么样的汽车?
(2)分析黑板上几位同学画的汽车。
(3)表扬有创意的同学
4、学生作画,教师辅导
教师鼓励学生创新
5、同学之间互相介绍自己画的汽车有什么特点,小组同学之间互相评价。
课下延伸:请同学回家进一步研究:
(1)汽车为什么能在马路上行驶?汽车里面主要有那些机器部件?
(2)汽车是由谁发明的?
板书设计:
第十一课画汽车
相同不同
课后小结:
难点:具体技法的运用。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新课:教师以演示和语言表达形式导入。
1. 同学们请看,老师刚在黑板上设计了一幅山城交通图(空立交桥),你们帮老师看看,还缺少些什么?
(立交桥上没有汽车)
2.老师正准备画呢,画什么样的汽车好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展示汽车图片,识别汽车种类)
3. 这么多汽车,老师都挑花眼了,不知道画什么汽车好了?干脆请同学们帮老师设计汽车好吗?
(揭示课题:画汽车)
二、探究新知
1. 教师反问学生:你们会画汽车吗?
2. 考一考:从汽车的外表看,汽车有哪些部分组成?(车轮、车灯、车厢、驾驶室等)
3. 教师示范演示画法:车轮 车身 装饰
4. 师生共同分析课本上的学生作业:并及时的提出问题,
(1)、哪些作业表现出生活中见过的汽车?
(2)、那些是学生自己创造的汽车,有什么本领?
(3)、你喜欢那辆汽车,为什么?
5、进一步引导学生,拓展创新
(1)、我们桦甸的地形特别,什么样的汽车更能适应有山有水的地形呢?
(2)、你准备画什么样的汽车?
(3)、老师将从同学们画的汽车中选择适当的汽车贴在《桦甸交通图》中。
6、学生作业,教师辅导
注意:及时纠正学生画幅过小的问题;及时展示表现夸张的学生作品,引导学生用夸张的手法表现汽车的主要特征;及时展示功能创新的学生作品,引导学生大胆创新设计;
7、展示、欣赏与评价
自评:邀请创意较好的学生到讲台上介绍所画汽车的功能;
互评:学生将画的汽车作品剪下来,根据汽车的功能贴在交通图中相应的位置,组成一幅完整的《桦甸交通图》。
三、课堂小结,课后延伸
1.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不但帮老师完成了《桦甸交通图》,而且还都成了很棒的“汽车造型设计师”. 不过,要当一名优秀的“汽车设计师”,可不那么容易哟,你还需要了解很多的有关汽车的知识。
如:汽车为什么能在公路上行驶?汽车里面主要有哪些机器?汽车是谁发明的?等
同学们,可以在课后查资料或和家长研究一下,再将你所知道的答案告诉老师。
一, 歌曲导入新课
听《小汽车真漂亮》导入新课。
二,观察与思考,分析汽车的特点。
1引导学生分析汽车的功能特征。
师 “马路上跑着很多汽车,它们品牌不同,样式不同,颜色不同,非常漂亮。有很多同学都喜欢汽车。老师这里有一个停车场,停了许多漂亮的汽车,同学们想参观一下吗?”
(教师用停车场方式展示汽车模型,学生欣赏)
师 “这么多漂亮的汽车,看得我眼花缭乱,哪位同学了解这些汽车,请你给大家做一名讲解员,讲一讲这些汽车的功能和特征好吗?”
师 “还有那些同学知道其它功能的汽车也给大家介绍一下?”
2教师指导分析汽车组成结构。
师 “同学们介绍了这么多种类 功能的汽车,使我学到很多汽车的知识,老师也考考你们,你们能找出这些汽车它们身上都有哪些共同的地方吗?”它们都有什么作用?
出示四幅不同种类汽车图片 学生欣赏歌曲,进入学习情境
学生自己介绍自己喜欢熟悉的汽车的功能及特征。
学生介绍多种功能的汽车。
学生总结汽车的共同特点都有(轮子、方向盘、驾驶室、车灯、发动机)等汽车的必要设施。 引发学生对汽车的兴趣
学生自己介绍心爱的小汽车会在介绍过程中倾注自己对汽车喜爱的情感,介绍得更全面,更生动,从而引导学生对画汽车这节课产生浓厚的兴趣。
引导学生学习从千变万化的汽车中找出共性。 3教师总结:汽车的造型虽然千奇百怪但都有发动机、轮子、方向盘、驾驶室、车灯等必要设施,汽车才能正常行驶,所以这些是设计师在设计汽车时不可缺少的元素。
三、分析汽车设计方法
1启发指导学生根据所需用途设计汽车。师 “设计师就是以这些共同点为基础,根据设计需要合理的设计安排出汽车的使用功能部分,再加以美化,就形成一辆漂亮的汽车。”
(1)教师讲解演示救火车的设计过程及设计方法(教师演示)
“比如:救火车救火需要很多水,设计师就设计了一个很大的水箱满足它的功能需要,并为它设计了醒目的红色,使人们很容易与其它车辆区分。
”
(2)展示推土车的设计方法(教师演示)
又比如:推土车需要在比较复杂的地形上工作,将小山一样的土推走,所以设技师就为了适应它的工作需要为它设计了巨大的推土铲和能在复杂地形里行走自如的履带。“ 2为最佳设计师颁奖。
第十二课卡通明星总动员
课时:1
教学目标:
通过欣赏中外卡通形象,使学生初步对卡通做一理性上的了解。通过大家交流,使小朋友认识更多的卡通形象,认识到卡通形象的造型与色彩具有夸张性,并能通过自己的语言描述喜爱的卡通形象。初步尝试用自己喜爱的色彩装扮卡通或以拼贴,重组等简单方式设计自己的卡通明星。
教学重点与难点:
本课重点与难点放在对卡通形象形与色的认识,让学生充分发表对卡通形象的感受。
教学准备:
卡通形象图片、小朋友的真实照片、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书写:卡通
教师讲解:什么是卡通——英文cartoon的音译,即动画影片。
教师:说起卡通,你会想起什么?
教师根据学生说起的卡通电影或卡通形象,播放课件:内容是一些中外优秀的卡通电影剪辑。
2、通过欣赏课本中外卡通形象,使学生初步对卡通作一理性上的了解。
教师请学生数一数第十二课中有多少个卡通明星。
教师:为什么不把小朋友的相片算在内?卡通形象有何特点?
教师小结:卡通形象的形色比较夸张,造型简洁。
3、小组讨论
(1)介绍你喜欢的卡通明星长什么样子?让同学猜猜你说的是哪位卡通明星?
(2)你为什么喜欢这些卡通形象(师导,我们每一个都希望自己是最受欢迎的人,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怎样做呢)
(3)中国有很多可爱的卡通明星,你都知道哪些?看看有没有不同之处?(《大闹天宫》《天书奇谭》《宝莲灯》《雪孩子》《九色鹿》《渔童》)
4、设计实践
(1)在纸上画出你心中的卡通明星,或为卡通涂上你喜欢的颜色。
(2)用你喜欢的色纸剪贴出你喜欢的卡通明星(形象以基本形为主,要简单)
(3)给你设计的卡通明星起名字,讲一讲他有什么特点或本领。
5、展示应用
(1)展示你设计的卡通明星,为他配音、配动作。
(2)将所有的作品贴在黑板上,开展卡通明星总动员大展示。
(3)请给你的卡通明星找个合适的地方,装扮我们的教室。
板书设计
第十二课卡通明星总动员
欣赏设计展示
课后小结
教学目标:
1、情意目标:通过卡通形象交流与表演性活动,引导学生无拘表达所喜所爱,建立合作、交流学习的意识。
2、认知目标:在交流学习中认识更多的卡通形象,了解卡通形象的化妆方法。
3、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简单的卡通造型能力与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认识与交流的卡通形象,进行卡通造型与角色体验。
教学难点:对生动活泼的课堂进行有序的调控和引导。
教具、学具准备:
1、卡通玩具、卡通画片(有卡通形象的任何物体)。
2、头饰雏形,各种色彩的卡通眼睛、鼻子、嘴巴、耳朵、胡子、各种动物形状的帽子等。
3、学生自备简单的化妆材料。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认识卡通新朋友:
小朋友,今天我们来到了卡通乐园(引导生观摩事先布置的环境),你们认识这些卡通形象吗?说说它们是谁。
大家愿跟老师一起去卡通王国认识更多的新朋友吗?(播放卡通录像片)
二、交流所认识的卡通新朋友:
1、小朋友,能不能给老师说一说,你们从录像中认识了哪些卡通明星?你最喜欢的卡通明星是谁?他们的样子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2、你们知道老师最喜欢哪位卡通明星吗?
三、老师化妆演示,扮演卡通形象并讲述卡通故事:
1、同学们,请看:
小镜子请出来, 红红鼻子,红脸蛋, 红精灵你真乖! 白胡子,怎么长?舞动巧手扮明星, 撕掉双面胶,小朋友,你说帅不帅?
(老师一边呤颂,一边用口红、白色纸化妆,让学生了解怎么用口红,怎么撕双面胶。)
2、小朋友,我是谁?你们都快认不出我了(拿出一头饰雏形,戴上)。
3、现在认出我是谁吗?我为什么变成了老爷爷?
4、以小白兔的语气讲述卡通故事:
原来我是小白兔,我和小熊在放学的路上,看见一位老爷爷,红红的鼻子,红红的脸蛋,胡子这么长(用手比划,表示胡子很长),弯腰驼背,拄着拐杖,一边走,一边不停地咳嗽。我就大声对小熊说:”你快来看,这个老头子好难看!“(学老头走路,咳嗽……)
小熊制止我说:”你不能学爷爷,这样不礼貌!“
”谁要你管,你走开!“我大声对小熊嚷道。
今天早晨醒来,梳头的时候,”哇,这是谁呀?“再照镜子,”哇,我这个小白兔怎么变成了一个老爷爷呢?呜……“
小朋友,为什么小白兔变成了老爷爷呢?
原来,老爷爷是天上的神仙,他将小白兔变成老爷爷的模样,让小白兔感受一下老爷爷的困难,使它懂得礼貌。你们愿意扮成卡通明星与老爷爷一起玩吗?
四、学生互相化妆,表演,进入卡通角色体验。
1、展示各种卡通画片,让学生理多地认识一些卡通形象,以避免在化妆时模仿老师的化妆,
2、小朋友,你愿意扮成谁,请把你的想法告诉同学,并根据它们的特点互相化妆,看谁化得好,化得快!
3、学生讨论,互相化妆,打扮成卡通人物。
4、请化妆好的学生与老爷爷同台表演卡通故事。
5、评价化妆与表演。
五、小组绘画比赛,卡通明星聚会。
1、小朋友,老师发现大家真是越来越能干了。你们能表演这么精采的卡通故事,知道了各种卡通形象的特点,那么能不能画出自己喜欢的卡通形象呢?
每组选一名学生到台上比赛作画,其余同学自己画,看谁画得好,画得快,再将这些卡通明星聚集在一起让大家评评。
2、请学生说出自己最喜欢哪一幅画,并让学生将画送给喜欢的同学,以增强同学之间的友谊。
六、小结,并引导学生课后关注卡通形象运用到生活中的哪些地方。
教学后记:
在此内容的教学中,学生参与兴趣浓,发言积极。化妆表演时学生的热情达到高潮,学生绘声绘色,配以适当的动作表演与讲故事,其他学生看得津津有味。绘画比赛掀起另一个高潮,学生评画积极,能大胆发表自己的感受。课堂中学生始终处于一种兴奋状态之中,但课堂难以做到动静有序,有的学生互相化妆,不知道怎样与同学合作,需要教师引导。教学还需进一步研究学生活动的组织方式。
第十三课大家一起画
课时:1
教学目标:
了解、体验、感受绘画的多种不同媒材的特点。
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合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通过集体绘画感受个人在集体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
拓宽学生对工具、材料的认识,可以结合书上及教师找的一些多种工具材料表现的绘画作品进行分析。
教学难点:
火车形象的表现。
教学准备:
彩色粉笔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引发学生对美术学习活动的兴趣,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望。
(1)小组共同研究讨论课本上第页页的图片,以及教师出示的用砂纸、宣纸、以及多种不同的工具材料表现的绘画作品。
引导学生探究,进一步拓宽学生对工具、材料的认识。
研究的问题:
这些作品各使用什么材料、工具画的?你还知道有哪些绘画工具、材料?
这列火车是用什么工具画出来得?
(2)师生共同讨论以上问题
教师:今天我们也用粉笔在*场上合作一列长长的火车,每组画一节车厢,好不好。
教师板书——大家一起画
2、观察、回忆不同种类火车的外形特点。
(1)观看火车的录象
思考:你看到了什么样的火车?他们有什么相同与不同的地方?
(2)集体研究以上问题
3、分工合作
(1)问:我们班要画一列火车,你们各组想怎样画?哪个小组画车头?
(2)小组讨论:准备让自己小组的火车运什么?每个人如何分工?
4、全班同学到*场集体创作,分配好各组范围。
5、将每个小组画的车厢连成一列火车,请几个同学将自己小组的火车与其他组的火车连接好。
6、请同学们用大家画的火车编排一个小故事,相互讲一讲。
7、集体讨论:通过今天画这幅画你有什么感想?
教师小结:今天我们每一个人都积极努力,使我们全班画的这列火车不仅长而且本领非常大。在学校,我们每个人就象每节车厢中的一部分,每个小组就象一节车厢,如果我们大家共同努力,我们班这列火车就能跑到年级的前面,学校的前面。我们国家也象一列大火车,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加倍努力,我们国家就能跑到世界的前面。
8、课后拓展
回家后可以参考书上的一些形式,进一步尝试其他绘画形式。
板书设计:
第十三课大家一起画
火车特点小组绘画
课后小结:
第十四课巧用纸餐具
课时:1
教学目标:
尝试使用各种废旧材质进行造型,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集体合作精神、德育等。
教学重点:
根据不同材质形态,使用多种手段进行新的造型表现。
教学难点:
对于不同材质形态的联想迁移。
教具准备:
饮料瓶、玉米皮、椰壳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游戏导入
老师与学生一起进行”脑筋急转弯“的游戏,用剪刀将纸杯、纸盘、纸饭盒等一次性纸餐具或横或竖的剪开,然后随意组合,看一看,谁能马上联想到更多的东西。
教师手拿纸饭盒一张一合,并且着童话故事里的声音说:”哈哈,你们好呀,猜猜我是谁?“同学们会争先恐后的说”是老虎、方头鲸、妖怪“
教师将纸杯纵向剖开,再对在一起,学生会说”小船、摇篮、公共汽车的候车亭等
教师表扬联想丰富的学生,然后鼓励其他学生放松自己的思维神经,为创造与众不同的作品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讲授新课
师生一起将搜集到的乡土材料和废旧的餐具或塑料的、铝制的饮料罐,南方的椰壳等,进行分析、联想。
师生共同讨论:纸餐具上有哪些已经存在的线条或形状我们可以善加利用?若将它装饰成我们想象中的东西,还需要进行那些方面的改进?需要粘贴上什么?或镂空去什么?
师生可以共同感受一些学生的新奇想法,教师鼓励学生立意独特,学生放开手脚,大胆进行创作。
创作:要求学生适形造型,结合自己纸餐具本身的色彩与形状,结合以学过的其他种类的装饰、创造出一个新奇有趣的造型。教师可以组织尝试其他方法,小组几个同学一起用更多的纸餐具,合作一个大型的作品,起个名字叫“可爱的妖怪”等等。
评价:1、展示学生的作品,师生一起分享创作喜悦,和同学说说自己的想法和创作体会。2、设计童话情景,进行与环保有关的表演或讨论。
板书设计
第十四课巧用纸餐具
立意剪制
课后小结
第十五课多彩的拉花
课时:1
教学目的:
学习欣赏及制作拉花的方法,能够剪制一种以上的拉花,并能设计出多种用途。
通过活动,增进相互合作意识及师生、生生间的情感、培养保护环境及美化环境的意识。
通过学习活动,培养学生感知、观察思考及探索能力,能主动尝试以不同的媒材工具,探索各种造型方法。
教学重点及难点:
1、激发学生探索欲望,鼓励学生自由发表。
2、通货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学习欣赏及制作拉花的方法,并能为拉花设计出多种用途。
教具准备:
彩纸、剪刀、胶棒、钉书机、拉花装饰的环境图片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教师检查学生的彩纸等用具,并安排小组。
二、讲授新课
1、创设情景、激发探究
教师展示拉花导入新课,激发学生探索欲望,并鼓励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看法。
教师引导学生观赏已用拉花布置好的课堂环境及教材图片,请学生说一说:
拉花有什么用?
可以美化什么?
]你想用拉花美化那里?
教师鼓励学生共同参与本次学习活动。
(二)、合作学习、自主探索
①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教材中四种剪制图,想一想、试一试,应该怎样叠纸,用什么纸比较容易剪制(小组讨论)
②教师应到学生分类进行剪制,教师巡视,提示学生想一想:
这些折剪的方法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③小组讨论上述思考题后汇报,教师小结。
④小组合作方法的引导对叠纸剪制拉花方法的探索。
(三)、深入探究、激发思维
对剪制拉花方法的进一步探索,思维方法及变通能力训练
①教师检查学生剪制的拉花是否有剪断的,如有请学生讨论剪断的原因是什么?可以怎样避免?
学生改进剪制方法。
②变通训练:教师示范一种不同剪制方法的拉花,引导学生进行观察“那里和书上的不一样”,启发学生说一说,可以怎样变?
(四)、自由创作、大胆发表
设计应用意识的激发,大胆自由发表的自信心。
①学生尝试新的剪折法,教师巡视,给予指导及鼓励。
学生运用拉花美化环境及自身。
②请学生发表感受并说一说:你的拉花还有什么用途,他怎样美化了生活?
学生欣赏以拉花美化环境及人们生活的图片拓宽思路。
(五)、反思学习、内化知情
分小组展示表演,共享成功的喜悦。
引导学生归纳小结本课学习情况: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还想学习了解什么?
课后延伸:尝试不同的剪法
板书设计:
第十五课多彩的拉花
剪制装饰美化
课后小结
第十六课神气的小厨师
课时:1
教学目标:
了解美食文化,培养热爱劳动、珍惜食物的良好生活习惯和热爱家乡、热爱中华传统文化的思想情感。
感受食品艺术之美,学习欣赏食品的方法。培养学生热爱劳动。
感受各种材料特性,进入“小厨师”的角色,探讨巧妙运用各种材料把自己喜爱的食品表现出来。
教学重点与难点:引导学生感知并发现食物之美,启发想象,探索了解美食的相关知识。
教具准备:
食品图片及美食录象、厨师帽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教师将学生分成各个小组。
二、欣赏观察,激发兴趣
1、教师:如果你是一名厨师你想做一道什么菜?
引导学生回忆想象并说出自己喜爱食品的形色香味等基本特征,了解食品的名字的寓意。
2、欣赏观察屏幕展示的各式食品图片。学习欣赏美食的方法。
3、回忆并讲一讲与事物相关的故事传说。
三、进入角色,思考探索
1、欣赏手工食品的形色摆放的美感。
2、展示教师示范制作“食品”过程。学习探索如何巧妙利用废旧材料去制作各式美食。
3、引导思考:你可以用一张牛皮纸制作什么“食品”
4、师生总结制作“食品”的方法:
(1)根据材料来决定要制作的食物。
(2)根据想好的食物来选择制作材料。
5、小组分工合作,开始进行制作“食品”的活动。
四、明确主题,交流合作
1、了解我国民族传统节日及相关美食文化。回忆思考:春节、元宵节、中秋节等中国传统节日有什么美食?
2、各小组根据多种美食主题命名选择其中一项进行构思设计,各组员自由选择某一类进行创作活动。
3、明确自己创作的主题后,有目的的进行讨论:
(1)本组要制作什么食品?
(2)如何分工合作。
(3)用什么材料?
小组长汇报讨论结果。
五、展示表演,自评互评
1、各小组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神气的小厨师”表演,针对各小组的食品的情况进行小组自评互评,评价引导:形色、事物拼盘的摆放是否美观?是否有创意?
2、思考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到了什么?了解了哪些内容?学到了哪些内容?学到了哪些知识技能?探索了哪些地方的饮食文化?
3、课后延伸
(1)你还知道其他关于食物的更多知识吗?
(2)你知道本地区有什么特色食品吗?有什么相关的故事传说。
(3)你知道中国有几大菜系吗?
(4)未来的人类会喜欢吃什么样的食品呢?为什么?
板书设计
第十六课神气的小厨师
思考制作
课后小结
第十七课漂亮的建筑
课时:1
教学目的:
尝试使用不同纸材,体验造型快乐。
创新精神,集体合作精神,对生活的热爱。
教学重点:
在美术游戏中尝试以不同纸材组织画面。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体会不同纸材赋予作品的不同感受。
教学准备:
废旧挂历纸、电光纸、海报、各种大小的纸盒、纸箱、剪刀、胶棒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引入:师生一起来编一个有趣的故事:从前,在茂密的大森林里,有一座漂亮的小房子……
联想:你们说说,这小房子会是什么样子呢?它有什么样的屋顶?什么样的门窗?
选材:师生一起选择几个大型的纸箱,作为小房子的主体,搭设在一起,以宽胶带相连接。
教学理念:自己动手,利用自己身边可以找到的材质,制作一个童话城堡,可以在里面钻来钻去,是一件多令人激动的事情。给学生这样一个动手圆梦的机会,因为美术学习不但是知识技能的传授,而是要贴近儿童不同年龄阶段的身心发展与美术学习的实际水平,从而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造型表现活动。
装饰:城堡里的居民门,你们喜欢什么样的窗?什么颜色的墙?大门开在哪?(伴着儿歌《我是一个粉刷匠》)
整体结构完成了,细节部分请大家说说自己的想法,谁的想法得到大家的肯定,他就挑选几个朋友一起来做这部分的细节。
教学历年:
大家动手,自动分成合作小组,有分工,有合作,共同装饰漂亮的建筑。既进行知识技能方面的训练,又加强合作精神的培养,一举多得。
欣赏、评述:哪一个装修小队的效果最好?他们好在那里?
再创造:各细节间的协调等。
游戏:大家伴随音乐,在小小城堡周围牵手跳舞。同学们还可以将故事继续编下去,会更加有情趣,无形中进行集体主义、合作精神的教育。
课后小结:
第十八课妈妈和孩子
课时:1
教学目的:
接触多种艺术表现形式,感受美术的多样性。通过欣赏艺术作品表达的主题思想。
学习观察艺术作品的造型、色彩、材质、表现方法,表达自己的感受,结合作品展开联想,发表对作品的看法。
教学重点:
让学生发表对艺术作品的感受,体会艺术作品中表现的母子情,观察艺术作品中妈妈对孩子的不同表达方式,使小朋友认识到***爱渗透到日常生活中的一点一滴。
教学难点:
让小朋友学习观察艺术作品,对作品的造型、色彩、情节予以描述,说出自己的感受。
教学准备:
搜集自己与***照片,小动物母子情方面的图片资料一同欣赏。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自由欣赏书上的作品,说一说,你喜欢哪一幅?为什么?
2、妈妈是我们最熟悉的人,你能唱几首有关***歌?
3、选择书中农民画《母与子》、油画《洗澡》、素描《母亲保护她的女儿》木雕《欢乐柱》几幅作品中对妈妈脸部的局部描写,以课件的形式展示给小朋友,请小朋友思考,都是表现妈妈。为什么不一样?你喜欢那一张脸?
二、欣赏评述
1、认识作品的表现方法(色彩、造型、材质),你喜欢哪种形式?说一说理由?
2、找一找这几幅作品中描绘的情景,在你的日常生活中出现过吗?在什么时候?仔细想一想,你当时的感受,说一说艺术家表现的好不好?为什么?
3、几幅作品中,妈妈不一样的表情代表了不一样的心情,大家一起猜一猜,每位妈妈心里在想什么?听一听老师读一读作品旁的文字介绍,说一说你喜欢哪位妈妈。
4、这么多艺术家描绘、塑造***形象,你认为哪件作品最能体现妈妈对孩子的爱?
哪件作品最有意义?哪件作品最漂亮?哪件作品表现的妈妈最像你的妈妈?为什么?
三、德育渗透
1、请小朋友展示自己小时侯和***照片,仔细看看***眼睛、动作、表情,与同学说一说,自己的妈妈哪最美?(包括:外貌、语言声音、动作)
2、欣赏书上的作品,假如你是作品中的孩子,你会有什么感受?你会对妈妈说什么?
3、艺术家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情景来表现妈妈对孩子的爱,你还能说出平时妈妈怎样爱你吗?
给大家讲一讲妈妈爱你的一件小事。
4、生活在***爱中,我们感到很幸福,我们怎样爱妈妈,也让妈妈幸福呢?
请小朋友分组讨论,看谁的办法最好?
四、感受实践
1、画一幅你和妈妈在一起的画,送给妈妈。
2、做意见小礼物写上一句爱***话,送给妈妈。
3、将全班每位同学对***知心话录在磁带上,期末家长会上放给妈妈听。
【读《美术新课标》心得体会】推荐阅读:
小学美术新课标心得体会专题07-07
美术新课标解读免费07-20
小学美术新课标解读培训09-18
新课标初中美术课堂教学的创新10-17
谈新课标的美术教学理念和实施原则06-15
新课标听课心得12-10
数学新课标解读心得09-28
小学科学新课标心得10-14
科学新课标学习心得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