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治理美丽中国

2024-11-2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环境治理美丽中国(精选12篇)

环境治理美丽中国 篇1

环境污染是国家发展中必须严肃面对的问题。随着经济与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们始终朝着建设美丽中国的道路前进,所以经济的发展更要坚持可持续化。就让我们从治理环境污染出发。

近来.雾霾天气、地下水污染、土壤重金属污染等环境问题,牵动着公众的神经.也引发全国两会代表、委员的热议。中国经济持续高增长有目共睹,然而大量环境隐患也因此产生,如今隐患已进入爆发期。数据显示:我国四分之一国土持续雾霾,六成地下水污染严重,1.5亿亩耕地受重金属污染……空气、水、土壤,我们赖以生存的三大要素,正在遭遇空前危机。

“环境污染让中国到了‘最危险的时刻’。”“当生活的基本条件受到威胁时,环境问题已经变成危机了。”“这样发展下去,挣来的钱最终全要为医药‘埋单’!”代表委员们的发言忧心忡忡,确实,如果连呼吸上新鲜空气、喝上干净的水、吃上放心的食物都成为一种奢望,如果连基本的生活条件都难以,那么高歌猛进的GDP又有何意义呢? 虽然我们早已提出不能走一些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然而现实中一些地方依然没有根除这种陈旧意识,不惜牺牲生态环境换取经济发展,甚至为污染企业保驾护航:虽然科学发展观已是各级政府执政理念,“GDP至上”在理论上已站不住脚,然而“宁要毒死,不要穷死”的观点仍有市场,“带血的GDP”“有毒的增长”仍大行其道。

以地下排污为例,这一现象并非才有。2010年4月《半月谈》就曾以《揭开污染地下转移黑幕》为题,在全国舆论界深度披露了地下水污染问题。记者深入河北、河南、江苏等地,调查历时半年之久,向公众揭示出一幅触目惊心的地下排污路线图:一些不法企业为了降低治污成本、逃避监督检查,通过渗井、渗坑、渗透池将大量工业废水、污水偷排地下,造成地下水严重污染,百姓苦不堪言。报道刊发后,产生了强烈的社会反响。然而,近三年过去了,据记者了解,一些污染企业依然我行我素,大肆偷排,当地政府则装聋作哑,没有采取任何有效措施。本刊编辑部曾将有关情况反馈到相关主管部门,却没有得到任何答复。地下污水还在横流,当地百姓依然生活在毒水困扰中,这种漠视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态度,实在让人气愤。

对污染问题听之任之,暴露出一些地方、部门错误的发展观和扭曲的政绩观。正如环保部部长周生贤所说:有的地方领导当面说环保重要,背后还是GDP挂帅。而公众所不能接受的,恰恰是这种不作为、乱作为。纵观近几年发生的重大污染事故,许多涉事企业规模大,效益好,是当地的经济支柱、利税大户。出于GDP增长、增加税收考虑,一些地方政府对污染企业的偷排乱排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一些地方的环保部门监管、执法不力,甚至与污染企业串通一气,导致污染愈演愈烈。因此,要想根治污染问题,除了用重典、出重拳查处问题企业,使之无处遁形外,还须严厉追究相关监管者的责任。

更为重要的是,各级政府当真正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须知,发展不只是单纯的GDP,不只是单纯的经济挂帅,生态文明建设更应该贯穿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五位一体”建设美丽中国,良好的环境是最基本的托底。为经济社会创造良好发展环境、为公共利益保驾护航是任何时候都不能弃守的底线。

在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环境的热切期望中,我们看到了中央治理环境污染的决心。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着重强调:“下决心解决好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大气、水、土壤等突出环境污染问题.改善环境质量,维护人民健康,用实际行动让人民看到希望。”3月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在参加湖南代表团审议时指出:“要把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更好地结合起来,运用好价格等多种手段推动环境治理,使发展更可持续、更加健康,”

资源环境的“瓶颈”正越收越窄,传统发展模式将难以为继,环境保护长期滞后于经济发展的状况必须改变,绿色转型步伐亟待加快。针对雾霾天气,有关部门已采取措施,PM2.5监测治理正逐步铺开:对高环境风险行业推进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试点工作也将开展;多省份跨区域联合治理雾霾、跨流域联合治理水污染行动也在酝酿中……人们期待,这些政策、举措能够真正落实到位,为解决污染问题发挥作用。

环境治理美丽中国 篇2

近日, 国务院副总理、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主席张高丽在北京出席国合会2014年年会开幕式并讲话。中国历来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 把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确立为基本国策,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将生态文明建设纳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张高丽指出, 中_将不断创新体制机制, 自觉推动绿色发展, 努力建设美丽中闻。一是强化环境准人、环境标准硬约束, 发展壮大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从严控制高耗能、高排放行业发展, 充分发挥优化经济结构的治木作用。二是深化生态环保领域改革创新, 加快自然资源及其产品价格改革, 大力发展环保市场, 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 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激励约束作用。三是加快建设生态文明法律制度, 建立健全自然资源产权法律制度, 切实抓好新修汀的《环境保护法》的贯彻实施, 充分发挥环境法治的规范保障作用。四是抓好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工作, 严格按照主体功能区定位推动发展, 加快划定生态保护红线, 着力解决大气、水、土壤污染等突出环境问题, 充分发挥政府的统领引导作用。五是推动形成多元共治局面, 倡导良好生态环境人人共建、人人有责、人人共享, 充分发挥社会公众的参与监督作用张高丽表示, 国合会成立20多年来, 提供了一个中外开放对话的重要平台, 打开广一扇把国际可持续发展经验带入中国的大门, 架设r一座中国与国际社会在环境与发展领域交流的桥梁, 为推动中闰绿色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为中国和世界绿色发展作出贡献。

用美丽人生建设美丽中国 篇3

2004年,海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了鹦哥岭自然保护区,2006年底开始成立保护区工作站,也正是从那时候开始,一批特殊的年轻人走进了保护区,用他们的辛勤和汗水,开始书写鹦哥岭崭新的一页。

这27位年轻人来自祖国的四面八方。他们毕业于全国9个省市12所高校,其中2名博士、4名硕士生、21名本科生。他们远离亲人、放弃繁华,来到这个人烟稀少、名叫鹦哥岭的地方扎根,成为这片绿色家园的开拓者、建设者和守望者。

扎根鹦哥岭,是为了追求梦想甘愿奉献青春的无悔抉择。工作站的工作危险而艰苦——他们常常要在毒蛇蚂蟥出没的山区中穿行,吃的是野菜干粮,住的是破旧民房,更要忍受大山深处的孤独寂寞。五年来,他们走遍了保护区的200多个山头,建成鹦哥岭森林资源数据库和监测管理信息系统;访遍保护区周边6个乡镇100多个黎村苗寨。

在工作站成立之初,他们遇到的第一个难题不是恶劣的环境、寂寞的生活,而是当地靠雨林吃饭的纯朴村民。看到村民们大片砍伐雨林、打猎、采药,作为环境保护者他们感到十分痛心。在苦口婆心做工作的同时,他们发现自然保护不应建立在村民的贫穷之上,保护与发展并行才能让村民由雨林的破坏者变成大山的守护者。

几年来,管理站的年轻人在搞科研的同时四处为山里的村民致富找出路。年轻人的赤诚和坚韧打动了村民,慢慢地,他们交出了手里的猎枪,停下了砍伐的刀斧,建起了禁渔区,现在保护区里200多人的护林队都是由这里的村民担任,鹦哥岭的事也成了村里的头等大事。在三月三黎族传统节庆活动中,黎族同胞破例邀请他们一起跳舞。村民对他们的称呼也从“蒙”(领导)变成了“哥侬”(兄弟)。

坚守鹦哥岭,源自于心中的大爱,为了山更蓝,水更绿,野生珍稀物种得到有效的保护,他们义无反顾。经过他们的努力,在鹦哥岭保护区,新的珍稀物种树蛙被发现;他们首次发现了成千上万只斑蝶飞洋过海,迁徙到海南,这一发现打破了海南没有蝴蝶迁徙的纪录。他们连续三年持续跟踪监测,记录了许多蝴蝶越冬的重要数据。他们编写的80万字专著《鹦哥岭生物多样性及保育》,为鹦哥岭建设全国示范性保护区和与国际接轨打下了坚实基础。

钟情鹦哥岭,更离不开对信念和理想的执着。这种执着,让他们“愿以一生丈量青山”。从2007年成立至今,保护站的青年人中没有一个人半途离开。如今,鹦哥岭自然保护区都已经成了海南省众保护区中的佼佼者。而这背后,是27位青年人扎根基层,甘于寂寞,坚守理想的不懈努力。五年来,他们的青春年华绽放在鹦哥岭的青山绿水之间,当地百姓把他们称为“鹦哥岭上的木棉花”。

环境治理美丽中国 篇4

改善农村环境 建设美丽中国

农民、农村、农业是中国人最为关心的三农问题,农村的一举一动牵连着中国的每一寸肌肉,14亿中国人中,有着10亿农民,可以说农村成为了中国人口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民是否幸福关乎中国是否幸福,农民是否富裕关乎着中国是否富裕,农民是否开心关乎着中国是否开心。要想解决农民问题,当务之急就是解决中国农村问题,中国农村问题最重要的就是农村环境问题,改变农村环境,建设美丽中国,幸福中国农民。

但是,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农村的环境问题成为了我们心头难以放下的牵挂。农村生态环境,让人忧心,水体污染,白色污染弥漫了大山小村;农村人文环境,让人忧心,聚众赌博,教育缺失散漫了乡村角落;农村经济环境,让人忧心,贫困复贫,产业无助弥漫了每个村落。“稚子牵衣问,归来何太迟”,改善农村环境之策已不能再迟到。我们不能忍受问题已经上路,而对策还在穿鞋准备出发。

改善农村环境,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农村是农民的家,每个人都期望自己的家能够山清水秀,鸟语花香,但是现实往往相反,从严重的水体污染,到肆意的垃圾围村,不单单是农民的失望,更是农村人居环境最后的垂死呻吟。我们需要改变农村环境,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还农村以“松月夜生凉,风泉满清听”的随意而居;“湖上一回首,千山卷白云”的旷然而视;“夕阳度西岭,群壑倏已暝”的怡然而行。良好的改善环境,必然带来良好的生态环境,而良好的生态环境能够带给人愉悦的人居环境。那么,良好的生态资源也必然能够促进经济的发展。

改善农村环境,改善农村经济情况。看得见山,望得见水,留得住乡愁,催生了农村旅游经济,而在此,实体经济的发展,却已成为了时代的弄潮话题。赣南山区山水优美,环境得以恢复,与之一起来临的就是赣南经济的快速发展,依托于赣南的山型地貌,良好的土壤水质,毫无污染绿色赣南脐橙,就这样带着赣南的山水风光走出了中国,走向了世界,带回赣南的鱼米丰足。可见,改善农村环境,自然而然的可以带来难以想象的经济回报。正所谓:衣食足知荣辱,农村经过环境变化带来的经济繁荣,促生农村文化的发展。

改善农村环境,改善农村人文氛围。随着农村环境的改变,带来了经济的发展,淳朴民风的塑造成为了重要议题。曾经的农村,自有一股淳朴风情,我们至今仍想感受到“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的简朴;“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的亲和;“雨足高田白,披蓑半夜耕”的勤劳。从边塞腰鼓的文艺表演,到浙江沿海的文化祠堂,每一处,每一家都在为了文化丰盈、人文关怀而做着努力。行为成就习惯,习惯成为历史,历史成为民风,改善农村环境,就是这样,润物无声的改变了乡村的人文氛围。

建设美丽乡村 扮靓美丽中国 篇5

2014-9-11 14:27| 发布者: cnagrinetadmin| 查看: 58| 评论: 0|来自: 学习时报

摘要: ——中央文明办专职副主任徐令义答学习时报记者问 编者按:近日,中宣部、中央文明办召开了全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经验交流会,研究部署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工作任务,提出了“建设美丽乡村”...记者:党中央反复强调要大力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如何更好地体现这一要求?

徐令义: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工作,专门下发了意见。总书记在不同会议、不同场合多次作出重要论述,指出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各项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强调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突出道德价值的作用,必须落细落小落实、使之融入社会生活,让它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

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任务,当然也是美丽乡村建设的根本任务,是贯穿其中的一条红线。建设美丽乡村,要做到教育先行、宣传先行,引导农民群众理解、接受核心价值观,并转化为自觉追求和行动。工作中要突出“四个性”:一是突出典型示范性。要善于发现群众身边的先进典型,精心打造“最美品牌”,广泛开展好媳妇、好儿女、好公婆评选表彰,开展寻找最美乡村教师、最美乡村医生、最美村官、最美少年、最美家庭等活动,通过善行义举榜、道德榜、功德录等方式,进一步激发农民群众的道德热情,培育和传播乡贤文化,凝聚起向上向善的强大正能量。二是突出宣传普及性。要用好县乡媒体和农村大喇叭,评身边好人,讲好人好事,揭坏人坏事,具体生动地宣传核心价值观。要制作刊播一批富有乡土气息、符合农民审美情趣的优秀公益广告作品,运用农民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和文艺活动,营造浓厚的宣传教育场景。要用好新媒体,适应“微时代”的要求,积极运用微博、微信、微视、微电影等方式传播核心价值观。三是突出受众针对性。要针对不同农村地区,针对农村存在的突出问题,针对农村不同群体,针对农村地域广阔的特点等,有针对性地开展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四是突出教育长效性。在农村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项紧迫的任务,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要把学习宣传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广泛开展经常性的形势政策宣传教育,在兴起宣传教育高潮的基础上,做到年年坚持,常抓常新。

记者: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硬件方面主要抓好哪些工作?

徐令义:建设美丽乡村,基础设施要先行,起到环境改造人的重要作用。当前,要根据县乡村财力状况,分期分批组织实施,切实抓好“四改一建”。一是改路。要在已有工作基础上,大力推进自然村组的道路建设,支持农户硬化通户便道,为农民群众出行提供便利,为他们发家致富加快步伐,也为促进城乡交流创造条件。二是改水。一方面要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还上历史欠账;另一方面要加大对水污染和农村环境卫生治理力度,通过城乡一体供水、引泉入村、自来水入户等方式,切实保障农民群众喝上干净的水。三是改厕。建造卫生厕所,是农村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也是一件牵涉千家万户的难事、好事。要根据各地实际,加大农村改厕工作力度,以“厕所革命”的力度,改变农民群众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四是旧村改造。要统一规划、统一设计,区别各地经济实力、自然条件等不同状况,有针对性地开展旧村改造,使农民受益、受惠,在改建过程中切实保护好农村自然生态、历史文化。五是建设乡村学校少年宫。从2011年开始,中央文明办、财政部、教育部将投入35亿元资金,共同建设乡村学校少年宫2万所,今年要建设3600所,为农村孩子增长见识、培养兴趣、学艺学技搭建平台。地方要借中央建设乡村学校少年宫的东风,开展配套建设,配备辅导员队伍,加强业务培训,完善激励机制和考核机制,加强建设资金监督管理,把建设乡村学校少年宫作为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一件实事、抓好办实。

记者: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如何抓好乡风民风建设?

徐令义:乡风民风建设,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任务。相对于硬件建设来说,农村民风建设的难度更大、时间跨度更长,见效也慢,更要精心谋划、持续推进,并着力抓好“三个建”:一是建好家风好家训,创五好文明家庭。要把家风家训作为民风建设的基础工程,抓好宣传教育、征集评选、展示推广等各个环节,引导村村寨寨、家家户户写家风、晒家训,让好家风好家训代代相传。要把建好家风好家训与创建“五好文明家庭”“星级文明户”创建结合起来,广泛开展寻找最美家庭活动,弘扬家庭文明新风。二是建农村志愿者组织,扬奉献友善新风。志愿服务是美好德行的具体实践,体现了公民责任和时代新风。就农村而言,志愿服务既有着迫切的现实需求,也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要以农村社区为基本平台,广泛开展“邻里守望”志愿服务,把关爱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留守老人,关爱因病、因残、因祸导致的残缺家庭、单亲家庭子女作为重点,亲帮亲、邻帮邻,互帮互爱、守望相助,营造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社会风尚。三是建乡规民约,促移风易俗。这是农民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有效形式。要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发动农民讨论制定乡规民约,成立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禁赌禁毒会、红白理事会,并依靠“一约四会”参与民间事务的调解、监督与服务,在遏制陈规陋习、倡树文明新风等方面发挥作用。

记者:我们在日常调查采访中,也看到听到农民群众的不少反映,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如何加强突出问题的综合治理?

徐令义:你这个问题提得很好。问题往往是时代的声音,及时发现问题和有效解决问题是我们基本工作方法。培育良好民风,既要在“立”字上着手,又要在“破”字上用力。要按照刘云山同志提出的增强问题意识、树立问题导向的要求,针对农民群众普遍关心、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带着问题看,对着问题干,敢于负责、敢抓敢管,推动农村风气明显好转。一是把整治脏乱差作为经常性任务。整治脏乱差现象,绝非一朝一夕之功,必须经常抓、抓经常,反复抓、抓反复。要会同有关部门,以坚决的态度、有力的手段,开展经常性的环境建设和整治行动,推动农村来一场“环境革命”。要大力实施乡村清洁工程,切实解决垃圾乱倒、粪便乱堆、禽畜乱跑、柴草乱放、污水乱泼等现象。二是把治理农村面源污染作为紧迫任务。美丽乡村建设,要全面融入生态文明理念,着力建设绿色乡村。要突出“保”,保护林地、草地、湖泊、湿地、江河,把绿水青山留给子孙后代。要集中“压”,实行严格的环评制度,把中央提出的环境保护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要重在“建”,大力推进农村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设施建设,大力推进节水农业、旱作农业、循环农业和标准化规模养殖,大力开展节水、节油、节电、节粮、节纸宣传教育,大力建设地域文化特色鲜明、经济实用、生态环保的新民居,使美丽乡村成为名副其实的生态乡村。三是把治理黄赌毒作为突出任务。整治要严厉,对黄赌毒始终保持高压态势,硬一些、严一些,抓一批重大案件,公布一批“黑名单”,打出声势、打出威风。重点要突出,及时查处内容恐怖残忍、低俗下流、淫荡奸恶、诱发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出版物和游戏软件,继续整治校园周边环境,清理违规网吧、娱乐场所、露天文艺演出,为人们特别是青少年健康成长创造良好文化环境。网络要管好,认真落实有关法律法规,依法加强网络社会管理,打击制造传播谣言、非法攫取经济利益等网络犯罪,使网络空间清朗起来。此外,要依法查处封建迷信、非法宗教等活动,严厉打击黑恶势力犯罪活动,严防境内外敌对势力和非政府组织在农村搞的所谓“松土运动”,切实维护农村社会稳定。

记者: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如何进一步丰富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徐令义:维护、保障和实现广大农民群众的文化权益,丰富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文化是农民过上美好生活的内质,文化引领农村风气之先。只有农村文化发展了,美丽乡村才有内涵、有品位、有活力。

一要以标准化、均等化为主攻方向,大力完善农村基本公共文化服务。要统一服务标准,保障农民群众看电视、听广播、读书看报、进行公共文化鉴赏、参与公共文化活动等基本文化权益,让农民看得见、摸得着、享受得到。要推进重点文化惠民工程,继续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乡镇综合文化站和村文化室建设、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农村电影放映、农家书屋等文化民生项目,让农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普惠、实惠、优惠的公共文化服务。要向经济欠发达地区倾斜,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文化服务网络建设的帮扶力度。

二要以乡贤文化为重点,大力弘扬优秀民间民族文化。乡贤文化是一个地域的文化标记,是联系故土、维系乡情的精神纽带,对于完善农村治理、引领道德风尚、涵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作用。要积极培育弘扬乡贤文化,给美丽乡村增添一抹新的亮色。要对各地农村历代名贤积淀下来的思想观念、文化传统、文史典籍进行挖掘整理,延续传统乡村文脉,培育富于地方特色和时代精神的乡贤文化,增强农村的文化吸引力和凝聚力。要鼓励各界成功人士回乡支持农村建设,以自己所学所长反哺桑梓,以自己的嘉言懿行垂范乡里、教化村民。要充分利用民族民间文化资源,开发具有民族传统和地域特色的民间工艺项目、民间艺术和民俗表演项目,培育一批乡土文化能人、民族民间文化传承人,彰显农村文化的特色和魅力。

三要以就近就便、群众喜闻乐见为原则,大力活跃农村群众文化。要广泛开展具有乡土特色的文化活动,鼓励自办文化,加强对农村文化市场的培育和引导,为群众文化发展提供必要的服务和保障。要利用民族传统节日和现代重要节庆日、纪念日,以“我们的节日”为主题,广泛开展群众性节日民俗、文化娱乐、经典诵读和体育健身活动,做到热在乡村、热在群众。要加大“送”的力度,发挥“三下乡”、送欢乐下基层等品牌活动的示范带动作用,到农村开展送书、送戏、送电影等活动,把优秀文化产品送到田间地头、送到集市广场。

记者:美丽乡村建设任务艰巨、千头万绪,把这项工作落到实处,中央文明办有什么要求?

“美丽中国”离不开“美丽乡村” 篇6

复制链接 打印

2013年05月29日08:20 | 我来说两句(0人参与)| 保存到博客

福建日报

本报讯(记者 何祖谋)25日,福建省首届乡村文明发展论坛在福州举行。论坛围绕当前乡村生态文明发展的现状,提出乡村文明不仅不能消亡,而且负载着城市不能替代的历史使命,建设“美丽中国”、“美丽城市”离不开“美丽乡村”。

““美丽中国”要以美丽乡村为基础。”中国农业大学农民问题研究所所长朱启臻认为,城市依托乡村而存在,没有美丽的乡村就不可能有美丽的城市。这不仅因为乡村为城市提供生态屏障,也不仅因为乡村消纳与平衡城市对环境的污染,更重要的在于乡村具有城市不具备的特殊功能,这种功能的差异性是城乡一体化的基础。从这种意义上讲,美丽中国建设要把乡村建设得更像乡村,把城市建设得更像城市,在城乡功能差异中寻求互补,实现城乡和谐发展。

“乡村是生态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朱启臻说,丹麦学者曾经提出生态村的概念,并这样定义生态村:“一个以人类为尺度、全特征的聚落。在聚落内,人类的活动不损坏自然环境并融入自然环境,支持健康的人文发展且能持续发展到未知的未来。”所谓“以人类为尺度”,就是指村落的规模不宜过大,村子里的人彼此认识,社区里的所有成员都感觉到自己能够影响社区的发展。所谓“全特征”,就是村落的所有主要功能(包括居住、食品供应、制造、休闲、社会生活和商业等)都完整齐全,并协调一致。所谓“健康的人文发展”,就是人的身体、感情、智力和精神均得到全面发展。在此基础上学者进一步提出与生态村相似的另一个概念“永恒文化村”,这也是一个寻求可持续的土地利用和社区建设的概念,其宗旨是将人居聚落、小气候、动植物、土壤水资源融入稳定、高效的社区发展中。

“乡村特有幸福生活模式恰恰是生态文明需要的低成本、高福利的新模式。”国家行政学院经学部副主任、教授张孝德认为,在乡村虽然没有城市的收入高,但农民享有城市用货币无法购买或成本很高的另一种福利,这就是幸福生活所需要的健康、宁静、清洁空气、生态化食物等。

“基于自然资本的乡村,绿色产业发展潜力巨大、魅力十足。”张孝德说,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兴起的新能源革命、生态经济以及经济转型,为边缘化的中国乡村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时代契机。如果说现代信息技术和交通技术为乡村承载现代产业经济提供了可能性

条件,那么在生态经济推动下回归自然的低碳消费、文化性消费等,为中国乡村生态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和动力。

美丽中国 篇7

十八大报告指出:“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 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 努力建设美丽中国, 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这是中共政治报告中首次将生态文明建设独立成篇集中论述。

面对快速发展中出现的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 十八大报告鲜明地提出了“美丽中国”的愿景, 表明中国高层已经把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 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对自然的尊重, 对中华民族的尊重, 对中国未来的尊重。

事实上, “美丽中国”不仅是一个政治宣言, 而且还是一个经济概念。就在十八大开幕当天, 受益于报告中提出的“建设美丽中国”的新提法, A股市场中的环保、水处理、林业板块纷纷走强, 10余只“美丽中国”概念股强势涨停, 其中,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龙头股更是在第二个交易日连续涨停, 比如主攻节水灌溉的大禹节水还创出近4个月的新高。“美丽中国”的绽放给漫漫冬季中的A股市场带来了一股春风, 并催生出了“美丽中国”概念的主题投资机会。有数据显示, 2012年前三季度, 环保板块总体净利润同比增长18%, 其中固废和水处理仍是增速最快的板块, 比如环保水务公司今年前三季度营业总收入和利润总额的增速分别达到16.91%和14.96%。因此, 许多投行非常看好环境建设、植被保护、污水处理、资源再生等行业的未来。

美丽中国既是定义中国未来的一幅宏伟蓝图, 也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一个郑重承诺。

“美丽中国”感染世界 篇8

与此同时,依附在这些瓷器上的绘画、诗文连同商人对“美丽中国”的描述,也统统被好奇的欧洲人吸收,对马可·波罗“东方之国”的向往使欧洲的18世纪成为了“中国风”的世纪。它席卷了西方世界的各个层面——伏尔泰的“明君政治”,各国皇宫的“中国宫”、路易十四的“火枪卫队”与鹿特丹市民的“下午茶”。当我们在今天谈起这些的时候,谁都不会相信,东方文明的力量与创造性曾如此深刻地影响过欧洲。

然而,一个世纪之后,生产力革命使欧洲从原本的文明吸收方一跃成为文明的输出方。这种新的工业与科技文明以军事与贸易为手段,以欧洲为基点,推广至全球,而其他民族的文明,暂时地陨落了。中国文明的影响,在强势力量的压制下,被迫积蓄了百余年,甚至作为中国文明“长子门生”的日本,也放出了“脱亚入欧”的狂言。

但是,暂时的表象并不能代表永恒的价值。

2008年8月8日的晚间,在全球数十亿观众面前,五千年中国文明的美丽与璀璨再次出现在世界面前。在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表演中,巨大的卷轴上一一上演了古乐的悠扬,昆曲的美艳,太极拳“动静结合、刚柔相济”的中国哲学的意境,活字印刷的整齐与变化。在中国绵延不绝的文化传承里,蕴含着难以言说的大美与意韵。一个民族的力量和创造性,在长久累积得以爆发的时候,必然能获得它自己的表达方式。

本期的《特别策划》将向您诠释关于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中“书法、火药、昆曲、太极”中国元素的故事。并向您介绍徐冰、蔡国强、郭文景三位中国当代艺术家,如何用创造性的思维,开放性的心态,以生命的敏锐抓住中国传统之根,在世界面前使华夏传统得到复苏,使中国文明得到传扬。

除了中国的文学艺术从感官层面上撼动了过去的“西方文明中心说”,在现代企业管理与机制上,以中国儒家的“中庸”、“仁义”、“智信”为主旨的管理与处事之道,也在全球的企业、企业家、职业经理人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影响。

唐骏,从当年微软中国总裁到担任网络豪门盛大总裁,成为中国“打工皇帝”,再到今年加盟新华都集团,唐骏最令人佩服的地方,是他在把自己职业生涯带向一个又一个高度的同时,姿态却越来越从容。在他的身上,将一个职业经理人在企业管理中遇到的各种矛盾用“动静结合、刚柔相济”的方式最终处理成“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的状态,这也正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特长之处。

美丽城市演讲稿:建设美丽中国 篇9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评委:

大家下午好!

朋友,如果你没有听说过郾城,那“澳的利”饮料总喝过吧,如果你没有喝过,那也没有关系,我现在就给你介绍一下我的家乡吧,美丽城市演讲稿:建设美丽中国。说起我的家乡漯河市郾城区,虽然没有北京、香港这些大城市有名气,但只要你来过一次,就会被她现代化的气息、风景如画的面貌所倾倒。

我从小生活在一个美丽的城市——郾城,这个城市、不但富饶,而且是一个 文明的城市,演讲稿《美丽城市演讲稿:建设美丽中国》。

这里的人们爱岗敬业,甘于奉献,乐于助人,因为这些,是这个城市变得和谐,幸福。

有一天,我和朋友出去玩,正好经过一个红绿灯口,一个老奶奶要过马路,以为行动不便,走的非常慢,在那位老奶奶走到马路一半时,红灯跳成绿灯了,车辆该行驶了,但是,车主却都没有把车开过斑马线,却停在原位,让那位老奶奶先过,这时大约十二岁的小姑娘,急匆匆的跑过去,扶着老奶奶,一步一步地走出了斑马线。这时车才开动了。

我和朋友来到黄河广场玩,那里的人们非常和谐,老年人打扑克,聊天,健身的都有。小朋友在玩游戏。聊天吃的水果皮,瓜子皮,零食包装袋都放在一个随身带的塑料袋子里,最后一起放在不可回收垃圾箱里,而可回收的垃圾箱里有饮料瓶,废电池,硬纸……小朋友也非常懂礼貌,见到年轻就叫叔叔阿姨好!见到年纪大的就叫爷爷奶奶好!

我的家乡不但历史悠久、文化深厚,而且充满着现代气息,走在大街上,两边的高楼大厦向人们展示着现代郾城的魅力与时尚,路旁花香鸟语的广场上人们在悠闲地散步、打太极。你肯定会羡慕这里的人们的舒适生活的。

欢迎你来到我的家乡——郾城区做客。

美丽中国,我的中国梦 篇10

我生长在黄河入海的地方,丰富的石油和美丽的湿地是我们的标志和骄傲。崭新的太阳每天都在升起,鲜艳的五星红旗每天都在飘扬。我为我的家乡而自豪,我为我的祖国而骄傲。

我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中学生,我的中国梦也很简单,正如国学大师林语堂先生80年前说过的那样:我不做大梦。我亦是如此。

我不做大梦,不奢望人人过上富裕的生活,都能住豪宅豪车,我只希望每个人都能满足基本的温饱。如果还能有一点奢求的话,那就是让那些贫困的人们,不用只凭馒头咸菜度日;那些生长在大山里的孩子们,能够不为给家里年迈的爷爷奶奶、辛苦劳作的父母省下一个鸡蛋而费尽心思;那些贫困的人们在满足温饱的时候还能保留一点尊严,能够不那么卑微的去翻垃圾箱,捡烂菜叶,或是在繁华的路段里低着头,弯着腰,委琐的乞讨。

我不做大梦,不奢望处处树木葱茏、鸟语花香。我只希望在冰冷坚硬的城市,拥挤的街道两旁都能种上几棵大树,炎炎夏日能在空调房外找到几处避暑的荫凉,在冬日的室外不是满满的雾霾;人们能在白天轻松的运动,在傍晚悠闲地散步,而不是时时刻刻都带着严密的口罩匆匆的行走;希望能在白日看到清澈一点的天空,能在沉沉的夜幕中看到几颗闪烁的星星。

我不做大梦,不奢望人人满腹经纶,都能有一手好看的钢笔字。我只希望大家都能懂一点儿文学常识,不会面对最基本的文学常识一头雾水;公众人物不会常常读错字;街上的招牌不会白字“熠熠”;大学生们不会提笔忘字;学生学习那些优美的古诗文时不是单纯的应付,而是能静下心来,认真地去体会那字里行间的独特韵味。

我不做大梦,不奢望贪官污吏绝迹。我只希望那些身处庙堂之高的官员们,能体察一下处江湖之远的百姓们的疾苦,能让那些遭受天灾人祸的人们得到他们应得到的援助。我不奢望每个医生都能有妙手回春之术,我只希望每个医生都能无愧于那身白袍,能够凭良心给百姓开药治病,不会对眼花耳聋的老人大吼大叫,不会对幼小的孩子厌恶威胁,能给那些受着疾病之苦的人们一个温暖的微笑,一句轻柔的提醒。

我不做大梦,不奢望每个人都能为社会做多大的贡献,不奢望每个人都能舍生取义。我只希望人们都能对那些社会的不公说一声“不”,不要掩耳盗铃,混淆是非;不要让第二个、第三个小悦悦惨死于车轮之下;不要让第二个、第三个药家鑫、李天一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不奢望每个人都能为祖国争得荣誉,象运动健儿一样载誉而归,象莫言一样手捧诺贝尔奖,我只希望每个人都能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真心的为我们国家的骄傲喝一声彩,而不是将精力都拿去哈韩哈日,关注那些无聊的八卦新闻。

年少的我们是祖国的未来,从一点一滴做起,一砖一瓦垒起,让世界因我们的存在而不同。

祝我们的祖国繁荣昌盛,祝我们的祖国早日复兴,祝我们的祖国万寿无疆。

向着美丽中国前进 篇11

一个伟大的目标树在了中国人的心中。

美丽中国,成了全中国人民的可感、可知、可触摸的美丽愿景。

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13亿中国人向着美丽中国前进、前进、前进进!

在我国,对生态、对环境、对资源,经历了一个从无意识、忽视、轻视,到意识、正视、重视的过程。

从确立环境保护为基本国策,到确立可持续发展战略,再到提出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最终提出建设生态文明,中国共产党的生态文明思想在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萌芽,日益成熟。

毛泽东倡导让祖国很美丽

岁月荏苒。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中国共产党的生态文明思想逐步形成。

战争年代的弹雨腥风,革命时期的你死我活,中国共产党一心带领人民大众推翻压在身上的三座大山,建设一个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老一辈的革命家们有着朴素的生态理念,毛泽东还曾提出过“水利是农业的命脉”等论断,陕甘宁革命老区也有可圈可点的林业实践。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发出的“绿化祖国”号召,一直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目标和行动指南。中国林业教育学会理事长杨继平的著作中记载,毛泽东多次在中央重要会议上提出,实行大地园林化。

1958年8月,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说:“要使我们祖国的河山全部绿化起来,要达到园林化,到处都很美丽,自然面貌要改变过来”。

“农村、城市统统要园林化,好像一个个花园一样,都是颐和园、中山公园”。

1959年3月,《人民日报》正式发表“实行大地园林化”的指示。

生态问题、环境问题、资源问题,是全球性的问题。只是表现形式不同,面临的问题不同,问题的严重程度不同。

全球性的环境保护在1972年进入了新的阶段。其标志是第一次国际环保大会——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的举行。

1972年,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我国派出了30人的代表团,参加联合国第一次人类环境会议。周恩来特别指示:“要通过这次会议了解世界环境状况和各国环境问题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影响状况和各国环境问题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影响,并以此作为镜子,认识中国的环境问题。”

中国也开始意识到了需要认真对待发展中遭遇的环境问题。1973年,国务院召开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通过了我国第一个环境保护文件,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次年国务院正式成立了环境保护领导小组,连续三年下发了相关文件。此后,中国不仅成立了专门的环保机构,还把环境保护上升为基本国策。而作为执政党的重要执政方针,十五大报告提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此时的中国,人口众多,困难重重,生态恶化,环境失衡,资源枯竭。如何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矛盾,摆在了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的面前。

从难以顾及环境问题,到开始重视环境问题。这对中国而言,是一个进步。

绿化祖国要一代代坚持下去

一代伟人邓小平,在生态文明思想的形成中功不可没,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生态建设理论。

在他的倡导下,生态保护逐步走上了法制化的轨道。1978年3月,我国在第三次宪法修订中,明确规定了“国家保护环境和自然资源,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把环境保护上升到宪法的高度。《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森林法》、《水污染防治法》、《土地管理法》和《大气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规出台。1983年12月,环境保护正式确定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人口众多,是中国环境问题的特殊性之一。邓小平努力让人们认识到“人口多”给资源、环境带来的压力。他重视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曾多次强调:“中国的国情要求我们注意经济建设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性。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要加强保护和改善环境,使环境保护和经济建设同步发展。”

“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统一。”尽管实现起来很难,但中国还是为此努力着。

1981年夏天,特大洪水灾害引起邓小平的关注。他指出:“全民义务植树运动不仅要搞,而且要大搞”,“植树造林,绿化祖国,是建设社会主义、造福子孙后代的伟大事业,要坚持二十年,坚持一百年,坚持一千年,要一代一代永远干下去。”

在他的倡导下,当年12月,全国人大五届四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决议》,植树播绿成了公民法定性的义务。

从那时起,每逢春天来临之际,党和国家领导人带头植树,在全社会倡导植树、爱绿新风。

生态安全、生态建设渐成热词

江泽民同志在继承的基础上,又有了新的发展。他相继提出了“生态建设”、“生态安全”、“生态环境良性循环”等与生态文明相关的概念,并且进一步将内涵更加明确。

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的提出,是一个显著的标志。

“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把实现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重大战略。”江泽民指出,可持续发展就是实现经济社会和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我们倡导的发展,既要考虑到当前利益,又要为子孙后代着想。他在十六大报告中强调,中国要走的道路,是“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的道路。

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也是一个显著的进步。江泽民明确提出了人和自然的协调与和谐思想。他强调:“要促进人和自然的协调与和谐,使人们在优美的生态环境中工作和生活。”

他认为,促进人和自然的协调与和谐,就是要正确认识人和自然的关系,正确把握自然规律,自觉按照客观规律办事,科学利用、改造和保护自然。

除此之外,他还积极倡导建立和完善公众参与制度的思想。他强调,环境保护不能单纯地依靠政府,还必须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动员公众参与,使环境保护工作形成社会合力。1998年,他在一次工作座谈会上提出要“建立和完善公众参与制度,鼓励群众参与环境保护”。

生态文明首次写入党代会报告

中国政府早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就开始提及生态文明。1999年,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温家宝说,“21世纪将是一个生态文明的世纪。”

从十二大到十五大,我们党一直强调,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十六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十七大首次提出了“生态文明”理念,首次把“生态文明”写进党代会政治报告。

2005年3月,胡锦涛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强调,“大力推进循环经济,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2005年7月,国务院颁布《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要求“采取各种有效措施,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和尽可能小的环境代价,取得最大的经济产出和最少的废物排放,实现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相统一,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2005年10月,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一五”规划建议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确定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的一项战略任务。

2006年3月,全国人大十届四次会议通过的“十一五”规划纲要进一步强调,“落实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建设低投入、高产出、低消耗、少排放、能循环、可持续的国民经济体系和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2006年10月,十六届六中全会进一步要求“以解决危害群众健康和影响可持续发展的环境问题为重点,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2007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要求,并对其主要任务作出部署。十七大报告强调:“建设生态文明。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

生态文明是一种超越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的、更为高级的人类文明形态。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十七大的理论创新成果,是对人类文明发展理论的进一步丰富和完善,是实现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基本要求,也是对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国际化主动承担大国责任的庄严承诺。

我国将建设生态文明纳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十七大首次把“生态文明”概念写入党代会报告,生态文明的理想第一次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实践更加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十八大将生态文明提到新高度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如是说。

十八大报告独立成篇论述生态文明。由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形成了五位一体的总布局。十八大将生态文明系统化、完整化了,上升到了理论高度。这是我党对资源环境保护、节能减排一系列战略思想方针的再概括和再升华。

曾经的单一、行业性、专业的行为,如今扩展成为全党、全国人民共同的使命。

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写入党章并作出阐述,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更加完善,使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更加明确,有利于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这是中国历史上的又一个里程碑。

生态文明理念更加明确: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

生态文明建设的前景更加诱人:美丽中国。四个字的词语,为人们描绘的却是一幅实实在在的画面。

生态文明建设与人民群众的关系更加紧密:“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这有利于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性,激励、感召更多的人参与到生态文明建设的伟大事业中来。

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更加明确: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各方面,就不是某一方面,某些方面,而是方方面面;全过程,就是自始至终,每一个环节;生态文明建设的目的更加明确: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生态文明建设的任务更加清晰:一、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二、要全面促进资源节约。三、要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四、要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生态文明建设的措施更加得力: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

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更加深远: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

美丽中国,已经启航

从“与天斗,其乐无穷”,到意识到“与天斗,其乐无,穷!”这是一个进步。

从人定胜天,到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再到可感、可知、可触摸的美丽中国,中国人民在党的执政理念不断引领下阔步前行。

什么是美丽中国?十八大报告用了天蓝、地绿、水净三个具体而形象的词汇表述。空气、水、土壤,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是生态环境的最重要的要素。这些阳光、温馨、充满诗意的词汇,为人民描绘出了未来的中国:

清澈见底的河水,充满负氧离子的茂密森林,风吹草地见牛羊的草原……绚烂春花,百鸟鸣叫,明月高悬,星光闪烁……

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国共产党人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对中华民族的子孙后代负责,对全球的生态安全负责。

天蓝、地绿,水净,靠什么?当然要靠你、我、他的共同努力。

美丽中国,已经起航。尽管前面会有惊涛骇浪,会有礁石险滩,但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我们一定能够到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彼岸。

“我们一定要更加自觉地珍爱自然,更加积极地保护生态,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美丽中国:中国梦的乡土美学维度 篇12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中华文明是一种乡土文明,而中国古典美学是一种以乡土意识为基础的美学。这种乡土意识弥漫于中国古典绘画、诗歌、戏曲、音乐、建筑等各门类艺术之中。这些艺术中所表达的去国怀乡之感、羁旅思妇之愁、山水田园之趣、穷通出处之思,无不与这种乡土意识息息相关。乡土文化还影响到中国古典艺术的表现方式, 那样一种长期与土地,与土地上生长的草木庄稼,与山水、 与自然界的风云变幻打交道的方式,使得中国古人的思维方式从来都具有某种与自然物象相互感应的特征,无论是 “立象尽意”还是“托物言志”,中国艺术从来都与那些围绕着人的乡土风物血肉相连。这一点使得中国古典艺术从来没有走向某种抽象表达,也没有过于细碎的刻画与罗列。 艺术所呈现的世界始终是一个我们身体所感受到的生机勃勃的大千世界。这就是中国古典世界观中所谓的“万物”、 “天地”。很显然,中国古典美学精神背后所依托的终极性的存在正是这种整体性的自然 - 生命共同体。人总是将有意义的生活落实到自然天地中,中国艺术所表达的理想也正是这种天人合一的境界。

随着现代性的开启,这种共同体意识被打破了。建立在现代技术基础上的空间观念使得自然不在成为与人冥契一体的存在,而成为操控和规划的对象,“即自然以某种可在计算上确定的方式显露出来,并且作为一个信息系统始终是可订造的。”[1]与此相关,自然被祛魅,乡村也不在成为诗意的家园,而是整个国家的现代性设计的某个可以操控的某种几何学空间,某种可以加以利用的资源。城市与乡村进一步分离和对立。在传统社会,无论是农民还是读书人往往有着深刻的乡土生活经验,有着与乡土世界的血脉相连的关系。而在现代性规划中,城市虽然不得不依赖于从乡村提供的种种资源(人力、物产)而得到发展,但是城市生活却更多地建立在资本的流动上,资本抽空了人与土地的感性联系,也抹平了人与人之间的具体的身体化的关联。现代性的空间意识源于笛卡尔从几何学的角度对空间的界定,在这里,没有什么不能被纳入一个可计量的几何学的框架下被计算,在几何学的模式中,空间不再是含混多义,而是清晰透明,均质化的,“天上和地下的物质都是一样的,而且世界不是多元的。”(笛卡尔)正是在笛卡尔这里,世界才不再是人生在世的场域,而成为摆置于人面前的一个客体。

现代性的普世价值威胁着前现代那种扎根于土地的具体经验,使之贬值。人不再通过与空间建立起某种本源性神话联结而获得生活的价值与意义,现代性带着其“沥青理智主义”(asphalt intellectualism)不断祛除源自乡土、故土的神话、诗性与情感的力量。这种均质性的空间观念在金钱资本夷平一切差异的流动中现实化(西美尔),并随着印刷资本主义对古典书写神圣性的消解而走向那种以语言为联结的现代民族国家意识(想象的共同体,)。在一种以金钱、 共同语言为中介形成的共同体经验中,那种人与其环境所本有的那种直接的“人身”关系被抽象化(或被某种普遍性所 “中介”)了。现代性空间经验最终取代了前现代那种空间感知。于是,在现代视野中,乡土的美学维度被乡土的经济学维度所取代,以此为基础,乡土不再是生存的家园,而是国家经济发展的手段和对象。

中国乡土的现代性改造从晚清、民国时期所推行的一系列乡村行政改组,再从抗战到新中国成立后所实行的一系列土地改革政策,特别是1950年实施的这次土改旨在为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国家工业化开辟道路。这些政策无疑大大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使得国家得以迅速地发展工业,并为经济发展、城市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这也使得农村逐步丧失其在传统社会中那种相对的独立性,而成为整个国家宏观规划的一个环节,农业合作化政策的实施最终是为了实现整个国家的工业化目标。而再到后来随着改革开放,农村进一步为城市化建设提供大量剩余劳动力和生产资源。大量农村人口背井离乡涌入城市,他们居无定所,往返于于城乡之间,为推进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也付出了自己的青春和汗水,但在心理和情感上却很难融入城市生活。与此同时,大量妇女儿童及老弱病残则留守乡村,带来了众多的社会问题。而且,在这种城市化进程中,田地闲置、荒芜, 乡村的生存环境被破坏。

有关乡村的诗意想象,或乡土乌托邦的书写一直是中国现代文学中的一种重要传统,通过这种传统,中国知识分子展现了以乡村为依托的中国想象。但在近20年来,乡村文化在现代化进程中所遭受的摧毁和破坏成为一个重大的主题,我们看到森林被大面积的破坏(阿来《空山》),地下的土地资源被一点一点地耗尽、淘空(张炜《九月寓言》),更重要的还有那种乡土伦理被消解, 像阎连科、刘震云、贾平凹、尤凤伟、刘庆邦等人的一些作品中,呈现了乡村整体性的破败沦陷、人心不古,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被资本所异化。在所有这些作品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贾平凹的《秦腔》。这部作品呈现了一个被耗尽、被遗弃的乡村图景 :农田被现代化的高速公路、农贸市场、酒楼等侵蚀,清风街的老农们放弃了他们传统的生活方式,从事经商,而年轻劳动力则放弃土地进城打工。整个乡村世界一篇凋零,只剩下一个老人、一个哑巴、一个疯子在卖力气。传统的艺术形式秦腔不得不以走向市场的方式苟延残喘。女人们成为引诱者和偷奸者,兄弟亲情被金钱所征服。这是乡村图景的全面的破败,现代化所带来的是城市的发展与乡村的沦陷。可以说, 乡村所遭受的重创不仅是现实生存层面的,更是一种文化层面的整个延续了几千年的集体经验、情感与想象的瓦解、分裂。它使得我们对我们心灵归宿、对家园的想象变得失去了现实依托。

可以说,现代性所开启的乡土规划仅仅将乡土作为一种物质、经济实体,忽略了乡土在中国人的集体经验与情感中的丰富多义性。虽然中国经济得到了飞速发展,但是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空气污染,水资源短缺,土地荒废,荒漠化, 温室效应,以及贫富分化、拜金主义等问题。海德格尔在对现代性的“空间的祛魅”所导致的虚无主义进行反思时,借助于古希腊神话中有关土地崇拜的神话,试图重新赋予土地某种原生性力量。海德格尔对现代性的均质性空间体系,及其带来的普遍主义、都市主义、世界主义的后果展开了批判。 在他看来,土地不是地理意义上的某种坐标,或法律、经济范畴,而是人生在世的基础、根基、本源 :“因为人类居住在大地之上,他们就构成了一些空间,这些空间的轮廓并不仅仅是领土性的(在拉丁词terra的词源学意义上),并不仅仅是作为人类在其中设置边境的空白图表。毋宁说,‘大地’变成了古希腊人所谓的‘chthon’,在那里人们居住着, 并形成了一个故乡(homeland)。”[2]同样,对于中国文化而言,乡土不仅是一个现实的地理空间,而且也是诗性的想象空间,还是人与自然相互协调的生态空间,而且它还意味着一种神话的本源。

也许我们不仅要通过城市来改造乡土,也需要通过乡村文化来反思城市化进程中所出现的种种问题。需要在一个更大的均衡的视野中来处理乡村与城市的关系。中国的发展并不仅仅体现在GDP指标上,也体现在都市与乡村、人与自然、 人与人、身与心之间的和谐程度上。“乡土美学通过诗性乡土、审美乡土、神性乡土的建构,直接为下述三部分人筹划着人的全面发展,启迪着诗性人生、审美人生的高远追求, 营构着安身立命的精神家园。”[3]因此,中国梦不仅仅是都市梦,不仅仅是发财致富之梦,而且美丽中国梦也是一个美丽乡土梦,它追求的是一种整体、全面的发展,是一种自然、 人性、艺术的统一所形成的大美之境。在这种“大美”的追求中,乡土美学能够给我们启迪,在发展“生态文明、绿色经济”的语境中,我们不仅要意识到乡土的经济维度,更需要在这种语境中恢复乡土的诗性维度,生态维度,和神话维度,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才能找到我们赖以安身立命的精神家园。

摘要:有关乡村的诗意想象,或乡土乌托邦的书写一直是中国现代文学中的一种重要传统,通过这种传统,中国知识分子展现了以乡村为依托的中国想象。但现代性所开启的乡土规划仅仅将乡土作为一种物质、经济实体,忽略了乡土在中国人的集体经验与情感中的丰富多义性。也许我们不仅要通过城市来改造乡土,也需要通过乡村文化来反思城市化进程中所出现的种种问题。

关键词:美丽中国,中国梦,乡土美学

注释

1[1]海德格尔.海德格尔选集[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6,第941页.

2[2]美查尔斯·巴姆巴赫.海德格尔的根[M].上海:上海书店,2007,第42页.

上一篇:品生品社听课体会下一篇:八年级政治尊重和维护隐私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