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你怎样预防近视(通用10篇)
有些青少年由于不注意用眼卫生,长时间用眼过度,使眼睛的调节与集合长时间地处于紧张状态,时间一久,眼睛就容易成为近视眼。而有些孩子是假性近视,治疗假性近视,除了要注意和养成良好的眼睛卫生习惯和劳逸结合外,还可以通过一些刺激疗法等,使视力有可能恢复正常。通常有远眺法、云雾法、耳穴压籽法、晶状体操或经常做眼保健操来治疗。
现介绍晶状体操和眼保健操如下:
晶状体操
先看五米远的地方,越远越好,数50个数,然后用食指尖放在鼻尖,眼睛看着鼻尖,再数50个数,连续数次,每日1-2次,坚持长期做晶状体操,能使晶状体恢复调节能力,对矫治假性近视有一定疗效。
眼保健操是根据祖国医学推拿、经络理论,结合体育医疗综合而成的按摩法,它通过对眼部周围穴位的按摩,使眼内气血通畅, 改善血液循环以达到消除睫状肌紧张或痉挛的目的,这种作用祖国医学叫做“疏通经脉,调和气血”。
在整个人体中,经络系统与血液循环系统相似,也是分布在全身的。如果某个部位发生障碍,就会产生疾病。眼保健操通过穴位按摩,起到排除障碍的作用,能使经络疏通气血通畅,消除调节和集合的紧张,
从而起到预防近视、缓解疲劳的作用。
1、远方凝视:
找一处10米以外的草地或绿树:绿色由于波长较短,成像在视网膜之前,促使眼部调节放松、眼睫状肌松弛,减轻眼疲劳。不要眯眼,也不要总眨眼,排除杂念、集中精力、全神贯注的凝视25秒,辨认草叶或树叶的轮廓。接着把左手掌略高于眼睛前方30厘米处,逐一从头到尾看清掌纹,大约5秒。看完掌纹后再凝视远方的草地或树叶25秒,然后再看掌纹。10分钟时间反复20次,一天做三回,视力下降厉害的要增加训练次数。
2、晶体操:
转眼:双手托腮,让眼球按上、下、左、右的顺序转动10次,接着再逆时针、顺时针各转动10次。找一幅3米外的景物(如:墙上的字画等),同时举起自己的左手距眼睛略高处伸直(约30厘米),看清手掌手纹后,再看清远物,尽量快速的在二者间移动目光,往返20次。
3、推拿操:
采取坐式或仰卧式均可,将两眼自然闭合,然后依次按摩眼睛周围的穴位。要求取穴准确、手法轻缓,以局部有酸胀感为度。
4.做眼保健操:
揉天应穴:用双手大拇指轻轻揉按天应穴(眉头下面、眼眶外上角处。 )
挤按睛明穴:用一只手的大拇指轻轻揉按睛明穴(鼻根部紧挨两眼内眦处)先向下按,然后又向上挤揉四白穴:用食指揉按面颊中央部的四白穴(眼眶下缘正中直下一横指)。
按太阳穴、轮刮眼眶:用拇指按压太阳穴(眉梢和外眼角的中间向后一横指处),然后用弯屈的食指第二节内侧面轻刮眼眶一圈,由内上->外上->外下->内下,使眼眶周围的攒竹鱼腰、丝竹空、瞳子寥、球后、承泣等穴位受到按摩。对于假性近视、或预防近视眼度数的加深有好处。
2008-5-13 10:35:22 来源:本站
预防近视眼
在调节静止情况下,平行光线进入眼后聚焦在视网膜之前,落在视网膜上的是不清晰的物像,这种屈光不正称近视眼。近视眼要看清前方物体,需将物体移近,或戴近视眼镜(凹透镜)。目前还没有一种方法可以完全避免近视眼的发生,但可以通过减少近距离工作,改善视觉环境等方面努力,争取减少近视眼的发病或减缓近视眼的进展。
(1)自幼养成良好的读写习惯、读书写字姿势端正,眼睛离书本距离30厘米左右,桌椅高度适合儿童身高。不趴着、躺着、行走、乘车时阅读。避免读距过近或不断变化使眼的调节负荷加重,引起疲劳。
(2)减少连续近距离工作时间。读书写字30-40分钟,应当休息或远望10分钟左右,看电视、电脑操作、读琴谱等了不宜连续太长时间,适当的户外活动和远眺对儿童少年视力保护十分重要。
(3)学习环境要合理采光照明:光线自左前方来,光线均匀、稳定、柔和、无刺眼的反光,不在昏暗的路灯下或强烈的阳光下读书,照明不合理会加重眼的负担,引起疲劳和视力下降。
(4)增强体质:纠正儿童偏食,鼓励多做户外活动,防治眼部及全身,提高健康水平。
(5)定期检查视力,一旦视力下降,要及时诊断,正确处理。
(6)患高度近视眼的人应注意哪些问题?
近年来近视眼的发病率逐步上升,学龄前已达3%-5%,小学生为10%,中学生约20%,大学生30%-40%,因此要从小开始预防近视眼。虽然近视眼与遗传有一定的关系,但多数近视眼的发生与从小不注意用眼卫生有关。为预防近视眼,特制定措施如下:
一、学生自身平时要注意预防
1、注意读写姿势。看书、写字的时候,眼睛与书本的距离保持在33厘米左右。坐的姿势要端正,头要放正,背要挺直。
2、不要长时间用眼阅读或书写。一般说,读、写半小时后要休息5-10分钟,两眼向远处眺望(最好看远处绿色的树木),使眼肌得到休息。
3、注意看书、写字的光线。看书、写字时的光线不能太强也有能太弱,更不能在阳光下。写字时光线最好来自左前方,以免手的阴影妨碍视线。
4、不要在车上看书。因为车子颠簸,眼睛不容易调节。不能在床上或被窝里打着电筒看书。看电视的时间不能太长,玩游戏 机也要有时间的限制。
5、看的书本字体不能太小,要与年龄相符合。
6、每天做眼保健操,以消除眼肌疲劳。
7、定期视力检查。最好每隔半年检查一次视力,发现有近视,立即验光,配戴眼镜。另外需要指出的是,一旦有近视眼戴上了眼镜,千万不能脱脱戴戴,如读书、写字时戴上,玩时脱下,这样反而会使近视加深!
一、姿势
1.身体要坐正,眼睛与书本距离1尺,胸前与桌子距离1拳,手指与笔尖距离1寸。
2.不躺着看书,不走路看书,不在晃动的车船上看书。
二、环境
1.不要在过亮、过暗的光线下读写。
2.看电视时,人与电视机距离3米以上。光线暗时要开灯。
3.用电脑时,人与屏幕距离50厘米以上。光线暗时要开灯。
三、习惯
连续近距离用用眼30分钟要休息,到室外活动,或向窗外远眺,或闭目养神。
四、眼保健操
1.每天上下午要各做一次眼保健操。
2.做眼保健操应注意双手干净,做到穴位准确、手法正确、力度适当。
五、睡眠、营养、锻炼
1.每天保证10小时睡眠。
2.多吃蔬菜水果,常吃富含维生素A的食品(如胡萝卜、菠菜、动物肝脏、杏、枇杷等)。
3.多进行各类运动,多到户外活动。
六、检查,配镜
早上来到点心店,我点了一碗鸡蛋面,热气腾腾,喷香诱人。刚准备开动,镜片上就蒙上了一层白雾。我抬起头,耐心等待白雾消失,再继续吃面。可刚一低头,雾又爬上了镜片,反反复复……最后,为了吃面,我只能无奈地摘下了眼镜。
气死我了,吃个面还要摘眼镜,连面都欺负我!我这个“马大哈”,眼镜是肯定不能摘的,上次在饭店为了喝热汤摘下眼镜,结果就忘了带回来了。这次再丢了怎么办?可戴上眼镜又吃不了面,真是“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呀!
哎,戴上眼镜给我带来不少麻烦,可离开眼镜,我就像鱼离开了水,活不下去了。比方说,我是葫芦丝校队的一员,戴眼镜影响美观,老师就让我们把眼镜摘了,由于我个子高,站后面,把眼镜摘了,老师指挥的时候,我只能看到有个人在前面晃,根本看不清老师的动作,后来老师拿我没辙,只能让我戴上眼镜吹。
一、加强领导,提高认识。
全校师生要充分认识做好保护视力、预防近视工作的重要性。要把“防近”工作作为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重要内容之一,高度重视这项工作。
为了加强对这项工作的领导,学校成立“防近”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的组成如下:
组长:姚俊
副组长:沈轶戚春雅
组员:姚丽琳、归婷婷、邬敏红、金晓伟、李洁、徐文艳、蒋琳、卢骏华
二、工作原则
1.坚持预防为主原则。把近视眼防控的重点放在预防工作上,面向全体学生实施预防措施,有效预防近视眼的发生,降低学生近视眼新发病率。
2.坚持综合防控原则。针对导致近视眼发生的多种因素,采取综合防控措施。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控制学生近距离用眼时间;改善教学卫生条件,创建良好的视觉环境;普及视力保护知识,培养学生科学用眼习惯;落实学生体育活动时间,促进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
3.坚持常抓不懈原则。把“防近”工作作为学校日常工作,按照不同年龄、学段要求,将其贯穿教育教学各个环节中,坚持常抓不懈,促进“防近”工作经常化、制度化。
4.坚持全员参与原则。充分发挥全体教师和家长、社区的作用,建立教师全员参与,学校、家长、社区联动的机制,形成共同做好学生“防近”工作的合力。
三、建章立制,强化保健。
学校制订“防近”工作实施方案和相应的规章制度,强化“防近”工作深入有效开展。
(一)学校将按照教育部《中小学学生预防近视眼基本知识与要求》,在师生及家长中,广泛、深入开展视力保护宣传教育。充分利用校园广播、宣传栏、墙报、网站、短信平台、家长会等多种形式、多渠道,经常性宣传科学用眼、预防近视等眼保健知识,培养学生爱眼、护眼意识。积极争取和动员家长及社会的参与,扩大宣传效果,形成全社会都来重视并参与“防近”工作的良好局面。
(二)加强指导,养成正确的读写姿势和用眼卫生习惯。教师(特别是班主任、体育教师与卫生保健教师)要懂得防治近视眼的知识,充分利用两会课时间加强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用眼卫生习惯。读写时保持正确体位和姿势,做到三个“一”(眼书距离一尺,胸与桌后缘一拳远,手距笔尖一寸),坚持“二要,二不要”。“二要”是:
(1)读写姿势要端正,眼书距离一方尺;
(2)连续读书1小时应休息或远眺10分钟。“二不要”是:
(1)不要在光线暗或直射阳光下看书、写字,不要边吃饭边看书;
(2)不要在走路、躺卧和晃动的车上看书。此外,看电视要有节制。
(三)建立学生用眼卫生的管理制度,强化对学生眼保健操的检查。建立健全班级、学校“防近”检查制度,每天眼保健操检查结果纳入班级一日常规考核之中。合理安排好课程与活动,组织形式多样的课外体育活动,保证学生每天有一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每天上午第三节课与下午的第二节课任课教师必须负责督促并指导学生认真做好眼保健操(在专用教室上课的必须在上课地点指导学生做好眼保健操)。做眼保健操应注意双手干净,做到穴位准确、手法正确、力度适当。坚决杜绝上午第三节、下午第二节任课教师拖堂或不盯操现象,否则按早退处理。
(四)建立定期视力监测制度,每学期期初、期末对学生的视力进行二次监测,并统计分析,进行公布。建立家校联系制度,把每学期视力检测结果通知家长,督促家长一起教育与培养学生注意用眼卫生,形成良好习惯。
(五)针对近视学生,培训康复训练措施,坚持每天做10遍康复保健操。
四、落实职责,专项考核
我校“防近”领导小组依据《中小学学生近视眼防控工作岗位职责》,督促有关部门和人员认真履行“防近”工作职责,落实具体“防近”措施。教导处、总务处、级部、班主任、体育教师、任课教师等都要按照《中小学学生近视眼防控工作岗位职责》,明确各自职责,纳入各自岗位考核目标之中。
学校将在每学期期初对全校学生进行视力监测,作为各班“防近”的工作基础,期末再进行监测,做好患病率、发病率、恢复率等各类情况的统计分析,进行分档管理,并将检测结果纳入教师考核。
五、考核办法
1、每天对班级做眼保健操情况进行检查,每发现班级出现拖堂、不做眼保健操、秩序乱、做操不规范现象,按教师早退处理,班级扣1分。
2、当天没有体育课的班级,下午第三节到操场进行体育活动,每缺少一次扣2分,并通报批评。
3、通过定期或不定期教学常规检查,每发现班级学生坐姿、读书姿势不端正较严重者,该班级扣2分。
4、每学期体育教师协助校医对学生进行两次视力检测,视力近视率每上升或下降一个百分点,该班扣除或加10分,并把级部、班级近视率变化情况全校通报。
近视眼发生有一定规律性,应当注意好发期的视力保健,通常包括学龄前期,生长发育期,怀孕期,围生期及患有某些全身疾病时,单纯性近视眼有明确的外因即长时期近距离用眼,故减少视力负荷是预防工作的关键,通过对视力变化的定期监测及对视力进行定性检查,可以早期发现与确定预防对象,根据流行病学调查,以下对象较易发生近视眼,可作为重点预防对象:
(1)有不良用眼卫生习惯及过度近距离工作者。
(2)父母为近视者。
(3)视力不稳定已从1.5降至1.2或1.0者(实际上可能已有近视眼),预防措施包括连续近距离用眼时间不应过长;积极参加户外活动;并可采取远眺法,或多种视力与调节-集合训练法,以求经常性地增加视距,开阔视野,放松调节,维持正常视觉功能,平时要保证充足睡眠,劳逸结合,平衡饮食,合理营养,生活要有规律,维护身心健康,注意预防各种异常刺激及危险因素,如有机磷慢性中毒等,尽量避免物像在视网膜上形成朦胧影,如早期矫正角膜散光,不要在震荡,晃动的条件下或黄昏时阅读,照明要求充分与标准,光线不要过暗或过强,电视屏亮度与色调选择要适中正常,图像不清时应及时调整,或即转移视线,采用正确的阅读姿势,读写距离保持在1尺以上,改善学习条件(印刷品要求清晰,字型标准)及书写条件(笔迹清晰,纸张白净),积极治疗全身疾病及其他眼病,特别是青少年患有全身发热疾病期间,更应保护视力,注意用眼卫生,可通过遗传咨询,预防病理性近视眼,父母双方如均为病理性近视眼,子女将近100% 发病,孕期要预防感染,避免中毒,过敏及其他非正常刺激,早产儿要注意护理,尽可能减少吸氧。
2、预防近视眼度数增加
对于所有近视眼,特别是病理性近视眼者,应当设法防止近视屈光度加深,维持或争取改善视功能,除可采用上述预防近视眼发生的方法外,尚应特别注意合理用眼,选择适当工作,避免过度用眼与不良视觉刺激,正确矫正屈光不正,配戴合适眼镜,病理性近视眼要求经常戴镜,远近选择使用,也可配戴接触眼镜,可能缓减或中止近视眼发展的措施,包括配镜(双焦点镜,透氧硬性接触镜),药物和手术等。
3、预防近视眼的并发症
近视眼致盲的主要原因为其并发症,如弱视,视网膜病变及青光眼等均需重点预防,应积极,认真采取各种防止近视眼加深的方法,除要求患者经常注意视力变化外,还应重视眼部早期出现的任何其他异常现象,如闪光感,飞蝇(蚊)症,视野缺损,视力(尤以近视力)进行性或突发性下降,以及眼部酸胀,疼痛及夜盲等现象,一眼已有并发症者,应特别观察另一眼情况,随时检查,及早发现,包括眼压,视野,眼轴等的变化情况,必要时进行其他眼部特种检查,病理性近视眼发生开角性青光眼的几率较高,其眼底及视野变化可掩盖青光眼病损,且由于眼壁硬度较低,测出眼压偏低,都可延误青光眼的诊断,因此应提高警惕,对病理性近视眼测量眼压时应使用压平式眼压计,以排除眼壁硬度的影响,此外,尚要避免各种诱发因素,减少对眼的不良刺激,尽量减少剧烈体力活动。
4、推广健眼操
(1)眼保健操:已由教育部和卫生部定为在校学生的健眼操,虽有学者对其效果有不同看法,但只要能够按照规定认真去做,对眼的健康有益无害。
引起近视的根本原因是过度看近的用眼环境,所以预防控制必须从根源上入手。发言一、一定要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少看电视、电脑、不玩各种电子游戏等
2、杜绝过度看近,多做一些望远的训练,增加室外运动(每天至少两个小时),合理饮食,充足睡眠!
3、用读写远望镜看书写作业就相当于看无限远,眼睛不疲劳,非常舒服,4、配合五步训练法,可以完全治疗假性近视,控制真性近视发展,提高视力,较低的度数,可以完全恢复。所以早治疗、早控制,否则悔之晚矣
发言二:当务之急,你要坚持用热茶水的热气熏眼,茶不要好但要浓,很管事哟,在者你要知道你为什么近视,是真的还是假性近视?验下光,少看电脑电视手机,工作坐姿要正,买个背背加,你就不驼背了,多吃肝,猪肝,鱼肝油,还有维生素(忘了,百度查下),还有你不要趴在桌子上睡觉,少用眼药,会有依赖性打乒乓球对眼也很好,多眨眼,发言三:平时多注意合理科学用眼。比如适当的光线强度下工作、学习,合理的膳食营养搭配,注意缓解眼疲劳,当眼睛累了就放松下,可以做眼保健操,远眺等。
发言四:养成良好用眼习惯、注意用眼间歇和适当户外运动,及时配合针对性治疗改善自身裸眼视力。
总结:
1、注意环境因素:教室光线要明亮,桌面、黑板不要反光过强,左右两侧都应有窗户,不要太高、太小,以坐在教室任何位置都能看到窗外为宜,并定期调换坐位;孩子在家的书桌应放在外面无遮挡物的窗前,台灯应放在左前方,光线要柔和,如为白炽灯,最好为25~40W之间,位置以不直接照射眼睛为宜;电视距离眼睛最好在3m以上。
2、改变游戏方式:现代城市儿童游戏方式多以室内自娱式为主,如个人玩具、游戏机、电脑、电视等,已很少见儿童自发的室外集体游戏,如捉迷藏、攻城堡等,这样孩子在已少得可怜的一点课余时间里也几乎足不出户,每天很少有机会能脱离视近环境。为此,家长及老师应鼓励孩子改变游戏方式,多做室外活动。
3、改革教育制度:眼球发育一般在18~20岁前停止,近视在12岁到18岁为高速发展期,而因教育制度的问题,这期间正是学习压力最重、功课最忙、作业最多的时期,使青少年户外活动明显减少,长期处于近视状态。为此,即使从眼科角度讲,也应改革教育制度,减轻学习负担。
4.、注意用眼卫生:要教育青少年注意用眼卫生,阅读时注意眼睛与书的距离,姿势要端正,不能躺着看书或边走边看;注意阅读的照明光线要充分,阅读写字连续40分钟应休息、视远,不能过多地沉溺于游戏机、电视之中。
学生患近视有内因和外因多种因素。遗传因素是内因,环境因素是外因。慢性疾病以及其他眼病也可使视力减退,而学生负担过重,读写姿势不端正,忽视用眼卫生,采光不良以及体质衰弱,不合理饮食是学生近视发病的主要因素,根据学生的患病特点。几年来,我校采取了如下预防措施:
1、大力开展卫生健康教育:利用各种形式,如广播、墙报,健康教育、卫生课进行保护视力的卫生宣传,提高认识。
2、结合教学改革,素质教育,要求教师板书工整、清晰,提高教学质量,减轻学生学习负担,控制学生课外作业,力争做到上课不拖课,保证课间10分钟休息,学生一天在校学习时间不超过6小时,鼓励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
3、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做到读写姿势要端正,教师经常利用早会时间对学生进行用眼卫生“三个一”“三要三不要”教育。
4、坚持做好眼保健操,每天二次,上下午各一次。眼操时间,加强督促,组织纠察队进行巡视,及时纠正不正确姿势,要求学生在做眼操时做到“五个要”,保证眼操的正确性和有效性。做好一年新生的入学训练工作。
5、学校重视学生的视力保护工作,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几年来,学校不断美化、绿化环境,教室采光均符合防疫站卫生监测要求,班班配有日光灯。教室墙壁年年刷白,玻璃保持干净,以保证教室的照明度。教室均采用平正、无裂缝、不反光、墨绿色的黑板,力争合理使用课桌椅。
6、每学期定期检查学生视力,并做好统计工作,对视力较差的学生,组织到医院进行矫治,收到一定效果。
【教你怎样预防近视】推荐阅读:
怎样预防腐败现象02-26
怎样预防感冒演讲稿05-29
怎样预防高血压教案10-28
怎样预防H7N9禽流感01-07
怎么预防近视?02-11
预防近视方案02-19
保护眼睛预防近视11-29
预防青少年近视10-06
关爱眼睛,预防近视教案10-26
小学预防近视的措施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