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乡的路的散文(精选9篇)
料峭的寒风迎面吹来,吹痛了久违的思念,在心底的最深处,那柔软的心房散发的温暖可能抵挡世间的寒冷?
一张薄薄的车票似一颗焦虑而急切的心,企盼着那一刻早日到来。
钢轨在落日的余晖下发出刺眼的光亮,在黑暗来临的刹那指明了前行的路。枕木轻轻托起承载着希望与未来的脊梁,无限的延伸向远方……
岁月的流逝并没有打磨钢铁的路,历经风雨的路发出艳艳的闪亮,一条条纵横交错的路啊,完成了多少希望,成全多少幸福!万家灯火的夜晚总是有昼夜不息的车辆,偶尔鸣响的火车汽笛穿过云霄,千里之外的亲人一定感受到了即将到来的团圆幸福,冥冥中是他们牵引我流浪的脚步。
北方的雪总是不期而遇,在数九寒天的日子里,火红的热情融化了冰雪。在清新的空气里自由的呼吸,挥动盛装情感的行囊,大声的呼唤我生命中最爱的人,我要回家。
茶叶蛋和煤火的味道伴着蒸汽味道弥漫在车站,穿着蓝红相间铁路制服的乘务员吹响了号笛,将一颗颗归心似箭的心收拢,五湖四海,天南海北的人们迫不及待的睁大双眼,遥望着远方迟来的列车。
‘回家的感觉就在那不远的前方,古老的.民谣唱着曾经的梦想’,抛去一身疲惫,无须太多的语言,只为了同一个梦想,心与心相通相融。
列车缓缓进入站台,震动着雪花飘落,纷纷洒洒,给即将远行的人们带来丝丝惊喜!不同的心境,不同的心情涌向同一个门口,钢铁交错的声音此时变得格外温顺,拥挤的人群不惜使尽浑身的力气,列车员善意的劝导融化在冰雪里。
车厢里人流拥挤的热浪夹杂着不知名的味道,不同地域夹杂着不知名的方言口音,宛若集市。
此刻,列车缓缓启动,驶离月台,向远方延伸。
窗外不时闪过的高楼大厦很快变成了山林的无限荒凉,黑山白雪银灰树林随着夕阳的落霞也越发暗淡,知道最终成为漆黑。
手推车叫喊的外卖声一刻也不能停止车厢的嘈杂,乘警和乘务员机械般的纷纷安排旅客的座铺,大包小包的行李无规则的四处散放,或坐或倚或靠的人们很快不再陌生,五百年前是一家,都是华夏子孙,流着相同的血,没有陌生和疏远。
咣当咣当列车与铁轨发出的声音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成了催眠曲,远行的人们昏昏欲睡,只有三三两两的人低声交谈,没有固定的话题,也许是奇闻异事,或许是人生感慨,百无聊赖的打发寂寞的时光。
看不见前方的路,只是能感觉到与故乡的距离在不断的缩短,心情豁然开朗,不可言喻的兴奋扫去了一切不快和疲劳,在黑夜中前行的列车逐步接近终点,心也越来越近。
在黎明曙光刚刚上升地平线的时候,长长鸣响的汽笛唤醒了沉睡的梦想,在那一刻,只有想欢呼的洒脱冲动,不饮一口水,不食一粒粮也会精神倍增。
人走路走累了会稳稳地站在那里或坐在那里。那么中国“走路”走累了会不会稳稳当当地站在那里休息吗?中国人在中国走路的过程中会稳稳的吗?
随着中国的入世,越来越多的洋文化进入了中国的家庭,尤其是当代青年,视“洋文化”为时尚。不吃米饭吃快餐,头发染的千奇百怪,动不动就说“我的上帝”。我不否认曾经的我也是这样的.。我连京剧的四大名旦也分不清,我们这群所谓的“新新人类”,说自己爱听京剧会被人笑话的。别人会说你已经OUT了。对中国传统节日知之甚少对洋节日情有独钟。成了一个地地道道的“洋鬼子”。
我认为凡是都应该有个度,我们是中国人是炎黄子孙,我们应该走自己的路,应该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干吗非要去跟在时尚后跑。我们不能盲目的崇拜洋文化,要知道中国的文化还有很多外国人崇拜呢。
中国文化已经在慢慢被人淡忘了。如今,端午节的龙舟,依旧在划么?清明时节的行人,依旧断魂么?故乡里的社戏,依旧在演呢?中秋节的亲人,依旧会团聚呢?圣诞节的街灯彻夜明亮情人节的鲜花卡片到处飘香麦当劳这个异国的家伙在中国安家落户并繁衍生息。
或许异国文化的魅力的确很大,但作为一个中国人不应当把自己本国的文化发扬光大么?我们不能以牺牲本国文化去吸取外国文化对于外国的文化,我们只要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八个字就行了。对于我们本国的文化我们则更要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中华民族精神不是么?相信不久后春天就会来临。但愿此时的孩子多听些“牛郎织女”,大人多听些京剧。
在飞速发展的今天,走路走累了是可以休息一下但一定要站稳了,不能误入歧途。一定要牢记,中国的路走的不容易。
—我的毕业德育论文总结
内容摘要:大学四年即将结束,许多感慨油然而生,四年来,无论我们收获多少,大学对于我们来说都是值得的。对于即将步入社会的我们,是时间思考规划一下我们的人生的时候了。也许每个人在四年的磨砺下都有了自己的人生信条,而对于我,坚持走好自己的路终无路前方多少荆棘。
关键词:目标坚持责任心态
时间就像是指尖沙,顺着指尖的缝隙悄然的流逝,我们能感觉到手指间流失的重量,还有,流逝过后,留在皮肤纹理里的尘埃。可是,当我们想握紧它的时候,它反而流逝得更快了,最后,洒落一地。想说,时间过得真快,我的大学,四年的时光,就这样快结束了。最近总是忍不住这样感慨一下,也许只是心底的一声叹息。
至今,我仍对刚刚进入大学的感觉记忆犹新,报道那天父母送我过来,我还记得那天阳光很明媚,一进门处的喷泉似乎也在欢迎我们的到来,到处都是前来报道的学生,走在学院漂亮的校园,我对未来四年的生活充满着憧憬。这里不是繁华的大城市,但这里的天很蓝,这里的生活节奏很慢,也许它不适合拼搏,但是它确是我将要度过四年的地方,对于我喜欢挑战喜欢不断进取的人来说,这是个不错的地方,我喜欢
这里的生活,喜欢这里朴实的风气。然而四年好快,一晃而过,如今我们已是临近毕业的学生,即将离开熟悉的校园,步入陌生的社会。我们学到了什么,得到了什么,失去了什么。当初的我们的锋芒,棱角分明,现如今还如从前吗?经过了四年,是否被磨得圆滑?这是一种锻炼,还是一种过渡?走过,即使我们没有能力为它留下什么,只剩下保存一些关于它的回忆。这样才不枉我们经历过的大学生活,记住曾经出现在我们生命里的那些人和那些事儿,不管他们带给我们的记忆是灰色的还是彩色的,学会宽容和感激,这是我们该做的,因为磨砺,能加快我们的成长,不得不承认,我们的成长与他们、与大学有关。我庆幸有这样一个机会,可以让我回忆大学的点点滴滴,梳理我的心路历程,对过去的总结,能让人更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收获和不足,认清自己,也是一种收获。大学究竟给了我什么?只有回忆过去,才能找到答案。
即将走进将近六月的校园,感觉总是笼罩着些许伤感的气氛,弥漫着几分离别的味道。而我,不习惯告别,也同样不习惯分别。因为想到离开的那一刻,心里总有莫名的恐惧和无端的失落,仿佛夜深人静的时候,突然被噩梦惊醒。可是,必须有一个月,最后的那一个月,我们不得不离开校园,告别这熟悉的一切。
这样一所校园的上空,又一次吹过初夏时节微温的风,一些伤感的调子和着远行渐行渐远的脚步再次响彻心扉。我们常常在离别的背后黯然神伤,在这样一个六月的午后,看着窗外阴沉的天空,回忆着逝去的日子。我在试图用缄默的思考和内敛的文字在时光流逝中诠释大学于我的意义。于是,离别在此刻不再是一场流泪的情绪。手指在键盘上不停的敲打出这些文字,脑子里也不断的涌现出许多记忆,可是我不知道如何把这些零零碎碎的记忆串联成一部流畅的电影可以在我脑子里放映,好让我能够清晰的观看我的大学生活。
大学的友情不同于其他学生时代的情谊,因为它是通过朝夕相处培养出来的,不仅在学习中,更多的在生活中。在生活中,同学之间有时难免有些小矛盾,如何看待这些小矛盾,如何解决这些小矛盾便是人与人相处的学问,也是成长中的必修课。它让我学到了眼睛中不能只看到自己;也让我知道了要适当的站在对方的角度或第三个角度去看待问题;更让我学到了问题是要去解决而不能去逃避。在矛盾化解之后,你会发现它并没有破坏我们的感情,反而使彼此更加互相了解。
两年的时间里,我总是会思考自己的人生,自己今后要做什么样的人,走什么路。在和周围同学一点一滴的相处中,我也从他们身上得到了一些启示。人生的第一步是确立目标。有目标的人始终知道自己要干什么该干什么。有目标的人就不会茫然。人生的第二步是要努力。努力不一定会有收获,但是不努力就一定没有收获。努力的去实现目标才是人生的意义。因为努力的过程远比结果重要。人生不可或缺的品
质是责任。承担责任意味着承担义务,意味着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并充分承担自己的行为所引起的后果。承担责任将会推动你向前直到实现自己更大的目标。健康的心态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人的心态决定做人、做事的行为方式,同样,也就决定了其结果。在人与人相处中还有一样东西也是非常重要的,那就是本色。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不是完美的,可能有先天缺陷,也可能有后天的不足。这都不要紧,要紧的是我们敢不敢以本色示人展现一个真实的自我,而不去欺骗,不去隐瞒,不去做作,不去伪饰,不装腔作势,不虚情假意。人生是自己的,所以就要做真正的自己。
有的人因为目标而充满自信,有的人因为努力而获得成功,有的人因为责任而变得可靠,有的人因为心态而永远快乐,有的人因为本色而个性鲜明。这些是每个成年人的必修课,也是我从周围同学和朋友们身上看到和学到的。“三人行必有我师”,只要细心观察就会发现,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个性和优点,都有值得我去学习的地方。这些东西也将会使我受用一生。
在大学的四年中,我对学习的意义有了新的理解。学习的目的不再仅仅是为了满足考试的需要,而更多的是要完善自己特有的知识体系。我们所要学习的知识也不再只是书本上所注解的段段句句,在身边的同学或朋友身上有时能学到更多。因此,学习也不应该只停留在学校里面,它更应该贯穿于人的一生。
人生不是一次彩排,不会有重来的机会,所以我们能把握的只有
现在。没有人知道自己生命的长短,没有人知道明天等待自己的是幸运还是灾难。所以我们只能抱着感恩的心态去充实每一个今天。生命的尺度不是寿命的长短,而是一生中有过多少激动人心的时刻。懂得充实就会更加珍惜,珍惜时间,珍惜生命,珍惜身边的亲情。懂得珍惜就会明白母亲的唠叨是关心,懂得珍惜就会了解父亲的责备是担心。懂得珍惜就会发现我们的生活其实很幸福。
四年只是人生坐标中的小小区间,但是却可以容纳下无数的点,每个点都是自己的经历,体会,和感悟。无数个点就可以串成属于自己的弧线。在学校中我不仅学会了知识,更学会了许多人生道理,这些道理和知识不断完善着我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以后的人生还很长,踏出校门又是新的起点。希望每个人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做自己想做的梦,去自己想去的地方,做自己想做的人,做最好的自己。向着自己的路走下去,坚持的走下去。哪怕在南墙前撞得头破血流,只要坚持,一定会推到南墙。哪怕荆棘割破皮肤,只要坚持,一定会走出一条平整的大路。
最后,谢谢老师的教导,谢谢志同道合的朋友们的四年陪伴。
2012届毕业生德育实践与
就业能力答辩材料
姓名
学号
院系
班级
——题记
地球运转,万物生辉,每天我们走过不同的路,路过不一样的风景,心中的感触也随之而异。无论如何,我们要把路走下去。
从出生的那一刻起,我就已选择了走路。一岁满了,我渴望走路,于是把渴望变为现实。在那个晴朗的日子里,爸爸妈妈小心翼翼地扶着我,我张开双臂,步履蹒跚,一步一步地走,一步一个小小脚印留在地上,走得吃力,想要摔倒时,总有爸爸妈妈温暖的怀抱接着。渐渐地练习,我对走路熟悉了些许,只是还有点踉踉跄跄。那时的路,有爸爸妈妈帮我选择,他们扶着我走路。
随着时间的流逝,我进入了小学。从家到学校的路,那时天天走,一天四趟。由于顽皮,走路的姿态随时变幻着花样:蹦着走、倒着走、转着圈走……走的多自由!一路上的风景我记得清清楚楚,只有我一人,摔倒时没有人知道,也没有爸爸妈妈温暖的怀抱。慢慢地,我浅懂了走路,路是自由的,要靠自己走,这路上的磕磕绊绊自己承受。那时的路,爸爸妈妈为我选定,我自己来走,这段路有距离。
几年后的现在,我在中学已呆了两年。我已度过14个春秋,也走过了的路,以前那一幕幕走路的画面就像电影一样在脑海里重现。现在,我在青春中的一个十字路口徘徊不定,我需要走的路已不再是平平常常的路,面对这一条条人生之路上的岔道,我迷茫了,究竟该选择哪条路来走,我想要有一盏灯来为我点亮。猛然发现,我已经长大了,我该有自己的理想了,也该自己选择自己要走的路了。现在的路,爸爸妈妈仅仅为我指点,最终该走哪条路,我自己来选择,我自己来走,这段路很漫长。
相信一年后,我就要进入高中,开始一个新的旅程,走一条新的路,这条路是更艰难的路,我不知道这样的路何时才是个尽头。“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只知道我会继续探索,探索一条不尽人知的道路。这条路上将充满荆棘,芳草萋萋,但我会勇敢地走过去。多年后,当我回首走过的征程时,一段清晰连续的足迹跟在我的身后。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诸葛亮为自己选择的路。三国时期,刘备曾三次拜见诸葛亮,恳求他出山帮忙统一天下,其中两次,诸葛亮都不在家。刘备第三次拜见诸葛亮时,碰巧他在睡觉,便在门外等候。过了会儿,诸葛亮睡醒了,刘备便请他出去帮忙出谋划策统一天下,诸葛亮答应了。等刘备临终时,刘备让诸葛亮辅佐自己的儿子,诸葛亮临终时还在辅佐刘备儿子。
愿为电灯奉献终生,是爱迪生为自己选择的路,在爱迪生研制灯泡以前的灯泡特别容易坏。用的时间还短,爱迪生看到了,便努力为老百姓制造出新的节能灯泡。他就像一匹不知疲倦的骏马,勇往直前。他用6000多种材料,实验7000多次,最终制造出真正的实用的灯泡。
更可笑的是,某高校一名大学生竟然不会洗衣服,把积攒了一星期的脏衣服带回家,让母亲去洗。这些人令人担忧,令人悲哀!他们也许会成为学习生活中的“尖子”,但一旦步入社会,他们“高分低能”的弱点将暴露无遗。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这种人莫说想要占有一席之地,恐怕连立足都很困难。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很多时候,我们不想全凭自己的能力去解决,而总是希望借助他人的力量来完成。的确,这样会节省你许多精力、物力、财力,但事事都靠别人帮忙,你收获的就不单单是成功了,还有一些负面影响含在其中。如造成不爱动脑、不爱动手的习惯,或不能充分调动自己的思维和双手想问题、做事情。这样,时间一长,一个弱者便诞生了。
人是有骨架的,不该像一根藤条,依附外界力量才能生存。外界力量常常像一包毒品,你得到了就变得精神抖擞,动力十足;得不到就被折磨得萎靡不振,意志消沉。因此,我们应该自立,应在胸中充满霸气,炼就一身铮铮铁骨,这样才能在风雨人生路上一往无前!
回乡啊,回乡,踏上回乡的征途,故乡是多么的亲切啊!
一行行树从车窗前疾驰而过,一排排房屋从眼前飞越而过。啊,一座座大山映入眼帘;啊,一道道水湾呈现眼前;啊,眼前忽然是千里平畴;啊,眼前忽然是幽幽隧洞;回乡啊,回乡,谁能不归心似箭,谁能不思亲人团圆?火车拉开汽笛长鸣一声,穿越了漫漫隧道,跨过了万里山河,像一条撒欢的长龙翻山越岭,又像奔腾的骏马狂奔呼啸。
啊,回乡啊,回乡,让欢快的火车,唱着小曲的汽车带去回乡人的殷殷期盼,也让那心中翻滚的思潮带去对亲人的亲切的问候。啊,故乡的小路可还是那样的曲曲弯弯;故乡的小河可还是那样的清清亮亮;故乡的白杨可还是那样高高大大;故乡邻居的大妈可还是那样的精神矍铄。
回乡啊,回乡,回乡牵动着天南地北的人们。黑压压涌动的人流,一辆辆疾驰的汽车,一列列奔驰的火车,从大江南北,从长城内外,从边关朔漠,从如烟江南,从繁华街道,从茫茫戈壁,分头出发,穿梭如织。一双双眼睛啊,望眼欲穿,眸子里可映现的是父母的踽踽身影,亲人的红红的脸庞;一件件礼物啊,一包包行李啊,那可是在外游子的一番浓浓心意,殷殷情怀。奔波的旅人啊,也许是多年未回,也许是一年未归。大家啊,今天乘坐上了同一列火车或汽车,大家儿也许抱着同一份心情,同一个祝愿,那就是期盼亲人年年健康,无忧无虑,快快乐乐,和和睦睦,安安宁宁。
也许啊,回乡的第一句话就是“大叔好”,“大妈好”,“孩子好”的热切问候。亲不亲,家乡人;亲不亲,家乡水。也许啊,见到爸爸妈妈,或是热泪盈眶,或是竟无语凝噎,或是有说不完的话,有叙不完的衷肠;也许啊,见到乡里同伴,见到昔日好友,或有“少壮能几时,鬓发各已苍。”的感慨;或有“昔别君未婚,儿女忽成行。”的惊讶;也许是“访旧半为鬼,惊呼热中肠。”的心情;也许是“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的无奈。
也许啊,你还惦念着家门口的那棵核桃树,在年年的风雨中会有怎样的变化?也许啊,你还惦念着那条清清的小河,曾经捞过鱼的岁月,今个里可还会有鱼儿跳跃?也许啊,你还惦记着东邻里那位俊俏的姑娘,到如今可否已出嫁?也许啊,你还惦记着西邻居的那位当兵的男儿,如今可曾回乡?是啊,回乡,回乡,自然有惦记的没完没了的事情。其实啊,如今的你,为何变得这样婆婆妈妈,拖泥带水,倒不是你的性格变化了,也不是你的感情丰富了,而是因为你离开的家乡太久了!
回乡啊,回乡,无论漂泊多长时间,我都要回乡!那是因为我的血液里流动着乡里小河的血液。而今,无论我走到那里,回乡都是我心头剪不断理还乱的一片情愫。是啊,也许我曾经迷恋过城市的繁华,也许我曾经留恋过车水马龙的街头,也许我曾经逛过琳琅满目的商城,也许我曾经拜访过人文荟萃的名人故居,也许我曾经接触过众多的大家名腕,也许我曾经到过莱茵河畔,留恋过哥斯特大教堂的庄严,也许啊!我曾经踏遍了他乡的山山水水。可是,一走在回乡的路上,我就感觉特别的亲切,特别的`温馨。回乡的路似乎是一条长长的亲情的河流,我在这条河流上奔走了多少年,多少月,多少个日日夜夜。可是啊,无论是多么悠长的岁月,无论是多么遥远的路程,回乡的这一条河流,却好像是今生都走不到尽头,今生都走不到厌倦的时候。
回乡啊,回乡,就像鸟儿归巢一样,千千万万的游子从四面八方汇集,汇聚,然后在短短的相聚之后,却又要振翅高飞,流落他乡。可是啊,一到回乡的日子,却奇怪没有人不想法设法奔向家乡,奔向故土,就像孩儿投向母亲的怀抱一样,也像叶落归根一样,一种不可遏制的力量如百川归海一样,势不可挡!
家乡盛产石头,但非名贵之石,仅用于修桥铺路、起屋建房,较好的用于制作水缸、杵臼之类的器具。但村人和石头感情深厚,有人世世代代为石匠,卖石板、石器、柱石、碎石、基石,放眼望去,满山石头,即使长树,树下、土下不到三尺必有石头,石头像人一样充满灵性,你要喜欢小的,它就学会风化;你要喜欢坚硬,它就选择结团;你要选择柔软,它就选择成沙,只需手轻轻一捏,沙随手间缝隙流下。
在漫长的岁月中,青石路失去往日的荣光。路上常年也就是阳光和树荫相伴,偶尔有牧人经过,发出清脆的噔噔蹬的响声;也有到田地里劳作的农户,累得上气不接下气,气喘吁吁躺在路面休憩;路面也有野花、野草,春来发绿冬去萧黄。在季节的变化中,青石躺着,懒洋洋的晒着太阳,太阳将其晒得长起青色的花纹,有的像花朵,有的像圆盘……美丽极了。
曾几时,青石路面石板、石条整齐排列,任由岁月洗涮。但不知是山洪爆发,还是水牛过重过大,慢慢的石头的路面开始由泥土取代,石头是进家入户,还是跌落河谷,还是进了乡村博物馆……都不可寻知。从那时起,噔噔蹬的`声音时断时续,你再也听不到清脆连贯的声音,只有孤寂无声的哀叹。在漫长的历史中存活过来,经由无数的骡马、人群踩踏,还是挺直的石板,还是经不起温柔乡的诱惑,离开了多年的岗位,背弃了多年坚守的理想。
一次雨中,我顺着青石路向曾经熟悉的地方走去,还有几块凹凸不平的青石板还在欢迎着我,青石板是我多年未见的朋友,看着他们黝黑的肌肤,我知道有不少苦楚藏在心中,有多少寂寞伴着雨滴,水滴石穿,青石板上的一个个水窝像一道道年轮,述说着千百年来的熙熙为利的人群和快乐奴役着的骡马,辛勤劳动的村民……
雨中,我没有流泪,我不知道人群和骡马的少去是高兴还是冷落,历史长河,石头能算什么,人心又能算什么。什么都无法和野花野草媲美,它们古往今来,从未改变,死去活来,周而复始,不像人和石头一旦失去,不能重来。石头开始隐藏,人心开始显现。因为无用和少用,石头被人背回家大用、为己所用……在大自然里,风花雪夜从未冷落过石板,人也没有过。
转眼又是一个春节的来到,不过今年的春节跟往年有着大不同的变化。少了往年的繁华拥挤,多了一份简朴大方。由于今年的假日改动,大家伙回家也相对颇晚。好在我们离家不远,赶在年夜饭前与家人一起团聚。
回家途中,每个村庄前的产品展示宣传画树立在道路两边,这就是近年来县委县政府针对农村全方位发展而打造的一村一品活动,针对当地地理环境,请专家现场亲临知道,指导群众有效地把土地资源发挥到极致,打造一个品牌。比如灵源的大棚菜、漠西的大葱已文明全省;临平的苹果以全国畅销;董城的养殖种植一体化更是把新的养殖种植理念和科学管理灌输到新农村中。达到勤劳致富、科技致富、品牌致富的新景象。
乡间的道路上,近年来由省交通运输厅推出的“群众打底子,政府铺面子”的农村公路建设新机制,极大地调动了地方政府、农民修建农村公路的积极性。各乡各村的道路,有些甚至于连田间地头也修成了水泥路。交通条件那叫一个便利,基本上告别了当年的“晴天扬灰路,雨天水泥路”的情况。
近年来由于医疗体制的改革,医疗服务水平的提高,鼓励农民办医疗保险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筹资总额调高全面提高补助标准、扩大补偿范围、改革支付方式。使农民有了医疗保障,不再让就医成为农民的一大民生问题。现如今的乡镇卫生院已经从以前的破破烂烂的危房,已经建成一座座门诊、住院、检查等多功能的医疗楼,就连好多村卫生所也相继建设成为标准的卫生所。让农民的就医环境得到彻底的改观。
水电设施的进一步提高,如今的农村吃上自来水已经不是梦了,而是得到真正的实现;电力设施也是大有改观,各村以前的木杆、破股线、萤火虫似的灯光已经再也看不到,取而代之的是一排排整齐的水泥杆,下户线也规范整齐,让农民用上放心电已经不是空话,而是付之于行动中,的开通,让群众故障报修更是有了直通车,只需一个电话,电力抢修就会在最短时间内到达为之抢修。在用电密集区域和事故多发地段,总能看到黄色的电力抢修车停放在哪里随时待命对突发事故进行抢修。
县城大街上还是往年一样的张灯结彩,唯一变化的确实一个个喜气洋洋的灯笼不是新购置的,而是被清洗过后重新挂起来的旧等,但还是不能减少其喜庆气氛。
各旅行社门前,不再是以前过节打烊,反倒是变得门庭若市,生意兴隆。辛苦一年的`群众,还有在外奔波一年的游子们,借着过节放假的机会,带着家人一起外出放松一年的紧张心情,和家人一起共享天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