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题:适应集团新发展形势(精选3篇)
2012年,集团将加快发展步伐,也是集团跨越升级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资产管理工作既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也面临更加艰巨的挑战。我们将在集团战略指导方针的领导下,深入实践,紧紧围绕集团资产现状,解放思想抓机遇,锐意进取迎挑战,攻坚克难求突破,适时推进资产管理工作。
议题一:完善现有资产管理制度,解决新形势下的新问题
2011年集团各项发展目标,赋予了我们更加重大的责任,现有《永达集团资产管理办法》已不能完全满足现有需求,资产管理环节出现了瑕疵。2012年,我们将结合本部门工作,深刻剖析,找其根源,迅速调整工作思路,对资产管理办法修订。修订包括几个方面:
(一)资产的分级管理,现行资产管理办法规定要求……;
(二)资产采购、调拨、处置流程,根据EAS资产管理系统的运行,以及多极管理的模式将作相应调整。……
修订后的资产管理办法,将为未来集团发展过程中的资产管理工作,更好地起到标杆作用,作为集团资产管理工作的唯一标准执行,当然,当它又不能满足集团发展要求时,我们亦将作积极调整。
议题二:全面推行EAS资产管理系统,提升资产管理工作品质
EAS资产管理系统正在推广阶段,正式投入使用,新问题也一并出现,要求我们从实际出发看问题,找到解决方案,强化队伍建设,既要坚持特色的管理理念,又要完善管理模式,提高个体工作能力和整体协调配合能力,进一步强化服务、细化管理、优化作风、深化创新,推动各项工作实现全面发展。
(一)立足新系统,继续开展培训,EAS功能开发是按照集团今后发展而设计的,各类单据关联度较高,对操作人员的素养要求较高,资产管理系统作为其中
一分支,也不例外。在2011年9月,对现有企业资产管理员与新系统的契合度进行了先期调查,并更换了8名契合度企业资产管理员,而后开始对资产管理员进行了分两阶段的培训,第一阶段,初始化数据整理工作的培训,第二阶段,EAS资产管理系统操作培训。截至目前,已有42家完成第一阶段培训,4家完成全部培训并上线使用,剩余企业也会按照集团信息化整体规划分批培训。预定2012年3月中旬结束所有企业EAS资产管理系统的培训工作,4月所有企业正式使用新系统。
(二)强化队伍建设,提升工作品质
现有资产管理员队伍多为兼职,工作积极性不高,为资产管理工作带来很大困扰。2012年,将改善这一情况,主要从两方面入手:
1、定期安排思想沟通交流会、培训班,强化队伍组织记律,利用集团现有培训教室、视频会议系统等多种设备、设施,组织专场沟通会,选取优秀资产管理员代表,分享经验,使缺乏经验的资产管理员,在身边就可以找到好老师,好榜样,增进资产管理员之间的了解,增强队伍凝聚力;尝试协调相关财务人员为讲师,组织培训班,讲解资产管理工作相关的基础财务知识,让资产管理员立足一岗,可以学习吸收多岗知识,丰富自身,提高个人工作水平。
2、建设集团资产管理微薄群。解决企业数量正增加,与电话单一沟通模式,改变邮件传达不及时的矛盾,节省集团OA系统账户资源,利用网络环境,快速与企业相关人员沟通,及时、有效传达中心相关工作部署或会议、培训等各类通知。成为资产管理工作不可或缺的辅助工具,带动企业资产管理员主动提高对自身工作的要求,”E”化办公,提升工作品质。
议题三:依托汽车集团事业部管理模式,发展培养区域性资产管理权责人截止至2011年10月,集团资产采购总量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1/3,除去新建
企业采购、人员增加、厂方要求等合理因素以外,多数情况下,无论有事业部的企业,还是无事业部的企业,企业资产采购、处置均无统一标准、只可依据考察企业现有资产使用状况(包括资产使用年限、资产配置)、现有资产情况与岗位钢性需求是否一致、企业当年资产申请情况等方面来审核。审核标准不一,难免造成同事业部的4S店提出同样的需求,审批结果不一样。
2012年,依托集团现有管理模式,这方面不足将有所改善。分为两方面:
(一)有事业部的或地理位置比较接近的企业。集团三大支柱之一的汽车集团,早已开始事业部模式运作并已有宝诚、通诚事业部,且管理情况稳定。在此基础之上,发展推行事业部区域性资产工作负责人管理制度。即,在相同或相邻城市的同事业部4S店之间,根据平时工作情况,推选出优秀的总经办主任担任事业部区域性资产管理权责人。由该总经办主任统筹负责提供资产添置、报废区域性统一标准,并上报集团资产管理中心,从而减少了集团审核过程中的盲点,加快审批速度,更好的服务企业。
另,考虑到同事业部的4S管理流程大体一致,资产配备情况大致相同等共通点,根据事业部区域性资产管理权责人工作情况,将平时对其负责区域资产使用情况检查、资产工作的辅导,或者是区域内新建企业的资产辅导工作,均可下放给事业部区域性资产管理权责人,使其参与管理,节省职能中心人力,控制出差成本。
(二)无事业部的或地理位置相隔较远的企业。这些企业因地址位置原因,不能成立区域性管理,例如,北京宝诚、海口保时捷、XXX,集团将沿用之前资产检查模式,如果这类企业也属于事业部,资产添置、报废相关标准从事业部统一标准,参与管理。
议题四:发扬互查互审优良传统,尝试企业资产盘点新思路
依据现有的资产管理办法,企业资产的清查盘点分为季度自查盘点和年度清查盘点。季度资产自查盘点由企业自己组织实施,并将季度资产自查盘点报告表于下一季度第一个月的15日之前报资产管理中心即可;年度资产清查盘点由资产管理中心负责组织实施,每年度十二月份的月末前完成,并填写资产清查盘点报告表,企业根据盘点结果,将进行清理、盘盈、盘亏的报告整理及上报工作。此种盘点方式,随可以有效及时地发现企业资产管理中的问题,不易产生漏洞,但每年资产盘点的时候,也让资产管理人员面临人手少,企业多的困难。
2012年,资产清查盘点工作或检查工作,将调整思路,改变检查、盘点人员安排的单一模式。根据实际情况,对集团下属企业盘点方式作调整:
(一)以省份为单位,划分检查区域,实行本省内企业间资产管理员互查制度。资产管理中心每年根据各区域实际情况,制定统一检查标准,统一安排检查时间;规定统一的时间上报检查结果。加深资产管理员对工作业务的理解,增进同省资产管理员之间的了解,学习其他家企业间优点,改善自家企业的不足,互查互审互监督,互帮互助互促进。
(二)某省份仅有一家企业的,资产管理中心统一安排。但,对于资产管理做得比较到位的企业,实行二年一次检查。适当调整工作重点,将重点放在资产管理工作力量薄弱的企业,力求集团所有企业资产管理保持相同水平。议题五:扩大”全面负责”含义,资产管理成效与企业经营挂钩
企业总经理作为企业资产管理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全面负责企业所有资产的安全、完整和使用,负责发挥本企业资产的最大效用,并对本企业资产的购置、处置进行审核。但,对资产添置、资产提前报废等对资产相关的工作,随意性较
大,且无科学性。
经过摸索学习优秀企业资产管理模式,找差距,结合集团本身特点,试把资产添置、处置工作与下面几要素挂钩:
(一)资产采购与企业规模挂钩:
1、人力资源中心当年或当月核准的人数;
2、设备设施需求的岗位数;
3、企业成立的年限;
4、需升级淘汰原有资产时,原有资产的使用年限。
(二)资产采购厂方正式要求挂钩:表明为厂方强制性要求采购时,需提供相应的厂方证明为附件,并严格按照厂方要求的数量购买,不可多或少添置。批准或需要按照厂方规定配备时间采购。
过去的二十多年里, 制度创新和市场化改革, 激发了住房发展和房地产市场的活力, 极大改善了群众居住条件、推进了实现住有所居, 同时对拉动经济增长、改变城镇面貌、促进相关产业发展, 发挥了重 要作用。2014年10月2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 要稳定住房消费, 表明在稳增长中, 住房消费需求规模巨大, 和民生的关系也十分密切。
我们也必须看到, 我国房地产业论发展规模全球第一, 但大而不强;论发展速度世界领先, 但快而不优;论发展质量远远低于发达国家, 资源能源消耗更比发达国家要高得多。房地产行业主要依靠土地、资金等要素投入推动规模扩张, 建造能耗高、资源浪费严重、建筑材料不循环利用、建筑垃圾产生率高, 只注重经济效益、不注重社会效益和环境质量, 依赖大量劳动力, 工业化水平较低。这是不可持续的。房地产业的发展面临三个变化:
首先是住房需求和供给关系发生了变化。正在从住房严重短缺转向供需逐步平衡, 有些城市出现了阶段性的供大于求。以往由供方垄断市场、有了房子不愁卖的时代已经过去。以往跑马圈地、依靠坐地升值快速开发的时代已经过去。虽然从建设小康社会的总目标看, 我们的住房不足还会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存在, 仍处在总量不足、局部过剩的阶段, 但房地产业已经由以量取胜, 转向了以质取胜的竞争时代。
其次是住房的需求层次和居住观念发生了变化。我们正处于新的经济社会发展阶段, 人民群众对全面小康社会翘首以待。居住文明成为我国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居民收入的提高, 群众对住房质量和品质的要求进一步提高, 人们更注重舒适、安全、健康、性能、环境和好的空气质量;更注重项目周边的学校、医院、文化娱乐、体育健身和公共交通等配套服务。住房, 不仅仅是由混凝土堆砌起来的“壳”, 还融入了文化元素, 如天津泰达建设集团以中式文化为设计灵感, 打造出了名字叫“格调”的住宅系列产品, 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第三是房地产业的发展内涵发生了变化。房地产业从过去只做投资开发的载体, 演变成整合各种资源的平台;从过去的一个项目单元, 演变成综合服务的整体;从过去的住宅发展商, 演变成城市配套服务商和社区服务商。“开发商”这个名字脱胎换骨后, 能让我们找准定位, 更名副其实、名正言顺地发展自己。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新兴产业兴起、新技术应用、互联网经济崛起, 对房地产行业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 是一次新的大考!今天, 我们再次面临革故鼎新, 再注活力。新的生产力正如大浪淘沙, 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 要有凤凰涅槃的精神, 不变革, 被淘汰;变革, 而重生。
——谋求新 的发展, 就必须将新型工业化、信息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理念植入房地产业的发展。住房建设必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逐步以现代工厂化生产取代劳动密集型的生产方式, 像造汽车那样造房子, 达到工业化的标准, 工业化的效率, 工业化的精细, 工业化的质量。现在不是想不想改变传统的生产方式, 而是现代工业化浪潮已经把我们推到了由建造变为制造的前沿。信息化发展, 打破了房地产业的传统分工, 带来了资源重新分配, 也改变了人交流认知事物的方式。互联网经济、电子商务、移动支付服务已经渗透到我们周围, 苹果、微软、谷歌三大互联网巨头进入了中国住宅的“客厅智能系统”, 改变了信息传输、供需契合的方式;改变了住房设计、空间布局、功能配置的理念。我们要利用好大数据、电子商务, 帮助供需双方促进交易, 降低成本, 提高质量。新型城镇化给房地产企业参与城乡建设和服务创造了条件, 今后项目开发要更注重以人为本, 宜居宜业。如华夏幸福基业采取“以产促城、以城带产、产城融合、城乡一体、共同发展”的模式, 取得了比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农业现代化打破了几千年形成的旧的居住观念, 城乡的融合, 人的融合, 公共服务的均等化, 都给小城镇、新农村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新农村建设不仅仅是盖几间新房, 换个厨房和水龙头, 而是要让住上新房的人提升幸福指数, 增加他们对美丽家乡的热爱和依恋!
——谋求新的发展, 就是要确立节约型、集约式、可循环的先进理念, 放弃粗放式的落后模式, 从资源浪费型向节约型转型。房地产行业和受其关联的上下游产业是资源能源消耗大户, 绿色环保做好了, 就能为“两型”社会建功立业;节能减排和性能质量做砸了, 就有可能成为历史的罪人!因此, 不仅要在项目设计开发中降低资源能源消耗, 还要在小区建设、物业管理、上下游产业整合中, 实现“五节一环保”。如大连大有开发的小区, 将生活污水经过中水处理后有效转化为景观用水, 实现了地下水、生活用水、生活污水三水联动循环;将生活垃圾分为干湿、有害无害、可回收和不可直接回收三类, 实现了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的零排放。
——谋求新的发展, 就是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 设计开发满足社会需要的住宅产品, 从传统业态向新业态转型。前些年, 由于短缺, 有了房子不愁卖, 一些地方、一些企业心态浮躁, 注重眼前利益, 规划、设计拼拼抄抄, 缺乏特色, 缺少精雕细琢, 简单满足居住功能而较少考虑社会生活的综合功能。例如养老问题。当前65岁以上老人家庭户数约8800万户, 占全部家庭户数的比例超过20%。我们距离老年人口达到3个亿的2025年, 只剩11年时间, 肯定要提倡居家养老为主, 如果今后的设计开发不考虑适老化设施和配套服务, 很难称得上适用性能好, 也难以满足老龄化社会的需要。我们必须看到养老设施、养老服务、大健康产业迅猛崛起的现实和潜在需求。这方面, 保利地产已经走在前列, 他们发展居家养老、社区养老、机构养老三位一体的养老模式, 满足老龄社会的全方位需求。蓝城也做得很好, 我们将在那边举行养老地产的会议。今后我们要加大产业的引导, 及时改革住宅产品设计研发体系, 在新业态中谋求新发展。
——谋求新的发展, 就是要建立以消费者需求为主导的服务理念, 从单一产品、局部功能向综合配套服务转型。过去一段时间, 我们开发项目, 经典传世的少, 建筑产品“有数量缺质量, 有高原没高峰”。而且都比较注重三个“大”:面积大、规模大、批量大, 动不动造新城、开园区, 一圈地, 就是几十万平方米的住宅。现在, 老百姓买房, 不一定考虑如何大, 还要考虑三个“近”:医院近不近, 学校近不近, 地铁、公交近不近;还有三个“快”:快递能不能送得到, 快餐能不能送得进, 快销品能不能买得到, 也就是看周围有没有超市、服务业配套设施。如果具备这三个“近”、三个“快”, 房子的销售就比较好。这就要求我们改变过去一味贪大、图快的传统理念, 发现捕捉到消费者的所想、所需、所求、所用, 设计和开发适销对路的住宅产品。如万科由开发商转向城市配套服务商, 开始注重社区和街区服务, 延伸楼宇经济和物业管理的价值链。
未来, 我国房地产业仍有三个发展动力:第一个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发展动力;第二个是服务业的发展动力;第三个是信息化的发展动力。因此, 要借助这三大动力, 围绕消费者实际需求, 生产出长寿命、好性能、绿色低碳的好房子。在新型城镇化带动下, 2020年前, 我国城乡每年新增房屋建筑面积将达到17-20亿平方米, 这是住宅产业现代化的良好舞台, 是房地产业谋求新发展的良好舞台。
发展靠创新, 创新促转型。理念创新启发思想是先机, 模式探索是实践的基础。房地产行业新的发展模式, 要将单一的投资建房, 走向上下游产业关联、互动, 如亿达集团提供软件园配套服务, 满足入园企业在教育、卫生、医疗方面的需求, 让科技人员在园内生活无忧, 全身心地投入研发和技术创新。要将住房建设与产业发展结合起来, 将就业与居住互为融合;要将提供居住功能服务与提供社会综合服务结合起来;要将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与应用结合起来, 如朗诗由开发商转向房地产科技公司, 接受客户的技术委托盖医院、建绿色住区, 提高了住宅产品的附加值。要将绿色、环保、低排放、低消耗融入在房地产的生产全过程。只有我们的生产方式改变了, 经营理念转换了, 服务品质上去了, 我们才能谋求更大发展, 才能继续站在时代前沿。
各位嘉宾、同志们:房地产行业再也不能依靠政策吃饭了。现在看, 除了做好“服务活”、端住“质量碗”外, 房地产行业还应该吃“技术饭”。怎么吃“技术饭”?有五项新技术需要掌握应用。
一是住宅 产业化。我 国住宅产业化的大部分单项技术和产品研发已经比较成熟, 初步建立了住宅产业化技术创新和保障体系。下一步, 要在行业内部完善标准体系的同时, 搞好技术集成, 以国家住宅产业化基地为龙头, 发挥产业集聚作用, 带动高校和科研院所、设计单位、开发企业、施工企业参与产业化的全链工作。要扩大产业化市场份额, 让群众享受产业化成果。现在有不少能够提高住房品质的产业化技术用不上, 关键是理念跟不上, 怕增加成本。其实不然, 有些企业用产业化手段盖的房子, 尽管成本有所上升, 但如果以住房全寿命周期来衡量居住成本, 以住房质量、性能的改善来衡量投入产出, 以规模化的生产来衡量效率效能, 住宅质量上去了, 性价比高了, 即使成本增加一点, 老百姓也是能够接受的。如我们在上海绿地试点的“百年住宅”项目, 设计、结构、施工、运维方面, 加了部分产业化技术, 市场认可度比普通住宅要提高一个档次。产业化技术既能让老百姓住上好一点的房子, 也能给企业带来市场, 对双方都是有好处的。
二是绿色低碳技术。绿色低碳是生态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它不是简单地在小区里多种几棵树, 在项目里建个花园、搭个景观, 而是指建筑的建造和使用的全寿命周期内, 尽量少用不可再生的矿物质能源, 尽可能多地利用太阳能、浅层地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 最大限度地节能、节地、节水、节材、节时, 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这几年, 雾霾天气范围扩大, 受影响时间增多, 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产生活。因此, 用好绿色低碳技术不仅能推进建筑节能减排降碳, 还能避免施工扬尘加重雾霾天气。现在, 我们并不缺绿色低碳技术, 缺少的是把这些技术捏合在一起, 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集成体系。
三是节能环保技术。节能环保技术很多, 但比较有代表性的是被动式建筑。被动式建筑顾名思义, 就是不需要主动提供能量就能满足室内热舒适度要求的建筑。我国到2030年能耗将达到58亿吨标准煤, 以集中供暖为例, 我国一次性能耗的煤要高出欧洲的1倍。建筑物与环境争资源的问题已经非常突出。被动式建筑只依靠建筑本身的构造设计, 就能满足冬暖夏凉的要求, 不需要单独和另外安装供暖设备。这种建筑比普通住宅节省70-80% 能耗, 每年每平方米只消耗30度电。目前, 秦皇岛的水立方、哈尔滨庭院的被动式建筑已经建成使用。
四是信息技术。随着房地产行业打破了传统分工, 拓展了上下游产业, 数据收集、整理、分析、管理和决策比过去更重要。如果没有信息化, 分析海量数据不可想象。本届论坛我们重点要讲信息化领域的BIM技术。BIM技术翻译成中文, 就是建筑信息模型。目前, 全球几十个国家都不同程度地在房地产领域应用。我国BIM技术应用已经能为房地产开发提供新理念、组合新模式、提供新技术。现在, 借助三维可视化模型、数据协同、信息挖掘等BIM技术, 可将土建、产品、造价、管理信息等加载到数字化建筑模型中, 再利用大数据, 结合物联网、互联网等技术, 使房地产开发逐步走向决策科学化、施工高效化、管理精细化、资源集约化、资金分配合理化、经济社会效益最大化。现在, 中建总公司、上海建工集团都能够比较好地利用用BIM技术, 在房地产规划、设计、施工到运维管理的全生命期发挥作用, 提升了房地产的综合开发能力。希望在座的房地产领军企业加深认识, 推动BIM在整个产业链应用推广。
东北亚各国政治经济形势和对外政策已经发生并正在发生一些有利于区内经贸合作的变化:我国“十五”时期对外开放将进入新阶段。尤其要加强与东北亚国家的经贸合作;俄罗斯与东北亚国家外交关系有了较大发展,并把扩大经贸合作提上了议事日程;朝鲜将实施对外开放政策和进一步与韩国实现和解;蒙古新政府将继续实施“多支点”外交政策,并首先加强与东北亚国家的经济联系;日本在与东南亚国家发展经济合作的.同时将扩大与东北亚国家的经贸合作。
作 者:王兵银 关兵 作者单位:王兵银(辽宁省社会科学院 东北亚研究所,辽宁 沈阳110031)
关兵(黑龙江省机械进出口公司,黑龙江 哈尔滨150001)
刊 名:西伯利亚研究 英文刊名:SIBERIAN STUDIES 年,卷(期): 28(3) 分类号:F114.4 关键词:东北亚国家 经贸合作 发展
【议题:适应集团新发展形势】推荐阅读:
适应新时期形势发展要求10-29
新形势下的心理适应12-18
例会议题制度06-26
社区大党委议题11-04
为了适应城市建设快速发展的新形势10-26
常务会议议题汇报材料06-26
建筑工程施工会议议题06-06
专题民主生活会议题06-07
出入境工作适应新形势开创新局面的几点建议10-19
旅游船安全管理座谈会议题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