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课的评价及建议

2024-10-0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听课的评价及建议(推荐7篇)

听课的评价及建议 篇1

近年来, 我国许多中小学都倡导随堂听课评价法, 即“推门听课评价法”:事先不通知教师, 学校领导或校外专家直接进入课堂, 现场观察教师的教学实践, 从中发现优缺点, 并做出相应的评价。作为一项教师评价方法, “推门听课”在实施过程中引起了广泛争议。先看一个真实的案例。

江苏省某中学对教师开展教师评价活动, 事先不和教师打招呼, 学校领导直接进入教室听课。一天, 一位教师正准备上课, 发现校领导坐在教室后面, 于是, 他临时改变教学计划, 把原准备课后发给学生的练习发了下去, 要学生当堂完成。校领导尴尬地坐了一会儿, 终于拂袖而去。

从案例中不难看出, 被评价对象在课堂上故意制造难堪, 这表明被评价对象对“推门听课”的做法持抵制态度。那么“推门听课评价法”究竟存在哪些问题?对此, 笔者在任教的学校选取部分领导和教师进行了访谈和问卷调查。

一、欲揭示的问题及问卷设计

学校领导和教师对“推门听课评价”的认识、“推门听课评价”的效果、评价中存在的问题、影响“推门听课评价”的因素以及改进对策等, 是笔者进行访谈和调查所要了解的重要方面。因此, 笔者设计了针对学校领导的访谈提纲和针对教师的调查问卷。问卷包括单项选择和多项选择两种类型。问卷和访谈提纲的基本框架包括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答卷者的个人信息, 第二部分是选择题和开放性问题。

以学校领导为对象的访谈提纲主要围绕以下问题展开:对“推门听课评价”的一般认识, 作为评价者实施“推门听课评价”的具体情况、困难以及实施的经验体会。以部分教师为对象的调查问卷主要围绕以下问题展开:对“推门听课评价”的一般认识, 对学校“推门听课评价”的态度、应对措施以及改进建议。

笔者选取了学校分管教学的两名领导进行了访谈;向教师发放问卷80份, 问卷的回收率为87.5%。对教师的选择, 笔者特别注意了性别、职称以及年龄等方面因素, 使其具有广泛性和代表性, 以提高样本的信度。

二、调查的结果及分析

在参与问卷调查的教师中, 61.4%的教师有过被“推门听课”的经历, 对此, 17.6%的教师感到反感, 另有11.4%的教师感到担心, 而42.9%的教师则认为无所谓, 只有28.6%的教师表示愿意。有87.1%的教师指出, 学校在实施“推门听课评价”之前, 基本上不向他们说明评价的标准、目的、操作过程以及结果的运用等, 因此很多教师有恐惧、担忧心理。而接受访谈的学校领导们也承认“推门听课”会给教师带来心理压力。不过, 他们认为只要跟教师解释清楚评价的目的、要求以及对评价结果的处理, 教师会理解并且配合的。

对教师的调查还表明, 88.6%的教师认为“推门听课”不能全面客观地反映出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 72.9%的教师认为“推门听课”对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有所体现, 然而也有22.9%的教师持相反意见。对此, 领导们认为教学风格是长期形成的, 表现在语言表达、教学方法、板书设计诸方面, 这在课堂上应该有所体现。

半数以上的教师认为“推门听课”有利于改进教学工作, 但也有38.6%的教师认为“推门听课”会影响教师的工作情绪, 给教学带来负面效应。

对于结果的反馈, 多数领导采用了“及时反馈, 个别交流”的方式。领导和教师都认为这样做可以保护教师的自尊。

从总体上看, 教师对“推门听课评价”基本上没有抵触情绪, 能够比较冷静地对待评价的结果。少数教师的抵触情绪不是因为“推门听课”这种做法, 而是因为觉得学校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着不合理的地方。

三、“推门听课”中存在的问题

根据调查问卷反馈的情况, 当前“推门听课”中存在的问题概括起来主要表现以下几个方面。

1. 教师认为“推门听课”缺乏民主

参与问卷调查的教师中, 有74.3%的教师认为领导随堂听课事先应征得授课者的同意, 另有5.7%的人认为领导没权利随堂听课。他们认为“推门听课”是一种典型的缺乏民主的听课方式。学校领导事先没有将评价事宜通知教师 (被评价对象) , 有关评价目的、评价标准、评价程序、评价方法等也没有事先获得被评价方的认可, 这完全违背了“评价双方相互尊重”的起码要求。在大力倡导人文关怀、以人为本和民主管理的今天, 这似乎有悖于现代教育管理理念。

2. 教师对“推门听课”感到忧虑

少数教师对“推门听课”持抵制态度, 而更多教师对此感到忧虑甚至恐惧。

(1) 对评价结果准确性的忧虑。学校设有督导室, 其职能就是群体听课, 所以学校的“推门听课”主要由校长室发起、督导室组织实施。62.9%的教师担心非本学科的领导听课, 不能做出合理、公正的评价。另有少数教师则怀疑评价者不具备应有的资格, 担心评价过程会出现人为的偏差。还有部分教师认为“推门听课”是一种“突然袭击式”的课堂听课评价法, 在进入课堂前, 评价者完全不了解教学进度、教学目标、教学计划等相关事宜, 这种毫无准备的课堂听课不可能获得预期的效果, 其评价结果也必然是主观片面的, 会给自己带来负面影响。

(2) 对评价目的以及结果运用的忧虑。根据调查, 虽然多数教师认为“推门听课”主要用于领导了解师资情况及促进教师成长, 但他们对此并不肯定;部分教师则认为“推门听课”主要被用来作为考核、奖优罚劣的依据。

3.“推门听课”评价结果的反馈不当

有结果必然要有反馈, 而反馈的恰当与否在“推门听课评价”的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反馈恰当, 让教师心服口服, 有助于实现教师与学校的共同发展;反之, 则会引起教师的对立情绪。在调查中, 发现评价结果的反馈不当主要表现在反馈的渠道不当。

有47.1%的教师指出:校领导听了他们的课后, 是通过学校其他部门来转达反馈意见的。而几乎所有的教师都希望评价者能直接与其交流后做出评价。他们担心转达者会带有个人感情色彩, 不能客观地转达;他们还表示不想更多的人知道评价者对他们的评价结果, 认为会伤及自尊。

四、完善“推门听课”的措施

针对实证调查反映的情况以及“推门听课”中的问题, 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完善措施。

1. 要把“推门听课”制度化, 并明确评价目的

如果学校领导把“推门听课”确定为一项制度, 或者把某个时期确定为“推门听课时期”, 并且通过书面形式或口头形式, 把“推门听课”的评价目的、评价标准、评价方法、起止时间告知教师。特别要强调“推门听课”的目的在于帮助教师成长, 而不是奖惩教师。只要赢得教师的理解, 就能得到教师的支持, 就能避免上述案例中的尴尬局面。

2. 要提高评价者自身的学科素养和评价水平

教师对“推门听课”的担忧很大程度是基于对评价者的怀疑, 因此评价者要提高自己学科素养和评价水平。此外, 评价者应多一点客观公正, 少一些个人偏见, 从有利于教师成长、有利于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有利于实现教师和学校共同发展的角度出发, 兼顾到不同教师的不同教学风格, 从教师的授课态度、教学理念、对教学内容重难点的把握、与学生的沟通与互动等方面对教师的课堂教学做出尽量合理的评价。

3. 要注意反馈方式和语言艺术

在“推门听课”后, 评价者应尽量避免通过学校其他部门转达反馈意见, 而应在思考的基础上, 及时直接与教师交流, 肯定优点, 指出不足, 共同探讨, 使他们从中吸取教训, 有所提高。同时, 评价者要注意在表达反馈意见时的语言艺术。在沟通时, 评价者应该试着站在对方的角度, 用对方熟悉的语言来跟他对话, 这样才不致产生误解, 产生抵触甚至对立的情绪。即使是批评, 也要讲究艺术。批评不是一种命令, 而是一种建议;不是一种强求, 而是一种商讨。不妨给你的批评包上“糖衣”, 如此一来, “良药”就不再“苦口”。

“推门听课”还处于探索阶段, 尽管它还存在着许多的问题, 它仍然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师评价方法。如果评价者能和教师多沟通, 让这种评价方法得到教师的认可和支持, 那么“推门听课”一定会收到预期的效果。

公司治理的评价体系及完善建议 篇2

摘 要 在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的条件下,公司治理的国际标准出现了趋同化倾向。如何建立一套兼具国际标准又不失为本土化的中国公司治理评价体系,是一项颇具挑战性的工作。公司治理最终的落脚点是要保护投资者的利益,而目前我国公司治理的实践迫切需要一套完善的评价标准,以衡量一个公司治理结构的均衡、效率和透明度,客观全面地揭示公司治理结构存在的问题和主要风险,从而促进公司价值最大化。本文就从七个视角提出公司治理的评价标准,并提出相应的完善建议。

关键词 公司治理 股权结构 社会责任

公司治理,狭义的概念界定多局限于股东、董事会、监事会及管理层的体制安排方面;广义的概念则包括企业内部和外部的治理制度或机制,如股权结构、银行体制、企业并购、控制权市场、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兼顾等。良好的公司治理水平能提高经营效率,降低营运风险,优化公司组织结构,促使公司价值最大化。如何有效评价公司治理水平及优化措施将成为各个企业日益关注的话题。

一、公司治理的评价维度

(一)信息披露

信息透明度的提高不仅有助于减少投资者的信息风险并降低公司的资本成本,而且对于资本配置效率的改善大有裨益。而从公司治理的角度来看,信息获取渠道的阻滞和失衡不仅是引发委托代理冲突的主要动因之一,并且信息透明程度的降低将进一步加剧公司内部人以攫取私利为目的的败德行为。无论从制度的建设上还是从执法与监管的实施力度上,加强信息披露的目的都在于通过提高信息的透明度,降低证券市场信息不对称,维护市场的公开和公正,最终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二)股权结构

股权结构以及第一大股东性质对公司治理质量产生不同影响,是决定公司治理质量的基础性因素,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股权结构决定了公司治理的结构。第二、第三、第四位的股东的股权比例之和是否超过第一大股东,是否能对第一大股东形成有效的制衡作用,是否有四个以上的股东持股比例超过10%,前十大股东之间是否存在交叉持股和间接持股关系,前十大股东与上市公司之间是否存在关联交易等等,都会直接影响上市公司的治理状况。2007年完成的股权分置改革构造了一个全流通的市场,并将逐步实现股权分散化,这些变化对中国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和公司绩效产生重要的影响。

(三)股东权利与股东大会

股东权利的行使,一方面是通过在股东大会和临时股东大会上对有关决议事项进行投票表决来直接行使,另一方面则是通过对董事会、监事会构成人员的控制来间接行使其权利。股东提名董事和监事候选人的权利大小及其到位程度,是股东权利落实的一个重要方面。

(四)企业社会责任

公司社会责任作为一种理念是指企业在创造利润、对股东利益负责的同时,还要承担对员工、对社会和环境的社会责任,包括遵守商业道德、生产安全、职业健康、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等。它是企业为改善利益相关者的生活质量而贡献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承诺和行动。也就是说公司不仅要对股东负责,而且要保护环境、承担社会责任。公司承担社会责任,会使得利益相关者在公司治理发挥充分积极的作用,促使公司价值最大化。

(五)董事会运作

在英美国家明确的董事会中心主义原则下,董事会是公司管理的权力核心,而中国公司法将公司管理权力在股东会、董事会和经理之间做出了划分,赋予了一些不同的权力。但是由于这些权力之间的边界分得不是很清楚,实际运作中就会导致各个公司董事会之间权力范围差异很大。这种差异同时也就带来了各个公司之间董事会构成和运作上的一些巨大差别。董事会人数、董事会到会次数、普通非执行董事所占比例,都将影响董事会的运作效率和受托责任实现,从而影响到公司智力水平。

(六)监事会运作

在我国,监事会处于一个非常特殊的处境。它是独立于董事会和管理层的一个部门,行使监督职能,防范委托代理风险,维护投资者的利益。在引进美国式独立董事制度,将一些具体的监督职责赋予给独立董事的同时,我们国家也把监事会作为董事会的评级机构,赋予其监督董事会的监督职能,但却没有任命、考评董事行为的权利,也可以说是有名无实,运作徒有其表。一方面权利空间有限,另一方面实际作为也不大。监事会会议次数和监事会列席董事会会议比例都能用来衡量监事会的尽职尽责情况。

(七)高管激励

公司治理机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机制就是激励约束机制,如果股东结构、董事会和监事会建设是约束的话,高管激励很显然是激励机制的问题。有了正确的激励建设的引导,高管的行为自然会向一个健康的方向发展,能很好规避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有研究表明,实施高管激励机制与企业的业绩息息相关,有效的高管激励机制能很大程度的提高管理层的积极性,促使企业价值最大化。薪酬给付机制、给付方式和规则都是影响公司治理水平的重要因素。

二、提高公司治理水平的建议

(一)严格执行信息披露管理制度,强化内控执行力

一个高标准的、有自觉因素的信息披露水平与公司治理的自主改进、加强董事会责任、提高股东和其他利害相关者作用以及发挥资本市场的完整功能等方面密切相关,这就需要公司自觉的在这几个方面整体上形成一种相互促进关系,进而形成一种公司治理的自我增强机制。督促上市公司加强内控建设,强化内控执行力,降低公司风险隐患。督促上市公司建立健全內部控制制度,制定并严格执行信息披露管理制度、重大信息内部报告制度、防止大股东及其关联方侵害上市公司利益的长效机制等制度。

(二)推动中小股东权益保护,强化对控股股东监管

我国上市公司目前还比较依赖和控股股东进行关联交易来维持自身的股本扩张能力;上市公司加强中小股东权益保护对公司业绩和公司价值的影响可能相对滞后,而且我国的证券市场缺乏对中小投资者的保护意识,因而未能及时对上市公司保护中小股东权益的努力作出积极的反应。

大力推动中小股东权益保护并加快股权分散步伐,已经成为中国公司实质性改进公司治理的关键挑战。这就需要强化对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的监管,尽快制定控股股东或实际控制人的行为规范,明确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的诚信义务和相关责任;加强与国资部门沟通协调,规范国有上市公司控股股东行为;进一步协调上市公司监管与国有资产监管。只有有序地推进股权的分散化,形成一个有效的公司控制权市场,才能以市场化的方式持续地推进中国公司治理的改进。

(三)规范“三会”运作,健全上市公司自我约束机制

我国上市公司的“三会”运作在实际效果上并没有起到控股股东与中小股东之间相互制衡、内部董事和外部董事相互制衡、监事会与董事会相互制衡的效果。独立董事、董事会各专门委员会、监事会还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因此,应着重推进累积投票制度、差额选举制度、征集投票权制度,以加强董事会构成的合理性;进一步发挥董事会专业委员会的作用,提高董事会运作的有效性和独立性;积极采取措施,提高中小股东参加股东大会比例,通过完善网络投票制度鼓励中小股东参与上市公司重大事务决策管理。

(四)建立和完善股权激励约束机制

目前,百强上市公司的高管报酬的给付机制仍主要为现金,但实际上,高管薪酬不在于有多少,而在于怎么给,积极稳妥推动上市公司建立和完善股权激励约束机制,保证高管的高薪是凭借为股东创造了价值而非凭借某种实际控制权抑或是垄断地位。

(五)大力发展机构投资者,发挥在公司治理中的积极作用

要提高公司治理水平,充分发挥机构投资者在公司治理中的制衡作用。需要进一步改善机构投资者的结构,大力发展机构投资者,使机构投资者更加重视“用手投票”而非“用脚投票”。

(六)发挥金融机构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

健全金融企业公司治理机制,并大幅度提高其治理水平,可以说是我们的当务之急,因为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在一个国家的公司治理系统中至关重要。原因在于一方面它们自身的治理是否良好影响到整个经济系统的运行安全,另一方面就是它们的业务中自然蕴涵着对其他各种社会经济单位“现金流”的监控。金融业对这些重任的有效承担,需要以其自身健康和良好的公司治理为基础。

(七)积极营建公司治理文化,强调公司社会责任

利益相关者在中国公司治理中的作用虽然有所提高,但仍处于弱势,需要加强。不过在中国这样一个“股东文化”才刚刚起步的国家中,在强调公司社会责任的时候,一定不能忽略了公司对股东的责任,积极营建公司治理文化,推动股东文化、诚信文化在中国资本市场的形成和深化。

参考文献:

[1]中国人民大学.2006年度中国上市公司100强公司治理评价报告.2006.

[2]南开大学公司治理研究中心课题组.中国上市公司治理评价系统研究.南开管理评论.2003.

[3]叶银华.李存修.柯承恩.公司治理与评价系统.中国台湾:商智文化出版社.2002.

[4]杜莹芬.股权分制改革与公司治理.经济管理.2005(17).

听课的评价及建议 篇3

1环境影响评价中存在的问题

1.1资质和收费管理不到位

目前的环境影响评价属于市场性行为, 为企业办理环境保护手续提供帮助, 但同时对于企业实施项目的制约性也极大的降低了。环评单位对于企业提供的评价报告审核不够认真, 只追求自身的利益, 出现明明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不符合要求, 但仍可以通过审核。此外, 对于环保资质的管理还存在不足, 存在外借资质及人员“挂靠”等行为, 极大的影响了环评制度的权威性。

1.2审批部门的业务能力不足

审批部门的工作是结合当地的环境状况考察环境影响评价单位的报告, 并对企业提出进一步的环境保护要求。目前审批部门的工作人员存在专业知识缺乏、业务能力较弱的问题, 对于环评报告的审批缺乏对项目可行性和环保性的分析, 这给环保验收阶段增加了不少的压力, 极大的降低了环评效率。

1.3关键问题不突出

环境影响评价的过程中, 报告中的内容有很多无关经验的内容, 而对于关键性的实质性问题不够突出, 这种情况在小型环境影响评价企业中容易发生。对于规模较小的企业, 由于实力较弱, 在环境影响评价时, 对于环境影响程度和周边环境影响因素等评估不准确, 为了满足环评的标准, 不得不写入较多的无关因素, 造成评价项目与环境本身有较大的差距。

1.4违反规定时惩罚力度不强

我国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对环评影响评价过程中违法行为的处罚做出了明确的规定, 但由于处罚的力度不足, 违反相关法律规定的人员, 只需要承担一定数额的罚款, 而对于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性则不能充分的认识, 并且对于处罚管理的缺失, 有些处罚条款落实不好, 难以对相关责任人起到一定的警告和约束性。

2环境影响评价的建议

2.1改变现有的收费模式

如果想改变现有建设单位与环境影响评价单位之间的收费模式, 需要首先转变双方间的关系。环境保护部门应介于建设单位和环境影响评价单位之间, 起到第三方纽带的作用。收费应依据企业规模大小及相关收费指标进行确定, 确定后通过环保部门对环评项目进行招标。这种收费模式的优点很多, 环境影响评价单位的评价结果直接对环保局负责, 这不但会提升环评单位的积极性还能够有效保证市场收费的规范性, 环评结果的客观性也得到保证。

2.2规范资质管理制度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中资质管理是非常重要的一项, 为了避免在审批过程中出现各种问题, 应对于资质管理制度十分严谨, 保证环评影响评价的质量。资质管理中, 相关的环保行政部门应该组织环境影响评价相关从业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对于审批文件时, 需要考核从业人员工作效率, 并且保证考核时公平公正, 对于资质的“挂靠”等不良行为应该坚决杜绝。

2.3提升审批部门的业务能力

想要提升环境影响评价的质量, 审批部门在审批项目时, 需要严格的执行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 提升自身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此外, 对于审批过程中存在政府的干预需要严格遵循实事求是的态度, 不能通过不符合环保要求的项目。审批部门提升自身业务能力有助于环保验收时的操作性。

2.4突出环境影响评价关键问题

环境影响评价的目的主要是防治项目建设对环境造成破坏, 企业对于方案的制定应突出关键问题, 简单明了。环境影响评价企业应遵循环评导则中的相关要求, 对环评项目中的重点问题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价, 对于环境影响较小的问题, 无需重点分析。环评企业在制定环评准则时应依据环保审批部门的审批意见, 对于评价报告的制定需充分考虑当地的实际状况, 实事求是的对项目进行评价。通过科学合理的环境影响评价报告, 提升环境影响评价的效率。

2.5加大处罚力度

我国的相关职能部门应不断完善我国现有的法律法规, 提升环境保护的要求, 对于环境影响评价中遇到的问题, 可以通过立法的形式加以规范。对于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要求的企业和人员应加大处罚力度。处罚违法人员时, 仅进行罚款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需要进行更加严格的处罚措施, 例如停业整顿, 对于更严重者, 可以追究其法律责任。对于环保审批人员也应该建立完善的监管制度, 规范审批工作制度, 避免在环保审批部门工作的人员知法犯法。

3结语

总之, 随着我国经济转型的深入, 环境保护会越来越受到国家和社会的重视, 但同时对于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 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往往难以共存, 但是用破坏环境来换取经济发展的做法是不可取的, 应该寻找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和谐共存的模式, 杜绝污染环境的生产行为, 制定合理的环境保护方案来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

摘要:随着居民环境保护意识逐年提升, 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已成为社会十分关心的问题。本文首先介绍了我国环境影响评价中存在的问题, 然后针对目前环境影响评价中的不足, 提出突出环境影响评价关键问题、加大处罚力度、提升审批部门的业务能力和改变现有的收费模式等建议。

关键词:环境影响评价,存在问题,建议

参考文献

[1]陈航, 寿智振.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现状问题及建议对策[J].环境污染与防治, 2010 (10) .

[2]张青, 张建洲, 周国强.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不足及其完善建议[J].洛阳理工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9 (06) .

[3]姜可, 李洪艳.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存在的问题及改革对策[J].科技信息, 2010 (29) .

听课的评价及建议 篇4

【关键词】幼儿美术教育 美术教学评价 常见问题和建议

【中图分类号】G61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8 -0226-02

“每个幼儿心里都有一颗美的种子。” [1]这是《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艺术”领域开篇的第一句话。美术教育要让“美的种子”在孩子们的心中慢慢地生根发芽,在老师的精心呵护下成长为枝繁叶茂的参天大树。为实现这一目标,幼儿教师应该理解、尊重、支持、认可儿童,以此来提升孩子的自信心。教师的评价对孩子的认可非常重要的,美术教学评价环节不可忽视的。因为我园的研究课题与美术教育有关,而且,许多幼儿园在特色建设中选择了与美术教育有关的研究课题,在观摩众多的美术课堂教学后,笔者发现在美术教学评价环节中,当前存在的问题还是有一定普遍性的。

一、评价方式单一化

笔者就组织美术教学评价环节与我园教师进行过交流:

问:你一般采用哪些方式进行评价?

师一:我也不知道该怎样评价。

师二:本来美术活动用的时间就长,根本就来不及评价。

师三:基本上就是让幼儿说说“喜欢哪幅画”,或者让幼儿说说“哪幅画好看”,让幼儿上前来指一指。

在与我交流过这个问题的老师中,这三种回答比较集中。回答“不知道的”占了绝大多数,日常美术教学中不评价的现象也比较常见,少数注意到这个问题的老师也只是采用传统的第三位老师说的方法走走形式,就算评价过了。

建议:尝试采用多种方式进行评价,引导幼儿体验美术活动过程中的情感,从而培养幼儿欣赏美、表现美的能力,发展创造力和想象力。(一)代币奖励法。以幼儿熟悉的“笑脸娃娃”、“红苹果”、“红片片”等作为代币刺激物,让幼儿把这些奖品送给自己喜欢的作品,再以奖品的数量多少为依据,选出孩子喜欢的作品,欣赏作品的美。(二)音乐融合法。许多成功的美术活动要让孩子体验到成就感,可以在轻柔的音乐中让孩子和作品一起翩翩起舞,既陶冶了情操,又体验到了成功的美好感受。如,幼儿在装饰完美丽的斗笠后,可以放着《采茶舞曲》,戴着斗笠,学一学婀娜多姿的采茶姑娘,孩子会很兴奋,很投入,很自然表演。(三)展开想象法。作品完成后,孩子的思绪还沉浸在创作的想象中,教师要做的,就是要引导幼儿把这种情绪表达出来。如在画完美丽的花瓣雨后,让孩子欣赏花瓣雨,说说花瓣雨还像什么,如果你在这么美的花瓣雨中还想做什么,把孩子带入唯美的境界,更深刻的体验自然的美。评价的方式很多,选择适合内容的评价,让孩子体验到美术活动的乐趣,让他们乘着自由的翅膀在想象和创造的空间翱翔就好。

二、评价标准单维化

请看小班美术活动《可爱的蔬菜宝宝》评价环节实录:

师:白菜画得好不好?为什么?

生一:不好。白菜的根没有涂。

生二:不好。颜色涂到了黑线外面。

师:茄子画得好不好?为什么?

生:不好。涂到外面去了。

师:小朋友们要注意,下次涂色不能涂到黑线的外面去。

这是我园评价组的老师在最初的课堂研究活动中的一次实录,同样的场景在日常美术教学过程中比比皆是。简短的对话引起了我们的深思,师生的一问一答,不能不让我们思考,评价就是评涂色吗?涂色的评价标准到底是什么?孩子的评价标准是从哪里来的?孩子有自己的真实想法吗?孩子的真实想法又会是什么呢?

建议:由于3-6岁幼儿的思维水平、认知水平都还处于一个初级阶段,教学对象的特殊性决定了幼儿美术教育是一种发展的、动态的教育活动,没有固定的模式,评价的标准也不应该是单维的,不应该让这么小的孩子就学会用固定的条条框框去评判一幅美术作品的好坏。

当前许多教师在潜意识中还是把美术教学活动看成一种“教师教学生学”的认知活动,表现出重结果(作品)轻过程评价的取向依然存在,教师个人的审美情趣成为唯一的评价标准,忽视儿童在美术活动中审美情感的培养和审美经验的获得。

评价一幅作品,除了技能上包括构思、造型、材料运用、表现、涂色等指标,在情感、态度评价上应注重对幼儿活动中的兴趣性、主动性、持久性、自信心等方面进行评价。教师亟待更新教育观念,用爱、美、生命的人文主义精神,以审美教育为中心,对儿童进行整体性、融合性、开放性的生态式教育,以实现美术教育和儿童的完美和谐发展。[2]

三、评价语言宽泛化

在对我园和其他美术活动的观摩中,笔者发现在通常的评价环节中,老师说得最多的是“哇,你是第一名!”、“你(们)画得真好,我们一起来表扬表扬他(自己)!”“宝贝真棒!”似乎除此之外,老师的语言已经枯竭。

建议:教师评价语言的简单化,一方面可能是思想上对评价环节的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当然,另一方面也可能是自己对评价的内容和方式缺少研究,的确自己也说不出所以然,只能摆摆样子走走过场。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年幼的儿童往往是为了得到教师和父母的认可而去学习,以此来提升自己的自信心。所以说,教师评价的激励性对孩子是非常重要的。幼儿喜欢成人的表扬,这样有助于其树立自尊心和自信心。在对幼儿的作品进行评价时,要给予具体的、启迪性的鼓励和建议。特别是活动过程中的评价,教师应该把兴趣、情感和操作体验作为评价的重点,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和导向功能,引导幼儿关注自己的操作体验和审美感受。[3]

美术活动“为人而教”,而非“为教而教。”丰子恺在《儿童画》一文中提到,对儿童的美术活动要“培植美术心”与“涵养兴趣”。评价环节在美术活动中将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它的功能不能小觑,不该忽视。孩子对自己能力的认识,对材料掌控的快乐,对探索、尝试的兴趣、对美好事物的感知,对知识的渴求等都会成为他们终生有益的经验。

參考文献:

[1]《3-6岁儿童学习和发展指南》

[2]吴丽芳.儿童美术教育对人文精神的背离与回归[J]. 学前教育研究,2012,(5).

听课的评价及建议 篇5

(一)七年级上学期的安排。

七年级第9册的内容为:信息与信息技术(理论)、Word(操作)、Excel(操作)。教材内容涉及考试的三个模块,占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55%左右。

七年級上学期的教学内容非常重要,在学业水平考试中所占比重很大。然而,上学期一般有17-18周,各校信息技术课时安排在七年级时一般安排1个课时,去除中秋节、国庆节、元旦,即不超过16节课,这个课时量相对第9册的内容而言很少。另外,由于七年级上学期距离考试时间较远,初中学习压力又比较重,从初中生大脑记忆规律和实际操作时间考虑,七年级上学期主要以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适应性为主。因此,学生在七年级时,我们更注重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对信息技术的兴趣。

无论如何,信息技术作为一门应用技术课,其考试的目的并不是为了为应试教育增加砝码,主要目标还是通过考试增强学生的基本技能,增加学生兴趣,扩展学生知识范围。

(二)七年级第10册的内容为:计算机基础知识(理论)、Photo Impact、Movie maker、Power Point(操作题)。教材内容涉及考试的两个模块,占考试内容的30%左右。而下学期一般有16-17周,去除清明节、劳动节、端午节、妇女节、儿童节,按每周一节课计算,即不超过16节课时。结合内容而言,时间比较充裕。结合经验来看,计算机基础知识一般1-2个课时即可完成。Photo Impact不属于考试内容,可用4个课时。Movie Maker属于选修内容,并且Movie Maker在实际操作中,5分钟的影片以学生机房的硬件条件而言,导出时间达20分钟左右,初中课堂一节课一般在40-45分钟,连上讲课时间和操作时间,无法在一节课的时间内有效完成教学安排,因此,Movie Maker一般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1个课时做演示操作,可以适当安排学生操作,但是不要导出。其余时间,教学安排以Power Point为主,并以制作电子报刊的形式安排复习Word和Excel。另外,利用所有学生需要制作演示文稿的机会,比如:元旦晚会、圣诞晚会、儿童节等,让学生合作完成幻灯片的制作。

(三)八年级第11册内容为:网络基础(理论)和Frontpage的使用。第12册内容为Flash和机器人。教材内容涉及考试的只有网络基础一个模块,占考试内容的15%。八年级整个学年,除非老师占用其他科目课时,否则,课时总量不超过32节。复习时间比较紧迫,要求教师抓紧时间将考试内容讲深、讲透。因此,Flash和Frontpage仅在八年级上学期做简单讲述,每个项目学生操作时间不要超过6个课时,共12个课时。从2012届实际学习情况来看,基本能完成教材要求。Flash中的元件、关键帧、两种补间动画、引导层、遮罩层基本能做简单应用,Frontpage中基本能完成对网页的布局和生成。

在八年级下学期剩余时间安排对三个模块理论知识的复习和Word模块、Excel模块和Power Point模块涉及考试操作的梳理。在期末考试中,安排笔试,既可以提起学生对信息技术科目的重视,也可以对复习起到督促作用,并且梳理知识点也可以为下学期的复习起到预习作用。

(四)八年级下学期以“任务表”的形式,进行复习。

操作题包含三个模块:Word、Excel、Power Point。由于信息技术学业水平考试练习系统在5月份时才开发出来,在此之前,我们一直以“任务表”的形式进行复习。此任务表以高中会考操作题为蓝本,由教师自编。

图1 信息技术任务表

图1为八年级下学期,3月份Word复习中的任务表,完成时间为20分钟,基本50%的学生能保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20分钟内完成的学生将在剩余25分钟内完成扩展练习。

任务表的题目是根据学业水平考试的要求来编制的。将Word、Excel、Power point中的各个考点,以一个考点一条操作的形式编写出来。而正式的学业水平考试也是以这样的形式来考核学生。因此,以任务表的形式进行复习,可以帮助学生适应考试模式。

在进入5月份后,以“操作题”、“判断题”、“选择题”的形式组成试卷,给学生进行练习。尤其要利用好5月份的模拟考试,以我们的经验而言,由于我校准备的模拟考试完全按照中考标准流程,考试氛围非常严肃,在经历5月份的模拟考试后,不认真的学生基本收起玩乐的心思,按照老师的要求认真复习。

二、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成绩、五月份模拟考试成绩、7月份学业水平考试情况

尽管2012届自入学时,教育厅就已下发文件明确了中考改革,但是考试要求是在八年级下学期3月份才真正下发。在此之前,为了将来的学业水平考试,在进行教学安排时,必须将所有教材内容全部讲完。

在我们在教学计划中,在八年级上学期末安排进行以理论和操作步骤为内容的期末考试,5月份由云南省组织了第一次模拟考试,7月份正式信息技术学业水平考试。

我们以云南师范大学附属世纪金源学校为样本,选取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5月份模拟考试、7月份学业水平考试的成绩作为源数据,三次考试总分均为100分,题型结构为:填空题5题,共10分;单选题45题,共45分;多选题10题,共20分;判断题10题,共10分;连线题3题共15分。题目由教师参照高中会考自己编制。

学业水平考试按分数划分等级,A等:90分-100分;B等:70分-89分;C等:60分-69分;D等:0分-59分;P等:补考后60分以上。

表1 三次考试及格率对比

由表1可以看出:八年级下学期时,及格率为47.6%,超过半数的学生不及格;五月份模拟考试,及格率达到86.7%;七月份学业水平考试,及格率达到98.8%。

表2 三次考试成绩的比较

由表2可以看出,成绩逐次提高,也就是说,我们所采用的复习计划是有效的。

三、建议

尽管,我们教学计划给学生带来的成绩提升很明显,但是,在实际教学中仍然存在不足。

首先,尽管制定“任务表”后,学生的成绩和动手能力有明显提升,但是学习兴趣却降低了。在和学生谈话后,学生表示,尽管任务表的正式程度引起了学生的重视,同时也加重了他们的心理压力。因此,我们可以考虑在任务表素材的选用时,增加一些娱乐性的内容,让学生觉得亲切。比如:Word素材可以定位为关于新生代明星的杂志封面制作。

其次,后期的复习无疑加重了学生的学业负担。以我们的学生为例,最后两个月,每个班每周信息技术课课时都在2节以上。所以,我们在制定计划时,要考虑学生的承受能力,尽量精化考点,剔出难点做强化训练。比如:word中表格格式的修改;Excel中图表的插入、公式和函数的区分;Power point中声音的设置、文本框超链接的设置等。而比较简单的项目,比如:字体、字号的设置,艺术字的插入等则不必每个练习都涉及。

最后,信息技术仍然是学生最感兴趣的一门课,教师们在教学中也需要谨记这一点,不要让紧张的考试氛围影响学生对信息技术的认可程度。(编辑王立建)

听课的评价及建议 篇6

新课改教学质量评价系统的完善与否、客观与否及公正与否都是深受关注的问题。教学质量评价是为了调整教师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找出普遍适用于大多数学生的教育方法。当然,当今的教学质量评价包含诸多方面的内容,比如,学校评价、教师评价、教学评价、学生评价、教育行政评价、教育环境设施评价等等,这些评价方面都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共同组合成了一个系统的整体。学校教学工作则是学校活动的重点活动,因此,提高教学质量刻不容缓。在以上背景下,建立一套完善的高中新课改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成为了促进教育发展的关键因素。

一、普通高中课程改革中教学质量评价存在的问题

普通高中在现代教育体系中占据着重要位置,其不仅是向各个高校输送高端人才的摇篮,也是接收九年制义务教育学生的场所,因此,其在中国现今教育系统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然而,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教学质量评价则在整个高中教学实践中担任着重要角色,在各项评价中教师的知识技能和教学素养不仅能得到完善提高,学校的各项资源也能得到合理完善。但是针对当前的高中教学质量评价系统,笔者也发现了许多问题与不足。

1.教学质量评价方式单一化。当前阶段的高中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主要使用“及格率、分数”等定量方式为评价标准。虽然这种方法比较客观,减少了定性方式的主观臆断性,但是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发展,这种定量的以成绩为主要评价标准的方法仍然不能适应当前多元化教学发展的需要。一个科学的公正的教学质量评价系统应当满足多元化、多层次的需求,不能仅仅使用学生的学习成绩作为教学质量评价标准,这不仅不能激励学生的上进心,还可能不利于新课改的发展,导致教学系统失衡。

2.“三考一评”制度亟需完善。笔者通过实地走访与考察,了解到当前我国各地还普遍使用“三考一评”的方式进行教学质量评价。“三考一评”中,“三考”主要包括模考、学考和高考。其中“模考”是模块考试,“学考”是学业水平考试,“高考”的全称为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一评”为综合素质评价,在教育行政管理中,综合素质评价主要是针对普通高中的教育教学评价的主要载体。然而,模块考试缺乏对各级各类学校检测标准的分类要求。学业水平考试是一种教学质量评价方式,但是对于学业水平考试的时间较为集中,安排并不合理。综合素质评价突出工具性,忽视教育性,操作繁琐,内容重复,质量难以保证。这些问题目前的教育质量评价体系都不能给予良好的优化方法。

3.待评价的方面较多。当前的高中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中,所涉及的方面十分广泛,不仅包括学生自评、教师评价、学生互评,还包括教学系统评价的公示与认定阶段。因此,这些评价都需要教学行政部门以及教师、学生等进行协调完善,共同进行。而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学校不仅要花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相关工作人员和教师所面临的压力也很大,可能会影响教学水平与教学质量。

二、改进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教学质量评价的建议

1.建立教学质量绿色评价指标体系。学校教学质量评价系统中应当包括“品德素养、学业水平、身心健康、学习兴趣、学业负担”等因素,这种绿色评价指标体系不仅可以改善长期以来单一的评价标准,还能促进教师与学生的健康发展,从而树立正确的道德观与绩效观。

2.教学质量评价要科学全面。对于教学质量评价内容方面,应当做到全面具体、科学有序,不仅要做到多元化评价,还应当结合各地实际进行质量评价。完善“三考一评”体系中所存在各个模块的不合理问题,解决时间搭配缺陷,对教学水平进行公开公正的全面评价。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以学生日常表现为前提进行科学的管理与评价。

3.注重学生过程性评价及教师发展性评价。对于学生评价中,要更加注重学生的过程性评价,结合教学目标与实践过程,对于学生的投入程度、努力程度进行多位一体的评价,从而促进学生的持续性发展,提高学生的全面进步。在对教师的评价考核过程中,应当综合评价老师的发展过程,改革教师考核制度,以教师群体为依托提高学校的教学实力与学生的综合素质。

摘要:<正>学校日常活动中,教学工作为重中之重,其不仅是评价一所学校质量的重要标准,也是衡量教师能力内容的重要。而教学质量评价问题,一直是新课改实施以来的一个瓶颈问题,也是影响教学工作者的重要问题。随着基础教育的普及化,新课改不断深入发展,而面对新形势、新动态,原有的教学质量评价标准与评价体系已经不能适应不断变化的新

听课的评价及建议 篇7

事业单位介于自我盈利企业和政府组织之间, 既非传统的非盈利性组织, 也并不在政府机构的范畴, 是我国社会主义存在的特色制度。当前的事业单位是由国家设置, 面向社会大众所提供科教文卫等公共公益服务的部门。社会的发展, 经济的飞速进步伴随而来的是人民大众多层次需求的扩大和各种社会问题的出现, 这就使得社会公共领域中需要一个甚至更多强有力的公共服务角色出现, 事业单位的地位和作用也就日益凸显。当前事业单位在运行中一般由政府部门拨款、提供物质资金, 因事业单位工作效率的高低和服务质量的优劣都直接关系到大众公共利益, 但近年来事业单位频频出现资金利用不高、监管机制不健全等问题, 因此必要对事业单位进行以财务为导向的绩效评价审核, 以促进其社会职能的转变和完善。

二、事业单位运行中财务绩效评价的不足之处

当前中国的事业单位中往往存在着三大问题, 问题的普遍性已经引起了社会和政府机关的警惕:国有资产挪用私用、对专款资金浪费严重利用率低下、财务监管机制不完善等。因为事业单位活动资金的来源90%以上都是国家财政拨款, 公众和广大企业作为纳税人要清楚的知道财政税收的用途, 事业单位主要以提供公益服务包括教育、医疗、社会保险等各个方面, 所涉及的领域很广, 并且会继续扩展。这也就造成了虽然有利于公众本身, 但是庞大的资金和费用会给政府财政带来重负。因此, 我们要转变角度, 在如何靠自身经营来保证事业单位服务质量的同时, 对现有事业单位的财务绩效进行科学的评价。在绩效评价中可让事业单位的人员产生工作积极性, 解决效率低下、服务不周的困境, 因此, 事业单位的财务绩效评价是整个事业单位绩效评价的核心部分, 关系到事业单位的良性发展和整个公共服务系统的健全保障。因此, 我们从财务角度先来分析绩效评价体系的不足之处。

(一) 评价对象单一

当前的事业单位财务绩效评价体系主要就是以一个项目的完成情况为主, 在评价指标上由于我国绩效评价工作起步晚, 设定的简单直接, 有时只是根据事业单位所服务的对象需要而设定的一个目标 (1) , 对职能部门的绩效评价往往停留在任务量和任务的完成与否的层面。评估人员往往只是从这个单位在定期内为公众提供了多少服务项目, 这些服务项目是否完成, 但是财务为导向的绩效评价体系中, 关注的是政府资金的有效利用与否和这些资金所产生的效果是否与既定目标相符合、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是否有节约意识、在评价结束后是否得到相关的经验积累和为下次工作做参考等等。

(二) 事业单位的财务绩效评价制度不规范

事业单位中往往领导层并没有专业的财务理论知识, 因此对财务绩效评价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 以至于在平时的评价系统中存在操作不规范的现象。比如, 没有严格的规定标准, 财务绩效评价制度并不完善, 评价的依据参考往往没有确凿的资料积累, 使得事业单位的财务绩效评价很被动。在事业单位中也往往存在这样一种思想, 就是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往往会敷衍了事, 将自己的公共服务者的身份当做是公民大众求人办事的权利象征, 对于政府财政拨款也往往以自己享受为主, 这些都严重影响了事业单位自身的形象和荣誉, 影响财务绩效评价的公正性, 使得其他工作人员也消极怠工, 影响事业单位服务质量和效率的提高。

(三) 财务绩效评价效用不明显

一般来说, 事业单位的财务绩效评价是为了能够为决策者提供及时、真实、全面、准确的相关信息, 是前一段工作成果和任务完成成本消耗的总结和分析, 基于这个基础上, 事业单位的领导人员才能制定下一步的目标和战略策略, 为下一阶段工作的完善提供定性定量的参考。但是当前我们事业单位的财务绩效评价体系是以月份为单位进行分析财务情况的, 在一个月累积下, 财务绩效评价就会被往后拖延, 导致年终时工作量的堆积影响评价信息的及时反馈。另外评价流于形式化, 由于官僚主义的盛行, 即便得到正确的评价信息也不能很好的利用, 使得很多财务绩效评价工作并不能很好的开展, 阻滞了事业单位正常运行。

(四) 财务绩效评价结果公开化欠佳

事业单位财务绩效评价往往需要将评价结果向社会公众展示, 达到信息公开化透明化, 达到与社会公众共享其工作成果, 赢得社会的理解和支持。但是在评价之后, 往往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急于掩饰工作中的失败和不足, 资金利用不到位、一些工作人员打着工作旗号享受公款吃喝等等。近日来, 在互联网逐渐盛行下, 许多公民在拥有话语权和表达意愿的同时, 更多的揭示和披露了事业单位中的财务腐败和监管问题。这些信息或许并非来自事业单位的财务绩效评价后的结果, 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事业单位的信誉和公众对事业单位的信心。

三、对当前事业单位财务绩效评价的完善建议

事业单位中财务绩效评价体系是我们提高财政资金运作效率和加强公共财政支出效果的必要步骤, 在这一体系中, 政府有必要加强财政资金的宏观管理 (2) , 提升事业单位的效用能力。推进事业单位的完善服务体系离不开科学合理的财务绩效评价整体体系, 因此, 笔者针对实际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和研究, 提出相关的完善建议, 以供采纳。

(一) 财务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必须严格规范

事业单位的财务绩效评价体系的建立必须遵循原则规章制度办事操作, 事业单位需要剔除依赖思想, 考虑效益和成本等财务指标, 结合非财务指标的原则, 激励工作人员, 赢得公众信任。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往往是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 是对立统一的矛盾关系, 财务绩效评价操作必须按照两者的有机结合。无规矩不成方圆, 事业单位的工作就是为社会大众提供必要的服务和对社会问题的正确应对与解决。如果在操作过程中, 工作及其绩效评价没有章程做依据, 势必会影响事业单位自身工作人员的质疑和工作的开展。

(二) 加强事业单位资金资产的预算和管理

事业单位履行职能的物质基础就是事业单位所持有的资金资产,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化, 相当一部分事业单位的经费来源已经得到的拓展, 他们向社会开展各种形式的企业化盈利服务, 不但可以不依靠国家拨款, 一些经营良好的事业单位还能向国家上缴税收。因此, 事业单位完全可以凭借自身经营以或许资金的周转和积累, 实现经费来源的多渠道化 (3) , 对经费妥善加以利用, 将资金根据需求程度的轻重缓急和获益的大小进行管理, 科学规划, 集约化经营, 以最小的投入获取最大的产出。事业单位的资产则包括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 这些都是事业单位正常运转的保证, 要提高资产的重复利用, 避免浪费, 才能使事业单位服务质量得到提高。

(三) 重视财务绩效评价结果及其公开

在上述分析中, 我们可以看到, 当前事业单位的财务绩效评价结果往往是不被事业单位的负责人所重视, 在面向大众公开公布时往往由于歧义和不全面而导致公众甚至许多研究人员都不能了解到财务的真实情况。为了减少这种人为原因造成的信息闭塞和误会, 我们必须从工作的源头加以重视, 根据事业单位的工作的具体情况公布信息, 在透明财务使用状况的同时接受公众的监督。这样才能真正的做到使公众也参与到社会管理中, 提升公众对事业单位的信任, 加快国家职能部门的深化改革。

四、结语

总之, 事业单位的财务绩效评价主要内容就是通过对事业单位工作中所需要利用的资金经费进行逐层次的深入分解, 制定财务预算和工作目标, 达到资金的有效利用, 用财务绩效评价对工作人员进行科学的激励, 发挥他们工作的积极性和提高工作觉悟, 从人力资源、规章制度、资金资产的全方位监管等各方面, 提高事业单位的绩效。

摘要:文章在分析了当前事业单位发展状况的同时, 对建立健全事业单位财务绩效评价体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也做了简要的阐述, 指出应该认识到当前事业单位财务绩效评价体系的缺陷所在, 据此采取措施加以完善。

关键词:事业单位,财务绩效评价,缺陷完善

参考文献

[1]郑吉萍.试论地方政府绩效评估机制改革[J].行政与法, 2009, (9) .

[2]张坚英.对完善事业单位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体系的思考[J].中国总会计师, 2011, (10) .

上一篇:幼儿园教师节系列活动总结下一篇:环保英语手抄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