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管理暨核算制度

2024-07-0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财务管理暨核算制度(通用8篇)

财务管理暨核算制度 篇1

第一条 为保障公司员工身心健康,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促进员工与企业共同成长,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相关规定,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考勤管理制度适用于公司全体员工。休假管理制度适用于在本公司工作从转正之日起工龄满一年的管理岗位员工。

第三条 综合办公室为考勤检查部门,负责员工劳动纪律的检查和监督工作。

第四条 综合办公室指定专人检查考勤。

第五条 员工上班期间必须做到人不离岗、不迟到、不早退、不准串岗、聊天,严禁聚赌。

第六条 员工请假必须填写“请假申请单”经相关领导审批后,报综合办公室备案后方可准假离开。

(一)无特殊情况不准电话请假,否则以旷工论处。

(二)因特殊原因未及时请假者,返回岗位后须立即补办请假手续,否则以旷工论处。

(三)各类假期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休假前须将请假单交到综合办公室,假期完毕后须及时销假。

(四)一年内累计旷工超过10天者,予以自动除名。第七条 公司有关请假规定:

(一)事假:3天以内事假须经公司主管领导批准;3天以上及一周以内(含3天、7天)事假须经公司总经理批准,一周以上须经公司董事长批准。

(二)病

假:须持有医院证明办理请假手续。

(三)年休假:公司鼓励员工享受年休假,休假期间薪金照发。综合办公室负责员工年休假计划的审核、记录等工作。

(1)年休假时间,根据员工参加工作的时间制定年休假的休假周期:工作满一年不满五年者,年休假5天,工作满五年不满十年者,年休假7天,工作满十年不满二十年者,年休假10天,工作满二十年及二十年以上者,年休假15天。

(2)员工的工龄从转正之日起计算。下半年进入公司者不享受当年年休假。

(3)年休假时间不能跨使用,在当年内可分两次休完。国家法定休假日、休息日不计入年休假假期;休假期间有病、事假的,应包含在休假期限内。

(4)员工按国家规定享受探亲假、婚丧假、生育假的,可享受当年的年休假;员工在一年内病假累计超过25天,事假累计达到或超过本人可享受的年休假时间的病假、事假相加超过35天,当年不再享受年休假;如在当年休假后的病、事假符合以上规定的,下一不再享受年休假。

(四)女员工生育假:根据国家相关规定执行。

(五)婚假:根据国家相关规定执行。

(六)丧假:直系亲属、配偶直系亲属去世,丧假一般不得超过为3-5天;外省市料理丧事者不得超过7天。

(七)国家法定节日放假按政府通知执行;妇女节为女员工放假半天。

第八条 请假期间及法定节假日期间外出,一般员工应向公司主管领导、综合办公室报备.第九条 请假期间待遇:事假期间停发全部工资;病假期间发基本工资;其它假期工资照发。未尽事宜按公司有关财务制度执行。

第十条

财务管理暨核算制度 篇2

医院成本核算是按照《医院财务制度》有关成本费用开支范围的规定, 依据医院管理和决策的需要, 对医疗服务过程中的各项耗费进行分类、记录、归集、分配和分析, 提供相关成本信息的一项经济管理活动, 是对医疗服务、药品销售、制剂生产过程中所发生费用进行核算, 计算出总成本和单位成本的过程。医院成本核算中的“成本”不同于企业财务会计中的成本。医院成本核算作为一项医院内部的经济管理活动, 其成本概念具有更丰富的内涵, 形式呈现出多样性。例如, 根据不同的成本归集对象, 可将成本分为医院总成本、科室成本、项目成本和病种成本等。现就成本核算在医院经济管理中发展进行初步探讨。

一、成本管理在医院的开展情况

医院在2005年起开始逐步使用成本核算软件对医院进行成本管理, 初步形成了医院及科室成本, 但还只是借鉴其他医院一些经验, 结合医院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核算管理, 没有统一行规, 至2008年10月江苏省出台了《江苏省成本核算与管理规范》, 形成了医院成本管理基本规范。2012年1月起医院按照《新医院财务制度》及成本核算最新管理要求, 确立了新的成本核算模式, 利用成本管理软件平台对医院进行成本核算管理。

二、成本核算管理的发展情况变化

(2012年新医院财务制度前成本核算管理简称“旧”, 2012年后简称“新”)

1. 核算对象范围的发展

旧:核算对象简单分为院部成本和科室成本。医院成本核算仅限于院级成本及临床、医疗技术等科室级成本。

新:随着成本核算的精细化发展需求, 根据核算对象的不同, 成本核算分为科室成本核算、医疗服务项目成本核算、病种成本核算、床日和诊次成本核算。在以上述核算对象为基础进行成本核算的同时, 开展医疗全成本核算, 将财政、科教项目补助支出所形成的固定资产折旧 (非支出类) 等纳入成本核算范围, 而在旧制度前财政、科教等专项补助支出并未纳入。

医疗服务项目成本核算是以各科室开展的医疗服务项目为对象, 归集和分配各项支出, 计算出各项目单位成本的过程。核算办法是将临床服务类、医疗技术类和医疗辅助类科室的医疗成本向其提供的医疗服务项目进行归集和分摊, 分摊参数可采用各项目收入比、工作量等。

病种成本核算是以病种为核算对象, 按一定流程和方法归集相关费用计算病种成本的过程。核算办法是将为治疗某一病种所耗费的医疗项目成本、药品成本及单独收费材料成本进行叠加。

诊次和床日成本核算是以诊次、床日为核算对象, 将科室成本进一步分摊到门急诊人次、住院床日中, 计算出诊次成本、床日成本。

2. 科级对象类别划分的发展

旧:临床服务类、医疗技术类和行政后勤管理类成本。

新:除上述类别, 新制度增加了医疗辅助类科室、药品供应类科室成本。

临床服务类科室指直接为病人提供医疗服务, 并能体现最终医疗结果、完整反映医疗成本的科室;医疗技术类科室指为临床服务类科室及病人提供医疗技术服务的科室;医疗辅助类科室是服务于临床服务类和医疗技术类科室, 为其提供动力、生产、加工等辅助服务的科室;行政后勤类科室指除临床服务、医疗技术和医疗辅助科室之外的从事院内外行政后勤业务工作的科室。

3. 科室成本的归集形式的发展变化

旧:直接成本一般是指科室直接发生的成本费用, 如人力成本、药品成本、材料成本、公务成本等, 间接成本包括能耗类公摊成本和管理成本、医技成本等转移成本;

新:直接成本除科室直接发生的成本费用外, 能耗类如水、电、气等日常运行费用也作为直接成本, 间接成本包括非本科室发生的分摊成本等。

成本核算部门按照规定标准、格式及报送程序要求, 各成本统计科室及时报送核算部门, 将支出直接或分配归属到耗用科室, 形成各类科室的成本。成本按照计入方法分为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直接成本是指科室为开展医疗服务活动而发生的能够直接计入或采用一定方法计算后直接计入的各种支出。间接成本是指为开展医疗服务活动而发生的不能直接计入、需要按照一定原则和标准分配计入的各项支出。

4. 科室成本的分摊模式的发展

旧:原科室成本分摊采用二级分摊模式, 管理科室向医技分摊, 医技再向临床科室分摊, 最后形成科室及院级全成本。

新:新医院会计制度的管理费用不向临床医疗进行分摊, 但在成本核算制度中, 管理科室成本、医辅成本、医技成本等各类科室成本本着相关性、成本效益关系及重要性等原则, 按照分项逐级分步结转的方法进行分摊, 最终将所有成本转移到临床服务类科室, 也称“四级分摊法”。

先将行政后勤类科室的管理费用向临床服务类、医疗技术类和医疗辅助类科室分摊, 再将医疗辅助类科室成本向临床服务类和医疗技术类科室分摊, 最后将医疗技术类科室成本向临床服务类科室分摊, 分摊后形成门诊、住院临床服务类科室的成本。

5. 间接成本分摊方法的变化

旧:原有管理科室成本分摊一般是以人数作为分摊标准, 医技科室以其临床在医技科室的执行收入作为基数。如某临床科室分摊医技科室超声科成本=该临床科室超声科收入/全院临床科室发生的超声科总收入*超声科成本

新:新成本管理分摊方法更具体化、更多样化。管理科室向医辅类科室、医技科室、临床服务类科室分摊参数可采用人员比例、内部服务量、工作量等。如回访办公室、病案室成本, 可按“出院病人数”分摊到临床科室;医疗辅助类科室成本向临床服务类和医疗技术类科室分摊, 分摊参数也可采用人员比例、内部服务量、工作量等, 如住院结账部门成本, 可根据出院病人数或床日数分摊、如中央空调成本可根据房屋占用面积分摊;医疗技术类科室成本向临床服务类科室分摊, 分摊参数可采用工作量、 (下转第167页) 业务收入、收入、占用资产、面积等, 分摊后形成门诊、住院临床服务类科室的成本。

6. 成本核算系统与财务管理系统的相关性情况

旧:原有成本核算管理软件是以财务管理系统数据产生后月末一次导入成本系统。

新:新成本核算系统解决财务系统的信息孤岛问题, 通过建立成本核算明细收支项目与会计科目的对照关系, 实现会计核算与成本核算并轨作业 (由成本核算系统生成记账凭证底稿供会计核算调用) , 确保成本核算与会计核算数据的一致性, 实现授权范围内数据资源的充分共享, 并能有效地与HIS (医院管理信息系统) 对接, 能够对成本数据进行实时监管分析。

7. 意义与作用的升级发展

旧:原来医院成本核算为“核算”而核算, 院级和科级成本只涉及人力成本、药品、卫生材料成本等直接成本, 管理费用只进行简单分摊, 其成本无法真实反映各核算单元的资源消耗和利用效率。

新:⑴利用项目成本、病种成本进行结构等趋势分析、保本分析, 在项目成本核算的基础上按规范的临床路径和实际路径归集单病种成本, 进行单病种的收支余分析, 为单病种收费提供依据, 找到开源节流的着力点, 进而为医院整体发展、决策提供有力的参考数据。⑵利用成本核算的成果建立优化医院的绩效考核方案和流程, 实现绩效核算的流程化和程序化。⑶以医院全成本核算基础数据为起点, 通过经营分析系统向医院管理者和相关管理人员提供实时的经营分析查询和分析。⑷成本核算与医院预算管理、内控管理相结合, 促进医院财务管理从事后核算向事前预测和预算, 事中监督和控制, 事后分析与考核的全面科学管理的转变。

三、结束语

我院作为市公立医院试点医院, 将医院成本核算与管理作为医院经济管理的核心内容, 建立了省厅统一的、规范的、可信可比的医疗成本信息平台, 并以医院成本核算为抓手, 在经济管理过程中不断探索创新, 以达到引导医院走集约式经营之路, 有效利用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 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促进医院又好又快发展。

参考文献

财务管理暨核算制度 篇3

关键词:新《医院财务制度》;固定资产;核算和管理建议

一、医院固定资产核算现状及主要问题

1.固定资产标准太低:“一般设备单位价值在500元以上,专用设备单位价值在800元以上,使用期限在一年以上,并在使用过程中基本保持原有物质形态的资产都作为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单位价值虽未达到规定标准,但是使用时间在一年以上的大批同类物资,也应作为固定资产进行核算管理”。这是根据当时的经济水平和物价水平制定的,目前来看已明显偏低。

2.固定资产购置支出作为收益性支出:医院在购置固定资产时在当期一次性列支,而固定资产在以后的使用期间期经济收益才逐渐实现,这样支出与收益不符合配比原则,更不能真实反映当期的经营成果。特别是在医院在扩张期时由于大量购置大型设备而导致当期经营巨亏,同时也不利于上级主管部门对医院管理效果的考核。

3.在固定资产使用期间,以计提修购基金代替计提折旧,修购基金是按收入的一定比例计提,不能如实反映固定资产的损耗程度。

4.固定资产报废无法正确反映,老制度规定:“固定资产因出售、报废或毁损等原因减少时,直接冲减‘固定资产’和‘固定基金’科目,取得的价款、变价收入和清理费用直接列入‘专用基金’科目中的‘修购基金’”。这样处理不能综合反映固定资产清理中的支出和收入以及清理后的净损益。

二、新制度要求下固定资产核算的主要亮点

1.固定资产标准提高:新《医院会计制度》将固定资产的单位价值提高至1000元(其中:专业设备单位价值在1500元及以上)。将固定资产的单位价值标准适当提高,使其在新的经济与物价水平下更符合固定资产的经济含义,符合实质重于形式的会计基本原则。

2.固定资产购置资本化:医院购置固定资产时借记“固定资产”,贷记“银行存款”,其支出予以资本化,这就在会计信息上避免了医院购建大型设备当期的亏损、引导医院近期行为与远期效益的平衡,促进了医院设备的更新换代,可以为群众更好的服务。

3.废止计提修购基金制度,计提固定资产折旧:医院原则上应当根据固定资产性质,在预计使用年限内,采用平均年限法或工作量法计提折旧。计提固定资产折旧不考虑残值。这样更符合权责发生在和配比原则。

4.建立了“固定资产清理”科目,加强了固定资产处置环节的核算和监督:本科目核算医院因出售、报废、毁损等原因转入清理的固定资产净值及清理过程中的清理费用和清理收入等。如此核算后,就能清楚反映固产清理的净收益或净损失,以便医院更好地对固产出售、报废、毁损进行管理和控制,增强了固产处置的管理意识,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失。

5.增设“在建工程”科目,基建会计并入医院统一会计账簿,更能完整反映医院资产。如此核算后,医院可以按在建工程的预算进行明细成本的控制,最重要的是将基建会计并入医院统一帐套核算,更能完整反映资产总额,更有利于医院会计的全盘核算和监督。

三、固定资产管理建议

1.对固定资产进行全面盘点,彻底清理

按照新旧制度衔接的要求,由于固定资产价值标准提高,原账中作为固定资产核算的实物资产,将有一部分要按照新制度转为低值易耗品。转账时,应当根据重新确定的固定资产目录,结合固定资产的清理状态,对原账中“固定资产”科目的余额进行分析:对于达不到新制度中固定资产确认标准的,应当将相应余额转入新账中“库存物资”科目;对于已领用出库的,还应同时将其成本一次性摊销,同时做好相关实物资产的登记管理工作,在新账中,借记“事业基金”科目,贷记“库存物资”科目。

2.完善”三账一卡”制度,建立固定资产的会计监督体系

医院财务部门建立“固定资产”总账和一级明细账(分为四类:房屋及建筑物、专业设备、一般设备、其他固定资产),资产管理部门负责二级明细账,使用部门建立固定资产卡片账。每年至少对固定资产进行一次全面盘点,努力做到账账、账实相符。

3.对固定资产直线折旧,加强使用过程中的管理

按照新制度规定,医院应当对除图书外的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医院应当按照新制度对执行新制度前形成的固定资产(新旧转账时转入“固定资产清理”、“库存物资”科目的固定资产以及图书除外)计提折旧,并将计提的折旧冲减待冲基金和事业基金。

4.健全和完善固定资产报废制度

明确事业单位各类固定资产使用报废年限;规范固定资产报废申报程序和手续;定期清查盘点固定资产,针对盘盈、盘亏,出售、报废和毁损等具体情况,通过“固定资产清理”和“待处理财产损益”账户,核算反映固定资产价值增加或减少以及清理后净损益的情况,并认真追究固定资产流失责任。

5.引入电子信息化对资产购置、使用、折旧、处置进行管理

为了及时管理和掌握固定资产的流动,合理调配资源,必须建立起科学有效的网络管理系统。一方面可以及时登记和掌握固定资产的增减变动、库存情况,避免重复购置;另一方面可以合理组织和调配闲置的资产,促进闲置资产的再利用,避免浪费。计算机网络化建设是实现医院科学化管理的必然趋势,是有效发挥现代医院管理会计职能的物质基础。

参考文献:

[1]财政部 卫生部:医院财务制度.医院会计制度制度,2010.12.

财务制度及核算办法 篇4

致:

纳税人名称:广州三爱恪思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纳税人识别号:91440101MA59MQH70K

本企业为广州三爱恪思管理咨询有限公司,主营企业管理服务(涉及许可经营项目的除外);供应链管理;工商咨询服务;贸易咨询服务;企业管理咨询服务;企业形象策划服务;公共关系服务;策划创意服务;投资咨询服务;企业财务咨询服务;市场调研服务;商品信息咨询服务;心理咨询服务(不含医学心理咨询、医学心理训练、医学心理辅导等医疗行为);人力资源外包;业务流程外包;以服务外包方式从事职能管理服务和项目管理服务以及人力资源服务和管理;企业信用信息的采集、整理、保存、加工及提供(金融信用信息除外);企业信用评估评级服务;企业信用咨询服务;养老产业投资、开发;项目投资(不含许可经营项目,法律法规禁止经营的项目不得经营);采用金蝶KIS记账。本企业遵守《会计法》和《小企业会计准则》等相应法律法规。本企业采用的财务、会计制度为:小企业会计准则。

一、财务制度

1、财务管理原则:

① 合法原则,即财务管理工作遵守国家有关的法规,依照法规要求开展财务活动、处理与各方面的财务关系,以维护和保持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

②平衡原则,即力求资金存量与流量的综合协调平衡。资金的存量平衡,指资金的合理配置,也就是通过资金活动的组织和调节使各项物资资源间形成适当的构成比例,以保证各种形态资金的适度占用和资金活动的继起性,保证生产经营活动的顺畅进行;资金的流量平衡,指通过资金的合理使用和积极筹措,达到收支总量和收支时点的平衡,以保证资金周转不致中断。

③ 利润风险均衡原则,即在追求利润的同时充分考虑风险,全面分析财务活动的收益性和完全性,在利润与风险的矛盾均衡中求得最大收益

2、财务管理任务:财务管理的基本任务,就在于保证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作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其生存与发展,取决于企业取得经济效益的状况。因此提高经济效益,是企业经营的主要目标之一。企业的经济效益,在财务上就体现为是否获得利润,经济效益的一般含义,是要以较少的投入(或较少的支(或耗费),才可能形成利润。因此企业财务管理的基本任务就是:依法合理筹集企业经营所需资金,促使企业有效利用各项资产,努力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3、财务管理方法:

为了有效地组织、指挥、监督和控制财务活动,并处理好因财务活动而发生的各种经济关系,当本企业发展到比较成熟时,将会聘请更高水平的专业会计人员进行科学的财务管理,比如运用一系列科学的财务管理方法(如:财务预测、财务决策、财务预算、财务控制、财务分析等方法)组建成一个完整的财务管理方法体系。

二、财务处理办法(财务活动的具体处理方法):

1、资金的取得:

本企业的资金来源主要是投资者投入所得和企业经营收入所得。

2、资金的使用:

本企业所得资金将用于经营范围内的业务的拓展、员工工资福利的发 放等。

3、资金的分配:

本企业的盈余将用于扩大企业规模、发放股东分红、发放员工福利等。

三、会计制度:

本企业采用的会计制度为:小企业会计准则。

会计核算与会计监督的基本原理:做好内部监督和接受外部监督。

会计核算将遵守以下原则:

1、客观性原则

2、实质重于形式你

3、可比性原则

4、相关性原则

5、一致性原则

6、及时性原则

7、清晰性原则

8、配比原则

9、权责发生制。

根据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事项进行会计核算,填制会计凭证,登记会计帐簿,编制财务会计报告。

下列经济业务事项,将办理会计手续,进行会计核算:

1、款项和有价证券的收付;

2、财物的收发、增减和使用;

3、债权债务的发生和结算;

4、资本、基金的增减;

5、收入、支出、费用、成本的计算;

6、财务成果的计算和处理;

7、需要办理会计手续、进行会计核算的其他事项。

会计核算以人民币为记帐本位币。

会计凭证和会计报表的管理遵循《会计档案管理办法》的规定设置和妥善保管。会计科目的设置:设置一级科目、二级科目和三级科目。按时报送会计报表。

四:会计处理方法:

收入确认方法:以权责发生制为原则。折旧提取方法:平均年限法。

低值易耗品摊销方法:一次摊销法。存货计价方法:移动加权平均法。

会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

五:会计核算软件:

医院成本核算管理制度 篇5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成本管理,降低成本耗费,提高医院的经营管理水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医院的财务制度和哈医大三院的财务管理制度并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医院成本核算管理的目的是通过建立健全医院成本核算管理组织体系、工作制度和规范标准,增强全院人员的经济管理责任,合理改进成本核算工作流程,完善经济核算手段与方法,正确核算分析医疗服务成本,从而客观地反映医疗经费需求,合理计划与分配医疗服务收益,保证服务质量,减少消耗,提高效益,使医院更加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长远发展需要。

第三条 医院成本核算执行制度执行制造成本法,实行权责发生制。

第四条 成本管理的基本任务是:通过成本预测、成本计划、成本控制、成本核算、成本分析和成本考核,反映医院的经营成果,挖掘降低成本的潜力,努力降低成本。

第五条 在成本核算的过程中要遵守国家的财政法律、法规,贯彻执行国家有关的方针、政策,做到规范化、标准化。

医院全体员工依据所承担的工作职责,承担相应的成本责任,实行全过程的成本管理责任制。

第二章 全院成本管理责任制

第六条 医院在院长领导下,按分工职责实行成本管理责任制。第七条 院长对成本管理的主要责任:

① 贯彻执行国家以及医院有关成本管理的制度,对医院的效益负完全责任。② 组织建立成立管理责任制,将成本费用指标分解下达到各职能部门和有关科室、班组,实行归口管理。

③ 组织与领导各职能部门,提高服务质量,降低成本,完成各自成本计划。

④ 定期组织经济活动分析会,检查成本计划执行情况,针对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采取措施,改进经营管理。第八条 行使总会计师职能的副院长对成本管理的主要职责:

① 协助院长组织领导医院的成本核算管理工作,组织编制、执行成本计划、控制成本开支、健全成本核算制度、开展成本预测、分析工作。

② 宣传国家和医院有关成本管理政策和制度,严格执行财经法纪,参与重大经济合同和经济协议研究和审查。

③ 定期检查成本计划和执行情况,及时提出医药经营中需解决的问题,并向院长报告,协调解决。

④ 协助院长协调各业务部门之间的关系,解决成本核算中的交圈对口问题。第九条 医院财务处作为成本核算的责任部门,其管理职责是: ① 制定医院的成本管理制度,以及有关的成本核算办法。② 监督和指导部门成本核算。

③ 核定、考核单位部门成本计划执行情况。④ 汇总编制各部门的财务成本计划。⑤ 参与制定医院内部各种定额和价格。⑥ 进行成本的预测、控制、分析工作。第十条 医院各部门对成本管理的主要职责是:

1、医疗医技科室的管理职责:

① 以降低成本、增加效益为成本核算管理的重点。

② 加强科室内部事务管理,各种仪器设备、医用消耗材料、药品、试剂、卫生被服等实物要有专人负责登记、保管,交接班时清点数量;科室内物品定期盘点、报损、核销,并于规定时间向有关部门报送报表。

③ 严格遵循计算网络操作规程。及时、准确登录或统计医疗信息,保证各项医疗基础数据的完整、准确。

2、物资供应科室的管理职责:

①各项实物支出必须符合医院有关规定,严格按计划采购。②建立健全实物管理制度。

③健全物资和固定资产实物帐,并按有关规定进行核算。④限期报送上月各单位实物消耗成本核算报表。

3、对后勤技术维修科室的管理要求: ① 提供的劳务资料等服务,根据核定的对内服务价格按项目统计,并实行供需双方签字验收制度。

② 设专人负责内部仪器设备、库存维修材料、工时材料消耗统计等实物保管工作,做好实物入、出库的登记统计工作。③ 限期报送上月各单位消耗统计表。

4、对行政管理科室的管理要求:

① 根据上成本费用开支情况,制定本的费用预算,经批准后进行全程控制。

② 严格控制各项行政管理费用,按审批权限开支。③ 厉行节约,努力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④ 按规定对医院投入的人员工资,水电,固定资产折旧等成本进行核算,制定院内服务价格,对所有服务项目均实行有偿服务。

⑤ 按规定期限向院内、外主管部门和领导报送成本核算各类报表及有关分报告。

第三章 成本核算的任务和要求

第十一条 医院成本核算的基本任务是:执行国家有关成本开支范围,费用开支标准和医院的成本计划,核算医药经营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费用,计算医药的经营成本,提供成本报告和有关资料。

第十二条 执行国家的物价政策,严格执行北京统一医疗收费标准,测算医院成本核算的内部价格,促进医院成本管理标准化、制度化。第十三条 实行计量管理

建立各种物资的计量、收发、领退和盘点制度,各种计量设备应齐全、有效,并有专人负责,保证计量用具的正确使用。第十四条 原始记录管理。

在医药经营过程中的各种原始记录,应予以严格管理,保证准确、完整,并按规定流转后,在最终部门予以保管。第十五条 必须按月计算医药经营成本。

计入当月成本的材料消耗,费用开支与医药经营收入、起讫日期必须一致,不得提前或延后。第十六条 必须根据计算期内完成的医药经营收入实际消耗和实际价格,计算医药经营的实际成本,不得以后计成本或计划成本代替实际成本。

第十七条 医院应当按照权责发生制的原则计算成本,凡是本期成本应负担的费用,不论款项是否支付,均应计入本期的成本;凡是不属于本期成本负担的费用,即使款项已经支付,也不应计入本期成本。

第十八条 成本核算必须划清本期成本与下期成本的界限、已完项目与未完项目的界限。

第十九条 单位成本核算中各种处理方法,包括存货计价,价差的调整,费用的分配,已完、未完项目成本的计算,以及医药经营成本计算等等,前后期必须一致,不得任意变更。如需变更,要报经财务或核算主管部门批准,并将变更的原因及其对成本和财务状况的影响在当期的会计报告中加以说明。

第四章 成本开支范围

第二十条 下列费用可列支成本或费用:

① 人工成本:直接或间接为医院医疗活动提供的各种劳务报酬,包括各种正式人员、合同工、临时工、返聘人员工资、津贴、补贴、职工福利及社会保障费等用于个人部分的各项支出。

② 医用设备成本:直接或间接用于医院医疗的仪器设备,包括医用仪器设备类的折旧费、租赁费、医用车台、柜、架类的修理和摊销费用。

③ 医用器材成本:即小型器械和消耗材料,包括手术、介入、诊疗等器械和耗材,以及透析材料、低值易耗品、卫生材料、医用气体、医用仪器维修配件、医用教学和科研等其他器械及耗材等。

④ 血液成本:用于医疗的血液及其自制品,包括外购血液,自采血液、自制成份血等

⑤ 保障服务成本:包括水电费,取暖制冷费,房屋使用及维修费,被服使用及洗涤费,给氧,通讯使用及维修费,车辆使用费,自养管理费等。⑥ 科研教育成本:包括科研费、教育费等。

⑦ 管理费用成本:指行政管理部门为组织和管理医院所发生的,按一定方法分摊到科室的成本费用。包括直接和间接发生的行政管理,如业务招待费、技术转让费、无形资产推销费、咨询费、诉讼费、坏帐准备、报刊杂志费、外诊费、镶配费等;经营费用,如业务宣传费、展览费、租赁费等;财务费用,如利息支出、汇总净损失、金融机构手续费和筹资发生的费用等;开办费,其他管理费如绿化、保洁等费用。

⑧ 其他成本:包括直接或间接发生的社会公益性支出,如特殊保健费、义务咨询费、捐助支出等;罚没财产、罚扣、财产物资盘出等特殊损失等;其他特殊支出如行政事业费支出、党团费支出、太平间费用等。⑨ 药品成本:各科室领用的各类药品,试剂等。第二十一条 下列支出不得列支成本费用。

① 为取得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而发生的资本性支出及其利息。② 向其他单位的投资。

③ 应在专用基金中列支的集体公共福利支出。④ 按规定购置国债的支出。

⑤ 国家法律、法规规定以外的各种付费。⑥ 与医院经营活动无关的其他支出。

第二十二条 医院拒绝支付除国务院、市政府有文明规定的必须支出款项以外的一切摊派。

第二十三条 药品成本,包括药品费、采购费、储存费和损耗费、降价损失费和在加工制作过程中发生的原材料费、包装材料费、药检费等。其他成本同第二十二条。

第五章 成本预测及降低成本计划

第二十四条 成本预测的目的是为挖掘降低成本的潜力指明方向,作为计划期内降低成本决策的参考,成本预测是制定成本计划的选择达到目标成本的最佳途径的重要手段。

第二十五条 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参与竞争,在新项目引进前,设备的采购前,都必须进行成本预测,提出成本最优方案,确定目标成本,减少浪费,提高经济效益。

第二十六条 成本预测的基本程序是:

① 确定预测目标

② 收集和分析所需的历史资料的数据。③ 掌握市场信息 ④ 确定预测模型 ⑤ 提出预测目标 ⑥ 计算预算误差

⑦ 分析内部外部的各种因素的影响。第二十七条

成本预测的主要内容。

① 新项目、新设备投资前,成本、利润可行性预测。

② 完成医药经营收入能达到的利润的预测和成本降低额的预测。③ 完成目标利润的成本降低额所应达到的总收入的预测。④ 项目、单病种降低成本和利润的预测。⑤ 单位保本点的预测。

第二十八条

成本预测的方法以本、量、利分析法为主,也可采用直观法、专家预测法进行。采用本、量、利分析法的预测公式是: ① 保本点=固定费用/(1—变动费用率)。

② 实现目标里运营完成的经营总收入=(固定费用+目标利润)/(1—变动费用率)。③ 变动费用率=变动费用/经营收入*100% 第二十九条 在经营过程中,尤其是发生重大问题对成本产生影响时应当对目标值进行修订,以保证预测目标的准确。

第三十条 在条件许可情况下,可以按成本项目、成本对象、对保本点、目标成本、目标利润应完成的经营收入进行预测。

第三十一条 医院在运作成本预测的基础上,分季按年编制成本降低计划。第三十二条

降低成本计划的编制内容:

间接费用计划

技术组织(管理)节约措施 医药成本支出计划 管理费用计划 财务费用计划 经营费用计划

第三十三条 降低成本计划编制的依据和分工应根据医院的医药经营任务和消耗水平,在确保主管部门下达的任务指标的前提下,依据各部门确定的计划经营收入,各部门提出的技术组织节约措施,各部门管理费用开支计划以及各部门所辖降低成本任务等,最后由财务部门汇总编制。

第三十四条 降低成本计划应有具体计算依据,不得任意填报或只列项目、金额,没有计算过程。

第三十五条 降低成本计划编制后,财务部门负责汇总工作。对于执行结果应定期检查,防止流于形式。

第三十六条 降低成本计划经原审核后以文件形式批准下达。

第六章 成本核算

第三十七条 医院按国家有关成本管理方针以及本制度进行成本核算,并结合医院特点确定成本核算的程序和具体方法。第三十八条 成本核算对象:

① 医疗业务部门以临床、医技科室为对象归集分配费用,并计算成本。② 保障服务部门的成本核算对象以单位(或班组)为主体核算各种成本项目的费用消耗

③ 药品部门的成本核算对象可以根据药品的性质和种类分西药、中成药、中草药为对象归集和分配成本费用。

④ 行政管理科室作为医院的机关部门,以整个行政管理科室为核算对象进行各种费用的归集,最后以一种间接成本摊入各有关医疗业务科室 第三十九条 成本项目按下列原则划分: ① 人工费 ② 医用器材费 ③ 医用设备类成本 ④ 保障服务成本 ⑤ 管理费用 ⑥ 其他成本 ⑦ 血液成本 ⑧ 药品成本

第四十条 各项目成本的收入与实际成本核算的范围和计算口径必须一致,以保证成本项目的可比性。

第四十一条 核算医药经营成本一般以月为计算期。

第四十二条

实际成本中耗用的库存物资数量,必须以实耗为准,不得以领代用。已领未用的材料,要及时办理推料或办理假退料,购入卫生器材要及时办理入库手续,月末卫生器材已入库,货款未结时应及时办理暂结入帐手续。

第四十三条 实际成本中耗用的器材价格,必须按实际价格计算。器材核算按计划价格进行核算的,核算期末要将差异还原成本,不得任意少摊或多摊。第四十四条

待摊(预提)费用应按照费用项目的受益期限,确实分摊(预提)数量,按期分摊(预提),一般不得超过十二个月(可以跨年)。第四十五条 人工成本核算:

① 人工费的组成:医院的人工费指支付给医药经营人员的工资总额及按人头计提的职工福利费和社会保障费。具体内容包括:计时工资、奖金、加班加点工资,工资性津贴和补贴,特殊工资如工伤工资、产假工资、婚丧假工资、探亲工资等,以及职工福利费,社会保障费等。

② 人工费分配:根据不同的工资支付方式,人工费按照有关受益对象计入相关的成本。如果涉及的科室或成本项目明确可直接计入,如果工资费用涉及两个以上科室或成本项目时,应采取一定分配标准后计入。公式为:

工资费用分配率=(工资费用总额/各科室实际工时总数)*100%。

某科室或成本项目工资分配=该科室或成本项目实际工时*工资费用分配率。第四十六条 固定资产折旧费

一、使用年限:

1、医用仪器设备折旧年限: ① 电子设备:折旧年限 ② 机械设备:折旧年限

2、一般设备、家具折旧年限

3、布类(被服)折旧年限

4、房屋、建筑物折旧年限。

二、折旧基数

1、计算固定资产折旧的基数为取得固定资产的原始成本。

2、固定资产净值。

三、固定资产折旧费的计提范围

1、房屋及建筑物。

2、在用的医用设备

3、非医用设备

4、季节性停用

5、大修理停用的设备

6、融资租入固定资产

7、经营租赁方式租出的固定资产

8、当月减少的固定资产

四、不计提固定资产折旧费用:

1、未使用,不需用的设备

2、已经营性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

3、在建工程未完工交付使用前的固定资产。

4、已提足折旧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

5、未提足折旧提前报废的固定资产

6、国家规定不提折旧的其他固定资产,如图书类不提折旧。

五、固定资产折旧费的计提方法

1、平均年限法(直线法)

2、工作量法

3、适当时采取双倍余额递减法。

六、其他:

本月新增的医疗设备,当月不计提折旧。本月内减少的医疗设备,当月仍提折旧。提前报废的固定资产,不补提折旧,其净损失计入当期损益。

七、固定资产折旧费的核算方法:

借:医疗支出--固定资产折旧--**科

药品支出—固定资产折旧--**科

在加工材料—固定资产折旧费--**科 辅助费用—固定资产折旧费--**科

管理费用—固定资产折旧费--**科 贷:专用基金—修购基金 第四十七条 固定资产修理费

1、医用仪器,一般设备,房屋建筑屋的维修费折旧额 % 计算。

2、中、小修理费一次计入当期有关成本。借:医疗支出—固定资产修理费 **科

药品支出—固定资产修理费 **科

贷:银行存款

3、大修理费用先计入“待摊费用”分期摊入各期。计算公式:

某科室房屋修缮费=全院医疗用房修缮费*该科室房屋面积占全院工作用房总面积的百分比。

支付时 借:待摊费用—固定资产修理费

贷:银行存款

分摊时 借:医疗支出—固定资产修理费**科室

药品支出—固定资产折旧费 **科室

贷:待摊费用—固定资产修理费 第四十八条 低值易耗品按下列方法列入成本

① 一次摊消法:凡单位价值在800元以下的可以一次摊销。② 分期摊消法:凡单位价值在800元以上的可以分次摊销。

③ 对于多个单位公用的,采取按一定标准分摊的方法计入使用单位成本。如:氧气可按管头分摊,器材按床位比例分摊。第四十九条 辅助费用按下列方法计入成本。

1、水电费:

① 用水用电大户要单独安装水电表,单独计量。

② 科室没有设计量器具的,可按科室人均用水、电计算成本。

③ 电费可按照明、仪器设备总功率计算用电量,按内部确定的单位成本计算科室水电费成本。④ 计算公式:

待分配水电费=全院水电费总额-单独计费

水电费单位成本=待分配水电费/各科室水电费用消耗总量

某科室水电费=该科室水电费消耗量*水电费单位成本

2、车辆使用费和通讯费:

① 车辆使用费按科室车公里数和内部测算的车公里价计入各科室 ② 通讯费可按各科室通话时间和每分钟通话成本计入各科室。

3、被服使用费:

包括被服购置、洗涤、洗衣设备的购置、维修、洗衣业杂支和人工成本等。各科室洗涤费用=∑(科室各品种被服×折旧总数)×标准洗涤成本 第五十条 医疗服务项目成本核算。

医技科室,化验项目,放射检查项目的成本分摊,可根据其向临床科室所提供服务量及金额的大小进行分摊。第五十一条 药品费成本核算

1、医院药品采取售价金额核算法,即药品的购、销、存均按售价核算,其进价和售价的差额通过“药品进销差价”核算。

2、药品成本计算方法采用药品的综合差价率或药品综合加成率。药品综合差价率=期初药品进销差价余额本期药品进销差价贷方发生额100%

期初药品余额本期药品借方发生额本期药品成本=本期药房药品销售额×(1-药品综合差价率)本期药品实现的差价=本期药品收入-本期药品成本

3、药品采购费的核算。

药品采购费主要指药品采购过程中发生的差旅费、运输费、装卸费、中转费、劳务手续费、检验费、包装费、药品损耗、佣金、保险费、入库前的整理费等。药品采购费不能直接计入药品成本,要单独设立“药品采购费用”明细科目核算。

期末与采购计划费用指标比较,计算出“药品采购成本差异”,作为考核和控制指标。

药品采购成本差异率=(实际采购成本/标准采购成本)×100% 药品采购成本差异额=标准采购成本×(1—药品成本差异率)

4、药品管理费的核算

药品管理费主要指各类库房业务费、药品储备费、药品损耗费等。

药品管理费属于药品管理部门的期间费用,要单独设立“药品管理费”明细科目核算,不能直接计入药品成本,其核算办法同“药品采购费”。

5、药品销售成本的核算

药品销售成本主要计算各类药品在销售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费用,核算西药、中成药以及制剂管理销售部门的经营业绩。百元药品销售费用=

药品支出按综合差价率计算的药品进价成本100%

按零售价计算的药品收入第五十二条 间接费用的分摊方法

可以按照直接费用(或人工费)比例法进行分配。间接费用分配率=

当期发生的全部间接费用100%

按当期各成本对象发生的直接费(或人工费)之和第五十三条 医院应在年终对物资进行盘点,对盘盈盘亏,经批准后,分清责任,调整成本。

第五十四条 成本核算资料必须标准完整,如实反映医疗经营过程中各种耗费,有关成本的原始记录、凭证、账册、费用汇总和分配表、统计资料等内容必须齐全、真实、记载和编报必须及时。

第七章 成本考核与分析

第五十五条 医院定期考核各科室成本计算完成情况,一般每月一次。第五十六条 成本计划考核的依据,经医院确认后,以文件形式批准各科室的成本计划为准,同时辅之以相关的内容,各项指标均以财务报表为准。第五十七条 成本考核的主要指标

1、成本降低率=(本期成本降低额/本期总收入)×100%

2、人均管理费用=管理费用总额/平均人数

3、降低成本额

4、人均创收额=业务总收入/医院定编数

第五十八条 成本考核方法:采取每月初检,半年考核,年终总考核。第五十九条 成本分析是经济活动分析的重要内容。通过检查医院降低成本计划完成情况,找出节超原因,从而挖掘降低成本的潜力,提高管理水平。第六十条 医院院每季召开成本分析会,通报各科室主要指标完成情况,找出管理中的问题。

第六十一条 成本分析的资料要根据成本责任分工原则,由各业务口提出分析,财务部门汇总。对于管理中出现的重大问题,可事先确定分析内容,书面通知有关单位进行专题分析。

第六十二条 成本分析的方法、内容。

1、由于成本的降低(或超标)对完成经营指标的影响。

2、贯彻执行降低成本计划,对降低成本的主要影响。

3、分月、季降低成本计划地完成情况,以及预计完成情况。

4、计划成本与实际成本的比较。

第六十三条 成本项目的分析:科室部门要对成本支出与计划成本进行对比,找出升降原因。个别病种成本项目,可进行收支对比,找出节超原因。

第六十四条 成本分析应将降低成本计划地完成情况作为分析的一个主要内容,借以检查各职能部门计划完成程度,找出为完成计划的主的原因。第六十五条 成本分析对于自己运用方面也要进行跟踪揭示,检查医院的资金运作是否正常,有无浪费现象,由于资金使用不当加大成本,应列示具体数字。第六十六条 价格管理应列入成本重点监控范围。分析中应有价格变动给成本带来的影响,并进一步完善价格管理岗位与市场经济相配套的运行机制。第六十七条 减利因素是医院加大成本开支的一项金额较大的内容,他对成本又直接影响,在分析应具体列示。

第六十八条 增收节约是医院降低成本的主要手段。在经营过程中由于员工合理化建议,给医院带来成本降低的内容,在分析中应有所体现。

第六十九条 医院在经营过程中,有关职能部门都要结合所辖业务对成本升降原因进行分析,尤其是对成本影响数额较大的项目,要进行专项分析。

第八章 成本报告与台帐

第七十条 成本报表的种类:

1、管理费用表

2、科室收支成本表

3、间接费用表

4、单病种成本表

5、药品供销成本表 第七十一条 报表编制说明

1、管理费用表适用于医院填报。

2、科室收支成本表适用于各科室填报。

3、间接费用表或者称之为“制造费用表”,适用于各科室填报。

4、单病种成本表适用于科室填报。

5、药品供销成本表适用于医院及科室填报。

第七十二条 各种成本报表的填列内容由医院统一规定。填报单位不得随意删、加、改报表项目内容。

第七十三条 关于上报年、季、月成本报表的规定。① 各科室每月上报收支成本表 ② 上报时间为每月5日

③ 医院每季结转盈余,编制成本报表。

④ 报表、季度报表报表时间为每季次月15日前上报。第七十四条 医院各科室应本着以下原则设计成本台帐。① 适合医院医疗经营的特点。② 适合各单位成本核算内容。③ 便于提供成本资料 ④ 利于成本分析。

第九章 成本监督与惩罚

第七十五条 医院对各单位的成本实行下列监督:

① 进行经常性的检查与监督。一般每季应有重点地检查一些科室,促进改善经营管理,努力降低成本。

② 定期会审各单位报表,并提出审核意见。③ 对一切违反财经纪律行为要及时制止。第七十六条 医院院长、履行总会计师职能的副院长对成本进行下列监督: ① 审查成本计划。

② 定期召开成本分析会、总结经验、解决成本核算中存在的问题。③ 监督执行成本开支范围的成本核算的规定。④ 执行财政机关和卫生局对违法行为的处理决定。⑤ 审核成本报表,在保守医院机密的前提下签署上报。

第七十七条 科室在接受监督与检查时,必须如实反映情况,提供有关检查资料,不得弄虚作假。

有下列行为之一,应按照有关规定处理。① 擅自提高开支标准,扩大开支范围的。② 随意摊提成本费用,截留收入。③ 弄虚作假,成本严重不实的。

④ 经营管理不善,造成医院成本管理质量下降或其他严重损失浪费的。⑤ 损公肥私,挥霍国家资财,增加成本开支的。

第七十八条 对在成本核算中做出突出成绩,创出效益的管理人员,医院应根据具体情况给予奖励。

第七十九条 对强迫或指使他人违犯成本管理制度以及国家成本管理有关规定的,要从重处罚。

第十章 附则

第八十条 本制度解释权属哈医大三院

企业研发投入核算财务管理制度 篇6

第一条 总则

1.1 为加强研经发费的管理,更好的为科技创新工作提供财力支持,规范研发经费管理,增强科技创新实力,根据国家和省、市政府的科技政策规定,结合企业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1.2 研发经费是用于公司新产品研发、新技术新工艺推广,以及专利申请、标准制定、研发设备仪器购置、产学研交流合作及技术服务等专项经费。

1.3 研发经费须统筹安排,科学使用,严格管理。第二条 研发经费的来源

2.1 国家、政府的专项拨款和财政补贴; 2.2 公司筹措; 2.3 融资或金融贷款。第三条 研发经费的使用范围

3.1 新产品、新技术和新工艺的研发和推广时发生的调研费、资料费、差旅费、技术协作费、仪器和设备的购置和调试费、使用现有仪器设备的折旧费摊销、原材料费、测试费以及人员人工等经费。

3.2 新产品、新的技改项目评定审核,技术咨询和学术交流等活动所发生的评审费、咨询费、会议费等经费。

3.3 科技信息情报及知识产权工作所发生的技术资料费、出版印刷费、专利费等经费。

3.4用于奖励科技研发人员的奖励经费。第四条 研发经费的管理

4.1 财务部每年负责对技术中心(技术部)提出经论证产生的技改项目、新产品(新工艺)等经费的审核,后报主管副总审阅,交由总经理办公会批准。

4.2 研发经费按研究开发项目计划下达到技术中心(或其他执行部门),实行专款专用,严格管理,不得变更用途。

4.3 研究开发有关内容需要与外单位合作或委托其进行的,必须签订科研项目技术合作研究合同,并按4.1要求执行。

4.4 研发经费在使用中,技术中心等有关部门相应的财务制度规定执行。4.5 研发经费在报销时,须由课题项目负责人签字、生产技术副总审核后,报总经理批准。

4.6 因研究开发工作需要,购置2000元以上设备、仪器的,须列入公司固定资产,并经资产管理使用部门确认签收后方,按程序报账,办理资产转移手续。

4.7 财务部对于研发经费的使用情况按规定审查,如发现经费使用不当的,要追究项目负责人的责任,并视具体情况,收回项目计划安排的投资款项;如发现违法乱纪行为,追究当事人的法纪责任。第五条 研发经费的核算科目

5.1 财务部按项目计算实际成本,研究开发项目科目规定如下: 5.1.1人员费:用于项目研发发生的工资及补贴;

5.1.2资料费:为进行项目研究所支付的专项资料费和科技情报费; 5.1.3材料费:为进行研究项目所支付的原材料、低值易耗品等的经费; 5.1.4设备仪器费:为进行项目研究所必须购置、维修或租用小试和中试的设备、器具、仪器仪表等的经费;

5.1.5检验试验、测试费:为进行项目研究所支付的检验、化验、分析、测量等经费;

5.1.6外委技术协作费:在研究开发项目中,某项工作需要委托其他单位协作或咨询所支付的经费;

5.1.7管理费:为进行研究开发项目评定、技术交流等所发生的评审费、会议费等;

5.8其他经费。第六条 其他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开始执行。

浅谈新制度下高校的基建核算管理 篇7

一、高校基建核算管理存在的问题

1. 基建账长期游离于事业财务账之外

高校的基建账与事业财务账长期并存, 一个法人, 两个核算主体, 各自核算不同性质的经济业务或事项, 生成两套账务信息系统;同时在国库集中支付体制下, 纳入预算管理的基建投资拨款不能直接划入基建账户中, 必须在国库集中支付中心以指标下达的形式通过直接支付或授权支付的方式划拨到高校的事业财务相关账户上, 一笔基建资金需通过往来账目经由事业财务账周转才能划拨或支付, 两套账要重复做账, 不仅延长了资金流转在途时间, 还使其各自所反映的内容均不能涵盖高校财务状况、资金管理的全貌, 增加了基建资金核算管理的难度, 也使得高校高管层、政府及其他利益相关者无法获取经营管理及决策所需的有用信息。

2. 高校基建核算与基建项目管理脱节

基建核算工作与基建项目管理不衔接, 没有建立有效地信息沟通反馈机制, 基本是各自为政。一方面, 基建核算人员不清楚基建项目合同的内容、工程期限、概预算总额、施工进度与质量及设计变更等全面情况, 其核算科目设置与工程项目没有对应;另一方面, 基建项目管理人员不了解基建资金预算与基建核算的相关规定, 不清楚基建项目中已完工、在建、新增、拟建等工程的资金预算、资金划拨与使用支付情况, 同时双方沟通不畅, 相关信息掌握不对称, 以致核算工作与基建项目实施进度不同步, 资金核算管理与工程施工管理不协调、不一致, 各合同项目款项支用状况不明, 经常发生相互串用或超支资金的现象, 形成的财务数据不能反映基建项目工程的真实情况, 误导基建资金的划拨与使用政策调控。

3. 基建核算与事业财务核算的内容和范围界定不清

对相关基建资金在基建账与事业账之间流转核算的规定不明确, 导致同一或不同工程项目在两套账中同时核算或支用款项的现象时有发生, 且长期挂账, 不核对不清理, 导致基建项目实际支出发生额无法正确核算与归集。

4. 基建核算没有起到规范与约束作用

基建投资与资金用度没有长远规划与具体目标和实施步骤, 基建项目工程量的核定与变更没有统一且严格的规范与标准, 以致工程设计变更随意, 其工程总量与预算资金额度增减变动频繁, 甚至在预算资金不足或尚未划拨到位时仍强行预支资金开建工程, 同时没有制定与基建项目配套的工程合同结算管理办法或规范, 基建核算对基建资金的监控管理没有统一的依据和标准, 无法起到规范和约束作用。

5. 基建财务竣工决算长期滞后

高校普遍存在基建财务竣工决算滞后的现象。基建工程前期管理的不善, 勘查设计与施工管理的不当, 施工日志等文档与数据资料归集的不全, 项目管理人员的较大流动性与交接手续不齐, 基建核算与基建管理的不匹配, 都严重影响到基建工程竣工决算的正常办理。很多基建工程已经交付使用但固定资产账上却无法体现导致账实不符, 给资产管理带来隐患;基建资料不能及时归档, 无法保证基建档案的安全性与完整性;同时大量资金占用体现在基建账目上, 给后续资金用度管理与新增基建项目计划拟定造成了困扰。

二、完善高校基建核算管理的建议

1. 加强新会计制度的学习, 做好基建账与事业大账合并处理工作

新会计制度要求高校在按照国家规定单独核算基建投资的同时, 将基建账核算的数据并入高校事业大账, 改变了两套账长期并存的状态, 从而将高校的全部经济业务纳入统一核算范围, 有效地提升了会计信息的全面性与完整性, 厘清了基建核算与事业核算的职能关系与分工侧重点, 基建账作为大账的补充说明, 详细记载了基建项目从概预算到资金筹措使用的全过程与建设成本的归集认定。高校财务人员应当深入学习新会计制度, 把握相关核算与账务处理方法, 全面清理基建项目核算数据与资料, 将其各科目核算内容与金额按照要求分别归集、纳入基建账与大账的新会计科目中, 开设新的账目, 做好基建账与事业大账合并处理工作。

2. 建立健全与基建项目管理相适应的基建核算管理制度

(1) 统一明确基建核算管理流程, 规定其业务办理程序及所需相关手续, 明确其流程各环节中对应部门与人员的职责与权限, 将基建核算的过程全面纳入统一监管的范畴。

(2) 构建有效地信息沟通机制, 加大基建核算人员对基建项目的参与度, 基建核算机构与基建项目管理机构之间设专职联络员, 专门负责双方的交流与沟通, 建立信息传递双向登记制度, 将定期或不定期的信息交流记录在册, 形成系统规范的文件资料, 以便随时查阅核对。

(3) 建立定期对账制度, 基建核算人员与基建项目管理人员应当定期或不定期地对账, 将有关完工、在建、新增、拟建等基建项目的合同内容、施工期限、核定金额、施工进度与质量监控以及资金预算、划拨与使用情况一一进行核对查实, 以便及时发现、修正错漏与偏差, 确保基建核算与基建项目管理进度一致, 实时监控基建资金的划拨与使用状况。

3. 明确基建核算与事业核算的内容和范围, 规范基建账务处理

按照新会计制度的规定, 统一明确基建核算与事业核算的内容和范围, 同一或不同基建项目不得在两套账中同时核算或支用款项, 如有特殊情况, 基建项目需要在大账中预支资金的, 须经过主管领导与财务部门负责人的审批方可办理, 同时应加强对其的跟踪管理, 及时追缴预支资金, 对所挂往来账及时进行账务处理, 以便正确核算与归集基建项目的实际支出发生额与建设成本;指定专人负责幷账工作, 定期将基建账中的相关财务数据分析整理后分类归集, 并将其计入大账中对应的科目中进行相关账务处理, 同时还应当定期或不定期地核对测试两套账目的相关数据是否一致, 以使大账全面真实的反映高校的财务状况、事业成果和预算执行情况。

4. 制定基建工程合同结算管理办法, 有效规范和约束基建资金的合理使用

制定基建工程合同结算管理办法, 拟定基建合同分类及归口管理的标准与方法, 明确结算管理流程, 严格规范基建资金结算支付的程序, 明确不同类别工程合同结算资料审核的内容和范围及结算条件与规则, 明确各部门与人员的岗位职责与分工, 建立基建项目合同明细台账, 并与每个工程一一对应, 录入包含项目合同名称、标的、造价、承建方式、施工单位、工期、质量标准与要求、设计变更及工程款结算方式等在内的重要信息, 同时按工程进度实时登记付款时间、付款额度及支付比例等信息, 并与基建投资及资金用度计划、工程量核算及变更标准等配套实施, 实现基建项目的实时跟踪管理, 有效规范和约束基建资金的合理适度使用。

5. 强化高校基建项目的全过程管理, 严格合规性过程审查, 加大基建竣工决算的力度

树立基建项目全过程管理的观念, 引入项目管理的先进方法, 建立全程审计制度, 对过程合规性进行审查, 严格规范基建工程前期管理, 加强立项的可行性分析、勘查设计合理性认定与施工管理工作, 明确施工文档数据资料归集的范围与时间点, 明确规定项目管理人员的离任交接程序与手续, 坚持基建工程的概预算、决算过程的关键控制点管理, 实行基建竣工决算强制措施, 建立奖惩机制, 加大竣工决算工作力度, 以便基建档案及时归档, 确保基建档案的安全与完整, 同时减少基建资金的无效占用与固定资产账实不符的现象发生, 以降低资产管理的风险及对基建后续拟增项目的困扰。

三、结束语

基建核算管理是一项繁复而又富于挑战性的工作, 作为高校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规范高校基本建设投资行为, 保障国有资产的安全与完整及其保值与增值, 改善提高教学科研条件与环境, 维护可持续发展能力, 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高校应当以新会计制度的颁布为契机, 不断改进完善基建核算管理, 提高基建财务管理水平, 合理、有效控制基建投资规模, 降低基建资金的占用比例, 提升基建项目的使用效益, 为高校的长远发展战略提供强有力的基础建设支持。

参考文献

[1]王翠霞.学校基建财务管理及其内部控制探讨[J].财经界, 2014, (26) :232.

[2]吕君.高校基建财务实行精细化管理探析[J].中国总会计师, 2014, (6) :62.

[3]姜颜, 贾庆印, 于建静.高校基本建设中财务监管体系的探究[J].会计师, 2015, (1) :66-67.

财务管理暨核算制度 篇8

【关键词】公立医院;财务制度;成本核算;方法体系

公立医院虽然以公益性为目的,但是加强成本核算和管理,才能保证国家医疗资源的使用效益,从而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为此,卫生部和财政部于2010年对原有的《医院财务制度》进行了重大修改,吸收了企业财务管理的理念和原则,强化了对医院成本管理的要求,明确了医院成本管理的目标、成本核算原则、方法和程序,同时对医院成本分析和成本控制等成本管理内容也进行了明确的规范,为医院组织成本核算,加强成本管理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一、医院加强成本核算的意义

成本核算是指医院将其业务活动中所发生的各种耗费按照核算对象进行归集和分配,计算出总成本和单位成本的过程。成本管理的目的是全面、真实、准确反映医院成本信息,强化成本意识,降低医疗成本,提高医院绩效,增强医院在医疗市场上的竞争力。(1)为成本管理提供信息。成本是价格的依据和费用补偿的尺度,成本核算是医院经营管理的基础工作之一。只有正确组织成本核算,如实反映医疗服务费用支出,才能为卫生行政部门合理确定医疗报务价格,并为医院提供合理的财政补偿提供依据。因此,医院成本管理不仅有助于医院全面提升成本核算与控制水平,并且可以为国家加强医疗市场宏观经济管理提供数据支持。(2)改善医院绩效。成本是医院管理水平和经营成果的综合反映,成本核算是成本管理的基础。通过成本核算和成本分析,可以为医院的人员的劳动效率、病床使用率、设备使用率、物资使用率等的考核提供依据,能够促使医院加强经济核算,提高资金使用效益。(3)是落实经济责任制的保证。成本是医院重要的经济责任指标,实施成本核算能够促使医院建立和完善绩效考核体系,从而进一步完善和落實经济责任制。(4)增强医院在医疗市场中的竞争力。实行成本核算,实施成本管理,以最低的耗费,提供最优质的服务,减轻病人负担,从而提高医院的竞争力。

二、医院成本核算方法体系的构建

(1)医院成本核算对象。新《医院财务制度》规定,成本核算一般应以科室、诊次和床日为核算对象,三级医院及其他有条件的医院还应以医疗服务项目、病种等为核算对象进行成本核算。新《医院财务制度》将医院科室分为临床服务、医疗技术、医疗辅助和行政后勤等四大类。为了保证成本信息的可比性,新制度还对科室进行了明确的定义。临床服务类指直接为病人提供医疗服务,并能体现最终医疗结果、完整反映医疗成本的科室;医疗技术类指为临床服务类科室及病人提供医疗技术服务的科室;医疗辅助类科室是服务于临床服务类和医疗技术类科室,为其提供动力、生产、加工等辅助服务的科室;行政后勤类指除临床服务、医疗技术和医疗辅助科室之外的从事院内外行政后勤业务工作的科室。由于床日和诊次、医疗服务项目以及病种的概念相对明确,因此,新制度没有对其进行专门的定义。值得注意的是,开展医疗全成本核算的医院,应将财政项目补助支出所形成的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摊销纳入成本核算范围。(2)科室成本核算。科室成本核算是指将医院业务活动中所发生的各种耗费以科室为核算对象进行归集和分配,计算出科室成本的过程。第一,要素费用的分配和科室成本归集。根据谁受益谁负担的原则,将医院服务过程中消耗的各项费用要素,按照用途进行归集,将直接归属于科室的支出归集到科室成本对象,从而形成科室成本。科室成本按照计入方法分为直接计入成本和间接计入成本。第二,科室成本的三级分摊及医疗服务项目成本核算。科室成本只是成本核算的基础,属于内部成本核算的范畴,而最终的成本核算对象则是医疗项目、诊次和床日以及各病种成本。一是按照一定的分配标准,将行政后勤类科室的成本向临床服务类、医疗技术类和医疗辅助类科室分摊。二是按照一定的分配标准,将医疗辅助类科室成本向临床服务类和医疗技术类科室分摊。三是按照一定的分配标准,将医疗技术类科室成本向临床服务类科室分摊,从而形成临床服务类科室的成本。(3)病种成本核算。以病种为核算对象,将临床科室归集的医疗服务项目成本、诊次和床日成本,再加上药品成本,向各病种进行平行归集,即可以计算出各病种成本。

参 考 文 献

[1]程薇.新《医院财务制度》下的成本管理.中国医院.2011(6)

上一篇:班徽设计大赛策划下一篇:大学语文答案a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