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在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中深度融合探究

2024-12-1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信息技术在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中深度融合探究(精选11篇)

信息技术在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中深度融合探究 篇1

——以高一语文《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为例 语文教育教学过程中使用的所有资源,都是对课堂效果的有效支撑。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现代信息技术已经快速占领了课堂教学的主阵地。不少学校在现代信息技术硬件上也提供了大力支持,这表明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学科教学已经成为教学发展的主要趋势。这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语文教学原有以教师、教材、课堂为中心的教学方式,从是而形成了更加生动、更加形象、更加积极、更加有效的教学方式。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教学手段进行授课,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而且能帮助学生理解教学中的难点,还可以更好地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

一、语文教育中信息技术的融合

(一)信息技术在语文课课前的准备

那么,怎样才能让现代信息技术更好地服务于我们的语文教学呢,这就需要两者深度融合,这里以高一语文必修一种《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这篇课文的教学了具体来阐述。在备课时要充分分析现有信息技术资源,结合本文的教学目标进行可操作性融合。最终使得信息技术为语文教学服务。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这篇文章是一篇记事写人的作品,是通过一次演讲的情景来表现梁任公的一些特点,一种情怀,并表达作者对老师的崇敬之情。因此,本文教学目标就是通过找出描写任公的语句,讨论和作旁注,领会任公的人物形象。教学重难点是通过分析梁任公先生演讲的内容分析理解作者心目中任公先生的热心肠,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根据本文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结合我校目前可以运用的信息技术资源,确定了本文的信息技术和语文教育结合的方式。即利用网络查询梁任公先生和梁实秋先生的信息,利用多媒体系统展示梁任公先生的插图,家庭情况;展示箜篌、桃花扇等文学作品的实物。利用影响和视频系统展示《桃花扇》选段、《少年中国说》选段配乐朗诵等。

(二)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应用

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的兴趣是求知的原动力,学生接受知识的速率和能力完全取决于学生对兴趣的大小。直观的形象比抽象的形象更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动态的事物比静态的事物更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动机,现代信息技术的多媒体是集图像、声音、颜色、文字为一体,同时作用于学生的大脑,易于形成鲜明的表象,能为教师进行教学创设一个更生动更有趣的教学情景,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1、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情景激发学生兴趣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从导入开始,可利用网络展示清华大学3D校园正门,感受清华大学校门的气派和校训的风采。引申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与梁任公先生的故事,再展现清华大学的课堂,引出作者梁实秋先生入学的场景。直观地为学生展现了清华,吸引了学生兴趣。

2、信息技术环境下的重难点引导学生理解、记忆

在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有些教学难点内容往往教师要花费很大力气去引导、去讲解,但教学效果常常不够理想。如果在语文课堂中巧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教学,不但可以增强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感知能力,还可以突破教学中的难点,使教师所讲授的内容由深入浅的帮助学生对难点知识进行理解、记忆。从而取得最理想的教学效果。《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中的教学重难点就是通过分析梁任公演讲的内容理解热心肠。而热心肠在我们的印象中却是“心肠好,喜欢帮助别人,也就是乐于助人”的意思。这需要通过分析梁任公先生的演讲内容,即:《箜篌引》、《桃花扇》、《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其中关于“箜篌”现在已经“失传”。学生根本不清楚那是什么乐器,因此通过多媒体展示这样的图片,展示近代箜篌的音频,对于吸引学生和学生理解有巨大的促进作用。通过观赏箜篌的演奏和聆听箜篌的声音,使得学生对箜篌那种空灵、虚渺、哀婉的声音有了直观感受,从而能体会这首诗歌的感情基调。而《桃花扇》中那种亡国之恨,只凭文本显然不能让这些生于安乐的孩子们明白。因此通过视频《桃花扇·哭主·胜如花》选段的欣赏,是学生能够感受主人公对于国破山河碎的那种痛心。

语文课堂教学中巧妙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中的多媒体进行教学,把一些学生难以理解的教学难点更具体、更清楚、更完整的展现给学生,这样即突破教学中的难点,又帮助学生理解、记忆了教学中的难点知识。

3、信息技术对语文教学效率的提升

高中语文教学内容多、节奏快,需要展现给学生的内容更多。如果语文教师按照传统的板书教学,显然不能满足学生学习的进度,也不利于提升教学的效率。《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的教学中,需要在两课时内讲解两首古诗,一部戏剧;要讲解演讲的知识,还要分析梁任公先生的人物形象,时间非常紧迫。而利用信息技术就能将一些抽象的概念直观地展现给学生,使得学生容易接受,这就提升了学习和教育的效率。

4、信息技术展现语文教学的美感 语文的审美教育是语文教学的目标之一。语文教材中有许多语言丰富多彩、生动形象、耐人寻味。根据课文需要选用相应的现代信息技术媒体,把学生带入特定的语言环境中,细细品味课文的语言美,让学生积极地接受语文审美的教育。《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一文中,描写梁任公先生讲解“但见黄沙弥漫,黄流滚滚,景象苍茫,不禁哀从中来”。如何体现这种场景,将壶口瀑布等黄河的视频展现给学生,就能理解那种“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执著。

二、信息技术与高中语文深度融合的注意事项

(一)提升信息课件的制作效率

信息技术虽然对高中语文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但需注意的是要充分显示出“运用了最先进的教学手段和工具”。但对于信息技术的掌握并不是每个老师都得心应手,有时候一个课件是花了几十甚至上百个小时的艰辛劳动弄出来的,效果当然才会显得好一点。这无疑是降低了效率和效益。因此提升信息技术的知识能力,是我们将信息技术和高中语文教学深度融合的先决条件。

(二)选择适合学生的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在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中深度融合探究 篇2

一、语文教学中信息技术应用的意义

培养学生准确地运用语文表情达意的能力, 单靠传统教学方式是无法满足语文学习需求的。现代信息技术在语文学科教学中的运用, 能很好地解决这一语文教学难题。它以声情并茂的影音材料, 辅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 创设丰富的写作情境, 借助互联网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语文学习资源, 从而弥补传统语文教学局限于课堂、局限于课本的缺陷, 能够为语文教育开辟一个新天地。

(1) 有利于丰富语文教学。教师在授课前, 可以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多搜索一些与课堂内容相关的教学信息, 丰富语文课堂教学内容, 开拓学生的视野, 提高学生对计算机信息技术的使用, 进而实现资源共享。在搜索过程中, 不仅可以让学生了解更多的语文信息, 还可以让语文课堂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学习语文的乐趣, 更愿意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

(2) 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传统语文教学中, 教师大多让学生朗诵课文, 或者先示范, 然后让学生跟着一起读。长期以往, 教学效率过于低下, 语文教学质量不高, 这就需要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在课堂上创设问题情境, 让学生主动思考问题, 带着问题去学习, 能极大地提高学习效率,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让学生学会带着疑问去学习语文知识,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3) 有助于增强信息意识。在小学语文课堂中, 教师可以用多媒体教学取代传统的黑板教学, 不仅可以节省课堂教学时间, 还可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让学生可以看到更加丰富多彩的语文信息。利用多媒体教学, 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信息技术的魅力, 用多媒体技术展现语文教学内容, 五彩斑斓的画面直接将学生带到课文的情境之中, 将语文知识更加形象, 直观地呈现给学生, 激发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学习欲望, 不断增强学生的信息意识。

二、语文教学中信息技术应用的策略

(1) 营造教学氛围。学生在语文教学中总是觉得枯燥乏味, 提不起学习精神, 这时教师就需要营造和谐幽默的教学氛围, 促使学生更加热爱学习, 更加愿意集中精力去学习语文知识。采用现代信息技术不仅可以让文章的情景再现, 还可以使文章内容更加生动形象, 真正营造出较好的学习氛围。例如, 在学习《月亮的心愿》时, 教师需要找到相关的语文教学题材, 让学生直观地看到这篇课文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 让学生理解月亮的心愿其实是小女孩的心愿。小女孩希望通过自己的照顾, 让生病的妈妈好起来, 虽然去不了郊游, 但是只要妈妈的病好了就是她最大的心愿。赞美这位小女孩关心父母, 体贴父母的好品质。通过信息技术可以将小女孩在床边照顾妈妈的场景展现出来, 会深深地感动着每位学生。

(2) 激发学生潜能。教师在开展教学时, 可以将信息技术与教学相融合, 将文章的背景生动形象地展现出来, 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让学生在观察图片的时候, 真正融入语文课堂中, 吃透语文教学中的重难点, 将抽象的内容更加具体化, 最大限度地让学生从多角度感受和理解知识, 增强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力, 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例如, 在学习《小蝌蚪找妈妈》时, 教师可以通过信息技术将小蝌蚪找妈妈的场景形象展现出来, 刻画出小蝌蚪找妈妈时的着急心理, 特别是在找妈妈过程中遇到的其他动物, 让学生真正理解小蝌蚪当时找不到妈妈的急切心情, 表达出小蝌蚪在找妈妈的时候一直坚持不懈, 努力寻找。教育学生做事情一定坚持下去, 切不可半途而废。教师还可以提问学生如果当时你是小蝌蚪你会怎么做, 真正激发学生的潜能。

(3) 创设教学情境。由于小学生处于特殊年龄段, 对形象直观的东西特别喜爱, 容易接受新鲜事物, 因此, 现代教学中多融入信息技术, 不仅可以将书本知识生动形象地展示出来, 还可以帮助学生创造出更多教学情境, 让学生在学习知识时, 可以更好地感受当时书本中的场景, 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知识, 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例如, 在学习《雪地里的小画家》时, 教师可以将课文内容通过图像的方式播放出来, 先让学生对文章内容有个直观的了解。之后让学生概括出文章的大意, 并学习和借鉴文章的写作手法, 用拟人的修辞方法描写动物, 增加文章的活力, 让学生更好地感受当时的场景。

三、结束语

总之, 将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有机融合起来, 能提高学生对语文知识的认知水平;学会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 能实现资源共享, 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思维。

摘要:在语文教学中深度融合信息技术, 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 加深语文知识的理解,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文章立足语文课堂教学现状, 从在语文教学中信息技术应用的意义、语文教学中信息技术应用的策略两方面进行探讨。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意义,策略

参考文献

[1]王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 2014 (34) .

[2]姜红.信息技术应用于语文教学的探究[J].广西教育, 2014 (09) .

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 篇3

下面我结合自己的实践谈谈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地深度融合的做法和效果。

一、利用信息技术作为演示的工具,设置情境,激发兴趣

利用信息技术作为演示工具,来呈现社会、文化、自然情境,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分析、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观察和思考能力。例如,我在进行选修4第四章第三节电解池一节的教学中,我利用信息技术向同学们演示了用动画模拟的电解氯化铜溶液时整个回路中带电微粒的移动情景,在此基础上,我让学生讨论总结以下问题:(1)电解过程中溶液中阴阳离子各向哪一极移动?(2)电子的流向是什么?(3)阴阳两极各有什么现象发生?(4)请写出电极反应方程式。在多媒体的辅助下,原先深奥难懂的微观理论,一下子变得浅显易懂,教学效果显而易见。

二、利用信息技术提供资源环境,开阔学生的思路,实现学生对事物的多层面了解

用信息技术提供资源环境就是要突破书本是知识主要来源的限制,用各种相关资源来丰富封闭的课堂教学,极大地扩充教学知识量,使学生不再只是学习课本上的内容,而是能开阔思路,了解各种观点。例如,我在进行必修1第四章第四节浓硫酸与铜反应的性质教学时,设计这样的问题:(1)铜与稀硫酸能否反应?与浓硫酸呢?(2)在进行铜与浓硫酸的反应时,你观察到什么现象?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3)铜与浓硫酸反应的原理是什么?之后,我让学生带着这几个问题进行合作探究实验,并告诉学生,如有疑问可以上网查找解释。学生带着问题进入实验室,从实验室出来,又满脸凝重地进入了微机室,当学生从微机室出来的时候,我看见他们脸上洋溢着会心的微笑,我知道他们找到了能够解释现象,说服他们的答案。

三、利用信息技术作为个别辅导工具,帮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收获

例如,我们使用的必修教材后均附有光盘,光盘内有实验、检测、精讲、电子书。在开学的第一节课,我给学生介绍教材内容时,就会把这一点告诉学生,希望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在适当的时候利用好这一个别辅导工具,使自己的问题得到解决。当然对于一些解决不了的问题,仍需要上网查找,或找老师指点。这样一来,学生学习的投入性提高了,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了收获。

四、利用信息技术作为辅助教学交流的工具,实现师生之间的情感与信息交流

利用信息技术作为辅助教学交流的工具,教师可以通过网络对学生提供指导,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向教师提问题或者交作业。例如,我常常在自己任课的班级建立QQ群,在节假日向学生发布作业、征集问题、回答学生各种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有时容量大时,我便在博客中予以解答。这样一来即使在假期,我和学生不能见面,也能进行情感与信息的交流,所以师生关系很融洽。另外,作为班主任,我也经常以发信息的形式,利用网络和家长之间进行沟通和合作。

总之,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中,教师成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学生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学生良好情操的培育者;学生成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和情感体验与培育的主体;教学内容以教材为主、并有丰富的信息化教学资源相配合;教学媒体既是辅助教学的工具,又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协作交流工具与情感体验与内化的工具。也只有这样,才会实现学科教学质量与学生综合素质的大幅提升。

参考文献:

何克抗.如何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使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真正产生革命性影响.课程·教材·教法,2014(2).

信息技术在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中深度融合探究 篇4

创建信息化特色学校,对于改革原有的教育模式,把信息技术和网络资源充分运用到教育教学工作中,运用到学校各方面工作中,加深全体师生对信息技术教育的理解和认识,培养师生的信息素养,培养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态度和价值观,进而推进素质教育具有重大的作用和深远的意义。

根据我校信息化的实际情况,特制定如下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创新学校管理机制,深化学校教育改革,以教育的信息化推进教育现代化的进程,结合我校教育实际,为了进一步提高我校教育信息化应用水平,提高全体教职员工教育信息化应用能力,使全体师生在信息化中受益,本着“总体规划、分步实施、关注重点、解决问题”的思路,实现教育信息的交互、共享、开放、协作、高效,以信息技术特色为学校工作的出发点,把培养和造就具有创新能力和人才,促进学生、教师、学校、家庭共同发展为归宿,沿着“信息技术特色——整体特色学校”的轨迹,走出一条内涵发展与外延发展相结合的信息技术特色办学之路。

二、工作目标

(一)普及教育信息培训,提高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二)将信息技术与校本课程进行深度整合,改革教与学的模式;

(三)通过网络进课堂实现资源共享,构建高效课堂。

三、阶段性目标

近期目标:按照我校制定方案,促进教师对信息技术与可持续发展思想的进一步理解和认识,成立信息化领导小组,加快我校信息技术研究再上新台阶。

阶段目标:在原有工作和进期目标的基础上,成立建设一支具备信息化素养的骨干教师队伍,深入挖掘校本课程资源建设,继续深化信息技术与校本课程全面有机整合,进一步提升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和可持续发展的素质和能力,不断完善校本课程资源库建设,形成一个具有民族特色的,丰富内涵的校本课程资源库。

远景目标:在审视信息技术发展的形势下,在带动、平衡信息技术发展的远景目标情况下,有效利用校本课程资源库,通过网络实现资源共享,构建高效课堂。进一步加强和优化校本资源建设、教育信息化队伍建设、教学应用示范建设和区域远程教育、构建网络化学习型区域建设。

四、建设和应用的具体内容

(一)前期调研

根据学校的软、硬件配备条件和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初步提出在教与学过程中充分应用信息技术的要求,制定可行性计划和具体实施方案。

(二)资源库建设内容规划(1)民族礼仪文化(2)民族风俗文化(3)民族服饰文化(4)民族饮食文化(5)民族历史文化

(三)建立校本课程资源库,构建资源共享平台

(四)对教师进行技术支持

六、预期效果

(一)教师方面

课前多方面整合教学资源,课上应用信息技术启发学生思维、扩充教学容量、提高教学效率,课后利用网络平台加强与学生的交流,不断提升业务水平。

(二)学生方面

能利用网络平台登陆资源库自主学习,实现与教师的有效互动,提高学习的针对性,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探究性学习的能力。

(三)总体效果

全面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创造浓厚的教学研究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我校素质教育水平,创新教育教学模式,努力探索信息化教学的新规律。

七、实施阶段 准备阶段:(2012年12月——2013年1月)建立组织机构,制定实施方案,并完善管理制度。

形成阶段:(2013年3月——2013年7月)完成硬件配备,进行教师培训,搜集整理校本课程资源,逐步建立资源库,形成初步构架。

应用阶段:(2013年9月——2013年12月)利用信息技术深度融合教育教学的新模式,进一步完善资源库建设并有效使用,将信息化工作常态化。

八、组织机构 信息化领导小组: 组 长: 副组长: 成 员: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 篇5

“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是教育信息化工作的重要理念,运用信息技术提高学科教学质量是教育现代化的必然选择。

经验1:其他学科整合信息技术,让丰富的其它多学科教育资源深度融合信息技术,使我校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走出一条新路子

讲到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我们一般都是把信息技术应用于其他学科,去整合、服务其它学科,可以反过来用,让其它学科知识来整合信息技术,让信息技术的教学在应用中来学。举一个例子:在学习DreamWeaver网页制作的教学中,我们以探索“负荆请罪”这个成语的真实来源为主题,制作一个成语学习网站。对这个成语的一般解释,是指廉颇背上背着荆棘去请罪,但现在有一些新的解释,不是这样,而是手抱着荆棘。同学们对此很感兴趣,马上去搜索、查询、咨询老师、讨论,想得到合理解释,最后以“负荆请罪”这个成语拓展出非常多的成语典故、历史事实、古文字知识等等,还有同学用Flash或Photoshop软件模拟这个成语的场景,效果非常好。网页内涵丰富,关键是把语文、历史等知识融入到网页、图片处理的学习中,学生至始至终兴趣高,创作热情高涨,作品成果好,达到非常好的教学效果,让我们感受到其他学科整合信息技术的“甜头”。通过这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到,在信息技术的教学中融合进其它学科知识,可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创作欲望,学生有成就感,提升了信息素养,培养了学生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信息技术的教学在应用中得到了品味提升和内涵的丰富。

经验2:我校在开展中小学班级创新教育实践过程中,机器人教育、3D设计与打印尝试学科的融合,取得很好的研究效果

我校在开展的《基于创新课程实验室的中小学创新教育研究》实践中,我们坚持班级全体学生参与,把“能力风暴”机器人作为班级创新课程的主要教学、操作设备。同时配置了乐高机器人、智慧天下机器人、纳英特机器人。让学生了解不同品牌的机器人设备的相同与不同之处,对比、求异,让学生思维发散开去,“深度”动起手来,本学期,在给学生讲授基本搭建、基本传动的知识时,我们邀请物理老师进入课堂,给学生分析力的关系与原理,搭建的优化设计等知识,让学生把每个问题尽量弄清楚,搞透彻。物理与机器人的融合,使我们的创新课堂变得生动、形象,丰富了创新课程内容,学生轻松掌握关键的、难点知识。在今年机器人比赛中我们取得多个特等、一等奖,这就是机器人教育走出本学科,与其他学科融合的最好体现。

数学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 篇6

合肥市淝河小学 谢静

[摘要]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特别是近年来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对传统的教育方式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以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融合了图片、影像、声音等多种媒体方式,改变了传统单一的教学方式,使知识的传递更加多元化。不断加快信息技术和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成为现代高等教育的必然。信息技术和学科教育的深度融合使信息技术、信息工具及资源和课堂教学内容实现有机的结合,从而更好地完成课堂教学的任务。通过充分地利用信息技术和资源,可以使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科学地安排各个环节和内容,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字]信息技术 课堂教学 深度融合

一、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教学深度融合,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学习兴趣与学习动机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源泉,如果解决了动力不足或动力缺乏问题,那么学生的学习障碍就几乎解决了一半。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教学整合在解决这个难题上发挥了很大的优势。在数学教学中,不仅有数、式的变换,更重要的是一些“形”的变换。利用多媒体技术,把复杂的数学问题具体化、简单化,同时把数学中的对称美、和谐美和曲线美展示给学生,让学生领略到数学学习中的无限风光,激发学生探究学习的情趣。利用情境调动学生的潜能,使有意识的学习活动和无意识的学习活动相结合,不仅丰富了教学内容,也活跃了课堂气氛,还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求知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使用信息技术教学后,学生学习的兴趣与日俱增,在课堂上注意力明显提高,对教学信息的反馈比较积极,增强了学习的主动性。

二、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教学深度融合,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如果过分依赖学习者的经验或感性世界,即纯粹的经验堆积,而不是通过认识活动对经验进行加工,那么学习将会出现危机。因此必须重视人的思维教育。在教学过程中,解决这种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实际与理论间的矛盾,利用信息技术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技术能使学生获得极为丰富的、生动形象的感性知识。例如,教学“平行四边行面积的计算”,首先让学生用数方格的方法初步感知平行四边形与长方形的联系,再在多媒体计算机上动态演示,用“割补法”推导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过程,引导学生有序地观察演变过程,让学生在观察平行四边形至长方形的转化过程中,理解“长方形的长和宽分别相当于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长方形的面积就等于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最后要求学生仿照图的方法剪一剪,拼一拼,整个过程演示与讲解、观察、操作融为一体,从不同的角度丰富了学生的感性认识,为学生准确地理解和掌握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教学深度融合,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现代教学认为,创新培养的最好场合和手段应该是日常教学活动,信息技术课是一种最能体现信息潮流的课程,在目前,也十分贴近学生的生活,在学生基本掌握计算机的性能之后,便可适当布置一些创造性的作业,让有条件的学生在自己的家用电脑上,回家独立作业,会产生令人意想不到的效果。在圣诞节、教师节、春节等,学生通过家用电脑发送卡片,这些卡片中,有的可以充满着幽默风趣的话,有的还可以制造出简单的动画,这些知识我们平时都没教,但学生通过自学或家长的指导都制造出来了。这样,学生的爱好、特长得到了充分发展,兴趣也得到了巩固。

四、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教学深度融合,可以培养学生个别化、协作学习的能力

信息技术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开放性的实践平台,利用它实现相同的目标,我们可以采用多种不同的方法。同时,课程整合强调“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教学目标固定后,可以整合不同的任务来实现,每一位学生也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工具来完成同一个任务。这种个别化教学策略对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进行因人而异的学习是很有帮助的。在现代学习中,尤其是一些复杂问题的解决、作品评价等认识,要求多个学生能对同一问题发表不同的观点,并在综合评价的基础上,协作完成任务。而网络正为这种协作学习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学会合作与交流是知识经济时代社会发展的需要,人与人之间越来越需要沟通与互助,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会合作与交流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课题。因此,在教学中经常给学生提供合作与交流的机会。在学生“自主探索”的基础上,利用多媒体使资源共享,组织引导学生合作和讨论,让学生在共同探讨中学习别人的方法和想法,表达自己对问题的看法。在讨论中交流,在合作学习中完善、提炼和概括知识,使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认识数学,学会在合作学习与交流中取长补短,集思广益,拿他人的经验为已用。

五、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教学深度融合,可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信息素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要素,其中,信息处理能力是重要的一种能力。基于网络的数学课程教学,所选择的学习素材附带一定的情景或背景,学生通过网络收集提取有关素材,对相关素材进行分析、研究和比对,通过实验、观察、类比、联想、交流和讨论,最后归纳、综合,实现意义建构。教师的角色和行为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教师不再是主要的信息源,他是教学活动中的导航者、设计者和帮助者。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是知识的探索者。

参考文献

[1]《新课程(下)》,2013年第10期

经济数学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探究 篇7

一、将现代信息技术与经济数学的课堂教学深度融合

第一, 适当地应用现代化信息技术, 使得经济数学的课堂教学质量得以提高, 更有利于经济数学与金融专业课程的有效结合。经济数学是金融类高等院校各专业必学的基础课程之一, 它与金融、会计等各种经济类专业课程紧密结合, 是学好金融类专业课程的基础, 所以, 金融类高等院校的学生学好经济数学这门课程是十分必要的。长期以来, 经济数学的课堂教学主要是通过教师运用形象的、精准的语言来表达数学思想, 为了使学生能够理解晦涩难懂的数学定义、定理等知识, 还要配合适当的符号、图形等特殊的语言, 使表达直观、形象、具体。这就使得在经济数学的课堂教学过程中, 只靠单一的语言信息来传授数学信息, 是不能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的。这也恰恰决定了在经济数学的课堂教学中, 不但要书写大量的板书, 还需要大量的绘图, 例如在二重积分求体积的讲解中, 曲顶柱体的立体图形必须要绘制大量的三维立体图形, 这些都需要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在黑板上完成, 这既浪费了课堂大量有限的时间, 又增加了教师教学的难度, 同时对老师的教学技能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给老师的授课带来了很大的难度。若此时教师采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教学手段, 在备课时, 利用电脑软件以及三维动画软件, 事先将课堂教学中要用到的图形做成教学课件或者幻灯片, 在课堂上直接播放就可以了。这样既可以节省大量的时间, 又减轻了老师的负担, 同时也使得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更清楚、直观, 教学质量必然得到提高。另外, 在金融类院校的经济数学的教学中, 为了将经济数学与金融专业课程有效结合, 以培养经济类“应用型”优秀人才, 不可避免地要引入大量的金融类经济实例, 但大多数的经济实例规模比较大、数据参数比较复杂, 要想成功、有效地引入这些经济案例, 就需要利用电脑信息技术对其进行参数简化以及必要的参数运算。例如, 在很多的经济数学模型中都会用到线性方程组的概念, 而线性方程组的求解最终都归结到矩阵的初等变换及行列式的计算, 在遇到比较复杂的矩阵及行列式的计算时, 应用现代化信息技术, 将数据输入到计算机专用软件中, 问题就轻松地得到了解决。

第二, 适当地应用现代化信息技术, 将教学内容与教学思想动态地表达出来, 并使之与金融专业课程有效结合。经济数学研究的对象是金融专业知识中变化的量, 也即经济数学的教学思想中必定包含着不同的动态的变化的量。其次, 大量的经济、金融理论以及金融现象中都存在着很多动态变化的过程。例如, 在讲解微积分中导数的概念时, 就需要用到动态的变化的图形将“当切线与割线重合时”表达出来;有时在教学中引入的大量的经济案例也需要动态地表达其参数不同时期的变化规律, 这些都需要用动态的图形、变化的数据来表达其变化的过程。长期以来, 传统的教学方法无法将这些动态、变化的过程表现在课堂教学中, 老师只能在课堂上用语言来描述这个动态变化的过程, 而无法让学生真正、直观具体地感受到这个过程。由此, 使得学生对数学概念理解得不透彻, 不深刻, 甚至产生错误的理解, 这也必将影响到教学的效果。而这时, 在经济数学的课堂教学之前的准备中, 我们适当地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 即利用多媒体技术和数学专用计算机教学软件, 将这些动态的变化过程制作成动画, 从而在课堂上动态地将这些过程呈现到学生的面前, 使抽象的理论概念变得生动、直观和具体, 学生看了之后一目了然。此外, 还可以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 将大量的动态的金融案例引入到经济数学的课堂教学中, 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经济数学与金融专业知识的密切联系, 从而还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经济数学的积极性, 同时, 也大幅度地提高了金融类院校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另外,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将稍纵即逝的数学演示现象进行慢镜头回放处理, 学习效果自然会得到很大的提高。

第三, 适当地应用现代化信息技术, 完善经济数学习题课的教学。众所周知, 经济数学的学习必须通过大量的练习才能扎实地掌握。按照传统教育方式, 在课堂上有一少部分的课堂练习时间。但由于时间及环境的限制, 也只能照顾到一少部分同学的接受能力, 满足这一部分同学的要求, 而其他大部分同学的要求, 以及大部分的经济应用案例的习题, 没有办法, 也没有时间在课堂上充分地给与满足。但如果我们在经济数学的习题课教学中适当地使用现代化信息技术, 例如, 教师在经济数学习题课教学时, 事先利用课件制作软件, 设计制作出适合各种层次学生、各种专业学生使用的, 能与金融专业课程有效结合的习题库以及习题评价系统, 然后在课堂上和课后, 学生都可以在有网络连接的教室里, 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选题练习, 并通过电脑评价系统来考察自己对知识掌握的情况。当遇到不解的问题时, 还可以通过互联网及时地向老师进行反馈, 或和同学一起共同探究。由此, 使得学生学习经济数学主动性大大提高, 同时, 自主学习和实践应用的能力也得到了大幅度的增强。

二、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 实现课堂教学与网络自主学习的有效整合

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和计算机应用软件的不断更新, 网络技术走进校园, 走进千家万户, 而网络教学作为一种重要的、新兴的学习模式, 也已经逐渐地走入了学生日常的学习生活中, 同时也为高校学生的学习建造了一个无限广阔的平台, 使得学生对知识探究的愿望在校园得以实现。利用互联网, 教师可以创建自己的教学网站、教学网络平台, 使之成为学生学习经济数学不可或缺的第二课堂。

第一, 适当地应用现代化信息技术, 提高答疑解惑的效率。在传统教育模式下, 当学生在经济数学的学习过程中遇到疑惑时, 只能由老师或者同学之间当面现场解决。由于受课堂上时间的限制、教学内容的限制, 很多时候在课堂上, 老师没有时间或者没有办法解答每一个学生的所有疑问, 只能解决一些普遍的问题。这势必影响了学生学习经济数学的积极性。而采用现代教育技术这些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不论是在上课时间还是在业余时间, 不论是在校园内还是校园外, 学生们都可以通过到图书馆、信息技术中心等有互联网的地方, 把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疑惑及时地通过互联网与老师和同学进行探讨、研究, 使问题得以解决。同时, 学生还可以通过互联网查找自己需要的资料, 登录教师的教学网站, 下载教师为学生们提供的教学资料、电子教案, 完成老师为学生精心设计的作业等, 并通过电子邮件、网上教学论坛等方式相互探讨与沟通。由此不仅问题可以得到及时解决, 同时也大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第二, 适当地应用现代化信息技术, 使得经济数学的实验教学得到加强。从实际意义上看, 经济数学是金融类院校的一门应用面很广泛的基础学科, 它是一种解决经济类实际问题的重要工具, 学生对利用该数学工具解决经济实际问题要有基本的认识, 并且只有真正地掌握这种数学工具, 才会在遇到问题时自觉地使用该数学工具, 如果学生在经济数学的实验教学中, 亲自体验用数学工具解决经济问题, 参与解决理论和实际问题的全过程, 学生才能深刻体会到经济数学解决经济问题的巨大能力。由此, 可以看到, 经济数学的实验课程对学习经济数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从经济数学的教学角度上讲, 经济数学的教学中永远存在着抽象与具体、逻辑与直观的矛盾。过于重理论学生不容易理解, 也不会应用。而要想感性地讲解数学知识就必须借助于多媒体强大的计算和图像功能, 利用数学实验的方法, 使得理性与感性得到完美的体现, 使得学生理解数学概念、领会数学方法, 使得数学的理性得以升华, 使得经济数学的教学比传统教学更加清晰明了。

第三, 将计算机软件与经济数学知识进行有效的融合, 建立金融类数学模型, 培养学生的应用、创造能力。目前, 在经济数学的教学课堂上, 仍然延续着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学模式, 学生们一如既往地按照老师们已经安排好了的学习方式进行学习, 而很少思考发挥一下自己的主动性。对此, 加强实践课的教学势在必行, 让学生利用计算机与所学的经济数学知识进行数学建模的训练, 如经济学方面的投入-产出数学模型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这样学生就可以在自己构建起来的数学环境中进行探究, 从而提高学生解决经济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应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应注意的问题

将经济数学的教学与现代化信息技术进行深度融合的教学模式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较, 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 但并不是说完全摒弃传统的教学方法, 而是要将二者进行有效的整合, 在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时要注意以下问题:

第一, 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应用适当。在很多时候还需要黑板和粉笔的配合教学, 才能完美地完成教学任务。

第二, 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应用要从本质上进行改变。目前, 有很多教师的电子教案只不过是原来手写文本的复制, 最多是在原有的教学内容上添加了几张扫描的图片或插图而已, 这样的改变反而影响了数学的课堂教学效果, 使得学生学起来更吃力, 因此, 为了优化经济数学的课堂教学, 将其与金融专业知识有效结合, 应该从本质上利用现代的教育技术, 并不仅仅是形式上的改变。

第三, 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应用要适度。不能由于现代信息技术的使用, 而忽略了对学生的人文关怀, 包括对学生心理、生理及情感的关怀。

总之, 在经济数学的课堂教学过程中, 应用现代化信息技术, 推动信息技术与经济数学教学的深度融合, 可以提高学生应用所学数学知识分析经济问题和解决经济实际问题的能力,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经济教学的教学质量。

摘要:现代化信息技术教育环境, 特别是网络信息环境对金融类院校经济数学的教学和学习带来了巨大变革,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在网络环境下进行经济数学课程的“教与学”已逐步从教学的辅助地位上升到教学的基本形式, 教师也逐渐由“知识传授者”向“引导者, 促进者”转变。本文结合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与发展以及经济数学教学课程的教学现状, 提出在教学中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优化金融类院校经济数学课程的教学, 将经济数学与金融专业课程有效结合, 完成培养综合素质高、应用能力强的创新型人才的总目标。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经济数学,金融专业课程

参考文献

[1].李克东, 何克抗.计算机教育应用与教育革新——97全球华人计算机教育应用大会论文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7.

[2].杨东升等.现代教育技术与数学教学改革探讨[J].高等数学研究, 2001 (9) .

[3].何克抗.E-learning与高校教学的深化改革[J].中国电化教育, 2002 (2) .

信息技术在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中深度融合探究 篇8

一、我国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的基本定位和思路

自2010年始,教育部就密切关注以视频公开课和慕课为代表的在线开放课程发展态势,组织考察团调研国外高校慕课及慕课平台建设情况,积极推动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与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大讨论。在多年教学改革、精品课程和精品开放课程建设成果的基础上,经过深入调研、专题研究、广泛讨论和在高水平大学试点,我们逐步形成共识——我国的慕课建设,要走符合中国国情的在线开放课程发展之路;我们必须主动适应学习者个性化发展和多样化终身学习需求,立足自主建设、注重应用共享,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在线开放课程体系。具体来讲:一要促进高校教学改革。发达国家的慕课应用对象主要定位于社会学习者以及扩大高校影响力,只有极个别学校用来激励校内

张大良,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教学改革。我国在线开放课程,一开始就定位于共享校际优质教学资源和突破“满堂灌”的传统教学模式,推进高校教学内容的革新、教学方法的改进和教学方式的变革,在此基础上,兼顾社会学习者利用互联网在线学习。二要多模式建设与应用。我国在线开放课程借鉴了发达国家慕课的“大规模”等优点,以弥补我们优质课程资源不足的问题。同时,由于我国区域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差异较大,不宜采用统一模式。因此,我国在线开放课程的发展模式采用以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为目标,“大规模开放”和“小规模定制”并重的多种发展应用模式,我们更为注重的是适应互联网原住民学习习惯的课程体系塑造、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三要适应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需要。发达国家的慕课主要采取线上“人机对话”教学方式,缺乏教师与学生面对面沟通的育人功能。我国的在线开放课程,主要采取线上知识学习和测验、线上师生互动及生生互动讨论、线下翻转课堂引导讨论、线下辅导及线下考试等线上线下互动混合式教学,在弥补传统教学短板的同时,尽可能弥补在线课程的特有缺陷,强化育人功能特别是师生面对面的情感交流,强化对学生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法治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四要建设、管理两手抓。我们高度重视课堂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中的意识形态安全问题,严格按照《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用与管理的意见》(教高[2015]3号,以下简称《意见》)要求,加强管理和防范,明确责任主体,谁建课谁负责,谁发课谁负责,谁引进课谁负责,谁选用课谁负责。

二、我国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工作成效与经验

通过近5年的努力,我国以慕课为代表的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大步快进,在课程研发和制作、平台在线课程建设应用、共建共享运行机制、教学管理制度创新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绩。归纳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研究制定了《意见》。在前期开展以视频公开课和资源共享课为主的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建设与共享、支持“985工程”高校率先试点建设慕课基础上,分析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2015年4月印发了《意见》,提出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在线开放课程体系和课程平台,以“高校主体、政府支持、社会参与”为方针,着力推动我国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走上具有中国特色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意见》强调立足自主建设、注重应用共享、加强规范管理三项原则,明确主体责任和七大任务,要求相关部门和高校建设好、应用好、管理好课程和平台。

二是我国已经建成若干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在线课程公共服务平台。高等教育出版社“爱课程”网“中国大学MOOC”、清华大学“学堂在线”、上海交通大学“好大学在线”、北京大学“华文慕课”等课程平台已成为国内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在线课程公共服务平台。这些平台服务于高校本科、研究生、高职教育教学和社会学习者学习,已经赢得我国高校和社会的广泛认可。

三是慕课上线数量持续上升。已经实现手机与电脑同步收视慕课,几大平台陆续开设的以“985工程”“211工程”为代表的高校慕课课程超过700余门,择优引进或链接境外课程近600余门,高校和社会学习者选课数超过1950万人次。

四是校内、校际课程共享与应用模式不断创新。与国外慕课主要在互联网上开放共享有所不同,“中国式慕课”重在“建以致用”,定位于高校线上与线下、课堂与实训、院校教师与行业专家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同时兼顾社会学习者利用互联网在线学习。现已涌现出“东西部高校共享课程联盟”“地方高校UOOC(优课)联盟”“中国高校计算机教育MOOC联盟”等校际协同创新联盟;近40万人次学生已获得线上线下结合学习的慕课学分;“爱课程”网“中国大学MOOC”和“学堂在线”为不同类型、不同层次高校的教学需求,提供了一批小规模定制的在线课程(SPOC)。

五是研究工作与建设工作齐头并进。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中心设立“爱课程中心”,高教司委托清华大学成立了教育部在线教育研究中心,上海交通大学成立了慕课研究院,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教学研究分会和信息化教育分会组建“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工作组。这些研究机构受高教司委托,分别开展了在线课程学分认定与管理工作的现状以及重点难点问题调研、国内慕课平台运行状况调研、中国互联网学习者学习各类在线课程情况调研等。

六是中国慕课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在2015年举行的“全国教育信息化应用展览”上,我代表教育部高教司向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伊琳娜·博科娃介绍了中国慕课的发展情况。在国际上,我国8所高水平大学建设的125门优质课程已陆续登陆国际知名慕课平台。

近年来,慕课等在线开放课程带来教学、学习方式的变革,受到了学习者的热捧。手机与电脑同步收视,万名学子同上一堂“中国式慕课”,优秀教师、院士、专家线上与线下结合讲授思想政治理论课、军事理论课、公共基础课、专业核心课,新颖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重构的课程内容、高水平的讲授、见面课以及加入了助教的互动讨论形式,受到“互联网原住民”——学生的普遍欢迎。

从一系列师生座谈会以及各课程联盟反馈的材料来看,课程应用成效显著。多所高校对慕课混合式教学班与传统教学班学生统考成绩对比分析表明,前者较后者成绩提升明显,特别是因网上学习具有自主性、可重复性,学习基础薄弱的学生(如留学生等)学习成绩得到大幅提升。慕课主讲教师在谈及在线开放课程的应用成效时认为:(1)课堂转起来了,“中国式慕课”突破了传统教学模式,实现了课前学习、课上讨论的课堂翻转;(2)学生动起来了,教学互动计入学生成绩促使学生积极参与网上学习社区讨论和翻转课堂学习讨论;(3)教师教学方法活起来了,最大亮点是教师引导下的线上线下小组讨论,生生互动、师生互动,教学相长;(4)思政课等课程教学功能强起来了,利用慕课视频、直播课堂等形式,多位名师、名家授课和主导的讨论,强化了与学生思想实际相结合的育人作用。

同样,混合式教学也得到了学生的认可。学生认为,慕课学习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不懂的地方可反复学习,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可通过网上发问、网上同学之间互相解答及时得到解决,这优于传统教学方式;实验教学环节可先通过慕课反复预习,大大提高了实验室的实验效率;通过翻转课堂、角色扮演,护理学等应用技能性较强专业的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刻与全面。学生期待有更多且系统完整的专业核心课能以慕课形式及时推出。

回顾几年来我国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用与管理,有许多宝贵经验值得我们认真总结。

一是各级领导重视,多部门协调一致。从党和国家领导到教育部、有关部委、各省市教育行政部门和高校领导,都高度重视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用与管理工作。在调研分析、深入研究国际上慕课产生与发展趋势等方面,有关部委(教育部、国信办、外交部及驻外使领馆、发改委、财政部、科技部等)积极支持配合,为确定我国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的总体思路、顶层设计、实施计划等都提供了有力保障。同时有关机构、教育领域企事业单位、互联网企业和媒体积极参与其中。

二是先行试点、稳步推进。以我国高水平大学为主先行试点,选择名师、名课,试点开展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和应用,在认真总结试点经验,优化充实后进行面上推开,引导其他高校稳步推进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和应用工作。

三是建以致用,注重实效。在支持高校进行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的同时,鼓励高校在校内开展多种模式的有效应用,鼓励课程在有需求的高校跨校应用,防止出现重建设轻应用、重自用轻辐射、重过程轻效果等现象,确保优质在线开放课程得到广泛共享与应用。

四是管理创新、制度保障。参加课程建设和应用课程试点的高校结合在线开放课程的研发建设、教学实施、学习认定等重要环节,制定了相应的政策制度,充分调动课程建设团队的建设服务积极性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五是社会参与、服务高效。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用是高校、教师、资源和教学活动组成的一个体系,课程平台建设和服务至关重要。目前由高校和社会参与建设的课程平台是我国在线开放课程的主体,它们在技术、服务、大数据研究应用等方面努力满足高校需求,力保在线开放课程的有效应用。

六是质量至上、塑造品牌。从目前情况看,课程建设高校和平台建设单位能严把课程内容质量、教学活动质量和信息安全关,并针对质量和安全,采取了严格的课程审查、编辑、纠错、网络安全等制度化措施,努力打造我国在线开放课程品牌。

七是宣传引导、营造氛围。几年来,各级教育行政部门、高等学校、研究机构、学者专家、课程建设与应用者、媒体和社会力量多方联动,通过多种渠道,采取多种方式,向学校、师生和社会客观宣传,充分展示我国在线开放课程建设思路、理念和建设成果,为在线开放课程营造了良好的发展生态。三、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发展需要进一步破

解的突出问题

以“慕课”为代表的在线开放课程的产生、发展和应用,对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产生了深刻影响,已经开始突破现有教学模式,促进教学方式方法和学习方式朝着教学方式混合化、教学资源开放化、学生学习个性化、学习过程社会化方向转变。现代信息技术与高校教学深度融合,也引发了教学组织模式和教学服务模式的创新,必将有力推动教学改革,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促进教学质量持续提升。

当前,我国在线开放课程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它既有明显优势,也有一些不足。

一是教学观念转变还不到位。在一定程度上,在线开放课程快速发展正在倒逼我国高校必须走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要求我国高等教育管理者和广大教师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秉承“开放”“共享”的理念,以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为中心,注重互联网时代新的教育信息化观念、理念和能力的提升,勇于打破传统做法,重塑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方法,因课制宜,改革甚至颠覆传统的教学模式,不断凝聚共识、集聚优势,全面提高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

二是慕课教育模式尚未取得明显突破。慕课热潮来袭后,迅速受到社会的热捧,“高等教育教学颠覆”“高校围墙拆除”“高等教育革命”等观点也伴随着慕课的扩大传播效应不断出现,但从目前情况来看,慕课等在线开放课程的应用尚处于探索阶段,规模较小,教学模式尚未取得明显突破,未能在面上促进教与学的变革。在线开放课程如何在遵循教育教学既有规律前提下良性发展,不固守传统观念和做法,也避免唯技术论,促进具有实质性内容的教育教学改革,服务人才培养,这些都亟待客观分析、研究和探索。

三是相应的教学管理制度尚未形成。在线开放课程在教育教学中的多种模式应用,无疑对高校的现行学籍管理、学位授予、学分认定、课程管理、学费缴纳、平台选择、教师工作量计算及考评等管理办法或规定提出了新的课题。为实施线上线下互动混合式教学和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用提供制度保障,已成为在线开放课程良性发展的关键问题。因此,要加强教学管理制度建设,还要提升防渗透能力和竞争能力。同时,要推动更多中国优质慕课走上国际课程平台,增强中国慕课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

四是教学支持服务水平亟待提高。慕课的出现,使得传统的政府、高校和师生关系发生变化,出现了包括课程平台以及课程建设团队在内的支持服务方。当前支持服务从整体而言,尚不能满足深度开展教与学的需求。北京师范大学与MOOC学院刚刚联合发布的《中国MOOCs建设白皮书》,主要是针对网上学习者学习数据作分析,虽然不能完全反映混合式教学效果(混合式教学或许可以弥补一些不足),但暴露的问题,也应引起我们的重视。比如,白皮书显示96%的课程仍然是讲授式的学习路径,探究式课程寥寥无几,说明目前学习路径仍然十分单一。白皮书还显示,课程总体交互水平偏低,这说明课程团队支持服务未到位。此外,学习目标、学习资源、学习活动和学习评价的关联度不高,这说明我们的课程团队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设计尚不完善,教学改革力度和深度还不够,学习支持服务还不够深入、个性化,平台探究式、互动式学习技术开发支持不足。我们需要支持服务方加强与高校及师生的沟通,强化支持服务,开发并提供更多个性化精准服务。我们还需要在线开放课程应用产生的大数据有效应用于我们的教学过程、教学评价、教学研究、政府决策,同时,要求平台有效保障这些大数据的安全。

五是我国在线开放课程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尚未形成。就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和应用而言,课程内容是核心,教学设计和课程资源是基础,共享应用是目标,这些既要发挥高校和教师及社会参与的积极性,又需要发挥政府相关组织机构的积极性,做到集聚各方优势,构建良好生态系统,才能实现我国在线开放课程的可持续发展。

四、下一步工作举措

一是教育部正在研究制定《关于加快高等教育学分认定和转换制度的意见》,并开展试点,重点总结、规范、提炼各地高校学分认定和转换的做法,推动各类高校之间学分认定和转换。同时,在教学改革专项中明确要求,“高校要切实采取措施,将教师建设和应用在线课程合理计入教学工作量,将学生有组织学习在线课程纳入学分管理,实施课程建设、质量审查、课程运行保障和效果测评”。

二是做好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的认定工作。今后5年,将认定3000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2016年已启动认定标准的制定和第一批课程认定工作。同时,重点支持若干在线开放课程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为高校师生和社会学习者提供优质高效的全方位、个性化服务。进一步规范慕课的引进和对外推广,尤其要规范课程审核工作程序。

三是推动承担对口支援任务的高校,探索通过在线开放课程支援西部受援高校,使受援高校积极应用在线开放课程。委托教指委等专家组织和有关机构,开展现代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的课程体系重塑、教学内容更新、管理机制创新等理论研究和实践,加强交流和宣传推广,推动在线开放课程的广泛应用。

四是加强专项培训。2016年纳入教育部教育系统干部培训计划的有3个班,在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中心协助下,已分别在杭州和西安开设了两期培训班,培训的主题是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用。今年下半年将在华中师范大学安排一个研讨班,主题是“互联网+”与高等教育教学创新。我们办培训班和研讨班的目的,就是要促进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和高校领导加深理解、提高认识,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和办法,着力推进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与应用。我们也鼓励课程建设高校、课程平台对高校相关教师开展更加广泛的培训工作。

五、几点要求

在互联网背景下,衡量学校的课程是不是精品,衡量平台上的课程是不是精品,衡量平台的服务是否优质高效,评价方式将是多元的,专家评价和用户评价同等重要,我们要坚持“先建设应用,后评估认定”的基本方略,确保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和应用质量。希望各地各高校围绕提高质量这个主题,做好几项工作。

一要进一步提高认识。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是必然趋势,地方教育行政部门、高校领导要尽快提高认识,行动起来,抓住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与应用机遇,否则我们就会丧失机遇,在竞争中落伍。目前我国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与应用尚未形成量大面广之势,即使在课程应用学校也处于试点阶段,还没有大规模推开。这其中原因很多,有的原因与我们校长的认识有关。据了解,有的校长担心外校慕课入校会影响本校教师的饭碗,拒绝使用外校优质课程;有的校长重建设轻应用,片面追求“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这块牌子,忽视引进应用优质在线开放课程,因而学校相关政策不到位,导致教师积极性不高,优质在线开放课程在学校得不到广泛应用。希望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做好所属区域在线开放课程建设规划,依据本区域高校、专业和教育实际与特色,组织建设优质在线开放课程。区域内高校,要积极参与课程建设与应用,发挥地域共享便利的优势,在教育教学中切实推进在线开放课程的应用,扩大优质课程资源覆盖面。

二要加强培训。教师是实施教学活动的主体。要充分发挥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作用,开展各类培训,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与教学研究能力。要将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与学科教学培训紧密结合,增强教师在信息化环境下创新教育教学的能力,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促进在线开放课程教学内容重塑、教学方式方法改进。一方面,要建立健全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将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作为职务评聘和考核奖励的必备条件,使信息化教学真正成为教师教学活动的常态。另一方面,要择优选择学术水平高、教学能力强又经过信息技术培训的教师建设在线开放课程,发挥示范引领作用,避免唯技术论的低水平课程出现。

三要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改进管理方式,主动服务师生。高校要更新管理理念、完善管理体系、优化管理流程,健全服务师生至上的个性化、精细化、精准化和智能化的管理机制,要以在线开放课程为抓手,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对现行学籍管理、学位授予、学分认定、课程管理、学费缴纳、平台选择、教师工作量计算及考评等管理办法或规定进行全面修订,为实施线上线下互动混合式教学和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用提供制度保障。

四要采取有力的相应政策措施,激励和调动广大教师参与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用。教师是教学的实施者,是教学之魂,是所有教学资源贯穿、集成和系统化应用的核心。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应用对高校教师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要鼓励教师以开放的胸怀顺应时势,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推进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方法变革,优化教学设计,重塑课程体系,改革教学内容,探索线上线下互动融合式教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五要发挥高校和相关平台的主体作用,确保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与应用质量。从2016年开始,在线开放课程上线数量将有大幅增长,课程应用学校数量也会增多,要处理好数量增长与质量保证的关系,在确保课程建设和教学应用质量的前提下增加数量。高校和课程平台,在引进境外在线开放课程时,必须遵守我国教育、中外合作办学、互联网等相关法律法规,严格做好课程的审查工作。课程平台要建立全方位安全保障体系,对在线开放课程内容、讨论内容、学习等教学活动实施全程管理和有效监管,建立由专人负责课程管理和审核的机制,严把意识形态关,杜绝网络有害行为和不良信息,保证上线课程的质量。高校和课程平台要协同合作,共同构建基于公共服务平台的课程学习、传播、知识产权保护和课程运行的服务体系,适应学习者的学习习惯和多样化学习需求,实现全程的教与学功能,支撑在线开放课程的教学活动。高校、课程平台和教师,要重视学习行为与学习记录产生的大数据,并合作开展此类大数据的建设和分析,使大数据能够支持教师对教学的改进。

开展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用,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改革深度融合,加强规范管理,是“十三五”期间高等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希望各地各高校和有关机构、服务平台继续努力,组织协调更多更强力量,参与到这项富有时代意义的改革中来,研发出、应用好更多高水平的课程,为全面提高教学水平、创新能力和人才培养质量做出积极的贡献。

信息技术在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中深度融合探究 篇9

当今,随着社会发展和经济的腾飞猛进,信息技术在人们的学习、工作和交流中,已逐渐占据了主体地位,为人类各种能力的提高带来了更广阔的空间。特别是在新课程的理念逐渐实施的过程中,为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更是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1.教学设计促进信息技术与课程的优化整合。

精美的画面与学生生活经验中的自然美融合在一起,引申了学生们的审美感。运用了多媒体展示,激发了学习兴趣。然而,仔细揣摩,不难发现有的教师仅把电脑作为一个展示图形的工具,学生还是没有摆脱“跟随着老师学习”的传统模式。有的教师则真正懂得充分利用网络的广阔性和互动性,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同时大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充分让学生动手实践,动脑发表自己的主见。一比较,便凸现出某些教师的教学设计,真正充分运用了信息技术手段和网络优势,以有效辅助活动突出重点、突破难点。2.延伸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及创新意识。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要求学生学习的重心不再仅仅“学会”知识上,而是转到“会学”上,逐步要求学生能利用信息技术自主解决问题。综合实践活动时,教师要求学生课前通过各种渠道分小组统计家庭垃圾袋、一次性筷子、自来水和电的使用情况。上课时,生与生、组与组之间交流统计结果,并对结果进行讨论。得出垃圾袋滥用带来的“白色污染”,浪费木材、能源、破坏生态环境的结论。在此过程中,学生利用一定的手段,呈现信息、分析原因、解释所用 的查询策略,并根据不同成员提供的信息,自主运用不同的统计图(表),对自己认知结构进行重新建构。这种组内生生互动、组际互动、师生互动等网络多向互动方式,极大地扩展了学生进行知识探究的自主性。在这种宽松的网络学习气氛中,学生畅所欲言,每个学生既是学习者,又是课堂学习资源的创造者。有效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求异思维、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信息技术在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中深度融合探究 篇10

刘相明

摘要:以信息、通信为核心的技术(ICT)兴起颠覆了以往人们对于生产及生活方式的认知。在其影响力逐渐深远的今天,作为我国基础教育的重要一环,小学数学这颗“明珠”因同ICT技术融合的深入而愈发彰显其光芒。本文试图以ICT与小学数学为研究客体,以其深度融合为切入点,浅析ICT对小学数学教学方式的改变及改变所引起的正面效应。

关键词:信息技术

ICT 小学数学

深度融合

2011年,教育部于《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中提出全新发展目标,力促达成结构层面,教育系统的根本性变革。从1998年的“整合”,到2011年的“深层融合”,课改历经了多级跳跃式发展。深层融合强调突破地点和时间限制,推动技术与教育的双向、对流式改革,在整合的基础上加大对课程学科、教与学的工具及目标层次的深度挖掘,借助ICT技术形成全覆盖、网络化的及时教学。

小学数学作为个人思维框架的基石,历来在基础教育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但枯燥抽象的学科特点,让众多小学生望而却步,成为阻碍学科自身发展的“拦路石”。随着融合深度的加强,结合学科特性,信息技术的应用让激活学生热情并主动参与思考、避免知识点的机械式灌输成为可能。

一、教学方式的转变

(一)化抽象为具体,直观展示数学思维

以往教学中,数学模型及公式长期占据着教学的难点,抽象的理论推导往往将学生挡在门外。随着融合的推进,利用动态展示,化抽象为具体的推导方式,愈加渗入小学数学的教学之中。

以新人教版六年级下册《圆柱的认识》为例,据笔者教学经验,学生往往在V=S×h公式的应用中存在短板,究其原因是对公式本质的不理解。模型制作的耗时性、场景利用的局限性使得实体模型的利用率并不高效。但在深度融合的大背景下,依托信息技术对文本、声音、动画等的并行、交互的技术支撑,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圆柱体的全方位、多视角立体动态图,并借此将圆柱体以帧数分解的方式,充分还原其向长方体转变的过程,将抽象的公式动态化、具体化,加深学生思维理解性记忆,真正做到触类旁通。

(二)借助网络资源,实时丰富教学内容

信息及资源的匮乏、流通的不畅,严重限制了老师和学生在教学中的发挥及探索学习的欲望,众多想法的开展也因此而“夭折”。信息技术深度走进小学数学的课堂,不仅意味着老师教学手段的多样化,更为丰富教学内容、拓宽知识获取渠道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以人教版三年级下册,《年月日》为例,笔者在以往只是通过言语或板书的形式将该节涉及的知识点展示出来,以达到教学目的。但此节涉及许多零碎知识点的记忆,对三年级的学生来说,仅通过苍白的语言表述,便试图于短时间内掌握多个存在交叉重叠的知识点存在困难。然而,随着“班班通”等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推进,老师在讲授同样此节内容时,可适时插入相关网络资源,例如有关大月、小月典

故视频的播放;设计配套通关游戏,利用闯关模式,攻克及巩固相关知识点。调动小学生天马行空的思维,寓教于乐,增强教学过程的生动性,切实营造一个有声有色的课堂环境。

(三)利用数据流量,了解兴趣侧重方向

面对“讲解方式是否有趣”、“是否喜欢这种模式”等问题,学生因老师权威的形象,往往难以作答。纵然老师有心想要了解教学内容的反馈结果,通常也无法确切探知学生真正的诉求。然而凭借ICT技术的兴起,借鉴购物网站的推送模式,为班级学生建立个人账号,在一定时间向学生提供浏览账号中学习视频的机会,学生可以自我选择想要观看的内容,而并非被老师强迫灌输学习知识。老师可根据后台数据,统计班级观看视频种类,了解学生对不同教学方式的偏好及接受程度,借助ICT技术建立起的反馈机制,利用后台数据统计,对教学内容和方法及时调整成为可能,真正达到教、学之间的“供需平衡”。

二、正面效应的体现

(一)教育鸿沟的缩减

ICT技术斩断了地域同时间的限制,使教学资源变得触手可得。随着融合的深入,ICT对农村偏远地区的小学数学教学产生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因数学的学科特点,以往教学呈现方式历经几届学生都无大的变化。同发达地区相比,偏远地区的数学教学输在了起跑线上,教育鸿沟越拉越大。ICT技术的深度融合打破传统壁垒,在教与学资源的获

取上,显得更为公平。资源充实了老师的课堂教学;微课的上传,使得老师在交流学习的同时,不断更新自我教学方式,即便是常规知识点的教学,也因此变得更为生动、鲜活。而资源的获取,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对相关延伸知识的了解也更为充足,使学生在基础阶段的数学知识储备并不会被拉下太多。可以说,信息技术有效的缩减了教育鸿沟,并在逐步实现着教育公平。

(二)教学效率的提高

小学生是小学数学教育的主体,生性烂漫、天马行空。与此相对,数学具有极度理性的学科特点。这位于对立面的特性,使得小学数学的推进始终保有障碍,这种冲突在传统模式中尤为明显:老师念经式的教育压制了学生想象力的肆意挥洒;学生一边记录板书、一边理解记忆,效率低下。这一切在深度融合的背景下,都仿佛拥有了解决之法。对追求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学生因参与度的提升,迸发出主人公的热情,进而使学习效率得以提升。在学生看来,以信息技术为核心所营造的全方位感官体验的学习氛围是其所向往的,在这里任何的跳跃思维,都因网络的存在而得以印证,这被慎重对待的感觉,反作用于学习之中,故而教学效率的提高就显得那么顺理成章。

三、结语

ICT技术,再同课程教学的融合深度不断下沉之后,也渐渐走下神台,以推动教改整体前进源动力的身份为教学工作者所熟知和认可。围绕信息技术、以缩减教育鸿沟、提高课堂效率为目标所铺设的大网,为小学数学的教与学方式方法的转变提供了四通八达的发展路

径以及无限的可能。

参考文献:

[1] 黄德群;《十年来我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研究的回顾与反思》;[J]《电化教育研究》;2009(08)

[2] 李敏娇;汪颖;《走入“深度融合” 注重课堂教学有效性》;[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3(06)

信息技术在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中深度融合探究 篇11

关键词 信息技术 当代教育 深度融合路径

信息技术是以多媒体计算机与网络通信为标志的技术。20世纪90年代,人类社会进入了信息时代,信息技术被广泛地运用到了人们工作、学习和生活的方方面面,并且在经济、军事和医疗等领域中都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但是,长期以来,信息技术的应用对于教育发展没有产生很大的革命性影响,大多停留在手段和方法的应用上,对于教育生产力的提升,成效不明显,没有触及教育系统的结构性变革。当前,随着信息技术不断的普及与发展,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2012年,我国教育部发布了《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首次提出了:“必须要高度重视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的影响”,并以此为制定、实施的总纲。目前,为了实现我国教育现代化的宏伟目标,作为教育的动力与支撑,信息技术破解了制约我国教育发展的难题,促进了我国教育的变革与创新,因此,在当代教育发展中,信息技术对我国教育真正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充分利用和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能够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

一、信息技术与当代教育融合的具体体现

信息技术推动了教育模式和学习环境等领域的全面创新,在信息技术与当代教育融合中引发了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工具等方面的深刻变革,改变了教学活动的各项要素。

1.推动了新型教育模式的产生

长期以来,由于地域、学校各自发展的不同,我国教育质量的落差很大,教育一直是服务于有限人群,一个人一旦离开学校也就意味着这个教育过程告一段落,从而导致现代教育发展不平衡,难以自治。目前,当代教育出现了持续性、开放性、普适性等一系列变化,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入融合和发展为构建学习型社会、提升教育质量和教育公平等开辟了一条全新的途径,从而为建设覆盖城乡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信息化体系和支持继续学习和终身教育、促进优质教育与资源普及共享提供了可能性。如:1999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开始将校内课程免费在网上公开共享,受到了广泛的欢迎,使开放教育资源走向了以技术为支撑、为开放教学服务的革新之路,成了一股国际潮流,成功地打破了校园围墙。而我国也从2011年开始发布了视频公开课,显示出了巨大的吸引力,产生了新的教育模式,实现了全国范围甚至跨国范围的校际资源共享。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现代开放学校的办学体系已经与信息技术密不可分。如:依赖于信息技术的全面支撑,开办的在线学习平台、远程教学系统等。新时代中,教育发展以全民教育、继续教育、非正规学习、终身学习为主题,为全民学习、终身学习提供了有利条件,提高了现代教育和全社会发展的速度。由此可见,信息技术融入教育教学直接推动了新兴办学模式的发生,改进、优化了传统办学模式。

2.信息技术促成了教学方式的变革和创新

传统的教学方式采用的是“一刀切”、“齐步走”的进度控制方式,是以群体为对象的标准式教学,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学生所特有的学习兴趣、风格和能力等个性差异。而信息技术和教育的深度融合与发展,为改革这种单一的灌输方式提供了极好的契机,不但能够为以教师为主导的差异化教学提供有力支撑,还能够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创新精神,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认知主体作用的发挥。近些年来,利用信息技术,将传统课内外学习内容颠倒过来——“颠倒教师”,就是改变教学方法的典型例子。其是由美国两位化学教师Jonathan Bergman和Aaron Sams率先提出的。为了向学生提供在课堂外提前完成的对授课内容的学习,通过高质量的屏幕录制、讲课录像、课程制作软件;为了在课堂上方便学生开展讨论和各项交流活动,他们通过网络上传了自己的授课过程,从而使教师成了课堂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参与者,实现了把知识传授的过程转化为高质量的数字化学习资源,并放在教室外的目的。这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教师为中心变成了以学生为中心,有力地支持了学生的个性化学习。

3.信息技术的应用催生了很多新型教学工具

信息技术的运用具备多功能、灵活轻便等优点,不但能产生很多的新型教学工具,还能突破传统教学的种种限制,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如:Glicke是一种课堂实时交互教学工具,其成本低廉,具有简单易用、性能可靠等优势,是一种基于无线局域网技术、低成本的实时交互教学系统。在课堂上,首先根据教学内容的设计,由教师进行提问,然后学生通过手持式Glicke应答设备,对教师提出的一系列问题进行回答,并把情况统计下来,实时反映在教师端,使教师很容易就了解了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由此可见,以Glicke为基础,这种结合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诊断评估性教学中得到了有效应用,不但适用于新课教学,同时通过精心设计和安排一系列问题,还明显地提升了学习效果。

由此可见,信息技术和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有力地推动了面向学科专用教学工具的创新发展,为传统教学工具提供了信息化解决方案,切实提升了教学效果。

4.信息技术丰富了已有的教学内容,营造了全新的学习环境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受信息技术的持续影响,当代教学拓宽了已有的教学内容。如:美国的“P21”联盟倡议的“21世纪学习框架”充分地揭示了当代教学内容的变化。事实上,随着信息技术与当代教育的深入融合,信息、媒体和技术技能在当代社会中已经被独立列入“21世纪学习框架”中。面对日益加剧的全球竞争,针对学生的教育技术和信息素养,世界上不少国家的教育管理和实施部门以信息技术为驱动力,出台了教学大纲和标准。如:美国国际教育技术协会(ISTE)将信息技术加入到了教学内容体系中,面向新一代学生,发布了国家教育技术标准(NETS·S),对学生提出了创造与革新、掌控信息、技术操作等六大方面教育技术能力的要求。由此可见,信息技术融入教育教学的过程中,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不但增添了其新的内涵,还营造了全新的学习环境,丰富了已有的教学内容。在很大程度上,以互联网、电脑等为代表的信息技术,从根本上营造出了前所未有的全新学习环境,打破了时空地域的界限,如:为了使生活环境和学习环境融为一体,不断涌现的网络学习、泛在学习、虚拟学习等,形成了一种高度智能的信息化学习生态环境,彻底改变传统的教学和学习形态。如:为了降低教育成本,实现教育水平的提升,2011年,新加坡部署建设下一代教育云计算数据中心。而最近我国加快了云计算技术的普及和提升速度,开始大力推动云教育发展。

二、信息技术与当代教育深度融合的有效路径

为了实现信息技术与当代教育的深度融合,必须做出前瞻性的规划,站在全局战略高度上,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我国教育跨越式的发展。

1.加强思想观念上的引导,深刻认识课堂教学结构变革的内容

在我国,很多人对信息技术与教育的结合持消极态度。为了解放、转变教师、家长的观念和思想,要加强思想观念上的引导,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将信息技术与当代教育有机融合的观念普及到全社会,以达到预期的效果。并且要引导教师深刻认识课堂教学结构变革的内容,使教师从课堂教学的主宰和知识的灌输者成为学生良好情操的培育者及建构意义的促进者和帮助者,进而变成课堂教学的指导者和组织者。另外,为了使学生成为情感体验和培育的主体,教学媒体要转变成促进学生自主“学”的认知工具,使学生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由辅助教师突破重点、难点的形象化教学工具,使学生由知识灌输的对象、被动接受者变成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转变成情感体验、内化的工具和协作交流的工具。如:传统的教学内教学内容涉及“课程、教材和教学资源”三个方面,主要依赖一本教材。而为了实现信息技术和教育的深度融合,教学内容与丰富的信息化教学资源要相互配合,做到以教材为主,这样就能够满足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需求。

2.建立规范严格的制度,积极稳妥地借鉴他国经验得失,保障其持续、有效地发展

利用信息技术的目的是为有效实现育人,信息技术是为教育服务的。而建立规范严格的制度是促进新技术的有力手段,也是技术创新的先决条件。在教育发展中,为了最大限度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必须要对制度进行创新。一方面,在当代教育中,为了在信息技术之上建立容纳、支持的学习模式,就必须与时俱进,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只有拥有适应的教育制度,才能创新改革办学方式,才能建立规范严格的制度。如:办学制度、学位制度、考试制度等。另一方面,为了尽可能规避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过程中出现的负面问题,也必须从一开始就建立规范严格的制度。一旦制度上不能未雨绸缪,就可能变成少数人牟利的渠道,甚至出现工具凌驾于目的之上的问题。

目前,在信息技术和教育融合过程中,我国当代教育必须实行对外开放,积极稳妥地借鉴国外的得失,保障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持续、有效的发展,从而在全球化时代中获得竞争优势。首先,在政策与资金上,国外有关机构和部门为整体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入融合提供指南,不但给予信息化技术和教育大力支持,还定时发布一些大型前瞻性的报告。如:国际教育信息技术发展趋势的权威信息来源之一——美国每年一度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发展趋势的预测。从2004年开始,美国新媒体联盟为了统计分析在教育领域中最有可能应用的信息技术,每年都邀请全世界400多个研究机构进行统计分析,并且发布《地平线报告》进行中短期预测。在现在和未来的时期中,《地平线报告》预测信息技术的应用不但集中在云计算、社交网络、电子书等方面,还汇集了在移动学习、开放内容等课题。但是信息技术融入教育教学的过程是多种技术手段和方案整合应用的过程,涉及到深刻的应用模式创新。因此,为了达到教育持续发展的目的,为教育发展提供支撑,要不断地整合应用新的信息技术发展成果,从而促进当代教育的发展。

3.在学科之上建立协同创新研究的支持,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入融合

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涉及到了多学科领域,如:教育学、社会学、信息技术学、心理学等等,因此,在学科融合之上,集合国内相关学科的研究资源,达到为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提供整体支持的目的,建立协同创新研究的支持,建立国家级系统创新中心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首先,为了丰富信息技术与我国教育融合的理论和实践,汇集国家跨学科多领域的优势力量,通过多课题的共同推进,展开多层次、多方法的攻关研究与实地考证,能够使协同创新中心具备综合性的特征。其次,追踪国际上有关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的前沿性课题和前言性方法,在对我国教育信息化进行前瞻性把握的基础上,积极参与党政机关的有关改革与发展规划,能够借鉴与推广国际上先进的研究成果,为我国的教育信息化战略建设献计献策,使协同创新中心具备前瞻性的特征。再次,我国传统教育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协同创新中心的建立能够密切关注我国教育发展的文化背景,关注其专有命题和逻辑体系,同时能够形成富有特色的中国信息技术的理论,形成教育融合发展的框架。最后,将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的理论运用于我国的现实中,建立协同创新中心,能够牢牢把握我国教育信息化的脉搏,同时,将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的方法运用于我国的现实中,理论联系实际,能够深入探究和探讨我国教育信息化进程中的实际问题和理论,推广和示范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中形成的新方法、新理念、新技术和新模式,定期发布指导性报告。同时,为了惠助中国教育现代化的进程,中国教育信息化建设能够对实践和产生的重大影响理论进行前瞻性的论证。

参考文献

[1] 胡灵卫,李宜川,叶文忠,等.网络环境下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甘肃科技,2010(22).

[2] 王丽珍,刘志华,徐卫林.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课堂教学定量分析与启示[J].中国电化教育,2010(09).

[3] 刘烨.网络教学设计与教学模式研究[J].考试周刊,2014(35).

[4] 周妮.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的探究[J].教育探索,2013(04).

[作者:黄家琴(1979-),女,贵州遵义人,贵州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

上一篇: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下一篇:读历史的选择演讲稿2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