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数乘两位数》听课心得体会

2024-12-2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三位数乘两位数》听课心得体会(精选13篇)

《三位数乘两位数》听课心得体会 篇1

今天,学校教研活动,我听了张青红老师的《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感受颇深。

一、学习目标明确。

首先,张老师复习两位数与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再导入新课。使学生明确了学习目标。

二、源于生活,数学学习的动力。

张老师利用贴近学生生活的楼房作为信息载体,使学生感到数学问题新颖亲近,变得摸得着,看得见,易于接受,从而激发了学生内在的认知要求,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也体现出教学面向生活,反映现实生活,更好的启迪了学生的思维,也实现了“生活经验数学化”。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为学生提供了活动的舞台。在课堂学习中,学习的材料来源不再是单一的教材,更多的是从学生的生活经验来编材。

三、生本教学彰显课堂魅力。

这节数学课,都采用了生本课堂的教学模式,学生依据课前小研究自学—小组交流——班内汇报——质疑评价——归纳总结——练习提升的流程。在汇报环节,张老师采用每组选取最优方法汇报,其他小组补充的方式。使更多的小组有展示的机会,更多的同学得到锻炼。张老师这一方式,不仅节约了时间。而且利用有效的引导,使绝大多数学生对于本节课学习内容能够理解掌握。整节课,学生热情高涨,参与积极性高,充分体现“教师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教学理念。

四、恰当运用评价,激发课堂活力

《三位数乘两位数》听课心得体会 篇2

题目: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

教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上册

教学内容:三位数乘两位数(因数中间、末尾没有0的),教材第49页例1和练习七的部分习题。

教学重难点:1.理解和掌握两位数乘三位数的计算顺序。2.一个因数是两位数的乘法的积的定位。3.归纳一个因数是两位数的乘法法则。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口算题卡。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领

1. 口算:

45×2=________;145×2=________。启发学生说算理:先用2乘个位的5得10,再用2乘十位的4得80,最后把10和80加起来,所以45×2=90(学生口述,师演示多媒体)。同法叙述145×2的结果。目的是让学生从进入本节课开始就形成乘法要从个位乘起的思维定势。

2. 复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

演示课件:小老鼠要考一考大家。

学校准备发练习本,发给12个班,每班发45本。学校应买多少本练习本?

目的是通过本题目的练习让学生更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学生读题分析列出算式45×12,指名板演:45×12(用竖式计算)。

在学生说算理时引导学生说出: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乘起。

目的是通过复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先用个位上的数去乘另一个因数,再用十位上的数去乘因数,得数要与第一个因数的十位对齐,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为导出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作好铺垫。

二、新知探索

1. 创设情境:请你试一试。

例1:李叔叔从某城市乘火车去北京用了12小时,火车1小时行145千米。该城市到北京有多少千米?

2. 分析:求该城市到北京有多少千米,也就是求12个145是多少,用乘法145乘12或12乘145都可以。(启发学生用先“……,再……,最后……”的句式说算法。)

3. 学生试用笔算求积。(无从下手的学生可以和同桌讨论)

4. 指名板演。

学生对比两种笔算方法,找出简便易行的算法。

5. 小结。

(1)用竖式计算乘法时,一般把位数多的因数放在上面,把位数少的因数放在下面,这样算比较简便。

(2)按解应用题的步骤将本题完成。

(3)三位数乘两位数: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乘起。先用个位上的数去乘另一个因数,再用十位上的数去乘另一个因数,得数与第一个因数的十位对齐;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结果加起来。

6. 练习。

请你说一说下面的题该怎样做?134×12;176×47,启发学生用“先……,再……,最后……”的句式说算法。

目的是通过学生说算法,使学生加深对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的理解。

三、实践应用

1. 考考你的眼力(屏幕演示改错题,学生口述,师演示)。

出示竖式中积对错位的几种常见错误让学生改错,以加深学生对乘法竖式的正确应用。

2. 你喜欢算哪道题,就算哪道题:232×13;213×12;122×21。

学生练习,全班交流,再复述乘法法则: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乘起。先用个位上的数去乘另一个因数;再用十位上的数去乘另一个因数,得数与第一个因数的十位对齐;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结果加起来。

3. 解决问题(只列式,不计算)。

某市郊外的森林公园有124公顷森林。1公顷森林,一年可滞尘32吨,一天可从地下吸出约85吨水。

(1)这个公园的森林一年大约可滞尘多少吨?

(2)这个公园的森林一年大约可从地下吸水多少吨?

四、拓展练习

145×213=________。学生试做后在全班交流,最后老师屏幕演示。

《三位数乘两位数》听课心得体会 篇3

片段一:提出问题

教师出示:我国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1圈要114分钟。

师:谁能根据这条信息提个与时间有关的问题?

生1:绕地球2圈需要多少时间?教师板书:绕地球2圈需要多少时间?

生2:绕地球5圈需要多少时间?教师板书“5”。

生3:绕地球10圈需要多少时间?教师板书“10”。

生4:绕地球20圈需要多少时间?教师板书“20”。

生5:绕地球50圈需要多少时间?教师板书“50”。

生6:绕地球51圈需要多少时间?教师板书“51”。

师:好,我们来解决绕地球51圈需要多少时间?谁来列个算式?

生:114× 51。

片段二:算法多样化教学

师:计算114× 51是多少有几种方法呢?请同学们小组合作,尽可能想出多种算法。

小组汇报,学生的多种算法如下:

师:同学们真不错,想出这么多的方法,下面就用你们喜欢的方法计算……

【思考】

1.在“提出问题”教学环节,教师为什么要让学生提6个问题,少提几个不行吗?本课教学内容是“三位数乘两位数”,且两位数是非整十数的。学生提的前5个问题都不是本课教学内容,只有第6个学生提的问题才是本课的教学内容,不然的话还得让更多的学生提问,直到教师所需的问题为止。还好,本课的计算教学内容不必考虑进位与不进位,如果是两位数乘两位数要考虑进位或不进位,还真不知道要花多少时间才能得到所需的问题,这就是当前教师在“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教学环节中效益低下的一个问题。

2.计算课中的新授课教学是否都要进行算法多样化教学?北师大版教材在计算课中十分重视算法多样化,这从教材的编排中就可以看出。例如笔算乘法教学以及上册两位数乘一位数中的12×4(不进位)、16×4(进位)、72×5(连续进位)以及下册两位数乘两位数中的12×14(不进位)、26×21(进位)和四年级上册三位数乘两位数中的114×21,这6节课教材均要求进行算法多样化教学。

通过研究实践,发现6节课都进行算法多样化教学,不但达不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反而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一连几天都用同样的模式同样的方法解决类似的问题)。为此笔者认为对以上6节乘法计算课的教学,只要对“购物”12×4和“住新房”12×14这两节课进行算法多样化教学外,其他四节课没有必要进行。因这4节课的教学内容与“购物”、“住新房”的内容类似达不到算法多样化所要达成的目标,这从案例中就可以看出,尽管教师用较长的时间让学生探索多种算法,但学生得出的几种方法还是原来的方法。

3.计算课的教学内容教材上没有出现计算法则,我们还要不要教?本案例教师没有进行算理和计算法则的教学,这不是个案,应该承认这是当前计算课教学中的普遍现象。原因何在?通过了解,北师大版教材在计算课教学内容中没有出现计算法则是教师不敢教计算法则的主要原因,他们深怕被扣上跟不上形势、理念陈旧的帽子。

笔者认为教师对课改要冷静、理智,要正确地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新课程对计算教学的内容、方法和目标作了一些调整,增加了算法多样化,并适当降低难度及计算速度,但基本要求没有变。教师不要放弃传统有效、实用的教学方法。(作者单位: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区教育局教研室)

□责任编辑 孙恭伟

三位数乘两位数教案 篇4

教学目的:使学生初步理解和掌握乘数是两位数的笔算乘法计算法则,能运用法则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乘数是两位数的笔算乘法计算法则。

教学难点:能运用法则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

计算

37415212

21152446

问:先用乘数中哪一位上的数去乘被乘数,得数的末位要和乘数中的哪一位对齐?再用乘数中哪一位上的数去乘被乘数,得数的末位要和乘数中的哪一位对齐?然后再怎样?

出示口算卡片口算。

出示212

4

问:这道题是用一位数乘几位数?先用4去乘被乘数的哪一位上的数?再乘哪一位上的数?最后乘哪一位上的数?212乘4得多少?

二、运用迁移,探索新知

出示例2

(1)学生独立试做,寻找算法

(2)请某位学生说算法,其它学生作补充。

(3)做例2下面的做一做

(4)学生总结两位数乘三位数的计算方法。(注意启发学生发现两位数或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中的相同点。)

讨论例1和例2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总结乘数是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三、巩固反馈,强化知识

第7页例2的做一做

练习二的第3题

练习二的第5题

板书:两位数乘三位数(不连续进位的)

21234=7208

212

34

848

636

三位数乘两位数教学反思 篇5

本节课的教学是在学生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和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结束后进行的教学活动。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比较简单,因为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是一样的,所以我注重在课堂上运用知识迁移的方式进行教学,让学生在充分的自学基础上,通过小组交流讨论,汇报展示,质疑评价的活动学习和掌握新的知识。课堂教学中,我特别注意体现学习的方法指导,让学生用先估一估,再准确算,然后验算这样的方式进行学习,对孩子的学习体现自学方法的指导是我们本节课的亮点。当然在本节课的教学中也存在着非常多得不足和有待提高的地方:

1.数学的语言不够精炼。在课堂中学生讲解的时候表现的比较急躁,老师讲解的很多,但语言不够准确和清晰,讲了好多遍但仍然没有讲到重点上。

2.在课堂中没有及时捕捉孩子精彩的发言,甚至是打断了孩子的优秀的思维。比如在唐秋丰说三位数乘两位数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区别时提到积是几位数的问题,我非常“不客气”的打断了。

3.没有联系解决问题的题目讲出计算时每一步算的是什么?如应该让学生说一说2×145算出的是两小时走了多少千米,10×145算出的是10小时走了多少千米。

4.学生的交流次数过多,不需要交流的地方也进行交流了,有些浪费时间了,课堂上的时间就不够用了。特别是开始小组交流的两位数乘两位数计算和方法总结竟用了15分钟,大大的超过了预算。后面的笔算学生也是根本不需要交流的,也进行了交流。

5.学生的小组交流和展示在本节课中学生表现不是很优秀,这与平时让学生上台的次数太少,平时对小组的训练和指导不是很到位有关系,以后要在平时形成常态化的模式,在课堂中就要让孩子主动的去多说多练,让孩子形成好的展示习惯和方法。

《三位数乘两位数》教学反思 篇6

三位数乘两位数,是在同学们学习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的基础上学习的,于是我根据学生的已有经验,大胆放手,引导迁移,通过复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让学生独立尝试出三位数乘两位数的方法,并且让他们理解每一步的算理,还要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清楚,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本节课我预设了三个学习目标:

2、让学生经历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计算方法的全过程,掌握笔算方法,并理解每一步的算理。

3、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在计算正确的基础上,提高计算速度。

这是一节计算课,从一开始,我就用口算,让同学们热身,来唤起学生的计算热情,结果口算题有几道需要进位的算式,比较难,导致学生的计算速度太慢,浪费了不少时间。但是在复习两位数乘两位数时,学生在计算和表达算法过程中,表现还不错,能够清晰地说出计算方法,在老师的引导下,对算理也理解透彻,这就为下面的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算法和算理做好了铺垫,顺利突破了这节计算课的重点和难点。通过课堂演板练习以及课下练习,发现大部分同学都能够正确计算三位数乘两位数,只是计算速度有待提高。

在整节课中,我始终以学生为中心,尽量让学生多说,只要学生能表达清楚的,老师就不说,学生说不出来时,我再加以引导,提醒等。让学生亲身经历计算过程,深刻理解每一步的算理,顺利完成这节课的学习目标。

《三位数乘两位数》听课心得体会 篇7

一、算法多样化中体现思考价值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让学生感受算法的多样化.算法多样化唯一的机会是在第一课时, 那我们在定位计算第一课时目标时, 是否可把重点放在多样化上, 而弱化计算方法以及正确计算的目标?

下面就以北师大版第六册“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第一课时为例:

1. 呈现多样的方法, 让思维放飞

学生根据给的信息列式:14×12, 师提问:这个算式是我们以前未遇到过的, 你能用我们学过的方法解决它吗?学生开始积极地思考, 展示了如下方法:

“给我一个舞台, 就能旋转出漂亮的舞姿!”这么多的方法, 我们老师都预设到了吗?在这些看似不太科学, 不够准确的“方法”背后, 折射出了学生多少生动活泼的思考!

2. 归类、优化方法, 形成思维策略

接下来是对方法的取舍, 适当重点倾斜在竖式的分析上, 以基本掌握刚接触的两位数相乘的竖式的格式要求.理解中剔除不规范的方法⑦.并对多种方法进行分类.学生经过观察、分析、讨论很快地就把①②是两个一位数连乘分为一类;③④是口算的形式分为一类;⑤⑥是竖式的分为一类.

一般来说, 我们对多样的算法, 要引导孩子比较、发现, 并选择最优的方法运用于练习, 这里学生在两道练习13×13, 23×22的计算过程中, 发现第一类方法有一定的局限性.因为这节课的算式数目不大, 可以口算出结果, 学生在这里也无法感受到竖式的简捷性, 还有些认为多余, 这个时候要学会宽容和等待, 到了第二课时再让孩子去感受竖式.为此方法在充满张力的思考中, 得到了真正的优化.

在这一开放的多样化中, 不仅让孩子的思维活跃起来, 同时, 分析、比较、概括、归类等数学方法、思想也隐含在学生的思考之中了.

二、基本练习设计中体现思考的多元

计算练习中, 主要目的是巩固计算方法, 掌握计算技巧, 提高计算的正确率和速度, 所以可能很多时候没有思考过, 这巩固练习设计的思维价值, 只是体现适中的量和难易梯度的计算而已.那么如何在练习设计中体现思考性呢?

在第二课时的课堂练习时, 我设计了下面的练习:

23×14 42×26 36×48 70×84

前三个从乘积一位有进位到连续进位, 难度逐渐递增第四个是考查笔算时末尾有0的对位, 学生可能会有这样几种情况:

这题的设计是别有用心的, 在这里是对交换律 (没学过, 但验算用过) 的渗透, 末尾有0的简便计算的复习.

这四道练习中, 不仅体现了练习的梯度, 还结合了以前的知识, 同时, 不仅要学生认真计算, 还要学生进行选择比较方法.在这看似最平常朴素的题目中也承载了很丰厚的数学内涵.

三、在开放习题的问题设计中体现思考的层次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每节课新授结束了, 都会设计一个或几个开放习题给优等生补充营养, 但一个班级学生的程度差异很大, 为了让每个孩子在课堂中都有所思考, 其问题的设计应体现一定的层次性.

如书上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一道开放习题:

11×11 12×11 13×11……

老师设计的问题是:

(1) 请正确认真地计算.

(2) 从中你发现了什么?

(3) 想一想能把你的发现跟大家共享吗?并想想该如何表述清楚哟!

第一, 三个不同层面的问题, 让每一个学生都有事情可做;第二, 设计的问题涉及计算、辨析、概括、语言组织以及有声叙述等多个思考层面, 真是妙!

三位数乘两位数教学设计 篇8

---------三位数乘两位数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冀教版 四年级下册

三位数乘两位数 教学目标:

1.在自主尝试计算、交流等活动中,经历学习三位数乘两位数乘法计算的过程。

2.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能用竖式计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

3.在运用已有经验自主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培养迁移、类推的能力,体验自主学习的快乐。

教学准备:课件 计算器 教学方案:

教学环节 设计意图 教学预设

一、温故而知新

1口算:

32×40=

15×20= 123×20= 209+321=

500-431= 2笔算: 3 2

8

6 × 2

×

× 2 1

× 5 7

————

————

————

————

先要求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再请四名学生板演,并说计算过程(算理)。巩固三位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为本节课做好迁移准备。

二、自主探究新知

1、课件出示例题

一台面粉机每小时磨面粉158kg,这台面粉机一天可以磨面粉多少kg?(1)你能从中得到哪些有用的数学信息?

(2)这些数学信息之间是哪种数量关系?列出横式。

(3)当你写出横式时,你会发现和我们以前学习过的乘法算式一样吗? 那有什么不同? 2.指名板书横式

158×24=

三、小组讨论找出路

1小组讨论 2小组汇报

第一组:我们组是这样做的:

24=20+4

158×20=3160

158×4=632

3160+632=3792

我们组用计算器验证我们的结果是正确的。第二组:我们组是这样做的:

158×2=316

158×4=632

1 6

+ 6 3 2

——————7 9 2

我们组也用计算器验证了,结果是对的。第三组:我们组模仿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方法去做的,1 5 8

× 2 4

————

3 2 1 6

—————

2

用计算器验证是正确的。第四组:我们把24=30-6

158×30=4740

158×6=948

4740-948=3792

我们的结果也是对的.第五组:我们组和第二组一样的 第六组:我们组和第四组的一样. 第七组:我们组和第一组一样. 师:

你们七个组做的结果都对,但是第二组和第五组结算过程欠妥,因为乘数24中的”2”是在十位 所以不能写成158×2=316 而是158×20=3160.大家细心观察第一组、第三组、第四组,并比较,看谁的方法更简便些? 生:第三组比较简便.师:同学们一直认为第三组简便,那么在我们以后的竖式计算时尽量使用这种方法.实际三位数乘两位数是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升级版.指名把三个组的算法扮演.四、步步为营(课件出示)1竖式计算:(前五道题必做,后三道题可选做)39×57=

294×38=

425×76=

123×29=

104×65= 2134×22=

17×246=

4567×23= 前五道题面对全体学生,后三道题面对个别学生,保证每个学生吃得饱,消化得了.教师巡视指导.做完后指名板演

2火眼金睛辩是非 并改正.183×25=75675

34×216=7024

134×48=1608 8 3 1 6 3 4 ×2 5

×4

×

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5 4 0 1 5

6 4

0 7 2 2 1 6 6

3 8 3 6 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7 7 6 7 5 0 2 4

0 8

134×12=1708

263×27=9731 3 4

3

×2

×7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6 8 8 4 1 3 4

3 9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0 8

7 3 1 学生先独立完成,然后指名说出错误,并板演.此题目的在于夯实算理.五、总结

三位数乘两位数算法与两位数相同,首先数位对齐,分位相乘,合并相加,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六、作业

课本15页练一练 3、4、5

板书设计

一台面粉机每小时磨面粉158kg,这台面粉机一天可以磨面粉多少kg?

158×24=3792kg

8

× 2 4

————

3 2

1 6

《三位数乘两位数》教学设计 篇9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估算在日常生活与数学学习中有着十分广泛的作用,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发展学生的估算意识,提高学生的估算能力,让学生拥有良好的数感,具有重要的价值”。本单元是学生掌握了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口算、笔算以及加减法估算、一位数乘法估算的基础上学习的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估算,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估算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计算方法。估算的方法虽不确定,但应根据要解决的具体问题选择适当的估算方法,使估算的结果符合问题实际又接近准确值,使估算的过程尽可能简便。

【教学内容】

四年级上册第60页的例5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掌握乘法的估算方法。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能应用合适的方法进行估算,养成估算的习惯。

2、培养学生灵活运用估算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形成积极、主动的估算意识。

过程与方法:

结合具体事例,使学生懂得应根据要解决的具体问题选择适当的估算方法,使估算结果符合问题实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难点、关键】

重点:理解、掌握估算的基本方法。

难点:能使估算结果合乎实际情况。

关键:根据要解决的具体问题,选择适当的估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铺垫孕伏

(多媒体出示:一组海南省琼海市美丽的自然风光图)

师:我们琼海市是风景优美的旅游胜地,现在就让我们带领客人(这是一节接待课)一起欣赏吧!(多媒体播放,教师介绍:万泉河、白石岭、博鳌、……)

看了这些,你有什么感受?你想做些什么呢?

分别请几个学生说一说。

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在画中来一次“琼海一日游”,好吗?

[设计思路:选择学生熟悉的当地景点,把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使学生对即将学习的数学知识产生亲切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和谐的教学氛围。]

二、探究方法,学习新知

师:出发前,我们必须准备好车票和门票。

1、(多媒体出示例题)例5:一套车票和门票49元,四年级一共需要104套票,需要准备多少钱呢?

2、审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指名口答算式,并说一说为什么用乘法算,加深理解乘法运算的意义。

3、学生独立估算。(当学生选择笔算时,教师把笔算的竖式板书,同时说明:笔算的结果很准确,但当我们去旅游时一般不需要把钱算得那么准,这时我们可以选择估算。)

师:你会估算吗?

学生独立估算,算好后,反馈学生不同的估算方法:

方法一:49×104≈5000(元)

↓ ↓

50 100

方法二:49×104≈5500(元)

↓ ↓

50 110

方法三:49×104≈4500(元)

↓↓

45100

方法四:49×104≈5250(元)

↓↓

50105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教学反思 篇10

本节课是学生在充分理解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并会灵活正确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基础之上的学习任务。因此,在教学时,应充分关注学生应有的知识经验和认知发展水平,教师应该为学生提供有旧知迁移到新知的广阔情境。所以在课堂上我已学生学过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知识和经验作为铺垫,唤醒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我在这节课中充分扮演了引导者的角色,让学生在新知中估算、用已有的基础试算,算完之后展示学生的计算过程,分析、交流计算过程,交流算理。让我很高兴的是我班的孩子在叙述计算法则时表现的很淡定,而且很清楚、流利,这给不明算理的同学创造了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在展示、交流的环节突破了本节课的重难点。

本节课的教学,还存在一定的缺陷:比如乐在计算的过程中忘记了十位上的数字相乘后积的末位应该和十位对齐;还有个别同学在计算时没有把数位多的数字放在首位;在讲授解决问题时忘了提醒孩子们解决问题所要注意的细节问题,如单位、答语等,这些还需要以后不断改进,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笔算能力。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教案 篇11

一、教学目标、知识技能目标:让学生经历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计算方法的过程,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情感与态度目标:让学生获得运用已有知识解决新的计算问题的体会,体验成功的愉悦,进一步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3、能力目标:使学生在探索计算方法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新旧知识的联系,能主动总结、归纳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培养类比及分析,概括能力,发展应用意识。

二、说重点难点

重点: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本课的教学的重点为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难点: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时的对位和进位。

三、教法与学法

教法:讲解引导

学法:自主探究与小组合作探究相结合。

四、教学准备:

五、教学过程

激趣导入、复习铺垫:

谈话:同学们,在今天上课之前,请大家仔细看上几道数学题,你们会计算吗?用最快的速度算出这四道题分别等于多少?

(出示复习题)

指名回答。

师:因数是两位数乘两位数我们可以很快的进行笔算口算以及估算,如果是三位数乘两位数,你会估算吗?(出示2)

指名回答。说说算法。

今天,我们将利用这些知识,来学习三位数乘两位数的题。(板书课题)

自主参与、探究新知:

、出示例题。

(1)首先请你们观察情境图,你从图中获得了哪些信息?(指名回答师:给我们提出了一个怎样的问题呢?师:决这个问题,应该怎样列式呢?学生在练习本上列出算式,指名回答

32×42=

(2)师:这是一道什么样的题呢?(三位数乘两位数),是咱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我们已经会估算三位数乘两位数,那么我们不防来估算一下这道题等于多少?

学生试算。指名回答估算方法

(3)学生汇报:132乘42的结果大约是5200

师:可是这道题要求我们算出一共要多少元?是要我们进行准确的计算,用估算的方法可以吗?那就要用到笔算,所以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补充课题)

(4)同学们,我们来把竖式写下来好吗?(提示:数位对齐)

X

(5)师:这道题我们会计算吗?(不会)

(6)师:我们来把它变一变,擦掉百位1,现在会计算了吗?

指名板演。(说说计算过程)

X

+128

(7)老师引导观察每一步都是谁和谁的积?

(8)师:孩子们,你们根据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方法来猜想着三位数乘两位数每一步都是谁和谁的积,对吧?现在请你们利用刚才你们所知道的知识来计算这道题,赶快行动!

组织学生试算。

指名说说每一步的结果。

教师板书算式。

(9)讨论:三位数乘两位数到底应该怎样计算呢?它的方法和步骤到底是什么样的呢?

组织大家讨论。

使学生明确是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法则。

(三)、巩固练习。

.出示练习题。

请学生认真观察数学医院里面的错题,找出错误原因并改正

两道题一个是数位没有对齐,另一个是满十没有进位。

2.出示第二题。学生交流,怎么填,指名汇报。

(四)课后小结。

《三位数乘两位数》听课心得体会 篇12

车永峰

教学内容:西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的口算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的问题情景,探索并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方法,能正确地口算三位数乘两位数及几百数乘几十数。

2.经历与他人交流算法的过程体会算法的 多样化。3.在乘法算式的计算过程中感受积的变化规律。4.使90%的学生掌握口算方法。使80%的学生能够找到积的变化规律,并灵活运用。教学重点:探索积在乘法算式中的变化规律。教学难点:找出积的变化规律并灵活运用。教学准备:电子课件。

教学设计:1.以出示主题图和“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的形式引入课题。

2.带着学生提出的问题来进行例1的教学。让学生通过讨论的形式来探索400×30的方法。由学生总结最简单的两种方法出来。

3.通过例1的练习,教师引入为什么400×30=12000.为什么要填3个0,来揭示例2.4.通过对例2三个算式之间的变化规律,让学生依次找出变化规律,并总结出积的变化规律。

5.通过练习,加强对本课内容的巩固。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二.出示主题图

1.观察主题图

找出代表平安的水果是什么?

带着学生的问题“求一共有多少棵苹果树?”来进行例1的教学。

2.教学例1.a.理解题意

b.求”果园一共有多少棵苹果树?”

C.正确列式为:400×30=12000

学生互相讨论,400×30的算法。

教师总结:先4×3=12,再用12×1000=12000或先400×3=1200,再用1200×10=12000。

3.课堂活动

先口算,说一说是怎样计算的。

150×30=4500

20×270=5400

60×700=42000

4.练习题。

5.教学例2

带着问题为什么400×30=12000,要添3个0

观察下列算式:5×3=15

50×30=1500

500×30=15000

a.先观察第一个算式和第二个算式。发现他们有什么规律。

学生讨论,教师引导总结规律:一个因数扩大10倍,另一个因数扩大10倍,积就扩大了100倍。

b.再观察第一个算式和第三个算式。发现他们有什么规律。

学生讨论,教师引导总结规律:一个因数扩大100倍,另一个因数扩大10,积就扩大了10000倍。

C.最后观察第二个算式和第三个算式。发现他们有什么规律。

学生讨论,总结规律:一个因数扩10倍,另一个因数不变,积就扩大了10倍。

6.计算下列各题。

4×15=60

25×3=75

8×6=48

40×15=600

25×30=750

80×60=4800

400×15=6000

25×300=7500

800×600=480000

7.课堂活动

对口令

游戏规则:一个同学说出一个整百数乘整十数,另一个学生说出答案。

三。教学反思。

1.对学生的抽问次数偏少。

2.对于方法的总结,缺少。

3.教学语言不完整。

4.课堂气氛不够活跃。

5.对于学生的鼓励不够。

6.知识点的衔接不清楚。

7.该说的的地方没有让学生说清楚。

数学三位数乘两位数练习题 篇13

一、看谁算得又快又对。(6分)

24×3=41×6=52×8=36×5=

18×10=150×6=200×8=120×3=

7×6+4=4×5―9=208×6=55×6=

二、认真填空、细心读题。(每空1分,共15分)

1 、75×40的末尾有个0。

2 、三位数乘两位数,积最少是()位数,最多是()位数。

3 、一只奔跑的小狮子速度是每分钟600米,可写成()。

4 、根据15×20=300,直接写出下面各式的.得数。

15×200=15×40=5×20=

15×60=75×20=30×40=

5 、两数相乘,积是180,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3,积是()。

6 、时间×速度=()。

7 、最大的三位数与最小的两位数的积是()位数。

8 、小华每分钟打字102个,大约是()个。本校有学生3104人,大约有()人。

三、细心判一判。(对的画“√”,错的画“×”)(6分)

()1 、三位数乘两位数,积可能是四位数,也可能是五位数。

()2 、估算的结果一般比准确数要大一些。

()3 、两个数相乘,一个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积也会扩大。

()4 、两个因数末尾一共有两个0,则积的末尾只有两个0。

()5 、在一个非零整数的末尾添两个0,这个数就扩大了100倍。

上一篇:白发八年级满分话题作文下一篇:物业费欠费原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