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鸦艺术的起源与发展

2025-01-1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涂鸦艺术的起源与发展(精选7篇)

涂鸦艺术的起源与发展 篇1

在这一辉煌的历史进程中,涌现出了大量的伟大的杰出的音乐巨匠们,他们为这一历史巨卷的形成贡献了许许多多的点睛之作,所以才能成就谱写世界音乐历史最为辉煌和大气的篇章,他们精心创作的作品已经成为几个世纪以来后人研究的典范,

已然已经成为了世界文化中最珍贵的瑰宝,他们对于音乐艺术的诠释和解读所达到的高度和深度是后人无法比拟的。

在整个西方音乐历史这个大花园中,西方声乐艺术就像花中之王一样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

本文着重介绍了欧洲古代(一般指古希腊时期和古罗马时期)音乐艺术中声乐艺术的发展。

关键词:古希腊;古罗马;声乐艺术

公元前12世纪至公元前146年的古希腊声乐艺术和公元前146年至公元476年的古罗马声乐艺术共同组成了欧洲古时期的声乐艺术。

这一时期的声乐艺术在整个西方音乐发展脉络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这是西方近现代声乐艺术的起源。

一、古希腊时期

(一)古希腊文明

古希腊文明所起源的“爱琴文明”为古希腊的声乐艺术提供了非常丰富的摇篮。

在公元前20世纪至12世纪,地中海东部的爱琴海岛、希腊半岛及小亚细亚西部的欧洲青铜时代的文明,被人们称为了“爱琴文明”,涵盖了克里特文明与迈锡尼文明两个阶段。

这一文明是欧洲最早的文明,也是西方文明的源泉,这更是古希腊文明的起源。

由于古希腊的地理位置使之能够处于东西方文明交汇的黄金地位,一头与东方文化相互交融,使得古希腊文化不断发展,另一头与西方接壤,深入欧洲腹地,对整个西方的文化发展起到了深远的影响。

古希腊文化所涉及到的美学、哲学、音乐、自然科学、教育、文学、戏剧、诗歌、建筑、雕刻等等方面的都达到了辉煌的成就。

古希腊的人们将所有的美德都归功于音乐,他们认为音乐有着感召人类心灵的能力和果效。

(二)古希腊声乐艺术的发展

古希腊的声乐艺术当之无愧地成为了古希腊众多辉煌艺术门类中的头冠。

合唱的表现形式在当时的声乐艺术中起到了主导作用,无论是婚丧嫁娶还是祭祀祈福,人们都会选择合唱的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这一时期的声乐艺术发展大致可以分为四个时代,即英雄时代,古风时代,黄金时代和希腊化时代。

大约在公元前12世纪,多里亚人的入侵使得迈锡尼文明受到了毁灭。

此后的300多年里面,古希腊整个陷入到了沉寂的状态之中,封闭和黑暗笼罩了古希腊社会,所以导致存留下来的文字和资料稀少,惟只剩下了反映当时社会情况和人民精神状态的《荷马史诗》。

根据传说,《荷马史诗》是由盲人荷马通过收集加以汇总和创作的,他同时也还是诗人和歌手。

《荷马史诗》是由两部分组成,《伊利亚特》和《奥德赛》。

《荷马史诗》描写了古希腊的英雄征战和一系列的神话故事。

这部伟大的杰作结构思维严谨,形象鲜明,语言干练,情节活泼,具有深刻的哲理和理性,所以,历史学家们将这一时期称为“英雄时代”。

《荷马史诗》中有着舞蹈和合唱的记录,主要是以吟唱的形式流传下来,产生了人类历史上最早的三种声乐体裁:弗兰(Fran)——悼歌,旋律较为缓慢;潘(Pan)——献给阿波罗的欢乐性颂歌,旋律较为欢快;酒之歌(Gifirami)——献给巴克斯的抒情性颂歌,旋律舒缓优美。

公元前8世纪至公元前5世纪,由于希腊人根据腓尼基字母创造出了古希腊文字,可以用文字来记录和叙述历史,历史学家们将这一时期称为是古风时期。

随着贸易经济的发展,古希腊社会经历了大的变革,从原始的公社制度将向奴隶城邦制度开始过渡。

随着社会制度性质的变革,当时社会人们的精神生活和心理状态也随之变革,他们不再沉浸于神话的幻想和对英雄的崇拜之中,他们开始追逐人类自己内心中的情感与心理,他们敢于抒发自己心内中的真实写照,抒情诗(Lyric)由此而产生。

抒情诗的旋律大多都是来自于当时社会流传所唱的民歌,人们用里拉琴伴奏,演唱形式包括了独唱和合唱等,所演唱涉及到的题材内容有双行体诗,讽刺为主题的诗歌,琴歌和牧歌等等。

贵族女诗人萨福(公元前612-557)是创作兼独唱抒情诗的杰出代表,她的演唱题材多以爱情为主题,她非常擅长细腻地刻画人物的内心感受,曲调情感真诚,忧郁委婉,歌词夸张炫美,具有很高的艺术感染力和表现力。

萨福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贡献就是在她的出生地,也是她的家乡建立了被人们视为欧洲最早的音乐学校。

品达罗斯(公元前518-442)是将合唱抒情诗这一声乐体裁发展到最高水平的诗人。

他所创作的作品稳重华丽,形式完美,后人称之为“崇高颂歌”。

从公元前5世纪起,希腊进入了古典时期。

古希腊的社会变革依然在进行,先进的民主制度已经代替了氏族贵族制度,人们逐渐萌发了民主思想,其中,以雅典最为典型。

艺术活动已经不再是贵族阶级的活动,艺术活动在平民中开展地更加广泛。

一些业余爱好者在一些盛大的集会上也会出新唱歌、跳舞、戏剧的演出。

古希腊的戏剧,包括了悲剧和戏剧,是当时古希腊文化发展最大的成就。

古希腊的戏剧是由戏剧对白和音乐组成,中间或多或少地穿插一下器乐伴奏和舞蹈等等,是具有非常高的艺术价值的艺术种类。

古希腊的宗教神话传说是古希腊戏剧剧本产生的源泉,但是已经超越了民间的风俗习惯,人们逐渐形成了较高的审美意识和追求,这也是古希腊文明走向成熟和理性的集中体现。

因此,这个时代,古典时期也被历史学家们视为是古希腊音乐艺术发展的黄金时代。

古希腊的悲剧,通常被人们又称为是山羊之歌,起源于祭祀迪奥尼索思的庆典盛世活动。

人们身穿着羊皮,把长春藤花戴在头上,以羊角、羊须装扮,伴奏采用的是阿弗洛斯管。

埃斯库罗斯、索夫克洛斯和欧里庇得斯是当时最为出名和伟大的三位古希腊悲剧作家。

埃斯库罗斯(公元前525-456),被誉为是古希腊“悲剧之父”,他的创作属于是古希腊悲剧发展的萌芽初级阶段。

他出生于希腊的一个贵族家庭里,他一生创作了九十多部悲剧,代表作品有《俄瑞斯忒亚》三部曲,《被束缚的普罗米修斯》等等。

他的戏剧题材大多取材于神话英雄故事,以歌颂的力量为主。

他的悲剧庄重肃穆,雄然亢奋,与戏剧中所现的强烈的矛盾斗争情节相辅相成。

索夫克洛斯(公元前496-406),他一生创作的时间长达六十年,共写过130多部悲剧,代表作有《安提戈涅》、《俄狄浦斯王》等等。

他所生活的时期正值雅典的民主思想意识全盛时期,所以较埃斯库罗斯而言,他的创作有了全新的提升和发展,他作品中所刻画的人物性格更加分明有力,语言简短明了,他的作品创作风格标志着古希腊悲剧创作的日益成熟和稳定。

欧里庇得斯(公元前480-406),他出生在一个贵族家庭,一生创作了九十多部悲剧,代表作品有《美狄亚》、《特洛伊妇女》、《希波吕托斯》等等。

他所涉及的悲剧题材内容范围比较广泛,有描写政治、宗教信仰、战争等等的,也有描写处于社会底层平民百姓生活的,还有描写社会世俗道德的。

他非常擅长描写女性心理,透过人物内心的表达来反映一些深刻的思想道理,这一点在古希腊的悲剧中显得尤为的重要。

在他的悲剧故事中也会经常运用合唱的形式体裁来揭示故事深刻的寓意和表达思想内涵,用乐器伴奏来引出人物的出场,有历史学家认为这是歌剧最早的雏形模式。

古希腊悲剧的结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序词、出场歌、插话、退场词。

序词指的是在合唱队首次出场之前的演出,意在说明戏剧背景和强化戏剧中人物;出场歌是接在序词之后,是合唱队进场之后的演唱,意在调节气氛,强调戏剧本身的基调和激发观众的感情,合唱是以齐唱为主,伴奏采用里拉琴和阿芙洛斯管,

偶尔会穿插装饰音;插话是在剧情动作表演的开始,前后紧紧衔接合唱,用来划分剧情的层次,相当于现代歌剧中的.“幕”;退场词是最后一段合唱唱完以后,作为剧目的结束。

古希腊悲剧的结束通常分为两种,一种是演员充当使者报告全剧的结束,另一种是他们所崇拜的神明从天而降,歌舞场地全部升天做为结束。

古希腊的悲剧通常三位男演员来演出,他们穿着高底靴,根据剧情面戴不同的面具,搭配不同的服装饰演不同的角色。

古希腊的悲剧对于后来十六世纪末文艺复兴晚期意大利歌剧的形成影响非常深远。

在古希腊悲剧发展的顶峰时期,与之相伴随的还有古希腊喜剧。

古希腊戏剧起源于祭祀酒神的狂欢歌舞和民间滑稽戏,而后逐渐演变成为大型的喜剧。

古希腊喜剧产生的时代是言论相对自由的民主繁荣时代,所以大多当权者和贵族阶级成为了古希腊喜剧所讽刺的对象。

阿里斯托芬(公元前446-386),被誉为是“喜剧之父”,是古希腊时期最为出名的喜剧作家。

他一生创作了四十多部喜剧,代表作品有《阿哈奈人》,《骑士》,《云》,《马蜂》,《鸟》等等。

在他的喜剧作品之中,群众性的合唱、充满讽刺意味的歌曲,抒情缓缓地对白,轻松快乐的音乐及夸张的创作手法运用的淋漓尽致。

他的作品可以说的上是高雅与低俗,严肃与活泼,美与丑的绝妙结合。

公元前323年古希腊结束了辉煌灿烂的古典黄金时代,进入了希腊化时代。

在这一时期,希腊奴隶制度开始逐渐衰退,希腊自身的文化开始向东方和西方传播,并且与当地的文化相结合。

越多越多的专业歌手涌现出来,集体性的音乐活动随之减少。

声乐艺术的发展开始偏向于个人感情的抒发与表达,感性与理性相得益彰的原则遭到了很大程度上的攻击与破坏,所以导致这一时期的声乐艺术发展逐渐退步。

(三)古希腊声乐艺术的特点

1.题材:大多取材于神话故事和诗歌,多为描写劳动、大自然和爱情为主;后期还出现了许多不同题材的歌曲,如祭祀歌曲、饮酒歌、情歌、结婚歌、颂歌、悲歌及与舞蹈结合的合唱抒情歌、众赞歌、庆贺歌等等;

2.声乐作品以单音乐旋律为主,具有朗诵性质,旋律简单流畅,节奏鲜明;

3.体裁:声乐作品多以合唱、齐唱、独唱、说唱和吟唱的形式出现,有器乐伴奏,有舞蹈和戏剧穿插其中;

4.歌手、诗人和声乐作品的创作者大多都集于一身;

5.因为当时没有标准的固定的记谱模式,歌手采取了以即兴表演为主的歌唱模式。

二、古罗马时期

公元前146年,古罗马征服了古希腊,随后古希腊全部沦陷。

横跨亚欧大陆的古罗马由此成为了古希腊和后来欧洲文化艺术衔接的桥梁。

古罗马自身的文化融入了古希腊优秀的宗教、哲学、美学、自然科学、戏剧等等文化,这就使得古希腊文明也很快地在欧洲开展开。

在古罗马占领古希腊最早的初期,古希腊的音乐文化受到了古罗马人的轻视和忽略,他们不喜欢古希腊音乐,他们认为古希腊音乐不够威武壮阔。

随着古希腊文化的渗透和深入,古罗马贵族阶级中的妇人首先开始接受古希腊的音乐教育艺术,并把音乐教育当成是良好教养和上流社会尊贵身份的标志。

涂鸦艺术的起源与发展 篇2

一、早期的体育艺术设计

体育艺术设计活动由来已久,从严格意义上来讲,体育艺术设计是伴随着体育的产生而产生的。然而早期的体育活动仅仅是人们的自娱自乐或是为生产、战争等而进行的运动,与之相关的体育艺术设计也就只能算作是艺术设计的雏形。较完善的早期体育艺术设计是建立在艺术家(画家、雕塑家、建筑师等艺术工作者)在体育绘画、体育雕塑与体育建筑设计方面的实践的基础之上的。

由于宗教和军事的需要,从荷马时代(公元前8世纪)开始兴起的古希腊祭礼竞技,促进了古希腊人对力量、技巧和健美的追求。希腊人通过体育运动塑造强健的体魄,并以竞技会的形式来展示他们的力量和健美。在运动会期间,艺术家们用写实的手法真实地记录着当时人们的体育活动与整个体育盛况,体现了当时人们崇尚体育运动,歌颂健美与力量的社会风气。例如在古希腊运动会上就规定夺冠一次者,可在运动会场的墙壁上刻下自己的名字,以示奖励;多次夺冠者,则可在宙斯神庙旁塑像留念。《掷铁饼者》就是为了纪念当时一位连续三次夺冠者而为之雕塑的。现藏于意大利波隆那考古博物馆的红陶双耳彩绘瓶就记录了古代短跑运动的比赛场景。在大英博物馆中,还保存着公元前5世纪的一件记录古运动会火炬接力仪式场景的文物。

随着体育运动的逐渐盛行,人们为了更好地进行比赛,在神庙旁修建了专门用于比赛与观看的竞技场,有的还修建了各种以用于运动员们生活与交流的辅助建筑。位于希腊伯罗奔尼撒半岛上的阿尔提斯神域东半侧,就有一座竞技场,四周有大片坡形看台,西侧附设有运动员和裁判员入场口。场内跑道的长度为210米,宽32米,还设有演武场、司祭人宿舍、会议大厅等其他用房。尼米亚竞技会遗址也是古希腊竞技会遗址之一。遗址博物馆中还保留有当时运动员起跑用的石板和跳远用的石壶等(即早期的体育用品设计)。其竞技场地保存完好,以致现代尼米亚运动会的100米赛跑仍然可在遗址上举办。这是在世界所有运动场遗址中绝无仅有的。

体育比赛吸引着各种不同职业的民众前来观看,人们将其视为盛大的节日。可以说古希腊运动会不仅仅是体育竞技盛会,而是一个体育与文化艺术相结合的盛会。艺术设计也从此与体育竞技结合,并成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保留至今,为体育运动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我国古代传说在黄帝时代就发明了足球游戏,据文献记载,我国古代的唐尧时代,创造了一种击壤游戏,这一切都说明了我国的部分体育项目起源于娱乐,如杂技技巧、舞蹈、秋千、拔河和球类游戏等。其次,跑、跳、掷、游泳、攀登,虽起源于劳动,但是在战争中才能得到更迅速的发展。人类在进入畜牧稼穑的生活阶段之后,和野兽拼搏的机会少了,而在争夺财物的战争中却需要发展身体能力,如追击对手的奔跑速度,搏斗的身体力量,准确的投掷技术,以及弓箭的使用能力,都较之人与野兽的斗争要求更高。这就使作为渔猎时代劳动技能的许多体育项目,在社会进入畜牧稼穑生活之后,不仅没有废弃,反而得到更大的发展。由于古代中国没有形成特定的大型的体育竞技比赛风俗,相比西方国家早期的较完善的体育艺术设计而言,早期的中国体育艺术设计也就比较简单,主要集中体现在简单的体育器械设计和体育服装设计上。

二、近现代的体育艺术设计

近现代的体育艺术设计的发展应该得益于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成长。奥林匹克运动兴起于欧洲资本主义工业化时代。它以坚实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基础为依托, 顺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和体育发展的潮流, 是人类社会进入工业文明后开始的一项伟大的社会实践。现代奥林匹克运动是在奥林匹克主义指导下, 以体育运动和四年一度的奥林匹克运动会庆典为主要活动内容,促进人的生理、心理和社会道德全面发展, 沟通各国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 在全世界普及奥林匹克主义, 维护世界和平的国际社会运动。

百年奥运, 跌宕起伏。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为体育艺术设计提供了发展平台,为体育艺术设计的完善化与系统化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历史上较完善的体育艺术设计活动应该是始于1896年4月举行的第一届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

在这次奥运会中,组委会遵循体育与文化艺术相结合的传统,首次使用了专门设计的宣传招贴和统一的奖牌。在开幕式和闭幕式上都举办了盛大的文艺演出。在举办期间,组委会还组织了火炬游行和联欢节。就连在运动会结束后,雅典奥运会组委会向国际奥委会正式提交的报告封面、封底都是经过精心设计的,并附有精美的插图,用平面传媒的设计方式记录与宣传了这届奥运会的盛典。

此外,特意为这届奥运会修建的体育场馆也是经过精心设计与施工的。整个运动场呈“U”字形,有三面看台,敞开的一面对着马路。为了便于观众进出,看台设多个观众入口,将观众和运动员隔离开来,并设有饮水处。考虑到雨天比赛的因素,在场地周围还设计了排水设施。看台采用洁白的大理石砌就,使这座气势恢弘的体育场更加耀眼夺目。

这次奥运会的举办方,通过较为完善的体育艺术设计既展现了奥林匹克运动的精神风貌,又体现了崇高的奥林匹克思想和丰富的活动内容。所以说,首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上的体育艺术设计和本届奥运会一样都是人类历史上的一笔宝贵财富。

近现代的体育艺术设计的发展主要还是源于体育艺术设计在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中得以推广与贯彻应用。当然,在近现代历史上,其他的各种世界竞技比赛中也有许多设计精美的体育艺术设计,但影响远不及奥林匹克运动会的艺术设计。

首届奥林匹克运动会的成功举办,奠定了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举办模式,也确立了近现代体育艺术设计的发展方向。在以后的历届奥运会中,平面设计的运用已司空见惯,特别是当时欧美封面设计和商业海报设计蓬勃发展,促进了平面设计在体育赛事中的运用。各国著名的平面设计师们纷纷参与到这一体育盛事中来,承担了各项体育艺术设计项目。1904年的圣路易奥运会的海报设计就是由美国海报设计师ST·JOHN担当的。而英国设计师A·S COPE则设计了1908年伦敦奥运会秩序册的封面, 并首次采用以运动员形象为元素进行设计。从此以后,运动员形象就作为一种常用元素经常出现在各种体育艺术设计作品中。

从1913年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创始人顾拜旦先生提议设计奥林匹克五环标志开始,以后的奥运会逐渐形成了系统完善的视觉艺术设计体系与统一的平面设计原则。

在1932年洛杉矶奥运会会徽中首次出现了奥林匹克五环标志,它将奥林匹克思想体系和活动内容,以及主办地的识别要素形象化地作了展示,从此以后的每届奥运会的会徽设计中都将奥林匹克五环标志作为一个组成部分纳入其中。

在此期间的奥运会运动场馆设计,基本都遵循了当时建筑设计的流行风格和模式。特别是在20世纪初期,受包豪斯设计思潮影响的设计师们,致力于从事最新观念和最先进的设计实践。到了60年代随着后现代主义的流行,设计师们更加注重对观念的复兴,对材料的研究,在设计中随着高科技的广泛使用,体育建筑的艺术设计以及与之配套的城市景观规划设计也开始步入了一个全新的世界。例如:1992年第25届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主体育场始建于1929年,1955年曾作为第二届地中海运动会的主赛场而闻名。值得一提的是这个体育场的几个特点:一是场内铺了7300平方米的自然草皮,使之适应于足球、田径和其他多项比赛活动;再一条是主席台上方的大型悬挑雨蓬,由一组巨大的空间网架组成,这个空间网架又由32根悬索张拉,支撑在三根巨大的钢筋混凝土柱子上;看台分成上下两层,看台下有室内跑道、运动员休息室、贵宾室以及各项服务设施。此外,在主赛区内还有一座颇具特色的体育馆,是由日本著名建筑设计师矶崎新设计的圣保罗的室内体育馆。其结构独特,构思新颖。整个建筑大体分成两部分,由主竞赛大厅和一个多功能大厅组成。其巨型钢结构屋顶极具特色,是由一个巨大的不规则曲面多边形空间网架组成,由于网架极富变化,它的链杆有多达3200个规格。屋顶由1500个球面体组成,屋顶距地面45米高,采用地面组装整体提升的施工方法。它的建成可以说是建筑史上的一个奇迹。另外法国巴黎市为举办1998年世界杯足球赛而于当年建成的法兰西体育场至今仍然被视为体育建筑的典范。

和其他体育设计一样,体育运动服装设计也得到了巨大的发展。特别是在20世纪期间,运动服装设计蓬勃发展,逐渐形成了以休闲运动服装为主产业的发展模式。

体育产品设计也开始起步,从奥运会火炬造型的设计演变上,我们可以看到现代设计思潮对体育产品设计的影响力。

进入21世纪以来,在当代体育产业化的大趋势下,体育艺术设计步入了一个全新的飞跃发展时期。体育产业的深入发展,促进了当代体育运动的蓬勃发展,也为当代体育艺术设计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样,世界当代设计运动的日新月异也为体育艺术设计的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与实践的保证。

摘要:体育艺术设计是伴随着体育的产生而产生的。较完善的早期体育艺术设计是建立在艺术家 (画家、雕塑家、建筑师等艺术工作者) 在体育绘画、体育雕塑与体育建筑设计方面的实践的基础之上的。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为体育艺术设计提供了发展平台, 为体育艺术设计的完善化与系统化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军.奥林匹克视觉形象的历史研究.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2004

[2]高毅存.奥运会城市的场馆规划与设计.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3

探讨设计起源与艺术起源的关系 篇3

艺术的起源

艺术是什么?看似漫不经心的问题却也最不容易回答,就像美是什么,在它不是以一个问题出现在你面前时,你会觉的它从来不是一个问题,甚至它都不能作为一个问题被提出,因为这太简单了。当你看件漂亮衣服时,你认为这是美的;看见一个五官端正、皮肤白皙的女孩,你认为这是美的;或是一个不漂亮的女孩,但她做了一件助人为乐的事情你也会认为她是美的。我们在遇到这些与美有关的具体的事例时, 我们不认为理解美是一件多么困难的事情。但在要求你正紧回答这个问题的时候不免有点茫然。在生活中,有太多关于艺术、美这些抽象概念的具体事例,并且它们随着人类的诞生而产生,随着人类的进化、发展而不断丰富,所以我们对它们并不陌生,但也仅此而以。我们对于艺术的起源、本质,甚至是艺术的定义,迄今为止都还没有一个共认的定义。

当我们要认识一件事物的本质时,我们通常要先弄清它的起源。正如我们研究人的本质时总会先提出人从哪里来、到哪里去这些命题来。只有弄清艺术的起源,才可能认清艺术的本质,才能懂得今天艺术存在的意义。但艺术的源头在哪儿?它离我们不免太过于遥远,我们只能根据一些零星的考古实物进行研究、分析、推理,这其中不免有很多主观上的猜测。19世纪末西班牙北部阿尔塔米拉洞穴艺术和法国拉斯科洞穴壁画的发现使人们认识到了原始艺术的存在,壁画上这些形象生动、写实的牛、马等动物的形象是人类至今发现的最早的艺术作品,距今有3万多年。它们刻画精湛,形象生动,科学家推测在此之前一定还存在着更古老的原始艺术。这些原始艺术的发现让我们对艺术起源的认识有了客观的认识依据。因考古发现有限,我们对于艺术起源的探索也充满着限制,相信之后的新的考古成果一定会将艺术的起源再向前推进。

原始人类为什么要画这些画?按照马斯洛理论,人们只有在满足了生理需求之后才转而为精神上的一些高层次的需求。艺术不能吃不能用,还耗时、耗力,这样无功利的东西对于物质匮乏的原始人类显得可是有些奢侈。人们甚至还不能解决吃住问题的时候艺术究竟为什么会发生呢?对于艺术起源的问题历代的哲学家、美学家和艺术理论家,对它进行探讨,形成各种各样的观点。主要有模仿说,由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和亚里士多德提出的,是关于艺术起源最古老的的理论;游戏说,也称为“席勒-斯宾塞理论”;巫术说,最早由英国人类学家泰勒提出;劳动说,由俄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普列汉诺夫提出;表现说,由奥地利精神病理学家弗洛依德提出。

每一种理论都从一特定的角度对艺术的发生作出了解释,但都不能完全说明艺术发生的原因,只能互相补充。但从以上诸多理论中我们至少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即原始人创造的‘艺术,虽具备艺术的形式,却不具备艺术发生的动机。他们对于艺术的思考其实是模糊的,即他们不是为了艺术才进行艺术的。我们可以这样说,艺术是来源于非艺术的。这种非艺术是带有强烈的目的性的,绘画、雕塑、舞蹈等艺术被创造出来,不是用来审美的,实用才是他们创作的初衷。崖壁上的每一个图案、每一种颜色都是一种符号,是具有象征意义、实用功能的。当人类还不能理解、控制大自然的时候,他们就通过想像的方式与之沟通,艺术就是这沟通的载体。原始人对于艺术的理解与我们今天所理解的艺术有着天壤之别,他们创造艺术的目的不是要去产生能使他们愉快的形像,而是把它作为日常生活中一种有超常规力量的重要实践工具。因此,原始社会时期艺术最重要的是其思想观念和要求;现今我们是看艺术形象能否引起人们的精神愉悦感。

我们只有仔细地分析诸种因素,研究它们之间关系,才能较为深刻地把握艺术起源的问题。不管是哪种理论,艺术的产生一定是因为人们的欲求、需要、意志和情感等,并且通过人的社会实践活动表现出来的。

设计的起源

设计的起源基本与人类的起源同步,要比艺术的起源早上万年,这是因为实用价值先于审美价值。艺术从形式上来看是一种纯粹的造型艺术,但它的产生是做为人们的精神寄托的实用目的而开始的,经历了由实用到审美,以巫术为中介,通过劳动向前慢慢发展的一个历史过程。设计最初产生时只是满足人的实用功能,从发生角度来说,它产生的原因比较明了,它因人类的需求而产生。

劳动创造了人,创造了人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当人类的祖先需要坚硬的器具来砍砸树木或刮削兽肉,就创造了石器工具;因为需要耐高温的容器来烧煮食物,就发明了陶器、青铜器。当然,这些实用工具都是经过上千年、上万年的发展才逐渐被人类摸索出来的。在这长期的劳动实践过程中,人的大脑越来越发达,双手越来越灵巧,在制造和改进劳动工具的过程中,史前人类的审美意识也在形成与发展,他们对于美的感受日渐丰富和细腻。

设计可以追溯到旧石器时代人类打制的第一块石器。打制石器是人类最早的造物活动,它最初以“有用性”为目的,原始人最初打制的石器一般是就地取材,从河滩上、岩石区捡石块,打制成合适的工具。早期打制石器只是在在石头的一边敲出或尖或扁的形状来,以满足砍砸刮削等实用功能,石头大部分保留了原有的形状。这时原始人类还没有有意识地对石器进行外观上的造型,以使它具有形式感,完全是以实用功能为目的,石器工具粗笨无定型。到了新石器时代,出现了磨制石器。工具种类越来越丰富,功能分化越来越清晰,石器制作也更加精细,人们还懂得了选择合适美观的石料,比如玉来做装饰物等。这一时期的石器外形根据实用性来加工,并且明显加入了一定的造型意识,石器变的光滑匀称而规整使石器具有一定的装饰性,这时已完全看不到石头原有的形状。新石器时期的钻孔技术也相当发达,一些磨制过的兽齿将其钻孔并串连在一起而制成完全装饰性的项链。这一时期的原始石器开始注重装饰性,这也就使得石器生产进入了工艺生产的层面,而具有了艺术创造的意义。这些生产、生活等实用器具在千万年中不断发展,设计从诞生之初就有着强烈的自身特征,即功能主义特征。原始人类为了更好地维持生命,在长期与大自然的抗衡中,完善了脑与手的合作关系,由最初的直接从自然中获取工具到制造工具,以满足生活所需的物质资料。设计的发生不如艺术的起源那样的神秘,它因为人类的需求而产生。它与人们的衣食住行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艺术起源与设计起源都来自于人类的需求,艺术是源于人们的精神需求,作为人们的精神信托,让原始人类有更加强大的精神力量和勇气去面对未知的世界;而设计是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是人类离不开的面包。所以艺术与设计是同源的,都来自于人的需求。

艺术得以产生和发展的重要原因是人的内在的精神冲动,既人们的欲求,需要,意志和情感等,这是一种生命本质的表现。艺术是人的知识、情感、理想、意念综合的心理活动的有机产物,是人们现实生活和精神世界的形象表现。设计是人类通过外在行为,即社会实践活动来满足人的物质需求,人与自然界发生关系,从自然界获取物质资料,维持生命。人类的实践活动随着时间的推移日益丰富,范围也在不断扩大。在实践的过程中,人的生存条件得到改善,生产力得到提高,人的精神需求包括审美需求也在不断提高。艺术与设计也随着人的意识与社会实践活动的发展而发展。

对于艺术与设计起源的问题以及关系问题的答案还需要我们深入的寻找,这两个问题必然是紧密联系的,并且越随着时代的发展,艺术与设计这两者的关系结合的也必然更加紧密。设计在寻“美”的道路上增加了艺术性,像流水别墅,它不只是给人住宿的房子,它更给人视觉上的享受,精神上的共鸣,说它是一件艺术品相信没有人会反对。

涂鸦艺术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运用 篇4

涂鸦艺术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运用

作者:曾宁莎

来源:《现代装饰·理论》2012年第09期

摘 要:随着时代的进步,设计市场快速发展,视觉传达设计在当代的各个领域中,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赋有视觉冲击力及个性的“涂鸦”通过在视觉传达设计中运用,充分的吸引了消费者眼球,达到了意想不到的宣传效果,将设计意义最大目的化,从而增强消费者的购买欲望,促进了产品的销售,提高企业的利润。

关键词:涂鸦艺术;视觉传达设计

一 涂鸦艺术的背景与发展

涂鸦艺术起源源于纽约的布朗克斯区,它是纽约最穷的街区。上个世纪60年代开始,整个布朗克斯到处可见涂写得歪歪扭扭的帮派符号。有几个有绘画天赋的人出于对简陋的帮派标签的不满,开始自己设计新标签,从此,这些帮派符号变得好看起来。后来,一批富有造反精神的非帮派画家意识到,墙是世界上最便宜、最实用的画布,他们开始行动,从此,一种新的艺术形式——“涂鸦”诞生了。后来,经过媒体的渲染, 纽约城的涂鸦运动大肆蔓延, 涂鸦从静止不动的墙, 蔓延到了地铁车厢,涂鸦也因此成为纽约地铁史的一个部分。2 0 世纪后期, 涂鸦艺术的创作中心渐渐由美国转移至欧洲大陆, 在那里涂鸦艺术以崭新的面貌呈现在世人面前:纸模涂鸦、贴纸涂鸦等多种综合性涂鸦创作手法, 丰富并发展了涂鸦艺术创作的内容与形式。

二 涂鸦的特征

涂鸦的兴起,不仅是美国黑人民间艺术的宣泄,也是那个时代被压抑的族群和阶层群众的心理宣泄。从表面上看,它有很强烈的反叛色彩、发泄的倾向和随意的风格,甚至有些反传统、反社会的精神。因此,涂鸦艺术从一开始出现就有着强烈的反叛特质,从而在表现手法上有着更大胆、随意的表现风格。随着时代的变迁与进步,更多的设计师看到了涂鸦艺术这一独特的手绘表现方式的潜在魅力,通过他们的运用,涂鸦艺术由边缘化走向了主流,但为了彰显涂鸦艺术的独特之处,依然保留了其强烈的色彩冲击性;夸张、随意的图像表现性;文字、符号的多变性的特色。

三 涂鸦艺术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运用

随着社会的进步,设计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分量,涂鸦艺术也从一开始受到的社会大众的排斥到如今被社会、时尚届、艺术界所认可,他们从涂鸦艺术中得到新的启发和灵感,通过这些新兴元素的注入,既增添了设计风格的多样性又满足了大众娱乐的审美要求。随之,这类具有张力、个性、夸张和色彩的涂鸦艺术在设计领域中充分的运用起来。

(1)在广告设计中的运用

时下,商家们通过图像、文字、色彩的传递以达到产品、品牌的宣传效果,随着行业间的竞争日益增强,为了取得产品在相同领域中的销售业绩,产品的广告宣传尤为重要,涂鸦艺术这一返璞归真的表现方式无疑成为广告设计师的宠儿。

如图,皆为“耐克”的广告设计,左图为户外广告,涂鸦本身起源于墙体作画,而该设计也是运用了户外很好的载体面——墙体来做宣传,“立体感”、“真实感”是这一整面墙给人最初的震撼,这也将是吸引人眼球的一点,再一看会发现原来是耐克的户外广告,品牌主题悠然可见,足以见得该品牌运动鞋的魅力所在,这也是最吸引年轻人的一点。事实上能够运用墙体作为广告的宣传效果甚佳,但是,很多时候也会受到空间的限制。右图为耐克的广告海报设计,通过软件将典型的涂鸦风格表现的淋漓尽致,没有过多的色彩画面,却通过黑白色的正负空间方式予以表达,随意、大胆的笔触和线条尽显涂鸦的大胆、自由风格。而这种涂鸦表现方式也是更多的运用在了如今的广告设计当中来。

(2)在包装设计在的运用

纵观包装发展历程,一直走在设计前沿,亦是艺术与技术的有力结合。包装是设计更力求与形式与功能的统一,所以在满足功能最大化的前提下,其外在包装效果就尤为重要了,人是视觉动物,总是先容易被美好的事物所吸引,因而,透过包装刺激消费者感官能动力应运而生。如今,将涂鸦运用到包装设计当中算是非常普遍的的了。涂鸦的色彩、文字、图形均赋有浓郁的个性、随意、鲜明的特点,既能够准确的传达信息,还带有强烈的设计感,正确的引导了消费观。再者,在包装设计中,我们看惯了不少中规中矩的图形,对于涂鸦这种夸张、自然的表现方式更为讨好,它们不仅具有强烈的装饰性,更是一种情感的宣泄,人们在欣赏包装的外在设计时也找到了情感的归宿点,为产品增强了其附加值。尤其是年轻人,他们更认为,追求这种涂鸦的风格是一种时尚和潮流,所以,透过这样的包装设计,他们也愿意去关注包装里面的东西。

(3)在标志设计中的运用

全球有名的谷歌公司每年都会发布一款不同主题的logo设计,这些设计不仅强化了该公司在人们心中的品牌地位,更是给大家带来了无限的畅想和欢乐。谷歌的首个涂鸦只是谷歌创始人拉里·佩奇和谢尔盖·布林的一时心血来潮。到如今,谷歌涂鸦的主题从突发新闻到科学发现纪念日,包罗万象,无所不有。谷歌的涂鸦标志非常受欢迎,以至于谷歌每天都会收到全球各地用户发来的成千上万的建议、修正或感谢,可见品牌地位深入人心。

(4)在字体设计中的运用

欧洲的涂鸦很多是注重对字体的改造再设计,后来,涂鸦艺术在欧洲逐渐演变成为一种技巧性质的街头书法艺术,从而达到弱化政治倾向的作用。汉字表现在涂鸦艺术中也一样和谐和富有情趣。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会徽选择了中国传统文化符号——印章,会徽下半部份是用

中国书法撰写成的赋予汉简古意的英文BEIJING和阿拉伯数字2008。英文和数字都以古老的汉代竹简的书写行式而表现,稚拙、生动的同时而又古朴、富现代气息,其涵韵无穷。参考文献

谜语的起源与发展 篇5

一、什么是谜语?

谜语是我国民间文学的一种特殊形式,古时候称“瘦辞”或“隐语”。谜语有狭义与广义两种解释。文义谜语是谜的统称,它包括文义谜(即灯谜)和事物谜(即民间谜),狭义的谜语仅指民间谜。

二、谜语的起源

它起源于春秋战国,那时各国大臣常用暗示、比喻的手法映射事物,以劝谏君主采纳自己的主张,逐渐形成了谜语。

开始的谜语只是一种人们打趣的方式,最后逐渐演变为一种谜语文化。汉朝时,一些文人常用诗词、典故来制谜,出现了妙喻事物特征的事物谜和文字形音义的文字谜。

南北朝时,文人常以制谜、猜谜来斗智斗勇,制谜技巧日渐成熟。隋唐时谜语由民间进入宫廷,许多皇帝都喜欢猜谜。

北宋时期,随着城市的经济发展,市民文化娱乐生活的丰富,猜谜成为市民的一大乐趣。南宋时,每逢元霄节,人们将自己制作的谜语挂在花灯上,供人们边观灯边猜谜取乐。南宋都城临安的灯谜居全国之首,被誉为“灯谜之乡”。

明清时期元霄节猜灯谜更加盛行,并出现了研究谜语制作的专门机构。现在我们国家有“中国民间文艺协会中华灯谜学术委员会”民团组织。

三、谜语的分类

一般地讲,谜语可以分为两大类(我们现在所说的谜语是指狭义的谜语),一类叫事物谜,就是常说的谜语;另一类叫文义谜,也就是常说的灯谜。

(一)事物谜

也叫民间谜语,儿童谜语。除了少量的字谜以外,事物谜的谜底大都是一些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事”和“物”。比如动物、植物、各种器具、用品、人体器官、自然现象、宇宙天体„„它常常采用朗朗上口的民谣或者短诗歌的形式。比如:

猜字:一点一横长,一撇到南洋,南洋一个人,只有一寸长。打一字:府 猜动物:有头无颈,有眼无眉,有尾无毛,有翅难飞。

打一动物:鱼

猜植物:有丝没有蚕,有洞没有虫,有伞没有人,有巢没有蜂。莲藕 猜机器:别看名字消极,其实确很积极,成天忙着劳动,干活特别卖力。拖拉机 猜用物:歌俩一般高,出门就赛跑,老是等距离,总也追不到。自行车 猜用品(常用):有硬有软,有长有宽,白天空闲,夜晚上班。

猜人体器官:根底不深站得高,要长要短看爱好,为求姿容仪态美,难计功夫费多少。

头发

猜自然现象:像云不是云,像烟不是烟,风吹轻飘飘,日出慢慢散。雾 猜劳作:千人万人织锦绣,曲背弯腰汗直流,本来一片汪洋海,转眼之间变绿洲。

插秧

练习:

1、老大老二和老三,三个兄弟叠罗汉,老大踩着老二头,老三站在最下边。打一字(柰)

2、王大娘,白大娘,两人谈话坐在石头上。打一字(碧)

3、一个小姑娘,立在水中央,身穿粉红袍,坐在绿船上。打一植物(荷花)

4、两个兄弟一样长,你要吃饭它帮忙,喜欢给你添菜,不爱给你舀汤。打一生活用品(筷子)

5、上边毛,下边毛,中间有颗黑葡萄。你若猜不着,向我瞧一睢。打一身体器官(眼睛)

6、圆肚皮,紧绷绷,肚子里头空又空。不打它,不吭声,一打就喊咚咚咚。打一乐器(鼓)

7、身穿白大褂,头上十字花,速度非常快,救人全靠它。打一交通工具(救护车)

8、一间屋子方又方,只有门来没有窗。屋外炎热又晴朗,屋里寒冷又下霜。打一家用电器(冰箱)

9、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打一物(画)

10、头戴红帽子,身穿白袍子,走路摆架子,说话伸脖子。打一动物(鹅)

11、年纪不大,胡子一把,不管看见谁,总是叫“妈妈”。打一动物(山羊)

12、一个医生嘴巴尖,天天出诊去林间。这敲敲,那听听,要动手术把头点。打一动物(啄木鸟)

13、屁股一冒烟,直冲九重天,人造小星星,靠它送上天。打一物(火箭)

14、麻屋子,红帐子,里面睡个白胖子。打一食物(花生)

15、头戴黄色帽,身穿绿色袍,生的孩子多,向着太阳笑。打一植物(向日葵)

16、像糖不是糖,能用不能尝,遇水就起泡,去油又去脏。打一生活用品(洗衣粉)

17、有时圆圆,有时弯弯,有时像香蕉,有时像小船。打一自然景物(月亮)

18、一个大哥三只眼,每天路口来值班,人们看着它眼色,要是乱闯出危险。打一交通设施(红绿灯)

19、身穿大红袍,串起像鞭炮。你咬它,它不叫,它咬你,汗直冒。打一蔬菜(红辣椒)

20、说你呆,你不呆,推你一下你一歪。叫你躺下去睡觉,你却仍然站起来。打一玩具(不倒翁)

21、一物真奇怪,专把钢铁爱,遇上就粘牢,分开使劲拽。打一物(磁铁)

22、兄弟两个瘦又长,扭在一起下池塘,池塘里面打个滚,捞起变得黄又胖。打一食物(油条)

23、兄弟四五个,各进各的门,若是走错路,就要笑死人。打一衣服饰物(纽扣)

二、文义谜

文义谜也叫灯谜。它的谜底是表达任何一种意义的文字。所以谜底的范围是相当广泛的。它包括单字、各种词语、词组、短句等等。

例:

1、七十二小时。——打一字(晶)

2、久不练功。——打《水浒传》一人名(武松)

3、朱子。——打《西游记》一人名(红孩儿)

4、庄稼人。——打一作家名(田汉)

5、归心似箭。——打一称谓(思想家)

6、收徒。——打一称谓(留学生)

7、江山如画。——打一国名(美国)

8、固。——打中国一省名(内蒙古)

9、驿站。——打河南省一地名(驻马店)

10、彻底平反。——打一节气(大雪)

11、口若悬河。——打一天气预报用语(多云)

12、雨点儿能落上——打一走兽(熊)

13、东京见闻录。——打一文学体裁词语(日记)

14、哑语。——打一修辞手法(比喻)

15、朱阁神游。——要一书名(红楼梦)

16、掌声大作。——打一乐器(手鼓)

17、水淹七军。——打象棋用语(过河卒)

18、年关紧缩开支。——打一俗语(压岁钱)

19、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打一俗语(龙抬头)20、不管三七二十一。——打一数学名词(无理数)

21、鹊桥断。——打一历史事件(七七事变)

22、诛。——打一地理名词(赤道)练习:

1、次子。——打一字(元)

2、共同留下复习。——打一字(翼)

3、自传连载。——打一成语(年年有余)

4、一再说要走。——打一七字俗语(三句话不离本行)

5、进寺只观如来像。——打一七字俗语(不看僧面看佛面)

6、味精广告。——打一常用语(鲜为人知)

7、子女把你记心上。——打一礼貌用语(您好)

8、此处禁止放牛羊。——打一古代人名(杜牧)

9、木耳附子藏木香。——打一古代诗人(李白)

10、强盗法则。——打一古代人名(寇准)

11、进步的关键。——打一明代人名(于谦)

12、鲲鹏展翅。——打一三国人名(张飞)

13、有耳听不见。——打一字(龙)

14、给一半,留一半。——打一字(细)

15、僧穿彩衣。——打一《水浒》人名(花和尚)

16、美哉中国。——打一《红楼梦》人名(妙玉)

17、船出长江口。——打一中国省份名(上海)

18、疑有阴私。——打一河南城市名(信阳)

19、认祖归宗。——要一民族名(回族)

20、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打一节气(立夏)

21、恍然大悟。——打一昆虫名(知了)

22、九九归一。——打一花卉名(百合)

23、三更时分。——打一书名(《子夜》)

24、龙井茉莉值千金。——打一书名(茶花女)

25、下笔千言倚马可待。——打一美术用语(速写)

26、毫不利已。——打一乐器名(吉他)

27、中国昂首向前进。——打一民俗语(龙抬头)

28、来人变了样。——打一粮食(大米)

29、小丑的装束。——打一服装名(牛仔服)30、由。——打一动物名(短尾猴)

31、区区小事也当真。——打一电影名(《鸡毛信》)

32、一狗守洞口。——打一字(突)

33、剖腹。——打一病名(拉肚子)

34、足下生风。——打一病名(脚气)

35、某某。——打一人体部位名(无名指)

36、举世瞩目。——打一人体部位名(眼球)

37、货真价实。——打一数学名词(绝对值)

38、鹊桥断。——打一历史事件(七七事变)

39、坡。——打一地理名词(地壳)

三、事物谜(民间谜语)与文义谜(灯谜)的区别

事物谜和文义谜都是谜语,它们有共同的地方。比如,它们的基本结构是相同的,也就是说都有谜面、谜目和谜底。

先看一个民间谜语:

谜面:七层褥子八层被,一个黑儿儿里头睡,有个红儿来叫门,蹬了褥子踹了被。谜目:打一娱乐用品。谜底:爆竹。

再看一个灯谜:

谜面:留发。谜目:打一成语。谜底:置之不理。

二者之间究竟有哪些不同呢?下面我们从几个方面比较一下就清楚了。

1、谜面和谜底的扣合方式不同

民间谜语,除了少量的字谜以外,大部分都是以事物的外表特征入谜面。谜面抓着要猜的事物,对它的外表、形体、性质、音响、出处、用途等各个方面突出的特征,用拟人、比喻、夸张、喑示等形象化手法拐弯抹角地描绘出来,让人们根据谜面所提供的线索,通过联想、推理、判断来猜中谜底。

灯谜,是根据文义(文字的含义),使谜底和谜面相扣合,所以也叫文义谜,又叫“文虎”“灯虎”。灯谜是我国特有的文字游戏。猜灯谜要着眼于文字的义、音、形。灯谜的制作就是利用了中国汉字的字多义、一字多音、笔画组合,摹状象形等义、形、形变化的特点,通过会意,别解、假借、运典、拆字等手法,使谜面和谜底在字义或字形上相扣合。

下面我们看两个例子,看它们在扣合方式上有哪些更深的不同。例1:谜底是燕子。

民间谜语的谜面是:衣服假缎子,尾巴像剪子,衔泥盖房子,捉虫喂孩子。而灯谜的谜面是:北京零时。

比较两个谜面,民间谜语对燕子的外表(衣服似缎子)、形状(尾巴像剪子)、生活习性(衔泥盖房子、捉虫喂孩子)进行了形象地描述。灯谜的谜面则根本不去理会燕子本身的什么特征,只是死死扣住“燕子”这两个字的字义。“北京”又称“燕京”,这里扣住个“燕”字。“零时”在古代计时法上就是“子时”,这里扣住一个“子”字。我们不难看出,它们在扣合方式差别是很大的。

再看例2:谜底是“雪”。

民间谜的谜面是:是花不能戴,轻轻飘下来,空中开六瓣,大地一片白。灯谜的谜面是:倾盆大雨冲倒山。

前者把雪比作花,抓住其形状“六瓣”,雪后“大地一片白”等特征,进行了生动的描写,使我们一看谜面,眼前就出现了“雪”的形象。后者只着眼于“雪” 6 的字形、写法,取“雨”冲倒“山”——彐,从而为“雪”。

下面,大家看几组谜语,自己分析分析,它们的区别在哪里? 第一组

民间谜:千条线,万条线,落到河中看不见。——打一自然现象 灯谜:零头。——打一字 第二组

民间谜:兄弟七八个,围着柱子坐,大家一分手,衣服就扯破。——打一家用作物

灯谜:二小,二小,头上长草。——打一字 第三组

民间谜:麻屋子,红帐子,里面住个白胖子。——打一农作物 灯谜:木兰之子——打了农作物 第四组

民间谜:脱了衣服见头发,拔开头发就见牙。——打一农作物 灯谜:珍贵的稻子。——打一农作物名 第五组

民间谜:东一片,西一片,猜不着,听听看。——打一人体器官 灯谜:没有关联。——打一字

2、谜底的范围不同(谜目不同)

民间谜语除少量的字谜以外,其他大部分的谜底是“事”或“物”。如动物、植物、用品、器具、人体器官、自然现象、宇宙天体等等。

灯谜因为是以文义入谜的,所以凡是能用文字来表达的,任何词语都可以作为谜底。少至单字,多至诗词歌赋、成语俗语、古今人名、中外地名、报刊杂志、中西药物名、电影戏剧名、各类学科名称、各种词汇名称,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包罗万象,应有尽有。比较一下,灯谜的谜目范围要比民间谜语的谜目范围广泛得多。当然,严格地讲,谜目的书写也是有区别的。如“燕子”谜,民间谜语谜目写成“打一动物”,而灯谜的谜目要写成“打一动物名一”。

3、谜面的表现形式不同

民间谜语的谜面一般字数较多,而且常常是合辙押韵的歌谣,其中的四句形 7 式出现的较多。它的语言通俗、生动形象,而且朗朗上口,很适合口头传诵。

如:一个娃娃真稀奇,身穿三百多件衣,每天脱去衣一件,脱到年底乘张皮。——打一日用品(日历)

又如:像糖不是糖,不能用口偿,帮你改错字,纸上来回忙。——打一文具(橡皮)

灯谜的谜面一般文字较短,很多还采用了现成的词语。如诗句、成语、俗语、典故以及人名、地名、电影名、戏剧名甚至还有用字母、数字、图画、棋谱、符号等作谜面的。如:

大家都笑你。(打一中国地名)谜底:齐齐哈尔 可上可下。(打一字)谜底:哥

一手拿针,一手拿线。(打一成语)谜底:望眼欲穿 动力消耗。(打一字)谜底:云 导。(打一成语)谜底:抱残守缺

4、猜谜制谜的规则不同

灯谜的猜法和制法有严格的规则。比如谜底和谜面不可以有相同的字出现(这叫“底面相犯”),谜底和谜面在扣合上要讲究贴切、严密,不允许出现多余的闲字。

而民间谜却没有这些规则,只要谜面能够隐射谜底就行了。另外,有些灯谜有谜格,而民间谜语没有谜格。

5、猜射对象不同

由于民间谜通俗易懂,所以大多数的民间谜语适合少年儿童猜射。而灯谜涉及的知识很广泛,猜射起来比较困难,这就要求猜射者应具有一定的文化素养,它一般地适应于具有一定文化水平的成年人猜射。不过,随着人们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活经验的不断积累,灯谜也逐渐受到少年朋友的喜爱。

四、谜语的组成

谜语一般由谜面、谜目和谜底三部分组成。运用特殊方法制成的灯谜还有谜格。

1、谜面

谜面是谜语的脸面,也是谜语的主要部分,是供人来猜的说明文字,是为了揭示谜底(答案)所给的条件或是提供的线索。

谜面可以说出来让人猜,也可以写出来。一般地讲,民间谜(事物谜,包括简单的字谜)口述的多,灯谜差不多都得写出来。比如:

三市尺不是米——打一字 凤头虎尾——打一字

这样的谜面就要写出来,因为答案(谜底)得反复琢磨。头一个谜底是来,因为三市尺是“一米”,“一”“米”上下一合,是“来”字。第二个谜底是“几”字,因为“凤”字的“头”和“虎”字的“尾”正好都是“几”字。

还有一些谜语,谜面没有文字,而是由图像、实物、动作、符号、数字、字母,甚至棋谱、篆刻等形式组成的。

2、谜目

谜目就是给谜底限定的范围。谜目是联系谜面和谜底的“桥梁”。它的作用有点像路标,给人指明猜射的方向。

谜目附在谜面的后边,比如“打一字”,谜底就限定了只能是一个字。“打”是“猜”的意思,“打一字”就是“猜一字”。

一般谜目规定的谜底是一个,也有的是两个或几个。比如: 客满——打字二

谜目规定了谜底有两个。用会意法来猜,谜底就是“促”“侈”。“客满”表示人已经足够了,“人”(变形为立人“亻”)与“足”合成“促”,也可以表示人已经非常多了,即“人”“多”合成“侈”。

3、谜底

谜底就是谜面所提出问题的答案。谜底字数一般很少,有的是一个字,一个词,一个词组,有的是一种事物的名称或者动作,最多也不过是一两句诗词。有趣的是,有些灯谜的谜底和谜面互相调换后还能成谜。比如:

泵——打成语一

“泵”字“石”在上,“水”在下,用会意法猜出谜底“水落石出”。“水落石出”是个成语。反过来,用“水落石出”作谜面(打一字),它的谜底就是“泵”。

4、谜格

谜格是构成灯谜的一种特殊形式。在灯谜创作过程中,制谜者为了广开谜路,通过“格”的设置使一些本来不能入谜的题材成为谜材,从而起到“格助谜语”的作用。例如:

函授(卷帘格,打常用词一)

在这则谜语中,“卷帘格”就是谜格。不同的谜格,对谜底的字数,形式有不同的规定。猜带谜格的谜语,首先一定要理解该谜格的格规,否者,无从下手。根据卷帘格的格规,此谜的谜底为“讲信用”。

就谜格而言,历史上虽然出现过500多种谜格,然而传流至今的仍有生命力的仅四十多种,常用的也就二十余种。有关谜格的知识,我们将在以后给大家逐步介绍。

5、加注

除以上几个组成部分外,有的谜语还有加注。

谜面加注是提示谜中应增减的字的笔画、偏旁、部首或猜射的方法和注意的事项。如:

纪念鲁迅(此谜请勿念,打成语一)谜底:百年树人

安全文化的起源与发展 篇6

具体说,最初提出安全文化的概念和要求,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的国际核工业领域。1986年国际原子能机构召开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后评审会”认识到“核安全文化”对核工业事故的影响。当年,美国NASA机构把安全文化应用到航空航天的安全管理中。1988年在其“核电的基本原则”中将安全文化的概念作为一种重要的管理原则予以落实,并渗透到核电厂以及相关的核电保障领域。其后,国际原子能机构在1991年编写的“75-INSAG-4”评审报告中,首次定义了“安全文化”的概念,并建立了一套核安全文化建设的思想和策略。我国核工业总公司不失时机地跟踪国际核工业安全的发展,把国际原子能机构的研究成果和安全理念介绍到我国。 1992年《核安全文化》一书的中文版出版。1993年我国原劳动部部长李伯勇同志指出“要把安全工作提高到安全文化的高度来认识”。在这一认识基础上,我国的安全科学界把这一高技术领域的思想引入了传统产业,把核安全文化深化到一般安全生产与安全生活领域,从而形成一般意义上的安全文化。

安全文化从核安全文化、航空航天安全文化等企业安全文化,拓宽到全民安全文化。依其历史学,人类客观的安全文化伴随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从这一角度,人类的安全文化可分为四大发展阶段。17世纪前,人类安全观念是宿命论的,行为特征是被动承受型的,这是人类古代安全文化的特征;17世纪末期至20世纪初,人类的安全观念提高到经验论水平,行为方式有了“事后弥补”的特征,

这种由被动式的行为方式变为主动式的行为方式,由无意识变为有意识的安全观念,不能说不是一种进步;20世纪50年代,随着工业社会的发展和技术的不断进步,人类的安全认识论进入了系统论阶段,从而在方法论上能够推行安全生产与安全生活的综合型对策,进入了近代的安全文化阶段;20世纪50年代以来,人类的高技术的不断应用,如宇航技术、核技术的利用、信息化社会的出现,人类的安全认识论进入了本质论阶段,超前预防型成为现代安全文化的主要特征,这种高技术领域的安全思想和方法论推进了传统产业和技术领域的安全手段和对策的进步。由此,可把人类安全文化的发展归纳,见表所示。

表 人类安全文化的发展脉络

时代的安全文化

观念特征

行为特征

古代安全文化

宿命论

被动沉受型

近代安全文化

经验论

事后型,亡羊补牢

现代安全文化

系统论

综合型,人机环对策

发展的安全文化

本质论

超前、预防型

对安全文化理论和实践的认识和研究是一项长期的任务,随着人们对安全文化的理解和自觉的运用和实践,人类安全文化的内涵必定会丰富起来;社会安全文化的整体水平也会不断得到提高;企业通过建设安全文化提升员工安全素质、创造有效预防事故的人文氛围和物化条件的效果将会显现。只要有努力的安全文化建设之实践,必然会结出现代的安全文化之硕果。

艺术舞蹈的起源和发展 篇7

随春秋战国时期以前, 民间乐舞也有流行, 并且有更多的人去参加。正是因为人类本身生存、繁衍、发展的需要, 民间乐舞成为当时表现男女性爱永恒主题的重要形式, 这一时期的民间风俗祭祀舞, 是对前代传统的继承, 在各地流传发展情况各不相同。历史悠久的傩舞和巫舞等普遍流行, 商周时期形成的表演性舞蹈, 在春秋战国时代得到了更大的发展, 专业歌舞艺人增多, 艺术水平不断提高, 当时统治阶级醉心于乐舞享受, 同时在政治上充分利用歌舞的工具性, 加强了歌舞技艺的训练, 培养了不少优秀的歌舞艺人。

任何一种艺术, 它的根源出自民间, 它的发展却是专业艺人努力和创造的结果, 是有经验的艺人培养训练倬轻艺人的结果。荆楚宫中的表演性舞蹈, 不仅在当时颇具盛名, 而且一直流传到汉代。袅袅长袖、飘飘萦回、变化莫测, 如行云流水, 影响非常深远, 传承非常典范, 训练非常有素。秦汉是文化艺术大发展、大繁荣的时期, 舞蹈活动普遍盛行, 乐舞百戏等的表演艺术水平大幅度提高。因成立乐府汇集民间乐舞及西域乐舞和少数民族舞蹈传入, 出现了一批著名的舞蹈和舞人, 形成了大型综合性表演艺术“百戏”, 广泛流传于宫廷和民间。汉朝初期宫廷设置乐舞机构, 掌管宗庙祭祀活动, 搜集民间乐舞, 训练乐舞队伍, 客观上对汉代乐舞的发展起了相当大的推动作用。礼节性舞蹈和即兴起舞、雅乐舞蹈的继承和创新, 使汉代乐舞呈现出新的面貌。少数民族歌舞的进入, 更使汉代乐舞艺术得到了大发展、大提高。乐舞理论继承儒家学说, 间或有新论。舞人的文学素养不断提高, 表演时能相当生动、准确而深刻地展现舞蹈的意境, 表现出舞者高超的艺术水平。

到了汉代, 中国封建经济有了进一步发展。西汉时期, 出现了“文景之治”。随着商业的发展, 大城市也在不断增多并日臻繁华。汉代舞蹈注重技艺结合、表情达意, 舞“游心无垠, 远思长想”, 时而挺拔昂扬, 时而婉转流畅。所有舞蹈动作的设计都不是单纯地炫耀技巧, 而是随着舞蹈内容的变化而变化, 由此产生了很多精美绝伦的舞蹈。这时也出现了群舞的创作。如由十六男童舞蹈的《灵星獬》、二十二男众舞蹈的《巴渝舞》、六十四人舞蹈的《东京赋》中稷庙祭祀舞等, 都是变化莫测、新颖别致的群舞场面。同时, 无论是严肃规整的雅乐舞蹈, 还是欣赏价值较高的表演性舞蹈, 都有专门的人员组织编排、训练、演出。这一时期, 汉代舞蹈训练已进入较高水平, 整齐、统一、协调是汉代群舞基本训练的要素。专业舞人训练时间长, 学舞年龄小, 有幼功, 身轻若燕, 在舞蹈弹性的训练、控制呼吸等方面都达到了较高水平。

魏晋南北朝时期, 宗教活动盛行, 娱人娱神的乐舞活动广泛存在于社会之中。在这个特定的历史时期, 虽然出现的著名舞蹈和舞人不多, 但这个时期在中国舞蹈发展、舞蹈训练、舞蹈表演上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发展阶段。唐代是中国封建经济迅速发展并趋于成熟的时期, 又是中国封建政治制度日益巩固且臻于完善的时期, 也是中国封建时代文化艺术大发展、大繁荣的时期。唐代歌舞戏就是在这个时期发展成熟的。《踏谣娘》、《兰陵王》、《拔头》等歌舞戏, 不仅有了故事情节和人物扮演的角色, 而且有歌唱, 有舞蹈, 有化装, 有服饰, 还有人声帮腔等, 形成了完整的歌舞氛围和艺术魅力。

到了宋代, 随着都市的繁荣, 市民阶层不断扩大, 各种不同的文化娱乐形式应运而生, 瓦舍与勾栏相继出现。宋代瓦舍、勾栏的形面舞, 历经宋元杂剧和明清戏曲的变革与发展, 逐步形成戏曲舞蹈。中国戏曲舞蹈有时模拟鸟兽动作, 有时模拟自然物情状, 如为了表现火的蔓延, 就用袖的飞舞来模拟;为了表现身体灵活, 就模拟鹞子翻身;表现手指秀美, 就模拟为兰花开放;表现腰肢纤细, 就模拟柳条摆动。无论是飞禽走兽、壁神庙像、鱼龙虾蟹、龟蛇虫蛾, 以及香烟浮动缥缈、中国书画艺术等, 都可以作为舞蹈动作的借鉴。

上一篇:副护士长工作总结下一篇:科研助理招聘岗位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