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评课流程(精选8篇)
任汉跃
杨波
课前准备阶段:“自纠”
学生部分:自我剖析,明因,自查自悟自改自记
每次试卷测试后,学生都非常关注自己的表现,当拿到试卷的时候学生最先关注的是自己出现的错误,在学生有足够的积极性去面对自己出现的错误时,不管老师有多么精彩的分析,也很难把学生的注意力从试卷上移开。因此我们可以顺应学生的自身需求,让学生就自身出现的错误进行自我剖析。在这一环节学生可以完成的任务有三点:
一、对于简单错误直接可以找出错因,自行解决;
二、对于一些似是而非的题目在知道错了以后,他就会从另一角度对问题进行思考,为组内的探讨交流做好了思维上的铺垫;
三、对于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可以先记出来。认真填写好前置性表格,并上交。组长要做好统计工作。
教师部分:教师要根据组长统计的疑难题目准备好相应的补充例题和变式训练,在讲评完该道疑难题目后,马上出示相应的例题和变式训练进行跟踪训练。并应预设一下教学情境,做好疑难问题的点拨提高部分的准备。
上课流程:
1.“合作”
组内交流,合作,生生互助解易质疑
小组内的合作探索交流也是我们课堂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实际在试卷讲评的过程中完全可以将一些简单的问题放在小组内讨论释疑,自行解决。这样优等生可以发挥自己的优势帮助知识学习相对弱的同学找出问题的所在,帮助他们来解决。小组内各司其职,各取所需,各展其能,可以更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在合作的过程中可以就有一定难度的题目在小组内进行初步的争论,为下一步的组间交流做好准备,并把自己在探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记录下来,通过讨论质疑,提出思考的问题,可以说在这样合作的前提下学生可以更好的发现自己存在的问题和知识的不足,使得组间的交流有了学生思维的痕迹。
2.“展示” 组间交流,共议,师生互动解难释疑
通过小组内的讨论,学生可能就自己小组的疑惑提出许多问题,这时,老师首先应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领学生就刚才提出的问题引发争论,在老师的点拨下与学生共同碰撞出思维的火花。这些问题是学生急待解决的,也是学生期待的,因此我们在学生积极态度下的互动交流更显得充满活力,而此时我们所讲的也是试题出现问题的重中之重,我们应创造性的引发学生的思维,将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清晰的展示出来,这样学生所感受的不仅是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
3.“提高” 补例点评,提炼,探索交流提升方法
学生对于知识重点出现的错误,有的时候仅仅依靠试卷的上的几道题,显得有些单薄。为了切实加深学生的认识,从方法上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我们还应该根据题目的特点补充合适的例子,在试题的基础上稍有变化,引领学生探索交流。而这种补充的例子是对学生在初步感知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内化的过程。有了前面对错题的理解,学生就可以从方法上系统的认识到这一个知识体系,学生也可以就此提炼出解决问题的方法,逐渐的形成一种技能。
4.“反馈” 强化巩固,拓展,适时反馈举一反三
强化巩固是试卷讲评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学生在做题过程中出现的典型错误反映出的是学生一种思维的习惯,如果我们讲了以后不做强化巩固,我们也只能收到水皮打一棍的效果,学生可能一时明白,但一段时间后,学生曾经有的那种错误的思维方式又会呈现出来。因此我们在某一类疑难问题讲评以后,应马上出示教师课前准备好的变式训练对学生进行一个强化巩固的过程,可以说是趁热打铁,及时反馈学生的掌握情况,通过练习题的设计在练得过程中起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课后部分:“反思” 课后分析,消化,自我反思内化知识
可惜,认识上的偏颇导致讲评课的功能和特性被遮蔽。教师往往简单化地设计、处理讲评课,这导致目 标单一、内容泛泛,进而使这一课型在学生眼里越发丧失其课程价值,失去其课堂魅力,最终沦为“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课”。
显然,历史讲评课的现状与它所承 担的教学 任务、拥有的存在价值不相匹配。因此,教师必须通过一系列的改变,来充分发挥讲评课应有的功能和特性,来使讲评课更为精彩。笔者现结合高一历史教学工作的实际条件和需要,试着探讨高一历史讲评课的改变途径,寻找使其精彩之道。
一、讲评目标的改变:从单维目标到多维目标
由于教学目标的设定直接决定了在组织教学内 容上的侧重点,进而决定了在选择教学策略、方法上的注意点。因此,作为实现讲评课整体性改变的前 提,首先要实现的是讲 评目标的 改变,即努力实 现由“单维”到“多维”的改变。
所谓“单维”目标,是指讲评 课只侧重 讲知识。而“多维”目标,是指讲评课既要讲知识,更要讲审题、解题的方法、技巧,答题的规范、习惯。历史学科知识的掌握具有优先性,讲评课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在讲评中依托练习、测试所反馈的信息,帮助学生在知识的结构化以及重点把握、难点突破方面查漏补缺。但是,若从讲评课的载体 及其围绕 的中心———学生 的典型错 题———出发,很容易发现 试题考查 的项目除 了基础知 识点之外,还有学科能力。与之相对应,学生失误的原因,除了知识掌握上的欠缺之外,还有其学科能力的有限。
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常有很多在平时的历史学科基础知识记忆方面成绩较好的高一学生,其练习、测试的成绩却不理想。他们面对灵活性、思维要求较高的试题,往往无法将已有知识融会贯通、举一反三,明显地缺乏运用学科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也成为很多平时较用功的高 一学生面 对历史课 时的郁闷 之所在。他们认为自己的付出与收获在历史这门课上无法实现同比增长,从而降低 了学习兴 趣,更有甚者,还产生了“基础知识无用”之类的误解。
教学实践告诉我们,要提升历史学 科能力,最切实有效的方法,就是把培养学生审题、解题的方 法、技巧,答题的规范、习惯,纳入教学目标中。由于不同 课型自身的要求以及受教学进度的制约,高一的新授课和复习课对此目标往往点到即止,缺乏训练的深度和强度。同时,基于对讲评课的功能和特性的确认,这些教学目标的谋求,正是讲评课的题中应有之义,是讲评课赢得自身课程地位和存在价值的本职任务所在。
二、讲评内容的改变:从面面俱到到重点突出
当下的高一历史讲评课,很多教师习惯性地将试题从头到尾依次讲述,并依托各个试题延伸出尽可能多的知识点。单从原有的教学目标维度来审视,这种讲评内容的定位,能依托一张试卷的讲评,帮助学生复习试卷所涵盖的整个知识结构,来实现最大限度的查漏补缺。
但是,从新的教学目标维度,以及讲评课的功能、特性和客观条件限制(主要是课时限制)来看,则讲评内容上的面面俱到往往弊大于利。从知识掌握的顺序看,这样的讲评课已经变质,越位为一种复习课,而且是做重复劳动的,较为庸俗化的复习课。从教学效果 来看,正是内容上的面面俱到,才会有照卷宣讲而不做取舍,才会有一卷多课而课时紧张,才会有教师为主的短平快教学,从而造成忽视学生主体性发挥、讲评手段多样化以及效果长远化的后果。即使学生确有所得,也只是单纯知识维度上的再认,大多数学生是在已有发展区中乏味地徘徊,对讲评课兴趣阙如。
讲评课的确要讲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但其重点并非就是每一道试题中 考查的、涉及 的、可引申的 重难点。从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理论的维度看,一是学生存在已有发展区。有些试题即便蕴含着教材重难点,但若是学生解答没有错误或错误率较低,表明学生已经掌握了,就不应该讲。即便确有较少学生错了,这只说明这些学生在新授课环节、复习课环节上出了问题,课后进行个别辅导或自主纠 正即可,没有必要 让绝大多 数学生陪读。二是学生存在目标发展区。讲评课要讲错题,但并非错误率高的试题就一定是重点。师生们在练习、测试中会遇到一些偏题、怪题,这些题目往往错误率很高,但对应的知识点不是重难点,而是对一些很次要的知识的深入挖掘,甚至是高一历史旧版教材上有而新版教材上无的内容,知识游离于教材和课程标准之外。如今教材版本更替较快,这种试题的出现并非极个别现象,教师并不需要对此进行延伸、拓展,甚至不需要纳入讲评课的内容之中。
因此,讲评课教学内容必须从面面俱到改变为重点突出。讲评课的重点,应当是教材重难点与高错误率的交集,应当是学生现有的知识、思维水平(已有发展区)与解答试题所要求的知识、思维水平(目标发展区)之间存在的差距。教师在讲评课上的使命,就是要突出此重点,着力于采取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策略,使这段差距能够被成功整合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并通过知识支持、思维点拨,辅助学生实现对这些最近发展区的跨越。
三、讲评策略的改变:从因循守旧到优化创新
讲评内容改变后,处理内容的策略和方法也必然会随之改变。结合教学实践,笔者在如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尝试。
1.讲评顺序:从照卷宣讲到重新整合
讲评顺序的改变,其实就是根据客观条件和学情需要,对讲评内容进行重新整合,使得讲评过程更具逻辑性,学生的认知过程更能循序渐进。
高一历史课上,就平时一节课后的 练习、单元的 练习而言,一方面是要考查的知识点量少而较集中,另一方面是题目为全面考查学生对某一重难点的理解程度而多有变式。这就使得客观题之间,以及客观题与主观题之间,往往存在知识考查上相同、相似或有先后联系的题目。在这种情况下,就应该重新整合,按主题分 类讲解。这样做的好处,一是对于那些虽有变式但考点相同的题目,教师只需引导学生将对应的知识点回顾一次即可,避免学生因重复而产生乏味感。二是对于考查的知识点不同但在知识结构上存在前后关联的题目,教师也可以在呈现或 引导学生 回顾知识 点时,体现其系 统性,从而避免了知识的零散,防止了学生产生繁琐感,有利于强化其认知结构。
而期中、期末试卷的讲评课,由于考虑到考查知识的覆盖面,一张试卷少 有同类、变式 题目的共 存,以及前后衔接的知识 点出现,而是因其 广而显得 散。这时的讲评顺序,可以调整为按错误率的高低进行整合,先讲错误率最高,也就是学 生最急于 解决且能 得到最大收获的试题,把时间用 在刀刃上。另 外,期中、期末试卷,虽有所考查的知识点较分散的特点,但这并不影响审题、解题的方法、技巧和 答题的规 范、习惯等方 面的重复性、相似性。以此为据重新整合讲评顺序,就有针对性地强化了某些方法、技巧的运用和规范、习惯的养成,发挥出讲评课对提升历史学科能力的特有功能,这对正处于学科能 力养成阶 段的高一 学生而言 格外重要。
2.讲评时间:从一卷多课到一卷一课
高一历史课程的安排往往一周两节课,这对课堂的高效性提出了近乎苛刻的要求。而要面面俱到地讲评一份标准化试卷,耗时一般为两到三节课。所以讲评课上常见的现象是,花一节课时间讲评完客观题后,还要过个三四天才能讲评主观题,若未能完成,则要再过三四天来继续。
笔者主张练习、测试之 后要及时 讲评完毕。首 先,从学习动机、兴趣方面看,测试结束后的一段时期,学生往往有着最强的求知欲,急于想知道自己在答题过程中的思路是否合理、方法是否正确、解题是否成 功。若能及时进入和完成讲评环节,则能保证学生是以最强烈的学习动机、最佳的学习准备来呼应教师的讲评过程,为高效课堂的打造提供了主体支持。
更重要的是,从学情角度看,“及时”意味着学 生对自己各道试题的审题、解题、答题过程还有着比较清晰的记忆,能够对自己的思维过程进行还原。如此,在教师讲评的过程中,学生就能清楚地认识到自己解答失误的原因所在,并将科学、合理的解题过程与自己的解题过程进行比较,这有利于更好地查找不足、弥补缺陷。
当然,讲评时间的改变是以讲评内 容、讲评顺序 的改变为前提的。因为无论是内容上突出重点还是顺序上的重新整合,都是以或删减或叠合的方式完成内容的压缩,从而保证能在一个课时内完成讲评而不降低整体的教学效果。
3.讲评方法:从师讲为主到生讲为主
我们既然强调讲评课具有反思性、反 省性,就要认识到这反思、反省的主体是学生而非教师。但在高一历史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往往倾向于使讲评课成为“一言堂”:一是想要增加课堂容量,即认为学生的茫然、犹豫、思索、争论,会减慢课堂节奏,降低课堂效率。二是希望在高一这个高中生学习思维、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段,能把历史学科最佳的思路、方法呈现给学生,即认为学生的思路、方法总不尽善尽美,不利于其最好地掌握知识、技能。但“一言堂”不可取,原因在于它是以教师的思维过程代替了学生的思维过程的一种教学方式。这种越俎代庖而造成的后果,就是教师常常挂在嘴边的“讲过了不懂”和“教过了还不会”。
讲评课要以学生为主,体现在这样 两个方面:一是在备课时要“想学生之 所想”。教师不 但要了解 学生的试题对错情况,还要认真分析学生的错误答案,思考是怎样的思路偏差和认知、能力不足造成了这种失误。值得一提的是,实践证明,单凭教师的“想”,不一定就能完全把握学生的错因,有经验的教师往往会通过直接询问学生来了解他们的审题过程与解题思路。二是在授课时要实现“学生的过程参与”。针对典型试题,应当鼓励学生特别是做错的学生起来将自己原有的审题、解题思路进行展示,然后视情况或由其反思,或由学生一起来诊断,在讨论、探究中发现在解题中存在的问题,分析问题的缘由,思考解决、补 救的方法。在 这个过程 中,茫然、犹豫、思考甚至争论,都是学生学科能力养成过程中的必然环节。而教师的作用,就是在学生茫然 时提醒,在犹豫时点拨,在思考时支持,在争论时引导,多问“该不该”、“能不能”、“对不对”,帮助学生在自主参与、讨论中得出最佳解题方案。
的确,这样的讲评方式会使节奏慢 一点,但如果我们确认任何知识、能力在其本源上,都是一种建构性的生成的话,那么对应的,知识的掌握,其关键不在于对现成知识的接收和记忆,而在于能够以活跃的思维对知识追加一个重新建构、再次生成的过程,完成一个不但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的过程。这样的讲评课,无疑更好地符合这个要求,更好地发挥了其矫正和强化功能,体现了其反思性和可迁移性。较之教师主体所带来的节奏快而学生跟不上、吃不透,方法好而学生学不会、用不了的“伪高效”,学生为主体的讲评方式无疑更有利于构建一个高效、活泼、和谐的讲评课堂。
4.讲评手段:从单一单调到多样多媒
目前的高一历史讲评课堂,与讲评方式的“一言堂”相匹配的是讲评手段上的单一单调。从审题步骤、解题思路到答题规范,往往单靠教师的语言陈述、粉笔书写来完成。从教师角度看,这最为简便,也有利于 课堂节奏的掌控。但是,一方面,师生之间单一的语言 刺激和交流,往往在信息呈现上不够清晰,对学生的短时记忆能力也要求较高;另一方面,单纯的语言文字信息也不利于学生通过多 感官参与 来增强认 知,提高其上 课效率。
在选择题方面,高一学生常犯的错 误,就是会将 一些似曾相识但其实在设问或选项上已做修改的试题看成是已经做过、讲过的“原题”,对其掉以轻心,没有发现修改导致的考查知识点以及解题思路、方法的变动。教师要讲清楚这类题目,打破学生的思维定式,往往颇费口舌。但若是在讲评中通过多媒体呈现原题进行对比,让学生仔细推敲、找出差异,更好地把握试题的实质,明显会更为有效。另外,当前高中历史试题总体偏重材料阅读,真正体现了知识源于书本又高于书本。但高一学生的历史思维层次,还较多地处于举一反一的浅层次水平,认知平衡更多地构建在把握书本知识中,而非活学活用、举一反三。在这种情况下,对于重点内容,教师完全应该在解决试题本身疑难后,进行有针对性的变式训练,而多媒体的运用因操作便利而使其成为可能。
材料型主观题往往是高一学生审 题、解题、答题方面的缺陷集中暴露的地方。由于题目文字信息量大,如果相关审题方法、解题思路类的讲评,单靠师生的语言陈述和交流,往往出现言者表达不到位、听者理解有偏差的情况。若将试题呈现在屏幕上,再利用多媒体中的白板笔或者PPT中的画笔功能,将整个审题、解题的过程视觉化———如对设问限定词、材料中或明或暗的时间提示和其他有用信息的圈定,以及在回答概括、归纳类小题时对材料文字中的提示词句和标点符号进行圈点突出———将有利于很好地解决上述问题。
高一学生的答题规范、习惯常有问 题,因此讲评 课离不开对典型答题失误的剖析。利用实物投影或者图片呈现功能,将一些犯有典型错误的答题卷呈现在屏幕上,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规范讲评,无疑能使学生对错误所在和丢分原因有一个清晰、直观的认知。这也有利于学生开展的相关讨论有的放矢,在参与中加深对答题规范、习惯的正确认识。
四、讲评效果的改变:从重即时效果到重长远效果
如前所述,教学内容面面俱到的压力使讲评课以短平快的方式运作。在 效果上,教师虽然 也意图追 求知识、能力的体系化,但短平快必然与蜻蜓点水 相伴。浅尝辄止的结果是讲评课最终不免沦为就题讲题、就卷讲卷,即时效果明显、长远效果不佳的薄弱环节。从 某种程度上说,这种操作失误也源于教师对每一节讲评课的孤立化、本位化处理,对单节讲评课提出了太多力所不及的奢望。出于突出重点的考虑,笔者并不赞成在一节讲评课上对知识、能力体系作过宽的延展。但是,完善高一学生的知识、能力结构又是一项重要的基础性教学任务。如此,更好的办 法是教师 在依据实 际条件和 需要,使每节课的内容都有所选择、有所侧重的同时,尽量在各个知识单元的考查、各项学科能力的培养上有统筹兼顾的安排,以确保通过一个阶段、一组讲评课的教学后,学生的知识、能力结构能得以完整搭建,以促进其历史学业水平的总体提升。
课堂中之所以要积极地从师讲为主向生讲为主 转变,并非师讲为主就不讲方法、不重过程,而是因为教师填鸭般的教授使学生“懂”了的方法,只能解答原题而不能解决变式问题。也在这种方式中,教师于学习过程忽略了学生的自主精神和探究热情,学生虽然参与了,却没有获得亲手操作的体验感。如果说历史学科能力学习的最终结晶,是使学生能够形成自己的历史智慧,即学生针对历史事件的认知活动,能在足够的抽象程度和逻辑水平上开展,抓住历史事件的本质和历史发展的规律、趋势,甚至由此理解当下的生活,预见未来 的发展。那么这种历史智慧,就必须在历史课堂上,通过学生对历史知识所富含的因果关系(逻辑关系)、深刻的规律认识、严格的本质鉴定的生成性体验,以及对历史现象进行系统的概括、归纳、推理的亲自运作,才能够实现。因此,教师在讲评课上就要充分发挥其功能优势,想方设法地在学生主体地位得到彰显的同时,使学生收获更多规律性、本质性的认识,乃至对知识结构、解题步骤形成一些可以套用的公式,并以此为手段来穿透纷繁复杂的历史现象所汇聚而成的“题海”,成功应对变式。
讲评课的矫正功能和反省特性,都要求学生充分认识到自身在高中 历史学业 水平上存 在的不足 之处,因此,讲评课的开展应伴随着教师对学生的学业评价和学生的自我检讨。有的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往往较为负面,认为“不批评记不住”,如此才能得到吃一堑长一智的效果。但从学生的长远发展角度看,讲评课应该尽量避免这种消极的情感 体验而应 该有更为 积极的追 求,毕竟“历史使人明智”,而非要让人自惭形秽。因此教师应该鼓励在练习、测试中成绩不理想的学生,让他们通过积极参与讲评课中 的自主、合作、探 究学习,在教师的 点拨、辅助下,在矫正和强化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感受历史思维的乐趣,产生“只要双基掌握到位,运用科学方法,讲究答题规范,就不存在所谓难题”的认识,进而树立信心,保持历史学习热情,在平时的历史学习中端正态度、规范行为、养成良好习惯。
摘要:高中历史讲评课的课程地位经常被贬低,在教学价值上被忽视,在教学实践中被简单化操作,这使其功能和特性被严重遮蔽,导致此类课堂精彩有限、功效不佳。为此,本文试图从讲评的目标、内容、策略、效果四个方面探讨历史讲评课的改变之道,以期发挥其课型功能,彰显其课程特性,从而让历史讲评课更精彩、更高效。
关键词:试卷讲评;有效性;情感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0-308-01
人都生活在情感的世界里,人都会被情感所影响。高兴时人会精神焕发,觉得生活无限美好,对生活也更有积极性;悲痛时人会精神沮丧,感到一切黯然失色,情绪低落……总之,一个人有什么样的心情,周围的一切也会被染上什么样的色彩。对青少年来说更是这样,他们同样生活在丰富多彩的大千世界里,由于他们年龄阶段的特定性,因而情感更脆弱,他们最经不起情感的打击。试卷讲评是学生的心理受到打击或者激励后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因而教师在教学中更要注重情感因素,以给学生以鼓励、重拾信心或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以清醒而又充满信心的迎接未来的学习。所以有人认为试卷讲评课就是指通过试卷讲评帮助学生从某次考试中分析前一阶段的学习情况,查漏补缺、纠正错误、巩固双基,并且在此基础上寻找产生错误的原因,从中吸取失败的教训(包括听课、审题和做题的方法与习惯等等),总结成功的经验,从而完善学生的知识系统和思维系统,进一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课,这一论断只是试卷讲评课的目的之一,而我更认为:试卷讲评课是一堂“情感”,是一堂关注学生情感的课,教学过程是一个师与生、学生与学生、学生自我与自我进行情感交流的过程。要上好这堂“情感”课,本人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一、备课——关注学生心理需求
每个学生参加考试都想获得好成绩,这种祈望考试成功的动机对大多数考生来讲是自然形成的和强烈的,这种动机依赖于学生对考试成绩所表现的追求,是一种发自内心深处的潜在的较稳定持久的内驱力。所以教师在备课中要把让学生辩证地看待学习成绩的变化,善于分析考试成败的缘由,乐于竞争等作为备课的核心指导思想,去除有的教师认为的“试卷改完了,可以讲评试卷了”的随意性。激发和维持学生强烈的学习动机可采取以下措施:
1、根据学生实际,帮助学生设立一个明确且适当的学习目标。这样的目标知道做什么、如何做,且力所能及。在学习中,学生如能切实感受自己的能力,这会有效的促进其更加努力的学习。
2、采取科学的、“情感化”的评价体系对学生的学习结果进行评价。在评价中,多用正强化,少用负强化;分阶梯、有针对,不要一刀切、一标准;甚至可以在讲评课前采用一对一的聊天的方式进行思想上的情感沟通。
3、及时地反馈学生的学习效果。结果反馈作为一种信息,能够让学生知道自己在学习上的程度、目标实现情况。做出及时的自我调整,从而进一步激发学习动机。
二、教学过程—“情感”的构建、、交流、培养、形成、升华的过程。
台湾心理学家张春生曾在他的专著回忆起这样的一件事:他在一位学生的作文本中夹了一张的字条,评价其作文很好,可投稿发表。学生为此大受鼓舞。十余年后,张教授收到了这名学生寄来的他自己译著和当年张老师写给他的字条的复印件。这个事例告诉我们,情感交流对学生的发展是如此重要,哪怕只是单向的、一张写了只言片语的字条。要实现这一“过程”,达到“情感”课的目的,应遵循几个原则
1、情感激励原则,让学生在轻松、愉悦、肯定自我情感世界中前行。
(1)欣赏性。教师应学会欣赏学生。讲评课开始时对成绩好、进步快的学生提出表扬,鼓励其再接再厉,再创佳绩。讲评过程中,对学生的答卷优点应大加推崇。
(2)鼓励性。对成绩暂时落后的学生要能和他们一起寻找原因,鼓励其克服困难,奋起直追。要善于挖掘他们答卷中的闪光点,肯定其进步。要让他们也能在赞扬声中获得满足和愉悦。
讲评课要以赞扬、肯定为主基调,切忌出现“这道题我都讲过好几遍了,你们怎么还不会?”等无能的语言,切忌挖苦、训斥、侮辱学生人格,应让学生达到“胜不骄、败不馁”的境界。
2、针对性原则,让每个学生都感觉到老师关注的目光。
讲评课的教学内容要根据学生测试情况来确定,应具有普遍性和典型性,以提高讲评课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要找准学生答题出现失误的“关节”点,透彻分析、解疑纠错,防止类似错误的再次发生。教师备课前多了解学生对错的题是怎样思考的,多问几个“为什么学生会在这道题(这类问题)上出错?”找出学生在理解上存在的问题,在思维方式、方法上存在的缺陷,这样讲评时才会击中要害。
三、反馈、巩固环节—“情感”的进一步升华、巩固。
情感投资,贵在课外。一堂课的时间有限而宝贵,教师在课堂情感投资有限的。因此情感投资还要在课外。出乎意料地理解、诚挚中肯的批评、催人上进的引导,常常运用在课后,在好学生当中,更在后进生之间。比如看到后进生,教师可以主动、亲切、随意地迎上去,通过接触、谈心及与他们一起活动等形式,发现他们身上的可爱之处,消除他们的自卑心理,填补他们与教师之间的心理鸿沟;讲评后可将特别优秀的答卷加上点评张贴在“学习园地”,供全班同学效仿、借鉴。
一、试卷讲评课的重要性
试卷讲评课是数学教学中非常重要的课型。高质量的试卷讲评课能达到排疑解难、查缺补漏、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网络、提升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目的。
二、目前试卷讲评课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1.教师不重视:对试卷讲评课的作用认识不够,认
为把正确答案给学生就行了;忽视对学生的正确评价,只要错了,就是不会;
2.几乎不备课:就凭借批卷时对错题的记忆;忽视试卷分析的作用;没有对错误问题的
错因分析;
3.课堂效率低:满堂灌,教师一言堂,一味讲;学生被动的听,机械的记。
4.不关注学情:讲解没有针对性,没有层次性;不能突出重点,眉毛胡子一把抓;从第一题讲到最后一题,片面的最求课堂的容量,认为讲了就完成任务了;专注于难题的讲解,没有反馈,没有拓展和提升;
三、怎样上好试卷讲评课
试卷讲评课大体分三个环节:课前准备——充分备课;课上讲评——排疑解难;课后反馈——错题组卷;
第一环节: 课前准备——充分备课
1.做好试卷分析。重点进行共性问题的统计与错因分析,可以看试卷,可以个别调查;必要的数据统计;将试卷分析做好后一节课要讲什么,要怎么讲就心中有数了;
2.学生自我反思。要求学生写明白哪些知识点感觉掌握得不好,希望老师重点评讲哪些题。在讲评之前收上来,这样对于一些学生完全没有提到的题目,即使错误率很高也可以不讲或快速点拨,提高课堂的针对性。
3.共性问题组卷,作为课后作业;
第二环节:课上讲评——排疑解难
1.考试情况简介:表扬和鼓励,适当批评;
2.共性问题讲评:重点题型的错因归类与分析,典型试卷展示,纠错讲解,变式训练,方法总结,能力提升;
3.个性问题解决:方式采取小组合作交流,“兵教兵”策略;怎样交流,达到什么目标,教师要提出要求。
4.因难问题答疑:小组讨论中解决不了的问题,教师视其难度,选择方式方法;
第三环节:课后反馈——错题组卷
1.学生整理错题集,第二天上交;
讲评目标:
1.了解日记的格式,让学生学习根据所要表达的需要选择材料,写出具有真情实感的日记。
2.训练学生如何将写话写得细致生动。
3、避免用词不当、语序颠倒等语病。
4、学习修改自己的写话,培养修改的意识,继续培养修改的习惯。讲评过程:
一、赏析
在改同学们的作文时,有的句子会让我觉得很享受和欢喜,现在就和大家分享一则日记中的句子
1、过渡句,写的很好,很自然的引出下面的内容。
2、全文的总起句,用词恰当,统领全文。
3、作者在介绍葡萄和柿子时用上了比喻,非常生动。
4、方位词用的很好,介绍景物有条不紊。
5、开头一段是本文的中心句。下面分层次进行介绍,思路很清晰。
6、动词运用很恰当。
7、写出了自己当时很真切的心理感受。
8、开头很自然,明了,开门见山。
9、能用关联词,写出了自己的真实感受。
10、语句很条理。
让你笑,让你觉得有意思的句子,是好句子,一篇文章里面有三个好句子,就可以说是好文章,写作文的时候,你有好句子吗?没有,改出几句来。
二、挑刺
我们一起来看看不喜欢的句子
1、词语搭配不当。
2、词语搭配不当。
3、语序颠倒。
4、人称重复,以及人称混乱。
5、用词不当。
三、选材指导
日记首先要格式正确,写出真情实感。
内容可以丰富多彩,写景、写人、写事、都可以。
四、修改
——《名片》考场作文讲评课
博野县里村中学李丽贞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我说课的题目是《考场作文展亮点,构思新颖是王牌——<名片>考场作文讲评课》。
一、试卷分析
2013年保定市第一次模拟考试,我觉得试题难易程度适中,很适合学生第一次大型的考试。学生基础知识还是可以的,字词的掌握、病句等还不错,这一部分的专题已进行完;古诗词和古文由于没有复习完,也就没有进行系统的专题复习,应是下一个阶段重点复习内容;现代文阅读中,说明文答得还可以,记叙文《遗璞》这篇小说,确实主旨较隐晦,学生答得很差也是难免的。命题作文《名片》,学生学会了从生活中取材,写出了自己的真情实感,这是我比较满意的。学生写人记事的记叙文内容充实了,那么,“考场作文如何出新?”就成为我们作文努力的方向了。因此,在一模试卷讲评中,我把考场作文“如何构思新颖”作为重点进行讲评。
二、学情分析
我是从本学期才接任这两个班的语文,刚接任他们,我收集了年假考试的部分学生作文,发现学生语言很好,但取材都是或“虚构”或“克隆”过来的虚假材料,因此不足以打动人,所以,我首先通过中考满分作文和教师下水文引导学生从生活取材,写真人真事,通过《我与亲密接触》的习作练习,学生作文有了很大进步。内容充实了,我又通过讲评《你是我的一本书》,明确了作文“立意”的重要;接着通过讲评2012年的保定市一模作文《这句话,让我铭记在心》,从审题角度进行了指导;那么,从本次考场作文的情况来看,我很快确立了本次作文讲评的重点——“构思”。
三、目标设定
考场作文如何能够展现亮点,构思新颖无疑是必须的,它能第一时间抓住阅卷老师的眼球。因此,我制定的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1、让学生明确打造“考场作文亮点”意识,学习自己喜欢的、能驾驭的新颖构思方法用于写作。
2、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的意识,加强小组间的合作。
3、明确“真善美”名片的含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重点:1
难点:2
课时:一课时
四、教法学法
1、提示点拨法
对于疑难问题,教师给予适时引导、点拨。
2、小组合作法
尽量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成为学生求取知识、展示自我的天地。
3、迁移教学法
让学生学会举一反三,应用于自己的写作中。
五、教学准备
学生共分五组,每组提前拿到一份学生的考场作文,分组准备展示内容。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名片》
当你走进一个黑暗的屋子里,什么也看不见,突然有人点燃一根火柴,你会有什么感觉?(一下子亮了起来,兴奋起来)
那么,在我们的考场作文中,当阅卷老师看得“头晕脑胀”时,你的作文忽然让他“眼前一亮”,那么,你的考场作文就成功了。它就是你要寻找的“亮点”。所谓的“亮点”就是与他人相比,你的作文最突出、最新颖,也是最吸引阅卷老师眼球的地方。也是你展示自己作文的最靓丽的“名片”。
所以,打造考场作文的“亮点”,应是我们距中考两个月作文的方向。中考作文想要有亮点,必须学会创新,构思要新颖。
今天,我们考场作文《名片》讲评课就要铭记“考场作文展亮点 构思新颖是王牌”。(学生齐读标题)同时,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让学生明确打造“考场作文亮点”,构思新颖,是考场作文的成功秘诀。
(二)展示《名片》
下面,请各组同学展示你们拿到的考场作文中美丽的《名片》。注意,如何演绎将成为展示你们小组的一张精神“名片”。我们最后评出一组给予“最佳精彩‘名片’奖”!
各小组按提前预定的序号到前台进行展示。
1号王倩文
2号王可欣文
3号吴月鹏文
4号杨雨涵文
5号蒋继微文
之前的教学准备是:全班分为五组,各组负责一篇,这五篇都是本次考场中构思独特的代表,编好1-5号,完成精美串词(即如何用或诗意或生动的语言引入本文)、感情朗读(要求有感情的朗读)、评价赏析三项任务。评价赏析按下列几点准备:
1、评价构思
2、赏析“亮点”(构思之外的)
3、提出建议(都要求有理有据)。展示要求小组内分工合作完成。
设计意图:之前的作文讲评课,教师一言堂,学生很沉闷。为了调动学生积极参与的意识,让作文讲评同时具有鉴赏娱乐性,就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写上生动有趣的串讲词,以主持人的方式,拉动作文讲评,带起习作欣赏与评说。大家在娱乐欣赏之中,更容易打开心扉,吸纳美好的情思与精妙的技法,获得多方面的收益。而本次的作文讲评,我定位于“构思”,因此,在“评价赏析”环节中首先让学生“评价构思”。
(三)创新《名片》
要写出构思新颖的文章,就要打破常规,勇于标新立异,敢于大胆创新,选择新的角度、新的形式、新的体裁,构思出独具特色的文章。下面,我们总结一下展示的五篇文章在构思上的特点:
1、打破常规布局,创造新的结构。
如:镜头体、小标题式、日记体、书信体等。这是我们班的作文具有的特色。
1号王倩文,用了两个标题“累 汗水 诚信”“苦 拼搏 坚强” 写了妈妈诚信、坚强的名片,还有李梦涵、梦瑶、张珊、韩蕊、刘凡、郭立明等同学都采用小标题式,40分以上的作文中吴肖同学用的是日记体,张颖同学用的是书信体。都显示了创新的结构。
2、转换叙述角度,变换人称手法。
如:2号王可欣同学以名片形式,用第一人称“我”来介绍“我叫爱”的名片,叙述角度新颖;1号王倩同学写妈妈诚信、坚强的名片,转换第二人称“你”,直抒胸臆,真挚地表达了对妈妈的感恩和爱。
3、采用特殊手法,创新张扬个性。
如:3号吴月鹏同学采用虚实结合的手法,一边写蚕破茧而出的过程——痛苦的蛹、裹茧的苦、破茧的喜,一边写自己初中三年的历程,结尾收起这三张名片,用李白的诗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作结,表达自己破茧成蝶定会把握好人生的航向。当然采用小题大做、托物言志、欲扬先抑等特殊用法,即可在众多考场作文中出新。
4、借用特殊文体,取代一般形式。
如:小说、寓言、童话,演讲稿、访谈录、医疗诊断书等。如:4号杨雨涵同学的小说对当今某些官僚极具讽刺作用。乔明柳同学采用了童话体,通过“我”——一棵大树的遭遇,诠释了“少一张名片,多一片绿色”的环保主题。
5、展示博闻强记,尽显文化底蕴。
如:5号蒋继微同学以“洒脱的酒”、“豁达的茶”、“清丽的花”为标题,写了李白、陶渊明、李清照洒脱、豁达、坚强的名片。
补充简介——
6、联系现代生活,具有时代特色。
如:杨悦同学在作文中写到了“光盘”行动——勤俭节约的名片;赵雨琛写到了中国的崛起、奋斗、腾飞,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程;也有一些同学在作文中用到了“富二代”“宅男宅女”等新潮名词,彰显了时代特色。
教师小结:总之,作文构思新颖,有亮点,就有个性。希望同学们的作文能像万花筒一样,尽显个性之美。
设计意图:从五篇学生考场作文中得出构思创新的五法,学生就会感觉“有章可循”。为下面的扮“亮”名片环节,学生举一反三,用自己喜欢的、能驾驭的新颖构思方法用于写作打好基础。“
6、联系现代生活,具有时代特色”这一构思方法,学生考场作文构思虽好,但整体还欠缺,所以只做简介。
(四)教师《名片》
下面是老师的《名片》,同学们想不想分享一下?出示教师下水文——
名片
博野县里村中学李丽贞
我是一名从教17年的教师,在我的名片上,我郑重地写下了“责任”两个字。它一直是我从教的信念。
——前言
人可以不伟大,但不可以没有责任心。——比尔˙盖茨
假如你热爱工作,那你的生活就是天堂;假如你讨厌工作,那你的生活就是地狱。
1996年,在那个空气中弥漫着成熟气息的八月,你登上了那三尺讲台。望着台下几十双充满希冀与渴求的眼,你早已深深地明白你肩上的是什么。
所以,你总是伴着星星往返于那条熟悉的小路,你一走已十三个春秋。那个上下班的小布袋里,装着的永远是课本和学生的作业,仿佛偶尔一两次的例外,你心里总是那么空落落的„„
所以,你不得不无论狂风暴雨、电闪雷鸣,毫不畏惧,准时立于课堂之上;偶尔的病痛,你不得不拔掉针头,匆匆赶往学校;甚至,儿子哭着大喊“妈妈——妈妈——”,你不得不掩泪拂袖而去„„
只因那两个字——责任。
忘不了,你把那个“后进生”改造成“后起之秀”的得意;忘不了,你把那个忧郁的男孩开导成阳光少年的轻松;忘不了,你牵着那个辍学的女生重返校园的喜悦;忘不了,你塞给那个亲生母亲不管的孩子100元时,那个父亲深情地说:“你比她妈还亲!”„„
忘不了,一群可爱的孩子暑假拿着一个苹果、一个梨来看你;忘不了,你默默给学生寄出的稿件发表你也激动得想哭;忘不了,教师节你总收到学生一句句祝福„„
你终于发现,你同学生一起哭一起笑,他们已融入了你的生命,成为你生命中不可缺的一部分。
爱,早已萌芽并长成参天大树。
所以,你——一个“电脑盲”渐渐地可以自己动手制作课件;你钻研教材,走进新课程,以全新的理念参与教育的改革;你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前进,创造了自己的循序渐进式的作文教学;你和同科语文教师团结合作,本周校刊《晨曦》即将诞生„„期间艰难而又富有乐趣。你变得有勇气接受新生事物,你亦变得坚强。因为你深深懂得——
人生须知负责任的苦处,才能知道尽责任的乐趣。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一生去追求——你热爱的教育事业,你亦乐此不疲!
这就是我——一个平凡而普通的教师的自白。
这就是我——一个写满“责任”的名片的教师。
我的这篇文章属于那种构思方法?——可知,属于“
2、转换叙述角度,变换人称手法”的构思方法。
小结:写自己的生活、写自己的情感是最可贵的,本次考场作文同学们最大的优点就是能抒写自己的真情实感,这一点到任何时候都不能忘。作文是一张网,平时写好两三个作文,考场作文就可“乔装改扮”拿来用。老师的这篇文章是我在一次教师征文比赛时写的,题目是《责任 爱 追求》,蓝字部分就是我“乔装改扮”的。所以,要想写好考场作文,平时就得要写好几篇文。
设计意图:教师下水文是学生很好的范例,学生也很感兴趣。也用这篇下水文,来告诉学生平时作文的重要,在考试时间紧迫的情况下,学生可以改版自己的作文。再一次肯定真情实感是作文最可贵的,也是对学生本次考场作文的肯定。
(五)扮“亮”《名片》
想为你的作文增色吗?那么,请拿出笔,学习自己喜欢的、能驾驭的新颖构思方法扮“亮”你的作文,让你的《名片》展示亮点。
修改作文《名片》
七、课后反思
小组合作展示作文的方法,我是第二次运用,学生的热情很高涨,分析得很到位,学生既受到了锻炼,又收获了知识,不失为一个作文讲评课的好方法。
经常给学生读一些教师下水文,对学生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能促进学生写作,也能增强教师和学生的沟通,因此,我们语文教师应尽可能的躬身实践,能和学生一同体会创造的甘苦。
另外,“文章不厌百回改”,我深信这一点。尤其是和学生当面交流写作意见后,学生作文是可以改好的,我期待着。
平时上课时,如果采用多媒体的手段,学生的兴趣会比较容易激发,注意力也会相对持久些,我开始考虑是否可以把试卷转移到屏幕上去,针对不同题型的特点,把它分门别类地处理,提高试卷讲评的实效性。正好刚刚进行过月考,在批改完试卷,拿到各题的正确率和试卷的百分抽样之后,我生考试焦虑程度的测验量表,根据测验得到的总分可把被测者考试焦虑的程度分为镇定、轻度焦虑、中度焦虑和重度焦虑四种。大学生针对考试焦虑的原因及考试焦虑的程度来选择适合自己的调节方法,势必会帮助其更好地适应大学的生活和学习,更好地面对自己的目标和未来。
1.调整呼吸法。当内心感到紧张时,可以做深呼吸;或采用呼吸守“点”法———双眼看一个固定的目标,同时深而均匀地呼吸,久之,便可稳住并形成良好的情绪。这主要可帮助学生放松。对于久坐的学生来说,下课时站在窗户或走廊前面深呼吸,转动颈部放松,或是体育课绕操场走几圈,这些是最简单有效的方法。
2.词语暗示法。就是用不出声的内部语言进行,也可以自言自语,甚至是在操场上用大声呼喊的方式进行,还可以写在床头、本子上,等等。学生可以在镜子边、桌角上贴有“微笑”、“我很棒”、“我会成功的”、“我一定不慌”、“没有什么了不起”、“我一定能考好”等字样;可以向同桌和好朋友说“你今天气色很不错”、“你挺厉害的”、“我要向你学习”等;也可以在书的扉页上写“我方方面面都行”、“你行我也行”、“即使你们有人不行我也行”,千万不能暗示自己不行。积极暗示的力量非常之大,它可以让你聪明、让你愚笨;可以让你健康、让你患病;让你长寿、让你短命,所以千万不要消极暗示。
3.自我激励法。主要是用生活的哲理、榜样的事迹或明智的思想行为激励自己,以调整不良心理。比如我们要相信自己是有发展前途的,凭借我们自己的能力、意志和奋斗精神在一个月后一定能达到目标;我们不能目光短浅,考过了就要面向下一次考试进行新的复习,我们都有自己的特长,知足常乐才是正确的心态。可以在纸上写下“我的幸运之处”,比如“我是女生,可以穿漂亮衣服”,“我有严格的爸爸和善良的妈妈”,“我可以通过考试升大学”,等等,每天大声读几遍就可以形成新的自我认识,激励自己更快地进步。
4.迁移法。就是将注意力从消极方面转向积极方面,以便开始备课。
从年级均分和百分抽样的情况来看,这次月考卷是一份难度分布较为均匀的试卷,仔细考虑之后,我决定主要分析单选、完型和阅读这三个部分。15道单选题包括了冠词、动词词组、固定搭配、时态、情态动词、从句、交际用语、非谓语动词、虚拟语气的考核,语法覆盖的面相当广,并且和每年的高考单项选择题的覆盖面基本是一致的。我在把试题搬到PPT上之后,针对各题的主要考点和学生每题得分率的情况,补充了需要进行辨析的例句,对需要分析的句子结构事先做好设置。特别是对于得分率相当低的四五道题目,我进行了比较充分的准备,对与之相关的语法内容通过PPT作了延展。多媒体的好处在于,你可以在揭示每一题的考点的同时,把这道考题背后所涉及的面用补充材料的方式一一展示给学生,帮助学生构建一个相对完整的知识网络,让学生逐渐培养起看到考题就能抓到考点的能力。15道单选评讲的整个过程,学生的注意力一直比较集中,期间所出现的几次讨论的高潮,也是围绕题目本身所展开的,这表明学生的注意力已经放到了自己为什么会犯错上,分数的得失已经不再成为他们关注的主要焦点。
这次月考的完型填空夹叙夹议,仍然沿袭着高考的一贯思路,对学生来说是一次相当有针对性的考查。我在把整篇文重新确定目标。过于注意那些令人担心的事物或情境就会越注意越紧张,越紧张越注意,恶性循环,使心理压力不断加强。我们可以参加各种体育活动,如打球、散步、做体操等;与家人、朋友聊天,想象美好的日子,把每天当成节日来过;每天做好班级和宿舍的卫生,让肢体劳动来缓解脑部劳动;放一些感兴趣的东西在抽屉里,保证疲劳的时候能刺激眼球;与同学说话时找能说积极的鼓励性的语言听听,千万别当别人的“情感垃圾收容站”;下课就要休息,活动腿部和手臂。
5.伙伴关怀法。就是指同学间多交流,面临考试同学们会觉得时间紧迫,人际交往范围缩小,人际协作有限,甚至有的自我封闭,常常感到孤独、无援、痛苦等。我认为一个班级、一个宿舍的同学都是伙伴,大家可以找来一些极幽默的笑话、相声、漫画、书籍等听或看,并从内心发出开怀大笑,一个人的笑可以引起周围伙伴的共同的笑,从他人身上感受到温暖,减少学习上的孤独感。伙伴的关怀可起到相互间取长补短,相互激励,相互制约,相互分享,相互分忧,相互提供其他帮助,这些帮助在考试过程中能帮助彼此学习、提高,适应环境,平心静气,增加生命的活力和前进的动力,让大家在快乐中学习考试。
6.冥想法。这是保持良好心态的一种有效的心理治疗方法。比如,想象自己躺在环境优美的沙滩上,沐浴着阳光;或泡在浴缸里听轻缓的音乐;或在气候宜人的傍晚散步,等等。当已经处于紧张焦虑状态时,想象自己最愉快的生活学习情景和经验,从而使心态平静,头脑清醒。
参考文献:
[1]李丹.不正常的情绪反应———过度焦虑.学校心理卫生学.广西教育出版社,2001.
[2]丁家永.现代教育心理学.广西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3]钱焕琦.大学生心理卫生———迈向21世纪的通行证.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1997.
[4]汪光荣.心理咨询与治疗.安徽人民出版社,2001.
化学中考推断分析题的试题分析
王天元
(西安市第七十八中学,陕西西安
摘要:在中考中的热点试题、亮点试题中,经常遇到这样的一些推断分析题,即在熟悉的物质中给予陌生的情景,或者在陌生的物质(知识)中给予熟悉的情景,或者围绕某一物质,针对这种物质的不同属性进行揭示。针对这些问题,本文通过水的有关试题,介绍几种思维方法。
关键词:化学中考推断分析题上下联系法层层剥笋法图解分析法
化学推断分析题就是根据化学原理,通过框图的推理而得出正确结论的试题,这类题最具学科特点,能较全面考查学习者对元素与化合物知识的掌握情况,同时具有知识面广、综合性强、题型多变、思维容量大和能力层次要求高等特征,还能考查学习者的逻辑思维,整体思维,以知识联想与迁移的能力,是难度较大的题型,现已成为中考化学中的热点试题、亮点试题。
针对推断分析题,如何把给出的情景和有关的化学知识联系起来,怎样才能从该题获得高分呢?我们可用以下几种方法,从以下的例题得到启发。
1.上下联系法
所谓上下联系是在熟悉的物质中给与陌生的情景,或者在陌生的物质(知识)中给与熟悉的情景,让学生探究相关物质及性质等知识。
例1.用我们学习过的知识分析“神舟六号”飞船中的化学知识:
章放到了两张PPT的幻灯片上之后,先把一些可以迅速找出来的固定搭配用红色字体作了设置,make the most of,make a rea effort,expect too much,succeed in,early in one’s life,这些占到整个完型25%得分的搭配中相当部分题目整个年级的错误率均在50%以上,而当把这些搭配用醒目的红色字体完整地呈现在屏幕上时,学生几乎是异口同声地把正确答案说了出来。完形填空当然更多的是考查学生对通篇的理解,采用PPT的方便之处在于,教师可以把这个文章当成一个整体来处理,学生可以很直观地在老师的指引下寻找上下文,从而学习到正确的解题思路和技巧。当学生的思路被引导到关注句子及篇章而不是局限在对词或词组上时,学生的视野一下子开阔起来,也更容易从文章的高度考虑每个选题,从而更快速地找出正确的答案。
接下来的阅读其实分两个部分,前部分的三篇文章是一个常规的读文章做选择题的客观题练习,而后部分的任务型阅读是近两年江苏省高考才增加的新题型。这次的试卷15道选择题大部分是在文章可以找到相关信息的题目,正确率也多在60%以上,我对每道题所涉及的信息在文章中添加了下划线和标注,让学生在我讲解的时候可以自行评价查找信息处理信息的方法是否正确。这样的方法,其实也是平时指导学生在处理阅读理解题时可以经常采用的方法。对于每一题在文章中所涉及的内容让学生有意识地作一些记号,一方面在我讲解的时候便于核对,另一方面也可以培养自己快速寻找答案的能力。而对于新题型任务型阅读,我把10个要求学生填写的单词做了分类,对于学生可以在文章中直接找到的单词,我直接放到了表格当中,而对于要求学生归纳总结的部分,我仍然对相关信息做了标注,课堂上通过对这部分信息的分析,
分析:此题前两空考查的是“神舟六号”飞船中有关燃料的知识,火箭的芯二级燃料的化学原理,它考查的是液氢与液氧反应生成水的这一基础知识,但其情景则是同学们陌生的:而后面的问题则是火箭中助推剂使用的燃料是偏二甲基肼(C2H8N2),这种燃料是一种新型的燃料,其情景虽然是陌生的,而知识却是我们熟知的化学方程式意义的内容,此题是典型的“熟悉—陌生”对应的联想,我们在学习中大脑里要建立“熟悉—陌生”对应的桥梁,这样以后再见到类似的题目也就见怪不怪了。液氢作为燃料的优点和反应类型课本已经阐述得很详细了,以此作为源头,联系有关化学式及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就偏二甲肼我们可以给出下列信息:(1)是有机物;(2)其组成中含有碳、氢、氮三种元素;(3)每个偏二甲肼分子含有2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2个氮原子;(4)燃烧后可生成N2,CO2,H2O。
2.层层剥笋法
层层剥笋是围绕某一物质,针对这种物质的不同属性进行揭示,使与之相关的知识进行串联融合的方法。
例2.我们已经认识了许多化学反应,也认识了不同反应之间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让学生自己找出正确的答案。通过这样的方法,学生培养起了正确的处理篇章的方法。
这份月考卷前后用了两堂课的时间完成了讲评,和正常的试卷讲评所花时间其实相差无几。但从最后所取得的课堂效果看,这应该不失为一种可行的方法。虽然因为要制作相当数量的幻灯片,事先的备课量比平时大了很多,但是因为有试卷的电子稿可以利用,也减去了不少负担。而且一方面,因为做到了有的放矢,学生的注意力从始至终都很集中,课堂效率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学生对此有很好的反馈。另一方面,因为试卷的讲解重点放到了对句子和语篇理解上面,而不是拘泥于字、词的理解,学生解题思路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开拓,对于下一次处理试卷也提供了非常好的角度,这些应该都是可取的地方。
一直以来我们的试卷讲评都遵循的是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模式,而《英语课程标准》对英语课程目标有如下规定:“英语课程的总目标是使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英语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英语学习的目的,发展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形成有效的英语学习策略;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因此,在试卷讲评上我们不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例如在把正确答案告诉学生后,让学生通过与partner的合作,自己对错题作出分析,自己归纳整理解题思路,甚至自己上台来讲评试卷。这应该也是我们可以尝试的一个方向。
参考文献
一、注意讲评课的科学性原则
坚持“三个认真”,做到讲评以准确的分数为依据。
(一)认真对试卷进行分析。讲评前一要认真分析试卷中知识点的分布情况并对各知识点所占分数比例进行分析和研究;二要分析试卷中各题所占分数的比例。
(二)认真对学生做题的情况进行统计。在上一分析的基础上对学生得分、失分情况进行统计,特别是重点学生的得失分情况;还要分人分题统计学生的得分,建立学生知识档案。
(三)认真备好讲评课。讲什么,怎么讲,哪些该讲,哪些该重点讲,所有这些都要做到心中有数。
二、注意讲评课的针对性原则
紧扣“三个思路”,提高讲评效果。
(一)紧扣命题思路。对于一道考题来说,如果学生能正确地揣摩出命题人的思路,
那么就很有可能把题做好。所以讲评中要针对试卷考点,将知识的布局思路,分配比例以及每个知识点是从什么角度来考虑的,还可能从什么角度考查去逐一给学生讲清楚。使他们真正明白命题的思路和做题应把握的方向。
(二)紧扣答题思路。讲评中要给学生讲解答题的基本思路,使学生逐步掌握答题的基本方法和技巧;不能只讲哪些正确,哪些不正确,还要讲为什么正确,为什么不正确,使学生会一题,懂一类,收到举一反三的实效。比如在第一模块的考查中有这样一道题:
What he said ___ me.
A. was worried B. was worrying C. worried D. was worried about
很多学生不假思索地就选了D 或A。我针对学生的答题思路,首先讲解了worry的几种常见用法,然后归纳worry作为及物动词的用法,进而对其用法相似动词进行归纳:
1)表示惊讶:surprise,astonish
2)表示高兴:please,Satisfy
3)表示烦恼不安:trouble,worry
4)表示兴趣或厌恶:interest,tire
5)表示激动、鼓励:excite,move,inspire,encourage,touch
6)表示迷惑、恐慌:frighten,terrify,disappoint 等。
说明这类动词均属情感类使役动词,表示人的情感变化;动词后面只能带一个宾语,且宾语是产生情感变化的人。译成“使。。”接着说明它们的现在分词意义是“令人…的”,可作表语和定语,多指物;而其过去分词也可作表语或定语,表示“感到…”时多指人等。再如选择题:
Whenever he met trouble, he ___ me .
A. turned in B. turned out C. turned to D. turned up
讲评时,我首先讲了在考纲中要掌握的turn的几种用法,然后列出与其搭配的几个词组turn in,turn against,turn into,turn off,turn on,turn…over,turn to,turn up逐一进行讲解并让学生练习它们的用法,这样帮助他们学会把知识有机地串连起来,避免了知识的凌乱性。
(三)紧扣学生答题时可能会产生的错误思路。讲评时要帮助学生分析错误原因,即分析导致学生对试题进行错误分析从而得出错误结论的原因,帮助他们从中吸取教训。例如在复习定语从句时,遇到这样一道题:
The boy dropped three cups, all of ___ were broken.
A. that B. them C. which D. whom
不少同学选B,他们把一前一后的句子看作并列句。我帮助他们弄清楚并列句的概念,提出如选B,正确的句子结构应是:The boy dropped three cups, and all of them were broken. 该题的考点应是由which引导的非限制性定语从句。为帮助学生理解,我又给出了以下两道题:
(1)Mr Williams has two sons,neither of __ looks like him.
A. that B. them C. whom D. which
(2)She heard a terrible noise,__ brought her heart into the mouth.
A. it B. which C. this D. that
学生根据正确地思维方式,不难选出正确答案分别为:C、B。
三、注意讲评课的实效性原则
落实”三个环节”, 使讲评收到实效。
(一)落实学生自我消化环节。讲评后要留有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进行自我消化,我要求
学生认真读试卷,整理并登记失分知识点,真正弄懂自己未掌握的知识,并在消化过程中提出新的问题。
(二) 落实帮助学生消化环节。讲评后教师要调出试卷中出错率较高的试题,放在平时的讲练之中. 这样能帮助学生进行消化巩固,同时帮助他们总结一些答题规律和技巧。
(三)落实反复强化巩固环节.讲评中,教师要根据试卷中失分率高的知识点再变换角度设题,有计划地安排在下一次考试试卷中,增加复现率,反复强化巩固学生未掌握的知识。
【讲评课流程】推荐阅读:
如何上好讲评课05-24
试卷讲评课反思06-04
讲评课活动小结09-30
作文讲评课教学反思11-12
三年级作文讲评课教案06-14
试卷讲评课教学案例09-07
《童年趣事》作文讲评课反思10-08
试卷讲评课教案及PPT07-19
作文讲评课型教学设计06-08
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月考试卷讲评课教案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