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1有理数的乘法2教案(精选7篇)
石锦东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掌握多个有理数相乘的积的符号规律。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亲身探索、归纳和验证,体验多个有理数相乘时积的符号的确定方法,培养实践能力和交流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观察、思考、探究、发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
2、通过探究和思考问题,使学生养成积极自觉的学习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乘法的符号规律 教学难点:积的符号的确定
三、教学方法和课型
1、教学方法:合作探究法、讲练结合法
2、课型:新授课
四、教具准备
多媒体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问题1:有理数乘法法则的内容是什么? 教师提出问题,学生思考回答。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加以补充。问题2:计算:(1)、﹙-2﹚×3 ;
(2)、﹙-2﹚×﹙-3﹚;(3)、4×﹙-½﹚;
(4)、﹙-4﹚×﹙-½﹚.教师提出问题,学生思考回答。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的情况加以订正,并提出问题:上节课主要学的是两个有理数相乘,那多个有理数相乘,积的符号又与什么有关?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有理数的乘法法则,为学习多个有理数相乘的积的符号规律做铺垫。
(二)、观察探究,形成新知
问题3:观察下列各式,它们的积是正的还是负的?(1)、2×3×4×﹙-5﹚;
(2)、2×3×﹙-4﹚×﹙-5﹚;(3)、2×﹙-3﹚×﹙-4﹚×﹙-5﹚;(4)、﹙-2﹚×﹙-3﹚×﹙-4﹚×﹙-5﹚.思考:几个不是0的数相乘,积的符号与负因数的个数之间有什么关系? 学生思考,发表见解。
教师巡视,引导学生观察上面各题的计算结果,找一找积的符号与什么有关?
师生共同归纳得出:
几个不是0的数相乘,负因数的个数是偶数时,积是正数,负因数的个数是奇数时,积是负数。(简称:奇负偶正)
设计意图:通过这一组问题不仅让学生巩固上节课学习的乘法法则,而且让学生观察到随着负因数的逐渐增加,积的符号和负号的个数有关,从而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归纳结论的习惯。
(三)、应用新知,加深理解
问题4: 例3:计算:(1)、﹙-3﹚×5/6×﹙-9/5﹚×﹙-1/4﹚;(2)、﹙-5﹚×6×﹙-4/5﹚×1/4;
做题前让学生先思考:多个不是0的数相乘,先做哪一步,再做 哪一步?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归纳得出:先确定符号,再把各个乘数的绝对值相乘,作为积的绝对值。
教师引导学生,共同完成计算。
设计意图:学生既巩固了有理数的乘法运算,又可以熟悉多个有理数相乘的运算方法。
(四)、自主学习,探索新知
问题6:你能看出下式的结果吗?如果能,请说明理由。7.8×﹙-8.1﹚×0×﹙-19.6﹚.学生思考回答。
教师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解答,得出几个数相乘,其中有一个因数为0的特殊规律。
学生填空:几个数相乘,如果其中有因数为0,积等于0.设计意图:使学生在巩固多个有理数相乘的基础上,能够从含有0因数的特殊性出发,得出结果为0.(五)、练习巩固
教科书第32页练习题 学生独立完成计算。
教师找三位同学到黑板板演。师生一起讲评。
设计意图:巩固所学新知。
(六)、归纳小结,布置作业
师生共同归纳:
1、多个有理数相乘的积的符号规律:
几个不是0的数相乘,负因数的个数是偶数时,积是正数,负因数的个数是奇数时,积是负数。(简称:奇负偶正)
几个数相乘,如果其中有因数为0,积等于0.2、多个有理数相乘的解题步骤: 第一步:是否有因数0; 第二步:奇负偶正; 第三步:绝对值相乘。作业:
教科书第38页习题1.4第7题(1)、(2)、(3)
设计意图:巩固本节课的知识,使学生加深印象,对知识脉络有更清晰地 认识,并纳入自己的知识结构中。
(七)教学反思:
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让学生在快乐中获取知识,我觉得本节课还是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学生的参与率比较高,课堂气氛较活跃,学生的思维在围着本节课的内容转,从学生回答问题、总结法则和板演的情况看,效果也较好。
这节课在我看来是比较成功的也是比较顺利的一节课,成功的原因在于课前我对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分析透彻。可见,我们的教学只有建立在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才能高效率的完美的进行。总结归纳时,学生往往更注重归纳本节课的知识体系,这个时候我告诉学生几个地方要求同学们合作完成学习任务的时候,大部分同学还没有一种这样的意识,合作不是很好,告诫同学们不管在学习上还是在今后的生活工作中,善于与人合作是很重要的,希望同学们今后朝这方面努力,并且表扬几个合作交流的比较好的同学,让大家学有榜样。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上午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第四节《有理数的乘法》第一课时。我将从教材和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方法与学法指导、教学程序设计等几个方面进行说明。
一、教材和学情分析
本课时的主要内容是有理数的乘法运算,教材首先利用数轴通过蜗牛运动的例子引入有理数乘法法则,目的在于使学生对有理数的乘法法则的合理性有所认识和了解,然后通过例子说明如何运用法则进行计算。
学生通过小学阶段的学习,已经熟悉和掌握了正数及0的乘法运算,上初中后,学习有理数的乘法之前,又相继学习了有理数的加法、减法。有理数的乘法运算与小学学过的乘法运算不同之处是多了符号法则,确定符号之后就化归成了小学的乘法运算。学习有理数的乘法是进一步学习有理数的除法、乘方及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
本课时的教学目标确定如下:
1、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有理数的乘法和倒数的意义,掌握有理数乘法法则,能熟练运用有理数乘法法则进行乘法运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对实际问题的观察、分析、操作以及归纳概括等活动,经历对有理数乘法法则的探索过程,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数形结合、化归和分类讨论思想及合作交流、勇于探索的精神.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有理数乘法的意义,掌握有理数乘法法则,并能准确地进行有理数的乘法运算。
2、教学难点:有理数乘法中的符号法则、认识和了解有理数乘法法则规定的合理性。
四、教学方法手段和学法指导
要实现上述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传统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已难以实现的。针对刚迈入初中阶段的学生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以及他们现有的认知水平,我采用“情境——探究——概括——应用——拓展”的教学模式,用启发式教学,利用“班班通”教学设施,指导学生自主探究、交流合作的学习.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通过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营造可探索的环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掌握规律,主动地获取新知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它符合教学论中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并有利于培养学生勇于探索新知的创新精神.
五、教学程序设计
为实现本课时的教学目标,我设计了以下几个教学环节: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首先播放歌曲《蜗牛与黄鹂鸟》,引入新课,然后出示《蜗牛爬行》这样一个问题情境,设置了4个问题,这充分利用了数形结合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探究新知的兴趣.。设计意图是充分利用“班班通”教学设施,让学生体验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参与程度,同时为学生研究乘法法则创设探索的情境。
(二)探究新知,建立模型
如果说上一环节解决了如何引出的问题,那么本环节将解决如何认识的问题。本环节共设置3个教学活动:
1、讨论研究,解决问题
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用5分钟时间去充分讨论研究,然后借助多媒体课件,师生共同得出每个问题的算式及结果;在解决上述问题的基础上,再引导学生探究蜗牛不动的情况,以得出有理数同0相乘的情况。设计意图是培养学生的
自主探究、交流合作的意识。解决(1)一(4)问题能使学生对乘法法则规定的合理性有所认识和了解,是本节课的难点之一,“班班通”教学设施充分展示了其突破难点,解决问题的强大辅助教学作用。
2、观察比较,概括法则
得出算式后,组织学生通过交流讨论的方式,比较四个算式(+2)×(+3)=(+6)①、(-2)×(+3)=(-6)②、(+2)×(-3)=(-6)③、(-2)×(-3)=(+6)④两相乘的情况,发现两个因数相乘的积随两个因数符号的变化规律及积的绝对值与各乘数的`绝对值的关系,然后归纳有理数的乘法法则。这是本节课的重点,要充分利用多媒体的展示辅助功能进行突破,在学生充分发表意见的基础上,总结出有理数的乘法法则并注意说明:乘法法则的形成,考虑了数学本身的继承与发展,保持了运算律,扩大了运算中数的范围。这个活动的设计意图是培养交流合作、观察与概括能力,感受归纳方法和分类讨论与化归思想。
3、分析法则,掌握实质
得出有理数的乘法法则后,通过多媒体指导学生严格应用法则计算(-5)×(-3)和(-7)×4,
设计目的是使学生归纳出有理数乘法法则步骤:先确定积的符号,再确定积的绝对值,让学生进一步熟悉法则,掌握法则实质,初步培养学生的化归意识。
(三)应用新知
得出有理数乘法法则后,接下来借助多媒体进行例1和例2的教学。先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集体交流和订正,注意强调有理数乘法[内容来于斐-斐_课-件_园FFKJ.Net]的计算步骤。例1的目的是运用乘法法则进行运算,而且一举两得,不仅让学生练习了有理数的乘法,而且得出了有理数范围内倒数的定义;例2的目的是用有理数乘法解决问题。
(四)巩固新知
这个环节用多媒体出示两组课堂练习:第一组是教材第30页“练习”第1、2、3题,这是一组基础练习,其中第1和第3题采用抢答形式,帮助学生通过练习进一步理解和巩固有理数乘法意义,使学生能熟练运用新知解决问题,;第二组是自编题和备用题,这是拓展提高练习,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使练习显得有层次。这个环节运用多媒体课件可以加大课堂训练量,使学生得到充分的训练。
(五)小结,反思
用多媒体出示三个问题:
1、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2、本节课你有何收获?
3、你还有什么疑问?这几个问题,目的是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促使学生反思和总结本课所学知识,完善认知结构。
(六)布置课外作业
通过多媒体布置如下课外作业:
1、教材p38“习题1.4”第1、2、3题;
2、《练习册》p11~12“1.4.1有理数乘法
(一)。目的是通过课外作业,不仅巩固有理数乘法的运算,而且也为下节课将要学习的几个不等于零的数乘法和有理数的乘方做铺垫设下伏笔。
【课题】:义务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苏教版)七年级上册
第二章 有理数第2.5节有理数的乘法(第1课时)
一、教材分析:
有理数的乘法这一节是学生刚开始经历有理数运算,是学生从现实世界和实例抽象出的过程,在具体的题目中探索有理数乘法运算的一些规律,培养学生观察与概括能力,培养学生今后学习代数的兴趣。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解有理数乘法的意义,掌握有理数乘法法则中的符号法则和绝对值运算法则,并初步理解有理数乘法法则的合理性;
(2)根据有理数乘法法则熟练地进行有理数乘法运算,使学生掌握多个有理数相乘的积的符号法则;
2.能力目标
通过有理数乘法法则及运算律在乘法运算中的运用,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培养学生观察、归纳、概括及运算能力.
3.情感目标
(1)本节课通过实际问题说明有理数的乘法法则的合理性,让学生感知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
(2)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有理数乘法的运算
难点:有理数乘法中的符号法则
四、学情分析:
知识背景:有理数的加法运算法则和符号法则、能力背景:熟练的进行有理数的加法运算、预测目标:在有理数加法计算的基础上学习有理数的乘法
五、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三角板、多媒体设备
六、教学方法:多媒体课件与学生互动相结合。
七、教学过程
(一)、创设请机情境,引入新课
师:有理数包括哪些数?小学学习四则运算是在有理数的什么范围中进行的? 生:有理数包括整数和分数,四则运算在非负数范围内进行的师:有理数加减运算中,关键问题是什么?和小学运算中最主要的不同点是什么? 生:符号问题,小学中都是非负数
师:有理数加减运算中引出的新问题主要是负数加减,运算的关键是确定符号问题,你能不能猜出在有理数乘法以及以后学习的除法中将引出的新内容以及关键问题是
什么?
生:负数问题,关键符号的确定
(在学生回答完后,教师总结)
师:我们来看一下拦河大坝的图片
(利用电教设备,给学生展示一幅某水库图画,激发学生观察、创设情境.出示图片)师:同学们观察图中看到的景物进行联想回答下面的问题.
教师活动:引入问题,出示图片
师:甲水库的水位每天升高3厘米,乙水库的水位每天下降3厘米,4天后甲、乙水库水位的总变化量各是多少?
师:观察演示图画中水位的上升与下降,引导学生思考水位上升、下降的总变化量各是多少?
学生活动:学生思考、讨论,写出变化量的计算式.
师:若把水位上升记为正,水位下降记为负,几天前记为负,几天后记为正。那么4天后甲水库的水位变化量为?
教师活动:老师出示意图学生理解其意义
生:3+3+3+3=3×4=12(厘米);
师:大家能由表示的计算式写出乘法的形式吗?
(-3)+(-3)+(-3)+(-3)=
生: 能,(-3)+(-3)+(-3)+(-3)=(-3)×4
教师活动:引出课题:有理数的乘法.(板书)
(二)、实践探索,揭示新知
师:同学们请根据小学的知识计算一下:
生:(-3)×4=(-3)+(-3)+(-3)+(-3)=-12.
教师活动:打出讨论卡片,引导学生模仿上式,展开讨论.
师:一个因数减少1时,积怎样变化?
(由反馈进一步设问:)
(-3)×4=_______;(-3)×3=________;
(-3)×2=______;(-3)×1=________;
(-3)×0=_______.
教师活动:进一步出示两个负数的乘法算式,进行设问,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猜测其算式积的符号、值.
师:(-3)×(-1)=_______;
(-3)×(-2)=_______;
(-3)×(-3)=______;
(-3)×(-4)=________;
师:同学们认真思考和互相讨论一下,然后归纳一下有理数的乘法法则
教师活动:鼓励学生归纳,并出示法则
师:同学们根据讨论,猜测、归纳、探索有理数的乘法法则.
生: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绝对值相乘.
任何数与0相乘,积仍为0.
师:有理数的乘法从哪两个方面理解(由学生归纳)
生:
1、符号
2、绝对值
(三)尝试应用,反馈矫正
4.师:下面我们来做一做(例题讲解,出示例1.)
例1:计算1、9×62、(-9)×63、3×(-4)
4、(-3)×(-4)
学生活动: 思考,讨论
解:
1、9×6=542、(-9)×6=-(9×6)=-543、3×(-4)=-(3×4)=-124、(-3)×(-4)= +(3×4)=12
教师活动:教师进一步强调上面的解题过程中,体现了符号与绝对值两个方面的内容 练一练P44
学生活动: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练习
教师活动:启发学生利用法则,先确定符号,再求值,教师板演第(1)小题,其余3题,鼓励学生操作,指名学生模仿教师进行讲解.(有学生归纳,最后教师总结)师:有理数的乘法分哪两步?
生:
1、确定符号
2、绝对值相乘
师:现在我们来做一下另一个题目(讲授互为倒数概念,并举例讲解.出示例2)例2 计算1、8×1/82、(-4)×(1/4)
3、(-7/8)×(8/7)
学生活动: 思考,讨论
解:
1、8×1/8=12、(-4)×(-1/4)= +(4×1/4)=13、(-7/8)×(-8/7)=+(7/8×8/7)=1
师: 什么叫做互为倒数?
生: 乘积为1的两个数,叫做互为倒数
师: 注意0没有倒数
师: 倒数与相反数类似也是成对出现的,倒数能用运算来叙述吗?找几对试一试
P46 练一练
学生活动: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练习
师:议一议,几个有理数相乘,因数都不为0时,积的符号怎样确定?有一个因数为0
时,积是多少?
例:3计算
(1)(−4)×5×(−0.25);(2)
解(1)(−4)×5 ×(−0.25)
=[−(4×5)]×(−0.25)
=(−20)×(−0.25)
=+(20×0.25)
=5
= −1
师:事实上,小学里学过的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乘法分配律。在有理数范!围内仍
然适用
师:现在我们来比较下列式子P44
教师活动:在含有负数的乘法运算中。让学生主动投入验证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推出运算律公式。
学生活动:学生在做一做中总结感受验证的过程
师:你能得到有理数的乘法运算律吗?
生:能;
师:能说出运算律的公式吗?
生: 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分配律:a×(b+c)=a×b+a×c
师:我们来应用一下好吗?
生:好!
例4计算
(1/2+5/6-7/12)×(-36)
解:原式=[1/2+5/6+(-7/12)] ×(-36)
=1/2×(-36)+5/6×(-36)+(-7/12)×(-36)
=-18+(-30)+21
=-48+21
=-27
另解:原式=1/2×(-36)+5/6×(-36)-7/12×(-36)
=-18+(-30)+24
=-48+21
=-27
说明:在师的引导下,先由学生自己思考,然后教师总结并给出解答参考:最后师生共同归纳,得出结论:(投影)
师:做完了就完了吗?
生:做完了 35()()(2).5635()()(2).5635[()](2)561(2)
2教师活动:最后引导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养成反思的好习惯
(四)小结
1、本节课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2、有理数的乘法与小学的(正数)的乘法有什么联系和不同点?
3、小学所学的乘法的有关运算律及相关技巧能否用到有理数的乘法中来?(教师可向学生提问: 然后师生共同总结)
(五)、作业:课本P501、2、②④
3、③④
有理数的乘法(1)教案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有理数乘法的意义,掌握有理数乘法法则,并能熟练、准确地有理数乘法法则进行有理数乘法运算。
2、通过探究式的教学,渗透化归、分类等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归纳的能力。
3、让学生经历知识的产生与形成的过程,培养学生勇于探究的精神。教学重点:有理数乘法的运算及倒数的概念 教学难点:探索有理数的乘法法则及符号的确定。教学过程设计:
一、情境引入 一只蜗牛沿直线L爬行,它现在的位置恰好中L的点O上.我们规定:向左为负,向右为正,现在前为负,现在后为正(1)如果它以每分2cm的速度向右爬行,3分钟后它在什么位置?
(2)(3)6可以表示为
(2)如果它以每分2cm的速度向左爬行,3分钟后它在什么位置?
(2)(3)6可以表示为
(3)
如果它以每分2cm的速度向右爬行,3分钟前它在什么位置?
(2)(3)6可以表示为
(4)如果它以每分2cm的速度向左爬行,3分钟前它在什么位置?
(2)(3)6可以表示为
二、思考并解决以下问题设计:(组内讨论)问题
1、观察由P28-29问题得出的式子:
(1)(+2)×(+3)=+6;(2)(-2)×(+3)=-6;(3)(+2)×(-3)=-6;
(4)(-2)×(-3)=+6;[来源:] 思考:积的符号与两因数的符号有什么关系?积的绝对值与两因数的绝对值有什么关系? 任意数与0相乘,得数是多少?
因此,我们就有有理数的乘法法则
中考资源网期待您的投稿!zkzyw@163.com
中考资源网
A.m<0,n >0 B.m >0,<0 C.m,n 异号 D.m,n 同号
5、若a+b>0,且ab<0,那么必有()[来源:学.科.网Z.X.X.K] A.a>0,b<0 B.a<0 b >0 C.a,b异号,且正数的绝对值大 D.a,b 异号,且负数的绝对值大
五、信息反馈
课本P38 2、7、(1)(2)(3)P3910、、1、12、[来源:中.考.资.源.网]
六、课后反思:
授课教师:付安奎
学习重点:有理数乘法的运算 学习过程及指导: 一.板书课题,揭示目标
同学们,我们现在一起来学习有理数的乘法法则(板书或投影)学习目标: 1.理解有理数乘法法则,尝试用自己的语言说出有理数乘法法则的合理性.2.能够运用法则进行简单的有理数的乘法运算。
3.通过对问题的变式探索,培养观察、归纳、猜测、验证能力。二.指导学生自学
怎样才能达到这些目标呢?老师不讲,全靠大家自学.下面,请大家按照自学指导看书(板书或投影)自学指导: 认真看P50—51面内容.思考(1)自编一个例子说明“两数相乘,若把一个因数换成它的相反数,则所得的积是原来的积的相反数”.(2)为什么说“两数相乘.同号得正, 异号得负”?(3).自编两道有理数乘法题,同桌互换来作.6分钟后比谁完成的好.三.学生自学
1.学生看书.思考,教师巡视并回答个别学生所提的疑难问题了解自学进展情况。
(特别关注调皮同学,确保每位同学都紧张的看书.思考,约6分钟)2.教师抽查学生自学情况.分别提问两个中等生:(1)自编一个例子说明“两数相乘,若把一个因数换成它的相反数,则所的积是原来的积的相反数”.(2)为什么说“ 两数相乘.同号得正, 异号得负”? 针对学生回答的问题,教师做适当的引导.(5分钟)
估计存在问题: 自编一个例子说明可能有困难,教师应有启发鼓励或做示范后学生尝试.3.学生练习(板书或投影)(学生口答,学生更正,约15分钟)1).两数相乘的积为正,这两个数___(同号、异号)
两数相乘的积为负,这两个数___(同号、异号)
2).判断下列方程的未知数是正数还是负数?
3x8
5y35
x(7)56
(2)y2.8 3).学生口答第52页练习第1.2.3题。
4).拓展:乘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在有理数范围内仍然成立。小结:有理数乘法的解题步骤:(1)确定积的符号;(2)计算积的绝对值。
四.课堂检测(10分钟)1.确定下列两数的积的符号:
(1)(2)5×(-3);(-3)×3;(-2)×(-7);
1123
2.计算:(1)(2)(3)(4)3×(-4);(-5)×2;(-6)×2; 6×(-2);(-6)×0; 0×(-6);
23(-4)×0.25;(-0.5)×(-8); ;
3412;(-5)×2; 2×(-5)2五.当堂批改
1.选一中等生公布答案,若有错误,可由学生讨论订正.2.同桌互换批改,教师巡视,及时纠正个别问题.3.根据学生答题情况,教师可对学生适当鼓励.六.布置作业
以下是查字典数学网为您推荐的1.4.1 有理数的乘法(2)(新人教七上)教案,希望本篇文章对您学习有所帮助。1.4.1 有理数的乘法(2)(新人教七上)【教学目标】
1.巩固有理数乘法法则;2.探索多个有理数相乘时,积的符号的确定方法.【对话探索设计】 〖探索1〗
1.下列各式的积为什么是负的?(1)-2345(2)2(-3)4(-5)6789(-10).2.下列各式的积为什么是正的?(1)(-2)(-3)456(2)-2345(-6)78(-9)(-10).〖观察1〗 P38.观察 〖思考归纳〗
几个不是0的数相乘,积的符号与负因数的个数之间有什么关系?(见P38.思考)与两个有理数相乘一样,几个不等于0的有理数相乘,要先确
第 1 页 定积的符号,再确定积的绝对值 〖例题学习〗 P39.例3 〖观察2〗 P39.观察 〖练习〗 P39.练习〖作业〗
P46.7.(1),(2)(3),8,9,10,11.〖补充练习〗
1.(1)若a = 3,a与2a哪个大?若 a= 0 呢? 又若 a=-3呢?(2)a与2a哪个大?(3)判断:9a一定大于2a;(4)判断:9a一定不小于2a.(5)判断:9a有可能小于2a.2.几个数相乘,积的符号由负因数的个数决定 这句话错在哪里? 3.若ab,则acbc吗?为什么?请举例说明.4.若mn=0,那么一定有()(A)m=n=0.(B)m=0,n0.(C)m0,n=0.(D)m、n中至少有一个为0.5.利用乘法法则完成下表,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第 2 页 3210-1-2-3 39630-3 2622 1321-1-2-3 6.(1)经过调查发现,若甲商店某种彩电降价的百分率记为a,则乙商店这种彩电降价的百分率可记为-a,你认为哪家商店该彩电的降价的百分率大?为什么?(2)经过调查发现,若甲商店某种彩电降价的百分率记为a,则乙商店这种彩电降价的百分率可记为1.2a,你认为哪家商店该彩电的降价的百分率大?为什么?
http://
有理数的乘法(2)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有理数的乘法法则进行熟练的运算并
联系实际解决简单的的实际问题,能利用乘法运算律简化运算.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发展、观察、归纳、猜想、验证等
能力.3.情感态度:经历探索有理数乘法法则及运算律的过程,【教材分析】:
重点:有理数的乘法法则。
难点:有理数的乘法法则的理解及应用。
【教学准备】 本节课采用多媒体教学,能引起学生的兴趣,产生“要学的强烈愿望。
教学设计的思路清晰、符合教学规律,学生在乐趣中学会了有理数的乘法。
本节课采用这种教学设计对学生理解和消化当堂课的知识点,起到了良好的教学效
果。通过观察、实验、比较、概括,对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很大的 突破。促进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和不断探究的思维空间。
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把图形的“静”变“动”,增强了直观性,初步培养想象 能力,同时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这
亿库教育网
http://
亿库教育网
http:// 里,数形结合这一重要数学思想方法的应用起到变抽象为直观和化难为易的作用,对今后的数学学习有深远的影响。
【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提出问题。
问题1:
森林里住着 一只小甲虫豆豆,每天它都要离开家去寻找食物.这一天早晨豆豆以每分钟3米的速度向东爬行2分钟到达觅食处,那么它现在位于家的位置的哪个方向呢?相距多少米?(动画演示)问题2:
第二天,豆豆又以每分钟3米的速度向西爬行2分钟到达觅食处,那么它现在位于家的位置的哪个方向呢 ?相距多少米?(动画演示)
2×3是小学学过的乘法,(-2)×3如何计算呢?这就是将要学习的有理数的乘法.二..分析探索、问题解决
比较3×2=6,(-3)×2=-6这两个算式,有什么发现?
把一个因数换成它的相反数,所得的积是原来的积的相反数.观察算式找规律
3×2 = 6 ; 3×(-2)= -6 ;
(-3)×(-2)=6 ;(-3)×2= -6 ;
亿库教育网
http://
亿库教育网
http:// 同学们觉得两个有理数相乘的结果有没有规律呢?你能通过思考发它们的规律吗?
学生活动:同桌之间,前后桌之间互相讨论。(学生不可能很圆满的把法则总结全面,此时应尽可能的让学生互相补充,相互修正让学生自己来完成。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 5×0,-5×0,0×(-2)的结果是多少? 三.知识理顺、得出结论。
教师出示有理数乘法法则(板书):
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任何数与零相乘,都得零.师:在进行有理数乘法运算时,要注意两个方面的问题:一.确定积的符号,二.积的绝对值是两个因数绝对值的积。
教法说明:教师提出尝试性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有理数乘法的运算规律,学生通过特殊问题归纳出一般性的结论,既训练学生归纳总结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又使学生法则记得牢,领会的深刻.四.应用反思、拓展创新
练习:
1.确定下列两数的积的符号:
(1)5×(-3);(2)(-4)×6 ;
亿库教育网
http://
亿库教育网
http://(3)(-7)×(-9);(4)0.5×0.7。2.计算:
(1)6×(-9);(2)(-6)×(-9);
(3)(-6)×9 ;(4)6×(-9);
(5)(-6)×0 ;(6)0×(-6)。
教法说明: 有理数的乘法,关键是确定积的符号。为此,先编排1题进行练习,2题的目的是巩固有理数的乘法法则。
例1 计算:
(1)(-1/2)×1/4;
(2)(-0.3)×10/7;
(3)3/2×(-2/3)。
教法说明 师生共同完成例题,教师板书再做示范,从总培
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严 谨的作风。
同学们自己编两道有理数乘法的题目,同桌交换解答。
教法说明 自编题活跃了课堂气氛,以便掌握学生获取知识的反馈信息,对存在问题及时补救。此外,通过自编题,来培养学生的发展思维能力,以及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良好习惯。
五、回顾交流、纳入体系
学生交流总结以后,教师提出以下问题:
亿库教育网
http://
亿库教育网
http://
想一想:
(1)三个或三个以上不等于零的有理数相乘时,积的符号如何决定?(2)在有理数运算中,乘法的交换律、结合率以及分配率还成立吗?
做一做:课本47页(做一做)、课本48页(随堂练习)。
六、布置作业:课本48页习题2.11。
【教后札记】:
亿库教育网
http://
亿库教育网
http://
【1.4.1有理数的乘法2教案】推荐阅读:
1.4.1 有理数的乘法说课稿07-25
有理数的乘法2教案09-13
有理数的乘法评课稿06-28
第1课时有理数的乘法07-13
有理数的乘法浙教版07-21
数字《有理数的乘法》教学反思09-09
有理数的乘法测试题10-13
有理数运算的教案11-04
1.4 有理数的大小 教学设计 教案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