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作文教学心得

2024-05-2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浅谈小学作文教学心得(共11篇)

浅谈小学作文教学心得 篇1

老师们都知道,我们大部分的学生一听到写作文就心烦,就头疼,总是把作文视为一项“苦事”,作为老师的我们又该如何引导学生把这“苦事”变为“乐事”呢?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降低习作门槛 让学生体验成功

多数学生听到写作文就头疼,究其原因是我们的要求高。要求高了,很多学生不知道怎么下笔。老师不要老想着根据课标本次作文该如何如何。俗话说“心急吃不了热豆腐”,作文就更得慢慢来。为此,开始时,只要求他们会写,不指望他们写得有多好,即使学生写得不好老师也不要批评,可在批语上多写一些鼓励性的语言,甚至可以违心的表扬他们。我每接收一个新的班级第一次作文时,我并没有照章地按作文要求让学生作文,而主要是让学生理解什么是“作文”,并且是在谈话中用最熟悉、最形象的事物,通过设置问题的形式,让学生自己理解“作文”的含义。其中有一段话是这样的:也许同学们很想知道怎样写作文,其实作文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怎么个简单呢?比如说,你会做游戏吗?你只要把做游戏的过程记录下来就是作文了。接着我就在黑板上画了一个椭圆,并说这个椭圆就是一个头壳。我现在要求一个同学蒙着眼睛在头壳内画一个鼻子,结果上来画的学生把鼻子画得又大又长。接着,我又要求一个学生蒙着眼睛画一对眼睛,结果左眼画的不错,可右眼却跑到头壳外面去了。最后老师说你想把刚才的事告诉你的爸爸妈妈吗?怎样才能把刚才的事让爸爸妈妈知道呢?听了这些问话,学生们的兴趣来了,并且各抒己见。看到这一情景我接着说:“你们刚才说的如果能写出来让人看,就成了一篇作文了。”学生们听了,觉得很新奇并感觉到作文原来既有趣又简单。于是作文的概念就在学生的头脑中形成了。趁热打铁,第二天我就把两个学困生的作文经过修改以后选到校园的节目里播放,让学生感到这么“荣耀”的地方也有他们的一席空间,让学生体验自己的成功,结果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倍增了。留心观察生活 让学生有材料写

观察生活是获取习作题材的主渠道。脱离了生活习作就成了无源之水。在我们的周围,那美丽的景色常常引人注目。生活中总会发生很多事情,用心发现世界上美好的事物,用自己的眼睛去细心洞察周边的事情吧。因为只有留心观察生活,才会有源源不断的作文内容。如果学生觉得周边的事情、事物太平凡了,实在是提不到习作上来说,那老师可以组织一些活动。如我班在“六?一”节前开展了《我要上“六?一”联欢活动》,要求学生至少“会唱一首歌”、“会演唱一曲歌伴舞”、“会朗诵一首诗”、“会演一则小品”、“会写一则小品相声故事”等。然后要求学生把自己准备的过程写下来。由于事先有了观察,有了过程的个人的情感投入,同学们在作文中就会很自然地流露出自己当时的各种不同感受。这样在写习作的时候,就会有内容可写。此外,观察生活还要有顺序、有条理。写静态事物时要写出它的形状、颜色、大小、用途等内容。并要求学生按从远到近或从左到右、从上到下、从整体到局部的顺序去观察,然后有条理地写下来。写动态事物就要写出它的外形体态及生活习性的内容,写出它活动变化的情况。为了更深入地观察体验生活,教师还要为他们刻意提供适当的观察对象,再加以适时的引导,使他们处于情思激荡之中。如福建省浦城县石陂镇连墩村惊现干尸,由于教师刻意为他们提供适当的观察对象,再加以适时的引导,并广泛听取各阶层人的意见和建议。所以学生的习作才会坦然地流露出:“五六百年的尸体、绫罗绸缎为何不会腐烂”?“盗墓者为何要偷盗古墓”?“为什么有人强烈提出保护古墓”?有了这活生生的生活,习作就有源泉了,习作的表达也更具体、更生动、更丰富了。消除畏惧心理 让学生乐写

学生怕写作文这是摆在每一个教师面前的课题。因此,重视激发学生习作兴趣,变“要我写”为“我要写”已成了每一个教师要花心思经常要做的工作。有道是“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习作前有一种冲动,一种跃跃欲试的心态,那就化被动为主动了。2011年2月,福建省浦城县石陂镇连墩村惊现干尸,此地离我校只有二三里路,又因为像这样的事情百年都罕见,所以方圆百里传得沸沸扬扬,真可谓家喻户晓。为了让学生喜欢写,这一次,我故意对作文教材做了改动,换了无人不晓的题材《浦城县石陂镇连墩村惊现干尸见闻有感》。当我在课堂上要他们说说这事的时候,几十双小手齐刷刷地举了起来。可以看出,那些平时作文课不爱发言的人,这次却显得格外激动。因为他们更强烈地要求他们的爸爸妈妈亲自带他们到现场观看。为了激发学困生的积极性,我特意点了一个班里的学困生。意外的是这个学困生比一般的学生都要讲得好,内容更丰富,见解更深刻。我及时地表扬了他。在作文前,我又安排了学生参观、访问、摄影、绘图等,并组织学生进行汇报交流。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对整个过程都了如指掌了,尤其是学困生。因此,这次作文那些本来无话可写的学生似乎是要发泄一般作文字数明显增多了,内容也丰富了。是啊,好奇是学生的天性,像这种学生本来是冲着好奇心去玩的,结果却看到了作文的好素材学生岂不爱写呢?真可谓是玩得高兴,写得也开心那。另外小学生练笔中总会有一些闪光点,如题目起得好或某个词、某句话写得好等,教师要及时表扬学生这些闪光点特别是学困生,让学生深深体会到我也是不错的,这样学生才会不害怕作文,爱上作文,才会乐写作文。

浅谈小学作文教学心得 篇2

一、培养小学生的写作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激发兴趣, 才能调动其写作积极性。激发兴趣的方法有许多种:课后小练笔、适当降低写作要求、展示习作成果……

1. 小练笔紧随课文阅读教学, 题材单一, 内容精短, 选题角度小, 材料贴近生活, 思维空间大, 学生易于驾驭, 写起来得心应手、游刃有余, 往往在相对较少的时间内即可完成。即便是较差的学生也能写得像模像样。随文练笔使学生容易品尝到成功的喜悦, 对作文始终有着浓厚的兴趣。

2. 适当降低写作要求, 让他们能写什么就写什么。学生善于口头表达, 就让他说作文;学生善于想象, 就让他们大胆写作文;学生善于活动、表演, 就让他们活动作文。作文要放低或者取消门槛, 让学生容易入门, 尽快入门, 万万不能故弄玄虚而把学生拒之门外。

3. 展示习作成果。每个学生都有着强烈的表现欲、竞争欲, 他们渴望能发表自己的习作, 他们更会珍惜自己每一次发表的机会。只要满足学生的“发表欲”, 就能使之保持写作的兴趣。

展示成果可以通过“内部发表”和公开发表两种途径。通过各种形式搭建发表平台, 让学生的每一篇习作都有发表的机会, 让学生的每次习作都有成功的体验。

这样, 内外结合的促进, 学生对写作的兴趣一定会只增不减。学生对写作有了兴趣, 还怕他不爱写作文?

二、体验生活, 注重观察

文章是客观事物在作者头脑中的反映, 学生对客观事物熟视无睹怎能写出文章?应该让学生去观察事物, 获得第一印象, 掌握第一手材料有东西写。

在写《春天在那里》这篇写景记叙文前, 我领学生一起去观赏我们学校四周的美景, 老师、同学一道, 这个谈景物的声、那个谈景物之色, 大家七嘴八舌, 好不热闹。在这其中让他们去发现美、领略美、描绘美并随时记录在小本子上。回到教室后, 大家再议论议论, 学生就会有话可说了, 有事可写了。

三、注重积累, 丰富写作内涵

1. 根据课文内容来积累, “重视文本”也是新课标的要求, 而且很多课文的思考练习中都出现“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 摘抄好词、佳句”这样的练习, 让学生在背诵时感受语言文字的优美, 摘抄中积累材料。如果学生能掌握一些好词佳句就为写作做好了铺垫, 能够让他们有词可用、有话可说。

2. 通过写日记来积累。坚持写日记是积累材料的是最好方式, 也是练笔的最途径, 由于日记的内容很广, 可写听到的、可写看到的、也可写想到的。总之, 自己的喜怒哀乐都可无拘无束地表现出来。这样就让学生有一个自由表达的空间, 也能够写真实的事情。比如:每组织学生春游, 搞完一次大扫除, 都可让学生把当时的情景和感受用日记的形式写出来。

四、引导学生正确选材

在作文前, 首先要选择好素材, 素材的优劣直接影响习作的优劣。在教学中, 引导学生选素材时要让他们的思路、角度以及范围广泛些, 要尽可能地多举出些与该主题相关的材料, 然后从中选出一件或两件最能表现中心的新颖、独特的材料来。对于那些好却不能为中心服务的材料要忍痛割爱, 做到有取有舍, 详略得当, 这样才能更好地表达出文章的中心。

五、重视作文的修改讲评

1. 学生作文虽不是作家的创作, 也不能写一次就完事, 要让学生明白无论作文水平有多高一次性完成作文, 肯定会有漏洞, 会有很多不完美的地方, 必须要反复修改, 要知道好的文章是改出来的, 正所谓“文章不厌千回改, 精雕细凿始成金”。2.要指导学生把作文“写具体、写生动”。机构是文章的骨架, 具体生动则是文章的血肉, 一副“骨架”加上“血肉”才能构成鲜活的生命体, 因此, 在作文教学中, 要重视指导学生把作文写具体, 写生动。3.教师对作文的批改讲评是作文教学中尤为重要的一环, 教师既要注重对学生作文进行批改讲评, 肯定他们在作文中的优点和成功的地方, 指出他们在作文中的不足与失误, 还要强调师生合作评议, 学生自主、合作修改, 让学生养成勤于修改的好习惯。针对学生在作文中出现的优点、闪光点, 一定要提出表扬, 要让他们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进而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 鼓足他们乐于作文的勇气。

浅谈农村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心得 篇3

一、注重平时积累。

作文也像语文基础知识、阅读一样需要积累,比如好词、佳句、精彩片段等。可以从这几方面来积累。

1、在学习课文的同时积累,

“重视文本”也是新课标的要求,而且很多课文的思考练习中都出现“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摘抄好词、佳句”这样的练习,让学生在背诵时感受语言文字的优美,摘抄中积累材料。如果学生能掌握一些好词佳句就为写作做好了铺垫,能够让他们有词可用、有话可说。小学课本中有很多美文,如《桂林山水》、《五彩池》、《小溪流的歌》、《观潮》、《雨中》、《草原》等,在教学这些课文时,我要求学生反复诵读,并把课文中优美的片断和自己喜欢的地方抄写下来。

2、通过写日记来积累,

坚持写日记是积累材料的最好方式,也是练笔的最佳途径,由于日记的内容很广,可写听到的、可写看到的、也可写想到的。总之,自己的喜怒哀乐都可无拘无束地表现出来。这样就让学生有一个自由表达的空间,也能够写真实的事情。比如:每次活动之后,或者搞完一次大扫除,都可让学生把当时的情景和感受用日记的形式写出来。

二、立足于学生的个性心理差异,对学生进行作文教学

立足于学生的个性进心理差异对学生进行作文教学,是小学生根据自己在社会生活实际中不同的具体经历,用书面语言积极、真实、客观地反映自己的情感和体验的形式。在训练过程中充分反映出教师尊重儿童,相信儿童的自主意识,在评价上充分发挥激励机制的积极作用,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所发展。它符合《语文课题程标准》中提倡作文讲真话,述真事,抒真情的精神,对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养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

为了实现这个培养目标,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培养学生“写亲眼所见、亲耳所闻、亲身所经历”

小学作文教学一直被限制在固定模式的狭小天地中,无疑是对学生智慧的禁锢和个性的扼杀。培养学生写写“亲眼所见、亲耳所闻、亲身所经历”,就是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来表达自己的思想,使作文呈现个性风格。老师应大力倡导“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尊重学生的选择,尊重学生的表达,甚至宽容学生的一些毛病,一些不成熟的缺点,让他们自己去克服,让他们自我成长,从而使学生个性在文章中日益张扬起来,让一个个不同的“我”在作文中活灵活现、充分展现。

2、鼓励学生说真话,表真情

“为有源头活水来。”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大自然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有源头才有活水,生活就是作文之源,生活即作文,作文即生活。要让学生有话可说,有事可写,有感可发,就需要学生的作文反映他们的真实生活,表达他们的真情实感,体现童真童趣。在训练方法上应强调:(1)只定范围不命题。让学生有话好说,有话要说,鼓励学生在一个范围内,从生活中找素材,写出真情;(2)重视表达方式,但不限文体。鼓励学生突破常用文体的模式,不拘一格,不落俗套表露自己鲜活的思想;(3)不限篇幅和篇数;(4)强调写真情实感,但不限于写真人真事。例如:学生在劳动课上通过参加劳动,亲身经历了劳动的辛苦和劳动场面的热火朝天后,我安排了一篇写劳动课的作文,学生就能把在劳动中看到的、听到的、做到的、想到的、体会到的情景描写得十分真实、生动、感人,就能把劳动的激烈场面写得真实具体。

3、培养学生作文有新意

个性化作文不但要有自己的生活体验,有真情实感,还要有自己独特的感悟,将身边的琐事写出“典型”、写出新意来。因此要求学生在生活中做有心人,时时处处留意生活,观察生活,感悟生活。对生活的感悟需要长时间逐渐培养,老师要结合实际,适当加以引导。学生一旦有了一定的感悟能力,他们就会用自己的眼光看世界,用自己的心理感悟生活。引导学生将自己不同于别人的感受写出来,作文就不愁没有新意。

三、注重学以致用,结合实际及时指导。

小学生的知识有一定的局限性,教师结合课文和生活实际及时指导很重要。大家都知道《十里长街送总理》是一篇包含深情的文章,我在教完这篇课文后,举行了一次“我思念的××”为主题班会活动。要求学生把自己最思念的亲人(不管是生离的,还是死别的)用几句话描述出来。(同学们踊跃发言,其中有一位女同学是这样说的“每逢佳节倍思亲”是啊,转眼间一年的中秋节又到了,半年前与妈妈分别的情景又浮瑞在我的眼前,记得妈妈要去广东的前一天夜晚,我总跟在她身旁,她出去我跟着,她睡觉我伴着,而且我还紧紧地捏着她的手,生怕她即将离去。第二天,我早早地起床了,发现妈妈提着包已跑出了家门,我连头也没梳,散着发就在后面追,我边追边喊,妈妈也边跑边抹泪。到了夜晚,我觉得房子里空荡荡的,怎么也睡不着,只好抱着妈妈睡过的枕头闻闻她留下的体味)这样的描写最感人,学生也能说真话、实话。

四、注重作文的评价

教师的评价对学生十分重要。评价得当,能激励学生敢写作文、乐写作文,因而对学生的文章不能千篇一律,也不能一棒打死。应根据不同水平的学生给予不同要求的评价,对基础好的学生要有较高的要求。基础差的哪怕是用了一个好词、一个佳句也应该及时表扬。(记得有一次,我发现一个平时作文很差的学生在文章中准确地用了一个表示时间过得很快的词“刹那间”,于是我在批语中这样写道:今后能多看点书,认真做好记录,教师相信你的作文会更上一层楼!)这样做,能让一些差生得到鼓励,看到希望。

浅谈小学美术教学心得体会 篇4

宋跃 电话:*** 重庆市城口县周溪中心小学

【摘要】美术是一门特别的学科,它能让学生学到绘画与制作本领。培养学生创造想象的能力,能让学生学会审美和创造美。如何让学生掌握,并学好美术这门课程,是我们每个教师知道深思的问题

【关键词】小学生 美术 课堂教学

随着教育的改革,素质教育的渗透,新课程标准下的美术课不在是从前那样,老师在上面教,学生在下面画的场景,而是在课堂上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感知、体会、想象、探索学习,让学生学中 有乐,乐在其中。让学生体会美术课的乐趣。

美术是一种人类审美认识和审美创造的产物,它体现着社会的和个人的审美观念和理想;是利用各种物质材料创造立体的或平面的视觉形象,作为人民之间交流审美信息的手段;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的标志之一。所以上好一堂美术课是不容易的。它需要老师根据对学生的了解,对课前的精心准备,以及课堂的精心创造和课后的反思等等,都要做全面的思考。

一、按照不同的年龄特点,进行不同的教学

处于小学阶段,每个年级的学生有着不同的特点,这也是我们小学艺术教育中必须重视的要素。在整个小学阶段,学生的学习美术的兴趣不够稳定,认识也不够,这就需要我们老师去掌握和了解学生的年龄特点,才能使学生在感知、意识、理解等方面有所进步。低年级的学生由于刚进入学龄初期,对学美术完全没有概念,这就需要我们规范他们的学习态度和有组织纪律的行为规范。高年级的学生对美术学习以有一定的自觉性。所以在教学实践中,我深刻体会到:各个年级的学生有着不同的认知能力,应该根据年龄特点进行教学。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和我对学生的了解,我把美术教育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2年级):尝试不同的工具教学,用纸以及身边容易找到的各种材料,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大胆、自由地把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表现出来,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通过欣赏作品和对身边事物的观察,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感受。采用游戏教学进行对主题的想象、创造、表演和展示。第二阶段(3-4年级):初步认识形、色与肌理等美术语言,学习使用各种工具,通过媒体教学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能力。学习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等组合原理,了解手工制作方法,进行简单的创作设计。欣赏美术作品进行口头描述和学用美术语言进行简单的评价。采用造型游戏的方式,结合其它学科进行美术创作、表演和演示。

第三阶段(5-6年级): 运用形、色、肌理和空间等美术语言,以描绘和立体造型的方法,选择适合于自己的工具、材料、记录与表现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和体会以及感受。运用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等组合原理,了解手工制作方法,进行简单的创作设计,美化身边的环境。欣赏、认识自然美和美术作品的材料、形式与内容等特征,通过描述、分析与讨论等方式,了解美术表现的多样性,能用简单的美术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结合学校和社区的活动,以美术与各科的联系,进行策划、制作、表演和展示,体会美术与环境以及传统文化的关系。

二、课前的精心准备

美术课前的准备绝不是简单的教具准备就可以了的。要是一堂课达到课标的要求。我们不但要备好课,还要找到上课需要的材料和与之内容相关知识。熟悉讲课的流程,做到多媒体和讲的进度一致。

三、课堂的教学

课堂教学是我们的重点,我在这方面下了很深的功夫。1.创造师生双边活动

作为一名小学美术教师,我在课堂上实施愉快的教学方法。在课堂上,利用导入语(编故事、听歌曲、做游戏)等一系列的活动,来引起学生的注意力,激起学生的高涨情绪和作画的强烈欲望,从中受到美的熏陶。体现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达到师生的双边关系。使一节课在愉快的氛围中结束。做到学中乐,乐中学。2.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在美术课上,生动有趣的形象是引起学生的直接兴趣的重要原因之一,是促进他们形象思维发展的主要意象。让学生进行有目的的观察,可以提高学生认识客观事物的能力,在形状、颜色、结构等有更清楚的认识和理解,从而也提高了学生的观察能力。3.培养学生的创造想象力

如何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创造更新、更奇的绘画作品?作为美术老师我尽可能的给他们提供丰富的形象资源。在教学中鼓励和引导学生想象,运用形象化的声情画意,设置情景等手段,激发学生打开广阔的想象思维空间。在创作课上强调每个学生都要表现 自己对生活的独特感受。在构思过程中,发挥自己的想象而不是去照搬别人的作品。所以在课堂上我让学生大胆的放手,勇于超越自我;让学生根据自己对事物的观察、图画资料等进行组合画面或添画环境、情节的再造现象。我们不能扼杀了学生探索的自由,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4.让学生勤学多练

在美术课堂中,我常让学生勤学多练。常言道:眼明手快、心灵手巧,这说明技能与感知、观察、记忆、思维等关系密切。要想学生学好美术这门课程,就必须调动他们的学习、练习的主观能动性,起积极性在于兴趣的驱使,兴趣的浓厚在于勤练。当然我们也不能盲目的训练,更不能犯拔苗助长的错误。而是要根据学生的年龄心里特点来施教。这样学生学着也有兴趣,绘画的水平也会提高。

三、作业评价方面

在以前,我们评价学生的作业就是,你画的好,画的漂亮等等一些简单的话语,还有就是教师固定了学生的思维、思想,这都是不错的。在作业评价中,首先我们应该肯定学生的作品。因为每个孩子的思维和想象都是不一样的,每一幅作品都是他们的想象画出来的,我们不能以自己的想法强加在孩子身上。再者就是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学生评价相结合,这样即保证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使每个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

新课程下的美术教学,既要重视学生对艺术的感受、表现和创造力的培养,还要注重美术更多地与文化、历史、生活相联系,创建多维互动的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组织形式,让学生在宽松的氛围中感受美,让学生在生活中学,在玩中学,让学生围绕目标自主选择内容、材料和方法,让学生在知识探索的过程中发现规律。在此,我根据新课标的规定作出以上教学心得。

小学作文教学心得 篇5

六()班

作文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直是素质教育的薄弱环节。学生普遍存在“听说作文,如见猛兽”的心态,我觉得,要解决这一问题,我们首先必须转变观念,立足于教法和评改等方面进行改革。通过对《语文课程》标准的学习,加之自己几年来的教学经验,本人认为,小学作文教学应注重以下几点。

一.明确小学作文教学的性质和目的,注重对学生知、情、意、行多方面的培养和塑造。

叶圣陶曾提出“要写出诚实的话,非由衷之言不发,非真情实感不写”,作文务先求“真”,凡与这一道理格格不入的“陈腐观念”或“时髦观念”均要改变。

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必须重视对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教会他们讲真话,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从内心出发想写,写自己想写的,所追求的,所欣赏的,同时促进他们知、情、意、行多方面素质的发展。

二、注重平时积累,作文也像语文基础知识、阅读一样需要积累,比如好词、佳句、精彩片段等。

1、根据课文内容来积累

“重视文本”也是新课标的要求,而且很多课文的思考练习中都出现“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摘抄好词、佳句”这样的练习,让学生在背诵时感受语言文字的优美,摘抄中积累材料。如果学生能掌握一些好词佳句就为写作做好了铺垫,能够让他们有词可用、有话可说。比如:在教完《颐和园》这课后,就让学生积累为以后写熟悉的景物作铺垫。

2.课外阅读

梁启超曾说:“阅读是写作的前提和基础,要指导学生作文,首先应教会其如何读书。”的确,阅读与写作是密不可分的。叶圣陶曾把阅读与写作比喻为“吸收”和“倾吐”的关系,不吸收丰富的养料,就写不出好的文章。所以,在小学作文教学中指导学生“多读”是关键所在。

3.课外练笔

为了更好地提高小学生的写作能力,课外练笔很重要。例如,教师可鼓励学生在课外写日记,周记,作读书笔记等等。通过这些形式多样,灵活自由的练笔方式,学生可以更好地学会观察生活,认识生活,积累材料,提高组织和表达能力。

坚持写日记是积累材料的是最好方式,也是练笔的最佳途径,由于日记的内容很广,可写听到的、可写看到的、也可写想到的。总之,自己的喜怒哀乐都可无拘无束地表现出来。这样就让学生有一个自由表达的空间,也能够写真实的事情。比如:每组织学生看完一场电影,搞完一次大扫除,都可让学生把当时的情景和感受用日记的形式写出来。

三.以学生为主体,发挥主动性与创造性

学生是作文的主人,作文一定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训练为主线,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要注重学生创造力和发散思维的培养。①小学语文教师要有创新意识,树立以培养学生创造力为主导的教学思想,给学生营造创新的环境。②大胆放手学生作文,肯定他们的创新意向,给学生广阔的创新空间。③踏踏实实地抓好学生思想素质,语文素质等各项基础素质的培养。④注意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其创设成功机会,激发创造意识。四.口头作文

作文教学的实践证明,“说”有助于“写”,经常性的口语训练能锻炼学生选材,构思,语言表达等能力。所以,我们必须改变以往“重书面,轻口头”的观念,加强小学生的口语训练,例如,组织演讲比赛,诗歌比赛,口头编故事等等,确实提高学生口头作文的能力,以便为人际交往和书面作文服务。

五.改进评改方法

作文教学一般简化为“指导--习作--评改”三个环节,其中评改作为收尾性工作,在整个作文教学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但据我了解,目前小学作文评改,或评语式,或评分式,或评级式,教师的态度大致可分为两种:敷衍了事型和越俎代庖型。要么对学生的作文草草批阅,要么对此字斟句酌。我觉得,这两种做法都对学生有百害而无一利。

为了克服这些弊病,小学语文教师在评改时构建并运行“互动”模式,形成师与生、生与生之间的多向促进关系,使作文评改日益向学生自主,自能操作的模式发展。据上海一所小学实验这种“互动批改”的作文教学改革表明,在调查的学生中普遍认为“互动”模式有益于作文教学的效果。

所以当今小学作文教学中,实行“互动”评改模式势在必行。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主动参与,提倡互批,自批,众改等方式,创造良好的作文气氛,使全体学生都关心自己和他人的作文。

六.注重作文的评价

教师的评价对学生十分重要。评价得当,能激励学生敢于作文、乐于作文,因而对学生的文章不能千篇一律,也不能一棒打死。应根据不同水平的学生给予不同要求的评价,对基础好的学生要有较高的要求。基础差的哪怕是用了一个好词、一个佳句也应该及时表扬。(记得有一次,我发现一个平时作文很差的学生在文章中准确地用了一个表示时间过得很快的词“刹那间”,于是我在批语中这样写道:今后能多看点书,认真作好记录,教师相信你的作文会更上一层楼!)这样做,能让一些差生得到鼓励,看到希望。

小学作文创新教学心得 篇6

新课标提出,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强调了新时期的小学语文教学,力求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积极探求的心理取向。由于未来的社会需要我们培养一批批能主动适应社会,并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创新型人才,这就要求我们小学语文教师,把作文教学的目标明确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上。

本人以新课标为教学指南,在从事高年级语文教学中,针对如何加强作文的创新教学,归纳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收获:

一、尊重学生个性,激励学生创造性的思维火花

人都是不同的,每位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特殊个体,他们都有不同的生活环境,都具有自己独特的智能因素。教师只要多多研究学生的性格、气质、意志、兴趣等差异,再根据其个性特点,培养学生写好作文的自信,就不难发现学生的每一个创造性的思维火花。这样给予及时的肯定和鼓励,长此以往,学生的创新能力一定会得到显著的发展。

二、引导学生感悟生活,鼓励学生多角度体验成长

作文教学的创新,不仅仅是学生课本读写结合的成果,更是学生感悟生活的成果。许多学生的作文难以创新,是受了课文思维定势的束缚。教师如果在平时的教学中,善于发现机会,鼓励学生用感情体验生活,多角度体验成长,就有利于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如帮助学生同一题目多角度选材、同一材料多种立意、同一事件多种角度等。

三、发掘课文题材资源,扩展想象空间,提升创新表达

小学语文课文蕴含着极其丰富的、可供学生进行想象、提升创新表达的资源。教师可结合课文指导学生进行创造性习作。如,仿照《新型玻璃》的结构与句式,写一写自己要发明的一种新材料;仿照《走遍天下书为侣》的表达方式,写一写自己理想的旅行伴侣;给《中彩那天》补充情节等等。

农村小学作文教学心得 篇7

一、转变观念

教师的观念决定其教学行为。部分老师没有运用新课标理念指导教学, 教学观念陈旧、落后。落后的观念最终必然导致不良的教学后果。转变观念是习作教学成功的前提。因此, 每位教师都应该切实转变自己的教学观念, 深入学习领会《语文课程标准》的相关理念, 正确运用新理念。

二、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兴趣的方法多种多样, 如:1.精心依据作文教学的目的创设相应的写作情境, 创造适合习作的“大环境”、“小气候”, 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 诱导学生进入特定的艺术境界, 找出需要表达的内容, 捕捉写作素材, 触发习作的灵感和激情。2.举办一些贴近自然、贴近生活、贴近社会的活动, 让学生在五彩缤纷的大千世界里观察生活, 积累多姿多彩的作文素材, 使学生深深地感受到美的律动, 激起强烈的表达欲望, 自然妙笔生花, 其乐无穷。3.教师运用形象谐趣、童真味、情感味浓郁的言语, 描述、烘托出特定的氛围, 拨动学生的心弦, 令学生如见其人, 如闻其声, 如临其境。4.根据写作的需要, 选择相应的音像课件渲染气氛, 把学生带进写作的美妙景象中, 给学生强烈的感染。5.搭建习作展示平台, 在教室里展示学生优秀习作成果, 或者编辑学生个人作文集, 激发学生的写作欲和表现欲。

三、积累素材

1. 根据课文内容积累

“重视文本”是新课标的要求, 而且很多课文的思考练习中都出现“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 摘抄好词、佳句”这样的练习, 学生在背诵时能感受语言文字的优美, 在摘抄中积累材料。如果学生能掌握一些好词佳句就为写作做好了铺垫, 有词可用、有话可说。比如:教完《颐和园》后, 就为学生以后写熟悉的景物做好了铺垫。

2. 通过写日记积累

坚持写日记是积累材料的最好方式, 也是练笔的最佳途径。由于日记的内容很广, 可写听到的, 可写看到的, 也可写想到的。总之, 自己的喜怒哀乐都可无拘无束地表现出来。这样就让学生有了一个自由表达的空间, 能够写出真实的事情。比如:每组织学生看完一场电影, 搞完一次大扫除, 都可让学生把当时的情景和感受用日记的形式写出来。

四、注重指导

小学生的知识有一定的局限性, 教师结合课文和生活实际及时指导很重要。《十里长街送总理》是一篇饱含深情的文章, 我在教完这篇课文后, 举行了一次以“我思念的××”为主题班会活动。要求学生把自己最思念的亲人用几句话描述出来。同学们踊跃发言, 其中有一位女同学是这样说的:“每逢佳节倍思亲”, 是啊, 转眼间一年的中秋节又到了, 半年前与妈妈分别的情景又浮现在我的眼前, 记得妈妈要去泉州的前一天夜晚, 我总跟在她身旁, 她出去我跟着, 她睡觉我伴着, 而且我还紧紧地捏着她的手, 生怕她即将离去。第二天, 我早早地起床了, 发现妈妈提着包已跑出了家门, 我连头也没梳, 散着发就在后面追, 我边追边喊, 妈妈也边跑边抹泪。到了夜晚, 我觉得房子里空荡荡的, 怎么也睡不着, 只好抱着妈妈睡过的枕头闻闻她留下的体味。这样的描写最感人, 学生能说真话、实话。

五、科学训练

积累只是解决了“写什么”的问题, 而训练则要解决“怎么写”的问题。以下是作文训练的常用方法。

一是循序教学法。作文教学应当按照由读到写的顺序, 由易到难, 由简单到复杂, 循序渐进, 逐步提高要求。在进行作文训练时, 可以让学生从一句完整的话写起, 然后过渡到段, 过渡到篇, 从写简单的一两句话逐渐达到“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 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

二是读写结合法。教科书上选用的课文大多是名家名篇, 在用词造句、布局谋篇等方面都是很好的范例。我们要引导学生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揣摩文章思路, 从而借鉴表达方法, 做到读和写紧密结合, 学以致用。老师要善于根据不同的课文安排相应的练笔。比如学了《理想的风筝》一文后, 我让学生仿照课文通过具体事例从几个方面了解写人的方法, 写身边的一个人, 学生有章可循, 有路可走, 自然就能写会写了。

三是自批互改法。“好文章是改出来的”。自改作文本身就是一种有效的自我学习活动, 而学生间互相批改可以取长补短, 对作者有好处, 对改者也有好处, 更是“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有效体现。因此, 教师完全可以适时放权给学生, 并引导学生学会自改和相互批改作文。如:教给学生批改的方法, 怎样用符号批改, 提出批改的要求和如何写评语, 等等。这样, 既让学生展示了自己的作文, 又扩大了读者队伍, 促进了交流、学习和提高。

四是激励讲评法。在教学中, 老师要及时讲评学生的作文。讲评时宜用激励法, 尽可能多给学生表扬。人人都爱听表扬的话, 尤其是小学生。讲评时要使同学通过老师的总评得到激励。表扬要面向全体, 赞美更多的学生, 甚至表扬后进生。让学生更真切地体会到应该怎样写, 激起对下次习作的渴望。

六、重视评价

教师的评价对学生十分重要。评价得当, 能激励学生敢于作文、乐于作文, 因而对学生习作的评价不能千篇一律, 也不能一棒子打死。应根据不同水平的学生给予不同要求的评价, 对基础好的学生有较高的要求。基础差的哪怕是用了一个好词、一个佳句也应该及时表扬。记得有一次, 我发现一个平时作文很差的学生在文章中准确地用了一个表示时间过得很快的词“刹那间”, 于是我在批语中这样写道:今后能多看点书, 认真作好记录, 教师相信你的作文会更上一层楼!这样做, 能让一些后进生得到鼓励, 看到希望。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心得 篇8

一、强化语文学习的探究性,发挥语文教学功能

一切思维都是从问题开始的,在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也要从问题出发,从学生学习的角度提出问题,让学生在探究中解决问题,使其在问题中走进课文,以培养学生的个性、创造性为基础,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在课文情境中深入探讨,理解课文内容,自觉理解学习规律,为生活实践服务。而语文教学的过程是学生认识语言世界的过程,教师的作用在于学生探索过程中的适当点拔,在学生对问题的探索过程中适时地激励、鼓舞、唤醒与引导。

我采用的教学方法是研究性学习方法。学法指导采用“自读、自悟、研究、体会”,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及边读边划边思的学习习惯。渗透学生对于父母爱的理解体会。本课的教学目标是:理解课文内容,感悟作者对父母评价的理解。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读课文,并把自己感受最深的部分背下来。这样,学生在学习中对教材内容先有所感知,后有所悟,获得了亲历体验的乐趣。

二、认真备课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前提

教师的备课环节似乎并不在教学有效性的讨论范畴之内。实则不然,要谈教学的有效性必须从教师的备课谈起。首先一位老师的教学理念将决定他是站在何种角度去设计教学的预案,站在学生学的角度,设计师生共同合作的课堂无论如何是值得探讨和反思的,也一定会各有所得。如果仅站在老师如何教的角度去设计可能使教学有序进行,但真正学生与教师的收获就很有限了。其次,一位教师对教材的钻研多少,将决定他在课堂教学中能否自如驾驭,也决定了他教学中处理教材的思路与方式、角度。而在备课过程中,依据学生的认知能力,准确解读文本则尤为重要。

如:《欢庆》这首诗写的是祖国妈妈过生日的情景。整首诗内容浅显易懂,但极具内涵。如何解读这么短的一首小诗,让它变得饱满而富有意义,颇有难度。

我参与了一位老师备课的过程,目睹了她为把每一句话挖透而费尽心思,尤其是解读“蓝天放飞洁白的鸽子”这一句。对于“鸽子”的理解要到怎样的层面,很难把握。要体现它的自由、欢快,还是要体会到“和平鸽”这一层面?对于这点一直定不下来,结果在试教的时候发现学生根本体会不到“和平”这一层次,教学时就比较牵强,得不到学生的共鸣。重新定位之后,这一环节上得相当地成功,成了本课的一个亮点。另外,最初人们欢庆国庆的方式中有一张国庆大阅兵的,学生在看的时候没什么反应。考虑到这样的画面离学生的生活太过遥远,后来换了几张贴近学生生活的,结果学生在看的时候非常兴奋,成了本课的又一个亮点。由此可见,充分考虑孩子的认知能力水平,再解读文本,才能更好地演绎文本,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前提。

三、留足时间空间,让学生多读

引导学生读书,是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的基本功训练的基本途径,但目前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读的时间却得不到保证,其原因是教师“重讲轻读”,侵占了学生的读书时间。因此,教师讲课时切忌一问一答。在初读阶段,教师应提出初读要求:即读正确读流利,读完后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然后给足学生读的时间,让学生根据这个要求认认真真地把课文读上几遍,不认识的字拼一拼,读不通的句子多读读,读完后,让学生汇报朗读成果,对读书有困难的学生再作指导,让每个学生都能把课文读通,我认为学生亲自参与读这个时间不能省,不能缩。试想:如果连课文都读不通,怎么去谈感悟、积累内化呢?

四、进行序列训练,促进认知策略发展

学生掌握了几种具体方法不等于学会了阅读。学会阅读的核心是学生将具体的方法整合内化,成为系统的、较完整的、灵活的认知策略。这种整合内化的过程需要教师长期艰苦的工作,需要教师从课堂教学的每个环节抓起,有计划、有意识、有序列地进行持之以恒的训练。学法本身具有一定的序列性,它随着年级的增长由低到高,由浅入深,螺旋上升。因此我们注意明确大纲对不同年级的阅读要求,通过调查了解和认真研究各年级学生的“已有基础”,总结出学生以往所掌握的学习方法,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站在已有的基础上“自己跳起来”够一够,在教师的点拔下迈出新步;在教师的序列指导下不断积累和丰富自己的阅读方法。

积累一定量的学习方法是学生形成认知策略的前提。只有当学生在不同的学习情境中,自觉灵活地运用一定的方法进行学习时,学习策略才能逐步形成。因此,语文学法指导不能孤立地进行,而要与学习策略的培养密切联系,并把着眼点放在后者。另外,我们还要注意引导学生综合运用所掌握的阅读方法。

农村小学作文教学心得张红莲 篇9

四川省武胜县烈面镇小学张红莲

作文难,农村孩子作文化更难!对于农村小学教学来说,作文成了语文教师的一大难题,写作文成了学生望而生畏的科目。为了写好作文,老师和学生都必须付出许多努力,但常常收效不大。通过平常学生的写作练习,加之自己十多年来的教学经验,本人认为,小学作文教学应注重以下几点。

一、注重平时积累,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作文也像语文基础知识、阅读一样需要积累,比如好词、佳句、精彩片段等。

1、根据课文内容来积累,“重视文本”也是新课标的要求,而且很多课文的思考练习中都出现“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摘抄好词、佳句”这样的练习,让学生在背诵时感受语言文字的优美,摘抄中积累材料。如果学生能掌握一些好词佳句就为写作做好了铺垫,能够让他们有词可用、有话可说、有感可发!

2、通过写日记来积累,坚持写日记是积累材料的是最好方式,也是练笔的最途径。由于日记的内容很广,可写听到的、可写看到的、也可写想到的。总之,自己的喜怒哀乐都可无拘无束地表现出来。这样就让学生有一个自由表达的空间,也能够写真实的事情。比如:每组织学生一次有意义的野炊,搞完一次大扫除,甚至学生观察到鸡、狗、猪等吃食和走路的姿势和神态,都可让学生把当时的情景和感受用日记的形式写出来。

二、注重学以致用,结合实际及时指导。

小学生的知识有一定的局限性,教师结合课文和生活实际及时指导很重要。农村孩子的作文也要结合农村的实际,给学生出关于农村题材的作文。大家都知道《十里长街送总理》是一篇包含深情的文章,我在教完这篇课文后,举行了一次“我思念的××”为主题班会活动。要求学生把自己最思念的亲人(不管是生离的,还是死别的)用几句话描述出来。(同学们踊跃发言,其中有一位女同学是这样说的“每逢佳节倍思亲”是啊,转眼间一年的中秋节又到了,半年前与妈妈分别的情景又浮瑞在我的眼前,记得妈妈要去广东的前一天夜晚,我总跟在跟身旁,她出去我跟着,她睡觉我伴着,而且我还紧紧地捏着她的手,生怕她即将离去。第二天,我早早地起床了,发现妈妈提着包已跑出了家门,我连头也没梳,散着发就在后面追,我边追边喊,妈妈也边跑边抹泪。到了夜晚,我觉得房子里空荡荡的,怎么也睡不着,只好抱着妈妈睡过的枕头闻闻她留下的体味)这样的描写最感人,学生也能说真话、实话。

三、注重作文的评价,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

小学作文教学研讨活动听课心得 篇10

大演中心学校 王 芳

2013年5月23日,我有幸来到贵池区实小百荷分校参加了2013年池州市小学作文教学研讨暨优质课评选活动。这次活动还特别邀请到了小语实验教科书编委、特级教师孙景华老师。他给我们做了关于解读小学作文教学如何有效指导与讲评的专题讲座。提出了相应的教学建议,他的报告理论联系实际,深入浅出,针对性、实用性非常强。本次次活动,我受益匪浅,收获很多。

孙景华老师的报告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习作课堂教学的问题及改革。指出了作文难,难在哪里?分析了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旧(理念旧、模式旧、题材旧)、死(范围死、方法死、要求死)、假(材料假、情感假、语言假)、慢(成文慢、批改慢、反馈慢)。第二部分,课堂教学改革的思考。首先讲到习作课堂教学要做到四个关注:为什么写;写什么;怎样写;写成什么样。接着告诉我们要更新习作教学理念,致力于课堂改革。最后教我们要抓好关键步骤的指导(审题—选材—构思—起草—加工)。孙景华老师的精彩讲座赢得在座老师的阵阵掌声。

5月24日,听了5节作文指导课,5节作文讲评课。参赛选手们自信、豪迈、热情、奔放;演绎教学教研成果,展示教学艺术和风格。我认为几位老师的课有以下一些共同的特点:

1、非常注意激发学生的思路。所谓不愤不悱,不启不发。老师们利用种种办法来打开学生的思路,有创设情境、提供范例、启发感悟、师生、生生交流等方法,总之不把学生的思路完全打开绝不动笔。

2、注重对具体写作方法的指导。对于学生来说写作文打开思路也许并不难,但是一旦要从思想变为文字就都不同程度的遇到了困难。这是学生写作中遇到的第一道关卡,也是必须攻克的关卡。对此老师们给出了具体办法那就是:当堂作文,具体指导。

3、所有的老师都很注意作文的修改。多就少改,鼓励为主;教给方法,培养能力示范批改;“评”“改”结合.让学生看到修改过的作文比原来更通顺了、更流畅了,从而产生一种成功的喜悦,以增强学生对写好作文的自信心,提高写作的兴趣,进一步养成认真进行习作、认真修改自己作文的良好习惯,从而不断提高作文水平,最终使学生成为作文的真正主人。

4、要求真情实感,反对假大空。老师们都要求学生无拘无束的想象,仔仔细细的观察然后把自己的真情实感写出来,反对主题现行——所谓写作文要有意义。

农村小学作文教学心得 篇11

一、注重平时积累。

有道是“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源头”和原料,作文就无从下手。所以说作文也需要积累,积累好的词语、佳句、精彩片段等。那么作为小学语文教师该如何教学生积累呢?

1.据课文内容来积累,有道是“词汇积累——作文训练的基石。”引导学生积累词汇,让学生在习作时能做到腹中有物,以此提高作文水平。“以本为本”、“重视文本”也是新课标的要求,而且很多课文的思考练习中都出现“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摘抄好词、佳句”这样的练习,让学生在背诵时感受语言文字的优美,摘抄中积累材料。如果学生能掌握一些好词佳句就为写作做好了铺垫,能够让他们有词可用、有话可说。

2、通过写日记来积累,坚持写日记是积累材料的是最好方式,也是练笔的最佳途径。由于日记的内容很广,可写听到的、看到的、感受到的、想到的等等。总之,自己的喜怒哀乐都可无拘无束地表现出来。这样就让学生有一个自由表达的空间,也能够写真实的事情。同时,在写日记的过程中运用已经积累的词语、句子、段落等等,这样就巩固了积累的素材。如果条件允许,还可以让老师修改、点评学生的日记,达到练笔的目的。

二、结合实际,拓宽思路

小学生的知识有一定的局限性,教师结合课文和生活实际及时指导很重要。例如我班的一篇作文《竞选班长》,我提前两三周公布消息,说要竞选班长了。我知道学生在这一段时间里在这个问题上都投入了巨大的精气神儿,拉帮结派的,拉选票的,“仁义恩仇”竞选完了都不能了结。在此基础上,我轻松地引导了他们在作文里一吐为快。结果文章鲜活真实而生动。

还有就是要让学生拓展写作题材,告诉他们农村学生除了写农村景色、写农村语言、写农村生活、写农村变化之外,也可写城市事,国家事。而农村孩子最热衷的事情莫过于就是看电视,借此也可以培养学生关注新闻的热情。并且利用班会,自习课等时间,开展“会声会色说新闻”、“新闻小博士”等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密切了新闻和学生间的联系,极大地丰富了他们的视野。为学生的写作提供了新的素材。

三、注重作文的评价,让学生在自改、互改中交流提高.

把作文批改看作是一种阅读的交流、一种心灵的沟通。让学生参与到作文批改中,让作文批改成为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交流的场地。

在评改学生作文时,可以采取两种方式:自主评改、交互评改。学生自改,变被动为主动,让学生成为作文批改的主人。当然老师在让学生自改作文前应进行指导,教给学生评改的方法:首先让学生对照题目,看自己的内容是否切题;其次,让学生检查文章的条理、详略的处理,中心材料是否充实具体;再次,检查是否有病句或错别字;最后,看看采用修辞手法可否使文章更精彩。学生自改后,小组同学参与互改,笔者发现小组同学在互改交流中,无拘无束、乐于交流,敢于阐述自己的见解,哪怕是一个小问题他们也会争得面红耳赤。他人评价时,无疑能让自己大受启发,以广阔的视野对习作进一步修改;评价他人时,亦能使自己得以借鉴,吸取他人的闪光点。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既利于培养学生自改作文的习惯又使学生在自改作文中尝到了“自改成果”,教师也能从精批细改的主体地位中脱离出来,成为作文批改的组织者和参与者,交给批改的方法,给学生以指导。既促进大家情感交流,又提高了学生的写作水平。

上一篇:我是一只蝴蝶六年级作文600字下一篇:在音乐活动中培养孩子的倾听能力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