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师培训资料

2024-09-1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数学教师培训资料(精选8篇)

数学教师培训资料 篇1

作者:裴 光 亚 发布时间:2012年05月28日-14:51 本文来源于:中国上杭教师研修网

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非常重要。如果一位教师,在他的青春年华都碌碌无为,很难指望他的未来。因为人们曾经用“春蚕”、用“蜡烛”来比喻教育人生,这是一个奉献的过程,在某种意义下也是一个没落的过程。不论你具备怎样的学历,毕业于何种院校,如果没有进取的愿望,没有人生意义的追求,没有向往,没有对教师使命的崇高理解,你的水平都将向同一个层次聚焦,这个层次便是中学。一切事物都向阻力最小的方向发展,人的发展也不离外。沿着阻力最小的方向,这是一个极限过程,以中学水平为极限。当你以高学历为起点时,这将是一个单调下降的过程。

这就是部分中学数学教师的“命运”, 试想一下,这是多么悲哀。但我们并不因此而失望。因为导致这种命运的前提是没有内心追求和外力支持;更因为我们知道,平凡的岗位同样可以立功、立德、立言。我们完全可以通过自我设计,通过专业成长的道路,来改变这种命运。当然不是指改变你的处境和身份,而是改变其内心,提升其素质,使你强大起来。当你有社会担当,有人格尊严,有与大师平等对话的胆识,有在数学教学领域自由骋驰的本领时,你的人生就是灿烂的。

从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看到,同样的数学教师,会有不同的命运。中学数学教师所构成的共同体,有太大的包容性。你可以对数学有高屋建瓴的理解,也可以只熟悉课程标准规定的内容;你可以是解题的行家里手,也可以是参考答案的转述者;你可以实现教育家的抱负,也可以安于教书匠的境遇。这些都不影响你坐在同一个办公室,拿着同样的薪水。区别在哪里?就在乐趣,在品味,在境界,在人生意义。坐在同一办公室里的两位中老年教师,一位埋首差事,从来就没有想到仰望星空,永远是职业倦怠;另一位潜心设计,具有广阔的视野,总是其乐无穷。一旦面临改革,前者往往老气横秋,后者则如鱼得水。这种差别,也只有这种差别,才是公正的,属于自己的努力,也属于自己,不是身外之物。上帝在很多时候都不公平,但在对待众生塑造内心的态度上,他一定是公平的。虽然我们说,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但对教师而言,能不能发展,朝哪个方向发展,发展到何种程度,还是一个问号,还取决于我们自己的努力。

你要让你的人生有意义,永远充满活力,你就得有所规划,有所憧憬,在专业领域发展自己。专业成长,不仅仅是职业的需要,而且是灵魂的需要,精神的需要,人生的需要。我们说,教师的专业成长是职业的需要,大概不用解释。在课程改革的条件下,这种需要更加迫切,一些课程的开设,要求教师根据自身条件制定个人发展规划。

我们说,教师的专业成长关乎灵魂、关乎精神、关乎人生,还有一层意思。就是说,专业成长并不完全由你所处的环境决定。比如,在皇城脚下,你的待遇会好些,职称会来得容易一些,在穷乡辟壤,可能相反。但你的精神境界与这些东西是没有关系的。有些老师在条件很差的学校,但他从来没有停止过探索,他懂得教育的真谛,通过阅读、思考等方式一直在与大师对话,处于精神的高地。他们是值得尊重的,内心也是幸福的。贵为重点学校的教师,能否象他们那样纯粹、那样富有,其实是很难说的。

那么,我们青年教师,特别是青年数学教师,怎样才能在专业上发展自己呢?

我想从关注焦点、人格特征、兴趣指向三个方面作点描述。

关注焦点。关于数学教学,有很多要素,比如教学方法,课程资源,教学情境,学生状态,在所有这些中,你最关注的应该是什么?

人格特征。也就是在教师的人格中,对教学有显著影响的重要特征是什么?

兴趣指向。为了专业成长,你应该培养自己的哪些兴趣?

一位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的过程,就是从这三个方面不断修炼自己的过程。

一、关注焦点

福勒(Fuller)和布朗(Brown)根据教师的需要和不同时期所关注的焦点问题,把教师的成长划分为三个阶段:关注生存关注情境关注学生。关注生存,就是关注自己的生存适应性,关心学生是否服从自己,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如何。关注情境,就是关心如何教好每一堂课,关心诸如班级情况、课时压力、课程资源等与教学情境有关的问题。关注学生,就是关注学生的个性和发展。能否自觉关注学生,是衡量一个教师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志。

我们走进中学数学教师的岗位,当然先得关注生存,站稳脚跟。但作为教师的发展来说,它只能是一个环节,不能也不应该成为永远。

有人一辈子都停留在“关注生存”的阶段。比如,为了职称去糊弄一篇文章,目的达到之日,便是与杂志诀别之时。又比如,领导有怎样的脸色,他就有怎样的情绪;在网上下载教案,不是为了整合资源,而是为了应对检查;奖励和待遇是他工作的原动力,别人的评价成为他工作的晴雨表。这样的人是非常可怜的。不是说他得不到他所需要的“东西”,比如职称和荣誉,而是说他的精神世界是缺失的。

有人一辈子都没有超越“关注情境”的阶段。比如一节课后的反思,核心问题总是:我讲得怎么样。“我”,“我的课”是他关注的中心。也就是说,只是关心教学是否流畅、讲授与板书是否到位;而不是探寻学生的变化,关注学生是否理解、教学方式是否适应学生。这样的人,其实不在少数。教师当然应该关注情境,探究如何教好一节课,如何使自己的演讲更具感染力,如何让多媒体的运用更加自如,如何有效地应对教学中的各种可能。但作为关注的焦点,它也只能是一个阶段,而不是永远。如果永远以这些为关注的焦点,我们的境界在哪里?如果没有高境界的支撑,我们又怎能永续发展?因此,当我们顺利地适应了前两个阶段后,成长的下一个目标应该是关注学生。

关注情境,促进教师的发展;关注学生,促进教师的发展。这两个发展是不同的,这就是“发展”和“科学发展”的区别。

关注学生,我们就站在了教育的高度。因为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学生的发展。任何一门学科的教育都是整个教育的组成部分。数学教育作为教育的组成部分,在发展和完善人的活动中,在形成人的认识世界的态度和思想方法方面,在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的进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站在这样的高度,你就少了许多局限性,你才能理解,比如为什么强调三维目标,为什么提倡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为什么要新增一些内容,删减一些内容,对传统内容还要重新定位?我们的某些不解,行动上的不自觉,确实是因为我们没有达到适当的高度。

站在这样的高度,你才能准确地把握数学教学的功能,从而准确地把握教学内容的价值。教育价值是教学设计的灵魂。一节课的失败,往往不是因为缺少构成这节课的基本要素,诸如问题情境,概念的形成、解释和应用,正例、反例,一般性、特殊性,基本规律、注意事项;师生对话、学生活动;板书与演板、多媒体运用等,这些都到位了。但偏偏没有灵魂的统领。比如,概念一出来,就是关键词的解释,就是注意事项,就是规律的陈述,即章建跃先生所谓“一个定义,几项注意”的模式。不难看到,围绕概念的一切东西都有了,唯独没有学生,没有学生的感受,没有学生思考的机会,甚至阻塞了学生理解的可能。又比如,开课展现背景,这个背景是现实的,也蕴含着本节课的问题和本质。这里本来有一个观察、抽象,提出数学问题的过程。但这个过程却被压缩了,这个情境也就不再出场了。你难道说他不是从“问题情境”出发的吗?但因为灵魂的缺失,“问题情境”蜕化为“剧前广告”。究其原因,同样是因为学生的缺失,因为他忘了“问题情境”的作用,是为了激发学生的思维,并为引领学生探索提供载体。我们正处在一个教学资源过剩的时期,与教学有关的每一个要素,我们都不缺少资源。不缺现实材料,不缺例子,也不缺概括性的教条。我们不担心该讲的话讲了没有,该做的事做了没有,我们所担心的是,所讲的话、所做的事,是不是在恰当的时机。“好雨知时节,春到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在教学中,不知时节,就不是好雨。因此,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为了发挥每一要素的作用,我们必须站在这样的高度。

站在这样的高度,你的教学生涯才有意义。作为数学教师,每天做的事大体相同,但对这件事的解释却各不相同。于丹在“心说论语”中,讲过一个故事:在一个烈日火炎炎的巨大工地上,所有的人都在汗流浃背的搬砖。面对询问,第一人是抱怨,说是在服苦役;第二人很平和,说在砌一堵墙;第三人呢?非常自豪,说是在盖一座教堂呢!同样是搬砖砌墙,但境界是大不一样的。数学教师也是如此。我们组织过很多比赛,比如优秀课,比如解题,比如教学论文,比如五项技能。这些东西当然很重要,但最终分出高下的,不是这些东西,而是境界。境界是促使你永续成长的基本要素。

关于境界,容易被人贴上政治标签,甚至指向虚无。其实,境界的标志非常明确,就是是否关注学生。

非常遗憾的是,不关注学生的现象还非常普遍,对“新增内容”的态度就可见一斑。比如初中的变换,高中的向量,统计结果表明,学生学得很好,有良好的感觉,认为这些内容既有用,也有趣。但不少老师在这些内容的引进时,却用种种理由拒辞它。潜意识里,他们只是关注自己的适应性,不是立足于学生的需要和可能,不大愿意教自己不熟悉的东西。对待知识是如此,对待教学方法的态度就可想而知了。相反,一个关注学生的教师,会把新增内容的引进作为机会,去不断的挑战自己。

二、人格特征

教育学和心理学告诉我们,教师的人格特征与职业成就密切相关,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教师的热心和同情心.还有教师富于激励和想象的倾向性。

关于教师的热心和对学生的激励,我们已经谈得很多了。这里,我想强调两个关键词:同情心和想象力。

在教学中,我们会面临一个永恒的话题:既要培养能力,又要减轻负担。正是这个话题,在考验着我们的同情心。“应试教育问题”的泛滥,其实是因为同情心的缺失。把学生当作知识的容器,把学生的分数看成自己的业绩,“应试教育问题”就指向这里。如果有同情心,会这样做吗?不理解学生,不能根据学生的需要调整教学,也是因为同情心的缺失。如果我们对学生有一种理解的同情和同情的理解,我们的教学行为才有可能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产生共鸣并融为一体。

在课程改革实验中,有过一个统计,教师请求专家指导,提出次数最多的问题,依次是:①如何激发学习兴趣?②如何减轻学生的负担?③如何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④如何开拓、积累自己的资源?⑤如何让学生喜欢自己的课?⑥如何提高教学效率?⑦课时总是不够怎么办?⑧如何解决学困生的问题?⑨如何做好教学研究?

能够提出这些问题,是一个可喜的现象。没有同情心,提不出这些问题;没有同情心,也肯定不能有效地应对这些问题。

怎样才能具备同情心?在一次高考复习报告会上,我说:你想成为一名卓有成效的高三教师,最好是有这样经历:你的孩子经历过高考。那种焦虑和期待,只有父母才能体会。我们当然不能有这样的要求,但这种说法显然不无道理。

在教学中,我们将思考一个永恒的问题,如何创造性的进行教学?而创造性教学能力中最本质的要素,就是想象力。你作课时计划,就得有预见性,想象学生会是怎样的反应,会遇到怎样的困惑,会滋生怎样的感受,会出现怎样的情节,会经历怎样的过程?你教学生解题,最大的本事就是教学生猜想,洞察出最后结果,而你自己必须对这一切有所预期。即使是布置作业,也离不开想象:这些作业会以怎样的方式促进学生的发展?在作业的那个环节需要给学生一些指导?是否存在作业对了,其实并不理解的情况?马克思说:蜜蜂建筑蜂房的本领使人间的许多建筑师都自愧不如。但是,最蹩脚的建筑师从一开始就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的地方,是他在建筑大厦以前,已经在自己的头脑中把它建成了。劳动过程结束时得到的结果,在这个过程开始时就已经在劳动者的表象中存在着,即已经观念地存在着。数学教师就是这样的建筑师,他的所有活动,在开始时,就已经观念地存在着了。

如何培养想象力呢?想象力本来是与生俱来的东西。搞得不好,就容易被消解。因此,你需要有这样的意识。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在亲临课堂情境时,在作出行动决策时,都给自己以想象的空间。你当然需要推理,需要行动研究,需要实证,但你尤其需要想象。因为推理、研究、实证等,这些能力,都是教学经历的增函数,而想象力则可能递减。只有预见才能增益预见,只有想象才能发展想象。

有人问我,说想写一点东西,但为什么一想起,好象有话可说,一提笔,便荡然无存?其实这不仅仅是积淀问题,而是想象力不够,你不能通过自己的想象构建一个基本框架。其实,你以为“有话可说”的东西,往往是现象,而现象背后的东西,是需要想象的。有了想象,你才有可能去寻找依据,寻找材料,寻找文章所需要的一切,如此而已。数学教学论文,指向的就是数学教学中的问题,你天天在备课、上课、批改作业,难道能说没有经历,没有材料,没有积累?如果不是这些实践性缺失,难道是理论性缺乏吗?那么,为什么教龄越长,对理论实践的机会越多,写起文章来越是捉襟见肘呢?如前所述,不论实践经验,还是对理论的理解,它们都应该是教学经历的增函数。因此,不会写文章,恐怕首先应该归咎于想象力的衰竭。

三、兴趣指向

一位年青的数学教师,应该具备哪些兴趣?我以为,主要的有五种:读书的兴趣,解题的兴趣,对问题的兴趣,对课赏析、优化、设计的兴趣和参与教研活动的兴趣。

读书的兴趣。读书是什么?读书就是与智者对话,与大师对话。你读文学评论,会发现它在告诉你,怎样鉴赏一节课,怎样结构一节课。你读哲学和美学,它会告诉你,什么是教学艺术,怎样的设计才有艺术的韵味。比如关于教学艺术的理解,我曾比较个四个概念:数学真理、教学艺术、教育旨趣和现实需要。说明它们相互为用且表现出错位的形态。这样的立论,在数学教学领域是一个突破。试问是谁给我以这样的启发呢?是孙绍振先生,文学教授,是他的审美理论。你读社会学、经济学、科学等普及读物,可以从比较中体会数学的特点,丰富自己的教学视野。即使是读小说,也会给我们一些启示。小说需要布局谋篇,起承转合;需要设计悬念,引发冲突。这些,和教学设计都是异曲同工的。甚至是一些文学大师,谈起数学来,都会给我们意想不到的启发。我们来看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是如何描述微积分的。他说:“人类的聪明才智不理解运动的绝对连续性。人类只有在他从某种运动中任意抽出若干单位来进行考察时,才逐渐理解。但是,正是由于把连续的运动任意分成不连续的单位,从而产生了人类大部分的错误。……。阿奇里斯追不上乌龟这个答案之所以荒谬,就是因为把运动任意分成若干不连续的单位,而实际上阿奇里斯和乌龟的运动却是连续不断的。把运动分成赿来赿小的单位,这样处理,我们只能接近问题的答案,却永远得不到最后的答案。只有采取无穷小数…,我们才能得到问题的答案。数学的一个新分支,已经有了处理无穷小数的技术,其他一些更复杂的、过去似乎无法解决的运动问题,现在都可以解决了。这种古代人所不知道的新的数学分支,用无穷小数来处理运动问题,也就是恢复了运动的重要条件,从而纠正了人类的智力由于只考察运动的个别单位而忽略运动的连续性所不能不犯的和无法避免的错误。”品味一下,这一段描述,对我们从宏观上把握微积分是多么重要。又比如,散文大家徐迟先生的《哥德巴赫猜想》,他对数学的欣赏,是那样的激越人心;对数学的描述,是那样的举重若轻。对我们的教学,该是怎样的教益。你读科学发展观,它会指引你处理教学矛盾、破解教学难题的基本思路。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站在“科学发展观”的高度,看我们的教学研究,是何等的高屋建瓴。解决教学问题与解决政治、经济、社会问题的思想方法其实是相通的。毫无疑问,当我们读数学期刊时,会有很多启示,可以帮助我们解决教学中的许多具体问题。有时,读一些东西,从实用的观点论,可能没有用处,这种无用之用,往往成为大用。有人为什么可以不断创新,有那么多见解?这,就是奥秘。章建跃先生说过:判断一位教师是否具有研究倾向的重要指标,是他自费订阅书报的数量。这是很有见地的论断。

解题的兴趣。数学教师要有解题的好味口,这是波利亚说的。教学,一个最质朴的定义,就是把自己的经验传递给学生。学数学,主要的活动方式是解题。你自己没有解题的经验,用什么传递给学生?解题,具有游戏的性质。你疏离它,会觉得它索然无味;亲近它,就会其乐无穷。我们大概都有过这样的经历,被一道题所困扰,废寝忘食,最后欣喜若狂。尽管我们无缘作出科学发现,但却可以享受和科学发现一样的崇高乐趣。这是数学老师特有的福分,能不能享受这种福分?则需要我们的解题自觉。

对问题的兴趣。教学中会产生很多问题,学生会提出很多问题。问题是数学的心脏,也是数学教学研究的心脏。

一个缺乏问题意识的人不可能有专业上的长足进展。举几个例子:

2006年武汉市中学教师晋升职称考试,其中有这样一道题:在中学数学教学中,我们常对一些概念“不作严格的定义”,或者“避免抽象地对它们下定义”,其中的理由是:。

面对这道题,很多人无所适从。这是教学用书中常见的句子,也是教学研讨中常用的语言,我们为什么司空见惯,不去追问一下它的理由呢?数学家会说这样的话吗?工程师会说这样的话吗?普通大众会说这样的话吗?都不会。这是我们数学教师的特有语言,为什么都不能触动我们的问题意识?

2005年的武汉市晋职考试中,有一道题:三等分问题”被称为古希腊的三大几何作图问题之一。我市某中学生在“市长热线”中说“自己解决了三等分角问题这个难题,要求有关方面推荐发表”。“市长热线”受理单位拟请一位数学老师予以回复。现在假定由你来回复,请给出一个不超过120字的回复意见。

题干描述的是一个真实情节,而且“市长热线”不只受理一次。我们暂且撇开这个问题的意义本身。不妨追问一下,这样的问题为什么不能得到学校的回应,而上升到市长热线。我们故且不说这是一个影响数学进展的基本问题,是中学教材的背景问题,也是从事数学教育的常识问题。而是说,学生为什么不去问老师,面对学生的问题,老师究竟持有怎样的态度?学生有这样的问题,这是一个多么好的机会,传播数学文化的机会。

测试的结果怎样呢?出人意料。作答者中竟有40%的人不了解这一问题的正确提法,更不知道这个问题是具有终结性结论的不可能问题。还在鼓励学生继续探究,说一些文不对题的话。你当然可以说,这反映了教师的基本素质。但我更愿意认为,这是缺乏问题意识的表现。在这些教师的视野中,为什么这样的问题都不能吸引他的眼球?

在数学教学中,有一些问题在长期地困扰着我们,你意识到了吗?你探究过吗?下面,我们来看一些具体的问题:

1.勾股定理。一位数学家说过:你想考验一位教师的本事吗?就请他讲《勾股定理》。如何讲勾股定理呢?大致可以有这样几种思考:①把定理及其证明直接告诉学生。②不只是直接告诉学生,而是展示其背景,阐明其来龙去脉。突出解决的问题是:为什么要讲这个定理(它的必要性),如何想到它的证明思路。③创设一种情境、一个平台,让学生去探究,去发现:发现什么呢?

一、面对现实问题,我们如何去解决它?由此想到建构一般关系(这个关系当然就是勾股定理)。

二、它们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这里的重点也是难点在于:如何找到适合学生水平而又有探索意味的途径?如何避免探索的庸俗化?

2.课题学习——镶嵌。这节课不同于其它课题。课本的末尾是一个指令:探索一些多边形能否镶嵌成平面图案,思考为什么。只有问题,没有结论。有明确结论的问题好说,应该引导学生确认它,并把它运用到恰当的场合。没有结论,这样的课如何上?我们教学应该给学生什么?

3.课题学习——图案设计。图案设计的目的何在?设计图案或者掌握设计图案的技艺是不是最终目的。如果是,我们就应该突出设计的理念、设计的方法、设计的结果。如果不是,目的何在呢?我们知道,课题学习的目的应该是:发展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进一步加深对相关数学知识的理解,认识数学之间的联系。由此可知,我们必须强调数学的知识;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针对数学知识,我们的教学应该体现两个关键词:应用意识,加深理解。应用有两个方面:一是面对实际问题,寻求解决;二是面对数学知识,寻找背景。

课本(人教版)的陈述:我们学过平移、轴对称和旋转,我们可以利用这些图形中的一种进行图案设计,还可以利用这些图案变换的组合进行图案设计。这是面对数学知识寻找背景的方式。

一种设计:首先展示美丽的图案,在学生感知的基础上提出问题:这些图案是如何生成的?这是面对实际问题寻找解决的方式。

问题是,采用何种方式,更有利于实现教学目标?

我们再来看一个重要问题。关于23.3课题学习,图案设计活动2: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选一点,作点关于轴的对称轴,得到点,作点关于轴的对应点,得到点。点与点有什么关系?把点的坐标换成其它数,再试一试。你能够用对称点坐标的关系说明你发现的规律吗?

可以发现,其中的规律:两次轴对称变换相当于一次中心对称变换。这样的规律,实际上是变换的运算。变换运算的思想就在这里孕育着。我们知道,变换、变换的运算,变换群,是非常重要的数学思想。象这样处于襁褓甚至处于胚胎中的重要思想,我们应该持怎样的态度?我们能不能在学生未来发展上埋下一颗种子?在这个我们很难用初中数学教学目标定位的问题上,是不是也应该有所作为。

4.用直方图描述数据。有两个关键问题:①什么情况下选择直方图描述数据;②确定怎样的组距更恰当。前者只概括了几种统计图的特点,并没有定理告诉我们该选用何种统计图;后者,只是说100个数据一般分成5∼12组,也没有公式来帮助我们计算出组距。象这样的教学任务如何落实?一般地,没有公式、定理支撑的数学,如何教?

5.一元二次方程。方程是一个重要的概念,但“一元”、“二次”是否也很重要,有没有必要正例、反例、变式的反复追究,不断强化。如果有必要,我们如何理解“突出本质,淡化概念”的理念;如果没有必要呢?会不会影响概念的准确性?如果这个概念的准确性不值得追究,那么什么概念的准确性才值得追究呢?标准在哪里?事实上,值不值得追究和有没有教育价值,并不完全是一回事。比如零指数,课标修定稿把它作为案例,不仅要了解这个规定,还要感受这个规定的合理性,它的价值又是什么呢?

6.一元二次方程。由于方程是刻画现实数量关系的有效模型,我们的教学应该且可以从现实情境出发。先是定义,后是解法,在讲解法的时候,是否还需要从现实情境出发呢?如果不,如何体现方程作为现实模型的价值:如果是,我们该如何延伸出后续课题呢?如果还要从现实情境出发,这个情境与前面的情境有什么不同,如果本质上相同,还有必要重复吗?

7.正比例函数。为了加深对正比例函数的理解,突出它的应用价值,且激励学生的思维,有人设计了这样的问题:请给出一个正比例函数,并赋予它以实际意义。要求一学生给函数,另一学生说实际意义。为什么有这类问题?大概是受代数式的影响。因为代数式要求:能解释一些简单代数式的实际背景和几何意义。但作为函数,是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函数,是先有函数再去找与之适应的问题,那种方式更能反映数学发展的真实呢?当然用数学理论去寻找实际应用的探索不是没有,但那种理论一定是数学内部矛盾发展的产物,纯粹是人类心智的创造,更何况那种寻找也绝不是如此具体的对号入座。其实,返朴归真,要求学生直接去寻找那些可以用正比例函数刻画的实际问题,可能更有意义。在这样的寻找中,肯定有对的,也有不对的。不对的,是它不能写成的形式,如圆面积关于半径的函数;或者学生误以为可以写成,但实际不是,如物体的自然冷却,跳伞员下落等。由此可见,同样可以构成很好的课堂气氛。象这看似微不足道实则关乎认识论的问题,我们如何看待?

8.教学中常常有这样的问题:你不关注,失去严谨性;而过分关注,又可能偏离主题。比如正比例函数中的约定就是如此,关于定义域的讨论也是。象这样的问题,我们如何处理?数学教学肯定强要调严密性,但当严密性可能流于细节时,我们怎么办?

我们数学教师,正是伴随这些问题成长的。

对课赏析、优化、设计的兴趣。很多人都声称喜欢上课。一个喜欢上课的人,一定懂得欣赏教材,因为编写教材的往往是专家,他和专家是相通的。他从教材所包含的内容、叙述方式中能够体悟到一种美感,同时也深知教材局限所造成的困扰。正是这种困扰,成为创造性教学的契机。于是,我们需要重新设计,思考从开局到展开到高潮然后结局。这每一步都基于对教材的欣赏,改造,以至完善;基于对教材局限性的突破,对教材时空的超越;基于对教材生命力和学生生命体合二为一的思考。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备课,或曰教案设计。如果你认为教材是美的,那么教学设计就是对美的完善或者重塑。然后,你去上课。上课是什么?是一个机会,展示美的机会。在展示的过程,由于与学生心灵的碰撞和交锋,还可以动态生成很多意想不到的东西。当然,也会有一些遗憾。因为动态生成,我们才会被感动,因为有遗憾,我们才会不断追求。因此,我们喜欢上课。如果你喜欢上课了,也就进入了教学人生的良性循环。

参与教研活动的兴趣。教研活动,是数学教师的盛宴。我们听说过“半部《论语》治天下”,你知道《论语》的第一句话是什么吗?“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有朋自远方来,有什么可高兴的呢?是因为有共同的旨趣和共同的话题。教学研究,既需要书桌前的深思,更需要讲台上的历练,也需要同行间的行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我的理解,孔夫子不是说,三人中必有我师,而是说三人行,必有我师。这个“行”是不能忽略的。有人问我,你的很多想法是如何生成的?应该说,有很多原因,但重要的一条是“行”的结果。走进每一位教师的课堂,我都会有收获。“数学要以大师为师”,而教研却可能不是。我真切的认为,第一线的教师,有的年事较高,有的非常年轻,他们才是我真正的老师。是他们给我提出了问题,又敦促我去思考;是他们用自己课,为我提供了现实的素材和研究的路径。我和每一位教师一样,都需要教研活动的滋养。

好了,我们已列举了五项兴趣。在所有这些兴趣中,贯穿一条主线:就是关注学生。它所表现为习惯是什么呢?我以为,就是教学手记。在我看来,一个青年教师最应该具备的良好习惯,就是坚持教学手记。为什么呢?因为一个坚持教学手记的人,一定是有追求的人,具有反思意识的人,也是对教育事业非常忠诚的人。坚持教学手记,就具备了研究者的基本品质,研究离不开积累。教学手记记什么?记你关于教学的思考,记你与学生交往互动所生成的闪光点,记教学设计的得与失,记情境应对的成与否,记课堂答问的异与奇,记练习簿上的妙与非。记“随心所欲”的遐想,记“从天而降”的顿悟,记下你认为该记的一切。如此而已,坚持数年,将是何等的丰富。

现在,我要谈的三个方面:关注焦点、人格特征和兴趣指向,已经结束。有人可能会问,如果你所说的,我都做到了,会获得什么呢?

这个问题不属于教学研究领域,而是社会学问题,也是许多论说,诸如《名师是如何炼成的?》、《特级教师的成长之路》等乐意回答的问题,请允许我暂付阙如吧。

我不能给追问者任何承诺,只能衷心祝愿:

愿我们境界更高一些,人格更完美些,生命更有意义些。不论在太阳底下如何,我们心中都有一轮太阳,照耀着我们永续成长。哪怕,这是一张空头支票,但内心一定是充实的。

最后,赋打油诗一首,献给我们自己。从中不难体会,作为一个中学数学教师,生命的乐趣和意义。我们也在创造

如果,你是一位数学家,只要破解一道难题,就堪称数苑英豪; 如果,你是一位教育家,只需弘扬一个假说,就无愧桃园博导。然而,对你——数学教师,众生却仰之弥高: 每一个概念,你都要说个来龙去脉; 每一道题目,你都要解个子丑寅卯; 每一尊理念,你都得身体力行,每一位学生,你都须因材施教。

不只论基本事实,还要发神性思考; 不只解数学之惑,还要传人生之道。同行与你切磋砥砺,沟通永无终了; 外行对你说三道四,何叹一地鸡毛。

你立足中学讲台,胸怀终极目标。

时而埋首脚下,把玩算术之技巧; 时而仰望星空,领略分形之精要。

你说“不追求严密”,何时见对“严密”有一丝轻佻; 你说“淡化形式”,哪一刻不在将“形式”铸造? 抽象始于具体,结构有赖材料,理性借助直观,精确来自粗糙。上下贯通,居高望远,是你制胜的法宝; 以退为进,曲径通幽,是你处事的格调。

教学是科学,又是艺术,科学有准则,艺术有门道。

怎能用科学评艺术,又怎能用艺术论科学? 可数学教学,居然将这两者相互缠绕。科学因艺术而美,艺术因科学而善,科学与艺术联姻,才使数学教学流光溢彩,分外妖娆。你为数学家的发现作诠释,你为教育家的创造添注脚。没有诠释,数学无以传播,没有注脚,原理只是教条。数学本是海市蜃楼,是你,让仙女下凡,演绎得如此奇妙; 学子只识人间烟火,是你,让思维腾飞,跨越那理性天桥。

你让欧几里得穿越时空,你让刘徽高斯圣光普照。是你,教给学生—— 用数形丈量世界,用证明解读骄傲。用逻辑叙述定理,用灵性感召天条。用圆锥摹写卫星轨道,用三角刻画万倾波涛。有谁敢说,这,不是创造?

数学家创造了数学,是你,为数学创造了理解,还有,理解背后——那上帝的微笑。教育家创造了原理,是你,为原理创造了情境,还有,情境深处——那灵魂的跳跃。

数学教师培训资料 篇2

如今, 在市场经济利益的驱使下, 初中数学课外资料铺天盖地.教师在使用时应慎之又慎, 其中有不少的错题, 有的教师及学生很容易识别, 有的则不容易识别, 很容易让教师及学生落入圈套.对于容易识别的, 教师或删掉或进行修改补充, 而对不容易识别的, 教师应采取什么对策呢?

首先, 应对我们选取的习题是否有问题先进行一下甄别.甄别的方法就是教师先做一遍, 看看选取的习题是否符合题意、逻辑, 违不违反数学的有关规定.有些题貌似合理, 而且能作出结果.例如:某资料中有这样一道题, 实数x满足x2-x+1=0, 求的值.如果教师不假思索, 很容易将原等式变形为, 两边平方后得出.此时会发现两个非负数之和等于了一个负数, 究其原因, 是因为原方程无解.教师应及时告知学生.如果将x是实数这个条件去掉, 此题成立, 但那也是高中学虚数时才能学到的.再如某资料中的一道题: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36, 底边上的高是12, 设腰长为x, 面积为y.求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学生很容易作出函数关系式是y=-12x+216, 教师居然说学生做对了!但仔细考虑一下, 就会发现此题有问题.因为众所周知, 等腰三角形周长和底边上的高固定之后, 由勾股定理可知, 腰长和底边也就固定了, 因此腰长和面积都是固定不变的, 根本就不是什么变量, 更谈不上函数关系式了.

还有的一些题看起来似乎合理, 但又无法下手解决, 有些师生费了很多草纸, 算得头昏脑涨, 也没有探求出什么来.例如某资料中的一道题:梯形ABCD中, AD∥BC, EF是中位线, 梯形AEFD的面积是4, 求梯形EBCF的面积.此题无从下手, 而且做来做去也解不出任何头绪, 因为此题根本就解不出来.但要向学生解释清楚为什么无解.关键是要说明梯形EBCF的形状不固定, 解决的方法是, 过AE的中点M任做一直线交上底AD于N, 交FE的延长线于P, 交下底CB的延长线于Q, 则△AMN≌△PME, 所以四边形NPFD的面积等于四边形AEFD的面积等于4, 而四边形PQCF的面积却不等于四边形EBCF的面积, 因此此题不可求.此题即使给出两底中的一个底, 也是不能解决的, 只是说明太麻烦, 学生也不易听懂, 这里就不赘述了.

总之, 教师在选取资料或选取资料上的习题时, 一定要事先做一遍, 把题琢磨透, 从多个角度去琢磨、挖掘.看看有没有违背现实、常理、规律的地方或现象, 以免过多的耽误老师或学生的时间.这就是本人对课外资料的一点看法, 不一定正确, 敬请各位同仁多提宝贵意见, 以君等之斧, 斜吾之正.

如何正确使用高三数学复习资料 篇3

关键词:高三数学;复习资料;高考

学生进入高三,数学学习压力加大,数学复习资料也名目繁多,而每一个高三学生的学习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如何正确有效地使用复习资料,以达到强化知识查漏补缺的目标是数学学习的重要方面。

一、把复习资料和《考试说明》相结合,打好基础

在高三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应把使用复习资料和《考试说明》结合起来,熟悉研读考试大纲,了解不同考点的重要程度,把大纲里面的内容都搞明白。以大纲为导向,覆盖式学习,确保运用的复习资料涵盖到大纲中的每一个考点,对每一个知识点都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和认识,夯实学习基础。

二、把复习资料和错题本相结合,提升能力

错题本是学生在日常的数学学习中易错或知识网缺陷的部分知识点的集合,是学生在平时学习或考试中知识网缺陷的查漏补缺,是每个高三学生学习数学的重点。在这里,学生在数学复习中,要把复习资料和自己的错题本相结合,把错题本上易错的、搞不明白的知识点或者题型在复习资料中进行重复的训练和总结,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果,从而攻克各自的难题,提升学生的数学

能力。

三、把专题复习资料和历年高考真题相结合,攻克难题

在数学二轮复习中,学生应注重把二轮专项复习资料和历年的高考真题相结合,对每套真题中同一类型题目的错误点进行总结的同时,运用好专项复习资料中专项训练的总结部分。把此种易错类型集中强化训练,运用专项复习资料不断训练该种题型的不同考查角度,了解这种题型的考点的不同考查方面是否都掌握牢固,不断查漏补缺,分析总结,以达到对这种题型的难点突破。

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应该运用专题训练时期,进行不同的训练。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在题目选择上有所侧重,同时,学生也应该有选择地对复习资料的题目进行删减。而对于能力稍弱的学生,则应重点进行夯实基础和一部分的能力提升训练,放弃一部分较难的题目。这样才能使学生的精力和时间的付出收获最大限度的回报。

综上所述,在高三数学复习资料的选择上,要注重基礎,选择适合自己的资料,并勤于总结,这样才能提高做题能力,取得好的高考成绩。

参考文献:

谢平.继承 改革 发展:新课程标准下的高三课程复习课[J].发展,2010(04).

监理资料员培训资料 篇4

A类表共10个表(A1~A10),为承包单位用表,是承包单位与监理单位之间的联系表,由承包单位填写,向监理单位提交申请或回复。

B类表共6个表(B1~B6),为监理单位用表,是监理单位与承包单位之间的联系表,由监理单位填写,向承包单位提交申请或回复。

C类表共2个表(C1、C2),为各方通用表,是工程项目监理单位、承包单位、建设单位等各有关单位之间的联系.新进监理人员未及时进行岗位职责授权以及安全岗前教育;

监理档案资料一般不少于三套,一套交地方城建档案管,一套交建设单位,一套交监理公司。理费50万元以下归监理公司(工程管理部),可采用电子档案形式(刻录光盘);监理费50万元以上归建科院档案室。归档范围及内容为: a)监理合同; b)监理大纲(规划); c)监理项目登记表; d)总监任命书; e)监理细则; f)监理工程师通知单;

g)监理工作联系单; h)监理工作会议纪要; i)监理月报; j)工程质量评估报告; k)监理工作总结; l)工程项目竣工验收备案资料。

建筑工程监理资料员培训资料(草案)

工、监理等方面的技术规范、标准和规程。工程文件应采用耐久性强的书写材料,如碳素墨水、蓝黑墨水,不得使用易褪色的书写材料,如:红色墨水、纯蓝墨水、圆珠笔、复写纸、铅笔等。

工程文件应字迹清楚,图样清晰,图表整洁,签字盖章手续完备。工程文件中文字材料幅面尺寸规格宜为A4幅面(297mm*210mm)。图纸宜采用国家标准图幅。

工程文件的纸张应采用能够长期保存的韧力大、耐久性强的纸张。图纸一般采用蓝晒图,竣工图应是新蓝图。计算机出图必须清晰,不得使用计算机出图的复印件。归档的工程文件应为原件。

3、公司贯标要求 使用统一资料盒,当盒内资料满时,将其移到档案盒,并按分目注明;同类新资料放入盒内; 资料盒使用公司统一的侧封;(侧封样本见:国晟资料侧封样本)图纸资料应指定存放,相关变更图纸应与原图放在一起,作废图纸标明另外存放;资料员变动时应交接所有资料并写交接单;

项目完工后按当地建设主管部门要求组档;并按公司以上分目要求整理相关监理资料,交综合办统一保管,并填写总目录。

3、监理规划;

4、监理实施细则;

5、分包单位资格报审表;

6、设计交底与图纸会审会议纪要;

7、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报审表;

8、工程开工/复工报审表及工程暂停令;

9、测量核验资料;

10、工程进度计划;

11、工程材料、构配件、设备的质量证明文件;

(质量证明文件:企业生产许可证,销售许可证,质量认证书、产品材质合格证明文件,出厂合格证,检验报告、特种产品核准证和进口物资商检证、中文版质量证明、安装、使用、维修说明书)

12、检查试验资料;

13、工程变更资料;

14、隐蔽工程验收资料;

15、工程计量单和工程款支付证书;

16、监理工程师通知单;

17、监理工作联系单;

18、报验申请表;

19、会议纪要; 20、来往函件;

21、监理日记;

22、监理月报;

23、质量缺陷与事故的处理文件;

24、分部工程、单位工程等验收资料;

25、索赔文件资料;

26、竣工结算审核意见书;

27、工程项目施工阶段质量评估报告等专题报告;

28、监理工作总结。

B类

B1 监理工程师通知单 B2 工程暂停令 B3 工程款支付证书 B4临时延期审批表 B5 工程最终延期审批表 B6 费用索赔审批表 C类

C1 监理工作联系单 C2 工程变更单 填写要求: A类表(承包单位用表)A1 工程开工/复工报审表、本表用于开工时,将表头中的“/复工”划掉。如整个项目一次开工,可只填一次。一般当一个项目有多个单位工程组成,应分别填写“工程开工报审表”,应当与建设工程质量报监的单位工程个数相呼应,有多少报监子项,就填多少张“工程开工报审表”; 2、证明文件应能说明具备开工条件的相关资料,主要应有:(1)“三通一平” 条件;(2)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或施工施工项目管理规划已获得批准;(3)主要施工机具的到位率和完好率满足开工需要;(4)主要施工材料的进场和检验已完成,符合施工需要

建筑工程监理资料员培训资料(草案)

(5)已建立施工质量保证体系和安全生产管理体系

3、本表也用于因各种原因导致的工程暂定的复工申请,此时应将“开工/ ”划掉。附1的“开工报告”应改为“复工报告”,附1的证明材料应有详尽的具备复工条件的相关资料,首先应列举工程暂停指令的编号及签发单位,当导致暂定的原因是危及结构安全或使用功能的话,整改完成后,应有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各方共同认可的整改完成文件,其中“建设工程鉴定意见”必须由有资质的检测单位出具。、本表用于被质监站查处而暂停的状况,整改完成后。首先应向质监站申报,待质监站批复后,再向监理机构申报。5、注意事项

(1)项目经理应当按照协议书约定的开工日期开工。项目经理不能按时开工,应当不迟于协议书约定的开工日期前7天,以书面形式向工程师提出延期开工的理由和要求。工程师应当在接到延期开工申请后的48小时内以书面形式答复项目经理。工程师在接到延期开工申请后48小时内不答复,视为同意项目经理要求,工期相应顺延。工程师不同意延期要求或项目经理未在规定时间内提出延期开工要求,工期不予顺延。

(2)因发包人原因不能按照协议书约定的开工日期开工,工程师应以书面形式通知项目经理,推迟开工日期。发包人赔偿项目经理因延期开工造成的损失,并相应顺延工期。A2 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报审表、本表用于整个项目的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或项目施工管理

建筑工程监理资料员培训资料(草案)

规划的报审,也用于单位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或项目施工管理规划的报审;、在施工过程中,当承包单位对已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或项目施工管理规划进行调整、补充或变动时,应重新报审,也填写本表,在证明文件中应详细说明变更的理由和依据,应经专业监理工程师审查,并应由总监理工程师签认; 3、100m2以上的楼屋面支模方案也用本表报审;、本表还用于对危及结构安全或使用功能的分项工程整改方案的报审,在证明文件中应有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各方共同认可的书面意见;、重点部位、关键工序的施工工艺和确保工程质量的措施,填写本表报审;、采用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时,采用本表将相应的施工工艺措施和证明材料报审,经组织专题论证并审定后予以签认。7、审核注意事项

(1)项目经理应按合同约定的日期,将施工组织设计和工程进度计划提交工程师,工程师按合同约定的时间预以确认或提出修改意见,逾期不确认也不提出书面意见的,视为同意;(2)群体工程中单位工程分期进行施工的,项目经理应按照发包人提供图纸及有关资料的时间,按单位工程编制内容具体的进度计划,向监理工程师申报;(3)项目经理必须按工程师确认的进度计划组织施工,接受工程

建筑工程监理资料员培训资料(草案)分包单位资格报审表应符合附录A3表的格式。对分包单位资格应审核以下内容:

(1)分包单位的营业执照、企业资质等级证书、特殊行业施工许可证、国外(境外)企业在国内承包工程许可证;(2)分包单位的业绩;(3)拟分包工程的内容和范围;(4)专职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的资格证、上岗证。专业监理工程师应按以下要求对承包单位报送的测量放线控制成果及保护措施进行检查,符合要求时,专业监理工程师对承包单位报送的施工测量成果报验申请表予以签认:

(1)检查承包单位专职测量人员的岗位证书及测量设备检定证书;

(2)复核控制桩的校核成果、控制桩的保护措施以及平面控制网、高程控制网和临时水准点的测量成果。

施工测量成果报验申请表应符合附录A4表的格式。

(3)专业监理工程师应审查承包单位报送的工程开工报审表及相关资料,具备以下开工条件时,由总监理工程师签发,并报建设单位:

1)施工许可证已获政府主管部门批准; 2)征地拆迁工作能满足工程进度的需要; 3)施工组织设计已获总监理工程师批准;

4)承包单位现场管理人员已到位,机具、施工人员已进场,主要工程材料已落实; 5)进场道路及水、电、通讯等已满足开工要求;

建筑工程监理资料员培训资料(草案)

工程项目开工前,监理人员应参加由建设单位主持召开的

施工报审类资料是指一切由施工方产生需由监理方审核签认的资料,是监理控制工作的重要体现,这是在监理过程中数量最大的一部分资料。在监理过程中必须留一份在监理部,而项目结束时一般只在监理公司档案室归档。业主及城建档案馆的资料由承包商办理。二、二级目录按资料内容分

由于监理文件综合性比较强,一个文件往往涉及质量、投资、安全等多个方面,不便细分,所以只把具体文件进行了罗列。三、三级目录按工程单元来划分

分建设项目、单位工程、分部工程、分项工程、检验批,按资料的隶属性归到相应的单元中,如监理合同隶属于整个项目,所以按工程项目组卷,而工程质量报验资料往往以检验批为单元,所以工程质量类报验资料一般以单位、分部、分项、检验批的顺序整编。考虑到建设工程竣工验收备案是以单位工程为单元的,所以,工程单元的顶级目录一般以单位工程为宜。

四、工程资料类别简介:

1、房屋建筑工程的监理及施工资料一共分为三类:

第一类分为监理公司、建设单位以及城建档案馆都必须保存的资料; 第二类为建设单位及城建档案馆保存的资料;

第三类为施工单位报送项目监理部审签发回施工单位保存并由施工单位上交建设单位移交档案馆备案的资料。

2、资料管理份数要求:

《教师用书》使用培训资料 篇5

语文教学参考书是为了适应教学的实际需要编写的,它以《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为依据编写的,目的是为教师备课时提供一些方便。

《教师教学用书》的特点:

1、具有权威性,要认真学习,仔细阅读。

教师教学用书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因而具有很高的权威性。但现实情况却是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各种教参、教案等资料鱼目混珠。为此我们必须排除各种应试资料的干扰,真正把教师教学用书摆在教学参考资料的第一位,向时,要对教师教学用书认真学习,仔细阅读。

2、具有实用性,要正确借鉴,合理运用。

现行化学教师教学用书具有根强的实用性,大有“包办”备课与教学之意。但我们还必须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充分考虑自己所面对的学生的实际。所以我们要正确借鉴教师教学用书提供的建议,合理运用教师教学用书所提供的资料。

3、具有知识性,要全面掌握,不断提高。

《教师教学用书》在编写的过程中,能够准确诠释先进的课程理念,涵盖了语文课程的性质、特点等。作为语文教师,正确使用好《教师教学用书》,有助于教师更准确的把握所教教材的内容、本年级的阶段目标、教学过程中的重、难点,使教师有的放矢的进行教学活动。在讲解使用《教师教学用书》之前,我先带领大家一块研读一下刚刚发行的新编《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了解语文学科到底是什么,要干什么,达到什么程度有所了解之后,再来一起谈一谈如何使用《教师教学用书》。(幻灯片2-10)

那么到底如何使用《教师教学用书》呢?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幻灯片11)

一、全册书备课前,研读《教师教学用书》前言部分

《教师教学用书》前言一般分为:教材的基本结构、教材的主要特点、学习目标、教学中要注意的问题几部分。《语文课程标准》中对于教材的编写要求全面有序地安排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活动,注意体现基础性和阶段性,关注各个学段之间的衔接。

我们语文教师在备整本书之前,必须对这几部分内容

二、单元备课前,解读《教师教学用书》每单元前的简析 通读教师教学用书就是帮助教师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以便更好地使用教材进行教学。

《教师教学用书》结合教材,对每单元的主题、每课的主要内容、课文的表达方法、修辞手法、课文的编排目的都进行了介绍,解读好单元简析,就是对本单元的所有课文的脉络有认识和把握,在教学时就可以围绕单元主题,将本单元学生所需掌握学习的目标了清晰地重点分散在每一课知识点进行纵向的

三、课时备课时,精读《教师教学用书》中每课的所有内容 《教师教学用书》中对教材每课的学习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建议、教学设计举例、相关链接等内容都做了很详细的诠释,因此教师在进行课时备课时,必须明确本课内容对于学生学习目标有什么要求、重点要教什么、结合教材内容,教学时的难点在哪里,结合目标、重难点,到底怎样设计教学,这就是解决为什么而教,要交给学生什么,用什么方法教,如何确定学生学会了几个问题。

作为语文老师,千万不能为了教一课而教,要为了学生终身学习语文而教。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引导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为学生创设有利于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环境。因此,教师在教学前必须认真研读教材,借助《教师教学用书》正确理解、把握教材内容,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同时,根据学习需要,积极开发、合理利用课程资源(相关链接、课文阅读等),精心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在教学中重视听说读写之间的有机联系,加强教学内容的整合,统筹安排教学活动,不断提高学生读书、写作、口语交际、搜集处理信息等能力,进而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四、复习检测前,结合《语文课标》的要求,重温《教师教学用书》中每课的知识点

对于我们每位教师来说,每次期末考试前,都会带领学生将本册书所教授的知识进行一个全面复习巩固,为学生理清脉络,让学生清楚自己本期学了什么,每课重点在哪里,应该掌握到什么程度。这个时候,教师一定要利用好《教师教学用书》,带领学生将《教师教学用书中》强调的内容进行复习巩固,保证学生知识的系统和完整性。结合我区检测方向,以2008-2009学年二年级上册评价试卷为例,简单和大家交流一下,提醒大家注意《教师教学用书》中的以下几方面知识点:

基础知识方面:试卷的第二大题我会看拼音写词语中,有“旗帜”“祖国”两个词,是《9 欢庆》一课的内容,在《教师教学用书中》p53页写字的教学建议中指出“祖”是示字旁,不是衣字旁;“旗”字右下的“其”中间是两横。这就是考察学生对会写的字掌握是否准确。再如第三大题我会照样子写出字形相近的字,再组词。这是对学生识字方法的考察,在《教师教学用书中》p13页中有明确说明,“有基本字加偏旁识字(纷、识),用换偏旁方法识字(娃、洼),“识”在知识一词中读轻声。

阅读方面:试卷第八大题我会按课文内容填空为故事背诵,这些要求在《教师教学用书中》P16、P1 33页的学习目标中有明确要求,“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这两首使都是唐诗中的极品。也许孩子们会对”乡音无改鬓毛衰”觉得难以捉摸,确对“笑问客从何处来“产生出会心的微笑。从这里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信息,这两句诗需要学生能够理解背诵,在低年级古诗教学时就要顺应儿童喜读爱背、记忆力强的特点,鼓励学生多读多背。教学重点放在读、背、识字、写字上。古诗意思老师一般不主动讲解,生字词要稍加解释。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可作简要回答,也可以借助插图帮助学生释疑或了解古诗大意,切忌逐字逐句讲解。

写话与口语交际:试卷第九大大题是我会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并加上标点。在《语文课标》中对第一学段对写话和口语交际是这样描述的:

1、对写话有兴趣,留心周围事物,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

2、根据表达的需要,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

3、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内容。„„(见幻灯片12)《教师教学用书中》对口语交际教学应注意的问题也有这样的要求。这就要求我们教学前我们能够吃透教学用书,在教学中根据课标要求进行口语交际及写话教学的指导,让学生能够结合生活实际敢于表达,会写简单的人物对话,会使用逗号、句号,问号和感叹号。

应当承认,教师教学用书在某些方面也还存在着不足和值得商榷之处,细读现版的《教师教学用书》,我们也会发现教学用书中有一些不完善的地方,如学习目标过于简单,这就需要我们在备课时结合课标进行细化解读,按照细化解读的要求进行学习目标的制定,以三年级《灰雀》一课为例,我们一起解读细化制定一下本课的学习目标:(出示幻灯13)

1、借助汉语拼音和已有的识字经验,会认5个生字;根据汉字的构字规律和笔顺特点,用硬笔正确、规范、整洁书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郊外、散步、胸脯、仰望、欢快、面包渣、或者、严寒、自言自语、可惜、肯定、果然、欢蹦乱跳、诚实”等词语,联系上下文、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词语的意思。

2、通过默读、轻声读、略读等方式读文,了解课文内容,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语气变化地分角色朗读课文,通过人物的对话描写,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3、通过读文,体会列宁善解人意、循循善诱和对儿童的保护,懂得做错事情应该改正的道理,同时受到保护鸟类等动物的教育。抄写课文中描写灰雀的句子。

数学文化小报资料 篇6

首先提出记述庞大数字的人是公元前3世纪古希腊的数学家兼物理学家阿基米德,他在其名著《砂粒计数》中所提出的方法,同现代科中表达大数目字的方法很类似。

他从当时古希腊算术中最大的数“万”开始,引进一个新数“万万”(亿)作为第二阶单位,然后是“亿亿”(第三阶单位),“亿亿亿”(第四阶单位)等等。

印度的大乘佛教中也有许多表示巨大数字的名称,如“恒河沙”、“那由他”等等,最大的一个名叫“阿僧抵”。据说相当于10110。

在英文中通常用centillion表示最大的数字,其意思就是在1的后面再加600个零。较此更大的数便得用文字来说明。有人还设计出一个单词milli—millimillillion,其意为10的60亿次方,也可叫Megiston,这个字普通用记号⑩来表示。但是因为这个数字实在太庞大了,所以已经没有什么实质的意义。目前可观察到的这部分宇宙(即总星系)中,质子和中子的全部总数也不过是1080而已!已故的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数学家爱德华·卡斯纳创立了一个表示大数的词,叫做googol,它相当于10100,从1010到10100则称为googol群。

数学教师培训资料 篇7

利用文献资料进行教育研究是教师专业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促进教师科研和专业成长的一个有效途径。然而, 从目前中小学教师科研状况调查结果来看, 中小学教师不会或不善于利用文献资料进行教育研究是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

一是部分中小学教师没有认识到文献资料对于教育研究的重要意义。具体表现在:不重视教育文献资料的搜集整理;不知道如何搜索专业文献;没有研究的方向;不知道围绕研究组织资料。为了解决这些问题, 必须通过培训提高中小学教师对文献资料使用价值的认识, 帮助她们摆脱文献资料搜索效率低、专业性差、没有研究方向的茫然状态。

二是部分中小学教师不会借助文献资料确定研究问题, 提高研究的创新性。具体表现在:只有想要研究的大致方向, 但不知道具体的研究内容;不会对已有文献资料进行综述, 进而发现自己的研究价值。为了解决这一问题, 必须通过培训帮助中小学教师掌握高效利用文献资料的基本方法, 确立自己的研究问题, 学会在掌握和分析已有文献资料的基础上, 发现已有研究的不足, 从而确定自己的研究切入点。

三是部分中小学教师不会利用文献资料提高自己论文写作的规范性。具体表现在:不知道如何学习已有文献资料的逻辑思路, 学会研究范式;没有掌握已有文献的专业写作版式。为了解决这一问题, 必须通过培训帮助中小学教师学会利用文献资料形成自己的专业研究能力, 学会规范研究的基本模式。

二、高效利用文献资料对中小学教师教育研究的意义

教育研究的整个链条可以概括为:文献搜集、阅读和分析———选择研究领域——确定研究课题———论文写作。学会高效利用文献资料, 对于形成教育研究链条上各环节的基本能力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是高效利用文献资料可以帮助中小学教师超越时空掌握前人的研究成果。人类一代一代积累下来的知识, 几乎全部汇集在文献资料上。人类活动与认识的无限性

筅辽宁省大连教育学院张琳琳

和个体生命与认识的有限性的矛盾, 决定了我们在研究逝去的事实时必须借助于文献资料。丰富的教育文献资料积累了众多教育事实、数据、理论、方法、假设, 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掌握高效利用教育文献资料的方法, 可以帮助广大中小学教师超越时空的限制, 全面了解前人的研究成果。

二是高效利用文献资料可以帮助中小学教师发现和选择研究领域。教育研究要想有所创新, 就必须从已有的相关文献资料中汲取营养、开阔视野、扩展思路、获得启发。在阅读和分析文献资料、学习并了解已有研究的过程中, 中小学教师可以批判性地发现已有研究的不足, 确立自己既感兴趣又有研究价值的研究范围和研究领域, 使自己的教育研究具有创新性。

三是高效利用文献资料可以帮助中小学教师分析和确定研究课题。研究领域是一个大的研究范围, 还不是具体的研究问题, 需要进一步分析文献, 在领域内聚焦, 进而找到研究切入点。当广大中小学教师仔细分析和归类某一领域的适量教育文献后, 就能够清楚地看到前人已经进行了哪些研究, 解决了哪些问题, 还有哪些问题没有解决。这样, 就可以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进行新的研究, 找到大领域下的具体研究问题。

四是高效利用文献资料可以帮助中小学教师规范研究论文写作。确定具体研究问题后, 就要进入具体的研究写作阶段。在论文撰写的过程中, 中小学教师可能需要借用某些学者曾经的论述来佐证自己的观点, 而哪些内容能够恰如其分的证明自己的观点, 这就需要对已有研究进行筛选分析。此外, 中小学教师可能会遇到对文章结构布局和论文写作规范不确定的问题, 也可以通过对已有教育文献的学习借鉴加以解决。

三、中小学教师高效利用文献资料进行教育研究的重要方法

中小学教师要想做到高效利用教育文献资料, 就必须掌握文献综述这一基本方法, 这种方法是教育研究过程中十分重要和实用的方法之一, 但广大中小学教师普便不能掌握其要领。文献综述是文献综合评述的简称, 是指在全面搜集有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 经过归纳整理、分析鉴别, 对一定时期内某个学科或专题的研究成果和进展进行系统、全面的叙述和评论。综述分为综合性和专题性两种形式。综合性的综述是针对某个学科或专业的, 而专题性的综述则是针对某个研究问题或研究方法、手段的。掌握文献综述法并不是要求中小学教师在每次教育研究中都写出一篇文献综述, 而是要学会将这种方法灵活运用到每次研究中。

中小学教师在进行文献综述时, 必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是定好范围。进行文献综述搜索资料时, 要确定一个大致研究范围, 围绕这个领域进行文献资料的搜集整理。二是选好资料。按照确定的研究范围, 进行资料搜集, 尽可能做到大量地占有与主题相关的教育文献资料。三是整理资料。要做好综述, 必须对所搜集到的教育文献资料进行整理和组织, 做好文摘或者有关卡片, 加上标注, 使杂乱无序的文献资料能够按照一定的次序关系排序。四是用好资料。对搜集的教育文献资料, 要认真阅读和研究, 从中筛选出可信度高, 有一定深度、新意和代表性的文献资料。五是拟定提纲。在对资料进行分析、归类整理的基础上, 拟定按照什么样的逻辑关系来综述已经搜集到的文献资料, 即用什么方式来“述”已有研究。六是述评结合。按照一定逻辑顺序将已有研究的核心内容呈现出来, 而不是简单罗列, 做到逻辑清晰的“述”, 并且要在“述”的基础上对研究进行反思, 找到创新点, 做到论据充分的“评”。七是标明出处。因为使用了大量的原始材料, 因此做综述时一定要标明文章出处, 一方面为读者了解或进行类似的研究提供线索, 另一方面为自己后续研究或者内容查证提供方便。

中小学教师在教育研究过程中, 要做到运用文献综述法高效利用文献资料, 必须掌握“述”、“评”、“创新”三种能力。

一是学会文献综述法的运用———“述”。在平日的教育研究中, 经常会看到有些中小学教师将文献综述理解为文献内容的摘抄。其实, 文献综述的“述”部分, 是我们在对文献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后, 按照一定的逻辑关系, 对文献资料的归类整理, 是“述”已有研究都围绕哪些方面进行, 获得了哪些结论。“述”不是对一个一个研究的罗列性描述, 而是对一类研究的集体性描述。研究者必须对每篇资料进行细致分析, 然后将类似内容加以归类。只有进行了逻辑归类, 我们才能清楚地了解到已有研究是围绕几个方面进行的。当然, 分类之后, 还需要对每一类内容具体进行了哪些研究, 进行进一步细致分类。只有按照一定逻辑关系, 对已有研究进行层层归类, 我们才能高效完成对已有教育文献资料的整体性、清晰性把握, 完成对文献资料的“述”。

二是学会文献综述法的运用———“评”。对教育文献资料的“述”是基础, “评”是广大中小学教师进行后续研究的关键。在“述”已有研究的过程中, 我们可能会发现:有些研究的新观点只在字里行间闪现, 没有做详细论述;有些研究方法存在局限, 应该加以完善;有些研究过于理念化, 理论无法指导实践等等。发现这些问题的过程, 就是对文献资料进行“评”的过程。在进行文献综述时, 广大中小学教师必须学会批判性地审看每篇文章, 在头脑中时刻反思已有研究的缺陷, 只有发现不足, 才能够确立自己具有创新性的研究立足点。

三是学会文献综述法的运用———“创新”。学习并运用文献综述法对已有研究进行“述”和“评”, 其目的在于找到研究创新点, 从而理清自己的研究思路。在教育研究的过程中, 中小学教师在如何创新方面通常会遇到两个问题:一个是只有大的研究领域, 也就是大的研究范围, 但没有具体的、明确的问题, 因为不确定哪些问题值得深入研究, 具有研究价值;另一个是头脑中已经有了明确的研究问题, 但是研究思路尚未理顺、论据尚不充分, 需要通过对资料的学习和借鉴确立清晰的研究路径, 佐证自己的观点。无论上述哪种问题, 我们都可以借用文献综述法来解决。当我们只有大的研究领域, 不明确具体问题时, 我们可以通过对文献的“述”, “评”已有研究的不足;在占有并分析了大量教育文献资料后, 我们可以发现已有研究在内容、方法、完整性、针对性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而我们发现的任何一个问题都可能成为后续研究的创新点;这样我们就可以从一点研究不足出发, 围绕这个不足, 重新建构自己的思路, 将原有大的不确定的研究范围聚焦为研究问题。当我们头脑中已经有了一个研究问题, 但研究思路尚未理顺, 或者我们的观点尚不全面时, 我们也可以运用文献综述法综合分析与借鉴前人研究, 取其精华、学习其长处, 进而完善自己的研究思路、研究观点。

总之, 高效利用文献资料是中小学教师进行教育研究必须具备的一项基本能力。掌握文献综述法的注意事项和基本操作环节后, 中小学教师必须在具体研究中不断应用这种方法, 从而实现教育科研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温忠麟.教育研究方法基础.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2]李秉德, 檀仁梅.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1.

[3]杨小微.教育研究方法.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5.

数学教师培训资料 篇8

关键词:民办幼儿园 教师 职后培训

幼儿园教师职后培训对幼儿园教师素质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提升以及教师专业化发展都有积极意义,也是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民办幼儿园教师职后培训则不仅对民办幼儿园教师稳定发展和教育教学水平提高以及民办幼儿园健康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而且是实现我国公平化、民主化教育的有力手段。

1.前言

20世纪80年代以来,尤其是自《幼儿园工作规程》颁布以来,幼儿教育改革的速度日益加快,力度日益加大,在幼儿园教育的实践层面上,从一日生活的管理方式到课程的设置与组织,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这些变化对在职幼儿园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对在职培训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可以说这20多年来,我国幼儿园教师的职后培训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都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和趋势:职后培训的目标逐渐从学历补偿向能力提高发展;职后培训的内容由单纯的学科知识、教育理论的学习向实用性、多样化、全面化、综合化的学习转变;职后培训的方式上,由单一的讲授式走向探究式、体验式等多种方式的综合运用;职后培训的模式从专门的院校集中封闭式培训向院校集中培训和各种专题研讨相结合的开放式培训模式转变。

由于我国幼儿园教师职后培训整体的不断发展,同时,随着教育公平化的时代要求,民办幼儿园教师培训及研究也逐步展开。

对民办幼儿园教师素质的研究普遍表明:民办幼儿园教师素质偏低,学历和职称低,民办幼儿园教师社会地位不高、待遇低、队伍不稳定、教育理念滞后,跟不上教育改革步伐。研究还表明,民办幼儿园的大部分教师学历不合格,幼教专业毕业的教师数量少,或未经过专门训练,缺乏幼儿园基本的教育教学方法,有很多教师普通话等级没有达到规定的标准。

对于民办幼儿园教师职后培训的权利在我国相关法律法规中予以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在法律上确保了民办幼儿园教师职后培训的法律地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第二十九条规定:民辦学校应当对教师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和业务培训。第三十一条规定:民办学校教职工在业务培训、职务聘任、教龄和工龄计算、表彰奖励、社会活动等方面依法享有与公办学校教职工同等权利。《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五条规定:民办学校应当建立教师培训制度,为受聘教师接受相应的思想政治培训和业务培训提供条件。这些法律条文使得民办幼儿园教师在法律上享有与公办幼儿园教师同等的地位和同等的培训条件等。

2.我国民办幼儿园教师职后培训

我国自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颁布实施以来,民办幼儿园发展迅速,其与公办幼儿园相比,我国民办幼儿园教师职后培训也显示出了一定的特点。

2.1各地民办幼儿园教师职后培训逐步展开

一些经济发展快的东部地区民办幼儿教育及民办幼儿园教师职后培训也走在了全国的前列,如浙江省、上海市、北京、江苏省等。

浙江省对民办幼儿园教师职后培训的宏观调控及管理力度比较大。如浙江省平阳县出台了一系列改善师资扶持民办教育的政策和办法,对社会力量举办的学校校长(包括幼儿园园长)岗位培训、教师专业培训、学历函授等方面等参照公办学校同等对待;允许公办学校教职工流动到社会力量举办的学校工作等,县政府还设立民办教育发展的奖励基金,奖励有突出贡献的民办学校举办者、管理者和教师。绍兴市规定到民办学校任职的原公办教师或新就业的大专及以上毕业生的待遇,可参照事业单位相一致的养老、失业、医疗社会保险政策。这些政策的出台有利于提高和改善民办幼儿园的园长和师资素质。

各地区根据实际情况也逐步开展民办幼儿园教师职后培训。如:四川省成都市政府在《关于促进民办幼儿园发展的意见》中出台了五项优惠政策,鼓励民办幼儿园以及将选派优秀教师到民办幼儿园。2005年安徽合肥首届民办幼儿园教师培训班举行。2007年湖南省石门县教师进修学校第3期幼儿园教师继续教育培训班。2007年江西共青城举办第一期民办幼儿园教师培训班等等。

从总体上看,各地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对民办幼儿园教师职后培训的扶持力度不一,其与经济发展有一定的联系,也与其重视程度有关。各地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的重视对在民办幼儿园资金不足情况下培训的展开及发展有推动、促进作用。

2.2教师在职培训机会少

谢秀莲《西北地区农村民办幼儿园教师队伍现状调查与分析》调查研究表明,仅有5.3%的教师能够获得脱产学习的机会(如通过暑期面授方式攻读学前教育专业的成人教育专科或本科),有21.3%的教师每年能获得l~2次培训机会,听专家讲座则主要限于城市周边地区幼儿园的个别教师。

教师在职培训机会少可能一是各省区的幼教相关部门,如教育行政部门等每年组织的教师培训活动仅1~2次,且能够接受培训的教师人数较少;二是民办幼儿园经费紧张,培训费用难以解决。调查中也发现部分幼儿园从未组织过业务学习。

2.3培训内容以学前教育相关知识为主

教师培训内容主要是幼儿教育理论、教育教学技能及幼教政策法规。如2005年安徽合肥首届民办幼儿园教师培训班举行,对民办幼儿园未经师范学校正规学习或培训就上岗的不合格教师近120人进行为期10天的培训。培训内容有教育学、幼儿心理学、幼儿卫生学、幼儿学科教育、舞蹈、美工、乐理等,共100个课时。2007年江西共青城举办第一期民办幼儿园教师培训班,培训内容为幼儿教育学、幼儿心理学等知识以及声乐、舞蹈等技能技巧等内容。

谢秀莲《西北地区农村民办幼儿园教师队伍现状调查与分析》的调查数据显示:有45.4%的民办幼儿园教师接受过教育教学技能的培训,38.6%的教师接受过幼儿教育理论的培训,10.5%的教师接受过政策法规的培训。总体来看,培训内容涉及面较广,但部分教师反映,有些授课内容与实际工作联系不大。

2.4培训方法主要以集中的单一讲授式培训为主

教师培训方式多采用教师讲、学员听,少有现场观摩、专家点评等活动。单一的培训方式难以满足不同年龄、教龄、学历及水平教师的需要,不能使所有参训教师在不同水平上得到提高。

培训主要以集中培训为主,但有些也注意到了实践的重要性,如2007年湖南省石门县58位民办幼儿园教师接受为期5天的集中培训以后,回到单位再进行3个月的岗位自学和实践,结业时统一参加理论考试和教学技能考查。

另外,培训时间大部分都是比较集中的,有的是利用某天的下班后的一段时间,有的是利用周末的某段时间或者寒暑假期时间等。这也就决定了培训的方法也是以讲授法为主。如福建省丰泽区举办民办幼儿园教师业务培训班,主要利用周末时间集中面授。

2.5园本培训途径的争议

在蔡迎旗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办幼儿教育的回顾与思考》中认为民办幼儿园可在园内以教科研为着力点,促进教师之间的传帮带,以科研促教学,或引导教师在反思实践中学习。

通过对谢秀莲《西北地区农村民办幼儿园教师队伍现状调查与分析》的研究发现,由于目前农村民办幼儿园专业教师匮乏,有经验的教师欠缺,园本培训收效不大。调查中也发现部分幼儿园从未组织过业务学习。

由于民办幼儿园教师普遍素质偏低,园本培训到底对其适宜度有多大,园本培训的普适度有多大,仍是需要深入研究的课题。

3.结论

民办幼儿园教师的职后培训已初步展开,但仍需进一步加强研究。

3.1逐步使民办幼儿园教师职后培训制度化。全国统一要求,各省出台相应具体的制度政策。逐步使培训作为各地教育部门和民办幼儿园考评的重要指标之一。

3.2培训内容不仅应能提高民办幼儿园教师在专业方面的发展,而且更应获得包括人格在内的综合素质发展。

3.3加强培训的实效性研究。目前培训内容对幼儿园教师发展的实效性如何尚未有研究,应加强调查研究,采用适合民办幼儿园教师的职后培训内容和方法。

3.4由于民办幼儿园经费相对匮乏以及师资水平有限等现状,可尝试园际交流、学习等培训途径。

3.5加强民办幼儿园教师职后培训的科学性研究,如职后培训机构、职后培训课程、培训者的培训及职后培训管理评价等的研究。加强民办幼儿园教师职后培训的相关研究,如园长素质与管理水平对民办幼儿园教师职后培训影响的研究,教师自身因素与培训关系的研究等。

总之,通过全社会的努力,逐步使民办幼儿园教师职后培训走向正规化和科学化。

参考文献:

1.刘占兰.促进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理论与实践策略.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金湘华等.三门县民办幼儿园教师队伍的现状与对策.新农村.2006(7)

3.王芬莲.当前民办幼儿园发展中存在的若干问题及对策探析.教育导刊.2006(8)

4.浙江省发展民办幼儿园政策解析课题组.浙江省发展民办幼儿园政策解析.教育发展研究,2005(9)

5.黄颖.5项优惠政策鼓励民办幼儿园将选派优秀教师.[2007-11-02]http://www.scol.com.cn/

6.覃学军.我县举办第3期民办幼儿园教师培训班.[2007-7-12].http://shmedu.com.cn

7.夏培芳.共青城举办第一期民办幼儿园教师培训班.[2007-05-15].http://www.gongqing.gov.cn/

8.谢秀莲.西北地区农村民办幼儿园教师队伍现状调查与分析.学前教育研究.2007(11)

9.凌红.我市首届民办幼儿园教师培训班举行开班典礼.[2005-713].http://www.czjy.cn/

10.夏培芳.共青城举办第一期民办幼儿园教师培训班.[2007-05-15]http://www.gongqing.gov.cn/

11.谢秀莲.西北地区农村民办幼儿园教师队伍现状调查与分析.学前教育研究,2007(11)

12.谢秀莲.西北地区农村民办幼儿园教师队伍现状调查与分析.学前教育研究,2007(11)

13.覃学军.我县举办第3期民办幼儿园教师培训班.[2007-7-12].http://shmedu.com.cn

14.丰泽区教育局.丰泽区举办民办幼儿园教师业务培训.[2006-11-18].http://www.fjedu.gov.cn/

15.蔡迎旗.改革開放以来我国民办幼儿园教育的回顾与思考.2003(7-8)

上一篇:现代产业指导意见下一篇:向黄群同志学习的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