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怎么学

2024-11-0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中学语文怎么学(共10篇)

中学语文怎么学 篇1

中学语文怎么评课

评价中学语文课,主要从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来分析评价。

1.教师教的方面

①教学目的是否达到,教学要求是否适宜,教学任务是否完成。教学目的任务对整个教学过程起着重要作用,它既是教学过程的出发点,也是归宿点,这是衡量教学质量的前提。教学目的主要是根据课程标准和教材制订的,教学要求是否体现了教学课标的基本精神,是否符合该学期该单元的教学要求和学生的实际。

所谓适宜,指的是教师是不是从本班学生实际水平出发,要求是否适当。例如,课后作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要求,是这篇课文的教学日的之一;但如果学生朗读水平较差,而教师不先扎实地指导学生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一开始就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这个要求就脱离了学生实际。所谓是否完成教学任务,一是指本节课知识传授计划是否完成;二是学生的能力是否得到训练和提高;三是思想教育是否得到了渗透落实。

②教材的处理是否恰当。一篇课文要教学的内容很多,从基础知识看,字、词、句、篇;从基本技能看,听、说、读、写;从发展智力看,观察、思维、想象等。一堂课,不可能把这些知识都讲,把这些智能都练,那就要求执教者以教学课标和教材为依据,从学生实际出发进行选择。主要有:选择是否恰当,重点是否突破,基本功的`重点训练项目是否落实,学生是否已掌握。

③教学方法是否科学有效。教学方法多种多样,评课时要看是否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思维特点和认识规律,选择教学方法是否适当而有效。课堂教学结构安排是否合理,有无特色。评课时,要理出教师上课采用的各种教法,进而研究采用这些教法的各自效果如何,()评价教具的使用主要看是否有利学生理解教材和基本功训练,如自制的教具,还可评价做得怎样。

④课堂的组织教学如何。课堂教学组织要严密紧凑,一环扣一环,一步接一步,自始至终把全体学生的注意力都集中在课堂教学上,是否充分利用教学时间,密度容量大,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好教学任务。

⑤分析评价教师素质。主要分析评价教师的语言、普通话是否准确;口齿是否清楚飞是否流畅,声音是否响亮,速度是否适中;语言是否准确、精练、有条理、生动有趣;教态、仪表是否端庄;神态是否自然、亲切;姿势是否大方而有度;板书设计是否科学合理,是否有助于理解课文、训练能力;板书的时间是否合理;书写是否具有扎实的基本功。

2.学生学的方面

课堂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得越好,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就越高。因此,评课还要看学生学习情况,主要看如下一些方面:

①学生参与程度和积极性水平。与教师之间,是否融洽、默契协作、思维共振、感清共鸣。每个学生积极性是否都得到充分发挥,学习是否在热烈活泼的气氛和严谨的主体教学中进行的,每个学生是否都在进行紧张的思维,手脑眼协调并用。

②因材施教是否得到体现,教学设计是否面向全体学生。在总的教学目的,任务统帅下,学生的个性是否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课堂上是否不只是几个优生在活动,而是全体学生,特别是差生都在积极活动,是否使好、中、差三类学生都在当堂课中有不同程度地、目标一致地得到训练和提高。

③学生的主体作用在课堂上是否得到体现和证实。通过众多的语文基础知识掌握,自学能力,思维水平,学习态度的反馈来评价教学效果。

④学生能否把握、消化教学的重点,自己攻破难点,在重点训练项目上培养自己的能力。

中学语文怎么学 篇2

这些书我读得饶有兴致, 里面的很多故事令我陶醉, 使我明白了很多道理, “国王和他的十个儿子”的故事让我通过“一支筷子易折断, 十支筷子不易折”的道理, 明白了“团结就是力量”;“狐狸和公鸡”的故事, 让我明白了狗的忠诚、狐狸的狡猾、公鸡的轻信;“大熊和小熊”的故事, 让我感受到了自然的童趣和动物世界的天真……实在觉得好极了的文章我会背下来, 背得滚瓜烂熟, 有时候去野外挖野菜的时候, 边挖野菜, 嘴里还不住地哼哼唧唧地背, 小学时代, 我读了好多书, 背了很多诗歌和文章, 读书和背文章甚至上了“瘾”, 有时候每天不读点课外书, 就会有一种失落, 有书读就感到很充实, 还有时候把这些古旧的书塞进书包里, 拖曳到屁股下, 带到学校里和小伙伴们共享, 很是自豪。

很奇怪的是我从上学开始, 语文就出奇的好, 对语言的感知能力就特别强, 一般人不能及, 别人读不懂的文章老师问到我, 我说的都很令老师满意, 别的孩子概括不出来的段落大意, 我常常脱口而出。记得上“詹天佑修京张铁路”那一课, 老师让概括中间一大段的意思, 提问了好多同学都不能回答, 问到我, 我迅即答出了“是修铁路的经过”, 老师很是高兴, 我心里也很甜蜜。每次造句子, 很多同学都挖空心思的想, 我却能在很短的时间里造得妥帖、顺当, 令老师大为惊异。每次写作, 老师出了题目, 自己看一下, 略一思忖, 便即刻能在心中形成套路, 下笔就写, 一气呵成, 从无绞尽脑汁之感, 每次作文都被老师当成优秀范文去读, 感到自己真有“神来之笔”。

这些语文的童子功, 让我受益匪浅。等上了初中、高中, 基本上不用花多大的力气, 语文成绩始终还是优秀, 对语言的感知和调用依然敏锐, 对语言的那份直感后的深刻令自己都感到吃惊, 这种语文能力从未衰退, 它始终让我对语文有着一种超乎寻常的热爱。

不经意间语文就那么学好了, 做学生的时候没有考虑其中的缘由, 也不会追索语文是通过什么途径学好的, 而今做了语文老师, 教着许许多多的学生, 如何让学生学好语文成了我职业的命题, 所以我就静下心来, 翻检自己的过去, 寻找学好语文的秘诀了。

通过自己学习语文的心路历程, 我发现学好语文最重要的是积累。实现积累的途径就是多读。读书多了积累的东西就多了。

一是积累了识字量、词汇量、句子量。这是积累语言材料, 就像建筑高楼大厦一样, 要准备很多砖块、沙子、水泥。

二是积累了语言运用的机制, 尤其是语言运用的分寸感、情景感、意蕴感。这是活的语言块的积累, 不是片言只语的积累, 这需要通过背诵一篇文章, 一段文字去积累, 让字词不脱离语境, 仍然活在语境里, 这种积累让我们积累的不仅仅是语料, 更重要的积累了遣词造句的情景, 也就是迁移的情景。

三是积累了众多文章的谋篇布局的机制, 即篇章结构。这种积累是一种地地道道的隐形积累, 本来并未刻意去注意文章的结构, 但文章读多了, 这些文章的体式、结构、谋篇、布局都会潜移默化地内化在心中, 这实质上是在潜意识里摹写文章的写法。

四是积淀了“语感”。“语感是人与语言这一对象相适的感觉, 是人们直觉地感受、领悟、把握语言这一对象的一种能力、一种方式、一种结构。”“语感由言语对象转化而来, 马克思指出:‘人的感觉, 感觉的人性, 都只是由于它的对象的存在, 由于人化的自然界, 才产生出来的’。主观的语感源于客观的言语, 主客观的言语对象对人的语言器官长期雕琢的结果, 是人的语言器官长期感受言语对象不断积淀的结晶, 是言语这一对象在人身上对象化的实现。”“所谓培养语感能力, 实质上就是以优美的言语对象深化、广化、强化和美化学生的语感, 使其具有准确、灵敏、强大的同化、顺应功能。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就是组织、启发、引导学生感受课文的言语, 克服同化的困难, 促进顺应的实现, 把文质兼美的课文言语转化为学生的语感能力, 以期能够自然而然地一读就懂、一听就清、一写就通、一说就顺, 而且听得真、懂得深、说得好、写得美。”积淀语感非常重要, 要想积淀语感, 就要不断增加和语言 (言语对象) 接触的机会, 就要多读书, 多涵咏, 多品味。我回想自己对语言的敏锐感知, 无外乎就是小时候读书读得很多, 极大地增加了自己 (学习主体) 和语言接触的机会而已, 潜移默化中就具备了领悟语言、运用语言的能力。

想一想当初自己学习语文的经历, 还真的有些启发。我们真的不需要给学生讲深讲透, 析细析微了, 真的不需要越俎代庖了, 真的该让学生自己去多接触和积累文章作品了。还是那句话, 作为语文老师, 不要老想着如何讲, 而是要想着如何让学生静下心来读懂、读透一篇文章和更多的文章, 学生读得多了, 积累也就多了, 语感自然也增强了, 语文能力也就提高了, 这不正是我们所期望的吗?

参考文献

中学语文怎么学 篇3

我儿子今年10岁,学习成绩属于严重偏科,文科类都在班级中上等,就是数学一直不太好。近几次考试成绩都不很理想,孩子心情很低落,我们做家长的也很着急。他的数学老师说要我们加强他数学思维的培养,可我们不知如何做起,请老师指点。

皓月妈

皓月家长:

老师提到的数学思维源于心理学,人类智力分为八大类,其中逻辑智能的水平决定了人的数学思维。逻辑智能较强的孩子,对计算、数量、推理关系等方面尤其擅长,数学成绩自然会提高。

所以,孩子数学成绩不好应该与孩子的逻辑智能较弱有很大的关系。既然逻辑智能如此重要,是否有人为的方法锻炼这项智能呢?答案是肯定的。以下是一些可以提高孩子逻辑智能的训练方法,家长不妨让孩子试试

玩用谋略和逻辑完成的游戏。像一些棋类游戏,想获胜都取决于制定谋略和理解对手的意图。

练习简单的数学心算。不使用计算器或纸笔,如果简单的没问题,那就尝试更难一些的。

探索科学问题。经常参观科学博物馆、天文馆、儿童博物馆或其他机构,通过交互式展览,孩子能探索各种科学和数学概念。

练习估算。例如,估算一个碗中的葡萄数目,一堆石块中的石子数目,然后再一个个实际计数,检验估算的准确程度。

挑战智力难题。寻找一本这方面的书或找一个包含各种趣味数学难题的网站,独自挑战,或和朋友、同学一起挑战。

让孩子写下想知道答案的10个有关自然科学知识的问题,例如“彩虹是怎么产生的”。通过查询百科全书、上网、询问父母或老师,或者自己设计实验来寻找答案。

参加学校或其它数学机构的数学、科学俱乐部。也许孩子愿意和朋友或家人组织一个不那么正式的俱乐部,集中进行某项特别的活动,例如观察星星。

寻找能帮助孩子利用周围东西来做科学实验的书籍和网站。注意一定要在家长适当的指导下进行实验,这可能会使孩子开始一个科学项目并让他进入学校或社区的科学集会。

鼓励孩子把学到的数学或科学知识与同学分享。他会发现,给同学讲解越多,自己理解也更深刻。

注意新闻中数字的使用。这些数字到底意味着什么?如果一个空间探测器飞行了4300万英里来到火星,让孩子尝试着用自己能把握的方式来理解这到底有多么遥远。例如,要做多少次环绕中国的旅行才能等于到火星的距离。

数学知识不仅存在于书本中,更是存在于我们日常的生活中,还有神奇的大自然中。家长要注意利用各种数量关系来锻炼孩子的数学思维能力,多动手实践,在点滴中提升逻辑智能,进而提高数学成绩。

老师:您好!

我的孩子文文上小学三年级。他喜欢做数学题,可每次做语文题时兴趣都不大,在课堂上也不愿意发言。我们一直鼓励他,但都没起作用。请问我该如何让他既想写又敢说呢?

文文家长

文文家长:

您孩子的情况很普遍。心理学研究表明,在人类的八大智能中,语言智能对人类写作与口头表达能力有着重要的影响。在学校里,语言智能较强的孩子,倾听、阅读、书写及演说的能力强,语文成绩普遍好。所以,要想提高孩子的语文成绩,先要培养他的语言思维,锻炼他的语言智能。以下是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博士总结的一些方法,您不妨借鉴一下:

随时记录想法。随身携带一个小笔记本,以便记录下浮现于脑海中和各种想法。

让孩子阅读感兴趣的读物。不需要限定内容,各种读物都会起作用。

培养孩子记日记的好习惯。每天让孩子就他感兴趣的事情用不少于250字记下来。

去图书馆。把孩子带入一个图书的世界,让他找到感兴趣的书籍和喜爱的作家。列出重要的图书书目,包括:10本最喜欢的书;想在几个月中阅读的书;想在一生中阅读的书。如果可能,还可以写信给自己喜爱的作家,询问如何开始写作以及他自己感兴趣的问题。

对不认识的词要查词典。让孩子把不认识的词列出来,通过查词典认识理解,坚持这么做,词汇量就会变得丰富起来。

在家里设定一个讲故事的时间。让孩子讲述他喜欢的任何事情。

口头语言表达的游戏。家长收集一些喜欢的笑话、双关语等与孩子共享。

学习一门外语。学习外语是发展语言文字才能的一种方法。

参与戏剧演出。鼓励孩子经常在学校参与排演小话剧、音乐剧等。

参加辩论。鼓励孩子多参与各种形式的辩论会。辩论不仅能锻炼表达能力,还有利于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实验中学英语怎么写 篇4

I Experimental High School, in the first two days of second class grade reading.

温州市第二实验中学创建于1980年。

Wenzhou Second Experimental Middle School was established in 1980.

苏州实验中学录取分数线多少?

Suzhou laboratory middle school in admission line number?

从使用这个模型所进行的实验中学到了什么?

关于中学数学怎么教 篇5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每堂课的开始就应设计一个好的导语,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例如:在七年级《平方差》这一节,可这样设计:同学们,你能在半分钟内口算出下列两个代数式的值吗?① 48×52,②103×97同学们屏住了呼吸,目不转睛地盯着这两个式子,想口算出结果,也有的同学在努力寻找其中的规律。但半分钟过去,没有同学口算出来。这时老师说:“我可以在半分钟内口算出来,这两个代数式的值:第一个是2496,第二个是9991。我是如何算出来的?是不是老师聪明些吗?这时同学们争着回答:“不是,你肯定用了什么方法!”老师接着说:“对,这节课我们就来看看这里有什么方法?”这时的学生就产生了渴望掌握这种方法的强烈愿望,从而产生了自觉主动的学习要求和兴趣。

2 设计精心的教学过程,激发学习兴趣

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运用数学本身的魅力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和情感,同时,教师本身以饱满的热情、强烈的求知欲、热爱数学学科的情趣,带领学生去探索数学世界的奥秘,就会对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巨大影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从教学效果出发,通过精心设计,将新的教学理念融入到每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注意广泛收集数学学科新成果,结合教学内容,巧妙地包装,隆重地介绍,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科教学的特点,引导学生注意数学学科知识与经济建设的关系,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运用实验法、谈话法、调查法、文献法等学习方法,使学生从被动的学习方式中解脱出来,进行自主式、研究性学习,对数学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各种先进的教学媒体 ,走进了课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投影仪、计算机等先进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教学效果的优化。

3 让学生参与,增加学生兴趣

我们要改掉过去的“我讲你听”的上课模式,这样的模式易让学生厌烦,我们可以采用“学生讲学生听”。在做一些习题时,可以先让学生进行讨论,如仍有学生弄不明白,可请一些已经弄明白的学生上台为大家讲解,这在学生心理觉得:自己讲给自己听,要特别认真讲,也要特别认真听。这跟老师讲的意义不一样,同时也满足了学生的表现欲。这种方式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品尝了参与的快乐,学习兴趣也进一步提高了。

2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

一、教学中注意提供愉悦乐学的心理环境

“志从趣生”,干什么事情都得从兴趣开始,有兴趣才能发志,数学学习也不例外,只有学生对数学生发生兴趣,喜学数学,才能学好数学。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循序诱导,导而不灌,导入让学生产生兴趣的心理环境,以优化课堂教学。首先,巧妙的新课导入。课一开始,就让学生在认识上、情感上和意志上予以高度专注,使学生对本课具有吸引力,所以教师必须精心设计新课导入,注意导入的诱导性、简明性、启发性和趣味性,把学生引入“愉悦、乐学”的心理环境。如教学图形认识(二)长方体和正方体时,在新授之前可启发引导学生想同学们小时候摆的积木玩具中都有什么形状的木块,教师可出示直观教具积木帮助学生认识并揭示新课。这样学生就能按照教师的意图,进入教学中去,并能认真的学习。

其次,时时注意激发学生兴趣。好问善动、喜欢自我表现是小学生的共同心理特征。教师在教学中就应时时注意根据学生心理特征,让学生多种器官并用,为他们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自我表现机会和相互交流的机会,让课堂气氛成为学生“喜闻乐见”的心理环境。

二、培养观察能力,减轻记忆负担

在进率教学中,让学生记进率,使学生感到是很难的一件事,学生往往把进率记乱,做起题来也容易出差错,对于这个问题,采取首先让学生把学过的同类单位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进行排列,然后再考虑它们每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各是多少。如人民币单位的排列是元、角、分相邻两上单位间的进率是10,在思考中,把元换成分是不相邻的两个单位,进率就是10个10是100就不会出错,这样就生在记忆当中就不需逐一去背各个进率,减轻记忆负担,去掉了包袱,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发挥人格力量,创导愉悦的教学氛围

教师的个人品质对于所创立的课堂教学气氛有很大的关系。只要教师打破“我教,你学:我说,你听”的有悖尊重人格力量的课堂教学模式,生更、僵化的课堂教学气氛就会被打破,而代之这一定是清新、活泼的课堂气氛。师生间的情感一旦变得融洽,教学氛围变成愉悦,学生的学习自然兴趣起来。

3引导中学生学好数学的窍门

重视教学艺术的研究,激发学习兴趣。

“学生的心理活动处于主动、活跃的状态,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才会更有效地掌握知识”,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探索知识的奥秘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途径之一。正因为如此,教师必须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上要开动脑筋,不能拘泥于自己固有的教学风格 ,被老思路,老方法给束缚,从而陷入僵化的教学模式中。要知道教无定法,然不可无法,一成不变的风格,尽管能使学生少一种适应的过程,却也使学生少了一份新鲜感,长久,会使课少几分吸引力。

高明的 老师会根据需要,在不同的时候,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段,不断改变自己的教学方法。同时不断探索研究,为学生度身量体,设计新的教学方法。我们有怎样的学生,决定了我们必须有怎样的教学方法。针对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思维的不足,课堂上我更多采用的是问题教学法、启发分析式教学、讲练结合法,并依据课堂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 经过多年的教学摸索和研究,我总结出自己的教学指导方针:低起点,高要求,面向全体,突出个体。奠定了“充分暴露学生和教师的思维轨迹,通过双边关系,让思维碰撞出智慧的火花”的教学思路,在我的不知不觉的教学示范下,灵活的教法对学生的思维方法和学法起到了潜移默化的影响。重在引导,妙在开窍,教之以法,施之以练,学生逐渐领悟到学习数学的要领和表达知识技巧。让学生从您的课上感觉到学数学的乐趣。

体验数学美感 ,培养学生的兴趣。

在教学中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感受数学的美感,从理论教学中,体验逻辑的缜密性,体会探究的乐趣,从实践活动中,感受数学的实用之美。初等数学中的线段的“黄金分割”比例为0.618:1,人们在探索自然美以及艺术美的过程中发现“黄金分割”之比具有一种悦目之美,和谐之美。平面几何中的三角形的重心内分中线为2:1,立体几何中的正四面体的重心内分高为3:1,这也是一种和谐美;数学公式都是那么简洁,整齐,和谐,等等都使人产生美感。

生活中大量的图形有的是几何图形本身,有的是依据数学中的重要理论产生的,也有的是几何图形组合,它们也具有很强的审美价值,在教学中宜充分利用图形的线条美、色彩美,给学生最大的感知,充分体会数学图形给生活带来的美。在教学中尽量把生活实际中美的图形联系到课堂教学中,再把图形运用到美术创作、生活空间的设计中,产生共鸣,使他们产生创造图形美的欲望,驱使他们创新,维持长久的创新兴趣。

4初中 数学课堂教学方法

巧妙安排课堂教学

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先让学生有一种敬佩感,只有教师教的好,才能引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自己学的好。教师除了精心备课、设计教学流程外,教师教态的自然亲切、语言的精练与幽默、板书的简明工整等都会对学生的学习情绪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教师的素质需要进一步提高,教师要注意自身激情的调控。如果教师表情冷漠、呆板、情绪低落,学生的求知激情从何而来?因此,教师要善于调控自己的情感,以此来感染学生的情绪。 教师要注意对学生激情的调控。学习与激情度之间是一种曲线关系,知识点难度与学生激情度的需求量相反有关。对于难度大的教学内容,教师应设法让学生处于较低的激动水平,平心静气地去学习;对于难度小的或学生不感兴趣的内容,教师应设法对学生的激情“加热”,使之处于较高的激动水平。

合理利用情境教学

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还要依赖于教师对教学系统的设计,教师的学识水平,口头表达能力,是否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等。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抓住一切机会,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不仅对学好当前的课程,而且还对学生一生都将产生极大的影响。 只有当学生对学习数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后,才能使学生从“要我学”转化为“我要学”,才能真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有效利用教学评价

高中语文怎么样实现生本大阅读 篇6

起始于本世纪初叶的新课程改革至今已逾十载, 然而, 在考试评价机制驱动下, 传统的师本、本本、考本依然是我们中学语文教学领域执着坚守的法宝。

郭思乐教授曾指出:“我们的师本的设计总是忽视了学生实体的活动, 忽视了人作为有机体的特征, 而把教育过程转化为可灌输的条文或步骤……于是, 对事物的分析性研究, 代替了学生主体对事物的整体把握, 这就带来了对教材的过度分析化。”例如学习朱自清的 《荷塘月色》, 我们有的教者硬生生将一篇经典美文卸成八块, 逐点讲解, 很少给学生朗读、感悟、品味的时间。语文教学中充斥着由我们的教者一手制造的大量无用之物, 让我们的课堂长满了杂草, 几乎成了灾难, 我们却全然不觉。

究其原因, 就在于教者一直遵循着一种做研究的思路, 即把个人所研究的语文知识的相关理论通过课堂灌输给学生, 这种违背中学语文教学的规律和本源的做法, 实践证明是低效的甚至是有害的。宋代诗人陆游有诗云:“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 可见, 课堂上教者的语文研究理论是不能替代一切的。

坐看云起处天马行空时

毋庸讳言, 高素质的语文人才, 来自于学习者自身, 来自于对汗牛充栋、浩如烟海的“大语文”领域的广泛涉猎。阅读和写作, 是语文的本质所在, 只有抓住了这两翼, 才可找到救赎我们的学生、救赎我们教者的良药妙方。

那么, 怎样的教学模式才是真正把阅读、练笔落到实处, 发挥其有效作用的模式呢?郭思乐教授提出的“以生为本”的生态模式认为:“教育是人的精神生命活动的过程。”“教育中生命活动的最大特点就是存在这种可能性, 使生命调动起自身的一切, 去不断地创造自我, 改善和发展生命, 生命会从中受到鼓舞, 从而收获丰富和充实的人生。我们的教育必须创造这样一种人的整体生命投入的生态。”

作为虔诚于生本教育的一线教师、积极的参与者, 近几年来, 在郭思乐教授生本理念的感召下, 我本人利用现有条件, 努力改造自己的教学, 间断进行“无拘束的语文教学实践”生本教学改造的尝试, 从此感受到了从未有过的快乐。

例如我在执教余秋雨 《道士塔》 生本研讨课时, 设计了以下两个环节、几个线路问题:

环节1:读了这篇课文, 你读懂了什么, 你有怎样的感悟?你最想说的是什么?

环节2:阅读、查阅、搜索、整理资料思路提示 (略) 。

由于在前置预习阶段, 学生阅读了大量文章, 做了充分准备, 因此在这节课上学生展示积极、讨论热烈、情绪高涨, 取得了很好的学习效果。记得在那一节公开课上, 同学们展示了他们在前置准备中阅读并整理出的余秋雨部分作品如 《莫高窟》《阳关雪》 等文章的精彩片段, 其间有同学声情并茂地朗读了余秋雨 《阳关雪》 中的一段文字, 深深感染了全班同学, 文化人余秋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守护与忧患意识更是打动了在场的每一个人;此外, 很多学生围绕第三线守护中国传统文化, 自觉保护祖宗遗产、为民族之崛起而努力学习这条线路选择了大量的材料。可见, 只要我们大胆尝试“无拘束的生本语文教学实践”, 把学生放到浩瀚的阅读海洋里去, 他们获得的知识自会丰盈, 而他们“天马行空式”的精神生命活动, 也将会放射出别样的光彩。

放下执着不见自我

实现从语文研究向无拘束的生本实践的转变, 是语文教学改造的根本所在。在此, 我想仅从技术层面谈谈生本语文实践中的教学再造策略。

前置学习的再造策略:

前置准备问题的设计入口要低, 再低些, 简单, 再简单些;问题的设计口径要宽些, 选择余地大些, 有梯度更好些。

教者在前置准备阶段对问题的设计, 直接关乎学生是否好学、都能学、方便学。郭思乐教授曾说过:再简单一些, 让学生走进去, 让学习变成他们最喜爱和最乐于从事的事情, 欢乐的、友爱的、有效的, 这是最符合学生天性的事情。不过我想, 这并不意味着问题设计的简单化, 也并不就意味着问题的设计可以漫无边际;相反, 正是这些环节在考量着教者的心机和智慧。如粤教版高一教科书中《声声慢》前置预习可设为:

(一) 读了这首词, 我最想说的是什么?

(先参看注解细读、品读课文, 用诗意化的语言书面或口头串解这首词的画面意境;后自选角度, 书面写出读后最想说的话)

(二) 网上查阅整理——一代才女李清照。

(如李清照生平, 李清照与赵明诚, 晚年李清照, 乱世美神李清照, 酒色财气李清照, 李清照词作欣赏等;可任选其一或另选其他, 上网查阅资料, 摘写整理有关李清照的相关内容)

(三) 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

(结合大宋国运之兴衰与词人李清照的命运情怀, 以“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为话题, 写一段感想文字)

前置预习是生本课堂改造的重要环节, 只要文字简单明了、内容入口宽, 学生就比较容易理解和把握, 由此曲径通幽、渐至佳境, 才会成为一种可能。

教学活动的重设策略:

课堂的和谐来自学生自身的调节, 营造“零干预”的课堂氛围, 才是生本课堂的至高境界。学往往比教来得顺利和容易得多, 教不一定能把事情都能说清楚。

生本课堂的最大魅力就在于, 以学定教, 不教而教, 教者的责任就在于引领学生自觉热情地投入学习, 通过课堂读、写、说成果的展示, 达到学习知识、提升能力、重塑灵魂、净化心灵的目的。所谓“无拘束的生本语文实践”, 即强调对学生的各种学习活动, 教者最好不干预或尽量少干预, 学方的有为, 这同时恰好是教方的成功, 是真正意义上的教方的有所为, 是所谓“无为而为”。因此, 在展示环节, 要让课堂原生态自然流动, 教师无需预设太多, 只需要静心倾听, 适时点拨, 适当把握学生学习的动态, 进行无痕的引领、有针对性的诱发和有创意的调控就够了。

有一个误区需要注意, 就是千万不要以为教师在课堂上引导得多才是“有作为”, 反之, 就是“无作为”。须知在学生展示的过程中, 教师的过多干预, 这种貌似“有作为”的行为, 不仅会抢占课堂的空间, 甚至会成为一种对学生思想的束缚, “大树底下不长草”, 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教学过程的整合策略:

世上没有绝对的事情, 同是生本, 一样教无定法, 在教学的过程中要视文本难易整合学习环节, 必要时适当地有所作为——教者可“不执着”地教, 自然而然“不见自我”或“少见自我”地教。

生本理念强调依靠学生的语文实践来学习, 经由实践变成人的素养和智慧, 进而生长在人的心灵与脑海之中。教者要像佛家所憧憬的, 放下执着、清净空灵, 在教学中“不见自我”。但是, “不见自我”并非教者不作为。要说明的是, 高中语文课程某些篇目, 学生在理解上会有一些难度, 需要教者适时点拨或补充。

如学习苏轼的 《赤壁赋》, 教者可在学生展示中适时适当地穿插补充以下内容:

(一) 一门三父子, 都是大文豪。诗文传千古, 峨眉共比高。

余秋雨《苏东坡突围》:“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 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结果——一道神秘的天光射向黄州, 《念奴娇·赤壁怀古》 和前后《赤壁赋》马上就要产生。”

(二) 欧苏 (散文) 、苏黄 (诗) 、苏辛 (词) 、宋四家 (书法) 。

苏门四学士……

俞文豹《吹剑录》:“东坡在玉堂……唱‘大江东去’。东坡为之绝倒。”

(三) 苏轼生平的逆境:第一次是45 岁, 因“乌台诗案”而被贬至黄州。第二次59岁时被贬往惠州, 62岁时贬至儋州, 到65岁才遇赦北归。

《自题金山像》 (苏轼) :“心似已灰之木, 身如不系之舟。问余平生功业, 黄州惠州儋州。”

孟子说:“我善养吾浩然之气。”苏轼认为, 只有具备这种浩然之气, 才能领略“千里快哉风”。政治上苏轼处在新、旧两党间屡受排斥, 仕途十分坎坷。思想上出入儒道, 杂染佛禅, 内方外圆, 既能关注朝政民生社稷, 又能随缘自适, 达观处世。面对逆境的态度是:儒释道三教合一, 儒家固穷的坚毅精神;老庄轻视有限时空的超然态度;禅宗的“平常心”。

教者只有处理好“有作为”而又“不执着”地作为的关系, 才能使学习者无拘无束地学, 从而达到唐寅诗所说的“试从净处闲倾耳, 便有冲然道气生”的境界。

郭思乐教授曾引老子的话说, “天得一以清, 地得一以宁”, 由此推演到“事得一以顺”:找到了事情的真正本体, 事情就会变得顺利。我们找到了学是教的本体, 教原本就是用来帮助学的。这说明学往往比教来得顺利和容易得多, 教不一定能把事情都能说清楚, 教师的纯理论的教, 永远替代不了学生的学。教, 永远替代不了学生自身的阅读感悟和尽兴的展示。是花, 总会开放;是人, 本有学习的天性。不要急于求成、拔苗助长, 只需提供足够养分、静待花开。幸福, 终归会有到来的一天。

参考文献

[1]郭思乐.教育走向生本[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2.

阅读怎么读出语文味 篇7

一.“贴”着读,读出关切与无奈

“贴”着读为“贴着文本”读之意。古有贾岛“推敲”之“把玩”文字,当今也应当引导学生把玩推敲文字,潜心品读文字背后的“浓厚”之情。

“再请八个,一个馒头的钱。还有六个;还剩四个;只剩三个了,哪位一动手就够了。”

关注副词,短短31个字的句子,用了5个副词:一个“再”,两个“还”,一个“只”,一个“就”。当“再”出现的时候,只是迫于生活的需要;当“还”的接连出现,说书人的尊严已经逐渐丧失;当“只”、“就”出现的时候,说书人已经不是一个能靠自身手艺吃饭的艺人了,而是一个尊严尽失,沦于乞讨的乞丐了。这是一种怎样的屈辱与无奈,师陀先生就这样不动声色地描绘出来了,无修辞,无形容词,只有副词与数字。寥寥几笔之中,节省的不仅是文字,更是作者对说书人贫苦生活的关切、同情与无奈情感的节制。

二.“涵”着读,读出虚无与沉重

“涵”为“涵泳”,浸润于文字之中,深刻领会氤氲其中的情感。

有谁看见过乱葬岗吗?一片接连着阡陌的荒地,累累的无主坟墓,点缀坟墓的枸杞和野草。就在这里,他们在这些永不会有人来祭扫,人家把他们埋葬后便永远将他们遗忘掉的荒冢中间掘了个坑,然后把说书人放下去,将泥土送下去。

连着“阡陌”的“荒地”,“累累”的“无主”坟墓,点缀着的“枸杞”和“野草”,作者营造了一种阴森、荒凉、冷寂的氛围,突出乱葬岗的无人问津、为世人所遗忘的特点。这不正是说书人的生命写照吗?生前的生存状况是孤苦无依、贫苦落魄的,而生后更是无人关切、无声无息。后一句中的“永不会”有人祭扫,“永远”“遗忘”更是直截了当地说出了说书人生命逝去的“悄然无息”。其实,何尝只是说书人呢?每个人的生命都将归于沉寂,至此,作者对于生命无声无息逝去的沉重感不言而喻,虚无感油然而生。

三.“追”着读,读出情怀与苍凉

“追”为“追问”,在层层追问之中,才能透析文本中潜藏着的“玄机”。

但是如其有人教我填志愿书,即使现在,我仍会宁可让世间最爱我的人去失望,放弃为人敬仰的空中楼阁——什么英雄,什么将军,什么学者,什么大僚,全由他去!我甘心将这些头衔让给别人,在我自己的大名下面,毫不踌躇的写上——说书人,一个世人特准的撒谎家!

此段文字,字里行间透露出“我”对说书的“痴迷”。

一问:“我”为什么对说书如此“痴迷”呢?

学生很容易从文中找出原因:“天下至大,难道还有比这些更使我们难忘,还有比最早种在我们心田上的种子更难拔去的吗?”

二问:“心田上的种子”指的是什么呢?

学生结合文中出现的说书中的“人物”:“大盗刘唐”、“莽夫武松”、“李逵”、“鲁智深”及“隋唐”英雄们,马上又找出一个概括性词语,第29段的“侠义勇敢”。

三问:“侠义”为何意?

补充材料:郭靖又道:“我辈练功学武,所为何事?行侠仗义、济人困厄固然乃是本份,但这只是侠之小者。江湖上所以尊称我一声“郭大侠”,实因敬我为国为民、奋不顾身的助守襄阳。然我才力有限,不能为民解困,实在愧当“大侠”两字。你聪明智慧过我十倍,将来成就定然远胜于我,这是不消说的。只盼你心头牢牢记着“为国为民,侠之大者”这八个字,日后名扬天下,成为受万民敬仰的真正大侠。”

侠义精神就是劫富济贫,伸张正义,为国为民。

四问:为什么会对“侠义”如此痴迷呢?

背景提供:文章写于1942年。而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中国,社会黑暗,民不聊生,以说书人为代表的最底层平民百姓受到腐败官僚、残暴军阀和为富不仁的地主阶级的压迫和剥削,处于贫穷、饥饿、疾病和流离失所的境遇之中。

痴迷的原因在于对于“侠义勇敢”精神的一种向往,对于当时黑暗社会民不聊生、统治者不顾百姓的一种不自觉的抗击。

表面上为“痴迷”,带着些许的情感上的亮色,通过层层追问,潜藏着的真切情感实则是对“侠义勇敢”传统文化精神缺失与当下社会“沉闷世界”(文中第29段)的一种怅惘与悲凉。

四.“比”着读,读出愤激与批判

“比”即“比较”之意,在对比阅读中,更能体会文字的精妙,情感的微妙变化。

比较阅读:

“现在你好到地下去了,带着你的书。”当他们把说书人放下去时候,内中有一位说。

“现在你好到地下去了,带着你的书。”当他们把说书人放下去时候,内中有一位嘲弄地说。

前一句的“他们” 让说书人带着自己的理想逃离现世的苦难,满怀一种对已逝者的慰藉,对说书人生命得以解脱的一种宽慰。

后一句的“他们”“嘲讽”说书人的执着追求,对说书人的死无半点关切,满是鄙夷。此处的“他们”是扛手,同样是与说书人一样的底层人民。同是社会最底层的普通百姓,本应有同病相怜的惺惺相惜;即使不是同道中人,也至少会有对于生命逝去的一种同情与哀痛。但是“他们”没有,有的只是人与人之间的无情与冷漠,这的确是“沉闷时代”了无生趣的一个写照。言语中暗藏着对“沉闷时代”的愤激与批判。

五.“迁”着读,读出落寞与怅惘

“迁”为“迁移”,深刻理解文本的情感内蕴,还需学会迁移,在把握相同类别文本情感的基础上,用同样的思维方式理解新文本。

小说第一段首句说“我第一次看见说书人是在这个小城里”,第六段第三句写到“我每次到这小城里来第一个总想到他”。“第一次”“第一个”强调小城中的说书人对于“我”来说是一种精神发源地与栖息地。但如今他不在了;前文所析说书人身上还寄托着“我”的志向与“我”对侠义勇敢理想的一种追求,但如今他也不在了:“我”成了精神的流浪者与理想的破灭者。endprint

诚如《祝福》中的“我”一样,同样是知识分子形象,同样见证了小人物的死亡,同样作为时代的先锋,在时代动荡与民族危亡时期,对民族前途与国家未来深切忧患。而唯一不同的是,《祝福》中的“我”选择了逃避,而本文中的“我”选择了面对。面对现实,“我”成为精神的流浪者与理想的迷途者,无不加剧了“我”在时代转型期深深的迷惘。

六.“顾”着读,读出哀伤与荒凉

“顾”是“顾及全篇”之意。虽然品读文字需“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重局部的研读,但也不可忘整体的把握。正如汪曾祺先生所言“语言像树,树干内部汁液流转,一支摇,百支摇。语言像水,是不能切割的。一篇作品的语言,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我抬头望望前面,这个小城的城外多荒凉啊!

这个“荒凉”不仅是环境的荒凉,更是心境的荒凉。这种“荒凉”,有所在段落“十字坡”、“小商河”、“瘟癀阵”、“琼花”逝去及第九段“城隍庙”逐渐衰败象征传统文化及传统生活方式消逝的一种痛心;有所在段落“凡是回忆中我们以为好的,全是容易过去的,一逝不再来的……”的对短暂、脆弱、不可逆的美好事物逝去的感伤;更不可少的是,前文所析的,底层人民生存环境的破落和芜杂,社会世相的苍凉与冷漠,令人忧郁的现实让“我”对前途、对未来深感迷茫与焦灼,充满痛楚与哀伤。

朱光潜曾借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华兹华斯的一句话评价过师陀的作品,他说:“诗起于沉静回味得来的情绪。”也许,在初读这篇文章的时候,我们只停留于感慨说书人的命运,但沉静下来,多品读几遍,整篇文章弥漫着浓厚的“哀伤”情绪,这种情绪源于“我”对生命的思考、现实世界的关切、未来的探寻、文化的反思、文末的这句“我抬头望望前面,这个小城的城外多荒凉啊”,收束全篇,意味无穷。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同的教学艺术也许会有各自的发现和收获。但“万变不离其宗”,作为语文学科,在具体教学艺术的运用过程中,应不忘语文学科的本质,以“读”“品”文,在“贴”“涵”“追”“比”“迁”“顾”中层层剥开语言的花瓣,一览情感的真容,直达作品的旨意,叩响心灵共鸣之弦。

参考文献:

【1】张春兴.《教育心理学》【M】.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 116.

【2】寇永升,李庆莉.在专题与板块视野内考量文本的教学价值——以《说书人》教学为例【J】.语文教学通讯,2015,2:44-46.

【3】孙卓君.选文·主旨·叙事——《说书人》备课札记【J】.教育研究与评论,2014,9:74-78.

【4】丁波,亲近文本,领悟蕴涵——对阅读教学品读文字有效性的一点思考【J】:语文学刊,2014,5:111-112.

初三语文怎么学 篇8

其二,是指积累的面要广一些。对语文学习而言,必需的积累包括课内和课文学习中重要内容的积累,也包括我们补充阅读和课外阅读时对书籍、报章杂志等某些内容所做的积累。甚至可以广义地包括许许多多其他的内容,诸如影视欣赏、广告宣传、同学讨论、家庭闲聊、诗句歌词等等。凡可能和语文学习相关者,都值得我们去注目、去倾听,并有意地做一些积累。积累的面广一些,理解、分析时心中可以比照的人、事、物就会多一些,你的思路相对也会拓宽一些,联想也会丰富一些。

语文学科是一门知识性、认知性和社会综合性都很强的学科,它十分重视对观察和思维能力的训练。有一位著名的教师说过:“语文的外延和生活相等。”这种说法的本质,在于语文和生活是密切相联的。对社会现象,尤其是那些与中学生的生活有较多联系的事和物,能否做到仔细观察;对社会和生活中一些问题的思考和分析,能否做到深刻入理,都将会直接关系到你的理解、分析水平。如果把这些转移到语文学习上,毫无疑问就会直接对你的阅读理解和表达水平,产生非常深刻的影响。

中学生应该怎么学好数学 篇9

课本是学习的基础,在初中学习难度和学习强度都有所提升,初中需要学习的内容也非常多,很多学生把全部的精力都放在不停的练题之中,有些学生会认为想要考高分,看课本没用。

这是一种错误的观点,对一些重点大学学生进行对比发现,往往成绩越好的学生,看的课本时间越长。预习,并知道哪里是自己的薄弱环节,做到重点听,并且听课的过程,看看老师讲的内容哪些是自己没有发现的或是没有注意到了,并把老师课堂引申的一些内容记住,因为这些往往都是老师多年来宝贵的经验。课后的一遍需要根据课本回想起老师讲过的内容,并把课本上的知识掌握熟悉,做到不遗漏。

二、重视推导过程

这里说的推导过程主要是指,能够根据课本的最基本概念,把其他概念推导出来,这样经过自己的推导,就可以对概念或定理或推导公式有了更深刻的认识,然后只需记住最基本概念,其他定理就可以自己简单的推理出来,这样,记所有定理的时候会更熟悉,考试时候如果忘了某些定理还能过很快的推导出来。并且定理的推导过程的思想和方法很重要,这些也往往是考试的时候常见的推导和计算方法。初中知识很多,很多内容是你没有见过的,只有重视最基础的定理及其推导方法,在遇到难题的时候、没有见过的题的时候根据这些方法,就能很快的做出来。

三、摆正心态

初中升到初中,不管学习还是生活都有很大的改变,需要注意心态的调整,在数学上主要注意两点。小学的时候,你可能是班级或学校的佼佼者,学习成绩在班级名列前茅,经常是老师和同学的焦点,到初中之后,会有更多的优秀学生,如果觉得没有以前太受关注,不要气馁,也不要放弃,需要摆正心态,好好学习,不能因为别人的看法而影响到自己。坚定信念,平静心态,就能很好的应对各种困难和挫折的;初中数学如果学的不是很好,不要有阴影,因为小学数学和初中数学是有很大不同的,在学习方法上,在知识设计上,初中学习好,不代表就能学好初中数学,初中数学学不好,也不影响你在初中取得优越的成绩。

重要的是你能够摆正心态,尽快的适应到初中的学习中去,跟着老师的步伐,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四、提高兴趣、树立自信

语文课的“问题”怎么出 篇10

有这样一段话:“人之所以是人,第一是因为他提出问题,而第二则是因为他想回答问题。”可以说我们的学生没有问题,不能提出问题,那他的学习就有问题了。

这个道理我们的先人早就说得很清楚了。《礼记》有“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清朝陈宪章提出“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还有“好问则裕,自用则小”之类,不一而足。连俗语都云“学问千千万,起点在一问”,明确表明需要重视“问题”。所以语文教师要有问题意识,进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学生有了问题意识,能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而解决问题,才能真正增长智慧和才干。

从时下来看,一节好课的标准是教师设置了恰当的教学目标,始终明确这一目标对整个课堂的统领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性,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为完成预设的教学目标,语文课堂需要学生们去解决一个又一个问题,这是毋庸置疑的。不少优秀的公开课、评优课的主要课堂流程就是一连串的问题,这些问题将课堂分为几个连贯的环节,能引领学生一步步走向深入,教学效果是明显的。

二、语文课的“问题”是教师预设出来的

先从语文学习的性质开始。语文课是语文学习的主要阵地,中学生语文学习的性质通常可以界定为:“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的自觉的语文学习活动。”教师的指导,或者说课堂双主体下教师要有“平等的首席”观念,让我们的语文教师对课堂“问题”,准确地说课堂提出哪些问题开始了孜孜以求的探讨。

山东杜郎口教学模式课堂流程中,预习课,教师先分发预习学案,学生依照学案进行一系列预习;展示课,展示预习过程的成果;反馈课,教师抽取上一节课展示不理想或重难点题目,反馈偏科生及待转化生的掌握情况。其设施的关键是预习学案,学案的内容包括:预习重难点、预习方法、预习提纲、预习反馈、预习小节等。

江苏如皋的“活动单导学”,教学过程中的“活动”一般包括以下几个环节:一是自主学习,即学生根据“活动单”确定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等进行自学;二是小组合作探究,即小组合作解决自学中没能弄懂的问题;三是展示交流,展示小组合作学习的成效及存在的问题;四是点评提升,师生、生生互评,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提炼教学内容的重点、规律和解题思路、方法、技巧等,突出易错、易混、易漏的知识薄弱点。其关键是“活动单”的预设。

在教学的实际过程中,这些预习学案也好,活动单导学也罢,其实都是教师课前的一种预设,学生的学习过程就是围绕教师的预设问题展开的。我们担忧的是:这些预设的问题是不是变成了一个又一个学生解决的具体的问题,学生学习过程是不是会变成完成一个个题目;这些预设是不是符合学生心智发展的实际,真正切入并丰富了学生的经验系统;这些预设是不是“问题”的全部,还有没有其他“问题”。一句话,教师的预设是不是会主宰学生的学?

语文学习过程最大的特点是多样而复杂。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各自不同,就是各自内部构成因素的学习过程也不尽相同。比如文学作品和实用类文本阅读过程就不一样,这是多样。再比如,阅读的感知、写作或口语交际的构思就是多种因素的参与和交汇,并且个人有别,要有准确的把握,就殊为不易,此为复杂。依照建构主义和人本主义的学习理论,学习是学习者以自己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自我构建过程,是“学生自己决定如何学习”。如果教师的预设主宰了学生课堂的学习内容,学生依照教师的“问题”去学,“有目的有计划”是有了,“自觉的语文学习活动”能真正实现吗?

当然,有人要说:没有预设怎么会有高效的课堂,没有预设课堂不是就天马行空,毫无章法了吗?预设,教师不提问不是教学的虚无主义,不作为了吗?

三、语文课的“问题”是学生生长出来的

语文课堂的“问题”,实际上关系到两个层面:教(学)什么,怎么学。我要说的语文课“问题”在哪儿,主要是想理清语文课堂提出“问题”的依据在哪儿,具体的问题应该由谁主导。’

良好的教育是和学生的生活经验紧密联系的。接智就如接枝,“我们要有自己的经验做根,以这经验所发生的知识做枝,然后别的知识方才可以接得上去,别的知识方才成为我们知识的一个有机体部分”。照这个理解,语文课堂要体现学生自主、自觉地学,“问题”还得让学生依照自己的经验去提出,去体悟,去解决。

以阅读教学为例。我们强调课堂预设,教师很可能局限在某一篇课文教学范围内,把对文本的解读转换成一个个具体的问题,而忽视开发具有引发学生发现问题的普遍性问题。语文界早有有识之士撰文指出:我们许多教学杂志发表的教学实录或教学设计,大部分公开课,多是这种教师根据自己对文本的理解,提炼出几个试题式问题让学生思考讨论,并由这几个问题环环相扣,构成整个阅读教学的过程的“试题式课堂提问”型课例。这不如“读前指向性设问”和思维艰难时的“提示式点拨式设问”。以《世界上最美的坟墓》为例,不是要提出“这个坟墓为什么是最美的”这一类具体性的试题性的问题,而是要着眼于普遍性问题,引导学生进行“主体间性对话”,“从矛盾处寻找”问题,“从反常处寻找”问题,“从强调处寻找”问题,“从比喻与概念处寻找”问题,激活学生的话语因子,让“学生的阅读真正回归到主体的、主动的、完整的、富于探索性的真正的阅读”。

普遍性问题,就是能引发学生二次思考的问题。比如“从矛盾处寻找”问题,一篇文章前后或许会出现矛盾,要么是作者的疏漏,要么就是作者“匠心独运”。抓住这些矛盾去思考(即自问),引导学生在文本中寻找作者对这矛盾隐晦的暗示或明确的解释。

这样看来,语文课堂学生要解决的具体问题不应当是教师提出的,最多是在教师引导下去发现,结合自己的经验去解决;越俎代庖、拔苗助长是行不通的。教师要考虑的是提出具有普遍意义的提纲挈领的问题,启发学生从普遍问题中寻求具体问题。把握了普遍性问题,就能引导学生提出最具价值的问题,更有利于实现有创意的、生命化的阅读。

或许有人会说,没有教师借助问题对学生进行预设性的培养,怎么会有学生能够自我提出高质、高效、高妙的问题?笔者认为:预设和生成,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但是,前者仅仅是基础,是生成的基础。我们绝不能把课堂主要教学目标、主要教学内容和主要教学过程定位在这个预设上。

上一篇:语文教师教学工作总结心得下一篇:综合实践活动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