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合作医疗暂行办法

2024-08-0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农村合作医疗暂行办法(推荐8篇)

农村合作医疗暂行办法 篇1

门诊特殊病种范围等参照《诸暨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办法》的有关规定执行;下列不纳入报销范围的费用:违法乱纪、犯罪、酗酒、打架斗殴、自残自杀、交通事故、工伤、妇女生育、自购药品、家庭病床现阶段,根据市农村合作医疗办公室,凡住院当天门诊及住院期间的一切医疗费用均可报销。出院后需巩固治疗的,出院时当天带药不超过15天量,出院后的门诊(复诊)不纳入报销范围(除特殊病种门诊外);住院床位支付标准,每天最高不超过25元;一些营养制剂如人血白蛋白、脂肪乳剂需事先审批后方可使用,人血白蛋白需出具肝功能报告单;一些新药、进口药等不作特别的规定;一些特殊的材料如骨伤科用的钢板,金额超过¥10000.00元需填写特殊材料申请单;中药采取定额报销,门诊每贴10元并附费用清单(特殊病种门诊),住院每帖12元。

转院:医护人员接受合医人员时,应准确身份证填写姓名,如实填写病史如因病情需要转市外就医的,应出具转院证明到本院医教科盖章,凭证明和有关材料再到诸暨市农村合作医疗办公室核准手续,一般只转入省定点医院,每次转外地就医只可选定一家医院。合医人员在本市及省级定点医院以外医疗机构诊治的,按符合支付范围医疗费用的80%计算医疗费用报销基数。

特殊病种门诊的医疗费用:恶性肿瘤门诊放化疗尿毒症门诊肾透析;、组织器官移植后门诊抗排斥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糸统性红斑狼疮(伴有心、肺、肝、肾及神经糸统并发症之一者);、肝硬化失代偿期;、精神分裂症。

报销标准:采用起付线、超过起付线部分分段支付、最高限额额封顶的办法,每人每年累计最高给付限额为¥15000.00元,具体标准为:

1、500元及以下,不予报销;

2、501元至5000元部分报销20%;

3、5001元至10000元部分报销30%;

4、10001元至20000元部分报销40%;20001元以上部分报销50%。在一个结算内有效住院费用达到¥40000.00元以上,并且由于大病导致家庭生活特别困难者,还可申请大病救助。

报销方法:病人出院时,需开具住院发票及住院期间病人费用汇总清单;随带病历,本人身份证,合作医疗证,转院证明,各种跌伤、撞伤还需村(或学校)证明,一般每月5日、15日、25日报销,如有特殊也可随时报销。特殊病种门诊报销时,除以上有关材料外,医院必须出具医疗证明单。全年可多次报销,累加支付,请医护人员做好医疗报销解释工作。

(注:如以上与实际不符或相悖,请按照自治区、盟、旗相关规定为准

补偿范围与标准

1、门诊补偿:

(1)村卫生室及村中心卫生室就诊报销60%,每次就诊处方药费限额10元,卫生院医生临时补液处方药费限额50元。

(2)镇卫生院就诊报销40%,每次就诊各项检查费及手术费限额50元,处方药费限额100元。

(3)二级医院就诊报销30%,每次就诊各项检查费及手术费限额50元,处方药费限额200元。

(4)三级医院就诊报销20%,每次就诊各项检查费及手术费限额50元,处方药费限额200元。

(5)中药发票附上处方每贴限额1元。

(6)镇级合作医疗门诊补偿年限额5000元。

2、住院补偿

(1)报销范围:

A、药费:辅助检查:心脑电图、X光透视、拍片、化验、理疗、针灸、CT、核磁共振等各项检查费限额200元;手术费(参照国家标准,超过1000元的按1000元报销)。

B、60周岁以上老人在兴塔镇卫生院住院,治疗费和护理费每天补偿10元,限额200元。

(2)报销比例:镇卫生院报销60%;二级医院报销40%;三级医院报销30%。

3、大病补偿

(1)镇风险基金补偿:凡参加合作医疗的住院病人一次性或全年累计应报医疗费超过5000元以上分段补偿,即5001-10000元补偿65%,10001-18000元补偿70%。

镇级合作医疗住院及尿毒症门诊血透、肿瘤门诊放疗和化疗补偿年限额1.1万元。

六、不属报销范围

1、自行就医(未指定医院就医或不办理转诊单)、自购药品、公费医疗规定不能报销的药品和不符合计划生育的医疗费用;

2、门诊治疗费、出诊费、住院费、伙食费、陪客费、营养费、输血费(有家庭储血者除外,按有关规定报销)、冷暖气费、救护费、特别护理费等其他费用;

3、车祸、打架、自杀、酗酒、工伤事故和医疗事故的医疗费用;

4、矫形、整容、镶牙、假肢、脏器移植、点名手术费、会诊费等;

5、报销范围内,限额以外部分。

补偿范围:

(1)支付患者因病住院治疗费用。主要包括:住院期间发生的药品费、手术费、材料费、住院费、治疗费、化验费、检查费等。

(2)支付患者慢性病门诊治疗费用。慢性病主要指:高血压(Ⅱ期)、心脏病并发心功能不全、脑出血及脑梗塞恢复期、风湿性关节炎、慢性活动性肝炎、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及肺心病、癫痫、肝豆状核变性、失代偿期肝硬化、饮食控制无效糖尿病、慢性肾炎、帕金森氏病、系统性红斑狼疮、椎间盘突出、慢性盆腔炎及附件炎以及经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慢性病专家委员会、区管理中心组织审核的其他慢性病。恶性肿瘤放化疗、慢性肾功能不全透析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血友病、精神分裂症、器官移植抗排治疗等特大额门诊费纳入住院补偿。

患以上慢性病的参合农民,由本人申请,凭二级甲等医院诊断证明材料,经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慢性病专家委员会鉴定,报区管理中心审批后领取《慢性病就诊证》,该证每年初由区管理中心审核。

(3)支付患者因病住院时特殊检查费用。主要指CT、心脏及血管造影X线机、电子胃镜,彩色多普勒仪、高压氧舱,体外震波碎石、血液透析,器官移植等高收费医疗项目。凡需检查上述项目的患者,由就诊定点医院提出意见,本人申请,报区管理中心审批。

(4)符合生育条件到二级以上医院、定点医疗机构、定点分娩点分娩。

(5)对于农民在生产、生活学习过程中发生的意外伤害(不含不予支付的项目),无他方责任者;若有他方责任则应由他方负责。意外伤害补偿在一定范围内公示1个月以上,无异议,无举报,或调查确认后,方可兑付补偿金.(6)参和农民在门诊检查后随即住院,与当次住院密切相关的门诊检查费用纳入当次住院医药费用一并计算。在住院期间因病情需要,由经治医院提出申请,区合管中心审批后到上级医院进行检查,其发生的检查费用按在检查医院级别对应的补偿比例计算,并列入补偿范围。

(7)筹资时未出生且未随父母一起参合的新生儿在产后7天内(围产期内)因孕产妇合并症、并发症等原因引起的疾病住院而发生的医院费用。提倡即将分娩或预产期在下一的孕产妇提前为未出生的孩子缴纳参合资金。

【法规名称】 山东省德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巩固和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实施意见

【颁布机构】 山东省德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发 文 号】 德政办发〔2010〕5号

【颁布时间】 2010-1-9

【实施时间】 2010-1-9

【效力属性】 有效

【正文】 【打印预览】

山东省德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巩固和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实施意见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管委会),市政府有关部门:

为规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下简称新农合)工作的管理,完善新农合制度建设,切实保障参合农民利益,根据《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的通知》(鲁政发(2009)90号)和省卫生厅、民政厅、财政厅、农业厅《关于巩固和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实施意见》(鲁卫农卫发(2009)5号),借鉴外地经验,结合我市实际,现就巩固和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完善管理体系

(一)建立完善管理和经办体系。县级人民政府调整完善新农合管理和经办体系,所需人员由同级人民政府调剂解决,并配备到位。乡镇(街办)在现有人员编制内调剂工作人员。各级实施辖区内合作医疗基线调查、资金筹集、档案管理、审核报销、信息统计、宣传公示等工作,要配备相应的办公及交通设施,满足工作需要。

(二)落实经办体系办公经费。县、乡两级新农合经办体系办公经费(不含人员工资)依据辖区参合农民人口数核定,根据目前实际运行成本,参照外地经验做法,参合人口10万人以下的县(市、区)按照每人每年2-2.5元、10万人口以上的按照每人每年1.5-2元的标准适度掌握,纳入县级财政预算,年初拨付至县级经办体系,县级经办体系预留必要经费后按参合农民人数下拨乡镇,确保经办体系正常经费支出和有效运转。县、乡两级新农合经办体系办公经费只能用于新农合工作开支,单独设账核算,严格财务制度,确保办公经费合理使用。同时,严禁从合作医疗基金中提取工作经费,也不得增加定点医疗机构和参合农民的负担。

(三)提高定点医疗机构经办能力。乡镇级以上定点医疗机构要成立专门的新农合管理办公室,属于单位内部的职能科室,并与新农合报销窗口分设独立,负责本单位新农合政策的宣传、人员培训和医疗服务行为的监管等工作,其主要负责人可兼职,但必须配备1名专职副职和相应工作人员,具体负责新农合日常管理工作。

二、强化资金筹集管理

(一)明确参合农民范围。登记为农业户籍的本县(市、区)常住农民均可以户为单位参加新农合。农村户籍的中小学生和学龄前儿童应随家长一起参加新农合。严格审核参加新农合人员身份,严禁擅自扩大范围。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有关人员农村户口身份的确定要根据其家庭享受的计划生育政策、退伍兵安置政策和城市低保政策来界定。

(二)提高资金筹集标准。2010年新农合资金筹集额为每人每年130元。其中,中央、省财政补助每人每年70元,市财政补助每人每年5元,县(市、区)财政补助每人每年25元,农民个人缴纳以户为单位每人每年30元。2011年,新农合筹资水平提高到每人每年不低于150元,其中,各级政府的补助不低于120元。

(三)规范参合资金筹集方式。各县(市、区)在农民自愿参加的基础上,采取定时间、定地点、定金额的方式,由乡镇农税或财税部门一次性代收。不得强制收缴或延期收缴,不得减免、截留和弄虚作假,统一使用省级财政部门印制并免费提供的专用收据。

(四)严格落实财政补助资金。各级财政部门要在预算中足额安排新农合补助资金,并及时逐级审核拨付到位。

三、规范资金统筹管理模式

合作医疗基金实行“县级统筹、集中核算”的办法,坚持以大额医疗费用统筹补助为主、兼顾小额费用补助的原则使用。合作医疗基金主要用于建立住院统筹、门诊统筹和风险基金。在全市范围内统一实行“住院统筹加门诊统筹”模式。住院统筹加门诊统筹是指通过设立统筹基金分别对参合农民住院费用及在村卫生室和乡镇卫生院门诊医药费用的补偿。医药费用实行按比例补偿。(一)新农合基金按照门诊统筹基金、住院统筹基金、风险基金三种形式进行分配。门诊统筹基金(含健康体检费用等)占当年基金筹集总额的比例一般不高于35%,住院统筹基金和当年提取风险基金占当年基金筹集总额的比例一般不低于65%。(二)风险基金由县(市、区)按每年筹集合作医疗基金总数3%的比例从政府补助的资金中提取并管理。风险基金筹集数额达到所在县(市、区)年筹集资金的10%时,不再继续提取,若按规定启用后,应及时补充,保持原有规模。风险基金主要用于弥补合作医疗基金非正常超支时的临时周转。

(三)门诊治疗费用较大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等特殊病种(即门诊大病)补偿在门诊统筹基金中支出。门诊大病病种暂规定:肝硬化、恶性肿瘤(含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尿毒症、脑血栓及脑溢血后遗症、类风湿性关节炎(活动期)、股骨头坏死、器官或组织移植抗排异治疗,合并并发症的高血压、糖尿病、肺心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十二种。要严格审批门诊大病病种,完善报销手续。

四、调整完善统一补偿方案

(一)统一补偿起付线和封顶线。门诊报销不设起付线,普通门诊病种、门诊大病病种年内每人累计报销费用封顶线分别为50元、5000元。乡镇卫生院、县级医疗机构和县级以上医疗机构住院报销补偿起付线分别为50元、200元、500元。住院补偿起付线在补偿范围内费用扣减,并不予以补偿。参合农民个人当年实际获得补偿金额累计不超过50000元。

(二)统一报销补偿比例。

1.在村卫生室、乡镇卫生院普通门诊和门诊大病病种医药费用报销比例为40%。2.住院补偿比例

⑴本县(市、区)范围内乡镇卫生院(乡镇级定点医疗机构)住院医药费用50元(含50元)以下部分不予报销,50元以上部分的报销比例为65%;县级定点医疗机构住院医药费用200元(含200元)以下部分不予报销,200元以上部分的报销比例为50%。

⑵市级以上(含市级)定点医疗机构住院医药费用500元(含500元)以下部分不予报销,500元以上部分的报销比例为40%。

⑶除本县(市、区)县级、德州市市级及山东省省级定点医疗机构外的县级以上(含县级)公立医疗机构经转诊备案住院医药费用按照同级医疗机构报销比例的80%予以报销补偿。

3.大幅度提高国家基本药物补偿比例,基本药物目录内药品补偿比例提高10%。适当提高中医药服务补偿比例,中医药费用(不含中成药)补偿比例提高10%,住院患者的针灸治疗费用补偿比例为90%。

4.本县(市、区)乡镇级、县级、德州市市级、山东省级定点医疗机构住院按照原报销方案补偿比达不到20%的,保底按总医药费用减同级起付线后费用的20%报销补偿。在除本县(市、区)县级、德州市市级、山东省级定点医疗机构外的其他县级以上(含县级)公立医疗机构住院的,办理转诊备案手续且按照同级报销方案补偿比达不到15%的,保底按总医药费用减同级起付线后费用的15%报销补偿;未办理转诊备案手续的,原则上不予报销补偿,确因特殊情况造成的,可按总医药费用减同级起付线后费用的10%报销补偿。

(三)统一药品目录和诊疗报销范围。

1.各级定点医疗机构要严格执行《山东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报销药物目录》,未纳入《报销药物目录》范围内的药品不予报销。要认真执行《山东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诊疗项目目录》,非疾病治疗项目、非精神病发作期导致的自杀自残、居家生活或自家农田劳动中非自身原因导致外伤等造成的医药费用不予报销。2.新农合基金只能用于参合农民的医药费用补偿,应由政府另行安排资金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不应纳入新农合补偿范围。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涉及的病种(如: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等)应先执行专项补助,剩余部分中的医药费用再按新农合规定给予补偿。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不得擅自提高特殊人群的补偿比例。3.对于新农合筹资缴费期后至下一个筹资缴费期之间新生儿发生的医疗费用,其母亲参合的可用其母亲的姓名享受新农合补偿政策。4.到参合县(市、区)外乡、村级医疗机构及德州市外非县级以上(含县级)公立医疗机构就诊的医药费用不予报销。5.严格界定以下诊疗服务行为:参合农民在参合内住院而跨继续治疗的,执行住院参合内的报销规定;当年未参合住院,而跨参合继续治疗的,其跨的住院费用按参合的规定报销;已经收治住院的参合农民因本院技术条件所限,不能为病人做相应检查,首诊医院安排患者到具备条件的医院进行检查的,其检查费用不得纳入报销范畴。

(四)统一就诊报销方式

1.就诊程序。参合农民在参合县(市、区)区域内定点医疗机构就诊或直接到市级定点医疗机构、协议直报的省级定点医疗机构就诊实行“一证通”,一律取消转诊手续。到参合县(市、区)外其他县级以上(含县级)公立医疗机构就诊前,应先取得参合县(市、区)内首诊医疗机构同意,报经县级合作医疗管理办公室批准备案。参合农民工在务工地及参合农民外出突发疾病住院治疗的,需在入院一周内告知参合地县(市、区)合作医疗办公室备案。2.就诊手续。参合患者持《合作医疗证》、《身份证》或《户口簿》到定点医疗机构就诊,德州市辖区内定点医疗机构及协议直报的省级定点医疗机构医生接诊前必需要查验“两证”核实患者身份。3报销手续。在德州市及参合县(市、区)内定点医疗机构就诊的,患者或家属凭《合作医疗证》、《身份证》或《户口簿》当场兑付报销费用,报销费用由定点医疗机构按规定垫付,经审核后由县(市、区)合作医疗管理办公室于下月底前,全额拨付至定点医疗机构。在其他医疗机构就诊的,患者或家属凭其《合作医疗证》、《身份证》或《户口簿》、医院住院收费发票、费用汇总清单或一日清单、出院小结、转诊证明等材料回参合地县级合作医疗管理办公室报销补偿。长期居住在本县(市、区)区域外人员在外就医的,需提供长期居住地村(居)委会或工作单位证明和参合地村(居)委会出具的外出证明材料;外地打工者需提供打工单位和参合地村(居)委会出具的外出打工证明材料。

参合农民同时参加商业医疗保险,由保险公司先行赔付的,持保险公司出具的参保证明、赔付单据原件和加盖保险公司公章的住院相关单据及材料复印件到县(市、区)合作医疗管理办公室按实际住院医药费用报销。

其他政策规定费用优惠的医疗项目,应先执行优惠政策,再对符合合作医疗补偿范围的医疗费用按规定给予补偿,合计补助数不得超过其实际住院费用。

(五)规范开展二次补偿。原则上当年筹集的合作医疗统筹基金结余不得超过15%(含提取的风险基金),累计结余不得超过25%(含提取的风险基金)。县(市、区)当年基金结余或历年基金累计结余较多的不得挪做他用,可由县(市、区)合作医疗管理办公室对当年所有得到住院补偿的参合农民所发生的费用给予一定比例的二次补偿。二次补偿应安排在下一1月份集中完成,在严格测算的基础上制定好补偿方案,报市合作医疗管理办公室同意后实施。

农村合作医疗暂行办法 篇2

第一条为深入贯彻落实建设创新型云南行动计划, 把发展科技型农村经济合作组织作为推进农村科技工作的重要手段和有效平台,推进农村科技进步与创新,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农村繁荣,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的科技型农村经济合作组织是指在本省行政区域内从事种养殖业、农产品加工和种子种苗、农药、兽药、肥料、农机以及民族特色产品、地方特色产品等科技开发与应用推广的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农村经济合作组织。

第三条云南省科学技术厅(以下简称“省科技厅”) 负责云南省科技型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认定和管理工作。

第二章申报认定条件

第四条申报认定条件

(一)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已经在本省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或民政部门登记注册。

(二)具有一定经济基础和产业规模,经济效益良好,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年度总收入不低于200万元;不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农村经济合作组织须科技服务业绩显著, 会员年度总收入不低于200万元。

(三)对当地农民增收具有较大带动作用。通过建立可靠、紧密、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拥有会员50户以上,农户年度人均纯收入增长15%以上。

(四)具有明确的发展规划、 建设目标和科技工作计划,并具备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运行机制。 在农业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推广、示范、服务方面业绩突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农村经济合作组织优先认定。

(五)组织负责人科技意识强,注重科技创新,服务意识强。 组织负责人为科技特派员、科技辅导员的,其所在组织优先认定。

(六)管理规范、信誉良好。 内部章程、财务管理、民主监督、 民主决策等规章制度健全规范。

第三章申报认定程序

第五条凡符合上述申报认定条件的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均可申报。申报认定的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应提供以下书面材料:

(一)《云南省科技型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申报书》。

(二)登记注册证明:民政部门核发的登记证明复印件或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发的单位法人营业执照副本或复印件;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农村专业技术协会,还需提供其相关经营机构的单位法人营业执照副本或复印件。

(三)农村经济合作组织近两年财务报告;不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农村经济合作组织提供服务业绩及相关证明。

(四)组织章程、技术、财务管理制度和与农户签订合同文本复印件。

第六条各州(市)科技局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科技型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初审推荐。申请、认定材料由推荐部门初审同意后,一式六份统一报送省科技厅。

第七条省科技厅受理材料后,委托中介机构,对申请单位的申报材料,按本办法规定的申报、认定条件进行审核,提出推荐意见。经省科技厅业务主管部门审核、专家组评审、省科技厅厅长办公会审定通过后,由省科技厅行文,对认定结果予以公示,公示期为30个工作日,公示无异议的,正式授牌。

第四章扶持措施

第八条对于已认定的云南省科技型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省科技厅给予5万元至10万元项目经费支持,主要用于该组织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试验、示范、推广等。 发展业绩突出的云南省科技型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可以申请省科技厅的滚动支持。

第九条云南省科技型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可以申报省科技厅科技计划项目,由州(市)科技局负责本行政区域内项目的组织申报。

第五章组织管理

第十条省科技厅常年受理申报,每年组织一次评审认定。根据申报、认定条件的要求,按规定程序受理申报、组织评审,以专家组评审意见为重要依据,择优认定。

第十一条获认定的云南省科技型农村经济合作组织,与省科技厅签订云南省科技型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建设发展任务书。

第十二条各州(市)科技局负责本行政区域内云南省科技型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管理工作。

第十三条获认定的云南省科技型农村经济合作组织,每年11月底前,向省科技厅提交经州(市)科技局审核的本年度执行情况报告。

第十四条省科技厅对云南省科技型农村经济合作组织每两年进行定期考核,对于考核不合格的, 经核实,取消称号,公告并收回授牌。连续3次考核通过的农村经济合作组织,除发生重大情况外,以后将不再考核。

符合下列情况之一的视为考核不合格:

(一)年度总收入、服务业绩、 带动农户数量等指标严重下滑的;

(二)在经营运行中发生重大质量问题或其它信用问题的;

(三)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已经解散、注销的。

第十五条主营业务范围有较大变更或发生合并、分立、迁移等情况的云南省科技型农村经济合作组织需重新申报。

第十六条加强经费管理。 对省科技厅支持的云南省科技型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经费实行专款专用,按《云南省科技计划项目经费管理实施细则》的规定进行管理。

第六章附则

第十七条本办法由省科技厅负责解释。

第十八条本办法自2009年5月22日起施行

农村合作医疗暂行办法 篇3

第一条 为分散高额医疗费用风险,减轻个人负担,根据国家和自治区有关规定,按照《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同城化发展推进方案的通知》(桂政办发〔2013〕39号)的要求,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参加北部湾经济区各市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人员(含退休人员),必须同时参加职工大额医疗费用统筹(以下简称大额医疗费用统筹)。

第三条 北部湾经济区各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主管大额医疗费用统筹工作,负责大额医疗费用统筹的组织实施和监督检查。各市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是大额医疗费用统筹的承办机构,负责大额医疗费用统筹费的筹集、管理和使用。

第四条 大额医疗费用统筹费按照以收定支、收支平衡的原则筹集,筹集标准为每人每年90元;大额医疗费用统筹费原则上由用人单位或个人缴纳。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适时调整缴费标准、待遇支付标准等。

第五条 大额医疗费用统筹费缴纳办法。

(一)有用人单位的参保人员(包括退休人员),其当年度大额医疗费用统筹费应当由用人单位在缴纳当年第1个月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费的同时,统一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一次性缴纳。

(二)没有用人单位的其他参保人员(包括灵活就业人员、没有用人单位的退休人员),其当年度大额医疗费用统筹费由个人在每年1月份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一次性缴纳。不能按时缴费的,可按《关于印发广西北部湾经济区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暂行办法的通知》(桂人社发〔2014〕6号)第三十九条第(七)项规定执行。

(三)新参保单位及个人在参保首月一次性缴纳当年度大额医疗费用统筹费。

第六条 用人单位或个人按规定足额缴纳大额医疗费用统筹费后,方可享受大额医疗费用统筹待遇。年内用人单位或参保人员停止、退出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大额医疗费用统筹费不予退还,同时停止享受大额医疗费用统筹待遇;年内在同一统筹地区续保的,不再加收当年大额医疗费用统筹费,可继续享受大额医疗费用统筹待遇。参保关系转移的,大额医疗费用统筹费不予退还,停止享受大额医疗费用统筹待遇,按新参保地有关规定参加大额医疗费用统筹。

第七条 大额医疗费用统筹待遇。

(一)职工大额医疗费用统筹与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相衔接,职工大额医疗费用支付范围、支付比例与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支付范围、支付比例一致。当年参保人员因病治疗发生超过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最高支付限额以上、符合统筹基金支付的费用由大额医疗费用统筹支付,大额医疗费用统筹年度最高支付限额为50万元。

(二)大额医疗费用统筹资金当年有结余的,可对当年参保个人自付过重的医疗费用进行再次报销,再次报销起付标准和报销比例由统筹地区根据收支结余情况另行制定。

第八条 大额医疗费用统筹的结算年度与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结算年度一致。

第九条 参保人员当年住院治疗属于大额医疗费用统筹资金支付的费用,由定点医疗机构直接结算,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按服务协议拨付给定点医疗机构。

第十条 经批准转诊转院、异地安置、外出在统筹地区外发生符合大额医疗费用统筹资金支付的医疗费用由个人垫付,治疗终结后,垫付人持有效医疗发票、汇总明细清单、疾病诊断证明书、病历本(出院记录等)、个人身份证、社会保障卡,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申报办理审核手续;对审核确定符合大额医疗费用统筹资金支付范围的医疗费给予报销。

第十一条 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在大额医疗费用统筹资金支付工作结束后,及时向社会公布当年收支结算情况。当年大额医疗费用统筹资金如有结余,结转下年度使用;当年大额医疗费用统筹资金如有超支,从历年大额医疗费用统筹资金滚存结余中支付,不足支付的部分,从下年度大额医疗费用统筹资金中解决。

第十二条 大额医疗费用统筹资金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与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分开核算,专款专用,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挤占、挪用。各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财政局依法对大额医疗费用统筹资金的收支、管理进行监督,审计部门负责对大额医疗费用收支情况进行审计。

第十三条 大额医疗费用统筹的业务管理,参照广西北部湾经济区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相关业务管理执行。

第十四条 中区直驻邕单位按照本办法规定执行。

第十五条 本办法从2015年1月1日起实施。

本办法由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负责解释。

农村合作医疗暂行办法 篇4

监督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引导和规范农村资金互助合作组织行为,保护社员、农村资金互助组织合法权益,改善农村金融服务,防范金融风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服务“三农”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417号)以及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入推进农村改革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的意见》(川委发20141号)精神,依据《四川省试点农村资金互助合作组织监督管理暂行办法》,根据我县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ⅩⅩ县范围内的试点农村资金合作组织适用本办法。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试点农村资金互助合作组织(简称合作组织)本组织是指,由农民专业合作社(或农民专业合作联合社,统称专业合作社)及其成员自愿出资发起,限在本组织社员范围内开展资金服务,获得地方金融监管机构注册认可并接受其监督管理的新型农村合作金融组织。

本办法所称社员是指,承认本组织章程,自愿向本组织出资,符合本办法规定并经本组织认可的自然人或法人。

本办法所称地方金融监管机构(简称监管机构)是指,县金融办。第三条 资金合作组织为合作制法人,拥有法人财产权。本组织及其社员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侵犯。

资金合作组织以其拥有的法人财产对债务承担责任。资金合作组织及其社员应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公德良序。

第四条 资金合作组织的宗旨是服务社员,为社员提供充分、便捷的资金服务,帮助全体社员及专业合作社实现更大的经济利益。资金合作组织自身力求实现保本、微利、可持续,不谋求经济利益最大化。

资金合作组织活动遵循以下原则:

(一)入股自愿,退股自由;

(二)社员管理。服务社员;

(三)责任共担,利益共享;

(四)审慎经营,渐进发展;

(五)信息公开,接受监督。

第十五条 社员是资金合作组织的主体。社员间无论自然人或法人、出资额多少、在本组织机构中是否任职及职务高低,平等地享有权利,承担义务。社员间行使权利不得侵害其他社员的正当利益。

社员以其社员账户内记载的出资额和公积金份额(合计称股金)为限承担资金合作组织亏损。

鼓励资金合作组织在不失公平的前提下,通过制度性安排对经济困难但诚实守信的社员给予帮扶;鼓励资金合作组织采取多种措施引导一般社员(非管理层社员)积极参与管理和监督。

第六条 监督机构以促进资金合作组织规范运行、社员能合法权益有效保障、金融风险可控、经济发展受益为监管目标,贯彻内部制约与外部监督相结合,严格监管与引导扶助相统一、监督者接受监督的监管理念,持续强化资金合作组织风险意识、自律意识、湿度发展意识,持续增强监管机构的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加强监管能力建设。

第二章

设立与注册

第七条 资金合作组织由专业合作社及该社社员自愿出资共同发起设立。该专业合作社为发起社,发起社及参与发起的该社成员统称为发起人。

发起社应向本社成员提示设立资金合作组织的全部风险,不得以固定回报招揽股金;应提醒本社社员评估风险,自主决定是否出资。

第八条 资金合作组织发起筹建和设立注册程序:

(一)发起人作出发起承诺,签订发起人协议,一致通过章程草案,通过拟任管理层人员名单,成立筹备组;筹备组代表发起人作为申请人,向所在县监管机构提出筹备申请;

(二)监管机构在会商有关方面的基础上,对申请所涉及事项进行真实性、合规性及该试点的代表性、可行性进行核实、审查;对综合条件基本具备的,反馈同意筹建意见。

(三)申请人根据监管机构同意意见完善筹建方案,开展筹建工作;监管机构给予必要指导并聘请会计师事务所对发起社2年财务状况进行审计;召开设立大会,一致通过章程,通过主要管理制度、管理层人员名单及其他重要事项;与托管银行签订托管协议,提出监管注册申请。

(四)监管机构审查后出具同意监管注册文件,颁予农村合作金融组织监管注册证书;申请人工商登记。

第九条 设立资金互助组织应符合以下条件

(一)发起人不少于50名,不超过250名,特别情况下不超过350名;注册资本金不低于50万元,不超过700万元;

(二)章程符合本办法规定并经发起人一致同意;

(三)主要管理制度、发展规划符合本办法规定;

(四)管理层人员具备任职资格条件;

(五)营业场所符合规定要求;

(六)与托管银行签署托管协议。第十条 发起社应当具备以下资格条件:

(一)依法工商登记,持续经营3年以上,未发生侵害成员权益事项,法人治理规范;

(二)最近2年持续盈利。资本净额不低于拟设立资金 合作组织注册资本额,净资产占全部资产20%以上;

(三)理事会成员无侵害本社成员权益行为,无违法经营记录,无不良信用记录;

其他发起人资格条件:

(一)达到成为合作社成员的法定条件;

(二)成为发起社成员时间达到规定的期限,且与发起社处于同一县域范围。

其中,法人发起人还应具备以下资格条件:

(一)最近12个月与发起社或发起社成员有不少于3次的真实交易;

(二)上实现盈利;

(三)净资产占全部资产10%以上。第十一条 设立时的注册资本来源限于:

(一)发起人出资;

(二)政府财政注入资本金;

(三)社会捐赠。

发起人限以货币方式出资。发起社出资额不得低于资金合作组织股金总额的10%,且为本组织最大出资人。其他单个社员出资额不得超过资金合作组织股金总额的10%;出资额超过股金总额5%的,应承诺2年内不退股。

第三章 社员及股金管理

第十二条 资金合作组织社员享有以下权利

(一)退股权。包括退回股金和退回全部股金(退社)

(二)收益权。包括享受组织提供的各项金融服务,分享本组织盈余

(三)知情权。包括查阅本办法规定应该向社员披露的信息资料。了解有关情况,咨询有关问题。

(四)参与管理权。包括参加社员大会,并对本组织管理实务、经营事务享有发言权、表决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五)投诉举报权。包括向本组织监事会、监管机构或其他信任的合作组织进行投诉和举报。

第十三条 资金合作组织社员承担下列义务:

(一)分担亏损义务。以其股金为限分担本组织亏损;

(二)偿还本息、支付担保费义务。按期足额偿还本组织贷款本息,支付本组织为其提供担保的费用;

(三)提供信息义务。按本组织管理制度、业务制度要求如实反映、填报相关信息;

(四)接受管理义务。遵守本组织章程,执行本组织制度规章,落实本组织各项决议;

(五)协助调查义务。监管机构、本组织监事会依照本办法及章程就涉嫌违规的人员、事项开展调查,要求配合时据实说明情况,提供相关线索。

第十四条

退股权是社员的终极权利,对资金合作组织经营与存续影响重大。资金合作组织应予尊重,切实保障;社员应慎重行使,符合规定。

资金合作组织章程、相关制度及措施不得设定比本办法及相关规定更严的条件限制社员退股。资金合作组织应按规定设立“退股时间窗”办理社员退股;应考量退股因素开展经营管理,合理安排资金使用。

社员退股不应逃避分担当亏损的责任,应按规定保留一部分股金在本组织内,待本财务决算后根据盈亏状况再行结算。不得以股金充抵对本组织或本组织其他社员债务的方式强行退股。

鼓励拟退股社员通过与本组织协商退股计划、向其他社员转让等方式退股,减轻对本组织经营管理的负面影响。

股金全部退出的,社员身份终止,基于社员身份的一切权利和义务同时终止。

第十五条

资金合作组织可按规定增资和吸收新社员。第十六条 应杜绝股金时入时出的“存款化”现象。不得以固定回报招徕资金入股;退股社员两年内不得加入本组织;部分退股的,两年内不得接受其增资。

第四章 组织机构

第十七条

资金合作组织机构包括权力机构、执行机构、监督机构经营班子。

社员大会、社员代表大会为本组织权力机构,赋予执行机构、监督机构权力和职责,选举产生其成员。权力机构决定资金合作组织的章程和修改、基本管理制度的建立与完善、重大资产购置、重要业务创新、财务收支决算等事项。

理事会为执行机构,负责执行权力机构通过的决议和决定等。监事会为监督机构,负责对执行的监督、执行机构的监督和执行机构拟聘用的经营班子及其行为的监督。

第十八条 社员大会由全体上万元组成,社员代表大会由全体社员选举产生的社员代表组成。社员代表大会在社员大会闭会期间行使社员大会全部或部分职权。

社员大会(社员代表大会)行使职权一表决方式进行。由参加会议的社员(社员代表)表决权总数过半数通过;作出修改章程或资金合作组织合并、分立、解散和清算的决议以表决权总数三分之二(含)以上通过。章程可以对通过票数作更高的规定。

社员大会(社员代表大会)实行一人一票制,出席人数应当达到社员(社员代表)总数的三分之二(含)以上。

社员不超过120人的,不设社员代表大会;社员超过200人的,应当设社员代表大会。设社员代表大会的,社员代表至少应有40人,最多不超过200人。

第十九条

理事会由理事长、理事组成,监事会由监事长、监事组成。理事长是本组织法定代表人。

理事会、监事会以会议表决方式作出决议、决定,一人一票,过半数通过。经营班子实行经理负责制。理事会、监事会、经营班子合称资金合作组织管理层。管理层人数可根据本组织规模变化调整,但理事会不得少于5人,监事会不得少于3人,理事长、监事长应当专职。

管理层任职资格需经核准;行为严重失范的,已核准的任职资格可以被取消。

第二十条 监事会成员不得由理事会成员、经营班子成员担任,应有一定比例的出资额在所在社员出资额中位数以下的社员。

监事长、监事履行职责要求配合时,包括理事长、理事、经理等在内的工作人员、社员不得拒绝和阻碍。

第五章 经营管理

第二十一条

资金合作组织经营管理的基本要求是依法合规,基本目标是保本微利、风险可控,最高目标是充分、便捷地满足全体社员的融资需求。

第二十二条

资金合作组织经营管理内容包括:社员与股金管理。资金筹措管理,资金运用管理,风险管理,信贷管理,财务管理,现金管理,薪酬管理,组织与业务发展规划等。

第二十三条

资金合作组织业务范围:

(一)向社员发放贷款;

(二)为社员从银行融资提供担保;

(三)从银行融入资金;

(四)经核准吸收社员存款;

(五)购买国债;

(六)经监管机构核准的其他业务。第二十四条

严禁以下行为:

(一)超出社员范围吸收存款、发放贷款、提供担保;

(二)超出本组织所在县域吸收股金,开展业务;

(三)以固定回报招揽股金;

(四)未经监管机构核准、未经社员大会(社员代表大会)同意吸收新社员、增资;

(五)未经监管机构核准、未经社员大会(社员代表大会)同意开展吸收社员存款业务;

(六)在托管银行以外以非实名、公款私存、小金库等方式开设其他账户,从事帐外经营;

(七)同一人担任会计、出纳。第二十五条 经营管理应遵守以下规则:

(一)不得对外投资;

(二)存贷款利率不得违反中国人民银行利率政策;

(三)单一社员贷款余额不得超过股金总额的15%,不得超过该社员股金的10倍;

(四)单一社员担保额不得超过股金总额的20%,不得超过该社员股金的15倍;

(五)同笔贷款展期不得超过1次;

(六)同一借款人归还贷款前,原则上不得发放第二笔贷款;

(七)不得向多个借款人发放多头贷款用于同一项目。第二十六条

资金合作组织资金应全额托管。资金合作组织应当选择当地一家银行(包括农村信用社,下同)签署资金托管协议,向托管银行提交社员名册,全部自己女王来接受托管银行监督。

第二十七条

资金合作组织应始终坚持规模适度、渐进发展原则,力戒冒进。组织开展、业务拓展,应与本组织的自律能力、风控能力、经营能力及社员的风险承受能力相适应,不得超越监管机构依据风控能力所核准的组织与业务拓展范围。

自设立之日起一年后,经监管机构核准同意,可从事存款业务。

第二十八条

按照小额、分散、短期、逐步积累信用的原则发放贷款、提供担保,遵循信用良好社员优先、自然人社员优先、一般社员优先的原则。

贷款、担保管理制度应对期限、额度、利率(费率)等作出规定;对超过一定期限或超过一定额度的贷款(担保)、管理层社员贷款(担保)及法人社员贷款(担保),应提供特别的审查、信息披露和后续管理要求。

第二十九条

资金合作组织是风险防范、处置责任主体。应加强流动性风险、信用风险、市场风险、道德风险、库存现金风险等各类风险的日常防控和定期排查,建立健全风险防控体系,加强风险管理。

应制定重大突发事件应急预案。重大突发事件发生后,资金合作组织主要负责人必须第一时间赶赴现场,指挥现场处置,并及时向所在乡镇政府、县监管机构报告(2小时电话报告、6小时内书面报告)。发生集中退股、存款挤兑等流动性风险,可向监管机构申请借用政府风险救助基金。借用风险救助基金应支付使用费。

应加强现金管理,防范操作人员道德风险和不测案件发生、应充分借助银行现有支付系统进行资金划转和非现金结算,现金提取须经理事长(经理)签字。应在当天或次日存入收回现金,备付金不应超过10000元,2000元以上收支应通过银行转账。

第三十条

资金合作组织管理层及其他工作人员薪酬由社员大会(社员代表大会)审议决定。监事长薪酬不低于理事长80%,建立薪酬延期支付制度。

第三十一条

资金合作组织结合国家关于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会计制度有光规定,执行国家有关金融企业财务制度和会计准则,合理设置款及科目和法定会计账册进行会计核算。

第三十二条

资金合作组织须提取风险准备金。风险准备金根据年末贷款余额、在保余额及贷款资产、所担保的贷款资产质量形态按一定标准提取。资金合作组织成立之初,按股金总额*2%的标准预提风险准备金,年末再按标准进行调整。

风险准备金可用于呆坏张的核销。呆坏张的认定和核销需经社员大会(社员代表大会)设疑通过。

第三十三条 资金合作组织受益总额口粗相关成本后为当年盈余。当年盈余用于弥补亏损、提取风险准备金、提取盈余公积金后为社员可分配盈余。

可分配盈余以社员账户中记载的出资额和公积金份额,按比例分配给社员。

第六章 信息披露

第三十四条

信息披露是资金合作组织对社员、监管机构持续负有的基本义务。

资金合作组织应当满足社员、监管机构基于维护合法权益和履行监管职责所需的正当关切,就社员、股金、资产、负债、权益、风险等发面的现状和变动,有关规定制度,重要经营管理行为以及拟采取的重要举措,可能对上述方面产生重大改变及重大影响的事件等进行的信息披露。

第三十五条

信息披露应真实、准确、完整和及时。理事长对本组织信息披露负法律责任,涉及相关工作负责人、具体工作人员对本组织信息披露负直接领导责任和直接责任。监事长对本组织的信息披露负有监督责任。应在营业场所、办公场所设置信息披露的专门区域。

第三十六条

资金合作组织向监管机构披露的信息,应内容一致向本组织社员披露。认为不宜或暂时不宜向社员披露的,应在向监管机构提交的披露文件中予以特别注明,并说明理由及向社员披露的时间。

资金合作组织向监管机构提交的信息披露文件,应同时抄送本组织监事会。各监事应及时阅知,发现有严重失实或重大遗漏的,监事长应提请理事长更正,更正后的文件应在前文件签发后15日内向监管机构提交。逾期未提交的,监事长应向监管机构报告。

应在营业场所显著公示本组织监事会受理投诉、举报电话及属地县监管机构监督电话。

第三十七条

披露信息涉及社员隐私的,信息披露方、使用方有责任保守相关社员隐私。

下列社员信息,应向全体社员披露

(一)全体社员基本信息。包括社员姓名(名称)、身份证号码(组织机构代码证)、户籍地(注册地)、社员身份取得时间、出资额、取得发起社成员身份时间等内容;

(二)管理层社员贷款、担保信息;

(三)法人社员贷款、担保信息;

(四)额度超过一定标准、按规定应予披露的自然人社员贷款担保信息。

第三十八条

社员有权就资金合作组织重大资产变动、管理层社员贷款(担保)、法人社员贷款(担保)、大额贷款(担保)等有可能影响全体社员权益的事项进行持续跟踪,要求资金合作组织予以持续信息披露。有充分怀疑理由的,可向本组织监事会、监管机构举报,请求进行专题调查。

第三十九条

监管机构有权就特定问题要求资金合作组织向其作专题信息披露;在履行必要手续后,有权就特定问题进行如资金合作组织办公营业场所进行现场检查。

第四十条

本办法及相关制度对信息披露有特别要求的,从其规定。

第七章 外部监管

第四十一条

试点县人民政府是辖区内资金合作组织监督管理和风险防范处置的第一行政责任主体,按属地管理原则对辖内资金合作组织金融风险和金融稳定负总责,建立风险救助基金,领导辖内金融风险处置工作。

试点县监管机构是资金合作组织的直接监管机构,在县人民政府和上级监管部门的领导下,具体负责本辖区内资金合作组织的监督管理和风险处置牵头协调。监督管理及风险处置中的重大情况应及时向县政府及上级监管机构报告。

第四十二条

资金合作组织所在乡镇政府、托管银行负有协管责任。发现资金合作组织由违反本办法第二十四、二十五条规定情形或有违反嫌疑的,应及时向县监管部门通报。

出现集中退股、存款挤兑时,资金合作组织所在乡镇应及时参与现场处置,在县(市、区)政府统一领导下做好维稳工作。

托管银行对资金合作组织不符合本办法规定的支付要求,应当止付并报告县(市、区)监管机构;定期向监管机构报告该组织资金往来情况;配合监管机构对资金往来账目开展调查。

监管机构应与资金合作组织所在乡镇政府、托管银行加强沟通,并及时通报有关监管政策、监管信息。

第四十三条 监管机构职责:

(一)牵头处置资金合作组织金融风险

(二)发现并督促资金合作组织消除风险隐患;

(三)发现和纠正侵害社员合法权益行为及其他违法违规行为;

(四)维护资金合作组织合法权益,支持其规范发展。第四十四条 监督管理、风险防范重点

(一)超出社员范围吸收存款、发放贷款、提供担保;

(二)以固定回报吸收股金,违规吸收新社员、增资;

(三)帐外经营;

(四)流动性风险、重大信贷风险;

(五)管理层社员、法人社员侵占一般社员、自然人社员合法权益行为;

(六)不按规定披露信息。

第四十五条

监管机构应当加强资金合作组织信息资料收集和风险监测分析,建立资金合作组织业务监管系统,建立定期统计报告制度和风险及时预警制度。

资金合作组织应按月、季、定期向监管机构报送本组织开展相关情况,重要情况及时报告。

县监管机构应设立监督电话,及时受理社员及其他方面对资金合作组织及工作人员的举报。应及时处理资金合作组织监事的情况报告。对实行举报,应在核实情况的基础上向举报人反馈,并报省、市(州)监管机构。

第四十六条

建立政府风险救助基金管理制度以及资金合作组织退股备付金率、存款备付金率管理制度,引导和支持资金合作组织加强流动性风险的防范和处置,合理安排资金使用。

第四十七条

监管机构应建立科学反映资金合作组织经营能力、自律能力、风险管控能力的测评指标体系,建立资金合作组织风控能力评级制度和与风控能力挂钩的组织与业务拓展核准制度,引导和支持资金合作组织规范发展。

第四十八条

监管机构根据监管需要,可对资金合作组织采取采取下列措施进行现场检查,资金合作组织应当配合:

(一)进入资金合作组织营业场所、办公场所进行检查;

(二)询问有关工作和社员;

(三)查阅、复制有关文件、资料(包括有关会议原始记录、财务账本等),对有可能被转移、隐匿、毁损的文件、资料予以封存;

(四)检查计算机、管理业务数据系统。

现场检查须经县级以上监管机构负责人批准。现场检查时,检察人员不得少于2人,并应向资金合作组织出示检查通知书和相关证件。

第四十九条

监管机构可视情况采取以下制裁或限制性措施:

(一)对资金合作组织采取的措施:发出警示函,责令限期整改,责令对相关人员给予处分、调离岗位,暂停发展新业务,风控能力评价等级降级,停业整顿,注销监管注册证书并提请工商部门吊销营业执照等。

(二)对资金合作组织管理层人员采取的措施:诫勉谈话,责令书面检查,取消一定期限乃至终身任职资格,移交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等。

(三)对资金合作组织一般工作人员采取的措施:责令管理层予以批评,予以处分,调离岗位,移交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等。

第五十条 监管机构应依法依规履行职责,不得侵害当事人合法权益。应制定相关规章制度,规范监督管理行为。由违纪违法以致犯罪行为的,依法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第八章 解散和清算

第五十一条

资金合作组织合并,应当自合并决议做出之日起10日通知债权人。合并各方的债权、债券应当由合并后存续或者新设的机构承销。

第五十二条

资金合作组织分立。其财产作相应的分割,并应当自分立决议做出之日起10日内通知债权人,但在分立前与债权人就债务清偿达成书面协议另有约定的除外。

第五十三条 资金合作组织因以下原因解散:

(一)章程规定的解散事由出现;

(二)社员大会(社员代表大会)决议解散;

(三)因合并或者分立需要解散;

(四)依法被吊销营业执照。

因前款第一项、第二项、第四项原因解散的,应当在解散事由出现之日起15日内由社员大会推举成员组成清算组,开始解散清算。逾期不能组成清算组的,社员、债权人可向监管机构或人民法院申请指定社员组成清算组进行清算。

第五十四条 清算组自成立之日起接管资金合作组织,负责处理与清算有关未了结业务,清理财产和债权、债务,分配清偿债务后的剩余财产,代表资金合作组织参加诉讼、仲裁或者其他法律事宜。

第五十五条 清算组负责制定包括清偿资金合作组织员工工资及社会保险费用、清偿所欠税款和去其他各项债务,以及分配剩余财产在内的清算方案,经社员大会通过后实施。

第五十六条 清算组成员应当忠于职守,依法履行清算义务,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大给资金合作组织社员及债权人造成的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第五十七条 资金合作组织解散的,应向监管机构缴回监管注册证书,及时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注销登记并予以公告。

第九章 附 则

农村合作医疗暂行办法 篇5

一、必答题(50道)

1.《个人贷款管理暂行办法》制定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答案:《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等法律法规。

2.请问《个人贷款管理暂行办法》的立法目的是什么? 答案:主要是为规范银行业金融机构个人贷款业务行为,加强个人贷款业务审慎经营管理,促进个人贷款业务健康发展。

3.请问《个人贷款管理暂行办法》所称的个人贷款是指什么?

答案:《个人贷款管理暂行办法》所称个人贷款,是指贷款人向符合条件的自然人发放的用于个人消费、生产经营等用途的本外币贷款。

4.请问《个人贷款管理暂行办法》中个人贷款应当遵循哪些原则?

答案: 个人贷款应当遵循依法合规、审慎经营、平等自愿、公平诚信的原则。

5.请问《个人贷款管理暂行办法》在建立个人贷款管理机制方面向贷款人提出怎样的要求?

答案:贷款人应建立有效地个人贷款全流程管理机制,制定贷款管理制度及每一贷款品种的操作规程,明确相应贷款对象和

范围,实施差别风险管理,建立贷款各操作环节的考核和问责机制。

6.请问《个人贷款管理暂行办法》在个人贷款用途方面有何规定?

答案:要求个人贷款用途应符合法律法规规定和国家有关政策,贷款人不得发放无指定用途的个人贷款。

7.请问《个人贷款管理暂行办法》中贷款人应建立借款人合理的收入偿债比例控制机制,结合借款人的哪些因素,合理确定贷款金额和期限,控制借款人每期还款额不超过其还款能力。

答案:结合借款人收入、负债、支出、贷款用途、担保情况等因素。

8.请问《个人贷款管理暂行办法》对于个人提交贷款申请是如何规定的?

答案:贷款人应要求借款人以书面形式提出个人贷款申请,并要求借款人提供能够证明其符合贷款条件的相关资料。

9.请问《个人贷款管理暂行办法》中贷款调查有哪些途径和方法?

答案:贷款调查应以实地调查为主、间接调查为辅,采取现场核实、电话查问以及信息咨询等途径和方法。

10.请问《个人贷款管理暂行办法》中贷款审查环节应对贷款调查内容的哪些方面进行全面审查?

答案:合法性、合理性、准确性。

11.《个人贷款管理暂行办法》中规定,在贷款审查环节,贷款人对贷款调查内容的合法性、合理性、准确性进行全面审查,应重点关注哪些情况?

答案:应重点关注贷款审查调查人的尽职情况和借款人的偿还能力、诚信状况、担保情况、抵(质)押比率、风险程度等。

12.请问《个人贷款管理暂行办法》中贷款风险评价应以分析什么为基础,采取什么分析方法,全面、动态地进行贷款审查和风险评估?

答案:贷款风险评价应以分析借款人现金收入为基础,采取定量和定性分析方法,全面、动态地进行贷款审查和风险评估。

13.《个人贷款管理暂行办法》中,对于贷款风险评价如何进行规定?

答案:贷款风险评价应以分析借款人现金收入为基础,采取定量和定性分析方法,全面、动态地进行贷款审查和风险评估。

14.《个人贷款管理暂行办法》对于贷款审批是如何规定的? 答案:贷款人应根据审慎性原则,完善授权管理制度,规范审批操作流程,明确贷款审批权限,实行审贷分离和授权审批,确保贷款审批人员按照授权独立审批贷款。

15.按照《个人贷款管理暂行办法》规定,贷款人应要求借款人当面签订借款合同及其他相关文件,但是哪种情况可以除外?

答案:电子银行渠道办理的贷款除外。

16.请问《个人贷款管理暂行办法》中贷款人应依照哪些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规范担保流程与操作?

答案:贷款人应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等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规范担保流程与操作。

17.《个人贷款管理暂行办法》涉及办理抵押物登记有哪些要求?

答案:按合同约定办理抵押物登记的,贷款人应当参与。贷款人委托第三方办理的,应对抵押物登记情况予以核实。

18.按照《个人贷款管理暂行办法》规定,以保证方式担保的个人贷款,应由多少名信贷人员完成?

答案:以保证方式担保的个人贷款,贷款人应由不少于两名信贷人员完成。

19.按照《个人贷款管理暂行办法》第二十七条的规定,贷款人应如何加强对贷款的发放管理?

答案:贷款人应加强对贷款的发放管理,遵循审贷与放贷分离的原则,设立独立的放款管理部门或岗位,负责落实放款条件、发放满足约定条件的个人贷款。

20.请问《个人贷款管理暂行办法》中贷款人受托支付是指什么?

答案:贷款人受托支付是指贷款人根据借款人的提款申请和支付委托,将贷款资金支付给符合合同约定用途的借款人交易对象。

21.请问《个人贷款管理暂行办法》中借款人自主支付是指什么?

答案:借款人自主支付是指贷款人根据借款人的提款申请将贷款资金直接发放至借款人账户,并由借款人自主支付给符合合同约定用途的借款人交易对象。

22.请问《个人贷款管理暂行办法》个人贷款资金应当采用什么方式向借款人交易对象支付?

答案:贷款人受托支付方式。

23.根据《个人贷款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采用贷款人受托支付的,贷款人向借款人提出怎样的要求?

答案:采用贷款人受托支付的,贷款人应要求借款人在使用贷款时提出支付申请,并授权贷款人按合同约定方式支付贷款资金。

24.按照《个人贷款管理暂行办法》的第三十一条规定,贷款人应在贷款资金发放前和支付后做哪些工作?

答案:贷款人应在贷款资金发放前审核借款人相关交易资料和凭证是否符合合同约定条件,支付后做好有关细节的认定记录。

25.请问《个人贷款管理暂行办法》中贷款人应当通过哪些方式,核查贷款支付是否符合约定用途?

答案:贷款人应当通过账户分析、凭证查验或现场调查等方式,核查贷款支付是否符合约定用途。

26.按照《个人贷款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采用借款人自主支付的,贷款人应与借款人在借款合同中事先约定哪些内容?

答案:采用借款人自主支付的,贷款人应与借款人在借款合同中事先约定,要求借款人定期报告或告知贷款人贷款资金支付情况。

27.按照《个人贷款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个人贷款支付后,贷款人应对哪些内容进行跟踪检查和监控分析,确保贷款资产安全?

答案:个人贷款支付后,贷款人应采取有效方式对贷款资金使用、借款人的信用及担保情况变化等进行跟踪检查和监控分析,确保贷款资产安全。

28.按照《个人贷款管理暂行办法》第三十六条规定,贷款人应怎样确定贷款检查的方式、内容和频度?

答案:贷款人应区分个人贷款的品种、对象、金额等,确定贷款检查的相应方式、内容和频度。

29.《个人贷款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贷款人将依据什么内容,作为与借款人后续合作的信用评价基础?

答案: 贷款人应定期跟踪分析评估借款人履行借款合同约定内容的情况,并作为与借款人后续合作的信用评价基础。

30.请问《个人贷款管理暂行办法》中贷款人应对借款人的哪些行为追究违约责任?

答案:贷款人应当按照法律法规规定和借款合同的约定,对

借款人未按合同承诺提供真实、完整信息和未按合同约定用途使用、支付贷款等行为追究违约责任。

31.《个人贷款管理暂行办法》规定,贷款人对借款人未按合同承诺提供真实、完整信息和未按合同约定用途使用、支付贷款等行为应当如何处置?

答案:贷款人应当按照法律法规规定和借款合同的约定,对借款人未按合同承诺提供真实、完整信息和未按合同约定用途使用、支付贷款等行为追究违约责任。

32.请问《个人贷款管理暂行办法》中,关于个人贷款展期如何规定?

答案:经贷款人同意,个人贷款可以展期。一年以内(含)的个人贷款,展期期限累计不得超过原贷款期限;一年以上的个人贷款,展期期限累计与原贷款期限相加,不得超过该贷款品种规定的最长贷款期限。

33.请问《个人贷款管理暂行办法》中对于未按照借款合同约定偿还的贷款,贷款人应采取什么措施?

答案:对于未按照借款合同约定偿还的贷款,贷款人应采取措施进行清收,或者协议重组。

34.请问贷款合同的含义?

答案:贷款合同是从贷款人主体角度提出的,一般是指可以作为贷款人的银行业金融机构与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就贷款的发放与收回等相关事宜签订的规范借贷双方权利义务的书面法律文件。

35.请问贷款合同有几类?

答案:贷款合同分为格式合同和非格式合同。

36.《解读贷款新规》中,贷款合同的制定原则有哪些? 答案:不冲突原则、适宜相容原则、维权原则、完善性原则。37.请问贷款合同管理是指什么?

答案:贷款合同管理是指按照银行业金融机构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要求,对贷款合同的制定、修订、废止、选用、填写、审查、签订、履行、变更、解除、归档、检查等一系列行为进行管理的活动。

38.请问贷款合同的管理模式是什么?

答案:贷款合同管理一般采取银行业金融机构法律工作部门统一归口管理和各业务部门、各分支机构分级划块管理相结合的管理模式。

39.贷款合同的协议承诺原则要求借款人通过签订贷款合同等协议文件承诺哪些内容?

答案:承诺申贷材料信息的真实有效;承诺贷款的真实用途;承诺贷款资金的支付方式;承诺各方的权利义务。

40.贷款新规关于贷款合同管理的规定和要求包括哪些方面?

答案:总体性规定;形式性规定;常规性规定;关于贷款发放和支付的规定;关于承诺内容的规定;关于违约责任的规定;

关于处罚的规定。

41.贷款合同等协议文件采用书面形式的好处有哪些? 答案:贷款合同等协议文件采用书面形式,可以保证其稳定性,增强各方当事人履行合同的责任,同时便于对合同执行情况进行检查、监督和管理,也可以为日后处理纠纷提供有力的证据。

42.以下哪些选项属于加强合同规范性审查管理的内容(多项选择题)()

A合同文本选用正确

B非格式合同文本的补充条款合规 C主从合同及凭证等附件齐全且相互衔接 D一式多份合同的形式内容一致 E其他应当审查的规范性内容

答案:ACDE。B选项应为格式合同文本的补充条款合规。43.加强贷款合同管理中要求做好有关配套和支持工作,具体包括哪些内容?

答案:做好内部管理部门和岗位的设置和分工;做好培训教育工作;做好借款人等有关方面的解释宣传工作。

44.请问贷放分控是指什么?

答案:贷放分控是指银行业金融机构将贷款审批与贷款发放作为两个独立的业务环节,分别管理和控制,以达到降低信贷业务操作风险的目的。

45.请问推行贷放分控的现实意义有哪些?

答案:有利于防范贷款风险,保障贷款人资金安全;有利于建设流程银行,提高专业化操作质量和效率。

46.贷款新规要求贷款资金的发放要与项目进度相匹配,请问对于贷款人受托支付以及借款人自主支付两种方式,在贷款资金的发放与项目进度匹配问题上如何规定?

答案:对于采用贷款人受托支付方式的,以上审核把关工作要放在贷款发放前完成;对于采用借款人自主支付方式的,放款前贷款人要审核确认贷款发放与项目进度相匹配,贷款发放后要跟踪信贷资金实际用途。

47.《解读贷款新规》中,实贷实付的含义是什么? 答案:实贷实付是指银行业金融机构根据项目进度和有效贷款需求,在借款人需要对外支付贷款资金时,根据借款人的提款申请以及支付委托,将贷款资金主要通过贷款人受托支付的方式,支付给符合合同约定的借款人交易对象的过程。

二、抢答题(50道)

1.《个人贷款管理暂行办法》何时公布和施行? 答案:2010年2月12日公布,并自发布之日起施行。2.《个人贷款管理暂行办法》所称个人贷款,是否包括外币贷款?

答案:是。

3.请问《个人贷款管理暂行办法》中贷款人应根据什么维度建立个人贷款风险限额管理制度?

答案:贷款人应按区域、品种、客户群等维度建立个人贷款风险限额管理制度。

4.请问《个人贷款管理暂行办法》中贷款人应要求借款人以什么形式提出个人贷款申请?

答案:书面形式。

5.请问《个人贷款管理暂行办法》中贷款人在不损害借款人合法权益和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是否可将贷款调查中的部分特定事项审慎委托第三方代为办理,但必须明确第三方的资质条件?

答案:是。

6.按照《个人贷款管理暂行办法》规定,贷款人是否可以将贷款调查的全部事项委托第三方完成?

答案:不可以。

7.请问《个人贷款管理暂行办法》中规定,贷款人应建立并严格执行什么制度?

答案:贷款面谈制度。

8.按照《个人贷款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贷款人违反该办法规定办理个人贷款业务的,应当由哪个机构责令其限期改正?

答案: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9.以存单、国债或者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认可的其他金融产品作质押发放的个人贷款是否可以参照《个人贷款管理暂行办法》执行?

答案:可以。

10.消费金融公司、汽车金融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发放的个人贷款,参照什么办法执行?

答案:《个人贷款管理暂行办法》。

11.银行业金融机构发放给农户用于生产性贷款等国家有专门政策规定的特殊类个人贷款,是否执行《个人贷款管理暂行办法》?

答案: 暂不执行本办法。

12.请问信用卡透支是否适用《个人贷款管理暂行办法》? 答案:不适用。

13.《个人贷款管理暂行办法》应当由哪个机构负责解释? 答案: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14.银行业金融机构和所属各部门、各分支机构对贷款合同的管理应做到“三落实”,请问“三落实”是指什么?

答案:机构、人员、制度三落实。

15.贷款合同只需概括地约定借款人不得擅自更改资金使用用途,不用约定违约救济方式。请判断正误?如错误,请说出正解。

答案:错误。贷款合同只概括地约定借款人不得擅自更改资金使用用途,不用约定违约救济方式,借款人一旦未按照约定用途使用贷款资金,银行往往对其束手无策。

16.《解读贷款新规》中,银行计算罚息的基础是什么? 答案:本金与利息之和。

17.如果银行与借款人之间形成的借贷法律关系无效或可撤销,会产生怎样的后果?

答案:会对银行保全债权产生不确定性。

18.根据《民法通则》规定,债权适用的诉讼时效是几年? 答案:2年。

19.《物权法》第二百零二条对抵押权人行使抵押权如何规定?

答案:抵押权人应当在主债权诉讼时效期间行使抵押权。未行使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

20.贷款发放和支付方式的变革是对现行银行业金融机构信贷管理调整和改变最大的环节,被称为什么?

答案:“革命性”的变革。

21.贷款新规要求贷款合同中应当列明与贷款有关的重要内容,并有贷款人要求借款人予以事先承诺并签订生效,这些重要内容主要包括什么?

答案:借款人提供信息的真实性、配合义务、告知义务等。22.新修订的贷款合同,除了传统合同一般已有的约定之外,还应进行哪些类别的承诺?

答案:依法合规类、行为无瑕疵类、诚实信用类、接受类、同意类、担保类、其他类承诺。

23.借款人的哪些财务指标突破约定标准,或发生恶化,将会或可能会影响到其在贷款合同项下义务的履行?

答案:借款人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和现金流量等。

24.如果贷款合同项下的贷款是以信用方式发放的,借款人的哪些指标不符合贷款人信用贷款条件的,将会或可能会影响到其在贷款合同项下义务的履行?

答案:借款人的信用等级、盈利水平、资产负债率、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等。

25.贷放分控中的“贷”是指贷款业务流程中的什么环节? 答案:贷款调查、贷款审查审批等环节。

26.放贷执行部门只要独立于前台营销部门,以避免利益冲突即可。请判断正误?如错误,请说出正解。

答案:错误。放贷执行部门还应独立于中台授信审批部门。27.考虑到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差异性,对于小型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新规允许其根据自身业务特点,在风险有效控制的前提下可以不设立独立的放贷执行部门。请判断正误?如错误,请说出正解。

答案:正确。

28.贷款发放与支付的重要前提条件是什么?

答案:资本金到位审核、按项目进度放款把关、按照约定用途使用贷款。

29.《解读贷款新规》中,贷款放款执行部门的主要职能是什么?

答案:审核银行内部授信流程的合法性、合规性、完整性和有效性;核准放款前提条件;其他职责。

30.发放贷款最起码的要求包括什么内容?

答案:是否已提供项目的审批、核准或备案文件,项目用地批复,项目环评批复等。

31.对于信贷审批书中提出的限制性条款,放款执行部门要审核确认全部落实。请判断正误?如错误,请说出正解。

答案:正确。

32.确认项目资本金到位的方式主要包括哪些?

答案:查验注册资本证明、核对存放资本金账户的资本金进出情况,对于已经用于项目的资本金,还可以核对发票或者交易合同与付款凭证等。

33.资本金与贷款同比例到位只是最低要求,对于建设期风险较大的项目,贷款人可进一步提高资本金比例要求。请判断正误?如错误,请说出正解。

答案:正确。

34.贷款人一般要求借款人提供哪些第三方机构参与签署的确认项目进度和质量的书面文件?

答案:监理、评估、质检等第三方机构。

35.《解读贷款新规》中,对于房地产开发建设贷款,借款人提款原则上应遵循什么原则?

答案:逐笔审核、形成资产才可以提款支付。

36.《解读贷款新规》中,在独立的放款执行部门内部,根据什么原则至少应设置审查和复核两个岗位,负责贷款发放和支付审核工作?

答案:“四眼原则”。

37.什么的创新是贷款新规的一个重要内容? 答案:实贷实付、受托支付方式的创新。

38.相对而言,对流动资金贷款的受托支付标准更为严格,固定资产贷款和个人贷款的受托支付标准则赋予银行业金融机构更多的自主权和灵活性。请判断正误?如错误,请说出正解。

答案:错误。对固定资产贷款和个人贷款的受托支付标准更为严格,流动资金贷款的受托支付标准则赋予银行业金融机构更多的自主权和灵活性。

39.实贷实付原则对贷款合同提出的新要求包括哪些内容? 答案:对于提款条件的设置、贷款人对贷款资金支付管理和控制机制、账户监控等合同条款的要求。

40.信贷风险管理的最起码要求是什么? 答案:满足有效信贷需求。41.实贷实付的重要手段是什么? 答案:受托支付。

42.实贷实付要求贷款人事先与借款人约定哪些事项? 答案:约定明确、合法的贷款用途、贷款发放条件、支付方式、接受监督以及违约责任等事项。

43.请问什么是廓清借款人与贷款人权利义务边界和法律纠纷的重要依据,也是督促贷款人配合实施实贷实付的法律保证?

答案:协议承诺。

44.贷款新规确立了贷款人受托支付与借款人自主支付两种支付方式,哪一个是基本做法,哪一个是辅助做法?

答案:贷款人受托支付是基本做法,借款人自主支付是辅助做法。

45.贷款无论是支付给债权人还是支付到借款人在他行的存款账户,都必须要求借款人及时提供什么凭证?

答案:还款凭证。

46.贷款新规中关于受托支付贷款资金在借款人账户停留时间是如何规定的?

答案:贷款人原则上应在贷款发放的当天,将贷款资金通过借款人账户支付给借款人交易对象。

47.为提高规章制度的执行力,同时提高业务处理效率,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创造条件,为贷款人受托支付方式提供什么技术支持和保障?

答案:计算机系统。

48.请问贷款新规在把贷款人受托支付作为贷款支付的基本方式的同时,是否允许借款人自主支付在一定范围内存在?

答案:允许。

49.请问根据固定资产贷款相关监管规定,单笔金额超过项

目总投资5%且超过50万元(含)人民币,或超过500万元人民币的贷款资金支付,应采用什么支付方式?

答案:贷款人受托支付方式。

50.请问采用借款人自主支付方式的,借款人在提出提款申请时应同时提供什么?

答案:贷款资金使用计划。

三、笔试题(10道)

1.请问贷款人应加强什么管理来有效防范个人贷款业务风险?

答案:贷款资金支付管理。

2.《个人贷款管理暂行办法》中规定,贷款人应根据什么异常情况对贷款审批环节进行评价分析,及时、有针对性地调整审批政策,加强相关贷款的管理。

答案:重大经济形势变化、违约率明显上升等。

3.贷款人应要求借款人当面签订借款合同及其他相关文件,但什么渠道办理的贷款除外?

答案:电子银行渠道。

4.贷款人应建立健全什么制度来有效防范个人贷款法律风险?

答案:合同管理制度。

5.个人贷款支付后,贷款人应采取有效方式对哪些方面内容进行跟踪检查和监控分析,确保贷款资产安全?

答案:贷款资金使用、借款人的信用及担保情况变化等。6.贷款人应定期跟踪分析评估借款人履行借款合同约定内容的情况,并作为与借款人后续合作的什么基础?

答案:信用评价基础。

7.当前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使用的主要是什么合同? 答案:格式合同。

8.贷款新规区别于传统贷款管理规定的关键是什么? 答案:贷放分控和实贷实付。

9.《解读贷款新规》中,实施贷放分控,设立独立于贷款营销部门和审批部门的什么部门或岗位是建立流程银行的必然要求?

答案:放贷执行部门或岗位。

四、风险题(30分、20分、10分各五道)

(一)10分风险题

1.请问签约过程的违规操作包括哪些内容? 答案:

(1)对借款人基本信息重视不够;(2)对有权签约人主体资格审查不严;(3)抵押手续不完善或抵押物不合格。

2.《解读贷款新规》中,履行合同监管不力包括哪些内容? 答案:

(1)借款合同的变更不符合法律规定;

(2)贷款合同变更未取得保证人的书面同意;(3)扣款侵权,引发诉讼。

3.《解读贷款新规》中规定,贷放分控的操作要点有哪些? 答案:

(1)明确放款执行部门的职责;(2)明确岗位设置与业务流程;

(3)建立完善对放款执行部门的考核和问责机制。4.《解读贷款新规》中,推行实贷实付的现实意义有哪些? 答案:

(1)有利于将信贷资金引入实体经济;(2)有利于加强贷款使用的精细化管理;

(3)有利于银行业金融机构管控信用风险和法律风险。5.《解读贷款新规》中,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在贷款协议管理方面存在哪些严重缺陷?

答案:

一方面,贷款协议过于简单粗放,缺乏针对特定风险的特定条款,更缺少实际执行力。

另一方面,贷款协议中并未要求借款人作出正式承诺,确保提供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并承担相应责任。

(二)20分风险题

1.按照《个人贷款管理暂行办法》规定,借款合同应当符合什么规定,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答案:借款合同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的规定,明确约定各方当事人的诚信承诺和贷款资金的用途、支付对象(范围)、支付金额、支付条件、支付方式等。

借款合同应设立相关条款,明确借款人不履行合同或怠于履行合同时应当承担的违约责任。

2.请问《个人贷款管理暂行办法》中规定,有哪些情形之一的个人贷款经贷款人同意可以采取借款人自主支付方式?

答案:

(1)借款人无法事先确定具体交易对象且金额不超过三十万元人民币的;

(2)借款人交易对象不具备条件有效使用非现金结算方式的;

(3)贷款资金用于生产经营且金额不超过五十万元人民币的;

(4)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的。

3.《解读贷款新规》中,实贷实付的核心要义有哪些? 答案:

(1)满足有效信贷需求是实贷实付的根本目的;(2)按进度发放贷款是实贷实付的基本要求;(3)受托支付是实贷实付的重要手段;(4)协议承诺是实贷实付的外部执行依据。4.自主支付的操作要点包括哪些?

答案:

(1)明确贷款发放前的审核要求;(2)加强贷款资金发放和支付后的核查;

(3)审慎合规地确定以借款人自主支付方式发放贷款资金的在借款人账户的停留时间和金额;

(4)审慎确定个人借款人自主支付方式的适用情形。

(三)30分风险题

1.请问《个人贷款管理暂行办法》中个人贷款申请应具体哪些条件?

答案:个人贷款申请应具备以下条件:

(1)借款人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或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境外自然人;

(2)贷款用途明确合法;

(3)贷款申请数额、期限和币种合理;(4)借款人具备还款意愿和还款能力;

(5)借款人信用状况良好,无重大不良信用记录;(6)贷款人要求的其他条件。

2.请问《个人贷款管理暂行办法》中贷款调查包括但不限于哪些内容?

答案:

(1)借款人基本情况;(2)借款人收入情况;

(3)借款用途;

(4)借款人还款来源、还款能力及还款方式;

(5)保证人担保意愿、担保能力或抵(质)押物价值及变现能力。

3.请问贷款人违反《个人贷款管理暂行办法》规定办理个人贷款业务的,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应当责令其限期改正。贷款人有哪些情形之一的,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可采取《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第三十七条规定的监管措施。

答案:

(1)贷款调查、审查未尽职的;

(2)未按规定建立、执行贷款面谈、借款合同面签制度的;(3)借款合同采用格式条款未公示的;(4)违反本办法第二十七条规定的;(5)支付管理不符合本办法要求的。

4.《解读贷款新规》中,贷款合同的内容包括哪些? 答案:

(1)当事人的名称(姓名)和住所;(2)贷款种类;(3)币种;(4)贷款用途;(5)贷款金额;

(6)贷款利率;

(7)贷款期限(或还款期限);(8)还款方式;

(9)借贷双方的权利与义务;(10)担保方式;(11)违约责任;

(12)双方认为需要约定的其他事项。5.请问我国贷款合同管理中存在哪些问题? 答案:

(1)贷款合同存在不合规、不完备等缺陷;(2)合同签署前审查不严;(3)签约过程违规操作;(4)履行合同监管不力;(5)合同救济超时。

6.根据《合同法》等相关法律规定,可能导致贷款合同无效或可撤销的情形包括哪些?

答案:

(1)借款人损害国家利益的;

(2)借款人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第三人利益的;(3)借款人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

(4)借款人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等强制性规定的;(5)借款人主体资格存在瑕疵的。

7.贷款合同的修订需要涵盖哪些要点? 答案:

(1)增加提示性文字,凸显贷款合同的调整;(2)对借款用途增加约束性条款;

(3)增加条款明确对贷款的发放与支付的有关约定(4)详细约定借贷双方的承诺事项,力求全面完备;(5)详细约定借款人违约情形和贷款人有权采取的措施。8.《解读贷款新规》中,贷款放款执行部门的主要审核内容包括哪些?

答案:

(1)审核合规性要求的落实情况;(2)审核限制性条款的落实情况;(3)核实担保的落实情况;

(4)审核审批日至放款核准日期期间借款人重大风险变化情况;

(5)审核资本金同比例到位的落实情况;(6)审核申请提款金额是否与项目进度相匹配;(7)审核提款申请是否与贷款约定的用途一致。

9.《解读贷款新规》中,担保落实情况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答案:

(1)担保人的担保行为是否合规,担保资料是否完整、合规、有效;

(2)是否已按要求进行核保,核保书内容是否完整、准确;(3)抵(质)押登记内容与审批意见、抵(质)押合同、抵(质)押物清单、抵(质)押物权属资料是否一致;

(4)是否已办理抵(质)押物保险,保险金额是否覆盖信贷业务金额;等等。

10.请问受托支付的操作要点有哪些? 答案:

(1)明确借款人应提交的资料要求;(2)明确支付审核要求;(3)完善操作流程;

农村合作医疗暂行办法 篇6

【发布文号】云南省卫生厅公告第3号 【发布日期】2005-11-23 【生效日期】2005-11-23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云南省

云南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医疗机构管理暂行办法

(云南省卫生厅公告第3号)

《云南省卫生厅关于印发云南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医疗机构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已经2005年10月26日云南省卫生厅办公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5年11月17日起实施。

二○○五年十一月二十三日

云南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医疗机构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条第一条 为加强和规范我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医疗机构的管理,根据《云南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办法》和国家、省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第二条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医疗机构是指经县级卫生行政部门确定,按照合作医疗管理有关规定,为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民提供基本医疗服务的医疗机构。

第三条第三条 在县卫生局内设置的县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办公室(以下简称县合管办)负责县级和乡级定点医疗机构的确定和监督管理;乡(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办公室(以下简称乡合管办)负责对村级定点医疗机构进行审查,上报县合管办核准,同时负责村级定点医疗机构的监督管理。县(市、区)以上定点医疗机构由县级卫生行政部门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第四条第四条 确定定点医疗机构的基本原则是:提供参合农民的基本医疗服务、方便参合农民就医并便于管理;有利于促进医疗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有利于促进医疗机构合理竞争,合理控制医疗服务成本和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第五条第五条 定点医疗机构应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一)持有有效的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

(二)遵守国家卫生法律法规和行政部门的规章制度;

(三)严格执行省级有关部门规定的医疗服务和药品价格政策;

(四)严格执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有关政策规定,接受卫生行政部门的监督检查,认真履行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和经办机构签订的协议;

(五)建立健全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相适应的内部管理制度,配有必要的专(兼)职管理人员。

(六)县级、乡级定点医疗机构配备有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信息管理系统。

第六条第六条 经县级卫生行政部门确定的定点医疗机构,县、乡合管办要及时向社会公布。

第七条第七条 县、乡合管办对定点医疗机构实行协议管理。协议要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包括服务内容、服务质量、药品提供、费用结算、不予支付的服务项目和药品、医疗费用给付、审核与控制、争议处理等。原则上协议有效期为2年。任何一方违反协议,对方均有权解除协议,但须提前3个月通知对方,并向社会公布。

第八条第八条 定点医疗机构应在本单位显著位置悬挂由县合管办统一制作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医疗机构》标牌,并妥善保管,不得转让或损坏。标牌制作成本费用由定点医疗机构支付。县、乡合管办与定点医疗机构解除或终止协议的,应及时收回定点标牌。

第九条第九条 定点医疗机构要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领导和管理组织,配备相对稳定的专(兼)职管理人员,协调处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中的有关事宜,做好定点医疗服务管理工作。

第十条第十条 定点医疗机构为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民提供服务时,必须使用由县合管办统一规定的登记本、结算单等各种单据和账表。

第十一条第十一条 定点医疗机构要认真组织医务人员学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政策和各项规定,并严格执行。要制定并完善各项管理制度,严格执行医疗技术操作规范,努力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做到合理检查、合理治疗、合理用药、合理收费。

第十二条第十二条 定点医疗机构要主动适应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要求,深化改革,不断改善服务条件和服务态度,强化服务意识,优化服务流程,保证参合者得到质优、价廉、便捷、透明、公平的医疗保健服务。

第十三条第十三条 定点医疗机构必须执行《云南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本用药目录》,因病施治,合理用药,控制贵重药品的使用,严格掌握药量,杜绝人情方、大处方。

严格控制门诊处方值,原则上村级门诊月平均处方值不超过25元,乡级门诊月平均处方值不超过35元。超出部分由医疗机构和当事人自己承担,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不予支付。定点医疗机构不得以重复挂号、分解处方等手段增加挂号数、降低处方值。

第十四条第十四条 县域内定点医疗机构对参合农民的医疗费用实行现场减免补偿。参合农民在县内定点医疗机构就诊时,由定点医疗机构对其医疗费用进行审核,并按合作医疗有关规定直接兑付参合农民的减免补偿资金。参合农民到县外定点医疗机构住院的医疗费用不实行现场减免,其医疗费用补偿的具体办法由县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委员会制定。

第十五条第十五条 在定点医疗机构内要确定专(兼)职人员负责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费用补偿的审核工作,有条件的要设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审核服务台。审核人员的主要职责是:

(一)审核就诊的参合人员是否人、证、历相符;

(二)审核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有关处方用药、检查化验、住院诊治等医疗行为是否符合规定;

(三)审核家庭账户或个人门诊资金以及住院补偿资金支付情况;

(四)发放有关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各种审批表。

第十六条第十六条 对定点医疗机构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减免补偿资金实行“三级结算审核制”。定点医疗机构负责对在本机构就诊参合农民的减免补偿资金进行初审,并进行现场减免。乡镇合管办负责对乡级和村级定点医疗机构上报的减免补偿和结算资料进行复审,并报县合管办核准;县合管办负责对县级定点医疗机构上报的补偿和结算资料进行复审,并核准乡镇合管办上报的复审资料。县财政局负责对县合管办上报的结算资料进行终审。经审核合格的,及时通知合作医疗基金代理银行按时足额向定点医疗机构拨付结算资金。资金拨付后,合作医疗基金代理银行要及时出具有关凭据,并送县合管办存档。

第十七条第十七条 县、乡合管办要严格执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管理办法和会计制度,加强对定点医疗机构中参合人员医疗费用的检查和审核,对不符合规定的医疗费用,县、乡合管办不予支付。要严格核查每笔资金的真实性,杜绝错报、虚报和套骗基金等行为。

第十八条第十八条 县级合管办要采取随机抽查的方式对县级和乡级定点医疗机构出院病人的病历和补偿情况进行入户核实,每月抽查的机构数不少于机构总数的20%,每个机构抽查的出院病人资料不少于上月出院病人总数的5%。乡镇合管办也要采取随机抽查的方式对村级和乡级门诊病人的处方和减免情况进行入户核实,每月抽查的村级和乡级定点医疗机构数不少于机构总数的20%,每个机构抽查的门诊病人资料不少于上月门诊病人总数的1%。

第十九条第十九条 定点医疗机构对参合人员的医疗费用要单独建账,并有义务提供审核费用所需的诊治资料及账目清单。

第二十条第二十条 定点医疗机构要如实为参合者提供处方、病历、统一收费凭据、医药费用清单、出院记录和转诊审批表等相关证明材料。严禁开具假证明、假处方、假病历、假票据套骗合作医疗基金的行为。

第二十一条第二十一条 定点医疗机构要积极主动地配合县(市)、乡(镇)合管办搞好各项管理工作。要认真做好农民参合缴费、滚动式预缴费筹资等工作。要按要求及时做好会计报表编制和相关资料的整理、归档和保管工作,如实上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信息资料。

第二十二条第二十二条 定点医疗机构要在本单位的显著位置公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有关资料。公示内容如下:

(一)本机构医疗服务收费项目及收费标准;

(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本用药目录及价格标准;

(三)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员就诊流程和减免报销规定;

(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不予减免报销的项目;

(五)定期公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门诊减免和住院补偿情况;

(六)县合管办规定的其他公示项目。

第二十三条第二十三条 定点医疗机构要加强医德医风建设,不断完善院(所、室)内外监督机制,认真接受合作医疗管理、监督组织、有关部门和群众的监督。要采取不同方法向患者及村民委员会进行满意度测评(每年不得少于两次),连续两次满意度低于70%的,要批评教育直至解除定点医疗服务协议。

第二十四条第二十四条 对定点医疗机构实行动态管理。县、乡合管办要定期和不定期对定点医疗机构进行检查,并根据检查结果和社会评议情况,对成绩优秀的单位予以表彰;对不合格的单位,作出通报批评并限期整改,情节严重的要解除定点医疗服务协议。

第二十五条第二十五条 定点医疗机构违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有关规定,超范围、超标准、重复补偿或错报、虚报、套取合作医疗基金而造成合作医疗基金损失的,所损失的资金由县合管办从定点医疗机构上报的结算金额中扣除,由定点医疗机构承担,不得向患者收取。同时要对其通报批评并限期整改,并追究当事人、责任人和领导责任。

第二十六条第二十六条 定点医疗机构截留、挪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的,按《云南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财务管理暂行办法》有关规定处理。

第二十七条第二十七条 县、乡合管办对定点医疗机构的服务和管理情况定期进行检查、考核。定点医疗机构有下列情形的,要责令其限期改正,情节严重的要解除定点医疗服务协议。

(一)不履行合作医疗规定公示要求,限期不整改的;

(二)编造假处方、假病历套取合作医疗基金,经入户抽查核实的;

(三)诊治、费用结算时不校验参合农民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证和身份证明,将非参合人员的医疗费、非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支付范围的费用列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支付范围支付的;

(四)造成合作医疗基金损失的;

(五)将不符合住院条件的参合人员收住入院或将符合出院条件应予出院的参合人员继续滞留住院、挂床的;

(六)违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本用药目录和诊疗服务规定的;

(七)不记载病历或病历记载不清楚、不完整,与发生的医疗费用不符的,或发生的医疗费与病情不符的;

(八)接诊时不审阅参合人员以前的病历记载,重复给药,非诊疗需要进行检查、治疗或重复检查、治疗的;

(九)违反收费规定,擅自提高收费标准,扩大或分解收费项目,不执行国家规定的药品价格,造成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损失的;

(十)不按处方剂量规定,超量给药的;

(十一)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支付范围的药品串换成其他药品、生活用品、保健食品和用品的;

(十二)将自费药品与列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用药范围的药品混淆计价的;

(十三)允许或纵容采用冒名就诊、挂名住院的;

(十四)其他违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规定的行为。

第二十八条第二十八条 县、乡合管办与定点医疗机构之间发生协议内争议,可由双方协商解决。

第二十九条第二十九条 本办法由云南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办公室负责解释。

第三十条第三十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30日后施行。各地要根据本办法制定具体的实施细则,切实做好对定点医疗机构的监督管理工作。

排污权出让收入管理暂行办法 篇7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规范排污权出让收入管理, 建立健全环境资源有偿使用制度, 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促进污染物减排,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推进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 (国办发[2014]38号) 等规定, 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经财政部、环境保护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确认及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自行确定开展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地区 (以下简称试点地区) 的排污权出让收入征收、使用和管理, 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污染物, 是指国家作为约束性指标进行总量控制的污染物, 以及试点地区选择对本地区环境质量有突出影响的其他污染物。

试点地区要严格按照国家确定的污染物减排要求, 将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分解到企事业单位, 不得突破总量控制上限。

第四条本办法所称排污权, 是指排污单位按照国家或者地方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 以及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要求, 经核定允许其在一定期限内排放污染物的种类和数量。

排污权由试点地区县级以上地方环境保护主管部门 (以下简称地方环境保护部门) 按照污染源管理权限核定, 并以排污许可证形式予以确认。

第五条本办法所称排污权出让收入, 是指政府以有偿出让方式配置排污权取得的收入, 包括采取定额出让方式出让排污权收取的排污权使用费和通过公开拍卖等方式出让排污权取得的收入。

第六条本办法所称现有排污单位, 是指试点地区核定初始排污权以及排污权有效期满后重新核定排污权时, 已建成投产并通过环保验收的排污单位。

第七条排污权出让收入属于政府非税收入, 全额上缴地方国库, 纳入地方财政预算管理。

第八条排污权出让收入的征收、使用和管理应当接受财政、价格、审计部门和上级环境保护部门的监督检查。

第二章征收缴库

第九条试点地区地方人民政府采取定额出让或通过市场公开出让 (包括拍卖、挂牌、协议等) 方式出让排污权。

对现有排污单位取得排污权, 采取定额出让方式。

对新建项目排污权和改建、扩建项目新增排污权, 以及现有排污单位为达到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要求新增排污权, 通过市场公开出让方式。

第十条采取定额出让方式出让排污权的, 排污单位应当按照排污许可证确认的污染物排放种类、数量和规定征收标准缴纳排污权使用费。

第十一条排污权使用费的征收标准由试点地区省级价格、财政、环境保护部门根据当地环境资源稀缺程度、经济发展水平、污染治理成本等因素确定。

第十二条排污权有效期原则上为五年。有效期满后, 排污单位需要延续排污权的, 应当按照地方环境保护部门重新核定的排污权, 继续缴纳排污权使用费。

第十三条缴纳排污权使用费金额较大、一次性缴纳确有困难的排污单位, 可在排污权有效期内分次缴纳, 首次缴款不得低于应缴总额的40%。

分次缴纳排污权使用费的具体办法由试点地区确定。

第十四条排污权使用费由地方环境保护部门按照污染源管理权限负责征收。

负责征收排污权使用费的地方环境保护部门, 应当根据排污许可证确认的排污单位排放污染物种类、数量和规定征收标准, 以及分次缴纳办法, 确定排污单位应缴纳的排污权使用费数额, 并予以公告。

排污权使用费数额确定后, 由负责征收排污权使用费的地方环境保护部门向排污单位送达排污权使用费缴纳通知单。

排污单位应当自接到排污权使用费缴纳通知单之日起7日内, 缴纳排污权使用费。

第十五条对现有排污单位取得排污权, 考虑其承受能力, 经试点地区省级人民政府批准, 在试点初期可暂免缴纳排污权使用费。

现有排污单位将无偿取得的排污权进行转让、抵押的, 应当按规定征收标准补缴转让、抵押排污权的使用费。

第十六条通过市场公开出让方式出让排污权的, 出让底价由试点地区省级价格、财政、环境保护部门参照排污权使用费的征收标准确定。

市场公开出让排污权的具体方式、流程和管理, 由试点地区依据相关法律、行政法规予以规定。

第十七条试点地区应当建立排污权储备制度, 将储备排污权适时投放市场, 调控排污权市场, 重点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大科技示范等项目建设。储备排污权主要来源包括

(一) 预留初始排污权; (二) 通过市场交易回购排污单位的富余排污权; (三) 政府投入资金进行污染治理形成的富余排污权; (四) 排污单位破产、关停、被取缔、迁出本行政区域或不再排放实行总量控制的污染物等原因, 收回其无偿取得的排污权。

第十八条排污单位通过市场公开出让方式购买政府出让的排污权的, 应当一次性缴清款项, 或者按照排污权交易合同的约定缴款。

第十九条排污单位支付购买排污权的款项, 由地方环境保护部门征收或委托排污权交易机构代征。

第二十条地方环境保护部门或委托的排污权交易机构征收排污权出让收入时, 应当向排污单位开具省级财政部门统一印制的票据。

第二十一条排污权出让收入具体缴库办法按照省级财政部门非税收入收缴管理有关规定执行。

第二十二条排污权出让收入在政府收支分类科目中列103类07款10项“排污权出让收入”, 作为地方收入科目。

第二十三条地方环境保护部门及委托的排污权交易机构要严格按规定范围、标准、时限或排污权交易合同约定征收和代征排污权出让收入, 确保将排污权出让收入及时征缴到位。

第二十四条任何单位和个人均不得违反本办法规定, 自行改变排污权出让收入的征收范围和标准, 也不得违反排污权交易规则低价出让排污权。

严禁违规对排污单位减免、缓征排污权出让收入, 或者以先征后返、补贴等形式变相减免排污权出让收入。

第二十五条地方环境保护部门应当定期向社会公开污染物总量控制、排污权核定、排污权出让方式、价格和收入、排污权回购和储备等信息。

第三章使用管理

第二十六条排污权出让收入纳入一般公共预算, 统筹用于污染防治。

第二十七条政府回购排污单位的排污权、排污权交易平台建设和运行维护等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相关工作经费, 由地方同级财政预算予以安排。

第二十八条相关资金支付按照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有关规定执行。

第四章法律责任

第二十九条单位和个人违反本办法规定,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依照《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和《违反行政事业性收费和罚没收入收支两条线管理规定行政处分暂行规定》等国家有关规定追究法律责任;涉嫌犯罪的, 依法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一) 擅自减免排污权出让收入或者改变排污权出让收入征收范围、对象和标准的; (二) 隐瞒、坐支应当上缴的排污权出让收入的; (三) 滞留、截留、挪用应当上缴的排污权出让收入的; (四) 不按照规定的预算级次、预算科目将排污权出让收入缴入国库的; (五) 违反规定使用排污权出让收入的; (六) 其他违反国家财政收入管理规定的行为。

第三十条排污单位不按规定缴纳排污权出让收入并提供有效缴款凭证的, 地方环境保护部门不予核发或换发排污许可证。

第三十一条有偿取得排污权的单位, 不免除其法定污染治理责任和依法缴纳排污费等其他税费的义务。

第三十二条排污权出让收入征收、使用管理有关部门的工作人员违反本办法规定, 在排污权出让收入征收和使用管理工作中徇私舞弊、玩忽职守、滥用职权的, 依法给予处分;涉嫌犯罪的, 依法移送司法机关。

第五章附则

第三十三条试点省、自治区、直辖市根据本办法制定具体实施办法, 并报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环境保护部备案。

第三十四条本办法由财政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环境保护部负责解释。

第三十五条本办法自2015年10月1日起施行。

农村合作医疗暂行办法 篇8

办法规定,广播电台、电视台按照新闻出版广电部门规定的条(次),在每套节目每日播出公益广告。其中,广播电台在6:00至8:00之间、11:00至13:00之间,电视台在19:00至21:00之间,播出数量不得少于主管部门规定的条(次)。

中央主要报纸平均每日出版16版(含)以上的,每月刊登公益广告总量不少于8个整版;平均每日出版少于16版多于8版的,每月刊登公益广告总量不少于6个整版;平均每日出版8版(含)以下的,每月刊登公益广告总量不少于4个整版。省(区、市)和省会、副省级城市党报平均每日出版12版(含)以上的,平均每月刊登公益廣告总量不少于6个整版;平均每日出版12版以下的,平均每月刊登公益广告总量不少于4个整版。其他各级党报、晚报、都市报和行业报,平均每月刊登公益广告总量不少于2个整版。

中央主要时政类期刊以及各省(区、市)和省会、副省级城市时政类期刊平均每期至少刊登1个页面的公益广告;其他大众生活、文摘类期刊,平均每两期至少刊登1个页面的公益广告。

办法明确,政府网站、新闻网站、经营性网站等应每天在网站、客户端以及核心产品的显著位置宣传展示公益广告。

上一篇:ETC安装、调试总结下一篇:《谈美》读书心得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