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执行难

2024-07-1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民事执行难(共8篇)

民事执行难 篇1

一、当前我国民事案件执行的现状…………………………………………………………1

二、我国民事案件执行难的原因……………………………………………………………2

(一)现行民事执行法律滞后…………………………………………………………2

(二)法院执行体制不顺畅……………………………………………………………2

(三)执行机构和队伍存在不足………………………………………………………2

(四)地方和部门保护主义盛行………………………………………………………2

(五)社会诚信缺失和公众法制意识薄弱……………………………………………3

(六)民事执行制度的结构缺陷………………………………………………………3

三、对民事案件执行难进行标本兼治的对策………………………………………………4

(一)加强普法教育……………………………………………………………………4

(二)制定统一的民事强制执行法……………………………………………………4

(三)对现行的执行体制进行改革……………………………………………………4

(四)建立配套完整的执行运行机制体系……………………………………………5

(五)努力改善执行工作的舆论环境和社会环境……………………………………6

(六)完善我国社会诚信体系…………………………………………………………6

(七)建立健全社会保障救助机制……………………………………………………6

(八)提高执法队伍的整体素质………………………………………………………7 参考文献………………………………………………………………………………………7

I 浅析目前民事案件执行难问题

摘要:当前,我国经济社会高速发展,各种利益冲突日益突出,新的社会矛盾不断出现,把法院推向风口浪尖。民事案件执行难一直是困扰人民法院工作的一个难点,也是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大量执行案件不能得到执行,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案件当事人不满意,公众不满意,影响着社会的稳定和平安建设。执行工作是人民法院职能重要组成部分,执行工作开展的如何,不仅关系当事人合法权益的维护,更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实践,和谐社会的构建。法院执行工作不仅是一个法律问题,也是一个社会问题,解决得不好,将直接影响国家改革、发展、稳定的政治局面,直接影响和谐社会的建设。我们应该深刻揭示其原因,并努力探究破解民事案件执行难题的对策。

关键词:民事执行;自觉执行;强制执行

民事案件执行难一直以来是我国人民法院面临的一个难题,也是胜诉当事人无法通过法律形式真正实现债权的重要原因,严重干扰了法律的实施,影响了人民法院在群众中的形象。对造成民事案件执行难的原因,以前不断有文章见诸于报刊杂志,对其中的部分内容,笔者深有同感,同时也形成自己的一些看法和观点。本文将从“执行难”的现状、原因及对策三个方面对该问题进行探讨,以期对司法理论或实践有所裨益。

一、当前我国民事案件执行的现状

民事执行是实现民事权利的一种法律途径。从执行行为启动的方式角度,民事执行可以分为自觉执行和强制执行。前者是被执行人在生效的法律文书所规定的期限内主动执行的行为,是民事诉讼终结前的一种正常程序状态,具有成本低、效率高的特点;后者是被执行人在生效的法律文书所规定的期限届满后经申请执行人启动执行申请程序之后的一种被动执行行为,是民事诉讼终结前的一种非正常程序状态,需要付出比自觉执行更高的成本,是不自觉执行的法律后果。一般来说,法治化程度越高的国家,其自觉执行案件在整个民事执行案件中所占的比例应越大。然而,就我国目前的民事执行现状来说,尽管法治在不断向前推进,但自觉执行率并不尽如人意,给执行工作带来诸多不便,是造成“执行难”社会现象的重要因素。

执行难是指人民法院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法律文书,有条件执行,但由于主观、客观方面因素的存在,无法使之实现或难以实现的现象。当前执行难的主要表现可以概括为四句话:“被执行人难找,执行财产难查,协助执行人难求,应该执行的财产难动”。法 院“执行难”是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焦点,也是法院审判工作中存在的难点。当人民法院裁判送达当事人后,因种种原因致使该生效裁判规定的权利、义务内容难以实现。

二、我国民事案件执行难的原因

笔者认为,我国民事案件执行难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现行民事执行法律滞后

我国缺乏一部专门、系统的民事强制执行法。当今世界上多数国家,都制定有民事强制执行法律,而我国至今仍没有一部完整独立的《民事强制执行法》,造成了立法滞后于现实的状况。目前强制民事执行程序被规定在《民事诉讼法》及最高院出台的《 关于人民法院民事执行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试行)》、《 关于人民法院民事执行中查封、扣押、冻结财产的规定》等法律法规中,在立法指导思想上,由于长期推崇“宜粗不宜细”的原则,使得这些法律条文过于笼统,过于简单且过于原则性;对民事执行人员违法行为的处理和责任追究制度不健全;民事执行程序缺乏全方位的规范要求,民事执行人员、民事执行当事人、协助民事执行人的行为得不到有效约束。

(二)法院执行体制不顺畅

现行的执行体制缺乏效率,阻碍了执行工作的深入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也是造成“执行难”的原因之一,目前法院工作的运行体系虽实行了审立、审执、审监的三权分立,审判与执行协作配合机制还不够完善。有的案件因审判阶段的法律文书质量不高,裁判表述存在问题,给执行带来不确定的因素,导致无法或难以执行;有的案件审判与执行脱节,造成执行困难。如在立案和审判阶段采取保全措施不力,没有及时采取查封、扣押、冻结措施,结果错失执行良机;有的案件虽然保全,但未严格依法定程序办理,导致被保全的财物被变卖,造成当事人损失;有的案件因执行人员对当事人持生效法律文书咨询相关问题时,态度不好或答复不够注意方式方法,引起当事人情绪过激,致使反复上访。

(三)执行机构和队伍存在不足

大批力量投入审判,而执行力量不足,执行案件堆积,少数执行人员无暇顾及,当事人权利迟迟得不到法院的强制保护。同时在执行工作岗位上,执行人员法律知识不熟,遇到问题不知道如何处理,往往简单地认为,执行就是拿着判决书、调解书向被执行人讨账,这是一种普遍的错误观念。执行干警综合素质不能适应执行工作的客观要求,也造成了当今的执行难。

(四)地方和部门保护主义盛行

地方党政领导人对于司法活动的不当干预和控制,少数案件在审判阶段,判决不公,增加了民事执行的难度。近年来司法权越来越依赖于地方,审判人员往往被迫屈从于这些 外来压力,在审判过程中考虑许多非法律的因素。在执行一些债务企业或公司,本身是地方政府的主要财政来源或利税大户,属于地方政府予以重点保护的骨干企业。执行这类案件时,法官多是采取协调,找领导汇报的方法解决执行问题,往往是路没少跑,话没少说,工作没少做,但收效甚微。在以往的执行工作中,法院也采取过拘留被执行人负责人,查封被执行人财产,冻结被执行人账户的强制措施,被执行人通常会找到上级党委、人大、政府领导出面干预,结果往往是解除措施,放人、放车。一方面影响了执行人员的积极性,另一方面执行人员对执行这类的案件也产生畏难情绪。

(五)社会诚信缺失和公众法制意识薄弱

我国目前由于市场经济和立法等众多因素的不完善,人们在日常工作、生活中的不诚信行为较之建国初也有较大幅度的增加,企业事业单位和自然人的信用缺失可谓比比皆是,更甚者还出现了金融机构的信用缺失;而信用的缺失则引发了更多的民事纠纷,人民法院因此受理的民事案件数量每年都有大幅度地上升。言而无信、欠债不还、对人民法院的裁决不屑一顾、债权人忍辱负重、债务人理直气壮等等不正常的现象屡见不鲜。由于我国法律制度的不完善,对不守信用者缺乏应有的制约、制裁;加上人们对不守信用者的“宽容大度”,有些部门对不守信用者的放纵、庇护,这种是非颠倒、不守信用的风气不仅从执行数量上,还从执行难度上加剧了民事执行的难度,包括“人难找,财难寻”。

(六)民事执行制度的结构缺陷

民事执行的结构缺陷是指作为制度的法律基础,并无统一、完整的结构。除不存在民事执行法这一单一法典之外,民事诉讼法及其他相关法律中的有关执行规定也是不统一、不完整的。这种不统一、不完整表现为:一是执行的目的不明确。二是执行机关及其执行行为性质的不明确。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的执行机关是人民法院,但是,人民法院作为执行机关究竟应该如何执行,并无具体的规定。所以,关于审判与执行的“审执关系”经历了审执分立——审执合一——审执分立的不同阶段,及至今日,关于民事执行机关的问题,仍然没有得到妥善的解决。尽管各地、各级法院都设置了执行庭,并配备了相关的业务人员,可是由于执行工作的复杂,往往吸收不了精于业务的执行骨干;此外,关于执行的行为性质,在理论及实务界也还存在争议,这也导致了究竟以法院作为执行机关,还是以行政部门作为执行机关争议的出现。这样的争议,一方面固然反映了我国理论及实务界的问题关系,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民事执行机关在中国的微弱地位,从长远看,自然不利于执行制度的健全和发展。三是执行方法的类型化和具体化不够。民事执行的对象客体为财产和行为。但是,不同的客体,同种类客体适用的执行方法是有差异的。我国民事诉讼法中一般性规定的查封、扣押、冻结、变卖等手段,显然,于方法论上说过于简陋,从实际执行 角度看过于笼统和缺乏较贴合现实的可操作性。尤其是在执行协助方法方面,对有关机关必须协助法院执行的规定没有强制性,也使得执行方法处于软弱乏力的境地。

三、对民事案件执行难进行标本兼治的对策

针对实践中形成民事案件执行难的原因及存在的上述各种现状,笔者认为应采取如下标本兼治的对策:

(一)加强普法教育

一方面教育公民、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的工作人员遵守国家法律,依法办事;另一方面也要告知公民、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的工作人员不遵守国家法律所带来的严重后果和应受到的惩罚,使公民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的工作人员能知法、用法、守法,真正做到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进行活动,依法行使权利和承担义务,自觉履行生效的法律文书。

进一步加大执行宣传力度,积极营造良好司法环境。司法行政部门要以“五五”普法教育为契机,通过多种渠道,采取多种形式,大力宣传有关执行工作的法律、法规,法院也应当主动与普法、宣传部门加强联系与合作,组织基层相关人员举办各类法律知识培训班,利用电视等宣传媒体开展以案释法教育,扩大宣传效果。要通过各种途径,努力提高全体公民尤其是领导干部、行政执法人员、企业法定代表人、金融机构工作人员的法律素质。要通过宣传,提高当事人履行法律文书的自觉性和风险防范意识,使更多人理解和支持执行工作,努力形成自觉履行和协助执行生效法律文书的良好社会氛围,营造和谐的执行工作环境。对于已经发生的纠纷,也要加强诉讼风险教育,使诉讼主体认识到通过司法救济途径解决问题的诉讼风险,从而减少纠纷,减少法院执行不能的现象。

(二)制定统一的民事强制执行法

新民诉法的颁布实施,可以看出国家对执行工作的高度重视,一定程度上丰富了执行手段和执行方式,但与之相关联的其他法律制度与当前经济基础的巨大变化相比,已呈现出严重的滞后。建议全国人大常委会尽快出台《强制执行法》,将民事执行强制措施规定得更加明确、具体。同时,还需要完善对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行为的刑事制裁规定,并尽快制定对执行人员的人身保障措施和对暴力抗法者、阻碍执行工作行为的处罚规范。建议省级人大常委在保持法制统一的前提下,结台本地区执行工作的实际情况和需要,及时制定关于支持法院执行工作的地方性法规。

(三)对现行的执行体制进行改革

单独成立执行法院,隶属最高人民法院直接领导。财政经费统一纳入国家财政预算单列开支,由最高人民法院掌管。人事任免、机构设置、编制安排不由当地党委、人大、甚至政府部门管理,而改由上级法院统一领导。

最高人民法院内设立执行院,负责领导、协调全国执行法院的执行工作和认为需要自己执行的案件。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单独设置执行法院,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高级人民法院平级,互不隶属,负责领导、协调本辖区内的执行法院的执行工作和认为需要自己执行的案件。各省、自治区(不含直辖市)内的地区、自治州、地级市单独设置执行法院,与地区、自治州、地级市的中级人民法院平级,互不隶属,负责本辖区内的执行工作。

各区(含直辖市所属的区)、县、县级市、不设执行法院,各区(含直辖市所属的区)、县、县级市人民法院所办案件全部由直辖市、地区、自治州、地级市的执行法院执行。执行法院的职责为本文谈到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执行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执行)》中的执行机构的职责。在条件成熟时,还可将现在由司法行政机关管理的监狱工作(这是对刑事犯罪人员的执行)划归执行法院负责。

(四)建立配套完整的执行运行机制体系

加大执行力度,努力建立执行工作新的运行机制体系。进一步落实综合治理措施,努力探索执行工作机制。一要全面构建综合治理执行难的工作机制,努力创造良好的执行工作环境。要进一步争取地方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支持,努力形成“党委领导、人大监督、政府参与、政协支持、部门配合”的法院执行工作新格局;进一步加强与公安、工商、国土、城建、金融等单位的联系与协作,综合运用法律、行政、经济、舆论等手段,全面而有效地发挥执行威慑联动机制的作用。二要努力建立健全各部门各司其职,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从源头上化解“执行难”的问题。进一步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和司法调解的工作制度,积极探索非诉讼解决方法,缓解法院的诉讼压力。三要进一步拓展和创新执行工作方式方法。加大对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义务的被执行人的公开曝光力度,深化审执兼顾、协警参执等方式,积极探索并运用悬赏执行、担保执行、抵偿质押执行、代位履行等新举措,努力克服“执行难”问题。进一步规范内部管理机制,切实提高执行工作效率。要进一步完善统一管理和协调分工的工作新体制,畅通审执、立执和上下级法院内部信息沟通机制。在已经建立执行实施机构和裁决机构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各自职责,真正建立起分权制约、相互协调、运作高效的运行机制。充分利用执行信息管理系统,规范执行工作程序,完善执行案件流程管理,落实执行公开,充分保障当事人的知情权。进一步规范执行评估、拍卖、变卖等环节,严格执行款项的管理、发放工作,自觉接受当事人及社会各界的监督,增强执行工作的透明度和公信度。法院应当更加主动积极的向地方党委、人大等领导部门汇报工作,让领导更加重视法院工作,重视执行 工作,从而在人力、物力、财力及政策上予以支持,使执行工作更有保障。

(五)努力改善执行工作的舆论环境和社会环境

执行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法院裁判的执行。由于执行工作牵涉面广、社会性强,单纯依靠法院自身的努力尚不能完全解决问题,必须紧紧依靠党委领导,自觉接受人大监督。加大监督力度,首要的是争取上述机关支持,以抵制地方保护主义和部门保护主义的干扰。大量生效法律文书难以执行,地方和部门保护主义是一个总根源,对某些地方或部门以各种借口、各种方式干预执行,少数领导出于各种利益考虑就某个案件打招呼、发函件、批条子的行为,法院除依法抵制外,还应当积极依靠当地党委、人大予以排除,情节严重的,还要通过纪检部门给予处理,坚决杜绝“关系案”、“人情案”、“金钱案”的发生。同时,法院的执行工作离不开党委和人大的积极协调、离不开有关主管部门的协助配合。随着执行工作难度的日益加大,法院的执行活动需要公安、检察、银行、工商、土地、房地产等职能部门协助的情形愈加普遍。特别是对那些导致“执行难”的不合格主体,可以通过党委、人大进行协调,责成工商等职能部门从源头上予以查堵,如不予年检、吊销执照等,使空壳公司、皮包公司逐步归于消灭,从而使积案得以消除。

(六)完善我国社会诚信体系

我国应建立执行案件信息管理系统, 扶植和建立公民与公民、企业与企业、政府与公众之间的信誉体系,使整个社会崇尚公信,秉弃非信,为创造良好的司法环境提供社会基础。要建立并明确信息征用、公开、失信行为的处罚等一系列规定,增强全社会的诚信意识。要鼓励法人、组织、自然人保持良好的信用,同时对诚信不良的市场主体给予严厉的处罚,对其在一定领域内的活动设置种种限制,使其为失信行为付出高昂的代价,也使进入司法领域的被执行人不敢以失信行为为代价而逃避、抗拒执行。同时,建立社会公信制度,还可以得到社会上的广泛监督,可以使法院更容易地获得更多关于被执行人的财产和行踪的线索,为人民法院的执行工作铺平道路。在执行过程中开展举报活动。这是针对被执行人逃避债务所设立的方法。可以设立举报接待室、举报箱和举报电话。在举报接待室要安排合适的接待人,应该选择一些政治思想觉悟高、业务能力强、态度和蔼、说话文明、机智果断的人作为接待人。为了方便知情人举报,人民法院应当通过电视、报刊或发布公告等方式,对于被执行人下落不明或隐匿转移财产,逃避执行的案件向社会公布案情、被执行人姓名和执行标的,尽量扩大宣传面、让较多范围内的人知道案情,以便于知情人举报。

(七)建立健全社会保障救助机制

要畅通群众寻求救济的渠道,切实落实特困申请人执行救助制度。尽快建立符合基层 法院实际情况的执行救济制度,由政府在每年财政中拨付专款,建立救济基金。对被执行人无执行能力,而申请执行人又属社会弱势群体的执行案件,要慎重采取中止或终结执行措施,做好申请执行人的工作,取得理解,在减少这类案件申诉上访的同时,对符合执行救助条件的案件当事人,要积极办理救助手续,切实发挥救助制度在保障案件当事人基本生活、维护社会稳定方面的重要作用。

(八)提高执法队伍的整体素质

着重从下两个方面人手:第一,不断加强执行干警的思想、政治、组织、纪律,提高干警法律知识和业务技能,使其成为能胜任执行工作的全面型人才;第二,走精英化执行之路,逐步提高执行队伍建设的标准。树立新的执行理念,深化执行改革。摈弃不符合现代法治要求,制约执行工作的陈旧作法,深化执行改革,创建符合执行工作规律的新体制与新模式,包括执行体制,执行机构,执行权运行机构和执行方式与方法四个层面。

参考文献:

[1] 于瑶.破解执行难的对策[J].法制与社会 2011年01期

民事执行难 篇2

一、“执行难”原因分析

(一) 法院人手严重不足

一直以来, 我国很多国家机关内部编制存在很大问题, 一些单位职工天天无事可做, 而有些单位的职工却有不堪重负死亡的, 人员配比严重失衡。以我实习的基层法院为例, 实行朝九晚五后, 法院工作人员从早上8:30到法院吃早餐开始进入一天工作状态, 直至下午5点下班后还在加班, 一天当中无论是审判人员还是执行人员, 几乎没有休息时间, 审判人员一人全年的案量分摊下来几乎是三天要处理完两个案件, 而这三天包括了案件的送达传票、开庭、写判决, 期间还包括接待当事人来访, 除了送达传票可以由书记员来代替以外, 其他的都得由法官一人完成。至于执行的案件由于法律规定, 到银行划扣存款及查封扣押物品必须由两人完成导致人手更加不足。

(二) 法院财政受制于地方政府

法院系统一直以来财政实行收支两条线, 法院的所有开支都由地方政府发放, 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法院的工作。

(三) 法律对“老赖”制裁欠缺

当今法院的判决尤其是基层法院的判决, 对于很多当事人来说犹如一纸空文, 债权人拿到胜诉的判决很容易, 但是拿到判决后却很难实现债权。很多长期欠款的人对法院的执行手法了如指掌, 所以债权人往往是赢了官司输了钱, 因此当事人间更多的矛盾就转嫁到了律师和法官身上, 导致近年来对法官和律师的报复案件逐年增加。对于当今这种最常见的欠款现象, 法律却显得无能为力, 这不但不能实现债权人的合法利益, 更在某种程度上纵容了债务人。因此, 导致很多债权人在遇到这种民间欠款纠纷时不会选择法律来解决, 而是倾向于更能见成效的路径, 例如黑社会性质的讨债, 这也使一种新型公司形式———讨债公司应运而生。讨债公司的运作必定会造成社会治安问题, 产生更多更严重的案件, 影响社会和谐计划的进程。

(四) 查处不利

以本人实习基层法院为例, 所有有关查阅个人及公司账目的申请必须提交省高院, 由省高院统一到人民银行查询, 这样不仅费时费事而且有很多时候都是做无用功。现在的网络发达网上银行更是便利, 账目的一进一出通常也只用几分钟, 而唯一有权查询的法院却要将所有查询申请向上级报送, 上级汇总后再统一查询, 查完后再回复给执行法院, 这个程序无时间限制, 也就是说在执行法院收到该账目信息时根本不能确定此时此刻该账目的确切信息, 所以这种形式不但浪费人力, 而且让债权人承受了更多的风险, 给债务人有可乘之机。

二、应对办法

(一) 增加编制

增加编制主要增加基层、中级法院编制。尤其是基层法院, 案件最多当事人也最繁杂, 需要更多的精力来处理。人们现在的法律意识越来越强, 很多在原来可以私下和解的案子被诉至法院, 案件数量逐年增加, 但是法官数量却没有大幅度提高, 导致法官工作量不断攀升, 晚上仍可见法院办公室灯火通明。当前基层法院人手不足是案件审判不到位、执行难的根本问题。只有增加了办案人员的数量, 才能使法官在每个案件上分摊到更多的精力, 以做到精益求精, 从根本上杜绝冤假错案的发生。

(二) 提高法官待遇

以宁夏的基层法院为例, 法官每月工资大概2300—4000不等, 但做的好一点的律师就相对收入较高。巨大的收入差距使法院、特别是基层法院人才流失严重。加之近年来频繁的公务员选调及遴选制度, 使本来就人手缺乏的基层法院更是雪上加霜。增加法院的待遇, 使他们无后顾之忧的全身心投入到工作当中, 能更好的加快我国司法进程的步伐, 况且西部地区确实比东南部发达地区的公务员工资低很多, 国家应该尽快的改变这种状况。

(三) 从根本上加强司法独立

我国一直在强调司法独立, 强调司法机关审判案件不受制任何地方政府机关的干预, 但是法院系统的财政受制于地方政府、法院领导人的选任受制于地方人大, 这个现实问题, 阻碍了司法独立的实现。要切实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改变“执行难”的状况就必须要真真切切的加强司法独立, 只有司法机关在各个方面都不受制于任何机关, 才能使法官、法院、甚至整个法院系统做出更为公正的裁决, 在执行案件时不至于考虑更多本不因考虑的因素而影响案件的执行, 从根本上解决执行中的一大类难题。

(四) 加强“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的执法力度

根据《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条的规定: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是指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 情节严重的行为, 我认为可以加大这一刑法条文在民事判决、裁定中的运用, 增加民事判决、裁定的威慑力。在民事案件执行中对于一些长期赖账的钉子户可以运用刑事立法来惩治他们, 例如对于那些长期找不到人的可以在公安网上挂出追逃人员等, 我认为现阶段执行中会出现那么多“老赖”的原因就是他们知道法律程序, 更知道如何钻法律的空子。

(五) 建立专门的查询机构和个人信誉系统

由于执行的特殊性, 要求其对时间把握比较精确, 如果按传统的查询方式, 必定影响执行效率。因此我建议可以在各地人民银行增设专门的司法查询部门, 由各个法院执行法官直接将需要查询的人员报本地该部门查询并进行监测, 如有进账信息立即告知办案法官进行相关查封冻结程序。这样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办案效率、更好的保护和实现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另外应建立全国性的个人信誉系统并进行评级。由银行联合法院把有恶意欠款记录的人员降低信誉评级或分等级加入黑名单, 影响他们今后在银行的各项业务。当今网络发达, 公民的身份证号码和银行乃至各种业务的关系越来越紧密, 完全可以用这种联系来对他们进行一定程度的制裁。当他们的信誉评级出现问题后, 随之而来的在银行开户、贷款、开公司等等各种业务、项目都难以进行时, 逼迫他们履行判决裁定。而这种信誉评级必须是全国联网的而且即使还款了恢复信誉等级也必须是由法院进行或者由法院结案后发通知给银行进行, 避免某些银行为了招揽业务私自为客户办理。

以上就是结合了自己在法院实践中的经验提出的一些意见和建议, 虽然浅显, 但是在实际中确实存在, 我认为如果能在这些方面有所改善, 必定也能在某种程度上改善当今“执行难”的现状。我期待未来能有一个更为独立、公正、公平、有效的法律环境。

摘要:当前,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利益多元化造成社会矛盾的剧增, 大量矛盾纠纷涌入法院并进入执行程序。但随着审判形势的发展, 执行积案仍在高位运行、执行工作形势依然严峻, 一些生效法律文书得不到实际有效执行, 恶意逃债、规避执行的情况普遍存在, 因执行工作引发的信访也时有发生, 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司法裁判权威和司法公信。为此, 本文将结合在法院工作的实践, 提出我国民事执行程序的不完善及完善民事执行程序建议, 多方面着手克服“执行难”问题。

关键词:“执行难”,原因,解决途径

参考文献

[1]孙加瑞.中国强制执行制度概论[M].北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 1999.

[2]商执办.论执行局设置的理论基础[J].人民司法, 2001 (2) .

[3]孙小宝.论我国现阶段“执行难”的成因及对策[D].中国政法大学, 2004.

[4]宋长缨.论民事执行难的成因及对策[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04.

浅析基层法院民事判决执行难 篇3

关键词:执行难;法院;原因;对策

一、基层法院民事判决执行难问题的现状

判决执行难问题,历史以来伴随着人民法院受理案件开始就一直存在,并且随着社会发展,经济纠纷案件大幅增加,案件较之以前更加复杂,使执行变得难上加难。理论上来说,案件一经判决生效,当事人就有义务自觉履行法院的判决,如果当事人没有及时适当的履行,法院则可以依当事人申请或职权进行强制执行,使生效法律文书的内容得以实现。但现实生活中,正如最高人民法院在给中央的《关于解决执行难问题的报告》中所指出的“被执行人难找,被执行的财产难寻,协助执行人难求,应执行的财产难动”情况一样,法院的执行面对着层层阻碍,导致法院大批积案无法解决,而相关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无法受到保护,引发大量上访事件的发生,甚至在某些地区出现了拍卖判决书的情况,也侧面反映了执行难问题的严重性。

法院在执行难问题上也一直采取积极应对的态度,采取的主要方法就是集中执行,集中执行是指法院在一定范围内,选择特定的时间段,针对特定的被执行对象,集中执行力量,依法对未执行终结的案件进行突击强制执行的一种方法。1999年在最高人民法院的组织下全国各地法院展开了“集中清理执行积案大行动”,各地基层法院执行人员甚至通宵达旦的对被执行人进行围追堵截、午夜行动进行集中执行,使执行结案总量首次超过受理案件总量,未结案数量开始下降,但执行工作被动局面仍未根本扭转。截止至2003年12月底,全国尚有执行未结案件超过38万件。2006年1月,中央政法委员会发出《关于切实解决人民法院执行难问题的通知》,对解决执行难问题作出部署。最高人民法院随后召开全国法院贯彻落实“通知”的电视电话会议,对解决执行难问题提出具体要求,于2006年1月至6月,在全国法院范围内开展了集中清理执行积案活动。但是仅靠某一阶段的突击集中执行还是无法彻底有效的解决执行难问题。

二、“执行难”的主要原因

(一)执行案件数量逐年上升,案件处理难度增加

随着社会进步,人们法制观念的增强,法院受理的民事案件数量大幅增加,尤其是在今年法院实行立案登记制度之后,虽然立案难问题得到了很大的缓解,但是全国各地法院受理案件数量以井喷式增加,使法院原本就办案人员不足的压力更大,据调查统计,仅立案登记制度实行以后的一个月,法院案件受理量同比增长百分之五十,审判量的巨幅增加是否会影响法官们的判案质量,从而导致判决执行的难度也随之增加?这给人民法院今后的审判执行工作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二)被执行人难找,被執行财产难寻

我国社会人口众多,且流动性大,再加上被执行人法律意识淡薄,故意逃避法院的执行,很多被告判决书送达之后便一走了之,甚至在诉讼过程中就离开住所地,这类案件中涉及农民的案件和涉及交通事故的案件占很大一部分,许多农民为了逃避执行选择外出打工,留下的可供执行的财产很少,涉及交通事故的案件因为当事人之间本来就是不认识的关系,一旦被执行人有意规避,法院很难掌握其下落。因为我国的社会信用体系目前还不够完善,如果被执行人下落不明,对其财产就更无从下手。

(三)协助执行人难求,应执行财产难动

法院执行工作想要顺利进行,与检察院、公安机关、行政主管部门、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协助是密不可分的,没有这些协助机关,法院不仅无法执行当事人的财产,连当事人的行踪都很难找到。虽然目前的法律及解释中已经有很多关于要求房管局、车管所、银行等部门协助执行工作的规定,但是实践中,越是在基层,越存在着严重的人情关系、地方保护现象。

由于法院体制的设置,地方法院要受到同级政府及党委的领导,所以必然会被地方保护主义等因素干扰审判执行活动,而且我国历来存在重审判、轻执行的传统,使得法律虽有规定,但实践中却难以推动。

(四)缺乏相应的配合制度

我国社会信用体系的不健全是引起执行困难的一个重要原因,公民个人信息通常会分散在各个单位,法院想获取这些信息时需要一家一家的上门查询,曾有报道某县法院执行人员为了查到被执行人财产,跑遍了全县的银行。这种信息流通性的缺乏为法院执行带来了很大的障碍,被执行人就是利用这种信用体系的漏洞,随意的转移财产,拖延履行时间,赖账不还。在英美等发达国家,基本都建立了比较健全的财产登记制度,无论是法人,还是自然人,全部财产信息都可以由法院通过法定程序查询,不仅防止被执行人转移财产或下落不明导致执行陷入僵局的情形,也利于法院查清被执行人是否真的没有履行能力,为终结执行程序提供合法依据。

并且在执行僵局确实发生后,缺乏一定的积案退出机制,解决大量堆积在法院的确实无法在法定期限内执结的案件,减轻法院清理积案的工作压力,在被执行人有能力履行时随时恢复执行。

三、新司法解释的主要内容

在今年7月21日,最高法今日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了《关于审理拒不执行判决、裁定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和《关于修改〈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限制被执行人高消费的若干规定〉的决定》两个司法解释。

(一)《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拒不执行判决、裁定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主要内容

1.进一步明确了刑法规定的“情节严重”的具体情形

(1)经采取罚款、拘留等强制措施后仍拒不执行的;

(2)致使人民法院判决、裁定无法执行的或者致使执行工作无法进行的,包括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执行人员进入现场或者聚众哄闹、冲击执行现场等拒执行为;

(3)致使债权人遭受重大损失的;

民事执行难 篇4

对策研究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社会转型期进入了深水区,法制在社会管理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笔者对湖南省华容县人民法院2007年10月21日-2013年8月20日的执行案件进行调研后发现,华容县人民法院累计执结各类案件4132件,结案标的62457.5万元,实际到位标的58853.6万元,标的到位率94.23%。其中不予执行案件5件,自动履行1042件,和解履行完毕1967件,执行完毕325件,终结执行374件,其他321件,并呈上升趋势。各类诉讼案件和非诉执行案逐年不断增加,执行案件也是随着水涨船高,而执行难一直是法院在执行工作的一个通病,法院执行难这个“老大难”问题的形成有极为深刻的内外原因,要解决起来要形成多元化、综合性的对策。

分析其内部原因有:

一、执行工作得不到重视导致执行难。重审轻执在法院系统普遍存在,一些法官认为从案件受理到案件审结就已经完满完成,对执行工作比较轻视,申请了诉讼保全的还稍微好一点,对不影响审结的案件,即使在当事人申请的过程中也懒于执行,这给被执行人留了很大的转移财产的机会,使执行人的权益无法实行,直接影响了法院的公信力。

二、法律文书制作不谨慎导致执行难。法院要执行,靠的是法律文书,虽然法律文书已经生效,但是有些法律文书过于简单,对执行事项写的比较模糊,不具体。导致案件无法执行。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形:

1、对诉讼争议的标的额存在计算错误;

2、主要条款措词不当,意思含混不清;

3、主要条款前后矛盾,随意性很大;

4、将被执行人的姓名和被执行财产所在地写错;

5、执行所依据的裁判文书、事实不清,证据不足。

6、法律文书未能依法送达或被执行人尚未收到

法律文书等等。

三、违法执行导致执行难。有的执行人员忽视对执行异议的审查,对案外人提出的异议置之不理;有的执行人员扭曲执行和解的协议,滥用执行和解,恐吓、引诱迫使当事人和解,甚至以“执行难”作为推脱的借口。还有的执行人员受人之托,存在办“关系案”、“人情案”,对有能力一次全部履行的被执行人,执行人员却说服申请执行人允许被执行人分期给付;对到期应予执行的却不予执行,放宽被执行人应承担义务的期限;还有的执行人员明确要求权利人放弃部分权利,擅自违法修改已生效的法律文书等,这些都严重违反了法律规

定。

分析其外部原因:

一、地方、部门保护主义干扰。一些党政机关,包括人大、党委、政府及其各职能部门和公安、检察机关,利用手中职权对法院的执行工作进行干预,阻挠执行;有的党政机关就是被执行人,法院根本无法采取强制执行措施。由于人民法院在财政体制和人事体制上受地方的管理和制约,对涉及本地利益的案件执行中,往往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带有地方保护主义的倾向。而当遇到地方行政的干预时,因地方保护主义作祟而偏

离公正执法的方向。

二、民事执行立法滞后和不完善,影响执行工作。目前我国尚未有统一的民事执行法来规范执行,现行民事诉讼法中所确定的执行方式、内容比较笼统和原则,设置过于粗略,缺乏可操作性,执行措施、手段还不能满足执行工作的实际需

要。

三、当事人法律意识淡薄,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的自觉性不高。一些被执行人不知法、不懂法,认为不履行法律义务,法院不能把其怎么样,能拖则拖,能躲则躲;也有一些被执行人知法抗法,对生效法律文书置若罔闻,甚至暴力抗拒执行。

解决执行难的对策:

法院执行难侵犯了公民的正当权益,损害了人民法院的司法权威,影响了党和国家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影响了社会稳定和谐。为有效地解决当前法院执行难问题,建议:

一、提高思想认识,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明确的思想认识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先导,执行工作也不例外。首先,要从领导中提高认识,在审判、执行人员中进行全面教育,无论哪个部门、哪个环节,都不能出现认识上的偏差。其次,要抓好基础工作。执行和审判是两个紧密相联的阶段,执行中反映出的问题绝大部分与审判有着直接的联系,所以,要解决执行难必须要从抓审判质量入手。再次,加强执行人员的力量,提高执行人员的素质。如果不注重执行人员素质的提高,则不可能达到标本兼治。为解决执行难问题营造良好的法制环境。法院要多形式多渠道开展专项法制宣传。要经常深入农村、深入社区,通过张贴宣传横幅、印发宣传资料、开辟法制宣传栏等形式,对群众开展法制宣传,为群众提供法律信息和法律服务,解答日常生活中的法律疑惑问题,增强公民自觉维护法律权威,自觉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的意识。充分利用电视台、报刊、官方网站、官方微博等新闻媒体的优势,选择一些典型案件、强制执行案件进行公开报道,并对拒不执行生效判决裁定书的被执行人予以曝光,以示教

育、威慑,营造舆论环境。

二、健全执行工作程序,构建联动机制。法院进一步加大对拒执罪的打击力度。要敢于和善于运用法律武器,用好用足法律赋予的强制措施和执行手段,维护司法的公正。对那些有能力履行义务但却抗拒执行的被执行人,要果断采取拘传、罚款、拘留、搜查等强制措施,直至追究其刑事责任。在执行工作中兼顾执行艺术,在对破产、集团诉讼、涉农、特困企业和影响企业改革、生产经营及社会稳定等案件适用强制措施时,要做到既严格执法,又注重法律宣传,做好调解工作。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部门要将法院执行工作纳入综治目标责任考核范围,建立起协助执行的工作网络。公安、检察机关要与人民法院密切配合,共同运用法律,严厉打击暴力抗拒法院执行的违法犯罪行为。建议公检法三家每年选择3-5起典型的案件,集中协调办理。各部门要相互配合、齐抓共管,综合解决执行难问题。

三、引入诚信机制,加强执行队伍装备建设。

(一)健全信用查询系统。通过建立个人信用信息数据库系统,并与工商行政管理、房地产管理、工程招投标管理、出入境管理、车辆管理等部门信息管理系统链接起来,形成联动机制和信息共享,方便查询和监管。

(二)增大违约失信成本。通过限制或禁止被执行人融资、置产、出境、高消费,在诚信系统记录、通过媒体公布不履行义务信息等手段,加大被执行人拒不履行法院裁判的成本和代价,使被执行人感受来自法律、行政、经济、行业、道德等方面的压力,敦促其自动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法院要进一步加强执行队伍建设,充实和加强执行力量;通过开展法治、职业道德教育,不断强化执行人员的公正意识、为民意识,提高执行人员政治素质、业务素质,造就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纪律严明、作风过硬的执行队伍。政府应加大对法院执行的支持,落实好执行经费,解决执行器械装备差,配套设施不足等问题,为执行工作提供必要的物资保障。

由于种种原因一部分案件在进入执行程序后,未能得到执行。人民法院被上访的案件中,涉及执行案件的比例也日渐提高,而法院被认为是造成执行难的第一责任人,一直以来倍受社会关注和案件当事人的指责。所以执行难已成为阻碍法院工作又好又快发展的瓶颈,越来越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在党和人民群众推动、呼吁“促进司法公正,维护司法权威”的今天,研究和解决法院执行难的问题,切实保障实现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的公平与正义,显得十分迫切和必要。

一、法院执行难的由来

法院执行,又称司法执行,是根据法律规定由人民法院运用国家强制力将生效法律文书所确定的义务现实化的司法活动。

究竟何为执行难,没有人给过它一个明确的定义。本人认为,执行难是指由于执行人员的内在因素、执行环境的外在干预、以及被执行人的执行能力、法律素质等综合因素,所造成的执行案件在执行过程中的阻力。一些案件虽然法院作出了判决,但案件却未能执行,其原因是由于被执行人无执行能力,而社会舆论也将其列入执行难范围,是不适当的。在市场经济社会中,存在这样、那样的风险,当事人出了诉讼费、赢了官司,对方却无履行能力,这个风险不能加在法院头上。只要法院穷尽执行措施,就不能称之为执行难。

执行难问题,是随着国家经济体制和社会管理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而出现的,不少纠纷难以在基层得到解决而逐渐进入司法领域,需要法院进行裁判和执行。受体制、制度等各种因素交错作用的影响,执行难的问题开始出现并日益突出,逐步演变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和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也成为法院需要着力解决的难点问题。

二、法院执行难的现状

(一)执行案件数量剧增。尤其是自2006年诉讼费收费改革后,诉讼案件不断增加,执行案件数量明显增加。2013年,我院执行案件达1062件(包括旧存166件、新收896件),较上年增长约20%,难以执行的案件也成正比增长。

(二)被执行人难找。计划经济时代隶属型的人身依附关系被打破后,作为法律关系主体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在一定的空间领域内享有充分的移动迁徙自由。法人、公民一旦成为被执行人,若其法制意识淡薄,诚信观念丧失,就会以各种手段逃避执行。因被执行人下落不明导致案件无法执行的占到了中止和终结执行案件的绝大多数,此类案件不断增加的同时,也使社会矛盾在不断积累,申请执行人的缠访、闹访和越级上访等问题日益突出。

(三)被执行财产难查。为逃避执行,被执行人以各种手段千方百计转移、隐匿、消耗其所有的财产,达到不履行或少履行其应履行的债务的目的。有些案件的被执行人甚至在诉讼乃至仲裁阶段就开始转移、隐匿财产,一旦进入执行阶段,早已是人去楼空,财产踪影难觅。

(四)协助执行人难求。受地方、部门保护主义和其他因素的影响,协助执行人不愿自觉、及时地协助法院执行的现象司空见惯,并往往导致执行时机贻误,执行案件难结。

(五)应执行财产难动。一方面,一旦查找到了被执行人的财产,被执行人、案外人以各种理由提出执行异议;另一方面,不少涉及不动产的案件,由于现行法律规定的局限而不能实施拍卖、变卖等强制执行措施。由此,许多案件因难以执行而被拖延积压。

从我院执行工作现状来看,近几年,通过积极主动争取党委、人大等部门的理解与支持,完善执行工作机制,强化执行队伍建设,加大执行力度,执行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2013,我院共受理执行案件1062件(其中包括新收896件、旧存166件),执结901件(包括实体执结579件、程序终结322件),未结161件,实体执结率为64.26%,总结案率为82.80%。从全国法院的数据统计来看,我院的执行工作也算是交了一份满意的答卷,但距离群众的期望值还有一段距离。仔细分析看来,未结案件类型各异,执行难度非常高。其中,以下几类案件的执行尤为困难。一是被执行人为乡镇和其他机关以及破产改制企业的案件。部分领导往往站在地区和部门利益的角度,以社会稳定为由干预或不愿协助法院执行;二是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案件。一些无牌无证的轻便摩托车致人重伤或死亡的交通肇事案,以及刑事附带民事赔偿案件,肇事者和被告人即使倾家荡产也难以偿付高额的赔偿款,致使案件的执行陷入僵局;尤其是被执行人被羁押服刑或已被执行死刑的案件,执行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三是涉及房屋土地为标的案件。一些农村宅基地房屋以及权证不齐的房产买卖纠纷,因法律规定的局限性而使房产变现的可能性很小;四是被执行人下落不明或逃避执行且无财产可供执行的案件以及濒临破产的企业或已关停企业无能力履行,法院根本就无从下手。执行难问题的存在,使当事人对执行工作不断进行投诉、上访。近几年,我院在执行工作中已发生十多次暴力抗法事件,警车被拦、执行人员被打骂受伤的事件屡有发生。“空调白判”、“法律白条”成了社会各界及人民群众对“执行难”问题的形象描述。

三、执行难问题的成因

解析执行难问题的成因,只有从理念、制度、体制、机制等多方面进行理性分析与思考,才能找出症结,寻求解决问题的对策和出路。

(一)客观因素

1、司法执行制度不健全,司法权威缺失。目前法院依法实施强制执行的法律依据主要有:一是法律法规;二是司法解释,如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的司法解释及《关于人民法院执行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试行)》等。宪法对司法强制执行仅作原则性的规定,操作性不强;旧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及其相关司法解释对司法强制执行虽有规定,但其规定与现行执行工作的形势需要和现状严重不相适应,且很多规定也不具有可操作性,如执行案件的执结期限,尤其是“拒执罪”可操作性不强,刑法和相关司法解释不明确。如当事人只要拿了一点钱,就不构成犯罪不负刑事责任。执行工作立法的滞后与法律、法规的不健全,使司法权威缺失,执行工作的随意性概率大大增加,被执行人往往无视生效法律文书的权威性和严肃性,或躲避履行义务,或公然暴力抗拒执行。

2、市场主体风险意识薄弱,社会诚信体系尚未形成。市场交易活动中,不少市场主体对经济活动中蕴藏风险的认识相当不足,认为产生了纠纷,反正由法院最后一道防线进行救济和解决。实际上,相当部分的案件无法执行,其实是市场风险的延伸。对于“确无财产可供执行”的案件,好比一个病人送进医院时已死亡,医院只能查明死因,却无法起死回生。法院对当事人权利予以救济的途径和手段是有限的,当其穷尽办法仍于事无补的时候,当事人把交易风险带来的执行不能归咎于执行不力,到处投诉、上访显然有失公允。同时,我国市场经济的信用制度尚处萌芽状态,制度的缺失与漏洞是显而易见的,对于“要钱没有,要命一条”等种种诚信缺失行为尚缺乏严厉的处罚措施,而社会舆论及其公众又没有对其形成强大的舆论压力和道德谴责,致使无形中纵容甚至助长了这种失衡观念和行为的滋长和蔓延。

3、地方、部门保护主义的干扰,现行社会管理体制对执行工作的制约。地方、部门保护主义,也是导致执行难问题产生的重要原因。有些地方、部门往往从维护本地方、本部门的经济利益出发,对执行工作设置种种障碍,干扰执行工作正常有序地进行。调研中,有些部门就反映,有的镇政府对当地纳税企业实施保护,一旦这些企业成为被执行人,便通过有关部门给法院施压,造成执行困难;另一方面,个别党政领导以行政思维方式对待法院执行工作,直接告知暂缓执行某起案件或暂缓进入执行程序,客观上也影响了法院的执行工作。执行工作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需要金融、工商、劳动、民政等行政管理部门及中介机构等各方的配合,但现有社会管理体制的弊端也严重影响了执行工作。2013年下半,我院在党委的支持下,与党委有关部门和金融、工商、劳动、民政等行政管理部门联合成立执行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就目前情况来看,确实起到了一些效果和作用,但各联动部门本身管理制度的缺陷,以及相互紧密配合还未真正形成,还有待于在今后的工作中进一步加强与改进。如中国人民银行掌握各大银行的帐户状况,但法院没有权力通过央行去查询被执行人在各个银行的帐户情况;在同一系统的银行间具有联网查询的功能,但银行不愿提供联网查询功能,致使法院执行人员只能一家家地跑。工商、劳动等部门管理制度完善与否,中介机构工作效率的高低也必然影响到执行工作的效率。

4、公众法制意识薄弱,社会保障救助功能不足。不少当事人视生效判决为白纸一张,对法院的传唤不理不睬,甚至到处逃避,再小的执行标的也要让执行法官来回奔波。有的被执行人一旦被司法拘留,还觉得冤枉,认为自己一不偷、二不抢,没有羞耻的感觉。从现有的社会保障救助制度来看,保障范围过窄,对于无固定收入、生活困难的农民,一旦成为被执行人,偿付因交通事故等原因引起的巨额人身、财产损害赔偿款,就显得尤为困难;还有国有企业、乡镇原有的企业,由于经营不善,有的早已关闭,有的只剩下一些店面只能维护少数职工的生活费,一旦强制执行,势必造成社会不稳定因素增多。因此,这些案件大都陷入了无法执行或中止执行的状态。

(二)主观因素

1、审判和执行兼顾没有协调好。审判和执行是法院案件流程管理系统中两个重要的环节,执行必须以生效的裁判文书为依据,审判必须虑及执行的可操作性。但在司法实践中,有的审判法官忽视了审判、执行紧密关联的关系,调解力度不够,作出的裁判文书不严密,致使实际执行中碰到困难。

2、执行流程管理规范落实到各个具体环节上存在差距。流程管理规范对执行人员在各个环节中的职责提出了明确要求,但个别执行人员未能尽职尽责,所做工作在卷宗材料中难以明确反映,个别案件中止、终结的理由尚不充分等。

3、突破疑难案件的方法不多。面对涉及一些乡镇及政府部门利益的案件、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案件、以土地为标的案件以及被执行人下落不明的案件等诸多疑难复杂的案件,执行人员存有畏难情绪,办法不多,难以取得有效突破。

4、少数执行人员的素质有待提高。个别执行人员业务素质不过硬,难以提出有效的执行方案,对一些应列为被执行人的案外人不敢追加为被执行人,致使案件的执行标的难以到位;有的执行人员缺乏工作责任心,处理案件时综合协调能力不强,片面强调工作忙而错过执行时机;有的执行人员对当事人态度生硬,作风粗糙,执行方法简单,损害了法院的形象。

5、我院目前的执行警力配备与物质装备建设也未能满足执行工作的实际需求。

四、解决执行难的对策

(一)继续完善司法执行制度。新民诉法的颁布实施,可以看出国家对执行工作的高度重视,一定程度上丰富了执行手段和执行方式,但与之相关联的其他法律制度与当前经济基础的巨大变化相比,已呈现出严重的滞后。继续改革、完善司法执行制度及与之相关联的其他法律制度已势在必行、十分紧迫。立法机关要在我国现行法律制度的基础上,借鉴各种成功经验以及西方国家的成熟做法,制定一部独立的强制执行法,具体、明确地建立强制执行所必需的各种规范,以适应执行工作的要求。

(二)加快社会诚信体系建设。要建立并明确信息征用、公开、失信行为的处罚等一系列规定,增强全社会的诚信意识。要鼓励法人、组织、自然人保持良好的信用,同时对诚信不良的市场主体给予严厉的处罚,对其在一定领域内的活动设置种种限制,使其为失信行为付出高昂的代价,也使进入司法领域的被执行人不敢以失信行为为代价而逃避、抗拒执行。

(三)完善社会管理体制。领导干部应当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政绩观,不能以牺牲法制统一性与司法权威性的代价去赢得一方之利,要正确处理好全局利益与局部利益、长远利益与当前利益的关系,正确处理好社会效果与法律效果的关系。要逐步理顺相关部门与法院执行工作的关系,清除现行社会管理体制中对执行工作设置的种种不合理障碍,建立和完善社会配合法院执行工作的新机制,保障执行工作的顺利进行。

(四)增强社会公众法律意识。司法行政部门应将民事执行工作列为当前普法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采取行之有效的手段,加大法制宣传力度。法院也应当主动与普法、宣传部门加强联系与合作,组织基层相关人员举办各类法律知识培训班,利用电视等宣传媒体开展以案释法教育,扩大宣传效果。要通过各种途径,增强市场主体的市场风险意识,同时完善各类交易活动的制度,防止或减少纠纷的发生。对于已经发生的纠纷,也要加强诉讼风险教育,使诉讼主体认识到通过司法救济途径解决问题的诉讼风险,从而减少纠纷,减少法院执行不能的现象。

(五)建立健全社会保障救助机制。要拓展司法救助功能,设立司法救助基金。基金来源,应以政府财政为主,同时充分调动民间救助的积极性,扩充救助财力。司法救助基金实行专款专用,通过当事人申请、法院审核、民政部门批准的程序,对司法救助对象予以救济。

(六)加强法院自身建设。一是法院应当更加主动积极的向地方党委、人大等领导部门汇报工作,让领导更加重视法院工作,重视执行工作,从而在人力、物力、财力及政策上予以支持,使执行工作更有保障。二是妥善处理审判与执行的关系。在审判实务中,既要依法裁判,体现判决的公正性,又要充分考虑执行的可操作性。尤其是大量的民事诉讼案件,审判法官既要裁判严密,又要多做一些艰苦的法庭调解工作,尽可能地减少后续执行的难度。三是不断深化执行工作改革。要继续抓好案件流程管理、执行公开、裁执分离等改革措施,进一步规范执行行为,提高案件的质量和效率。要继续完善执行工作考核机制,将执行结案率、中止率、标的到位率同执行法官的考评、奖惩紧密挂钩。四是继续加大执行工作力度。要积极探索符合实际、操作性强、富有成效的执行方法,从严控制中止案件,着力提高执行案件的结案率和执行款的到位率,全力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要努力改善执行装备、执行条件,切实提高执行工作的办案效率。五是进一步加强执行队伍建设。要着力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改进思想工作作风,严守执行纪律,保持清正廉洁,恪尽职守,杜绝懈怠执行现象,杜绝“金钱案、关系案、人情案”的发生。要努力加强业务建设,采取各种形式进行岗位培训,不断充实专业知识,提高法院执行人员的办案水平和工作能力。

五、结语

从法治建设的长远目标看,执行难无疑是法治建设进程中某一阶段的特有历史现象。执行难问题的形成,是思想意识、道德水准、文化传统以及体制、机制等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解决执行难问题,必须理念先行,树立正确的有利于实现建设法治国家这一根本目标的法治理念,摒弃与法治目标相悖、短期、近视的行为,树立和维护司法权威;必须找准突破口,从解决体制、制度、机制等阻碍执行工作顺利进行的根本性问题入手,依法积极、稳妥地进行改革;必须使法院系统内外的力量积极联动,形成合力;必须树立长期努力的思想,明确目标,坚定信心,坚持不懈。我们深信,执行工作在经过党委领导、人大监督、政府支持、政协和社会各界持之以恒的共同努力,执行难问题一定会得到妥善解决。

正基层法院作为执行的主阵地,担负着全国80%的案件执行。但基层传统的文化背景、特殊的地缘关系使得基层法院的执行现状并不乐观,案件的实际执结率不尽人意。

一、基层法院“执行难”极具代表性的三类案件第一,离婚案件。在农村离婚案件执行实务中,由于执行地点的特殊性(大多在被执行人住所中进行)、家族势力的参与性、农村社会舆论的影响等原因,极易造成当事人之间、当事人亲属之间的矛盾尖锐对立,引发事端,严重影响和阻碍了案件执行。其中涉及子女抚养权,探视权的执行案件难度尤为突出。

”问题一直是制约基层人民法院工作的重要因素,长期困扰着基层人民法院,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基层人民法院的工作,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近日,笔者就这一问题进行了专题调研,认为这个问题必须引起人民法院和有关单位乃至全社会的足够重视,花大力气解决它。

一、存在的问题

(一)“执行难”依旧是制约基层人民法院工作的瓶颈。长期以来、特别是最近几年,基层人民法院动了许多脑筋,采取了多种措施解决“执行难”问题,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执行难”的现状仍未从根本上改变。一是人民法院受理的、不能短期内真正从实体上执行完毕的执行案件仍占一定比例。以某县人民法院某人民法庭2006年执行的案件为例,当年该庭收执行案件17件,总标的为19.3万元,执行兑现总金额仅为7.85万元,实际执行结案9件,只占总数的52.94%,另外8件则因为无法找到被执行人而以本次终结执行的形式结案。二是受委托执行的、征收社会抚养费案件的执行到位率不高。如某县人民法院某人民法庭2006年收案17件,总标的为13.3万余元,虽经多方努力,效果仍不理想,兑现标的仅为7万余元,实际执行案件8件,中止执行3件,本次执行终结7件。实际执行结案的比例仅为47%。

(二)被执行人长期外出打工,无固定居所,流动性大,查找其下落和他们的财产难度极大,没有大量的财力、物力和人力,要找到他们是根本不可能的,而从某地级市各县、市、区的情况看,许多县、市法院财力都很困难,财政预算的运转经费不足或没有预算经费,法院没有足够的经费外出寻找,因此,此类案件在短期内往往难以执行或不能执行。

(三)法律意识淡薄给执行工作带来的难度不容小视。一是被执行人恶意逃避执行的情况占一定比例,造成的影响非常恶劣。他们有的以离婚为手段转移财产;有的制造假债务隐瞒财产真实状况;有的悄悄变卖财产后外出躲避等等,给法院的执行带来很大难度,给申请人造成极大伤害,使其精神上、经济上难以承受,因而怨恨被申请人、怨恨法院,甚至迁怒于政府。他们往往四处上访,有的甚至堵在法院不肯离去,成为社会不安定因素。二是执行人员中存在着“不愿执行”、“不敢执行”、“不能执行”的问题。有的干警主观上努力不够,没有尽心竭力穷尽执行措施。有的干警工作不够大胆,怕得罪人,执行力度不够。有的素质不够高或能力不够强,方法单一,难以收到理想的效果。这些情况,严重影响了执行工作的开展、执行效果的取得。

(四)被执行人是困难企业或政府部门的执行案件,成为基层法院工作的一大难点。困难企业往往面临工人下岗、企业改制、多头债务等情况,法院执行时往往面临企业履行能力差,工人对立情绪大、员工安置难度大等难题。有的企业职工对执行人员吵闹、谩骂。有的四处上访,有的甚至以死相威胁,成为严重的不稳定因素。法院在面对政府部门时,则往往会碰上以“经费困难”,“政府没有预算还债资金”为托词,拖着不履行义务。人民法院既要考虑这些单位正常的工作运转,又要考虑维护其形象,还要考虑与他们的关系协调问题,因而无从下手或难以下手。但如果不执行或不执行到位,又没有维护好法律的严肃性和申请人的合法权益,引起申请人的不满,因而处境十分难堪。

(五)面对毫无履行能力的被申请人和眼巴巴等着执行款物救济的权利人,基层人民法院执行人员很无奈。

(六)在收取执行费的问题上,当事人与执行单位分歧较大。由于执行需要费用,有的案件需要的费用还比较高,而现有财政体制没有为此提供专项保障经费。因而,目前法院办理执行案件要收取费用,收取的数额因案件而异。对这个问题,法院和当事人的看法相去甚远。一方面是法院执行局和各法庭觉得经费不足,一些案件执行难度大,需要多次上门作工作,一些案件因当事人因故外出,或故意躲避,寻找困难,更增加了法院的执行成本法院感到压力很大。另一方面是案件当事人觉得负担过重,难以承受,有的当事人甚至认为是法院在巧立名目乱收费。

二、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受落后的经济条件影响,当事人无履行能力的案件占相当大的比例,从2006年绥阳县法院受理的执行案件可以看出,占比重较大的是征收社会抚养费的案件,而这类案件的当事人绝大多数是靠种地生存的农民,他们本来就不富裕,多生孩子又增加了经济负担,且往往为了逃避处罚,东躲西藏或外出打工,没有认真经营土地,使本来拮据的家庭经济更加困难,几乎无可供执行的款物。有的即使有一定款物,也为数不多,要缴足几千元到1万余元的社会抚养费,也是不可能的。更何况,生存权与债权的对抗,对申请人是不利的,法律规定,执行不能影响当事人的正常生活,被申请人仅有供自己居住的房屋,自己生产所需的农具和果腹的粮食,法院是不能执行的。在这种情况下,法院执行人员的处境也是十分尴尬的。又如在某县法院执行案件中占比例较大的故意伤害案的执行难度也非常大,这些案犯多数是无职无业的社会闲散人员,没有固定经济来源,且其中一部分因伤害行为被判刑入狱,他们自己的生活尚靠国家财政解决,更不可能有可供执行的财产。

(二)工作经费保障差,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执行工作的正常开展。一些基层县法院执行局除了干警的工资外,没有运转经费,运转经费靠收实支费解决。如果不收实支费,案件执行就没有经费保障。

(三)案件性质也是制约执行工作的一大因素。一些县市由于经济较落后,人民法院所办案件中,财产损害赔偿、人身伤害赔偿和婚姻纠纷引起的案件比重较大,而这几类案件的当事人相对于经济合同纠纷案件的当事人而言,履行能力多数很弱,且申请人和被执行人往往是加害人和受害人,双方矛盾尖锐、对立情绪极大,给执行带来很大障碍,这无疑是加大了案件的执法难度。特别是刑事附带民事案件的执行难度尤其大。

(四)有的基层人民法院未建立必要的执行激励机制,干警执行多执行少一个样,一方面执行好、执行差一个样,甚至执行不执行一个样,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干警办案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又不利于调动干警的积极性。

(五)一些干警政治思想素质和业务技能较差,工作方法简单,作风欠踏实,应付复杂局面的能力较弱,还不能完全适应解决执行工作这“第一难题”的需要。

三、建议

(一)基层人民法院要进一步强化对执行工作的领导,进一步强化执行队伍建设,进一步增强司法为民理念,切实转变作风。认真学习贯彻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执行公开的若干规定》和《关于人民法院办理执行案件若干期限的规定》和其他有关规定,积极探索解决“执行难”的办法,千方百计做好执行工作。

加强教育,增强干警法制观念和法制意识、责任意识,建立健全激励机制,让执行人员的辛勤劳动有所回报,解决“不愿执行”的问题。加大业务培训力度,提高业务技能,调整、充实人员,解决“不能执行”的问题,增强保护措施,探索执行办法,解决“不敢执行”的问题。

(二)加大法律宣传力度,增强公民法制观念。教育引导当事人,执行生效判决。并充分利用法律赋予的制裁权利,对那些恶意逃避执行的当事人进行打击,抓住典型,办一些对不履行生效判决的人员的案件,发挥法律的震慑作用。

(三)积极主动向当地党委、人大、政法委汇报重要工作、重大事项,加强与政府部门、金融机构、县乡镇政府和农村基层组织的联系,争取社会各界的理解、支持,减少执行工作压力。对确实不能执行的案件,要向当事人说明情况,讲清法律规定,必要时还要向党委、人大、政法委、县、乡镇政府和有关单位报告和通报情况,重大的、影响大的案件还要适当听证程序,让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党政干部、当事人亲属乃至全社会了解情况,争取理解支持。

(四)加强法院内部各部门的配合,为执行工作创造条件,一是审判环节就要加大对资金财产保全的力度,为执行奠定基础。二是继续加大案件的调解力度,促使当事人在诉讼中履行,减少进入强制执行环节的案件数量或通过调解,缓解双方对立情绪,为执行创造条件。

(五)帮助社会抚养费征收的委托单位认真排查、摸清情况再委托执行,并积极主动与委托单位联系,争取其支持、配合。可以请乡镇、村干部一起作说服解释工作,增强效果。

(六)在收取执行费和实支费用时,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和认真核算,并向当事人解释清楚,减少误会,增进了解、理解。

(七)积极探索,建立社会求助基金的办法,提出切实可行的方案,积极向当地党委、政府争取,早日建立社会救助基金。以解决经济特别困难的申请人的实际问题。

分析其外部原因:

一、地方、部门保护主义干扰。一些党政机关,包括人大、党委、政府及其各职能部门和公安、检察机关,利用手中职权对法院的执行工作进行干预,阻挠执行;有的党政机关就是被执行人,法院根本无法采取强制执行措施。由于人民法院在财政体制和人事体制上受地方的管理和制约,对涉及本地利益的案件执行中,往往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带有地方保护主义的倾向。而当遇到地方行政的干预时,因地方保护主义作祟而偏离公正执法的方向。

二、民事执行立法滞后和不完善,影响执行工作。目前我国尚未有统一的民事执行法来规范执行,现行民事诉讼法中所确定的执行方式、内容比较笼统和原则,设置过于粗略,缺乏可操作性,执行措施、手段还不能满足执行工作的实际需要。

民事执行难 篇5

——由“判决书拍卖事件”引发的若干思考

黄世锋

黄世锋

【内容提要】近年来,拍卖判决书已不成为什么新鲜事了,据媒体公开报道的就有8例之多。诸多的“判决书拍卖事件 ”透露的是“民事判决执行难”的社会问题,克服执行难问题是社会系统工程⑴。社会各界对拍卖判决书事件予以了高度的关注,大多数人认为拍卖判决书是当事人对法律的无知和亵读。而本文试图从完善我国法律体制的角度,在挖掘“拍卖判决书事件”产生的深沉原因,同时延伸拍卖判决书这种行为及分析会产生哪些法律后果的基础上给拍卖判决书这种行为下一个恰当的定论。在此之外为解决我国民事执行难问题提出一些个人的见解,即:一:优化民事纠纷解决机制,扩大民事纠纷解决的方式,一定程度上缓解法院解决纠纷的工作压力;二:完善诉讼保障制度,减轻当事人的诉讼成本,保障当事人的基本合法权益;三:完善立法,建议出台《强制执行法》,从法律层面上保障民事强制执行的顺利进行,从而加大执法监督,最终保障司法的权威性。

【关键词】拍卖判决书 执行难 纠纷解决机制 制度完善

一:拍卖判决书事件的基本概况

以下列举几件在全国范围内影响较大的判决书拍卖事件⑵1、2001年武汉市新洲区粮食收储经销公司拍卖判决书事件

拍卖者:武汉市新洲区粮食收储经销公司,新洲区粮食收储经销公司因卖给武汉市第二面粉厂100多万元的小麦,当时没有付钱,之后也没付。在几经追讨无果的情况下,新洲区粮食收储经销公司把第二面粉厂告上了法庭。1998年6月,武汉市口区人民法院判处被告第二面粉厂偿还新洲粮食收储经销公司134.8万元欠款以及银行利息、诉讼费共计150万元,在判决生效后10日内一次性付清。随后,新洲区粮食公司向桥口区人民法院递交了强制执行申请,并交纳了2万余元的强制执行费,但因种种原因这张判决文书还是成了一纸“白条”。万般无奈之下,新洲区粮食收储经销公司于2001年11月找到一家拍卖行,将150万元折成半价的“标的”公开拍卖法院的判决书和强制执行书。2、2003年10月28日陕西风翔县石五龙拍卖判决书事件

拍卖者:石五龙,于2001年10月27日因其妻与邻居因琐事发生争执,并在厮打中其妻受了伤。经过检查治疗共花去人民币5600余元,他们遂将此事诉至法院。2002年3月8日,风翔县人民法院作出一审判决,判令被告赔偿4481元人民币。判决生效后,石五龙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但未得到分文的赔偿。于同年6月24日宝鸡市检察院对此案提出了抗诉,县法院对此案进行再审并维持了原判。石龙五因法院执行未果,无奈之下于2003年10月28日在陕西风翔县县城大街上公开以五折的标价出让判决书。

3、2003年12月20日,广州市黄梅雪老人拍卖判决书事件

拍卖者:黄梅雪老人,原在某公司当财务主管,于2002年6月因公司与租赁业主产生经济纠纷,老板为逃避债务意外“失踪”。公司欠黄梅雪老人5万多元人民币,为此他将公司诉至法院。法院判令公司支付黄梅雪工资5万多元人民币,判决生效后,黄梅雪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但并未得到公司的支付。出于无奈,于2003年12月20日来到广州市天河区宏城商业广场公开“拍卖”法院判决书并悬红追欠薪款。4、2004年4月5日,西安六旬妇女李素珍上街叫卖判决书事件

拍卖者:李素珍,陕西韩城市王峰乡王峰村王组的村民,因1996年同村村民薛某从他家分三次借走人民币17600元。98年薛某去世,99年李素云向薛某的妻子张某主张还钱未果,后经村干部等多方协调仍无结果,李某遂于此事诉至法院。一审原告胜诉,被告不服提起上诉,二审驳回上诉并维持原判。但二审判决生效后两年内薛家没偿还李素珍家一分钱,而李素珍家因打官司和多方申诉、上访,花光了家里的所有的积蓄。无奈之下李素珍于04年4月5日带着两份判决书来到西安市并在大街上叫卖起了判决书。

5、2004年12月18日河南张先志拍卖判决书事件

拍卖者:张先志,原系河南南阳油田钻井公司职工,于02年3月下岗回到原籍--南充市顺庆区舞风镇清泉坎村张家老屋居住。04年3月20日,张先志认为本村村干部的财务有问题而进行举报。因此事与邻居罗裕银(此人系某村干部的亲戚)发生纠纷,在纠纷中张先志受到身体伤害。张先志到南充市某医院做了检查和治疗,共花去费用几千元。张先志遂于此事诉至法院,并两次上公堂终获全胜。终审判决生效后,张先志还缴纳了执行费,并分两次只拿到人民币2000元,但还有7000多元(包括案件受理费)被执行人仍未付清。为尽快拿到剩余的钱去继续治病,张先志于04年12月18日在南充市街道以6000元的价格公开法院拍卖判决书。6、2005年2月四川自贡人李远骞在成都摆地摊叫卖判决书事件

叫卖者李远骞因与魏某、张某发生经济纠纷而诉至法院。2002年5月,四川省自贡流井区法院判决魏某、张某归还李远骞各项费用10万余元。之后当地检察院对此案提起抗诉,四川省自贡流井区法院于2003年7月维持原判。但判决生效后,因被执行人在泸州,李远骞迟迟拿不到钱,流井区法院委托泸州当地法院执行。李远骞多次往返两地之间,得到的答复却是“被执行人没有可执行的财产”。出于无奈,李远骞于2005年2月在成都市金沙车站摆起了地摊,当街以5折叫卖判决书。

以上列举了6件在全国范围内比较有影响的判决书拍卖事件,自01年武汉出现全国首例判决书拍卖事件以后,社会各界对此引发了激烈的争论,争论焦点集中在拍卖判决书这种行为是否合法的问题上。绝大多数的人认为拍卖判决书行为是不合法的、是对法律的亵渎、是对司法尊严的挑战。此中不乏有学者、律师,还有广大的人民群众⑶。他们认为拍卖判决书行为是违法的,判决书是不可用来转让的,其理由有以下几点:

1、判决书是法院适应法律而作出的法律性文书,是国家审判权的最终体现,代表着人民法院的法律权威。所以只有人民法院才能对判决书进行变更或处置,当事人无权处置(特别是转让或卖买)判决书。

2、根据《拍卖法》的相关规定,拍卖是指以公开竞价的形式,将特定的物品或财产权利转让给最高应价者的买卖方式,民事判决书不能作为拍卖的标的用来公开拍卖。

3、当事人一旦选择诉讼这种方式来解决纠纷,便意味着自愿接受人民法院对其意思自治和处分权的限制,在得到生效的判决后,当事人的处分权便受制于人民法院,更何况是对判决书的处分,当事人当然无权转让或处置,只能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4、判决书的转让其实是当事人寻求的一种私力救济,而现行我国法律又不支持私力救济(除刑法上的正当防卫、紧急避险和自助行为外),所以判决书拍卖行为为法律所不保护,是违法的。

在此次争论中,有人认为拍卖判决书这种行为是可取的,他们持赞成态度⑷,他们的理由有以下几点:

1、现行我国法律无明文规定判决书本身不可以转让,依照法理法无明文规定禁止的即是可行的,所以拍卖判决书这种行为是不违法的,是可取的。

2、拍卖判决书实质上是对判决书里所规定的权利的转让,由于法院的判决是对当事人债权的一种确认,对判决书里面的债权,只要转让方和受让方双方合意,他们是有自由转让的。

3、拍卖判决书行为类似申请执行人委托代理人代为其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代为其向被执行人收取执行款,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执行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试行)》(法释〔1998〕15号)(以下简称《执行规定》)第22条的规定,其行为是可行的。

以上就是社会各界对拍卖判决书行为的看法及支持他们观点的相关理由,我们暂且不去评述他们观点的对与否,我们可先分析一下“判决书拍卖事件”产生的原因及这种行为延伸下去会产生哪些法律后果。

二:判决书拍卖事件产生的原因分析及延伸的法律后果

1、当事人赢了官司,而其判决却得不到有效的执行,即民事判决执行难的问题。从上述的6个拍卖判决书事件可以看出,所有的拍卖者都是在赢得了官司之后,进入到强制执行程序后陷入执行行难困境的。判决行不到有效的执行,当事人只好出此政策---拍卖判决书。执行难分为因被执行人(即债务人)为逃避债务等原因(包括转移财产、挥霍财物等等)而进行的消极执行及因其无能力而真正的不能执行和因执行机关的消极执行(如;执行机关的推诿、懈怠职责等)而陷入困境的执行。被执行人拒不执行法院判决有的是因为对法院判决的不服(其直接原因是法院审判程序的不公或判决的不公导致的⑸)、有的是完全藐视法律的威严,对法律的尊严不予顾及。执行机关的消极执行是因我国现行司法体制的不够完善造成的。现阶段在司法过程中,执行行为的性质既属于司法行为又属于行政行为⑹,司法与行政混于一体,这及容易导致司法不公,且还会出现法院重审判,轻执行等的现象,甚至导致执行人员的腐败、包庇、懈怠职责等行为。合理的制度安排应当是法院只管判决,而把执行判决的工作交由作为执行机关的公安局去完成⑺。

2、当事人不想介入繁琐、复杂的的执行程序中去,且我国执行机关在执行程序表现的又相当被动。按照我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一般民事案件的执行分为两种,即申请执行和移送执行。移送执行是指人民法院制作的法律文书发生法律效力后,由审理该案件的审判人员依职权直接将其交付执行及组织强制执行的行为。根据《执行规定》第19条的规定,现实当中有四类案件适用于移送执行,即:⑴、人民法院制作的具有给付赡养费、扶养费、抚育费内容的生效判决书。⑵、人民法院制作的生效民事制裁决定书。⑶、人民法院制作的生效刑事附带民事判决、裁定、调解书。⑷、审判人员认为确应移送执行的其他生效法律文书。由最高院出台司法解释我们可知移送执行涉及的都是有关人身关系的案件,而涉及财产纠纷的诉讼案件要进入强制执行,当事人就要通过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后才能进入执行程序。从这可以看出法院对财产案件的执行表现的相当被动,如果当事人不申请执行,而债务人也不履行债务的话(在现实中债务不履行债务的大有所在),当事人的债权岂不是永远不能实现了。而根据《执行规定》第18条和第20条规定:当事人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的,应当符合以下条件:

1、据以申请执行的法律文书已经生效,并具有给付内容且执行标的和被执行人明确。

2、申请执行人是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权利人或其继承人、权利承受人。

3、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履行期已经届满;义务人仍未履行的。

4、应当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出申请。

5、必须在法律规定的期限内提出申请。这一期限也即申请执行期限,根据《民事诉讼法》第219条的规定,申请执行的期限有两种,各有其适用的对象,即:一种是一年,适用于一方或双方当事人为公民的案件,一种为六个月,适用于双方当事人均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案件。

6、应当提交申请执行书和作为执行根据的法律文书。由此可看出如果当事人要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的话,也受到了诸多条款的限制,特别是时间的限制。

3、法院执行的不确定性,且又得先交高昂的执行费用,当然这个原因适用于当事人在没交纳执行费用之前就施行判决书的拍卖这种情形。许多当事人在权衡申请强制执行后所获得的收益和直接转让判决书后所获得的收益,会作出一个比较后的判断,即:法院对判决执行具有不确定性,随时可以遇到执行难的问题,且还需要先交纳执行费用,经过千辛万苦的周转还不如直接卖掉判决书来得划算。这也透露出我国公力救济成本负担过重的局面。我们知道现行我们的纠纷解决机制主要有三种,即:私力救济、公力救济和社会救济⑻。而当事人选择公力救济须花的费用繁多,当事人不但要承担诉讼费用、执行费用、灰色费用(比如请法官吃饭等),还要面临社会公众及道德对其行为的价值判断以及由此造成的心理压力都要当事人承担,且还要承担被执行人因无能力而不能执行的风险。

通过以上的原因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到拍卖判决书事件是其实是我们法律制度本身的软弱,并不是某些人认为的是当事人对法律的亵读。当事人也根本无意要对司法的权威进行挑衅,拍卖判决书其实是当事人对法院对其确认的权利的一种转让,属债权转让的性质。根据我国民法的规定债权人转让自己的债权时,只要当事人与受让人之间达成意识达成合意,并通知债务人即可,无需征得债务人的同意或他人的同意。当然当事人选择以拍卖判决书这种行为来解决执行难造成的困境最终来实现债权是行不通的,以下笔者从分析拍卖判决书这种行为延伸下去所得的法律后果来说明这个问题。

笔者认为拍卖判决书的转让会导致四种结果的发生:

1、判决书转让后,受让人拿着判决书会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但必须建立在转让人与受让人合意并签订协议的基础上,且协议须注明受让人享有的相关权利,即:受让人享有向人法院申请强制执行的权利、享有向被执行人收取执行款的权利等等。此种转让行为只不过是受让人作为权利承受人代为转让人行使法院判令给转让人的债权,是受法律保护的,但并没有摆脱真正的执行难问题,受让人主张债权的方式和转让人当初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是一样的。

2、判决书转让后,受让人通过自身的某些条件(如以身体强壮的优势对被行人进行威胁及对被执行人进行劝说、与被执行人协商和解等等)促使被执行人履行法院判令给其的义务,采用这种方式很容易导致民转刑,其行为受到法律的严格限制,甚至为法律所不允许。

3、判决书转让后,受让人再度转让判决书。此种行为只能再次陷入执行难问题,而判决书的申请执行是有一定的期限的。一般案件的申请执行期限为一年,在一年内当事人须主张权利,要不就不受法律保护。

4、判决书转让后,受让人不再追究被执行人的债务,自已承担一切损失。这只能导致对判决书里的债权真正不能实现,这样会助长侵权者的嚣张气焰,最终导致社会次序的更加混乱。以上四种情形,受让人唯有采取第一种情形或许还能获取执行款,其他的三种情形在现行的法律体制下都是行不通的。

经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就可以知道,其实拍卖判决书事件所折射出来的是民事判决执行难问题,只要解决了民事执行难问题,拍卖判决书事件引发的相关问题也就能解决。

三:民事判决执行难问题的解决方法

笔者认为,当事人要在现行体制下解决难于收取执行款的问题,大可不必采用拍卖判决书这种方式来实现债权。上面已经论述到拍卖判决书这种行为并不能完全解决执行难问题。在现行体制下,当事人要实现法院判令给其的债权,可采用以下方法:

1、当事人可以通过公开悬赏的方式,借助社会的力量,通过合法的途径使判决确定的权利得到实现。具体方法有以下两种:第一:悬赏他人提供被执行人的财产线索。第二:悬赏他人居中进行调解,说服债务人履行判决确定的义务。

2、当事人在诉讼过程中或诉讼前如果发现对方当事人有转移财产、挥霍财物等逃避债务的行为时,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财产保全。根据《民事诉讼法》第92和93条的规定:人民法院在受理诉讼前或诉讼过程中,根据利害关系人或当事人的提出或申请,可对当事人的财产或争议标的物作出强制性的保护措施,以保证将来作出的判决能够得到有效的执行。

3、当事人可以委托代理人去申请执行及收取执行款,根据《试行规定》第18条和22条的相关规定:当事人可以委托别人代为其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及代为其收取执行款。这样当事人就可避免介入繁琐、复杂的执行程序了。

4、当事人可借助司法机关将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的对方当事人绳之于法。根据《刑事诉讼法》第84条和《刑法》第313条的相关规定:当事人发觉被执行人有能力执行机而拒不执行的,可以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报案或举报,对已构成犯罪的,司法机关应立案侦查,并给予刑罚处置。

上面我们只论述到,在现行执行体制下,当事人可以通过四种方式合法、合理地实现法院判令给他的实体权利(即债权),其实这只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执行难困境,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执行难问题。因为执行难问题是我国现行执行体制的不完善及混乱而造成的一个社会问题,我们要从完善我国执行体制、加大我国执法力度等制度方面根本上解决执行难问题,以下笔者就从法律体制的完善具体来论述解决执行难问题的方法:

(一)优化民事纠纷解决机制,扩大民事纠纷解决的方式,一定程度上缓解法院解决纠纷的工作压力。

民事纠纷的解决机制可以分为私力救济、公力救济和社会救济三种。私力救济又称为自力救济,是指当事人认定权利遭到不法侵害时,在没有第三者以中立名义介入纠纷解决的情形下,不通过国家机关和法定程序,而依靠自身或私人力量,实现权利、解决纠纷一种体制,主要包括自决和和解。“强力性的自决受到法律严格的限制。而和解却始终受到垂青”⑼私力救济根据法律性质又可分为法定和法外的私力救济,法定的私力救济一般包括:正当防卫、紧急避险、自助行为等等,法外的私力救济又包括法无明文规定的私力救济、法律禁止的私力救济⑽。在一个法治国家里,统治者基本上不主当事人使用私力救济。社会救济是指当事人基于合意,借用社会力量(即第三人的力量)来解决民事纠纷的机制。主要包括调解和仲裁,由于社会救济具有非强制性和非严格的规范性,与诉讼相比更为简便,与自决相比更受道德和法律的保护,故比较受纠纷主体青莱。公力救济是指当当事人无法通过自主性的方式解决纠纷时而通过国家公权力来解决纠纷的机制,公力救济包括行政救济和司法救济。公力救济具有的特征有:

1、国家强力性,2、严格的规范性(包括程序和实体方面)。当事人选择公力救济,其意识的自由必然受到公权力限制,且还须面临繁琐、复杂的诉讼程序及高昂的诉讼成本。有时还要面临第三者(法官)的恣意,以及对方当事人的拒不执行等风险。公力救济不确定的因素多,结果难以预测,判决相当程度上不具有终局性且执行难。但要实行私力救济和社会救济的话,我国又没有现行法法律可依(只有正当防卫和紧急避险有法律的保障)。一般国家都不鼓励当事人选择私力救济来解决纠纷,只有为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利益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时,才可选择使用私力救济,即:正当防卫或紧急避险。这样的体制只会导致当公民合法权益(主要指民事权益)受到侵害时,当事人只能选择公力救济。而理论上本来是有三个机制可以解决民事纠纷的,但现实中却变为一个,即公力救济。这势必会出现当事人选择纠纷解决方式的挤压,都挤到法院来解决纠纷,且考虑到我国本身司法资源有限⑾,因此执行难问题的出现就是不言而喻的了。其实私力救济在一定程度上也优越于公力救济,这是有事实证明的。例如,2001年11月,四川泸州龙马潭区法院一起三年未执行的案件,在私人侦探的介入下十余天便执行得到落实⑿。基于以上认识,笔者建议国家在一定程度内应该允许私力救济的实行,鼓励公民选择社会救济来解决纠纷,特别是和解、调解。且应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来保障当事人选择私力救济和社会救济。

(二)完善诉讼保障制度,减轻当事人的诉讼成本,保障当事人的基本合法权益

而我们知道,在民事案件当中,当事人采用诉讼这种方式来解决纠纷,是基于对法院的充分信任,而其诉讼目的是请求法院判令对方当事人履行一定的义务,但在现实当中法院并没有很好地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法院的执行并不到位,判决书就成了一纸白条,得不到有效的执行。胜诉方不但为诉讼花去了大量的金钱,还为此付出大量的精力,最终落了个判决执行不了的局面,人力、物力丧失贻尽。其实在现实当中,当事人进行诉讼不但是为了获得程序上的权利,更重要的是为了获得实体上的权益(法院最终判令的债权)。而在现行法律体系下,我国的诉讼保障制度只包括:保全制度(即财产保全和行为保全)、先予执行和对妨害民事诉讼的强制措施三项。笔者认为这三项保障制度在实际执行中并不能保障当事人的基本权益,应该建立一项最低权益保障制度和诉讼费用保障制度。所谓最低权益保障制度是指:在执行难案件当中,由国家支付一定财物给胜诉的当事人,以保障胜诉方得到法院判令给他的最低权益(取回物质上的损失)。这里的一定财物是指保障当事人基本生活所须的费用,而待到被执行人有能力执行义务时应偿还国家为其先支付的款项。而在现行体制下,我们国家建立一项这样的制度也是有物质可保障的。我们知道在许多案件当中,有许多无主物、赃款及一些无人继承的财产都收归为国有,这些资金完全可拿出来,用来保障在执行难案件中胜诉方的最低合法权益。

另一方面,应当完善我国诉讼费用的收取制度,建立诉讼费用保障制度。当前我国诉讼费用一般都在案件审判前收取,执行费用在法院施行执行程序前收取。且费用收取又按诉讼标的收取,这是相当不合理的。有学者曾这样评判这项制度“以标的额收费除了显示利益的驱动的事实处,没有多少摆到桌面的依据⒀”而高昂的诉讼费用和执行费用让当事人的负担确实很重,有些高额的诉讼与司法资源的更多花费并没有明显的对应或正函数关系⒁。笔者认为国家应该减少诉讼费用和执行费用收取或应在当事人的权益确实取得保障之后(即在判得到执行后)收取诉讼费用和执行费用。而这种方式在西方国家早已得到施行,我国的广东高院也已经废除执行费预收制度,这成为公民广为喜欢的一种制度。

(三)完善现行法制,建议出台《强制执行法》,加大执法和监督力度,保障司法的威严。

第一:在现行法律体系下,我国把强制执行程序归入到《民事诉讼法》中,且规定执行机关是人民法院。当事人只有依法向人民法院递交申请书后才能启动执行程序,执行行为兼具有行政行为和司法行为于一体。有些法院为具体落实执行问题,还专门把执行庭升级为“执行局”广泛地承担有关执行事务。本来执行机构应当是以裁判权为中心来设置的,执行局的称谓显然是十分强调执行机构的执政色彩⒂。这种做法严重贬低了法院在公民心目中的威严形象,且此行为并没收到良好的效果,“审执不分”是民事执行效率低下的制度性原因,要提高执行工作的效率,首先必须做到“审执分立”⒃。因此,笔者建议尽快制定一部《强制执行法》来具体规定判决执行的具体问题,许多学者对此也有精辟的论述⒄。《强制执行法》最基本的规定就是要把执行机关独立出来,厘清执行行为的性质。让法院独立做审判工作,这也是司法体制改革的必然要求,即:司法独立。这样,一方面可以减轻法院的工作压力,让法院专心于审判,提高工作效率,作出让当事人信服的判决;另一方面,让一个独立的机关去执行法院的判决,可以提高法律的威严,在公民心目中树立起司法机关的良好形象,维护司法的尊严。

第二:加大执法监督力度,检察院在执行过程中要行使好法律的监督作用。在现行体制下,出现难于执行的问题,一部分是由于法院的执行力度不够;一部分是有些债务人在执行债务上的确有困难,这类是真正的执行难。而出现法院重审判,轻执行,执行机构懈怠、推诿,执行人员腐败、包庇的现象应该是检察院没有行使好法律的监督权作用。对国家工作人员行为的监督是本属检察院的职责范围之内的事,而现行执行的检察制度,对法院执行行为的监督几乎为空白。所以我们的检察机关也应该完善监督制度,检察院应对法院的执行行为起到法律的监督作用,而对判决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的当事人应加大执法力度,将其绳之于法,使刑罚在强制执行领域起到威慑作用。

四:小结

拍卖判决书事件发生的直接原因就是民事判决执行难的问题,执行难难在制度的不够完善、不够建全。任何一个法律制度的完善、建全都是建立在牺牲某些人利益的基础上,拍卖判决书事件的发生已经给我们的司法体制的必须完善敲响了警钟。在完善执行体制的过程中,笔者认为最重要的是建立一个独立的司法体系,让司法与行政完全脱离,只有这样我们的司法才能保持它的权威性,我们的法律才能永保它的权威。

注释与参考文献

⑴孙小虹:“克服执行难问题是社会系统工程”,载人民日报1999年3月10日第10版。

⑵关于笔者所列的6件“判决书拍卖事件”,可在百度网站()上搜索得知。

⑶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所研究员莫纪宏认为:“出卖判决书是违法的,判决书只有人民法院通过审判程序才能依法变更或处理,其他任何机关、组织或个人者无权处理判决书”。中国政法大学诉讼法专家陈桂明教授认为:“判决是法律确定给案件当事人的一种权利,不且有可转让性”。

⑷沈阳同方律师事务所主任律师王屴认为:“当事人卖的并不是判决书本身,而是法院判给他的债权,作为债权人,他是有权转卖自己的债权的,这是公民的权利,是合法的”。成都的施律师认为:“对这一行为,现行法律并无禁止性规定,法无明令禁止皆可行,因而不能说是违法的”。

⑸参见贺卫方:“又见执行难”,载《工人日报》1998年7月10日,“执掌司法权柄者不严格地遵循法律程序,当事人便很有理由指责法院,这时法院硬要执行判决便可能引发败诉方与法院之间的冲突”。

⑹参见江伟主编:《民事诉讼法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550页。

⑺参见贺卫方著:《司法的理念与制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1版,第264页。

⑻参见江伟主编:《民事诉讼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2版,第2页。

⑼参见江伟主编:《民事诉讼法学原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版,第5页。

⑽参见徐昕:《论私力救济》,清华大学2003年博士学位论文。

⑾参见:《中国青年报》,2005年3月10日,两会特刊。“我国法官和检察官的数人正逐年下降”。

⑿参见:“法院首请私家侦探揪老赖”,载《江南时报》2002年12月13日。

⒀参见方蓅芳:“民事诉讼收费考”,载《中国社会科学》1999年第3期。

⒁参见杨荣馨主编:《民事诉讼原理》,法律出版社2003年第1版,第536页。

⒂参见:同上,第670页。

⒃参见:同上,第666页。

⒄关于对《强制执行法》构造的具体论述可参见:

江伟、肖建国“论我国强制执行法的基本构造”,载《法学家》2001(4)

张子学“论我国民事执行法的编制”,载《河北法学》1994(1)

杨与龄:《强制执行法论》,台湾,三民书局,1999

民事执行申请书 篇6

(单位写清楚:单位全称、法定代表人姓、职务、住所地、电话、邮编)

被申请人(个人写清楚:姓名、性别、年龄、住址、电话、邮编)

(单位写清楚:单位全称、法定代表人姓、职务、住所地、电话、邮编)

申请强制执行的标的:

申请强制执行的依据及生效情况:

被执行可供执行的财产情况举证:

申请人要求查扣被执行人的上述有关财产,若查扣错误,愿承担相应赔偿责任。

此致

宁波市北仑区人民法院

申请人:

年 月 日

申请强制执行申请书【范文二】

申请人: 张某某,男,汉族,19xx年xx月xx日生,住xx市xx区xx路xx号。

被申请人:陈某某,男,汉族,19xx年xx月xx日生,住xx市xx路xx小区x号x室。

一、执行依据:

生效判决(xxxx)x民终字第xxxxx号民事判决书。

二、请求事项和执行标的:

1、依法对被执行人所有的财产采取强制执行措施,强制被申请人履行(xxxx)x民终字第xxxx号民事判决书的确定的`义务(判决书正文内容均应当详细列明)。

2、被申请人加倍支付迟延履行利息。

3、向被执行人发出《报告财产令》,责令被执行人如实报告财产状况。

4、本案执行费用由被申请人承担。

三、事实和理由:

申请人张某某与被申请人陈某某xx一案,业经xx市xx区人民法院于xxxx年xx月xx日作出xx民初字第xxxx号民事判决书,判令被申请人陈某某(写明判决书正文内容)。

因被申请人不服一审判决,向xx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xx市中级人民法院于xxxx年xx月xx日作出(xxxx)x民终字第xxxxx号民事判决书,依法维持了一审判决。该判决已于xx年xx月xx日生效,但被申请人仍拒不履行判决确定的义务。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212条之规定,申请人特向贵院申请予以强制执行。

四、被执行人财产状况:

1、被执行人在xx市xx区拥有房产一处,

2、在xx银行有存款xx元。

此致

xx市xx区人民法院

申请人:

xxxx年x月xx日

申请强制执行申请书【范文三】

申请执行人:xxxxx北京分公司

住所地:xxxxxx

负责人:xxx 职务:经理 电话:xxxxxxxx

被执行人:xxxxxx

住所地:xxxxx。

法定代表人:xxxx 职务:董事长

案由:买卖合同纠纷

请求事项

1.强制被执行人履行北京市顺义人民法院二oo七年九月三日作出的(XX)顺民初字第67xx号民事判决书,立即给付申请人货款五万九千八百元并支付利息损失(二oo七年七月一日至二oo七年七月三十日的利息为二百九十一元五角三分,自二oo七年七月三十一日至付清之日止的利息按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同期企业流动资金贷款利率标准计算),并承担案件受理费六百五十四元;

2.由被执行人加倍支付迟延履行该判决确定义务期间的债务利息;

3.由被执行人承担本案申请执行费用。

事实与理由

申请执行人与被执行人买卖合同纠纷一案,贵院已经作出(XX)顺民初字第67xx号民事判决,根据该判决,被执行人应于该判决生效后十日内偿还申请执行人货款五万九千八百元并支付利息损失(二oo七年七月一日至二oo七年七月三十日的利息为二百九十一元五角三分,自二oo七年七月三十一日至付清之日止的利息按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同期企业流动资金贷款利率标准计算),于判决生效后十日内执行。案件受理费六百五十四元,由被执行人负担,于判决书生效后七日内交纳。现该判决已经生效,但被执行人并未履行判决书所确定的义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三十二条的规定:“ 被执行人未按判决、裁定和其他法律文书指定的期间履行给付金钱义务的,应当加倍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被执行人未按判决、裁定和其他法律文书指定的期间履行其他义务的,应当支付迟延履行金。”被执行人应当加倍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

为维护申请人的合法权益,现依据《民事诉讼法》第207条之规定提出以上请求,请人民法院依法强制被执行人履行生效的判决所确定的义务。

此致

x法院

申请人:

xxxxxx北京分公司

年 月 日

浅析民事案件执行难的原因及对策 篇7

关键词:民事案件,执行,原因,对策

民事案件执行难的问题一直是司法实践中困扰法院和当事人的难题之一。执行困难导致了有效判决成为一纸空文, 严重地侵犯了胜诉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侵害了国家司法裁判机构的权威, 更影响了社会的稳定和谐和经济建设和发展。因此, 研究和解决民事案件执行难的原因及对策, 切实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立法院之威信, 维护社会之公平正义, 就显得十分迫切。

一、执行难的原因

执行难并不是单纯地一一罗列就能对其原因作出全面透彻分析, 实践中造成执行难的原因, 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1. 被执行人法制观念淡薄阻碍执行。

形成当前民事案件执行难的一个突出因素, 就是被执行人通常在败诉之后采取种种方法和手段规避法律、逃避债务。这说明我国在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的同时, 社会主义道德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严重滞后, 社会诚信缺失, 没有形成全社会普遍认同的价值观念。被执行人法制观念淡薄, 大量被执行人目无法纪, 无视法院判决的效力, 恣意妄为, 与法院对抗。从社会实践中出现的情况看, 花样百出:有些被执行人采取假离婚的方式逃避债务, 协议离婚将自己所有的全部财产归属另一半, 自己净身出户, 然后以无财产为由抗拒执行;有些被执行人将自己的财产无偿赠与亲人或者朋友;有些被执行人因欠债太多而消极对待执行, 对到期债权或采取隐瞒方法, 或干脆放弃, 不再主张等等。被执行人的恶意对抗使大量的执行案件陷入僵局, 大大加剧了法院执行工作的压力。

2. 地方保护主义、部门保护主义盛行。

地方保护主义盛行, 是形成民事案件执行难不可忽视的一个顽疾。少数地方官员和部门领导从狭隘的本位主义出发, 表面上支持人民法院执行, 实际上偏袒本地当事人, 为被执行人逃避履行义务寻找种种理由, 隐瞒事实真相, 编造虚假事实, 制造执行障碍。地方保护主义在委托执行中表现尤为突出, 帮助本地被执行人规避法律。有的法院在委托执行中, 怠于执行, 对委托法院、异地债权人采取拖延、推诿的办法, 使本地的被执行人有充足的时间转移财产;有的采取欺骗方法, 以被执行人“下落不明”、无执行能力为由应付了事。这些都极大损害了人民法院公正执法的形象, 为社会造成了消极隐患和不稳定因素。

3. 执行体制不健全。

强制执行方面的法律规定、制度不健全, 严重束缚了法院执行人员的执法力度。强制执行程序被规定在民事诉讼法中, 关于执行的条文仅有几十条, 并且现行的法律条文赋予法院执行的措施少, 手段相对较弱, 无法对付形形色色的恶意转移和隐藏财产状况。而多年来, 全国法院有待执行的案件数百万件, 而且情况千差万别, 这些条文远远不能适应司法实践中执行工作的需要。所以, 把执行程序规范作为民事诉讼法的部分, 这种立法体例本身就限制了执行规范的完善。尽管现在有些相关的规定和司法解释, 但仍未改变内容过于概括, 原则抽象, 可操作性差的状况。

4. 执行人员业务素质不高。

一是执行人员对其自身约束力不够, 接受当事人的吃请、娱乐、财物, 导致执行权力的滥用, 并且又缺乏有效的执行途径和手段, 无法从实体和程序上对相关人的权利进行保护。二是执行权被执行人员简单地认为是司法裁判权, 忽视了执行权的特殊性和规律性, 一味地按照审判业务的管理方式管理执行机构, 使得上下级法院执行部门之间忽略了相互之间的管理, 因此无法把执行力量集合起来, 使执行难度增加。三是在执行工作岗位上, 执行人员法律知识不熟, 遇到问题不知道如何处理, 往往简单地认为, 执行就是拿着判决书、调解书向被执行人讨账。四是执行机构对于执行权力分配不清, 造成其他业务审判庭也加入执行工作中, 这样重复的劳作无疑增加了诉讼成本。

二、执行难的对策

针对实践中形成民事案件执行难的原因, 应坚持德治与法治并举, 标本兼治, 努力探索出符合法律要求和社会需要的新的运行机制, 建造新的执行格局。针对法院执行工作来说, 主要应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 建立完善的社会监督机制。

由于执行工作牵涉面广、社会性强, 单纯依靠法院自身的努力尚不能完全解决问题, 必须紧紧依靠党委领导, 自觉接受人大监督。法院除依法抵制地方保护主义和部门保护主义的干扰外, 还应当积极依靠当地党委、人大, 积极通过纪检部门给予处理, 坚决杜绝“关系案”、“人情案”、“金钱案”的发生。同时, 法院的执行工作离不开党委和人大的积极协调、离不开有关主管部门的协助配合。随着执行工作难度的日益加大, 法院的执行活动需要公安、检察、银行、工商、土地、房地产等职能部门协助的情形愈加普遍。特别是对那些导致“执行难”的不合格主体, 可以通过党委、人大进行协调, 责成工商等职能部门从源头上予以查堵, 如不予年检、吊销执照等, 使空壳公司、皮包公司逐步归于消灭, 从而使积案得以消除。

2. 加大管理力度, 推进司法人员队伍建设。

执法者自身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执行活动的质量和效率。过去, 在执行人员的配备上先天不足, 使得执行队伍整体素质不高。为了改变这种局面, 除了应加强执法干警的思想政治建设、纪律建设、作风建设外, 还应加强法律业务的培训, 必须对现有的管理制度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 努力推进执行队伍建设, 使之适应新时期执行工作的需要。对此, 提出如下三点建议:首先, 加强法官职业道德教育, 切实提高法官的职业道德素质。良好的职业道德, 是法官队伍建设的重要目标, 也是确保司法公正, 提高司法效率的客观需要。其次, 加强业务培训和学习, 提高业务素质。定期实行轮岗培训, 不断注入新的血液, 及时掌握执行工作涉及到的新知识, 解决新问题;经常组织执行人员合议讨论案情及制定执行策略, 搞好调查研究。最后, 选配精英, 充实执行队伍;加强物质装备, 搞好硬件建设。应及时调整和充实执行队伍, 增强队伍力量, 配备必需的交通工具, 充分利用人、财、物资源, 从而使执行难状况得到有效遏止。

3. 加大惩罚力度。

已生效的法律文书是具有权威性的, 但是现在司法实践对于恶意拒不执行而判刑的案件寥寥可数, 这是可悲的。目前, 我国刑法上关于恶意拒不执行罪名都加上了必须要“情节严重”的才定罪, 这显然是一种处于对被执行人倾斜的考虑。这种“保护”也给执行工作带来了一定障碍, 不利于执行工作的顺利开展。

4. 建立社会信用体系。

社会信用体系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法院内部执行案件的信息库, 这部分的关键就是资源共享, 包括各法院之间和社会的互通, 许多法院的公告形同虚设, 没有起到该有的作用。另一方面是社会的信用网, 主要是在公安、银行和金融体系建设上, 虽然这种建设会耗费较高的成本, 但是信用网在为法院系统服务的同时也在服务整个社会, 对于防止我国金融市场所出现的动荡和危机, 其作用是不言而喻的。通过建立社会信用体系, 在公安、金融系统建立法院执行信息系统, 这样对被执行人存款就能及时掌握, 并能采取相应的执行措施, 使案件及时得到执行。

综上所述, 面对执行难既不能等闭视之, 又切忌急于求成。采取对症下药的措施, 通过稳打稳扎的努力, 我们相信, 只要全社会上下都能够关心、支持执行工作, 经过越来越多人的努力, 执行难问题一定能够得到彻底解决。

民事案件执行难的原因分析与对策 篇8

关键词:民事案件;执行难;原因;解决对策

人民法院在处理民事案件中经常会碰到执行难的问题,民事案件的执行情况是人们对于法院工作评价的重要标准之一,因此执行难的问题已经影响到了人们对于人们法院的信任。造成民事案件执行难的原因有很多,本文将会对造成民事案件执行难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为人民法院民事案件执行工作提供相应的借鉴。

一、“执行难”的原因分析

1.立法滞后

造成“执行难”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有社会原因,也有法制原因,笔者认为最关键是原因是目前我国还没有制定一部专门、系统的民事强制执行法。但是我国在立法中一直遵循的是“宜粗不宜细”的原则,所以我国的很多法律条文不够清晰明确,而且原则性过强;同时我国的法律在制定过程缺乏严谨的逻辑性,经常会出现一些相互抵触的内容,这些问题进一步加剧了民事案件“执行难”的问题。

2.管理缺失

我国的民事诉讼法赋予了民事审判独立进行的权利,但是我国的司法体系所采用的是块状管理,即地方政府对于法院具有管理权,而上级法院对其的管理权就被弱化,因此法院在进行民事案件审理过程中经常受到所在区域各种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影响,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案件审理的公正性。

3.地方和部门保护主义盛行

有的法院在接受执行委托后对执行工作并不积极,执行过程中会采取拖延战术,从而让被执行人有充足的时间进行财产转移;还有的被委托法院则以无法寻找被执行人来应付委托法院及债权人。更为过分的是由的地方政府会以被执行人需偿还本地未立案债务为由将被执行人的财产、资金转移,这就造成了债权人的损失。此外,相当一部分受委托人民法院为了保护本地公民、法人组织的部门私利,随意裁定中止。由此可见,地方保护主义也是造成民事经济纠纷案件执行难的重要原因。

4.执行队伍较弱

在执行程序中,执行庭法官是不能以法官身份进行执行工作的,他们只能以法院工作人员的身份代表法院进行执行工作,他们的权利受到法院的控制,而法院的工作也受到地方政府的左右,这就导致执行庭法官在执行过程中不具备独立性。同时由于案件审理流程繁琐,案件的执行需要庭长、院长、审判委员会进行决策,执行情况并不会对执行法官造成影响,这就无法实施追责制。

5.当事人法制观念薄弱

一些当事人在经营活动中没有树立风险观念,对于合作对象的考察和审核不到位,没能准确掌握对方的财务能力以及信誉状况,为以后的经济纠纷埋下了隐患。被执行人的这些行为也是造成执行难的重要原因。

二、“执行难”给社会带来的严重影响

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在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作的《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中指出:“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等法律文书能否得到执行,直接关系到国家法律的尊严和当事人合法权益的实现。”

“执行难”主要有以下几种危害:首先是让申请执行人的合法权益无法得到保障;其次是对我国司法机关的声誉和形象造成不良影响,降低了民众对司法机关的信任,同时也妨碍了司法公正;再次是民众对司法机关的不良印象会转移到到党和政府,情節严重的还会引发群体暴力事件,不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

因此,“执行难”问题已不再是单纯的法律问题,而是影响到整个社会的社会问题,如果不能解决好“执行难”问题,对于我国的和谐健康社会环境的建设以及国家的稳定发展都是不利的。

三、解决“执行难”问题的几点对策

1.转变观念,强化执行队伍建设

随着我国经济的多元化发展,法院在案件审理过程中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出现,现有的执行理念和工作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工作要求,人民法院必要转变执行观念,积极探索新的工作方式,只有这样才能有效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维护司法机构的形象。对于执行人员来说,在执行中要转变现有的支付挂念,不断学习,提升自身素质,在执行过程中做到依法执行、诚信执行。应做好执行队伍思想作风建设、职业道德建设等工作。职业道德建设是执行队伍建设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只有打造一支拥有良好职业规范和道德操守的执行队伍才能提高执行的效率,维护司法机关的形象,维护司法公正。

2.联合多方力量,加大执行力度

执行工作并不是依靠法院就能够完成,经常还会借助其他力量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如在执行过程中可以联合审计部门对被执行人的财产状况进行评估,有效防止被执行人进行财产隐瞒,获得被执行人真实的资产状况,并以此作为采取强制措施的依据;对于在执行过程中采用暴力抗法的行为应联合公安部门对其进行严厉打击;同时还要努力争取被执行人所在地党委、政府、法院对执行工作的全方位支持,积极与被执行人的主管单位沟通、协调,并提出司法建议,对执行预案要向有关领导通报,有必要采取强制措施的应提前做好和其他部门的协调和准备,争取多方支持和配合,营造一个良好的执行环境。

3.扩大诚信建设宣传

随着经济环境的日趋复杂,企业在经营过程中的经济纠纷也更多,这些经济纠纷的引起以及后期的处理都和企业的不诚信有着直接的关系,因此建立建立社会诚信制度和财产登记制度已经成了迫在眉睫的工作,把企业的基本情况、资产状况、交易记录、信贷记录等建成档案资料,并建立企业信用信息共享机制,不但可以帮助企业进行风险控制,还有助于执行工作有效开展。目前法院在执行过程中进行评估被执行财产状况就存在很多的困难,但是如果建立了社会信用评估体系,在执行过程中进行被执行人的财产评估就变得更加容易,有利于执行工作的进行。解决好“执行难”问题,对于我国的和谐健康社会环境的建设以及国家的稳定发展都是不利的。

参考文献:

[1]民事诉讼法教程[M].北京大学出版社.

[2]民事法律法规汇编[M].中南政法学院出版社.

上一篇:雪中记忆散文下一篇:小学生演讲稿:遵规守纪、养成良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