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月》教学反思

2024-11-0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中秋月》教学反思(精选11篇)

《中秋月》教学反思 篇1

正值秋高气爽时节,这时候问幼儿:“什么时候的月亮是最圆的?”大家都会异口同声地回答:“八月十五的月亮最圆!”“那么,我们安海是怎样在这个月儿明里过这个传统的中秋节的呢?”这时候的大家肯定是兴致勃勃、七嘴八舌地说起“中秋博饼”的`事……

就是在这样的情景中引出童谣《中秋月》,结合自绘的图画:古厝中间摆着一张大圆桌,四周或坐或站着童谣里的人物“姐姐”“孙子”“哥哥”“奶奶”“爷爷”在博饼,月亮高高地悬挂在空中,照得大厅里亮堂堂,一片欢乐、和谐的景象,深深地吸引了孩子的眼球,在老师的朗读中孩子们产生了共鸣,如同身临其境,大家的表情是满足的。借着童谣的内容,我们又和孩子一起探讨了博饼的游戏规则,从中加深对“一秀”“二举”“四进”“三会”“对堂”“状元”的了解,当大家看到了老师准备的大大的充气骰子时,个个跃跃欲试,把活动推向了高潮,同时,也有点混乱。这时,我又利用音乐把孩子们高涨的情绪缓和过来,大家听到了CD机里传出清脆、稚嫩的童声说唱着《中秋月》,大家听得入了神,都说好听、好听,再播放一次。就这样,在一次次的播放中孩子们又学会了用另一种方式来诠释闽南童谣的趣味性和意境美,唱着唱着还自发地扮演童谣中的角色加于表演了……

《中秋月》教学反思 篇2

一、在目标确定中弘扬传统文化

本课三首咏月的诗词, 情景交融, 想象丰富。虽然写于不同的时代, 但是, 表达的主题却都相同, 都是浓浓的思念之情。《十五夜望月》表达的是对朋友的怀念, 《水调歌头》表达的是对亲人的怀念, 《我的思念是圆的》表达的是对同胞的怀念。为了让学生对传统文化及习俗有深入的理解感悟, 围绕课文我确定了下列学习目标:

1.联系作品的文化背景, 了解民俗文化的丰富内涵。

2.学会在丰富的美的联想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3.通过感知诗词内容领会诗情。

4.养成良好的诵读诗词习惯。

二、在导语设计中弘扬传统文化

首先, 我以猜谜的形式, 引出话题, 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 因此, 活动一开始我就以猜谜的形式引出话题:

我们中国人的传统意识中, 一年中哪一夜的月亮是最圆的?谁知道中秋夜有哪些习俗?表达了什么样的意愿呢?

这个导语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 每个学生都有过节日的经验, 但是很多学生只是知道过节, 却不知道其中的缘由, 这一设计以此为切入点, 在交流中, 不仅让学生知道了中秋的一些风俗, 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 也让学生领悟到传统节日深厚的文化底蕴, 激发了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感情。

三、在意境品味中弘扬传统文化

好的诗词都具有“言有尽而意无穷”之特点, 故要欣赏诗歌, 必须发挥意境联想。因此, 在品读阶段, 我重点引导学生进行意境联想:如王建的《十五夜望月》中“中庭地白树栖鸦”, 只用“地白”二字却给人积水空明、澄净素洁之感, 使我们不由得联想到什么?要求学生回答必须从学过的传统古诗词中提取。这一活动既联系了旧知, 又培养了学生的联想能力, 赋予了学生更多的发挥空间, 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学生可能联想到李白《静夜思》中的名句“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自然沉浸在精美的意境中, 也可能联想到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中的“庭下如积水空明, 水中藻荇交横, 盖竹柏影也”……再比如就“冷露无声湿桂花”这一句进行揣摩, 学生自然联想到, 月中的桂树、树下的白兔、那挥斧的吴刚、那“碧海青天夜夜心”的嫦娥……这样, 可以使学生真正深入地领悟到作品蕴含的传统文化的魅力。

四、在重点研读中弘扬传统文化

在精读课文阶段, 重点是抓住关键语句, 品味作者当时迸现的情感和词句本身蕴含的哲理。如在苏轼的《水调歌头》中, 我抓住传统名句“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让学生体会其中蕴含的哲理。要求:同座先讨论, 然后全班交流。交流后学生就会明白:人月无常, 自古皆然。人的悲欢离合同月的阴晴圆缺一样, 两者都是自然的常理, 是人生无法克服的遗憾。从而使学生从传统名句中领悟到明睿的哲理, 形成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五、在反复吟诵中弘扬传统文化

古人曾言“熟读唐诗三百首, 不会作诗也会吟”, 说得入情入理。学生现在首要的缺憾就是积累, 文化积淀浅薄。古诗词作为中国文化财富中最为宝贵、最为精彩的一部分, 我们更应尽可能多地去积累, 内化为我们自身的财富。所以, 我让学生反复吟诵这三首古诗词, 直到能背诵。此外, 我还尝试着开展了形式多样、新颖有趣的活动来促进学生们更好地掌握这些诗词, 如分组竞赛、同座竞背等。

六、在拓展交流中弘扬传统文化

传统诗词是一个民族的文化精髓, 发扬民族文化, 可以增强民族的自信心和凝聚力。所以, 在拓展的环节我要求学生以“月”为话题, 畅所欲言, 必须引用很多的咏月名句, 多多益善, 当然, 如果诗兴盎然, 也可自己作一首咏月诗。此环节重在引发学生灵活运用咏月诗词名句, 自然也就引发了学生对民族传统文化的关注与重视, 激发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同时, 也能诱发学生的即兴创新能力。

七、在课堂总结中弘扬传统文化

这节课我引领学生学习了不同时代的三首诗词, 感受到了诗人在传统节日里渴盼团聚的愿望。借机我还与学生一起总结了月亮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象征意义。除本课的三位诗人外, 学生们又想到了:李白是咏月的高手,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便足以证明, 还有“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君直到夜郎西”, 杜甫的“露从今夜白, 月是故乡明”, 温庭筠的“鸡声茅店月, 人迹板桥霜”等, 都是借月亮表达乡思乡愁的。由此推想到:古人常借月亮抒发对家乡亲友的思念之情。古时候, 交通不便, 信息不畅, 漂泊在外的游子们往往在月圆时想起自己的父老乡亲, 想起自己日夜思念的故土。他们仰望天空那一轮明月, 把这种思念之情倾注于笔端, 希望通过月亮来问候他们的亲人, 捎去他们深深的祝福和情意。在总结中, 学生也明白了这样一个事实:中华传统文化是博大精深、韵味无穷的。为了激发学生的民族感情, 在最后对文章的主题升华部分我设计了这样一段话:“同学们!这三首诗词想象丰富, 意境很美, 其实对于古典诗词而言, 这只是沧海一粟。老师希望同学们也能养成积累诗词的习惯, 让你们的心灵受到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 使你们的文学素养不断提高, 从而创造出更优秀的作品。同学们!让我们为把中华文明推向世界而努力学习吧!”在倾听结语中, 学生的民族感情得到了升华。

八、在作业布置中弘扬传统文化

学生学完课文后, 对课文内容及蕴含的情感已有了清晰的了解, 为了让学生实现文本外的拓展, 扩大知识面, 我布置了这样的作业:

四人为一小组, 以“中秋之月”为主题, 办一期手抄报, 要求分栏目, 板块清晰, 有自己的特色。优秀的手抄报先在班级交流, 然后张贴上墙, 特优的还将它推荐到学校橱窗展览。

这项作业极大地鼓舞了学生的创作信心。为了圆满完成任务, 课下, 他们都主动地去查找资料, 去读课外书, 了解与月有关的民俗文化。这样, 在不知不觉中, 学生对传统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有了自觉学习的愿望, 同时也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知识水平。

女老板的中秋月 篇3

我的朋友,一个本土著名的女企业家,十几天前我们还一起吃饭聊天,怎么会突然间蒸发了呢?我抓起电话找到她的妹妹,也是我非常要好的小妹,小妹说,慧萍姐,我正要给你打电话呢,我姐住进精神病院了!我说,什么?精神出了问题?小妹说,好像出了点儿问题……她稍稍一顿,压低声音说,送她进去,也是为了保护她,保护这个企业,要不,生命都有危险!前几天,债主们把公司大门堵了,保险柜被撬开,车辆办公家具都被抢走了!我姐还说,让我告诉你,帮着想想办法。

办法?什么办法?我得先去看看她。

匆匆忙忙,顺手拎了一袋苹果直奔那家精神病院。到了进楼口却进不去了,原来这地方的管制几乎和探监一样严。于是,打电话要小妹来接我,就在第一道门口走廊等电梯的时候,我顺便打量了一下把门的一对看守,每一个都气势汹汹,面目可憎,看形体,没有200斤也得250。我顺便问了一下某区某号怎么走,人家不搭理,我又问了一句,还是不搭理。这时候,电梯来了,我便一脚踩上去,其中一个看守一把拉住我说,不能上,不能上!我说,为什么?那小子嗷嗷叫着:不懂规矩吗?看病人得家属带着才能上去!我说,你原来不是哑巴啊?还能说话?这看守顿时把眼瞪的比牛眼珠子还大:你什么人啊,这么横!我说,谁横啊?你们横惯了吧,是不是觉得别人横就受不了?两个看守几乎异口同声地冲我大叫:“精神病!”我说,这回横到底了,我这就找你们领导去问问,怎么没教会你们说人话!这一对家伙一看我的样子,不知是以为我真的认识他们领导,还是以为我是从另一家精神病院跑出来的,居然放我进去了。

平生第一次来到这种地方,过了四道门禁才进到了女病人的居住区。还未见到朋友,就围上来两个“同学”,一个两眼直勾勾地盯着我的苹果袋,一个一把抱住了我的后腰:“奶奶,你怎么这么高啊,这么高啊!”我接着起了一身鸡皮疙瘩。这个叫我奶奶的人满脸皱褶,白花花的头发扎成一根粗实实硬撅撅的独根辫,直愣愣地撅在头顶上,看年龄至少也得比我大十岁。几步远的走廊里,还有一群四、五大十的胖老婆们你抓着我我扯着你的在玩老鹰捉小鸡,嘴里嗷嗷喊着,叫着,有的还吸溜着鼻涕,全世界的幸福来这里扎堆了!

见到朋友,眼泪刷一下出来了。看着她一身正规的病号服,本来就瘦的长脸又小了一圈,头顶上隐隐长出了一些白发。我万万想不到,这辈子能在这里和她相会。找不到一个可以说话的地方,我们就躲进了楼层的开水间,还未站住脚,又一个“同学”嚷嚷着跟进来,直瞪瞪地盯着我们左看右看,横看竖看,眼睛一眨不眨,好像我们哪里不正常。我说,这地方不能呆,小妹就协调楼层主管,在餐厅的一角空间里我们坐下来。

终于可以仔细观察我的朋友了,看看她到底有什么不正常,聊了一会儿饮食起居,她就从包里拿出那份晚报,指着关于她“跑路”的标题说,你都知道了吧?我说,知道了,网上都有了。你信吗?她突然把声音提高了八度:这是阴谋啊!一场阴谋!内部有人故意捅到网上去的!我看看小妹,一时无语。据小妹说,企业破产是预料中的事,宣布临时停产也是不得已而为之。但我的朋友说,她是法人代表,她没有同意。小妹说,你已经被债权人闹腾的好几天不睡觉不吃饭了,手里拿着手机半天都不知给谁打,你还有决策能力吗?朋友说,我没有病,你压根就不应该把我送到这里来!我一看这情形,就把小妹拉到一边,问大夫什么意见?小妹说,大夫说了,即使没有大的精神障碍,她目前的状态也需要吃药。当时,我没搞明白除了家人对她“保护”的需要之外,她到底需要不需要呆在这里。而如果出去,也只有家人才有资格把她带出去,她自己已经没有了自由。

慧萍姐,你带我走吧,我没病!公司不能没人管啊,公司的事情也只有我出去了才能解决。你看,大夫这么一天三次让我一把一把地吃药,吃的什么药我都不知道,不吃就把我捆起来,没病也吃出病来呀!

听着她如此条理的表述,我也糊涂了,心想,这些药是对症一个精神病人的吗?她算精神病或者精神障碍者吗?如此状态是有病还是没病?还没等我想明白,我的手机响了,单位有事要我回去,我就直接了当地问她,你真欠债七八个亿吗?她说,没那么多,他们胡说八道!我说,你转移资产了吗?她说,天地良心,我一分钱也没转移,要转移了我还能在这里吗?早跑了!她还告诉我,她主要的债主不是银行,是高利贷,这些放贷的债主们都是有“背景”的。一听这个,我吓出了一身冷汗!朋友啊,朋友,你真是胆肥啊!他们的钱你敢用不是找死吗?我意识到,她已经陷入了一个恐怖的黑色泥沼,谁都难以把她拉上来了。

我的朋友是个很有才华的艺术设计家,画过画,留过洋,人也时尚,一年四季永远的黑色流行装,即使大夏天里也常常扎一黑色头巾,黑色皮鞋黑色大氅配套出行,不知道她是冷还是热。尤其是她的墨镜,几乎成了她的标签,无论白天晚上,什么时候见她都戴着。即使你和她面对面的吃饭,挨着身子聊天她也戴着,直接感觉是“见镜不见人”。一次,实在忍不住我就问她,为什么如此挚爱舍不得摘下?她说,有位大师看过她的面相,是因面相而为之。于是,我就明白了,为什么我和她朋友几十年,似乎近的无话不说,又似乎总是隔着一点儿什么,原来是神的旨意。

她先是经营了一家很有品位的服装店,后来搞装修,再后来就创造了一个著名的家居品牌,一时好评如潮。也就是几年前,她又搞了一个集房项目,开始大规模的借款贷款,除了找银行,我还找朋友帮她借了一笔钱,后来没处借了,我就想起了亲家,俺的亲家当年是个小土豪,不习惯把钱存到银行里,我一个电话过去人家连夜开车拉了一笔现金给她送过来。她说,慧萍姐,你救了我。后来我才知道,那时候,她的企业资金链快要断了。没过多久,晚上十一点多,她找我聊天,让司机开车把我拉到千佛山散步,偌大的山上就我们两个人,山风呼呼,松涛如魔,我胆颤心惊,几次要走,她说,最危险的地方也是最安全的地方,咱们这么聊天多好!这才有灵感。我说好个鬼啊,风这么大,你不叫唤着说话我都听不见啦!她最喜欢半夜三更的让我陪她散步聊天,我妈每见我们深更半夜的出出进进,说,你们这不是精神病也是神经质。但她让我感动的恰恰也是这个。我经常看到她在工厂里忙到半夜吃不上饭,尤其是筹备展会,便成夜成夜地加班干活,力求把产品做到尽善尽美,为了改动一个细节,她会整夜不睡,把自己的才华用到极致。每年的全国家居展,她都拿金牌回来。

《中秋月》教学反思 篇4

一、教学目的:

1、引导学生欣赏三首诗词。

2、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二、重点和难点:

1、 形象和情感是如何统一的。

2、 景和情是怎样统一的。

3、 朗读

三、教学设计:

熟读或者背诵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创设自身情景,铺设感情基调(让学生谈谈对中秋的认识:月饼、月亮、团圆、思念)导入所学课文,初中一年级语文教案《中秋咏月诗词三首》教学设计1》。

二、深入课文:

反复阅读、揣摩诗词,谈谈你最喜欢哪一首,说明理由。

共同欣赏:(侧重于意境的分析)

十五夜望月 唐 王建

1、 首诗意境很美,诗人运用形象的语言,丰富的想象,渲染了中秋望月的特定环境气氛,把读者带入一个月明人远、思深情长的意境,加上一个唱叹有神、悠然不尽的结尾,将别离思聚的情意表现得非常委婉动人。

2、 点拨:

(1)、讲透诗题“十五夜望月”。前两句写景,不带一个“月”字,却处处含“月”试分析。拓展:白——月光,联想李白的《静夜思》。

树栖鸦——听到,非看到,联想周邦彦《蝶恋花》“月皎惊乌栖不定”烘托了月夜的.寂静。辛弃疾的《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

湿桂花——桂花已湿,夜太深,联想月中桂花是否也湿,月中嫦娥、吴刚、白兔是否也像庭中人一样无眠,意境更为悠远,这里暗点“望月”。

(2)、后两句抒情,非直接倾诉,而用委婉的疑问语气间接表达。“落”字最妙,妙在何处?(新颖妥贴,不同凡响,给人以动的形象,仿佛秋思随着月的清辉,一齐洒落人间)

水调歌头北宋苏轼

1、 简介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文学家,书法家,官场常失意。其文想象力丰富,又流畅自然,有时还含有深刻的哲理。与其弟苏辙、其父苏洵合称“三苏”。

2、 这首词把宇宙、人生问题融合在一起,把对官场的思考和对弟弟的感情贯穿到赏月中去,想象瑰丽又不离现实生活。宋代词评家胡仔说: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把握作者思想情绪:因政治处境的失意以及与弟弟子由分别七、八年,中秋对月,无不抑郁惆怅之感。但作者没有陷在消极悲观的情绪中,却以超然达观的思想排除忧患,终于表现出对人间生活的热爱

3、 拨:上下片都有包含人生哲学意识的句子,找出,试分析。

《中秋月》教学反思 篇5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让幼儿初步了解中秋节的来历,知道中秋节是我国传统的团圆节。

2、体验与同伴老师一起过节的快乐。

3、知道节日的时间、来历和风俗习惯,感受节日的气氛。

4、体验人们互相关心的美好情感。

活动准备:

发动幼儿自带水果和月饼活动形式:班级集体活动

活动流程:介绍节日--欣赏故事--谈话品尝

活动过程:

一、介绍节日向幼儿介绍有关中秋节的来历,让幼儿知道农历8月15日是中秋节。

二、欣赏故事听故事“月亮姑娘做衣裳”,了解月亮是不断变化的。

讨论:为什么月亮姑娘的衣服总是穿不下。

三、谈话品尝:

1、中秋节吃什么?

2、分享:

共同品尝自带的月饼和水果。

说说自己所带的食品。

附:小故事《月亮姑娘做衣裳》

夜晚,月亮姑娘出来了,细细的,弯弯的,好象小姑娘的眉毛。凉风吹得她有点冷,她就撕了一块云彩裹在身上,月亮姑娘想:我还是找一位裁缝师傅做件衣裳吧。

裁缝师傅给她量了尺寸让她五天以后来取。过了五天,月亮姑娘长胖了一点儿好象弯弯的镰刀她来取衣裳了,衣裳做得真漂亮,可惜太小了,穿在身上连扣子也扣不上。

裁缝师傅决定给她重新做一件,重新量了尺寸,让她再过五天来取。五天又过去了,月亮姑娘又长胖了一点,弯弯的象只小船。她来取衣裳,衣裳做得更漂亮了,可惜月亮姑娘连套也套不上。

裁缝师傅涨红了脸,说:“我只好重做了。”又是五天过去了,月亮姑娘来取衣裳,裁缝师傅看到月亮姑娘变得圆圆的,象一只圆盘那样,吃了一惊:“啊你又长胖了!”裁缝师傅叹了一口气,对月亮姑娘说:“唉!你的身材量不准,我没法给你做衣裳了。”原来,月亮姑娘每天都在变化,所以她到现在还穿不合身的衣裳。你,白天太阳公公出来了,她不好意思出来,只有在晚上才悄悄地露面。

教学反思:

中秋佳节是我们中国一个传统的重大节日,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是孩子们观赏月亮,品尝月饼,学习分享的大好时机。为了使孩子们感受民族传统文化之美,活动前让孩子们自己和家长一起买月饼,带月饼到幼儿园,并请家长们配合晚上和幼儿在家一起观赏美丽的月光。

《中秋月》教学反思 篇6

在乡村,月亮的地位就不同了。夜晚,只要天气晴好,月亮就是天空当仁不让的主角。 没人会忽视头顶这盏最亮的灯。

尤其是在夏日,人们与月亮最亲近。当炙热的太阳终于落下山去,月亮刚从东山上升起来时,家里有石榴树的,坐在树下,看到月亮就挂在石榴树上;家里有樱桃树的,就看到月亮挂在樱桃树上……

这时的月亮是自家的月亮。 人们迫不及待地将饭桌搬到院子里。 灶房里刚出锅的山豆角炖肉,或者是土豆丝炒肉,被女主人麻利地端上了桌。

月亮被菜香吸引,急切地爬上了天空,如水的月光倾泻下来,院子里更加清凉了。 男主人是要喝酒的,满满地倒上一茶碗,酒水里泛着月光。

房前的月季、刺梅,还有什么这花那花的,白天花开得正艳,这时候,花朵披了月光, 像是镀上了一层银,显出幽幽的色泽来。 清风一吹,花香氤氲。 男人就着花香、月色喝酒, “滋滋”地喝着,酒更香了。

大街上的月光亮堂堂的。 吃过晚饭的人,陆陆续续提着马扎来了。 男人们抽着烟,说说地里庄稼的长势,聊聊在外面打工遇到的新鲜事儿,烟头在月光里一明一灭。 女人们呢,聚在一起叽叽喳喳,说着些家长里短,不时爆发出一阵哄笑声,惊飞了旁边白杨树上栖息着的喜鹊。

直到夜深,村庄才静下来。 一户一户的灯,开始陆续灭了。 月光还在亮着。

也有人家的灯迟迟没有灭,那是即将远行的人,还在与父母说着说不完的话。即将离开故土的这个人,透过窗,看了看天上的月亮。 这月亮,是村庄盖在天空中的一个邮戳。 从此,这个乡村的孩子,无论走到哪里,只要一看见月亮,就会立即想起家乡的月光,想起月光下那个美丽的村庄。

(选自2014年11月3日《甘肃日报》,本刊有删改)

鉴赏空间

在我国古代诗歌中,用月亮烘托情思是常用的笔法。 课本中的三首诗词里的月亮就已不再是纯客观的物象,而是浸染了诗人感情的意象了。 而选文中,作者以通俗的话语写月,语言干净优美,给人带来美的享受,真是月在天上,情在心中。 文章写的是再普通不过的事物、再普通不过的农村场景,但这一切在作者的笔下缓缓流淌出来,是那样的感人,让漂泊在外的人禁不住凄然落泪。

读有所思

选文和课文都以“月”为中心意象,请你总结归纳一下,“月”还有哪些象征内涵?

9月教学反思 篇7

一、9月份教学反思

2014—2015学第一学期本人担任七年级4个班级,八年级1个班级的教学任务,由于9月1日到9月12日达到西南大学进行初中地理教师国培,所以培训结束回来以后,才开始自己的担任课程的教学任务,教学时间不多,但是对于七年级、八年级学生来说,通过两个星期的教学,还是有一些心得体会,特别是自己的教学反思,为了以后更好提高教学质量,有必要把自己9月份的教学进行反思。

在课堂教学中,特别是七年级的地理,我努力让学生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比如给学生做泡泡操,看“小苹果”视频,观察地理图片等等,让学生喜欢老师,同事间喜欢地理课这一门功课,主动让学生积极主动学习,才能学得好。由此可见,学习兴趣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条件,它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密不可分。从地理知识来看,趣味性是其一大特点,它为学生获得直接兴趣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教学中可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的图片美、文字美、动画美、语言美,给学生以美的享受,唤起学生学习的欲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可让课堂动起来,活起来,以兴趣带动学生的学习。

在地理课教学过程中,针对地理学的特点,我把地理知识点改成歌诀方法让学生进行记忆,比如:七年级的地球的基本数据,地球的形状两极略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地球有多大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平均半径:6371千米

赤道周长:4万千米等等内容,改成歌诀:地球表面五一节(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地球评径禁毒党生日,地球周长四万千)可以在短时间的内,让学生轻轻松松记下来。八年级的中国行政区划可以用两湖两广两河山、五江云贵福吉安四西二宁青甘陕、海内台北上渝天、香港澳门和台湾、爱我祖国好河山。学生比较好记忆。以上是我的9月份一些教学反思和认识,在课程改革的今天,对老师提出更高的要求,教师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学习和探索,运用符合学生自身发展特点的教育教学方法,才能取得较好的教育教学效果,才能适应当今教育的要求。

二、9月份听课感想

2014—2015学是我县,我校的教学质量提升年,主要是让老师多听课,听足课,促进教学质量的进步,为此我通过9月份以来2个星期,对于语文、英语、数学等科目进行了听课,取长补短,努力学习其他科目老师的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可以促进自己地理课的教学方法,通过9月份听课活动,让我受到了许多启发,现在联系我自己平时教学中的一些问题,说一说我的心得体会。课堂上教师成熟与老练的教姿、教态、教风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学生的思维的活跃,更让我看到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总之,本次的听课学习,让我对自己平时的教学有了更深刻的反省和更高的要求。“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将不断地提升自身的素质,不断地向有经验的老师学习,博采众长,充分利用一切学习机会,多对比,多反思,提高自己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并真正地达到教育的理想境界——“寓教于乐”。所以我在以后努力上好每一堂课作为我地理教研组的教学教研活动的主题。

12月教学反思 篇8

1、查漏补缺

崔恒杰的拼音学得差,在认识生字时,我看见他常常指着注音的生字发愣,却拼读不出来。不知道他指着生字的时候,脑子里是在努力搜索着学过的拼音知识,还是被拼音怪兽困住了,丝毫没有挣扎的能力。课堂上有时候他听讲不用心,家长不尽力:他前学后忘,怎么办呢?给家长一点建议,家长却没有行动……不免心生倦怠:家长不管的孩子,教师再努力也是白费劲。乔子恩的书写“自”“白”“日”等字最后一笔的封口横总是把笔画横折钩的够延长代替。党润泽和赵誉森的“年”字,把第三、四笔画“横、竖”写成了“横折”。李一帆课文读得差,学生普遍存在的识字不牢固……

2、因材施教

孩子们的学习状况千差万别,当我发现孩子们的问题时,我知道他们是遇上了拦路虎,这时候,责难他们是没用的,于是,细心地指出他们的错误,耐心地看着他们纠正,直到他们在作业和练习中不再犯错,大部分情况还好,学生及时纠正,永不再犯,还有的是屡教不改,连连出错,也就和孩子一起继续纠正。

也有些知识点,学生极力想尝试,去挑战自己能做到的事情,跳一跳,摘桃子。可有时为了怕学生出错不好改正,我没有鼓励和激发学生的这种精神,总想给孩子一个正确的第一印象。在教学独体字时,我特别强调笔顺,因为有很多合体字的书写是建立在正确书写独体字的基础上,所以,孩子们经常用到的“我、再、在、是”等字我抽时间教会了孩子书写。

3、克服倦怠

一年级上册的教材教学基本上已经结束了,有许多的独体字已经教过,除了偶尔看出学生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大多数时候他们把自己埋得很深,学习中学生出现的错误是一种宝贵的教学资源。有时偶尔也有些洋洋自得,觉得不用那么严格了,孩子们会的已经不少了,这样年龄的孩子是不是可以放松点儿要求。心里不自觉地就懈怠下来了。

12月教学反思 篇9

- 教学反思(一)

周至县第二中学:孙静

转眼间,这个学期已经消逝了大半了,而我的感觉似乎还像在梦里,还在盲目的奔波,疲惫的应对着,工作做得像闯关游戏,一关一关走,眼里心里脑子里只是下一关要干什么,我又完成了几关,而闯过的关口对我到底有什么意义,和下一步的关口有什么联系,我的终点到底在哪儿,这一系列该以一个清醒理性的头脑去思考和在意的东西,我竟然还是一笔糊涂账,想到这儿,就觉得有些惭愧,也有些后怕。毕竟我的工作是不同于操作机械的流水线工人,只要动着,工作就在干着,不会有多大的影响。但我是一名教师,我做的是育人的事儿,不敢说几个月几年会怎样,很多时候,我们都承认我们某一个时刻的某句话,某个行为,甚至有人说偶尔某时的一个不经意的眼神或表情,都会对一个学生产生长时间甚或是终生的影响。因此,我不敢想象,如果连我都过的糊涂,那我带给学生的到底是什么?看来确实是需要好好反思反思了,对这阶段的工作好好做一个总结,以便下一步可以做的更好,不至于继续糊涂。

闭眼沉思,放空自己,让这几个月的一切像电影一样在大脑中闪过,这其中不乏让自己有点小骄傲的自以为还算好的做法,当然,也让败笔部分显露的清晰无比。最为突出的,主要是这样两点:

自以为做的好的,是我在入学教育时明确了高中英语学习的大方向,明确告诉孩子们高中英语该学什么,然后到高一,具体高一这一年英语该学什么,养成什么养的习惯。而这个方向的依据则是高考试题,随后的教学,虽说也有忙乱,但大致方向还是在的,这点却是我值得庆幸的,这就使我不至于漫天展开而无法收回。好处自己是感觉到了,但同时在反思中又有些不安,一方面,虽说我的教育有了这么个大方向,也为我平时的教学铺好了现成的轨道,但另一方面,在教学中,我又逐渐感到我的这个方向似乎被赋予了太多的功利,我所预设的一切太过注重与当下眼下的成绩。直到因为课题研究的需要我研读了课程标准和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我突然有点意识到自己这个教师有点像个江湖术士,解决得了面前的小麻烦,但距离心目中的学生的人生导师这个头衔,差距还是太大。作为一名老师,自己也希望是学生的导师,那我至少应该更多思考如何帮助学生规划人生与学习,为此,我的教学方向的设置似乎为如何让学生学会学习,具备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我的预设应该是具有远见性的,发展性的,而不是眼前的成绩。这点,对于起始年级(高一)的老师,学生都是至关重要的,我是否让学生明白了高一英语该怎么学,对高二高三的英语学习有什么辅助,高一的英语学习该达到什么水平,这些对学生以后的生活会有哪些帮助?这样的远见,类似的发展性规划,我似乎还是很欠缺,而这些,小则影响学生高中三年的学习,大则影响学生此生的命运。再说了,教育无小事,而这点,还真不是小事。这点是我接下来要好好思考和改善的职业素养。

除此,这阶段的工作给我最多的沉淀就是工作状态的徘徊不定。常有人说:简单的事情长时间的坚持。这个道理当然是已经烂熟于心的,可就是在平时的工作实践中,因为各种各样的借口,其实大多是自己的惰性的作祟,让明日复明日,差不多得了等这些字眼不断在眼前脑中晃,手中过。比如,学校近两年强调“三有三无四抓”课堂,就是从小处细微处着手,从习惯养成入手,让学生上课守纪,做笔记,做练习,积极参与活动等,有那么几周时间,领导安排我们每节课前检查一下学生是否把课本,笔记本等课堂用品准备就绪,其实很简单的一件小事,我其实也没有做到数月如一日。我大多时间是在领导勤于检查时认真以待,但凡领导忙了,最近没考试了,我也就不自觉的开始懈怠了,理由总是疲惫了,但更多的时间似乎并没被用于休息,而是陷入手机网络等现代迷茫,一次又一次,自己制定好的什么读书计划,检查计划,写作计划都会因为自己给自己找的借口再一次次的.搁置。反思中不禁后怕,我这是在对谁负责呀!如果一个老师尚且如此,我何以要求学生天天向上,如果一个母亲尚且如此,我何以要求孩子自律自强。因此,如果我还希望工作能有所成就,我得先好好改良一下自己的工作状态。至少,我认为一个正确的工作状态应该是这样的:1,张弛有度,始终如一。我应该有规律的作息时间,什么时候工作,什么时候休息,一切应该是有计划有安排的,且是自己能长久坚持去做的。2,高效实效,胸有成竹。我的工作应该是将就效率的,在合理的计划安排下,轻重缓急,游刃有余,随时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做到哪儿了。而不是只知道我在办公室,在教室而已。3,严谨守纪,有思想有头脑。很多时候想到纪律,我的第一反应都是领导的多事,麻烦,但随着自己的阅读,学习,成长,我慢慢感受到,很多时候其实纪律已经成了一个人的素养的一部分,比如,我们都佩服德国人的守时,新加坡人的卫生,这时我们似乎不会去抱怨德国和新加坡的政策,而是对这些群体的人民肃然起敬。同样的,我如果连最起码的工作纪律都做不到,我又该如何去证明我是合格的工作者,是否连我的为人都会被怀疑,这也是说不准的。因此,我不应该把这些仅仅以服从的肤浅的意识去理解,这应该是我的内练,我的成长,如果我想让自己更好一点。所以说,还是学会用大脑去思考问题吧,而且是用自己的大脑,不是被别人的大脑和嘴而左右或影响的。

三上11月教学反思 篇10

《东方之珠》教学反思 年级:三(1)班 教师:汤宗梅

《东方之珠》这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文。细腻的笔触,缜密的构思,为我们描画了一个美丽繁华的城市——香港。

课文层次分明。全文共6个自然段,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来写。而这篇文章构段也非常特别。好几个小节又是采用了“总——分”的结构来写的。第二自然段写了“浅水湾”,“金色的沙滩”、“轻柔的海风”、“浪涛拍岸的声音”,让人情不自禁地沉醉其中。

我深入了解课文后,根据班上学生的特点。在上第一课时时,我采取这样的教学流程:

一、出示目标。

二、检查学生预习情况。针对性的检查生字词的读音和课文的朗读。

三、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根据课文的特点,抓住中心句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四、学习一、二自然段。抓住重点词进行理解句意和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五、学会和写好“浅、浴、舒、服”四个生字。

六、回顾目标。

在教学时,出示目标抓住重要的词让学生明白本节课的学习目标。目标细,利于操作,整节课围绕目标进行教学。检查学生生字时,注意整体认读音节,平、翘舌音的提醒及正音。检查朗读,采用读书要做到“五个不”,即不漏字、不加字、不读错、不回读,不读破来检查和指导学生读书,明确把文章读通顺、读正确的方法。学生在读书时,有几处明显错误,教师及时用读书“五个不”进行纠正。训练学生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注意教给学生方法,告诉学生抓住文章的中心句是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一种方法。在学习第一、二自然段时,训练孩子学会边默读边画重点词理解句子,概括句意,感悟思想感情。学生能按要求去做,部分学生完成得较好。如:第一自然段你知道什么?“迷人的沙滩、著名的公园、繁华的街市”根据图理解意思,并用一个词概括。学生对“繁华”这词理解不到位,教师引导也不是很到位。学第二自然段,学生对总写句把握得较好,理解得也到位。在具体写沙滩迷人之处时,有少数学生会找,能从此中感受沙滩的迷人,体会到在这里游玩很舒服。在理解词义、句意的基础上让学生用“倾听”造句。学生造句表达不是很清楚,以后在教学中要多注意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学生字采用参与式,学生在展示中不是很有序,与平时相比,这节课学生展示得不是很好。以后多注意流程的训练。我在这节课中还有许多做得不好的地方,请老师们多提意见。

《中秋月》教学反思 篇11

中秋月寄子由三首

作者:苏轼朝代: 殷勤去年月,潋滟古城东。

憔悴去年人,卧病破窗中。

徘徊巧相觅,窈窕穿房栊。

月岂知我病,但见歌楼空。

抚枕三叹息,扶杖起相尽

天风不相哀,吹我落琼宫。

白露入肝肺,夜吟如秋虫。

坐令太白豪,化为东野穷。

余年知几何,佳月岂屡逢。

寒鱼亦不睡,竟夕相{喁。

六年逢此月,五年照离别。

(中秋有月凡六年矣,惟去岁与子由会于此。

)歌君别时曲,满座为凄咽。

留都信繁丽,此会岂轻掷。

F银百顷湖,挂镜千寻阙。

三更歌吹罢,人影乱清樾。

归来北堂下,寒光翻露叶。

唤酒与归饮,念我向儿说。

岂知衰病后,空盏对梨栗。

但见古河东,荞麦如铺雪。

欲和去年曲,复恐心断绝。

舒子在汶上,闭门相对清。

(舒焕试举人郓州。

)郑子向河朔,(郑仅赴北京户曹。

)孤舟连夜行。

顿子虽咫尺,兀如在牢扃。

(顿起来徐试举人。

)赵子寄书来,水调有余声。

(今日得赵杲卿书,犹记余在东武中秋所作《水调歌头》。

)悠哉四子心,共此千里明。

明月不解老,良辰难合并。

回顾坐上人,聚散如流萍。

尝闻此宵月,万里同阴晴。

(故人史生为余言:尝见海贾云中秋有月,则是岁珠多而圆,贾人常以此候之,虽相去万里,他日会合相问,阴晴无不同者。

)天公自著意,此会那可轻。

上一篇:小绿豆连继观察日记下一篇:服装的营销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