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调研报告

2024-08-3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调研报告(精选11篇)

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调研报告 篇1

我处现有行政村12个(其中5个村改居委会),农业人口7869人,蔬菜面积2800亩,粮食面积3000亩,水产养殖面积8800亩,企业37多家。2010年全处村级企业完成工业销售3.3亿元,同比增长13.5%;农民年人均纯收入8750元,同比增长11.2%;村级经济完成国内生产总值2.7亿元,同比增长10.5%。

一、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主要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农业产业化步伐加快。重点加强了农业基地和龙头企业建设。叶家门反季节蔬菜生产示范基地、洪湖清水大闸蟹养殖示范基地等10个农业特色示范基地及德炎水产、兴业棉纺织公司等3个龙头企业已初具规模。大力发展订单农业,积极主动与万方超市、服装公司等单位合作,订立购销协议,通过“公司 农户”经营模式,发展订单农业。同时,大力培植各类专业协会,实施品牌战略。特色水产养殖进一步发展,四大家鱼名优产品养殖比例不断扩大。

二是发展领域向纵深方向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已不再是过去单一的农业经济,二是广泛涉足一、二、三产,向各种

领域纵深发展。一产方面,以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为契机,大力发展高产高效农业,发展农产品深加工企业,建设农业科技示范园,发展观光农业和特色农业。二产方面,重点发展建材、服装、产业。三产方面,在进一步巩固零售商业、小商品、餐饮、修理等服务行业的基础上,向交易市场、房地产开发、家具装饰等行业延伸,并使其成为村级经济三产收入的主要来源。

三是私营个体经济迅猛发展。近年来,我区相继出台了多种鼓励私个经济发展的政策和措施,加大对私个经济的扶持力度,私营个体经济的竞争优势日渐显露,成为我处村级集体经济的重要补充。各村充分利用政策优势和地域优势,抓住农村集体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有利时机,培植一批私人企业。这些企业充分发挥机制灵活的优势,严格管理,注重创新,重视人才,企业的发展速度和效益稳步提高。目前我区现有村级私营企业450多家,占全区私营企业总数的72%;个体工商户2900多家,占全区个体工商户的49%。

二、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主要做法及加强的方面

近几年来,我处农村各级党组织紧紧围绕“跨越发展,富民强区”的总目标,认真贯彻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大力实施“富民强村”战略,不断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和干部队

伍建设,有力地促进了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加快了农民增收致富奔小康的步伐。

1、扎实开展“五好村”、“五好示范村”创建活动,推动村级集体经济快速发展。在巩固前几年创建成果的基础上,2010年办事处党委会同有关部门制定下发了新一轮《“五好村”、“五好示范村”评比考核细则》,提高创建标准,加大创建力度,进一步提升村级党组织建设的整体水平,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实力。重点从选准配强村干部队伍入手,不断改善和优化村级领导班子结构,提高村级领导班子抓经济工作的能力。采取处机关下派、企事业单位交流、邻村调配等形式,多渠道选配村干部,重点抓好“领头雁”队伍建设,建立了一支富有朝气和活力、奋发有为、开拓进取、群众基础较好的村党支部书记队伍,全部达到高中以上文化程度,45岁以下的占77%,大专以上文化的达70%。全处建立了一支常数为21人的村级后备干部队伍,村干部管理更加规范。近两年来,全处先后涌现出洪林、柏枝、叶家门、万家墩、老官庙5个年纯收入超100万元的“五好示范村”。

2、大力整顿扶持经济薄弱村,不断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实力。98年以来,我处对经济薄弱村采取“一定三帮”的措施,由一名处领导亲自挂帅,一名部门领导定点负责,带领3个部门与帮扶村“结对”挂钩,努力做到不脱贫不脱钩。一是强

素质,优化班子结构。调整了1个经济薄弱村的领导班子,使一批有脱贫致富信心,有开拓进取精神,奉献意识强,懂经营、善管理的中青年骨干,走上了村领导岗位。二是寻项目,培植经济增长点。处定点领导和处级机关部门负责人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在大兴村召开了12个现场办公会,开展了“寻项目、筹资金”活动,帮助他们理清发展思路,投入资金30多万元,解决问题120多个,盘活了大兴村的砖瓦厂等闲置资产,为经济薄弱村的早日脱贫和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2010年,大兴村已彻底脱贫。

3、积极推进“科技致富示范园”建设,发挥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

以提高村党支部领导经济工作的能力为重点,将培植符合产业化要求、技术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的“科技致富示范园”作为村级经济新的增长点,按照“多形式组建、分渠道筹资、灵活性经营、特色化发展”的思路,通过“送出去”(组织40多名农技人员、党员干部种植、养殖大户)和“请进来”(邀请专家教授现场授课)、召开农业“科技致富示范园”建设推进会和现场观摩交流会,大力推进“科技致富示范园”建设。全处80%的农业村建立了村级“科技致富示范园”,6个达到处级以上“科技致富示范园”的标准,150多名党员干部成为带领群众致富的“领头雁”,已有556户农民被引上了致富之路。

4、大力清理村级债权,巩固村级集体经济基础

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调研报告 篇2

一、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存在问题

1. 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不平衡依旧突出。

据笔者调查,某地级市2010年村级集体经济收入10万元以下的村占5%;10万-20万元的村占10%;20万-50万元的村占33%;50万-100万元的村占32%;100万元以上的村占20%,发展极不平衡。

2. 村级集体经济收入稳定性不强。

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可分为经常性收入和非经常性收入。据调查,2010年村级集体经常性收入村均32万元,仅比2006年年均增长7%;村级集体经常性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为40%,比2006年的47%下降了7%。这说明村级集体稳定性收入来源路子不宽,稳定性不强,增长缓慢。

3. 钢性支出逐年上升。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村级社会福利、管理费用及各项创建活动等方面的钢性支出逐年上升,这对集体经济薄弱的村来说,实在难释重负。

4. 村级集体经济增收难度加大,发展后劲不足。

区域位置好的村,依靠城镇建设和工业发展,通过承包经营、租赁经营、股份制合作等办法,多渠道获得稳定的收入来源;而靠自然资源的有限开发的村,随着对生态自然要求的进一步控制,收入来源渠道正在逐步萎缩,增收后劲严重不足。

(二)原因分析

从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内因和外部环境来看,目前存在诸多制约因素,主要是:

1. 思想认识不足,阻碍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

一些地方的干部虽然对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重要性有了一定的认识,但没有把它摆上应有的位置,重视不够。

2. 政策措施执行不到位,影响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

这些年来从中央到地方各级都出台了若干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政策,但不知道如何才能用好这些政策。如上级的政策可能与本地区农村的实际情况不符合,基层执行不了;又或者是受多种因素影响,政策没有全部落实到位。

3. 村集体经济管理体制不健全,妨碍了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

目前村集体经济管理体制不够健全。如从村集体经济组织性质来看,虽然名义上规定村集体资产的所有权属于集体,但村级集体经济组织与成员之间权益关系不明,存在产权不清的问题;一些村管理制度不完善,执行不到位。

4. 发展环境的差异,制约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平衡。

凡临近城镇的村庄,得益于优越区域位置、便利的交通条件和丰富的信息资源,村集体经济普遍较强。而位于山区及偏远地区的村,由于村落分散,交通不便,资源匮乏,信息闭塞,观念陈旧,村级集体经济一般比较薄弱。

二、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对策

(一)深化合作改革,增强内生力

制定扶持和促进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壮大的政策措施,进一步推动村集体经济改革发展。一是拓宽有效“放活”农村集体用地新途径。在落实好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宅基地置换、信贷优惠等政策的基础上,积极鼓励村级集体将合法的非农建设用地以使用权入股、租赁等形式参与企业经营。二是各级政府要积极创造条件,引导、支持村级集体经济组织以单独、联合、入股等形式参与集镇商业街区、工业园区等营利性项目的开发建设。鼓励通过村村联合、村企联合、村民联合等形式,合理配置、整合资源,对一些稳定性经营项目进行联合开发建设。三是加快推行农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制改革。具有较多土地、经营性资产并且各方面条件都比较成熟的村,应按照股份合作的要求,通过科学量化资产,合理设置股权,把村级集体资产由集体共有变成社员按份共有,建立起“产权明晰、权责明确、运作规范、管理民主”的集体资产运行管理机制。

(二)强化政策落实,营造发展环境

改革和完善农村用地政策。一是完善和落实农村集体建设留用地制度,为村级经济发展保留空间。应根据规划征地范围,在充分尊重村级意愿的前提下,集中统一做好村级留用地的布局规划,切实解决留用地规划定点难、用途确定难的问题;在项目规划时,必须按核定留用地面积同步落实留用地具体地块及用地规模;积极探索多种形式的村级留用地安置办法,既鼓励村级集体经济组织通过自主开发、合资合作、产权租赁等方式利用好村级留用地。二是加快推进农村建设用地流转制度,鼓励村集体经济组织将村内集体建设用地置换到镇区发展第二、第三产业。三是建立农村土地整理复耕有偿使用制度。对通过村庄整理、土地复耕、老宅基地置换产生的节余建设用地指标,应明确规定将其中部分用地指标归村所有,由村规划建设发展项目。四是建立农村建设用地指标补偿制度。动迁农村集体厂房时,除了补足地面资产的损失外,还应对厂房所占的建设用地指标,在镇级以上规划建设预留区内实行等量返还到村。五是制定落实支持村级发展集体经济的政策。政府各有关部门要积极主动地为农村办实事,降低门槛,简化手续,在用地、信贷、税收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和优惠。

(三)搞活经营,拓宽增收渠道

创新村集体经济发展思路,重点围绕村级稳定性收入上下功夫,积极壮大和培育村集体增收点,增强集体统一经营服务的能力。一是搞好资产(资源)经营,对集体资产,灵活采取多种方式予以盘活,增加村集体收入。如对闲置的村集体房屋、旧厂房等进行改造后出租。二是开发资源增收。山林、水面和农业资源丰富的村,可采取资源入股、使用权转让等方式,由集体联合农户、企业合作开发特色农产品种养、休闲观光旅游等产业,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三是大力发展农村第二、第三产业,以发展物业和服务增收。城郊结合部、中心集镇及工业园区周边等区位优势明显的村,可通过镇村联合、村村联合等形式,建设标准厂房、市场、商铺、宾馆、民工公寓等物业,获得长期可靠的物业租赁收入。

(四)加强村级班子建设,为发展提供组织保障

实践证明,集体经济实力较强、发展较快的村,主要原因有两个:有地理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有一个较强的村级领导班子,特别是有想干事、能干事的“一把手”。因此,一是要健全村干部选任机制。坚持德才兼备原则,把具有带头带领农民创业创新能力作为重要标准,注重从农村党员创业中心户、优秀带头致富能人中选拔村干部。引导鼓励大学生、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优秀年轻干部到村帮助工作。积极探索村党组织书记公开招考、跨村任职等形式,选拔更多优秀人才进入村干部队伍。着力建设一支讲奉献、有本领、重品行的村干部队伍,为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提供人才保障。二是强化激励保障。全面推行村级班子和村干部创业承诺制度,加强绩效考评,激发村干部创业热情,增强工作责任心。推行村干部报酬由县区、乡镇财政统筹办法,减轻村级集体经济负担。探索建立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奖惩制度,对发展村级集体经济贡献突出的村干部进行表彰奖励。

(五)加强制度建设,管好用活村集体资产

建立健全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制度。一是规范村级财务管理,完善积累机制。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必须坚持一手抓发展,一手抓管理。要制定村级集体资产报告制度,建立村集体经济资产管理台账,如实反映村集体经济变动和收益情况。对新增集体经济或资产必须及时登记,并把资产变化情况及时向群众公布。二是加强村级财务民主监督和审计监督。要进一步规范和完善村级财务公开制度,坚持对村级财务实行三级监督体系,确保村级财务支出的公开透明。要建立村级财务审计制度,对村主要干部实行经济责任审计,并公开审计结果。三是重视对农村债务的管理,严防产生新的不良债务。四是进一步规范村级收益分配,让广大农民群众充分享受到集体经济发展、集体资产收益的成果。

参考文献

[1].张兆安.关于我国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若干思考[J].科学发展, 2009 (12) .

浅谈如何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的经济 篇3

关键词: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态势;出路选择

图分类号:F32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0)-05-0017-1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已成为现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之一。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必须优化环境以及要纵观村集体经济的发展,这不仅需要各级政府的关心,同时也需要各方面人员的共同协作努力,齐抓共管。制定优惠政策,加大帮助以及扶持的力度。

一、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要优化环境

(一)制定相关优惠政策,优化创业环境

还有就是在创业扶持上来说第一个要做到的就是创设一个专项的基金,从而来鼓励以及支持创收性的项目工程,尤其是对那些发展势头良好但是又缺乏资金的那些项目一定要给予支持。在创业之初,要降低门槛,对利益分配机制进行合理调整,同时也为村级集体经济的创业发展营造一个宽松便利的环境。

(二)优待贫困村的专款专项扶贫基金

作为一个公共的财政村级集体经济来说,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发挥其宏观的调控能力,以达到区域平衡的能力。每个行政村都有自己经济实力进行评估,要根据不同的经济状况进行不同的帮困扶持。特别是要加大力度那些投资建设的创收的项目,从而来对那些政策避免执行了无差别的辅助,以防出现富者愈富,贫者愈贫的状况。

(三)利用当地闲置资源发展集体经济

对于有些部门来说在政策的实施上面应当进行放水养鱼的构想,政府部门应当尽最大可能在各个方面,对那些村级集体的经济发展上面加入更大的帮助和支持。要合理组织,合理利用当地闲置资源进行发展集体经济。

总的来说,各级政府有关部门要围绕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制定出合理的一个优惠的政策,以及相关的配套的措施,共同创造一个对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有利的大好环境。根据各村特点,选择合适的项目,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要想从根本上解决村级集体在经费上的矛盾,就要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所以说应当把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作为当前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

二、因村制宜,选准路子,大力发展农村集体经济

(一)加强村级招商引资,通过借助外力以求得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

现在我们想做大做强村级经济,如果单纯地依靠现有的老企业是不行的,发展的实力也是非常有限的。也有的政府想靠自身经验的积累去发展村级经济,但是面对当前的发展形势那自然发展的速度又显得太慢了。因此,相比较来说最好的办法就是加大招商引资。通过招商的形势,达到借力使力,以求得更好地发展,这也是实现村级经济发展的最好的办法。各级政府一方面要加强引导村干部的意识观念,妥善处理好整体与局部的关系,加强发展的意识,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对产业结构进一步调整,达到最优化的发展。在发展的同时,为了实施激励性的机制,也可以实行村级招商引资责任制,把招商引资的工作真真正正地融入到农村干部的考核中,在年度工作进行实绩考核时,直接与干部的报酬相互挂钩。切实做到把发展成为政府干部的首要任务,并且要付诸于现实,在工作中得到真实的体现。同时,对于干部的招商方法要加强引导,适时举办培训班,共同学习共同研究招商引资的规律,掌握招商的技巧。这样,在外出招商时也就不会太盲目了,也会逐步提高招商引资的成功率。另外,我们还不能忽视了人才的引进,特别是本村流落在外地的人才,想办法把那些创业能手、企业老板、经营大户请回来,共同实现村级集体经济的大力发展。

(二)合理开发利用当地的有利资源

在大力村级集体经济时,要因地制宜,针对实际情况,合理开发利用当地的各类资源,以实现村级集体的更大收入。

三、盘活资源,发展壮大集体经济

(一)认真开展清查工作,盘活资源

对村集体所有的荒地、机动地、水塘等资源来水塔、库房、闲置空房及砖厂等集体资产进行全面清查依法清收拖欠的村集体承包款项,清理无效合同,通过采公开招标、拍卖、租赁、协商等方式进行发包,达到资产值、增值目的。

(二)实行承包论证、合同管理等制度

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合理清查村集体资产承包合同,手续不全的进行完善,不合法的予以废除,面向社会公开招标,村集体不再直接经营的土地、果园、农机具、水施等,要先行论证,后按合同严格管理,合理确定村集体,北高镇 承包、租赁者之间的分配关系。

(三)加强完善各项制度

大力推行村财政委托代理制度,强化财务公开;落实“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制度,发展公益事业;落实集体财计、专项审计、村干部任期和离任审计制度,严控基建工开支和非生产性开支。

(四)改革农村资产管理制度

建立了财务“双代管”制度、货币资金管理制、结算资金管理制度、存货管理制度、固定资产管理制度等,加强了对集体资的管理,防止了集体资产的流失。

参考文献

[1]赵兴泉.创新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途径[J].农村工作通讯,2006,(12).

[2]董亚珍.我国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历程回顾与展望[J].经济纵横,2008,(6).

[3]周新革.加快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对策思考[J].浙江现代农业,2007(3).

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调研报告 篇4

调研报告

润州区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问题调研报告2007-12-14 22:54:05第1文秘网第1公文网润州区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问题调研报告润州区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问题调研报告(2)润州区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问题调研报告

一、我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现状 我区现有行政村29个,农业人口38916人,蔬菜面积10800亩,粮食面积9500亩,水产养殖面积8800亩,果园2200亩,茶园3100亩,一、二、三产企业600多家。2002年全区村级企业完成工业销售亿元,同比增长;农民年人均纯收入4260元,同比增长;村级经济完成国内

生产总值亿元,同比增长19,占全区国内生产总值的36,村级经济作为我区五大经济之一正呈现出蓬勃发展之势。当前,我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主要呈现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农业产业化步伐加快。重点加强了农业基地和龙头企业的建设。蒋乔反季节蔬菜生产示范基地、嶂山水蜜桃生产示范基地等10个农业特色示范基地及五洲山茶场、蔬菜种子公司等3个龙头企业已初具规模。大力发展订单农业,积极主动与万方超市、牛奶公司等单位合作,订立购销协议,通过“公司 农户”经营模式,发展订单农业。同时,大力培植各类专业协会,实施品牌战略。先后组建了七里甸葡萄协会、蒋乔嶂山水蜜桃协会、金江水产协会、蒋乔蔬菜协会和官塘园艺协会等5个专业协会,已注册“万祥”、“润星”、“润绿”等9个农业品种商标,其中“五洲”、“彭公”牌茶叶,“润农”牌番茄已通过省无公害农产品质量认定,“惊春灵芽”和“五峰迎春”先后获省级、国家级名茶评比一等

奖。特色水产养殖进一步发展,异育银鲫、青虾、鳜鱼、南方大口鲶等名优产品的养殖比例不断扩大。

二是发展领域向纵深方向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已不再是过去单一的农业经济,二是广泛涉足一、二、三产,向各种领域纵深发展。一产方面,以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为契机,大力发展高产高效农业,发展农产品深加工企业,建设农业科技示范园,发展观光农业和特色农业。目前已建成8个区级科技示范园,50户科技示范户,发展了应时鲜果、茶叶、蔬菜种子等6个产业化项目。二产方面,重点发展机械、建材、服装、工艺品和电子等产业,生产的数控机床、锻压机床、磁性材料、通讯器材、电碳制品、环保设备等产品已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和较高的经济效益。三产方面,在进一步巩固零售商业、小商品、餐饮、修理等服务行业的基础上,向交易市场、房地产开发、家具装饰等行业延伸,并使其成为村级经济三产收入的主要来

源。

三是私营个体经济迅猛发展。近年来,我区相继出台了多种鼓励私个经济发展的政策和措施,加大对私个经济的扶持力度,私营个体经济的竞争优势日渐显露,成为我区村级集体经济的重要补充。各镇、村充分利用政策优势和地域优势,抓住农村集体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有利时机,培植了东亚碳素厂、江东铸造厂、光华锅炉厂、新光明大酒店等一批规模私个企业。这些企业充分发挥机制灵活的优势,严格管理,注重创新,重视人才,企业的发展速度和效益稳步提高。目前我区现有村级私营企业450多家,占全区私营企业总数的72%;个体工商户2900多家,占全区个体工商户的49%。

二、我区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主要做法和成效近几年来,我区农村各级党组织紧紧围绕“跨越发展,富民强区”的总目标,认真贯彻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大力

实施“富民强村”战略,不断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和干部队伍建设,有力地促进了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加快了农民增收致富奔小康的步伐。

1、扎实开展“五好村”、“五好示范村”创建活动,推动村级集体经济快速发展。在巩固前几年创建成果的基础上,2002年区委组织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下发了新一轮《“五好村”、“五好示范村”评比考核细则》,提高创建标准,加大创建力度,进一步提升村级党组织建设的整体水平,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实力。重点从选准配强村干部队伍入手,不断改善和优化村级领导班子结构,提高村级领导班子抓经济工作的能力。采取镇机关下派、企事业单位交流、邻村调配等形式,多渠道选配村干部,重点抓好“领头雁”队伍建设,建立了一支富有朝气和活力、奋发有为、开拓进取、群众基础较好的村党支部书记队伍,全部达到高中以上文化程度,45岁以下的占77,大专以上文化的达70。全区建立了一支常数为150

人的村级后备干部队伍,村干部管理更加规范。近两年来,全区先后涌现出黎明村、韦岗村、四圩村等5个年纯收入超80万元的“五好示范村”和10个年纯收入超30万元的“五好村”。

2、大力整顿扶持经济薄弱村,不断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实力。98年以来,我区对经济薄弱村采取“一定三帮”的措施,由一名区领导亲自挂帅,一名部门领导定点负责,带领3个部门与帮扶村“结对”挂钩,努力做到不脱贫不脱钩。一是强素质,优化班子结构。几年来,共调整了5个经济薄弱村的领导班子,使一批有脱贫致富信心,有开拓进取精神,奉献意识强,懂经营、善管理的中青年骨干,走上了村领导岗位。每年在区委党校或无锡“全国乡镇企业家培训中心”进行为

村级集体经济亟待发展壮大 篇5

作者:郝治中

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经济基础,对促进农村社会稳定、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具有重要意义,但村集体经济整体实力仍比较薄弱,尚存诸多问题亟待破解。主要表现为:

一是村级组织建设有待加强。当前农村“空心化”现象相当严重,由于人多地少,务农收入低,农村青壮年劳动力进城打工的数量剧增,留守农村的大多为妇女、儿童及老人,被戏称为“386199部队”。从调查情况看,村两委班子成员普遍存在结构欠佳的状况,年龄偏大,文化偏低,影响着村集体组织的决策能力,部分村干部对发展村集体企业心存疑虑,缺乏开拓进取、敢于担当的魄力。

二是村级经济发展不够平衡。由于受管理水平、区位优势、基础条件等主客观因素的影响,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很不平衡。区域位置好、管理水平较高的村,依靠城镇建设和工商业发展,通过承包经营、租赁经营、股份制合作等办法,多渠道获得稳定的收入来源,集体经济实力较强,干部精神状态良好,管理协调工作到位,发展氛围浓,服务能力强。而区位和资源优势较差、基础条件落后、管理水平低下的村,村组织服务功能差,公益事业难于兴办,村集体经济发展缓慢,难以保证村级组织正常运转。

三是村级资产经营管理不善。由于监督制约机制不完善,村级集体资产资源经营管理不善、资金使用不当现象仍时有发生。有的村集体鱼塘、林场、零星土地等资源承包租赁合同不规范,承包租赁费偏低,导致村集体资产流失。部分村尚未严格执行财务管理和民主监督的规定,财务透明度不够,非生产性支出随意性较大,有的甚至挥霍浪费村级资金,群众颇有微词。

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是服务农民群众的物质基础,是增强村级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的重要保证,需强化措施,促进村集体经济可持续发展。为此建议: 1.发展壮大村级经济。一方面,加强村级班子建设。事业成败,关键在人。应通过“走出去参观学习、请进来传经送宝”等方式,增强村干部引领发展农村经济的能力。充分利用农村劳动力“阳光工程”培训等优惠政策,提高村干部和农村劳动力的综合素质。注重把那些懂经济、善管理、德才兼备的复合型人才选进班子,为村集体经济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充分利用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站点和农村实用人才示范培训基地,对村干部和农村能人进行分期分批轮训,举办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专题讲座,增强村干部服务“三农”发展的能力。另一方面,推进村级经济发展。由于各村地理位置、外部环境、资源状况、干部思想解放程度等情况的不同,发展村集体经济应从实际出发,按照“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农则农”的原则,一村一策,稳步推进。对区位一般、资源较少的村,重点发展多种经营基地,走产业兴村之路,在产业服务上下功夫。结合产业结构调整,围绕本地特色农业优势,组建专业公司、加工企业等,采取“公司+农户”、“协会+农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户”等形式,为农民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着力解决一家一户办不了或办不好的事情,以有偿服务的方式增加集体收入。积极创办或参与组建信息、技术、销售服务等中介组织,为农民群众提供产供销服务,为龙头企业提供引导农民生产和产品收购服务,在农业产业化服务中获取合理报酬,在帮助农民增收中增加村集体收入;对区位优势明显、交通便利的村,重点发展产销合作组织,兴办农副产品交易市场,走商贸流通兴村之路。立足自身条件和市场需求,充分发挥人力、区位等优势,通过独资、合资、合作等方式,兴建厂房、商业用房、市场基础设施,对外租赁经营,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积极探索资源开发、资本运作、土地营运、招商引资兴办工业和农业资源开发公司、组建农村社会化服务组织创收等发展途径,大力推广土地流转型、产业带动型、资源开发型、物业服务型、资产营运型、合作服务型等多种模式发展村级集体经济。

2.规范农村“三资”管理。认真开展村级“三资”清理,对村级资金、资产、资源及各类经济合同进行全面清查。以农村“三资”清理为抓手,推行“三制”管理,着力盘活农村“三资”存量。一是资金管理推行专户储存制。各乡镇依托财政所,成立农村三资服务中心,对村级财务进行委托代理,实行会计电算化。在保持村级资金所有权、使用权、审批权“三权不变”的基础上,不论村级资金来自哪种渠道,一律进入专户储存,先申报再使用。村级资金及账务全部移交服务中心,各村只设一名报账员,负责办理村级财务收支业务。为防止村集体资金被平调、挪用,分别为各村开设资金储存专户,取款时必须加盖村委会公章、村主任及财政统管会计印章后,才能从银行提取现金,确保镇、村两级相互制约,切实取信于民。各村需要支付款项时,先填写村集体用款申报单,据实写清支出项目及金额,经乡镇分管领导审批,方可办理拨付手续。对村级备用金实行报账拨补的办法,确保村级基本支出需要。二是资产管理推行台账登记制。清理盘点村级资产,建立资产登记台账,每年至少对村级资产进行一次盘库,防止集体资产流失。三是资源管理推行公开竞标制。对村集体机动地发包租赁、建设工程发包、闲置资产处置等,全部通过公开招投标方式,拍卖所得用以偿还村级债务或建设公益项目。

3.加大财政扶持力度。综合考虑村级债务、村集体收入等经济状况,确定一定比例的经济薄弱村,在项目申报和实施上给予政策倾斜。一是创新财政资金投入方式。重点支持辐射带动作用强、经济效益好、市场竞争优势明显、科技含量高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提高农产品加工转化价值。支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提高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支持农副产品储藏保鲜、产地批发市场等流通设施建设,提高农产品流通水平。建立激励机制,从农业专项资金中安排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奖励资金,采取以奖代补方式,对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较快较好的村予以奖励。二是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村级公路建设,改善农村交通条件,方便农民出行,促进市场流通。扩大农村安全饮水工程覆盖范围,着力解决农民饮水安全问题。基层财政按标准落实配套资金,确保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顺利实施。加强农村流通体系建设,科学合理布点,严格审核把关,支持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支持村庄整治,扩大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范围,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优先考虑村级经济薄弱村。充分利用“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的作用,引导村级投工投劳兴办公益事业,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增强村集体的凝聚力。三是提高村级运转保障水平。加大对村级基本运转经费投入力度,落实农村税费改革村级转移支付资金,逐步提高村级运转保障水平。加大督办检查力度,切实落实农村特困残疾人救助、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离职村干部养老保险、农村老党员生活补助、重点贫困村补助、村卫生室建设等财政扶持政策,落实村支部书记补贴政策,逐步将村级组织运转财政补助经费纳入县(市、区)财政基本财力保障范围。四是确保涉农资金落到实处。深化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收付、乡财县管改革,尤其是国库集中支付全面向乡镇延伸,规范财政资金运行,堵塞管理漏洞。重大项目资金严格实行报账制和国库集中支付。发挥乡镇财政就近、就地监管的优势,加强乡镇财政资金监管,确保各项涉农资金落到实处,为农村经济发展服务。

多措并举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篇6

宋文豹

2010年第6期 ——党的建设

近几年来,宜都市委认真落实省委部署,始终坚持把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作为基层党建工作的一件大事要事来抓,加强组织领导,统筹各项资源,倾力抓好扶持,壮大了村级集体经济实力。2009年,实现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项目无“空白村”,全市80%的村年集体经济收入超过5万元,其中有12个村过50万元、2个村过100万元。

一、强化考核,注重激励引导

一是坚持把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作为效能建设的重要内容。市委在2008年成立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领导小组,组建了办公室。在研究制定效能建设考核方案时,逐年加大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考核权重。对各乡镇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情况,坚持每月组织一次自查,每半年进行一次检查,每年进行一次排队。

二是坚持把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情况作为干部使用的重要依据。进一步完善乡镇、村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考核评价体系,对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成绩突出的干部,优先推荐、提拔使用;对发展不力的,进行谈话帮助或者调整。两年来,全市优先推荐1名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突出的乡镇党委书记明确了副县级待遇、2名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较好的村党总支书记担任乡镇长助理,对12名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不力的村党组织书记进行了调整。

三是坚持把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情况作为评先表优的重要标准。设立“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贡献奖”,对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突出的乡镇、村分别给予5万元、1万元奖励。当年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不能按时结账兑现的,乡镇、村党组织主要负责人考核不得评为优秀等次、村党组织不得参与先进基层党组织申报表彰。两年来,全市共拿出10万元对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先进乡镇、先进村进行表彰奖励,取消23个村的评先表彰资格。

二、优化环境,凝聚发展合力

一是大力优化政策环境。市委、市政府制定出台了财政扶持、项目倾斜、税后返利、土地流转等六项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具体政策。建立了100万元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资金,先后为13个城中村、园中村兴办集体企业提供资金支持;整合低丘岗地开发、低产林改造等农业发展项目,优先扶持63个山区村开发8000多亩高效经济林;为6个城郊村引进的13家民营企业返还利税20多万元;配合项目征地、“迁村腾地”,为村兴办集体企业预留或置换用地500多亩。

二是大力强化配套帮扶。由市委组织部牵头,组织实施“领导干部联村、市直部门包村”活动,配套推行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承诺制、项目公示制、跟踪督办制和评先淘汰制。对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困难较大的村,坚持派大员上阵、派重要部门帮扶。全市有36名市级领导干部、90名乡镇党委班子成员联村,57个市直机关、66家企事业单位包村,通过资金支持、人才支持、项目支持、信息支持,帮助联系村发挥优势,找准发展路子。两年多来,在联村领导和部门的对口支援下,123个村新上或扩建、转产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项目153个。近两年,市财政局联系陆城太保湖村,帮助新上项目12个,使该村集体经济年增收20万元;市广电局联系红花套镇鄢家沱村,通过下放有线电视管理权,支持办起有线电视接收站,村集体年收入因此净增5万元。

三是大力营造舆论氛围。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纳入干部教育培训的重要内容。先后拿出50多万元,分期分批组织200多名乡镇、村领导班子成员到江苏无锡、山东寿光等地考察学习。在市级层面设立“两江讲坛”,在乡镇、村层面设立“乡村论坛”,引导党员干部和群众围绕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进行专题研讨和建言献策。同时,在全市大张旗鼓地开展以“党组织创业、党员创业”为主要内容的“双创”活动。目前,全市每个村都办起了1至3个农村专业合作社,共创办集体经济发展示范企业10个、示范基地50个。

三、加强管理,实现持续发展

一是实施分类指导。坚持尊重规律,区别对待。对集体经济积累相对雄厚、土地资源利用率较高的城中村、园中村,重点支持其创办带有集体性质的加工业、服务业、流通业;对矿产、水面、山林等资源相对丰富,但缺乏流动资金的城郊村、山区村,重点支持其发展产权和经营权分离的农业企业和农村专业合作社;对各方面优势均不突出的城郊村、后进村,全力支持其通过招商引资、异地办厂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两年来,全市共探索出借势补链、租赁承包、合股分红、招商返利、产业服务等五种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模式。到2009年底,全市共有1万多亩集体山林、水面、果园、茶园、土地,107家村办企业,53幢集体房产对外租赁。枝城镇环城村投资兴建占地1.7万平方米的综合市场,每年上交纯利95万元。阳和岭村吸收100多名农民工成立装卸运输公司,对外统一开展劳务服务,村集体年收入50万元。五眼泉镇鸡头山村一手抓矿粉厂规模扩建,一手抓农业综合开发,年收入达14.8万元。

二是强化民主理财。大力加强村级民主自治体系建设,指导123个村建立村务监督委员会,使村级集体经济的支出由村民集体讨论决定;严明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不举债、不增负”纪律,健全完善了村账乡管、任期审计、财务公开制度,全面推行村级财务支出预算制度,使村级财务运行透明化,避免了各村盲目举债、侵占集体资产资金等违规违纪现象,确保村级集体经济健康发展。

三是推进持续发展。坚持把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纳入城乡一体化实施范围,全市统一建立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三资”台账,制定了新一轮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规划,提出再经过3年努力,力争全市100%的村年集体经济收入超过5万元,50%以上的村年收入过10万元,20%的村年收入过50万元,10%的村年收入过100万元。■

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调研报告 篇7

1 当前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存在的问题及困难

1.1 部分群众对发展集体经济观念弱化, 氛围不浓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 基层干部群众发展集体经济的意识逐渐淡薄, 对村的集体经济建设漠不关心, 存在小富即安、小进则满、抱摊守业的现象, 严重制约了村级集体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

1.2 村级集体经济负担重

一方面村集体的收入渠道不断萎缩, 新的增长点难以形成, 原有的收入来源不断萎缩甚至消亡;另一方面村级组织承担的各项开支呈上升趋势。除村干部报酬、办公、差旅费、水电路维护开支以及五保户供养等方面支出外, 增加了村庄公路建设、农村水利、道路硬化、桥梁以及环境整治、自来水改造等大量公益事业建设。村级集体经济入不敷出, 严重影响村基层组织的威信, 甚至影响到社会稳定。

1.3 对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缺乏有效的管理

在对待村集体资金方面, 许多村集体没有考虑长远发展要求, 没有投资经营意识, 仍然停留在以往传统的建厂房买店面出租的经济发展思维方式上, 普遍忽视了对村集体土地流转的有效运作, 势必影响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

1.4 村级班子自身存在问题

主要有:村级班子不和谐, 村级班子成员整体素质不高, 发展村级经济特别是集体经济意识弱, 思维不开拓, 对发展集体经济束手无策;没有形成切实可行的激励机制和办法, “等、靠”思想严重, 缺乏加快发展村级经济、增强集体经济“造血”功能的内在动力。

2 加快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对策与思考

2.1 以促进农民增收为重点, 发展集体经济

农村经济发展既要立足于富农, 又要立足于强村, 两者不可偏废。一方面, 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要致力于促进、带动全体村民致富, 在服务村民中实现集体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村民在增加个人收入的同时, 也要自觉地参与和支持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 因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了反过来又能够为村民个人发家致富创造更好的环境和条件。如成立土地股份合作社, 让土地变为资本、农民变为股东, 既可促进农业增收, 又能增加农民收入, 更能壮大集体资产。

2.2 以发挥比较优势为重点, 发展集体经济

由于各村在交通区位、经济基础、资源盈匮以及农民素质等方面的情况不一。因此, 在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时, 不能一哄而上, 套用一个模式, 而必须充分立足实际, 因村制宜, 以项目开发为载体, 发挥比较优势, 合理有效地利用特色资源, 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 不断增强村级集体经济实力。城郊村可积极依法参与城镇建设和发展商贸业、乡村旅游业等, 继续深化股份合作制形式, 加快发展过渡到股份合作制企业;离中心城区较近的浅丘乡村可通过参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创办生态农业和旅游园区、生态畜牧养殖小区等, 深化引导传统的集体经济组织, 向社区股份合作制的组织形式发展;纯农村村组织应在外部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 自觉运用市场经济规则不断提高对外开放度, 结合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化经营, 建设特色果蔬、花卉、生猪等特色商品基地, 发展农业龙头企业, 逐步推进农户联合、企业主导、托管等经营模式的运用。

2.3 以优化发展环境为重点, 发展集体经济

一是要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列入农村经济工作的总体规划中, 要切实制定好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规划, 合理确定指标, 组织职能部门抓好实施, 并从信息、人才、技术、立项等方面给予帮助。二是应从支农资金中拿出一部分作为发展集体的周转金, 金融部门应发放一定的贷款扶持发展集体经济, 在税收、工商管理上, 对村级兴办的集体企业和各种经营项目适当给予减免。三是对集体经济发展好的村干部制定奖励政策, 使村干部的报酬增长与集体经济的发展、集体积累的增加有机挂钩, 形成内在的激励机制。四是要借助外力发展壮大集体经济, 通过招商引资, 联合开发等形式, 大搞资源开发与利用, 增加集体经济收入。五是加强对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典型事迹的宣传, 形成发展集体经济的良好社会氛围。

2.4 以资金积累滚动为重点, 发展集体经济

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调研报告 篇8

1.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村级集体经济观念弱化。

(1)意愿不强。村干部客观上对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意愿不强。认为市场经济主要是鼓励农民创业创新闯市场,发展民营经济,没有必要化心思再去发展集体经济,“经营成功了——成果是集体的;经营失败了——群众要埋怨,债务难化解”,不愿意去冒风险,思想上有压力和阻力。原有村办企业都已然改制,重新强调由村班子集体经营“属于全体村民”的股份制市场主体,在机制体制上看也存在矛盾,难于有大的作为。

(2)发展信心不足。部分村干部认为村级集体经济基础差、底子薄、缺资源、无资金,无路可走,信心不足。

(3)工作精力不专。村经济合作社作为村级集体经济的市场主体,无专门经管人员,大都是村两委班子人员兼任,很难专注于发展经营村级集体经济,工作力不从心。

(4)考核激励不够。村干部是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主导力量。但长期以来,对村干部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要求有余、激励不足,现实中往往出现短期行为。一些村干部只顾村级组织的日常开支,不管集体资产的保值增值。有些拥有一定经营性资产、经营性收入比较稳定的村,对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无所作为。

(5)管理难度加大,集体资产流失严重,使部分干部群众对发展集体经济丧失了信心。由于集体经济在体制上存在先天不足,导致集体资产流失比较严重,挫伤了干部群众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积极性。对发展集体经济,部分干部怕搞砸了受埋怨,思想上有顾虑;部分群众怕搞毁了受连累,背上新的债务,思想上有阻力。

(6)村级共有资源匮乏,发展村级集体经济起步难。由于第一次土地承包到户时,集体地、山林及公有财产分割比较彻底,村统管山、留用地保留小,很多村公共财物的变现等,给现在发展村级经济留下空间小,发展的资源不足,加上错过了第一次发展乡村企业的大潮,造成现在想发展村级经济起步难的尴尬。

2.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对策

2.1因地制宜,制定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规划

根据本地区的自然与经济条件和优势,通过可行性调查研究,确定经营项目,把潜在优势变为经济优势,增加产业投入。合理调整种植业的品种结构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发展适销对路的特种种植畜禽业,增加对农副产品、加工业的资金投入。同时,不断发掘本地区独特资源条件,利用本地区优厚的地理位置,力争把本地资源优势转化为产品优势、商品优势。

2.2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为社区集体经济补充实力

农民个体的贫富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集体经济的实力,农民富裕了,反过来又能增加村级集体经济的收入。所以要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围绕农民需求和区域特色经济的发展,建立健全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不断提高服务水平、拓展服务范围,促进村级集体经济实力增强。引导农民在经济实体内自主投资、自主经营,瞄准市场,选择适合家庭经营的投资少、见效快、效益好、风险小的项目,使农民愿意投资经营,并且在经济上承受得起。对于有发展前景的,社区集体也可以投入启动资金、场地、房屋等参股,进一步夯实社区集体经济。

2.3强化村级集体经济管理机制创新,确保集体资产的保值、增值

一是要创新领导机制,根据各村集体经济发展现状和村级班子素质,帮助村班子建设适合村实际的工作领导体制,重点解决好目前比较普遍存在的决策盲目、债权不清、缺乏约束等问题,确保集体经济项目能按市场化要求运作,实现债、权、利紧密结合,最大限度地激发内在活力。二是规范财务管理机制,要针对村级财务管理中的薄弱环节,研究制定相应的对策,规范财务管理,加强民主监督和审计监督,不断提高村级集体经济经营管理水平,确保集体资产的保值、增值。对集体资产,无论是土地、果园等资源,还是小型水利设施等固定资产,凡是不再由集体直接经营的,都要合理确定集体与承包、租赁者之间的分配关系,加强承包、租赁合同的动态管理,防止集体资产流失和分配过分向个人倾斜。

2.4加大激励扶持,优化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环境

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调研报告 篇9

多措并举促壮大 ——2010年大冶市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工作总结和2011年工作安排

大冶市地处湖北省东南部,长江中游南岸,是中国重要的原材料工业基地。全市国土面积1556平方公里,人口88万。是湖北省“十强”县(市)、文明城市、园林城市,是青铜文化的发祥地。城市经济发展的着力点在于乡镇,而乡镇经济发展的着力点在于农村,所以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是城镇经济发展的基础和关键。2010年,大冶市委、市政府根据省、黄石市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有关文件精神,始终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实施党的基层组织“五个基本”建设、促进农民增收、推动城市转型、加快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环节,常抓不懈。一年来,全市村级集体经济得到了很快发展,实现了经济强村有突破、经济一般村有发展、经济薄弱村有起色的目标。2010年我们主要是通过“六动模式”推动村级集体经济跨越发展。

一是科学规划推动。对于区位优势、资源优势明显的村,采取科学规划推动的方式,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东风农场管理区东风村充分利用丰富的水资源优势,提出了“大兴特色渔业,做活水产文章”的发展路子,带领群众科学养殖致富,形成了“一组一品”的发展格局。如,该村一组兴建了莲藕种植和鱼苗养殖基地;二组兴建了名优特产商品鱼养殖基地;三组建起了集休闲、垂钓、餐饮于一体的农家乐基地;四组建成了乡村风味腌制鱼基

地。2010年,村集体经济纯收入达到3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686元。

二是政策资金促动。引导一些基础较好的村,通过招商引资发展支柱产业,加快集体经济发展。如茗山乡彭晚村利用大冶市和茗山乡的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引进外地老板投资创办烟花爆竹包装纸箱厂,安排村民就业14人,实现年产值45万元。引进100多万元兴建了村级红砖厂,投产以来,年实现产值1600万元。两个企业每年上交村委会租金12万元。

三是基地产业带动。近年来,大冶市充分发挥党员致富基地的带富作用,带动村民群众共同发展致富。如,刘仁八镇金柯村兴建辣椒基地带动周边200多名村民种殖、加工“金柯辣椒”,2010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25万元,农民年人均纯收入4600元。茗山乡柯畈村依托油茶基地,动员村民入股经营,2009年实现了集体经济10万元,人均纯收入3600元。

四是合作组织联动。以村村联建、村社联建为纽带,通过优势互补、互促互动、互惠互利,实现村党组织与合作社党组织在党建工作方面相互交流、在经济发展上相互支持。如刘仁八镇大董村与大董萝卜种植专业合作社、金柯村与金柯农副产品专业合作社、刘文武村与刘文武种植专业合作社开展了村社联建,极大推动了集体经济发展。

五是深化改革拉动。为了实现村集体资产的“保值增值”,采取深化改革拉动的模式,实现集体经济发展。如金湖街办铜山村村办企业在九十年代受市场经济的冲击,亏损严重。铜山村审时度势,大胆改革,采取合股经营、个体招标承包、收资联营等

多种形式,使奄奄一息的铜山企业扭亏为盈。

六是结对帮扶驱动。按照“以强带弱、以富带穷”的思路,发挥强村的优势,扶持和带动弱村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村村联建”试点以来,灵乡镇首强村坳头村主动召集村民代表大会,把该村集体企业广山矿15%的股份转让给风亭村,投入资金与风亭村联合开发风亭梅红山风景区,带动其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此外,坳头村还无偿提供5万元帮助风亭村维修道路、改造沟渠,实施路灯安装和引水工程,带动了风亭村新农村建设。

2010年,我们群策群力,多措并举,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是村级集体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全市2010年村级集体经济总收入5431.78万元,村平均16.31万元,较2009年同比增长13.5%;村级集体经济收入5万元以上的村总数为282个,新增80个,较去年同比增长87%和32.5%;达到20万元的村总数为 个,达到50万元的村总数为 个,100万元以上的村总数为 个;新增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项目总数为392个,比去年同比增长150%。

二是农村组织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要从根本上强化村级党组织推动科学发展、带领农民致富、密切联系群众、维护农村稳定的功能,发挥好战斗堡垒作用,必须靠发展集体经济。要从根本上提高村级组织领导农村经济发展能力,增强运转保障和公共服务能力,最终也要靠发展集体经济。我市2010年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极大地改善了基层工作条件,激发了广大农村党员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增强了村级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号召

力。

三是党群干群关系得到进一步密切。村级集体经济实力壮大后,我市各村坚持以工补农,多方筹资,积极兴办各项社会事业,致力于改善民生,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让人民群众得到了发展实惠,让人民群众共享了壮大成果。其中修建村与村之间连接路460公里,使村民走上了康庄路;建设农村饮水安全工程18处,使村民喝上了安全水;新建沼气池983口、沼气服务网点7处、养殖小区沼气工程5处,使村民用上了清洁能源等等。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群众得到了实惠、尝到了甜头、找到了奔头,增强了对各级基层党组织的信任和支持,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

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事关农村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我市在2010年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过程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收获了一些体会:

一是选好用好能人是前提。我们觉得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必须选好配强村级领导班子尤其是村党支部书记,把那些有经营头脑、有致富本领、有奉献精神、有民主作风、有群众基础的农村优秀人才选拔到村“两委”班子中来。有些村集体经济之所以发展“如火如荼”是因为他们有一批好的“领头羊”、而有些村得集体经济之所以发展停滞不前甚至倒退是因为他们没有选好带头人。所以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必须首先选准村支部书记,配强村级领导班子。

二是立足实际发挥优势是关键。因为各村的实际情况不一样,自身存在的优势和劣势不一样,地域条件差异较大,经济发

展水平各不相同。所以各村必须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根据不同的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发展模式。我们大冶市在认真总结各地发展实践基础上,重点探索出“资源依托型、产业带动型、服务创收型、城市拉动型、招商引资型、乡村旅游型、互助合作型”等多种发展模式,并不断总结经验进行宣传推广。

三是相关部门形成合力是保证。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仅靠村一级自身的力量和资源是有限的。要站在统筹城乡发展的高度,贯彻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方针,引导更多的资源和要素向农村聚集,形成工农互补、城乡互动、合作共赢的发展格局。深入推进“城乡互联、结对共建”活动,加大督办检查力度,引导和督促结对单位认真落实“五个一”的目标任务,重点从班子建设、发展规划、资金项目等方面进行帮扶,帮助结对村兴办一个集体经济项目,年收入达到5万元以上。要鼓励各种社会力量开展与乡村结对帮扶,参与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从而形成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合力。

我市2010年农村集体经济虽然不断发展壮大,对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但目前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不平衡,总体水平有待提高。有的乡镇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是遍地开花,处处生机盎然,而有的乡镇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是良莠不齐,发展极不均衡,最终影响总体水平的提高。二是集体经济发展中技术含量高、产品上档次、竞争力强的村办企业不多,有待于我们做大做强。我们许多村办企业由于发展刚刚起步,企业发展制度有待于进一步完善,企业规模有待于进一步扩大,销售的产品有待于进一步深加工,抗风险能力有待于进一步加

强,还需要我们不断帮扶和支持才能不断茁壮成长。

为了克服以上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困难,不断促进我市村级集体经济的稳步持续发展壮大,特制定我市2011年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工作安排:

一是继续大力开发优势资源,着力盘活集体资产。2011年各村要围绕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制定“一村一规划”、“一村一政策”、“一村一目标”,立足自身实际,坚持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相统一,在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法律法规前提下,充分挖掘村域内山、水、林、矿产、风景等自然资源,特别是荒山、荒水、荒地、荒滩等“四荒”资源的潜力,通过拍卖、租赁承包、创办经济实体等方式,发展山场林业、果树种植、家禽养殖、矿产开采、休闲观光农业等。同时要对村办企业厂房、机器设备和鱼池、林场等村级集体资产加强管理,实现保值增值。最好要鼓励缺乏发展自然资源的城中村发展“路边经济”,通过投入资金和土地入股等途径,开发建设门面出租,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

二是项目带动,发挥龙头企业的引领作用。近年来,我市加大了招商引资力度,通过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优化投资环境,提供优质服务,吸引了一大批精品项目,知名企业落户我市,如全国肉食品加工行业的龙头企业雨润集团落户陈贵镇,全国最大的粮油食品进出口公司,世界500强中粮集团落户还地桥、茗山等乡镇。2011年我们要组织引导村集体依托大中型企业,特别是这些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兴办各种小型加工厂、物流运输配套服务产业,兴办种植养殖型、加工增值型和产品运销型经济实体,构建企业带动、产业互动的良性格局,推动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

三是继续大打各部门帮扶的“组合拳”,助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2011年,我们要继续加大各部门对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扶持力度,形成助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合力。各级财政部门要整合各项支农惠农资金,建立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激励专项扶持资金,采取贴息、补助或奖励的办法,重点支持年收入5万元以下的村发展集体经济项目;金融机构要提供信贷支持,允许村集体将其直接经营管理的土地、山林、矿产等自然资源的使用权作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贷款的抵押担保,对具有较强示范性和带动作用的村级集体经济项目提供小额贷款帮扶资金1-5万元;农业、林业、水务等部门要将项目资金向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项目倾斜,加大扶持力度,并吸引带动社会资金参与支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有农业发展项目的部门要发挥部门优势,将工作重点放在支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上,没有农业发展项目的部门要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提供资金、信息支持。

四是加大新型农民培训力度,加快发展村级合作经济组织。首先我们要加大在村农民的培训力度,通过远程教育、集中培训、分期培训、外出考察学习等方式,培训新型农民,尤其是要加大村干部、党员干部、村致富能手的培训,通过培训推广农村实用致富技术,不断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争取使每村有一个科技明白人,有两三个致富能手,有一批在种植业、养殖业、农村自然资源利用等方面的致富带头人。其次我们要加快发展村级合作经济组织,适应发展现代农业,推进农业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的趋势,采取农民自发兴办的“合作社+农户+基

地”、行政部门领办的“部门+协会+农业大户+基地+农户”、龙头企业领办的“企业+协会+农户+基地”等农业合作组织形式,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提供服务,解决技术与销路问题,以有偿、微利的服务方式增加集体经济收入。

五是鼓励在外能人返乡创业,带领村民共同致富。近几年,我市已涌现出一批在外务工多年,有自己的经济实体、有市场头脑、有创业经验的在外能人,他们有返乡创业的想法、有带领村民共同致富、为家乡经济发展做贡献的意愿。我们要通过建设标准厂房、配套完善好员工公寓、学校等功能性基础设施、返乡创业者租赁使用厂房租金减免、金融机构加大返乡创业项目资金帮扶力度、工商等部门简化行政审批手续等方式吸引这些在外能人返乡创业,带领村民共同致富,促进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

六是加大检查督办力度,明确考核评价方式方法。要把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纳入各级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政绩考核评价体系,每个乡镇今年要明确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工作目标,各驻村工作队要明确帮扶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具体措施,建立村干部工资、升迁提拔等与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壮大挂钩机制,对村集体经济年经营性纯收入超过5万元的,从村集体纯收益增长额度中列支5%的资金,奖励作出重要贡献的村干部。对村集体经济发展较好,担任村集体经济组织法人的村干部,探索实行年薪制。对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作出突出贡献的村党支部书记,在招录公务员和选拔乡镇领导班子成员时给予重点考虑,同等条件优先录用。同时督办要层层负责、考核要层层推进,我们要通过检查督办和考核激励机制督促村干部发展村级集体经济,调动其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调研报告 篇10

关键词: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组织;思考与对策

在当前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大背景下,有效利用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成果,促进农村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必须充分发挥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在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健全新型集体经济运行机制及创新经济发展模式中的作用,切实助推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发展,夯实世界现代田园城市建设基础。

一、基本情况

成都市青白江区11个乡镇(街道)中现有111个行政村(含15个涉农社区),1498个村民小组,农户8.79万户,农业人口25.74万人。2010年全区有村级集体经济组织111个,资产总额9105万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736万元;村级所有者权益总额6534万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318万元。总地说来,通过近几年城乡统筹发展的实践,全区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已经拥有了一个较好的发展环境和发展基础,村集体经济组织经济实力逐年略有提高。

二、发展模式

近年来,按照全域成都的理念,统筹城乡发展有力地推动着青白江区村级集体经济组织改革,部分村社通过积极探索实践,已形成了企业主导、股份经营、托管经营等多种发展模式,为青白江区集体经济组织的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借鉴蓝本。

第一,集体资产股份制经营模式。如红阳街道永红商贸公司,依托村社集体经济组织拥有的厂房、铺面等经营性资产,结合基层民主政治建设,进行股份制改造,组建产权明晰、管理规范、利益协调、分配公平的股份经济合作社或公司,对集体资产进行经营,让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从中获得可观的、稳定的收益。

第二,土地承包经营权股份模式。如城厢万柳种植业合作社,在稳定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前提下,按照自愿、依法、有偿原则,以股份制、合作制方式,组织成员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组建合作社,或者以家庭农场、现代农庄等形式开展土地规模经营,以提高土地单位产出率和产品质量来提高组织成员的收益。

第三,企业主导经营模式。如龙王贡韭合作联社依托韭黄科技示范园,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在资金、技术、信息、市场等方面的优势,与村社、农户联合组建新型集体经济组织,按照发展特色种养、农产品加工、乡村旅游与休闲观光等主导产业的具体目标,进行农业产业化经营。

第四,农户联合经营模式。如福洪四季鲜水果专业合作社,按照自愿、自治和民主管理的基本特征和民办、民管、民受益原则,由农户联合组建专业合作社,围绕农业、农村开展经营服务活动,充分调动农户的积极性,促进农民增产增收。

第五,托管经营模式。如清泉明妍果蔬专业合作社,发挥种养能手、专业大户、专业合作社的专业技术优势,成立托管式新型集体经济组织,对粮油、水果、蔬菜、畜禽、水产、林木等生产经营进行托管,推广应用新品种和新技术,提高农村生产管理水平和生产效益。

第六,劳资服务模式。如同湾农机专业合作社,整合农村剩余劳动力,并加大技能培训力度,以利益联结机制为纽带,加快发展劳务合作社(公司)或农机合作社等各类中介服务组织,为企业和农户提供劳务输出、物业管理、市场信息、产品营销等服务。

三、对策建议

在当前加快发展的过程中,青白江区各乡镇(街道)应切实针对当前集体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一些制约因素和实际问题,通过不断完善自我发展的体制机制,从明晰产权主体、创新发展模式和规范经营管理入手,多轮驱动,加快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步伐。

第一,建立健全经营体制。一是明确职能定位。按社企分离、职责分开的思路,重新定位村级集体经济组织,明确其市场主体地位,加快推进集体资产经营管理职能与村民自治职能的分离,进一步理顺其相互关系,恢复村级集体经济组织自主经营管理的权力。二是加快机制建立。在坚持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以保护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合法权益为核心,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为主线,建立健全适应市场经济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运营机制、分配机制和利益联结机制。三是明晰产权主体。深入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将原村社传统意义的集体经济组织自愿改制为公司或合作社等新型集体经济组织,做好确权颁证工作,明晰产权主体,改变由于所有权不明晰造成的效率低下、市场竞争能力弱等状况,保障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及其成员的合法权益。

第二,灵活运用发展模式。一是城郊村社加快过渡。随着统筹城乡步伐的推进,处于城乡结合部的部分行政村建制已逐步纳入城市管理,要鼓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积极依法参与城镇建设和发展商贸业、乡村旅游业等,继续深化股份合作制形式,加快发展过渡到股份合作制企业。二是浅丘村社深化引导。对于毗河以南的祥福、姚渡、城厢等离中心城区较近的浅丘乡镇,要随着新农村的建设步伐、产改成果的深化运用以及集体资产的不断壮大,通过参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创办生态农业和旅游园区、生态畜牧养殖小区等,深化引导传统的集体经济组织,向社区股份合作制的组织形式发展。三是纯农村社逐步推进。对于清泉、福洪、人和等山区纯农业乡镇,应在外部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自觉运用市场经济规则不断提高对外开放度,结合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化经营,建设特色果蔬、花卉、生猪等特色商品基地,发展农业龙头企业,逐步推进农户联合、企业主导、托管等经营模式的运用。

第三,不断规范运行程序。一是加强三资管理。在产权明晰、股权清晰、股份量化的基础上,加大我区两股一改力度,实行市场化运作,建立健全村社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股权、股份管理制度,有效激活农村集体三资经济,不断提高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资产保值增值水平。二是规范财务管理。严格收支审批,严格规范村社集体经济组织办公经费开支,实行每月或每季度公开制度,建立健全村社集体经济组织财务收支预决算和财务公开制度,确保村社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及时了解集体经济组织财务情况。三是推进民主管理。重大投资决策和建设项目须经村社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大会或其代表大会通过,以村社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为主成立监事会,对集体经济组织资产运作及财务收支情况实施监督,完善村社集体经济组织民主决策和民主监督机制。

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调研报告 篇11

关键词:新农村经济;培育;发展壮大

一、培育和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

一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公有制为主体是社会主义的一个重要特征。我们的新农村建设之所以称之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从大处说就是要坚持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从农村说就是要坚持农村最基本生产资料和经营、发展要素——土地的集体所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中心任务是,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和农村二三产业,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小康目标。从对我市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的专题调查情况看,凡是新农村建设搞得好的村,基本上都是集体经济实力比较强的村。集体经济实力强,服务发展能力才强。只有大力发展农村集体经济,新农村建设才能稳步扎实地向前推进。

二是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客观要求。《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坚持家庭经营在农业中的基础性地位,推进家庭经营、集体经营、合作经营、企业经营等共同发展的农业经营方式创新。”应当明确,与以前统分结合双层经营的提法不同,这是首次把集体经营与家庭经营、合作经营、企业经营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提出来的。显而易见,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有助于促进集体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成长发育,拓展农村集体经济的有效实现形式。

三是加快农村全面小康建设的重要举措。到2020年,我国要实现全面小康建设的目标。所谓“全面小康”,不是指某一方面指标达到小康,也不是指某一部分人达到小康,而是指全社会、全体成员、全面达到小康目标。只有大力发展农村集体经济,才能实现新农村建设“强、富、美”的目标,才能确保农村全面小康目标的如期实现。

二、培育和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存在的问题

多年来,集体经济始终处于低落状态,主要是受思想观念、创业意识、和生产资源的影响,使集体经济停滞不前,甚至倒退,严重的阻碍了集体经济的发展和积累。

一是集体积累来源渠道单一,相当一部分村集体积累为负数,集体全部收入几乎仅来源于国家的财政转移支付。

二是资源没能得到充分开发利用,闲置、浪费现象严重。

三是非生产性支出过大,部分村干部乱支滥用,管理上有漏洞,导致集体积累流失的现象较为严重。

四是缺乏强有力的扶持措施和优惠政策。多年来,有关职能部门对镇村发展的总体规划、生产布局、资源优势、发展思路缺乏深人细致的研究,对农村发展集体经济缺乏必要的引导,缺乏强有力的扶持措施和优惠政策,扶贫资金分散,起不到切实帮扶作用,无法引导村集体经济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

三、村级集体经济薄弱的原因。

经过调查研究,发现全市村集体经济薄弱,发展缓慢,有主观和客观两方面原因。

主观原因有:一是有的乡村两级党组织对发展村集体经济认识上有偏差。有的认为时下鼓励个体私营经济,再讲发展集体经济不合时宜;有的认为在当前的条件下,发展集体经济难度太大,找不到门路;二是有些村干部发展村集体经济的能力不强。近年来,通过选配农村党支部书记和村民直选村委主任,农村干部队伍整体上得到优化,素质得到提升,但是,村干部年龄结构老化、文化程度偏低、发展经济本领不强的状况没有得到彻底改善,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相比,仍有不少差距。有的村党支部书记思想不够解放,怕担风险,不能放开发展集体经济,这些人为的因素成为发展集体经济的阻碍。

客观原因有:一是发展村集体经济的基础条件薄弱。由于可开发利用的资源、可依托的优势较少,加上交通不便,信息不灵,经济发展空间较小,村集体缺乏实体,仅靠土地承包费,收入渠道狭窄。二是发展村集体经济的外部扶持不够。虽然近年实行县直部门包村制度,但包村的单位,侧重于对贫困户的扶持和对基础设施的改善上投资,对壮大集体经济方面的帮扶认识不足,重视程度上不够。三是现有的集体经济实体经营管理不善。表现为个别村干部有短期行为,不注重增加集体实体的投资,导致集体实体收入减少,有的村低价发包集体实体,导致集体收入流失,有的村盘不活集体资产,有闲置浪费现象。

四、培育和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的思路

一要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思想引导行动,思路决定出路。打破农村集体经济长期徘徊不前的局面,必须从抓好农村基层干部以及农民群众的思想解放入手。利用多种有效形式教育大家端正对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认识,增强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重点是“四个讲清楚”,即:讲清楚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讲清楚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不是走老路、“归大堆”,讲清楚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必须从各村实际出发、探讨切实可行的发展途径,讲清楚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必须和深化农村改革、完善农村治理机制有机结合起来。

二要必须切实加强“三资”管理。摸清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状况,提高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资产运营管理水平,是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的重要保证。要以搞好清产核资、资产量化、股权管理为主要内容,加快推进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信息化建设。

三要必须完善农村治理机制。应当看到,我市多数村庄实行的是村社合一体制,就是说村民自治组织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融为一体。这种体制与城市里的政企不分具有同样性质,村民委员会既承担整个村务管理职能、又承担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职能,很容易将集体经济收入直接用于村务发展其他方面的开支。因而,要通过深化农村改革,把集体经济组织从村民委员会分离出来,使其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农村市场主体,以股份合作的形式走上自主经营、规范管理、健康发展的路子。而村民委员会只是代表村集体依法行使监督服务职能。

上一篇:商学院会计毕业生求职信下一篇:生命生命完美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