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农民工子女问题

2024-10-2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关注农民工子女问题(精选8篇)

关注农民工子女问题 篇1

摘要: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关注留守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

社会实践能力。

关键词;农民工子女教育新农村

实践地点:安徽六安新安镇

实践时间:7月1日——7月10日

实践原因:随着农村父母进城打工、经商人数的增多,农村留守儿童人数随之增加。他们不只是缺少父母看管的孩子,他们是这个时代的孤儿。由于长期被托养或寄养,他们缺少父母的关爱,很容易导致心理缺陷,又由于老人的溺爱或亲友疏于管教使孩子们缺少正确的价值引导。孩子是未来、是希望,他们更关乎农村教育和社会进步。他们需要更多的关注和照顾。作为当代大学生,时时关心家乡的发展情况,并从中得到历练与教育十分必要,故作此实践。

实践目的:

1、了解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有关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措施及其实施情况。

2、了解留守农民工子女的成绩、心理健康状况、思想道德价值观状况。

5.通过活动给学校提出一些可行性的建议和意见,提高对子女教育问题的认识,给孩子们带来知识和快乐。

4、培养队员的高度社会责任感、团队协作精神与社会交际能力,学习一些实际应用知识。

新安镇简介:新安镇位于六安市西北部,淠河西岸,距六安市区10公里,与市区隔淠河相望。现辖2个居委会,15个村,总面积74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42200多亩。全镇人口近9万人。新安镇地形复杂。地势低洼,岗、湾、畈、滩皆有,易涝易旱,自然灾害频繁。我队所选的时间地点是新安镇较为偏僻的地方,其中我们所到育才小学、新安中学学校建筑比较好,但基础设施较差,师资力量有限,特别是同学们的桌椅年久失修,教具也相当缺乏。

实践历程:本次实践为时十天,具体行程如下:

第一天(7月1日):

截止到下午13:00左右,我队六名队员陆续从家中赶到实践地点,首先我们安排好我们的食宿问题,随之,我们在队长刘玲的带领下我们参观了相关学校、乡村,对当地有了大体的了解,有助于我们后期实践活动的开展。回往住处后,我们开了一次会,实际上是进行一番讨论,最后得出结果:因为本次我们的实践主题是关注留守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因此了解孩子们的生活背景十分有必要,所以我们决定我们的第一站是赴往各乡村,了解当地的生活状况、发展状况。会后终于可以轻松一番了,我们自己动手,相互分工合作做出了我们的第一餐,虽然没有在家吃得好,可是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快乐,毕竟这是我们人生当中学会独立、学会团结别人的一次历练。

第二天(7月2日):

早上8点我队就出发了,我们就近选择了一个村作为考察点,经过一番长途跋涉终于到达了目的地,可是一路的所见所闻令我们大为吃惊。村中的大多数家庭都为空巢家庭,村中房屋破旧不堪,经济发展低下,家中只有老人和孩子,青壮男女均均赴沪、苏、浙一带务工去了。据我们了解,现在孩子们上学在费用上并没有什么难题,他们缺的是父母的关爱、呵护……我们随机调查了15户家庭,其中14户家中只有老人和小孩,然而由于缺少父母的贴身教育,成绩优异的孩子仅占20%。除了做调查之外,我们不忘学校交给我们的任务,向农民们发放科学发展观手册与农民工创业再创业手册。

第三天——第八天(7月3日——7月8日):

由于和校方约好,我队自愿在育才小学义务教学5天,我们所教的小学四年级,主要教英语,语文,数学。其间,孩子们积极主动,和我们相处融洽,师生建立了浓厚的感情。由于炎热,五天的教学不免辛苦,但是我队队员与同学们仍然坚持,最

终完成了教学计划。

第九天(7月9日):

截止到今天,我队的义务教学计划已经结束,但应校方邀请,我们参加了校方分发成绩单的典礼,看着孩子们取得优异成绩,我们也会十分的激动与喜悦。但是其中有一幕令我们感触很深,很多同学没有来领成绩单,原因是一放假他们就去了父母打工的所在地,这不免让我们再次想到留守农民工子女在农村不是几个几十个,而是一群,他们是弱势群体,他们需要关注。

第十天(7月10日)上午:

今天正好是高考填志愿的日子,我队赴新安中学为学校发报考指南,做宣传。当中我们得知他们当中很多考的不错的尽然也是农民工子女,不简单……

第十天(7月10日)下午:

本次我队的实践主题是关注留守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因此我们想将农民工子女的就读条件与市中心学校做一下比较,虽然学校放假早已人去楼空,但通过大体的参观不难想象市中心学校就读条件比农民工子女就读条件要好几十倍,几百倍。晚上回到住处,我们将几天来的所作所为做了相关整理,并做活动总结。

留守儿童形成的原因:

总的来说城乡二元结构是导致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重要原因。首先,城乡隔离的户籍制度以及与这种户籍制度相伴而生的子女免费或低收费入学、必须在原籍所在地中考、高考等制度形成的壁垒。农民工无法承担子女入学的高昂费用等问题直接推动了留守儿童这一群体的产生。其次,城乡之间经济发展的差异。在城市经济发展水平要远远高于乡镇经济的发展。为了提高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很多农民离开了

农田来到城市打工。再次,政策的变化和农业技术的进步,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解放了生产力从而出现了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受社会化的作用他们进入城市发展城市。

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

我们调查了新安镇的育才学校,通过与校领导的谈话我们了解到在这所学校里80%为留守儿童,但能顺利完成九年义务教育的只有50%,而在这50%中有一半以上的学生进入高中继续学业。而在校生打架斗殴,沉溺网络的情况更是令人痛心疾首。我们还向村委会询问了一些情况;村中一半以上的村民外出打工为孩子,这些留守儿童基本上是到父母工作的地方过暑假,那里的生活条件简陋,在那里孩子们得不到应有的监护和照顾。而那些没有去外地的孩子放假则更是处于没人或少有人管的状态。暑假这些留守儿童的意外事故发生率要比一般情况高的多。

在和村民们聊天时,我们知道了这些孩子在家里做完作业后就是看电视,或者和其他的同龄孩子玩。和自己的托养人或寄养人沟通很少,他们也是本着不出现意外事故的原则来抚养留守儿童,而对孩子的学习和身心的发展方面很少过问。由此我们归纳了该村留守儿童的问题:

1.学习成绩一般。由于临时监护人文化水平低,没有能力辅导孩子学习,或没有这个意识,重养轻教,致使留守儿童的学习得不到有效的督促和引导;特别是父母双方均在外地打工,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等隔代亲人照看,大部分重监护轻教育,甚至对留守儿童娇生惯养、放任自流;加之儿童本身自控能力较差,无法抵制现代社会中不良诱惑,厌学、逃学甚至辍学的现象时有发生。调查中我们发现,留守儿童中学习优秀的不足10%,70%以上成绩中等或偏下。

2.隔代教育力不从心。从调查情况看,留守儿童家庭隔代教育占半数以上,由于祖辈与孙辈年龄相差一般都在50岁左右,且祖辈大都文化程度偏低,多数是文盲或半文盲,思想观念与孙辈有很大差距,难以与孩子交流沟通,有的还要干农活维持生活没有时间监护孩子,有的体弱多病无能力监护孩子,有的同时照看几个孙辈没有精力监护孩子,加之缺乏科学的家庭教育知识,往往只满足孩子物质、生活上的需求,缺少精神、道德上的教育引导,甚至娇生惯养、放任自流。

3.性格发展不健全。临时监护人一般只管吃穿,不愿管理教育或者不善于管理教育,使的部分留守儿童缺少亲情和家庭教育,养成任性、放纵、随意的性格。中小学生正处于身心迅速发展的时期,对自身变化、人际交往等方面有着自己的理解与认识,与此相关的也带来了一些烦恼与冲突。他们没有倾诉的渠道,监护人无暇顾及他们的情绪情感变化,使得留守儿童缺少了起码的与父母交流的机会。由于

父母常年在外,孩子心灵孤独、情感淡漠,亲子关系变得消极,有些孩子对自己的父母甚至有陌生感。这对留守儿童心理的健康成长将产生诸多不利影响。另外,在缺乏父母关爱和正常家庭氛围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儿童,往往缺乏安全感,人际交往缺乏主动性,大多数留守儿童表现出对家庭经济、父母健康、安全的忧虑,从更深层次来看,反映了留守儿童内心的压力。

对策及建议:

1.优化留守儿童学习成长环境,完善学校教育,构建学校监督网络。乡政府及有关部门要从态度上重视留守儿童问题,要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加强建设,完善各种服务功能,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留守儿童监护网络。要加大农村义务教育投入,发展农村寄宿学校,对无人照看、学习和安全得不到保障的留守儿童,可到寄宿学校读书,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弥补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缺失。同时,学校要加强法制教育,开展更多的课外活动,引导留守儿童朝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

2.家庭要努力尽责。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是事关孩子们健康成长的重要教育渠道,因此,父母应努力履行起家庭教育的职责。外出务工的父母有条件的应尽量携带子女到务工地附近学校入学,没条件的应慎重稳妥地选好委托监护人,做到经常与学校、委托监护人及留守孩子联系,多渠道多方式地对留守孩子的学习、生活、思想等方面状况加以关心和教育,最大程度地保证对孩子委托监护的到位。同时,外出务工的父母也应加强与留守孩子学校的班主任和任课老师的联系,及时掌握孩子在学校各方面的情况和表现,力求配合好学校教育。必要时应可能多地回家看望孩子,与孩子进行面对面的情感交流。感动的同时,我们也为孩子们的处境心酸着。本该是被父母疼爱关怀的童年时代,他们却不得不独自留在家中,忍受着孤独寂寞与苦难生活。不上学的时候,多半时间孩子们都是在村里疯跑,摔伤擦伤也便成了家常便饭。但受伤时,没有人走过来

照顾甚至关怀一下,只有他们自己擦去鲜血,拭去泪水,然后站起来继续前行。没有父亲的庇护,他们学会自强;没有母亲的照顾,他们学会自立。每个孩子都没有因为生活艰难而抱怨过,也未曾因无人看管照料而自暴自弃,更不曾因遭遇困难而放弃后退。他们永远知道,自己要努力,要自强,只有这样他们的将来才能更好。我们不愿用“留守儿童”这个冰冷的称呼来定义他们,他们仍旧是一群纯真善良,永远都充满激情的孩子。

关注农民工子女问题 篇2

一、外来民工子女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表现

经济相对富裕的乐清汇集了来自祖国各地的打工者。我校就是一个拥有来自五湖四海的学生的典型民工子弟学校。在我所任教的班中,外来民工子女就占了一半以上。笔者对本校民工子女的心理健康状况作了调查,结果显示:全校206名外来民工子女中,约有60%的学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

1. 极度自卑

孩子的心是脆弱敏感的,经不起一点伤害。特别是农民工子女的老家大多在安徽、四川、江西、贵州等贫困落后的中西部农村地区,家庭经济条件有限,使他们在吃得好、穿得好、学得好的本地孩子面前感到自惭形秽。而他们的父母大多文化素质不高,从事着劳动强度大,工作环境差,待遇低的工作,容易被社会歧视,因此民工子女也会因为自己是外地人而感觉被别人瞧不起,低人一等。

2. 自我封闭

在饱受别人的嘲讽和羞辱的情况下,他们又极力维护自己的自尊心,为了减少伤害,他们常常盲目地把自己的内心封闭起来,有意识地与外界隔离开来:有的表现为沉默不语,不与别人交往,在调查“你有几个知心朋友,分别是谁?”时,外地生选择没有知心朋友的比例比本地生高出30%;而在有知心朋友的外地生中,结交的朋友大多是同地方的人,和本地学生交朋友的寥寥无几。有的外地生将自己真实的情感掩藏起来,有了烦恼就写进日记或藏在心里,不愿意和老师同学沟通。

3. 性格孤僻

农民工子女远离家乡,来到陌生的地方,在适应新环境的过程中,难免受到各种挫折。如听不懂当地方言,被本地人用异样的眼光看待等。他们渴望交流,渴望帮助,渴望被呵护和认同。但父母都为工作生活忙碌,经常加班加点干活,根本无暇顾及孩子心里在想什么,需要什么。而孩子又有着自卑的心理和自我封闭的心灵,不愿主动启齿求助,只好独自默默忍受生活的种种考验。心理的自我封闭,行为的自我孤立,使他们逐渐脱离了集体,形成了孤僻的性格。

4. 行为偏激

长期处于被歧视和冷漠的环境中,自我保护观念过强,很多民工子弟对老师同学产生防备心理。平时他们像座沉默的火山,一旦遇到不顺心的事,他们就用拳头保护自己,像火山爆发一样猛烈,行为很偏激。所以外地民工子女在学校特别容易和同学起冲突,打架的事情经常发生,然而打架大多只是为了芝麻大的小事而已。他们似乎是用这种方式来证明自己不是好欺负的,不要瞧不起他。

5. 自暴自弃

外来民工家庭中,大部分家长自身素质较差,自己没多少文化,教育方式简单粗暴,或者冷漠地放任自流。家里缺少父母的关爱,学习上享受不到成功的喜悦,生活中得不到起码的人格尊重,这使外来生心里充满怨恨,又无力摆脱,心灵脆弱,不知道如何找到出路,以自暴自弃、破罐子破摔,进行无声的反抗,欺负小同学,违反学校纪律,成为家长老师头疼的对象。

二、教育要做到“四化”

面对这群特殊的孩子,用什么方法进行辅导,使他们走出心灵的阴影,和当地孩子一起生活在同一片蔚蓝的天空下,接受同样的教育,享受幸福的阳光呢?笔者经过长期的实践和总结认为,应该对症下药,用合适的方法,进行教育疏导,促进他们的心灵健康向上发展。具体来说主要应做到以下四“化”。

1. 教育教学平等化

民工子女进入了学校,学校便承担起了教育重任。对于在外地借读的流动儿童来说,教学环境的改变,教材的差异,课程进度和难度的差异,以及教学方法的不同都影响着其学习的效果。同时,在客观上,文化背景的差异和“借读”的身份,以及在评奖、评优中受到的歧视,给外来民工子女的心理造成一定的压力,影响着这些孩子的身心发展。因此,作为学校,在教育活动中确立真正的平等教育意识非常重要。

(1)师生关系平等。

平等意识是师生关系平等的前提。外来民工子女面临着一个文化适应的问题,往往心理压力大,自卑感强,特别需要教师的关注。教师努力保持与学生的良好关系,用期望的目光关注每个孩子的成长,有利于学生良好心理的形成和教育的有效实施。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最好的方法就是爱。学生对老师的爱特别敏感,教师一句不经意的批评会使一个孩子沮丧一天,甚至留下终身创伤;而一句赞美之辞会让学生高兴几天,甚至一辈子都在发挥作用。所以作为老师,应该摘下有色眼镜,对本地生和外地生一视同仁,多帮助农民工子女,多关心他们,努力走进他们的心灵,让他们感受到你的点点滴滴的爱,他们就会敞开心扉,消除自卑、恐惧、抗拒的心理。

(2)参与活动平等。

每个学生都是平等、独立的人,参与活动和竞争的机会应是平等的。身份、区域、智力、体力的差异不能是不平等的代名词。因此,学校在制度上应该保证每个外来民工子女与当地学生享有平等的参与学习、活动、奖励、评优的权利。在评文明学生、评选单项积极分子时要撇开身份差异,从“同是受教育者”的角度给予平等机会。同时要多鼓励他们参加集体活动,消除其生活上和学习上的顾虑。如我在本学期中曾以“夸夸我的家乡”为主题开展班队活动,在老师的鼓励下,孩子们用各自的方言,神采飞扬地介绍自己家乡的风土人情。班会上,来自河南的吴成强自豪地说:“俺来自河南,俺们那儿有嵩山少林寺,和杭州西湖一样有名。”台下同学大声附和:“知道,少林功夫好厉害啊!”来自贵州的邹春仙骄傲地说:“我们贵州有中国最大的瀑布,那真的是‘飞流直下三千尺’!”……在这样在集体活动中,外来生畅所欲言,在其他同学的肯定下,渐渐有了认同感、归属感,感到自己成了集体中不可缺少的一员,他们的价值也在一次次集体活动中得到了认可。

2. 提高成绩有效化

调查显示,我校外地生来自全国9个不同省份,原来使用的教材和学制不统一。据统计,转学三次以上的占10%,一个班级里年龄跨度最大有五岁,还有些兄弟姐妹在同一个班级就读,甚至有的学生听不懂普通话。学生由于频繁转学造成知识的断层,学习起来比较困难。教师必须想尽办法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才能消除他们的自卑心理。

(1)开展互助活动。

首先要对全体同学进行思想教育,消除他们对外来生的隔阂,和外来生做朋友,并落实到行动上,真诚地向他们伸出友爱互助之手,从点滴小事做起,体现自己对外来生的关爱。如开展“三个一”活动,每天给外来生一个微笑,一个鼓励,一次帮助。在这样相互认同和接受的活动中,他们渐渐融为一体,形成了平等友好的和谐气氛。外来生学习基础差,学习习惯不好,是外地生学习的主要障碍,所以在学习上要鼓励学生互相学习和帮助。许多外地生认为本地生的勤学守纪是他们自己所欠缺的,而外地生身上的优秀品质,如吃苦耐劳等,又是值得本地生学习的,这样他们互相帮助,取长补短,才能赢得两地学生的共同发展。

(2)及时反馈辅导。

由于知识的断层,学生刚接触新的教材一时无法适应,会出现许多学习问题,很多学生又不敢主动请教。因此教师平时应该多反馈,了解他们的学习状况,一旦发现问题,要及时给他们补课,帮助消除学习上的障碍,这样才能逐步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

(3)多鼓励少批评。

由于外地学生的自卑心理,我们对外地生应该尽量多鼓励,使他们树立信心,让他们觉得:我能行的,我能和本地生学得一样好,甚至能超过他们!拥有自信心有助于推动他们学习成绩的上升。平时有什么活动或竞赛的机会,应该多让外来生参加,锻炼他们的胆量,给他们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

3. 心理辅导必要化

所谓心理辅导,就是有计划地协助学生发展健全的个性,防止产生偏异心理的一种教育过程。心理辅导的目标是指导学生形成积极的心理状态,促使其健康发展。常言道“医心良药在自身”,为了帮助他们克服不良的情绪和心理,教师首先要善于倾听学生的心声,并以此为突破口,针对存在的不同心理问题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其次要诊断他们存在着什么心理问题,然后进行疏导。注意要选择合适的心理辅导方法,如针对“自卑,自暴自弃”的心理问题,可以选择积极的,富有鼓励的语言,进行积极自我暗示的方法,教会他们每天练习和自己的心灵对话:“我并不比别人笨,我能行!”“别人能做到的,我一定也能做得到!”“命运掌握在我手里,我一定要努力改变一切!”同时要引导帮助他们发现自己的闪光点,树立自信和尊严。

4. 家长联系经常化

外来民工子女行为习惯培养的特殊性和艰巨性,与他们特殊的家庭环境分不开。我们知道,家庭对孩子的成长非常重要。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需要有良好的家庭教育和必要的家庭辅导。而民工子女往往缺少好的家庭环境和学习环境:一是家庭居住条件简陋,租屋嘈杂吵闹,有的甚至连做作业的桌子也没有;二是有的家长自身素质不高,教育方式粗暴,动不动就打,让学生烦恼;三是家长对孩子学习帮助普遍不足,有的家长思想上重视,但是自己不识字,不知道如何辅导,还有的家长放任自流,漠不关心。根据调查,外地生回家做家务,没时间做作业,没钱买课外书,没人辅导功课的比例普遍比本地生多。

鉴于上述情况,作为教师,我们每学期要对民工子女学生家长普遍走访1~2次。对行为习惯不大好,问题较多的学生家庭,原则上要每月走访一次。出现重要问题要及时与家长联系,从而在根本上改善外来民工子女的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环境。此外,还可以通过经常召开家长会的方式,让家长们学习先进科学的教育方法。这样坚持不懈地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让家长互相交流学习,取长补短,帮助家长不断地提高家庭教育的水平。

经过扎实、细心、努力的工作,我校民工子女的各个方面都取得了明显的进步。但我们也要看到,民工子女长期处于流动之中,无法接受系统的教育,孩子的学习是东一榔头,西一棒子,越学越乱,越乱就越不想学,这个问题是值得我们深思的。但我们深信,只要我们用满腔的热情,用爱心去塑造他们的人格,给他们坚定的信念,温暖的关怀,美丽的梦想。他们就能本地生一样,在这里快乐地学习,健康地成长,享受爱的阳光!

参考文献

[1]马莉.浅谈公办学校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活动平等[J].基础教育研究,2003(8).

关注农民工子女问题 篇3

一、提供一个平等的就学环境

关于农民工子女入学问题,早在2003年9月,国务院就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做好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义务教育工作的意见》,规定流入地政府应采取措施,切实减轻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教育费用负担。我区也在2008年9月起给外来名工子女免去了书费,这样给并不富裕的农民工减轻了一定的经济负担。

作为一线的教师更应该关注民工子女,让他们尽快融入到班级中,和本地学生一起学习,可以安排本地学生和他们坐在一起,以便同学之间友好交流,让他们感觉到自己也是班级的一份子,感觉到大家庭的温暖。不要因为他们来自外地而把他们孤立起来,用异样的眼光对待他们。教师在这其中起着关键的作用,多了解他们,能够经常家访,了解他们在家里的学习环境如何。教师同样也可以选择民工子女作为班干部,只要你真诚地付出,信任对方,学生同样也会亲近你。

二、教师要善于因材施教

城乡学生由于成长经历、家庭环境、父母文化程度、学生的学习习惯不同,学习基础肯定不一样,因此,在具体的教育教学活动中要贯彻差异性原则,不能用同一个标准去要求民工子女,而是应该因材施教。开始时,由于存在语言沟通的困难及教材不一样等问题,教师不妨对他们降低要求进行教学,等他们渐渐适应了新的学习环境,基础有了提高后,再加快教学进度、提高教学要求,促使他们逐步赶上其他同学。

如果教师要提供多样的学习环境、材料和内容,小学生就能自己选择材料和决定用材料干什么。这样,可以使学生积极调动自己已有的经验,澄清自己原有的一些模糊不清的认识,按自己的想法和方式解决问题。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的操作和行为,判断学生的水平,给予适宜的、有针对性的指导。自选活动就不必说,即使是教师有组织的活动,也要尽可能地使教育内容和操作材料具有一定的可选性。不光是不同内容和材料种类的可选,还可以是由易到难不同程度和层次的可选。

三、教师要经常联系家长

家长与学校双方的教育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为了让孩子健康成长,教师在与外地家长沟通时,应多站在家长的角度去关心学生,理解家长的心情,如果教师真诚对待每一个学生,与家长之间的交谈就一定会顺利进行,会让外地家长感受到教师是关心自己孩子的,并没有另眼相看,因而就会更容易接受教师的意见和建议,并与之积极配合。这样,他们也能安心地在这里工作,因为孩子就是每位家长的希望。

教师与家长沟通时,要尊重家长的意见,虚心听取家长的建议,乐意与家长交谈,那么教师与家长的关系就会比较融洽。如对爱挑剔的家长,教师不能简单地敷衍了事,更不能置之不理,以消极的态度对待之,教师应尽量满足家长的要求,主动向家长介绍学生在学校的表现。对“多事儿”的家长,教师要以一颗平等而细致的心来对待家长的挑剔,以宽厚的胸怀来接受学生家长不同的意见,以积极的态度和方法来改变家长的埋怨。对总不放心学生的父母,教师要主动帮助其调整好教子的心态,经常性地与其家长约谈。向家长介绍其进步的地方,也可婉转地请家长将他要说的事写在纸条上,早上及时交给老师,进行反馈。在日常生活中,教师与家长的沟通是双方的,但教师在与家长沟通中要更主动些,只要本着一切为了孩子的原则,真诚地与家长交流,尊重家长,平等对待家长,家长就都能积极支持教师的工作。

外来民工对当地的经济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因此他们子女的就学问题也应该得到关怀、照顾和良好的教育培养,促进他们健康发展。所以搞好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社会会和谐发展,农民工劳动积极性也高了,从而为现代化建设全力奉献。

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 篇4

一、新生代农民工子女教育面临的问题

1。农民工子女的教育缺乏政府财政支持。

义务教育财政管理体制造成农民工子女的教育财政职责主体缺位。我国现行的义务教育体制为中央和地方财政分担、以地方财政拨款为主的财政管理体制。具体实施:中央政府主要负担由中央各部门兴办的教育机构的拨款,同时对落后地区的教育发展给予必须的资助;地方财政主要负担各级地方政府举办的教育机构的预算内拨款。这种“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的二元化义务教育财政管理体制是造成农民工子女受教育问题的核心制度因素[2]。同时,由于农民工子女在农村交纳的教育附加费并没有根据农民工的就业流向在地区间转移,城市政府从财政中划出的经费专供辖区内拥有户籍的市民子女理解义务教育之用,并不包括进城务工的农民子女。这就造成教育财政职责主体缺位的问题。

2。配套法律政策不完善。

在保障农民工子女在流入地入学的政策变迁过程中,配套法律政策不完善。首先是相关政策在国家法律层面始终存在空白,政策多以行政法规的形式颁布,法律位阶不高,其约束效力有限。3月,原国家教委初步确立了“两为主”(以流入地区政府管理为主,以流入地全日制公办中小学为主)的解决思路。最主要的立法是的《义务教育法》,该法本应清晰、明确地将“两为主”的政策表述清楚,作为一项重要的政策加以肯定,但实际却语焉不详。而且该法中缺少罚则,没有规定“流入地政府拒绝”和“流入地公立学校”不接收进城务工子女理解义务教育的处罚措施。地方配套政策缺乏操作性,在落实中存在很多问题,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亟待解决。

3。公立学校入学难,农民工子弟学校教学质量差。

进城务工农民子女的教育任务主要由民办学校承担,流动儿童的入学需求,与流入地学校利益之间是有冲突的,由政府全额拨款的非盈利性公办学校,其自身没有额外的经费,承担流动儿童的就学成本,一些中小学校拒绝接收非本区域户籍的生源,导致许多农民工子女无法进入公办学校。既然公立学校不能完全接纳农民工子女入学,大批民办的农民工子弟学校便应运而生。自从国家统一取消义务阶段借读费的规定出台后,许多学校办学经费紧张了,教育资源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民办学校存在诸多不足,严重阻碍其发展。大多数农民工子弟学校存在很多问题,如办学条件差、管理水平低、教学质量低下等。

4。家庭生活质量的差异,导致产生厌学心理。

很多农民工子女以前在老家上学,由于当地教学条件较差,学习基础较差,初进入城市学校,容易跟不上学习进度。并且,由于地区差异,他们的各种生活习惯和生活水平、见识等都与城里的孩子有很大差异,容易产生自卑和厌学心理。读书改变命运、知识成就未来的口号并不能消除许多民工子女的迷茫,父母忙于生计,对孩子疏于教育。家庭收入水平与城市孩子生活在一齐被放大了差距,这让不少农村孩子情绪低落、自卑,导致学习成绩很不理想。

二、政策推荐

1。明确农民工子女的教育财政职责主体。

中央财政在安排有关专项资金时,向理解农民工子女就读人数较多的地区给予倾斜,并明确要求地方加大对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就读学校的投入。支持地方政府切实改善进城务工农民子女就读学校的办学条件,使地方城市学校有更大的潜力理解更多的进城务工农民子女就读。中央和省级政府设立进城农民工的子女教育专项资金,并加强调控和监督,按实际招收农民工子女人数划拨到各地,分担流入地政府和学校的财政压力[3]。运用财政转移支付政策分担和配置义务教育资源,解决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

2。建立完善的教育法制和政策体系。

国家应从法律角度,尽快明确农民工子女受教育的权利,明确规定他们的平等教育权。使各级政府、教育等机构在处理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时,有法可依;农民工家庭和子女在维护自我的合法权益时,有明确的法律凭证。

3。鼓励和支持更多的民办学校参与农民工子女教育。

降低民办学校的办学门槛。在当前农民工子女数量大幅增加、公办义务教育资源供给有限的客观现实下,应允许农民工子女学校继续存在,扶持尚不具备基本条件的农民工子女学校用心创造条件转为民办学校[4]。根据实际状况,降低民办学校的办学门槛,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创办以接纳农民工子女为主的民办学校。

4。关爱农民工子女的成长,营造和谐平等的成长环境。

本地学校既然接收了农民工子女入学,就要关爱这些孩子,让孩子有机会享受同等的教学条件、教育资源,客观看待他们与城市孩子在家庭背景、环境教育、生活习惯等方面的诸多差异,让农民工子女健康成长。本地居民就应从心理上接纳农民工及其子女,以平等的眼光看待他们。社会舆论就应发挥作用,社会各界要关注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并且给予农民工帮忙平台。

参考文献:

[1]赵蔚蔚,刘轶俊。新生代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统计考察[J]。统计与决策,,23。

[2]刘潇。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分析DD基于教育财政视角的归因[J]。金卡工程,,11。

浅谈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 篇5

四年前,我遇见了一群孩子,便开始踏上我的公益教育之路,直到我来到北京。一路走来,推动教育公平发展逐渐成为了我追求奋斗的理想。在这里简单讲讲关于教育公平之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起源、发展与解决方法。首先请看我录制的一段视频,向大家呈现的是哈尔滨市一个农民工聚集区的环境及一个孩子的梦想。

视频链接:优酷网 《农民工孩子的心愿》

很感谢大家可以看完这段视频,我们很多人会为之感动和震惊,因为孩子的可爱和环境的破落。接下来,请允许我向大家简单介绍因为这群孩子而出现的一个社会问题——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

一、问题的起源与发展

我和我的父亲所处的年代,以及所经历的事正好可以作为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起源与发展的代表。

我父亲于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离开浙江的一个农村,到东北打工。父亲经过十几年的拼搏,做的一手好木匠活,在内蒙古赤峰市有了固定的住所。1996年暑期,父亲将母亲、我和妹妹接到赤峰和他一起居住生活。我成为了数以万计的农民工子女中的一员,从上小学四年级开始每学年要额外缴纳400元借读费,当上了“借读生”。升入初中后,借读费有所增加(忘记具体多少了)。高考时,因为户籍不在当地,就回到浙江高考。相比于大多数的农民工子女,我是幸运的,因为有教育至上的父母,也顺利的升入大学。然而,成千上万的农民工子女他们的命运,他们的成长道路则令人担忧„„

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至90年代初期,大批农民工进入城市,开启了持续至今的“民工潮”。随着第一批进城务工人员拥有相对稳定的收入与固定住所,他们开始携妻带子进入城市。由此开始出现一个新的称谓——“农民工子女”。

随着进城务工人员数量的增加,义务教育阶段的适龄农民工子女数量越来越多,农民工子女的受教育问题逐渐涌现。流入地政府为了避免大量外来人口子女的涌入,公立学校普遍设置较高的入学门槛(要收取借读费、暂住证、户口薄、工作证明等),导致大量的农民工家庭无法全部提供,他们的孩子被迫关在了校门外。另外,国家政府对于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严重性估计不足,导致相关政策法规的滞后性。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一度没有相关政策指导,导致了这群孩子在义务教育阶段处于了无人负责的“真空期”。直至1998年,国家教委立法规定“农民工子女教育是流入地政府的责任”。但是政策中同时提到:流出地政府要严格控制生源外流;公办中小学接收农民工子女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适当收取借读费。政府明确采取“限制”措施,并将“借读费”合法化。这实属教育之不幸!

公立学校的高门槛催生了“打工子弟学校”,大多数打工子弟学校因为前期资金投入小,硬件和软件均不好,无法得到各地教委的办学审批,身披“非法办学”旗号。因为非法办学,无法得到政府的资金与政策支持,就无法改善办学条件,如此陷入一个恶性循环。在打工子弟学校上学的孩子,教学质量与安全健康等都得不到保障,政府为了学生的安全,下令取缔非法办学的打工子弟学校,数万名学生含泪离开心爱的学校。“农民工子女,你的课桌在哪里”等报道见诸各媒体,媒体的集中关注使得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在新世纪初期涌现出来。

进入新世纪,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逐渐被全社会了解,政府也逐渐意识到问题的严重程度。2001年、2003年相继推出相关政策,明确提出“两为主”(以流入地政府管理为主,全日制公办中小学为主)的解决办法,农民工子女受教育权利开始得到法律保障。

在2005年、2006年,国家教委颁布的政策明确指出要解决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此时,因为农民工子女问题经过十年的堆积,相关政策法规对于一些地方教委已经起不到解决问题的作用,北京、上海等地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依旧急剧扩张。

2008年,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2010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指出:全面取消义务教育阶段的借读费;参加升学考试与城镇居民享有同等待遇。

我认为《纲要》中提到全面取消借读费,一些欠发达的城市可以做到,因为其农民工子女的基数少(2007哈尔滨市开始在义务教育阶段全面免除借读费,当年哈尔滨农民工子女数量为6.8万)。而在北京等人口众多,教育资源极不均衡的城市,仅仅是取消了“借读费”这个称呼(改称“赞助费”等其他名号),高门槛依旧存在(特别是重点中学),差别对待依然很明显!

《纲要》中对于“参加升学考试与城镇居民享有同等待遇”这条规定,已经在黑龙江省等四省市进行试点。包含解决农民工子女升学考试、职业教育等四个方面的措施已分别在一些省市试点。

我怀着美好的心愿相信,农民工子女在流入地的教育问题会很快得到解决!

二、问题的严重性

上个世纪70年代,法国爆发过工人大罢工事件,这正是法国农民工子女问题的集中爆发。

农民工是城市发展不可或缺的一个群体,第一代农民工以其“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价值观进入城市,他们亲身感受到城市对他们的贬低与蔑视,所以不打算留在城市。他们在城市挣钱,挣足够的钱供养子女读书,然后回到家乡(我的父亲就是其中的代表)。现在,第二代农民工(上世纪末至今,在城市里长大的农民工子女)的价值观已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他们渴求平等、被尊重、体面的活着。他们心底没有一丝对农村的好感,不想回家种地。他们希望留在城市通过努力来改善生活、改变地位。

第二代农民工的数量绝不在少数,已经成为城市青年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或许因为家庭拮据、个人学习差、自卑心理等原因而没有得到好的教育(多数只有初中学历),这些原因终会归结到教育的不公平。他们在城市里学习、成长,在接受不公平教育的同时也被日新月异的社会(价值取向混乱,拜金主义盛行的社会)所影响,更因为受教育程度的限制,他们多数的价值观、行为方式、思想意识已经扭曲,不公平的感受催生报复心理。一旦这个群体数量达到一定程度,却依旧在承受教育不公引起的种种不公平,当这种不公平心态愈加膨胀,可怕的报复心理必将蔓延。这个有相当长倒计时的定时炸弹就要猛烈爆发„„

让我们再仔细看看我们身边的这些农民工子女吧,脏乱差的生活环境,缺少家长、老师监管的教育环境,忍受城里人歧视的生存环境,自卑的心理环境„„温家宝总理曾在北京行知打工子弟小学(可能是)题写“同在一片蓝天下,共同成长进步”(不确定),孩子们确实同在一片蓝天下,却无法“共同成长进步”!家长因精力与经济所限,不能提供优质的成长环境,孩子的老师因诸多原因不愿提供优质的教育环境,高楼大厦与垃圾堆臭水沟的对照正好反映了孩子们的心理环境,试问:在这般环境下成长的孩子,他们凭什么和城里孩子共同成长?

过于激愤的话,我只能在心里久久激荡,不愿多说。解决这些问题,才是我为之追求奋斗的事业。

三、解决问题的方法

中央政府的政策导向。这个部分已经在发展中简单谈到。从最初的“限制”到后期的“差异化对待”,再到现在的“人文主义”。政府远没有解决问题的前瞻性。

地方政府的政策。各地教委响应教育部号召,纷纷出台了相关的措施。一般解决较好的都是经济较发达的大中城市。北京一直是农民工子女问题最严重的城市。

NGO。政府像一只握紧的拳头,即使握得再紧,也总有缝隙。NGO(非政府组织)的作用则是弥补缝隙。在解决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方面,各种不同的NGO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南都公益基金会属于NGO领域的顶层,它从2007年由希望工程创始人徐永光先生开创,定位于帮助农民工子女。主要通过两种形式:一是投入资金与资源,促进打工子弟学校合法化,成为“新公民学校”;二是资助全国各地的社团组织开展帮助农民工子女的公益项目。

百年职校是一所以培养适龄农民工子女职业技能的学校。由服务性企业的资深管理者、大学教授、高级技术工人为学生免费授课,学生的所有费用全免。它于2005年创办,经过五年的发展,如今得到相关政府、中国青基会、众多企业、社会爱心人士的支持,顺利复制到南京等五个城市。

歌路营教育咨询公司是北京一家工商注册的公益组织。它开展活动的方式是招募优秀的大学生担任志愿者,依靠成熟的项目带领农民工子弟学校的孩子进行城市体验、心理成长方面的公益活动。

东北林业大学启明星爱心学校。她是我创办的一所学校,没有经过政府批准。我们以校内公益社团的身份开创一个公益教育平台,从08年5月18日开始至今,每个周末与寒暑假,为数百名农民工子女和家庭贫困的孩子开展义务的课外辅导。我们拥有特色的教育理念“养成良好品行、夯实基础知识、增加快乐体验、培养特长爱好、拓展视野思想”,开设基础、特色、特长与艺术团四大类,十余门课程,依靠优秀的大学生志愿者,长期关注引导和辅导孩子,以期能够健康快乐成长。

四、呼唤爱与责任感,倡导教育公平性

在最后,我想向各位同事呼吁一下,作为教育者,要深深的将爱与责任感铭记在心,在当老师时要将这份爱与责任感引导给每一个孩子,告诉他们去追求“让身边的环境因为你的存在而感到幸福”。我想,如果每个人都可以持续的做到这点,那么教育的公平性、社会的公平问题就一定会得到改善。

周鹏

进城务工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研究 篇6

2.45%。由此可见,解决进城务工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已是刻不容缓。

一、进城务工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现状分析

1、“低收入”“高学费”困扰就读

受户籍的限制,进城务工的农民工子女上学要额外支付高额的“借读费”和“赞助费”,而他们本身的经济收入并不高。所以不少家长选择退学或者上“便宜”点的民办农民工子弟学校。

2、就学过程不公平

公办学校不太愿为农民工子女提供“一视同仁”的义务教育,甚至一些素质不高的老师歧视农民工子女。由于他们没有学籍,也享受不到一些优惠政策。此外,由于他们在农村长大,与城市子女存在差别,使得他们产生强烈的自卑感,他们的心理健康同样存在隐患。

3、教育经费不足

民办农民工子弟学校教育经费不足,且不少学校以盈利为目的,教学资源匮乏,比如设备短缺、师资力量匮乏、管理不善、甚至存在安全隐患。

二、进城务工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主观原因

1、农民工自身经济状况较差,收入较低

在我国农民工主要从事加工制造业、建筑业、采掘业、运输业以及环卫、家政、餐饮等服务行业,他们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理应得到公平、公正待遇,但农民工却经常遭遇工资偏低或拖欠的不公正待遇,收入普遍微薄。而城市学校昂贵的费用和高额的赞助费和借读费,使他们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

2、农民工自身观念落后,文化素质低

虽说“望子成龙”,但相信上学没有什么用的大有人在,不少农民工觉得城里的大学生找不到工作、工人纷纷下岗,他们的孩子即使上了学也不一定找到好工作,与其这样浪费钱财,还不如早点让孩子出来做买卖或打工赚钱,也就此阻碍了子女的上学路。

3、农民工子女巨大的心理压力

城乡之间的巨大差距使农民工子女感到强烈不公平,从而产生巨大的心理压力,以至于产生厌学、排外的不良情绪。

(二)客观原因

1、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

现行户籍制度与人口流动需求不相适应、不够协调,导致农民工子女就地教育需要支付高昂的借读费和赞助费。

2、义务教育体制的弊端

长期形成和执行的“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的义务教育体制,致使地方政府职责不明确,管理不到位,办学经费不落实。一方面,他们享受不到流出地政府的财政补贴;另一方面,他们又没有资格享受流入地政府的优待。在流入地教育经费不足的情况下,那些外来的农民工子女的上学问题就更难以解决。

3、教育资源浪费严重

教育资源的地区性差异十分明显,有的城市的学校已经饱和,入学机会很小;而有的学校却因为进城务工农民工子女不多而招生不足,产生浪费现象。

三、解决进城务工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途径

1、改革户籍制度,建立与市场经济发展相吻合的户籍制度,逐步削弱户籍制的身份定位功能,解除教育体制与户籍制度挂钩的传统模式,取消对进城农民工子女的限制,加快我国现行义务教育体制改革,逐步实现城乡公平。

2、义务教育制度创新,在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经费应由政府财政负责,不管是城市的还是农村的子女,都应得到免费教育,同时取消高额的“赞助费”“借读费”。

3、加大公办学校的投资力度,适当放宽条件,招收更多的农民工子女;加快农民工子弟学校的建设,规范农民工子弟学校的办学,降低农民工子弟学校的办学门槛;在人口流动频繁的经济发达城市增设学校,采取“公办为主、私办为辅、私校公助”的办学策略,4、政府需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并对教育经费的使用情况进行监督和问责。

5、合理配置国有公共教育资源,完善社会捐赠机制,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如:建立“农民工子女教育基金”“希望工程助学计划”等。

6、通过设立助学金、减免费用、免费提供教科书等方式,帮助家庭经济困难的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就学。

7、改善农民工就业环境,提高农民工的劳动报酬,公平公正的对待农民工,不克扣和拖欠农民工工资,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8、正确引导舆论,消除市民对农民工及其子女的误解和歧视,促进农民工子女身心健康成长。

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研究述评 篇7

一、农民工子女教育政策演变过程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向城市(镇)、非农产业转移,并随之出现了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进城农民工子女,农民工子女教育也就摆在了各级政府部门工作的重要日程,相应地,农民工子女教育政策经历了一个发展演变的过程。

吴新慧、刘成斌(2007)[1]认为,国家对农民工子女的教育态度、政策转变,是和国家对农民工的政策转变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在中国城市化发展过程中,农民工为国家的建设和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对农民工的政策也经历了一个由紧到松、从无序到规范、由歧视到公平的过程。相应的,国家在对农民工子女的教育政策上(我们国家的民工子女教育政策主要体现在对流动儿童的政策导向上)也经历了“限制—认可—重视—明朗化—强化”的过程。

贾波、王德清(2008)[2]认为,农民工子女就学政策的重大转变:从受户籍制度的约束向对职业身份的重新认识转变;从强调家长的监护义务向凸显政府的教育责任转变;从规约受教育义务的履行向依法保障受教育权的转变。

二、当前农民工子女教育所面临的问题

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接受义务教育问题,是我国当前和今后相当长的一个历史时期必须要面对和解决的重大问题,是一项影响范围广、涉及方面多、解决难度大的工作,需要全社会以及政府各部门的统一协调和齐心协力才能有效的解决[3]。

中央教科所教育发展研究部课题组(2007)[3]认为,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接受义务教育所面临的问题:不能适龄入学及失学问题严重;入学、就学过程中的不公平问题明显;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的频繁流动打乱了学校既有的教育教学及管理秩序;不同地区教育内容的衔接问题日益突出;简陋的民工子弟学校与大量的低成本入学需求成为政府管理上的难题。

沈茹(2006)[4]认为,城市农民工子女家庭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家庭教育环境、条件差;家长文化素质偏低,家庭教育观念落后;家长忽视家庭教育,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不协调;社会对农民工子女家庭教育关注太少。

李强、雒建江(2007)[5]从社会学的视角分析了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其表现为教育公平的偏差,具体而言包括教育机会分配起点的不公平、过程的不公平以及规则的不公平,这种不公平会带来弱势地位代际间传承的后果。

张世文、王洋(2008)[6]认为,当前中国农民工子女教育中存在着诸多社会排斥因素,主要表现为文化观念排斥和受教育机会、师资、教育教学设施等资源排斥。

三、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原因分析

目前,学术界关于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原因分析主要集中在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财政体制不完善、社会歧视等几个方面。

樊香兰、马丽(2008)[7]认为,目前进城农民工子女教育面临处于边缘状态、学校教学条件差等问题,根源是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义务教育财政体制过度分权、农民工子女学校得不到政府的有效支持。

刘义程(2004)[8]认为,制度是影响外来农民工子女受义务教育的最根本因素,造成外来农民工子女受义务教育问题的制度性因素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依户籍地就近入学”的义务教育入学政策是妨碍流动农民工子女进入城市公办学校上学的最直接原因;“地方负责,分级办学”的义务教育财政体制是造成农民工子女受教育问题的深层原因;传统的公共教育资源配置路径也是影响农民工子女享有义务教育国民待遇的重要因素。

孙玥等(2008)[9]从公共财政视角对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公共财政资金投入不足;现行公共财政制度不完善,主要包括政府间职能界限模糊、财力事权不匹配,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不规范,缺乏专门的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资金预算科目等。

朱凤丽(2006)[10]认为,农民工子女的受教育难,受到城市人的歧视,归根结底是源于农民工的非市民化,这种对农民工的歧视进而转嫁到其子女身上,使得他们被排挤到城市社会的边缘,得不到城市社会认可、最终导致在精神、文化层面不能融入主流社会,而农民工子女受教育难正是这种边缘状况的重要表现形式。

四、政策建议

当前,如何按照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高度重视和认真解决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刘义程(2004)[8]认为,要彻底解决流动农民工子女受教育问题,从根本上讲,就是要改革现有的不合适的义务教育体制,包括义务教育财政制度、入学制度和公共教育资源配置模式。具体说来,就是:改革“地方负责、分级办学”的财政投入模式,大幅度提升义务教育投入主体的重心,加大中央政府对义务教育的投入力度,形成“主要中央政府买单,地方政府管理”的义务教育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现有的义务教育财政资源配置模式,引入“教育券”制度;改革依附在户籍制度之上的义务教育入学政策,改“依户籍地就近入学”为“依居住地入学”。

朱镜德等(2007)[11]认为,要构建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资源供给机制并能够使之有效运作,就必须满足以下三个条件:免除无力提供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资源的地方政府相关责任和义务;必须通过制度安排确保有责任、有义务及有能力的地方政府(主要是省级、地级市政府)提供充裕的义务教育经费;必须足额补偿正规学校为农民工子女提供义务教育的成本。

张旭亮、张海霞(2006)[12]提出了改善农民工子女教育不公平现状的社区教育协调模式,具体内容包括争取国家划拨的农民工专项资金,利用社区教育资源,针对农民工子女创建社区学校,开办中小学教育;社区教育中增加国民待遇、教育公平、农民工问题等方面的内容,彻底改变城市居民对农民工及其子女的偏见。

中央教科所教育发展研究部课题组(2007)[3]认为,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建立起以包括流动人口在内的常住人口为服务对象的社区管理模式;以法律的形式保障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将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纳入城市教育整体规划中,充分挖掘公办学校潜力,努力加强公办学校接收能力;加大经费投入力度,建立保障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就学的经费投入机制;积极开展进城务工农民流出地政府与流入地政府间的沟通协作;积极扶持、强化管理,加快民工子弟学校正规化发展进程;转变教育教学管理理念,积极探索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的教育教学规律;将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及其子女纳入社区管理体制,使社区成为流动儿童融入城市生活的重要载体;建立全国联网的电子学籍管理系统,完善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就学信息的全面管理;开展针对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教育问题方面的信息服务;加强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义务教育的督导和评估。

摘要: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保障经济困难家庭、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在综合当前学术界对农民工子女教育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首先对农民工子女教育政策演变过程进行分析,然后对当前农民工子女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进行剖析,最后提出了一些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农民工,子女教育,义务教育财政体制,户籍制度

参考文献

[1]吴新慧,刘成斌.出路与保障---农民工子女教育的国家政策[J].中国青年研究,2007,(7):19-21.

[2]贾波,王德清.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政策变迁[J].福州党校学报,2008,(3):72-75.

[3]中央教科所教育发展研究部课题组.中国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义务教育研究[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2):129-134.

[4]沈茹.城市农民工子女家庭教育问题及对策[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96-100.

[5]李强,雒建江.机会平等与代际公正---关于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社会学分析[J].沈阳大学学报,2007,(4):82-85.

[6]张世文,王洋“.社会排斥”视角下的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117-120.

[7]樊香兰,马丽.切实关注进城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J].中国农业教育,2008,(4):9-11.

[8]刘义程.对流动农民工子艾受义务教育问题的制度性分析[J].贵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4,(2):54-55.

[9]孙玥,等.公共财政视角下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问题及原因分析[J].中国市场,2008,(22).

[10]朱凤丽.城市农民工子女教育的社会学分析[J].福州党校学报,2006,(5):43-46.

[11]朱镜德,等.关于农民工子女在迁入地接受完全义务教育机制的构建[J].人口与经济,2007,(6):12-16.

开年聚焦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 篇8

(一)北京农民工子女教育的公平缺失。

1、入学机会不公平。

一方面,农民工子女的入学手续非常繁琐。从2004年9月开始,北京市实施义务教育的公办小学和初中取消了对符合条件的来京务工农民子女的借读费。“从2006年秋季新学年开始,北京市实行义务教育阶段全免费政策,外来务工农民子女也可享受这一优惠政策”。但是,他们入学手续却非常繁琐:来京务工农民的子女,要想到北京市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就读,必须首先由他们的家长或监护人出具暂住证、实际住所居住证、务工就业证、户口簿等证明、证件,向暂住地的街道办事处或乡镇政府提出申请;街道办事处或乡镇政府对符合就读条件的来京务工农民的适龄子女,开具标注“农民子女”字样的“在京借读证明”;来京务工就业的农民应持“在京借读证明”,“非小学一年级借读学生还应出具原就读学校开具的学习证明,到暂住地附近的公办小学、初中或经批准的民办学校联系就读”。另一方面,不合理收费现象依然存在。公办中小学校向农民工子女额外乱收费的现象一直存在,有的学校仍然要求农民工子女交纳借读费,否则就以招收学生数额已满为由拒绝接收;还有的学校变相收取借读费、赞助费。尽管北京已经执行了公办学校招收农民工子女的政策,但在制定入学程序时也没有考虑到农民工的实际情况,需要办理各种证明,手续繁琐,加大了农民工子女入学的难度。不合理的收费和脱离实际的入学程序导致部分农民工子女辍学、失学。

2、就学质量不公平。

据了解,目前首都的农民工子女大体上有30多万人,其中10多万人在公办学校就读,在民办学校就读的约为4万人,还有10多万人在打工子弟学校就读。虽然10多万农民工子女被公办学校接纳,但是据反映,这些公办学校一是京城内基础薄弱的学校,二是城郊的乡镇学校。除了就读于公立学校的农民工子女能拥有较高质量的教学环境、师资力量等之外,就读于民办学校或打工子弟学校的农民工子女所拥有的,却是简陋的教学条件、质量参差不齐且流动性很大的教师队伍、不稳定的学校校舍环境。这些学校无论在教学资源的硬件还是软件上,都与公立学校相去甚远。这一现实向我们说明,农民工子女实际上是没有与首都孩子平等的就学质量的。这也是农民工子女没有与首都孩子平等的入学机会的直接后果。

(二)首都农民工子女教育公平缺失的原因分析。

1、不合理的户籍制度及城乡二元化体制是根本原因。

城乡“二元结构”反映在教育上就表现为:城市义务教育由国家财政负担,而农村义务教育则由农村当地政府支撑。流入地政府对流动人口学龄儿童的入学并没有法律上的责任。由于首都农民工子女具有明显的居住地与户籍所在地相分离的特点,离开户籍所在地,等于自动放弃了政府提供给他们享受义务教育的经费,一方面,他们享受不到首都政府的财政补贴;另一方面,他们在享受首都政府的优惠政策时又受到种种限制。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的二元经济结构逐渐走向解体,严格限制城乡人口流动的户籍制度慢慢松动,但尚未有根本性的变革,相应地义务教育仍带有明显的二元特征。这就使进城农民工子女在城里的入学和升学方面,存在着各种以身份为特征的障碍,使农民工子女因自己的背景不同而享有不同的受教育权。尽管北京已经执行了公办学校招收农民工子女的政策,但在制定入学程序时没有考虑到农民工的实际情况,需要办理各种证明,手续繁琐,加大了农民工子女入学的难度。不合理的收费和脱离实际的入学程序导致部分农民工子女辍学、失学。这样,农民工子女享有公平教育的权利难以得到切实有力的保证。城市的教育体制没有为农民工子女的就学留出空间,没有义务也不会去普及他们的九年义务教育。从根本上说,农民工子女的教育公平问题是不合理的户籍制度及城乡二元化体制导致的我国义务教育的弊端,不利于农民工这一特殊阶层的权益保护。

2、教育资源配置不合理是重要原因。

很多人认为,北京的教育资源毕竟是有限的,大量农民工子女涌进来,势必会影响到北京本地学生教育资源的享用,这是大部分北京人所担忧的问题。其实不然。真正的问题不是首都教育资源的不足,而是教育资源配置不够合理。随着城市的不断建设发展,北京的人口布局也被重新调整,但是教育资源来不及进行重新分配,和人口机械增长的集中地无法统一。正如我国优秀的教育资源,大多集中在经济发达地区,不论是师资力量、教室条件等等元素,都是偏远和经济落后地区短期内无法比拟的、无法弥补的一样。从历史上看,北京的教育资源,尤其是优质教育资源大多集中在城市中心、经济发达区,而现在北京的大多数农民工都居住在城乡结合部,那里的教育资源原本就没有很大的优势,又承受了最大的人口压力,所以就产生了教育资源配置不合理的问题。

3、严重的心理歧视是潜在原因。

农民工子女本身就在经济条件等方面处于弱势地位,心理就更加敏感和脆弱,他们大多比较孤独和自卑。由于方言、习惯、日常消费、处理问题方式等与城市学生有较大差别,他们大多被排斥在班级正式群体之外,虽然老师不会歧视他们,班内同学却因为陌生和不理解而歧视甚至是欺负他们。生活上的困难没有让他们退缩,可这种心灵的创伤却难以抚平。如何使农民工子女得到人文关怀,消除他们的心理对抗和隔膜感,是必须解决的问题,也是真正实现他们教育公平的关键。得不到公平的对待、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和理解,农民工子女就不可能有与城市孩子平等的入学机会,就不可能健康成长。

二、实现首都农民工子女教育公平的对策分析

(一)加快户籍管理制度的改革,从根本上改善农民工子女的地位。

1958年1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正式实施。自此,中国形成了农村户口和城市户口“二元结构”的户籍管理体制。随之而来的,是附着在其上的权利和保障的差别。50年来,这种户籍管理体制形成的城乡二元社会结构,承载了太多的附加功能,使户口簿不仅是一种身份的体现,而且是一种资源享有权的确认,使得人们由于出身地不同导致了天然的身份的差异,而且这种身份是世世代代延续下去的。出生地、身份的不同使得“农民和城市居民在经济、政治、教育文化等方面享有社会赋予的不同的权利,表现出极大的不公平”。农民工子女受教育的合法权利由于户口的限制而受到相对的剥夺,户口成了他们在城市中公平生存和发展的障碍。这就要求首都政府适应城市化发展的历史进程,改革现行的户籍制度,促进城乡二元化社会的整体变革,保障农民工子女享有与城市儿童同等的教育权利。实行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取消农业、非农业户口划分,从户口性质上取消城乡居民的差别,实现公民身份法律意义上的平等。推行积极的人口迁移政策,让农民有迁徙的自由,促进人口合理有序流动,保障劳动力的合理流动,让农民工在首都获得与首都居民等同的国民待遇,实现社会的公平和良性竞争,逐步改善农民工弱势的生存和发展状况,进而改善农民工子女的受教育状况。

(二)大力扶持兴办民办学校和农民工子弟学校。

政府應善待民办学校,鼓励和支持民办学校发展。从目前来看,民办中小学及打工子弟学校或简易学校承担了相当数量的农民工子女的教育,在相当程度上缓解了公办学校及政府财政的压力,分担了政府的责任。但是,从实践来看,公立学校和民办学校及农民工子弟学校存在明显的不平等性。尤其是国家财政投入主要是公立学校,对一些所谓的不达标甚至“不合法”的民办或农民工子弟学校给予取缔,在相当程度上制约了民办学校和农民工子弟学校的发展。为了给学生提供安全和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条件,必须对民办学校的办学条件和设施进行相应的规范,当然,这些规定应该符合现实条件。对于绝大多数难以上学的农民工子女来说,“有学上”总比“没有学上”要好得多。因此,当前尤其应根据实际情况,降低民办学校的办学门槛,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创办更多的学校以接纳更多的农民工子女上学。同时,“农民工子弟学校的办学主体和管理者要明确自己的办学动机,规范办学行为,聘请教育专业人员主持学校工作和教学管理活动,鼓励学校的教师参与本地区的教学研讨活动,积极开展与其它学校之间必要的教学研讨观摩活动”,不断提升学校的教育能力和教育效果。

(三)教育部门应爱护农民工子女,让他们感觉到与本地学生的地位是平等的。

上一篇:兄妹情深的句子下一篇:怎样做一名合格的项目经理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