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窗花教学课件(精选12篇)
教学内容:剪五边形的窗花
教学目标:1。了解剪纸的来源、特点及分类。2.学习剪纸的方法。教学重点:剪纸的特点及方法。教学难点:窗花的折法及剪法。
教学过程
一、剪纸作品欣赏导入:我们生活中经常看到这样的剪纸吗?大屏幕出示课件,让学生欣赏。引入课题:剪纸
二、讲授新课: 多媒体出示剪纸概念。
剪纸是我国传统的古老艺术之一。很久前,人们就把剪纸作为一种乐趣,点缀和美化 生活。每到喜庆年节,家家窗户上都贴出红红绿绿的窗花、门媚。这就是剪纸迎春的风俗,寄托着对生活的美好愿望。到现在,它已经广泛地运用到社会的各个方面。
1、剪纸的特点:
·造型特点:简捷、明快,形象夸张、随意性
强。
·物象构图谐音双关。
·运用方法:简化、夸张、添加
让学生欣赏十二生肖剪纸图
2、剪纸的分类
中国土地辽阔,文化底蕴丰厚。剪纸可分为北方剪纸和南方剪纸。因此,它们的风格也不同。(屏幕出示图片)
按制作方法分类,主要有剪纸和刻纸
按色彩表现分类,主要有单色和套色
让学生欣赏有趣的单色剪纸和套色剪纸作品,并能了解到它们在生活中的装饰作用。
3、剪纸的基本语言即阴与阳的技法(图片说明)
三、今天,我们来学一学剪纸,剪一剪漂亮的窗花,好吗?
1、讲解:什么是“窗花”? “窗花”是用色纸剪成的图案,花样很多,有花卉、鸟兽、虫鱼及图案纹样等。过春节时,常把这种用纸剪出来的图案贴到窗户上,因此叫它“窗花”。它既有画意,又有装饰趣味,很受群众喜爱。
* 屏幕出示窗花的概念及简要的说明。紧接着让学生欣赏有关窗花作品:“连生贵子”、“金玉满堂”等等。这些窗花都是我国劳动人民长期以来智慧的结晶,充分表现了他们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与向往。
动手设计一张图案化的动物(对称剪):师演示 让学生动手试一试。剪一剪。
2、窗花的剪法
介绍剪纸的折法(边讲边演示):(1)、对称折(2)、三角折(3)、四角折(4)、五角折(5)、六角折
3、师示范剪五角折(注:此折法与剪法均有难度)①将方形色纸对角或对边对折,要折整齐。
②把折好的纸再平均分五等分折。要注意这样折好很重要。
③在折好的纸上画上简单的花纹,花纹的线条要接连。把要剪去的地方画上记号。
④按照纹样剪出,小心揭开(美妙的图案出来了)。
4、我们来体验一下
学生先试着学剪五角星,有余力的可以画图剪花。小结:窗花剪法的步骤;特别要注意什么,看图讲述。
四、布置作业:
用色纸剪一幅窗花。用你掌握的喜欢的折法来设计窗花图样。注意纹样要相连。
五、学生练习,教师辅导。
六、讲评:
教师选优秀作业展示在课室中的某个地方。师生共同评价优劣,谈谈制作感受。教师小结。
七、拓展
剪纸为什么能成为民间广为流传的艺术? 师总结:
【教学设计】
一、指导思想
根据浙江省兰溪市诸葛八卦村的《诸葛氏宗谱》记载, 早在明嘉靖年间, 诸葛村“凿纸为灯, 细如缕发, 百变不穷”。清末民国初兰溪剪纸艺术盛行, 农家把剪纸作品普遍用于家庭装饰和婚娶、丧葬之中, 也可用于年节门花、礼花, 或用于刺绣。兰溪剪纸历史悠久, 有历史人物、戏曲、故事、山水艺术、鱼禽走兽、几何图案、诗词文赋等广泛题材, 是研究民间民俗的宝贵资料和活化石。本节课旨在促使学生左右手并用、手脑结合, 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创造能力及专注力。
二、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为了让学生了解兰溪地方民间传统窗花剪纸的艺术美, 增强学生的爱乡之情。教师在教学中应运用典型作品启发学生发现知识点,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与创造力, 将当地民间传统的剪纸艺术发扬光大。兰溪剪纸艺术历史悠久, 民间艺人以剪代笔, 不需底稿, 手随心运, 有如“一笔画”, 连绵不断, 一气呵成。剪纸造型以弧线为主, 流畅优美, 柔中见刚, 作品具有韵律感、节奏感和浓厚的装饰趣味。一般来说, 北方剪纸粗犷朴拙, 而兰溪剪纸的艺术特点为“花中有花、题中有题、粗中有细、拙中见灵”, 如窗花喜花之类, 大都在特定的花纹外廓内, 围绕主题, 根据内容需要和谐地构成完整的图案, 显得美满充实, 含意丰富。
三、学情分析
(一) 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学生以剪纸工具和画笔为载体, 通过设计、绘图、裁剪和上色等手段, 创作出人物、动物、静物等剪纸艺术形象, 然后通过这些形象的粘贴、拼凑并添加自己的想象组合成一则小故事。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利用自主学习的方式和剪纸的独特形式, 来表达生活中自己熟悉的事情或了解的故事, 借以抒发内在蕴含的情感, 同时深入学习和了解当地的民间传统艺术。
(二) 教学对象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三、四年级学生, 这一阶段的学生虽已有熟练运用剪刀的经验, 但他们对剪纸的点、线、面相连的表现方法依然难以把握。教师在此基础上选取一些优秀的剪纸作品或图片, 将有利于激发他们学习的主动性。
四、教学方式分析
《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 (2011年版) 》中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引导学生参与文化传承与交流”“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 本节课教学中让学生充分自主地体验窗花剪纸的制作过程, 提出相对感兴趣的问题, 并以小组合作的方式思考解决问题。在课堂上讲求共同协作, 师生研讨, 探究方法。
五、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欣赏优秀的地方民间传统窗花剪纸作品, 使学生正确认识地方民间剪纸艺术的特点, 学会运用剪纸的基本技法制作窗花剪纸作品。
2.过程与方法:通过看一看、想一想、做一做进行剪纸练习, 学习窗花剪纸的简单剪刻技法和创作方法, 并运用恰当的方法制作一幅精美的剪纸作品。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地方民间传统剪纸艺术的热爱;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 培养热爱家乡文化的情感。
六、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重点理解和掌握窗花剪纸的造型装饰手法, 运用折、剪、刻等技法进行表现, 培养学生创造性地设计剪纸作品的能力。
2.教学难点:剪纸在设计和剪刻时要注意线线相连、面面相连。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善于观察、勇于创新, 创作出题材新颖的剪纸作品。
七、教学准备
1.课前准备:课件、欣赏资料 (传统民间剪纸的图片、学生的优秀剪纸作品) 、窗花剪纸制作流程图。
2.教学工具:小刻刀、剪刀、胶水、铅笔或水彩笔、彩色纸 (两至三色) 、白卡纸 (稍厚白纸也可) 、复写纸等 (每人一份) 。
八、教学过程
(一) 观察激趣
在这一环节中, 教师出示多组优秀剪纸艺术作品或图片, 激发学生兴趣, 学生观看后, 教师组织讨论并提出问题。
师:同学们, 每逢我们中国人的传统节日——春节到来的时候, 家家户户都是张灯结彩, 十分热闹, 你们猜猜看图片当中的他们在干什么? (学生自由猜想)
师:是的, 他们正在剪窗花。窗花是中国传统剪纸艺术中一种喜闻乐见的表现形式, 是采用剪、刻、镂的技法在纸张上创作的一种民间艺术。我们兰溪也有剪窗花的文化传统, 有历史人物、戏曲、故事、山水艺术、鱼禽走兽、几何图案、诗词文赋等广泛题材, 是研究民间民俗的宝贵资料和活化石, 农家把剪纸作品普遍用于家庭装饰和婚娶、丧葬之中, 也可用于年节门花、礼花, 或用于刺绣。 (教师出示课题:窗花剪纸)
设计说明:这一环节教师出示直观教具进行展示, 例如多组优秀剪纸艺术作品或图片, 调动学生感官形成初步认识, 激发学生探究欲望, 提出问题并引出课题。
(二) 合作探究
师:看了这么多优秀的剪纸作品, 你们从这些作品中看到了什么?你最喜欢哪一件作品呢?能说一说为什么喜欢它吗? (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 欣赏剪纸作品并提出问题, 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
设计说明:这一环节教师按小组分配任务, 请学生欣赏剪纸作品, 提出问题, 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 从民间传统手工艺作品的美学角度、创作构想、基本流程各个方面进行探究学习。
(三) 解释疑惑
师:大家喜欢的窗花剪纸各有特色, 传统的剪纸主要是单色, 形象以动物、植物和文字为主, 技法单一。现代剪纸多采用染色的纸和各类彩色纸及金银箔纸。表现的形象延伸到人物、风景等题材。兰溪地方的民间剪纸艺术也有它的特点, 充分运用谐和、象征、比喻、会意等手法, 构思巧妙, 含蓄华丽, 富有诗情画意, 既有深刻的内涵, 又有较强的视觉冲击力, 深受群众的欢迎和喜爱。技法除了剪、刻还有撕纸, 现代感极强。那么它们是怎么做出来的呢?老师来给你们做个简单的表演。 (教师示范剪一个人物形象:造型要求大胆、简练, 可以从自己想开始的任何部位开始剪, 剪出生活中喜欢的动态。注意线条流畅、自然, 人物身体各部分相连防止剪断, 并在人物的衣服上装点衣纹、花边, 刻画人物细节。边演示边讲解)
设计说明:这一环节教师示范剪纸, 向学生介绍剪纸作品的制作方法, 解答疑难问题并简单演示制作过程, 让学生体验传统文化魅力, 熟悉手工技艺流程并模仿学习。
(四) 尝试创作
强调在剪纸前先构思设计画稿, 注意条理化、图案化, 图中各种线条彼此相连。出示不同的剪纸作品先让学生认真观察, 指出阳刻时应“剪剪相连”, 阴刻时要“剪剪相断”。在设计纹样时, 也要注意纸的连断, 图案可设计成花瓣、小草、人物、动物等造型, 设计时注意形状大小, 位置虚实对比。
师:我们把窗花剪纸完成之后, 老师想要把它变成更加完整的作品, 将它编成一个有故事的剪纸作品, 可以怎么做? (学生自由讨论)
学习运用各种不同工具进行剪纸创作之后, 将完成的剪纸作品衬上彩色的纸或染上颜色的纸, 并尝试在作品周围画上一些纹样或者图案, 创作一幅完整的剪纸故事, 其中要注意衬纸外形和窗花纹样的协调性。色彩搭配可选用冷暖对比、近似色的搭配。
作业要求:可以在课堂上独立创作, 也可以两两合作完成一组窗花剪纸, 做到造型单纯、简洁、富有剪纸情趣和内涵寓意, 并将其在衬纸上设计成一幅完整的作品。
设计说明:学生的创作时间大约15至20分钟。学生主要思考“我要画什么?”然后教师出示本节课的技法要求, 按照本节课所要达成的儿童画形式完成创作部分。在学习了剪纸之后, 在完成的剪纸作品后面衬上彩色的纸或染上颜色的纸, 进行剪纸故事的创作, 要注意衬纸外形和窗花纹样的协调性。色彩搭配可选用冷暖对比、近似色的搭配。
(五) 展示交流
教师挑选几幅学生优秀作品进行展示。
学生互评:你最喜欢这些作品中的哪一幅?为什么? (教师引导学生从色彩、构图、形状、材料方面分析评价同学的作品)
学生自评:学生向大家介绍自己剪纸作品的构思, 以及在课堂上的收获。
教师点评:选取构思巧妙、有新意的作品进行讲评, 提出建设性意见, 对存在的问题认真分析、指点。鼓励学生继承民族艺术传统, 收集民间艺术剪纸。
设计说明:本环节用时大概为3至5分钟。学生展示创作的作品, 学会倾听其他同学的创作过程, 教师观察和比较不同学生作品的构图、创意和技法。对构思巧妙、有新意的作品进行讲评, 提出建设性意见, 对存在的问题认真分析、指点。鼓励学生继承民族艺术传统, 收集民间艺术剪纸。
(六) 拓展延伸
教师总结:窗花剪纸可算是我们兰溪的一项宝贵的民间传统手工艺文化资源, 我们在学习它的同时也要继承和发扬它的传统技艺。老师希望每位同学都能够好好爱护我们的民族传统, 喜欢它热爱它, 并让它在生活中能够得到合理的运用。
作业拓展:将剪刻出来的人物组合成故事, 适当添加道具或背景, 粘贴在衬纸上, 并给自己的作品编个有趣的故事、取个好听的名字, 完成一幅完整的剪纸儿童画。
设计说明:课程最后教师用很短的时间作了总结延伸。总结本课主要内容并启发学生在创造美的剪纸活动中继续探索前行, 鼓励学生到生活和自然中发现美、认识美、创造美, 为当地传统手工艺的传承作出贡献。
九、课堂小结
细棂窗花,顾名思义,是贴在窄长的窗棂里一种剪纸艺术。上世纪80年代以前,胶州和北方地区农村的房屋大都是简单的竖条棂的木窗,兼有花格门窗,则已算是富裕人家了。入秋之后以棉纸封糊,在室内形成透光与不透光的黑白栅格,这些条形的细棂,就是农家巧妇张贴剪纸抒发心意的空间。胶州细棂窗花就是张贴在这样的空间里。外形条件的限定,反而成为造型依据,成就了它的特点。它以最简单的工艺材料在既定的装饰空间中演绎了无限丰富的点、线、面的构成,有着从形式到内容、从布局把握到细节塑造等等符合艺术处理规律的视觉语言。这朵开在民间的小花,同样呈现着超出现实时空的浪漫和充满生命力的芬芳。
胶州细棂窗花也是很好的“适形造型”的一种,多以四幅或双幅构成一组剪纸,偶数的选择是人们对完美吉祥的追求。常见的胶州细棂窗花多用祈福文字和花鸟鱼兽、人物等形象来组合,如“四季平安”常以四季花卉为依托,再点缀其他吉祥元素;“金玉满堂”谐音金子、宝玉,在表现中常用金鱼来体现等等。在一个主题下搭配与之相应相谐的装饰元素,产生出无穷的变化。这些谐音寓意的吉祥图形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生动形象地记录着劳动人民的思想情感,也是一部形象的中华民族文化历史副本。
胶州细棂窗花的构成结构大都是上下分层“立体式”构图,就像一颗生命之树,互不遮掩,纷呈展开。窗花分为三层,每层当中纳入一主题元素,相当丰富,而且虚实有秩,层次分明。在这样一个大致架构中,那些牡丹、荷花、石榴,蝴蝶、飞鸟、瑞兽,元宝、花瓶、金鱼都是构成美好祝愿的“点式”元素符号,用之即来,从形从意,都是超出现实的从意而造。民间艺术的率真直白、浪漫自由,在胶州细棂窗花中得以充分表现。
胶州细棂窗花的造型是完美成熟的,千变万化的意象构图中,其细节的处理又是那样的具体而又细心。胶州细棂窗花用形象的语言细节,塑造出可爱、感人的形象元素符号。牡丹、荷花必是丰满的,饱满的弧形塑造,不论三瓣四瓣开将出来就是一个红红火火;金鱼必是腾跃的,大形是鱼,是金鱼、鲤鱼、鲶鱼,鱼中又套着花,翅膀是花,尾巴也是花;喜鹊必是“活脱脱”,报喜、报春、搭鹊桥,是她们心中的吉祥鸟;金鱼缸、荷花盆均贴上个喜字、饰上个线,形状上哪管它自然比例和透视,均照着元宝、聚宝盆、金锭的样儿来剪,这样才迎合了“人财两旺”、“连年有余”的主题意愿。胶州细棂窗花的构成又是多变的。四组近似构成中,常插入变异的元素。如“合家欢乐”的画面中,构成元素中有两个娃娃扭秧歌、舞狮子,于是第三幅中出现了狮子,第四幅中则变异地插入了一个“喜”字。这种变异构成并非创作者刻意如此,但是有“意”的,有喜事才“合家欢乐”,才扭秧歌、舞龙狮来欢庆。
“随意组合、形意兼备”的胶州细棂窗花将艺术创作的源泉之根植于民间沃土,是前辈大师的经验。胶州细棂剪纸不乏好看的作品,其本身存在着艺术处理语言和造型之美的规律。原始艺术与现代艺术的语汇最容易吻合,同样说明着胶州细棂窗花“出身”不同,艺术规律的一致。潜心审视民间艺术家如何利用如此简洁造型语汇表现自然万物时,不难发现其中的高超的艺术处理手段和丰富的想像力,而这些常常是一把剪刀在巧妇手中随形就势的自然流露。
虽然,细棂木窗已经离我们远去,但从艺术的角度去欣赏胶州细棂窗花,它依然清新好看,值得民间剪纸艺术家们去传承发扬。
Jiaozhou has a time-honored cultural history. Paper-cut art is widespread here, especially the Jiaozhou paper-cut for narrow pane windows, and is different from that of its western neighbors Anqiu, Zhucheng and Gaomi as well as its eastern neighbors Jimo and Laoshan. With unique brilliant patterns, the Jiaozhou paper-cut for narrow pane windows, like the local dialect, showcases the local characteristics.
小学生作文大全
我在家闲着没事,就给洋娃娃剪起头来。我把洋娃娃抱到卫生间,放在地上,我拿出洗发露、剪刀、皮套。我先把娃娃的头发弄湿,然后,又把洗发露抹在娃娃的头发上,最后,把沫子冲掉。我用皮套给娃娃扎了一个辫,用剪刀把头发剪掉,就这样,我把洋娃娃的头发剪成了短发。爸爸回家了,我一慌,把娃娃的头发剪成了秃子,爸爸看见了说:“你怎么把娃娃的头发剪了满地都是,还把娃娃剪成秃子。”
酒泉市第五幼儿园 柏兴伟 2017.11.29
一、设计思路
大班幼儿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面的拓宽,已具备一定的审美经验和手工剪的技能,逐渐地对一些民间艺术很感兴趣。窗花是中国剪纸艺术中的一种,它是用纸折叠剪成的。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也具有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窗花的对称、形态各异的特征、生动有趣的美深深吸引幼儿。设计本次活动,旨在让幼儿剪剪玩玩,鼓励幼儿在不断寻找乐趣中动脑、动手,通过折剪的方法剪出窗花,感受中国传统节日带来的喜庆,并提高剪、折的技能。从中获得成功和美的愉悦体验。
二、活动目标
1.在感受窗花美的基础上,通过观察学习折、剪三角和四角窗花。
2.培养幼儿对剪纸的兴趣,发展幼儿手部小肌肉动作的灵活性。
3.体验动手带来的快乐。
三、活动准备:
各种各样的民间窗花,彩色纸若干,剪刀、胶水等。
四、活动重点
感受欣赏窗花的美,学习折,剪三角和四角窗花。
五、活动难点
能够学会一种窗花的制作方法,完整的剪出衣服窗花。
六、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今天,老师带了了一份特别的礼物,它又好看又好玩,你们想不想知道我带来的是什么呢?
——出示窗花,欣赏窗花的美,引发幼儿剪窗花的兴趣。师:小朋友们在哪里或者在什么时候见过它呢?请幼儿举手来说一说。
2.小朋友知不知道为什么要在窗户上贴窗花呢? ——老师介绍窗花的由来。
贴窗花是我国民间过春节的习俗,这个习俗是由很久的一个古代传说变来的。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只像凤凰一样的金鸡它每年都会来到人们生活的地方休息,它一来,那些凶残的猛兽就不敢再来欺负老百姓,老百姓就能过上幸福的生活,可是后来又好几年金鸡都没来了,老百姓害怕那些猛兽又回来伤害他们,所以他们就用纸剪出金鸡的样子,贴在窗户上,这样那些猛兽看到金鸡的样子,就吓跑了不会再来伤害他们,到后来人们为了在节日,过年时变的热闹红火,把各种各样的动物、花朵和人物也剪成窗花要贴在窗户上,装扮美化他们的生活,增添节日的氛围,让人感觉到特别的高兴和快乐。
(二)基本部分
1.引导幼儿欣赏窗花作品。
——看了这些美丽的窗花,你们发现了什么?(师幼一起观察探索窗花的特征,感受窗花的色彩美、对称美、镂空美)
——小结:贴窗花可以美化我们的生活,传递喜庆的信息,所以人们特别喜欢在过春节或者喜庆的节日里贴窗花,窗花的内容很丰富,有可爱的动物,美丽的花朵,栩栩如生的人物,这些都是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是我国的传统艺术,有些窗花它的左边和右边的图案大小、样子都是对称的。
2.窗花好看吗,你们想不想得到美丽的窗花,今天我们就来学一学怎样做窗花。
——教师示范和小结。
(1)教师示范引导幼儿学习四角和三角平等对分的折法(2)在折好的纸上用铅笔勾画出自己的图案,可以自己去创造,但不能将纸剪断。
(3)最后沿着画好的边将阴影部分剪去,展开较好的窗花贴在白纸上。提醒幼儿粘贴时,把窗花翻过来放在报纸上。抹胶水时,在窗花四周和中间抹一点。抹完胶水,用抹布把手擦干净,再把窗花反过来粘贴在纸上。
——小结剪窗花的基本方法:选纸→折叠→选择图案→沿轮廓剪→打开→涂胶→粘贴
(三)结束部分
1.幼儿尝试剪窗花,教师巡回指导。
——提出要求:用剪刀是要注意自己的安全,也要保护其他小朋友的安全,把碎纸扔到筐里,保持干净。
——重点指导幼儿剪的部位和方法。
2.评价作品,引导幼儿说出自己剪窗花的心情,结束活动 师:小朋友们,你是不是认为自己剪的窗花就是最漂亮的啊?说说谁的窗花更美?今天我们自己动手剪出了美丽的窗花,此时此刻你是什么样的心情(幼儿说出自己的感受)
3.活动延伸
窗花的剪发有好多好多,今天我们只学习了三角和四角的窗花,还有五角、六角、八角甚至很多角的窗花,回家后我们小朋友再去搜集窗花的剪法,下节课我们再来尝试剪出更漂亮的窗花。
剪纸材料非常简单,一张红色的软纸,一把剪刀,一支铅笔。我先把正方形红纸的两个相对的直角对齐,把折痕压实又展开,把另两个直角对齐折痕压实,这样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就出现了!紧接着我把一个尖角形向中心折叠,超过中心三分之一处固定。压实折痕。另一个角折向中心,那形状像一个狐狸的头。最后我沿着中心再对折,就变成了一个小箭头,这样就折好啦!
折好了之后,我们就要开始在上面绘画,我拿着铅笔在纸上作画,一笔又画一遍,反反复复地重复修改。终于一个奇奇怪怪的图案出现在我的纸上出现了。
画完了以后,我就要开始剪了。开始我以为很简单,可我还是想错了,我看着剪刀又看着纸,小心翼翼地一笔一笔把我绘画的图案剪下来,我剪边上的时候,我心里就像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的。还好还好,我没有剪烂它。我松了一口气,又左一下右一下剪图案。“呼——”终于剪完了,我有一点小激动。
我小心翼翼地展开它,哇!,真好看,左面是一道弯弯的月牙,又面是一个小爱心,非常好看,此时,我的心里非常开心,就像剪下来的窗花一样红红火火的。
如何让剪纸这一传统的民间艺术受到孩子们的喜爱, 并使他们能灵活运用剪纸的艺术语言, 创作出具有儿童智慧的剪纸艺术作品。
在教学中, 我积极探索, 力求创设适合儿童的“快乐剪纸”课程, 让自由, 随意, 审美, 创造与孩子相伴, 让剪纸这门古老的艺术在儿童的世界中焕发出动人的光彩
一、与趣味牵手
只有喜欢, 孩子们才会乐意地去思考, 主动地去学习, 投入地去表现。所以创设孩子们喜欢的, 富有乐趣的剪纸教学内容, 才能让孩子们快乐地走进剪纸这门传统的民间艺术。
1. 生活化的教学内容。
纵观传统和现代的剪纸作品, 我们不难看出剪纸创作的源泉来自于生活, 它既反映现代人们对这一古老民族民间艺术充满昵爱和深情的美谓, 同时也激发我们的孩子能喜爱并传承这一中华民族传统艺术的奇葩和象征符号。
在小学低年级段, 《草丛里的世界———学剪锯齿纹》一课上, 我让学生用锯齿纹的表现方式剪出绿色的草, 然后添画一些藏在草丛中的小蜗牛, 毛毛虫等。孩子们剪剪画画, 其乐无穷。
在剪纸课上我还自编一些教学内容:如上海世博会期间, 让孩子们剪海宝;龙年将近, 带领孩子们走进《龙年剪龙》的美术课堂;新年将至, 我和孩子们一起剪吉祥图案:校园艺术节我让孩子走进校园的各个景点进行创作, 六一游园活动我让孩子大秀剪纸绝活儿, 办起了小红人剪纸展。生活中的花花草草山山水水都是孩子学习剪纸最好的启蒙素材。
2. 彰显独具特色的艺术魅力。
每一种艺术形式, 都有其独具特色的艺术魅力。在教学中, 发挥剪纸的特点, 利用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来打动学生, 是非常重要的。
《好朋友, 手拉手》一课, 我让孩子们学习用剪纸的方式表现二方连续纹样。当孩子们在短短的瞬间看到老师折剪, 然后展开变成一条美丽的花边图案的时候, 孩子们惊喜不已。
《团花》系列的课从随意的折剪团花, 到学剪五角星、雪花、彩蝶纷飞、生肖等, 《对称剪纸》系列颗例:器皿, 人物, 蝴蝶, 喜字……这些将纸通过折折剪剪而后变成的一件件美丽的作品, 呈现剪纸所带来的一种独特艺术魅力。孩子们学起来简单, 剪起来兴致勃勃。你们看小河旁静谧地树木、湖泊边美轮美奂的泰姬陵、小溪边饮水的动物, 江河里前进的风帆……这些作品都是孩子们灵活运用对折的方法巧妙的表现出这一大自然的美景, 孩子们面对这样的剪纸习作他们自然会兴奋不已, 学有乐趣。
二、与美丽相伴
美术最重要的教学目标是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让剪纸教学围绕“美”字展开, 带领孩子们去欣赏感悟古老的剪纸艺术的无限魅力, 使他们充满热情地去表现美, 创造美。
1. 注重剪纸的审美欣赏。
提高学生的剪纸素养和审美能力, 一个重要的途径就是欣赏。“看过千把宝剑而方识宝物”。经常给学生提供适合他们欣赏水平和情趣的剪纸作品, 引导他们进行观赏学习。
剪纸具有形式美与内涵美。其色彩单纯、明快, 形象夸张、简洁、优美, 富有节奏感, 构图造型图案化, 具有独具特色的形式美。民间剪纸的内容与当地风俗习惯密切结合, 是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题材大都是人物、动物、草木花卉, 可贵的是它能借生活中常见的事物, 通过谐音、象征等手法, 构成寓意性的艺术画面。在教学中, 为了让学生感受到剪纸艺术的独特魅力, 我经常和孩子们一齐走进大师的经典作品, 欣赏感悟剪纸艺术的简洁凝练和富有动感的造型, 欣赏百蝶图中阴刻阳刻的穿插布局, 和金鱼图所呈现的出的对称美、秩序美……
在教学中, 我抓住剪纸的独特装饰语言让孩子们与美同行。锯齿纹是剪纸中最具代表性的纹样之一, 民间艺人们灵活运用它的长短、大小、粗细、宽窄、刚柔、曲直、钝锐、齐与不齐等变化和对比, 结合不同物象的质感和特征, 因材施艺。朵花纹是剪纸中最具装饰性的纹样, 各种造型的朵花纹运用在人物、动物、器皿等不同表现内容中, 使得剪纸更具装饰意味。月牙纹、云纹、水纹……这一系列的装饰纹样既是程式化了的造型, 也是美化了的图象。
孩子们浸润于这些优秀的民间剪纸艺术作品中, 感受这些古老而独特的剪纸装饰语言, 他们的审美情趣和学习兴趣得到提高。
2. 强化学生的审美表现。
“弹过千种乐曲而后得乐声”, 实践与练习是美术教学中最主要的环节。在学生的剪纸练习时, 教师应对学生的作业提出明确的要求, 时时关注学生作品的审美表现。
一件精彩的剪纸作品, 离不开外形轮廓的生动塑造。《剪纸动物》一课, 我让孩子们以剪影的方式, 抓住动物的特点通过夸张变形的手法, 剪出动物外形, 然后通过欣赏环节, 让孩子们走进民间剪纸大师的动物作品, 围绕外形展开评述。《小红人》一课, 我引导孩子们关注人物发饰、服装、动态等夸张而富有细节性的表现, 破解小红人背后的故事, 一堂课下来孩子们弄得满堂都是小红人, 整个教室处处充满吉祥如意的气氛。如果剪纸艺术大师吕胜中来到小红人中间他还真以为是他为孩子们降下的吉祥墙呢!
3. 关注剪纸的审美应用。
剪纸来源于生活, 是一种装饰艺术。教学中, 要注重剪纸的审美应用, 注重剪纸审美欣赏的视觉性。
在《剪纸———外星人》课堂中, 教师的示范及范作的呈现均选用了大红色的纸张, 传统的中国红, 不仅为课堂带来了亮色, 更使剪纸作品焕发出浓郁的民族特色。
在重点欣赏环节的设置中, 课前, 我将剪纸外星人作品张贴于透明的玻璃窗上, 再剪贴上一些小星星, 然后拉上窗帘。课堂中, 伴随着轻音乐, 慢慢拉开帷幕, 隆重请上外星人比赛选手, 孩子们看到被装饰一新的教室窗户个个都发出了惊喜地赞叹声, 他们赞叹于红色的亮丽, 赞叹于剪纸玲珑剔透的美感, 赞叹着外星人奇特怪异的造型, 赞叹着宇宙般闪烁的美丽!孩子们静静地欣赏着, 陶醉在美仑美奂的剪纸艺术中。
在剪纸的美术课中, 我还以生活的视角来引导学生观赏民间剪纸艺术的应用。比如, 春节晚会上“俏夕阳”的舞蹈服装就印有剪纸图案, 广告艺术的创意中也有巧用剪纸图案的案例, 在开发区或城市绿化建设中我们也常常可以观赏到由剪纸艺术拓展开来的城雕系列作品。在日常生活的家具、灯具装饰中我们也能观赏到很多造型独特而具有民间传统剪纸艺术元素的作品。因此, 研究和学习剪纸的审美应用不仅可以让我们的孩子传承这一古老的民间剪纸工艺, 同时对于一个地区一个民族来讲, 研究和传承它还可以繁荣和带动一方经济的发展, 因为越是民间的也就越是民族的, 越是民族的也就越是大众的, 越是大众的也就越有生命力。
三、与创意同行
美术教学最重要的目标之一是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 为了更好的传承和发扬剪纸艺术, 在剪纸教学中, 我们力求凸显剪纸教学的创造性, 鼓励孩子们进行创意表现。
1. 幻想式表现———激发学生表现富有个性的内容。
想象是孩子们最擅于的思维方式。在剪纸教学中, 经常给他们创设一些想象和创造的空间。
红红火火的新年将至, 今天的美术课上《吉祥剪纸———喜鹊》。教孩子们用剪纸的方式表现一只喜鹊。我先示范画与剪的步骤, 最后拿出课前的范画。
“孩子们, 瞧, 火红的喜鹊站在了梅花树的枝头, 这就叫———”
“这叫喜上眉梢!”聪明的孩子抢答成功。
“是的, 那么你们想让自己剪的喜鹊站在什么地方呢?把自己的想法和周围的同学说一说!”
一阵叽叽喳喳地交流后, 孩子们拿起画笔, 忙开了!
我行走在他们的身旁, 低下头去, 细细欣赏。
看呀, 好一只勇敢的喜鹊站在岩石上, 面对着惊涛的海浪;哈, 淘气的喜鹊站在了小姑娘大大的太阳帽上;这只喜鹊的眼睛怎么被剪成斜眼了, 哦, 原来这是一只警觉的喜鹊, 此刻它正发现了不远处的准备偷袭它的老鹰!……咦, 这只喜鹊怎么站在了弯弯的月亮上, 原来它是一只爱幻想的喜鹊!……享受着孩子们与众不同的想象, 我的心中溢满欢喜!
教学中, 我们也可以突破传统剪纸表现的题材, 在教学内容上选择一些有新意的表现内容。“外星人”这是一个能给孩子带来无限想象的课题。我们为中年级的学生设置了《剪纸———外星人》这一课例。课堂中, 教师通过示范与欣赏, 教给孩子基本的技法, 并激励学生灵活运用剪纸语言自由表现, 个性创造。最终, 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造型各异, 独具特色的外星人。
“这是我创作的象刺猬一样的外星人, 所以他叫小刺球, 他是一个可以滚着走的可爱的外星人。
“我创作的外星人叫巴迪拉斯, 旁边和他连在一起的是他的守护神。
“这是我创作的外星人, 瞧, 他长着两条长长的腿, 他不仅跑得快, 还可以穿越时空隧道呢!
孩子们生动地介绍, 仿佛为眼前形形色色的剪纸外星人注入了鲜活的生命!
富有创意的教学内容为孩子自由的想象, 大胆地表现, 开启了一道智慧之门。
2. 游戏式表现———引导学生尝试不同的操作媒材和表现形式。
剪纸是一门传统艺术, 但在小学剪纸教学中, 我们不必太拘泥于传统的表现, 可以鼓励学生大胆变化, 自由表现。
在《剪纸———动物》一课中, 有孩子剪刻了一大一小两只鹰, 然而他不满足于平面的表现, 紧接着将鹰的身体中间局部对粘, 再把翅膀翘起, 然后将两只鹰黏贴于衬纸上, 转眼间, 剪纸由平面转为半立体式, 生动地表现了老鹰妈妈带着小鹰展翅高飞的模样。孩子不拘泥于老师所讲, 游戏式的表现, 将平面剪纸转变成为立体剪纸, 其实就是一种创新。
低年级课堂, 将平时剪掉落下来的纸张, 拼一拼、摆一摆、贴一贴, 再引导孩子们想一想, 像什么?象房屋, 剪窗户;像动物, 剪眼睛……将剪纸与拼贴相结合。
中年级的《剪纸———舞蹈人物》一课, 先让学生用卡纸剪刻出一个在舞蹈的动态人物, 做成底版, 然后, 将底版刷上深浅不同的同色系色彩, 分别印到衬纸上, 这样就表现出了许多剪纸人物在表演舞蹈的场景!这种与版画结合的剪一剪、印一印的表现方式玩起来还真有趣!
剪纸教学中, 鼓励学生将剪纸与线描, 国画, 版画等其它表现方式相结合, 自由表现。在媒材的选择上也不必拘泥于传统的大红纸张和蜡光纸, 其它各种色纸、废旧报纸、牛皮纸、瓦楞纸、硬纸板、树叶等材料都可以进行剪刻。让学生在剪纸学习中感受乐趣, 创意表现。
儿童剪纸应体现儿童的生活感受, 彰显儿童的造型特点。
让孩子们快乐地牵手剪纸, 保持对剪纸持久的兴趣。
孩子们是一个个具有独立个性的个体, 他们有不同的喜好, 有不一样的梦想, 让剪纸创作承载着他们的小小梦想出发!
今天,我和好朋友何雨哲在家里剪窗花。
我先拿一张长方形的纸,对折三次。我又轻轻对折一下,在折的边上画上半把剑,然后,我就剪起来,心中充满了憧憬和希望。半把剑剪好之后,打开一看,就是完整的一把剑了。我又在那把剑上面的两边画上两个盾牌,接着,我就剪了起来,盾牌非常难剪,比剑难剪多了,我艰难地剪着,咔嚓,我一不小心把纸剪了一个大口子,虽然我继续剪着,可心中的难过和失望已经让我垂头丧气。盾牌剪好了,我看了一下,剪得还不错,我满怀信心地又在剑下面的左边画了一栋房子,在右边画了一个火红的太阳,随后,我又剪起来,房子和太阳都比那把剑好剪。终于,我漂亮地剪完了最后一刀,大声喊道:“完工喽!”旁边的何雨哲看了我剪的窗花,禁不住拍手叫好:“剪得真好!剪得真好……”
我喜欢剪窗花!
水晶老师拿着一张红纸,一边在手里转、翻,一边认真的给我们讲解、示范。不一会儿,一个漂亮的“双喜”就展现在我眼前。哇!真好看!我赶紧也拿起剪刀动手,可是,手里的剪刀却好像故意跟我作对似得,怎么都不听我的使唤。“咔嚓”一声,一段纸条被我剪断了。顿时,我懊恼不已,瞪着桌上的被我剪破的纸生气。这时,我耳边回想起了一句话:遇事不灰心。是啊,这并不难,肯定难不倒我的!我再次拿起剪刀,就在我要剪下去时,我又犹豫了。此时我的小心脏“砰砰”直跳,不敢下手,生怕我一个不小心把纸又给弄坏了。
水晶老师好像看出了我的心思,摸着我的脑袋对我说:“别害怕,剪纸是个细活,要有耐心,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听到水晶老师的鼓励,我的自信心马上就恢复了。我小心谨慎地剪着。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一个漂亮的大红“双喜”在我的眼前“亮相”了。我心里像打翻了蜜糖罐似得,全身都充满了成功的暖流!
第一个任务是剪窗花,我先学着我们组长剪了一个红彤彤的五角星。接下来又剪窗花了,我仔细的学着同学剪了起来,忽然,我一不小心就剪错了地方,就变成了许许多多的长方形,这张纸就报废。后来我又慢慢地学起来,在我的认真仔细,小心翼翼下终于剪出了一朵美丽的窗花。
第二个任务是玩游戏,我们先玩跳格子,格子画到一半的时候粉笔不够了,这时有个同学说用砖头也可以画。我们说干就干立刻分头去找,第一个游戏结束了。
记得我小时候,最喜欢的就是剪窗花了。
那个时候,我一有空,就坐在椅子上,拿把剪刀,拿张纸。剪什么呢?对了,就剪窗花吧!我拿起彩纸和剪刀,比划了一下,开始认真的剪起来……一个个好看的图形落到地上。仔细看看,各种各样的图形都让我用上了。
啊!终于剪好了。太漂亮了。我赶忙把它贴在窗户上,甭提多美了!我兴趣大发,一连剪了好几个呢!直到剪得我手都累了,我才休息,看着自己剪的窗花,心里美滋滋的。
我要剪的,是一只蝴蝶。剪蝴蝶,关键是翅膀里的图案漂不漂亮,如果这对翅膀剪得别出心裁,整只蝴蝶也就显得有灵气。
勾勒好大致线条,我便开始着手细节的花纹了。翅膀的上半部分,是两个精巧的心形:大的爱心中套着一个小的爱心,旁边再连一个镂空的双层心形。用一条柔美的曲线将这两个心形与下面一朵精心刻制的小花连起来,花瓣是好几层可爱的小爱心组成,中间镂出一个空心的小圆作为花心,外面几圈旋转着的水波似的花纹作点缀。
翅膀的下半部分,则是一个个圆环拼接而成:时而大圆套小圆,时而小圆接圆环;时而个个圆形相连如串串珍珠;时而对对圆环相绕如层层波澜;时而数圆相抱似花团锦簇;时而几圆散布似繁星点点,直看得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
一对翅膀刻画完毕,可谓是华美与精致,柔美与清丽相结合,十分精巧美丽。
【剪窗花教学课件】推荐阅读:
小学美术《剪窗花》教学设计11-10
剪窗花小学作文300字11-03
幼儿园大班语言剪窗花教案09-30
《窗花舞》教案06-06
剪纸窗花图案11-03
中班窗花01-24
幼儿简单剪纸窗花图片09-12
对称复杂窗花剪纸教程10-11
窗花现代文阅读答案10-17
窗花的剪纸的教程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