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读经典感悟22(精选10篇)
(三)谭博文
书,仿佛是我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阿姑和阿姨都是老师,所以我从小迷漫在书的海洋中。打开书本,一切不愉快都离我而去。这不,我最近又迷上了《中华经典诵读》这本书,它让我徜徉在诗的海洋中。
在读诗中,我收获到“亡羊补牢,未为迟也。”(节选《战国策》)。
记得有一次,我病好刚回校上课,谁知下午老师说:“同学们,明天要考试了,回家要认真复习。”叮零零,放学铃响了。我垂头丧气地回到家,慢吞吞地把作业做完了。我刚拿出语文书准备复习,心想:唉!复习还有什么用,我都请了几天的病假,怎么也考不到第一。老师说过:“要在全组考第一才能当上语文组长。”反正当不了语文组长,还不如看看电视,轻松一下!我拿着作业找妈妈签字,妈妈问:“你这么快就复习完了,明天能吗?”我跟妈妈说了缘由,妈妈摸着我的头说:“你不复习,不努力,不去试一试,怎么就知道自已不行呢?更何况你如果有不会的,还可以打电话问老师呢!如果现在放弃了,不是一点机会也没有了吗?语文组长可是你这段时间梦寐以求的啊!听妈妈一说,我便跑进了房间,认真地复习起课本来。等考试结果出来了,我终于如愿以偿地当上了语文组长,这真是:事到临头,只要及时想法弥补,都来得及。
在一个星期五的晚上,我拿出书本准备做作业。可是又想:不是还有明天吗?留着明天做吧,今晚看一下电视。当我打开电视看得津津有味时,脑子里忽然想起了《中华经典诵读》中的“《今日歌》”:今日的事要今日做,不能拖到明天,因为明天还有明天的事。于是,我关掉电视,回房间做作业去了,从读诗中我感受到时间的宝贵。
从读诗中,我体会了古代劳动人民的艰辛——“到头禾黍属他人,不知何处抛妻子”(选自《农夫》);
从读诗中,我领略了江南水田美丽的风光——“更被鹭鸶千点雪,破烟来入画屏飞”(选自《稻田》);
从读诗中,我……
这个故事讲的是七个葫芦兄弟有着不同的本领。
大娃力大无穷,身子可以随心所欲的变大;二娃生有千里眼、顺风耳,不论什么都逃不过他的眼睛和耳朵;三娃铜筋铁骨、刀枪不入;四娃火力无穷;五娃水力巨多;六娃可影身,七娃有一个小葫芦可以将妖精收进去。
开始葫芦娃一个一个的去打妖精都没有打败,反而被妖精给制服了。
最后葫芦娃们心意合一,就像七股绳子扭在一起,谁也不能将他们分开。他们齐心协力,消灭了妖精取得了胜利。
读了这个故事之后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一个人的本领再大,也不能成功。只有团结再一起,不论多大的困难都会克服会胜利。
本学期,语文老师给我们每位同学发了一本书--《朝读经典》。一翻开书目,我便被里面的内容深深地所吸引。
这本书共分六个单元,分别是“报国忠”、“民为贵”、“乐和群”、“严律己”,“心专一”、“楚乡情”。每天放学回家,妈妈叫我复习功课,我便将《朝读经典》拿出来高声朗读。首先,我认识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还我河山,一片忠心为报国的万世楷模”抗金名将岳飞、“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林则徐……我深深地被古代这些仁人志士对祖国的忠贞与热爱所震撼。当外敌入侵,国家危难之时,这些仁人志士,满怀强烈的爱国激情,为了国家,为了民族,抛头颅、洒热血。他们身上所体现出的忠贞和气节,千百年后仍深深地打动着我们。接着,我从“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篇文章中,懂得了人民是国家的主体,应当摆在第一位。历史上各个朝代,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我还从书中懂得了中国古代君王都有不同程度的爱民、重民思想。如孝文帝从他的封地代国来到京城继承皇位,他在位二十三年里,宫殿、园林、游猎之物、服饰及车马器物等,什么都没有增加。如果有对老百姓不利的政策,就立即废除,让百姓获益。由此可见,孝文帝是多么地勤政爱民。
就这样,我就像一位初生的婴儿不断吮吸着《朝读经典》的“乳汁”, 它让我不断地茁壮成长,不断地锻造着我幼稚的思想,使我变得更加勇敢、坚强、机智和成熟。
《朝读经典》,我爱你!
教学目标:
理解古人知错能改,凡事多自我反省,知晓到错误马上改之的良好品质。
教学重点
理解。背诵。
教学难点
理解句子的含义。教学过程:
第15课时 择善而从
一 导入新课
二 师范读 生自己大声朗读 三 学生根据文意解释理解句子 四 反复大声诵读 五 生谈感受
六 讲述“孔子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成语故事。学生谈感受 七 齐诵三遍 背诵一遍
第16课时
知过即改
一 导入新课
二 师范读 生自己大声朗读 三 学生根据文意解释理解句子 四 反复大声诵读 五 生谈感受 六 齐诵三遍 背诵一遍 七 知识拓展:《诫子书》
第17课时
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一 导入新课
二 师范读 生自己大声朗读 三 学生根据文意解释理解句子 四 反复大声诵读 五 生谈感受
六 齐诵三遍 背诵一遍 七 知识拓展:《颜氏家训》
第18课时 改过之人
一 导入新课
二 师范读 生自己大声朗读 三 学生根据文意解释理解句子 四 反复大声诵读 五 生谈感受
六 齐诵三遍 背诵一遍 七 知识拓展:《朱子家训》
第五单元 勤且俭
教学目标: 理解“勤”的深刻含义,及其对人生的启示。
教学重点
理解。背诵。
教学难点
理解句子的含义。教学过程:
第19课时 一生之际在于勤
一 导入新课
二 师范读 生自己大声朗读 三 学生根据文意解释理解句子 四 反复大声诵读 五 生谈感受
六 齐诵三遍 背诵一遍 七 介绍《增广贤文》 八 知识拓展:“财”字与贝壳
第20课时
少时须勤
一 导入新课
二 师范读 生自己大声朗读 三 学生根据文意解释理解句子 四 反复大声诵读 五 生谈感受
六 齐诵三遍 背诵一遍 七 介绍《白兔记.牧牛》
八 知识拓展:《春耕的习俗》
第21课时
物来不易
一 导入新课
二 师范读 生自己大声朗读 三 学生根据文意解释理解句子 四 反复大声诵读 五 生谈感受
六 齐诵三遍 背诵一遍 七 知识拓展:《节用》
第22课时
训俭示康
一 导入新课
二 师范读 生自己大声朗读 三 学生根据文意解释理解句子 四 反复大声诵读 五 生谈感受
六 齐诵三遍 背诵一遍 七 知识拓展:《苏轼房梁挂钱》
第23课时
克勤克俭
一 导入新课
二 师范读 生自己大声朗读 三 学生根据文意解释理解句子 四 反复大声诵读 五 生谈感受
六 齐诵三遍 背诵一遍
七 知识拓展:《季文子以节俭为荣》
第六单元 赤子心
教学目标:
理解楚典故的深刻含义,及其对人生的启示。
教学重点
理解。背诵。
教学难点
理解句子的含义。教学过程:
第24课时
池上二绝
一 导入新课
二 师范读 生自己大声朗读 三 学生根据文意解释理解句子 四 反复大声诵读 五 生谈感受
六 齐诵三遍 背诵一遍 七 知识拓展:荡秋千的由来
第25课时一 导入新课
二 师范读 生自己大声朗读 三 学生根据文意解释理解句子 四 反复大声诵读 五 生谈感受
六 齐诵三遍 背诵一遍 七 知识拓展:《全唐诗》 八 讲述“踏青”的由来。
第26课时一 导入新课
二 师范读 生自己大声朗读 三 学生根据文意解释理解句子 四 反复大声诵读 五 生谈感受
小儿垂钓
古朗月行
六 齐诵三遍 背诵一遍 七 知识拓展:《全唐诗》
八 介绍“空竹”,以及怎样抖空竹。
第27课时
春场
一 导入新课
二 师范读 生自己大声朗读 三 学生根据文意解释理解句子 四 反复大声诵读 五 生谈感受
六 齐诵三遍 背诵一遍 七 知识拓展:《帝京景物略》 八 讲述“放风筝的来历”。
第28课时
幼女词
一 导入新课
二 师范读 生自己大声朗读 三 学生根据文意解释理解句子 四 反复大声诵读 五 生谈感受
六 齐诵三遍 背诵一遍
教学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初步理解文意。教学重难点:重点是朗读,难点是背诵。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板书课题。读课题,释意。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读课文,画出生字新词。
2、检测预习,生字词教学。
3、小组汇报:词语理解、通假字“见”等。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带上生字新词大声读文。
2、划分节奏,正确、流利朗读。
3、思考这篇文章主要讲了什么?
四、深入读文,理解文意
1、结合图片,朗读课文。
2、理解文意。
原文:君子之道也,贫则见廉,富则见义,生则见爱,死则见哀;四行者不可虚假,反之身者也。藏于心者,无以竭爱;动于身者,无以竭恭;出于口者,无以竭驯。
翻译:君子的言行准则包括如下四个方面:贫穷时表现出廉洁,富足时表现出恩义,对生者表示出慈爱,对死者表示出哀痛。这四种品行不是可以装出来的,而是必须从内心表现到行为上的。存在于内心的,是无穷的慈爱;体现在行为上的,是无比的谦恭:出自口中的那些言语,是非常的典雅。
3、教师归纳、总结。
五、感悟诗情,尝试背诵
1、按节奏,有感情读文。
2、思考文章表达的情感。
3、尝试背诵
六、拓展延伸,感情升华
学了本课你有什么启示?你打算怎么做?
16、律己爱民
教学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初步理解文意。教学重难点:重点是朗读,难点是理解文意。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能激趣导入 读课题,理解课题意思。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自由读课文,圈出生字词,找出不理解的词语。
2、自主识字,小组内交流,班内展示,展示自己预习内容。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尝试划分节奏,大声读文。(个别、小组、集体读等)
2、结合注释,边读边思考,文章主要讲了什么。
3、小组合作,整合语言,派代表发言。
四、深入读文,理解文意
1、深入读文,结合图片,想象情景。
2、查字典、结合注释理解文意。
出:出仕,出任官职。
关:密切相关
3、小组合作交流,互相补充,班内展示。
原文:严于律己,出而见之事功;心乎爱民,动必关夫治道。
翻译:严格要求自己,这样在出任官职的时候,其效果就能体现在事业成就上;心里要想着爱护百姓,一举一动都要与治理之道密切相关。
五、感悟诗情,尝试背诵
1、正确、流利、按节奏有感情读文。
2、根据对课文的理解,思考文章表达的情感。
3、尝试背诵,互相比一比谁是背诵小能手。自背、互相背、比赛背等
六、拓展延伸,感情升华
1、书端州郡斋壁(宋)包拯
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秀干终成栋,精钢不作钩。仓充鼠雀喜,草尽兔狐愁。史册有遗训,毋贻来者羞。译文:清心无私欲是治世的根本,刚正不阿的品性是立身的准则。挺拔的树干终将成为栋梁之材,而纯钢不能弯曲作钩。仓廪丰收,那些鼠雀之辈该高兴了;草没有了,那些狐兔之辈该发愁了。在这方面历史上留有许多教训,不要给后人留下耻笑的把柄!
2、浪淘沙令(宋)王安石
伊吕两衰翁,历遍穷通,一为钓叟一耕佣。若使当时身不遇,老了英雄。
汤武偶相逢,风虎云龙,兴王只在笑谈中。直至如今千载后,谁与争功!
译文:伊尹、吕尚两位老人,逆境和顺境全都经历过了,他们一位是钓鱼翁,一位是佣工。假使两位英雄遇不到英明的君主,最终也只能老死于山野之中。
他们在偶然中与成汤、周武王相遇,贤臣得到了英明君主的任用,犹如风从虎、云从龙一般,谈笑中辅佐君主使王朝兴盛。到现在已几千年了,又有谁能与他
们所建立的丰功伟业一争高下呢?
3、汉江临泛(唐)王维
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译文:汉水流经楚塞,又与三湘相接;上游可通荆门,下游可通江。汉水浩瀚,好像是流到天地之外;山色朦朦胧胧,远在虚无缥缈中。
沿江的郡邑仿佛在水面浮动;水天相接的边际,波涛滚滚荡云空。襄阳的风景真令人陶醉;我愿留在此地与山翁酣饮。
4、哀郢(yǐng)二首【其二】
(宋)陆游 荆州十月早梅春,徂(cú)岁真同下阪轮。天地何心穷壮士,江湖从古著羁臣。淋漓痛饮长亭暮,慷慨悲歌白发新。欲吊章华无处问,废城霜露湿荆榛。译文:荆州十月便是早梅初开的小阳春气候了;时光飞逝,如同正直的车轮。天行有常,何曾有导致壮士途穷困厄之心;自古以来,皆因人事之非,以致多少像屈原这样的忠臣节士去国离乡,放逐江湖。在长亭薄暮之中,尽情地喝酒;白发初生之际,情绪激昂地放歌,以抒发悲壮的胸怀。想去凭吊章华台,却无从询问去路;郢城的霜露已浸湿了满地的荆榛,一片惨淡荒凉的景象。
5、赤壁歌送别(唐)李白 二龙争战决雌雄,赤壁楼船扫地空。烈火张天照云海,周瑜于此破曹公。君去沧江望澄碧,鲸鲵唐突留余迹。一一书来报故人,我欲因之壮心魄。
译文:如二龙争战一决雌雄,赤壁之战,曹军水师的楼船被一扫而空。烈火冲天,照亮云海,周瑜正是在此处大破曹操。您去大江观看青碧澄明的江水,当时激烈的战斗肯定会在那里留下遗迹。请您写信将观感一一告诉我,我想看信后肯定会壮怀激烈。
6、夷陵书事寄谢三舍人
(宋)欧阳修 春秋楚国西偏境,陆羽茶经第一州。紫箨(tuò)青林长蔽日,绿丛红橘最宜秋。道涂处险人多负,邑屋临江俗善泅(qiú)。腊市渔盐朝暂合,淫祠箫鼓岁无休。
风鸣烧入空城响,雨恶江崩断岸流。月出行歌闻调笑,花开啼鸟乱钩辀(zhōu)。
这是一个令人难以相信的故事,也是一个蕴含着深刻道理、个人以启发的故事。它证明了,只要不抛弃、不放弃,世间没有做不成的事,一切皆有可能,人是可以超越极限的……
这个故事讲述的是一个英国人不顾全家的反对坚决去航海,但在一次海难中流落荒岛,历尽艰险,坚持不懈,顽强的在荒岛上生活了28年终于获救的事。他在岛上有自己的王国、仆人,大批的食物等,这全是他辛勤耕耘的结果。在吗、在对孤独和寂寞的时候,有的人抱怨沮丧,灰心低头,甚至选择极端的自杀,但他却挺过了二十六年。他,就是鲁滨孙!
鲁滨孙是当之无愧的勇者,他在荒岛上一个人生活了那么多年,有过失落、悲伤、快乐、欣喜,但他全都挺过来了。这既显示出了他的乐观向上的精神和惊人的生存能力,更显示出了他不抛弃不放弃的精神品质。鲁滨孙在稳定了心情之后,立即和大自然做起了抗争,他靠自己勤劳能干的双手和一些简陋的工具,克服无数困难,挖凿山洞,建造房屋,驯养动物,种植谷物,烧制器具,烘烤面包等,并且从不气馁,这是非常难得的。
大家还记得鲁滨孙得了疟疾的那一段日子吗?他一个人在家里,没有人照顾,这该死的疟疾却又把他折磨的死去活来,是多么痛苦啊。像我有一次发烧,烧到了39.3°,自己感觉天旋地转,非常难受,连睡都睡不着,后来还是妈妈带我去看了医生,又挂了两天的盐水,自己才好受多了。但鲁滨孙就大不相同了,他没有人照顾,甚至连最基本的药品和可以睡得踏实的床都没有,一脸病了十几天才好,还没人谈心来发泄苦闷,可见鲁滨孙是多么的可怜!但是,大家想过没有,鲁滨孙在病的日子里放弃过吗?不,他没有。他一直希望这病快点好,没有一点自暴自弃,这也是他勇者风范的一次体现。
鲁滨孙的勇者风范在他光辉的一生中不止体现对抗病魔的坚韧不拔上,更体现在他的博爱之上。那是在他上岛后的第二十六年,一群野人带着三个可怜的野人上了岛,先杀了其中的两个。最后一个逃了出来,被鲁滨孙救下并培育它,使他成了一个真正的人,这就显示出了他不抛弃的品质。我和他比就不行了,有时十分小气,就连同学向我借个东西都不肯给他,看来我确实应该多学学鲁滨孙的作风。
——位庄小学2011学年“古诗文”诵读活动方案
自申报“诵读中华经典诗文实验学校”两年来,我校开展了经典诗文诵读的课题研究,通过多种途径开展系列研究工作,取得了阶段性的成绩。这学期,我们将继续努力,进一步完善课题活动的开展,让师生沐浴在五千年中华传统文化的阳光中,在唐风宋雨的滋润下,健康幸福地成长。
一、活动目标:
为学生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激发他们持久的阅读兴趣,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升语文水平,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涌现一批“书香班级”,“书香学生”,努力营造“书香校园”的氛围。
二、主要工作与及具体活动安排
1、晨读:经典古诗诵读
(1)每天早自修前语文老师安排学生自主负责,进行经典诵读。(根据背诵篇目表,或学习新的篇章,或温习旧的内容,由学生自主,教师指导。)要求学生一到校就开始古诗文背诵,形成良好的古诗氛围。
(2)每天提前将要背的古诗抄写在黑板的左边,书写规范,排版美观。
(3)各班自行开展相关考评活动,填写好必背、选背卡。
2、午习——完成作业后静读经典
(1)每天中午(夏季:11:30——12:00;春秋冬季:12:00——12:30)为午间作业读书时间;
(2)教室保持安静(教师指导),完成作业就开始阅读。
3、语文课前2分钟诵读
(1)诵读抄写在黑板的左边古诗词。
(2)每天坚持,使学生养成习惯。
4、上好每周“经典诵读”课
经典诵读重在“读”,读的正确、流利,直至成诵,可视为完成教学任务。教师不宜作过多地讲解,对兴趣浓厚的学生可以进行必要的引导,对内容中涉及的历史事件、人物和典
故可以进行简介,或指导学生查找、阅读相关资料。
5、教师推荐、美文朗诵。
(1)两周一次教师推荐古诗,归为必背古诗内容。
(2)教师推荐的内容可从《读读写写》中选取,也可自定全校统一篇目,比如:《三字经》、《弟子规》等等。
(3)推荐教师要提前将推荐内容分为低、中、高段,并张贴黑板,并自行组织好隔周的检
查工作。
(3)在教师推荐古诗的基础上,增加为学生朗诵美文活动。
语文老师准备一篇适合学生的美文,精心准备,按照教科室的统一安排,在每周一的集队时间为学生朗诵(3—5分钟)。具体安排附后。
6、经典课外书阅读
(1)上好每周一课的课外指导课,重在指导学生阅读方法,也可师生共读一本书,以指导
学生阅读好《读读写写》杂志为主。
(2)学校图书室开设借书制度,各班主任统一借阅。
(3)各年级根据学校推荐书目(也可根据实际情况,自定书目),指导学生阅读,要求每月
至少一本,填写好读书卡。
1)三、四、五年级的同学在阅读的同时,做好读书摘抄,每人准备一本摘录本。
2)学校将组织评选优秀摘录本的活动。
一年级与二年级读书卡
姓名班级阅读时间
读背的内容
本书中学习到的生字:老师或家长签名
记录时间
中高段将“生字”改成“小小感受”,每读完一本书或多或少都要写一小篇读后感。
3)各班尽量建立班级图书角,并在黑板报中开辟“课外阅读”专栏,定期宣传阅读方法,推荐阅读书目,班级目标,阅读感言等等,学校适时检查。
三、经典诵读成果评价
1、“经典诗文”背诵检查
1)一学期学校统一组织三次检查。
2)今后将以上交背诵卡和诗句填空的形式中间进行考查。
2、“经典诗文”竞赛
每学期一次,班级以15%的比例推荐学生参加。
3、我与“经典诗文”征文比赛
每学期一次,班级以15%的比例推荐学生参加。
4、“阅读之星”评比
每月每班评选一位“阅读之星”,进行表彰。
5、“经典诗文”手抄报评选
每学期以班级为单位,办一期诗文手抄报,版面为8K,各班上交4——6份优秀小报。让学生多读书,多搜集资料,自己设计,将自己了解的诗文方面的知识、故事、名篇佳句等办成漂亮的手抄报,评选出最佳手抄报。
6、“经典诗文”朗诵比赛
每学年一次,配合少先队做好活动。
7、期末星级评定
1)、背诵卡星级:
背诵一首记0.1星级,十首为一星级(一张背诵卡记一星级),进行累加。
2)、读书卡星级:
一张读书卡为一星级,进行累加。
3)、书香学生:
①期末学校将以诗文必背的内容和《读读写写》上的诗文测试题对全体学生进行统测,根据
分数线定星级。此项占总星级的50%
②平时考查占20%
③背诵卡星级占10%
④读书卡星级占10%
⑤竞赛获奖情况占10%
4)、书香班级:
①班级读书氛围浓厚,学生最后统测情况占50%
②平时考查占20%
③经典诵读课开展情况占10%
④阅读指导课开展情况占10%
⑤班级竞赛获奖情况占10%
“活动老,学到老”。这句话谁都清楚,是公认的真理。没错。无论在什么时候,无论在什么地方,无论在什么场合我们都需要学习的。只有学习我们才不会和社会脱节,只有学习我们才能创造更好的世界。但是在我们不断创造新世界时也要回顾旧世界。怎样回顾呢?我认为最好的方法就是读一些经典名著。这样我们不仅能看见我们不了解的东西也可以从当中学到很多有益处的东西。
总的来说经典名著的种类很多,写的内容都大不相同。就拿我国最有名的4本经典名著《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红楼梦》来说吧!仅这4本书就分了四类。《西游记》是神话传达室说类的,《水浒传》是写英雄类的,《三国演义》是属于策略类的,《红楼梦》是写封建贵族家庭类的。
也许我现在谈论这4本书会有人说我太幼稚了,这4本书谁都知道。但是有多少人认认真真的读过呢?我想这样的人应该是寥寥无几的。我相信大多数人都只是草草的读一遍,也许会有人认认真真的读一、二遍做一下评价吧!但是我认为读名著尤其是经典的文章重要的不是读过看过也不是评价一番而是连品味分析以及学习作者的写作或学习文中人物的精神。提起《西游记》大家就会说里面的孙悟空是如何的神通广大,唐僧是如何的慈善连一只蚂蚁都不打死。可是真正品味和分析过这篇经典著作的人就会别有一番感想了。他们会深入到作品中探寻作者的思想理念。有些人还会得到很多的人生启示,甚至改变命运。说了这么多其实我的观点很明确那就是一经典名著一定要细
读、精读领悟好其中的精髓。
另外我要说的是多读经典名著也是丰富情商最好最有效的办法。我们可以通过读名著让我们的情感发酵变的越来越有善心。例如在读到一个富人去欺负穷人抢夺他人财富时这会激发我们善心和同情心。一方面我们会痛恨那个富人。都会对他说一句坏蛋。相反另一方面我们会可怜那个穷人替他不平。在读到一个少年从贫困中一点点的努力走向成功时,我们会被他的坚忍不拔,刻苦努力的精神感动。在读到一位古代英雄路见不平,拔刀相助时,我们便会用赞赏崇拜的眼光看这位侠客。总之无论读到何时我们的情感都在通过这些经典名著在一步步的升华。
也许你会说读书读什么不一样?干嘛非要读一些经典的名著呢?其实这也是我说的最重要的一点。一些书之所以被称为经典,名著都是有道理的是为这些书的价值高,能让我们学的多所以才被传诵。我们一天天长大,经典名著也一直伴随着我们指引着我们。我们从当中学习从当中寻找经验甚至从当中吸取教训。
以前,私塾的老师要求学生将“四书五经”背诵得滚瓜烂熟,咬字要准,断句要对,丝毫马虎不得。因此,许多人从小在记诵上下足了工夫,读过的经典终生难忘。
阅读中国古代经典,除开记诵,好方法至少还有四种:一是陶渊明的不求甚解,二是苏东坡的由此及彼,三是鲁迅的从字缝里读出字来,四是胡适的于不疑处有疑。
不求甚解并非偷懒,而是避免对中国古代经典的某些模糊语意进行过度解析。不受注释的束缚,不认死理,不减少必要的灵活性。《诗经》中的《关雎》,明显是一首情诗。然而,《毛诗序》将它与“后妃之德”连线,唐代学者孔颖达说这首诗是文王用来教化民众的,宋代学者朱熹干脆以武断的方式坐实诗中的“君子”是文王,“淑女”是文王的.妃子太姒,弄得大家都没了想象的余地。难怪古人早就强调“诗无达诂”,以《关雎》这首经典诗歌为例,古今诠释各不相同,哪一个才是标准答案?你若寻求甚解,只会急死,烦死,苦恼死;你若不求甚解,则游刃有余,想象力可高飞,可疾驰,可徐行。
苏东坡参加殿试时,撰写《刑赏忠厚之至论》,其中有一句“皋陶曰‘杀之’三,尧曰‘宥之’三”。连文坛领袖欧阳修都不知道这个典故出自何书。
后来,欧阳修当面询问得意门生,苏东坡的回答却是“何须出处”,令欧阳修闻之一怔。苏东坡告诉恩师欧阳修:“事在《三国志·孔融传》注解中。”欧阳修回家查书,并没有找到那句话的来龙去脉,仍是一头雾水。过了几天,欧阳修再次询问弟子,苏东坡回答:“曹操将袁熙的正妻赐给儿子曹丕。孔融说‘以往,周武王灭商后,也曾将妲己赐给弟弟周公旦为妻’,曹操问道‘哪本书上有这个说法’,孔融说‘以今天发生的事情去推理,我猜想当时的历史应该是这样的吧’。尧帝和皋陶的一问一答,我也猜想应该是这样的。”欧阳修闻言大惊,回头感叹道:“此人可谓善读书,善用书,他日文章必独步天下!,,苏东坡把死书读活了,用的就是由此及彼的推理法。
在《狂人日记》中,鲁迅借狂人之口道出“从字缝里读出字来”,那就是“吃人”。狂人以这种方法翻阅“古久先生的陈年流水簿”,产生不少幻觉,也弄出不少骇人听闻的新解,因此不被社会所容。这似乎说明了狂人的读书方法出了问题,脑袋有了毛病。事实上,这种读法是某些怪才、鬼才的拿手好戏。金圣叹评点“六才子书”,用的就是这种方法。“厚黑教主”李宗吾著《厚黑学》,更是得益于“从字缝里读出字来”。他认为“仁近于厚,义近于黑”,道前人之所未道。你完全可以不赞同李宗吾的观点,但他别具一格的读书方法不可否认。
胡适强调“做人要于疑处不疑,做学问要于不疑处有疑”。做学问的第一步即读书。对某些经典名言质疑,能够试得出思考的刀刃是否锋利。即使是一句顶一万句的圣人哲言,也并非天衣无缝,照样会有经不起推敲的地方。在《论语》中,孔子告诫弟子“毋友不如己者”,钱穆在《论语新解》中将它翻译为“莫和不如己的人交往”。这句话似乎相当在理,却不合逻辑。试想,那些比你更强的人若也采取这个尺度,你就不配做他(她)的朋友。大家真要是都将此奉为交友法则,比自己弱的人不肯交,比自己强的人又攀不上,岂不是打着灯笼也找不着朋友了吗?
【朝读经典感悟22】推荐阅读:
话经典人生感悟_人生感悟10-14
感悟经典作文10-06
感悟伟人经典语录07-15
感悟人生的经典句子:贡献与给予的感悟句子09-13
感悟生活的语录经典06-10
经典感悟生活语录摘录07-13
幽默感悟人生经典语句09-07
经典感悟爱情哲理语录09-13
经典诵读,感悟成长作文10-22
人生感悟经典哲理短语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