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寒时节习俗

2025-02-2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大寒时节习俗(精选10篇)

大寒时节习俗 篇1

1、除尘

除尘又称“除陈”、“打尘”,就是大扫除;“家家刷墙,扫除不祥”,把穷运扫除掉;反之,“腊月不除尘,来年招瘟神。”除尘一般放在腊月二十三、二十四进行,即“祭灶”日,除尘时要忌言语,讲究“闷声发财”。

2、尾牙祭

尾牙源自于拜土地公做“牙”的习俗。所谓二月二为头牙,以后每逢初二和十六都要做“牙”到了农历十二月十六日正好是尾牙。尾牙同二月二一样有春饼(南方叫润饼)吃,这一天买卖人要设宴,白斩鸡为宴席上不可缺的一道菜。据说鸡头朝谁,就表示老板明年要解雇谁。因此现在有些老板一般将鸡头朝向自己,以使员工们能放心地享用佳肴,回家后也能过个安稳年。

3、大寒迎年

大寒节气,时常与岁末时间相重合。因此,这样的节气中,除顺应节气干农活外,还要为过年奔波:赶年集、买年货,写春联,准备各种祭祀供品,扫尘洁物,除旧布新,准备年货,腌制各种腊肠、腊肉,或煎炸烹制鸡鸭鱼肉等各种年肴。同时祭祀祖先及各种神灵,祈求来年风调雨顺。

4、八宝饭

民间有大寒节气吃糯米的说法,因为糯米能够补养人体正气,吃了后会周身发热,起到御寒、养胃、滋补的作用。而糯米制作的.食品,最典型的就是八宝饭。糯米蒸熟,拌以糖、猪油、桂花,倒入装有红枣、薏米、莲子、桂圆肉等果料的器具内,蒸熟后再浇上糖卤汁即成。味道甜美,是节日和待客佳品。

5、糊窗

就是用新纸裱糊窗户,“糊窗户,换吉祥。”为了美观,有的人家会剪一些吉祥图案贴在窗户上,故又称“贴窗花”,一般放在腊月二十五进行。

6、做牙

亦称“做牙祭”,原本是祭祀土地公公的仪式,俗称的美餐一顿为“打牙祭”即由此而来。做牙有“头牙”和“尾牙”的讲究,头牙在农历的二月二,尾牙则在腊月十六,全家坐一起“食尾牙”。现代企业流行的年会即是尾牙祭的遗俗。

7、喝鸡汤

大寒已是农历四九前后,传统的一九一只鸡食俗仍被不少市民家庭所推崇,南京人选择的多为老母鸡,或单炖、或添加参须、枸杞、黑木耳等合炖,寒冬里喝鸡汤真是一种享受。

8、年糕

大寒时节习俗 篇2

文/冯云昭

老年斑在人们50岁以后开始出现,多发于高龄老人。现代研究发现,老年斑不只损害皮肤,还可沉积于心、肝、肾、脑等器官与组织中。可干扰细胞的正常代谢,加速衰老;还能制造多种顽症痼疾。

按摩可以调节体内脏腑、经络、气血、阴阳平衡,达到深层次调理脏腑的目的。脏腑功能健旺,元气充沛,就可以消除老年斑带来的危害。按摩时,按照以下五个步骤的顺序进行。

第一步:直立,全身放松,两脚合拢,手臂自然下垂。呼吸缓慢均匀,两眼平视前方,神态自然,心情舒畅,双手掌心向下,两臂徐徐上升,举至头顶后掌心向上,两手指尖相对。在两手上举的同时,展胸收腹,作深呼吸,吸气时要自然、均匀、深长。呼气时,两臂慢慢落下,放回原处,同时将体内浊气缓缓呼出,反复6次。

第二步:两手下垂,置于双膝内侧合掌;俯身屈膝下蹲,膝盖夹紧双掌。然后两脚跟开始一抬一落,双掌来回摩擦,反复12次。

第三步:直立,两腿并拢,两手掌抬起,分别挡住两眼;稍停,再以手掌根轻揉双眼12次。然后手掌捂着眼睛。眼珠顺时针旋转8次,再睁开、闭合8次。接着,用两手食指、中指、无名指按摩面部12次。

第四步:两脚分开,自然站立。两手掌心捂着面部两颊处,上下按摩18次。然后用食指、拇指捏鼻10次,再按鼻翼两侧迎香穴6次。接着双手捂住嘴,拇指托着腮,食指尖按在鼻翼两侧,大张口吐舌16次,叩齿21次。

第五步:双手搓热。用两手指腹,从前发际向后梳21次。梳发时,指腹稍用力搓头皮。最后,用左手掌在颈后按摩8次,再换右手按摩8次。

大寒时节养生要“转轨”

起居顺应“冬藏”

中医指出,“起居有常,养其神也,不妄劳作,养其精也”。也就是说,在起居方面,仍要顺应“冬藏”的特性,早睡晚起,劳逸结合,养精蓄锐。此外,俗话说:“大寒大寒,防风御寒”,在大寒时节要注意防风防寒。衣着要随着气温的变化随时增减,比如:在出门时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适当添加外套,并戴上口罩、帽子和围巾等。有心脑血管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在“大寒”节气应尽量避免在早晨和傍晚出门,以防昼夜温差较大,引起疾病发作。

进补适当减量

《黄帝内经》将一年的气候大致分为六个阶段,大寒至立春即是其中的一个阶段。这个阶段的养生除了要继续注重滋补肾阴之外,还要兼顾养肝,因为春天是人体肝气生发的季节,进补也应考虑到季节的变换。这个与立春相接应的严寒时节,大自然阴气极盛,阳气沉降至极并准备生发。在这个承前启后的节气里,防风御寒是第一要务,而进补则不宜太过。

温补食物绿色食物“双管齐下”

由于大寒与之后的立春相交接,饮食上也要考虑到季节变换,以吃温性和绿色食物为主。

中医认为,冬季养生在饮食上首选温补类食物,如鸡肉、羊肉、牛肉等,其次可选一些平补类的食物,如莲子、芡实、苡仁、赤豆、大枣、银耳等。还可多吃点黄绿色的蔬菜,如胡萝卜、油菜、菠菜等。同时,也可多吃点具有健脾消滞功效的食物,如山药、山楂、柚子等,还可多喝点小米粥、健脾祛湿粥等进行调理。

运动要适量

俗话说:“冬天动一动,少闹一场病”。在冬季,锻炼、活动对养生有着特殊意义。

大寒节气里的早晨气温过低,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时段,因此,最好等到太阳出来以后再进行户外锻炼。由于户外气温比室内低,人的韧带弹性和关节柔韧性都没有之前的灵活,马上进行大运动量活动,极易造成运动损伤。建议在运动前先要做一些准备活动,比如:慢跑、搓脸、拍打全身肌肉等。

大寒时节祝福语 篇3

2、大寒节气又来到,蜡梅盛开寒霜傲。阵阵余寒虽未了,暖暖阳春把手招。家家枝头喜鹊闹,世间处处人欢笑。街头个个春装俏,人人身边幸福绕。大寒过后春来到,祝愿开心把你抱!

3、寒冷的天气,我无法增加它的炙热;四季的轮替,叹时空不能超越;梳理淡淡的思绪,惟惦记卡在此刻;如果累了,请将脚步放慢些。大寒节气,多保重身体哦!

4、今日大寒,也是二十四节气之尾,提醒您外出注意保暖,保持身体健康,迎接新的一年。

5、大寒大寒冻成一团,抱个火炉不断取暖,一条短信牵挂不断,特别提醒注意防寒,传我心愿健康无边,祝你幸福直到永远。

6、寒风徐徐,吹来的不只是寒冷,还有我的思念;腊梅朵朵,绽放的不只是芬芳,还有我的关怀;短信条条,发来的不只是文字,还有我的祝福:大寒快乐!

7、三九四九冻死狗,大寒防冻绝招有:忙碌之余多打球;叫上朋友喝点酒;加油整个小两口,冷了也好牵牵手,偶尔还能搂一搂,幸福一生到白头!祝大寒快乐!

8、一层冬雨一层寒,温暖短信保平安,出行防滑需谨慎,多添衣物要记牢,早睡早起好习惯,运动锻炼强身体,简短信息提醒您,大寒节气防感冒!祝大寒快乐!

9、不必刻意记起一个人,不必故意思念一个人,不必有意祝福一个人。选一个平常的日子,即使没有阳光;送一句平淡的问候,即使没有味道:大寒快乐。

10、又是一阵冷空气,身体保暖要注意,大衣棉衣不可弃,体育锻炼要坚持;晚上睡觉要按时,忙碌工作要休息;大寒已至祝福你,生活幸福又惬意!

11、大寒节气年年有,不在三九在四九,河水封严冰上走,室外温度冻小手,好友前来送问候,跑车豪宅世界游,升官发财没尽头,祝你大寒乐悠悠!

今日大寒时节朋友圈问候祝福文案 篇4

2、大寒到,问声好,贴心关怀早送到;冬风起,锻炼勤,强身健体为健康;维生素,补充及,营养丰富不可忘;说到醋,是个宝,多吃来把健康保。愿安康!

3、大寒来到需保养:胃部下腹需保暖,慎防脚下寒气凉,冬令进补勿过量,适当吃些肉无妨,早睡晚起避风寒,冷水洗脸增抵抗,外出增添衣和帽,下雪出行防摔伤。大寒来到,祝爸妈保重身体,健健康康过新年。

4、大寒养生忙,诀窍来分享,早睡一小时,冬“藏”不能忘,睡前泡泡脚,血脉畅通棒,牛奶粳米粥,润肺养血方,晨练日出后,大雾莫出行,豁达对万事,心情自然爽,关怀已送上,快乐又安康!

5、寒流入侵气势汹,祝福不断暖融融。此条短信真不同,温暖幸福在其中。字里行间情意浓,驱散冰霜数万重。君若安好我心宽,大寒时节无它念。大寒快乐。

6、呼啸的寒风中夹着我的暖暖叮咛,注意保暖;纷飞的雪花里裹着我的温切关怀,小心出行;寒冷的空气中融着我的炙热心愿,健康平安;大寒到,愿你健康相伴,大寒快乐!

7、大寒已到,天寒地冻;谨防流感,付出行动;别忘添衣,防寒保暖;加厚棉被,做个好梦;发发短信,念念牵挂;祝愿朋友,健康无边,生活幸福,直到永远。

8、寒潮涌动天地间,祝福短信能保暖。万语千言送身边,情意暖暖来防寒。早睡晚起美姿颜,温补锻炼身康健。只愿老友乐无边,大寒时节笑连连。

9、大寒来到雪花飘,山河锦绣银蛇舞。红梅朵朵雪中放,艳阳高照幸福来。真情一片越冰海,祝福声声吉祥在。祝你大寒体康泰,快乐生活永相伴!

10、最寒冷的时候,阳光依然温暖,照耀大地。我把阳光收集,编织成幸福的花篮,送给你。祝你幸福安康,万事如意。大寒节气快乐。

11、寒风吹起,细雨飘落,才发觉大寒已悄然而至;这一刻也许什么都会忘记;唯独不能忘的是向远方的你轻轻说声:“天冷了,注意身体!”

12、圣诞快乐!我的祝福将爬上高高的圣诞树,杠着元旦的旗帜,躲过小大寒追踪,循着腊八粥的香味,直奔兔年春节!祝好运连连。

13、大寒到了,青山隐去了苍翠,但依然巍峨;绿树凋谢了容颜,但依然挺拔;原野失去了生机,但依然广阔;季节带来了严寒,但情意依然温暖。真心祝福你大寒快乐!

14、大寒来了,修生养息。一个睡字,晚上早睡,中午小睡;一个泡字,热水泡脚,热汤泡饭;一个动字,动不大动,全身运动;一个乐字,生活乐观,其乐无穷。

15、大寒养生有门道,分享给你请记牢,早晨傍晚少出门,锻炼最宜日出后,脸部双手冷水浴,增强机体抗寒力,热水泡脚补肾气,加醋加盐病菌祛,温馨关怀送给你,快乐安康从不离!

16、大事小事一天天,春夏秋冬又一年。小雪大雪降瑞雪,大寒小寒心不寒。生活奔忙少相见,身心放松抽抽闲。适当进补多锻炼,防寒保暖多睡眠。冬天快乐!

17、大寒大寒,防风御寒。温暖贴士,送与君知。常吃生姜,不怕风霜。晨起锻炼,日出为伴。热水泡脚,美梦欢笑。靓汤滋补,容颜永驻。愿友大寒快乐。

18、忧也一天,乐也一天,转眼又是大寒天;哭也是一天,笑也是一天,有朋友在的日子就有温暖。天寒地冻,愿你多多锻炼,身康体健!

19、寒风凛冽碎我心,片片雪花寄深情。思念牵挂不忘怀,短信祝福不顿停。温馨问候暖阳光,一生健康像春天。祝你大寒笑开颜,愿做寒梅绽灿烂。大寒好心情!

大寒节气习俗知识介绍 篇5

【大寒的习俗】

一、迎灶神

常用的灶神联上也往往写着“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及“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之类的字句。另外,大年三十的晚上,灶王还要与诸神来人间过年,那天还得有“接灶”、“接神”的仪式。所以俗语有“二十三日去,初一五更来”之说。在岁末卖年画的小摊上,也卖灶王爷的图像,以便在“接灶”仪式中张贴。图像中的灶神是一位眉清目秀的美少年,因此我国北方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说法.以示男女授受不亲。也有的地方对灶王爷与灶王奶奶合祭的,便不存在这一说法了。

二、食腊八粥

小寒之后过15天就是大寒,也是全年二十四节气中的最后一个节气。此时天气虽然寒冷,但因为已近春天,所以不会像大雪到冬至期间那样酷寒。这时节,人们开始忙着除旧饰新,腌制年肴,准备年货,因为中国人最重要的节日——春节就要到了。其间还有一个对于北方人非常重要的日子——腊八,即阴历十二月初八。在这一天,人们用五谷杂粮加上花生、栗子、红枣、莲子等熬成一锅香甜美味的腊八粥,是人们过年中不可或缺的一道主食。

三、大寒迎年

大寒节气,时常与岁末时间相重合。因此,这样的节气中,除顺应节气干农活外,还要为过年奔波——赶年集、买年货,写春联,准备各种祭祀供品,扫尘洁物,除旧布新,准备年货,腌制各种腊肠、腊肉,或煎炸烹制鸡鸭鱼肉等各种年肴。同时祭祀祖先及各种神灵,祈求来年风调雨顺。

旧时大寒时节的街上还常有人们争相购买芝麻秸的影子。因为“芝麻开花节节高”,除夕夜,人们将芝麻秸洒在行走之外的路上,供孩童踩碎,谐音吉祥意“踩岁”,同时以“碎”、“岁”谐音寓意“岁岁平安”,讨得新年好口彩。这也使得大寒驱凶迎祥的节日意味更加浓厚。

四、喝鸡汤

到了寒冬季节,南京人的日常饮食多了炖汤和羹。大寒已是农历四九前后,传统的一九一只鸡食俗仍被不少市民家庭所推崇,南京人选择的多为老母鸡,或单炖、或添加参须、枸杞、黑木耳等合炖,寒冬里喝鸡汤真是一种享受。到了腊月,老南京还喜爱做羹食用,羹肴各地都有,做法也不一样,如北方的羹偏于粘稠厚重,南方的羹偏于清淡精致,而南京的羹则取南北风味之长,既不过于粘稠或清淡,又不过于咸鲜或甜淡。

南京冬日喜欢食羹还有一个原因是取材容易,可繁可简,可贵可贱,肉糜、豆腐、山药、木耳、山芋、榨菜等等,都可以做成一盆热乎乎的羹,配点香菜,撒点白胡椒粉,吃得浑身热乎乎的。

五、尾牙祭

按我国的风俗,特别是在农村,每到二十四节气大寒节气,人们便开始忙着除旧布新,腌制年肴,准备年货。在大寒至立春这段时间,有很多重要的民俗和节庆。如尾牙祭、祭灶和除夕等,有时甚至连我国最大的节庆春节也处于这一节气中。

大寒节气中充满了喜悦与欢乐的气氛,是一个欢快轻松的节气。尾牙源自于拜土地公做“牙”的习俗。所谓二月二为头牙,以后每逢初二和十六都要做“牙”到了农历十二月十六日正好是尾牙。

尾牙同二月二一样有春饼(南方叫润饼)吃,这一天买卖人要设宴,白斩鸡为宴席上不可缺的一道菜。据说鸡头朝谁,就表示老板明年要解雇谁。因此现在有些老板一般将鸡头朝向自己,以使员工们能放心地享用佳肴,回家后也能过个安稳年。

大寒——二十四节气之一

对于二十四节气我想现在的我们应该还是很清楚的吧,现在的我们正在学习我国的传统文化,那么今天我给大家学习一下二十四节气之一的大寒。

大寒是二十四节气中最后一个节气,每年1月20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300°时为“大寒”。大寒,是天气寒冷到极点的意思。《授时通考·天时》引《三礼义宗》:“大寒为中者,上形于小寒,故谓之大……寒气之逆极,故谓大寒。”这时寒潮南下频繁,是我国大部地区一年中的寒冷时期,风大,低温,地面积雪不化,呈现出冰天雪地、天寒地冻的严寒景象。

我国古代将大寒分为三候:“一候鸡乳;二候征鸟厉疾;三候水泽腹坚。”就是说到大寒节气便可以孵小鸡了;而鹰隼之类的征鸟,却正处于捕食能力极强的状态中,盘旋于空中到处寻找食物,以补充身体的能量抵御严寒;在一年的最后五天内,水域中的冰一直冻到水中央,且最结实、最厚。

大寒节气,大气环流比较稳定,环流调整周期大约为20天左右。此种环流调整时,常出现大范围雨雪天气和大风降温。当东经80度以西为长波脊,东亚为沿海大槽,我国受西北风气流控制及不断补充的冷空气影响便会出现持续低温。

同小寒一样,大寒也是表示天气寒冷程度的节气。近代气象观测记录虽然表明,在我国部分地区,大寒不如小寒冷,但是,在某些年份和沿海少数地方,全年最低气温仍然会出现在大寒节气内。所以,应继续做好农作物防寒,特别应注意保护牲畜安全过冬。

对于某些作物来说,在一定生育期内需要有适当的低温。冬性较强的小麦、油菜,通过春化阶段就要求较低的温度,否则不能正常生长发育。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常年较暖,过早播种的小麦、油菜,往往长势太旺,提前拔节、抽薹,抗寒能力大大减弱,容易遭受低温霜冻的危害。可见,因地制宜选择作物品种,适时播栽,并采取有效的促进和控制措施,乃是夺取高产的重要一环。

小寒、大寒是一年中雨水最少的时段。常年大寒节气,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雨量仅较前期略有增加,华南大部分地区为5~10毫米,西北高原山地一般只有1~5毫米。华南冬干,越冬作物的这段时间耗水量较小,农田水分供求矛盾一般并不突出。不过“苦寒勿怨天雨雪,雪来遗到明年麦”。在雨雪稀少的情况下,不同地区按照不同的耕作习惯和条件,适时浇灌,对小春作物生长无疑是大有好处的。

大寒节气的来历与习俗 篇6

人们常说“大寒年年有,不在三九在四九”,言外之意,大寒已非常冷。实际上,大寒仅与小寒相对,它们都是表征天气寒冷程度的节气,有的地区大寒温度并不比小寒温度低,这时寒潮南下频繁,是我国大部分地区一年中的最冷时期,风大,低温,地面积雪不化,呈现出冰天雪地、天寒地冻的严寒景象。

大寒时节,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多为6℃至8℃,比小寒高出近1℃。大寒是一年中雨水最少的时段。常年大寒节气,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雨量仅较前期略有增加。华南大部分地区为5至10毫米,西北高原山地一般只有1至5毫米。

大寒的传说

大寒,是天气寒冷到极点的意思。《授时通考·天时》引《三礼义宗》:“大寒为中者,上形于小寒,故谓之大....。。寒气之逆极,故谓大寒。”这时寒潮南下频繁,是我国大部地区一年中的寒冷时期,风大,低温,地面积雪不化,呈现出冰天雪地、天寒地冻的严寒景象。大寒是中国二十四节气最后一个节气,过了大寒,又迎来新一年的节气轮回。

大寒的习俗有哪些

大寒节气习俗:吃糯米饭

岭南民谚有云:“小寒大寒,无风自寒。”在传统节气中极冷的一天,广东民间形成吃糯米饭的习俗。过去穷人家防寒条件简陋,没有更多营养品食用,从大寒开始吃上一碗糯米饭就算是补身体了。中医认为,糯米性温、味甘,入肺、脾经,有补虚、补血、健脾暖胃作用,是一种温和的滋补品。如今在广东常见这样的情景:大寒来临前,家家户户煮上一锅香喷喷的糯米饭,拌入“腊味”、虾米、干鱿鱼、冬菇等,以迎接传统节气中最冷的一天。大寒吃糯米的习俗,这项习俗虽听来简单,却蕴涵着前人积累的生活经验,因为进入大寒天气分外寒冷,糯米是热量比较高的食物,有很好的御寒作用。糯米饭的做法五花八门,糯米有补中益气的功效,在寒冷的季节吃糯米饭最适宜。

大寒节气习俗:吃“消寒糕”

大寒时节习俗 篇7

2、关注天气勤加衣,锻炼身体留健康,外出不忘带棉帽,回家急钻暖被窝,送上短信来问候,愿你活蹦乱跳身体好,欢欢喜喜心情好,平平安安度大寒。

3、大寒到了,看在你冷得发抖的份上,泼你一盆热水:愿你天天温暖周周精彩月月发财季季舒畅岁岁吉祥时时顺意刻刻平安事事如意浑身湿透!

4、大寒天气寒,送你三温暖:身上衣腹中食心中情。记得添衣御寒,饱食保暖,最重要的是,愿友情带给你最贴心的温暖,消去冬天的严寒。

5、大寒大寒,寒冷的顶点,烦恼的终点,快乐的起点,好运的焦点,成功的热点,平安的关注点,幸福的落脚点,愿你每天开心点,日子过得潇洒点。

6、大寒到了,祝福你:流感病毒不来扰,健康时刻把你抱;寒流霜冻不入侵,温暖洋溢暖身心;忧烦苦闷皆成空,开心快乐过一冬!

7、大寒到了,一条短信,无尽相思,无限祝福,虽然只是一毛钱,却包含十分情意,愿你十分温暖,十分快乐,十分健康,十分幸运,十分有钱,十分幸福!

8、大寒到了,小的给各位大哥大姐大爷大拿大帅哥大美女送去大大大大的祝福,祝大家大红大紫大富大贵大智大勇大吉大利,大寒心情大大的好!

9、大寒已至,新年伊始,教你健身拇指操:拿出手机,编写短信,拇指有节奏运动,可通经脉暖气血,利国利民,有益身心,多发短信至亲朋好友,效果立显。

10、大寒到,送你一把“抗寒”宝剑,击败所有“寒兵”,给你一个“退寒”铁锹,铲除一切“寒瘤”,拿来一顶“阻寒”头盔,隔开阵阵“寒意”,“送你一句“驱寒”咒语:我的关心总在这里!

11、大寒到,要一心一意以“抗寒”为指导,两手准备“防治”结合,三思后行“御寒”为主,四季平安“大寒”是关键,一年之最冷,务必打好这最后的`战役!祝你身体健康,万事如意,大寒快乐!

12、大寒到,“屏蔽”寒冷的彷徨,“隔离”寒风的莽撞,“抚平”寒战的猛闯,“抛弃”寒冬的忧伤,祝福送上,温暖吉祥。祝大寒快乐,心想事成,万事如意!

13、大寒到,送你一碗热汤羹,愿能为你驱走寒冷;送你一双棉手套,愿能给你带来温暖;送你一份浓浓友情,愿能给你带来快乐;送你一份真心祝福,愿能给你带来幸福无限。大寒快乐。

14、大寒节气到,腊梅寒霜傲。余寒虽未了,阳春把手招。枝头喜鹊闹,处处人欢笑。个个春装俏,家家绕。寒冬过后春来早,祝愿开心常拥抱!

15、今天是”大寒”,送你件大衣!请用它裹住温馨的亲情,怀揣浪漫的爱情,兜满幸福的友情,扣紧身体健康,阻隔一切厄运,每天都有暖暖的好心情!

16、手机抖一抖,温暖送到手。踮脚跳一跳,快乐来报到。腰儿扭一扭,好运跟着走。双手拍一拍,幸福花儿开。大寒送你御寒袄,惟愿健康把你抱。

17、我的大寒信息到:拆开第一层,厚厚口罩隔流感,拆开第二层,暖暖手套护小手,拆开第三层,保暖袜子鲜艳艳,拆开第四层别拆了,再拆手机零件掉满地祝你大寒快乐!

18、冷的是天气,暖的是友情,用的是真心,发的是短信,给的是关怀,送的是祝福,大寒天气到了,注意防寒保暖,愿你快乐到永远。

【二十四节气之大寒时节温馨养生祝福语】相关文章:

1.二十四节气养生之大暑养生

2.二十四节气之大暑时节的由来和习俗

3.二十四节气之大暑时节的由来及习俗

4.2016年二十四节气养生谚语之大暑

5.二十四节气之大寒的由来及习俗

6.二十四节气之大寒节气的由来

7.大暑时节养生的祝福语

8.处暑时节的养生祝福语

雨水时节有什么习俗 篇8

在我国有些地区,雨水这一天女婿、女儿要去给岳父岳母送节。送礼的礼品通常是一丈二尺长的红棉带,这称为“接寿”,意思是希望岳父岳母“寿缘” 长,长命百岁。送节的另外一个典型礼品就是“罐罐肉”:用沙锅炖了猪脚和雪山大豆,海带,再用红纸,红绳封了罐口,恭敬地给岳父岳母送去。这是对辛辛苦苦将女儿养育成人的岳父岳母表示感谢和敬意。如果是新婚女婿送节,岳父岳母还要回赠雨伞,让女婿出门奔波,能遮风挡雨,也有祝愿女婿人生旅途顺利平安的意思。

二、撞拜寄

雨水节,在川西民间是一个非常富有想象力和人情味的节气。这天不管下雨不下雨都充满一种雨意蒙蒙的诗情画意:早晨天刚亮,雾蒙蒙的大路边就有一些年轻妇女,手牵了幼小的儿子或女儿,在等待第一个从面前经过的行人。而一旦有人经过,也不管是男是女,是老是少,拦住对方,就把儿子或女儿按捺在地,磕头拜寄,给对方做干儿子或干女儿。这在川西民间称为“撞拜寄”,即事先没有预定的目标,撞着谁就是谁。“撞拜寄”找干爹的目的,则是为了让儿子或女儿顺利,健康的成长。当然“撞拜寄”现在一般只农村还保留着这一习俗,城里人一般或朋友或同学或同事相互“拜寄”子女,只是过年过节的时候大家走到一起聚聚。

三、占稻色

占稻色,就是通过爆炒糯谷米花,来占卜当年稻谷收获的丰歉。“成色”的好坏,就看爆出的糯米花多少,爆出来白花花的糯米越多,则是收成越好;而爆出来的米花越少,则意味着收成不好,米价将贵。

四、送雨水

四川成都东山客家雨水节上,有个民俗是女儿给父母、女婿给岳父母送节。女婿送节的礼品通常是一丈二尺长的红棉带,称为“接寿”,祈求岳父母长命百岁。女儿则是炖了猪脚、鸡汤,用红纸、红绳封了罐口,由女婿给岳父母送去。这是女婿对辛苦将女儿养育成人的岳父母表示感恩。如果是新婚女婿送节,岳父母还要回赠雨伞,女婿出门奔波可以遮风挡雨,祝福女婿人生旅途顺利平安。

五、回娘家

在川西一带,出嫁的女儿这天带上礼物回娘家拜望父母。久不怀孕的妇女,则由母亲为其缝制一条红裤子,贴身穿,据说这样可保尽快怀孕生子。这个习俗现仍在农村流行。

六、拉保保

旧社会,人们迷信命运,为儿女求神问卦,看自己的儿女好不好带,尤独子者更怕夭折,一定要拜个干爹,按小儿的生辰年月日时同、金、木、水、火、土,找算命先生算算命上相合相克的关系,如果命上缺木,拜干爹取名字时就要带木字,才能保险儿子长命百岁。此举一年复一年,久而盛开一方之俗,传承至今更名拉“保保”。

<<<返回目录

雨水节气吃哪些水果

樱桃

樱桃素有“春果第一枝”的美誉,外形很好看,味美多汁,营养丰富,其铁的含量尤为突出,超过柑橘、梨和苹果20倍以上,居水果首位。还有健脾养胃、治疗消化不良等功效。另外樱桃维生素含量高,对保持皮肤水嫩有好处,其中的花青素、花色素有很好的抗氧化作用,抗衰老作用强。樱桃除了一般直接吃之外,还可以用来煮个水果粥,把樱桃和银耳煮到粥里,营养又有颜值,酸酸甜甜,吃起来的确很开胃啊,这粥特别是女孩子常食可使肌肤嫩白光润,容光焕发,吃出美肌来。对于雨水时节吃樱桃来补水是再好不过的了。

香蕉

雨水节气前后会出现不少浑身乏力、嗜睡、精力不集中、肠胃不舒服并伴有头晕、烦躁、焦虑等症状的病人,而多吃香蕉可以缓解腹胀。香蕉富含膳食纤维,可以刺激肠胃的蠕动,帮助排泄。虽然卡路里很高,但香蕉脂肪却很低,而且含有丰富的钾,既饱腹又低脂,有效减少脂肪和多余水分在下身积聚,对健康和美丽都非常有好处。

菠萝

菠萝含有膳食纤维,可以帮助消化,同时含有维生素 B1,可以促进新陈代谢。菠萝的消食作用主要因其含有丰富的菠萝蛋白酶,又称菠萝酵素,有类似木瓜酵素的作用,能分解蛋白质,有效地溶解脂肪,特别是能帮助肉类的蛋白质消化,减少人体对脂肪的吸收。因此,雨水节气饭后吃菠萝更加适合。

木瓜

在雨水的时候我们首先推荐大家去吃的就是木瓜了,我们都知道在木瓜中含有天然的酵素,让它成为了饭后水果最好的选择。这些木瓜酵素不仅可分解蛋白质、糖类,更可分解脂肪,可以帮助我们有效的补充营养,同时还可以通过分解脂肪可以去除赘肉,缩小肥大细胞,促进新陈代谢,及时把多余脂肪排出体外,从而达到减肥的目的。还可以整肠助消化,有治疗肠胃炎、消化不良的问题,可以改善雨水常见的肠胃不适问题。

<<<返回目录

雨水应该要预防哪些疾病

预防倒春寒

预防倒春寒的首要方法就是春捂。具体的春捂原则是注意“下厚上薄”,捂的重点在于背、腹、足底。背部保暖可预防寒气损伤“阳脉之海”——督脉,减少感冒几率;腹部保暖是有助于预防消化不良和寒性腹泻。

预防腮腺炎

腮腺炎,俗称“猪头风”“胖腮”等。它是由腮腺炎病毒感染引起的传染性疾病,可通过接触、飞沫等传染,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是,冬春交替季节,更容易发病。现代医学总结和概括出腮腺炎的主要症状是:以耳垂为中心的耳垂下方肿大,伴有明显疼痛或压痛、张口困难、发烧、食欲下降等。一般潜伏期为2一3周,先是一侧肿大,接着另一侧也出现肿大,并伴有疼痛和热感。

预防春病

雨水节气后,气候寒温不定,这种变化无常的天气,除易导致外感病的发生,还极易引起人们的情绪波动,形成心神不安、烦躁易怒、失眠多梦,进而影响身心健康。所以春季养肝气升发,忌怒,忌郁,有不开心要及时沟通或排解,不要委屈或者抱怨。

谨防呼吸道疾病

阴雨天,呼吸系统疾病高发,主要是由室内外温差大及湿气过重引起。人体最适宜的健康湿度为41—45%,过于潮湿的环境中,呼吸系统的抵抗力都会降低。这个时节不要总是关窗,要注意空气流通,并尽量少到人员密集的地方;作息正常,充足睡眠能增强免疫力;在天气晴好之时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

<<<返回目录

雨水的三候是什么

初候,獭祭鱼。

雨水时节,水獭开始捕鱼了,捕捉到鱼后它们会将捕获的鱼排列在岸边展示,似乎要先祭拜一番后再享用。

二候,候雁北。

五天过后,南方天气暖,大雁开始从南方飞回北方,候鸟是随着天地阴阳之气的变幻而往来,以适应气候。

三候,草木萌动。

再过五天,天地间阴阳交泰,出现生机,草木乘此生机,开始萌动,在“润物细无声”的春雨中,草木将开始抽出嫩芽。从此,大地渐渐开始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返回目录

雨水适合吃的食物

蜂蜜

春寒料峭,是最容易感冒的时节。此时喝些蜂蜜水,既有清肺解毒、增强免疫力的作用,又有补中益气、润肠通便的功效。

红枣

随着天气的转暖,人们户外活动也会增加,对热量的需求就会增大。我们都知道,甜食是热量的主要来源,而红枣不仅可以增加热量,还有养胃健脾的功效。

韭菜

春季由于气候多变,因此,保养阳气就显得特别重要。韭菜、特别是春天的韭菜,营养价值格外丰富,具有健胃提神、强肾护阳的作用。

春笋

在南方,春笋有着“素食第一品”的美誉,从古自今都受到人们的喜爱。比如,上海人喜欢吃“枸杞春笋”,南京人喜欢吃“春笋白拌鸡”,浙江人喜欢吃“南肉春笋”。

樱桃

樱桃营养丰富,特别是铁含量超高,具有补血养颜、益气祛风和健脾开胃的功效。樱桃不宜多吃,否则容易导致上火和损脾胃。不喜欢吃樱桃的话,吃草莓也是一样的。

燕麦

燕麦低糖、高营养、高能,能益脾养心、敛汗燕麦能滑肠通便,促使粪便体积变大、水分增加,配合纤维促进肠胃蠕动,发挥通便排毒的作用。

薏仁

薏仁有利水消肿、健脾去湿、清热排脓等功效薏仁可促进体内血液循环、水分代谢,发挥利尿消肿的效果,有助于改善水肿型肥胖。薏仁水是不错的排毒方法,直接将薏仁用开水煮烂后,适个人口味添加少许的糖,是肌肤美白的天然保养品。

2022年大暑时节有哪些习俗 篇9

大暑喝暑羊

“喝暑羊”即喝羊肉汤,主要流行于山东鲁南地区的大暑习俗。暑天喝暑羊能温补肾阳,补肾益气,是夏天滋补佳品。

大暑送暑船

“送暑船”的活动主要在我国的浙江沿海地区,每年到暑期,当地人就会制造一艘暑船,上面摆放各种祭品,并举行一系列的祭祀祈福活动,然后将暑船送入大海,在还海上点燃。以此庆祝五谷丰登,家人安泰。

大暑饮伏茶

饮伏茶是在中国的大部分地区都有的习俗,但不同地区伏茶的配方略有不同,大多由金银花、夏枯草、甘草的等十几位清热解毒的中药材熬煮成茶水,在大暑天饮暑茶有清凉解渴的功效。

大暑是什么意思

大暑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太阳位于黄经120°。大暑节气正值“三伏天”里的“中伏”前后,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期,气温最高,农作物生长最快。大暑期间,中国民间有饮伏茶,晒伏姜,烧伏香,喝羊肉汤等习俗。

这时正值中伏前后,中国大部分地区为一年最热时期,也是喜热作物生长速度最快的时期。中国劳动人民将大暑分为三候:“一候腐草为萤;二候土润溽暑;三候大雨时行。”

大暑作为农事节气,最早记载大暑的是《逸周书·周月解》。该书中明确指出,“夏三月中气,小满、夏至、大暑”。二十四节气系统至周秦时期应已出现,汉代刘安主持编撰的《淮南子》有二十四节气的完整记载,大暑就在其中。

由于酷热气候,在以大暑为代表的三伏天内,人们以安居静养为主。为了消暑,还发明了种种民俗,在古代尤为昌盛。古有伏日颁冰之仪式,即伏日将头年腊月窖藏的寒冰取出,供人们消暑。

唐宋至明清帝都京师,入夏即有皇家赐冰之举。宋代朝廷从初伏日开始,“每日赐近臣冰,人四匣”。明代还会在立夏日,赐冰给文武大臣。明代文学家钟惺《夏冰》即是对此事的记载。

当时在京城有敲击冰盏、沿街叫卖凉冰的小贩,直到清代仍存,冰盏发出的声音清脆悦耳,史料记载其“清冷可听,亦太平之音响也”。至晚清,北京仍有赐冰之举。从暑伏日到立秋,各衙门例有赐冰,按照官员等级不同发放“冰票”,人们凭借冰票自行领取。

沿湖赏荷花,亦是古人消暑的佳趣。盛夏六月荷花盛开,无论北京、杭州、南京,人们在傍晚时分,出门欣赏新开的荷花。

相较而言,萧放认为北京什刹海“荷花最盛”,旧时每至六月,士女云集。而杭州西湖自唐代以后开始种植青莲,文人雅士暑日则泛舟其上;而南京的莫愁湖、玄武湖是盛夏赏荷的胜地。

暑月游船也是当时民俗之一。旧时南京人在大暑时节,乘船夜游秦淮,“呼茗清谈”,赏月观景,风光无限。

大暑节气的特点

在大暑时节的时候,最简单的一个特点就是日照最多,大暑节气正值“三伏”,是我国一年中日照最多、气温最高的时期,全国大部分地区干旱少雨,许多地区的气温达35度以上,俗称的“三大火炉”也最旺。

大寒时节习俗 篇10

关于立夏的习俗

一 、斗蛋

谚语有云:“立夏胸挂蛋,孩子不疰夏”,意指随着气温上升,炎夏步步逼近,小孩子特别容易产生身体疲劳四肢无力、食欲减退逐渐消瘦的现象,这便是“疰夏”症状,据称只要在立夏那天吃蛋,就可预防此病。当然,这样的说法出自谁口无人知晓,但历经世代相传,斗蛋最终成为立夏的习俗,而且,“吃蛋拄心”,这也正与中医理论上的“立夏养心”不谋而合。

其实,除了斗蛋,与立夏相关的习俗还有很多,民间还有畏忌夏季炎热而称体重的习俗,据说这一天称了体重之后,就不怕夏季炎热、不会消瘦,否则就有病灾缠身;而说到尝新,有些地方甚至保留着要尝够“九荤十三素”的排场,颇为壮观;在我国江西一带则有立夏饮茶的习俗,说是不饮立夏茶,会一夏苦难熬;苏浙一带有立夏吃花饭的习俗,也有叫“吃补食”的。但无论哪一种习俗,至今仍深深地印在人们的心底。

二 、尝新

尝新是指立夏时品尝时令鲜物,如青梅、樱桃、鲜蚕豆、鲥鱼等。每到这个时候,就成了人们打牙祭的时候,颇受孩子们的喜爱。

三 、称人

立夏日,民间有称体重的习俗。在家里中堂上或者天井里,挂一大秤,家中男女老小都可称,但主要是称小孩的体重。古诗云:“立夏称人轻重数,秤悬梁上笑喧闺。”司秤人一面打秤花,一面讲着吉利话。称老人时说“秤花八十七,活到九十一。”称姑娘时说“一百零五斤,员外人家找上门。勿肯勿肯偏勿肯,状元公子有缘分。”称小孩时则说“秤花一打二十三,小官人长大会出山。七品县官勿犯难,三公九卿也好攀。”打秤花只能里打出(即从小数打到大数),不能外打里。

四 、吃乌饭

立夏这天,能和豌豆糯米饭平分秋色比拼的,非“乌米饭”莫属。 乌米饭据说最早在唐代就有了,当时江苏宜兴、溧阳、金坛和皖南一带每到农历四月初八,就用乌树叶煮乌米饭。后来,大概因为四月初八和立夏节气很近,慢慢就把吃乌米饭并到了立夏的习俗里。

现在,浙江、江苏、湖北、湖南、江西、安徽等地,都还保留着立夏吃乌米饭的习俗。 老一辈的人还有一种说法,立夏日吃了乌米饭,整个夏天都不会被蚊子咬。

关于立夏的谚语

立夏芝麻小满谷。

立夏的玉米谷雨的谷。

立夏种绿豆。

地头岩头坝窝头,春种芝麻秋打油。

季节到立夏,先种黍子后种麻。

立夏前后种络麻。

立夏种麻,七股八杈。

立夏前后,种瓜点豆。

立夏种姜,夏至收“娘”。

立夏栽稻子,小满种芝麻。

四月插秧(早稻)谷满仓,五月插秧一场光。

先栽浅,后栽深,春秧就插三五根。

早秧七八九,晚秧四五六。

立夏麦龇牙,一月就要拔。

一穗两穗,一月入囤。

麦秀风摇,稻秀雨浇。

风扬花,饱塌塌;雨扬花,秕瞎瞎。

关于立夏的气候

上一篇:给弟弟妹妹送礼物教案下一篇:微生物学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