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表演游戏阶段小结

2024-11-2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小班表演游戏阶段小结(精选10篇)

小班表演游戏阶段小结 篇1

4.角色的对话易于用动作来表演在《小兔乖乖》中,兔妈妈对小白兔的交待,大灰狼和小兔的对话,都生动有趣,容易用动作表演出来。

三、具体实施:

1.教师根据幼儿平时喜爱听的、又适合表演的故事,来吸引幼儿参加表演游戏,游戏区交投放一些吸引幼儿头饰、服饰、布景及道具;鼓励他们大胆表演。

2.教师有目的地引导幼儿自然、生动地表演:幼儿在表演游戏中,往往以参加表演为满足,不以有无观众为表演条件。教师应当利用这种游戏,吸引更多的幼儿参加游戏,使他们自然地、出自心愿地表演,以使自己受到锻炼。但教师要注意和幼儿一起商量分配角色。游戏的主角需要有一定语言表达能力、表演能力以及组织能力,开始教师可以用语言进行引导、组织,然后过渡到让能力强的幼儿担任,以后应轮流担任主角。也可以有意让某个幼儿担任某一角色,以使他得到锻炼。但都要以商量、建议的口吻提出,不要违背幼儿的意愿。小班幼儿缺乏主见,教师可采用指定角色的办法,但也应该尊重他们的自愿选择。对个别幼儿经常占主角的行为,教师要动员他们更换角色。

3.教师要始终关心和支持幼儿的游戏:教师应对表演游戏有极大的兴趣,启发和鼓励幼儿开展游戏。小班幼儿不会做表演游戏,需要教师先做示范表演,然后教会几个幼儿表演,再教会其他的幼儿。当幼儿学会一二个表演游戏后,可以让幼儿自己表演其它的一些故事。教师对游戏过程予以指导和帮助。必要时,教师以游戏者的身份提醒他们,并帮助他们及时解决困难。游戏结束后,提醒或帮助幼儿收拾道具,整理场所。

小班表演游戏阶段计划篇三

实施时间:200XX.3.2 3.28

游戏目的:

1、能积极参与表演游戏活动,认真扮演角色,在游戏中加深对文学作品的理解,激发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2、学习角色表演,初步能正确处理周围事物的正确态度和良好的品质,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周别准备游戏指导

第二周

1、物质准备:青蛙、小蝌蚪、鸭、鱼、乌龟的头饰。

2、知识准备:幼儿熟悉并掌握故事《小蝌蚪找妈妈》。

活动主题:《小蝌蚪找妈妈》第一次指导:

1、以各种头饰引入。

2、引导幼儿复述故事中的对话。

3、提出游戏要求。

(1)自己商量解决游戏中的问题。

(2)会寻找替代物品。

4、幼儿按意愿选择角色表演,教师巡回指导。教师重点指导幼儿记住各个角色的对话,并根据角色进行表演。

5、幼儿收拾、整理游戏材料。

6、请个别组表演得好的幼儿示范表演。

7、引导幼儿进行评价。

周别准备游戏指导

第三周第四周第二次指导:

1、请个别幼儿表演引入。

2、请幼儿按意愿协商主题、角色。

3、提出游戏要求:自己解决游戏中出现的问题。

4、幼儿游戏,教师巡回指导。教师重点指导幼儿用不同语调表现角色的不同特征。

5、讲评:组织幼儿评选出在游戏中懂得友好协商的幼儿。

第三次指导:

1、以谈话形式引入。

2、幼儿按意愿选择角色及同伴。

3、提出游戏要求。

4、幼儿表演,教师巡回指导。教师重点指导幼儿在游戏中要互帮互让,提醒幼儿注意脸部表情和动作变化。

5、讲评:让幼儿说出表演得好的情节。

周别准备游戏指导

第五周第六周增添《小蝌蚪找妈妈》的木偶若干。

第四次指导:

1、以个别能力强的幼儿用木偶表演引入。

2、幼儿协商游戏主题、角色及场景的布置。

3、提出游戏要求注意语调、表情、动作的不同,并能有所创新。

4、幼儿游戏,教师指导教师重点指导幼儿注意语调、表情、动作的不同。

5、讲评:让幼儿评选出游戏中有创造性的情节。

第五次指导:

1、直接引入

2、教师引导幼儿回忆表演过的角色。

3、幼儿协商扮演的角色。

4、提出游戏要求

5、幼儿游戏,教师指导教师重点指导幼儿大胆表演,突出角色的特点。

6、评议:表扬大胆表演的幼儿,给予奖励。

阶段小结:

小班表演游戏阶段小结 篇2

关键词:小班,幼儿,表演,游戏

表演游戏是一种创造性游戏, 是幼儿按照童话、故事、儿歌、歌曲等文艺作品中的角色、情节和语言, 通过感知、理解、想象, 用语言、表情、动作进行创造性表演的一种游戏。孩子们喜欢表演游戏, 它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 并努力去营造一种氛围, 与同伴交往并愉快的游戏。然而在组织小班表演游戏的过程中, 我却发现表演游戏的开展和想象中的并不一致。小班的孩子刚刚离开家庭走向集体, 一切都是陌生的, 他们的游戏只是个人的自言自语, 让他们去表演也是自顾自地喃喃自语, 而不会合作、大方愉快地进行游戏。表演游戏的“表演性”要求孩子以自身为媒介, 运用语气、语调、表情、动作姿势等手段来再现特定的情节, 这种再现的过程本身对孩子来说是多种能力的学习和锻炼的过程, 也是孩子获得各种有益的学习经验的过程。小班孩子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肢体语言的表现及对角色、情节的理解等等, 都需要老师的适当介入, 在介入的过程中提高孩子的表演能力, 从而使孩子愉快地进行表演游戏。

那么, 我们应该如何把小班的孩子们吸引到表演游戏的舞台中呢?

一、引导孩子“畅所欲言”, 鼓励孩子大方地说

表演游戏是一种来源于生活, 反应生活又高于生活的艺术性活动, 如何让孩子在这一艺术舞台上展现自我呢?小班孩子刚入园的时候亲子分离的焦虑使得他们不爱动口, 有的孩子是不大会说话, 所以, 在小班开展表演游戏的最大困惑是孩子不开口。为了让孩子会讲、敢讲, 我在生活经验讲述表演上下功夫, 让孩子们表演“我上幼儿园”, “我的家”等生活中孩子所面临的事情, 让孩子自己做妈妈, 自己做孩子, 来模仿生活中最常见的一些事情, 开始孩子只会说几个字、一句话, 老师要及时捕捉孩子表演说话的灵感, 对孩子的说话表演表现出极大的关注与热情, 及时地鼓励与表扬, 激发孩子们说的意愿。在活动中为了激发孩子对作品的理解, 我们利用现代化教育手段, 进行下载图片, 制作可爱形象的flash动画引起孩子模仿的兴趣, 让孩子随着画面去做动作, 去讲故事。孙悟空、天线宝宝、花园宝宝的角色激发了孩子们扮演的欲望, 在这些角色的驱使下, 孩子们声音宏亮、讲话的语气生动、表情也丰富了。这为开展表演游戏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创设“童话世界”, 激发幼儿表演兴趣

孩子们对于故事内容熟悉之后如何去进行表演游戏呢?对于小班的孩子来说, 他们还不能够大胆的进行表演, 老师如何去激发孩子的兴趣呢?首先, 惟妙惟肖的讲述故事, 将孩子们融入到故事的氛围当中, 同时请幼儿来帮忙, 如:故事《拔萝卜》中, 说到“谁来帮我拔萝卜?”时, 孩子们会情不自禁的说:“我、我。”我们要及时抓住孩子的积极性, 在讲述故事的过程中就让幼儿扮演角色进行简单的表演, 让他们学习故事中角色的正确对话, 为以后的正式表演游戏做铺垫。孩子们对于老师讲述故事的过程中参与的简单表演会觉得意犹未尽, 在我们有计划的将表演游戏推出后, 孩子们的表演欲望得到了满足, 在兴趣的驱使下, 整个表演游戏的过程中孩子们都很投入。其次, 与孩子们一起创设表演游戏环境。表演游戏中的场景布置、角色造型、服饰和道具非常重要。它们不仅能激起孩子的参与的兴趣, 还能直接影响孩子表演的效果。所以在引导小班的孩子们进行表演时, 我们可以适时地引导孩子想象故事里角色的造型和故事的场景。如:在表演故事《小兔乖乖》活动前, 老师和孩子们一起商量给故事里的角色最突出的特征做怎样的装饰, 然后孩子按角色挑选相应的头饰, 老师在孩子选择的服饰进行简单的装饰和点缀, 为兔妈妈腰上围上一条围裙, 在大灰狼的屁股上安一条毛茸茸的大尾巴, 和孩子们一起用大型积木拼搭一座小兔的家。虽然造型、服饰和场景都很简单, 但是孩子们在自己劳动成果中表演起来兴致更高。

三、放手让孩子自由结伴, 快乐游戏

在指导游戏时, 教师所提的规则和要求不要太多, 以免让孩子在游戏前就觉得有很多压力, 背着包袱进行游戏孩子肯定会放不开的。我们还可以让孩子自己找朋友分配好角色, 学会轮流表演。但这要求对于小班的孩子近乎苛刻, 孩子们不会轮流, 找朋友也是一个、两个。那么这时候就需要老师在旁边适当的引导, 帮孩子分组, 教师起的作用是提醒, 不是包办, 例如:孩子们《拔萝卜》的游戏中还缺少一个萝卜的角色, 老师可以提醒:“你们还需要一个演萝卜的小朋友吗?”孩子们听了肯定会发现自己的游戏伙伴还不够, 此时老师推荐的小伙伴他们都会很乐意接受, 很开心他的加入使得他们的游戏能顺利开展, 如果老师看到他们缺少了一个扮演萝卜的角色, 直接带一个小朋友过去说:XX小朋友和你们一起表演, 他扮演萝卜。孩子们面对老师硬性强加给的小伙伴, 接受起来就没有那么乐意了。老师适当的介入能让孩子们的表演游戏更顺利的进行下去。小班的孩子好奇、爱动、喜欢模仿, 他们对表演动作比对表演的对话更感兴趣, 所以在表演中老师尽量充当一名欣赏者, 让孩子尽情尽兴的表演, 让他们自己去想象, 去合作。当看到孩子们的表演太简单粗糙时, 老师可以通过自己的扮演来引导孩子, 让他们发现老师是如何表演更像。在孩子能顺利的进行表演时, 老师可以扮演好观察者, 在孩子游戏的过程中观察他们游戏的亮点, 利用相机等记录孩子游戏的一些片段, 为讲评环节做准备。

四、师幼一起讲评, 分享成功的喜悦

在讲评活动中应该鼓励幼儿大胆的起来讲述自己游戏的情况, 幼儿的表达能力还不是很好, 所以, 此时之前拍摄的片段能更好的引导孩子讲述。他们看到自己的进步, 互相分享成功的乐趣。觉得自己真的像个小演员。活动中的不足之处也要让孩子知道, 可以利用镜头的特写让孩子发现问题的存在, 在情景的再现中孩子对于不足之处的印象更深刻。

表演游戏小班教案 篇3

1、让幼儿积极参与表演。更好地表现作品的人物性格。

2、同伴间轮流扮演角色。

活动重点:积极参与表演及各角色。表现人物的特点,

活动难点:运用不同语气,动作特征。

活动准备:头饰、布置场地材料。

活动过程:

1、回忆上节课表演时好的地方和不足之处。复习人物的性格,并个别进行表演。还要根据作品主题思想和情节内容进行大胆想象,创造性地进行表演。

2、幼儿游戏,提出要求:能形象生动地扮演角色,注意语气和动作在互换 角色后注意动作的表现。

3、幼儿游戏,师巡回指导。

4、游戏结束,教师与幼儿共同评价游戏情况。

小班表演游戏也精彩 篇4

北京第一幼儿园附属实验园 冯惠燕 孙维 于杨

小班幼儿思维具体形象,喜欢模仿别人,喜欢学说故事中的对话,相比大孩子,他们似乎更易沉浸到童话的世界里去快乐游戏。但如果请他们把故事演出来就会面临很多挑战,如不能与同伴配合、注意力易分散、角色意识弱等等。那么,小班幼儿能独立扮演角色将自己熟悉的故事演出来吗?带着这些疑虑,我们以《小兔乖乖》为载体,尝试小班故事表演游戏的研究。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和指导,我们惊喜地发现,小班幼儿也能主动参与到表演游戏中,不仅可以将喜爱的故事与伙伴配合演出来,还能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运用语言创造性地改编故事。

一、创设宽松氛围,支持幼儿快乐参与表演活动

小班幼儿到表演区来游戏,除了学说他们感兴趣的对白以外,更喜欢在后台装扮自己,在漂亮的小舞台上唱唱说说,在生动形象的场景里演演玩玩。

提供适宜的表演空间,支持幼儿大胆参与。以前小班是没有独立的表演区域的,这个学期,我们为幼儿提供了适宜表演的舞台背景。在表演空间的设计上、设计了舞台、化妆间、观众席,孩子们可以在化妆间里自由装扮自己想扮演的角色。与此同时,我们还根据孩子们喜欢的《小兔乖乖》剧目做了形象的蘑菇房子----红红的蘑菇房顶、漂亮的窗户、能打开的大门,这都大大激发了孩子们的表演热情。虽然小班幼儿年龄偏小,但我们也让他们参与到表演区的设计与制作,我们一起用折纸的方法制作了小花、小草、粘贴在舞台背景上。生动的道具、宽松自由的表演空间都为幼儿在这块小天地里尽情发挥、自由想象创造了条件。

运用丰富形象的道具,支持幼儿有角色意识。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他们角色意识不强,经常演一会儿注意力就发生了转移、有时甚至忘记自己扮演的角色是什么,应该说什么做什么。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在表演区中,针对不同的角色,提供了形象,夸张的道具,而不再仅仅是简单的头饰。如,为了突出《小兔乖乖》中不同兔子的典型特征,我们为幼儿准备了不同的材料。为红眼睛的小兔子准备了缝着红扣子做眼睛的小兔帽、红色眼镜等;为短尾巴的小兔子准备了毛茸茸小尾巴、纱巾等,为长耳朵的小兔子准备了长长的耳朵发卡、蝴蝶结等;还为男孩扮演的小兔子准备了领结、领带等,富有个性的道具支持着孩子们自由选择,自主表演。通过自己装扮,孩子们能很快记住自己的角色,大胆投入到表演活动中。

二、采取多种策略,支持幼儿自然开口表达

以往在表演游戏中,教师更关注幼儿的表演,力求达到“即演即像”的效果,多采取“当场示范”“逐句教授”等策略,容易忽略幼儿游戏性、愉悦性。幼儿遇到困难都会向教师求助,“老师,我不会演”......通过对《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学习,我们尝试转变观念,力图为小班幼儿创设更加宽松、自由的表演氛围,观察幼儿的困难和需要,采适宜策略支持他们积累语言经验,大胆表达。

旁白支持法。小班幼儿能力有限,他们能记住自己所扮演的角色和台词,但却不会配合。所以经常出现这样的情况,孩子们分清角色后站着不知道怎么演,不知道谁先说谁后说,演不下去......这个时候,老师就要起穿针引线的作用,以旁白支持法参与到游戏中。例如,“兔妈妈有三个孩子,有一只叫长耳朵(扮演长耳朵的小兔子跳过来和大家打招呼),有一只叫红眼睛(扮演红眼睛的小兔子跳到前面打招呼),还有一只叫短尾巴(短尾巴的小兔子来打招呼)。”教师以旁白的游戏口吻,把整个故事中的角色串烧起来,让能力有限的小班幼儿也能完整表演一个剧目。教师的旁白参与,特别适合小班初期幼儿的发展水平,在教师的带动下,表演游戏变得简单、有趣,给予了幼儿充分的学说语言的机会。

角色扮演法。教师的陪伴和用心观察是采取适宜策略的前提。在《小兔乖乖》游戏了一段时间后,孩子们失去了兴趣。他们一会儿学兔子跳来跳去,一会儿聚在一起唱《小兔乖乖》的歌曲,没有其他的故事情节,玩着玩着就不玩了。扮演兔妈妈的荣泽佳说:“孩子们,妈妈去拔萝卜了。”小兔子们看着“妈妈”出门没有任何反应。“妈妈”回来了,边敲门边唱《小兔乖乖》的歌曲。小兔子们接唱后又玩了别的游戏。面对幼儿游戏中的瓶颈,老师以“角色扮演”的方式参与到幼儿的游戏中去。老师扮演了兔妈妈鼓励角色之间的对话,从而丰富故事中的对白语言,增强幼儿的角色意识。老师说:“孩子们,妈妈去拔萝卜,你们要把门关好。”孩子用眼睛看着老师。老师接着说:“妈妈要走了孩子们,给你们采香香的萝卜去了。孩子们立马接道:“妈妈再见,妈妈路上小心。”“妈妈小心树林里有大灰狼。”“妈妈,您辛苦了。”妈妈,我要吃大大的萝卜。”幼儿将自己在日常生活中与妈妈的对话自然迁移到故事中去,丰富了故事中语言的对白。

观众互动法。小班幼儿在表演过程中,也会有很多闪光点出现。如在一次故事表演中,由于人数增多,出现了两个小朋友没有角色而发生争吵的现象,一个小朋友说:“这里有小鸟的头饰。”只见他从材料中找到了两个小鸟的头饰,说:“要不当小鸟吧?”其中一个小朋友戴上了小鸟的头饰,说:“当当当、我是你们的好朋友,小兔子开开门吧。”教师以“观众互动法”参与到游戏中,表达了对小鸟的喜欢,小兔子一听,马上给小鸟开了门,说:小鸟请进。”角色的增加丰富了孩子们的对话,孩子们也更加开心地游戏了下去。

三、情感鼓励法,帮助幼儿灵活运用语言

小班幼儿对于教师有着强烈的依赖和喜欢,教师宽松、悦纳的态度能够支持孩子们在游戏中运用语言交往、碰撞,不断体验变化的乐趣,提高语言运用的能力。相信小班孩子,给他们想象表现的空间。小班幼儿年龄小,从众心理强,我们如何支持孩子们运用已知经验和语言演出属于自己的故事呢?例如,“兔妈妈”荣泽佳今天又要去采“萝卜”,她找来了许多自制萝卜放在篮子里,回到家一一分给她的孩子们。荣泽佳说:“孩子们,我们吃萝卜了!你们想吃什么口味的呢?”陈天爱:“我想吃甜萝卜。”荣泽佳说:“好,咱们放点糖,放点油,”一边做着一边说:“切萝卜切萝卜切切切,炒萝卜炒萝卜炒炒炒,放点糖,沙沙沙......哇!萝卜做好了,吃萝卜喽!”小班幼儿由于年龄的特点,喜欢把现实生活和游戏混淆在一起,习惯将日常生活中的经验当游戏来玩,所以出现了在表演游戏中反复采萝卜、吃萝卜的情景,创造性的节奏游戏也充分展示了幼儿自主游戏的状态。教师在评价环节请他们为小朋友表演,接下来的几天里,其他幼儿还创编出“涮萝卜”“熬制萝卜蘑菇汤”等新的萝卜菜进行表演游戏。教师的肯定激发了幼儿进一步变着花样玩的愿望,为幼儿灵活运用语言提供了机会。

捕捉孩子们表演的闪光点,鼓励幼儿大胆创造。在幼儿的表演游戏中,教师应该做一个发现者,有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随时捕捉孩子们创作的灵感,并把它发光、发热。如在表演《小兔乖乖》后,大家开始表演新的故事《三只小猪》。演大灰狼的小朋友,他没有用《三只小猪》故事中大灰狼的语言,而是把《小兔乖乖》故事中的语言用到了《三只小猪》的表演之中:“我的名字叫大灰狼,我肚子饿得咕咕叫,我已经三天没吃东西了。”咦?这不是小猪的家吗?当当当,快开门。”在游戏后,老师及时给予鼓励,让孩子们学会迁移已有经验,进行再创造表演。在后面的表演中,大灰狼敲着门对小猪说:“快开门,快开门。”小猪说:“不开不开我不开。”大灰狼继续说:“不开也得开。”小猪们说:“就不给你开。”这些台词都是孩子们在充分投人游戏中,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自己创编出来的。游戏中的对白表达激励着小班孩子们有创新的表演,给大家带来惊喜。

小班表演游戏教案《拔萝卜》 篇5

1、通过游戏,进一步熟悉故事的情节。

2、学习、掌握故事角色的对话及角色表演动作。

3、学习在游戏中关心同伴,感受与同伴合作的快乐。

二、活动准备:

1、老公公、老婆婆、小姑娘、小狗、小猫、老鼠的头饰,一个大萝卜,简单布置一个场景。

2、故事录音磁带《拔萝卜》及故事图片。

3、熟悉故事情节及角色对话等。

三、活动指导:

1、欣赏故事《拔萝卜》,进一步熟悉故事内容。

2、幼儿学习故事中的各种角色的对话,并在老师的带领下学习简单的表演动作。

3、请几个幼儿和老师一起表演故事“拔萝卜”,要求其他幼儿要认真观看。

4、小结讲评游戏情况。

四、观察与反思:

幼儿园小班表演游戏—绿叶船 篇6

一、游戏由来

小班的幼儿园对于朋友之间互帮互助,还不是很有概念,常常会出现一个跌倒另一个默默看着,很少出现主动扶起小朋友等良好现象。通过这点的发现,我决定用《绿叶船》的游戏来帮助孩子们,从小培养他们互帮互助的精神,让他们体验互帮互助的乐趣。

二、游戏目标

1.喜欢听故事,能理解故事的中心思想,主要情节和角色特征。

2.乐于用动作、表情、语言等表现角色,大胆地选择并扮演自己喜欢的角色,在合作游戏中体验表演的乐趣。

3.在游戏中学习倾听别人谈话,学习大胆,清楚地用普通话表达思想。4.学习模仿简单的情景创设,商讨并自觉遵守简单的游戏规则。5.能根据作品的内容,对某些情节进行想象加工,并大胆地表现出来。

三、游戏准备

布偶小鸡、小狗、小羊、绿叶、小动物的木偶,皱纹纸、积塑,提供小篮子、骨头、小河、小篮子、小动物的家及卫生用品、玩具积塑。

第一次指导

日期:2018年3月1日 星期四 下午

(一)游戏目标

1.能够初步掌握的对话。2.依据故事情节与同伴合作表演。3.体验游戏的快乐。

(二)游戏准备:“绿叶”、“小鸡”、“小狗”、“小羊”的挂饰和头饰人手一份。

情景准备:布置河边的场景。

(三)指导要点 1.谈话导入

师:小朋友们,你们还记得小鸡、小狗、小羊每个小动物都要去做一件事情,可是它们遇到困难了,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2.教师与幼儿一同回忆故事 3.重点学说角色的对话

教师带领幼儿以小组为单位练习对话。3.教师提问:

(1)它们到了小河边发生了什么事情?(2)这时候谁出现了帮助它们过河?(3)三个小动物都要去办什么事情呢? 4.教师与幼儿一起示范表演

师:现在请小朋友们来当小观众,看一场精彩的表演吧!5.提出要求

(1)表演过程中要按照故事情节进行。(2)表演结束后要收玩具。6.集体进行表演

在表演过程中,重点观察引导幼儿,当幼儿遇到困难时,要及时介入给与帮助的引导。观察与推进:

由于幼儿是第一次表演,在表演过程中,对话基本能够掌握,角色能够按照故事情节依次出场,但是在角色的把握上不够深入,不能够很好的运用动作和表情表现几个小动物的内心情感。布置场地时大部分幼儿能够根据教师的指导进行合理的分工,个别幼儿还存在游离的现象,在场地中间漫无目的的走动。当教师适时的介入时,幼儿能够及时的调整。在下次活动中要加强幼儿的动作与语言的配合,根据故事情节完整的表演。

第二次指导

日期:2018年3月8日 星期四 下午

(一)游戏目标

1.熟练地掌握出场顺序,按照故事情节动作夸张地进行表演。2.能够按照正确方法收放玩具。

(二)游戏准备:增加小动物的衣服,增加松紧带来代替小船。

(三)指导要点 1.提出课题,激发兴趣。2.对上次表演进行回忆

根据表演的情况,进一步提出表演的要求:能积极地参与表演;游戏前要商量角色,不争抢头饰;声音响亮地进行对话;大胆形象地模仿动作;能进行角色轮换。3.提出表演要求

表演前先布置场地,一起协商进行分配角色,进行表演。教师重点引导幼儿学会商量角色,并鼓励幼儿大胆地进行表演。4.幼儿的表演情况进行评价.重点围绕幼儿表演情况进行点评,从语言、动作已经是否按照故事情节进行表演。观察与推进:

本次游戏过程中,由于道具更加丰富,使幼儿表演的兴趣更加浓厚,提供给孩子们的道具比较丰富,能够人手一份,就减少了孩子们争抢的现象,能够比较有秩序地表演。幼儿表演的连贯性在本次游戏中也有很大的改进,小朋友们会按顺序轮流出场。但是出场后的位置就不能很好地掌握,随意性比较大,下次游戏我们将增加角色,增加情节,让小狗、小鸡、小羊过河后有事情可做。

第三次指导

日期:2018年3月15日 星期四 下午

(一)游戏目标

1.进一步巩固小狗、小鸡、小羊的动作。2.掌握新增加的人物的对话和情节的发展。

(二)游戏准备:增加小猫头饰,以及小狗、小鸡、小猫的辅助材料。

(三)指导要点 1.出示小猫头饰

教师为幼儿讲述新增加的小猫的故事情节,边讲述边做动作。

2.教师示范表演

请一组幼儿进行示范表演,教师扮演小猫,在表演过程中,扮演小猫、小狗、小羊的幼儿过河后,运用一些辅助材料继续进行表演。3.提出表演要求

根据表演的情况,进一步提出表演的要求:能积极地参与表演;游戏前要商量角色,不争抢头饰;声音响亮地进行对话;大胆形象地模仿动作;能进行角色轮换。4.分组进行布置场地

表演前先布置场地,一起协商进行分配角色,进行表演。教师重点引导幼儿学会商量角色,并鼓励幼儿大胆地进行表演。5.幼儿进行表演 观察与推进:

本次游戏从整体上看,还是能够达到目标的,孩子们在表演时能够按照正确的出场顺序进行表演,动作、语言上都了明显的进步。还学会了合理的分工,当子豪小朋友扮演了几次绿叶之后,其他小朋友就说:“要轮换着扮演”。但是也存在很多的缺点,扮演小动物的小朋友们下船后,仍然有游离的现象,不知道该做写什么,对于教师提供的辅助材料也不感兴趣,这是一个必须要得到解决的问题,在今后的游戏中要巧妙地运用方法来吸引幼儿的兴趣。

第四次指导

日期:2018年3月22日 星期四 下午

(一)游戏目标

1.能够按照故事情节完整地进行表演。2.根据故事情节进行简单地创编。

(二)游戏准备:增加小鱼、小草、骨头等辅助材料。

(三)指导要点 1.提出上次表演的不足

师:小朋友们,又到了我们表演游戏的时间了,今天我们要继续表演《绿叶船》,但是表演之前老师要说一说上次表演的不足。

(1)扮演小鸡、小猫、小狗、小羊的幼儿动作要夸张,下船后都无事可做,要各自去找想要找到的东西。

(2)扮演绿叶的两个小朋友要拉住松紧带,避免在表演过程中游戏被打断。2.提出表演要求

根据表演的情况,进一步提出表演的要求:能积极地参与表演;游戏前要商量角色,声音响亮地进行对话;大胆形象地模仿动作;能进行角色轮换,按照故事情节的发展进行表演。3.分组进行布置场地

表演前先布置场地,一起协商进行分配角色,进行表演。4.幼儿分配角色进行表演 5.教师评价.重点围绕整体的流畅性进行点评。观察与推进:

小班表演游戏阶段小结 篇7

许多孩子对故事似乎永远是最喜欢的、百听不厌的,故事“小兔乖乖”是一个非常古老、传统的故事,流传已久,一般在家里,家长都会给孩子讲述这个故事,孩子们对这个故事基本上有一定了解,且故事情节有趣,符合小班孩子的年龄特点,本作品具有较强的动态感、表演性,适合幼儿的角色扮演,让幼儿进入亦真亦幻的童话世界,所以预设了这个游戏活动,以满足孩子的游戏欲望,并在游戏过程中观察了解孩子游戏情况,适时适当地给予指导和帮助,以充分发挥表演游戏的教育功能,促进孩子发展。

二、预设活动总目标:

1、激发幼儿扮演角色的兴趣和玩表演游戏的兴趣。

2、在老师的帮助下,初步能按文学作品中的主要情节和角色对话、动作开展表演游戏。

3、通过与同伴共同玩表演游戏,感受与同伴共同游戏的乐趣。

4、学习并遵守游戏规则,学会收拾表演用具。

5、让孩子学习在集体中大胆表现。

表演游戏:

小兔乖乖

(一)一、活动目标:

1、知道故事的名称,熟悉故事情节。

2、初步掌握故事角色的对话。

3、感受与同伴共同游戏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

1、了解孩子对故事“小兔乖乖”中故事情节和对话的熟悉程度。

2、故事的图片、磁带等。

三、活动指导:

1、以孩子比较熟悉的“小兔乖乖”的旋律引出故事“小兔乖乖”。

2、欣赏故事“小兔乖乖”,通过图片让孩子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

3、通过提问,学习故事中的角色对话,知道故事中有几个角色,它们都说了些什么?

4、引导孩子想想、学学小兔、兔妈妈和大灰狼的对话应该是什么样的?

四、观察与反思:

孩子们对故事“小兔乖乖”的情节比较熟悉,知道故事中有几个角色,老师在讲述故事时孩子们能很专心地听着,呼应着,有的孩子还不时地做出开心、害怕的表情,听到兔妈妈回来一边敲门一边唱歌时,会高兴地唱起“小兔子乖乖,把门开开,„„。”听到大灰狼来敲门时,会用粗粗的声调来表示;还会学小兔拒绝开门的歌声:“不开不开我不开,妈妈没回来,谁来也不开!”。但对角色的其它对话还不够熟悉,与故事“拔萝卜”一样,对故事的讲述部分不感兴趣,只对唱歌部分感兴趣。对故事中三只小兔的名字,只有心琪小朋友能说出三只小兔子的名字――长耳朵、短尾巴、红眼睛。此外,孩子们还不善于表演,不会自己做出一些表演动作。在下次的游戏中,要让孩子掌握角色的其它对话,初步学会角色的一些表演动作和表情,还要注意孩子倾听习惯的培养。

小兔乖乖

(二)一、活动目标:

1、进一步掌握故事角色的对话和初步学习角色的动作。

2、感受与同伴共同游戏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

材料准备-磁带,兔子、大灰狼的头饰、“小棒”,布置简单的场景等。

三、活动指导:

1、欣赏故事“小兔乖乖”,加深对故事中角色对话的记忆。

2、通过提问,学习故事中的角色对话,知道故事中有几个角色,记住三只小兔的名字,它们都说了些什么?

3、引导孩子想想、学学小兔、兔妈妈和大灰狼的动作。

4、请几个孩子和老师一起来表演,其他孩子当观众。

5、让孩子们来说说谁表演得最好,应该怎样表演更好?

四、观察与反思:

孩子们都很喜欢“小兔乖乖”这个故事,他们喜欢扮演故事中小兔的角色,不愿意扮演大灰狼,对故事中角色的一些对话在老师的带领下基本能掌握,他们还不能自己进行动作的表演,需要老师的引领。全班孩子一起学说时声音比较响亮,如果只有个别孩子自己表演,他们需要在老师的参与下效果比较好,梓滢、川皓、圣哲、圣霖等几个孩子比较活跃,和老师一起表演时表情较丰富,但有时会忘记做动作,需要老师的提醒示范。有些胆子小的孩子不敢个别上来表演,在下次游戏中可多请一些孩子共同表演同一个角色,一起上来表演,给更多胆子小的孩子表演的机会。

小兔乖乖

(三)一、活动目标:

1、进一步掌握故事角色的对话和学习角色的动作。

2、感受与同伴共同游戏的乐趣。

3、让孩子学习在集体中大胆表现。

二、活动准备:

材料准备-磁带,兔子、大灰狼的头饰、“小棒”,布置简单的场景等。

三、活动指导:

1、复习故事中角色的对话,加深印象。

2、引导孩子一起学学小兔、兔妈妈和大灰狼的动作,看谁学得最像。

3、请一些孩子和老师一起来表演,孩子轮流当观众。

4、让孩子们来说说谁表演得最好,应该怎样表演更好?

四、观察与反思:

孩子们对“小兔乖乖”这个故事非常感兴趣,天天都说要听这个故事,在进行故事表演的过程中,大家都比较专注,当观众的孩子能很安静地看同伴进行表演,心琪扮兔妈妈在对话及表情方面都表演得比较好,孩子们对故事中兔妈妈敲门和小兔开门的对话掌握得比较牢固,对其他的一些对话还不够熟练,只有一些能力强的孩子会掌握。孩子们在表演时经常顾着说角色对话而忘了动作的表演,需要老师的不断提醒,并且在表情方面还比较欠缺,不够丰富,故事中那种高兴、害怕、凶狠的表情还不能表现出来。在下次的游戏中,老师要在动作、表情这些方面多引导孩子,使孩子们玩得更开心。

小兔乖乖

(四)一、活动目标:

1、进一步熟练掌握故事角色的对话和学习角色的动作。

2、感受与同伴共同游戏的乐趣。

3、让孩子学习在集体中大胆表现。

二、活动准备:

材料准备-磁带,兔子、大灰狼的头饰、“小棒”,布置简单的场景等。

三、活动指导:

1、复习故事中角色的对话,加深印象。

2、引导孩子一起学学小兔、兔妈妈和大灰狼的动作,看谁学得最像。

3、请一些孩子和老师一起来表演,孩子轮流当不同的角色。

4、让孩子们来说说谁表演得最好,应该怎样表演更好?

四、观察与反思:

今天的表演游戏采用了与前几次不同的方法,每一个角色请多个孩子来扮演,孩子们参与的积极性较高,许多孩子愿意扮演兔妈妈和小兔子,而不愿意扮演大灰狼,他们在游戏过程中,基本上能按照故事的情节,在老师的提醒下进行表演,有的孩子,如心琪、榟莹小朋友在扮演兔妈妈和大灰狼时,表情就比较丰富,说角色对话时声音也比较响亮,心琪扮大灰狼时能用粗哑的声音来说话---。但有些孩子表演时声音太小,不够大方,有的孩子对角色的对话不够熟悉,表演时有点不知所措,有的孩子需要人多时才敢表演。针对这些问题,下一次的表演游戏可以每一种角色多请几个孩子参与,一方面可让胆小的孩子敢于表演,另一方面使全班的孩子都有表演的机会。

小兔乖乖

(五)一、活动目标:

1、让幼儿进一步熟练掌握故事角色的对话和学习角色的动作,学习按照故事的情节进行表演。

2、感受与同伴共同游戏的乐趣。

3、让孩子学习在集体中大胆表现。

二、活动准备:

材料准备-磁带,兔子、大灰狼的头饰、“小棒”,布置简单的场景等。

三、活动指导:

1、复习故事中兔妈妈和大灰狼的对话,加深印象。

2、引导孩子一起学学小兔、兔妈妈和大灰狼的动作,看谁学得最像。

3、请全班孩子分别扮演故事中的不同的角色进行表演,老师引导、提醒孩子按照故事情节进行表演。

4、让孩子们来说说谁表演得最好,应该怎样表演更好?

小兔乖乖

(六)一、活动目标:

1、让幼儿进一步熟练掌握故事角色的对话和学习角色的动作,学习按照故事的情节进行表演。

2、感受与同伴共同游戏的乐趣。

3、让孩子学习在集体中大胆表现。

二、活动准备:

材料准备-磁带,兔子、大灰狼的头饰、“小棒”,布置简单的场景等。

三、活动指导:

1、复习故事中兔妈妈和大灰狼的对话,加深印象。

2、引导孩子一起学学小兔、兔妈妈和大灰狼的动作,看谁学得最像。

3、请全班孩子分别扮演故事中的不同的角色进行表演,老师引导、提醒孩子按照故事情节进行表演。

4、让孩子们来说说谁表演得最好,应该怎样表演更好?

四、观察与反思:

今天的表演游戏孩子们玩得比较尽兴,在分配角色时,孩子们仍然喜欢争着扮演兔妈妈和小兔子,只有几个孩子愿意扮演大灰狼,不过小班的孩子在老师的动员下,很容易改变决定,所以基本上每个角色都有孩子扮演,扮演兔妈妈孩子比较认真,能把角色的对话和动作基本上做出来,而由于扮演小兔的人数太多,有的孩子在游戏时淘气,没有认真进行游戏,有的孩子在玩布置的场景„„,小班的孩子在进行表演游戏时又需要老师的指导,无法自主进行游戏,在以后的游戏中,可以把孩子分成几组,利用班级的区角,然后在老师的带领下扮演角色开展游戏。

小兔乖乖(复习)

一、活动目标:

1、巩固掌握故事角色的对话和角色的动作,能按照故事的情节进行表演。

2、感受与同伴共同游戏的乐趣。

3、让孩子学习在集体中大胆表现。

二、活动准备:

材料准备-磁带,兔子、大灰狼的头饰、“小棒”,布置简单的场景等。

三、活动指导:

1、复述故事,回忆兔妈妈和大灰狼的对话,加深印象。

2、带领孩子一起学学小兔、兔妈妈和大灰狼的动作。

3、全班孩子分别扮演故事中的不同的角色进行表演,老师引导、提醒孩子按照故事情节进行表演。

4、让孩子们来说说谁表演得最好,应该怎样表演更好?

四、观察与反思:

小班化课题研究阶段性小结 篇8

一、工作回顾

又到一个学期末,又到了该回首总结的时刻,本学期的小班化课题研究步入了新的阶段。针对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及前一阶段的工作,本学期的课题研究主要围绕学生的小组学习常规、学习习惯进行,优化识字教学中的小组合作模式,探索阅读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常规及模式。具体工作包括:

1、将全班学生重新进行分组、编号。经过一年级的了解及综合学生的各方面表现,加之有新转入的学生,为有利于研究工作的开展,重新对学生进行分组、编号是非常有必要的。我班学生语文学习水平参差不齐,优生少,后20%学生又很多,且成绩均较差,给异质分组造成困难。分组后,组间的水平无法保证基本均衡。这也是一直非常困扰我的问题。

2、抓学生小组学习的习惯养成,主要以倾听习惯的养成、小组讨论的常规培养为主。培养倾听习惯,我给学生提出明确的要求:首先,别人发言的时候,你的眼睛要看着发言的同学;其次,耳朵要听别人说的话;还有,就是要边听边思考,对于发言的同学有没有值得学习的地方,有没有不同的意见和看法。小组讨论的时候,明确每个人必须都要发言,并按照组内的编号轮流进行,巩固前一阶段的成果。

3、课堂教学中,根据不同的课型有效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低段语文教学的课型以识字教学和阅读教学居多。因此,我就针对这两种课型中的小组合作谈谈我的做法。识字教学中的小组合作一般安排在想个办法识字环节。我在操作中,要求小组由小组长按照“读生字-记生字-找朋友”组织小组学习。记生字时,小组长注意尽量照顾到小组中学习有困难的同学,他们有办法记生字的时候就把发言的机会给这些同学,而在每个人在说自己的办法时,要说明用的什么办法、怎样记的。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主要课型。对于阅读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如何有效运用,虽然这个学期有尝试,但尝试很少。我想,这也是我这个学期在课题研究中不够的方面。下一阶段,应该在这一方面多思考,多实践,进一步总结。

二、我的思考

小班化教学的实施有一段时间了,也带给我一些思考。下面,我谈谈语文教学中实施小班化教学的几点思考。

1、讨论的价值不大

小组讨论是小班化课堂教学的标志性活动,但我发现小组讨论大多数只是一些架空的形式——讨论不是信息共享,智慧共享,而是零散话语的组合,观点想法的优胜劣汰,而不是彼此生成互补。

①问题本身无讨论价值。教师的课堂提问大部分还是局限于教材,主要属于识记性问题,很少提供方法性的思维材料,更难得提供有价值性的思维训练,缺乏一些方法的渗透。

②讨论本身未产出价值。由于生生、师生之间互动不够,老师一声令下,四五个学生的叽叽喳喳,表面热闹,但实际讨论的内容可能游离在话题之外。

2、朗读的价值没有了

在语文教学中,朗读是培养学生的语感,对语文的感悟能力,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的最好途径,同时,朗读又是一面镜子,我们往往可以从学生朗读的语气、情绪、节奏的控制、抑扬的把握来判断一个学生对课文的感悟程度。可是,小班化的语文教学对朗读的态度远没有对讨论那么热情。

小班角色游戏阶段的计划 篇9

二、班级情况分析:

本班幼儿有41名,其中女生23名,男生18名。经过一学期的游戏活动,大部分幼儿能按照自己的意愿选择自己喜欢的游戏,但也有部分幼儿个性比较内向,像沈思语、张诗源等小朋友到所有游戏都分配好了还没有选择到自己想参加的游戏。在游戏中,小朋友往往不能有始有终地坚持自己的角色,像张维城、何宇航。还有的幼儿像钱徐超、唐子杰等小朋友经常在游戏中捣乱,弄得一塌糊涂,有很强的破坏性行为。小朋友之间交往的语言不多,往往动作多于语言,并且只有个别幼儿玩得比较好,像王泱、张洲铭。有的小朋友是时好时坏,表现得不稳定。在游戏结束时,玩具不会整理,特别是娃娃家游戏中,床铺经常弄得乱七八糟的,提供的材料洒得满地都是,还有点心店里也是的,满地都是点心,有些小朋友还玩些不怎么好的游戏,针对以上的情况,拟定一下计划措施,以促进幼儿游戏的进步,使幼儿掌握更多的本领,提高幼儿各方面的能力。

三、游戏目标:

1、根据主题活动创设主题环境,在不断变化的主题中激发幼儿对各种游戏的兴趣,鼓励幼儿积极参与游戏活动中,体验游戏活动带来的乐趣。

2、引导幼儿理解角色在游戏中所具有的职能,进一步明确角色的职能,能根据角色开展相应的游戏。

3、鼓励幼儿大胆游戏,愿意主动向教师提出自己的设想,与伙伴之间能积极交往,一起合作进行游戏,并尝试开展新的游戏主题。

4、遵守游戏规则,收放、整理玩具时,做到迅速、有序、整齐。评价时能安静倾听教师对游戏活动的评价,不随意插嘴,下次的游戏活动中能主动按照老师提出的要求游戏。

5、鼓励幼儿积极动脑筋,能主动利用一些替代物进行游戏,并根据游戏自由想象活动的情节,对积极创造游戏情节的幼儿及时给予表扬。

6、通过游戏促进幼儿在操作过程中发展他们的手部肌肉,自我协调能力和控制能力,锻炼他们的动手能力和言语交往的能力。

小班表演游戏阶段小结 篇10

2009学年第一学期

《民间游戏中有效互动的实践研究》在两级总课的统领与指导下,课题组共八位成员(茶幼7位、朝幼1位)携手共进,把握课题的研究方向,有针对性地进行研究来完成研究目标。通过一学期的努力,深入地对课题进行研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现将研究工作总结如下:

一、立足培训,提升研究水平

培训是基础工程,写诗功夫在诗外,我们在课题研究中边学习边实践。

1、课题组主要成员积极参加市、区组织的多种培训,明确了课题整合的方向性、课题研究的指导思路、课题研究的具体方法,为做好课题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2、我园还邀请了市教研室庄春梅老师、区教研室胡敏主任等来园为我们的课题研究做指导,课题组成员潜心学习如何将互动渗透民间游戏中,教师如何做好幼儿的引导者、支持者,如何在游戏中增进师幼互动。

3、课题组组织成员积极参加唐静工作室的各项活动,通过观看各种教学活动,每位成员学习揣摩每一个教学设计意图,分析设计的方法及技巧,教学中的互动方式等,试图在民间游戏中,取长补短,博采众长,将互动真正融入民间游戏。

二、借助活动,夯实研究基础

1、每月研讨活动务实开展。课题组积极挖潜,利用自身资源,同伴互助,以活动促研究、以问题促研讨、以反思促成长。每次园内开展的课题研讨活动,课题组成员始终围绕互动话题展开积极讨论,细心观察游戏中的互动行为、分析互动行为的有效性。强化了教师的互动教学意识,树立了现代化教育观,浓厚了研究氛围,有力地促进了青年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2、定期开展民间游戏节。我们积极将民间游戏活动向家庭推广,通过家长开放日活动开展民间游戏节,让孩子与家长共同玩多种多样的游戏。在活动中,家长们积极参与到民间游戏,并及时吸收家长合理性的建议,不断对民间游戏进行创新,从而有效建构互动。

三、互动促思,成果喜获丰收

本学期,课题组成员勤于动脑,乐于动笔,积极撰写教育随笔、教学论文,踊跃地投稿,参加各级各类的评比。我园在过程研究中,积极搭建校园交流平台,鼓励教师积极参加论文交流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本学期来围绕课题研究的论文和反思的文章有好几十篇,其中部分论文在省区市级评比中获奖和交流。现在在我园,已积累了一部分我园教师自己制作的教学设计、经验论文等资源,形成了研究民间游戏有效互动的一般策略。

此外,本学期课题组老师的多篇论文获奖或发表:

顾智敏老师撰写的论文《与专家进行互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获省新视野论文二等奖;《课题研究——教师专业成长的助推器》获省学前教育学会三等奖;《课题研究——教师专业成长快乐之旅》获省师陶杯三等奖;《运动会的**——关注细节、有效管理》获市二等奖;《拾级而上的攀登》、《让孩子的心灵舞动起来》获区教育学会一、二等奖。

由郑凌云老师撰写的《其实蜡烛也是美丽的》2009省师陶杯三等奖;《让孩子倘徉在表演游戏中》获区幼教学科三等奖。

由蒋君老师撰写的《借助自然角激发幼儿主动探究》获江苏省幼儿教育优秀论文三等奖;《幼儿园常规教育中的问题及解决策略》获区幼教学科三等奖。

由朱玉琦老师撰写的《学海无涯乐作舟--创新美术活动指导策略,激发幼儿美术创造欲望 》获得区“教海探航”幼教学科二等奖。

上一篇: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设计格式下一篇:数学教案-统 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