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用设备器材管理制度(共12篇)
2、矿用器材设备采购到货后,必须按规定组织验收,填报验收报告,发现部件缺损或质量问题,要及时向生产厂家反馈信息及索赔。
3、各单位应结合本制度和本单位具体情况,建立健全矿用器材设备全过程的管理制度和考核制度。完善管理台帐、领用、发放及消耗记录,定期编制相关报表。
4、购置的矿用器材及设备到货并经验收后,应及时进行安装调试、投入使用。暂时不使用的设备、零部件等必须入库妥善保管,定期维护保养,防止日晒、雨淋、锈蚀、损坏和丢失,并做好防火、防盗工作。
5、各矿必须加强对矿用器材设备的检查、维护和检修,确保矿用产品的完好状态及使用性能。
6、大型设备及关键采掘设备的安装调试必须在生产厂家技术人员的指导下进行。设备在安装调试过程中,工程技术人员必须随时作好各种原始记录及各种技术参数,并注明是否符合安装标准。需要进行质量认证的设备,必须及时收集并填报各类质量保证资料。
7、所有设备都必须按照设备操作(使用)维护规程和完好标准进行使用与维护。设备的管理必须坚决贯彻使用维护相结合的原则,做到设备谁使用、谁维护。
8、凡本矿山企业未使用过的新型设备,在投入使用前,应由主管技术人员详细研究设备使用说明书及技术资料,制定出操作(使用)维护规程,组织操作工人、维修工学习熟悉后,才能交付使用。在使用初期,主管技术人员,应经常检查其运行情况,及时向设备管理部门反馈信息。
9、所有设备必须建立健全设备包机制、岗位责任制、操作规程、设备运行、维修、保养制度;设备定期检修制、交接班制等各项管理制度,并严格按制度执行。
10、建立设备定期查验、检测、维护、保养和检修制度,保证设备完好;杜绝电气设备失爆,严禁使用国家明令淘汰的机电设备,完善供电系统和规章制度,严格按规定实行双回路供电,定期检修供电线路,设备,保证矿井用电安全。
11、要严格执行日常保养(维护)和定期保养(维修)制度,防止和杜绝跑、冒、滴、漏现象,确保设备经常保持整齐、清洁、润滑、安全可靠运行。
12、矿用大型设备的大修,必须委托具有设备检修许可证或相关资质的企业承担检修任务。
在煤矿实际生产运行过程中, 矿用设备的技术测试管理工作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其主要任务是对煤矿的矿用设备、器材、仪器、仪表由安全检测机构定期地进行安全技术检测。矿用设备是否正常运行直接影响着整个矿区的生产和安全, 但矿用设备的技术测试信息量大而复杂, 对这些信息进行有效的管理, 使矿用设备检测管理和处理工作更加科学化、系统化、规范化, 是矿用设备检测管理的一项基础工作。矿用设备检测管理信息系统的主要目标是利用计算机满足矿用设备检测管理过程中的各项检测管理工作流程的要求, 符合煤炭生产企业的实际应用, 适应对任何规模的项目检测工作的要求, 同时向安全检测机构提供辅助管理决策、成本收入情况, 从而提高安全检测机构的运行效益。
本文结合ASP.NET服务模式, 设计了一种基于.NET平台的矿用设备检测管理信息系统, 以实现各种测试数据的信息共享和交流。
1 业务模型
根据某矿用设备检测检验中心的业务要求, 该矿用设备检测管理信息系统包括以下3个主要需求:计划管理子系统、材料与设备管理子系统和测试管理子系统。计划管理子系统可运行于物资管理部、资产管理部和技术部等部门, 主要完成物资需用计划和检测设备需用计划情况登记[1]等功能;材料与设备管理子系统主要完成中心试验室的材料管理与设备库存管理和仪器的降级、报废管理等功能;测试管理子系统主要完成矿用设备的测试计划安排、测试过程管理、测试结果处理和测试核算等功能。矿用设备检验测试业务流程如图1所示。
2 系统结构和功能
矿用设备检测管理信息系统分为计划管理、材料、设备管理和测试管理3个主要模块, 其结构如图2所示。
2.1 计划管理模块
(1) 计划建立:
建立物资需用计划和检测设备需用计划, 并将需用计划分别报送物资管理部和资产管理部处理, 同时也对试验室需用计划情况进行登记, 以备查询, 并为未来领用物资、检测设备进程提供参考依据。
(2) 计划修改:
各需用计划送往物资管理部和资产管理部之前, 可以通过技术部和中心试验室进行审核和修改;物资管理部或资产管理部返回不合理计划时, 中心试验室可以对该计划进行重新修改, 再行报送, 并作相应数据记录。
(3) 计划查询:
中心试验室可以随时查询已报送的计划, 并可通过物资管理系统或资产管理系统查询各部门需用物资到货或库存情况。
2.2 材料、设备管理模块
(1) 入库管理:
主要将中心试验室从资产管理部和物资管理部领用的材料放入中心试验室仓库, 或将试验室内部人员借用的材料或检测仪器归还入库。
(2) 库存管理:
中心试验室分类存放进入本部仓库的物资或检测设备, 并随时调查和统计库存情况。
(3) 领用管理:
中心试验室登记处理本部人员领用本部库存的物资或检测设备情况, 并作相应的出库记录。
(4) 降级、报废管理:
中心试验室根据仪器的使用情况, 对其进行相应的降级、报废申请, 经批准的降级或报废仪器, 中心试验室做出 (入) 库、损耗登记工作。
2.3 测试管理模块
(1) 测试安排:
中心试验室接到委托单位的测试委托单后, 相应技术员对本部门人员进行测试工作安排, 并登记测试人员的工作安排信息, 以便测试时考查其工作情况。
(2) 测试过程:
测试技术人员根据测试工作安排进行测试, 在测试过程中将测试数据录入“测试安排信息库”和“测试信息库”。
(3) 测试结果处理:
试验品测试完毕后, 由管理技术人员监督和评核测试结果, 并审批相应的测试结果报告, 根据测试情况, 将合格设备送归委托部门, 不合格设备送交质检部、技术部作不合格意见, 以安排对应的部门作不合格设备的处理工作。
(4) 测试核算:
对于经过委托单位签字的测试报告, 中心试验室送交财务部门, 作为部门间核算和转帐的一种依据。
3 系统构建
矿用设备检测管理信息系统基于Windows 2000 Server 操作系统平台, 其Web服务器采用IIS和ASP.NET服务模式, 开发语言为VB.NET, 系统的数据库服务器为SQL Server 2000。
3.1 系统体系结构
与.NET平台体系结构相对应, 矿用设备检测管理信息系统的技术体系结构分为3层[2], 如图3所示。
(1) 表示层:
通过客户端的浏览器运行htm、aspx等页面, Test Arrangement类完成对测试安排操作页面的行为控制。
(2) 中间层:
包含测试安排的业务逻辑, 同时也包含Web服务组件。作为中间层, 通过网络负责接收和发送各种信息以及对客户的请求做出响应。
(3) 数据库层:
应用ADO.NET与SQL Server连接, 提供数据服务和数据存储。
3.2 系统数据库表的结构
数据库的设计是非常关键的一步, 它以降低数据冗余、保证数据完整性及一致性和提高数据并发性能力为设计原则[3]。本系统一共用到了二十多张数据库表, 主要有材料需用计划表、检测设备需用计划表、材料、设备库存单、领料单、试验室工具器材统计表、测试委托测试单、委托类型、委托说明项目、试验委托单、煤矿电缆性能检验委托单、计量器具检定委托单、在用计量器具抽检记录表、原材料试验委托单、计量器具降级、报废审批表、各原始记录单、月度检测设备变动清单、重大质量问题报告等。该系统的重要部分——测试数据记录E-R图如图4所示。
4 关键技术
4.1 系统安全性管理
(1) 密码设置
为了增强系统的安全性, 对每个使用系统的用户设置了用户密码。每个系统操作用户必须先通过密码确认其身份及权限才能进行相应的操作。用户的密码在系统中需要加密存储和隐藏显示。用户通过身份验证进行用户合法性检查, 并读取该用户相应的角色权限, 同时将用户的基本信息和权限信息保存在Session的UserInfo类的对象中。UserInfo类管理合法用户的用户名、用户编号、所在部门编号和角色权限等信息, 方便登录模块调用。
(2) 审批流程的实施
审批作业的对象都是业务文件的子类, 业务文件类设置反应流程的状态标志, 它们都可以定义1个或多个业务处理流程, 流程的每个作业可以分配1个或多个操作人员处理。审批流程有专门的功能模块, 嵌入所有需要它的系统或模块中。
(3) 系统日志
SysLog类实现系统工作日志管理, 记录用户进出系统、使用功能、数据的操作等运行情况, 便于系统的故障跟踪等维护工作。
4.2 系统初始化
(1) 系统首次运行设置:
包括建立与数据库服务器的连接、建立应用数据库及与其连接的Web.config配置、设置其它要求设置的参数等。
(2) 系统基础数据初始化:
建立诸如检测器材、检测方法、检测表格以及机构、人员、检测材料等系统将使用到的基础数据。
(3) 系统授权初始化:
建立系统用户、角色、系统对象、对象操作等数据, 并进行权限分配。
(4) 系统审批流程初始化:
录入检测工作中的审批作业、描述它们的运作流程、给参与审批作业的人员分配审批权限等。
4.3 触发器技术
为了对数据库的完整性进行检查, 笔者采用SQL Server中的触发器技术, 并且对于矿用设备检测管理信息系统中的某些业务流程和控制流程也采用触发器技术[5]。在材料与设备管理子系统中, 当进行入库管理、领用管理和降级、报废管理等操作时, 为保证材料、设备数量的一致性, 库存中材料、设备的数量应该发生相应的变化, 该业务流程就是由触发器技术实现的。
4.4 缓存和视图技术
为了提高系统的速度、降低服务器的响应压力, 笔者采用ASP.NET的高速缓存技术将大量常用的数据加载到高速缓存中[2,4]。客户端通过网络请求所需的数据, 只有当查询字符串的内容与创建的高速缓存中的副本不同时, ASP.NET才创建一个新的副本, 并同样被高速缓存起来以供下次查询使用。
为了方便用户查询数据和提高系统的数据安全性, 笔者采用SQL Server数据库的视图技术。对于不是直接来自基本表的数据, 则可通过定义视图来简化用户的数据查询操作, 对不同的用户定义不同的视图, 使机密数据不出现在不应看到这些数据的用户视图上[5]。
5 结语
本文以某矿用设备检测检验中心的实际需求为出发点, 采用ASP.NET技术、基于.NET平台对矿用设备检测管理信息系统进行了分析与设计, 不但提高了开发效率, 而且为系统软件的维护、升级带来了方便。整个系统软件经过调试, 运行稳定、可靠, 可满足该矿用设备检测检验中心的工作要求。
参考文献
[1]裴小斐, 罗驱波, 贾志勇, 等.煤矿超市化物料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工矿自动化, 2008 (3) :65~67.
[2]白静宜, 李世银, 侯玉华, 等.基于ASP.NET的安全培训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工矿自动化, 2008 (1) :88~90.
[3]郑建明, 孙豁然.基于C/S模式的矿山设备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开发[J].中国矿业, 2007 (10) :61~69.
[4] (美) 里伯提, 赫威兹.Programming ASP.NET中文版[M].瞿杰, 赵立东, 张昊, 译.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7.
1.本系有关专业教师,根据实践课程教学大纲计划,需借用摄影、摄像器材的,需在开课前,填写实验教学纲要,向系部提交书面实验授课计划后,教学秘书与管理员根据各门课程的需要具体安排设备的使用。
2.设备借用方式以班级为单位进行分组实践,教师可根据课程特点将学生分成若干组,依据实践作业要求确定设备使用时间的长度,如新闻类作业一般拍摄半天即可,专题类内容1-2天。
3.学生在借用器材(包括演播厅的使用)时须填写《厦门大学嘉庚学院器材申请表》,根据拍摄计划和拍摄需要填写表格,并由任课教师审核后提前一天交到管理员办公室,管理员根据设备的使用状况具体安排借用。
4.学生在领用设备时,需带上本人学生证,经过任课教师审批的《厦门大学嘉庚学院器材申请表》,签订《厦门大学嘉庚学院器材借用协议》后,方可领取设备,申请表应与学生证、设备领取人应一致,否则不得领取。
5.设备借用时间以半天为一个单位时间,设备借出归还时间为:
12:00—13:00 16:00—17:00,其他时间不受理设备借还手续。设备借还原则上不得超过两个单位时间,不得转借他人(包括其他组的同学)使用。超出时间或转借他人的一律按违规处理,停止其两个月的设备借用权,同组同学停用一个月的设备借用权。
6.实验教学摄影、摄像设备的借用只能用于本组拍摄实验作业使用。本人不得用于或转借他人用于商业及其他与实践学习无关的活动,此种情况一经发现将终身停止其设备的使用权,上报学院给予一定的经济处罚。
7.摄影摄像设备的使用本着教学优先的原则,实验教学安排以外的学生实践活动,要制定项目策划书,确定指导教师,制定拍摄计划进度表,由指导教师审核批准,管理员根据设备使用情况做出具体安排。
8.学院摄影摄像器材优先满足新闻系教学实验需要为前提,其他系部因教学要求需使用新闻传播实验室的摄影摄像设备,任课教师应在开课前制定设备使用计划,上交学院教务部核准,由新闻系教务秘书和实验室管理员进行具体安排。
2、认真做好对学校卫生器材和药品的登记,对卫生器材和药品应做到账、卡、物相符,对器材和药品的报损按报损程序处理。
3、要做好对药品和医用耗材使用的登记工作。
4、对内服药、外用药和各种敷料要分类分柜分格存放,应经常检查药品的有效使用时间,对过期药品应及时更换。严禁使用淘汰、过期药品和伪劣药品。
5、应随时保持医务室的清洁卫生、整洁,通风良好,定期对医务室和卫生器材进行消毒,对诊断床用的床单、枕套应经常进行清洗。
6、应按规定正确使用医疗卫生器械,保持器材清洁性和完好性。
7、爱护卫生器材设备,如因管理人员失职造成器材丢失,由管理人员负责赔偿。
保安设施、设备、器材管理作业指导书
1.0 目的和适用范围 1.1目的
确保保安所配发的设备、器械功能完好,使用正常,管理规范。1.2 适用范围
适用于保安大队的设备、器材及专用物品的管理。2.0职责
2.1 保安队员负责设施、设备、器材的日常保养、维护和正确使用。2.2 保安分队内勤负责对所配发的设备、器材及物品的保管、发放并予以登记,对保安设施使用情况检查。
2.3保安大队办公室主任负责保安设备、器械的申购、发放、送修、保养、日常管理和建立台帐。
2.4保安大队长负责保安设备、器械的申购配置审核,负责保安设备、器械和保安设施使用的管理。
3.0工作程序 3.1对讲机管理
3.1.1对讲机是员工执行任务的工具,属于保安大队的公共财产,每个员工都有责任和义务保证对讲机的正常使用。
3.1.2对讲机供员工执勤时使用,严禁用作其它用途,特殊情况须有保安大队长同意方可。
3.1.3对讲机严格按规定的频率正确使用,严禁员工私拆乱卸或乱调其
更多免费资料下载请进:http://
好好学习社区
中国3000万经理人首选培训网站
它频率,否则按违纪处理,若损坏,视情节赔偿。
3.1.4对讲机电池第一次充电必须满14小时,第二、三次充电不少于8小时,以后不少于6小时,每次充电要放光余电。交班时要用干布擦试机身,并将音量调到适当位置。
3.1.5保安队员在交接班时应做好对讲机的交验工作,以免出现问题时相互推脱责任,发现问题应及时做好记录并及时上报保安分队长。
3.1.6对讲机充电器由班长领用,并妥善保管,正确使用,严禁用作其它用途,否则,按违纪处理。
3.2警棍管理
3.2.1警棍是保安人员执行公务时的专用工具。
3.2.2所配警棍只供当班保安执勤时携带和在紧急情况下使用,非值班执勤人员严禁佩带和使用。
3.2.3严禁将警棍提供给他人,未经大队批准,严禁将警棍借出。3.2.4严禁用警棍嬉戏打闹,严禁将警棍交与他人玩耍。
3.2.5执勤保安必须将警棍随身携带,严禁丢失和损坏,非因公损坏要予以赔偿。
3.2.6交接班时,要做好交验工作,做好交验记录。3.3应急灯管理
3.3.1应急灯供巡逻哨夜间执勤时使用,白天进行充电,由班长集中保管; 3.3.2保安员在使用过程中,要妥善保管,正确使用,不得随意改做其它用途;
更多免费资料下载请进:http://
好好学习社区
中国3000万经理人首选培训网站
3.3.3每次充电前,要将电池余电放净,再进行充电,时间不能超过8小时,新应急灯第一次使用时,充电时间不能少于12小时;
3.3.4保安员交接班时,应检查应急灯是否完好或正常,并在《执勤登记表》上做好交接记录。
3.4雨衣管理
3.4.1雨衣是供哨兵雨天执勤时使用,非雨天时不得使用,严禁将雨衣转借他人或占为已有;
3.4.2对雨天用过的雨衣要及时用干布擦试干净并折叠整齐后,交当值班长保管;
3.4.3交接班时,应检查雨衣是否完好,并在《执勤登记表》上做好交接记录;发现问题应及时报告分队长。
3.5公共设施管理
3.5.1小区内的公共设施由各区域的巡逻哨负责看管。根据划定的区域,巡逻哨要对自己辖区内的围墙、停车场、各种井盖、单元门、广告栏、公示牌、交通标识、消防标识、消防器材架、消防结合器、消防自动报警喷淋系统、消防栓井、自行车棚、公共娱乐设施进行巡查;当班哨兵巡查不少于2次;
3.5.2交接班时,要将上述内容交接清楚,并在《执勤登记表》上做好交接记录;发现问题应及时报告分队长。
4.0采购
执行公司《物资管理作业指导书》。5.0 检验
5.1在对采购的物品、器材检验过程中,发现不合格产品后,对不合格
更多免费资料下载请进:http://
好好学习社区
中国3000万经理人首选培训网站
产品进行更换、退货或明确标识后单独存放。
5.2对检验合格的设备、器材及物品采取挂牌标识。6.0 报废与回收
6.1 依据总公司《物资管理作业指导书》中的相关规定,由办公室负责对报废的设备、器材及物品进行验证。
6.2 验证确定后,对应报废的设备、器材及物品统一回收,上缴总公司材料部。
7.0设施设备台帐
7.1保安大队建立设施、设备、器材及物品分类台帐,负责对三级库房进行日常管理工作。
7.2保安分队建立设施、设备、器材及物品清单,并随时与大队核对。8.0 记录表格
8.1《保安物品设备清单》 SF—04—R01 8.2《天通苑小区执勤登记表》 SF—05—R01 8.3《专业公司、花园管理处 月份材料计划申报表 SM—01—R04 8.4《 月份办公物料计划申报表》 AM—06—R01
更多免费资料下载请进:http://
伴随人口老化现象而来的是健康与医疗问题, 不论是在生理上 (老化、疾病、意外) 或是心理上 (忧郁、老年失智症与阿兹海默氏症等) 将接踵而来, 因此对于医疗方面相关的需求将持续攀升。另根据国际商业观察公司BMI的研究数据, 2012年全球医疗器材市场规模约为3046亿美元, 2016年将达3983亿美元, 约增长30.76%;美洲约占45.7%, 亚太地区约占21.5%, 且大陆市场的比重将持续攀升。
资料来源:“内政部户政司”、“行政院经建会”、“台湾地区2012年至2060年人口推计”;MIC整理
资料来源:近5年台湾地区大型企业排名TOP5000
单位:新台币亿元
资料来源:近5年台湾地区大型企业排名TOP5000
台湾医疗器材市场2012年营收267亿连续4年成长
依据中华征信所出版的“台湾地区大型企业排名TOP5000”资料显示, 2012年医疗器材及设备业TOP10业者总营收约达新台币267.43亿元, 相较于2011年的新台币247.33亿元, 增长8.13%, 近4年来均呈现持续增长。从近5年来TOP10业者排名观察, 近3年乔山健康科技公司的营收遥遥领先其他业者, 且近两年都持续增长, 2012年营收已达新台币94.95亿元。据了解, 近年来随着民众越趋讲究健身与健康, 乔山健康科技也积极抢攻该市场, 近期独家代理由日本知名美妆美体产品公司MTG与日本运动科学权威合作推出的CUVILADY曲腰美人椅。
2012年入榜业者中除了香港商瑞健与榕懋实业外, 其余均为公开发行以上公司。2012年中增长幅度最高的为合世生医科技公司, 增长幅度高达71.61%, 该公司主要从事电子血压计与药物微雾化器等制造与销售。据了解, 该公司药物微雾化器已打入大陆市场, 血糖仪亦取得大陆与日本新订单, 并表示未来药物微雾化器产品占营收比重将持续提升。2012年除了华广生技与雅博, 其余TOP10业者都相较于2011年成长, 显示其整体医疗器材及设备业仍有不错表现。
桐梓县夜郎镇兴隆煤矿
安全设施设备及器材检修维护
管理制度
二零一八年三月 兴隆煤矿安全设施设备及器材检修维护
使用管理制度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确保矿井生产过程中的人身和财产安全,减少设备事故的发生,加强设备现场危险作业环境及作业过程中安全防护设施的有效使用和管理,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本制度适应于我矿生产矿井全过程的安全设施管理和控制。
第三条 矿井生产现场的安全设施、设备必须由矿主管领导负责统筹规划,制定相应的安全设施计划并实施,建立相应的安全设施保证体系。
第四条 矿井作为安全设施、设备管理的责任主体,应按国家有关规定,落实安全费用,并专款专用。
第二章 矿井设备安全设施的范围
第五条 安全设施的内容、范围:
1.电气设备的保护和接地必须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第693条至第710条的规定进行检查和试验;
2.空气压缩机必须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第437条至第739条规定,设臵下列保护装臵:(1)超温保护装臵;(2)设臵压力表和安全阀;(3)断油断水保护装臵。
3.主通风机必须按照《煤矿安全规程》的规定设臵超温保护装臵,机房内必须安设电流表、电压表、水柱计等设施。
4.井下运输设备必须符合《煤矿安全规程》有关“平巷和倾斜井巷运输”的相关规定设臵安全保护装臵并保证灵活可靠。
5.矿井采掘设备的安全保护装臵必须按照《煤矿安全规程》的规定设臵并确保灵敏可靠。
第六条 矿井设备的安全设施、设备,必须按照《煤矿安全规程》和《桐梓县世纪煤焦有限公司机电管理规定》的标准进行定期检查试验。
第七条 对其余各岗点,必须根据岗点设备的性质和要求,定期对安全保护设施进行试验,并对试验结果进行记录签字。对于更换的安全设施备品备件,必须在检修履历簿中记录清楚,检修周期符合相关规定。
第三章 检查试验规定
第八条 空气压缩机和主通风机等岗点的安全保护设施必须按照设备本身的要求和电气设施的有关规定进行检查、试验,检查、试验结果必须在相关记录上签字备查。
第九条 各个岗点必须建立完善的管理干部上岗查岗制度,各级管理人员必须严格按照分工定期进行上岗、查岗以及定期组织人员全面检查。上岗的内容和发现、解决的问题必须注明,如因外出等原因不能及时上岗的,则必须在外出前指定专人代其检查,并说明原因。
第十一条 对于安全设施的检修检查,必须遵循“预防为主,以人为本”的原则,建立完善的定期检修制度。检修周期严格执行《桐梓县世纪煤焦有限公司机电设备管理规定》中的相关要求。检修中的发现的问题、解决方法、更换配件、测量数据等必须在检修履历簿中填写清楚,以便为以后的检修留做参考。技术负责人必须定期进行检查,提出整改意见。
第十二条 各单位必须制定专门的技术资料管理制度,有专门的资料室和相关设备,定员定编,所有资料必须作到清楚明了,存放科学,并有专门的借阅制度。
第四章 大型固定设备的维护保养
第十三条 大型固定设备主要包括主扇风机、空气压缩机等。
第十四条 大型固定设备改变其主要技术性能、结构及其系统能力和进行技术改造项目时,必须经集团公司组织论证后方可实施。
第十五条 大型固定设备的值班司机和维修工要严格按照巡回检查周期表的内容对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并做好记录,发现设备在运行中有异常变化时,要及时向单位分管领导汇报,影响安全的问题要及时进行处理。
第十六条 大型固定设备必须按照《检修周期表》的内容和周期,实行强制性的检修,要严格执行每天两小时检修制度,每年的停产检修日要不少于12天,月度检修计划要按照下列要求编制和申报:
1.停产检修计划由机电科编制、上报和发至各有关单位;
2.停产检修计划在检修前五天,由矿机电矿长带领机电科科长、分管技术人员和安全科分管人员向公司分管领导汇报,停产两天及以上的检修项目要提前15天报公司审查; 3.停产检修项目和时间不准随意变动和更改,确需更改的,要经分管矿长、机电矿长审核,公司分管领导批准。检修完毕,设备必须试运转。
4.大型固定设备的关键部件必须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强制探伤,探伤报告存档备查,对在探伤中发现的问题,要采取措施处理。
第十七条 合理选用润滑油脂,其型号、牌号和更换周期,要符合设备说明书和有关技术设计文件的要求,使用之前必须经过化验,压缩机油要经过闪点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第十八条 固定设备硐室要建立要害场所管理制(张挂)、岗位责任制和包机制(张挂)、交接班制(张挂)、操作规程(张挂)、设备巡回检查制、设备定期检修试验制、领导干部上岗制、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制
5.要害场所入内登记记录 除值班司机、维修人员以及按规定定期上岗的干部、技术人员外,其余人员进入机房均须登记记录,并有值班司机签字;
6.事故记录 主要记录设备各系统所发生的异常运行状态、各种保护装臵失效所发生的事故及处理情况;
7.安全保护装臵试验记录 空气压缩机主要记录安全阀、释压阀、断水、断油保护的试验情况和发现问题及处理情况;
第五章 大型固定设备的技术测定
第十九条 每年年初,由机电科编制大型固定设备技术测定计划,报公司机电处,并按计划协助实施。大型固定设备的技术测定由公司负责。
第二十条 固定设备技术测定的项目、内容和周期必须严格执行《煤矿安全规程》及有关规定,技术测定报告由机电副总、机电科长审阅签字后存档备查。应测试的设备及要求如下:
1.主通风机每五年至少进行一次性能测试。五年内,如果改变矿井通风系统时,也要做一次性能测试。测试内容:
(1)绘制通风机性能曲线。对通风机进行测试的工况点选择,一般不少于10个,且均匀分布。对轴流式通风机,应绘制出风机装臵静压特性曲线,对离心式风机,应把全压特性曲线转化为静压特性曲线;
(2)计算出正常运行工况时的静压效率和轴功率。
2.使用中的空气压缩机应每年进行一次测试,要测试压缩机的排气量、各级排气温度、压力并计算出压缩机的比功率和排气效率。
第六章 安全设施的维护保养
第二十一条 主要通风机要达到以下要求:
1.主要通风机必须装臵两台同等能力的通风机,其中一台作备用,备用通风机必须能在10min内开动起来;必须保证主要通风机连续运转;机壳、风门不漏风,不锈蚀。叶轮安装角度要一致,应保持平衡,且无积尘,机电工区至少每年清扫、防腐一次;
2.反风装臵的每个机构必须灵活可靠,并能在10min内改变巷道中的风流方向,当风流方向改变后,通风机的供风能力不得小于正常供风量的40%。每季度由矿总工程师组织至少检查1次反风设施,每年进行一次反风演习。装有防爆盖的井口要封闭严密,防爆门由机电工区负责,每六个月检查维修一次,并留有记录。
3.主要通风机房内必须安装水柱计、电流表、电压表、轴承温度计等仪表,必须有直通调度室的电话,并由反风系统图、司机岗位责任制和操作规程。
4.主要通风机的运转必须有专职司机负责,司机必须每小时将通风机的运转情况记入运转记录簿内,发现异常情况,立即汇报调度室。
第二十二条
压风机要达到以下要求:
1.设备无裂纹,不漏水,不漏油,不漏风,性能要良好;
2.电机和电控设备接地系统完善,接地电阻符合规定;
3.压力表、温度表、电流表、电压表、电度表和压力调节器要齐全,指示准确,动作可靠;
4.滤风器要至少每三个月清扫一次,空气压缩机的进风管和风包至少每年清扫一次,新安装或检修后的风包,应用1.5倍压风机工作压力作水压试验。
第七章
其它安全设施、设备的维护保养
第二十三条
认真执行安全设施、设备使用与维护相结合和设备谁使用谁维护的原则。单人使用的设备实行专责制。主要设备实行包机制(包运转、包维护、包检修)。设备使用实行定人、定机,凭证操作。主要管、线缆装臵,实行区域负责制,分片包干的管理办法
第二十四条
各种安全设施、设备的操作人员,必须经过培训,达到本设施、设备操作的技术等级“应知”、“应会”要求,经考试合格,领到操作证,方能上岗。设备操作人员都要做到“三好”,即管好、用好、修好;“四会”,即会使用、会保养、会检查、会排除故障。
第二十五条
要严格执行日常保养(维护)和定期保养(维修)制度。日常保养:操作者每班照例进行保养,包括班前10-15分钟的巡回检查;班中责任制,注意设备运转、油标油位、各部温度、仪表压力、指示信号、保险装臵等是否正常;交接班前进行清扫、擦洗。发现隐患,及时排除;发现大问题,通知维修人员处理。定期保养:设备运行一段时间后,以维修工为主,操作人员配合,进行部分解体清洗检查,调整配合间隙和紧固零件,处理日常保养无法处理的缺陷。定期保养完后,由工程技术人员与进行验收评定,填写好维修记录。确保设备经常保持整齐、清洁、润滑、安全、经济运行。
第八章
机电设备器材的日常使用管理
第二十六条
机电科是全矿机电设备的主管部门,负责机电设备的统一管理。各单位使用设备必须到机电科设备管理组办理手续方可领取设备。做到帐、卡、物、牌板四相符。
二、器材室的所有器材必须登记建立明细帐,做到帐、物、卡相符。由教导处组织人员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盘点和维修。
三、器材室保管员要根据器材的性能、形状分类,摆放整齐。每天要做好清卫、防潮、防火、防盗等工作。每周进行一次大扫除。
四、加强对师生进行爱护公共财务的教育,树立爱护公物为荣、破坏公物为耻的好风尚。
五、各科所用器材,需由任课教师开据“器材使用报告单”,并注明日期、节次、器材名称、数量。
上课前统一由任课教师负责领取、发放、回收及归还。
六、对教师管理失职及学生人为因素导致的损坏、损失者,除照价赔偿外,要视情节轻重给予行政处分。
关键词:矿用设备,火灾事故,矿井特征,设备选型,安全培训
1 火灾事故概况
2005—2010年, 河南煤矿共发生5起较大以上火灾事故, 其中重大事故3起, 较大事故2起, 造成72人死亡, 5人受伤, 直接经济损失达2 747.5万元 (表1) 。在这5起较大以上火灾事故中, 由煤矿井下使用的矿用设备引发的火灾事故占4起, 其中重大事故2起, 较大事故2起, 造成48人死亡, 4人受伤, 直接经济损失1 836.7万元, 分别占该期间火灾事故起数的80%, 重大事故起数的66.7%, 较大事故的100%, 死亡人数的66.7%, 受伤人数的80%, 直接经济损失的67.0%[1]。
由此可看出, 加强煤矿井下矿用机电设备的选型、现场使用管理和维护检测, 减少并杜绝煤矿安全生产事故具有重大意义。笔者试图从分析煤矿火灾事故矿井特征和引发火灾事故隐患因素入手, 说明加强以煤矿井下矿用设备为主的外因火灾隐患的治理在预防煤矿火灾事故发生中的重要性。
2 事故矿井特征
2.1 事故矿井的经济性质和年生产能力
在这4起由矿用设备引发的火灾事故矿井中, 1处为国有煤矿, 其他3个为乡镇煤矿。在矿井设计生产能力方面, 只有1处国有煤矿的设计生产能力大于45万t/a, 属于中型矿井, 其他3处煤矿生产能力均在30万t/a以下, 属典型的小煤矿。由于小煤矿的生产能力低, 赢利心切, 这就容易在安全生产设施的投入上造成不足;集中运输大巷、总回风巷、硐室等都是布置在易燃和可燃的煤巷中;此外, 对开采容易自燃和自燃的矿井, 开展安全培训教育、应急管理和演练不够。
2.2 矿井煤层自燃倾向性特征
2005—2010年, 河南发生的5起较大及以上火灾事故中, 矿井煤层自燃倾向性为易自燃和自燃的矿井数量为2处, 占火灾事故矿井总数的40%, 而煤层为不易自燃的矿井为3处, 占火灾事故矿井的60%。特别是在这4起由井下机电设备引发的火灾事故的矿井里, 煤层自燃倾向性为不易自燃矿井的死亡人数更是达到了75%。
矿井火灾事故发生的原因较多, 但从有关数据 (表2) 看出, 在某一时期, 由矿用设备此类外因造成的火灾事故的矿井数量大于由内因造成的火灾 (开采煤层自燃倾向性为易自燃和自燃) 矿井数量。并且不难看出, 内因火灾造成人员伤亡的比例比外因火灾小, 外因火灾更易造成群死群伤, 间接损失大, 直接经济损失严重。事故矿井的这一特征表明, 在煤矿安全管理、日常事故隐患排查和治理中, 如果轻视了矿井矿用设备等外因火灾因素的排查和整改, 将为矿井火灾事故的发生埋下重大的事故隐患[2]。
2.3 事故发生时间
这4起火灾事故发生时间均在煤矿生产组织16:00—24:00期间的四点班, 其原因是:煤矿组织生产的8:00—16:00期间的八点班 (早班) , 煤矿为迎接各个单位的安全检查、参观和调研考察, 该班基本上是处在以日常检修、处理生产现场隐患为理由停止生产、作业的状态, 造成进入四点班 (中班) 后就立即组织生产, 把因八点班停产带来的损失在这个班次补回来的情况, 以至于不按要求进行安全检查和机电设备检修维护, 为事故的发生埋下了安全隐患。
2.4 事故类别和对事故责任者的处理
在这4起由矿用设备引发的火灾事故中, 重大事故2起, 死亡37人, 较大事故2起, 死亡11人, 4起事故共造成48人死亡, 直接经济损失1 836.7万元, 给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造成了极大的损失, 教训沉痛。据统计, 在这4起事故中, 共对67人进行了处理 (表3) 。其中给予党政纪处分的有46人, 追究刑事责任的有21人。通过对有关数据可以看出, 每起事故平均有近17人受到不同的处理, 火灾事故中每造成1人死亡, 有1.4人受到了不同的责任处分。这些措施的实施, 对促进煤矿安全管理人员和煤矿安全监督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 必将产生巨大的作用。
统计数字还表明, 对安全事故中的相关责任人员的追究和处理, 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煤矿安全不同岗位人员的责任感和危机感, 但仅依靠这种行政手段做到彻底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是不够的, 还有待于探讨[3]。
3 引发事故的隐患因素分析
3.1 矿井生产的合法性
按照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规定, 所有矿井必须具有《采矿许可证》、《安全生产许可证》、《煤炭生产许可证》、《矿长资格证》、《矿长安全资格证》和《工商营业执照》等证照后方可组织生产, 否则属于非法生产。这4起火灾事故的矿井生产作业发生事故时, 除1处国有煤矿的“五证一照”齐全外, 其他3对矿井的证照均不齐全, 非法生产矿井比例为75%, 其中缺《煤炭生产许可证》有3对矿井, 缺《安全生产许可证》的有2对, 缺《矿长安全资格证》有1对矿井, 缺《工商营业执照》的有1对矿井, 并且证照不齐全的矿井均为民营性质的乡镇煤矿。这一特点从侧面反映出合法经营、依法依规组织生产的法律意识方面, 乡镇煤矿要弱于国有煤矿企业。如果事故矿井主要负责人树立了依法办矿、依法依规组织煤炭生产的法律意识, 这些火灾事故就不会发生。
3.2 井下矿用设备的选型和购置
《安全生产法》第35条规定, 生产经营单位不得使用国家明令淘汰、禁止使用的危及安全生产的工艺、设备。《煤矿安全规程》第七条明确规定, 煤矿使用的涉及安全生产的产品, 必须取得煤矿矿用产品安全标志 (MA) 。这4起火灾事故矿井中, 有2对矿井使用的、并造成事故发生的空气压缩机均无煤矿矿用产品安全标志 (MA) ;2对矿井使用的油浸式矿用变压器、1对矿井使用的非阻燃胶带属于国家明令禁止和淘汰的产品和设备。产生重大事故隐患, 除煤矿经营者的法律意识淡薄外, 煤矿在矿用设备的选型和购置方面把关不严, 井下使用的矿用设备管理混乱, 为这4起火灾事故的发生埋下了事故隐患。
3.3 设备使用、维护及检测检验
这4起火灾事故均属违法违规使用不得在井工煤矿使用的矿用设备产品, 在这4对矿井中, 有2个矿在井下使用的空气压缩机无断油保护、过流保护、超温保护和安全阀等安全保护设施;另外2个矿井井下使用的矿用变压器、无阻燃性能的非矿用输送胶带和不阻燃的矿用电力电缆均属于国家明令在煤矿禁止使用的淘汰和落后设备和产品。在发生事故的A矿、E矿, 引发事故的空气压缩机使用柴油机油代替压缩机油, 该柴油机油的闪点仅160℃, 严重违反《煤矿安全规程》第四百三十八条规定的空气压缩机必须使用闪点不低于215℃的压缩机油的规定, 造成因无安全阀导致空气压缩机高温高压运行, 致使空压机的缸盖和排气管爆裂, 高温高压气体喷出并引发润滑油燃烧, 引燃该设备场所的易燃材料, 最终导致火灾事故的发生。
3.4 安全培训
有的矿井没有按规定对井下使用特殊设备的操作人员、维护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安全操作规范培训, 造成井下使用的空压机等安全设备管理不到位, 出现未设专人看管, 未按规定进行维修保养运行的现象。如A矿井下使用的空压机除需加油时停机外, 其他时间一直运转, 交接班也不停机, 每日运转在20 h以上;E矿对使用的引发火灾的空气压缩机, 采取的是当班工人上班时开机运行, 下班时关机停止使用。由于安全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安全培训不到位, 使这些从业人员的应急避险知识不足, 造成井下出现火情, 不能有效组织撤离事故危险区域, 最终酿成火灾事故。
3.5 事故发生地点周边巷道安全条件
从这4起矿井发生火灾事故地点的周边巷道安全条件看, 不但有使用的机电设备属于淘汰落后产品设备的情形, 而且这些机电设备使用地点的巷道支护材料和设备周边状况均不符合煤矿安全生产有关法律和法规的规定。其中有3对矿井在煤巷里布置机电设备硐室, 并且使用易燃的坑木、荆笆、木梢等材料进行支护, 在安装引发火灾事故机电设备的火灾隐患地点堆放木料等易燃可燃物。如A矿井下空压机着火, 当着火地点附近的人员准备灭火时, 发现巷道顶级两帮的木头已全部着火, 他们虽也进行了灭火救灾, 但因火势不断加大, 已无法扑灭, 不得不撤离着火地点。另外, 有的矿因未按规定设置灭火器材, 且没有建立消防灭火系统, 不能有效消除初期火灾事故隐患。如E矿在井下空压机引发火灾时因无灭火器材, 附近的2名工人拿2把铁锨沿胶带巷向空压机处准备灭火, 因为烟大无法接近空压机不得不返回, 致使井下火灾事故的发生。
4 结论
(1) 同一地区6年内, 因矿用设备存在事故隐患而重复发生同一类型的安全事故表明:如果忽略煤矿所使用的设备选型购置, 所存在的事故隐患的排查、治理和规定的维护检修, 就可能造成由井下使用的矿用设备引发的安全事故, 甚至在某一时期造成大量的严重的安全事故发生, 所以应加强矿用设备安全管理的重视程度, 要高度重视煤矿防治瓦斯和防治水工作。
(2) 综合分析这4起由矿用设备引发的煤矿火灾事故得知, 每起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 绝非是某单一事故隐患的存在或作用造成的, 而是人 (从业者) 、机 (现场使用的机电设备) 、管理 (制度的制订并实施) 、应急 (编制、演练及执行) 和环境 (事故地点的安全状况) 等环节执行不到位共同作用的结果。
(3) 从这4起煤矿火灾安全事故发生后, 对追究责任人的数量和党政纪甚至刑事责任的程度这一加强安全工作的方法看, 如果不在提高煤矿机电装备安全技术水平和解决煤矿安全生产制度建设的深层次上下工夫, 仅靠某单一手段来达到提高煤矿的安全管理水平和杜绝安全事故, 可能性不大[3,4]。
(4) 大力淘汰安全管理基础差, 整合或关闭生产能力小的煤矿, 提高煤炭行业准入门槛, 对不能持续保持煤矿《安全生产许可证》规定安全条件的矿井, 经督促整改仍不能具备最低安全生产条件的矿井, 应吊销其安全生产许可证, 直至提请地方人民政府予以关闭, 从源头上铲除安全事故发生的温床。
参考文献
[1]《2005—2010年河南煤矿较大以上事故调查报告集》编委会.2005—2010年河南煤矿较大以上事故调查报告集[M].郑州:河南煤矿安全监察局, 2011.
[2]郭畅, 程龙彪, 禄利刚.浅谈矿井火灾的起因及防治[J].科技致富导向, 2012 (18) :69-70.
[3]刘铁民, 姜传胜.重特大安全事故防范遏制对策分析[J].新华文摘, 2013 (19) :4-7.
一、美术教师负责相关器材的管理。管理人员应熟悉有关器材设备的管理制度和规定。
二、必须建立器材、设备账册的分类管理:总账、分类账应记录及时、准确。“总账”一年填写一次。学期中仪器数量增加或减少,应做到账账相符、帐物相符。
三、器材设备管理科学合理。器材设备必须全部入橱或上架,并按器材的性能分类存放,合理排列(或按仪器编号或按教学开出顺序),定橱定位(可根据重下轻上、水平或竖直放置的原则作适当调整)特高特大仪器应设专柜存放。做到科学合理、美观大方、取用方便。
四、保持橱架内器材设备随时处于可使用状态。美术器材设备应定期保养、及时维修,并根据器材不同要求做好通电、防尘、防潮、防锈、防腐蚀工作。
五、备用美术器材、设备可另行装箱,列清单备查待用,破旧器材及时申请报废。
六、必需做好美术器材室的使用记录:器材、设备借还记录;使用器材设备情况记录;器材、设备报损记录等。期末整理,分类装订成册。
七、学校美术器材专供师生教学使用,不准外借。
一、装备器材由专人保管,科学管理,做到无丢失、无损
坏、无锈蚀、无霉烂。
二、装备器材按规定领用,并及时登记入帐,做到帐物相符,未经领导批准,不得擅自外借。
三、装备器材按类别、品种、规格配套存放、保管,做到保管柜架化,分类标签化,放置序列化。
四、定期检查核对、整理保养。室内通风、干燥、整洁,装备器材放置有序,认真做好防盗、防火、防虫蛀工作。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滨江区东信大道68号东方通信城D座厂房B区二楼办公区邮编:310053电话: (0571) 28117154传真: (0571) 28117166联系人:万利
广电总局科技司办公地址:北京复兴门外大街2号邮编:100866电话: (010) 86092942传真: (010) 86092942
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科技司对以下申请入网的广播电视设备生产单位和产品分别组织实施了质量体系检查和性能测试, 均符合入网规定要求, 经审查批准, 特颁发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广播电视设备器材认定证书。请各级广播电视机构的工程建设和使用维护部门, 严格按照广电总局规定选用入网设备。
地址:扬州市邗江北洲功能区李典片区太平洋大道西侧邮编:225107电话: (0514) 87416678传真: (0514) 87416908联系人:吴德才
广电总局科技司办公地址:北京复兴门外大街2号邮编:100866电话: (010) 86092942传真: (010) 86092942
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科技司对以下申请入网的广播电视设备生产单位和产品分别组织实施了质量体系检查和性能测试, 均符合入网规定要求, 经审查批准, 特颁发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广播电视设备器材认定证书。请各级广播电视机构的工程建设和使用维护部门, 严格按照广电总局规定选用入网设备。
地址:福建市鼓楼区软件大道89号福州软件园产业基地二期7#邮编:350003电话: (0591) 88999198传真: (0591) 87303156联系人:廖燕梅
地址:深圳市南山区科技工业园科发路1号邮编:518057电话: (0755) 86010808传真: (0755) 86010216联系人:杨波
广电总局科技司办公地址:北京复兴门外大街2号邮编:100866电话: (010) 86092942传真: (010) 86092942
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科技司对以下申请入网的广播电视设备生产单位和产品分别组织实施了质量体系检查和性能测试, 均符合入网规定要求, 经审查批准, 特颁发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广播电视设备器材认定证书。请各级广播电视机构的工程建设和使用维护部门, 严格按照广电总局规定选用入网设备。
地址:江苏省宜兴市环保科技工业园俊知路18号邮编:214206电话: (0510) 80711111传真: (0510) 80711122联系人:李文风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张家湾镇工业开发区邮编:101113电话: (010) 85368509传真: (010) 85360117联系人:樊平生
广电总局科技司办公地址:北京复兴门外大街2号邮编:100866电话: (010) 86092942传真: (010) 86092942
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科技司对以下申请入网的广播电视设备生产单位和产品分别组织实施了质量体系检查和性能测试, 均符合入网规定要求, 经审查批准, 特颁发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广播电视设备器材认定证书。请各级广播电视机构的工程建设和使用维护部门, 严格按照广电总局规定选用入网设备。
地址:河北省石家庄市中山西路589号邮编:050081电话: (0311) 86924418传真: (0311) 82177222联系人:刘立华
广电总局科技司办公地址:北京复兴门外大街2号邮编:100866电话: (010) 86092942传真: (010) 86092942
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科技司对以下申请入网的广播电视设备生产单位和产品分别组织实施了质量体系检查和性能测试, 均符合入网规定要求, 经审查批准, 特颁发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广播电视设备器材认定证书。请各级广播电视机构的工程建设和使用维护部门, 严格按照广电总局规定选用入网设备。
地址:北京市顺义区天竺空港工业区天柱路26号邮编:101312电话: (010) 64325445传真: (010) 84562643联系人:赵以栋
广电总局科技司办公地址:北京复兴门外大街2号邮编:100866电话: (010) 86092942传真: (010) 86092942
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科技司对以下申请入网的广播电视设备生产单位和产品分别组织实施了质量体系检查和性能测试, 均符合入网规定要求, 经审查批准, 特颁发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广播电视设备器材认定证书。请各级广播电视机构的工程建设和使用维护部门, 严格按照广电总局规定选用入网设备。
地址: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北洲工业园头桥片区丰裕路邮编:225108电话: (0514) 87268733传真: (0514) 87268533联系人:万学明
地址:深圳市宝安区西乡街道鹤洲恒丰工业城B25栋邮编:518126电话: (0755) 27325596传真: (0755) 27364477联系人:张维
广电总局科技司办公地址:北京复兴门外大街2号邮编:100866电话: (010) 86092942传真: (010) 86092942
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科技司对以下申请入网的广播电视设备生产单位和产品分别组织实施了质量体系检查和性能测试, 均符合入网规定要求, 经审查批准, 特颁发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广播电视设备器材认定证书。请各级广播电视机构的工程建设和使用维护部门, 严格按照广电总局规定选用入网设备。
地址:浙江省临安市锦城街道横街村上坝1-1号邮编:311300电话: (0571) 63748858传真: (0571) 63748856、63733263联系人:王荣军、陈志贤
地址: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龙东大道3000号4号楼603室邮编:201203电话: (021) 50271655传真: (021) 50275866联系人:陈立德
广电总局科技司办公地址:北京复兴门外大街2号邮编:100866电话: (010) 86092942传真: (010) 86092942
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科技司对以下申请入网的广播电视设备生产单位和产品分别组织实施了质量体系检查和性能测试, 均符合入网规定要求, 经审查批准, 特颁发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广播电视设备器材认定证书。请各级广播电视机构的工程建设和使用维护部门, 严格按照广电总局规定选用入网设备。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蜀汉西路50号邮编:610091电话: (028) 68232001传真: (028) 68232062联系人:张世杰
广电总局科技司办公地址:北京复兴门外大街2号邮编:100866电话: (010) 86092942传真: (010) 86092942
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科技司对以下申请入网的广播电视设备生产单位和产品分别组织实施了质量体系检查和性能测试, 均符合入网规定要求, 经审查批准, 特颁发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广播电视设备器材认定证书。请各级广播电视机构的工程建设和使用维护部门, 严格按照广电总局规定选用入网设备。
地址:上海市控江路1555号24楼邮编:200092电话: (021) 65048333传真: (021) 65015599联系人:吴颖
地址:上海市杨浦区翔殷路165号B区邮编:200433电话: (021) 65518231-118传真: (021) 65518226联系人:温力仁
广电总局科技司办公地址:北京复兴门外大街2号邮编:100866电话: (010) 86092942传真: (010) 86092942
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科技司对以下申请入网的广播电视设备生产单位和产品分别组织实施了质量体系检查和性能测试, 均符合入网规定要求, 经审查批准, 特颁发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广播电视设备器材认定证书。请各级广播电视机构的工程建设和使用维护部门, 严格按照广电总局规定选用入网设备。
地址:昆明东郊昆船工业区邮编:650236电话: (0871) 7233328传真: (0871) 8326197联系人:蒋俊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上地信息产业基地3街3号楼4门201室邮编:100085电话:13901227047传真: (010) 87755241联系人:苏悦
广电总局科技司办公地址:北京复兴门外大街2号邮编:100866电话: (010) 86092942传真: (010) 86092942
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科技司对以下申请入网的广播电视设备生产单位和产品分别组织实施了质量体系检查和性能测试, 均符合入网规定要求, 经审查批准, 特颁发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广播电视设备器材认定证书。请各级广播电视机构的工程建设和使用维护部门, 严格按照广电总局规定选用入网设备。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市锦南街道卦畈村邮编:311301电话: (0571) 63753736传真: (0571) 63753739联系人:王士荣
地址:江苏省宜兴市环保科技工业园俊知路8号邮编:214206电话: (0510) 80711111传真: (0510) 80711122联系人:赵廷
广电总局科技司办公地址:北京复兴门外大街2号邮编:100866电话: (010) 86092942传真: (010) 86092942
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科技司对以下申请入网的广播电视设备生产单位和产品分别组织实施了质量体系检查和性能测试, 均符合入网规定要求, 经审查批准, 特颁发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广播电视设备器材认定证书。请各级广播电视机构的工程建设和使用维护部门, 严格按照广电总局规定选用入网设备。
地址:江苏省常熟市通林路28号邮编:215500电话: (0512) 52818001传真: (0512) 52818006联系人:马晓东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解放大道2号邮编:430035电话: (027) 83832404传真: (027) 83866787联系人:熊志远
广电总局科技司办公地址:北京复兴门外大街2号邮编:100866电话: (010) 86092942传真: (010) 86092942
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科技司对以下申请入网的广播电视设备生产单位和产品分别组织实施了质量体系检查和性能测试, 均符合入网规定要求, 经审查批准, 特颁发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广播电视设备器材认定证书。请各级广播电视机构的工程建设和使用维护部门, 严格按照广电总局规定选用入网设备。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花家地北里19号1-3层邮编:100102电话: (010) 64312828传真: (010) 64362680联系人:王俊生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4号东方梅地亚中心C座19层1908室邮编:100026电话: (010) 85597880传真: (010) 85597829联系人:于志平
广电总局科技司办公地址:北京复兴门外大街2号邮编:100866电话: (010) 86092942传真: (010) 86092942
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科技司对以下申请入网的广播电视设备生产单位和产品分别组织实施了质量体系检查和性能测试, 均符合入网规定要求, 经审查批准, 特颁发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广播电视设备器材认定证书。请各级广播电视机构的工程建设和使用维护部门, 严格按照广电总局规定选用入网设备。
地址:深圳市南山区西丽麻石路29号工业区1栋4-5楼邮编:518107电话: (0755) 26983812传真: (0755) 26030489联系人:申波
地址: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永昌北路3号8号厂房8301单元邮编:100176电话: (010) 67887460传真: (010) 67887451联系人:柏青
广电总局科技司办公地址:北京复兴门外大街2号邮编:100866电话: (010) 86092942传真: (010) 86092942
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科技司对以下申请入网的广播电视设备生产单位和产品分别组织实施了质量体系检查和性能测试, 均符合入网规定要求, 经审查批准, 特颁发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广播电视设备器材认定证书。请各级广播电视机构的工程建设和使用维护部门, 严格按照广电总局规定选用入网设备。
地址:成都市武侯区武科东三路9号邮编:610045电话: (028) 85361199传真: (028) 85370856联系人:虞怡东
广电总局科技司办公地址:北京复兴门外大街2号邮编:100866电话: (010) 86092942传真: (010) 86092942
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科技司对以下申请入网的广播电视设备生产单位和产品分别组织实施了质量体系检查和性能测试, 均符合入网规定要求, 经审查批准, 特颁发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广播电视设备器材认定证书。请各级广播电视机构的工程建设和使用维护部门, 严格按照广电总局规定选用入网设备。
地址:深圳市福田区八卦岭八卦路鹏基商务时空大厦710B电话: (0755) 22211301传真: (0755) 22211309联系人:孙海辉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定福庄东街1号, 中国传媒大学临建一201邮编:100024电话: (010) 65783271-619传真: (010) 65783271-622联系人:杨刚
广电总局科技司办公地址:北京复兴门外大街2号邮编:100866电话: (010) 86092942传真: (010) 86092942
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科技司对以下申请入网的广播电视设备生产单位和产品分别组织实施了质量体系检查和性能测试, 均符合入网规定要求, 经审查批准, 特颁发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广播电视设备器材认定证书。请各级广播电视机构的工程建设和使用维护部门, 严格按照广电总局规定选用入网设备。
地址:北京市经济技术开发区隆庆街9号邮编:100176电话: (010) 67881199传真: (010) 67881330联系人:李磊
广电总局科技司办公地址:北京复兴门外大街2号邮编:100866电话: (010) 86092942传真: (010) 86092942
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科技司对以下申请入网的广播电视设备生产单位和产品分别组织实施了质量体系检查和性能测试, 均符合入网规定要求, 经审查批准, 特颁发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广播电视设备器材认定证书。请各级广播电视机构的工程建设和使用维护部门, 严格按照广电总局规定选用入网设备。
地址:江苏省吴江市震泽镇八都经济开发区小平大道8号邮编:215233电话: (0512) 63876888传真: (0512) 63873515联系人:肖仁贵
广电总局科技司办公地址:北京复兴门外大街2号邮编:100866电话: (010) 86092942传真: (010) 86092942
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科技司对以下申请入网的广播电视设备生产单位和产品分别组织实施了质量体系检查和性能测试, 均符合入网规定要求, 经审查批准, 特颁发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广播电视设备器材认定证书。请各级广播电视机构的工程建设和使用维护部门, 严格按照广电总局规定选用入网设备。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曙光西里甲1号邮编:100028电话: (010) 58220788-28传真: (010) 58220799联系人:孙北林
广电总局科技司办公地址:北京复兴门外大街2号邮编:100866电话: (010) 86092942传真: (010) 86092942
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科技司对以下申请入网的广播电视设备生产单位和产品分别组织实施了质量体系检查和性能测试, 均符合入网规定要求, 经审查批准, 特颁发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广播电视设备器材认定证书。请各级广播电视机构的工程建设和使用维护部门, 严格按照广电总局规定选用入网设备。
地址:上海市宜山路2016号合川大厦3F邮编:201103电话: (021) 54223269传真: (021) 64658899-456联系人:沈琦君
广电总局科技司办公地址:北京复兴门外大街2号邮编:100866电话: (010) 86092942传真: (010) 86092942
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科技司对以下申请入网的广播电视设备生产单位和产品分别组织实施了质量体系检查和性能测试, 均符合入网规定要求, 经审查批准, 特颁发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广播电视设备器材认定证书。请各级广播电视机构的工程建设和使用维护部门, 严格按照广电总局规定选用入网设备。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区解放路一段158号邮编:610081电话: (028) 83397293传真: (028) 83342453联系人:翟冀川
【矿用设备器材管理制度】推荐阅读:
《煤矿矿用安全产品检验管理办法》07-02
矿用产品安全标志抽样检验细则06-27
矿用本质安全型操作台09-06
煤矿设备管理制度06-02
炼化设备管理制度09-07
设备仪器管理制度10-06
设备管理制度职责11-04
设备管理管理标准07-28
电教设备管理07-04
特种设备复查制度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