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班主任与学生和谐关系的构建

2024-08-2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浅析小学班主任与学生和谐关系的构建(精选11篇)

浅析小学班主任与学生和谐关系的构建 篇1

摘要:在小学阶段教育教学过程中, 班主任管理工作属于十分重要的内容, 同时也是小学教育教学得以较好开展的重要保障。在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中, 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属于重要影响因素, 对班主任管理工作效果会产生一定影响。因而, 小学班主任应当积极维护与学生之间的和谐关系, 从而保证更好开展管理工作, 进而促使小学教育教学得到更好发展。就小学班主任与学生和谐关系的构建简单分析。

关键词:小学生; 班主任; 和谐关系; 构建;

在小学班主任各项工作中, 学生管理工作属于重要任务, 而在学生管理工作中, 构建和谐师生关系属于重要内容。在此基础上才能够使学生更好配合教师工作, 从而使学生管理得到更加理想的效果。所以, 作为小学班主任应当对和谐师生关系加强重视, 并且应当以科学合理方式及策略构建师生和谐关系, 从而为更好开展学生管理工作提供保障, 使小学教育教学工作得以更好开展, 促进小学教育进一步发展。

一、小学班主任与学生间和谐关系影响因素

首先, 小学班主任对自身岗位缺乏正确认识。就当前小学教育实际情况而言, 大部分班主任对于自身岗位并不满意, 有些班主任甚至存在反感情绪及厌恶情绪, 担任班主任都是由于学校领导安排, 而自身在心理上并不情愿。一直以来, 小学班主任相比于其它科目教师, 在工作量及责任感方面均更重, 然而班主任和其他教师在待遇方面并未表现出明显差异。作为小学班主任, 不但需要实行常规教学活动, 并且需要对学生思想动态关心, 因而也缺乏时间及精力对自身价值取向进行考虑及明确, 随着时间不断增强, 对师生之间和谐关系必然会产生严重不良影响。

其次, 小学班主任在工作中缺乏爱心及耐心。对于小学阶段学生而言, 由于其年龄比较小, 其自制力及自控力均比较差, 在日常学习及日常生活中均很容易有各种错误出现, 并且可能会多次出现同样的错误。对于出现的这种情况, 有些班主任可能会丧失耐心及爱心, 有些情况下也就会选择不合理教育方式, 这对学生自尊心会产生一定伤害, 随着时间不断增长, 师生之间可能会出现难以沟通的情况, 导致师生之间缺乏良好关系, 从而对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会造成不良影响。

再次, 小学班主任管理思想比较落后。就当前实际情况而言, 很多班主任往往对学生学习成绩及班级名次过于关注, 有些班主任甚至认为学生只需要成绩好便可, 因而往往会放大成绩较差学生的缺点, 而主观缩小成绩较好学生的缺点。在这种错误观念影响下, 班主任对于学生兴趣爱好往往忽略, 这种片面工作思想往往会导致学生片面发展, 对师生时间和谐关系的构建与形成十分不利。

二、小学班主任与学生和谐关系构建的重要价值

首先, 小学班主任与学生和谐关系的构建可使师生之间相互尊重。对于小学教育教学阶段学生而言, 其表现欲普遍比较强, 因而学生都希望自身日常言行能够获得班主任关注, 希望班主任能够尊重其才能, 而这些往往也属于其个性体现, 通过这一点班主任可对学生更加深入地进行了解。而学生在得到班主任重视及尊重的情况下, 也必然会给予班主任充分尊重, 如在召开班会时学生也就能够认真参与, 可使很多问题得到较好解决。同时, 师生之间彼此尊重, 实际上就是两者有效沟通及交流的具体表现, 同时也表示两者之间存在和谐关系。其次, 班主任与学生和谐关系构建可使师生之间相互包容。在小学班主任及学生和谐关系构建过程中, 相互包容属于重要内容, 在此基础上班主任对于学生所出现问题可容忍, 并且可对学生实行科学教导, 而学生也能够对教师批评选择坦然接受, 并且可将自身错误行为积极改变。

三、小学班主任与学生和谐关系构建的有效策略及方法

1. 遵循科学合理的.师生观念

在传统小学班主任教学及管理工作过程中, 班主任往往都是以居高临下的严肃形象出现在学生面前, 对于这种班主任形象学生往往很难有亲切感产生, 因而也就很难使和谐师生关系得以形成。所以, 作为小学班主任, 在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过程中, 首要任务就是应当对正确师生观念进行合理认识, 使学生能够意识到班主任属于良师益友, 从而为更好构建师生和谐关系奠定良好的基础。另外, 在实际班级管理工作过程中, 教师应当注意保证张弛有度, 保证班级中每个学生均能够感受到教师关爱, 在此基础上才能够使学生真正感受到班主任的真正关心与爱护, 从而也就能够与班主任工作积极配合, 在此基础上沟通构建和谐良好师生关系。在实际工作中, 班主任可利用互联网学习班主任工作技巧及理念, 为更好构建和谐师生关系提供理论支持。同时, 也可利用互联网与其它班主任进行讨论, 从而学习更多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方法与技巧, 保证和谐师生关系构建得以更好实现。

2. 加强师生沟通交流及合理管理

在小学班主任工作中, 为能够使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得以更好实现, 十分重要的一点就是应当加强师生沟通交流。首先, 小学班主任应当对学生全面认识, 从各个方面入手对学生加强了解, 在此基础上实施更加具有针对性且更加具有实效性的班级管理工作。其次, 应当进一步加强沟通交流。在实际管理工作过程中, 对于学生进步或者失败应当以平常心对待, 不可依据一次进步或者退步盲目对学生进行评价, 这种评价方式缺乏全面性, 在保证较好沟通交流的基础上, 才能够保证更加科学合理的进行班级管理, 从而使班级管理工作得以顺利开展。此外, 对于小学阶段学生而言, 由于其年龄比较小, 承受能力比较弱, 因而班主任在实施班级管理时应当遵循合理原则, 对于每个学生均应当以温和态度对待, 不可单纯根据学生成绩对待学生。同时, 班主任也应当制定科学合理规章制度, 通过各种相关规章制度对学生言行进行规范管理, 对于违法规章制度的学生, 应给予其相应惩罚。通过这种软硬兼施的管理方式, 可使学生更好配合教师管理, 最终可使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得以加好实现。

3. 塑造良好班主任形象

在构建和谐师生关系方面, 小学班主任积极塑造自身良好形象属于十分有效的一种途径, 这主要是因为小学生具有较强向师性, 教师言行会对其产生很大程度的影响, 所以, 班主任应当为学生起到良好表率作用。在小学班级日常教学及管理工作中, 教师应当对学生多理解、多鼓励及多尊重, 从而可使学生对班主任好感度增强, 从而更好配合班主任工作, 使和谐师生关系得以较好形成。另外, 小学班主任还应当不断加强自身修养, 使自身教学水平及道德品质得以增强, 对学生起到良好榜样及模范作用, 在不断强化自身综合素质的基础上, 可对学生进行更好教育及管理, 并且可通过较高文化素养及思想品质对学生产生感染, 在此基础上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四、结语

在当前小学班主任工作过程中, 构建和谐师生管理属于十分重要的任务, 对提升班级管理效率及教学效果均具有十分关键的作用。在实际教学过程中, 作为小学班主任应当对师生关系存在的问题清楚了解, 并且要充分认识和谐师生关系构建的重要作用及意义, 在此基础上通过有效措施及途径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从而为更好开展班级管理工作提供更好保障, 促进小学教育教学更好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敏.试论小学班主任与学生和谐关系的构建[J].中华少年, , (19) :274.

[2]洪晶.试论小学班主任与学生和谐关系的构建[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 (06) :114.

[3]徐艳.论小学班主任与学生和谐关系的构建[J].文理导航, 2015, (03) :89.

浅析小学班主任与学生和谐关系的构建 篇2

研究高中班主任与学生关系的困境现象, 我们发现构成高中班主任与学生关系紧张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但是主要不外乎以下几个方面:

1. 高中生独特的心理特征。

高中生大部分处于青春期的中后期, 学生普遍存在自卑、孤僻、封闭、害羞等心理。他们更多的追求情感、思想等方面的独立, 甚至是压抑自己的交际欲望, 因此, 他们多数不愿意主动的向班主任老师袒露自己的心声, 常常是紧闭心门, 哪怕是自己遇到了不能解决的问题。北京青年政治学院曾经做过一项调查, 在青少年眼中被看作可以说心里话的朋友依次为:母亲 (31.9%) 、校内同学 (23.6%) 、父亲 (14.4%) 、校外朋友 (13.7%) , 而学校老师只占4%。可以看到, 无论是高中生的心理研究还是当前的调查研究结果都说明高中学生的心理特点给班主任老师和学生的和谐关系设置了门槛。

2. 高中班主任老师的育人理念。

笔者用《师生关系调查量表》 (郑日昌主编《中学生心理诊断》) 对两所市级重点高中的高一年级七个班级 (三个重点班四个普通班) 作了调查。从我们的调查中发现, 在这两所重点中学, 仍有44.6%的人认为“老师常常以纪律压制你”“你常常屈服于老师的命令与权威”。可以讲, 当前高中班主任队伍里仍有不少的“唯理智教育者”, 这些老师片面的强调制度化、强调教育的智育目标, 情感育人对他们来说只是传闻, 充其量只是一种教育修饰。那么这些班主任要想和本来就对学习感觉较累的高中生搞好关系也是不大可能的, 而且可能会因为这些带有弊端的传统教育观念导致和学生关系更紧张。

3.高中班主任老师与学生的巨大压力。

一方面, 不可否认, 当前多数学校从学生进入高中开始就灌输“读高中的唯一目的就是考大学”的“理念”, 学生整个高中阶段的学习便以学习完、练习好所有的必考知识, 全力以赴应对高考为核心, 导致不少学生对学习甚至是学校生活产生恐惧、厌恶的不良情绪, 而这种不良情绪首先就发泄在和他们最近的教育者———班主任身上。另一方面, 广大的高中班主任老师从上任开始, 学校就开始倡导班级之间的竞争、下高考名额, 家长就千叮万嘱要从严管理。在这样的环境下, 班主任很容易产生“大跃进”的做法, 一切的班级文化为了学习, 一切活动服从智育第一, 努力的“转化”“培养”学生。这样班主任和学生关系就很容易从学生的对当前教育的不满与班主任对学生的“恨铁不成钢”中激化开来。

和谐的师生关系需要班主任老师精心的培养、呵护。学生能主动的告诉班主任老师自己的隐私、班主任老师能在众多的学生面前坦白自己的错误, 需要的不仅仅是学生或者教师的勇气, 没有班主任老师与学生之间和谐的关系基础, 没有这种健康的班级文化氛围, 这些都只能是虚谈。我作为一位普通高中班主任, 下面谈谈自己在与学生建立和谐关系方面的几点认识。

1.给自己正确的角色定位———平等中的“首席”。

我赞成一种观念, 班主任在整个班级中是平等中的“首席”。在人格上, 班主任和班里的每一位学生之间是绝对平等的, 必须牢记班主任工作中任何一次对学生人格上的不尊重都会造成相互关系无法挽回的损失。但是, 班主任和学生还是有别, 班主任是“首席”, 因为他担负整个班级的管理工作, 他的意见直接影响着整个班级文化格调的定位。在一些原则性的问题上, 班主任应该在民主的基础上行使“首席”的权利, 否则整个班级可能会成为一盘散沙, “绝对”平等非但不能“拉拢”学生, 而且会造成学生不信任, 相互的关系也不可能深。

2. 有正确的班主任观———为了全体学生的成功而努力。

当班里有学习、行为等方面都比较差的学生时, 班主任是积极要求学校送这些学生回家、还是请求学校再给这些学生机会;当领导来检查班级工作时, 发现班级卫生出差错时, 班主任先自己扛下责任还是赶紧找个学生在领导面前臭骂;当班级闹成一锅粥时, 是紧盯那些行为差生还是批评干部……在这些选择中都涉及到班主任观问题。正确的班主任观基于正确的工作定位, 为了全体学生的成功而努力。它包含多层意思:

1) 一切为了班级学生的发展, 而非教育的功利。

2) 学生是受教育者, 有“犯错”的权利。

3) 后进生与优秀生是平等的, 应该平等对待。

4) 班主任是学生的依靠。

高中生有很稚嫩的是非观, 班主任在哪些工作上是实实在在地为了班里的同学着想, 哪些是为了在领导、家长面前图表现;班主任在哪些事情的处理中一视同仁, 哪些是存心私心;班主任在哪些工作中切实的帮助学生, 哪些只是表示表示, 学生的眼里看得很清楚, 而这些是非恰是影响班主任和学生关系的关键。

3. 主动走进学生的内心。

高中生害怕甚至是逃避与教师交流不是他们不愿与老师接近, 而是渴望教师真诚的、热情的、充满爱心的接近他们, 希望有他们心目中的教师走入他们封闭的内心情感世界。学生希望遇到的是能成为自己真正朋友的教师, 如果达不到他们心目中的理想形象, 就有可能拒绝与之深交。在学生日常生活中, 可以为学生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 使学生走出困境。在很多时候, 一些在一般人看来不足挂齿的小事常常让那些敏感的高中生会深深的感动, 班主任的一句关切的话语也可以让学生激动万分, 额外的一次学习辅导, 也可以让学生点燃学习成功的希望、重新扬起“努力学习”的风帆。

4. 以真我来面对学生。

在学生面前的坦坦荡荡常常能激起学生的共鸣, 尽管自己不是完美的, 但是每个高中学生都愿意和“真实”的班主任交心。人都有交际的需要, 和成年人一样, 每个人都希望和一个自己了解的人交往, 现在的高中学生也不例外。班主任是老师也是普通的人, 不是像书本的“美化的神仙”, 也有自己的喜怒哀乐, 有选择性的展现这些, 不仅是展示班主任人格魅力的大好机会, 也是增进师生了解、促进和谐关系建立的好机会。例如, 一次我在网上看到一篇文章讲到《中国教师的九大劣根》把老师批得一无是处, 我选择在庆祝教师节的班会上在班里学生面前逐一的表述我的不满, 不仅让学生更深的理解了教师, 也让学生更深的认识我, 学生在周记上说道:“老师您让我看清了你是一个普通人, 也是一个从事有意思工作的人”。

5. 班主任老师要提高自身情感素质。

提高教师自身情感素质可以说是缩短高中师生情感距离、促进和谐关系建立的基础。我们是基于两个层面的原因来考虑它的基础地位的。首先, 教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是班主任, 班主任自身的情感素质直接决定教育目标取向。一位自身情感素质较高的班主任才会去了解学生内心, 才会有意识地走入学生的情感世界。其次, 如上所说, 高中生心理具有比较尖锐的特点, 甚至是存在比较矛盾的方面, 没有较高的情感水平的班主任无法被学生从心理上接受。一位自身情感素质较高的班主任才有能力较好地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

小学班主任与学生和谐关系的构建 篇3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小学生;和谐

一、小学班主任与学生和谐关系的概念

和谐在字典中的意思是指“事物和现象各个方面的完美配合、协调和多样的统一”。众所周知,小学班主任和小学生之间的和谐关系是靠师生之间共同协助实现的。它主要包括下列两点内容:

一是师生之间要互相尊重,建立较为民主的发展精神以及新型师生伦理关系。

二是师生之间可以进行无障碍交流,学生愿意和班主任分享自己生活中、学习中的各种喜怒哀乐。

二、目前我国小学班主任和学生关系中存在的问题

1.班主任的发展观比较片面

目前,成绩至上的观念在小学班主任的脑海中根深蒂固。许多班主任对学生的评判标准不够正确,常常以成绩去判断学生的整体情况,甚至会忽略后进生的所有优点,把成绩好的学生无限放大,过分关注优等生,最终导致学生发展不平衡。许多小学生也会因为班主任这种不科学的评价对班主任心存不满,进而导致学生慢慢疏远班主任,造成师生关系紧张。

2.不科学的班级管理制度

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班主任所扮演的角色都是高高在上的,进而导致在班级中缺少和谐的班级气氛和平等的师生关系,产生了学生有意见但是不敢发表的问题。除此之外,小学的班级管理制度中,班主任管理的范围过大、过细,并没有真正放手让学生去进行自我管理,从而导致学生养成了依赖的习惯,自身缺乏自主学习的意识和创新的精神品质。

3.班主任对学生的爱心和耐心不足

小学阶段的学生个性比较突出,而自制能力比较弱,因此常会犯错误,甚至会屡教屡犯。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小学班主任缺乏耐心教导的态度,甚至会恶言伤害学生或者是体罚学生,而这会对学生的心理造成很大的困扰和伤害,进而导致师生关系紧张。

三、如何构建小学班主任与学生和谐的关系

小学班主任是学生的启蒙老师,甚至会影响学生一生的人生观、价值观。若班主任和学生的关系较融洽,就必然会促使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加,进而提高其学习成绩。因此,在小学阶段,班主任与学生和谐关系的构建就显得尤为重要。

1.树立正确的师生观

在小学阶段,大部分的班主任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都是“严肃,居高临下”的,学生与教师之间沟通存在障碍,这样既影响了教学效果,也不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因此,作为小学班主任,我们应树立正确的师生观。例如,班主任在管理班级的过程中,要适度管理,不能太松散,也不可太严肃。应该及时听取学生的意见,尊重每位学生的发展,以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每位学生都能够更好地融入到班集体中,成为班集体中不可或缺的一份子。

2.塑造良好的班主任形象

小学阶段是学生性格形成的重要阶段,在这个过程中,班主任若可以塑造良好的自身形象,相信会更有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小学生对教师都具有比较强烈的“向师性”,因此,小学班主任在生活中或者是教学中,都要严格要求自己,为人师表,行之有道。在政治和思想道德修养、文化知识、生活态度等方面都要为学生树立一个较好的榜样。例如,班主任要以自己丰富的知识促使学生努力学习,以自己较好的道德修养促使学生自尊自爱,以自己自立自强的态度影响学生的为人处事,只有这样才可以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进而培养更多对社会有用的高素质人才。

3.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情况

小学班主任的具体工作就是要深入了解学生,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进步和发展。因此,要想更好地构建小学班主任与学生的和谐关系,我们就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具体需求和情况,真正打开学生的心灵之窗,做到因材施教。小学生的心态和性格都没有完全成熟,也就是所谓的自我意识比较薄弱,往往会犯简单的错误。这时,小学班主任不能随便出言伤害学生,取而代之的是要更加有耐心地深入了解学生的真正想法,多一些包容和关心,少一些辱骂和体罚,这样更有利于学生认识到自身的错误,并积极改正。

4.学会与学生进行沟通的技巧

小学生的内心想法比较单纯,若是班主任可以“蹲”下身去和学生进行沟通交流,用学生的角度去理解、思考問题,师生之间的关系应该会变得更加融洽。因此,小学班主任要重视培养与学生之间沟通的能力,以更好地构建小学班主任与学生的和谐关系。班主任在与学生沟通的过程中应该注意下列几点:

(1)班主任要深入班级,接触学生,对学生一视同仁,积极地与其沟通交流,以拉近师生之间的关系。

(2)在与学生沟通交流的过程中,小学班主任应该多使用鼓励性的语言,少运用攻击性的语言,从而对学生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5.对待学生要爱严相结合

俗话说,“爱就是最好的教育”。小学生的身体正处于成长期,心理也正处于发展时期,此时期,教师对待学生要尽量多一点关心和爱护。对此,我们不仅要关注优等生,也要重视后进生,他们更需要班主任的鼓励和帮助。在具体的班级管理工作中,班主任要用更多的耐心和爱心,针对每位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需要注意的是,在具体的管理和教学中,我们不能一味地表扬,也应适当给予批评,做到爱严相结合,从而使学生身心得以健康发展。

结语

小学班主任与学生和谐关系的构建,有利于学生更好、更健康地发展。这样的关系不仅会促使学生更快乐地学习知识,还有助于学生养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了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修养,以促使学生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成为更出色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敖莉.浅谈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J].大众文艺,2010(12).

浅析小学班主任与学生和谐关系的构建 篇4

学校教育关系主要由师生关系组成。它是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慢慢形成的相互关系,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教育领域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反映,良好的、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有效地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完成教育任务的必要条件,它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教师自身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我国历代思想家、教育家早已对构建和谐师生关系有过精辟的论述和成功的实践。春秋时,孔子对学生循循善诱,诲人不倦,从而赢得学生的无限敬仰与尊重。战国时的荀子以“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为喻,鼓励学生后来居上,超过老师。唐朝韩愈在《师说》中说:“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正确阐明了教学相长的道理和能者为师的原则。这些都反映我国古代师生关系中的民主性和科学性。这些营建民主与科学的师生关系的教育遗产,的确值得我们去借继承和发扬光大。

高三(4)班是我带的第一个毕业班。在三年的班级管理中,我本着民主与科学的管理理念。着重建立以尊师爱生、民主平等、教学相长为特点的和谐的师生关系。

(一)尊师爱生

尊师爱生就是学生应当尊重老师,老师应当热爱学生,这是我们二十一世纪新型师生关系的特点,也是建立良好、和谐师生关系的感情基础。实践证明,尊师常是爱生的结果,爱生则是尊师的前提。通过多年的班主任工作我深深认识到,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就在于如何热爱学生。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生,才能对教育工作高度负责,才能深入了解学生,全面关怀学生,促使学生健康成长。如果教师不爱学生,就会失去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就难以在教育实践中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关系,教育效果就会受到很大的限制。因此,教师要尽可能利用各种机会,主动接近学生,了解学生,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全身心地关爱学生,从而赢得学生对自己的尊重。

在高三第二个学期前我们班每次科学考试总是落后别班一大截,大多学生在心理上都有一种自卑感,认为自己基础差,与别人落后太多根本跟不上。这种心态的存在对接下来即将到来的高考将产生很大的不利影响,所以要尽早将其消除,鼓舞其士气,树立其信心。

我在开学后的第一次班会上,使用了一个“激将法”,说了几句“刺激”的话:“首先要肯定上个学期我们班取得的成绩。”(听到此话,同学们都面露喜色,突然话锋一转)“但你们知不知道,其中有一门学科我们没有达到理想的水平,而且还落后别的班七分,是不是我们班这门课就是学不好?是不是我们以前差接下去就更差?别人可都等着看数学老师的笑话呢!”(听到这里,学生们或埋头不语,或很不服气。刺激见效后,就要树立自信心了)“这是偏见,但面对偏见光用语言去回击未免太无力,我们要用行动去证明,我们是一群有实力的学生,我们高考成绩里见!”(乘机鼓励,鼓舞士气,达到效果)

除了“心理战术”外,教师还需要将爱心融于点滴小事中,我们学校有个特点,全都是来之农村,而且全班52人中,留守学生28个,占了50%多。平时没人照顾,甚至有时候连菜都没人烧。(我们班基本上都住校),一旦他们长期得不到重视与关心,加上成绩不理想,很容易演变成“破罐子破摔”心态,甚至厌学。这对学生本人及整个班集体的健康成长是极为不利的。因此,作为班主任的我,在平时的生活上更加关注他们,有时深入食堂和他们一起吃饭,看着他们吃得很香的样子,心里很有一种满足感。虽然我自己要吃他们的霉干菜,但还是笑着说:老师就是喜欢吃你们的霉干菜!学生们心里明白我这样做的原因,所以在学习上更加努力!后来在高考中,我班的学生发挥出色,取得了普通班级中最好的成绩。

班上学生较多,如果每天找一个学生谈话,全班同学要一个多月才能轮到一次。因此一方面鼓励学生主动与班主任交流,另一方面坚持“一天一谈”(每天抽十分钟时间找一名同学谈话。)这种谈话是平等的交流,地点会是教室走廊、操场、等等,而我则以朋友,师长的身份,以帮助学生困难的角度来谈话,效果不错。学生谈完后觉得老师正在关心我,关注我,从而信心大增,积极性增强。此举比多补几节课,多训几次话要成功得多。

例如班上一名女生,家庭情况较复杂,从小被父母丢弃,由养父母抚养大,养父母又闹离婚,家庭的影响使她一直在学习上漫不经心,学习生活习惯差,性格孤僻,是班级有名的“独行狭”。她对自己也没有多大信心了,甚至有些破罐扑摔的味道。我了解情况后与她长谈了一个多小时,谈我的成长经历,谈我们每个人的责任,谈她养父母为她付出的努力和辛苦。她听着流下了眼泪。整整哭了半个小时。这一谈对她触动很大,好像变了一个人,学习上开始用功了,习惯也变得好起来,学习成绩也有了明显提高,与同学的关系也有较大改善。

通过“一日一谈”,作为班主任的我也尝到很多甜头,总结出了一点规律:考前找那些学习成绩起伏较大同学谈,提醒他们早作准备,精心备考,增强自信。每次模拟考试后找有进步的同学谈,及时肯定他们,使之一鼓作气。更要找退步的同学谈,及时分析失误,亡羊补牢,防止气馁。

同学们和我的关系都不错,朋友式的交流越来越频繁,“亲其师才信其道”,对这句古话我有了更深刻的体会。

(二)民主平等

高中生已近成人,思想开始成熟,有较强的独立意识和自尊心,高中阶段的教育更应建立在民主、平等、友善的基础上,以说理疏导,循循善诱的方法,才能促使学生学业的进步和思想品德的提高,教师决不能以为学生是孩子而以“大人”、“长者”自居,动辄以简单、粗暴的态度和压的方法来对待学生,从而造成师生关系的紧张和对立。

作为教师,不体罚、不训斥学生是平等、民主的最基本原则,实质上,师生民主、平等的关系还应是教师善于虚心向学生学习,善于倾听学生的意见和要求;在发生问题时,师生之间要善于民主讨论,服从真理,倡导真理面前人人平等的风尚。所以我常对学生讲布鲁诺的名言:“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在最近三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我从不说有辱学生人格的话,更无体罚学生的做法。

在班级管理工作中,班干、团干是班级的领导核心。任命班干部,简单易行,但专制色彩浓些,选举班干部,看似麻烦,但他们代表了学生的意愿,体现了“民主”。

选举过程大致如下:首先班主任在全班作动员,强调班干部要有为大家服务的意识,要成为班级中的模范。然后由竞选者就竞选职位,自我评价,施政纲领等进行演讲。之后,由全班同学及班主任投票表决,产生班委会成员(6名)团支部成员(3名),当场宣布结果。接下来一周时间,由班委会成员、团支部成员“组阁”,任命宣委、文艺委员、生活委员、组织委员等职务人选。再交全班同学审议通过后,临时班集体领导班子产生,试用期二个月。二个月后经民主评议,作适当调整后正式任命。在这一过程中,全班同学都有监督权。

这样民主选举产生的班干部、团干代表了全体同学的意愿,他们今后的工作也必然会得到全班同学的支持。

班委会、团支部领导下各小组设组长,各学科有科代表,每天有值日生(轮流),目的是让百分之百的同学参与班级管理与建设工作,形成强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民主与严格管理并不矛盾,让全班同学共同拟定《班级公约》,在班级管理纳入“法治”轨道的过程中,在民主前提下“执法”,在“执法”的过程中体现民主。

(三)教学相长

教学相长包含三种含义:

(1)教可以促进学,即“教然后知困,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2)教师可以向学生学习。教师虽以教人为主,学生以学习为主,但教师也可以向学生学习,能者为师。

(3)学生可以超过老师。学生不应“师云亦云”,要独立思考,独立判断,鼓励质疑。追求“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我在期中、期末各组织一次恳谈会,请同学们给我提意见,意见收集起来真不少,有些颇为尖锐,大至工作方式上希望我在考试后分析成绩时不要因恨铁不成钢而影响学生心态。小至个人小节上希望我不抽烟、不喝酒。虽然我听得有些面红耳赤,但我知道,只有主动听取学生的批评和建议,教师才能不断改进工作,提高教学质量,所以恳谈会成为我班主任工作中的常规活动。

在学生身上的确学到了许多东西。他们教我如何打乒乓球,他们告诉我超级女生、超级男生。他们还告诉我最喜欢什么样的老师……

总结我的班级管理,谈不上什么经验,但实践证明: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是班级管理工作取得成效的前提和关键,而民主与科学更是班级管理中班主任最应注意的两个问题。

周景忠

浅析小学班主任与学生和谐关系的构建 篇5

罗杰斯说:“成功的教育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那么,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如何构建新型和谐的师生关系呢?

一、营造和谐的教学环境

和谐的教学环境包括心理方面的环境和教室布置的环境。教师要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要以朋友的身份出现在学生面前,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多与学生进行交流,这样学生才能理解你,信任你,才愿意接近你,和你的关系也就会越来越融洽。现代的课堂教学需要教师放下架子,平等地看待学生,师生在交往时,要把双方放在平等的位置上,既不能因为教师是管理者、教育者、有知者就高学生一等,也不能因为学生是被管理者、受教育者、无知者而低人一等。尽管由于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人与人在气质、性格、能力、家庭背景等方面存在差异,但在人格上大家都是平等的。在交往中教师要对自己有信心,对学生有诚心,彼此尊重,自由、平等 相处。

二、创设和谐的课堂氛围

爱,是教育的灵魂,是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首要条件,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就没有和谐的师生关系。师生情感本身就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教师只有热爱学生,才能耐心地去雕塑、去帮助每一个学生。夏尊先生说过:“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其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要像对待自己的亲人一样爱护学生、信任学生,把学生放在心中,给予每一个学生无私的爱。比如平常和学生谈心,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兴趣爱好、心理状况,对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情况

给予关心和帮助;多些微笑,多些表扬,让学生感到教师的和蔼可亲、真诚恳切。

三、构建和谐的教学方式

新课程标准提出学生应是整个教学活动中的主体,教师应是组织者和指导者。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认识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也参与到“教”的活动中来,让教学活动“动起来”,师生互为补充。新课标提倡评价主体互动化,强调评价主体间的双向选择、沟通和协调。新的评价理念要求改变唯由教师评价学生这种单一评价主体的现状,提倡把对学生小组的评价与对小组中每个学生的评价结合起来,鼓励学生自评和互评、学生与教师互动评价等等,使评价成为教师、学生共同参与的交互活动。因此在评价主体扩展的同时教师必须为学生创设一个舞台,在平等、民主的互动中体验收获,成果得到充分、适当的肯定。以评价为媒介表达了师生真实的学习过程和情感体验,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提高了同学们的民主意识,促进了师生关系的和谐发展。

四、塑造和谐的开放课堂

第一,教师要在讲授课文时,巧妙构思,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第二,教师要做好学生的帮手,帮助他们扫除障碍,克服困难。正像叶圣陶先生所说的那样:当教师像帮助小孩走路,扶他一把,要随时准备放,能放手就放手,在教学中要让学生由“学会”向“会学”转化,指导学法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第三,将学生由怕学转变到爱学,很多学生最怕写作文,提笔便感到无话可说,简直是厌烦透了写作文。此时,教师要让学生去深入地体验生活,例如:带领学生郊游,寻找春天的脚步,这样学生就不会无景可写,无情可抒了,有了直观的感受自然就有话可说,有物可

写了。

五、给学生以充分的信任与尊重

互相信任、互相尊重是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基础,教师要以高尚的人格魅力、丰富的知识和健康的体魄来影响学生,使他们与教师之间产生亲和力。现代课堂教学应确立师生互重的教学观念,构建互相理解尊重的教学平台,将师生关系理解为“愉快的合作,而不是意志间的冲突,对权威、尊严的威胁”,在互相尊重中化解角色沟通矛盾。我们要认清自己的角色,尊重每一个学生,师生关系应亦师亦友。我们尊重学生的人格,更尊重学生的不同的思维模式、思维的技巧,乃至求新、求异的思维。在教育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保护学生的自尊,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良好的意志品质,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鼓励他们自我展示、自我实现,形成活泼、开朗、自信、进取的性格和心理,增强对教师的信任度。学生要充分相信,教师不但可以成为学生的良师,给学生传授知识,释疑解惑;也可以成为学生的朋友,分享快乐,分担忧愁。教师的慈爱是一种教育,教师的严厉也可以起到教育的作用,虽然方式、方法不同,但教育目的是一致的,那就是促进学生的成长、成才、成功,因为学生的成长、成才、成功是教师的巨大收获。教师要学会倾听、善于倾听。倾听是一种尊重,倾听能使教师走进学生心灵、了解学生内心需要。在倾听中师生可以实现理解与沟通,最终实现教学相长,达到师生、人课协调相处。

六、努力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

和谐师生关系的确立更多地有赖于教师自身观念的更新和素质的提高,人格的不断健全和完善;有赖于教师对学生无微不至的爱和时时刻刻的尊重。师生关系是对立统一的,教师处于矛盾的主要方面,在运动变化中

起着主导作用。因此,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关键在于教师。作为教师首先应该结合自身的工作转变观念,加强自身修养,提高师德素养和教学能力,以高尚的品格和过硬的素质去感染学生,征服学生。很多教师就是因为这点使他们每到一个新的班级都会获得学生的一片欢呼。其次,应该做好角色的转换。在素质教育中教师不再是独奏者而应是伴奏者,舞台的中心应该是学生,教师的任务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不是学生的监督者。

总之,新课程标准提出的教育理念为我们提供了施展才华,改革创新的空间,实践告诉我们,新型师生关系的建立,会使我们体会到教育的魅力并不在于知识、技能的传授,而是表现在师生间互相启迪、激励、唤醒、感染和净化等效应上。它更注重人的身心健康发展,人的创新精神的培养。在当今教育的新形势下,作为教师,我们责无旁贷,应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学习新的教育理念,不断充实自己,不断完善自己,不断丰富自己,以育人为本,大胆创新,努力为我们的学生塑造一个全新而更具吸引力的课堂!

浅析小学班主任与学生和谐关系的构建 篇6

摘要

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发展,我国企业文化建设在新的历史时期中不断探索、创新取得了丰硕成果,尤其在非公有制企业中涌现出一大批和谐劳动关系企业,激发了企业创新活力,提升了企业发展的综合竞争力,促进了企业的和谐与社会稳定,发挥了企业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作用。

一、当前非公有制企业中企业文化、职工文化建设的共同性

1、凝聚人心,树立共同愿景。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远景规划,这些宏伟蓝图的实现要靠企业里的精英和广大职工,能够凝聚人心和力量的是企业文化和职工文化。因此,企业文化和职工文化建设摆上了企业重要的议事日程,企业根据各自的特点提出了诸多的文化理念。

2、树荣誉感,打造团队精神。“我与企业共荣辱”或“我与企业共存亡”等,这是众多企业文化所倡导的荣辱观、价值观,所谓“不知荣辱乃不能成人”,即强调知荣辱是做人的基本规范。企业荣辱观的提出,是企业文化的具体体现,它引导企业职工做人做事的基本行为规范,提倡企业团队的协作精神,企业的荣誉是全体职工的荣誉,是靠全体职工团结奋斗、努力进取得来的。一个成功的企业、名牌企业,必然有一支荣誉感极强,团结协作极强,科学文化素质极强的团队。一个没有荣誉感的企业,一定是没有创新发展的活力,更不可能长久地兴盛起来。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提出,明确了社会成员所理应坚守的,不可突破的基本行为规范,从而为我们的职工和企业指明了努力和前进的方向。

3、集归宿感,创建职工之家。任何职工都想选择一个好的企业,任何企业也都想选择一个好的职工。职工从走进企业的那一天,就把自己的期望和家庭的期望带进了企业。开明开放的企业,也是把企业的发展希望寄托在职工身上,这里就形成了一种归宿感,职工的归宿感和企业的归宿感集中到一起,便产生了共振、共鸣效应,这在企业文化和职工文化建设中就增添了一种“家”的元素。企业总是希望自己的职工把企业当作自己的家,于是“以企业为家”的口号便提了出来,甚至“厂兴我兴,厂衰我衰”的口号也随之附出。为了鼓励职工爱岗敬业、坚守岗位,一些企业文化的理念层出不穷。人们认为家是和谐的、幸福的港湾,企业家们就大力加强企业文化、职工文化建设,努力营造和谐、幸福的家的氛围,使职工死心踏地为企业发展作贡献。

二、企业文化、职工文化建设的差异性和不和谐劳动关系的因素

从一定意义上讲,一个企业的文化软实力如何,取决于企业领导的文化素质和文化觉悟程度。有的企业领导虽然文化程度不高,但他的文化觉悟程度很高,十分重视企业文化、职工文化建设,这个企业的企业文化、职工文化建设发展就快,企业文化氛围浓厚,企业内部的劳动关系和谐稳定,创新发展的活力显著增强。当前,在非公有制企业中,企业文化、职工文化建设的差异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对企业文化、职工文化建设的重视程度高低不一,存在认识上的差异性。认识上的差别体现出对文化觉悟程度的高低。企业文化是由企业领导层倡导,职工认同,在企业经营过程中形成的企业使命、共同愿景、价值观、道德规范、行为准则等习俗成规的文化意识形态。企业文化、职工文化是培养和造就高素质职工队伍的有效载体。因此,企业文化、职工文化建设是决定企业兴衰的关键因素。二是企业文化、职工文化建设存在着管理上的差别,主要表现在有的企业缺乏管理机构和有效的管理机制。企业文化、职工文化建设是一个长期的、系统的工程,需要有一个稳定的机构和制度去保障实施,不能把企业文化、职工文化建设停留在普通的口号上、会议上和媒介上,而是要做到“十有”:即有机构、有队伍、有规划、有措施、有制度、有投入、有阵地、有活动、有宣传、有效果。三是企业文化、职工文化建设存在经费和物资投入上的差别,主要突出表现在缺乏资金和物质设施。有的企业加强企业文化、职工文化建设投资数十万元以上,有的企业都很少投资,甚至推给企业工会了事,靠薇薄的工会经费支撑。文化建设要靠有经费物资保障,没有经费投入,就象大树没有水分一样是没有生命力的。文化建设的投资,是企业根本的投资,是树人树企业的需要,当然也要从企业实际出发,量力而行,以适应企业的发展为标准。由于当前非公企业的企业文化、职工文化建设中还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加上文化的发展处在起始和趋于成熟的阶段,必然还存在着一些影响和谐劳动关系的不利因素。譬如,在企业文化、职工文化建设中,由于企业的功利性原因,重视强调发挥人的奉献作用的同时,有忽略人的体能、素质和体面劳动价值的一面;有的企业效益的增长率与职工工资和生活水平的增加不相匹配,以及企业文化建设与职工文化建设还存在协调不一致等,都是对劳动关系存在不和谐的因素,这些都是在以后的企业文化和职工文化建设中需要加予重视和协调解决的问题。

三、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应搭建企业文化、职工文化建设平台和机制

判断一个企业劳动关系是否和谐,要有一定的标准。全国总工会发布了八条界定标准,其内容是:严格依法执行劳动合同制度,劳动用工行为规范;建立平等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依法保障职工劳动经济权益;全心全意依靠职工群众办企业,坚持和完善职工代表大会和其它形式的企业民主管理制度;尊重和维护职工精神文化权益;建立健全工会劳动保障法律监督组织和企业劳动争议调解组织,维护女职工和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和特殊权益;建立健全工会组织,支持工会,依照工会法和中国工会章程开展工作;依法缴纳工会经费。这八条标准,既是对企业行政行为,也是对企业工会行为的考量,是靠企业行政和工会组织共同遵循的行为规范。而这八条标准的实现途径离不开企业文化、职工文化和工会文化。企业文化、职工文化、工会文化是企业发展不可缺少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撑。构建和谐劳动关系需要法律法规、行政管理、工会组织的支撑,更需要文化的支撑。从企业层面上讲,企业行为是否规范,是企业文化的具体表现,企业劳动关系是否和谐,也是企业文化的具体表现。“和谐”是企业文化、职工文化建设的最高境界。和谐劳动关系是企业文化、职工文化建设的一个标志性成果和程度。由此可见,我们推崇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企业,首先要有一个与和谐文化体系相对应的运作体系和保障体系,也就是说,应当搭建企业文化、职工文化建设的平台和机制。那么,应当建立哪些平台和机制呢?一是要建立一个有效的管理机制。设立管理机构,配备管理人员,制定企业文化、职工文化、包括工会文化在内的全面管理制度,由行政和工会分工负责,各侧重一面。二是要建立一个有效的保障机制。从行政管理到人、财、物的资源配备,做到有标准、有目标、有考核、有监督、有激励。三是要建立一些有效的文化活动平台和阵地。如职工思想道德素质教育平台,职工科学文化素质提高培训的平台,开展各种职工劳动竞赛活动的平台,丰富职工文化、体育娱乐活动平台等,根据企业条件、开办学校、职工书屋、网站、俱乐部、体育场馆等。

四、加强企业文化、职工文化建设,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企业文化工作者的队伍。

浅析小学班主任与学生和谐关系的构建 篇7

一、当前我国小学班主任与学生关系出现的问题

(一) 教师对班主任岗位的接纳度较低

目前在我国的小学班主任之中至少有一半的班主任不喜欢这一岗位, 只是迫于学校的安排不得已而为之, 从内心角度是不愿意接受的, 不情愿的。因此, 班主任对自己的岗位不满意, 工作积极性就不高, 也就很难处理好与班上学生之间的关系, 更不能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但是我们也要看到造成教师不愿意做班主任的原因。首先, 班主任的岗位责任重大, 工作很累。其次, 学校对班主任的优待政策不明显, 福利制度不完善。这样直接造成师生之间关系紧张。

(二) 管理理念落后

目前, 在小学班主任眼中, 班级管理的好坏评价标准只是学生学习成绩的好坏, 并且这种理念深入班主任的心中。这样的直接结果就是教师无视学生的兴趣, 不重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此外, 班主任对学生的评价标准不合理, 单纯地根据学习成绩评价学生, 学生的其他优点都得不到重视。这样直接造成教师只关注班上的优等生, 而对于学习不太好的学生, 班主任却严重忽视, 最终导致学生的片面发展, 同时也造成这部分学生对教师心存不满, 导致师生关系出现紧张的情况。

(三) 班级管理的模式不合理

目前, 在小学的班级管理之中, 大部分的班主任还是认为教师是班级的主导, 没有认同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在具体的班级管理实践中就更是以教师自己为主导。这样就导致班级中缺乏平等的氛围, 教师和学生之间也无法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此外, 教师对班级的事务管理过多, 不能让学生自主进行管理, 这样导致学生缺乏创新意识, 限制了学生的发展, 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四) 班主任的责任心不强

小学生本身自制力较差, 心理和生理都不成熟, 经常会出现错误。但是目前的小学教师缺乏足够的耐心和爱心, 经常采取粗暴的教育方式。比如, 出口伤害学生的自尊, 甚至出现体罚学生的现象;还有的教师因为学生小的错误, 就会找家长;有的班主任还不能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 以学生学习成绩不同进行区别对待。这样种种的教育不公平的现象, 直接导致师生之间关系紧张的情况。此外, 目前小学的班主任不注重学生的兴趣, 和学生之间的交流不多, 这也导致师生之间的沟通出现困难, 师生关系紧张。

二、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的方法

(一) 树立正确的师生观

目前, 小学的班主任绝大部分都是以教学的主导者自居, 以不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 这使师生关系出现阻隔, 影响了教学效果, 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 小学班主任必须树立正确的师生观。首先, 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 真正认识到自己在教学中的位置。此外, 教师在进行班级管理的时候, 要高度重视学生的自主性, 让学生自己管理班级, 保证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建立合理的班级管理机制, 促进学生主动地参与到班级管理之中。教师要改变之前对学生进行严加管理的模式, 树立现代化的管理观念。

(二) 塑造良好的班办任形象

小学生由于心理和生理上不成熟, 有很强的“向师性”, 所以教师树立良好的班主任形象, 可以促进师生间建立和谐的关系。首先, 教师要树立一种得体大方、良好的外在形象。其次, 教师在教学中要以身作则, 言传身教, 与学生进行探讨时要谈吐优雅, 幽默风趣,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后, 教师要注重自身内在修养的提高。班主任要不断学习, 提升自己的专业素质, 使自己拥有丰富的知识, 更好地进行班级管理。此外, 教师还要提升自己的品德修养, 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 提升自己的整体素质。总之, 教师树立自己良好的形象可以更好地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提高教学效率。

(三) 深入了解学生

小学生本身不成熟, 自我意识没有完善的发展, 不能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此时, 班主任的工作就是要深入了解学生, 获得学生学习以及思想等各方面的信息。这样, 教师对学生有一个全面的理解, 可以更好地打开学生心灵的大门, 促进师生之间交流, 并且根据他们不同的性格特点因材施教, 促进教学效率的提高。此外, 教师要给予学生更多的宽容, 减少一些指责, 用现代的教学方式纠正学生的错误, 学习现代教学理念。这也是教师自我转型的必要的一步, 教师只有学会了解学生, 才能成为现代的教育者, 真正理解新课程改革的教育理念。

三、结语

目前, 小学班主任与学生关系存在很多问题。主要的原因是由于目前教师对班主任岗位的接纳度不高, 班主任管理理念落后, 班级管理的模式不合理, 班主任的责任心不强。也就是由于现在的这些原因, 影响教学效率的提高, 师生关系紧张, 不利于新课程改革的教学目标的实现。因此, 教师要树立正确的师生观, 塑造良好的班办任形象, 深入了解学生的性格, 才能改变现状, 促进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 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参考文献

[1]苏健.小学班主任与学生和谐关系的构建体会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 2014 (31) .

[2]王桃英.试论小学班主任与学生和谐关系的构建[J].中国电力教育, 2009 (1) .

[3]徐艳.论小学班主任与学生和谐关系的构建[J].文理导航:下旬, 2015 (3) .

小学班主任与学生和谐关系的构建 篇8

一、小学班主任与学生关系之间存在的问题

1.班主任的心态问题

现阶段大部分小学班主任针对“班主任”这个岗位的接纳度偏低,根据调查结果显示至少有40%的教师对小学班主任的岗位并不喜欢,多是由于学校的强硬安排而上任,从其内心角度来说,多是带有不情愿的情绪开展小学教育工作,这就导致班主任的工作热情减少,与学生的关系处理不妥当,可见,这样是无法创建和谐的师生关系的。

2.发展观念落后

大部分小学班主任的发展和教育观念比较落后并且片面,仍旧存在成绩至上的发展观,主科课程远远比副科课程重要的思想观念根深蒂固,因此,对副科课堂的占用率较高。小学时期正是培养学生兴趣、爱好的最佳时期,但是班主任只注重成绩,对小学生的兴趣或爱好忽视不见,导致学生的个人潜能无法发挥,难以全面发展。

3.管理方式不科学

由于小学生年纪较小,经历少,对管理缺乏概念,因此,大部分班主任并不会给予学生一些管理实权,甚至凌驾于学生之上,这就无法展现出现代民主、平等的教育理念,学生与班主任之间存在完全不平等的关系,无法与其正常有效的沟通,导致学生缺乏自主意识,使师生关系逐渐紧张。加之其缺乏自制力或自控力,错误频发,导致班主任对其缺乏耐心教育,甚至通过责骂或体罚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教育,严重伤害到学生的自尊心,导致师生之间缺乏沟通,关系紧张。

二、小学班主任与学生和谐关系的构建方式

1.树立正确的班主任观念

班主任凌驾于学生之上会对学生的发展以及教育质量产生不良影响,因此,身在班主任的岗位就需要明确班主任的责任,树立正确的师生观念,同时以人为本建立学生观,了解自己在学校中、班级中、课堂中的位置。班主任在管理班级时应该注意把握尺度,坚决杜绝班主任一人掌控全班的情况出现,还要尊重学生的差异性,树立平等民主观念,下放班级管理权利,让学生成为班级的主人。

2.良好的教师形象

小学生的生理与心理正处于发展阶段,并且尚未发育成熟,对教师有强烈的拥护性,因此,教师必须以身作则,以良好的形象教育学生,加强师生和谐关系的构建。教师的外在形象一定要大方得体,整洁干净,并且教师的言行举止应有修养,谈吐幽默,风趣优雅,能够在课堂上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最后,教师应该注重自身内涵的提升,坚持“活到老学到老”的原则提升文化修养以及班级管理质量。此外,教师的素质修养提升也必不可少,应该学会情绪管理,不随便对学生发脾气,以此拉近与学生之间的关系。

案例:某市一所小学二年级共有两个班级,A班班主任平日衣着干净整洁,头发细心梳理,在课堂上经常使用幽默的语言与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给予学生积极发言的机会,针对性格调皮的学生也会用讲道理的温柔方式予以教育,但是出现严重问题的学生则会严厉教育,并且知识储备量相对较大,对学生提出的超出课外知识的问题也能给出答案。全班同学对该班主任都是有既喜爱又敬重的态度,与班主任能够像朋友一样相处。B班班主任不在意外在形象,穿着邋遢,情绪控制能力较弱,更加重视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对成绩较差的学生要求严厉,经常通过斥责等方式进行教育,学生对该班主任的教育方式难以接受又不能反驳,导致学生性格有所改变,师生关系十分紧张。

3.加深对学生的了解

小学生自我意识未完全发育成熟,无法完整而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这就需要教师深入学生,了解小学生的思想,根据学生的独特之处进行有效沟通,因材施教,提升教学质量。并且给予学生一定的宽容,年纪小难免犯错,在犯错后需要耐心指导帮助学生了解错误的后果,并指导其改正,获取学生对班主任的信任,促进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

和谐的师生关系对课堂气氛、教学质量、学生的成长以及教师的责任等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但是现阶段大多数小学班主任与学生之间存在相对不和谐的关系,对师生双方的进步和发展存在不良影响。因此,需要班主任从自身开始改变,增强自身素质,深入学生群体,了解学生的思想观念,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学生也需要尊重和配合班主任的工作,两方共同努力建立和谐师生关系。

浅析小学班主任与学生和谐关系的构建 篇9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浅析如何构建和谐的语文课堂

姜丰兰

和谐的社会离不开和谐教育,课堂是教育的主阵地,作为普通的教育工作者,追求和谐的课堂无疑是一种至高无上的境界。

“和谐”,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就是配合得适当和匀称。和谐是事物的最佳状态,和谐创造美,美在和谐中。在和谐的语文课堂中,学生的个性能得到张扬,能力得到提高,情感得到熏陶,智力得到提升,学生对语文产生强烈的兴趣,师生得到共同发展。

那么,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如何构建和谐的语文课堂呢?笔者认为应明确语文学科的性质,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恰如其分的评价。

一、明确语文学科的性质,使工具性与人文性有机的统一

“语文课堂”中“语文”的取义,按叶圣陶先生的权威解说,为口头语言和书面文章的统称。其本质属性决定了语文课堂的性质与价值取向,《语文课程标准》更是特别强调:“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堂的基本特点。”过去,我们强调一元化,要么强调工具性,要么强调人文性(思想性),二者难以统一,当然也就无法使语文本质属性的认识更加清晰起来,正确指导教学实践,无法改变语文教学“费时低效”的局面。《语文课程标准》的实施为我们指明了方向,工具性与人文性和谐地共存于语文这个统一体中,正如张志公先生就语文工具和思想的关系,作过形象而精辟的论述:“锄头是锄草的,而锄头和草是两码事,锄头和草并不长在一起。语文是交流思想的,语文和思想虽然也是两码事,可是由于语文是交流思想的工具,而思想是抽象的,它要领先语文这个物质外壳而存在,所以语文和思想老是长在一起,分不开。”可是语文的工具性与一般的劳动工具的最大区别,就在于蕴涵着丰富的思想文化内涵和科学的思想规律与方法,并依此而存在。因此,语文的工具性是基于语文的物质外壳与内涵的思想内容相互依存、和谐融会构成的整体。谁能想象,语文学习缺少了思想文化内容的感知和积累,使学生表达时头脑缺乏先行的丰富完整、科学有序的思想内容,而让其仅靠掌握的一些辞藻、语句,堆砌成无生命活力的“无魂之尸”,就能正确完美地实现语文的交际功能与目的。

综上所述,我们得出如下认识:语文是以语音或文字构成的词句、语段、 篇章为物质外壳,蕴涵着丰富的思想文化内容和思想规律与方法的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其语文内容与语言文字教学的一般原则与方式:从课文具体语句的阅读感知入手,让学生贴切具体地感受语言文字描述的人、事景物形象,从而把握课文整体内容和语言形式,在头脑里建立课文内容与语言外壳和谐统一的整体形象,初步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只有这样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立足整体同步和谐地感知、体味语文思想内容与语言形式,从大量的语文实践中受到人文教育、情感熏陶和语文能力训练,体现《语文课程标准》的新理念、新要求,发挥语文教育的整体功能,增强教学效果,做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有机统一,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实现语文课程目标。

二、建立新型师生关系,创设宽松的课堂氛围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学习应在师生平等对话过程中进行。”真正的对话关系是“我你”的关系,“主体主体”的关系,对话只在两个平等的主体之间展开,把学生作为平等的主体,对待是实现对话的前提。和谐的语文课堂上,师生关系是人与人之间应有的平等与尊重,学生不再畏惧教师严肃、冷峻的目光,教师是学生的引导者、促进者,是学习伙伴中的一员,教师不是高尚在上的传授者与控制者,把“师道尊严”的师生关系变为“教学相长”的朋友关系,在课堂上,教师教得神采飞扬,学生学得兴致高涨,师生双方都全身心地融入其乐融融的氛围,共同品尝语言艺术的.魅力,受到人文的熏陶。

江泽民同志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每一个学校都要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保护学生的探索精神、创造思维,营造崇尚真知追求,真理氛围,尊重学生、信任学生,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使学生通过视觉、听觉言语运用器官的相互联系,主动参与表象的建立、意义的探求、情感的领悟,提倡“童言无忌”,让学生畅所欲言,对课堂上冒出的“奇谈怪论”,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去分析、去思考,从而进行及时而有效的引导,让学生轻轻松松学习,快快乐乐的收获。

要在语文课堂上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必须在“放”上做文章,如:学习方法、学习时间等方面的开放,重视探究发现法,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倡导的“发现法”,美国芝加歌大学教授瓦布提出的“探究式学习”都值得我们重视,让每一位学生去尝试、去实践、去探索、去体验,变“被动”为“主动”,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学生主动活泼地发展。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对重点句子或重点段落发问。如:《月光曲》中“哥哥,你别难过,我不过随便说说罢了。”一句,学生质疑:盲姑娘说的话是随便说说吗?(不是)既然盲姑娘的话不是随便说说,而是发自内心的,为什么要那么说?听了盲姑娘的话,贝多芬怎么想呢?如此坚持下去,每位学生定会在探究中有所发现,长期坚持引导学生质疑、探究,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会不断提高,从而克服“以知识为中心,重知识,轻能力,重教法,轻学生”的传统学生观,树立“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以学生为主体,教为学服务”的新的教学观。

三、科学评价,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和谐的课堂中,教师应运用科学的评价,使学生主动学习,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起学习的信心。

1.分层评价,强化参与意识

学生有共性,也有个性,教师必须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打破传统教学评价中的统一标准,因为这种评价不能促进每位学生都获得发展。在对学生的评价中,因人而异,分层设计分层评价。对于优秀生,要用显微镜去观察,及时发现他身上的不足,精益求精,帮助他们完善自我,提高自我;对学困生,要善于发现他们的优点,促使他们树立起学习的自信心,让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快乐。这种分层评价的方法,可以使每位学生时时带着一种对成功的向往,更加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

2.鼓励,赞美,激发前进的动力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对学生的日常行为,应以鼓励、表扬等积极的评价方式,采用激励性评语,尽量从正面加以引导。

教师要用赏识的目光去审视每位学生,用深深的爱意去记录孩子真实的生活瞬间,用艺术性的语言进行有效的鼓励。美国心理学家廉姆・卡耐基曾说:“人性最深切的要求,就是渴望别人的欣赏。”丘吉尔也曾说:“你要别人具有怎样的优点,你就要这样去赞美他。”“好孩子是夸出来的。”相信这句话,遵循这句话。这样,在你的精心呵护下,在学生成功的喜悦和自我价值显示的同时,学困生的头会抬起来,目光就会变得明亮了,他们的学习成绩也会慢慢好起来。经常赞赏表扬学生,肯定学生点滴的进步,一定能激发学生的潜能。

3.评价主体多元化,以评价促发展

“评价”的目的是为了改进教师的教,促进学生的学,最终促进学生的发展。长期以来,对学生的评价主要由教师完成,而教师常以外部观察与主观测定为依据,评价结果不可避免地受教师的经验、水平等的影响,尤其对学生的学习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内部因素的评价更显出局限性。因此,评价学生时,必须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增加评价的交互性,注重学生自评、互评。如:请一名学生朗读课文《向往奥运》,读后学生自评,学生认识到自己没能充分地读出强烈的期盼奥运之情,继而再读,学生就读出期盼奥运之情来了。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学习除了希望得到教师认可和赞美外,更希望得到自身所在群体的认可,提高自己在群体中的地位和影响力,同样是读课文,学生读完后,请全体同学评价,有的说:“你的声音真响亮。”有的说:“你读得真有感情。”这样的评价能调动全班同学参与,被评价学生根据全班学生的评价,正确认识自我,产生学习的动力。

教师的评价要适时,态度要诚恳,能激发学生改正缺点的愿望,不仅要横向比较,更要纵向比较,考虑学生的学习条件、学习能力的差异,采取相应的措施。使学生在现有基础上,发展个性,有所提高。

事实证明,和谐的语文课堂,给教学注入了生机与活力。和谐是教育永恒的追求,和谐的课堂,是学生成长的沃土,构建和谐的课堂,给学生开拓一片充满快乐的土地,让他们茁壮成长,享受新课改的阳光雨露。

【组稿编辑:刘红霞】

浅析小学班主任与学生和谐关系的构建 篇10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学生;和谐关系

班主任同学生之间的关系无论在何时都具有较高的探索价值,特别是在小学教育阶段,学生的认知水平较低,社会经验和生活经历不够丰富,班主任作为他们在学校学习和生活的主要负责人,对其依赖性较强。因此,构建小学班主任与学生的和谐关系十分重要,是学生在学校学习、成长和发展的关键,也是提升整体教学质量的核心。

一、小学班主任与学生之间存在的主要问题

1.岗位认可度不够高

目前,不少小学班主任对自己的工作岗位往往不够满意,这一情绪能够直接影响到他们的工作态度与工作热情,产生这种情绪的主要原因在于小学班主任的工作琐碎而繁多,不仅需要完成教学任务,还应关注小学生的思想发展。

2.狭隘的班级管理观

在班级管理工作中,部分小学班主任总是高高在上,在心理上难以认同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在实际管理中就更少,导致在班级内缺乏平等民主的氛围,小学生难以体会到真正平等的乐趣,有的班主任则对学生管理过多、过严。

3.缺乏耐心和爱心

由于受到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不少小学班主任都比较关注学生的整体表现与考试成绩,他们的个性发展被忽视,当一些学生出现错误时,对学习优秀的轻轻带过,而对成绩较差的则进行批评,这部分学生的自尊心受到伤害。

二、构建小学班主任与学生和谐关系的策略

1.小学班主任与学生建立正确关系

在小学教育阶段,班主任要想与学生之间构建和谐的关系,首先应摆脱传统观念的束缚,建立正确的师生关系。在传统的教育活动中,班主任与教师在学生面前一直处于高高在上的地位,师生之间仿佛存在一道无形的墙,不仅无法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学生,反而会导致师生关系僵硬化。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育的关键阶段,班主任是教学活动中班级的主要管理者,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是否和谐直接影响到他们的发展和成长。因此,小学班主任在教育活动中,应与学生建立一种友爱、理解、信任和平等的关系,营造和谐融洽的教学氛围,促使每位小学生都敢于表达自己的看法和见解,进而调动他们参与学习活动的热情和积极性。同时,小学班主任还应抛弃以成绩为主导的错误观念,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小学生,把他们当作自己的孩子来管理。

2.小学班主任从内心深处关爱学生

孩子在家庭中的地位与待遇往往较高,在学校则不然,需要与众多同学平起平坐,难以适应,而且有的家长还过于溺爱孩子,导致他们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不懂得感恩和与同学友好相处。所以,小学班主任与学生构建和谐关系时,不仅需要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还应深入了解小学生的道德、审美、情感、思想和生活等方面,在了解这些方面之后,班主任能够更加了解学生,有针对性地开展班级管理工作。只有真正了解小学生的内心真实想法,才能够打开他们心灵的大门,从而找到恰当的管理途径和教育方法,真正实现因材施教,而不是一味的训斥。另外,小学生正处于心智发展期,自我意识不强,小学班主任应多站在他们的角度看待问题,多与学生交谈和接触,多一些宽容和理解,少一些批评与指责,并运用合适的方式引导和教育他们,从内心深处关爱小学生。

3.小学班主任塑造良好的自身形象

小学班主任塑造良好的自身形象是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有效途径,小学生往往具有较强的“向师性”,教师的一言一行对他们的影响极大,所以,班主任应严于律己,实现教书育人的目标,真正做到为人师表。班主任的言行举止都是小学生的模仿对象,班主任在平常要多鼓励、理解和尊重他们,这样会提升学生对班主任的好感度,和谐关系不仅是班主任对学生的态度,也是对自己的要求,因此,小学班主任应规范自身的言行,做到言传身教,让学生从内心接受自己。同时,小学班主任应强化自身修养,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和道德品质,在小学生心中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和模范,让他们对班主任充满热爱和崇敬之情,通过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更好的教育和管理学生,并以较高的文化素养与思想品质感染他们,从而构建和谐的班主任与学生关系。

小学班主任与学生构建和谐关系十分重要,是保证整个教育活动正常进行的基础,因此,小学班主任在平常的班级管理工作中,应以一颗包容与关爱的心去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多鼓励他们,使师生间的关系更加和谐融洽,帮助小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李云洁.小学班主任管理过程中与学生和谐关系的构建[J].教育教学论坛,2014(34):32-33.

[2]鞠方方.小学班主任与学生和谐关系构建初探[J].中华少年,2015(21):199.

[3]高瑞芹.小学班主任与学生和谐关系的构建对策[J].中华少年,2015(23):196.

浅析小学班主任与学生和谐关系的构建 篇11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管理过程,和谐关系,构建

小学生正处于稚嫩时期,对事物的判断和认知能力发展尚未成熟,自控能力也不高,这使得小学生不管在学习还是生活中都缺乏独立自主性。而小学班主任作为小学生除了父母外陪伴最多的人,在学习上对小学生的引导、对生活的指导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要想保证小学班主任在管理过程中发挥有效的作用,小学班主任必须在管理过程中构建和学生的和谐关系。

一、小学班主任在管理过程中和学生之间存在的问题

(一)小学班主任在管理过程中缺乏与学生之间的交流

小学生正处于发育初期,认知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相对较弱,这个时期的小学生在很多事情上都无法很好地处理,这时有些小学生会寻求班主任的帮助,但是由于很多事情并不是关于学生学习的问题,部分小学班主任就会缺乏应尽的责任心,没有对学生的问题进行耐心指导,甚至不理睬、不解释,就对学生进行严厉批评,最后导致学生从内心对班主任产生抵制心理。长期如此,班主任和学生会因为缺乏交流,而产生障碍。

(二)小学班主任在管理班级时制度不够规范

制度是规范行为的准则和标准。但是小学班主任在管理过程中,往往以主导的地位开展班级管理活动,这样使得学生会感受不到平等的师生关系,对班主任会产生恐惧的心理,一遇见老师就不敢上前,一有问题也不敢请教,从而致使班主任在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得不到快速解决。虽然部分班主任会亲力亲为,但是时间一长就会使得学生产生依赖心理,不利于学生对班集体情感的培养,制约着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小学班主任对学生的认识过于片面

小学生虽然发展还未定势,但是每个小学生都是不一样的,拥有自己不同的个性和优点,但是,小学班主任在大多数情况下都是以学生的成绩来评价一个学生的不同,对于成绩优良的学生给予的关注较多,但是对于成绩较差的学生缺少关注,忽视了这些学生之间除了成绩之外的其他方面的特点和优点,导致学生在小学阶段受到不平衡的情况,影响到学生之后的发展。小学班主任对每个学生的评价机制不公平,过于片面化,这也会使得学生对班主任产生讨厌的心理,不利于小学班主任和学生之间和谐关系的构建。

二、小学班主任在管理过程中和学生和谐关系构建的策略

(一)树立正确的认识观

小学时期的学习是学生开始接受系统教学的时期,小学班主任是学生进入校园之后的启蒙教师,班主任的教学和教育直接影响着学生之后的道路,对于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所以,小学班主任和学生之间和谐关系的构建对学生的价值观有着重要作用。因而,小学班主任应该树立正确的认识,认识到和谐师生关系的重要性。例如,在日常班级管理过程中必须要有一定的量度,不能以强制的形式进行管理,应该放松时放松,该严格时就得严格,并且要引导学生一起参与班级管理工作,让学生一起管理班级事务,提高学生对班集体的归属感,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处理能力,而且可以提高班主任的管理质量。

(二)经常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

小学生的心智还未发展成熟,小学班主任作为小学生的指引人,需要站在学生的角度上思考问题,这样才能建立思想共鸣的师生关系。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要深入了解每个学生的个性和优缺点,及时了解他们的状态和学习情况,必要时积极与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师生之间一起分享不同的想法,从而促进两者的共同进步。而且,班主任在与学生在沟通和交流中,要注意自身行为举止,只有班主任的道德素质良好,才能对学生的未来发展产生积极的示范。比如,一个学生最近成绩下降,平时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心情经常处于低迷状态,这时班主任不仅需要对学生的学习进行了解,还需要对造成这样的原因进行深入了解,与学生交流沟通,从而帮助他重新投入学习。

(三)塑造良好的班主任形象

塑造良好的班主任形象是构建师生和谐关系的基础。小学生面对班主任有着好奇和崇拜的心理,班主任和教师的行为往往会直接影响学生的行为举止,班主任塑造良好的形象,有助于学生对班主任的信任,有利于和学生构建起和谐的师生关系。一方面,班主任平常需要穿着得体,言行举止恰当,以身作则,通过自身的素质来影响学生,给学生做出好的榜样;另一方面,班主任在管理过程中要保持积极的工作态度,认真工作,耐心指导学生,平等对待每个学生,给学生心理树立一个好教师的形象。

小学班主任在管理过程中和学生和谐关系构建具有重要的作用,有助于班主任工作的顺利开展,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班主任应该塑造良好的形象、树立正确的观念、经常和学生进行沟通交流,尊重学生,才能有效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参考文献

[1]胡波.小学班主任管理过程中与学生和谐关系的构建[J].科学中国人,2016(3).

[2]闫守轩.小学班主任专业发展现状的实证研究[J].教育科学研究,2010(4).

上一篇:意境最美的古诗词下一篇:“绿色汽修”技能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