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会计的产生与发展

2024-08-2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成本会计的产生与发展(精选7篇)

成本会计的产生与发展 篇1

关键词:成本会计;产生;发展

一、成本会计的产生

成本会计是随着商品 经济 的形成而产生的。生产成本产生于资本主义的简单协作和工场手 工业 时期,完善于资本主义大机器工业生产阶段。随着资本主义简单协作的发展,引起了工场手工业的产生,这时各种劳动的结合表现为资本的生产力。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关系的完善,对生产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资本家为了获取更多的剩余价值,对生产过程中的消耗和支出更加注意核算,因此生产成本核算提上议事日程。

二、成本会计的发展状况

成本会计是随商品经济的发展而发展。20世纪初美国和西方国家的许多企业推行泰勒制度,不仅推动了生产的发展,也促进了管理和成本会计的发展,产生了用于成本控制和分析的标准成本法,使成本会计的职能从成本 计算 进而扩展到成本控制和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科学 技术高速发展,生产力水平迅速提高,企业生产经营能力高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促使企业成本会计不仅要精打细算,还要为降低产品成本而献计献策。

三、成本会计发展的阶段

第一阶段(1880-1920):原始的成本会计

原始的成本会计,起源于英国,当时认为成本会计就是汇集生产成本的一种制度,主要是用来计算和确定产品的生产成本和销售成本。在这期间,英国会计学家已经设计出定单成本计算和分步成本计算的方法(当时应用的范围只限用工业企业),后来传往美国及其他国家。

第二阶段(1921-1950):近代的成本会计

近代的成本会计,主要是美国会计学家提出了标准成本会计制度,在原有的成本积聚的基础上增加了“管理上的成本控制与分析”的新职能。在这种情况下,成本会计就不仅是计算和确定产品的生产成本和销售成本,还要事先制订成本标准,并据以进行日常的成本控制与定期的成本分析。正因为成本会计扩大了管理职能,于是应用的范围也从原来的工业企业扩大到商业企业、公用事业、以及其他服务性行业。第三阶段(1951年以后): 现代 成本会计

今天对于成本的定义已不再仅仅局限于产品成本的范畴,例如美国会计学会与标准委员会就如此定义成本:成本是为了一定目的而付出的(或可能付出的)用货币测定的价值牺牲。从这一定义看,成本的外延除了产品成本的概念与内容,它还可以包括:劳务成本、工程成本、开发成本、资产成本、资金成本、质量成本、环保成本等等。

除此之外由于成本管理的不同目的,则形成对成本信息的不同需求,使成本有各种各样的组合。同时人们对它的认识也是日趋深化的。于是,目标成本、可控成本、责任成本、相关成本、可避免成本等新的成本概念源源不断地涌现,形成了多元化的成本概念体系。

四、成本会计的内容、特征和职能

1、成本会计的内容

成本会计的产生与发展 篇2

(1) 适时制生产系统的实施, 为作业成本会计的产生创造了重要的应用条件。适时制使传统的“交易基础成本计算”或“数量基础成本计算”受到强烈冲击, 并直接导致作业成本会计的形成和发展。作业成本会计因适时制的产生而产生, 又因适时制的发展而发展。

(2) 由于变动成本法在实践中运用地不理想, 所以企业家目前更注重的是完全成本法。实务工作者认为短期变动成本是产品成本的一种不充分的计量尺度。他们倾向于把固定成本分配到各产品之中, 以全部成本作为产品的长期制造成本, 实务工作者对完全成本法的这种浓厚兴趣, 就成了作业成本会计产生的现实土壤。

(3) 在高新科技条件下, 传统的成本计算方法导致产品成本信息的严重失真。20世纪70年代以后, 西方许多制造企业的制造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许多企业更加需要准确的产品成本信息, 进而更加关注成本计算方法。过去看起来是合理的计算方法, 在新的环境下, 却出现了扭曲成本信息, 不能满足决策及管理需要的现象。而传统的成本计算法要求将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全都追溯到产品中去, 直接成本由于归属对象明确, 可以做到准确分配, 而间接成本的发生动因却比较多, 笼统以单位水平动因来分配, 在制造费用较多的情况下, 将严重扭曲产品成本。

时代的变革导致经营环境的变化, 经营环境的变化要求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努力改进和完善管理技术和方法, 降低成本, 提高生产效率和效益。随着企业对成本计算的准确度要求, 作业成本法慢慢地走入了企业成本管理者的视野中。

2 作业成本法的发展

(1) 国外作业成本法的发展。

作业成本法的产生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末40年代初期, 杰出的会计大师埃里克·科勒, 科勒当时所面临的问题是, 如何正确计算水力发电行业的成本。1952年其在他编著的《会计师词典》中系统的阐述了他的作业会计思想。

1971年乔治·斯托布斯出版了《作业成本计算和投入产出会计》, 作为研究成本会计的杰出理论家, 他坚持:会计是一个信息系统, 作业成本会计是一种决策有用性目标相联系的会计。研究作业成本会计应首先明确三个概念, “作业”、“成本”、“会计目标—决策有用性”。会计要揭示收益的本质, 首先就必须解释报告的目标, 这个目标表示托管责任或受托责任, 主要是为投资者的决策提供信息, 作业成本计算中的“成本”不是一种存量, 而是一种流出量。会计若要较好的解决成本分配问题, 成本计算的对象就应是作业, 而不是完工产品, 成本不应硬性分为直接材料、直接人工、间接费用, 而是应该根据资源投入量, 计算利用每种资源的完全成本。

20世纪80年代, 美国哈佛大学库伯和卡普兰两位教授撰写了一系列案例、论文和著作才引起西方会计界的普遍重视。库伯相继发表了一系列关于作业成本法的论文, 这些论文基本上对ABC的现实需要、运行程序、成本动因的选择、成本库的建立等方面作了较全方位的分析。库伯还和卡普兰合作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了《计算成本的正确性:制定正确的决策》一文。这标志着作业成本法开始从理论走向应用。

20世纪末, 以美、英等国家为代表的西方会计界开始对ABC的理论和实践产生了广泛的研究兴趣, 许多会计学者发表和出版了大量研究探讨作业成本法的论文和专著, 作业成本法已成为人们广泛接受的一个概念和术语, ABC的理论亦日趋完善, 并已在西方国家的一些企业中得到了推广应用, 更促使了作业成本法的发展。

(2) 我国作业成本法的研究现状。

在我国, 最早的有关作业成本法的文章是易中胜、马贤明、陈良编译并发表于《会计研究》第六期的《管理会计:挑战、对策与设想》。随着生产方式的急剧变化, 生产制造环境的变化使传统的成本会计提供的成本信息不能反映真实的产品成本, 传统的成本会计系统受到越来越多地批判, 而作业成本法则会受到越来越多企业界人士和学者的关注。

3 作业成本法的原理与运用

(1) 作业成本法的基本原理。

作业成本法的基础是:作业消耗资源、产品消耗作业。作业成本法的本质是:以“作业”作为分配间接费用的基础。间接成本与产品是通过作业联系在一起的, 我们需要找出引起间接成本发生变动的作业, 并把这些作业作为分配间接成本的基础。作业成本法计算要求首先根据作业对资源的消耗情况将资源成本分配到作业, 其次依据成本动因跟踪到产品成本, 即资源—作业—产品。

作业成本会计是一个以作业为基础的科学信息系统, 它把成本计算从以“产品”为中心转移到以“作业”为中心, 并以资源流动为线索, 以资源耗用的因果关系为成本分配依据, 对所有作业活动进行动态跟踪反映和分析, 大大拓展了成本核算范围, 改进了成本分配方法, 优化了业绩评价尺度, 提供了较为准确的资源利用方面的成本信息, 能更好的发挥其在决策、计划、控制中的作用, 促使作业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满足各方面对会计信息的要求, 克服传统成本制度的诸多不足。

(2) 作业成本法在我国的运用。

作业成本法的产生与发展适应高新技术制造环境下正确计算产品成本的要求, 它为改革间接费用的分配等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随着我国企业的国际化经营, 拓宽了企业价值链的空间范围, 亦要求现代成本管理扩展空间范围, 为企业价值链优化提供有用信息, 作业成本法正适应了这种世界经济发展的需要。另外, 作业成本将成本分为增值作业和非增值作业, 有利于我们树立顾客第一的经营思想。适时生产方式需要作业成本计算系统为其提供有效的相对准确的成本信息。多年来, 我国成本会计学家始终在探索我国成本管理的模式, 并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 有着深厚的理论积累。另外, 通过近20年的教育和培养, 我国会计人员的素质也在不断地提高, 加之多年来先进管理思想的导入, 企业会计人员能很快理解并运用作业成本法, 为作业成本管理的推广打下了基础。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 我国企业的生产组织和生产技术条件正在发生着深刻变化, 这就为企业采用适时制生产方式和弹性制造系统, 实施全面质量管理提供了物质条件, 从而也为作业成本的推行提供了现实基础。

参考文献

[1]范德海.作业成本法应用对策探讨[J].时代经贸, 2008, (2) .

中国电视传媒的产生与发展 篇3

关键词:传播媒介 电视传媒 发展趋势 天人合一

1 传媒历史

每一种新媒介的产生总会带来新的信息传播方式,从而影响人类的思维方式、交流方式、艺术形式等。媒介的交汇也是新媒介诞生的时刻。

1.1报纸媒介

唐朝初期,中国便诞生了最早的报纸《邸报》,以发布皇帝的诏书、命令。十三、十四世纪的欧洲也出现了最早的报纸雏形“新闻信”,报道市场行情和商品信息。印刷术传入西方后,报纸渐渐风靡起来。几百年以来,报纸媒介依旧在不断地进行自我变革,如今的晨报、晚报、周报、日报已令人目不暇接了。发展至今,电子版报纸阅读下载等“新鲜”事物也层出不穷。但报纸的新闻受众正加速度地被电视、互联网所分流。

1.2 杂志媒介

中国从1915年的《青年杂志》的创办便开启了杂志的新时代,杂志的内容一般在学术与时事这两块,较报纸更为知识化、专业化、深度化,其受众也主要是高级知识分子和高收入人群。近年来,杂志与新媒体技术的结合——电子杂志深受广大读者喜欢。但杂志期刊也不可避免地饱受互联网的冲击。

1.3电视媒介

参见第2章“电视传媒的演变过程”。

1.4互联网媒介

互联网起源于1969年,美国国防部为了加强军方信息交流,而研制的军用网络是互联网的雏形。1990年,互联网才向民间开放,成为民间传播信息的工具。 作为全新的传播工具,互联网拥有传统传播工具所不具有的特殊属性,如信息多元、覆盖面广、互动良好等。它的出现,不仅改变了信息的传播模式,而且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1.5电信网媒介

手机短信息的出现比互联网更晚,短信、视频等电信网媒介的出现为传播提供了全新的工具,具有短、快、覆盖面大和无线移动等特点。

2 电视传媒的演变过程

1925年,被称为“电视之父”的英国科学家约翰·洛吉·贝尔德成功完成传送和接收画面的试验。1936年,英国广播公司在伦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座电视台,正式开始播送节目,标志着世界电视业的开始。 1954年,美国试验彩色电视成功。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电视传播手段由过去的地面微波传送、局部覆盖,发展到利用同步卫星转播电视节目进行洲际传播。电视也从黑白电视到彩色电视,从无线电视到有线电视,从平板电视到液晶高清电视、数字化立体电视。“地球村”变得越来越小,而电视传媒对世界政治、经济、军事、体育、教育和文化等事业的影响也变得越来越大。电视功能多样,集报道新闻、传播知识、娱乐消遣、提供社会服务于一身,可以说,人们需要传播的所有信息,几乎没有电视不能传播的。

3 中国电视传媒的历程

1958年随着北京电视台的开播,中国电视传媒诞生了。中国电视传媒的发展历程可划分为如下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1958年至1973年)黑白电视阶段。电视技术主要依靠自力更生研发制造,此时的电视还不足以称得上是大众传播媒介,电视节目传播只能是小众传播。

第二阶段(1973年至1984年)彩色电视阶段。先进的电视节目采制和传输技术和设备开始出现,电视接收机成为热销的家电产品。电视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大众传播媒介。

第三阶段(1984年至20世纪末)电视节目立体传输阶段。电视已经成为大众传播中位居首位的媒介,开始形成卫星、微波和有线电缆光缆相结合的立体传输覆盖网络。

第四阶段(20世纪末至今)数字技术对电视新闻传播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电视直播卫星、数字电视、数字转播车、各种音像记录器材以及图文电视纷纷步入社会生活,给电视新闻采制、播出、传输覆盖和接收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4 电视传媒的发展趋势

4.1商业化

20世纪80年代以前,世界的电视传媒可谓国营、私营、社会公营的三分天下。以后,众多国家都开始对本国的电视传媒体制进行改革。如欧洲的公共电视正受到来自商业电视的巨大竞争,商业电视所采取的节目编排、内容模式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国营电视、公共电视,商业电视几乎占领了多半观众。

4.2集团化

从世界产业发展史来看,资源总是向着垄断企业转移,企业也逐渐走向垄断和集团化。美国1992年电视传媒产业主要掌握在23家企业中,而随着电视传媒行业进一步大型化,到20世纪末,已主要掌握在10家大公司手里了。

4.3数字化

新技术特别是数字技术的出现,给电视传媒带来了巨大的影响。随着3D技术的广泛应用,立体电视节目在2009年就已经问世。网络电视、交互电视、手机电视等数字传媒技术的进步,大大拓展了传统电视的业务领域。而纯电视行业本身存在的技术力量、管理体制等缺陷,都将制约电视产业进一步的发展。

5 道家思想看传媒

老子的《道德经》是道教尊奉的至高圣经,同时也是百家、千君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法宝,以及后人治世、治企、治人的理念启蒙和理论基础。老子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发展的总结有以下规律:

(1)阴阳学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的阴阳学说,认为宇宙万物都是阴阳结合体,紧密相济。

(2)虚静无为说。“虚其心,实其腹。”认为天人合一应以“虚静”即和善为目标,以达至最完美的自然境界,而不是单纯地热衷于表面铺陈。这是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3)相生相克说。“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说明事物间的相生相克的两面性。

(4)以柔克刚说。“天下柔弱莫过于水,而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用水作比喻阐明柔弱胜刚强的道理。

上述老子的哲学思想,作为普遍性的真理,得到各种不同学科及学说的广泛引用和尊崇。各类媒介也是这样,其都有自身的特点,一种媒介完全取代另一种媒介是不可能的。但一种新媒介的出现,会使原有媒介产生一些变化是不可避免的。何况受商业利益驱动,各媒介对受众的争夺是长期的,各类媒介乃至同一类媒介中的不同单位间的竞争是激烈的,然而技术的发展,使各类媒介之间不再像过去那样径渭分明,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6 中国传媒业的科学发展

2005年5月,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最早获得了国家广电总局颁发的全国手机电视的运营牌照;2006年,中央电视台,获得了第二张全国手机电视运营牌照。央视手机电视和东方手机电视都依托强大的传统电视传媒为基本内容本源。就传播模式而言,两家都同样采取了通过现有移动通信网为传播渠道的“电信模式”。此外,还有专门为手机电视架构手机电视广播网的“广播模式”上海文广旗下东方明珠公司正在对这种模式的手机电视进行技术和试商用。

2008年3月,国家广电总局发布要求:广播电台、电视台必须把发展新媒体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2008年4月1日3G网络的正式启用,标志着向手机电视开始过渡。手机电视具有网络点播和电视直播相结合的个性化程度高的特点。但因手机屏幕小,经常晃动,对清晰度要求较高。

2010年1月,中国国务院发文,在中国将实行电信网、互联网和广播电视网“三网合一”,通过技术革新,能够提供包括语音、数据、图像等综合多媒体的通信业务。中国电视传媒事业真正开始面对后继者电信网与互联网的冲击,但到现实,三者不可为敌,应各尽其用,坚持“在竞争中做大,在做大中做强”的原则,以天人合一观来顺应同行竞争与自我腾飞的关系。

7 结 语

传统媒介的传播方式是“点对面”的单向形式,其传播过程中话语权不平等,不能相互直接交流。而近年来网络积极吸纳电视的传播优势,加速了网络电视的兴起,大量受众被网络分流。

所以,强化电视传媒的“电视特征”这个优势是电视传媒赢得观众的一个重要因素,包括电视节目的个性、电视传媒专业化水平、电视传媒的平民化、娱乐化。相对于旧媒介(报纸、杂志、电视等)和新媒介(互联网、电信网、有线网)而言,当今中国电视传媒正处于或是倒退,或是腾飞的十字路口。而腾飞的重中之重是电视传媒应主动消解与传统媒介——广播、报纸和新兴媒介——互联网、电信网之间的边界,消解国与国之间、社群之间、产业之间的边界,实现真正的“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

作者:汪丹,陕西科技大学设计与艺术学院

影视传媒专业硕士研究生

社会工作的产生与发展 篇4

现代意义上的社会工作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解社会工作的发展历史对于加深对社会工作发展规律的认识、发展我国的社会工作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以下将介绍西方发达国家社会工作的发展过程及其特点,并对我国的社会工作进行简要分析。

1、西方社会工作产生的历史背景

(1)资产阶级工业革命及其引发的社会问题。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不仅是资本主义发展的鼎盛时期,而且也是它的矛盾明显暴露的时期。这个时期始于英国(18世纪60年代)、相继于法国、德国等西欧主要国家(19世纪30年代)的工业革命,一方面促进了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另一方面,日益加速的工业化、城市化也引发了大量社会问题,并对这些国家的社会结构带来了巨大冲击。正如马克思、恩格斯所指出的:资产阶级在它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创造出巨大的生产力,但同时,资产阶级工业革命也对这些国家的社会关系、社会结构产生了深刻的破坏性的影响。这表现在:第一,整个社会被划分为两大阶级即资本家阶级和工人阶级。阶级的两极分化也是财富和贫困、特权和无权向两极的积累,这使资本家阶级和工人阶级日益尖锐地对立起来。第二,资本主义经济的高速发展打破了封建时代的封闭的农村经济,也迫使农业劳动力转化为工业生产劳动力的出卖者。他们走出农村进入城市,大规模的社会流动破坏了农村的社会结构和家庭结构。第三,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及追求个人利益价值的蔓延冲击着以往的社会关系,它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为赤裸裸的利害关系,利己主义得到充分扩张。第四,社会问题大量出现,在资本主义发展中,自由竞争使得竞争中的失败者沦为贫困、无助的一群。贫穷、饥饿、失业、堕落等充斥着社会。这些不期而遇的社会问题引起了许多思想家、政治家及社会人士的关注,并致力于解决这些问题,以使社会摆脱病态,弱者免于痛苦。社会工作就是众多尝试中的一种。

(2)宗教改革与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的张扬。欧洲历史上的中世纪抬高神而贬低人,狂热的宗教意识使人的尊严受到损害,使人的发展受到压抑。以文艺复兴为先导的资产阶级思想革命,冲破了中世纪神学的黑暗统治,主张恢复古代世俗的思想文化,主张以人为中心。由此引发的欧洲宗教改革也恢复了人的尊严与价值。法国资产阶级革命进一步张扬了人道主义,主张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博爱。资产阶级人道主义作为西方社会的一种意识形态与新的宗教伦理一起为后来兴起的慈善活动和广泛的助人活动奠定了思想基础。

(3)长期助人实践经验的积累。作为一种助人的活动,特别是针对社会弱势人群的帮扶,其实在世界各国自古有之。应该说,在社会变迁过程中产生诸多社会问题,人们总是采用在一定历史时期和特定条件下适用的方法去应对这些问题,然后人们不断探究更加有效、合理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并从中总结出一些经验。可以说,现代社会工作是长期以来助人经验积累的结果。无论社会工作的价值观念还是社会工作的方法都是在实践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

总之,专业意义上的现代社会工作就是在迫切的社会现实需求、社会思潮的强烈影响和长期助人活动经验积累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2、西方社会工作的实践

从欧美社会工作的发展来看,英国伊丽莎白济贫法(1601)、德国汉堡制(1788)与爱尔伯福制(1852)、慈善组织会社(1869)、睦邻组织运动(1884)等都是早期为社会工作的产生提供了直接前提的重要实践。之后,西方各国又逐步建立起社会保障制度,并产

生了福利国家思潮。

(1)英国的伊丽莎白济贫法(1601年)

英国是工业革命的先行国,也是遭遇近现代社会问题最早的国家。1601年英女皇伊丽莎白一世颁布《济贫法》(Poor Law,史称旧济贫法)。其内容有如下几个要点:①规定每一教区每周应向地方征收济贫税。②规定贫民救济应由地方教区举办,每一教区设立监察员若干人,中央政府设立监督人员。③规定凡有工作能力的贫民必须参加劳动,不得行乞游荡,以工作换取救济(这可看做以工代赈的发端)。教区设贫民习艺所,配给原料及工具,强迫有劳动能力者从事生产。④对不能工作的贫民,如患病者、老人、残疾人,实行救济。对有家庭者给予家庭补助,使其回家从事生产(outdoor relief“院外救济”);对无家可归者设救济所收容救济,强迫他们在所内工作(indoor relief“院内救济”)。⑤规定人们对贫穷亲属负有救济的义务。教区即公共救济机构仅在贫民无法从其家人或亲属处获得帮助时,才给予救济。(李迎生,2010:37)

就与现代社会工作的关系而言,济贫法成为现代救济工作的开端,对专业社会工作影响很大。但也有不少严重缺陷:第一,可能养成贫民的依赖心理;第二,对贫民的自尊心注意不足;第三,干涉了贫民谋生的自由。

(2)德国的汉堡制(1788年)与爱尔伯福制(1852年)

德国也是工业革命开始较早的国家之一。为解决日益严重的贫民问题,1788年在汉堡市实施了由布希(Busch)教授起草的比较有特色的救济制度,史称“汉堡制”。它规定在该市设立中央办事处,综理全市救济业务。全市按救济需要设立若干区,每区设监察员一人,赈济员若干人。实施救济的原则是助人自助。其工作的内容或方式包括:①为失业者介绍工作;②将贫苦儿童送往职业学校习艺;③将患病者送往医院诊治;④对沿街乞讨者不予施舍,以取缔无业游民,使贫民不致依赖成习。(李迎生,2010:38)汉堡制使救济工作更趋组织化和科学化。虽然后来因城市人口增加太快,救济人员不足,趋于衰微,但在其施行的13年中,很有成效。

1852年德国的另一个小城市爱尔伯福市,也仿效汉堡制并加以改良,实施救济制度,史称“爱尔伯福制”。其具体内容为:①将全市划分为564段,每段约有居民300人,其间贫民不得超过4人。②每段设赈济员一人,由政府委派地方热心人士担任,为荣誉职。其工作有二:其一是发放赈济款。求助者必须与赈济员接洽。接案后,赈济员应首先赴求助者家庭做家境调查,经调查确实需要救济者方能给予帮助。救济实施后,每两星期再前往调查一次。发放赈济款依据法律所规定的最低标准,不许贫民养成依赖心理。其二是从事段内贫穷的预防工作,如介绍职业、训练与管理游民等。③全市每14段设一个赈济区,每区设监察员1人,领导区内各段赈济员,并由区内14段联合组成一个赈济委员会,由区监察员任主席,每两星期开会一次,讨论有关全区赈济工作。④全市设立由各区联合组成的中央委员会,由委员9人组成,作为全市最高救济机关,统一管理和支配全市济贫所、医院及院外救济事宜,每两星期开会一次。

总之,德国汉堡制和爱尔伯福制的精神与做法,为以后各国探索公共扶助和社会工作开创了一个新的里程碑。

(3)慈善组织会社(1869年)

针对英国当时济贫法实际效果的不尽如人意和不同目标的慈善组织的混乱与浪费,牧师索里(Reverend Henry Solly)参考汉堡制及爱尔伯福制的做法,于1869年在伦敦成立了第一个慈善组织会社(Charity Organization Society),致力于协调政府与民间组织的各种慈善活动。慈善组织会社认为,个人应对其贫穷负责;接受公共救济将损害贫民的自尊心、进取心与道德观念,致使他们依赖救济为生。因此,会社主张贫民应尽其所能以维持其本人的生活,外来力量只在必要时才介入救济。其具体实施方法为:①成立一个中央管理与联系

机构,并将伦敦全市划分为若干区,每区成立一个分支机构,主持救济分配工作。②各区办理区内所有救济机构受理申请救济案件的总登记,另特设咨询部,供济贫法执行人员、各慈善组织及个别慈善家搜集有关申请救济者的材料,使不少同时向多个救济机构“求助”的职业乞丐暴露其真面目。③各区派员对所有申请案件进行个别详细调查,其涉及的项目包括申请人的各种社会环境,如住房、健康、教育及工资等。④提高救济款物配额,使之能够满足申请人的生活需要。

“慈善组织会社”在英国及美国影响很大,其实践对社会工作的专业化有重要的贡献:第一,首创派友好访问员(friendly visitors)访问申请救济者,以了解其社会背景并确定应采取的措施。它强调依据调,按“个别化”处理。这种做法,促进了个案社会工作这一社会工作专业方法的产生。第二,促进各救济机构、慈善组织为解决社区问题,采取协调合作的步骤,也为社区组织工作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4)睦邻组织运动(1884年)

“睦邻组织运动”(the Social Settlement Movement,Settlements and Neiborhood Centers)也被称为“社区改造运动”,是1884年英国牧师巴湿特(Samuel A.Barnett)为纪念亡友汤因比(Arnold Toynbee)而发起的。汤因比是牛津大学经济学讲师,一位虔诚的基督徒,为宣扬基督的博爱精神,消除人间不平,与贫民共同生活,并为他们服务。但汤氏不幸患肺病于1883年去世,年仅30岁。同为牛津大学毕业生的巴湿特,是东伦敦教区的牧师,在汤因比精神的感召下,发动当时就读牛津、剑桥大学的学生前往该区为贫民服务,与贫民同处,以便实际了解贫民生活情形,研拟对策。并于1884年在其教区建立了一个大学社区睦邻服务中心,取名“汤因比馆”(Toynbee Hall)。这实际上是一个“社区服务中心”,具有如下几个特点:①设于贫民区,备有宿舍,所有工作人员与贫民共同生活。他们的口号是“工作者与工作对象相亲相爱”。②没有既定的工作计划,视居民实际需要而工作。③尽量发动当地人才,培养其自觉的互助合作精神,为社区服务。④社区睦邻中心不仅是服务中心,而且也是文化中心,向居民介绍本国及国外文化。

“睦邻组织运动”不仅成为英国社会改良运动的一种新潮流,而且引发了世界上许多其他国家的社区改造运动。其对专业社会工作发展的意义在于:第一,社会工作的目的在于谋求个人与社会生活的改善,工作方式应从个人与社会双方入手。第二,社会工作应随时依社区实际需要而开展,应发动、组织或配合社会力量开展工作。第三,社会工作应以整个社区为对象,以促进社区福利的全面改善为目的。第四,社会工作进行的方法,不仅可运用个案社会工作方法,而且应运用小组社会工作、社区组织工作等方法。

(5)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

现代社会保障制度发端于英国,形成于德国,齐全于美国。各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对专业社会工作的意义在于:第一,国家通过制定法案或政策,执行对社会福利的管理,使作为间接社会工作方法之一的社会工作行政开始登场。第二,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也为社会工作者提供了新的、比较规范的活动空间,并在这一过程中验证、提炼和发展具体的专业方法。

特别是后来“福利国家”的出现,社会工作作为其中的一项基本制度受到空前的重视,其提供服务的专业方法得到认可和发展。此时的社会工作也由主要面向弱势群体的专业开始向面向全体国民的专业转变。

3、专业社会工作的发展

对于专业的理解,社会工作界比较认同格林伍德(E.Greenwood)的看法。1957年格林伍德在其《专业的属性》中指出,作为一门专业,其所应具备的基本特征是:①一套理论体系(a body of theory),即有一套系统的理论体系或专业知识、技术。②专业的权威(professional authority),专业人员对服务对象拥有判断的专利权,服务对象也可由这种

专业的权威获得安全感。③共同信守的伦理守则(code of ethics),即有一套共同信守的专业工作守则或信条,如客观、保密等。④社会或社区的认可(sanction of the community),社会人士或社区居民承认该专业在一定范围内的权利与特权。⑤专业的文化(professional culture),包括专业的价值观、象征符号、行为规范等。(李迎生,2010:48)

社会工作作为一个专业是在长期的社会服务实践、对实践经验的总结和不断借用其他学科的新的研究成果等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下形成的。这个形成过程就是社会工作的专业化。在专业化过程中,专业方法的发展、目标模式的变化、工作对象的拓展、理论派别的形成是社会工作发展的重要特点。

(1)专业方法的发展

社会工作是以助人的价值观为指导,运用科学方法帮助人、服务人的活动和职业,专业方法是其成熟和发展的重要标志。许多慈善活动开始是出于怜悯,其助人方法并不讲究。当这种助人活动需要大规模、有组织地开展时,助人方法的科学性、有效性就成为必要。在社会工作领域,十分注重科学方法的运用。在一段时间内也曾出现过将工作领域细分、强调某种专业方法的现象。后来,随着对社会问题复杂性的认识,社会工作者逐渐认识到,面对复杂问题应该综合运用多种方法。这样,社会工作者开始探讨将几种社会工作方法综合运用的可能性,这就是整合社会工作(综合社会工作)的出现。在社会工作实践中以问题为本、灵活运用多种方法已经成为新的趋势。

(2)目标模式的变化

社会工作针对社会中的问题而出现,并在解决各种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发展。最初的社会工作任务是解决已出现的问题,通过诊治解决受助者的问题,在这里社会工作扮演的是补救的功能。比如,救助社会上的贫困、失业、老人、流浪儿童等困难群体。

随着社会问题的不断涌现和复杂化,社会工作者愈发感到单纯的治疗型社会工作十分被动,而且治疗型社会工作把服务对象看得过于被动也不利于问题的解决。于是,如何激发和发展服务对象的能力,使其与社会工作者一起去解决问题就成为社会工作者考虑的重要问题。此外,社会工作者也希望通过工作和服务对象的发展去预防问题的再度出现,于是,预防也成为社会工作者的一个工作取向。这样,社会工作就走出了单纯的治疗、救助的旧框框,治疗-预防、救助-发展就成了社会工作的基本思路。社会工作不但关注现有问题的解决,而且特别注重从预防和发展的角度开展工作,这就将社会工作的目标追求提高到一个新水平。社会工作的最初目标是救助穷人和弱者,后来变成不但“授之以鱼”,而且“授之以渔”。强调发展、增能取向都反映了社会工作目标模式的变化。

(3)工作对象的拓展

随着社会问题的变化和人们对人类生存问题认识的变化及社会的不断进步,社会工作的服务对象也在不断拓展。起初,英美国家的政府部门和民间组织只把无家可归的流浪者、失依儿童和老人及残疾人、失业者和贫困家庭作为自己的工作对象。这些人基本上是不能适应工业化、城市化的剧烈社会变迁,基本生活(特别是物质生活)陷入极度困境的人群。或者说,社会工作的早期对象是由于生理、心理原因,或者由于个人无法抵御的社会和自然原因而陷于生活极度困难的群体。后来,社会工作除了依然关注这些最困难群体之外,也关心在非物质生活领域遇到困难的人。比如,在人际关系方面遇到重要障碍的人,在职业生活中遭受沉重压力而心理上、精神上处于亚健康的人士等。这样,社会工作的对象就扩展为所有“有需要”的人士。

(4)理论派别的形成现代社会工作不是只靠个人经验而开展的专业活动。它需要理论的指导,理论知识在社会工作的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最初,社会工作只是实干家的领地,缺乏对理论的关注。社会工作关心的主要是细致的、帮助人的方法,而对指导这些方法的理论缺乏重视和认识。

这一方面是因为对社会工作的务实品格的误解,另一方面是对实际工作缺乏理论化的总结。社会工作对理论的关注来自于系统的教育培训和对自己的专业性的证明。最初,社会工作的理论只是被动地借用其他学科的理论,特别是社会学、心理学的理论。后来,社会工作也特别注意发展自己的理论,包括实践理论和一般理论。这样,社会工作的理论体系就包括社会哲学层次的宏观理论、针对某一类问题的中观理论和实践层次的微观理论。这些理论吸收了社会哲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学科的理论,结合社会工作的实践,形成了多样化的理论,也形成了多种理论派别和工作模式,并对社会工作实践给予解释和指导。这表明社会工作对问题的认识不断深化,表明社会工作在不断走向成熟。

4、社会工作在中国的发展

在中国,自古以来,有关社会福利的思想和实践都很丰富的。但现代意义上的专业社会工作则开始于中华民国时期。

(1)中国历史上缺乏专业社会工作

专业意义上的社会工作是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的产物,我国传统社会缺乏产生社会工作的条件。传统的中国一直是个农业国家,其经济基础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其社会结构特征是以生活和生产相重合的家庭为单位,以家族、亲友、邻居为生活共同体,而形成的家族集团式结构。在文化价值方面,我国传统上崇尚儒家思想,同时又受道家、佛教思想的影响,形成以儒家思想为主,儒、释、道相融合的生活文化。一个世纪之前,中国仍然是典型的、成熟的农业社会。虽然这种农村社会也不乏贫困和社会问题,但是人们主要是靠家庭、家族、亲朋来解决问题。社会的低度分化和低流动性不可能育化出现代社会工作。这样,虽然我国历史上有丰富的社会福利思想,但是却没有专业意义上的社会工作。

(2)20世纪上半叶社会工作在中国的萌生

19世纪中期以来,受外国资本主义列强入侵及本国民族工业发展的影响,我国开始进入近代社会。19世纪末以来,我国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国内政治局势动荡、社会危机长期持续,严重威胁着人民生活,国家和民族的命运也不时处于危急状态。同时,由于西方帝国主义列强的经济、军事和文化侵入以及中国人自觉向西方寻求民族自救的道路,西方文化也以各种方式进入我国。20世纪初至20~30年代,一些传教士在我国开办社会服务,并在我国的大学讲授社会服务课程(这与西方社会工作的发展有一定联系的),一些大学开始从事社会服务教学并从事服务实践活动,这样,现代意义上的社会工作开始出现。1925年燕京大学建立社会学与社会服务系可视为我国社会工作发展的重要标志。

在社会服务方面,一些上层人士开展了具有现代意义的孤儿救助、贫民救济等活动。另外,一些在西方受过正规教育同时受西方文化影响的知识分子,为了救国救民也从事乡村建设运动,其中以晏阳初倡导并极力推行的华北平民教育运动最为典型。这是我国知识界施行的、具有一定专业性质的社会工作实践活动。虽然因战争等原因,这些实践活动的效果都是有限的,但它对我国社会工作的发展仍具有重要意义。20世纪40年代,当时政府将社会工作引入我国,对我国社会事业(社会工作)的发展有一定推动作用。

(3)1949年以后的中国社会工作

①改革开放以前中国的社会工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我国选择了社会主义制度。出于对社会学、社会工作的错误认识和理解,1952年的“院系调整”取消了社会学、社会工作学科和相关教育,社会工作专业教育中断。

为了加速发展工业化和加强对社会的组织动员,国家实行了计划经济体制。为了加强社会管理,我国逐渐形成了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在城市,普遍实行“单位制”,政府不但成为全部社会资源的占有者,也成为解决各种社会问题的责任人。在农村,除了对“五保户”的救助和救灾,政府没有其他的社会福利制度安排,农民基本上靠家庭和村集体来解决困难。这

样,在计划经济时期,我国就没有专业社会工作生存的基础。如果说我国城市中的某些福利服务具有一定程度的社会工作性质的话,那么这种社会工作可称为行政性、非专业化的社会工作,它与国际上通行的社会工作有明显差别。

②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工作的恢复与发展

我国物业管理的产生与发展 篇5

物业管理雏形源于19世纪60年代的英国。英国当时正值工业发展时期。农村人口纷纷涌入工业城市,形成了城市人口大量集中,对房屋的需求急剧膨胀,住房严重供不应求。这时,房地产开发商见有利可图便纷纷营建简陋的住房出租,但是,由于住房质量低劣,附属设备、配套设施又严重不足,因而,出现了普遍拖欠租金及住户人为破坏房屋和设备设施的现象,租赁关系混乱,业主的租金收入也得不到保障。这时~位名叫奥克维妞希尔的女主决定亲自整顿其名下出租的物业,理顺租赁关系。她首先修缮、改良了房屋的配套设备设施,改善了居住环境,然后制定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要求用户严格遵守,否则收回房屋。结果,事如所愿,租金得到了保证,用户住得满意。奥克维妞希尔的举措令其他业主和政府的有关部门刮目相看,从此,出租物业的业主纷纷仿效奥克维败希尔的管理方法,使得这一套管理方法在英国迅速推广,以至后来,一些物业业主干脆请专人代为管理其物业,于是,物业管理逐渐发展成一种社会化、专业化、企业化、经营型的行业。同时,英国物业管理的成功经验也迅速在世界各地传播。

我国内地物业管理是从香港传入,香港的物业管理则源于英国。本世纪60年代,香港经济开始起飞,大陆大量人口纷纷涌入香港。一时间,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人口的激增使香港的房屋出现严重房荒。面对困境,香港政府和“香港房屋协会”等团体开始兴建“公共屋村”(简称“公屋”,又称“廉租屋”)和“居者有其屋”(简称“居屋”)。“公屋”和“居屋”逐渐解决了香港中下层市民居住问题,缓解了香港紧张的住房需求。为了管理好“公共屋村”,香港从英国引进了物业管理方法和物业管理人才,大力发展香港的物业管理业。此后,香港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不断完善、充实和发展香港的物业管理,积累了不少成功的经验,受到了国际上不少国家和地区的赞赏。今天,物业管理在国际上已十分流行。人们充分认识到物业管理是现代化房地产综合开发的延续和完善,是现代化城市管理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物业管理业作为房地产业发展过程派生出来的分支行业,被人们视作现代化城市的朝阳产业。

一、物业管理的起源与发展

人:奥克维亚.希尔女士

机构(组织):皇家特许屋宇经理学会

二、城市住房及住房制度改革

(一)我国城镇住房的发展情况

私房改造转化为国有

建房提供居民、职工居住

(二)改革开放前的城镇住房制度

住房投资由国家和企业统包

三个特征

住房分配采取实物分配

福利低租金,国家包修包养 投资无回收、不能形成良性循环 制约建设发展、供给小于需求 租金不能维护危旧房、危及安全 人均面积下滑、国家包袱沉重

(三)住房商品化制度

1、建立并扶持商品房市场

房地产领域三项改革:

住房制度改革

土地使用制度改革

房地产生产方式改革

改变国家统一投资、统一分配、统一修缮管理

推行“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开发、配套建设” 2、城镇住房制度改革 1979年试点向居民售房

1994年公有住房开始出售

1998年取消 福利分房,实施住房分配货币化

1981年3月10日,深圳市第一家涉外商品房管理的专业公司—深圳市物业管理公司挂牌成立

四、我国物业管理的发展

1993年,深圳市人大颁发了全国第一部物业管理地方性法规——《深圳经济特区住宅小区物业管理条例》以地方立法的方式对物业管理进行制度规范。1994年颁布了《城市新建住宅小区管理办法》。

1995年,建设部在青岛召开了全国第一次物业管理工作会议。1997年,建设部在大连召开了全国第二次物业管理工作会议。1999年,建设部在深圳召开了全国第三次物业管理工作会议。2000年,中国物业管理协会成立。

2002年,建设部建立全国物业管理企业信用档案系统。

五、物业管理在社会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

(一)实施物业管理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增加消费

购房消费支出 装饰装修支出

水电气暖长期消费支出

大中修设备改造及物业费支出

(二)实施物业管理有利于提高人民群众居住质量。重点是:“改善居住、卫生、交通、通信条件,扩大服务性消费,逐步增加公共设施和社会福利设施”

(三)实施物业管理有利于增加就业。

物业管理吸纳大量的失业人员、复转退军人、农村劳动力。(每增加一万平方米,可增加5—8人就业)

(四)实施物业管理有利于维护社区稳定。

协助公安等部门防范刑事犯罪、防火、防事故。开展社区文化活动,丰富居民业余生活。促进邻里和谐关系,促进精神文明建设。

(五)实施物业管理有利于推动房地产业良性发展 对房地产保值、增值有重大影响。

对项目的品牌效应、房地产开发的良性循环有重要意义

第三节

我国物业管理制度的历史沿革 政府作用基于三个原因

转型期:房屋管理转为市场化的物业管理。

物管是城市管理的重要部分。城市管理是政府的主要职能。普商房、经适房、廉租房的物管是民生问题。直接关系民众生活保障和社会和谐。

物业管理制度的历史沿革以《条例》为分水岭:

《条例》颁布前后两个阶段,有承继及各自鲜明特点

一、《条例》颁布前的物业管理制度建设

一是借鉴性(泊来品)

二是过渡性(对房管模式采取渐进式改革)

三是针对性(针对实际问题,应对性政策)

我国的物业管理制度是由国家法规政策和地方性法规政策共同组成的。

(一)城市新建住宅小区管理办法

《城市新建住宅小区管理办法》是我国第一部系统规范物业管理制度的规范性文件

主要内容

1、确定了物业管理活动的主要部门

2、确定了物业管理工作的基本内容

3、明确了社会化、专业化的物业管理模式

4、确定了业主选举产生物业管理委员会制度

5、明确了管理委员会的权利义务

6、明确了物业管理企业的权利义务

7、确定了物业管理服务的合同制度与备案制度

8、针对业主的主要违规行为提出管理措施

9、针对物业企业的违规行为规定行政处罚措施

(二)物业管理服务考评标准(最高行业规范)

(三)物业管理从业人员培训合格上岗制度(注册取代)

(四)《城市住宅小区物业管理服务收费暂行办法》

(五)《物业管理企业财务管理规定》

(六)《住宅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维修基金管理办法》

按2007年12月4日,建设部、财政部联合发布的《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管理办法》(建设部令第165号),自2008年2月1日起施行

(七)《物业管理企业资质管理试行办法》 按2007年11月26日《建设部关于修改<物业管理企业资质管理办法>的决定》(建设部令第164号)

(八)《住宅室内装饰装修管理办法》(建设部110号令)

二、《条例》颁布后的物业管理制度建设

2003年6月8日,《物业管理条例》正式颁布,这标志着我国物业管理法制建设进入新阶段。特点:

一是配套性(配套文件、实施细则)二是经验性(总结经验教训,有针对性)三是操作性(规定细化,操作得以实施)内容全面、结构合理、科学规范、特色鲜明 物业管理法规体系初步形成

第四节

《物业管理条例》

《物业管理条例》的颁布标志着我国物业管理进入法制化、规范化发展的新时期

一、《条例》的立法过程(了解)

(一)收集有关资料,了解国内外物业管理的立法情况(德法日韩澳新香港)

(二)开展立法调研,掌握第一手材料(各大城市)

(三)进行专家论证,研讨立法中的难点问题

(四)广泛征求意见,以求彰显民意

首次征求全民意见的立法法规,为民意立法铺垫。

二、《条例》的指导思想和立法原则

指导思想:突出了发展为重、平衡利益、保护弱者的立法理念

1、强调保护业主的财产权,协调单个业主与全体业主的共同利益。

2、强调业主与物业管理企业是平等的民事主体,是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

3、强调业主与物业管理企业通过公平、公开和协商方式处理物业管理事项 《条例》是行政管理法,要公权节制,过度就是滥使职权

1、政府适度干预

2、推动引导

《条例》基本原则

(一)物业管理权力和财产权利相对应的原则 建筑物区分所有权,投票权按建筑面积比例

(二)维护全体业主合法权益的原则(公益优先原则)

《条例》设定的法律责任,充分体现了优先保护全体业主利益的原则

(三)现实性与前瞻性有机结合的原则

现实性:业主自律、资质管理、物业验收、开发企业不交费、物业企业的治安责任、公用事业单位责任转嫁

前瞻性:业主大会、维修养护制度等

(四)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原则

全国发展不平衡,大小城市的市场环境、服务水平差异 授权省、自治区、直辖市制定地方执行办法。

三、《条例》创设的法律制度(熟悉)物业管理基本制度: 业主大会 管理规约

前期物业管理招投标 物业承接查验

物业管理企业资质管理 物业管理从业人员职业资格 住宅专项维修基金。

(一)尊重和维护业主的财产权利 体现在对侵害业主财产权的救济上:

1、建设单位和物业企业的行为给业主造成损失的,应依法承担民事损害赔偿责任。

2、物业企业擅自改变物业用房用途的,或利用共用部位、设施设备进行经营的所得收益用于物业维修养护,剩余部分由业主大会决定使用。

(二)建立业主民主协商、自我管理、平衡利益的机制

1、共同财产、共同利益民主协商

2、共同财产管理置于共同契约中,少数服从多数

3、业主大会、管理规约体现上述机制

(三)《条例》和有关法律法规共同规范物业管理活动 《民法通则》《合同法》《公司法》《城市房地产开发经营管理条例》《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的相关制度,都是规范物业管理活动的法律依据。

(四)妥善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条例》明确界定了违反行政管理秩序行为与民事违约、民事侵权行为的界限:

1、凡是能够通过民事责任解决的,不再规定行政处罚。

2、对违反行政管理规定,又同时构成民事违约或侵权的行为,则坚持损害赔偿优先的原则。

四、《条例》主要内容介绍

(一)第一章

总则(5条)第一条: 立法宗旨、目的 第二条:调整范围、对象

第三条:倡导原则:通过市场机制选聘物业企业 第四条:利用创新和科技进步提升物业服务水平第五条:对物业管理活动的监督管理授权

(二)第二章

业主及业主大会(15条)

共同事务、共同利益、共同意志、共同决定

规定业主概念、权利和义务、业主大会的组成、宗旨、成立条件、职责、会议制度、议事规则、业委会的性质、职责与组成、管理规约的内容、法律效力、业主大会、业委会与居委会的关系等

(三)第三章

前期物业管理(11条)

包括前期物业服务合同、临时管理规约、前期物业管理招投标、物业承接验收手续、物业资料的移交、物业管理用房、物业的保修责任等

(四)第四章

物业管理服务(18条)

明确物业管理服务中各方主体的权利义务关系

(五)第五章

物业的使用与维护(7条)对物业的使用和维护相关问题进行规范

(六)第六章

法律责任(13条)法律规范三要素: 适用条件 行为模式

违反行为模式的法律后果

法律责任含义:

1、法律责任主体:公民、法人、单位和社会组织、各国籍人、无国籍人

2、法律责任核心要件:违法行为的实施

3、法律后果:法律上惩戒性负担

4、法律责任只能由有权国家机关依法予以追究 法律三要素

假定(前提)、处理(核心)、制裁(保证)

法律责任特征:

1、与违法行为相联系:违法行为性质和程度不同,承担法律责任不同

2、内容是法律明确而又具体规定的:由有权国家机关根据立法权限依照法定程序制定

3、具有国家强制性:迫使违法人承担其效果的强制力

4、由国家授权的机关依法实施的:其他任何组织和个人均无权进行

条例》法律责任特点:

1、行政责任、民事责任并存。

以规定民事责任的方式来实现国家行政管理的目的

2、民事责任优先。

①凡能通过承担民事责任解决的,不再设定行政处罚 ②确实违反行政管理规定,优先保证民事责任的承担

3、体现业主自我管理、自我监督的原则(物权法80条)

七)第七章

附则

按法律不溯及既往的原理,《条例》生效前的物业管理活动不适用《条例》的规定。

五、《条例》确立的基本法律关系(掌握)

(一)业主相互之间的关系

行使权利同时应承担相应义务(6个)

(二)物业管理企业和业主之间的关系

签订服务合同、等价交换、主体平等

(三)开发企业与业主以及物业管理企业之间的关系

前期物业服务只能建设单位实施

业主接受物业服务建立在两个合同基础上→前期物业服务合同

商品房销售合同

建设单位义务:

1、制定《临时管理规约》明示买受人

2、通过招投标选聘物业企业

3、制定签订前期物业管理服务合同

4、提供必要的物业管理用房

5、制定提供《两书一证》

6、配合物业企业接管验收

7、移交物业项目资料

8、不得擅自处分共用部分、公用设备设施

9、保修期限和范围内的保修责任

10、配合组建业主大会

四)供水、供电等单位与业主以及物业管理企业之间的关系 分工明确、密切配合

(五)社区居委会与业主、业主大会及物业管理企业的关系

业主大会是业主共同财产关系形成的共同利益群体,他不是自治组织(财产自我管理(非权利)、自律)

业主大会与居委会非隶属关系,但作出决定应当告知并听取居委会建议。物业管理应纳入社区管理

(六)物业管理各方主体与政府之间的关系

接受监督指导(房管、工商、税务、物价、公安、绿化、环境、环卫等)

物业管理的法律关系是依据法律的规范不同形式形成有以下四种不同的物业管理法律关系:

1、依据我国民法的物权法的建筑物区分所有权法律制度,业主与物业管理公司构成建筑物区分所有权人和管理人与服务人之间平等的法律关系;

2、依据合同法的法律规定,按照物业管理服务合同构成合同当事人之间平等的法律关系;

3、依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法律规定,构成消费者与经营者之间的平等的法律关系;

时务文体的产生与发展 篇6

当时的中国社会备受外强欺凌, 忧国忧民的知识分子到处寻找救国良方, 此时外报上的评论引起了他们的关注, 使他们认识到借报刊立言、以言论救国的可行性, 于是他们通过为外报编辑和撰写评论的方式熟悉了报刊评论。其后在外报的直接刺激和影响下, 中国人自办的近代报刊于19世纪七八十年代问世, 而报刊评论便成为这些报刊中不可或缺的内容, 相应的报章文体也就应运而生。

自明代起, 在中国文坛流行的是八股文, 到清代桐城派文体兴起, 对当时“不识字者十人而六, 其仅识字而未解文法者又四人而三矣”[1]的民众来说均十分艰涩难懂、枯燥无味, 这样的文体被运用到报刊上, 使得报刊发行的范围极窄。报人们逐渐明白这种文体令人费解且无法满足介绍西方新学新思潮的需要, 便摸索出了报章文体, 即时务文体。

1874年创刊于香港的《循环日报》, 被认为是时务文体的发端。作为《循环日报》创办人和第一任主笔的王韬, 提出文章必须合乎一个简单的标准——达, 明白晓畅, 人人能懂。他说:“文章所贵, 在乎纪事述情, 自抒胸臆, 俾人人知其命意之所在, 而一如我怀之所欲吐, 斯即佳文。至其工拙, 抑末也。”[2]他要求每一篇文章都必须深入浅出, 言之有物, 且富于感情。他为《循环日报》撰写的评论, 就贯彻了这一原则, 立场鲜明, 短小精悍, 深入浅出, 通俗易懂, 雄辩而富于感情, 对此后的报刊评论尤其是改良派报刊政论家有很大的影响。有人评论道:“王韬可能是现代第一个既受过中国经典训练, 又在西方度过一段有意义时光的中国学者。”[3]他“将中国政论文体的传统与西方的新观念、新思想、新事物有机结合起来在报纸上发表, 于是产生一种新的言说方式:报章政论文。”[4]

其后, 这种文体在《时务报》中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时务文体也因此而得名。1896年在上海创刊的《时务报》, 是维新派最重要的舆论阵地。作为《时务报》总编辑的梁启超将王韬开创的报章文体全面运用于《时务报》中, 使其达到了新的高度, 梁启超也因此成为时务文体的代表人物。有人评论:“梁启超在晚清以报章体为代表的文言发展中的地位, 如同胡适在现代白话文倡导中占有的地位。”[5]梁启超的文章热情洋溢, 气势磅礴, 倾吐忧国忧民之情, 表达变法维新主张, 常常在读者中引起强烈共鸣。所谓“雷鸣潮吼, 恣睢淋漓, 叱咤风云, 震骇心魂。时或哀感曼呜, 长歌代哭, 湘兰汉月, 血沸神销。以饱带情感之笔, 写流利畅达之文, 洋洋万言, 雅俗共赏。读时则摄魂忘疲, 读竟或怒发冲冠, 或热泪湿纸。此非阿谀, 惟有梁启超之文如此耳!”[6]南京郑孝胥《致汪康年书》写道:“梁君下笔, 排山倒海, 尤有举大事、动大众之概。”[7]“士大夫爱其语言笔札之妙, 争礼下之。自通都大邑, 下至僻壤穷陬, 无不知有新会梁氏者。”[8]

梁启超的时务文体包含着丰富的时代内容和新颖、深刻的思想, 他所反映和论述的历史现象和社会生活, 正是当时国人所关注的问题, 因而也决定了其散文极广的覆盖面。尽管他说:“偶有论述, 不过演师友之口说, 拾西哲之余唾, 寄他人之脑之舌在于我笔端而已。”然而有关近代社会的重大问题, 尤其是甲午战争前后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道德、世俗等等, 他都有涉及, 其内容之丰富, 观点之新颖, 令人眼花缭乱, 目不暇接。

梁启超的时务文体具有鲜明的政治倾向, 他把舆论宣传作为维新变法的重要手段, 因此他的散文不可避免地带上了为维新变法服务的政治色彩, 没有无病呻吟、惺惺作态、吞吞吐吐和模棱两可之言, 大都直抒胸臆, 大声疾呼, 具有极强的鼓动性, 正所谓“其笔端又有魔力, 足以动人。主暗杀则人因之而先间然暗杀, 主破坏则人又群然争为破坏”。

同时, 时务文体又包含着真挚热烈的情感, “笔锋常带感情”。梁启超在《中国韵文里头所表现的情感》一文中说:“天下最神圣的莫过于情感。用理解来引导人, 顶多能叫人知道那件事应该做, 那件事怎样做法, 却是被引导的人到底去不去做, 没有什么关系;有时候所知的越发多, 所做的倒越发少。用情感来激发人, 好像磁力吸铁一般, 有多大分量的磁, 便引多大分量的铁, 丝毫容不得躲闪。”

“纵笔所至不检束”是时务文体另一个鲜明的特点。梁启超最能运用各种字句语调来做应用的文章, 具有文章革新家的气度与胆识。在行文过程中, 他打破所谓的“古文义法”, 摆脱各种形式主义的清规戒律, 解除“古文”“时文”“骈文”界限的束缚, 同时又无所顾忌地采择一切于他有用的古文、史传文、辞赋、骈文、佛典、语录、八股文、日本文字的字法、字式、腔调体制, 打破古今中外各种文体的界限, 形成别具一格、最便时用的文体。“每有所触, 应时援笔, 无体例, 无次序, 或发论, 或讲学, 或记事, 或抄书, 或用文言, 或用俚语, 惟意所之。”

1902年, 梁启超在日本横滨创办了《新民丛报》半月刊。《新民丛报》所用文体较之前的时务文体显得更加成熟, 这种通俗浅近的文体影响了很多中国知识分子, 为文言文向白话文过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黄遵宪评价说:“《清议报》胜《时务报》远矣。今之《新民丛报》又胜《清议报》百倍矣。惊心动魄, 一字千金, 人人笔下所无, 却为人人意中所有, 虽铁石人亦应感动, 从古至今文字之力之大, 无过于此者矣。”[9]

如同中国资产阶级在政治上的软弱性, 时务文体从理论到创作都没有完全摆脱和超越其所处的时代和阶级的局限, 一方面, 它并没有完全冲破儒家思想的桎梏, 新的文学观点中间杂有不少旧的传统的东西;另一方面, 注意取法欧西文思, 并以之为榜样, 却没能真正做到消化和吸收西方文学中的精华。

但瑕不掩瑜, 时务文体在很大程度上摆脱了八股文、桐城派古文等传统文体的束缚, 满足了资产阶级政治斗争和思想斗争的需求。这种文体改良了旧的报刊文体, 为中国报刊文体向白话文转化作了必要的准备, 也为1917年开始的文学革命运动和后来的五四新文化运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在近代文学史和新闻史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价值。

参考文献

[1]郑振铎.晚清文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2:82.

[2]王韬.弢园文录外编·自序.中华书局, 1959:3.

[3]柯文.在传统与现代性之间:王韬与晚清改革.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3:386.

[4]魏先努.转型知识分子新的言说方式:我国第一个报章政论家王韬及其报章政论浅说.齐齐哈尔大学学报, 2007 (6) .

[5]邓伟.论晚清报章体与文言发展.山西师大学报, 2007 (2) .

[6]吴其昌.梁启超.胜利出版社, 民国三十三年:29.

[7]汪康年师友书札.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6:2971.

[8]胡思敬.戊戌履霜录 (卷四) :戊戌变法 (4) .神州国光社, 1953:47.

成本会计的产生与发展 篇7

关键词:林业;林业经济管理学科;产生;发展

中图分类号:F326.2文献标识码:ADOI编号:10.14025/j.cnki.jlny.2015.10.075

从宏观发展的角度上来说,林业产业的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为了更好地處理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提出了一个基于林业经济管理学的发展概念。现代意义上的林业经济管理学科必须与基层林业产业的发展需求相配合,从科研角度入手,为林业发展指明方向。

1林业与林业经济的产生根源

在林业管理工作的开展过程当中,林业经济发展水平与林业经济发展模式之间的客观矛盾是始终存在的。林业经济的发展必须充分遵循林业生态平衡的自然特点与规律,这一点是林业工作人员必须正确认识的问题。换句话说,在林业发展实践中,必须充分尊重林业发展规律,以达到林业发展与生态平衡兼顾的目的。

从社会经济的发展角度上来说,生态林业自然规律与经济规律之间有着相互制约的关系。林业经济主要研究内容是:在社会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相互联系的过程当中,不同结合形式下不同资源配置方案的差异以及内在规律,标志着人们在经济发展视角下对林业经济关系认识的深化与升华。林业经济的发展也解释了在我国经济建设发展体系中,本学科对林业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指导作用与价值。

2林业经济管理学科的发展战略

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所产生的破坏有所加重。在可持续性发展战略的引导下,社会经济的发展不得以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为代价。因此,如何正确处理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对应关系,这一问题得到了各方人员的关注与重视。从各行业对能源的需求上来看,林产品以及木材的需求量逐年增加,林业生态建设以及林业产业发展将在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在这一背景之下,林业经济管理学科必须从管理层面、社会层面、生态层面、环境层面、政策层面,以及理论层面等多个角度入手,在满足社会各行业领域对林产品以及木材需求的同时,与国家生态安全对林业生态环境的要求相吻合,从而构建一个系统化的林业经济管理学科体系。

在林业经济管理学科的建设发展中,必须将优势学科充分凸显出来,使本学科建设能够体现世界范围内相关专业的前沿成果与水平。同时,在学科研究中,需要与社会发展以及经济结构的实际需求相契合,使本学科能够在解决国民经济发展相关重大问题方面发挥作用。

3林业经济管理学科的发展目标

传统的林业发展强调实现林业生态的平衡关系,现代意义上的林业发展则将重心放在生态与经济的和谐共存之上,这一改变反映了人们对经济发展中客观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同时也是林业经济管理学科得以发展的基本框架。在这一理念下,林业经济管理学科的发展目标主要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林业经济管理学科需要以我国现阶段的林业经济发展水平为依托,在管理学理论以及经济学知识的引导下,将国内外有关林业经济的研究成果以及前沿水平吸收起来,为具有我国特色的林业经济管理学科体系的建设奠定基础,同时面向本专业学科研究服务。

二是林业经济管理学科在未来的发展当中,必须全面结合信息化技术与计算机系统,构建以林业经济管理学科发展为核心的数据库中心,为林业经济管理科研活动以及理论研究提供真实、全面、可靠的数据支持,促进林业经济管理研究科学性水平的提高。

三是林业经济管理学科的发展需要重视现代化计算机技术以及先进数学工具的综合应用,将林业经济管理学科的研究重点自传统的定性分析转变为定量分析,同时将分析模式自规范性转变为实证性模式,从而为现代经济管理学科的现代化发展奠定基础。

四是林业经济管理学科在研究发展中必须鼓励并支持研究人员深入林业产业发展的基层,通过基层调查研究的方式,使本学科研究人员掌握林业生产部门当前的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将生产需求与科研活动紧密结合起来,为林业产业的发展指明方向。

五是林业经济管理学科的发展需要重视与国外林业经济学研究成果的交流,在结合我国发展动态与趋势的前提下,吸收国外有关林业经济的发展理论与成果,使林业经济管理学科的内容更加完善。

4结语

在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林业改革不断深化的背景之下,现代林业建设为林业学科的发展带来了全新的机遇与挑战。在这一背景之下,研究林业经济管理学科的产生根源,找准本学科的发展战略与方向,已成为构建新时期林业经济理论体系的重中之重。本文围绕林业与林业经济管理学科的产生与发展问题展开探讨,希望能够引起各方重视与关注。

参考文献

[1]张卫民,王磊,夏国雯,等.关于中国林业经济管理学科起源的探讨[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2(1):75-80.

[2]张春磊.浅谈当代林业建设背景下的林业经济管理学科建设[J].现代经济信息,2014,(4):350-350.

[3]王克福.建设我国林业的经济管理学科的浅析[J].新农村(黑龙江),2011,(18):14.

上一篇: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法律问题下一篇:小学音乐教师述职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