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思想转观念(共8篇)
一、梳理出存在的问题
一是青年职工教育方面存在抓得不严,学习不深入、不系统,方法不活动;二是思想方面存在部分青年同志不思进取,自以为是。不愿意去学习、去思考,不能与时俱进,遇到尖锐问题绕着走;鸵鸟心态,懒汉思想。就是从众心里,别人怎么样咱怎样,没有创新思想。三是在活动开展方面存在自发组织活动较少,对青年职工们抓的不严,组织方法不够活,致使参与的活动效果不是太明显。四是在工作作风上存在的问题:一是安于现状,缺乏“项项工作争一流”的进取意识和紧迫感,工作满足于过得去;因循守旧,固步自封,患得患失,缺乏敢闯敢试、改革创新的精神和强烈的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
二、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
1、要继续阶段性、周期性地采取小集中的形式,经常性地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加强学习,用解放思想的思维方式推动工作发展。大讨论虽然将要结束,但解放思想、活到老学到老的使命永远不能结束。今后,我们要继续阶段性、周期性地采取小集中的形式,经常性地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发扬马克思主义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紧紧抓住坚持科学发展观的灵魂,牢牢把握继续解放思想、推动科学发展的精髓,在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指导工作上狠下工夫,不断把学习引向深入。真正把解放思想的成果运用到实际工作中。
2、要切实改进工作作风,进一步增强效率意识,倡导青年职工立说立行、速决速行、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做到急事急办、特事特办、能办的马上就办,办就办好,办出成效。要增强对工作的激情,对承担的工作和上级交办的任务,要时不我待,不折不扣地去完成。就目前的形势和任务来讲,要以这次全市开展的解放思想大讨论为契机,把青年职工的思想统一到建设交通强省上来,统一到创建两个名城上来,统一到交通管理年活动上来,统一到“整体工作上台阶,重点工作有突破,项项工作争一流”上来,紧紧瞄准全年目标管理任务,量化分解,倒排工期,钻牛角尖发牛威,使狠劲,借巧劲,强力推进,确保各项任务圆满完成。
3、加强教育培训,全面提高青年职工的整体素质。组织引导青年职工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及党的“十七大”精神,进一步提高青年职工的理论素养和政策水平。采取邀请专家、名流、优秀成功人士讲座、岗位培训、以会代训等形式,组织青年职工走出去,开眼界、学精细,告别井底之蛙,组织青年职工加强岗位业务知识的学习以及经济、法律、管理、科技等知识的学习,进一步提高青年职工的理论知识和岗位技能。制订优惠政策鼓励青年职工在职学习,进一步调动青年职工的学习积极性。
4、以大讨论活动的开展为契机,开展主题活动,丰富团员青年文化生活,增强团支部的凝聚力。继续开展“爱岗敬业”为主题的社会主义劳动竞赛、岗位练兵、青年岗位能手活动,以激发广大团员青年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利用标语、横幅、黑板报继续大力弘扬“团结爱路、爱岗敬业、拼搏服务、不断奉献”的河南公路精神和“不畏艰险、攻坚克难”的漯河公路精神,使之成为广大团员青年的自觉行动,以推动公路建设事业的发展;开展“读经典、写好字、增才干”活动,引导团员青年弘扬民族文化,提高知识素养和文明道德素养,深入开展“争先进、赶先进、争当先进”活动,加大先进典型的培养力度和宣传力度,树立身边的典型,以身边的事教育身边的人,不断提高广大团员青年的综合素质,在团员青年中,广泛开展“三个一”活动,全力推进青年科技创新行动,引导青年职工积极参与局党委倡导的学习型组织创建活动和双争创活动,以学习活动为载体,提高广大青年的劳动技能、创新能力,以保持共青团的工作活力和增强团组织的凝聚力。
2009年, 农业部、财政部共同启动实施“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项目”, 2012年全面铺开。
该项目着眼于现阶段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需要, 以满足农民的科技需求为出发点, 以服务农民的成效为检验标准, 通过明确职能、理顺体制、优化布局、加强队伍建设、创新体制等一系列措施, 建立健全运行高效、服务到位、农民满意的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 真正发挥好在农业技术推广中的主导作用。
工作机制以“包村联户”为主要形式, 采用“专家+农业技术人员+科技示范户+辐射带动户”的技术服务模式。
以进一步深化改革和建设为核心, 以激活运行机制为主线, 以加强队伍建设为基础, 通过实施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 做好五大任务, 一是深化体系改革, 二是完善工作机制, 三是夯实人才基础, 四是提升服务水平, 五是强化财力保障, 提高服务效果, 形成中央地方齐抓共管、各部门协同推进的良好局面。
1 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的现状
1.1 基层农业技术推广面临的困境
近几年来, 国家重视基层农业技术的推广工作, 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有了明显的好转, 但仍然存在经费不足、人才断层、年龄老化、知识老化、办公条件落后等困难。以乡镇兽医站为例, 一是近15年来几乎没有招进新的大中专院校毕业生;二是原有的兽医队伍老龄化, 老兽医后代也很少子承父业;三是有的乡镇兽医站至今还没有办公地点, 常在站长家里办公;四是没有办公经费;五是部分乡镇兽医站甚至没有1名正式的专业技术人员。主要是由于农村兽医工作条件苦、环境差、收入少、社会地位低, 大中专毕业生一般不愿到农村吃苦受累。老兽医子女看到父辈那么辛苦、收入又少, 也不愿意学习兽医技术。
1.2 基层农业技术人员的态度
在包村联户工作中, 绝大多数基层农业技术人员都深入一线, 进村入户服务, 面对面、手把手传授养殖技术, 真正解决了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最后1 km”问题。但也有极少数人因为年龄大、知识老化等原因, 无法解决一些技术难题。
1.3 科技示范户的认识
大部分的科技示范户都能抓住这次包村联户学技术、长知识的机会, 积极主动地学习和咨询, 可是也有一部分示范户认为自己实践经验丰富, 养殖能力不比农业技术人员差。其实农业技术人员对科学的饲养管理和预防保健、合理的营养搭配、及时的行情信息等了解得更深入全面。
2 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的重点
2.1 定目标, 制方案, 分步实施年度计划
年初要根据上级布置的工作任务, 制定自己的目标任务, 计划可细化到每个季度、每个月份、每个周, 具体到1年要推广几个新品种、推广几项新技术、推广会议要开几期、每个月至少要入户几次、每个月入户的重点工作有哪几项、有哪几项工作要抓住季节和时间节点。根据技术指导员手册中的工作计划表详细记录好自己的计划, 然后逐条去实施。以养猪为例, 第1季度可提醒做好防寒保暖;第2季度可提醒强制性免疫, 举办技术培训;第3季度防中暑降温, 安全生产;第4季度防疫保健, 防寒保暖, 技术培训等。饲养管理属于日常工作, 入户时可经常提醒;疫病的防治, 以示范户遇到、有需要为主, 随叫随到, 及时解决问题。
2.2 注重方法, 加强沟通与交流
1) 选择合适的科技示范户。要选择有一定文化基础, 喜欢学习, 善于接受新事物、新技术, 具有一定养殖 (种植) 规模, 并且在当地有一定影响力, 喜欢带动他人一起发展的作为科技示范户。这样才能达到选对人、教对法、影响带大家的效果。
2) 做好榜样。技术指导员一定要业务精, 专业技能强, 行情信息广, 才能做好指导工作。遇到不懂的地方一定不能装懂, 要及时向专家、同行、网络书屋请教, 弄明白了再向示范户传授。
3) 注重方法。充分利用推广会议, 在会议上大力宣传年度推广的改良品种, 重点推广预防保健方案以及重点防疫种类, 还要让示范户互动交流, 与大家分享和交流好的经验方法。在行情低迷时, 要注意引导好方向。
加强沟通与交流, 掌握示范户的所需所求, 经常与一些有思想、想发展的示范户探讨近期的行情、国内外形势以及进口猪肉冲击、禽流感影响、奶牛宰杀等事件, 分析养殖业未来的发展方向与出路, 提醒广大养殖户进行改革转型, 发展精细化、特色化养殖, 延长产业链, 实行品牌化销售。
面对示范户想扩大发展, 却遇到如土地、资金、生态环保 (污水治理) 等问题, 以及有的想发展特色养殖 (无抗猪、风味猪等) , 还有近年来出现的行情低迷、生猪销售问题, 这些问题使示范户心有余而力不足。笔者在多方联系下, 带领这部分示范户去外地某公司参观学习, 探索发展新模式, 寻求养殖的有效方法。
充分利用好农业科技网络书屋这一平台。该书屋功能强大, 期刊多, 内容全, 涉及广, 是基层农业技术人员学习的课堂、万能的充电器。科技示范户要经常登录, 认真学习, 有不懂的可以在线咨询请教。
充分利用好手机群发功能, 遇到天气突变、疫病突发、紧急免疫等情况时, 群发短信, 第一时间通知示范户做好防范, 减少损失。
开展服务, 还要保持手机24 h畅通, 做到有问必答、有求必应, 随时随地开展服务, 对于现场不能解答的问题, 及时请教专家技术支持。遇到突发性事件, 要第一时间赶到现场, 第一时间解决, 解决不了的及时请专家指导。真正做到农业技术人员到户、猪病防治直接到圈、技术辅导直接到人的高效便捷服务。
2.3 扩大推广面, 推进畜牧业快速发展
一、实现从自然到科学课的转变
1.课程性质。自然是义务教育小学阶段的一门重要基础学科,担负向学生进行启蒙教育的任务,指导学生获得一些浅显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培养他们的科学志趣,以及爱科学、用科学的能力,使他们受到科学自然观、科学态度、爱家乡、爱祖国、爱大自然等思想品德教育,促进他们身心健康发展。小学科学课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积极倡导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为学生终身学习打好基础。
2.科学课强调从问题入手。自然课以大自然为认识和研究对象,强调以提高认识能力为中心,最终落脚点在知识结论上。科学课强调从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入手,结合学生的经验,贴近小学生的生活实际,通过探索研究,让他们自己得出结论,强调的是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科学课最终的落脚点不是在知识结论上,而是让学生做出某种结论。学生得到了这些知识还不行,还要解决将来在工作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最终让学生通过科学改善生活环境,提高生活质量。要想实现这个目标,就要教会孩子科学地看问题,科学地想问题,科学地处理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出课堂。
3.科学课强调预测是教学的重要环节。在动手之前,探究教学安排的活动是对提出的问题进行预测和假设,先让学生表达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和预测假设。自然的模式是观察——实验——研讨——结论。科学课的模式是问题——预测、假设——验证——交流。预测假设是重要环节。
4.强调动手之前先动脑。预测假设后就要解决问题,动手之前先动脑。让学生在动手之前要深思熟虑,尽量考虑周全。如在实验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什么问题,遇到问题应该怎么办。过去是老师告诉学生,现在是让学生先动脑考虑这些问题。
5.强调亲自动手,强调探究过程与方法。“动手做”作为科学课的灵魂,就是要让学生亲历探究活动。《科学课课程标准》在教法上特别强调关注学生的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科学学习应以探究为核心,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让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6.重视数据资料的收集整理。思考要有依据,在科学课的学习中要重视数据资料的收据与整理,会查阅、整理从书本及其他途径获得的科学资料,能利用简单的表格、图形、统计等方法整理有关资料。定量分析可以使孩子的思维逐步科学化和精确化,能够用一定的数据描述事物才算真正了解。
7.注重反思与评价。反思是对科学探究的一种探索,重在对科学的一种理解与体验,能反思自己的探究过程,将探究的结果与假设比较。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科学课注重反思与评价。新课程非常强调教师的教学反思。
二、实现教与学的转变
1.教师角色的转换。教师是教的主体,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化为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和亲密伙伴;由师生交流的演讲者、训话者转变为“大会主持人和沟通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应体现从“精英主义”教育向“大众主义”教育的转变。新课程确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体现出教育的个性化,倡导“整体主义”教育。学习科学应该是孩子们主动参与和能动的过程,应体现“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核心理念。教师不是知识的权威,应走到学生中间,蹲下来倾听,和学生一起分享成功的喜悦,与学生一起去打清澈的不受污染的甘甜的水。
2.教学方法的转变。从过去以知识为目标,以讲授为基本方法集中表现为“书中学”的填鸭式教学转化为以能力为目标,以活动为基本方法集中表现为“问、做、议”中学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
3.教师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教师既要尊重教材,又不要迷信教材,要鼓励学生对教材的缺点说“不”。教师教学应是百分之七十紧扣教材,百分之三十左右作纵横联系,不要全部照搬教材,教师不仅是教材的使用者,还要积极开发课程资源,设计教学方案,参与课程编制工作,成为课程的开发者和研究者。
4.教学材料必不可少。现在的科学课没有材料就没法上,教师要有工具箱,有和教材配套的材料,自制教具、学具多多益善,实物材料是上好科学课的物质基础。
5.学习方式的转变。改变原有的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主动探究的学习方式、合作式的学习方式。注意指导学生得出结论,教师不要把自己的意见强加给学生,结论式的语言不能由教师说出,而要由学生自己研究、探究得出。过去的自然是重结果,而现在的科学课是重过程,不用强调小学科学探究的结果或水平。
三、改变评价方式
1.评价要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平时学习过程的评价应清晰,这样有利于改进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期末的评价应模糊,数字本身根本说明不了儿童的具体学业成绩。儿童不需要分数,因为分数会阻碍他们对知识的渴求、阻碍他们在学校快乐和愉快的生活。此外,还要加强对自我评价的引导以促进学生的发展。
2.管理者应走出功利主义的怪圈,评价科学老师的观点应改变。改变唯分数论英雄,改变只重视语文数学、不重视其他学科。科学教师地位低待遇低的局面也应改变。
教师是教学质量好的前提,由于教学方式的转变,原有的知识结构水平已不适应科学课的要求,因此提高科学教师的素质与水平,尤其是科学素质就非常紧迫。教师必须努力学习,积极参加培训,适应新形势,才能教出特色。学校必须建立一支专职的稳定的科学教师队伍。
参考文献:
[1]科学(2—6年级)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郎盛新,主编.科学课程标准(3-6年级)教师读本.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今年以来,按照公司的安排部署,通防专业在全体干部职工中全面组织开展了“转观念、提素质、转作风、抓落实,增强执行力”活动,进一步加强广大干部职工学习,提高专业人员、公司员工队伍整体素质,着力转变干部职工思想观念和工作作风,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有力地促进专业各项工作的开展,现将活动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1、抓好安全教育培训,推动观念转变。通防专业针对通风防突项目部成立晚,对防突工作认识不足的实际,实施“抓教育、重培训”的战略,依据“学是基础,练是关键,比是手段,用是目的”的原则,合理制定安全教育培训方案,在井上开展“每日一题、每周一课、每月一考”等活动,提高员工对基本安全知识的理解;开展“岗位练兵”及“以师带徒”等各项活动,充分利用设备安装和检修过程开展现场培训,实现所有员工都能熟练掌握和处理现场的安全隐患,提高员工技能水平和解决处理问题的能力。今年以来,专业累计举办瓦斯防治、钻机工等各类素质、技能提升培训20余天,培训人数达到了40余人次。
2、抓好工作作风转变。为使各级管理人员保持清醒的头脑,坚决克服松懈麻痹、骄傲自满情绪,专业组织各级管理人员深入基层,深入一线,积极开展现场盯岗,掌握真实情况,对事关全局的重大隐患现场分析、详细部署、盯着整改,强化服务意识,做到“监督不刁难、服务不添乱”,把决策落实在一线,信息反馈在一线,问题解决在一线。牢固树立没有安全就没有一切的思想,增强抓好安全的主动性和紧迫性。
3、抓好现场安全管理。为确保现场作业安全,专业坚持在培养专家型队伍的基础上,制定了矿井现场安全评价及风险预控要素表,通过对现场安全状况进行定性分析,及时排查消除现场的危险源,保证隐患排查的覆盖面,做到隐患排查“无盲区、无盲点、无缝隙”。并坚持完善“三位一体”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创新实施隐患逐级跟踪管理制度,将现场存在隐患纳入矿井隐患排查治理,强化了专业安全管理。
4、抓好现场落实。通俗地讲,就是把口头上讲的、纸上写的东西,把计划、政策、措施等付诸实施,并达到预期目的。落实是一种能力。就专业管理而言,能力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作决策的能力,一个是抓落实的能力。作出决策和制定政策需要切合实际、切实可行,但正确的决策只意味着有了成功的一半,更重要的一半,就是认真贯彻落实。现实工作中,有些人员主要精力不是用在工作上,学习耐不住,工作不认真,整天忙于上网聊天,没有精力抓落实。有的头脑不清醒、思路不清晰,遇到困难绕着走,没有能力抓落实。有的私字当头,整天围着个人小圈子、小利益转,搞形式主义,做表面文章,没有心思抓落实。有的工作马马虎虎,得过且过,只讲过得去,不讲过得硬,没有水平抓落实。显然,以这样的心态、状态、姿态,是抓不好落实的。面对新形势、新任务,通防专业强化各级管理人员应当在狠抓落实上下工夫、见成效。
克服困难抓落实。干工作、做事情,不可能一帆风顺,一劳永逸。面对困难,必须有对付它们的真招、实招,迎难而上,知难而进。一要群策群力,集思广益,想办法、寻路子。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要发挥群众的力量、集体的智慧,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找到解决问题、克服困难的办法。二要不断学习,勤于动脑,增才干、长能力。在工作中不断学习,艰苦历练,学中干、干中学,不断提高思想水平和工作能力。三要树立信心,鼓足勇气,不懈怠、永奋斗。专业人员要树立不向困难低头、不给问题让路、永不言败的信心,保持昂扬的士气和斗志。
5、盯住问题抓落实,增强执行力。要善于发现问题。深入基层调查了解,掌握第一手资料,及时发现克服过程中出现的困难,找到困难的症结,及时解决问题。发现问题是手段,表现一名管理人员对工作的态度。解决问题是目的,体现专业人员的水平和能力。专业人员不仅要善于发现问题,更要注重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对发现的问题,认真地分析研究,逐一解决。
总之,我们在“转观念、提素质、转作风、抓落实,增强执行力”
活动开展中,虽然有了一些思路,也制定了一些制度和措施,取得一定的工作效果。但是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我们的工作还存一些问题和不足,尤其是与其他部门相比,还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经验和做法。我们决心以本次交流为契机,求真务实,开拓进取,扎实工作,促进专业工作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为“千亿新矿、亿吨集团”目标的实现,做出新的贡献。
(一)树意识。要树立长远意识,对现有网点进行更新改造,坚持“高标准、高起点、高要求”,超前探索、超前决策,树立农村信用在我市的良好形象;要倡导优质服务,坚持“三声”服务、站立服务和上门服务,树立良好的“窗口”形象,打造金融服务“精品”。
金融市场需求的迅速变化,对农村信用社而言,既是一次难得的机遇,更是一次严峻的挑战。我们要本着“立足农村,服务三农”的经营理念,及时转换思路、调整战略。一是农业资金需求逐渐向商业资金需求转化,要加大对信誉高、效益好、有偿债能力的个体工商业主的信贷支持力度,最大限度地提高贷款回报率;二是由单一的金融服务需求向综合性金融服务需求发展,要加大对代收代付、保险等中间业务的开发力度,拓宽收入来源;三是由简单、低层次的服务需求向高质量的服务需求发展,要加快农村信用社电子化建设和网络投资,扭转农村信用社在设施上落后于商业银行的不利局面,助推我市农村信用社经济效益快速提升。
(二)转观念。一是树立市场营销观念,特别是城区农村信用社必须站在战略的高度来看待和运用市场营销,要使营销观念根植于城区农村信用社的一切经营活动之中,时时处处体现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需求为中心,以效益为目标,积极的深入市场、拓展市场,用营销的观念去挖掘市场,以争取更多的优良客户群体。二是牢固树立创新经营意识。城区农村信用社要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趋势,要洞察市场行情,不断开发新兴业务品种,努力实施“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发展策略,抢占先机。并通过积极调研,不断开发出适合我市农村信用社经营的、广大城乡居民容易接受的业务品种。
(三)促发展。一是加大教育培训力度。可以采取单位推荐脱产学习、举办专业培训班等多种方式,让思想素质好、业务技能强、有上进心的职工参加各种专业培训及学习,开展学习、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全体职工综合素质,使之职工之间更加注重“以社为家”的主人翁意识,提高职工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改进工作作风,形成良好的社风,提高我市农村信用社的整体形象。二是继续推进用人机制改革,增强人力资源意识。发展靠人才支撑,业绩靠人才创造,竞争靠人才优势。农村信用社最重要的资产是人,所以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加强人本管理,管理者必须懂得如何激励人和管理人,要善于发现人才,只有当好“伯乐”,重用德才兼备的基层职工,才能更好地发挥一线职工的主观能动作用,才能真正把“好钢”用到刀刃上,才能最大限度地促进农村信用社发展。三是继续深化劳动用工制度改革,增强绩效分配意识。绩效分配就是按工作业绩和效益进行分配劳动成果,必须建立一套适应我市农村信用社特点的工效挂钩考核办法,大刀阔斧地调整收入分配机制,彻底打破论资行赏的“铁饭碗”,真正实行“保底工资保吃饭,效益工资凭实干,奖励工资靠贡献”的综合考核办法,推进我市农村信用社的快速、健康发展。四是增强服务创利,拓展中间业务。目前,由于受经营能力,服务对象等因素的制约,我市农村信用社的中间业务几乎是一片空白。
一、转变思想观念,提升认识,统一思想。
长期以来,铁路部门在政企不分的旧模式下运行已经呈现出体制机制不适、竞争发展乏力等一系列问题,严重制约着铁路客货运输的发展。再加上近年来公路建设突飞猛进、民航运输业飞速发展、管道运输比重持续增加等诸多因素,造成运输市场竞争日益加剧。因此,原铁道部改为现今的铁路总公司,为了有更科学、更健康、更迅速的发展,铁总正在进行一场彻底的崭新的体制改革,建立完善一个与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的新的经营管理体制,这既是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也是铁路事业自身发展的内在诉求。
二、盯质量源头控制,创安全生产效益。
质量即安全,安全出效益。在作业过程中,必须抓住质量这个牛鼻子,主动发现问题,精检细修,消灭各类线路病害,全面排除线路安全隐患,确保行车安全。平时应注重业务技能的提升,加强岗位练兵;做到与时俱进,利用互联网学习最新的业务技术;多和其他路局探伤工交流,分享探伤经验,互相学习提升。
三、开源节流,在节约上下功夫。
改革开放以来, 特别是“十五”以来, 随着我区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我区社会事业发展也呈现出“六个显著提高”的良好发展态势。
(一) 人口素质显著提高
2007年, 全区6岁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为8.8年, 比2000年增加了1.7年, 15岁以上文盲人口为163.49万人、15岁以上文盲率为8.2%, 比2000分别下降了49.5万人和3.4个百分点, 普通高校在校生28.41万人, 增加21.2万人。
(二) 卫生服务能力显著提高
2007年, 每千人口拥有卫生机构床位数3.08张, 比2000年增加0.26张, 卫生技术人员数105790人, 比2000年增加5102人, 婴儿死亡率18.75‰, 比2000年下降2.28个千分点。
(三) 文化生活质量显著提高
2007年, 全区有公共图书馆113个, 比2000年增加6个, 公共图书馆流通人次318万人, 比2000年增加48万人;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92.98%, 比2000年增加4.88个百分点, 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91.44%, 比2000年增加7.94个百分点。
(四) 居民收入显著提高
2007年, 全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378元, 比2000年增加7248.9元, 农牧民人均纯收入3953元, 比2000年增加1915元。
(五) 就业水平显著提高
2007年, 全区城镇就业人员443.04万人, 比2000年增加12.94万人, 乡村就业人员698万人, 比2000年增加66.5万人。
(六) 社会保障能力显著提高
2007年, 全区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371万人, 比2000年增加79.4万人, 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353万人, 比2000年增加173.4万人, 参加失业保险人数224万人, 比2000年增加6.3万人。
二、当前内蒙古社会事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虽然“十五”以来我区各项社会事业都取得了令人振奋和鼓舞的进步, 但与先进地区相比、与人民群众的需求相比, 教育、卫生、文化、就业、社保、收入分配等各个行业都还存在一些急需解决的突出问题, 这些突出问题在宏观层面, 概括起来主要表现为“三个不协调”和“三个不平衡”。
(一) “三个不协调”
首先是社会发展与经济发展不协调。一些地区“重经济、轻社会”发展思路的影响还没有根本消除, 政府的人、财、物等资源支持社会事业发展的力度仍需加大。其次是公共服务和产品的供给与广大群众日益增长的需求不协调。由于历史欠账, 经济实力不强, 投入不足的问题还没有根本缓解, 目前我区向社会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数量、质量仍难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提高自身文化和健康素质, 改善生活质量的需求, 上学难、看病难、住房难、就业压力大、收入水平低等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问题还没有得到很好的改善。再次是社会事业管理体制与社会事业发展需求不协调。政府在社会事业管理职能上“缺位”、“越位”和“错位”, 致使公益性社会事业及经营性社会产业界限不清, 一方面, 公益性社会事业投入不足, 另一方面经营性社会产业发展制约过多, 社会事业的发展活力难以有效释放。
(二) “三个不平衡”
首先是城乡发展不平衡。由于多年受二元结构的影响, 社会事业发展的制度安排在很长时间内处于重城市、轻农村的状态, 农村公共服务资源严重短缺, 普遍缺医少药、教育落后、文化贫瘠, 城乡两地在生存环境和发展机会方面严重失衡。其次是区域不平衡。尽管社会事业公共服务网络区域间结构大致相同, 但受自然、历史、思想观念、经济实力等因素的影响, 区域间公共资源配置的水平及服务能力存在较大的差距。再次是内部结构不平衡。从发展整体水平看, 教育、卫生、计生等事业的服务网络较为完整, 基础设施条件相对较好, 而文化、就业及社会保障等行业还相对滞后。
三、深化对新时期社会事业发展的认识
(一) 深化对社会发展与经济发展关系的认识
正确理解并处理好社会发展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是做好社会事业发展工作的重要基础。就经济和社会的关系而言, 马克思主义认为, 经济是社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也是社会发展的根本保证;社会是经济发展的目的, 也为经济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必要条件。具体实践中, 要正确理解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相辅相承的辩证关系, 既要看到我区近年的经济发展为社会发展创造的有利条件, 也要看到我区经济实力还相对较弱的实际情况, 要努力防止“两种倾向”, 一种倾向是脱离经济发展的实际, 片面谈社会事业发展;另一种倾向是以经济落后为理由, 逃避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职责。
(二) 深化对社会事业发展方式的认识
发展方式是决定发展结果的核心因素。社会事业的集约发展要以提高效益为目标, 着力实现三个结合。一是要实现社会事业资源的配置与运行环境相结合。即在配置社会事业资源时, 要本着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的原则, 切实考虑需求方经济基础、服务人口、群众需求及管理水平和运营成本的现实条件和发展趋势。二是要实现保障服务与资源共享相结合。即在保证基本公共服务延伸到基层、覆盖所有社会成员的同时, 要积极探索同类资源在同一区域内, 跨部门、跨行业共享的有效方式。三是要实现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相结合。即在强化政府公共服务职责的同时, 要采取服务采购、合作、入股等多种方式, 吸引社会资金参与社会事业产品和服务的生产与供给。具体实践中, 要努力克服四种倾向, 避免社会事业的粗放发展。第一是克服“重建设、轻管理”的倾向, 在注重“硬件”建设的同时, 切实加强“软件”建设, 进一步提高社会事业管理水平;第二是克服“重增量、轻存量”的倾向, 通过增量盘活存量, 整合配置各种社会资源, 最大限度地实现社会资源的共享;第三是克服“重社会效益、轻经济效益”的倾向, 一些项目特别是文化体育等方面的场馆设施, 要考虑运营成本, 量力而行, 减少顺势浪费;第四是要克服“重形象、轻实用”的倾向, 不能盲目“贪大求洋”, 项目建设一定要从实际出发, 与经济发展水平、人口布局和公共产品的消费需求相适应。
(三) 深化对社会事业是重要民生事业的认识
民生即人民群众的生存、生计, 也可以说就是人民群众的衣食住行、生老病死。社会事业因其包含众多与人民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领域, 是不容置疑的民生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中, 就业是人民生存和生活的根本途径, 所以“就业为民生之本”;健康是人民生存、发展的基本保证, 所以“健康为民生之保”;教育是强国富民的基础所以“教育为民生之基”;分配是人民休养生息的源泉, 所以“分配为民生之源”;社会保障是人民生存和发展的依托, 所以“社保为民生之依”;文化是人民生存发展的精神需求, 所以“文化为民生之需”。具体实践中, 要深刻认识发展社会事业与民生的紧密关系, 努力做到“两个促进”, 即一方面要通过关注民生促进社会事业的发展;另一方面要通过发展社会事业促进民生的改善。
四、推进内蒙古社会事业发展的政策取向
(一) 以维护教育公平为重点, 进一步促进教育优先发展
一是积极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第一, 以改善农村义务教育办学条件为基础, 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在调整布局、整合资源的基础上, 切实增加投入, 加强农村义务教育基础设施建设, 缩小农村学校与城市学校在物质条件方面的差距。第二, 以均衡配置教师资源为突破, 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采取教师定期交流、职称评定与农村任教经历挂钩、提高农村教师待遇等方式, 实现城乡教师资源的均衡配置, 缩小农村学校与城市学校在教学质量方面的差距。
二是加快高中阶段教育发展。第一, 坚持内涵发展与外延扩张并重, 推动普通高中教育发展。立足提高办学质量, 采取加强薄弱学校建设, 鼓励品牌学校发挥优势, 合并、代管非品牌学校等方式, 扩大普通高中优质教育资源规模, 满足社会需求。第二, 坚持突出特色与服务社会并重, 推动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立足提高实践能力, 通过工学结合、岗位实习等多种途径, 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 满足经济发展对熟练技术工人的需求。
三是着力提高高等教育发展水平。第一、强化教学中心地位, 着力提高高等教育育人水平。通过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推进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的改革, 促进高校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 努力提高高等教育育人水平。第二, 推进学科建设工作, 着力增强高等学校科技创新能力。通过优化学科结构、完善学科组织、培育学科优势、集聚学术队伍、改善研究条件等方式, 加强重点学科和研究基地的建设, 努力增强高等教育科技创新能力。
(二) 以解决基本卫生保健为重点, 进一步提高公共卫生医疗服务水平
一是加强服务设施建设。继续加强疾病预防控制、医疗救治、妇幼保健基础设施建设, 尽快形成功能齐全、反应迅速、运转协调的公共卫生医疗服务网络, 为实现向城乡居民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的发展目标, 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二是努力提高卫生医疗服务水平。以确保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为核心, 建立科学的医疗机构服务质量、执业行为、医院管理等监管制度。严格医疗机构技术准入, 加强医务人员执业资格管理, 规范医疗服务行为, 坚持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因病施治, 努力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确保医疗服务安全。
三是完善卫生监督体系。按照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分步实施的原则, 加强卫生监督执法机构基础设施建设, 改善业务用房和装备条件。严格人员准入, 强化人员培训, 明确职责任务, 健全运行机制, 完善保障措施。重点加强对食品、药品和服务行业的卫生监督, 全面提高卫生监督执法水平和能力。
(三) 以保障群众基本文化权益为重点, 进一步强化公共文化服务
一是加强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建设。努力增加投入, 按照布局合理、惠及全民的原则, 建立和完善以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和乡镇综合文化站和广播电视为支撑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 为保障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创造有利的物质条件。
二是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加强各级各类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组织建设和业务管理, 规范服务时间、服务内容、服务标准和服务程序, 逐步实现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的免费开放, 努力为群众提供内容丰富、质量优良的公共文化服务。
(四) 以提高中低群体收入水平为重点, 进一步完善收入分配政策
一是确保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正常增长。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按照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 建立和完善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 促进劳动报酬与经济效益协调增长。
二是提高再分配中的社会保障比重。逐步提高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标准, 建立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与补贴的联动机制, 适时调整最低生活保障、失业救济金的补助标准, 充分发挥社会保障的逆向调节功能, 切实保障低收入者的基本生活。
三是加强收入监管。健全收入分配监管机制, 有效调节过高收入、切实保证合法收入、坚决取缔非法收入, 维护国民收入的合理分配, 努力实现共同富裕。
(五) 以扩大覆盖面为重点, 进一步增强社会保障的支撑能力
一是继续完善社会保险制度。以混合所有制、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就业人员、灵活就业人员和农民工为重点, 逐步扩大社会保险的覆盖范围。同时, 基本养老保险, 要坚持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 逐步做实个人账户, 在完善盟市统筹的基础上, 逐步实行自治区级统筹;医疗保险要探索适合不同人群特点和满足多层次医疗需求的制度安排;失业保险要进一步强化促进就业功能。
二是继续巩固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按照“应保尽保、分类施保”的原则, 增加转移支付, 切实保证生活困难群体能够及时进入补助范围, 随着经济的发展适时调整保障标准, 使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能够充分发挥安全底线的作用。
三是继续改善社会救济和社会福利。多渠道筹集资金, 加大对社会救济和社会福利的投入, 使社会成员因自然灾害或其他经济、社会原因无法维持最低生活水平时, 生活得到基本保障。
(六) 以统筹城乡就业为重点, 进一步拓展就业空间
一是通过发展经济增加就业岗位。发展是第一要务、是扩大就业的必要条件, 为此, 要努力保持我区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发展态势, 正确处理好发展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同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关系, 完善小额贷款等信贷扶持制度, 加快发展服务业、中小企业、多种所有制经济, 鼓励灵活就业, 扩大劳务输出, 在经济增长、结构调整、对外开放中, 促进就业岗位的增加。
二是通过强化公共就业服务促进就业增长。第一, 要强化公共就业信息服务, 努力为就业者与就业岗位搭建沟通平台。第二, 要强化公共就业培训, 加大政府培训投入, 通过政府购买培训成果等方式, 充分利用社会各类教育资源为劳动者提供内容及形式多样的公共就业培训服务。第三, 要强化法律监督, 切实保障劳动者、特别是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三是通过减少障碍促进劳动力资源的合理流动。继续推进用人制度改革, 继续深化城镇户籍管理制度改革, 继续完善社会保障异地接续的制度设计, 在减少体制性障碍的基础上, 促进劳动力资源在城乡及地区间的合理流动。
关键词:综合交通;高速铁路;合作共赢;经济结构
近年来,面对国际经济的复杂环境和国内改革发展稳定的繁重任务,国家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发展经济为主线,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进一步优化经济结构,大力发展新型经济、高新技术、清洁能源建设。国家经济结构的调整,势必对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产生巨大冲击。同时,也会对铁路传统的运输产品产生巨大冲击,再加上其他交通方式的不断崛起,对铁路客货运构成了巨大威胁。为适应市场变化,满足社会和旅客需求,在竞争激烈的客运市场中抢占先机,稳住既有市场、拼抢全新市场、夺回流失市场,铁路企业应该以市场为导向,以社会和旅客满意为标准,不断设计各类产品,提供优质服务,切实转变观念,主动融入市场,不断加强客运营销,努力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1 认清客运形势,把握综合交通发展趋势
目前,我国承担旅客运输的交通方式有铁路、公路、民航和水运,随着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步伐不断加快,各种运输方式的发展也非常迅猛。航空业市场化运作起步早见效快,不仅引入了欧州空客A380系列飞机和美国波音B787、B757、B777等系列产品,还购买了EMB支线飞机,飞机总数超过500多架;公路交通也抓住了发展机遇,大力发展高速公路及一至四级公路建设,预计2015年底,全国高速公路总里程将突破10.8万公里,若加上地方的高速公路,总里程将达到12万公里,同时公路也在不断调整运输结构,加强与景点和旅行社合作,優化运输方案,满足旅客需求;自2008年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以来,中国铁路大力发展高速铁路产品,高速铁路总里程已突破1.6万公里,“四纵”干线基本形成,居世界高速里程榜首,对航空和公路运输产品均构成了巨大冲击,以郑州东站为例,自2012年12月26日郑州-北京方向高铁开通,至2013年6月30日,南方航空公司统计数据表明:短短半年时间从新郑机场流向高铁的客流累计达到10万人,南航发往北京的航班也由原来的每天7班压缩到目前的不到2.5班。(表1)
表1显示了2009-2013年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运量和市场份额,通过分析数据可以看出:
1.1 纵向分析。铁路、民航的运量和市场份额均呈现大幅度上升趋势,唯有公路呈现下降趋势:2009年,铁路旅客运输量为15.25亿人,客运市场份额仅为5.12%,到2013年旅客运输量为21.06亿人,占到了9.92%;民航2009年旅客运输量为2.31亿人,所占客运市场份额为0.77%,到2013年客运量增长为3.54亿人,客运市场份额也上升到1.67%;而公路2009年旅客运输量为277.91亿人,所占客运市场份额为93.35%,2013年旅客运输量下降到185.35亿人,仅占整个客运市场份额的87.3%。
1.2 横向分析。庞大的交通运输网和村村通公路的国家政策为公路提供了强大的支撑,公路运输仍然牢牢占据着全国客运市场总量的头把交椅。
通过深入分析,不难得到导致以上分析结果的几个原因:
1.2.1 随着人们对高铁安全、快捷、方便、舒适的认可,中短途旅客也逐渐选择高铁作为首选出行工具;另外高速铁路积极开发长途市场“夕发朝至”卧铺产品和短途市场城际铁路产品,并实行折扣票价,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引流上线,取得了良好效果。
1.2.2 民航客流虽然在一定范围内流向了高铁产品,但其通过采取高效的运输组织模式,积极进行结构性和战略性调整,随市场变化及时调整航线等策略,保证了民航市场份额稳中有升。仍以南航为例,采取的调整措施包括:调整东中部地区航班数量、航线尽量向西南等高速铁路目前未曾延伸到的地方倾斜、中短途航线采取降价策略等,这些措施都有效地缓解了高速铁路对民航的冲击,在一定程度上保留甚至诱发了多数客流。
1.2.3 公路交通的优势主要在短途市场,但受城际铁路,尤其是私家汽车的冲击,其运量和市场份额呈现下滑趋势。国家统计局数据表明,2009年全国私家车数量为4574.91万辆,2013年上升到10501.68万辆;近年来不断开通运营的城际铁路也因其环保、快捷和舒适性成为公路运输的强劲对手。
通过对公路、航空、铁路三种交通运输方式的对比,有利于把握综合交通的发展趋势和了解各种方式的优劣势,对铁路如何在市场竞争中扬长避短,取长补短,发挥优势,通过主观努力,在竞争激烈的客运市场中不断开挖市场、创造效益提供决策依据。
2 转变思想观念,主动抢占客运大市场
面对竞争激烈的运输市场,只有通过主动变,适应市场;主动上,深入市场;主动干,开挖市场,彻底摒弃“坐等上门”的传统方式,切实转变思想观念,变“坐商”为“行商”,积极主动开展市场调研,了解和把握客运市场规律,制定切实可行的营销策略,才能做大做强铁路客运市场这块蛋糕。本文以郑开城际短途客运市场为例,探索铁路抢占客运市场之路。
2.1 主动变,了解市场、深入市场
城际铁路的开通,对人们出行方式选择产生了重大影响,也给短途客运市场的格局带来了深刻变化。深入市场之前,我们必须全面了解高铁(城际)开通后市场新格局的变化。自去年12月28日开通至5月28日,郑开铁路共发送旅客75万人,对郑开沿线的居民生活、消费观念、思想观念和郑州、开封两地间的市民旅游、购物产生了较大影响;同时也对郑开公交产生了巨大冲击,迫使郑开公交压缩近2/3的班次。
我们通过近半年时间的客流调查、售票情况分析、旅客到发站信息及沿途各站地方配套服务设施情况的分析,来进一步全面了解客运市场,从而掌握到以下旅客出行信息:
2.1.1 郑开城际客流以旅游流、商务流、通勤流、探亲流、学生流为主。首先,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双休日、节假日到户外运动、踏青、游玩已成为人们休闲生活的首选;其次,郑州房价的居高不下导致很多上班族选择在开封买房,代价就是每天多坐半小时的高铁;再次,河南省比较有名的几所高校都分布在郑州市和开封市。
2.1.2 郑开城际间绿博园和方特是两个潜力巨大的旅游休闲市场。我们了解到,绿博园的旺季在3-5月份,游客以春季踏青为主,日高峰客流量高达3万人;方特的旺季在5-10月份,欢乐世界、各种水上游乐项目和“梦幻王国”主题的陆续开放,预计日高峰客流量也在2-3万人左右。如果能吸引游玩的这部分客流乘坐城际铁路,将会是车站增运增收创效益的一大亮点。
为了借助两大旅游景区开展的促销宣传活动,更多的吸引春季踏青旅游流乘坐城际列车,2月底,郑州铁路局郑州东站通过地方部门与绿博园景区联系,主动上门,了解情况,征求意见,寻求合作之路。后又通过绿博园负责人与方特负责人洽谈,三方一起共同分析目前形势、存在的问题、深层的原因以及今后合作的举措。在座谈会上,绿博园和方特负责人提到铁路能放下身段、主动找上门征求意见是他们没有想到的,寻求战略合作之路更是他们没有想到的,这也为铁路转变观念、加强路企联合,寻求战略合作探索出了一条成功之路。
2.2 主动干,开挖市场、抢占市场。本着服务社会、务实合作、互惠互利、共赢发展的原则,路企双方认真分析了游客到景区的出行方式、出行时间、道路交通、景区停车等情况,双方一致认为,为了缓解道路交通压力、减少汽车尾气对环境的污染、解决景区停车位少的困扰,引导游客乘坐环保节能的城际列车到景区不失为上等之策;同时,双方就游客到达后的接驳事宜以及城际列车开行方案、“坐城际、享景点优惠”的项目、双方互设售票点、统一宣传口径等九大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需要寻求上级支持和解决的问题抓紧汇报。通过双方努力,所涉及的九个问题基本得到解决。双方最终就路企战略合作达成共识,这一合作达到了四重效果。效果一,铁路更深入地了解了绿博园、方特景区的游客量及对方今后的发展规划和愿景,确认了其巨大的市场潜力,将是车站客运增运增收的新的增长点。效果二,双方探寻了一条合作发展的新路子,为今后铁路加强与其它企业合作提供了借鉴。效果三,解决了游客下车无法接驳、自驾游无法停车等困扰路企双方和社会关注的实际困难。效果四,为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做出了贡献,实现了低碳节能,减少了污染,节省了费用和能源成本,缓解了交通压力和停车压力,方便了旅客出行。
铁路为体现最大合作诚意,结合景区营业时间和游客到达、返程需求,主动挖掘内部潜力,增开了节假日、双休日高峰线列车;增加了绿博园站停靠的列车数量;优化了绿博园站列车的到开时刻。景区配合铁路部门通过网络宣传、出台优惠政策、设置短途接驳车等措施,吸引更多自驾游游客转移到郑开城际上来。绿博园站停靠列车数从9列增加到17列,末班车由21:29延长到21:55发车,发送人由原来的日均43人增加到目前日均100人,增长100%,高峰期日均达到500人,初步实现了增运增收的目的。
3 着眼当前,共同谋划长远合作发展前景
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能否可持续健康发展,关键要靠长效的合作机制来保证。路企双方只有共同谋取长远发展,合作共蠃,才能更好地服务于社会,满足旅客出行需求。
3.1 建立定期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联席会,相互通报客流情况(客流规律、特点、成分)及旅客(游客)反馈的意见、建议、需求;分析合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研究制定解决问题的措施和办法;研讨下步合作的具体事项。
3.2 建立战略合作研讨制度。定期对战略合作项目进行研讨,及时把握国家出台的新政策、企事业单位出台的新规定对路企双方战略合作产生的重大影响,及时调整战略合作事项,保证战略合作方向不发生偏差。
3.3 建立口径统一的营销宣传平台。路企双方对外宣传工作要坚持统筹规划、统一部署,做到口径统一、内容统一、时间统一,使路企产品经过整合包装,通过各种对外宣传途径进行发布,确保路企产品同步上市,以达到多渠道、全方位、全覆盖宣传效果,提升双方整体形象。
3.4 优化购票环境。为方便旅客购票,路企双方有意向互设售票窗口,以满足旅客(游客)不同时段、不同地点购票需求。同时,铁路为满足大客流购票需求,优化票额分配方案,为绿博园车站预留18%的无座票额,保证旅客出行需求。
3.5 制定吸引市场、惠及路企的优惠政策。要想吸引旅客、游客乘城际到景区,路企双方必须共同制定有利于市场、有利于企业、有利于铁路的各项优惠政策,如持城际车票购买景区门票打折优惠政策、旅游下车往返免费接驳优惠政策等,以达到引流乘城铁、享受折扣优惠的双重效果。
4 几点启示
4.1 要想做大做强,必须与时俱进,解放思想,转变观念。观念决定成败,思路决定高度。只有真正革新洗脑,转变观念,以全新的市场意识、敏锐的市场眼光,去适应日益变化的运输市场需求,才能保证铁路在竞争激烈的客运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通过剖析公路、民航和铁路运输方式的发展趋势,有利于铁路知己知彼,认清自身在客运市场中所处位置,真正转变陈旧思想,达到主动变,了解市场、适应市场;主动干,开挖市场、占领市场的效果。
4.2 要想做大做强,必须在服务方式和方法上求精求优,求新求变。客运市场的竞争,核心是服务质量的竞争。在价格和速度相似的情况下,旅客选择哪种交通方式,关键取决于旅客对不同交通方式服务质量的满意度。铁路企业要想吸引更多的旅客,就必须不断改进服务,努力提高旅客满意度;否则,就会失去对市场的吸引力,在市场竞争中处于被动局面。过去,铁路自身存在的“脸难看、话难听”现象比较普遍,但经过近年来的努力,服务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不过与航空的“礼宾化服务”、公路的“门对门运输”相比,铁路客运还应博采众长,学习和引进公路、航空等部门成功的营销方式和特色服务项目,努力创立自己独特的服务优势,以第一流的服务赢得市场的效益。
4.3 要想做大做强,必须协调四方,加强协作,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路企双方战略合作需要方方面面的支持与配合。求得地方政府的支持,方能为完善配套服务设施、提供安全交通环境、营造良好治安氛围奠定坚实基础;求得新闻媒体的支持,方能全覆盖宣传路企产品,使路企惠民产品政策家喻户晓、惠及于民;求得上级大力支持,方能解决路企双方合作存在的突出问题,进一步优化运输组织方案,满足不同时段旅客购票、出行、乘车需求。
只有双方本着服务社会、务实合作、长远发展、合作共赢的原则,通过有效的运作机制,才能实现路企合作健康、持续发展,共享合作共赢的“蛋糕”。
参考文献:
[1]韩宝明.高速铁路概论[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6.
[2]2014中国统计年鉴:http://www.stats.gov.cn/tjsj/ndsj/2014/indexch.htm.
[3]彭其渊,等.客运专线运输组织[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4]A.A.Assad.Models for rail transportation.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A.1980,14(3):205-220.
[5]徐云清.區域运输通道高速公路与高速铁路客运竞争力研究[D].西安:长安大学,2011.
【解放思想转观念】推荐阅读:
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大讨论工作方案10-21
厂党支部“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总结06-28
“解放思想”第一阶段转段申请06-29
厂党支部“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大讨论总结09-09
工作作风思想观念07-22
解放思想统一思想学习计划11-23
思想汇报之解放思想心得11-28
也谈解放思想06-04
怎样理解解放思想0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