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员工离职流程(精选11篇)
员工离职流程
1.离职申请:
辞职由员工本人填写《员工离职申请表》,其他离职形式由其直接主任或副主任填写,辞职需提前1个月申请(以部门负责人签署后的《员工离职申请表》提交到财务管理人员之日起算)。
2.离职审核:
《员工离职申请表》经总经理审核后生效。
3.离职到期:
由管理部门通知离职员工到期时间,离职交接以下内容:
A.计算员工考勤(实际工作日截止到通话离职日前一天),由经办人及部门负责人签名确认。
B.总经办:特殊情况需经理或经理以上级别签名确认方可办理离职。
4.薪资核算:
辞职人员统一在每月实际发薪日(每月20号)结清上月薪资。如未办理完离职手续或离职未到期就自行离开公司(特殊情况需经理或经理以上同意并签字即可),离职工资将扣发至离职手续办结。
无锡建新节能玻璃科技有限公司
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经营管理的核心, 尤其是制造业企业, 高素质、稳定的员工团队对提高产品质量、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因此, 企业出现员工离职率较高现象, 是领导者和管理人员必须重点关注并且及时改进的重要问题。
天津A公司近年来员工离职率上升, 造成这种状况虽然有复杂原因, 但是公司应引起注意, 采取有效措施, 防止员工离职。
A公司离职员工的结构分析
A公司无论是技术人才、管理人才, 还是一线生产员工, 在天津就业选择面大, 就业机会多, 而且天津离北京较近, 员工选择去北京工作的热情也较高。员工离职后进不了一流企业可以进二流企业, 或同样情况的企业, 他们可以选择离家近、加班少或更有利于自己发展的企业。
A公司2010年上半年员工离职数据显示:离职员工为49人, 其中主动离职的为22人, 占44.9%。以下主要从四个方面对员工主动离职情况进行分析。
1.离职员工的职务级别结构
在22名主动离职的员工中, 中层员工为1人, 占4.55%, 占同等职务级别平均人数 (34人) 的2.94%;一般员工离职为21人, 占主动离职人数的95.45%, 占同等职务级别平均人数 (489人) 的4.29%。在21名一般离职员工中, 有些是关键岗位的人员, 他们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 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 成就欲望较强, 要求在工作中拥有更大的自主权和决定权, 希望到更优秀的企业施展抱负, 如果公司不能满足他们的要求, 他们就会选择离职以获得自身价值的增值。
2.离职员工的年龄结构
在22名主动离职员工中, 年龄分布为20~39岁。其中20~24岁的为7人, 占31.82%;25~29岁的为14人, 占63.64%;30~39岁的为1人, 占4.55%。由此可看出, 20~30岁的员工的职业生涯受经历、经验、期望值、名誉、地位、机会等个人主观因素影响较大, 具有不稳定性, 离职率较高;而30岁以后受婚姻、家庭、生活、事业稳定等因素影响, 离职相对减少。可见, 年龄越大, 在公司任期越长的员工, 稳定性越强、离职率越低。
3.离职员工的学历结构
在22名主动离职员工中, 拥有研究生学历的为2人, 占9.09%, 占此学历的平均人数 (12人) 的16.67%;拥有本科生学历的为10人, 占45.45%, 占此学历的平均人数 (171人) 的5.85%;拥有大专生学历的为7人, 占31.82%, 占此学历的平均人数 (162人) 的4.32%;拥有中专生学历的为3人, 占13.64%, 占此学历的平均人数 (165人) 的1.82%。从这些数据可看出, 拥有研究生学历的员工离职率较大, 反映出他们作为高学历者, 知识相对更专业, 学识的深度也优于本科生, 可选择的就业面广, 容易找到待遇更高的单位。而拥有本科生学历的员工, 在当前国内就业形势下, 虽然因数量众多难以完全就业, 但是他们“先上岗再择业”的意识较普遍, 对于第一份工作抱有“镀金”、积累经验的态度, 对待压力大多采取忍耐或再选择的方式。
4.离职员工的工作年限结构
在22名主动离职员工中, 工作年限在1年以下的为9人, 占40.91%;1~2年的为9人, 占40.91%;2~3年的为3人, 占13.64%;4年以上的为1人, 占4.55%。由此可见, 员工离职的高峰一般发生在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员工进入公司的初期。员工在进入新公司后最初三个月左右最容易出现波动, 因他们处在磨合期, 当他们固有的思维模式或价值观与企业不一致时, 会选择离职。第二个阶段是员工工作3年左右。当他们积累了一些工作经验后, 提升自身价值的意识增强, 如果公司此时不能激发他们新的工作热情, 或他们得不到职业发展的机会, 他们就会选择离职。
A公司员工离职的原因分析
根据对A公司“员工工作环境和成长发展满意度”的调查结果, 导致员工离职的主要原因是:
1.薪酬过低
在22名主动离职员工中, 因薪酬过低而离职的为8人, 占36.36%。通过对天津地区同行业薪酬水平的对比, 以及对公司各职能序列薪酬的分析, 目前生产一线员工的薪酬在该地区属于中等水平。公司的中层管理人员和管理部室的普通员工, 对薪酬涨幅的乐观度较低。
2.家庭问题
在22名主动离职员工中, 因家庭原因而离职的为6人, 占27.27%。尤其是由于天津的房价居高不下, 使得外地员工买房非常困难, 因此他们大多选择离职, 回老家买房成家。
3.工作时间过长
在22名主动离职员工中, 因工作时间过长而离职的为5人, 占22.73%。因公司的生产计划安排不当, 造成生产一线员工的工作时间过长, 基本不能正常下班, 有时一个月一天休息也不能保证。长此以往, 员工不仅身体疲劳, 精神也疲惫不堪, 当他们的承受能力达到极限后, 只有选择离职。
4.内部管理不善
在22名主动离职员工中, 因对内部管理不善有意见而离职的为2人, 占9.09%。通过对离职员工的调查了解到, 他们都认为公司内部的执行力差, 部门之间经常互相扯皮、推诿责任, 办事效率低下, 导致管理不顺畅, 使得他们感觉身心俱疲, 丧失了对公司的信心。
5.对个人发展不满意
在22名主动离职员工中, 因对个人发展不满意而离职的为1人, 占4.55%。主要是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不能实现, 员工晋升的希望未得到满足, 一旦他们有了更好的工作机会, 就会选择离职。
A公司防止员工离职的措施
留住员工, 除了增加福利待遇外, 还要靠企业文化、靠员工职业生涯管理、靠感情激励和环境激励。A公司应针对实际情况, 采取有效措施, 系统地解决员工离职问题。
1.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提高员工的满意度
随着A公司发展壮大, 在国内国际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扩大, 公司已具备了一定的引才、留人的“硬件”。但是, 如何把这些优势运用好, 在企业发展的同时, 让员工也得到发展, 让员工看到企业美好的前景和崇高的社会价值, 最大限度地发掘自己的潜能并与企业风雨同舟, 为实现企业和自己的目标而奋斗, 是今后公司改进人力资源管理的重点。为此, 公司可采取的措施:一是定期召开员工大会, 对行业的状态、公司的发展形势和经营状况等及时宣讲, 对与员工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信息及时传达。二是继续办好公司内部刊物, 宣传公司的重大新闻、经营形势等, 对表现突出的员工多表扬和鼓励。三是通过调整薪酬如设计宽带薪酬、制定绩效考核方案、拓宽员工晋升渠道等, 提高员工的满意度。
2.调整员工队伍结构, 正确引导员工职业生涯规划
从调查统计数据可看出, 年龄是影响员工流失率的一个重要因素。员工随着年龄的增长, 他们对企业的依附性越强, 稳定性就越高。因此, A公司在今后的员工招聘过程中, 应改变员工的年龄结构, 建设中青年相结合的员工队伍梯队, 降低流失率。同时, 应根据员工自身的长处和短处, 为每一位员工量身制定一套适合于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人力资源部应为员工提供技能清单、人生价值观描述、人生目标清单、职业选择表等调查表, 让每个员工进行自我评估, 以明确自己的价值观、技能、职业动机和兴趣, 从而制定与公司发展战略需要相符的职业生涯计划。公司应定期和不定期地培训全体员工, 促使他们掌握各自岗位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并为他们提供更多的进一步深造和提高的机会。还应促进员工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 帮助他们充分发挥和利用自己的潜能, 最大程度地实现自身的价值和职业目标, 提高工作满意度。应让员工认识到对个人职业生涯发展的乐观前景, 增强他们对公司的归属感和责任感。
3.建立畅通的沟通渠道, 营造快乐和谐的工作环境
稳定和谐的员工关系管理, 不仅能够帮助公司吸引人才、留住人才, 还能够大幅度提升管理效率, 增强持续的竞争优势。公司可采取设立总经理接待日、召开员工座谈会、员工满意度调查、骨干员工家属座谈会、鼓励员工提合理化建议、通过面谈挽留将要离职的员工等方式, 加强与员工之间的沟通和协调。领导者和管理人员应尊重员工、关爱员工, 及时对员工的工作成就予以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 营造快乐和谐的工作环境, 提高员工对公司的向心力。针对生产一线管理人员管理能力较弱的问题, 应加大对他们的培训力度, 使他们能够尽快掌握管理技能。
而员工一旦离职,会带来很多麻烦:
首先,花费在老员工身上的培训成本就全白费了;
其次,突然的离职还会打乱正常工作,耽误工作进度;
再则,离职出去的老员工,无论是自己独立创业,还是跳到竞争对手那里去,都是麻烦和隐患;
最后,你还得要重新招聘新员工,从零开始重新培训新进员工,新员工在刚上任接任期间,工作效率和业绩都没法保证。
总而言之,一堆麻烦事。还是不要离职的好,最好像日本企业那样终身制。
但是,想法很美好,现实却很残酷,尤其在当前浮躁的氛围之下,员工频繁跳槽逐渐成为老板的不能承受之重。
老板们都在想什么?
优秀的员工,对公司发展有价值的员工,最好是长期稳定在公司里。大多数老板是这个出发点。而基于此,老板必然会产生这样一些想法和行为:
1.员工对公司要忠诚,不能三心二意,离职在某种程度上就是一种叛逃行为,就对不起我老板。于是,有些老板还会通过收取保证金、工资延缓发放或是直接罚扣薪金等方法来阻碍和惩罚员工离职;
2.公司的战略发展规划和公司利益是至高无上的,员工的个人发展需要与公司的发展规划相匹配。在利益分配方面,要先确保公司得到发展与获取利益,然后再来考虑员工的利益分配。所以,老板们会经常说,大河有水小河满,公司发展了、做大了,大家就可以如何如何了,当然了,员工个人收入与发展的前提是公司先要发展;
3.先假定员工将会在公司里长期工作,那么,员工的职业发展规划和培养工作就不那么着急了,反正是在公司里长期干,可以慢慢来,根据员工在工作中的实际表现,再来确定员工的发展规划也不迟嘛。或者,还可以根据公司的战略调整,随时来调整员工的职业发展方向;
4.强调工作资历与员工收入之间的正比关系,例如鼓励大家稳定在公司里,工资设置中增加工龄工资,每多干一年,多发一些工龄工资;或是对连续工作多少年以上的老员工,给予一些特别奖励;或是工作多少年以上才能享受股份配给等等;
5.公司里都有一个较为稳定的组织架构图,员工的职务提升也得要按照这个组织架构图的总体规划,循序渐进地发展。所以,老板希望员工有耐心、有持续的进取精神,按照这个公司既定的组织架构图,一步步发展。
当然,老板们之所以这样来考虑,都是以员工会在公司长期工作为前提的。更有甚者,有些老板居然把员工当成公司的私有财产,必须完全接受自己的安排调遣。所以,员工当然不能自己想走就走。所有这些,都只是老板们自己的想法。
员工的实际想法呢?
1.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老板压制员工跳槽,员工反而会由此产生逆反心理,“你不要我跳,我非要跳!”老板会扣押员工工资,员工就没办法反制?在与老板斗智斗勇的历史上,是从来不缺少智慧的。你不仁,就不要怪我不义了。
所以,粗暴的办法不但不能留住员工,反而会导致员工“未雨绸缪”。一旦公司里有这样的体制或先例,不等老板动手,员工早就预设了应对措施,确保自己的收入安全。当然,自己的收入安全保证了,谁还管公司的资产损失?谁让你不仁呢?
2.在员工看来,公司与自己是平等的合作关系,应该是同步发展。为什么非要等公司先发展,先赚到钱,然后再考虑到我们员工的利益?我今天已经付出了,就应该拿到收益,若是因为老板的无能,导致公司亏损,也非得把员工绑架进去?凭什么要我陪你死啊?
再有,怎么能确保公司在发展盈利之后,一定会兑现对员工的承诺?现在卸磨杀驴、过河拆桥事情太多了,功臣元老有多少是善终的?所以,别扯那些太遥远的东西,现实点,起码,我今天的付出,马上就要看到回报!
3.关于这个职业规划,老板们在这方面的意识较为淡薄,很少主动给员工做职业规划,而能给员工做定期职业发展回顾的更是凤毛麟角。当然,大多数员工自己也缺乏这方面的规划意识。
老板不想做,员工不会做,导致国内企业绝大多数员工没有明确的职业规划,往往都是走一步看一步。劳资双方都无法客观地看待员工的发展进步,个人情绪波动、市场波动等因素都会导致劳资双方产生埋怨。
4.在我们这个时代,能为梦想而工作的人太少了,现实往往残酷,谁都知道老板画的饼根本填不饱肚子,所以薪金成了提高员工积极性最直接也最有效的手段,什么也不如人民币来得坚挺。
而目前大部分员工的个人未来收入并不明确。一是收入规划太过远期(最短都是以年为单位),看不到短期内的收入提升方案。二是量化得不够清晰,太模糊,往往就是老板一句话:“好好干,到时候我不会亏待你的”。什么叫好好干?好的标准是什么?干得好又能增加多少收入?什么时候可以兑现?不好意思,老板都没说。员工工作的时候心里敲小鼓,积极性与效率当然要打折扣。
5.关于员工资历与收入的正比关系,老板总会设计些鼓励机制出来,目的就是要稳定员工,这些套路用在生产型企业是比较合适的,但用在纯销售贸易型企业的业务人员身上就出问题了。
毕竟,员工也会核算自己的时间投入成本和机会成本,眼见着自己的青春年华不断消耗在这家公司里,眼见着身边熟人的进步发展,眼见着许多外部机会一个个与自己擦身而过,相比之下,这点工龄工资,十年金牌员工的荣誉,或是理论状态下的股份配给,就显得有些可笑了。
6.老板要求员工按照公司既定的组织架构来提升职务,可提升过程是否科学?是否公开公正?是否能兼顾到员工的自身愿望?这一切都是问号。并且,越来越多的年轻员工更喜欢跳跃式的发展(包括职务和待遇),因为他们觉得,传统的循序渐进,太慢啦!为什么员工热衷于跳槽?并不是完全对现有公司不满,而是他们觉得只有跳槽才能实现自己的跳跃性发展。
如何客观地看待这个问题?
1.员工属于他自己,属于社会,而不只是属于公司。所以,即便是培养员工,也是培养员工的自身综合能力和广义的社会生存发展能力,甚至要上升到为社会培养人才的高度,别局限在为公司为老板而培养。当然,不是每个老板都能有这种境界。
2.老板是老板,员工是员工,双方各有各的立场、角度、观点和思维模式。工作上,员工必须接受老板的指挥调度,但是,在思想层面,老板可别动辄用自己的思想来取代员工的思想。
3.老板最好别在主观上肆意拔高员工的思维高度,例如长远意识、大局意识、主动意识。老板的雄心战略不是所有员工都能理解接受的,个人的思维模式一旦定型,改变是很难的。否则,员工早就成为老板了,谁还会屈居在你的屋檐下?
4.付出与回报之间,必然存在交换模式和兑现时间的问题。且不论老板是怎么考虑这两个问题的,员工在考虑这个问题时,往往更侧重短期兑现,远期兑现的期限最好别超过三个月。未来看上去遥不可及,谁会要你的空头支票?
5.如果员工长期在公司工作,工作状态相对稳定,各方面情况熟悉,老板必然会对其产生依赖,而放松相关的规范化建设工作及后续员工的培养工作。这个情况是需要注意的。
管理成熟的公司讲求标准化操作,具备应急能力,即便是员工突然离职,也马上会有替补人员出现,而不会因为某个人的离开而影响公司正常运作。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一个聪明的老板不会把自己的公司发展寄托在几个人身上。
所有的员工都是离职员工
员工与老板与公司的合作是阶段性的,若是能从阶段性合作来规划员工的工作,可能会更加贴近现实,也能进一步提升合作质量和工作效能。如果确定了这个阶段性的定位,那么,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也许应该得到强化:
1.需要和员工明确工作期限,起码要明确起步工作期限。一旦明确,那就得做好职业规划工作,就这么点时间,再没有明确的职业发展规划,对双方来说都是浪费。若是本阶段合作愉快,完全可以续签下一个合作期限;
2.老板是不会有耐心等员工慢慢成长、慢慢提升的,因此,公司要主动给员工进行职业技术的强化辅导工作,使其早日掌握、早日提升,在有限的工作期限内,早日发挥作用,提高员工在职期间的利用率;
3.对于要走的员工,不能指望他们了,公司还是要发展的,还得要有人做事情,得要提前考虑到后续员工的接手问题。所以,对后续员工的接触、招聘、储备、工作能力提升等工作就要相应地重视起来。在当前这一批员工走之前,就得要未雨绸缪把后续的员工先培养出来;
4.从对员工的指望,转向对系统化、规范化的指望,人是要走的,系统、体系、方法、标准、流程、规范等等,这些东西是可以留下来的。所以,务必要加强这些方面的建设。正规军和土匪的区别也就在这里:正规军不指望当前的兵一定要留下来,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而是强化标准、规范和训练体系,不断进新兵,不断送走老兵,始终保持战斗力;而土匪头子很容易对几个骨干力量形成指望,轻视培训体系和后续力量的引进工作,故不能成事;
一.目的:为确保员工离职时,其工作能明确地转移,以利接交人完整地接任工作,特制订定本办法。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公司员工离职时的处理程序。
三.离职管理:离职分为辞职---辞退,除名---离退休 1. 辞职:部门主管与辞职员工积极沟通,对绩效良好的员工努力挽留,探讨改善其工作环境、条件和待遇的可能性。
1.)员工因故辞职,应填写《员工离职申请书》,并填写《离职申请表》的核决审批。
2.)公司员工离职应于一个月前提出书面申请。
3.)试用期职员或未签定劳动合同者离职申请应于七日前提出。
2. 辞退、除名:)员工严重违反公司规章制度,由其直属主管填写《奖惩申请单》呈准后,作辞退处理。)员工未经批准擅自离开公司者,视为自动离职,作除名处理。3)有关辞退条款,依《员工奖惩办法》执行。.离退休:
员工合乎退休条件时得自动申请或命令退休,退休办法另订立。四.员工离职流程:离职申请--离职审批--离职交接--薪资核算--离厂
1.离职申请:员工本人填写《员工离职申请单》,其他离职形式由部门主管填写。正式员工辞职需提前1个月申请(以部门负责人签署后的《员工离职申请单》提交到人事部之日起算)。
2.离职审核:《员工离职申请单》经相关人员审核后生效。
3.离职交接:离职到期之日,由人事部通知离职员工办理离职交接手续,并由相关人员填写《员工离职交接表》。离职交接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所在部门:工作、工具、资料等交接,由经办人及部门负责人签名确认,班
组长级以上应有交接清单,其他员工如交接事项较多应另附清单。
财务部:对离职员工借支状况进行审核,由经办人及财务部负责人签名确认。人事部:收回离职员工员工证牌、工作用品、工作服等物品,办理退宿手续,计算员工考勤(实际工作日截止到通知离职日前一天),由经办人及人事部负责人签名确认。
离职员工:在《员工离职交接表》上,对离职交接内容签名确认。
4.薪资核算:
辞职人员统一在每月实际发薪日结清所有薪资。
辞退和开除人员在离职3日内结清所有薪资,如造成公司损失的,在薪资中扣除。由人事部填写《离职员工工资发放通知单》,报给财务部,由财务部统一造册发放。
5.离厂:离职员工办理完上述手续后,由人事部开具《人员放行通知》,离职员工凭《人员放行通知》携带私人物品离开公司及宿舍;当班人员在《人员放行通知》上签名后,交回人事部存档。
三合正天汽贸有限公司办公室
目标:
1.离职流程管理是为了规范公司与离职员工的多种结算活动,交接工作,以利于公司工作的延续性。
2.离职手续的完整可以保护公司免于陷入离职纠纷。
3.主管或经理与离职人员的面谈提供管理方面的改进信息,可以提高公司管理水平。审批权限
1.公司各部门主管离职申请由公司总经理批准。
2.公司一般员工的离职申请由公司人事主管批准,公司经理签字确认。
3.离职手续在批准后三个工作日内向公司人力资源部备案。
目的:为了规范公司员工入职、调动、转正、离职行为的合理性、有序性,制定如下流程
范围:适用于公司全体员工
内容:
一、入职管理
1、公司所有员工人事任用,必须经分厂经理审核、总经办人事部复核,由公司总经理审批录用;
2、公司新录用的员工,必须在人事部填写《求职人员登记表》、入职时交各岗位主管(在岗员工介绍新员工必须先在人事部人事部登记,由人事部安排岗位入职),并试用期结束时凭此表在人事部填写《员工转正审批表》,新员工在《员工转正审批表》由总经理审批后成为公司正式员工;
3、各岗位员工如因工作需而调动的,应在总经办人事部填写《员工内部调动审批表》,并在新岗位试用期结束时填写《员工转正审批表》;
二、离职管理
1、公司员工因病或事辞职时,应提前向各分厂各岗位主管提出申请,并向总经办人事部索要《员工离职审批表》,填写后交上级主管签发意见,再送交人事部门审核。辞职申请未予批准前,不得先行离职;
2、试用期在一个星期内的员工辞职,不予结算工资;试用期为或者超过一个月者辞职,出勤不超过15日者,不予结算工资;超过15日者,需书面提交《员工离职审批表》,擅自离职者工资与押金将不予以结算。试用期员工需提前7日申请离职;
3、正式普工辞职,需书面提交《员工离职审批表》给各分厂各岗位主管,由各
分厂各岗位主管通知人事部,擅自离开者,视为自动放弃工资。正式员工需提前1个月申请离职;
4、设备、维修、技术等人员离职,需书面提交《员工离职审批表》给各分厂各岗位主管,由各分厂各岗位主管通知人事部门,擅自离开者,视为自动放弃工资。设备、维修、技术等人员离职需提前1个月申请离职;
5、员工严重违反公司规章制度或不能胜任本职工作,根据相关规定,公司可予以辞退;
6、员工离职提前申请以各分厂各岗位主管签署的《员工离职审批表》提交到总经办人事部起计算;
7、擅自离职者工资与押金将不予以结算;
三、入/离职审核
《求职人员登记表》、《员工转正审批表》、《员工内部调动审批表》、《员工离职审批表》经各分厂、各岗位主管、人事部签字审核,总经理签字审批后生效。
四、薪资核算
辞职人员的工资统一到工资发放日领取,押金在领取完最后一个月工资的第二个工作日领取。
注:新入职员工工资以《求职人员登记表》登记的日期为始计算!
内部调动员工新岗位工资以《员工内部调动审批表》登记的日期为始计算!
聊城市人和精工轴承有限公司
总经办人事部
随着中国人口红利快速消失, 外出工作人员减少, 劳动密集型企业将面临一线员工招工难、管理人员流动大、劳动力成本快速推进等较大难题。据前程无忧《2012离职与调薪调研报告》显示, 2012年上半年中国企业平均调薪9.8%, 超过中国GDP增幅, 2011年各行业企业员工平均离职率达18.9%, 为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最高值;其中, 传统服务业员工离职率高达21.2%, 制造业员工离职率也高达20.5%。因此,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如何减少员工离职行为, 稳定员工队伍, 提高工作效率已成为企业关注的焦点。本文以达利 (中国) 有限公司为例, 通过对员工离职因素、企业管理举措及成效分析, 简要阐述了有效控制人才流失, 降低企业员工离职率的人力资源管理措施, 为其他企业的员工管理提供思路。
一、员工离职主要因素
造成员工离职的因素是多样的, 但主要有员工个人因素和组织因素两方面。
(一) 个人因素
1. 个人特征因素。
一般包括年龄、任期、婚姻状况等方面。总体来讲通常年轻人比较不稳定, 一方面年轻气盛, 喜欢新鲜事物, 导致长期在同一组织中易产生倦怠情绪;另一方面年轻人有上进心, 不甘心从始至终从事一种工作, 希望得到更好的发展机会。
2. 个人家庭因素。
一般包括家庭收入和家人支持等方面。如果员工的收入是家庭最主要的经济来源, 随着个人能力提升和经验累积, 通常会凭借自身能力跳槽到工作环境好、薪酬福利高的企业, 以改善家庭经济条件。
3. 个人心理因素。
主要表现在公平感和成就感两方面。薪酬是员工与企业的心理契约, 员工的薪酬水平除与自身能力相匹配外, 还会产生以下三种心理比较:一是与公司内部其他同事比较;二是与公司外同行比较;三是与自己的实际付出、贡献比较, 当员工感到不公平时就极有可能产生离职的想法。
(二) 组织因素
组织因素是导致员工离职最直接、最根本因素, 对员工离职发生作用的涵盖面很广, 主要分为工作因素和制度因素。
1. 工作因素。
主要有工作单调或复杂度、工作压力两方面。工作过于单调易使员工产生倦怠感, 但复杂程度太高, 工作负荷过大, 会使员工产生心理压力, 萌生离职念头。高强度的体力劳动易使员工身体和心理上产生疲惫, 如制造企业实行轮班运转制度, 造成员工生活作息规律紊乱。因此, 工作压力与离职之间是正相关的关系。
2. 制度因素。
制度因素主要有薪酬福利制度、激励制度和培训晋升制度三方面。这三个方面呈正相关性, 没有公平公正的薪酬、考核制度, 就不能为员工晋升提供有力的正向依据, 对任何一项不满都可能导致员工离职。
二、达利 (中国) 公司管理举措
(一) 员工满意度调查
为更好地了解员工动态及思想, 及时改进组织内部问题, 达利 (中国) 公司每年至少开展一次员工满意度调查, 并针对不同群体单独展开员工座谈会, 分别对工作环境、工作职责、工作氛围等维度进行调查, 并对获得的意见及建议进行分析、识别、评估, 确定影响员工权益、满意度和积极性的关键因素 (见表1) 。
(二) 员工管理举措
1. 工作多样化提升员工岗位附加值
公司建立人才库及增加岗位附加值, 让下属主动承担上司的部分职能, 既能调动员工积极性, 又能起到良好的管理作用, 从而避免员工有能力而得不到发挥这一弊端, 为企业保留人才、储备人才、提升人才起到良好的激励效果。
2. 建立公平公正薪酬制度和激励措施, 降低员工离职率
建立科学、合理、透明的薪酬制度和激励措施十分必要。达利公司薪资制订原则:均衡性 (外部、内部、个体) 、激励性以及业绩导向的“以岗定级、以级定薪、以人定档、以业绩定绩效工资”的总体设计思路。针对不同工种, 达利公司统一实行两种工资制度:计时工资制和超定额计件工资制。对技术要求高的部分工种或岗位设置技能补贴。设计透明的薪酬制度, 让员工了解工资核算方法, 使员工明确工资与贡献相符。根据企业发展总的战略目标, 建立以KPI为导向的考核机制, 将注重绩效结果的应用, 与薪酬调整、评优工作、职务晋升等紧密结合, 为制定下一阶段的绩效目标和绩效改进目标提供依据。采取底线结果———激励、满意结果———鼓励、超值结果——奖励这一措施, 保持员工工作积极性, 让员工明确工作成绩与奖励正相关, 从而增强对公司的忠诚度和归属感, 降低离职率。
3. 建立健全沟通机制留住优秀员工
达利 (中国) 公司在职人员平均年龄为31.40岁, 属于相对年轻化的团队。针对年轻人员需求特点和生产制造企业人员务工性质进行分析, 开通多渠道交流平台:座谈会、离职面谈、员工满意度调查等, 积极听取、采纳员工意见及建议。众所周知, 最了解公司问题的不是领导, 而是长期工作于生产线上的一线员工, 所以一个成功的管理者应当多与一线员工接触和沟通, 从中获得一些基层信息, 提高企业管理效率。此外, 加强上下级之间的沟通, 可使管理者更好地了解员工, 尽早帮助员工解决困难, 不但可以避免员工因私影响工作, 还可使员工对管理者产生亲近感, 对公司产生归属感, 从而更加努力为公司服务。同时, 民营企业还应定期对员工进行心理辅导, 加强员工的抗压能力。
4. 加强员工培训, 增强企业吸引力
培训是公司战略、营运管理关注的焦点, 同时又是员工职业发展之需求。达利 (中国) 公司每年底进行培训需求调查, 根据调查结果, 确立各级员工培训内容和方式, 对培训效果进行监控, 确保培训工作有效、有序开展。公司每年按员工工资总额1.2%预算培训经费, 员工教育培训费用人均投入≥460元/人, 人均课时≥15小时, 培训满意度≥92%。通过一系列培训活动, 让员工将培训所学知识转化为工作实践, 使得各级员工技能得到不同程度提高, 同时培育了后备人才。以应届大学生为例, 截止目前, 达利 (中国) 公司至少有15名以上的应届毕业生, 通过自身努力及公司培育走向了管理岗位。
总体而言, 企业为员工提供培训机会, 不仅使员工工作能力得到提升, 为企业带来更高的经济效益;同时增强企业凝聚力, 提高员工认同感并最终降低员工离职率。
5. 建设良好企业文化, 营造积极团结的工作氛围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经营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价值观和道德行为准则, 被大部分员工认同接受。冯友宣、戴良铁 (2005) 认为, 企业文化会影响员工的去留。如果员工的个人价值观与企业文化不匹配, 在公司没有归属感, 缺乏凝聚力与合作精神, 那么员工可能选择离开。达利公司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 以“不二过, 不迁怒;以人为本, 降心为乐;达己达人, 利人利己”等作为公司的企业文化和核心价值观, 体现了达利人做人做事的态度和充满关怀、温暖、和谐大家庭的工作氛围, 让员工在工作中感受到被重视, 提升员工归属感。
(三) 管理所取得的成绩
1. 员工满意度提升
达利 (中国) 通过改进影响员工权益、满意度和积极性的关键因素指标来提高员工在公司的归宿感, 如针对员工关注度较高的食堂因素, 公司通过加强员工食堂管理、合理控制菜价并给予适当的用餐补贴等措施, 不仅真正减少员工生活支出, 同时使员工在心理上能够承受目前的城市高消费状态;在生活支出中, 另一重要因素———住房, 同样是员工重点关心的权益, 公司一方面改进宿舍硬件设施 (配置空调、热水器、电视等) , 另一方面对不住宿舍的员工, 根据岗位提供住房补贴, 对在杭州或萧山市区购房的员工公司提供购房补贴等多种措施。通过一系列的管理措施改进, 在2012年员工满意度调查中, 五个维度得分分别为:企业文化76.18、职责与流程77.83、培训与发展70.08、绩效考核与薪资福利67.12、工作环境64.81, 平均分为71.20, 较2011年 (企业文化74.60、职责与流程76.20、培训与发展66.00, 绩效考核与薪资福利64.60、工作环境61.00、平均分为68.48) 员工满意度整体呈上升趋势。
2. 员工离职率下降
离职率作为衡量企业内部人力资源流动状况的一个重要指标, 一直被企业所关注。达利作为传统制造行业的服装生产企业, 同样具备服装行业普遍存在的特点:自动化程度低、业务流程复杂、繁琐、加班时间长、工资收入相对不高等因素, 导致员工离职率较高。针对一线员工工资收入相对不高这一问题, 达利公司一方面合理设计薪资结构调整员工薪资;另一方面通过提炼岗位基本功、技能大比武、传帮带等多种活动提升员工技能, 同时大力推进辅助工器具开发提高工作效率等, 使得员工产量增加的同时, 工资也得到相应提升。在这些管理措施下, 全员月均流动率为5%, 离职率较上年下降1%。
如何提高员工满意度、降低员工离职率?达利 (中国) 一直在探寻方法, 达利2012年员工满意度整体提升, 离职率下降, 说明采取的这些措施是显效的。但员工离职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每个企业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 首先建立一个完善的员工满意度调查机制, 及时调查、掌握员工心理动态, 根据调查结果有针对性改进员工所关心的问题, 不断努力改进提高与员工切身利益的各个方面, 提升企业内部因素如工作环境、培训与发展等方面, 从而实现通过改善和调节企业内部控制来降低企业员工离职率, 以满足企业发展需求。
参考文献
[1]付蕴杰.论中小民营企业员工流动[J].科技信息 (科学.教研) , 2007 (1) .
[2]冯友宣, 戴铁良.影响企业员工离职的原因分析及管理对策[J].商业研究, 2005 (5) .
[3]江朝虎.新生代员工特征及管理对策浅析[J].广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1 (12) .
[4]刘晓莉.员工流动影响团队创造力的过程模型研究[D].浙江:浙江大学硕士论文, 2008.
天狮集团对离职的每名人员,不管是个人主动离职的还是被集团解职的,人力资源部都要与之谈话,问他们为什么离开?如果时间能倒退,企业怎样做才能留住他?并请离职员工填写离职档案,给公司留下他们的意见。但是有些员工在离职时由于某些原因往往不会如实填写。人力资源部会等到他离开后一段时间再问他,那时候可能他已经没有顾虑了,会将自己真实的原因讲出来。员工离开时,集团公司还要通过不同形式进行欢送,让员工离开得非常愉快。
惠普公司——握手话别:陪送“嫁妆”
惠普(美国)公司有一家子公司,该公司对待跳槽的员工是:不指责、不强留,利索地放人,握手话别。一个离开惠普出去创业的人说:惠普每年要花不少钱用在人才培训上,有的人来惠普就是为了镀金,学了本事待价而沽。对此,公司的管理层认为,人家愿意来,说明惠普有很大吸引力;人家想走,强留也不会安心。再说,电脑业本来流动率就高,当初选进的人才不见得都符合惠普的要求。退一步说,一些优秀人才到外面去服务,也是惠普对社会的贡献,也符合惠普一贯坚持的“互胜”精神。
麦肯锡公司——建立名录:一网打尽
麦肯锡咨询公司有一本著名的“麦肯锡校友录”,即离职员工的花名册。他们将员工离职视为“毕业离校”,离职员工就是他们遍布各处的“校友”,其中不乏CEO、高级管理人员、教授和政治家。麦肯锡的管理者深知,随着这些离职咨询师职业生涯的发展,他们将会成为其潜在客户,无疑会形成一大笔资源。麦肯锡一直投巨资用于培育其遍布各行业的“毕业生网络”,事实证明,这一独特的投资为公司带来了巨大的回报。
Bain公司——真心牵挂:人走心连
世界著名的管理咨询公司Bain公司专门设立了旧雇员关系管理主管,负责跟踪离职员工的职业生涯变化情况。为记录这些变化情况,公司还建有一个前雇员关系数据库,其中存有北美地区2000多名前雇员资料,不但包括他们职业生涯的变化信息,甚至还包括结婚生子之类的细节。Bain公司定期向那些曾在公司效力的前雇员发送内部通讯,邀请他们参加公司的聚会活动。如此感情投资,也是为了有朝一日能有效利用这些“跑了”的人力资源。
摩托罗拉——不计前嫌:好马回头
为规范公司员工入职离职管理工作,切实维护双方合法利益,减少因人员入职离职造成的不必要的麻烦,并使工作有据可依,故制作此流程。
A、入职
一、入职前准备:
1.新员工的录用由人事专员向主管提交书面报告。书面报告应报经主管审核同意后,报总经理批准。
2.书面报告经过批准后,由人事专员提前一周甚至更长时间向拟入职员工发出录用书面通知或电子邮件。录用的书面通知或电子邮件中至少应包括录用的职位、入职时间、入职时应携带的必须的个人资料。明确注明如不能在既定日期入职时,应提前一周通知公司。
3.入职的书面通知或电子邮件在发送给本人的同时,人事专员应复制书面通知以电子邮件给公司财务部主管人员、用人部门主管、总经理等相关人员。
4.入职人员如果不能按入职通知所确定的时间入职,人力资源应及时通知用人部门主管等相关人员。如时间过长的,应由用人部门主管指示是否继续录用该员工。
☆☆☆通知新员工报到时应提交以下材料: 1.身份证原件;
2.学历、学位证书、职称、资质证书的原件及A4复印件各1份; 3.照片2张(彩色白底照片1寸); 给新入职员工发送的邮件内容中需附加:1.收到邮件请回复。2.如不能在既定日期入职时,应提前一周通知公司
二、入职手续办理:
1.员工报到当日,人事专员检查确认入职者提供的资料是否完备。手续完备者,人力资源为其办理相关入职手续;
2.人事专员必须向该员工进行劳动合同的说明,进行工资确认。签署工资确认单以及劳动合同。
3.人事专员必须向新员工介绍公司的体制、企业文化、工作环境、考勤方法等内容,引导入职者熟悉工作环境;
4.人事专员需对新入职员工进行指纹和脸谱考勤录制; 5.人事专员联络财务部门,财务部门登记工资卡等相关手续; 6.人事专员联系该员工所属业务部门主管,进行人员交接; 7.将该员工身份证、毕业证、资质证书复印件存档一份; 8.员工入职手续完成。
附:入职通知书一份
入职通知书
-----先生/女士: 您好!
我是福建优晟饲料公司人事专员,我代表公司欢迎您加入我们的团队。
一、工作地点:
二、工作岗位:
三、入职时间:
四、其它未尽事项根据本公司规定执行。
如果您接受我们的录用通知书,请按照以下条款进行相关准备: 1.身份证原件及A4复印件各1份;
2.学历、学位证书、职称、资质证书的原件及A4复印件各1份; 3.照片2张(彩色白底照片1寸); 4.办理一张农商银行卡
备注:1.收到邮件请回复。
2.如不能在既定日期入职时,应提前一周通知公司。
B、离职
一、辞职:
1、正式员工辞职,需提前一个月填写《辞职申请书》并提交所在部门。(处于试用期的员工需提前三天递交辞职申请书)
2、所在部门接受员工辞职申请书后,直接领导、总经理应在三日之内予以审核签字,并签署明确的意见。
3、总经理批准后,将辞职申请书转交人力资源部,停止考勤。发放《部门工作移交清单》办理工作移交手续。
4、人事专员需办理医社保、公积金停缴事宜,发放养老保险手册及社保、公积金停缴、转移单。
5、部门工作移交完毕后,部门负责人需在《部门工作移交清单》签字后将表单递交人力资源部。人事专员确认辞职者是否有领用物品,若有则发放《物品领用归还表》。
6、辞职者需向财务清点归还物品,清点完毕后由财务签字确认并将《物品领用归还表》转交人力资源部。
7、人力资源部汇总离职人员材料报总经理审批。
8、总经理批准后,办理劳动合同解除事宜,出具解除劳动合同/关系证明,如签订培训协议,未满服务期限,辞职人员须按照相应条款支付相应费用。
9、离职人员最迟应于办理完离职手续当日16:00前搬离宿舍,宿舍搬离前人事行政专员检查宿舍基本配置,发现损坏照价赔偿。
10、辞职人员工资按照公司工资支付相关规定发放。
二、辞退:
1、用人部门直属领导填写《辞退(解雇)审批表》,经部门经理审核签字确认后转人力资源部。
2、人力资源部汇总相关资料报总经理审批。
3、总经理批准后按照辞职流程办理相关手续。
4、因公司原因辞退(解雇)员工,按国家《劳动合同法》给予适当经济补偿;因个人原因给公司造成重大损失承担相应赔偿责不予资遣。
三、自动离职流程:
1、自动离职人员,在个人连续旷工超过三天的情况下,部门主管上报总经理,并根据公司有关工资支付等规定,及时对其工资性收入、劳动保险关系等工资福利待遇进行核查、停发、封存、冻结等处理,做好原始记录的保留工作。
2、在个人连续旷工超过三天的情况下,依法及时启动解除劳动合同的程序。
3、以书面的形式直接送达本人,本人不在的,可交其同住直系成年亲属签收。
4、在无法直接送达的情况下,可通过特快专递邮寄并在邮寄单上注明信函的主要内容,送达本人或转达同住直系成年亲属。
5、在其下落不明或用上述方式无法送达的情况下,通过新闻媒介(报纸、公司网站公告)通知的方式予以公告,自发出公告之日起,经过30日,即视为送达。
6、在规定期限内自动离职人员没有回公司办理相关手续的,其双方劳动关系自动终止。
7、对未按照公司有关规定办理各种手续自动离职者,公司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四、离退休流程:
本部各部门、园区、4S店:
为保障人员相对稳定,维护公司及员工双方利益,根据劳动合同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特对员工离职手续办理做如下规范:
一、离职形式
㈠主动离职
1、公司正式员工辞职需提前1个月书面申请,报直接主管;
2、试用期员工需提前3天书面申请,报直接主管;
㈡被动离职
1、不胜任工作被公司解聘的员工,自收到直接上级的解聘通知之日应立即结束工作,填写《员工离职申办表》,进行交接;
2、严重违纪被公司辞退的员工,自收到直接上级的辞退通知之日应立即结束工作,填写《员工离职申办表》,进行交接;
3、旷工3日属严重违纪,按开除流程办理离职手续。
二、离职办理
㈠主动离职员工自提出离职申请之日起,至离职到期日,仍属于公司在职员工,应履行岗位职责、遵守公司制度,逐项办理交接手续。离职到期日或领导批准离职日填写《员工离职申办表》,进行工作交接确认审批。
㈡被解聘或辞退的员工自收到上级解聘(辞退)通知之日起填写《员工离职申办表》,进行工作交接确认审批。
㈢员工离职手续办理前必须进行离职面谈。由直接领导人、人力
资源部门、离职员工本人至少三人以上集体进行离职面谈,内容应包括:
1、了解公司秘密的程度;
2、掌管工作、进度和角色;
3、回答员工可能有的问题;
4、征求对公司的评价及建议;
5、了解辞职原因与动机;
6、阐明公司和员工的权利与义务。
离职面谈应做书面记录并由离职员工和其他面谈参与人员签字确认。
三、离职审批权限
1、汽贸本部员工离职的最终审批权在副董事长;
2、园区、4S店的部门负责人及以上岗位员工离职的最终审批权在副董事长;
3、园区、4S店的部门负责人以下岗位员工离职的最终审批权在园区、4S店总经理(负责人)。
四、离职结算
㈠离职人员办理完离职手续后,统一在每月实际发薪日结清所有薪资。
㈡离职人员的社保费个人承担部分、违规违纪罚款扣款及因离职给公司造成的损失,在薪资中扣除;若薪资不足以扣除,不足部分由离职员工向公司交纳。
㈢因旷工被辞退的员工,自旷工之日起按每旷工一日扣罚3倍日工资,直至办理完离职手续。
㈣入职不满7日的不计算考勤,无工资。
五、离职办理权责
㈠离职员工
1、有在法律规定时间内离职的权力;
2、有对涉及公司利益的工作内容保密的义务;
3、有按相关法律及公司规定承担公司培训费及离职违约的赔偿责任;
4、有因未履行完考核周期而给公司造成损失的赔偿责任;
5、有参加离职面谈的权力和义务;
6、有进行工作交接并对掌握或持有公司的文件(含电子版)、口令和物品交接的责任。
㈡所在部门
1、有因员工离职提出人员补充的权力和义务;
2、有对离职员工工作交接、离职员工对接替员工培训的管理责任;
3、有对离职员工因离职而给公司造成损失进行评估的权力和义务;
4、有组织离职面谈的权力和义务。
㈢人力资源部门
1、有及时补充人员的义务;
2、有对离职流程指导监督的权力;
3、有参加离职面谈的权力和义务;
4、有对离职员工档案保存的权力和义务;
5、有进行离职结算的权力和义务;
6、有为离职员工开具离职证明和社保关系转出的权力和义务。㈣汽贸公司、园区、4S店
1、有在符合法律、法规及公司政策条件下为离职员工及时办理离职手续的权力和义务;
2、有按照法律、法规及公司政策与员工解除劳动关系的权力;
3、有对离职人员的社保费个人承担部分、违规违纪罚款扣款及因离职给公司造成的损失在薪资中扣除和追偿的权力;
3、有对未按规定期限提前办理离职的员工,按相应天数的日工资向公司支付补偿金的权力;
4、有对未办理离职手续擅自脱岗的员工,按公司相关制度给予处罚的权力;
5、有对未办理离职手续擅自脱岗的员工,指定专人按照辞退为其办理离职手续的权力;
6、有对离职员工因未履行完考核周期而给公司造成损失追究的权力;
7、有对相关部门责任人因工作失误而给公司造成损失进行处罚的权力;
8、有对离职员工、相关责任人给公司造成其他直接或间接损失进行追究的权力。
六、离职归档
人力资源部门按照档案管理相关规定保存离职员工的《应聘人员信息表》、身份证明、学历证明、能力证明、在职期间的奖惩文件、岗位变动文件、劳动合同、离职申请、离职申办表、离职面谈表等资料,未经领导批准不准外借、复印、扫描等。
本通知作为劳动合同的附件,自下发之日起执行。
附件:
1.《员工离职申办表》
找不到信任
春来杨柳青青,窗外的美景近在眼前,可是满目的青翠滤不掉那些恼人的事儿。看着电脑中这封几天前写好的辞职信,我真是百感交集,公司涌动的离职潮终于还是将我给裹挟进来了。此刻,我像水中飘萍一样,无奈、失落……
近一年来,为了配合证券部林总提出的精细化管理,我们人力资源部先后制定了一些新的绩效政策和培训计划,对员工抓得比原来严多了。尽管有些政策我也觉得不是很合理,无奈林总态度坚决,最后我也只能硬着头皮实施了。结果,陆陆续续有七八个员工先后离開了,有些还是骨干。这么多人走可不是什么好兆头,也许是兔死狐悲吧,看着公司一步一步走到今天,我心里真的很不是滋味儿。
我大学毕业后就来这里工作了,从最開始的客服人员到绩效管理专员,再到绩效管理主管,最后升职做了HR经理,可以说是与公司一同成长起来的。在这个过程中,我得到了领导和同事的很多指导,特别是总经理林峰,我一直很敬佩他的工作能力。广进证券公司有60家营业网点,瑞达营业部是其中之一。林总来这里任职前,我们瑞达营业部业绩平平,在行业中很不起眼。林总上任后,立即着手制定新政策和人员扩张计划,没几年,瑞达已经成长为广进证券公司的“品牌营业部”。总公司三级市场营业部综合业绩排名,我们屡获第一,尤其是在经营理念和人才培养方面,更是让人交口称赞。
记得那时候,林总总是鼓励员工大胆放手去做工作,做错了也没关系,他来指导,有了这样贴心的鼓励,谁都不怕吃苦,只想着怎么才能把每项任务完成得更好。曾经也有公司用高薪来挖我,我思忖再三还是婉拒了,我很看重瑞达“信任尊重、和谐快乐、鼓励创新、開放大度”的企业文化,在这里工作,累是累,可我很快乐,而且我看到了自己的成长。
证券公司的员工流失率之高是出了名的。前些年,很多其他同行新成立的营业部都想来我们瑞达营业部挖人,可我们的人才培养模式和非薪酬性激励措施极有竞争力,加上企业文化又强,所以瑞达的员工都很热爱这个大家庭,几乎没人离開,尤其是管理层人才极其稳定,我们的员工流失率远远低于同行业水平。
然而,这几年证券市场一直萎靡不振,同行竞争加剧,我们营业部人员还在扩张,员工变得越来越浮躁,业绩下降得很厉害。为此,在林总的倡导下,瑞达開始推行精细化管理,要求大家必须按规定处理好所有细节问题。林总还提出了“加班爱岗”的口号,希望员工主动多花一些时间在工作上。记得刚開始执行计划的时候,有些员工加班时间短,林总还让我们HR去找人家谈话,弄得人家很不爽。还有,林总老是念叨那句“工作是工作,生活也是工作”也让同事们吃不消。
后来,为了提高员工的工作热情,我们瑞达又開展了“储备人才培训计划”,谁知培训计划不但没能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反而让很多人备感压力,工作效率大大下降,整天有人来跟我诉苦。
让我不解的是,林总的管理思路和办事风格在这期间变了很多,他近乎“专制”的态度让瑞达很多时候呈现“一言堂”现象。就拿去年的校园招聘会来说,当时我觉得市场行情不太好,这个时候再招人,对公司和新人都没什么益处,弄不好就是“双输”,因此,我跟林总建议暂时不要招人了,把重心放在前一年入职员工的培养上。没想到林总当即质疑我是不是反对他的战略方向,说让我按照他的思路办就好了,我看他那脸色,没有一丝一毫商量的余地,只能去做了。招聘计划如期完成了,可在后来工作中,这些新员工的培养和岗位安排都出现了问题,不仅让很多新人失望,也浪费了公司的成本,如今,这批新招员工已经走了好几个了。
今天早上,我又收到一封辞职信,打開一看是前台销售能手李涛的,这是一名很难得的骨干员工。我决定找林总谈谈,看看能不能让他出面挽留李涛。半个月前我生病住院,病愈回证券部上班后,林总一直没给我正事儿做,小事交代给我的助理,稍大点儿的事直接就找我的副手去商议了。他说是怕我累,让我轻松一点儿。但我心里明白这是为什么——还不是因为这大半年来在很多问题上我总跟他意见不一,话说不到一起去。说实话,公司现在的工作氛围真让人透不过气,每个人都拉着一张苦瓜脸。还好中央电视台没来问我们的员工“你幸福吗”,若是问到,我保证他们会说自己不幸福。我不能看着瑞达这样下去,我豁出去了。
进屋落座后,我直奔主题,林总听说李涛要辞职也有些诧异,我趁机劝他跟李涛谈谈,我说李涛大概是因为上次没被晋升才赌气提出辞职的。谁知林总阴着脸说“随他去”,还告诉我不要太迁就这,些人,想走就走,不要心软,我们不缺这一两个人,走完都行,他还说自视甚高的人本来也是留不长的,我感到他的话中透着一股子怒气。
李涛看样子是留不住了。但想到精细化管理不仅没收到预想效果,还导致高层与员工矛盾频发,人员接二连三辞职,我想就算是林总不開心,我还是要再向他进一谏,这是我的职责。我抛開李涛的问题,反映最近大家都围着培训计划和各种绩效考核忙得团团转,很多员工都有怨声,已经開始影响到工作效率了。我看着林总,小心翼翼地建议道:“咱们是不是可以多考虑考虑员工的需求和感受,转变一下管理方式?”
林总听完我的话,跟我说了一通大道理,归根结底其实就一个字,不!本来我还想再劝劝他,他有些不耐烦,吩咐我赶快去给这些人办理离职手续。
我没想到林总会这样对待为公司做过贡献的员工,我的心顿时凉透了,这几天一直徘徊的离职念头又浮现出来。看来这封辞职信,是时候该发送给林总了。
找不到归属
终于决定了,人一下子轻松了好多。回想在瑞达工作的这几个月,虽然有很多收获,可未来的发展方向在哪儿,我真看不清。
去年,金融行业环境不是很好,我以为自己没机会进这个领域了,没想到广进证券的瑞达营业部还是来我们T大举办了校园宣讲会。这家公司在行业内的口碑一直很好,瑞达营业部常年与一些重点大学開展校企合作,合作院校的学生可以利用寒暑假或者在大四时到公司实习,完成岗前培训。实习生可以定期拿到一定的补贴,待到毕业后,就可以直接上岗工作。相比其他公司,瑞达的人才管理模式真挺赞的。我知道很多同学都想去它家工作,不过我有竞争优势,我的专业是经济学,为了拓宽以后的发展方向,我还兼修了法学学位,瑞达不会错过我的。果真,瑞达录用通知如期而至,那一刻我信心爆棚,我坚信自己的职场道路肯定会越走越宽。
nlc202309022225
我应聘的岗位是理财顾问助理,但是根据人才培养规划,所有新人职员工必须先到前台营销服务系统从事客户開发和服务,工作三到六个月后才能申请转到录用岗位。
这一安排虽与我的预期有偏差,但想到营业部制定这样的人才培养规划肯定是有合理性的,新员工从基层做起,可以多学一些专业知识,这对以后的工作也是有帮助的。所以,我抱着满腔的热忱開始了工作。一次在瑞达的内部交流平台上,我发表了一篇关于微博推广的文章,在营业部内引起很大反响。领导找我谈话说,年轻人有想法值得鼓励,今后有建议就说,不要有顾虑,他希望我以后能多为组织注入新鲜血液。后来,营业部还安排我为全体员工做了一次关于微博推广的培训讲座,让我备受鼓舞,自信心大增。我想在这样一个公平開放的环境中工作,只要肯努力,肯定能走出自己的一片天地,我真庆幸自己的选择没错。
过了一段时间,公司新人的基本培训结束了,我和另外几位表现优秀的同事分别被派往附近的郊县做客户拓展工作,初定周期为三个月。通知下发后,HR经理张婷跟我们每个人都做了思想沟通。张婷人很好,平时对我们这些新人挺照顾的,私底下我们都叫她婷姐。说实话,被派到郊县工作我心里是有想法的,在那么偏僻的地方開展工作,对我这个新人来说难度太大,而且我也不喜欢做一线营销工作,这跟我最初的期待是有偏差的。我将自己的想法跟她说了。婷姐说领导们很看重像我这样的优秀人才,但是新员工最首要的素质还是执行力,如果刚刚到公司有了点儿成绩,就不服从安排,会被领导视为“不安定分子”,这样对以后的职业发展很不利。而且这次去基层实践的时间也不是很长,公司员工晋升和调岗都会优先考虑有郊县实践经历的员工,只要能完成基本考核指标,很快我就可以调岗到我最初应聘的职位。婷姐诚心诚意地開导我,我想想也就三个月的时间,忍忍就过去了,就当考验一下自己的毅力吧,于是就答应了。
果然,郊县的工作很难開展。小县城本来人流量就很少,好不容易有感兴趣的人要開户,还要让人家到市里办理相关手续,客户觉得很是麻烦,加上大盘又不给力,今天拖明天,明天拖后天,最后干脆就不提这码事了。我自己每天都被一些琐事缠身,再加上初涉这个行业,更觉得难,觉得力不从心。面对试用期重重业绩考核指标,我每天就像磨盘上的毛驴一样,不停地转啊转啊,没个目标。这段时间我根本没精力去学习更多的专业知识,每天晚上躺在床上,我内心里都会有一番挣扎,是走还是留?但是父母和朋友在电话里都劝我说,刚開始工作都不容易,现在只是过渡期,重要的是坚持。所以,我咬紧牙关终于挺过来了。
三个月后,公司遵守承诺把我们调回来了,我做的虽然还是前台营销,工作环境可比郊县好多了,我想自此一切都要步入正轨了吧。谁知金融市场还是不死不活,客户拓展越来越难,我的工作热情几乎被浇灭了。而且我的经济状况也吃紧了,过了三个月的工资补贴期后,我的工资少得可怜,每个月拿到手只有千把块钱。这种状况以后能改善吗?我開始怀疑自己当初的选择了。
终于坚持到半年试用期结束了。我的营销业绩不是最突出的,但也算是完成了考核指标。根据公司之前给大家安排的职业规划,我应该可以申请转到中台服务系统做理财顾问助理了,可HR的人一直没通知我,好像忘了这回事。终于,我忍不住去问了婷姐。
婷姐的表情有些尴尬,她跟我解释说,这段时间我的工作成绩公司领导都是很认可的。但根据公司目前的情况,可能暂时不会进行人员调动。她说,理财顾问助理也是要做很多营销工作的,建议我不妨留在营销部门多锻炼一段时间,对以后開展新工作是会有帮助的,还说公司员工名下的客户资产是实行终身提成制的,现在的工作也不会白做。
大概是看到我脸上的失望,她又补充说,HR会与领导再商量一下这个问题,但是现在行业环境不好,瑞达各部门都在准备人员精简,调岗的压力确实很大,让我耐心再等段时间。
我听出了婷姐的难处,之前我听说她因为新员工招聘的事情与林总发生过不愉快,原来她早就料到我们这批新员工的培养安排困难重重。如今,跟我一起入职的新人已经走掉好几个了。我是继续做自己不喜欢的营销工作,还是这样干熬着等机会?
就这样,考虑了一周,我想我还是离開吧。
找不到未来
“兄弟,再干下去也没什么盼头儿。”这句话李涛今晚已经说了好多遍。
早上刚上班,李涛给我打电话说他准备离開公司了,已经递交了辞职报告。李涛可是我们客户经理中的英雄人物,他是第一批加入瑞达的员工,营销业绩一直很优秀,多次获得营销大奖。无论是在业务上还是生活中,大家对他的评价都很高,我刚入职那会儿多亏他时时指点,我们也成了交心的朋友。
我在电话里问他辞职的原因,他只扔出了一句“一言难尽”,说是要在走之前请我吃顿饭。下班后,我俩便来了这家经常喝酒的川菜馆。
看李涛一脸的无奈,我迫不及待地问他辞职的原因。在公司做了这么多年,积累了这么些客户资源,怎么能说扔下就扔下?平时,李涛不是一个很爱说话的人,但是酒总能打開他的话匣子,几杯酒下肚之后,他的话開始多起来。从他的一席话中我听出,最近公司内聘合规专员的事伤了他的心。之前,李涛跟我说过这个职位他志在必得,毕竟他在瑞达做业务已经有5年多了,总做下去成长空间有限,所以在这个关键节点上,他很希望抓住这次机会成功转型。
按理说,李涛在瑞达营业部的法律咨询方面一直也是有贡献的,我们这里学法律的本来就不多,无论是业务能力,还是工作资历,怎么轮也轮到他了,明摆着非他莫属的事情,结果上面将一个刚入职没多久的小丫头放在那位置了。大家私底下都觉得李涛这次晋升未遂与前不久公司培训考试风波有关。
提到考试风波就要从“储备人才培训计划”说起,这个培训方案是林总提议人力资源部搞的学习计划,当时在公司全员大会上,林总说,现在市场行情不好,大家应该利用闲暇时间多学习一些专业知识,大家忙碌起来,公司才会回到从前激情澎湃的时代。
nlc202309022225
很快,“储备人才培训计划”出炉了,搞了业务知识学习、管理技能培训、团队建设、渠道营销等好多课程,上课时间都安排在每天下班后两个小时外加周末半天,公司还规定以后员工要进入管理层,必须持这些课程的结业证才能参加竞聘,呼吁大家积极参加。開班初期很多人都报名参加了,半月后,人力资源部组织了第一次阶段性考试,有80%的人员达标,根据培训要求,另外20%未达标者将不能参加第二阶段培训。
出人意料的是,总经理对这样的安排不满意,林总找HR的人沟通后做出决定:凡是没达标的人员必须参加下一次培训,第二次不达标的人还需要参加第三次培训,直至考核达标。另外二级以上客户经理和服务经理必须参加培训,而不是之前说的自愿参加。这么一来,大家都感觉自己被培训“绑架”了。
那段时间,大家真是焦头烂额,一个个仿佛回到迎接高考的时代。特别是李涛,他正准备参加理财规划师考试,本来时间就很紧,他申请暂缓接受培训,但是林总提出这次培训是全员无条件参加,HR迫于压力,没给李涛特殊照顾,他的结业成绩自然很不理想。
提升培训告一段落后,一天早上,林总事先连个招呼都没打,直接在早会上宣布:全体员工集体学习业务手册,三本都要学。首先学习第一本,半个月学习期,之后进行考试。考试不用手写,随机抽查,抽到谁,谁就到人力资源部接受考核。每天被考人员名单只能在当天早会由人力资源部公布,不给准备时间。考核分数必须高于70分或者高于所在考核群组的平均分以上,否则,需要接受第二次考核,第二次考核不及格的人,待岗学习。当时场下一片默然,大家互相传递着不满的眼神。
很快就到了第一批考核时间,早会上HR宣布了5个人,请他们下午接受问答式考核,李涛不幸“中奖了”。记得当时我坐在他旁边,他说自己根本没看书,也不想看。他对之前的培训计划本就不满,现在又来个强制性业务考试,更叫他愤愤不平。我当时提醒他“好汉不吃眼前亏”,赶紧临阵磨磨枪,说不定还有救。没想到,第二天早会上公布成绩,李涛只得了36分。大家眼中的营销牛人,居然只有这个成绩,真让人难以置信,李涛自己的脸上挂满无奈和愤怒。
从饭馆出来,李涛拍着我的肩膀说,其实,最后做出辞职这个决定也不全是跟领导赌气,他是通过这件事情,感觉自己的职业规划開始渐渐偏离了预想的轨道,如果继续一直做基础的营销工作,自己根本得不到真正意义上的提升,公司也没有舞台可让他转型,他看不到希望了,只能选择离開了。
找不到原因
刚看完人力资源部关于“储备人才培训计划”和员工业务手册学习的总结报告,准备休息一下,这时,电子邮箱提示有新的邮件,我打開一看,居然又是一封辞职信!这次要离职的竟然是张婷,她说因为身体的原因想给自己放个长假,为了不耽误公司的工作进度,主动提出离职。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张婷是我亲自带出来的部下,长期以来我对她的工作能力都很欣赏,而且我们配合得也很默契。虽然最近一段时间,她经常对我的做法提出异议,从校园宣讲会到培训计划,总是跟我唱反调,可我还是挺信任她,也挺关心她,这不她生病住院刚回来,我怕她累着,还关照她多休整一段时间呢,尽量不给她的工作加压。从什么时候開始,我跟自己最信任的部下有了隔阂呢?
回想我从2006年接手瑞达营业部以来的点点滴滴,感慨万千。那时候,营业部全体员工劲儿往一处使,一个个拼了命地干,营业部市场占有率飞速提高,业绩斐然,在省分管片区也颇具名气。然而,从2007年年底開始,行业环境急遽恶化,公司又不断扩张,内外部竞争加剧,大家原来那股劲儿慢慢松下来了。为了提升大家的工作热情,我与人力资源部沟通,在瑞达推行了精细化管理,还開展了一系列的学习考核活动,不承想这些举措带来的反倒是更多的不满情绪。
张婷曾经旁敲侧击地提醒我,要考虑员工的情绪和困难。整个营业部这么多员工,我怎么可能照顾到每个人的情绪?人的潜力都是被激发出来的,有时甚至是被逼出来的,你不逼一下,他们都不知道自己有多优秀。现在这些80后、90后的年轻人,不是我说他们,吃苦能力比我们差远了,我这也是为他们好,对他们未来负责,本事大了还愁没前途吗?再说了,连这点儿压力都承受不了,还指望他们为公司做什么大贡献?
不管怎么说,张婷要离開还是太出乎我意料了,这会对营业部的人事管理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这一年来,前前后后已经走了些人,当时我们还进行了调查分析,后来又特地開了一次动员大会,以求稳定军心。我以为这轮辞职风潮该告一段落了,没想到像张婷、李涛这样的骨干员工也開始弃公司而去。那么,接下来会不会还有更多的人选择离開呢?据说很多从这儿走的人都跳槽到与瑞达营运部一样颇具实力的竞争对手那里工作了。难道瑞达的魅力開始消失了?到底是哪儿的管理出了问题?怎样才能让大家愿意留下来,与公司共同发展呢?
怎样才能让大家愿意留下来,与公司共同发展呢?
“在这场变革中,总经理林峰的主要问题是没有让员工和自己一起推进变革。他既没有树立明确的变革目标,也没有找到共同推动变革的核心团队,同时还缺乏充分有效的沟通,导致执行过程中孤立无援……”
这是一个变革管理失败的典型案例。总经理林峰想要带领瑞达营业部从高速扩展市场而获得销售激增的成长期,转入通过精细运营保持利润率的成熟期。这两个时期对管理的要求大不相同:前者要求充分激发员工热情,让大家尽量发挥自己的潜能,粗放大胆地跑马圈地;而后者则强调严控经营成本,提升员工整体能力,耐心地開展精耕细作。林峰意识到了变革的紧迫性,但遗憾的是,他未能成功领导这场变革。我认为其中的主要问题是,林峰没有让员工和自己一起推进变革。他既没有树立明确的变革目标,也没有找到共同推动变革的核心团队,同时还缺乏充分有效的沟通,导致执行过程中孤立无援,甚至连最应该支持他的人力资源部经理张婷都不能理解他。我建议林峰可以从以下几点人手:
第一,制造紧迫感,让大家意识到危机与机遇并存。由于工作的视角不同,高层管理者和员工往往处在信息不对称的状态。当管理者发现企业正面临危机,必须通过变革来扭转的时候,员工还尚未认识到问题。案例中林峰遇到的就是这样的局面。此时,林峰应该让员工一同参与分析经营结果,開展针对竞争对手的调研,并在一定范围内分享这些信息。通过这些举措,不仅能让大家看到危机,而且也能明确告诉大家:只要在某些方面予以改进,就可以找到发展的机遇。
nlc202309022225
“林峰要先为变革正名,即在提出变革之裁要想清楚为什么要变,变成什么样子,以及怎么样变;在制订方案时要考虑变革的举措是否能达到目的;还要注重变革决策中的逻辑性和联系性,并向员工传达,减少员工因不理解而胡乱猜忌。”
瑞达营业部的案例反映了现实中一些常被企业管理者忽视的问题。首先是决策问题。体现在案例中就是总经理林峰没有为变革正名。正所谓“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教化不兴,教化不兴则刑罚不当,刑罚不当则老百姓不知所措”。所以林峰要先为变革正名,即在提出变革之前要想清楚为什么要变,变成什么样子,以及怎么样变;在制订方案时要考虑变革的举措是否能达到目的;还要注重变革决策中的逻辑性和联系性,避免“拍脑袋瞎折腾”以及“屁股指挥脑袋”的情况发生。同时,林峰应当将决策过程、内容及其内在的逻辑向员工传达,减少员工因不理解而胡乱猜忌。
正是由于林峰忽视了“正名”这个关键环节,导致HR经理张婷无法理解、认同林峰推行的政策,也就无法发挥一名中层管理者理应承担的传达新政的职责。张婷不仅没能给变革中茫然无措的员工以积极指导,而且还打心底里默认了变革与员工离职有潜在的逻辑关系。这最终导致林峰无法理解员工,员工也对林峰不满的结果。
第二个是负向激励问题。在政策推行过程中,强制性要求、负向激励过多,因而打击了员工的积极性。同时,林峰还提出了一些不那么人性化的口号,从管理角度来看,这类口号可以利用员工内部的团体并通过树立先进典型的方式在员工中传递,这样效果可能会更好。而现在,诸如“工作是工作,生活也是工作”的这类口号由林峰直接提出,并硬性推行,很容易导致员工对林峰推行变革的目的产生抵制情绪,纷纷猜疑这样做不是为了让员工更好地成长而是变相裁员。再加上林峰对辞职骨干的不挽留举动更加重了这种猜疑,最终造成营业部更大的人员损失。此外,瑞达营业部没有明确的晋升机制也是导致老员工离职的主要原因。像李涛这样出色的客户经理在营业部辛辛苦苦工作多年,营销业绩优秀,还多次获得营销大奖。这样的人才在营业部却看不到未来的发展,一不小心晋升的机会就被新人抢去了。林峰丝毫没有体察到这些原因,还一味将李涛归类为“自视甚高留不长”之人。
总之,林峰在面临瑞达营业部的转型问题时,首先应该明确怎么转,并让员工充分了解变革的目标及目标与实施方案之间的逻辑性。这其中,林峰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换位思考 充分理解员工的想法和期待,协调双方目标的差异,实事求是地制定政策与措施,同时保障执行。也就是说,要在保证执行力的前提下使制度更加人性化,让员工体会到团队的温暖,只有这样变革才能得到大家的拥护。
言而有信 承诺员工的事必须兑现,在对员工进行岗位调整时应充分考虑员工的期望,即使目前没有履行承诺也应该给出一个明确的时间表及相关条件。
珍惜员工 在行业低谷时,林峰更应该努力维系与员工的关系。忠诚的员工是企业的宝贵资产,让员工有团队归属感,增强团队凝聚力,这样才能众志成城共渡难关。一味通过招聘新人来弥补人员流失,并非明智之举。因为一来新人未必会比老员工更听话、更有用;二来招聘新人的隐性成本往往更高。
文化建设 林峰应努力打造符合自身特色的企业文化,加强对员工的精神奖励和人文关怀。以目前案例中的情形,如果能在瑞达营业部找到一个能够发挥承上启下作用的人,作为员工代表将员工的想法与林峰进行沟通,或许能够消除双方的误解,重建信任。
作为领导者,林峰应该反思自己的领导能力和领导行为。民心所向,师出有名,乃胜之所往。在企业转型过程中,林峰应注重科学决策,同时信任员工,上传下达,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发挥员工的主观能动性,以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用。
【公司员工离职流程】推荐阅读:
【热】公司员工离职报告09-19
关于公司员工离职申请书集合06-12
公司员工优秀的离职申请书11-23
公司员工工伤处理流程06-15
大型企业员工离职流程05-24
公司新员工培训方案及流程07-18
公司员工大会11-24
公司员工慰问制度06-02
公司员工职业操守06-22
公司员工档案范本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