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观后感(精选4篇)
近日看了【加拿大】简·雅各布斯的《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感触颇多。作为一个城市规划学生,我认为规划最核心的本质是“以人为本”,是利益的公平分配。规划不是我们常做的大规划,形象工程;不是一叠漂亮的图纸,不是官员的政绩。
简·雅各布斯并不是一名建筑师或一名规划师。她从1952年起,开始在《建筑论坛》(Architectural Forum)担任助理编辑。此后她开始设计城市设计的写作。1959年洛克菲勒基金会资助她去美国各大城市旅行并专注于写作。1961年《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问世。
简·雅各布斯探寻城市设计问题并没有空大套的去寻找问题,而是从一些普通的平常的事情中去思考城市中存在的问题。比如,什么样的街道是安全的,什么样的不是;为什么有的城市花园赏心悦目,而有的则是藏污纳垢之地和死亡陷阱;为什么有的贫民区无法改变,而有的则是在缺乏资金和政府规划不利的双重压力下完成自我更新;为什么城市的中心会衰落。解决这些问题要了解城市改造中,依据什么原则或规律,自发地或由政府主导的改造为什么获得成功,又为什么失败。
简·雅各布斯认为金钱并不能改变贫民区,并不能改变地区之间的差距。在她看来,城市要有生机,而规划改造的贫民区往往缺少生机,变得死气沉沉,然后成为少年犯罪、蓄意破坏和普遍社会失望情绪的中心。这些住宅区甚至比一个有生机的贫民区更糟糕。快车道分割了城市,它割裂了城市的联系。在一些所谓的专家学者面前,他们仅仅关注城市简单的外部印象,给汽车贴上“坏蛋”的标签,认为它要为城市的弊病和城市规划给人带来的失望和无效负责。简·雅各布斯提到了波士顿北端的一个地区,这是一个房租低廉的老城区,延伸进入河边的重工业区。在官方的看法中,这是一个破败的邪恶的地方,它需要改造。在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规划和建筑专业学生经常要做的就是把这个地方改造成为一个有着超级街区和公园的一个规规整整温文尔雅的地区。
但实际上呢?居住在这里的人们很幸福,它们街道狭窄,但洋溢着活泼友好和健康的气氛,这里整齐干净,生机勃勃,这里是少年犯罪和婴儿死亡率最低的地区之一。但就是这样一个街区,在规划者眼中却是贫民区。在中国高速城市化进程中,不可避免出现同样的问题。政府带头新建高档住宅区,开发商业,新建更多的高速路来面对越来越多的汽车。人们的出行变得更加拥挤,汽车与人的冲突加剧。在政府或是服务于政府的规划者眼中,只要是破旧的就需要拆除。这关系到两个问题,一是拆迁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黑色灰色收入,地方政府,政府官员从中获得了收益;二是所谓的面子工程,政绩工程,这是由于中国地方官员任期较短这一国情所决定的。这些说明了城市改造在中国存在很大问题,很多规划改造并不是从公众的利益出发,二是剥夺了公众利益。这些问题从现在新闻常有强拆的报道可见一斑。
简·雅各布斯认为现行的改造存在的最大的问题是政府或是规划师认为居住在贫民区的人们需要一大块草坪,然后就实施了。但是居民们需要的是一个喝咖啡或看报纸或借五美分的地方,而不是一大块空荡荡的草坪。
在中国现实的规划管理法规中已经逐步提到了公众参与的重要性。但现实中一是公共参与的热情不高,另一方面政府及规划者并没有深入地探寻民众的需求,规划很浮躁。现行的规划并不是民众需要什么,而是政府和规划者认为民众需要什么。
简·雅各布斯在书中提到的另一个关注点就是街道的安全。城市中的街道不仅仅承当着交通功能,它还是城市的第一印象。人们出行,在道路上第一个关注的问题是安全。简·雅各布斯用社会学的方法研究街道空间的安全感。她观察得出结论,传统街坊有一种“自我防卫”的机制。邻居(包括孩子)之间可以通过相互的经常照面来区分熟人和陌生人而获得安全感。而潜在的“要做坏事的人”则会感到来自邻居的目光监督。简·雅各布斯据此发展了所谓“街道眼”的理论,主张保持小尺度的街道和街道上的小店铺,用来增加街道生活中人们相互见面的机会,从而增强街道的安全感。
“街道眼”理论一出现,就引起了美国城市规划和建筑界人士的关注。一些人乐此不疲的试图将之引为实践标准,甚至还产生了一个专门的产业和专业领域。
在中国城市化过程中,安全问题频发。在夜间行走在街道上的居民经常有受到伤害的,其主要原因是中国城市发展中,以高层小区逐步代替了保有邻里关系的低层居住区。人与人的关系变得陌生,人们对街道不再有安全感。
《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书中提到城市要努力保持多样化,只有保持多样化的城市才有生机与活力。简·雅各布斯提出了四点来保持城市的多样化:一是城市主要用途混合的必要性;二是小尺度的街道是必须的;三是老的建筑是必要的;四是一定的密度是需要的。
现阶段中国城市规划走集中式发展道路,建立集中的开发区,商业区等等。在起到了集聚效应的同时,也造成了城市的多样性降低,不利于城市持续发展。
《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书中介绍了城市的衰退与更新,简·雅各布斯从四个方面进行了解释:一是多样性的自我毁灭,二是交界真空带的危害,三是非贫民区和贫民区化,四是渐次性资金和急剧性资金。
书中也介绍了解决美国城市问题的四个策略:一是对住宅的资助,二是对汽车限制,三是维持视觉和次序,四是拯救和利用廉租住宅。
仔细思量中国现行规划政策,一是加大还迁房建设,二是对部分城市实施汽车管制,三是对重要地段城市立面进行重点城市设计,四是加大廉租房建设。这与简·雅各布斯的想法相一致。
雅各布斯是不折不扣的城市主义者。她认为霍华德提出“花园城市”理论的目的是要创造自足的小城市,尽量避免使小城市变成大城市,他创立了一套强大的、摧毁城市的思想。而芒福德的《城市文化》一书,基本上就是对城市疾病的可怕的、充满偏见的罗列,对大城市的成功之处漠不关心,只对大城市的失败有兴趣。在他眼里,大城市就等于是大杂烩、暴力之城、丑陋之城,是一个恶魔、暴君、行尸走肉者。雅各布斯态度鲜明地提出,人口的集中是一种资源;大城市是天然的多样化的发动机,是各种各样新思想和新企业的孵化器。一个大城市只要有活力,就有了战胜任何困难的武器。最有力的例证便是大城市在与疾病斗争方面发挥的作用。城市曾经是疾病的最无助和最凄惨的受害者,但是它们后来成了疾病的最大的战胜者,斗争中发展的现代医疗技术、完备的公共卫生体系现在不仅大城市需要,郊区、小城镇也需要,而这些东西都是大城市的产物。有谁会认为解决今天困扰我们的问题的答案会出自那种铁板一块、标准一致、毫无变化的小镇生活?她的观点不禁让我想起爱德华·格莱泽于2011年出版的《城市的胜利》这本书。他雄辩有力地证明:高密度的城市生活相比郊区生活,更绿色、更环保、对大自然的破坏更小;而且能够带来创新与发展,推动人类文明的进程,因而说,是城市的胜利。
《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通篇围绕大城市的多样性这条主线,美国的城市需要各种各样的多样性,各种互相联系、互相支持、错综复杂的多样性,城市生活由此可以进入良性运转。大城市所谓的“死与生”完全由城市的多样性主宰。单调、缺乏活力的城市只能是孕育自我毁灭的种子。但是,充满活力、多样化和用途集中的城市,孕育的则是自我再生的种子,即使有些问题和需求超出了城市的限度,它们也有足够的力量延续这种再生能力并最终解决那些问题和需求。城市规划最重要的问题是城市如何能够综合不同的用途、产生足够多的多样性,以支撑城市的文明?
城市要产生丰富的多样性,必须同时具备以下四个条件,缺少任何一个都会阻碍一个地区多样性的产生。
第一个条件,城市的主要功能必须要多于一个,最好是多于两个,这些功能要确保有大量人流,同时人流的时间分布还要均衡。而且多种功能之间只有有效地融合,才能达到产生多样性的目的。那么,什么是有效的融合呢?(1)在不同的时间段使用同一条街道;(2)在不同的时间段人们要使用同一条街道上的相同设施;(3)在不同的时间段使用同一条街道的人群在数量上要相对均衡。
第二个条件,大多数的街道必须要短,也就是说,在街道上能够很容易拐弯。街道频繁出现和街段短小都是非常有价值的。而商店太多,从街头排到街尾,并且商业格式一致,会给人一种压抑的感觉。
第三个条件,一个地区的建筑物必须各式各样,年代和状况各不相同,应包括适当比例的老建筑。如果城市的一个地区只有新建筑,那么在这个地方能够生存下去的企业肯定是那些能够负担得起昂贵的新建筑成本的企业。在城市的任何地方,成功的多样性指的是高产出、中产出、低产出和没有产出的企业的混合,所以城市需要旧建筑来孵化新的产业。旧建筑相对新建筑租金低、维护成本低,能吸引大量的中小微企业,起到孵化器的作用。再者,建筑是有流行风格的,不同年代的建筑,即使是住宅建筑,本身也体现了不同时代的建筑技术和经济状况,从视觉上会低调地增加地区的多样性。
第四个条件,人流的密度必须要达到足够高的程度。只有人群集中在一起时才会产生便利的价值。从长远来看,城市的低密度区域会产生很多危机,最终成为灰色地带。城市地区的建筑密度要适中,应该高到能够最大程度地促进地区潜在多样性的产生;当然,也不能太高,高到了开始压抑而不是激发多样性的程度,就过高了。保持建筑高密度要避免建筑标准化,城市街区不能只有一种房屋类型,一旦建筑类型的种类下降,人口和企业的多样性也会下降或趋向滞缓。要融合建筑的高密度和类型的多样化,凡是受欢迎的高密度城市地区都拥有种类繁多的建筑。
对于城市的多样性,人们难免存在一些担心。一是多样性会不会导致交通拥挤?其实,一个地方的多样性越是丰富多彩同时又有条不紊,人们就越愿意步行,减少小汽车的使用。在很多人口集中和用途多样化的城市地区,人们仍然以步行为主。二是城市的多样性功能是不是会带来毁坏?应该说,有些功能确实是有害的,而有些功能人们习惯上认为是有害的,其实不是。前者如,垃圾场对一个地区的便利、吸引力和人口的集中不仅不会有任何好处,相反,还会荒废土地、影响城市景观,二手车车场也属这类。后者如工业厂区,人们一想到工业区,就联想烟囱冒着黑烟,垃圾满天飞。事实上,工业区不一定必须要与住宅区分离,通过划分住宅区和工业区的做法来消除浓烟和废气是很荒唐的。因为流动着的气体并不管哪儿该去、哪儿不该去,只有针对有害气体、污水本身采取的措施才是有的放矢的行为。就是说,对高排放企业而言,不是要搬迁,而是要减少排放。后者再如殡仪馆,在拥有丰富多样性的城市街区,这样的地方并不会让人想到死亡,相比之下,倒是在无生气的街区,阴沉沉的气氛会让人联想到死亡。殡仪馆越是远离闹市区,就越让人感到阴森森。在一些大城市的低收入街区,殡仪馆还经常成为一个积极的因素,这是因为有殡仪馆就意味着有一位殡葬人,像药师、律师、牙医和神职人员一样,殡葬者在街区是社会地位较高的人,通常是一些闻名遐迩的公共人物。
——读《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
【摘 要】:本文为看规划界的著作《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一书后的读书心得。文章对《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的写作背景、作者简.雅各布斯的情况进行了简单综述;进而对书本中4个部分的主要内容及观点进行了解读;此外,描述了此书对笔者所产生的一些启示及思考,并用书中的方法分析了笔者曾经生活了五年的城市——广州的一些典型公共空间。
1.《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的写作背景
1961年,简.雅各布斯出版了她的名著《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The Death and Life of Great American Cities)。这本书产生的时代背景,可以追溯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工业化国家开始出现的人口生育高峰,并由此带来的一系列对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的需求。就美国而言,城镇化进程继续加快,大都会地区进一步形成,原有的、以开发建设为主体的综合规划体系及其理论在新的需求冲击下不知所措。伴随着郊区的发展,美国大城市普遍出现了城市中心区衰败的现象。面对“规划师们”采用传统现代城市规划和重建改造正统理论的原则来解决城市更新和改造的问题,作者站在一个普通公众或社会工作者的立场,通过自己的观察与思考,对现代城市规划和城市建设进行了猛烈的抨击,并提出了一些基于社会和经济考虑的城市规划思想。
2.作者简介
本书作者:简.雅各布斯Jacobs, Jane(1916-2006)
简·雅各布斯1916年生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一个小镇斯克兰顿,她家族中几代女子都与男性一样拥有职业,而且大多数是教师。在她的家庭中女孩和男孩被同等对待,家族的这一传统塑造了她果敢而特立独行的性格。中学毕业后雅各布斯不愿去上大学,在接受了一段时间的速记员培训后,她却去了当地的一家报纸《斯克兰顿论坛》做义务记者。经济大萧条时期她去了纽约,为时尚杂志《Vogue》撰稿。22岁去哥伦比亚大学进修了2年,随后进入战争信息办公室工作。
1944年简和一位擅长医院规划的建筑师结婚,定居在纽约的格林威治村。在丈夫的影响下,她开始对建筑发生兴趣,并成为《建筑论坛》的助理编辑。1958年,雅各布斯为著名的《财富》杂志撰写了一篇关于城市中心区的文章《市中心为人民而存在》。该文随即被一部关于城市问题的颇为畅销的集子《爆炸的大都市》选中,使得她的作品开始引起《财富》杂志、洛克菲勒基金会以及包括L·芒福德在内的众多纽约文化界人士的关注。1959年,当 1
得知雅各布斯想写一本关于城市设计的书之后,洛克菲勒基金会立即慷慨解囊,资助她去美国各大城市旅行并专注于写作。一年多以后,《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这本二十万字的著作问世了。
简.雅各布斯前后陆续总共出版了7本书。早先3本都是关于城市的,暨《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之后,《城市经济》与《城市与国家的繁荣》是解释城市经济的重要性和它对国家经济的影响。中间一本《分离主义:魁北克的主权之争》是从经济学和区域经济发展角度探讨魁北克独立运动的根源和影响。后面3本书《生存系统:关于商业和政治的道德基础的对话》、《经济的本质》、《黑暗的时代将要来临》则用柏拉图式对话的方式探讨社会与哲学的本质问题,譬如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传统的价值等。
3.本书的主要内容
本书分为4个部分:
第一部分写的主要是关于城市中人的社会行为,作者从最容易使人产生共鸣的街道着手,对城市生活的的景象进行了大量的描述,讨论了人行道的用途 :安全、交往、孩子的同化以及街区公园和城市街区的用途。本章中,作者强调街道的安全不是靠警察来维持得了的,要从根本上解决街道的安全问题,那么随时都要有无数的“街道眼”(指街道能够吸引人们关注它,作者把盯着街道的眼睛叫做街道眼)盯着其所在的街道;另外,街道上要有人活动,作者形象的把某一街道上人们从早到晚的繁忙而有序的和谐的生活场景描会成“街道芭蕾”。
关于街区公园,作者调查了美国大城市的众多公园,发现很多大型公园在使用上都缺乏多样性,不能吸引各种各样的使用者,没有吸引人们自发地使用公园的能力,所以他们实质上只是流浪汉和罪犯们所呆的场所,成为街区不安全的因素之一。作者支持在城市中建立一些小型的公园活动,要它们起到小的“必须物品”的作用。
第二部分主要是关于城市的经济行为,是本书最重要的部分。
书中说“城市是由无数个不同的部分组成,各个部分也表现出无穷的多样化。大城市的多样化是自然天成的”。关键是要丰富城市的多样性,才能提高城市的活力。作者指出,要想在城市的街道和地区发生丰富的多样性,必须具备四个条件:
1、主要用途混合之必要:地区以及其尽可能多的内部区域的主要功能必须要多于一个,最好是多于两个。混合功用能保证在不同的时间吸引不同的人,保持从早到晚都有人在街道上活动。其中有一个例子——曼哈顿地区的例子,曼哈顿中心区是一个因使用者时间段的分布不平衡而饱受困扰的地区。这里是一个纯粹的工作区,大约40万人在这里工作,但是他们都只是周一到周五在此工作,下午5点下班后以及周末日这里出奇的寂静,这里的服务设
施极为有限,就连曾经纽约最好的一家五金店都因入不敷出而关闭了。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就是功能太过单一,来这里的人群也太过单一,这里商业的生意大部分都只能集中在一天的两三个小时中,甚至是一个星期的10分钟或15分钟里。这样的低利用率对任何一个企业来说都是没前途的。雅各布斯建议,在此地增加一些临海的博物馆,建一些电影院和歌剧院,吸引人们在夜晚和周末来到曼哈顿。所以作者认为,要提高某个地区多样性,几个基本功能的混合是必不可少的,并且,几个基本功能必须有效的结合在一起,确保人们在不同的时间里走上街道,才能正真从社会和经济上产生有益的影响。
2、小街段之必要:也就是说,大多数街段必须要短,使人们很容易拐弯,并且增加人们接触的机会。作者同样采用举例的方法,列举了哥伦布大道、曼哈顿、纽约的街段的例子,其街段既长且相互间缺乏联系,人们要从一条街去到另一条街非常不方便,而且其街段旁的商业都是统一格式,又没考虑使用者的感受,导致这些街段越发死气沉沉、门可罗雀;相反,波士顿北端,这个被称做“浪费型街道”的典型,却因为其方便灵活的交叉使用,在面对官方的冷漠态度和资金支持不利的情况下,奇迹般地摆脱了贫民区的境地。
3、老建筑之必要性:一个地区的建筑物应该各色各样,年代和状况各不相同,应包括适当比例的老建筑,满足经济能力不同的功用的需要。“城市需要各种各样的旧建筑来培育多样性的首要混合用途,以及第二类用途。特别是,它们需要旧建筑来孵化新的首要用途。”一些小的或者刚起步的企业,如果没有产出收益小的地方(即老建筑)容纳它们,他们就不会成长起来。作业举了路易维尔的样品鞋市场和布鲁克林两个例子,这两个地方的老建筑都是培育首要多样性的地方,老建筑成为很多中等、低等和无产出的企业的栖身之地,不同功能的企业聚居于此,不同的人群在此活动,从而为丰富城市的多样性出了一份力。
4、密度之需要:人流的密度必须要达到足够高的程度,不管这些人是以什么目的来到这里,其中包括本地居民。城市需要充分的人口密集,使各种功用充分发挥经济效能,增加城市的舒适性。作者的观点:人口的集中是一种资源。
第三部分作者从城市在真实生活中是如何被使用、城市中的人是如何行事的角度,考察了衰落和更新的某些方面。城市中难免会出现一些交界地带——大量的单一用途与另一单一用途之间组成交界处,形成了城市“普通”的边缘地带,这些地方往往成为窝藏罪犯破坏力的街区。作者认为,唯一能克服交界真空带的方法是靠邻近区域的强有力的干涉势力,即交界处附近的人口密度应该比一般情况下高(以及多样化),附近的街段应特别短,街道的潜在用途应特别强,首要混合用途应特别丰富,而建筑年代的混合也应该如此,从而使真空地带被限制在最小区域内,总而言之就是提高此处的活力:动用尽可能多的城市各种要素来形成一个活跃的、混合的区域。另外,关于贫民区的问题,当时美国的城市改造方法是直截了当地消除贫民区和分散里面的居住者,以一些能产生高税收的住宅区取而代之,或者是吸引一些比较容易对付的、不会产生很多昂贵的公共需求的人口到这里来。作者认为,这只是
把贫民区从一个地方转移到了另一个地方而已。作者的观点是对这些街区采取积极鼓励的态度,而不是一股脑儿端掉。贫民区是可以向非贫民区转化的。
第四部分作者建议在住宅、交通、设计和管理实践方面来点变化,最后讨论了城市向我们提出的一个问题——一个如何解决有序复杂性的问题。
4.对我的启示及我的思考
虽然已经看完了整本书,但印象比较深的还只是前面两部分的内容:城市的特性和城市多样性。
关于城市街道和人行道,雅各布斯所描述的“街道眼”和“街道芭蕾”,让我想起了曾经在广州荔湾区的情形,曾经在荔湾旧城区里调研就有过亲身的体验。当我们走在那儿的大街小巷里,时不时会有一些人从家里走来问我们是干嘛的,很多时候,最先上来问的只有一个人,但是过没几秒钟,我们就会被一大群人围起来问东问西了。在这样的一种社会环境下谁还有机会做坏事?然而,我们却经常在新城的大街上碰到“呼喊救命”或者“呼喊抓小偷”之类的事,但是就算其周围有再多的人,都很少见有人上前帮忙,大家一副“事不关己”的样子,更多的人是赶紧走开,以免遭受牵连。两种截然不同的画面。当然,旧城区街道尺寸小,他们熟悉住在同一条街上的所有人,一旦发生什么事情或者有陌生人时,他们会在第一时间内聚集很多人,所以他们抵御陌生人的能力比较强;而现在的大尺寸街道上几乎都是陌生人,谁都不认识谁,谁也没有义务去帮助谁。现在的居住小区里面的人相互之间多数也是不认识的,经常听到有人抱怨说隔壁邻居都不知道他的姓名。但是当人们有经济能力的时候为什么还是选择去人际关系冷淡但环境条件好的地方而不会选择环境条件差但人际关系好的地方呢?这是一种必然的现象,人的追求和欲望是无止境的,这是人的本性。既然这种现象不可逆转,那么我们就应该做点什么来使人们相互间自发的产生一些关系(信任、关怀等等)。雅各布斯所指的提高城市的活力大概就指这些吧,也就是说使城市具有人情味,充满着生命力。所以,从事城市规划或者城市设计的人们应当从“人”的角度出发思考问题,而不是随意地追求表面上的东西。当我们面对城市时我们面对的是一种生命,一种最为复杂、最为旺盛、最为真实、最为鲜活的生命。因此,当我们面对和处理城市问题时必须抱着一种敬重的心情和谨慎的态度去仔细观察和辨析城市生活中的细节及隐藏在背后的秩序和原则。关于老建筑的问题。这又很容易让我想起我们国家的旧城区或者城中村了。之前在广州时,猎德村的整体拆迁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争议,当然,猎德村的整体拆迁到底是对是错,我个人觉得很难说。但是,他确实给很多人带来了麻烦(尤其是外来人口)。我同学的父母曾经就是那的租客,并在那的菜市场卖菜,那里一拆,他们必须寻找其他租房,但是他们重新住的租房处却没有菜市场给他们用了,他们成了无业居民,还得交付租金、生活等,这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麻烦。再看看广州天河区附近的城中村。天河区是经济非常活跃的地方,可以说是一个十足的富人区。但是不管经济怎么发达,不管那里的人们多么富裕,它都需要服务业来为人们解决生活上的问题。然而从事服务的人们肯定不会是富人们自己,他们都是来自农村的外来人员,属于低阶层的劳动人们(我们国家目前农村仍有大量剩余劳动力,所以他们只能涌入大城市来谋生)。虽然在富人区,但是他们没有经济实力在那买一栋房子或者租高租金的好房子住,又由于从事服务业工作的特殊性——上班早下班晚,他们不可能住的离自己工作的地方很远,所以他们只能选择附近的低租金的环境差点的城中村如石牌村居住了,这里解决的很大部分低层劳动人民的居住问题。政府如果对天河区附近的村子采取整体拆迁的改造方法,那无疑是拿石头砸自己的脚。偌大的一个天河城,需要的服务人群也是很庞大的,如果把服务性人群居住的地方全搞没了,服务性人群必须得离开这里去其他地方谋求生活,那么天河区势必会逐渐衰落下去。雅各布斯说老建筑是丰富城市多样性的必不可少的条件,其实,我们国家的旧城区也有同样的作用。城市必须要有不同阶层的人群才能生发各种各样的活动,从而提高城市的活力。
关于雅各布斯支持大规模城市的发展模式问题。中国的城市化发展目标是:2020年城市化水平由2000年的37%上升到55%,由此推算出每年将有1500—2000万的新增城市人口。如此大规模的城市化必然导致城市规模迅速增长。但是,城市大规模的发展会导致一系列的问题:如恶化城市交通,加剧“城市病”,城市规模失控,严重破坏城市周边地区的环境和农田,还会增加行政管理成本等等。如此多的问题,我们又该怎样面对呢?
5.公共空间的分析
一看到雅各布斯提到的关于城市多样性的条件之一“首要用途的混合”,第一时间内使我想到了自己的大学校园。虽然校园不是城市,没有城市那么多的功能,也就没有城市那样的复杂性,但是我觉得也还是可以用这个条件来说明点问题的。在我就读的学校,教学区是纯粹的教学区,宿舍是纯粹的宿舍,而且距离还比较远,确实达到了“互不干扰”的目的。一到上课时间,教学区塞满了人,宿舍空掉了;非上课时间,教学区是留不住人的,宿舍则爆满。学校的功能分区太过明确,太过单一了。教学区为什么就不能参杂些其他功能呢?比如一些便利店、小书摊,下课的时候给老师同学们提供些饮料,零食之类的或者看看闲书;再就是有一些娱乐性的设施,室内的或者室外的,能够吸引同学们在非上课时间过来利用;此外我们教室外的大片草地,大家都把它称作“有地方没空间”,那么大地块,却没有给人休息落脚的地方。如果教学区被稍微调整一下,相信就不会出现图书馆自修室没位置了,同学们都还不愿去教学楼上自修的现象。
一看书马上想到的另外一个公共空间是人民公园。人民公园可以说是广州最活跃的一个公园了。每天从早上到晚上都有大量的人在此锻炼,活动等。人民公园有这样一种魅力:人们经过它旁边时会不由自主的被吸入进去参与他们的活动。公园里面的环境非常好,各种设施也比较齐全,人们可以随时随地休息。另外,公园里活动的人大多是中老年人,或者是老
人带着小孩,但是他们进行的活动却丰富多彩,有唱歌、跳舞、拉琴,下棋、打太极、打牌等等,里面的氛围非常之活跃,只要对生活有激情的人都会被这样的气氛所感染,走在里面,你可以任意参加各项活动,大家相互之间都很友好。而广州的另一个公园——东风公园,它与人民公园则完全不同,它的分区特别明确,专门的儿童区,专门的老人区,儿童区因有儿童娱乐设施而带来很多小孩,老人区就是所谓的一条廊子,老人活动的空间很小,所以显得比较冷清。虽然两个都是完全对外开放的公园,但是相比之下,人民公园就有人气多了。
又回到荔湾区的公共空间上。荔湾旧城区除了荔湾湖公园外,其他几乎没有特意创造的大型的公共空间。一棵大树底下摆一张桌子甚至什么都不摆、一个花架下面、自家门前的一个小空间、稍微有点健身或者娱乐设施的空间等都是荔湾区里人们进行活动的公共空间,他们自发的在这些地方进行各类活动——打牌、打麻将、聊天、下棋、做刺绣活等。这些活动更加丰富了他们的生活,使他们之间发生各种关系,使这里更加具有活力。这些就起到雅各布斯所指的小的“必须物品”的作用了。
6.感受
课题名称学 号 研 究 生专业年级 所在院系 导 师 读《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浅探简雅各布斯心目中的理想城市
1053010063 朱松
建筑设计及其理论2010级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李 斌
读《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浅探简.雅各布斯心目中的理想城市
前言:《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是一本关于当代城市问题的批判性的著作,其作者:简雅各布斯是一名记者,并未有建筑学及规划的知识背景。但在长期对城市问题的现场采访过程中,逐渐发现了现代城市规划理念与城市现实问题本身的脱节所导致的各种城市问题,并对这些问题与其具体的原因产生了强烈的反应,此书便是简多年对城市问题的关注与批判的结晶,一经出版,便震荡学界,掀起了整个社会对当代城市问题的讨论的热潮,而此书也被视为城市规划理论批判的经典。在阅读此书的过程中,简对城市问题的关注与研究方式以及其非科班出生却能如此深刻影响城市规划理论的发展这一现象令人深思,我认为简的“方法”,与一些现象学的方法不无联系,猜想这便是此书能影响甚巨的原因。在此,本文将依据书中的一些观点对简“心目中的城市”做一个“还原”,虽然并非是依据直接的经验,但希望可以通过这种间接的方式一窥简雅各布斯心目中的理想城市。
关键词:城市意象
悬置
还原
《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一书1961年出版,便在城市规划界引起了巨大的轰动,赞同的,反对的声音不绝于耳,其对传统城市规划理论发起的挑战,动摇了传统城市规划理论在城市规划领域的绝对权威,在研究了美国芝加哥,纽约等美国的“伟大城市”的规划后,从城市存在的问题本身一条又一条的驳斥了传统城市规划理论中的那些金科玉律。
在该书中,简.雅各布斯以极富激情的文字诉说着对城市问题的关注与担忧,其极富煽动力的行文与字里行间所体现出的人文关怀为其赢得了无数的拥趸,时至今日,仍然有数量可2 观的学者,规划师以这本书为基础,研究,考量着城市发展中的规划与城市问题,甚至提出了“反规划”的理念。同时,其非建筑专业出身的知识背景,在当时也被传统规划理念的卫道士们群起而攻之,以致互相间的攻讦论战,甚至谩骂持续了很长的时间。
虽然有支持也有反对,但是《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一书在研究城市规划与城市问题的无数著作中地位已不容质疑,在那个传统规划理论一统江湖的重建时期,这本书及其中的观点以事实现象本身为基础,如一道晴天的霹雳,惊醒了当时沉醉于“田园城市”“光明城市”的无数规划师建筑师,给了经典规划理论当头棒喝,扭转了美国城市发展的走向。
历来研究《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的著作已经将简的规划理念与思想分析得相当的透彻,没有必要再将前人的话再说一遍,而作为一股强大的批判力量,《死与生》中的“混合用途”“街区”“密度”“街道眼睛”等等一系列的以城市场所本身为研究对象而衍生出的规划理念早已深入人心,对当今的规划界产生着重要的影响,所以再将她的思想套在现在中国的城市上来分析城市问题似乎也只是再重新再走一遍简曾经走过的路。所以,本文尝试从《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创作中简所提出的观点中窥探简心目中的“城市”,而后则是为这个“城市”加上一个时间的维度后在“当代”以及“未来”(假想中的)探讨该意象的可行性。
《死与生》何以一石激起千层浪?
在通过简的观点进入简的“城市”之前,也许,我们还应该思考一下,《死与生》一书为何可以引起如此大的反响,而并非建筑,规划出身的简.雅各布斯又因何能够成为这一批判力量的关键性人物。
答案相信前人已经总结过,“源于简.雅各布斯数十年如一日的辛苦研究与调查。”这是没有问题的,简确实也是经过了辛苦的工作,积累了海量的资料才写出了这本掷地有声的著3 作。但是,我们也许也应该注意简作为记者的身份。
作为记者,使简能够大量的接触城市规划时间当中的各种角色,政府,地产商,规划,建筑师,业主,市民,这一系列的角色她都能实在的接触并了解城市规划活动对其的影响。
作为记者,而非建筑或规划科班出身的知识背景,让简对城市规划的方案本身不加褒贬,而完全只从规划,建造活动的结果所呈现出的现象本身来理解整个规划活动,用现象学的说法,简在这个研究的过程中对一系列会对城市规划的看法产生褒贬的知识与判断进行了“天然的悬置”,这一过程很大程度上并非是对已有经验的隔离,而是不知。
作为记者,这是最关键也关系最密切的一点,这使简在整个研究城市的过程中具有了两个最明确的性格特点,正是这两个性格的特点(至少我是这样认为的)使她完成了《死与生》的写作,并为之斗争。它们就是:作为记者基本却又终极的品质——做一个客观的观察者,而另一个则是:作为记者的强烈曝光欲与社会责任感。
我相信,并非偶然,正是作为记者的这一特殊身份,让简拥有了较一般人更容易接近这一批判力量的位置,当然,在完成这一批判的过程中,简自身的性格等因素也起了相当巨大的作用。
就从《死与生》一书的的内容上来说,我们似乎可以发现一些蛛丝马迹,那就是,简在本书中似乎从现象学的角度对城市进行了一个意向上的还原与建构,从而完成了对当代城市规划理论的批判,但是,也许是出于斗争的需要,并未再将自己的研究进行解构,使之达到一个否定之否定,批判后批判的程度(因为这样的自我否定在气势上似乎会弱很多),所以,现在看到的《死与生》似乎更像是一篇具有时代性的战斗檄文。当然,简,并没有说《死与生》是按照现象学的研究方法进行研究与写作的,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似乎也没有必要,因为她写作的重点并非是要发展一套自我完善的城市研究或设计的理论,她所在意的,只是如何将传统的城市规划理论从“已经坐得腐烂的王座上弄下去”。确实,这样一套搜集,整理,观察,研究的方法果然奏效,而这一篇“檄文”确然是触及了美国人心目中的“美好城市”的意向,也唯有因此,这本书才激起了这么多人的共鸣,而现实中所暴露的各种城市问题,则在这一美好意象的照耀下变得无与伦比的黑暗,而这一批判才一石激起千层浪,撼动了传统的规划理论界,甚至政府当局。
简.雅各布斯心目中的城市意象
在《死与生》的第一部分中,人行道的用途:安全;人行道的用途:交往;人行道的用途:孩子的同化;街区公园的用途;城市街区的用途。这一章的名称则叫做:“城市的特性”,在这一部分,可以理解为简.雅各布斯在基于街区实际用途的基础上,对城市街道,街区,街区公园的原始形象做了“还原”。不是基于经典规划理论的,而仅仅是从“城市是什么?”“街道是什么?”“街区是什么?”“街区公园是什么?”这些最原初的问题出发,探索了这些场所的用途与存在的意义,“安全”“交往”“孩子的同化”这些特性倒未必是“城市”这个存在给予的全部意义,但是从现实出发,并以现象为考量而得到的这些特性,可以想象,必然是城市给予的最原初的几个意义。在“街区公园的用途”中,简则举出了一些,当代的街区公园因为缺少“监视的眼睛”而成为消极空间的例子,由于街区公园周边多样化业态的缺失以及事实上缺少设计,单调乏味的街区公园往往也非常难以吸引人们到此活动,促成了街区公园的“堕落”。而街区公园本来存在的目的则是吸引人们到此活动,休息,但是当代规划人员对业态,公园吸引力考虑的缺乏,导致了街区公园本来语义:有活力的,多彩的,快乐的变成了:颓废,堕落,恐惧。这样的语义的错置就直接来源于传统城市规划理论中对构图,形式的过分追求而忽略了对在其中活动的人们的行为特点与心理感受的考量。
在第二部分——城市的多样性有的条件 中,简分析了旨在达到街区原初意义——多样5 性所需要的一些措施:主要用途混合的必要性;小街段之必要;老建筑之必要;密度的需要。到此,简似乎已经在街区尺度上建构了一个她理想中的“活力街道”的形象:不很高的建筑为步行带来了良好的尺度,各种不同功能,不同年代的建筑散步其间,给街道带来参差的天际线,点缀其间的街区公园里,设计良好的设施在发挥着有益的作用,老人们一些在阳伞下喝茶聊天,也有的在锻炼身体或晒太阳。综合的功能让街道本身成为一个可以自给自足的有机体,富有人情味的街道布满了许多警惕也善意的眼睛,时刻注视街道的动静并时刻给予需要帮助的人以帮助,给予孩子以看护,人们互相的交往为街道带来活力,孩子们无忧无虑的游戏虽然伴随着吵闹与哭喊却也为街道带来了生气,怀有恶意的外来人员,在彼此熟悉的“眼睛”下原形毕露,只有知趣离开,街区中有力量的“领袖”不时召集大家集会,商议各类事务,所有的纠纷也都在这样的机制下得以妥善的解决。
这确实是一幅很美妙的图景,而这样的景象是否容易让人联想起欧洲的那些历史气息浓厚的老城?威尼斯?布拉格?我想在简的印象中,很难不把这些城市和街道作为她在脑海中勾画的城市图景的样本吧。
在第三部分“衰退与更新的势力”中,“多样性的自我毁灭”研究分析了在前两章中提出的街道功能的多样性如何在没有外界力量介入的情况下走向必然的毁灭,而应对这样的局面,简则是提出了一种协商的机制,分散街区多样化业态中的较强势的个体,以保持街区业态的均衡,同时她也呼吁外界力量的介入,以使在协商机制的调节能力不济时,街道的多样性能够得到强制性的保证。“交界真空带来的危害”分析了城市道路交通对街区的消极影响,认为若想要保持街区的活力,规避城市快速交通将是一个重要的举措。“非贫民区化和贫民区化”一节中,简则是痛斥了相关的规划(其实含沙射影的将矛头指向了当局)在不调查取证的情况下,仅从经济利益出发,忽略了某些所谓的“贫民区”其实已经出现了自我更新和活力的迹象,而“一棒子将其打死”建立新的街区的武断行为,并说明,只要这种区域周围6 的社会环境因素没有转变,不论把这一区域建设成如何豪华的居住区,其“根”永远都是贫民窟。“渐次性资金和集聚性资金”一节中,简则分析了“鲁莽”的集聚性资金对于社区更新的恶劣影响,可以理解为,集聚性的资金在短时间内事社区的面貌发生巨大变化,让住民感到陌生,使这一区域的街区记忆与场所精神发生了断层。这就好比虚弱的人进补,不可一蹴而就,而应该循序渐进。
第四部分名为“不同的策略”,其中,“对住宅的资助”“拯救和利用廉租住宅区”“地区的管理与规划”,都是在论述一种“中间状态”保障体系与机制。而“视觉秩序:局限性和可能性”则从城市活动的角度论述了城市街道风貌的处理手法(当然,不是全部的,也正如前面所述的,简的非建筑规划科班出生的只是背景注定了她只能提供一部分的规划理念及处理手法,虽然这些手法与理念完全来自于生活,能够经受住现实的考验)。需要拿出来说说的,也许是这一章中的“被蚕食的城市与对汽车的限制”这一节。刚看到这个题目的时候,猜想这一节的内容也许是对汽车的使用对城市带来的恶劣影响的控诉,但是,简的态度表现得客观得多。就对于汽车本身,简似乎并没有太大的反感,相反,相较于中世界城市中的马车,从二者的使用以及影响分析(通过一些文献的记述了解了中世纪马车的使用情况以及对街道的影响)认为汽车的发明并没有什么问题,而存在的问题是汽车的数量,以及当时城市规划理念中“为汽车设计城市”的错误思想。同时也分析了这一现象背后存在的社会,政治,经济因素(如新的发明对人们传统理念的吸引;汽车公司追逐利益而诱发的技术进步是汽车的使用迅速变得普遍;权利与资本的媾和等等)。在这里,简对于汽车的态度应该成为了构建简心目中城市意象的一个重要因素。
第三章和第四章简并未像前两章着力去写城市空间,披露城市规划存在的各种问题,而貌似笔锋直指保障支持或者说促成城市规划的基础因素——政府?社会?当代城市出现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并不是新的发明,新的理念(包括城市规划方面的)的问题,新的发明,7 新的理念作为人类文明的进步本身并不对运用其造成的问题负责,应该负责任的是“运用这种力量”的人,以及在出现问题后不能及时反馈的社会机制。
至此,简的城市意象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就应该出炉了——一个高效,灵敏,民主的社会结构与社会保障系统。在这个系统里,绝大多数的事务都依靠协商来完成,而下层人民的意见也可迅速的反馈到上层。街区的业态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发展后,业主们将会通过协商,将这一街区强势的部分业态同样通过协商分散到其他的街区,以保证街区功能的均衡与多样性;城市的快速交通规划将在代表不同利益的大多数人的参与下完成,使其对城市的干扰降到最小,而经过这样的协商仍被其负面影响干扰的居民则可以获得一定的补偿。城市贫民区的更新计划将建立在充分调查与取证的前提下,并广泛的听取当地居民的意见,判断其生命力与可自我更新的可能性,在经过了研讨后再做出是推倒重建还是给予其自我更新的支持,而对于后者,则会通过研究针对不同的情况制定输入的渐次性资金的量与周期,使贫民区步入一个循序渐进的自我更新的良性循环。而对于小汽车,则会采取限制数量的方法,这当然是建立在民主社会的基础上——此时民众的力量对大型的企业具有了足够的制衡能力。而对于处于“中间状态”的需要帮助的人(如拆迁户,贫困人口)政府和社会则会提供相应的帮助,为其提供廉租房与临时性居所。
可以发现,这样的美好意愿建立在沟通良好的社会系统纸上,而整个城市的主导者则是市民。在这里,让我们再次回到《死与生》的第一页,这里有诗人小奥利弗.W.霍姆斯的一首诗:
除了无条件地接受宇宙之秩序外近来我最赞赏文明之功绩
是它造就了艺术家,诗人,哲学家和科学家 但是,我现在认为文明的最伟大之处并不在于此 而在于芸芸众生 都能感受到的事物 人们常说
我们太沉溺于生活的方式 我却要说
文明的价值就在于让生活的方式更加复杂 人们的衣食住行需要的不仅是努力工作 还要用头脑思考
而不仅仅是简简单单,互不关联的行为 因为更复杂跟深入的思考 意味着更充实,更丰富的生活 意味着旺盛的生命 生活本身就是目的
若问生活有价值否,唯一的答案 就是你是否拥有足够的生活 还有一点不能忘记 我们每个人
都已濒临绝望,我们正在漩涡中下沉 托起我们的身体使我们浮出水面的 是希望,是对生活的价值 和我们努力的不可解释的信念 是心灵深处源自我们力量之发挥的潜意识
书翻了一遍回到这里,如果说有什么可以概括简心目中的城市,我想,应该就是这首诗了,“以生活为中心”,“直面生活中的现象与问题”,运用我们的“潜意识”,这是不是多少有点现象学的味道?而这首诗为我们营造的城市意境,则应该与简还原后的城市吻合。
结语 : 简雅各布斯的“城市”在现在,在未来?
《死与生》的影响时至今日仍在继续,特别是在当代的中国,似乎正在重蹈西方国家覆辙的“中国特色的城市化”,正在吞噬着城市原有的一些意义,《死与生》作为一个强大的批判力量也正在深深的影响着中国的城市规划界。如果小奥利弗的诗所描述的城市正是简心目中的城市的话,那《死与生》的批判力量将会延续到很久很久以后,因为它触及了城市的基本意义——生活,从生活出发的批判方法,将会成为现在乃至将来很长一段时间的城市研究的主要视角。
【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观后感】推荐阅读:
美国电影《萨利机长》观后感06-29
幸福来敲门美国电影观后感300字07-04
《美国的悲剧》读后感作文09-10
美国的素质教育读后感11-01
美国电影《复仇者联盟》的观后感作文07-14
美国电影《绿皮书》的个人观后感作文09-11
城市英雄读后感06-10
《没有悲伤的城市》读后感12-02
从美国电影看美国文化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