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字学习方法(共8篇)
一、课题界定
由于我校课题中的“小学生”指的是全年级小学生。“数学语言”是一种特殊的语言,它区别于我们日常生活中所使用的一般语言,但又存在于我们的实际生活中。它是一种由数学符号、数学术语和经过改造的自然语言组成的科学语言。它大致可以分成三类: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和图形语言。“表达能力”指的是学生能够把生活语言、书面语言和数学语言相互转化,能用语言清楚、有条理地表达思考过程,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培养小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就是在小学中高年级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能力,使学生能读懂数学语言,能用数学语言清楚、有条理地表达思考过程,并正确运用数学语言进行数学学习,学会简单地用数学语言表达自己的数学思想和适当进行数学交流,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有话可说,有信心说,学会说,喜欢说。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和内容 研究目标:
1、通过调查和研究,找出影响我校学生数学语言口头表达能力普遍偏弱的主要原因,并作出相应的对策。
2、经过培养和探索,使学生的数学语言说得准确、简练而有条理。促进语言和思维的完整性、条理性和敏捷性的发展,让学生数学语言的口头表述能力和思维能力都得到发展。
3、通过培养学生数学语言,使课堂教学模式得到优化,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增强学生的参与、交流、合作意识,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4、使教师形成正确的教学观,从旧的教学思想中解脱出来,强化教改意识,真正体现“新课程标准”的精神,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主要内容:
1、小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现状的研究。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强调学习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学生已有的知识、能力乃至情感、态度、价值观都将影响他们的后继学习。因此,调查和分析学生原有的情况,是我们研究的基础。我们可以对学生和教师进行定期的调查和座谈,分析影响学生数学表达能力的因素,并作出相应对策。
2、如何训练小学生提高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研究 ①通过
数学阅读使学生感悟准确的数学语言。重视数学阅读,丰富数学语言系统,对提高数学语言水平有着重要而现实的教育意义。小学生能自觉阅读课外书的很少,阅读数学有关书籍的更是少之又少,学生仅靠课堂上听教师的讲授是难以丰富和完善自己的数学语言系统的。这就需要教师有意识的引导,让学生养成阅读的良好习惯。只有通过阅读,作好与书本标准数学语言的交流,才能规范自己的数学语言,锻炼数学语言的理解力和表达力,提高数学语言水平。②在教师的潜移默化中使学生形成准确的数学语言。数学教师的语言应该是学生的表率。教师的语言力求用词准确、简明扼要、条理清楚、前后连贯、逻辑性强。要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的语言素养,通过教师语言示范作用,对学生的初步逻辑思维能力的形成施以良好的影响。
③通过动手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指导学生动手操作时,要多让学生把动手操作、动脑理解、动口表达有机地结合起来,用数学语言有条理地叙述操作过程,表述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达到深化理解知识的目的。
④从生活经验引导,促进学生由生活语言转化为数学语言。在数学语言的培养过程中要注重生活语言与数学语言的互译。生活语言是学生熟悉的,用它来表达的事物,学生感到亲切,也容易理解。任何一种语言的学习,都必须以生活语言为解释系统。数学语言也是如此,通过两种语言的互译,就可以使抽象的数学语言在现实生活中找到借鉴,从而能透彻理解,运用自如。
⑤采取各种形式,发展学生的数学语言。通过小组讨论、同桌交流、让学生小结等多种形式的训练,使每一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同时,学生把思维说出来,会有一种愉悦的感觉,也是自我表现和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
三、课题研究的方法(一)调查研究法:
调查研究法是在科学方法论和教育理论的指导下,通过运用问卷、访谈、测量等科学方式,有目的、有计划地搜集有关教育问题或教育现状的资料,从而获得关于教育现象的科学事实,并形成关于教育现象的科学认识的一种研究方法。调查研究的一般步骤:(1)确定调查对象:根据研究课题的性质、目的任务,确定调查对象、调查地点,选择相应的调查类型和调查方式。(2)拟定调查计划:在拟定调查计划时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①确定所采用的调查方法。②确定调查项目。③确定调查进程。(3)实施调查:用编制好的调查工具,根据各种调查方法的具体要求开展调查。制定调查表格、观察记录表、问卷、访谈提纲和编制测验题目。(4)整理调查材料:对收集的调查材料进行统计、整理、分析,得出结论性的意见。(5)撰写调查报告:对所研究的问题作出解释,提出问题的意见和建议。(二)行动研究法
行动研究是由社会情境(包括教育情境)的参与者为提高对所从事的社会的或教育实践的理性认识,为加深对实践活动及其背景的理解所进行的反思研究。行动研究的核心是自我反思的螺旋式行进过程,包括“计划—行动—观察—反思”几个步骤。行动研究法可采取这些步骤:(1)选择问题:即对学校在教育、教学上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查分析,对问题作出归纳、分类,形成一定时期内要通过研究解决的问题。(2)理论探讨:即从教育理论中有针对性地选取最合适的内容,为解决筛选出的问题提供理论指导和操作规范,从而保证行动研究的正确性。(3)实施和反思:即教师按照计划、行动、观察和反思的顺序,创造性地运用自己已经选择的、有针对性的教育理论,解决具体教育教学问题,改善教育教学工作,并对实践的结果作出总结和反思。行动研究的目标是在实施和反思这一阶段实现的,它是行动研究的关键阶段。这一环节需要教师撰写开展行动研究、总结实践经验的论文,为继续开展行动研究提供参考。(三)经验总结法:
经验总结按水平高低和科研含量的大小可以划分为一般性经验总结和科学性经验总结两个层次。我们在进行数学教育课题研究时,应采用科学性经验总结方法。科学性经验总结是指运用科学的方法,对积累的教育经验进行分析概括,深入全面系统地揭示经验的实质,使之上升到教育理论的高度,并总结归纳出富有规律性的、具有推广价值的东西。采用经验总结法进行课题研究,包括以下几个基本步骤:(1)确定总结的对象与内容。一般来讲,经验总结应以先进事迹与突出贡献为前提来确定研究对象,应选择那些数学教育教学中急需解决的、有研究价值的、有典型性和代表性、有普及和推广价值的课题。(2)搜集与分析资料。包括对数学教育事实材料的积累、筛选与提炼。在积累材料方面,一是需要总结那些在客观上已取得良好效果的经验,二是需要总结反映工作过程的事实,使人们了解事物发展的全貌,了解经验形成的各种条件、原因和结果之间的内在的联系。在积累了大量数学教育经验事实的基础上,我们要进一步对这些材料进行分类整理、筛选、提炼。经过筛选提炼的材料,一方面必须新颖,能反映数学教育实践的最新成果,或是人们尚未发现的或鲜为人知的材料;另一方面材料既要少而精,又要充分,能足以说明问题。(3)总结讨论并撰写研究报告。搜集与分析资料工作完成后,就可以写出初步经验总结报告了,然后邀请有关方面人士召开经验总结论证会,听取大家对经验总结报告的意见。最后根据大家的意见,对经验总结报告进行精心的加工润色,从内容到形式反复推敲,进行理性分析,推演出一定的结论,最后写出正式的课题研究报告或论文。
(四)对比分析法:
对比分析法也称比较分析法,是把客观事物加以比较,以达到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并做出正确的评价。对比分析法通常是把两个相互联系的指标数据进行比较,从数量上展示和说明研究对象规模的大小,水平的高低,速度的快慢,以及各种关系是否协调。在对比分析中,选择合适的对比标准是十分关键的步骤,选择的合适,才能做出客观的评价,选择不合适,评价可能得出错误的结论。本课题采用时间为标准,进行实验前实验后对比分析,第一阶段第二阶段对比分析。
学生学习文本, 最终的目的是“学以致用”, 学会运用语言文字。学习语言文字运用就应当致力于在“品味”和“实践”上下工夫。“品味表达”与“实践运用”是阅读教学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根本形式。“品味表达, 是为了学习语言文字运用;实践表达, 便是直接的语言文字运用。”
笔者认为:“语文实践要突出两个环节:一是要感受的实践, 二是要将所感受的语言对象转化为语感的实践。”语文能力的提高是以大量的语言材料的积累和反复多次的语言实践活动为前提。“语文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知识要在实践中获得, 情感要在实践中体验, 理念要在实践中感悟, 方法要在实践中掌握。学生只有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体会、把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才能真正提高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一、在“读”与“悟”的过程中, 实践语言文字运用
学生理解 (“悟”) 语言文字的过程, 也是学习运用语言文字的过程。
教者要树立全面的教学目标观, 确立“理解内容与学习表达并重”的教学目标。在教学中不仅关注文本“写什么”, 更着力于“怎样写”, 在引导学生理解内容的同时, 重点关注这样的内容是用怎样的方式表达出来的, 将“感悟内容”与“学习语言, 揣摩表达”有机结合, 将“学习表达”与“运用表达”巧妙融合, 在这样的过程中学习语言, 感悟语言, 习得语言的规律, 进而形成运用语言的能力。
如教学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搭石》一课, 在品读、欣赏感悟“清波漾漾、人影绰绰”时, 通过查字典“绰”, 理解“绰绰”的意思 (姿态柔美) , 进而理解“人影绰绰”的意思 (清澈的溪水在荡漾, 倒映在水里的人影在晃动, 模模糊糊看不大清楚) ;接着出示课件“清波漾漾、人影绰绰”图片, 让学生品悟欣赏“清波漾漾、人影绰绰”景致;再出示课件“月影”“树影”“山影”“楼影”等图片, 让学生用词来描述图中景致 (月影绰绰、树影绰绰、山影绰绰、楼影绰绰……) , 加上声情并茂的朗读, 这样在通过图片理解“人影绰绰”的同时, 学习、运用、积累“月影绰绰、树影绰绰、山影绰绰、楼影绰绰……”, 实践语言文字运用。
二、在“读”与“思”的过程中, 实践语言文字运用
阅读教学过程是文本、教师、学生、教科书编者对话的过程, 教师要引领学生自主探究, 在品读感悟中与文本、教科书编者对话, 引导学生在“读”与“思” (问题探究) 的过程中实践语言文字运用, 在“听说读写”的语文实践中培养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如在教学五年级上册《钓鱼的启示》一课, 在理解品味含义深刻的句子“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 实践起来却很难”时, 通过联系上下文自主品读探究, 对话交流, 弄清什么是“是”?什么是“非”?为什么实践起来很难呢?学生通过结合课文中钓鱼这件事来说一说, 怎么做是“是”, 怎么做是“非”?从中让学生明白“道德口头说很简单, 但是实践却很难。就和那条鱼一样, ‘我’明明知道把它留下来是错的, 但还是抵挡不住诱惑, 和父亲争辩了起来”, 一个懂得爱自己孩子的父亲更懂得身教重于言教的重要性, 他要让儿子从小就懂得“做人要不以善小而不为, 不以恶小而为之”的道理。虽然, 在开放钓鱼时间前钓到鱼, 这事无人知道, 但天知, 地知, 我们的良心知道, 正如孟德斯鸠所言:“衡量一个人真正的品德, 是看他在知道没有人发觉的时候做些什么。”所以, 从父亲的抉择的过程, 也让同学们由衷地体验到:“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 但是实践起来却很难。”钓鱼的故事结束了, 尽管“我”再三恳求父亲, 尽管父亲也曾有过思想斗争, 但最终为了让孩子做一个诚实守纪的人, 父亲还是选择了拒绝诱惑, “我”虽然失去了一条美丽的鱼, 但“我”却得到了人生中更珍贵的东西。进而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思想实际, 如在无人知晓的情况下拾物、捡钱, 能否主动归还或上交;在没有他人及其他车辆通行的情况下, 是否遵守“红灯停, 绿灯行”的规则等。让学生切身体验“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 但是实践起来却很难”。
三、在“读”与“说”的过程中, 实践语言文字运用
阅读教学要注重在“听、说、读、写”等方面下工夫, 实践语言文字运用。听、说、读、写、思是语言文字运用的基本能力。“读说结合、读写结合”是实践语言文字运用重要手段和方法, 如教学一年级上册, 语文园地三《东西南北》“早上起来, 面向太阳, 前面是东, 后面是西。左面是北, 右面是南”时, 在引导学生联系实际朗读理解文中内容的基础上, 进而追问:傍晚放学时, 面向太阳, 前面是_, 后面是_。左面是 _, 右面是 _。让学生思考后, 练习交流表达。这样学生思考与交流的过程正是实践语言文字运用过程, 在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同时发展学生的言语能力。
四、在“读”与“写”的过程中, 实践语言文字运用
文本的核心就是语言, 语文学习的核心就是语言学习, 因此, 在阅读教学中要依托文本加强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训练, 仿写、改写、续写、扩写和阅读感受等, 都可以成为语言运用的训练点, 既可以促进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 又提高学生对语言运用的能力。
“运用”主要体现在“听说读写”上, 而“听说读写”之间又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读是吸收, 写是表达, 读为写之基础, 写又对读产生促进作用。从社会交际作用看, 在工作生活中, “听说读”的行为要比“写”的行为来得多, 但“写”仍是语文学习的最重要目标之一。因此, 在阅读教学中一定要落实好“以读学写, 以读促写, 读写结合”, 通过“仿写、改写、续写、扩写”等形式来实践语言文字运用。
如学习人教版六年级下册《威尼斯的小艇》一课, “船夫的技术特别好”片段教学中, 通过品味“操纵自如、左拐右拐, 挤过去, 毫不手忙脚乱”感悟船夫行船的高超技术。在品读感悟基础上, 引导学生揣摩作者的写作方法 (①先概括后具体;②用形象的比喻, 多角度、多侧面描写) , 进而让学生迁移写法, 随堂练笔:写写自己或同学中有什么特别高超的技艺, 如:骑自行车、溜旱冰、滑滑板车、打篮球……说说技艺怎样高超, 然后选一项仿照本段写法写一段话, 实践语言文字运用。
[关键词]理解 句子 语言文字 运用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19-041
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是小学高年级语文的教学难点。《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其表达效果。”“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指出了理解句子的主要方法,“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其表达效果”强调了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的要求。
现通过《跨越百年的美丽》一文中的三个例句,阐述如何在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中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
例句一:“就像是在海滩上捡到一个贝壳,别人也许仅仅是把玩一下而已,可居里夫人却要研究一下这贝壳是怎样生、怎样长、怎样冲到海滩上来的。别人摸瓜她寻藤,别人摘叶她问根。”
师:谁能说说怎样才能准确理解这句话的含义?
生1:只有联系前文才能准确理解这句话的含义。前文讲:“关于放射性的发现,居里夫人并不是第一人,但她是关键的一人。在她之前,1896年1月,德国科学家伦琴发现了X光,这是人工放射性;1896年5月,法国科学家贝克勒尔发现了天然放射性。尽管这都还是偶然的发现,居里夫人却对此提出了新的思考:其他物质有没有放射性?”
师:这两句话运用了怎样的写作方法?
生2:第一个句子采用了作比较的方法。
生3:第二个句子是个比喻句。用“摸瓜”和“摘叶”比喻只注意结果,用“寻藤”和“问根”比喻追寻根源。
师:谁能仿照例句说句话来赞美一下居里夫人?
生4:就像是我们看到一幅美丽的图画,也许仅仅是感叹一下作者画技高超,画得多么栩栩如生,居里夫人却要研究一下画家是怎样构图、怎样用色、怎样留白的。别人摸瓜她寻藤,别人摘叶她问根。
例句二:“经过三年又九个月,他们终于在成吨的矿渣中提炼出0.1克镭。”
师:读读这句话,说说最让你感动的是哪一个词?
生1:终于。
师:你是怎么理解这个词的?
生2:“终于”可以看出成果的来之不易,花费了很多的努力。居里夫妇在三年又九个月的时间里从一吨多的矿渣中提炼出0.1克镭非常不容易。
师:同学们,这0.1克的镭在提炼之前居里夫妇知道一定能够提炼出来吗?
生3:不知道。
师:从哪里看出来的?
生4:“可能”。为了提炼纯净的镭,居里夫妇搞到一吨可能含镭的工业废渣。
师:是的,我们理解句子的意思一定要联系上下文。这样才能更准确,更深入。下面请你根据自己的理解,联系上下文,想象一下大雪纷飞的时候,狂风怒号的时候,倾盆大雨的时候,居里夫人是怎样工作的。
在温暖的春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炎热的夏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凉爽的秋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寒冷的冬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师:下面,请同学们展示一下自己的成果。
生5:在温暖的春天,鲜花盛开,居里夫妇无心欣赏美丽的景色,专心在化验室里溶解、沉淀;在炎热的夏日,居里夫人顶着满头汗珠,在烟熏火燎中搅拌锅里的矿渣;在凉爽的秋天,狂风怒号,矿渣在他们的双手和衣服上,留下了酸碱的点点烧痕;在寒冷的冬天,居里夫人抱着一丝希望,在冰冷的化验室里一丝不苟地分析着。
例句三:“她从一个漂亮的小姑娘,一个端庄坚毅的女学者,变成科学教科书里的新名词“放射线”,变成物理学的一个新的计量单位“居里”,变成一条条科学定律,她变成了科学史上一块永远的里程碑。”
师:读读这个句子,说说你的体会。
生1:这句话准确地概括了居里夫人一生的功绩。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2:新名词“放射线”、计量单位“居里”、一条条科学定律都是居里夫人发明的。
师:作者运用了怎样的方法写出了居里夫人一生的功绩?
生3:采用了“从……变成……”的句式,连用四个“变成”概括了居里夫人的功绩。
生4:作者运用了排比句,赞扬居里夫人奋斗的一生。
师:谁用这种句式夸夸你熟悉的一个人?
生5:数学老师从一个年轻帅气的小伙子,一个健康活泼的青年,变成了一届届学生的数学作业,变成了一张张的优秀教师证书,变成了无数学生心目中的严师。
总之,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固然重要,但“体会其表达效果”亦不可忽视,而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更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
学习语言文字运用
黄陂前川五小
陈秋
课标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阅读教学是培养学生学习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因此,教师在课前要细读文本,认真钻研文本,找准语言文字运用的训练点,引导学生学习运用,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一、依据年段目标确定语言训练点
课标中按不同的年段对学生的语言学习提出了不同的要求,是我们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的基本依据。只有依据年段目标来确定语言文字训练点,才能保证年段目标的有效落实。
如中年段的阅读目标中提出“理解词句,体会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因此,教师在研读教材时,要抓住课文中的关键词句作为语言训练点,引导学生阅读理解,并体会关键词、关键句对体现文章中心所起的作用。三年级上册《“我喜欢昆虫”》第一自然段中有个句子:“只要有机会,她就会把这些受难的小生命放走。”根据课标这一要求,以“受难”这个词为训练点,设计了以下训练过程:⑴理解词义。通过在字典中查“难”的意思,理解“受难”这个词语的意思。(遭受灾难)
⑵换词练习。“受难”可以换成什么词?(受苦)
⑶比较词语。“受难”和“受苦”有什么不同?这里为什么用“受难”,而不用“受苦”? ⑷安妮认为被关进玻璃瓶的昆虫是在“受难”,从中你体会到什么? 这个语言训练过程从理解词义入手,引导学生通过找近义词、比较词义、感悟品味语言,体会词语表情达义的作用,领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精当。
二、根据单元特点确定语言训练点
小学语文教材是围绕话题组织单元学习内容的,将听、说、读、写等语文实践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因此,应着眼于整个单元,根据单元教材的特点来确定语言训练点。
如《春的颂歌》是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一篇课文。这一单元编排了三篇课文《春的颂歌》、《风筝》、《美丽的槐乡》,古诗《村居》和一个语文乐园。通读整组教材,可以发现本单元是以“春天”为话题的。本单元的习作是“谁把春天带来了”,让学生把春天里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写下来。根据这一习作目标,把《春的颂歌》这篇课文的语言训练点确定为“学习课文用拟人的手法描写景物的方法。”如文中写小草的句子“原野上,小草率先换上鲜绿的新衣。它们有的点点头,有的弯弯腰,以不同的姿态,展示自己的活力。”在学生读句子想画面,理解句意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这两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拟人)你从哪些词语中知道的?(换上鲜绿的新衣、点点头、弯弯腰等等)再让学生用拟人的手法说说春天的景物。学生说:“小溪哗啦哗啦地唱起了歌。”“迎春花展开了美丽的笑脸。”“小草从土里钻出了小脑袋。”„„
三、根据文本特色确定语言训练点
文本特色是一篇文章最突出的特点。当然,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来理解,每一篇作品都有其多方面的特点,如思想内容方面的,情节结构方面的,语言特色方面的等等。我们没必要把这所有的特色一一加以分析,而是结合年段特点,选取其中
一、两处作为语言训练点。
1、根据文本“空白”找训练点。小学语文教材中有不少课文,都有文笔含蓄之处,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挖掘文本意犹未尽之处,找准训练点,让学生植根于书本,想象于书外,进行课堂小练笔,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训练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如《点金术》这篇课文,作者把麦得斯“点花成金”、“点食物成金”的情景写得形象生动,而麦得斯悔悟后,让“金花”复活、让“金食物”恢复的情景却只字未提。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学习课文通过动作和心情描写,写一写麦得斯让“金”花复活或让“金食物”恢复的情景。
2、根据文本结构特点找训练点。
有些课文在谋篇布局、段落安排、构段方式上有着鲜明的特点,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学习运用。如《动物的远游》这一课,第2至6自然段结构相似,都是围绕重点句展开叙述的。教学时,要引导学生掌握这种构段方式。以第3自然段的教学为例,先让学生找中心句“很多鱼远游的能力比蜜蜂还强。”;然后以问题“为什么说鱼远游的能力比蜜蜂强?”,帮助学生理解这个自然段的第2、3句话都是围绕第一句中心句写的。再指导学生用这种连句成段的方法,以“天上的云千姿百态。”或“同学们的课间活动丰富多彩。”为中心句说一段话。这样从语言文字入手,先引导学生理解段意,再帮助学生理清段序,揣摩写法,最后指导运用,使学生既“得意”,又“得言”,体现了语文“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
3、根据文本语言特点找训练点。
教材是学生学习语文的重要依托,语文课文里有很多文质兼美的段落。读这些经典的美文语段是一种美的享受。学写这样的语段更是在原有基础上的积累、内化和提高。如《大地巨人》这首诗,采用暗喻的方法,把大地比拟为一位可亲可敬的巨人,将自然界中的许多自然现象巧妙地与巨人的形象结合在一起。学习完课文第2、3、4自然段之后,引导学生大胆地展开想象,仿照课文进行创作。学生们写出了优美的诗句:
他明亮的眼睛,是那平静的湖泊。他不小心打个喷嚏,是龙卷风在山谷里来去的声音。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在“课程性质”中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这个修改进一步明确了语文课程的核心任务,强调了课程目标和内容需聚焦于“语言文字运用”,突出“实践性”“综合性”的特点,有效搁置了多年来的“工具性”与“人文性”之争,进一步明确了“学习语言文字运用”是语文教学的主攻方向。“语言文字运用”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语言文字运用,是指在学习、生活和工作等一切情境中,人们自觉、不自觉地运用语言文字经验去解决问题或完成任务的过程,即指语言文字运用性实践。狭义的语言文字运用,是语文学习过程的一个阶段,与语文的感知、理解、记忆相对应,把感知、理解、记忆的语文经验在问题或任务情境中加以应用,即指自觉的课内语文学习性实践。“学习语言文字运用”包括阅读和表达两个方面,是一个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过程,语文教学必须遵循这一规律。
一、“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认知领悟阶段
语文学习,是以语言文字为情境载体、内容载体、过程载体、目的、对象、内容、方法的学习活动,即运用语言文字学习语文文字运用的活动,语文学习是语言文字运用的一种形式,即语言文字学习性运用。运用语言文字学习的主要形式是阅读。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核心。阅读教学除了达成自身的教学目标外,还伴随着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巩固,渗透着在读写结合中促进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功能,阅读教学包蕴着学生听说读写等所有的语文素养因素。“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是从阅读起步,并随着阅读量的扩大和阅读要求的提高,语言文字运用能力也在不断提升。
(一)读通读顺文本,关注文本的语言形式
“学习语言文字运用”要从认知语言文字起步,即渗透在文本中的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形式,以及语言形式所表达的内容、情感、价值观等。所以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让学生读通读顺文本,在整体把握文本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发现蕴涵在文本中的语文新知识、语言新形式等语文要素。在引导学生充分发挥个体主观能动性的基础上,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重点对文本新知识、新句式作关注、理解、积累。这个过程,其实也是一个进一步确定和调整教学目标,攻克重点、难点的有效过程。学习、积累中应该鼓励学生把目光和精力聚焦到“语言文字的运用”上,即这样表达好在哪里等。长此以往,就会形成一种关注语言文字运用的阅读习惯和思维惯性,从而提高阅读教学效率。
(二)精读细读文本,强化语言文字的体验
读通读顺课文,重点是在初步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解决“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定向问题。在这个阶段,无论是定向、理解,还是积累,都处在认知的初级阶段,需要进一步的精读细读来弥补和深化。精读细读过程,其实就是一个在教师引导下鼓励学生个性化深度阅读的过程,因为只有实现了个性化阅读,才有学生对语言文字运用的个性化体验,才会使文本语言内化为学生个体语言。因此,精读细读过程要充分发挥学生已有的阅读水平,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和多元解读。正如《课标》指出的:“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教师应加强对学生阅读的指导、引领和点拨,但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不应以模式化的解读来代替学生的体验和思考;要善于通过合作学习解决阅读中的问题,但也要防止用集体讨论来代替个人阅读。”没有深入的精读细读,学生的体验就不能到位,阅读就不能实现个性化,语文新知识、语言新形式等就难以细化、具体化和内化,也就抓不住语言文字运用的本质。
(三)研读交流文本,激发语言文字表达欲
阅读积累到一定的程度,文本细读到一定的深度,就会由衷萌发表达的欲望,发表自己的想法或观点并与他人交流。成人是这样,学生也是这样。然而学生毕竟是在成长中、在学习过程中的群体,“不成熟”是他们的主要特征。所以,他们阐发的阅读观点,往往是有失偏颇的或偏激、稚嫩的。为了克服这类不足,最好组织学生开展小组或全班学生或先小组后全班的研读交流,进行思想交流和观点碰撞。讨论交流前,要让学生做好充分的准备,厘清知识、理清情感、理清观点、理清思路,保证发言快速有效;交流过程中要学会倾听完整,尊重对方,有序展开:辩论过程中要注意言辞准确,说话有礼貌,善于汲取他人优点,善于与人交流。然后,在教师的主导下,在保证不伤害学生自尊心的基础上进行有效总结,甚至提出个人观点供学生参考与示范,最后要求学生在充分讨论和交流的基础上,总结、改进、补充地写出读书笔记,提升对文本语言文字特点的认识与进一步把握。
以上三个步骤,主要为了解决对语言文字的有效认知、积累。整个过程,之所以分三个步骤来说明,只是为了说理的方便,其实,在实际操作中更多时候是整合在一起,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难分彼此。而以往的阅读教学往往纠缠在文本内容的理解和人文内涵的挖掘上,对“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操作不当。笔者提出的做法目的是让阅读教学回归到“学习语言文字运用”这个语文教学本质上来。
二、“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模仿运用阶段
“学习语言文字运用”,与其他学习过程一样,模仿是一个不可回避、非常必要的学习过程。学习语言文字运用,同样也是从模仿开始。更何况小学生处在语言文字学习的发展期,模仿学习更显得重要。
(一)熟悉文本语境,领悟占语表达的适切性
模仿文本的语言文字运用,首先要让学生走进文本,熟悉文本语境,并进入文本角色,使阅读真正成为“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如《桥》一课,要让学生充分领会课文为了表达洪水肆虐的紧急和老书记紧急关头舍己为人的崇高精神,课文大量使用了短句、对话和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方法来渲染危急气氛,并采用设置悬念的办法来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才能使学生真正增强对语言文字形式“解密”的兴趣,真正体悟到语言文字表达的魅力,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再如《穷人》一文,题目是“穷人”,但全文没有一处提到桑娜一家是穷人,但如果根据课文情境把文章省略部分进行补充后再读课文,会发现桑娜一家是穷得不能再穷了,然而再复原到原文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发现桑娜一家是精神的富翁。这就是语言大师的语言表达技巧和功力所在,让学生产生发自内心的钦佩。通过这样经常性的熏陶感染,会不断提升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激发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激情。
(二)延续文本语境,尝试语境言语的延续性
读写结合,是语文教学倡导的传统项目,但多年来读写结合的重点是让学生领悟课文的写作方法,而缺乏语文实践,再说课文汇集了经典的名篇佳作,学生对课文写作方法奥妙的领悟是很难到位的,即使领悟到位,使用起来还是很困难的。随文练笔,是新课程实施以来出现的新生事物,对提升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抒发个人的感受和发表自己的观点是很有帮助的,但很多时候没有聚焦到“学习语言文字运用”上来,或故事的续写,或感情的抒发,或对某人物的评价,或空白的补充等,这些随文练笔尽管也有必要,但评价多数从联想的合理、情感的健康、观点的正确、是否符合道德规范、语句的通顺、有没有错别字等方面来判断,很少从文本的语言文字运用特点出发进行评价,与文本语境表达断裂,成为一种与文本言语表达失去联系的“另起炉灶”。汉语言文字,一是具有含蓄和简约的特点,二是具有多义性和开放性的特点。含蓄和简约的特点可以通过丰富的信息、扩充原有的表达,再通过对原文的诵咏、品味来体悟其准确性。多异性和开放性,主要是给语言文字构成了空白点和未定点,相当于一个多层的未完成的图式化框架。这一开放性的文本结构召唤读者去填补建构,从而实现文本意义的具体化。这为续写、改写、换写原有文本提供了空间,而这个空间内容必须与文本的表达风格相吻合,否则这类练习就没有多大意义。
(三)锁定相似语境,模仿言语表达的尝试性
语言文字运用的模仿,需要有一个好的参照物,参照物是否具有典型性和多项性,是判断参照物好差的主要标准,好的参照物是学生模仿有效性的关键。学生心目中的参照物往往不是一文、一景、一物等原始样本,而是阅读积累的整合体。一些学生觉得无话可说、无话可写,或说话不得体,主要原因是积累或整合不够,说话或习作时找不到参照物,或有了参照物但缺乏迁移能力,不能灵活运用。语文教学强调“得法在课内,得益在课外”。“得法在课内”主要解决阅读和习作的参照物或参照点的问题;“得益在课外”主要是指,在参照物的指引下,进行有益的语文实践。课内学了某一内容或主题,鼓励或推荐学生课外去仿写某一内容或主题,并通过同一内容或主题不同文本的比较,发现各自不同的特点和风格,以扩大学生的视野。如同一季节就有很多不同的内容,如描写春天,有江南江北之分,有早春、中春和暮春之别,有不同作家的不同视角等。只有学生视野开阔了,涉及面广了,内心有积淀了,当遇到同样的主题或相似的情境时,其表达需要和内容就会奔涌而出,并能自觉地选择最佳方法、最佳语句,进行最恰当的表达。使“语言文字运用”从模仿走向创新。
学生“学习语言文字运用”是一个不断提升与发展的过程,往往要经历一个认识“运用”的适切性阶段,机械模仿文本表达,使用文本表达特点进行相同主题和相似情境的运用练习过程。语言文字的运用模仿,也是有梯度有层次的,教学中如果不分清这一点,模仿就会步入“原地踏步”的怪圈。
三、“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实际运用阶段
“学习语言文字运用”是为学生的成长,为学生的终身发展,为学生今后的生活、工作打好基础。语言文字运用有自觉的课内语文学习活动和生活工作中语文运用活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是一个从课内走向课外、走向生活与社会的过程,如果语文教学只限于课内语文学习活动,学生将脱离社会。课内课外功能是有区别的,课内主要解决的是认识、理解领悟和尝试运用等问题,走向生活和社会是要“运用语言文字经验去解决问题或完成任务”。从课内走向生活和社会,是语言文字运用能力质的飞跃,也是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达到“教是为了不需要教”的真正目的。
(一)拓展同类阅读,提炼语言表达规律
中外母语教学的经验告诉我们,学生语言能力的形成需要丰富的语文积累,否则当遇到某种情境时找不出相应表现情境的范例。学生的语文素养,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大量的阅读,通过多渠道的语文实践,形成具有个性的话感,养成个性语言风格。语文学科不可能像自然学科那样通过实验和例子,让学生明白道理、熟悉规律,然后掌握公式、掌握方法,去解题,去解决实际问题。语言规律就没有这么简单,语言文字运用更是灵活多变,没有可套用的运用规律,再加上语文学科人文内涵丰富,更增加了语言文字运用的复杂性。语言规律和语言文字运用规律的把握凭借的是语感,语感形成主要来自于对平时大量的阅读实践和语言文字运用实践的感性和领悟,一旦离开阅读与习作感悟就无从谈起。因此语文学科与自然学科相比,不能用理工学科惯用的“举一反三”的做法,而应该走先“举三反一”再“举一反三”之路,也就是说语文教学首先要解决语文实践问题。具体做法就是在教学中要努力拓展同类主题的阅读,通过同类主题不同文本的比较、揣摩、碰撞,悟出语言文字运用规律,形成语感。然后通过不同主题不同文本的语文实践提升语感的灵性,从而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组织同类活动,尝试适切表达运用
语言文字的运用,离不开对象和情境,闭门造车、凭空想象是掌握不了语言文字运用规律的。习作读者对象不明、学生参与活动太少是目前习作教学存在的主要弊端。如目前学生习作唯一的读者是教师(包括阅卷教师),非常单一,所以导致习作内容的单一和表达方式的单一。如今天“我”向贫困灾区的孩子捐献了50元钱,有很多感受需要表达。教师应该抓住这个契机,练习针对不同对象的表达。如:对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同学邻居等不同对象该怎样表达?选择什么词语、语气进行表达?用什么方式方法表达才是最适切的?否则不看对象的表达,是一种失去生命活力的表达。其次,表达要贴近生活贴近活动,但在“考试教学”盛行的今天,学生的生活空间和活动空间多数被剥夺了,学生沉湎于书本知识和作业中不能自拔,很少有有趣的生活体验和印象深刻的活动,导致学生习作主要依赖于《优秀作文选》等作文参考书的模仿和抄袭,假话、空话、套话连篇。为此,语文教学要努力打破禁锢学生自主空间的条条框框,经常组织学生走出教室、走出校门,多参与有益的社会活动,尤其是组织有主题的学生活动,让学生的阅读积累与生活情境和社会活动有机结合,使学生的表达言之有话、言之有序、言之有情,形成具有个性的语言风格。
(三)走进现实生活,学会灵活恰当表达
现实生活是千变万化的,很多时候是要根据现实情况、个人经历、个人感受、社会需要以及承受能力和喜好采取有针对性的表达和灵活运用语言文字。这时候学生往往很难在大脑中搜索到类似的参照文本。这也是学生语言文字运用中经常碰到的迈不过去的坎。面对这种情况,教师要鼓励学生克服过于依赖参照文本的心理障碍和思维定势,走一条自信、自创的语言文字运用之路。要树立不畏失败的信心,从失败走向成功,从不熟悉走向熟悉,从不熟练走向灵活运用,这是语言文字运用走向成熟的必经之路。首先,要指导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善于从“不同”上做文章。如鼓励学生找出同类参照文本中的“不同”,借此克服心理障碍,树立自主表达、自创表达的信心。其次,选择同一主题,采用不同情境的表达和语言文字运用进行练习。如同是秋天,有不同地区的秋天,有丰收和歉收的秋天,有不同时段的秋天,有常态的与极端气候的秋天,要鼓励学生把这些不同的秋天景象都写下来,通过对同一主题、同一季节用不同情境的表述,培养学生灵活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再次,对同一主题或情境,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谈看法,发表意见,研究如何恰当表达。让学生自主表达、自创表达的途径有很多,关键是要引导学生走好“模仿一变化一创新”之路。
计算机基础和程序设计学习方法
大学之前的基础
大家是不是认为我大学之前就积累了很多计算机方面的基础知识呢?事实不是这样的,我的小学是在们村里上的,根本就接触不到电脑,高中的电脑课时有一次没一次的,基本上都被老师占用上别的课了,就是高二的江苏省计算机的考试也只是背题目过的。至于浏览器只知道IE,QQ也是6月9号晚上去网吧我干的唯一一件事,本来准备包夜的,无奈自己什么都不会,只好回宿舍睡觉了,那好像是我第三次去网吧,那时不知道有迅雷可以下载东西,至于最基本的word,excel是上个暑假恶补了一下。PPT我相信在座不会的是极少数吧,我是这学期要做班长论坛PPT才学的。所以我并没有什么关于计算机的基础,可谓是大学之前一片空白。
大学开始现状
大学一切都是美好的,一切都是陌生的,一切都是残酷的。刚开始时我的学习方法还都是和高中一样的,除了预习高数,其他一切都是浮云了。我们的计算机老师也许和大家的不一样,大学计算机信息基础教程应该只讲了三个星期吧,我的基础大家也知道了,而且我的老师又不按书上的讲,我就更当听天书了。
就到了第四个星期吧,开C语言的课,结果我发现老师好像讲了180页的内容吧,一点也不夸张,就连文件都讲了,带了C语言书的同学可以看看文件在书上的哪个地方。课后我就想大学计算机信息基础教程我是一个字不懂,现在老师又讲了180,要是到期末考试我可怎么办啊,而且我是班上学号最后的,这样的如果我不挂还有谁挂呢,要是大家的期中考试在一年前的时间我来考,我肯定考不到二十分的。
请问在座的各位同学有多少没有考到二十分的?又有多少同学有我上面所说的那么好的基础的?
可是现在呢?我是这么样的呢?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是在今年的3月份考的,当时C语言的课还没有授完,我就以优秀通过了。江苏省计算机等级考试是这学期10月份考的,因为班上的事情在考试前一直没有时间复习,也就是我是裸考的,结果还以以优秀通过了。
下面就讲讲我的学习方法吧。
学习方法
大学计算机信息基础教程
对于大学计算机信息基础教程没有其他好的学习方法,一个字的看,最后一章就不要看了,一是不这么能看懂,二是考试不这么考到。那如何去看呢,首先没有重点,不要让老师给你划重点,重点就都是重点,就考试来讲什么都考,就个人而言,为了自身的发展就都要学,为什么叫基础教程呢,因为这些都是一些最基础的东西。比如在座的各位有多少知道MIDI,实质上就是乐谱的数字表示。用与计算机合成音乐的。
不同于c语言的是大学计算机信息基础教程要慢慢看,一章一章的看,每看完一章然后就做关于这章的习题,然后再把这章在看一遍,把做错的相关知识点重点看,最后在把自己做的习题在看一遍每一个选项搞懂就ok了。最后说白了就看你有没有看了。不看不会,认真看就会了。
C语言
很多人对学习c语言感到无从下手,经常问我同一个问题:究竟怎样学习c语言? c语言是一个实用性很强的语言。你如果想要学好它,就得下一翻功夫。可是大多数人都认为它太难学了。所以就没有认真的学,也当然学不好了。
首先你要有一个正确的态度,没有一个正确态度的人是学不好任何东西的。你如果真想学好C语言的话,你就要做好好好学它的准备,不要三心二意。
其次,你要了解你学这个语言的目的。你是想过计算机等级考试呢?还是想真正想用这一门语言。这就有很大的区别,这决定你学习的程度。
你可能认为我们学院要学习它干什么呢?又有什么用呢?
那大家想不想什么东西都像电脑一样智能化呢?
如果想那这就是我们学习C语言的理由,就拿电脑而言吧,是有许多的微型计算机集成的,说白了就是单片机,而单片机是深入我们生活的,比如电子表之类的。
而单片机能接受的语言有2种,一是汇编语言,另一个就是C语言了,如果C语言要一年学的话,那汇编语言至少要学3年。到了大三的时候我们会有微机原理的专业选修课,到时大家就可以选了。现在社会发展的趋势不就是实现智能化吗。又有谁会嫌自己的东西太智能话人性化呢。为了让自己的生活更美好所以大家得把它当专业课看待。
然后,就是学的问题了。你做好了上面的准备,就好好开始学了。可是学好一门语言,一个好的方法很重要的。C语言是面向过程的一门语言,特别强调各个程序的关系。像程序之间的调用,所谓面向过程就是你要知道他在计算机了每一步到底是怎么的一个执行过程。所以你要多的把它透。
下面我给大家提几点建议
1、要提前预习,不预习一切都是白费,c语言上课的容量以我的眼光来看是很大的,而且大学课都是2节课一起的,如果不预习,上课也许前面的你懂了,但是头脑的容量是有限的,上到后面你就会渐渐不懂,如果长此下去,你的C语言就可想而知了,况且老师不可能把书上的知识全部讲到。所以对于c语言预习是必不可少的。而且在预习得时候要达到懂的程度,也就是你只把上课当做一种提升自己的时候,从老师那里学书上没有的知识。
2、如何正确的预习呢?要带着思考看书,不思考书是看不下去的,看着看着头就晕了,马上就不想看了,结果就不看了。书不是看一遍就懂的,要每次在看不下去之后再从你这次开始看的地方看,看上几遍就懂了。如果你在晕头转向之后就停止的话,差不多就等同于这次没看吧,白白浪费时间了,所以得多看多思考。如何思考呢?你要带着计算机是这样实现理解这个语句的,为什么要有这个语句?就比如变量为什么要先声明后使用呢,因为他不是人,不知道他是变量,只有你用语句表达出是什么,他才知道是什么,你不说的她不知道。所以电脑是很笨的。
3、上课时相当重要的,老师会讲无形中强调书上的重点,编程在哪些地方容易错(比如在scanf中的&),以及一些编程的技巧。当然c语言无所谓重点,都是重点,也许你就会因为一个小小的错误最后vc给你报100多个错误的。习题课一定不要逃,基本上现在我们
常见编程的老师都会讲到。当然了第一学期都是一些基本的,和高中的伪代码没有什么多大的区别,有的就是有好多注意点,所以有了预习的基础上课这些东西一点你就会明白的。切记不要一节课或几节课不懂就不听了,课后也许你这要看上一遍就会明白了上课不懂的地方,因为你毕竟知道老师这个地方是怎么讲的,有听的基础。
4、要多练习,学了C不就是为了自己能写吗?怎样才能写出好的呢,只有自己多练习了,尤其是上机课,不要玩,要利用好,因为这是有老师指导的,有错了你会很容易问到老师你哪里出错了,而课后能你只能自己去发现它,那样会费好长时间的。自己多写还能很容易发现自己的薄弱点,C语言的使用时很灵活的,所以就更要多练,灵活掌握。
总结一下就是一看二思三听四练,要反复反复再反复。
就我个人而言,我认为最重要的还是看书,书是一切之本,我们不要因为这本书看不懂就去找其他书刊,至少对于C语言我们现在用的书可以说是最经典的了。所以你要做的就是要把它变成你的,说老实话,如果你认真看书,不用老师你也会精通的。
那看书最重要的是什么?答:读程序。没错,读程序是学习c语言入门最快,也是最好的方法。尤其是我们用的书,基本上每一个知识点后都有例程供大家学习。
然后就是自己编程了,最好是和例程类似的或一样的,自己试图写出这段已经读懂的程序,不要以为例程你已经读懂了,你就可以写出和它一样的程序,绝对不一定,不相信你就试一试吧,如果写不出来,也不要着急,回过头来再继续研究例程,想想自己为什么写不出来,然后再去写这段程序,反反复复,直到你手到擒来为止,祝贺你,你快入门了。
最后说一下怎样才能成为一个高手呢?
写程序的最高境界其实就是掌握各种解决问题的手段(数据结构)和解决问题的方法(算法)。举个例子:你面前有10个人,找出一个叫“张三”的人,你该怎么办?第一种方法:直接对这10个人问:“谁叫张三”。第2种方法:你挨个去问“你是不是张三?”,直到问到的这个人就是张三。第三种方法:你去挨个问一个人“你认不认识张三,指给我看”。不要小看这个问题,你说当然会选第一种方法,没错恭喜你答对了,因为这个方法最快,效率最高,但是在程序设计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优方法和你用的手段却是考验一个程序员程序设计水平的重要标志,而且是不容易达到的。
程序要考虑它运行所需的内存空间,和运行时间,谁能达到两者兼顾谁就是高手。
考试
学校考试如何复习。
一、可贵的探索
1.重视语言形式的学习, 变“讲内容”为“学语言”。语言文字是一个非常精致又非常微妙的存在。同样的意思, 表达的方式不同, 遣词造句不同, 它所承载的语言文字的情味和意蕴是不一样的。教学中只有留意怎样的语言形式会产生怎样的表达效果, 这样的语文才真正具有语文味。近年, 我们明显地感受到执教老师对文本语言形式的关注。教学没有停留在以往内容的分析、作品主旨的体会、作者情感的感悟上, 而是突出语言文字应用, 引导学生关注语言形式, 在咬文嚼字中体会语言表达的特点。比如标点符号的用处, 反复出现的词语表达的效果等, 在不同年段的教学中得到了不同程度的体现。
如六年级《姥姥的剪纸》一课教学:在学生初步阅读课文, 了解到姥姥剪纸技术高超———堪称“神”之后, 教师没有停留在这一内容层面的教学上, 而是启发学生思考:哪些语句写出了姥姥剪纸技术高超, 是怎样写的?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体会“神”:抓“嗬!梅枝与喜鹊形象生动……”以及“我从小就听人啧啧赞叹:‘你姥姥神了, 剪猫像猫, 剪虎像虎, 剪只母鸡能下蛋, 剪只公鸡能打鸣’”两处, 体会文中运用的正面描写及侧面描写这两种不同的表达方法;抓“剪猫像猫, 剪虎像虎, 剪只母鸡能下蛋, 剪只公鸡能打鸣”体会民俗语言特点及表达效果。
2.注重表达方法的学习, 变“只感悟”为“学表达”。教学中“学习表达”的意识普遍增强了, 尤其是中高年级的教学, 基本上都根据具体的课文特点, 在感悟内容的基础上, 加强对表达方法的学习与运用, 安排了不同形式的课堂练笔, 或写感悟, 或写想象, 或仿写等。教学中空泛议论少了, 动笔实践多了;“泛人文”少了, 语文味浓了;“课上热热闹闹, 课后空空荡荡”的问题基本解决了, 大多数学生在教学中都有所获, 有所得。
《杨氏之子》一课中, 在感受到杨氏之子的善听、妙答、反应快、机智之后, 教师设计语言运用情境:
若是来访的是李君平、黄君平, 想想杨氏之子又会如何作答?并出示练笔内容引导学生进行表达运用:
李指以示儿曰:“此为君家果。”
儿应声答曰:“未闻李子乃夫子家果。”
黄指以示儿曰:“此为君家果。”
儿应声答曰:“未闻黄鹂乃夫子家禽。”
学生笔随心动, 有话想写, 有话可写, 兴趣盎然投入到练笔中, 既训练了语言表达, 又促进了对文本的进一步理解与积累。
3.发挥教材“例子”功能, 变“学课文”为“学阅读”。阅读教学, 不仅要引导学生从语言文字中读懂内容, 感受形象, 从中受到思想启迪, 情感熏陶, 更重要的是要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教学生学会阅读。在观摩活动中, 我们欣喜地看到老师们变“学课文”为“学阅读”, 在指导学习方法上下了很多工夫。比如识记生字的方法, 理解词句的方法, 概括主要内容的方法, 揣摩文章表达特点的方法, 朗读、默读、浏览等阅读的方法, 教师基本上能根据教学需要灵活安排, 有效落实。在指导学生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时, 不同年段根据不同课文特点训练方法各有不同。还有的课重视引导学生从课题中质疑, 在关键词句的研读中设疑, 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 有效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
五年级《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一课教学中, 对学习策略的指导显得非常突出:第一步, 引导学生从“单元导读”中提炼出本组文章阅读学习的思路———知内容、识风情、品语言;第二步, 引导学生通过采取“合并自然段”的方法把握主要内容;第三步, 抓住“花团锦簇”“姹紫嫣红”等词句引导学生比较、想象, 体会关键词句表情达意的效果, 感受“抓关键词句识风情”“想象画面品语言”等学习阅读的方法……
教学从过去偏重内容分析到如今关注文本表达形式, 增强了语言运用意识。
二、现实的思考
如何更有效地理解和实践“学习语言文字运用”这一核心理念?老师们仍有几点疑惑。
1援“运用”一定是“写”吗?课标描述:“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 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创造性表述的过程。”阅读, 是一种运用;表达, 也是一种运用。“运用语言文字”, 应涵盖语言文字的“理解”与“表达”两个层面, 并不意味着阅读理解的旁落, 不是要弱化阅读理解。因此, 体现“语言文字运用”, 未必都要“写一写”。我认为, 听、说、读、写, 都是“语言文字运用”!
2.“一课一得”, 只有“写”才是“得”吗?强调语文教学要提高实效性, 要有所得, 因此很多课就去“一课一写”。只有“写”才算是“得”吗?叶圣陶先生认为:“学语文为的是用, 就是所谓学以致用。经过学习, 读书比以前读得透彻, 写文章比以前写得通顺, 从而有利于自己所从事的工作, 这才算达到学习语文的目的。”比以前读得透彻, 是不是“得”?学到一种理解词语的方法, 学到一种概括的方法, 是不是“得”?感受到一种表达的方法, 在拓展性阅读中加以理解和运用, 是不是“得”?比如学习了《白杨》一课, 了解了文章“借物喻人”的写法, 课外再搜集一些类似的文章来进行扩展阅读或比较阅读, 是不是一种“得”?温儒敏教授在全国小语会第九届学术年会上讲到阅读的重要功能是促进思维的发展, 倘能在阅读教学中启发学生的思考, 提升学生思维的深刻性、敏锐性、广阔性及变通性, 不也是一种“得”吗?因此, 将“一课一得”变成“一课一写”, 存在着理解上的偏颇。
3.阅读教学, 一定与写作教学捆绑吗?有些课在学生没有完全读懂课文, 没有全面感受人物形象、写作特点的情况下, 只学了其中一部分内容, 教师就瞄准这一部分的“写”点马上让学生“写一写”。对此我提出质疑。阅读教学强调动笔, 强调学习运用语言文字, 在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一学就用”吗?每节课学一点立马就要写, 是不是有些急功近利?是不是违背了学生写作的基本规律?写作, 是阅读教学的最终目的吗?现在, 有一种苗头, 认为学习阅读, 就是为写作服务的。
由于这种观念的存在, 课堂中出现了这些现象———
一是整体把握少了, 寻章摘句多了。由于一学就要写, 为保证能写一定的量, 教学中势必对整篇的文章缺少应有的把握和一定程度的理解。课文是一个整体, 是内容的整体、语言形式的整体和形象的整体。一篇完整的文章, 写法上的“得”也应该是整体的。“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缺少整体的把握, 文本的内容整体、形象整体被人为地剥离。这样为了在一课时中体现“写”, 生硬地在阅读教学中安排小练笔, 人为地割裂教学过程的流畅性, 破坏和谐的阅读场, 把教学过程弄得忽东忽西, 课文弄得支离破碎, 不但收不到预期的练笔效果, 还影响了正常的阅读教学。
二是语文形象少了, 语文术语多了。文艺理论界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观念, 叫“形象大于思想”。读文学作品, 重要的是读出形象来, 而不是简单的抽象概念。由于要在一课时中体现“写”的训练, 教师的眼睛只瞄准了“写”的训练点。于是一些课对文章整体缺乏应有的把握, 语言的整体运用之美, 人物形象的丰富、立体之美, 故事情节的生动、曲折之美从课堂中流失了, 从学生的身边流失了。要读出形象, 就要抓准语言训练的点, 层层深入研读, 否则就如“蜻蜓点水”, 如“过眼烟云”。
三是有感而发少了, 无效练笔多了。有的“写”, 正如北京小语会张立军老师所说的:实乃是有读无感, 有仿无心, 有写无情。课堂上教师有了很强的语言文字训练的意识, 但有些训练点纯属顺应当前大势, “应景”而作, 不是真正地从年段目标出发, 从文本出发, 从学生需求出发, 存在着泛泛而谈的感受性练笔、“套模子”似的仿写、针对性不强的想象性练笔等现象。这样的练笔, 既没有进一步拓展文本内容, 升华学生对文本的感悟, 发展学生的思维, 更没有活化学生语言, 学生既没有得“意”, 也没有得“言”, 更谈不上表达方法的迁移。
三、改进的建议
怎样更有效地落实“学习语言文字运用”这一理念?笔者有几点建议。
1.正确理解“阅读”与“写作”的关系。叶圣陶先生认为, 读与写的能力是语文教学的两个基本目标。“阅读是吸收, 写作是倾吐”,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 只有“读得好”, 才能“写得好”。叶圣陶先生把读写能力并列为语文教育的两大目标, 反对因阅读而削弱写作, 也不认为阅读的功用仅限于为写作服务。换言之, 写作不能成为阅读的依附;同样, 阅读也不能成为写作的奴仆。他指出:“阅读教学, 本身自有其重要性, 并非作文教学之辅。”“果能善读, 自必深受听读书篇文篇之影响, 不必有意模仿, 而思维与技巧自能渐有提高。我谓阅读为写作之基础, 其意在此。若谓阅读教学纯为作文教学服务, 则偏而不全矣。”叶圣陶先生不厌其烦地谈到阅读能力的重要性和自身规律, 其意正在于强调阅读独立于写作之外的特质, 二者是不能互相取代的。
2.“读”与“写”要有机结合, 方能相得益彰。对于学生而言, 被文本中事物所吸引, 被文中情感所感染, 对文中语言形式产生浓厚的兴趣, 方如骨鲠在喉, 不吐不快。因此, 阅读与写作, 要注意“读写结合”, 相得益彰!那么写什么?什么时候写?
一是精选内容。课堂小练笔不能成为“光明的尾巴”, 随意让学生写一写诸如“读了故事有什么感受”“说说你的心里话”等, 应根据文本本身的语言特点来决定写不写, 写什么。教师应根据年段及单元教学目标和文本表达特点找准训练点, 找准语言发展的生长点, 让练笔有的放矢, 从而实现习得语言, 内化表达方法。
二是妙搭“阶梯”。文本的语言特色是什么?或有着怎样的结构特点、表达特点?教师要深入研究, 发掘文本“读写迁移”的价值所在, 进行有效引导。教师要根据课文特点, 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 激活学生的生活积淀, 让广阔的写作积累走进学生练笔的课堂, 帮助学生的练笔既从课文语言特点中来, 又突破文本语言特点的束缚, 避免千篇一律, 让练笔具有个性特点。
1.把握作者遣词造句的个性化特征,见人未见
文学作品遣词造句带有作者很强的个性化特征。在教学中,教师要能够独具慧眼,抓到最具表达能力与效果的词语,并以此为起点,指导学生学习,提高阅读能力。
一位教师在《白莽作〈孩儿塔〉序》的阅读教学中,教师认为贯穿全文的感情基调体现在“这就使我更加惆怅”这句话上,提问学生:“作者如此惆怅的原因是什么,体现在文中的哪些词语上?”学生回答得不好,教师就一再补充课外的内容,终于让学生明白。这是用文本以外的内容来解读文本。鲁迅先生非常重视副词的使用。是不是可以换一种问法,比如:“这就使我更加惆怅”这句话里为什么要用“更加”这个词?这样,学生可以根据文本把作者惆怅的原因整合为凄冷的环境、内心的孤独和要给白莽的遗诗作序。举一反三,在“春天去了一大半了,还是冷”这句话里,“还”字既写天气,又写心情,表达效果比直接的“凄凉”、“惆怅”要深刻。“也因为午后得到一封远道寄来的信”,“也”后面的内容才是“凄凉”的真正原因。这样,理解作者情感的着力点就很自然地放到了这些副词上。事实上,前述问题的解答最终还是落实在“更加”这个词上,倒不如直接针对“更加”这个词来提问。还有,可以指导学生品味“早又蒙上了许多新鲜的血迹;这一提,他的年青的相貌就又在我的眼前出现,像活的一样,……”这句话里连用两个“又”的作用。前一个“又”,表达“惆怅”之外,更多的是对反动派大肆屠戮的愤怒,后一个“又”表达鲁迅对白莽印象之深,哀痛之切!文本中有七个作为副词的“也”字,各有含义,组织学生紧扣文本深入探讨,就能更深地体会到了作者炽热、深沉的思想感情。以文本语言为出发点,切中肯綮,指向就更为明确。有利于学生掌握语言规律,提高阅读能力。
2.建立文本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发人未发
“语文学习的外沿和生活的外沿相等。”就文本解读文本可能也是阅读教学的常态,如果我们既抓住了文本的关键词,又能联系生活,那么,在理解能力的培育上,是不是可以曲径通幽呢?
《伤仲永》一文的中心问题是:方仲永由天资过人变得“泯然众人”的原因是什么?这个问题的难度并不大,学生指出了文本中的“父利其然,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这句话,这样的回答是正确的,但不深刻。教师可以继续提问:“不使学”的原因是什么?要求学生继续阅读文本进行思考,学生能够找到“隶耕”、“奇”“乞”这些词。分析这些词的作用需要联系生活实际,从不同的角度思考。我们看,“隶耕”,以耕田为业,其父有根深蒂固的小农意识,短视;“奇”,看起来没有什么奇怪的,可是,“奇”让方父感到了自己卑微的地位也有令人欣赏的东西,成了“名”,内心就有了得意,有了可以炫耀的东西,以致有了后面的“环谒”;“乞”是“邑人”的行为,一个五岁的孩子能有多高的造诣,值得“以钱币乞之”?如果众人能以平常心待之,方仲永也可能有机会就学,因此,方仲永的“泯然众人”除了他的父亲“利其然”,还有更深刻的社会原因。选入教材时,后一段被删掉了,被删掉的那一段指出了当世社会的弊病。而在我们的教参里,有这样的两句:“但这不能怪仲永,他毕竟是个孩子;这全部责任都应当由贪财的父亲来承担,因为他剥夺了仲永的学习机会。”方父一介贫民,怎么可能在他的思想意识里强加入先进的早教观念?“环谒”之下竟然也没有一个人提醒他教育孩子的方式有问题。“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之后就没有进一步的言说,连作者也没有对这个孩子尽一点社会教育责任。也许,作者只是杜撰了这样的一个故事来为后文的“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佐证的?值得深思。解决问题,一是要紧扣文本来解答,二是要由文本联系生活,这样的课堂才不会只拘泥于既成结论,才会有生成。杜威将生活看作是解决问题的过程,他认为生活本身就表现为从问题到问题的一系列问题求解的过程。教师要激励学生不断地紧扣文本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并把生活的活水引入课堂,让学生在自主、对话与探究中完成问题体系与知识体系的建构。这样,我们的语文课堂才能知识与生成齐飞,思考共颖悟一色。
3.引导学生从解决问题到研究新问题,愈研愈入
问题的深入往往意味着解读的深入。卡尔·波普尔在他的《猜想与反驳》里强调:“科学和知识永远始于问题,终于问题——愈来愈能启发新问题的问题。”在课堂观察中,我们经常发现,教师会针对文本或文本之外提出一系列问题以求解,问题解决了,师生活动也就结束了。问题解决可能意味着思维的终止,探究的终止,如果我们在问题解决过程中能引起学生新的问题的产生,那么,这种讨论或解决的过程更具价值。
一位老师执教《过秦论》,有一个“察文气,评得失”的环节。老师在引导学生讨论之后达成了共识,得出了“为后文作势”、“反衬速亡惨象”、“突出中心”等结论。在实录里,还有这样的表述:“教师还不满足于这一共识,又进一步提出:文无定法,如果换一种写法,不这样大肆铺排,也可以写出一篇好文章。”教师提出这一见解,其实是对文章作法的一种体察。这对学生写作能力的发展有帮助。但是,这个提法更多的是涉及到文章学知识,教师在分析时也基本上是离开文本架空分析,这对语言学习的意义究竟有多大,笔者认为值得商榷。如果这个问题是由学生提出的,又怎样?事实上,在另一位老师的课上,教师请学生评价一下文章的语言风格,学生提出:文章这样铺排,是不是太啰嗦?这个问题就关系到语言运用问题。首先是采用了排比式的句子和铺陈式的描写方法,造成一种语言上的生动气势,显得更有力度。重要的是,贾谊是在用写赋的手法来写说理散文的。赋是汉代最流行的文体,在两汉400年间,一般文人多致力于这种文体的写作,因而盛极一时。赋的特点是散韵结合,专事铺叙。这样,从文本语言特点到文学常识的学习,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经验,又进一步开阔了学生的眼界。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发现学生又提出了问题:贾谊为什么不去倡导简朴的文风?这个问题就涉及到了社会生活和文风的关系,沿着这个问题追问下去,可能就是古代文学史上文风变革的课题了。
4.追问文体语言体系的内在逻辑,开拓生成
在语文课堂上,学生不一定能够提出有质量的问题,甚至出现不合教师要求的问题。教师的作用其实是引导,教师要教的应该就是学生想弄懂的问题。我们可以采用这样的途径:学生提出问题→师生归纳问题→师生解决问题→学生再提出问题。教师的作用在这里并没有被削弱,而是要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对这些问题进行整合,形成具有逻辑关系的问题链,以此为基础组织教学。
石钟山的《雁》是一篇短篇小说,教学参考把目标设定为:理解自由与爱情对于生命的意义;把握小说的情节,理解心理描写的表达作用。在课文理解里,编者也引用了金人元好问的《摸鱼儿·雁丘词》作为小说立意的根据,认为这篇小说体现了爱情与自由对于生命极其重要的意义。笔者认为,作者如果只是根据《雁丘词》来演绎一个动物的爱情故事,就没有画蛇添足的必要了。在教学中,教师显然把目光聚集在雁对爱情的忠贞上了,因为教材编写者的意图是非常明显的,在课后的“学习建议”里,也是提示学生“你怎样看待这种生死相许的感情”。这篇文章仅仅只写了雁的爱情吗?学生在阅读文本后提出了自己的想法,有的学生认为就是写爱情的,有的学生认为是写自由的,也有的学生认为是写梦想的。那么,我们接下来应该怎样来解读?要全面地理解一篇文章,可以运用我们学过的方法,也就是考查贯穿文章始终的相似语句。学生圈画出了这样的一些语句:“她高昂着头,冲着空中那只盘旋的孤雁哀鸣着。她的目光充满了绝望和恐惧”、“她抖了几次翅膀,想重返到雁阵的行列中”、“她在鹅群中抖着翅膀,做出起飞的动作,刚刚飞出一段距离,便跌落下来。她悲伤地鸣叫着”、“她终于无法飞行了,只能裹挟在鹅群中去野地里寻找吃食……她仰着头望着落雪的天空,心里空前绝后地悲凉”、“僵直的头仍冲着天空,那是他们的梦想”。在这个语言体系中,作者笔下的雁,编者意图的雁,教师理解的雁和学生感悟的雁应该是一致的,可事实上并非如此。如果把文末的“他们的梦想”仅仅理解为“比翼双飞”无疑就浅薄了。因为如果只是为了爱情的话,那么,那只雄雁不会在前一年独自飞走,不飞走也一样可以有爱情,在鹅群里也一样有爱情。因此,两只雁以死追求的,除了爱情,一定还有比爱情更高的东西,那就是脱离人们世俗的眼光,脱离鹅群的纠缠,去搏得比爱情和生命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生的尊严。语文教学活动是动态生成的过程。探寻追问文本语言的逻辑联系,实现学生对文本的解读从感性到理性的转变,学生的阅读能力才能真正得以提升。正如林定夷先生所说:“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我们就已在不断地增长知识,不是只有解决了问题才增长知识。”
朱孔洋,语文教师,现居上海浦东。责任编校:洪 鸣
【语言文字学习方法】推荐阅读:
语言文字规范化业务学习记录07-11
语言文字标语07-16
语言文字工作课件10-14
语言文字培训心得11-27
语言文字的用法12-10
语言文字创建总结01-02
高中语言文字运用题05-30
小学语言文字验收报告06-02
语言文字工作达标报告06-05
学校语言文字汇报材料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