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工程师职称评定专业技术工作总结

2024-06-1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软件工程师职称评定专业技术工作总结(共8篇)

软件工程师职称评定专业技术工作总结 篇1

专业技术工作总结

我,1999年12月认定为助理工程师,先后工作于******建设有限公司、******建筑工程有限公司,2000年9月在******工程有限公司技术质量科任科长。在此期间,我努力钻研专业技术知识,在技术管理过程中努力推行“新工艺、新结构、新材料、新设备”,对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倾注了满腔热情。任助理工程师专业技术职务以后,先后在******群体住宅小区工程和******工程中担任技术负责人,这两个工程竣工以后均被评为******市优质工程,而且******工程在评为市优工程的基础上又被评为2001******省优质工程。在施工一线锻炼的几年中,通过理论联系实际,在大学期间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迅速转化为了业务能力。作为公司的技术和质量管理部门,在公司经理和公司总工程师的直接领导下,对技术管理一丝不苟,对工程质量从严控制。经过数年的努力,公司已建立了严格的管理体系,并且获得了国际承认的建筑施工企业的三大认证:质量管理体系(ISO9001)认证、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OSHMS)认证、环境管理体系(ISO14001)认证,是****省第一家获得三个认证证书的建筑施工企业。五年来,在为公司的发展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的过程中,也使个人的专业技术能力得到了充实和提高。总之,五年来自己做了一些有益的工作,但也存在着很多有待提高的问题。

现对几年来的专业技术工作总结如下:

一、积极推广使用“四新”技术,营造建筑精品

1999年12月,我在******工程项目部任技术负责人。工程质量是建筑施工企业的生命,而要想获得好的工程质量,就要求技术管理人员要具有创优良工程的先进意识,作为该工程的技术负责人,由我牵头,首先着手建立、健全项目部的有关技术、质量管理制度。按照项目工程施工方法,以我为首,将工程质量目标分解到各个专业技术岗位,在按照技术岗位的要求组织施工。先后建立了技术复核制度、工程质量检查制度、隐蔽验收制度以及质量通病控制措施和半成品保护措施等一系列有益于保证工程质

量的管理制度。根据本工程大开间及混凝土浇筑量大的特点,模板支撑选用工具式快拆体系,配合使用覆塑竹胶合大模板,保证竹模板间隙不大于1mm;接缝高低差不大于1mm,表面平整度不大于2 mm,顶棚可取消抹灰工序,既可以节省水泥用量,又可以彻底根除顶棚抹灰空裂的质量隐患,取得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内外墙瓷砖表面平整、洁净、色泽协调一致,接缝填嵌密实、平直、宽窄一致,颜色一致;屋面防水层细部均经过精心处理,做法一致、美观;门窗表面洁净,无划痕、碰伤,涂胶表面光滑、平整、厚度均匀,无气孔;楼梯踏步相邻两步宽度和高度差不超过10mm,齿角整齐,防滑条顺直。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设计施工图和国家规范、规程和通用图集的要求施工,并按照创精品工程细部做法要求精心完成每一个分项工程,实现了“创高标准优质工程”的质量目标。通过对该工程技术工作的直接参与和控制,使该工程的质量、进度和效益都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工程荣获2000最佳优质工程(金牌奖)及2001******省优质工程奖。

二、努力钻研专业技术业务,做好本职工作

自从到******工程有限公司工作以来,各项工作干得更是出色。调任技术质量科科长之后,恰逢公司建立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由于时间紧、任务重,该同志自愿放弃个人休息时间,一心铺于质量管理手册、程序文件以及作业指导书的编写和修改工作中,加班加点,毫无怨言,充分体现了一个青年专业技术人员应有的先锋模范作用。在总结我公司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的相关经验,我形成了《******》一文,并获得******省建设系统科技技术论文一等奖。

在日常工作中,该同志凭借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理论基础,工作中如鱼得水,从施工现场的技术指导和质量检查验收到施工技术资料的核查和管理,各项工作样样精通。在工作中形成的技术性文件和各种申报资料做得结构严谨、术语规范、见解独特、论断精僻,送到市里交流的技术性文件多次受到******市建设局、******市质量监督检测站有关领导的表扬,为企业赢得了荣誉。

随着公司管理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公司领导决定启动OSHMS职业安

全健康管理体系认证和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在上述两个管理体系建立的过程中,该同志又一如既往地投入到体系文件编写、初始状态评价、重大危险和环境因素辨识、管理方案的制定等工作当中,为企业顺利通过注册认证作出了突出贡献。在参与建立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和环境管理体系的过程中,我个人也学到了国际通用的许多管理方面的知识,同时作为三个体系的内审员也时刻为三个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做出艰苦的努力。

三、推行无纸化办公,用高科技手段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该同志在潜心钻研专业技术知识的同时,还努力探索和研究电脑的软、硬件知识,把微软Office系列办公软件和AutoCAD系列软件成功应用于日常施工管理之中,在不断地学习和实践中,努力推进工程管理资料的无纸化管理,应用Word完成字处理工作,打印各种记录表格以及文字材料;应用Excel完成工程信息的存储和分析处理,为工程决策提供量化依据;应用PowerPoint制作培训用的电子幻灯片,运用现代化的多媒体形式,生动、活泼地讲解施工技术知识和施工构造常识,彻底改变了传统教育培训的方式,使高科技、现代化的技术手段真正服务于生产和质量管理。AutoCAD计算机辅助设计绘图软件在工作中的推广应用,使施工技术人员彻底甩掉了笨重的绘图板和铅笔手工作图的重担,使工程绘图变得异常轻松。

我通过学习和钻研计算机软、硬件知识,积极动手实践,完成了企业内部计算机局域网的建设,使各个科室的计算机实现了资源共享,除了共享数据以外,还能够共享诸如打印机、绘图仪等硬件设备,节省了大量宝贵资金,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至于更深层次的应用,如共享Internet连接上网,利用Netmeeting实现视频会议等连接手段的应用更是前景广阔。这一切都为最终企业内部的文件实现无纸化管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总结建筑业企业实现无纸化办公的经验,我写成了《******》一文;为了适应企业科技技术文献检索的需要又写成了《******》一文,这两篇论文上报到******省建设厅参加******省建设系统科技论文评审,均荣获******等奖。

四、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不断学习、不断更新知识

现代社会的发展日新月异,知识更新十分迅速,如果不及时补充新知识,不经常进行不间断的学习和交流,就不能适应企业技术管理工作的需要,就要被淘汰。为此,我利用一切机会参加各种培训班、技术交流活动。在助理工程师任职期间,先后参加有关部门组织的各种专题培训十余次,获得******等岗位资格证书;获得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内审员、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内审员、OSHMS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内审员资格证书;获得******省建设厅颁发的******项目经理资质证书。通过各种继续再教育培训班,使我始终保持着旺盛的求知欲,同时也让我本人的专业技术水平不断地得到提高。

以上是我近五年来从事的主要技术工作的情况,通过从书本上学习、从实践中学习、从他人那里学习,再加之自己的分析和思考,确实有了较大的收获和进步。成绩和不足是同时存在的,经验和教训也是相伴而行。我将继续努力,克服不足,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把自己的工作做的更好。

软件工程师职称评定专业技术工作总结 篇2

一、概念的抽象和混淆

通常软件是由程序、数据和文档等构成的。从未学习过《软件工程》课程的学生往往认为程序即是软件, 这种看法是严重错误的。如果不区分这种基本概念, 学生会认为软件只需要编程而忽视需求分析、设计和测试等工作任务, 而这些任务却是开发软件的重要任务, 其比重远远高于编程。在教学中可以借助比喻、案例和启发式等多种教学法避免概念抽象和混淆。教师先用电饭煲产品作比喻, 可把程序看成是电饭煲, 程序具有“煮饭”等功能;把数据看成是电饭煲要加工的各种饭菜, 数据是要程序处理的;把文档看成是电饭煲说明书和设计图等资料;把软件看成是电饭煲+饭菜+说明书等。通过比喻, 学生初步认识了软件、程序、数据和文档的概念和彼此之间的关系。然后教师用学生熟悉的暴风影音等软件作为案例进行演示和分析, 其程序是指暴风影音图标所对应的“.exe”文件, 通过该程序可以打开播放界面实现各种功能, 其数据包括影碟文件和在线影视数据等, 这些数据被程序加工才显示出丰富的影视效果。由于用户会遇见播放等问题, 暴风影音提供了在线帮助文档。通过这个案例学生能把软件概念和真实的软件建立起联系, 深化了学生对概念的认识。最后学生根据自身体验分析一款熟悉的软件并指出软件中的程序、数据和文档文件。学生会依据之前对概念的认识主动思考“软件中的什么文件是程序?什么文件是数据?什么文件是文档?”等问题, 学生互动带来了良好和轻松的学习气氛, 之后教师再进行点评, 包括对问题分析和学生表现等方面进行点评。经过上述教学, 学生能较好分析游戏软件, 能把存盘文件和存储用户名和密码的数据库归类为数据, 能把游戏密技说明书和游戏教学视频文件归类为文档, 能找出游戏对应的“.exe”程序文件。

二、细化软件开发模型

同任何事物一样, 一个软件产品或软件系统也要经历孕育、诞生、成长、成熟、衰亡等阶段, 这称为软件的生命周期。生命周期模型规定了生命周期划分成哪些阶段及各个阶段的执行顺利。典型的软件生命周期模型特点是模型数量多、知识抽象性和模型工作任务多等, 这使学生很难区别各个模型的特点, 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很难让学生参与模型工作任务的实践, 以及很难弄清彼此间的关系。把抽象知识适应性地转化为具体的和容易实践的任务能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在教学中, 可先让学生以团队的形式讨论分析软件工作任务的开始时间和工期等内容细化软件开发模型, 再绘制出细化后的软件开发模型, 最后比较和讨论分析各种软件开发模型, 这能使学生更加深刻地认识软件开发模型。以增量模型教学为例, 先让学生团队在课堂上召开会议, 讨论软件立项和以头脑风暴法粗估计系统功能。讨论软件立项是让团队成员提出软件项目交给团队共同讨论, 其目的是统一成员意见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它是后继工作的基础。要召开好会议要把握好会议时间和系统功能规模等几个要点, 会议时间要短, 以5~10分钟为宜, 时间过短就会有成员没有机会参与讨论, 时间过长会议效率将降低。团队成员都要熟悉已立项的软件系统, 这样所有队员才能积极参与到会议中, 这样的软件可以是寝室管理系统或教务管理系统等。系统功能规模以4~6个主要功能为宜, 功能过少就不能很好地仿真真实的系统, 很难激发学生兴趣, 功能过多则很难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任务。然后再让学生团队讨论估算每个功能的开始工作日期以及需求分析、设计、编码和测试等任务的工期, 功能的开始工作日期按业务紧急优先度安排, 开始工作日期应安排在前序功能的编码或测试阶段, 功能的工期取各个成员估计工期的平均值。这样做能避免学生感觉知识抽象, 让学生感觉到事物较具体且容易实施。最后要求学生应用Excel软件制作表格填写系统各个功能的开始工作日期和需求分析等任务的工期, 并依此生成甘特图。由于学生在计算机文化基础等课程中未绘制过甘特图, 因此教师要演示操作如何绘制表格和生成甘特图。该教学法能让学生全程参与实践, 从而强化了对增量模型的认识, 学生能通过甘特图较直观地观察到工作任务间的关系以及功能之间的关系。通常学生都较好地完成工作任务, 但存在工作任务开始工作日期安排不合理等问题。例如, 某功能的开始工作日期安排在前序功能测试工作任务之后,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讨论这样的安排是否会导致开发人员无事可干, 让学生更加深刻认识模型。

三、面向用户的需求分析教学

软件需求分析是指对要解决的问题进行详细地分析, 弄清楚问题的要求, 确定系统必须要做什么。软件需求可分为三个不同层次的需求:业务需求、用户需求、功能需求。它们分别从组织、用户和开发人员角度描述了需求。当软件规模较小, 软件开发关注的是代码而不是需求, 而现代软件都较复杂且规模较大, 需求分析在软件开发中越来越重要甚至直接关系到软件的成功与否。在实际教学中, 学生通常不会区别需求的层次性, 其直接关注的是功能需求, 其更关注的是如何编码实现系统。但由于软件复杂和规模较大, 不可能直接获取到软件功能需求, 这导致学生认为用户需求是直接获取的。面谈、问卷、UML用例图和用户故事点等技术方法是用户需求获取的常用技术方法。这些技术方法的一个共同特点是需要用户参与到需求分析中, 由于学生没有工作经历不能够把用户的业务需求描述出来, 这加大了学习难度, 所以用户角色不应该由学生扮演。相对而言, 教师工作和生活阅历丰富, 能较好认识和描述业务, 用户角色可由授课教师或邀请相关教师扮演。扮演用户角色的教师其职责是学生交互描述需求和审核学生是否正确描述出用户需求等。学生团队的工作是设计面谈和问卷问题以及应用用户故事点等方法描述需求。学生设计的问题往往存在不够系统、题量偏少、需求相关性较低和未从用户角度描述需求而是描述系统操作等问题, 教师在教学时应该要注意该类问题的发生和指明问题所在。这种教学法把传统的讲授法转成用户和开发人员的沟通交互教学, 把需求案例讲解转成开发人员描述需求和用户对需求进行审核, 其特点是仿真度较高、可操作性高和实践性强等。

文中探讨比喻等教学法在软件和程序概念中的教学应用, 探讨在教学中融进软件功能以及功能的工作开始日期和工作任务工期, 细化软件开发模型避免教学空洞, 探讨软件需求层次及面向用户需求层次的教学方法。教学实践表明, 这样的教学把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和层次化, 强化了教学实践性, 能够提升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李亚红《.软件工程》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长江大学学报 (自然版) , 2013, 10 (01) :1, 96-98.

[2]孟庆见.软件工程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研究与实践[J].福建电脑, 2013, (04) :29, 167.

[3]张振琳, 张雪松, 于慧艳“.软件工程”课程实践教学改革探索[J].中国电力教育, 2012, (29) :90, 103.

[4]李金靖.对软件工程教学方法的探索[J].信息系统工程, 2012, (04) :153-154.

软件技术专业工作室教学模式探索 篇3

【关键词】高职 软件技术专业 工作室教学模式 创新型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5C-0053-03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这一理念已经成为高职院校之间的共识,也已在机电类专业等很多高职专业的人才培养工作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然而,软件技术专业存在一些特殊性:首先,绝大多数软件企业很难大批量接纳在校学生到企业开展短期岗位实践,即便是有幸被选拔到企业实习的少数学生,由于实习期短、企业技术保密等原因,也很难有机会真正参与核心开发工作;其次,对于很多软件企业而言,将在校生培养为企业员工的成本和风险使之更倾向于直接从人才市场招聘有能力和经验的员工,不愿意与学校开展深度的人才培养合作。由于上述原因,学生到企业、企业进校园、校企一体化等几种形式的工学结合教学模式都不太适用于软件技术专业,工学结合一直是摆在高职软件技术专业面前的一道难题。

一、软件技术专业实施工作室教学模式的可行性

随着高职教育不断改革创新,工作室教学模式逐渐在我国高职院校的艺术类、设计类专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对于软件行业而言,其工作的内容和产物是软件产品,是一种数字产品,这决定了其生产过程可以远程化,可以与企业空间分离。威客模式就是软件行业这一特点的一个很好的体现,它打破了地域、时间、工作方式的限制,通过互联网为企业提供低成本高质量的服务并让工作者获取报酬。软件行业生产过程可以远程化、可以与企业空间分离的特点,为软件技术专业在校生依托工作室参与企业项目、开展工学结合提供了可能。因此,基于工作室开展工学结合的教学活动,成为高职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一条有效途径。

工作室是由几个人或一个人建立的组织,也是一种开放的、具备企业基本特征的、无论是在环境布置上还是在硬件设备上都符合生产要素的一个场所。对学校老师和学生而言,它既是教学场所也是工作场所。工作室教学模式以工作室为依托,将教学内容与真实的实践项目融于一体,将传统的课堂封闭式教学变为面向企业生产实践的开放式教学,是一种对学生实施职业素养和创新能力培养的教学模式,是实现学生从校园学习到企业就业“零距离”对接的桥梁。

二、工作室的功能定位

社会上有很多软件工作室,一般规模不大,成员不多,通常运用工作室的灵活及低成本的优点,承接中小企业的软件项目外包,或面向市场自行开发一些软件产品,实现盈利是它们的首要任务,只有通过项目和产品盈利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和发展。而对于学校而言,工作室教学模式是一种典型的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其特点是“学习的内容是工作,通过工作实现学习”,人才培养才是工作室的核心功能,工作室盈利更多的是起到一种绩效激励机制的作用。产学关系中,产是过程,学是根本。项目承接和开发是工作室实现其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既要为学生提供参与项目实战、学习提高的机会,又要按时、按要求完成客户交予的项目。产品开发特别是基于移动互联网的产品开发,是实现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

三、工作室教学模式的具体实践

(一)工作室的设置

设置工作室在不同的学校有不同的做法。有的学校根据软件技术的专业方向设置工作室,如.NET工作室、Android工作室等,每个工作室只承接相应技术平台的软件项目;有的学校则建立专业工作室,由“双师型”专业教师和优秀学生共同组成一个项目团队,通过“师傅带徒弟”的形式来开展工作。南宁职业技术学院软件技术专业的做法是提倡自由组合、自主申报创建工作室,鼓励不同年级、不同班级的学生根据不同的专业特长来组成多个6~9人规模的工作室团队,每个工作室团队的人员构成包括UI设计、前端开发、移动开发、服务端开发、营销策划等不同角色、不同特长的学生,从而使工作室的团队结构尽可能向社会上的软件工作室看齐,更有利于开展工作。工作室成员都是在校学生,安排1~2名“双师型”教师作为指导老师,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的工作积极性和发挥创造性。工作室没有限定只从事特定的技术方向,这样做的好处是引导和鼓励每个工作室拓宽专业知识面,并形成比、学、赶、超的竞争氛围。

(二)工作室的教学组织形式

与传统的课堂教学相比,“开放性”是工作室的教学组织形式的典型特点。工作室教学模式采用现场教学与项目教学相结合的开放性教学方式,按照“准企业”的要求来开展企业化学习工作和管理。教学内容不再局限于教材和教学大纲,而是以真实项目为载体,根据项目的需要,从不同课程中选取和应用所需的知识点和技能点。教学活动不再是传统的讲练式课堂教学,而是淡化“课程”概念,突破传统课堂的时间和空间局限,由学生根据自身学习能力来安排学习时间,并灵活通过慕课等多种学习渠道,在要求的时间内完成学习任务,并在项目实战中通过动手操作、协作分工、反思总结等方式主动学习,形成自己的工作经验和知识,获得专业的技能和综合职业素养。

从另一方面来看,工作室容纳的学生数量有限,对学生的学习能力有一定要求,有一定的选拔标准,并非所有学生都适合进入工作室学习。况且,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不仅是能完成几个项目的技术工,而是具有创新能力的高技能人才,所开设的课程就要全面和系统。因此,工作室教学模式并不能完全取代传统课程教学形式,而是作为传统课程教学形式的一种补充,适合对学生开展个性化教学,因材施教。从这个意义上说,工作室教学模式也更适合开展创新型人才培养。

对于一些跟项目开发工作结合比较紧密的课程,例如“Android应用开发”等,可以依据学校的学分制管理规定申请课程免听,让学生在工作室中结合项目开发工作完成学习任务,以完成的项目或软件产品作为课程项目作品参加课程考核最终获得学分。对于“毕业设计”等综合性实践课程,则可以进行课程置换,把工作室承接的真实项目作为毕业设计任务,直接由工作室指导教师对工作室团队的学生完成“毕业设计”课程的考核评价。

(三)工作室的管理模式

1.面试甄选。工作室成立的出发点在于培养学生的爱好并发挥其特长,因此工作室人员选取的条件优先以个人兴趣爱好为主,有一定的自学能力,成绩优异仅作为辅助的参考信息。不宜采取上机考试等形式来进行选拔,应以面试、综合考查为主。打破专业、班级、年级界限,以工作室为单位建立“开放式”团队。每个工作室均指定一名学生作为团队负责人,并确保至少有一名技术核心。

2.指导教师安排。工作室实行指导教师负责制,每个工作室都安排有一名“双师型”教师作为指导老师,一方面负责指导学生规划学习路径和明确职业发展方向,另一方面负责全面指导项目开发或产品开发工作。但由于软件开发的技术方向众多,涉及.NET、Java、Android、iOS、PHP、Web前端等,即便是“双师型”教师也不可能全部掌握所有的技术方向,在涉及具体项目的技术细节的时候,可能还需要多名教师共同给予具体的技术支持和帮助。工作室强调学生的实践、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因此必须严格执行指导教师的教学资格准入制度,要求指导教师必须具备丰富的实际项目工作经验,具有良好的项目管理能力、技术指导能力和创新创业指导能力。

3.工作纪律。参照企业考勤制度,制订适合工作室特点的考勤制度。由于工作室成员来自不同的班级,平时上课的时间都不一样,团队负责人应根据各个工作室成员的课表,排定出人员能够集中学习和工作的时间段,要求工作室成员在排定的工作时间段内都要按时到工作室学习、工作及研讨。通过工作室人员去向牌等方式,强化工作室成员的纪律意识。对违反纪律的要记录在案作为学期末进行考核评价的依据,对严重违反纪律或屡教不改的,应及时从工作室团队中清退。

4.项目管理。项目计划:项目负责人需要对项目计划进行跟踪,及时做计划变更,并详细记录计划变更原因,并定期向指导老师汇报项目进度;开发人员需要定期向项目负责人汇报所负责功能的开发进度,并负责对项目计划表的完成情况等进行更新。

项目沟通:通过平时出现问题的及时沟通、项目例会和项目总结汇报等方式进行,每个星期进行一次项目例会,由项目组员向项目负责人汇报项目情况,每两个星期各项目负责人向指导老师进行项目汇报。

项目总结:每学期结束前,工作室团队负责人要进行项目总结,每个团队成员包括团队负责人要进行个人总结,并在总结会上宣读。

5.传帮带。通过工作室平台,师生之间的关系已转换为师徒之间的关系,师生之间面对面零距离接触,形成良性互动关系,使工作室成为教师向学生传授技能和经验的平台。加入到工作室的学生群体中往往不乏一些学习能力特别强、技术能力特别出众的“编程发烧友”,他们经过工作室真实项目的锻炼之后,完全可以在以后工作室招新时,充当起“师傅”的角色,从而实现以老带新,确保工作室随着学生的毕业就业不会出现技术断层(如同企业的人员变动引起的人才更替问题),确保工作室的长效运作。

(五)工作室的项目来源

充足的项目来源是工作室长效运作的基本保障。工作室的项目来源主要有五类。第一类是直接从软件企业承接的软件外包项目,第二类是直接从企事业单位(用户)承接的软件项目,第三类是借助互联网上的威客平台承接的软件项目,第四类是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软件产品,或者进行(移动)互联网产品的规划、设计开发和运营,第五类是来自各类职业技能大赛的赛题。

一般而言,工作室开展的项目必须是真实项目,而不能是指导教师自行虚拟的项目。前三类项目毫无疑问属于真实项目的范畴。对于第四类项目,有可能是工作室团队通过市场调研自行策划构思的软件产品,也有可能是指导教师根据自己对市场需求的理解而提出的产品开发设想,由于预期产品具备市场前景,因此也属于真实项目的范畴。对于第五类项目,目前很多职业技能大赛的赛项设置和赛题已经越来越贴近工程应用和岗位技能的需求,有很高的技术含量,对学生的成长进步有很好的促进作用,指导老师在指导工作室团队开发参赛作品的过程中,应当以作品的实用化、市场化为出发点加强指导,在比赛结束后引导工作室团队继续朝着市场化的方向继续改进参赛作品,使职业技能大赛成为孵化产品的一种途径。把参加职业技能大赛列入工作室的主要任务,既能锻炼学生,又能孵化产品,还可以为学校争取荣誉,一举多得。

(六)工作室团队的考核评价

工作室的主要功能是人才培养,因此,对工作室团队的考核不能只考核工作成果,还应当对工作内容和工作过程进行考核。工作成果的表现形式主要是最终完成的软件项目或产品,以及盈利情况、产品应用情况等,并发挥企业在工作成果评价中的主导作用。对工作成果的考核还要考虑项目产品的短期效益和长期效益,尽可能避免高估短期效益、而低估长期效益的情况,这需要指导教师具有敏锐的市场预见和洞察能力。工作内容主要考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有无应用新技术、新方法、新框架等,工作过程主要考察团队成员的职业素养包括职业道德、职业行为、职业技能、职业意识和职业作风等方面有无取得进步。

四、实践成效

南宁职业技术学院软件技术专业在开展基于工作室教学的人才培养过程中,涌现出多个优秀的学生团队,培养了一批具备良好职业素养和创新意识的学生,提高了学生的就业能力和工作能力。工作室还成为创业项目的孵化器,一个学生创业团队已经注册为实体公司,其自行调研、策划、开发的软件产品得到了知名风险投资机构的肯定,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通过工作室建设还带动了软件技术专业的班风学风建设,激发了广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人才培养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

实践证明,基于工作室开展工学结合的教学活动,是高职软件技术专业开展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一条有效途径,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龚婷婷,徐健锐.高职计算机类专业“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以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镇江分院为例[J]. 镇江高专学报,2015(1)

[2]袁春霞,胡帅,李萌. 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J]. 河南农业,2015(4)

[3]陈凤芹.以工作室为载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在高职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中的运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4(24)

[4]刘军华,张耀辉,唐丽华. 高职院校计算机类专业“工作室制”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J].湖南邮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4)

[5]李宏.企业项目与高职专业工作室相结合的探讨[J].辽宁科技学院学报,2011(3)

【基金项目】2012年度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2012JGA320)

【作者简介】黄 伟(1979-),男,广西隆安人,硕士,南宁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工程学院讲师,南宁职业技术学院软件技术专业带头人。

软件工程师职称评定专业技术工作总结 篇4

通城锦堂装饰建筑工程公司

杨晓明,1987年12月出生,汉族。2004年6月毕业于湖北工业大学土木工程专业,专科学历。2003年10月,凭着大学期间的奖学金荣誉证书、优秀毕业生和党员的优势应聘到河北邢台电缆厂行政处从事基建工作,2004年8月进入通城锦堂装饰建筑工程公司工作。至今,我在该单位招标代理部门、造价咨询部门先后从事一线工作,后又从事公司管理工作。回首这段时间,我以年轻人的朝气、毅力和不断进取的精神全身致力于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实践动手能力的提高,不断重复着“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和“实践出真知”的人生道路。各专业技术考核均获合格,现将任职以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思想政治方面

能够认真贯彻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七大精神,牢记“八荣八耻”,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高昂的斗志和饱满的热情创造新业绩、创建新生活。能够持之以恒的弘扬“树正气、讲团结、求发展”主旋律,在各个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竭诚奉献、开拓进取,较好地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二、业务工作方面

1、造价咨询工作

造价咨询工作的主要内容是:投资估算、项目经济评价报告的编制和审核;建设项目概预算的编制与审核、并进行工程造价分析与控制;工程结算及竣工结(决)算报告的编制与审核等工程造价服务。我在造价咨询部门工作时期,由基础从一点一滴做起,边学习边工作,先后参与、主持或独立完成了隽秀华城3、4、5#楼工程的概算、工程预算、工程量清单和造价分析的编制、审核工作。通过这些预算、结算、审核工作,使我灵活掌握了预算软件的使用和土建预算的要领,并对水暖电、仓储、市政方面有所领悟。

三、专业学习方面

学无止境,本着“干一行、爱一行,学一行,专一行”的信念,我一直坚持专业技术知识和辅助知识的学习。先后自学了工程造价相关知识、招标代理各项法律法规、政府采购知识、项目管理专业知识,基本掌握了行业内的各种基础理论知识,掌握了工作重点、节点。

现代社会的发展日新月异,知识更新十分迅速,如果不及时补充新知识,不经常进行不间断的学习和交流,就不能适应企业技术管理工作的需要,就要被淘汰。为此,利用一切机会参加各种培训班、技术交流活动。在助理工程师任职期间,先后参加许多有关部门组织的各种专题培训。先后参加了“建筑合同管理员岗位培训”、“河北省招标代理上岗培训”、“造价员培训”、“造价工程师教育”、“招标师培训”和“河北省政府采购岗位培训”,考取了“河北省合同管理员”资格、“二级造价员”资格、“招标代理从业”资格和“河北省政府采购从业”岗位证书。通过各种继续再教育培训班,使我保持着旺盛的求知欲,同时也让我本人的专业技术水平不断地得到提高。

在潜心钻研专业技术知识的同时,还努力探索和研究电脑的软、硬件知识,把微软office系列办公软件和autocad系列软件成功应用于日常施工管理中,在不断地学习和实践中,努力推进工程管理的无纸化管理,应用word完成字处理工作,打印各种记录表格以及文字材料。应用excel完成工程信息的存储和分析处理,为工程决策提供量化依据。

通过不断学习,使自己逐渐成长为一名知识型、沟通型、进取型的人才,提升了自己的社会责任感,树立了崇高的奋斗目标。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经过几年的努力,本人在专业上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随着形势的发展,随着公司的不断状大,现有能力亟待提高。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一如既往地继续做好本职工作,不断学习、努力进取,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锻炼自己的工作能力,报效企业对我的培养和关怀,为企业、为地方建筑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全部精力。

申报工程师职称专业技术总结 篇5

一、个人情况简介

xx年x月—xx年x月,在xx大学就读xx专业;xx年x月—xx年x月底,在xx市燃气热力规划设计院从事燃气、热力方面的设计工作;xx年x月底至今,在公司工作。

xx年x月,参加并通过了xx年度全国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动力)执业资格考试(基础科目);xx年x月,参加并通过了xx年度全国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暖通空调)执业资格考试(基础科目)。

二、试用期间工作上的表现

1 、严格遵守公司各项规章制度。上班伊始,我认真学习了公司的考勤等各项规章制度,并将其牢记于心,时刻提醒自己要严格遵守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维护公司形象。如坚持每天上班提早到公司,在跟业主交谈时,我时刻提醒自己我代表的是公司形象,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

2 、根据我所学的专业,我的工作是做动力、暖通空调方面的设计工作。根据领导安排,从我来上班那天起我就开始接触亚洲铝业这个项目,在张芳浩师傅的指导下我主要是做这个项目当中的动力方面的设计工作,主要有压缩空气、工业气体、蒸汽、天然气等气体的压力管道设计,在这之前,我从未接触过这样的项目,这个项目对我来说是个全新的,不但是知识方面不够,而且从形式上,做事的方法上也完全区别于我以前的工作,我突然感觉到全所未有的压力感紧迫感,在不打扰张芳浩工作的前提下,我尽可能的请教他,当然主要还要靠自己学习,在工作空隙我查阅各种资料,不断学习关于压缩空气和工业气体方面的知识,以便更好的做好工作。亚铝的这个项目从各个方面考验我的知识是否适应这项工作,包括语言方面的,因为业主提供的资料都是英文版的,这就使我不得不去提高我的英语水平,工作时我通过查阅工具书来帮助我理解,下班后,我通过学习软件来加强我的英语学习,以便提高我的英语水平。现在亚铝这个项目还在进行,到现在为止,我发现我已经适应了这种全新的工作方式,而且我也觉得我有能力继续把这个项目做下去,直到成功完成。

软件工程师职称评定专业技术工作总结 篇6

(温州大小门岛投资开发有限公司 ***)

本人***,现年30岁,群众(入党积极分子),2010年6月毕业于西华大学,取得大学本科学历及工学学士学位,2010年7月至2011年4月工作在******,2011年5月至2011年9月工作在*****。自2011年9月加入***公司以来,参与了多个项目的工程技术和管理工作,现任**大桥工程建设管理办公室合同科科长,从事**大桥工程技术及合同管理工作,本人在政治上积极要求进步,工作业务上尽心尽力完成各项工作,特别是经过六年的工作实践和锻炼,自己的业务水平和专业技能有了较大的提高,下面是任职期间的专业技术方面总结,以便评审组织审查:

一、注重学习,吸取经验,提高自身专业技术水平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本人自2010年7月参加工作以来,一直注重对专业技术知识的学习,特别是在刚参加工作做技术员的时候,由于实践经验较少,对此,我在实际施工操作中,多观察,多思考,多记录,多请教,努力弄懂每一个施工环节中蕴含的理论依据,在老领导、老同志的指导下,吸取成功的技术经验,运用于实际施工中去,角色转变很快,工作很容易上手。2011年9月被评为助理工程师,同时我正式成为温州港开发建设中的一员,为扩大知识面提高工作能力,我充分利用各种可以学习的机会,如各类专题技术会议、专项施工方案评审以及相关的培训,从各个方面学习掌握专业技术知识,以及学习了FIDIC合同条件、水利工程预算、公路工程预算、公路工程施工、路面施工技术等专业技术知识,通过施工经验的积累和对专业技术知识的学习,在工程技术和合同管理方面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认真负责,努力钻研,做好本职工作

在助理工程师任职期间,我先后从事**公司的多个项目的工程技术和合同管理工作,20**年在负责温州石化基地小门岛西片围涂工程、黄岙二期围涂工程两个围海造地项目的技术管理工作期间,为保障工程质量,严格要求施工单位在海堤填筑时按照设计要求和相关技术规范要求控制加载速率、一次加载厚度,加强原位观测数据监测及分析,确保了小门岛西片2.41公里海堤、黄岙二期3.89公里海堤的安全质量目标;随着大小门岛一体化开发建设的加速推进,参与**大桥一期工程小门接线公路的前期研究及审批工作(工可研究、环境影响评价、海域论证、初步设计);参与大小门岛港区总体规划调整修编工作,详细掌握了港区总规审批需要的前置条件和审批流程;参与小门岛通港道路及中转平台工程前期审批、招投标及施工管理工作,20**年中石化液化天然气(LNG)项目落户温州小门岛,加快小门岛通港道路及中转平台工程的建设,为LNG项目实施创造有利条件,该项目仅用44天时间完成前期工作并正式启动实施,通过这个项目让我深刻体会到工作协调的重要性,思想解放的重要性,在后来的工作中有了很大的帮助。

201*年,继续负责小门岛通港道路及中转平台工程的施工管理工作;继续负责温州石化基地小门岛西片围涂工程、黄岙二期围涂工程两个围海造地项目的工程技术管理工作;参与**镇至小门大桥公路工程招投标工作,协助开展合同谈判,合同签订工作,并在后续施工中参与了工程技术管理工作,对公路路基施工、隧道施工技术有了全面的了解和掌握。在参与项目的管理工作中,我坚持写施工日志,认真记录施工当天发生的有关工程上的事件,对照施工计划,及时要求施工、监理单位修订进度计划,保证计划工期内完成预定的工作,仔细阅读施工图纸,把控施工质量,施工过程中严格要求施工单位按照规范,规程施工,精心完成每一个分项工程,通过对工程技术工作的直接参与和控制,使工程质量,实现了“创高标准优质工程 ”的质量目标。

经过几年的实践锻炼,对工作认真负责,敬小慎微的态度得到单位领导赞赏,在积累了一定的工程技术和管理经验后,20**年,因工作需要,公司调我担任**大桥工程建设管理办公室合同科科长,负责**大桥项目合同管理工作,同时参与大桥后续工程施工的技术工作。面对**大桥这样的大项目,虽有一定经验,但起初还是倍感压力,在领导的带领指导下,我珍惜机会加强学习,平时也勤于向老同事、前辈们学习,对公路工程、桥梁方面的规范、施工技术标准等也进行学习和掌握,很快就对整个项目有全面的了解。期间主要完成工作有:负责**大桥项目各施工标段材料调差、计量款审核、工程变更审核及索赔审核等工作,对履约过程中发生的变更、违约、争议事宜进行协调处理;负责合同签订及合同履约管理,利用合同管理手段,使项目的实施过程顺利,减少合同争执,合同各方面能互相协调,实现过程中控制成本、预定工期要求、预定质量要求;协助领导完成路面施工,交工验收检测,路灯、航标灯安装,主桥涂装等标段的招标文件、预算编制及招投标工作;完成合同谈判、合同签订等工作;并参与大桥有关技术专题会议及专项施工方案评审会议,坚持下工地去现场,努力提高专业知识技能,参与路面工程的技术管理工作;负责钻孔桩钢护筒仲裁事宜,梳理证据资料,在合同范围内依法依规保障公司的正当合理利益,配合仲裁委有效推进仲裁程序。在合同管理方面,**大桥可以说是一个相当复杂的项目,由于前期遗留问题的争议很大,各施工标段都有怨气,合同履约和工作协调方面都存在一些问题。接手任务后,一方面对各标段的技术联系单、变更报告、索赔报告等进行了全面的梳理,把已完成审核及审计核定的进行归档,对还未完成审核或审计核定的,进行全面的了解情况,多次与施工、监理及审计对接,促进审核进度。另一方面着手梳理主材调差事宜,与审计共同探讨调差方案,在主桥斜拉索材料方面扣回材料调差款近550万元。通过近两年的合同管理经历,让我明白一个成功的合同管理,还要在工程实施及结束时使双方都感到满意,最终业主按计划获 3 得一个合格的工程,达到投资目的,对工程、对承包商、对双方的合作感到满意;承包商不但获得合理的价格和利润,还赢得了信誉,建立双方友好合作关系,这是企业经营管理和发展战略对合同管理的要求。**大桥路面工程施工安排在20**年3~6月份,施工合同价4781万元,是**大桥建成前的关键工程,要求质量高、工期快、安全文明施工好,针对工程特点,在质量、进度、投资、合同管理、安全施工控制方面狠抓落实:(1)质量控制上以事前控制为主,加强事中控制。要求施工单位实测全桥梁面标高,制定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后才允许施工。**大桥主桥为混凝土π型梁斜拉桥,采用前支点挂篮施工方案。由于原设计方案混凝土桥面没有设调平层,加之前支点挂篮悬浇为6.6m一节段,节段之间的错台错缝在所难免。因此,对于沥青路面的摊铺各项指标(厚度、平整度等)的达标造成很大的困难,在设计、施工、监理、施工监控以及业主等几家单位的探讨下制定出在保证沥青路面质量及寿命的前提下,尽量保证行车舒适度的调坡原则;这就要求施工单位在保证摊铺厚度的情况下尽可能地保证线型平顺。为了达到这个要求,设计单位在基本不变设计标高的情况下,在规范允许的范围内对个别平整度比较差的梁段进行横坡的调整,从整个的施工结果来看各个施工阶段的沥青铺装厚度能够保证;平整度也基本达标,个别横坡调整过大的地方开车驶过时有颠簸现象,但整体外观质量及行车舒适度还是较好。引桥也是未设调平层,直接在裸露梁顶板进行沥青摊铺,由于箱梁顶板人工收面,平整度难以达到路基水稳一样的平整度,业主联合施工监理对引桥桥面进行联合标高测量,对于平整度较差影响到沥青路面厚度的地段,作为重点标出里程桩号,然后书面文件报给设计,设计从实际标高出发对桥面最终高程进行修正,对于连续较差的地段考虑适当的调坡,最终使得沥青油面厚度、平整度都达到规范要求。同时严格控制原材料质量,从根源上杜绝不合格材料的进场使用,加强过程检验和控制,采用旁站、平行检验等方法进行及时检验和验收,每完成一道 4 工序都需要及时交验,杜绝一切质量隐患,防止返工造成的浪费。(2)进度控制上,根据市委市政府下达的进度要求,结合项目自身特点,我们组织施工单位制定出详细的总体施工进度和阶段性的目标施工计划,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提高施工进度,主线部分沥青路面于201*年6月25日全部完成。(3)投资控制上,整个路面工程发生了两个变更,一是桥梁管线区伸缩缝施工工艺及参数调整,在保证桥梁管线区功能的正常发挥的情况下,将管线区伸缩缝进行变更,节省工程费用约50万元;二是沥青路面下层普通沥青变更为改性沥青,增强了路面高温抗车辙、低温抗开裂的性能,减小温度变化对路面质量的影响,增加工程费用约100万元;在计量支付方面,施工过程中及时组织相关人员进行计量和确认,对附件资料严格审查,为工程结算提供准确数据。(4)安全管理上,大型桥梁建设本身安全管理难度较大,为了保证安全施工,保证人员安全,我们参与各项安全方案的制定、审批和实施,施工中严格监理,通过巡视、旁站等方式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及时要求施工单位整改,把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之中,有效的保证了工程在安全有序的环境中顺利实施,从而杜绝了一切安全事故的发生。

近几年,在工作中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扩展各方面的知识,在20**年温州港集团第一届发展论文研讨会中,本人撰写的《关于大小门岛港区临港产业建设的思考》一文获得一等奖,并在20**年度水上交通片论文交流会中进行交流学习;我对待每一项工作任务都认真仔细,兢兢业业,本职工作完成较好,在公司20**年度考核中获得优秀,这些荣誉时刻都在鼓励和鞭策着我不断进步。

三、谦虚谨慎,不断学习更新,适应时代的发展

根据多年来的工作体会,专业技术人员在工程技术管理或经营中,经常会碰到一些比较复杂的情况,这时专业技术人员如果考虑得不够慎重,就将会把企业引向灭亡,时刻保持谦虚谨慎的工作态度,自觉践行“三严 5 三实”,认真地分析了解情况,就不会出错,这样不仅专业工作做好了,自身素质也得到了升华。现在的工程建设发展很快,知识更新十分迅速,假如不及时补充新知识,不经常进行不间断的学习和交流,就不能适应企业技术管理工作的需要,就要被淘汰。我认为在进行专业技术工作中,应坚持反对不懂装懂、弄虚作假的不良行为,杜绝一切“大概”、“差不多”的浮夸作风,要向老一辈专业技术人员学习,利用一切机会参加各种培训班,技术交流活动,通过各种形式再教育,使我始终保持着旺盛的求知欲。

以上是我参加专业技术工作近五年以来的总结,在工作岗位的锻炼和工程实践中,个人的专业知识和业务水平都有了较好的提升,个人深怀感恩之情,成长于岗位也成熟于岗位,成绩和不足是同时存在的,经验和教训也是相伴而行的,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本职工作之中去,更好在交通建设行业中发挥自己的技术专长,不断学习不断实践也不断积累,自己的业务水平必定能更上一层楼,为公司的发展再做新贡献。

软件工程师职称评定专业技术工作总结 篇7

自1946年, 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ENIAC诞生以来, 短短的几十年时间, 计算机领域的发展方兴未艾, 并且派生出了众多学科分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和软件工程专业虽同属于计算机领域, 但作为不同的学科分支, 它们关注不同的知识领域、有不同的人才培养目标。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主要研究计算机硬件、软件的基本理论与基本应用技能, 旨在培养掌握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人才, 侧重培养计算机软硬件设计与开发的实际操作能力。而软件工程专业是以培养复合型软件工程人才为目标, 是一门借鉴传统工程的原则和方法, 将计算机科学、数学和管理科学巧妙地结合起来, 开发和维护软件产品的学科。因此, 在高校中, 两个专业所设置的课程既有交叉, 又各有侧重。即使开设相同的课程, 也必须在教学上进行调整, 以适应学科的特点、专业的需求。以软件工程专业开设的《计算机硬件技术基础》为例, 为了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就不能照搬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在该门课程的教学方法和经验, 应该在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实践环节、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改革。

2、教学改革措施

2.1、教学内容

任何软件, 都是以硬件作为工作的物质基础。具备必要的硬件知识, 有助于开发高质量的软件产品, 尤其是高质量的系统级软件。因此, 国内、外几乎所有高校的软件工程专业都开设有硬件类课程。但是, 如果要求该专业所有学生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学生一样, 花同样多的时间和精力, 学习同样广度和深度的硬件知识, 又会超出专业的要求, 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1]。因此, 在进行《计算机硬件技术基础》的教学时, 首先应该从软件工程专业的专业需求出发, 坚持管用、够用的原则, 合理地选择教材和教学内容, 例如:简单的电路、时序、总线、接口等都是软件工程专业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中可能要用到的知识, 应进行介绍。精选和优化教学内容既可以使学生打下比较扎实的硬件知识基础, 又能把教学重点放在培养学生利用这些知识, 解决在今后在软件设计过程中可能遇到的硬件问题的能力。

不同的学生, 由于在智力、精力、基础、兴趣等诸多方面存在差异, 对学习要求、对知识的接收速度也就不同, 这是一个毋庸置疑的客观事实。学有余力的学生, 往往有深入学习的要求。为此, 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所传授的知识, 在确保绝大多数学生达到"合格"要求的基础上, 应该进一步考虑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要。例如, 可以利用小部分学时, 根据课程的教学目标, 选取与教学内容相关, 但深度和广度略微增加的内容, 进行拓展教学。为了不加重学生的负担, 可以提前向学生说明, 这部分知识不列入考核范围。在拓展教学内容的选择上, 可以选取具有实用价值的、学生耳熟能详的典型案例, 并把要介绍的知识点融入其中。实践证明, 由于学生对这些案例熟悉现象又不清楚原理, 往往感到亲切、不抽象、感兴趣, 对学习产生了极大的热情。这不但使学生学到了新的知识, 加深了对书本知识的理解, 而且还有助于提高学生融会贯通、举一反三的能力以及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外, 我们还鼓励和指导学生充分利用网络等学习资源, 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以及社会的需要, 选择适当内容, 进行"个性化"的学习, 以开阔视野、拓展知识、提高能力、提升素质, 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 展现自己的个性。

2.2、教学模式

计算机技术发展日新月异, 新的软件、硬件层出不穷, 这就使得《计算机硬件技术基础》涵盖内容越来越多、知识面越来越广。但在软件工程专业, 这门课程的计划学时却是有减无增。为了解决内容多、学时少的矛盾, 尽量提高教学效率, 除了要精心组织教学内容, 新教学模式的探索也势在必行。

过去, 教师常常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由于整个教学活动进程都在教师的主导、监控之下, 因而有利于教学进度的控制和系统的科学知识的传授, 便于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但是这种教学模式, 容易造成学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只是被动地学习教师灌输的知识, 长此以往, 学生就会对学习失去兴趣, 再加上《计算机硬件技术基础》本身比较抽象、难懂, 因此往往难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要改变这一现状, 就要求教师尝试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例如:交互式教学、探究式教学、基于项目的教学、讨论式教学、启发式教学等。这些教学模式的出发点, 是让学生成为整个教学活动中主体, 教师扮演引导者和帮促者的角色。因此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与自学创新能力。但也存在一些不足, 表现在:1、例如在交互式教学、探究式教学、讨论式教学过程中, 发现由于性格、基础等差异导致部分学生的参与度较差;2、有时, 为了追求问题、项目的完整性, 容易忽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 为后续学习留下隐患;3、如果教师对项目或问题探究的难度或时间没有掌握好, 就很难控制教学进度, 导致不能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因此, 教师应该在分析各种教学模式优、缺点的前提下, 取长补短, 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模式完成教学活动, 对于一些原理性不强、以记忆为主的知识点我们甚至鼓励学生自学。例如, 在指令系统及应用编程这部分的教学中, 我们就尝试多种教学模式。首先, 花很少的时间, 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 给学生扼要介绍寻址方式、指令系统。然后以案例教学的方式, 结合几个典型的案例, 讲解对各类指令应该如何理解和使用以及相应的算法和编程技巧。在此基础上, 选取了多个题目作为课外作业。学生要完成这些作业, 就必须通过自学, 熟悉、掌握指令的使用;而在完成题目的过程中又会进一步地熟悉、掌握指令, 同时编程技巧也得到了提高。在题目的设置上, 还必须遵守由简到难的原则, 这样, 学生每完成一道题目, 就会获得成功的喜悦, 自信心也就逐渐增强, 慢慢地, 学生对这部分知识已由不会到会, 从生疏到熟练。教师在批改作业的过程中, 要有意识地记录下优秀的作业和出现频率较高的错误。在接下来的课堂教学中, 就可以有的放矢。首先邀请一些同学介绍、展示他们的作业, 然后启发全班学生展开讨论, 总结优点, 反思需要改进的地方以及思考对同一个题目有哪些不同的解决方案, 哪一种方案最优。讨论既可以在全班进行, 也可以分组进行。对出现频率较多的错误, 则启发学生分析产生错误的根源、克服薄弱环节。实践表明, 综合采用多种教学模式, 有利于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高涨, 参与度提高了, 能做到课下认真准备、课上积极参加讨论和反思, 取得了事半功倍的结果。

2.3、实践环节

大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不强, 一直以来都是我国教育的一个通病。"知行并重"已经成为教育界的共识。通常, 包括《计算机硬件技术基础》在内的硬件类实验都在实验箱上完成。但实验效果却不如人意。一方面, 由于学生的动手能力比较差, 大部分时间都用在硬件连线上;另一方面, 由于误操作, 实验箱损坏的事件时有发生, 设备维护的花费和工作量很大。更关键的是, 为了完成教学任务, 实验又多以验证性实验为主, 实验过程主要是:接线搭建硬件电路--编写简单程序 (或直接运行已有的程序) --观察实验现象--验证书本原理。绝大多数学生只是照着实验手册上的步骤, 按部就班地操作, 很少仔细思考实验的原理、目的, 难以从实验中得到提高。另外, 一旦出现故障, 绝大多数学生都不知所措, 不能查找和排除故障, 只能求助老师。这与训练和提高学生动手、动脑能力的初衷相悖。

有的教师也尝试使用仿真软件来完成硬件类课程实践环节的教学。这种方式具有节约购买和维护经费, 可提供丰富实验内容, 实验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等诸多优点[2,3]。但是, 对于计算机硬件类课程而言, 要真正掌握其精髓, 必须多动手, 多实践。实践教学仅仅靠仿真软件完成, 学生完全不接触硬件实物, 最终将导致学生只会纸上谈兵, 缺乏实际动手能力。

笔者尝试了综合利用实验箱和仿真软件来完成实践环节的教学。部分内容, 特别是验证性的实验可以在实验箱上完成;设计性较强, 但硬件条件不满足的实验可以通过仿真软件完成;在实验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最后可以安排1~2个实验, 先让学生用仿真软件设计好硬件电路, 完成程序调试, 最后在实验箱上实现。为了促进学生积极思考, 教师可以只给出实验要求, 不提供详细的原理图和实验操作步骤, 对过去讲得比较多的实验知识和技能、仪器仪表的使用也可以刻意弱化。学生拿到实验要求后, 要完成实验, 必须通过查阅相关书籍、文献或者通过网络的学习, 画出硬件原理图、编写、调试程序, 制定实验步骤、熟悉相关仪器仪表、仿真软件的使用, 在这个过程中, 学生的自学能力、动手能力又得到了锻炼。

为了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 实验内容同样是可拓展的。在完成基本要求的基础上, 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考虑如何优化程序, 改进电路、完善功能。

笔者还提高了实验报告书写要求, 重点要求学生描述试验中遇到的问题和出现的故障, 并提出解决故障的方案。对于最后的综合性实验, 还可以让学生以科技论文的形式完成实验报告, 让学生从头到尾体验到一个实验过程其实就是一个完整的科研过程。

通过观察和问卷调查, 发现这样的实验方式提高了学生的兴趣。以往大部分学生草草完成实验的情景不见了。在实验课上, 学生总在乐此不彼地进行实验, 下课了也不愿意离开。实验不但增强了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 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也得到了锻炼, 而且也加深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2.4、考核方式

传统的以期末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生学习效果的考核方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质疑。部分学生学习的目的甚至就成了应付考试, 混个文凭。因此, 常常出现这样的现象:学生平时不认真学习, 到了考前才突击复习、虽然最后能得到一个比较好的成绩, 但是, 考试完不久, 就几乎将所有的知识忘得一干二净, 以至于"高分低能", 很难接受社会、工作岗位的真正考验。

为了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客观、正确的评价, 需要对传统的考核方式进行改革。根据《计算机硬件技术基础》的课程特点, 可以从课堂表现、作业和作品、实训、期末考试四个方面对学生进行综合考评, 每个方面在期末总成绩中各占一定的比例。这种考核方式是以"学习者发展为中心", 更加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 另外, 除了对智力因素进行考评外, 还会综合考虑学生的交流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以及学习资料的收集、整理、分享等非智力因素。有了"综合考核"这个指挥棒, 可以正确引导学生至始至终都把主要精力放在对所学知识的融会贯通、灵活运用上, 因此学生的创新能力、综合素质都会有明显提高。

3、结论

实践证明, 从软件工程专业的特点和需求出发, 在《计算机硬件技术基础》的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实践环节、考核方式上进行的教学改革, 得到了学生的好评, 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张丽, 王建伟, 朱青.软件工程专业硬件课程设置情况调查报告.计算机教育, 2008 (10) :63~64

[2]乔建华, 李临生, 田启川.Proteus在单片机教学中的应用分析.电气电子教学学报, 2008 (30) :70~73

软件工程师职称评定专业技术工作总结 篇8

摘 要:高端软件设计人才不仅要有过硬的设计技能,还要有牢固的工程观、系统观和产品观。本文基于南京大学软件学院的教学实践,以软件系统的设计与构造为主线,提出了围绕软件设计设置和实施的软件工程专业关键课程方案。该方案强调在专业入门课程就开始培养学生的软件工程观念和系统观念,并一以贯之地教授学生在软件工程思想的指导下进行软件设计的能力。

关键词:软件工程;软件设计;教学改革;课程建设;教材建设

一、概述

作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软件业急需一批领军型软件人才。教育部在2002年批准开办软件工程(以下简称SE)专业并设立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2011年批准设立软件工程一级学科并把软件工程师培养列入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至2013年,我国有425所高校开设软件工程专业,设点数、招生数及就业质量均进入前十。因此,研究与建设软件工程专业关键课程体系对于软件人才培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积极的推动作用。

国际上,IEEE和ACM共同制定了软件工程学科教程CCSE[1,2],给出了软件工程专业的教育知识体系,提出了组织和设计课程体系的若干建议,是公认的软件人才培养工作基础。CCSE推荐课程包括SE基础课程5门、CS中级课程3门和SE高级课程6门,并提出了SE优先的课程方案和CS过渡的课程方案。

但是,SE专业在教学实施中面临以下难题[3]:(1)传统计算机科学(以下简称CS)专业的软件工程课程如何合理过渡到SE基础课程和6门SE高级课程;(2)如何落实SE优先的教学理念,解决关键课程的教学实践与教学资源;(3)如何实施软件工程课程与程序设计类课程的融合教学。

具体来说,目前国际国内缺乏对SE关键课程的教学实践,SE优先的基础课程与部分高级课程属于全新构造,难觅教材和成熟的教学资源,从而导致SE专业教学在实施时面临很大困难,大多数学校只能因循计算机科学专业传统课程过渡。因此,贯彻SE优先的教育理念与落实系统化的SE专业教学体系成为摆在广大SE教育者面前的一个巨大挑战。针对这些问题,南京大学软件工程专业经过多年教学实践,以软件开发的核心工作——软件系统设计与构造为主线,提出了面向软件系统设计与构造的SE专业关键课程教学实施方案。

二、设置思路

CS传统课程按照知识领域安排,非常适合于培养研究性人才。软件产业则迫切需要能够综合运用各种工程技术知识解决具体问题的实用性人才。为此,南京大学SE专业教学体系从能力培养入手,强调持续培养学生的工程观、系统观和产品观;面向“软件系统设计与构造”主线,规划专业关键课程,实践并求精CCSE的SE优先课程设置方案;探索关键课程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建设相关教材与教学案例。

1.提出软件工程专业课程改革的基本策略。在专业教学早期开始培养学生工程观、系统观与产品观,引导学生持续以软件工程观的角度学习与体验软件系统分析、设计与构建的过程。在一年级开设软件工程课程,专业入门时就树立学生的工程观和系统观,将质量、成本、度量、折中、决策、纪律、规范等工程理念贯穿后续课程,通过反复强化来培养学生牢固的工程理念以及基于工程理念解决问题和进行开发的能力。

2.规划与实践SE优先的专业关键课程。遵循工程的集成与创新特征,面向“软件系统设计与构造”,按照软件系统规模由小及大的次序建立专业教学主线,即以小规模系统、中规模系统、中规模产品、大规模系统技术、应用领域来部署SE专业课程的展开。在单门课程中强调构建系统的全面知识融合教学,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

3.探索适应培养卓越软件人才的教学方法。软件人才培养必须重视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设计能力与创新能力培养,重视实验、实训、实习等培养过程,特别是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完美融合。主要的教学方法包括:面向具体的软件系统构造项目开展综合性知识教学;加强课程教学案例与实践用例建设,实施理论、案例、实践相辅相成的教学;探索校企合作教学、面向问题教学、体验式教学、面向实际教学、研讨式教学、软件创新设计竞赛教学等适合卓越人才培养的新型教学方法。

三、课程体系框架

下图给出了南京大学SE专业的课程体系框架[4,5],其中左侧为重点建设的SE专业关键性基础课程,右侧为其他SE专业基础课程和高级课程,后者在教学上较为成熟,故不赘述。

面向“软件系统设计与构造”的SE专业关键课程共7门,分别为计算系统基础、软件工程与计算Ⅰ、软件工程与计算Ⅱ、软件工程与计算Ⅲ、软件需求工程、软件系统设计与体系结构、人机交互的软件工程方法,分别重点解决学生计算系统分层构建、个人级小规模软件系统设计与构造、小组级中小规模软件系统设计与构造、模拟团队级中规模软件产品设计与构建、大规模软件系统的需求技术、大规模软件系统的设计技术、交互式软件系统设计与评估技术等关键性能力培养。

南京大学软件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结构图

这7门关键课程均围绕一个具体的软件系统教学案例,融合构建系统所需的多方面知识展开每门课程的教学。各课程都精心设计了一个教学讲解用的软件系统构建案例,并同步设计了一个培养学生工程能力的实践用例。课程围绕教学案例和实践用例的构建活动组织课程教学和实践教学。课程同时力图打破传统课程的技术藩篱,将程序设计、软件工程、交流与沟通、团队动力学、职业素质、过程管理、工程经济学等知识进行融合教学,在案例中引导学生使用软件工程的观念来观察、体验和实践计算系统软件的设计与构建过程,训练其软件系统设计与构造的综合能力。

四、课程描述

“计算系统基础”,以一个经典计算机指令集MIPS的简化版本DLX为线索,以C语言为载体,使初学者可以建立起完整的计算概念,了解经典计算系统的工作原理,理解计算系统自底向上、逐次构造的过程;理解结构化程序设计,能够利用自顶向下、逐步求精的方法完成小规模的结构化程序。具体教学内容包括:数据的机器级表示、数字逻辑、冯·诺伊曼模型、机器语言、汇编语言、输入和输出、Trap 机制和子例程、结构化程序设计和语言处理。endprint

“软件工程与计算Ⅰ”,在软件工程理念指导下,侧重于程序设计教学。以一个计算示例和实践用例的迭代式增量开发实践为线索,全面培养学生在个人开发级别的小规模软件系统构建能力,让学生初步体验软件工程方法与技术在系统开发中的关键作用。具体教学内容包括:程序设计基础、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语言;OOA、OOD、调试与测试等软件工程知识;个人级别的软件开发活动管理、个人级别的软件职业知识。

“软件工程与计算Ⅱ”,以经典软件工程方法与技术为主线,软件设计与构造知识为教学重点,软件系统构建实例(计算系统示例与学生实践用例)为切入点,培养学生基于瀑布模型的、简单小组开发级别的、中小规模软件系统构建能力。具体教学内容包括:软件工程历史、软件职业知识;适用于中小规模软件产品开发的软件工程方法、原则与实践;软件工程方法指导下的程序设计原则与实践;小组级别的简单软件开发活动管理;包括代码和重要文档在内的关键软件开发制品。

“软件工程与计算Ⅲ”,以螺旋模型和团队实践为特征,通过开发一个中等规模软件产品的方式,培养学生对程序设计和软件工程方法的实际运用能力,同时强化学生的职业技能和项目管理能力。将学生组织成8人左右的团队,按照6个阶段(即项目启动阶段、第一循环、第二循环、第三循环、第四循环、项目部署阶段)合作完成一个具有一定复杂度的具体项目。在项目完成过程中,涉及需求、设计、实现和质量保障,强调团队协作、文档写作、工具使用、陈述等能力,并在软件团队中对软件开发进行管理。

“软件需求工程”,以需求工程技术、软件经济学和迭代过程为特征,结合工业界实例综合分析,培养学生构建大规模软件系统所需要的需求获取、分析与建模能力,试图让学生把握需求工程工作给后继软件项目工作带来的影响。具体教学内容包括:需求工程基础、需求获取方法与技术、需求分析方法、需求分析模型与建模技术、需求管理与需求工程过程知识、软件工程经济学等。

“软件系统设计与体系结构”,以软件设计、体系结构、可复用软件过程为特征,结合复杂工程案例及其重构,培养学生构建大规模软件系统所需要的综合设计技术能力。具体教学内容包括:软件设计的要素、软件设计的支持与评价、软件设计方法、体系结构设计、详细设计、基于中间件的设计、基于复用的设计和设计演化。

“人机交互的软件工程方法”,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与软件再工程为特征,培养学生交互式产品开发的软件分析、设计和评估技术。具体教学内容包括:可用性工程、人机交互界面的经典模型、人机交互的需求工程方法、人机交互的设计方法以及基于行为观测与眼动分析的交互评估技术等。

五、教学方法

软件人才培养需要重视教学方法改革,面向软件系统设计与构造的SE专业采用了一系列新型教学方法。

面向问题教学要求各课程都以工程问题开始,并依照工程问题的解决过程和活动来组织教学,这既体现了多种知识的融合运用,又培养了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体验式教学要求各课程在实验设计时必须考虑模拟现实环境的不确定性因素,让学生体验真实的开发氛围,这既能培养他们综合运用各种知识与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又能重点训练他们的折中、决策、沟通等非技术能力。面向实际教学要求各课程在讲授软件开发方法与技术时,要结合实践调查数据说明企业对不同方法、技术的选择与权衡情况以及应用效果,要突出企业界的主流方法与技术,遵循企业界的行业标准与规范,这既能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方法与技术,又能开拓他们的视野。研讨式教学要求各课程针对教学难点和重点,给出启发式问题,让学生自行收集资料,研讨解决,这既培养了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又培养了他们的创新能力。基础课程结合软件创新设计竞赛教学鼓励低年级学生在导师指导下,结合课程教学内容,自由选题,参加软件创新设计竞赛,鼓励学生创新。部分高级课程采取实训实习后回顾教学,通过理论教学考试和实训实习后再回顾总结报告综合评定分数,促使学生学习理论、实践体验、再总结提高,以提高他们的工程认知能力与创新能力。还有部分高级课程采取校企联合设计课程、联合实施教学的校企合作教学。

这些教学方法可以培养学生牢固的工程观念、综合运用设计技术进行创新以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基本的职业素质与交流沟通团队组织能力以及良好的开发过程驾驭能力等。

面向软件系统设计与构造的SE专业关键课程建设秉承教材系列化、案例行业化、实践系统化、资源公开化的原则,围绕教材、案例和实践,打造了软件工程专业课程精品教学资源。多门课程入选国家精品课程,出版系列教材,建设教学案例和学生实验教学用例,建设课程教学资源示范网站,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课件、教学与实践案例、实验设计、教学视频),可供我国软件工程专业教育者参考。

参考文献:

[1] ACM/IEEE Joint Task Force on Computing Curricula[EB/OL]. Software Engineering 2004, Curriculum Guidelines for Undergraduate Degree Programs in Software Engineering, http://sites.computer.org/ccse/.

[2] 骆斌,臧斌宇,丁二玉. 软件工程专业教学知识体系的分析、重构与求精[J]. 计算机教育,2010(23):2-8.

[3] 刘强,陈越,骆斌等. “软件工程”课程教学实施方案[J]. 中国大学教学,2011(2).

[4] 骆斌,葛季栋,丁二玉等. 软件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的研究与创新实践[J]. 计算机教育,2010(23):9-13.

[5] Eryu Ding, Bin Luo, Daliang Zhang, etal. Research and Practice on Software Engineering Curriculum NJU-SEC2006, CSEE&T2011[R]. Proceedings of 24th IEEE-CS Conference on Software Engineering Education and Training.

上一篇:幼儿园教师自我鉴定500字下一篇:血库医院感染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