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土地荒漠化的措施

2024-09-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治理土地荒漠化的措施

治理土地荒漠化的措施 篇1

论土地沙漠化治理

沙漠化是一个重大的.环境和社会经济问题,在我国很多土地的生产力因此被降低甚至完全丧失,自然环境也趋于恶化,给国民经济造成巨大损失,严重影响了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存环境,加强对沙漠化治理的研究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 者:王鹏 作者单位:中环国评(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刊 名:管理学家英文刊名:GUANGLI XUEJIA年,卷(期):2010“”(2)分类号:X7关键词:沙漠化 土地利用 治理

治理土地荒漠化的措施 篇2

1 贵州喀斯特山区石漠化分布现状及危害

我国喀斯特地貌的分布一般在云南、贵州地区, 发育最为典型、地域最为广泛的便是贵州省。其喀斯特面积几乎涵盖每个县, 全省86个县有76个的喀斯特面积比例在30%以上, 而贵州省喀斯特石漠化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12.84%, 各类喀斯特石漠化土地面积详见表1。

喀斯特石漠化土地在贵州省各个市县的分布情况较为复杂, 其中较为突出的便是表2列举出来的几个地区。

该地区石漠化的推进使得生态系统变得更为脆弱, 非常不利于当地的经济发展。

1.1 缩小耕地面积

加剧了人与生态之间的矛盾。石漠化容易在坡度较陡的旱作区出现、扩张, 因此石漠化面积的扩大最直接的后果便是耕地面积的缩小, 激化人地矛盾。

1.2 阻碍人畜饮水

石漠化地区的地表土层水分逐渐减少, 植被生长困难, 导致土壤的储水功能大大降低, 因此人畜饮用水极度缺乏。

1.3 旱涝灾害不断发生

土地利用率低下。由于石漠化地区的植被缺乏, 不能缓冲地表径流, 在地势较低处容易积聚雨水, 而在地势较高、裂隙较大、地下河网发育的地方容易出现干旱。表3是喀斯特发育典型的黔南和以变质岩为主的黔东南两个地区旱涝发生的频次对比表, 由表可知, 石漠化与旱涝间的关系较为密切。

由于石漠化的特点, 缺水少土导致农业无法正常进行, 旱涝灾害频发更是加剧了土地的利用率。表4是贵州典型喀斯特石漠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滞后效应, 表中的数据可说明石漠化对经济发展的阻碍作用有多大。

2 土地石漠化成因的分析

2.1 地壳运动

贵州省受印度板块与亚洲板块的控制, 其高原形成的原因是板块碰撞引起的地壳快速抬升。由于本地区在沿断裂构造带、构造软弱带或构造活动带长期受到构造活动的侵蚀及切割, 成壤速度远远要小于水土流失速度, 这是造成贵州土地石漠化的基本构造背景。

2.2 地层和岩性条件

贵州省具备石漠化成分的条件, 即含有碳酸盐岩, 从远古时期就开始积聚不同组合的碳酸盐岩, 碳酸盐岩层 (碳酸盐岩含量大于90%, 碎屑岩含量小于10%) 、夹碎屑岩的碳酸盐岩层、碳酸盐岩与碎屑岩互层、夹碳酸盐岩的碎屑岩层便是全省出露的碳酸盐岩组合类型。

2.3 气候条件

贵州省一年四季气候温暖湿润, 年气温变化小, 常年平均气温在15℃左右。这种气候容易影响岩溶地貌形态、景观的形成及地下岩溶的发育。贵州地区所含的碳酸盐岩受溶蚀影响较大, 容易造成地表水流失。地表土层含水量本就不高, 土质疏松无法储水, 因此遇到暴雨, 土壤就会大量流失, 容易形成石漠化。

3 技术与示范

3.1 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

一般来说, 水土流失形成石漠化的自然规律总是从小区域开始的, 因此以小流域为单位, 全面普及各个地区的石漠化治理是非常有效的, 这不仅能够提高防护体系的合理配量、开发有利的水土资源, 还能改变传统山地无生态景观的问题, 将山区的有利地势充分发挥出来, 从而合理规划农、林生产体系, 提高山地的经济发展。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可简单总结为“一个规划, 两个体字建设”, “一个规划”是指立足整体, 统筹规划各个小流域, 充分发挥他们的优势;“两个体字建设”是指防护体系和农、林生产体系的建设, 提高山地的利用率。

3.2 草地畜牧业模式

近年来, 我国社会发展迅速, 推动了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们对商品的种类及质量也有了一定的要求, 尤其是牛、羊养殖业方面。目前我国的牛、羊养殖业较为发达, 但却存在很大的缺陷, 许多地方由于饲养的动物数量较大, 不能合理规范管理牛羊的饲养问题, 无节制的放牧使得草地没有适当的“休息时间”得以休养, 草地消耗过快导致该地出现砂土裸露、水土流失、石漠化。这种现象导致的后果很严重, 该地区不能种植农作物, 也不能进行放牧, 不久的将来就会被废弃。因此, 以农户为主体, 以国家技术人员为骨干, 根据不同草地类型, 组装配套草地畜牧业和农林牧业综合技术, 开展多种经营采用广大农户易于接受的示范方式, 促进农林牧业全面发展。

3.3 典型脆弱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模式

喀斯特石漠化和半石漠化山地的出现一般是由于过度砍伐树木进行农作物的种植, 后因土地利用率较低而造成的。因此, 针对这种典型脆弱生态环境必须恢复树木水土保持的功效, 实施退耕还林政策, 保证土壤的锁水功能。树木的选择可选用以经济林为主、其他树种为铺的方案, 生态坡面的重建必须注意长远的经济效益, 不仅能恢复生态环境, 还能提高当地的经济发展, 尽快解决当地居民的生活困扰。

综上所述, 只有了解贵州土地石漠化的分布情况及形成原因, 才能选择合适的治理模式, 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土地石漠化问题。

摘要:石漠化是中国西南最严重的生态灾难, 尤其是贵州地区。近年来, 贵州土地开发不科学, 土地利用率低, 水土流失问题严重, 基岩裸露面积增大, 这些问题直接加速石漠化的形成, 严重威胁到了贵州地区的经济发展, 因此如何寻求贵州土地石漠化治理对策是一项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根据自身多年的实践经验, 首先分析了贵州喀斯特山区石漠化分布的现状及危害, 然后提出了土地石漠化的成因, 最后研究其治理对策, 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

关键词:石漠化,现状,危害,成因,对策

参考文献

[1]熊康宁, 梅再美, 彭贤伟, 蓝安军.喀斯特石漠化生态综合治理与示范典型研究——以贵州花江喀斯特峡谷为例[J].贵州林业科技, 2006 (1) .

[2]滕建珍, 苏维词, 廖风林.贵州北盘江镇喀斯特峡谷石漠化地区生态经济治理模式及效益分析[J].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2004 (3) .

[3]李阳兵, 王世杰, 李瑞玲, 容丽.关于西南岩溶山区生态建设的一些讨论——以贵州省为例[J].中国岩溶, 2004 (1) .

[4]滕建珍, 苏维词, 廖风林.贵州北盘江镇喀斯特峡谷石漠化地区生态经济治理模式及效益分析[J].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2004 (3) .

[5]张殿发, 王世杰, 李瑞玲.贵州省喀斯特山区生态环境脆弱性研究[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 2002 (1) .

治理土地荒漠化的措施 篇3

【关键词】PPP模式;土地荒漠化;治理;对策

一、土地荒漠化现状

根据国家林业局第五次荒漠化和沙化状况公报监测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我国荒漠化土地总面积261.16万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1/4以上;沙化土地总面积172.12万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和1/6以上,土地荒漠化直接危害到我国4亿以上人口的生产生活。近年来,随着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战略的深入实施和土地荒漠化治理力度的加大,荒漠化和沙化土地状况明显好转且总面积已经出现缩减趋势,与2009年相比,荒漠化土地面积减少约1.2万平方公里,沙化土地面积减少近1万平方公里。

二、PPP模式的内涵与特征

PPP模式指公共部门和私营组织之间形成的一种公私伙伴关系或公私合营模式,是新常态下新型公共服务供给和基础设施建设的项目融资模式,是鼓励政府部门、私营组织、民营资本以及其他第三方机构在内的多元主体共同合作,通过协议的形式来明确各自职责权限,共同参与完成公共服务供给和基础设施建设目标。PPP模式的特征有三点,第一,PPP项目各主体为了目标的实现而全力协作,最终达到各自的利益追求;第二,各参与主体不仅可以享受PPP项目带来的社会成果,而且可以取得相对合理稳定的投资回报;第三,PPP项目任务目标的落实,除了利益共享还需要风险共担。

三、PPP模式在土地荒漠化治理中的优势及困境

(一)PPP模式在土地荒漠化治理中的优势

第一,PPP模式可以在土地荒漠化治理过程中引入私营组织,与它们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利用它们的资本优势推进治理效率;第二,政府负责统筹规划,严格落实私营组织的准入制度和行为约束,可以使私营组织将生态恢复作为企业盈利的首要前提和基础,企业不断创新,把生态恢复融入到自身发展之中,实现生态环境保护和获得经济效益的双赢;第三,通过合作的形式共同分享投资回报,分担项目实施过程中的风险,政府也可以在政策方面给予私营组织一定的倾斜;第四,运用PPP模式可以使得第三方机构等社会监督力量发挥作用,促进土地荒漠化治理项目的良性运行。

(二)PPP模式应用到土地荒漠化治理中的困境

第一,土地荒漠化的治理周期长,投资大,政府和私营组织的投资额达不到治理的资金需要,寻求多元的融资方式和渠道尤为关键;第二,在政府和私营组织的合作中,如何形成平等的合作关系对土地荒漠化的治理也十分重要,必须要转变政府职能,形成互助互促、公平合理的合作机制;第三,PPP模式涉及范围广,应用到土地荒漠化治理中,所要解决的问题也较复杂,必须尽快建立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保障PPP模式的良性运行。

四、基于PPP模式的土地荒漠化治理对策

(一)深化PPP模式探索,促进土地荒漠化治理步伐

运用PPP模式开展土地荒漠化的治理,必须对PPP模式进行不断的学习和探索,要借鉴国外其他国家PPP模式研究的新成果,倡导我国各级政府、科研院校、私营组织等社会资本积极学习,理解PPP模式的运行机理和政策措施,能够在土地荒漠化治理的过程中活学活用,尽可能减少和避免风险,节省成本,提升效率。

(二)健全制度体系,积极打造多元投融资方式和治理格局

PPP模式的应用和土地荒漠化治理都涉及诸多领域,新常态下,运用PPP模式进行土地荒漠化治理必须结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建立健全土地荒漠化监管和防治体系的基础上,规范和约束土地荒漠化治理中各个主体行为,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不断盘活社会资本存量,鼓励社会资本积极投入到土地荒漠化治理中来。一方面,打造多元投资方式和渠道,另一方面,整合社会资本和民间力量,形成土地荒漠化多元治理格局。

(三)强化五大发展理念,引领土地荒漠化综合治理

第一,要进行土地荒漠化治理的政策创新和技术创新,做到用政策保障,用技术转型升级;第二,要协调好政府部门和私营组合的合作关系,土地荒漠化治理各个主体间的关系;第三,要加大荒漠化治理力度,严格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和耕地保护红线,推动我国绿色发展取得新的突破;第四,要用开放的发展理念去探索土地荒漠化治理的新途径和多元共赢的土地荒漠化治理平台;第五,只有做到利益的共享和风险的共担,才能吸引更多社会资本投入土地荒漠化治理,更大程度上激发社会资本进行土地荒漠化治理和生态环境保护的积极性,更好的引领土地荒漠化综合治理。

五、结语

土地荒漠化治理是我国现阶段发展所面临的严峻挑战,直接影响着我国建设美丽中国的进程,PPP模式的引入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推动我国土地荒漠化治理步伐,促进政府与私营组织精诚合作,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充分发挥各自在土地荒漠化治理过程中的优势和潜力,共同改革传统的土地荒漠化治理方式,探索新理念,新模式,从而推进我国土地荒漠化治理进程,改善生态环境,保障生态安全。

参考文献

[1]贾康,孙洁.公私合作伙伴关系(PPP)的概念、起源与功能[J].中国政府采购,2014(13):12-21.

[2]孙楠,李洪远,鞠美庭,等.应用PPP模式解决我国荒漠化问题探讨[J].中国水土保持,2007(4):11-14.

[3]王阳,刘栋,李娜. PPP模式在荒漠治理中的应用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 2016(1).

[4]李旭琴.PPP模式的正面效应及运行困境突破——基于地方治理理论的视角[J].厦门特区党校学报,2015(5).

作者简介

治理土地荒漠化的措施 篇4

新邵县岩溶地区石漠化生物治理措施探讨

分析新邵县石漠化的现状、成因、危害,提出石漠化土地生物治理技术思路及原则,针对石漠化土地不同立地条件选择不同的治理模式,从生物治理技术上提出解决的方法和途径.

作 者:黄先竹 HUANG Xian-zhu 作者单位:新邵县林业局,湖南,新郡,422900刊 名:中南林业调查规划英文刊名:CENTRAL SOUTH FOREST INVENTORY AND PLANNING年,卷(期):28(4)分类号:P588.24 S714.6关键词:石漠化 生物治理 新邵县

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教学反思 篇5

《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这一课时内容我采取的是新课改的教学方法。本节课是地理必修三第二章的开章第一课,是学生学习好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篇,因此要教会学生如何去分析区域的现状,如何去解决区域的问题以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其中的方法尤为重要。下面从本课的成功和失败之处来进行教学反思与总结。

一、本节课的成功之处

1、深层次解读教材,合理取舍知识本节课课程标准要求为: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诸如水土流失、荒漠化等发生的原因,了解其危害和综合治理保护措施。该标准是借助典型区域案例,进行区域发展与环境问题分析。而本人教学的主线是使学生充分掌握分析区域发展与环境问题时的基本思路:“区域→区域自然环境条件分析→区域环境问题及原因分析→区域环境问题的危害→区域的治理”这一分析思路,最终实现人地关系协调、区域可持续发展是本节课的一大优点。

2、情境创设,引人入胜本节课开头,我让学生观看了一组图片,把学生的积极性极大地调动了起来。让学生自己有兴趣去分析西北地区的性状,并且从图片中涉及的知识点可联系去分析西北地区荒漠化的相关内容。接下来,学生接受知识也更为主动了。首先,按照区域研究学习的方法,引导学生读图,分析该区域的气候、植被、土壤、河流等自然环境特征。第二步,让学生根据该区域的自然环境分析该区域,结合教材相应内容,分析归纳、并以图示的方式说出造成西北地区荒漠化的原因。之后,让学生根据荒漠化发生的每一条原因,提出相应的对策,学生理解起来非常顺畅,有效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夯实了知识基础。

二、教学中发现的问题

1、要教会学生知识迁移

本节课课程标准为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诸如水土流失、荒漠化等发生的原因,了解其危害和综合治理保护措施。因此,不能只就案例本身进行分析,应该使学生通过本案例的学习,掌握区域环境问题分析研究的思路与方法,并能够运用这一思路和方法去分析其他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实现知识迁移。因此,对教材进行合理删减与整合,把完整的学习思路呈现给学生是达成课程标准要求的关键,同时,注重最后的归纳与提升,最终转化为学生对区域环境问题分析的清晰的思路是案例教学所必须关注的。

2、西北地区讲的不够仔细,由于学生基础较差,应给一定的时间让学生熟悉西北地区的概况。而我只是通过一系列的图片来给学生一个直观的印象,并没有给足学生时间去分析、查阅资料。

3、活动时间不够,分析不够透彻,应适当放弃几个活动内容,保证学生将重要知识理解清楚。另外,有些知识是可以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后进行总结,比如分析荒漠化产生的原因。

石漠化治理的对策及造林技术措施 篇6

1 石漠化的概念

事实上, 石质荒漠化土地的简称就是石漠化, 石漠化即指的是在亚热带湿润地区喀斯特极其发育的一种自然环境下, 由于人为活动的干扰, 使植被和土壤受到严重的破坏与侵蚀, 致使基岩出现大面积的裸露, 地表出现一种类似荒漠化景观的土地退化现象。

石漠化并不是一种单纯的自然现象, 而是在经济、环境和社会发展的综合作用下形成的, 由此可见, 石漠化是自然、政治、生物、文化、经济等各种复杂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致使地区出现石漠化的原因有很多, 但是石山岩溶地区自身恶劣的自然条件才是主要的原因, 然后便是和生态环境的脆弱性不成比例的人类大范围活动。

2 石漠化的形成原因

2.1 自然因素

促使石漠化形成的基础条件便是自然因素。由于岩溶地区具有非常丰富的碳酸盐岩且其有着成土慢、易淋溶等特点, 给石漠化的形成“垫定”了物质基础。不仅如此, 岩溶地区山高坡陡, 拥有比较温暖的气候和丰沛的雨水量, 为植被和土壤的侵蚀和溶蚀“创造”了条件。

2.2 人为因素

除了自然因素以外, 人为因素也是造成石漠化形成的主要原因, 主要表现为:由于岩溶地区的经济不发达且农村能源种类稀少, 群众只有通过樵采来获取生活必备的薪柴, 尤其对于那些能源种类特别单一和缺煤少电的地区而言, 植被破坏非常严重, 这和人们过度的樵采行为是不可分隔的;岩溶地区采用的是陡坡耕种和刀耕火种的耕作方式, 在耕作的过程中, 并没有采取必要的水保措施, 又加上该地区过大的降水量, 致使土壤极易被冲蚀, 进而使土地形成石漠化;岩溶地区的当地居民一般采用毁林毁草的开垦方式来扩大耕地面积, 依靠增加的粮食产量来维持生活, 过度地开垦, 导致土壤流失和植被消失;乱砍滥伐现象严重, 这种不合理的人为开发严重破坏了森林资源, 使石漠化发展更加迅速。

3 石漠化的治理对策

3.1 政府重视

各级党委和政府对石漠化的重视是石漠化治理的第一步也是前提, 作为政府必须意识到石漠化治理的重要性、长期性、迫切性和艰巨性, 将石漠化治理作为地区发展甚至关系人民生存死亡的关键工作。在石漠化的治理过程上, 政府要充分发挥领导作用, 鼓励并组织群众一起致力于对石漠化的治理工作, 保证当地人民的思想与行动的统一。

3.2 通过各个渠道筹措资金

毫无疑问, 只有足够的资金, 才能保证石漠化工作的顺利进行, 从而实现生态重建。一般来讲, 大多数石灰岩溶地区都是经济落后的贫困地区, 对于当地的管理人员而言, 仅仅依靠自身的财力对石漠化进行治理根本取不到良好的治理效果, 必须要通过多种渠道筹措充足的资金, 作为石漠化处理工作的保障。不仅如此, 还要积极争取国家以及各级政府的有力支持, 与此同时, 还要向周边或者比较富裕的地区请求帮助。当然, 石漠化的治理不仅仅停留在筹措资金上面, 作为当地的人民更应当意识到石漠化的严重性, 自觉并积极地参与到治理工作中去, 共同做好石漠化治理工作。

3.3 加强防御工作

如果漠视石漠化的进一步发生, 而不采取必要的防御措施, 那么石漠化现象将会越来越严重, 甚至影响到人们的生活和当地地区的发展。对此, 岩溶地区的各级地方领导应当针对当地石化情况进行深入研究, 根据石漠化形成原因和危害程度, 并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拟定防御计划, 采取科学合理的治理措施, 加强对石漠化的防御工作。例如严禁乱砍滥伐, 严禁破坏性开发等, 将人类的种种加速石漠化的破坏性行为扼杀在摇篮里。

3.4 进行多种经营, 发展第三产业

石漠化治理主张将开发和治理结合起来, 如果只注重开发却忽略了治理, 那么必将导致环境破坏更加严重, 进而制约了地方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当然, 只治理却不开发也是不可取的, 否则, 人民的生活水平根本得不到实质性的提高, 更不用说治理成果。因此, 应当鼓励当地人民进行多种经营, 以此来带动第三产业的发展, 在第三产业发展起来的同时, 地方经济也会随之而有所增长, 从而使石山区人民脱离以前那种贫困的状态, 最终实现生态、经济和社会的共同协调发展。

4 造林技术措施

4.1 树种选择

在进行石漠化治理的过程中, 造林可以称得上是见效最快的唯一途径, 造林树种则直接决定了石山造林的成功与否。目前, 顶果木、任豆、降香黄檀、肥牛棚、香椿、狗骨木、茶条木等树种均为石山造林绿化的优良树种。而对于地势比较平坦、立地条件相对较好的山坡地区, 则应当选择当地名、特、优兼备的竹、藤、经济林和果等来营造一种生态经济型林, 这样不仅有效地绿化了石山地区, 而且还能增加当地农民的经济收入, 从而促进人民脱贫致富。

4.2 培育壮苗

由于苗木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其成活率, 因此, 必须将苗木的质量作为石山造林的一个极其关键的环节。对此, 应当选用良种育苗, 对发芽后的种子应当进行精细地管理, 保证及时防治病虫害和对苗木密度的调整, 适时施肥, 使苗木在合适的密度下能够健康成长, 而且在造林工作开展之前, 必须进行炼苗工作, 达到增强苗木抵御恶劣环境的能力和提高造林成活率的目的。

4.3 选择非常规的方法进行整地造林

鉴于岩溶地区土壤所具有的特殊性, 石漠化治理也应当采取非常规的方法。首先, 在整地造林时不能炼山, 最大限度地保留山上的所有原生植被;其次, 一定要把握好密度, 密度过大不仅破坏大量的原生植被, 而且会对林木后期的生长造成不利的影响, 但是密度过小则造林效果较慢, 甚至于没有造林效果, 所以, 应当将造林密度严格控制在900~1050株/hm2之内。当然, 还要保证密度不一致, 而对于造林苗木, 则最好选择袋苗。除此之处, 应当根据土壤和水量的情况, 从营养苗、裸根苗和种子直播中选择一种最为恰当的技术。掌握好造林时机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般来讲, 每年的2~3月是造林的最佳季节, 而阴雨天则是最为合适的天气, 待定植坑完全湿透时方可造林。当苗木定植完成以后, 将杂草、枯枝或者小石块覆盖于定植坑面上, 当然,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盖上薄膜是最好不过了, 通过减少土壤水分的蒸发, 使造林成活率得到提高。

5 结束语

总而言之, 对石灰岩溶地区的石漠化治理势在必行, 不管是当地政府还是石山区人民, 都应当积极参与到石漠化治理和整地造林工作中去。相信在大家一致的重视和齐心协力的努力之下, 只要技术措施科学合理, 方法可取, 全面落实石漠化的治理工作, 那么重建生态环境和石灰岩溶地区的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必定会实现。

参考文献

[1]胡江华.生态系统动态模型与石漠化治理[J].生态经济, 2013 (1) .

[2]魏源, 王世杰, 刘秀明, 黄天志.从枝菌根真菌及在石漠化治理中的应用探讨[J].地球与环境, 2012 (1) .

治理土地荒漠化的措施 篇7

石漠化是“石质荒漠化”的简称, 指由于人类不合理的社会经济活动而造成人地矛盾突出, 植被破坏, 水土流失, 加上喀斯特石山区土层薄, 基岩出露浅, 暴雨冲刷力强, 大量的水土流失后岩石逐渐凸现裸露, 呈现“石漠化”现象。

1.1 概况

石漠化的形成既有自然原因, 更重要的是人为因素。据2005年石漠化现状调查结果, 在石漠化土地面积中, 已石漠化面积为57271hm2, 占全县总土地面积的22.1%, 占碳酸岩分布面积的24.4%, 在石漠化面积57271hm2的土地中, 轻度石漠化面积47294.9hm2, 占总面积的18.2%;中度石漠化面积9119.6hm2, 占总面积的3.5%;强度石漠化面积856.5hm2, 占总面积的0.3%, 是贵州省40个石漠化程度较重的县之一。全县19个乡镇都有石漠化土地。其中石漠化土地占土地总面积20%以上的乡镇有凤仪、乐俭、安场、市坪、流渡、土坪、小雅、中观、俭坪、格林、和溪等11个乡镇;低于15%的仅是班竹乡。

1.2 危害

“石漠化”的形成造成土层变薄, 肥力下降, 严重威胁粮食的生产, 且由于水土资源不断流失从而恶化了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 给人民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便。石漠化治理工作迫在眉睫, 保水土, 就是保生存、保发展、保护我们的生命线。石漠化不仅给正安县带来了生命财产的损失, 还严重影响、制约着正安县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2 正安县石漠化治理概况

正安县2008~2010年岩溶地石漠化综合治理试点小流域共12条16992.18hm2, 其中, 桴焉乡3条7574.5hm2, 瑞溪镇6条3631.1hm2, 碧峰乡2条5263.98hm2, 俭坪乡1条522.6hm2。总的石漠化治理面积为4988.32hm2, 其中桴焉乡1290.8hm2, 瑞溪镇1040.6hm2, 碧峰乡2291.42hm2, 俭坪乡210.1hm2。治理总投资3372.92万元, 其中, 中央财政投资3000万元, 地方财政投资372.92万元。主要建设内容有封山育林1390.54hm2, 人工造林2238.08hm2;林下种草574.66hm2, 棚圈3100 m2;蓄水池124口, 小水窖60口, 排灌引水渠7815m, 沉沙池45口, 田间便道17.19km2, 机耕道4.44km2, 输水管道11.36km2, 谷坊15座, 小山塘治理5座, 坡改梯46.6hm2, 青贮窖1250m3, 拦水堰1座。

3 正安县石漠化治理采取的措施

为了遏制石漠化发展趋势, 做好石漠化防治工作, 正安县采取了以下措施和方法。

(1) 加强领导, 强化责任。正安县明确相关部门职责, 要求各有关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责, 将石漠化防治工作作为各部门行政领导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 并确保高质量、高标准地完成。

(2) 加强法制, 严格落实保护措施。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属于政府投资公益性建设项目, 防治工作要坚持防范为主, 科学治理, 依法保护好现有林草植被。

(3) 实行山、水、林、田、路统筹规划, 综合治理。正安县结合本地实际, 从山上到山下, 从坡面到沟谷, 合理布设各项措施, 使之形成相互联系协调的综合防护体系。

(4) 设立专项, 综合治理。正安县根据国家政策编制了石漠化防治专项工程, 严格实行工程资金专户储存、专账管理, 确保项目资金使用安全。

(5) 因地制宜发展生态产业, 增加群众收入。喀斯特石漠化与贫困是一对孪生兄弟, 在喀斯特石漠化治理过程中, 要以生态环境建设为切入点, 针对种植结构单一、耕作粗放和群众贫困的特点, 把石漠化治理与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密切结合, 以增加群众收入、促进农民脱贫致富为重点, 因地制宜发展野木瓜、方竹、核桃等具有市场优势的经济林果, 并以此培育和形成生态产业, 以增加群众的收入。

摘要:指出了石漠化是岩溶地区的首要生态问题, 严重制约着岩溶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与和谐社会的构建。根据正安县岩溶地区石漠化的分布现状及发展趋势, 分析了石漠化形成的自然因素和人为原因, 对正安县石漠化的治理措施做了调查研究。

关键词:石漠化,综合治理,措施

参考文献

[1]金小麒.喀斯特地区林业生态建设的重要性和可行性分析[J].贵州环保科技, 2000 (1) .

[2]余琼.贵州省瓮安县石漠化综合治理现状及对策[J].农业科技与信息, 2011 (16) .

[3]喻甦, 但新球, 吴协保.石漠化土地综合治理模式探讨[J].中南林业调查规划, 2003 (3) .

[4]陈志颖.贵州喀斯特石漠化地区生态系统理论探析[J].现代农业科技, 2012 (13) .

治理土地荒漠化的措施 篇8

土地资源保护是环境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所谓土地资源保护, 狭义地讲, 是特指对那些质量已经退化或受到污染的土地资源进行防治与保护, 使其生态系统不再遭受新的破坏;广义地讲, 应当是从“防患于未然”的角度出发, 为使所有的土地资源的系统功能得以保持和维护而采取的必要举措。

所谓土地资源治理, 主要是指人们在开发利用土地资源过程中, 对土地资源本身存在的不利于生产的因素以及因开发利用不合理或因自然灾害的影响而不能再有效利用的土地进行改造、改良和综合性治理。其主要目的在于抑制不利于生产的因素, 或者变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 使遭受破坏而不能利用的土地再继续为人类所利用, 使正在利用的土地更能有效地发挥其系统功能。

综合上述, 可以认为土地资源保护和治理的重大意义和作用主要有如下三个方面;第一, 有利于缓解人地关系中日益加剧的矛盾;第二, 有利于提高土地生产力、促进农业综合发展, 促使粮食作物增产;第三, 有利于改善人类生态环境, 促进土地生态系统的良件发展。

二 土地综合治理的原则和途径

(一) 基本原则

土地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的综台治理, 乃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其基本目标在于:取得最佳的治理效果——最大限度地抑制土地资源自身的限制性因素, 最大限度地为各类土地创造优良的生态环境条件, 最大限度地提高土地生产力, 力求取得最大可能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因此, 对土地资源的治理必须贯彻如下几项基本原则,

(1) 全面规划、综合治理的原则

对于土地资源的治理, 主要是针对土地资源的限制性因素、灾变性的自然危害和破坏性的人为活动所产生的不良后果而进行的, 这就决定了土地治理工程必须体现系统整体性和综合性, 必须贯彻全面规划、综合治理的原则。对土地资源实行全面规划、综合治理, 既要在治理的时间和空间序列方面统筹兼顾, 又需在治理措施方面成龙配套、有机结合;在治理工程实施之前, 应对治山、治水、治林、治田的内容进行统一规划。

(2) 结合实际、因地制宜的原则

土地治理工作大都是在特定的土地开发利用区域进行的。不同自然类型的地域, 各有其不同的限制性因素, 都存在着不同的土地利用问题, 因而各有其特定的土地治理方案, 这就说明, 土地治理具有强烈的地域性。土地治理工作需从各地区的实际情况出发, 做到因地制宜.使治理计划落到实处。例如, 我国西北的黄土高原地区, 土地治理的主要任务和治理工作的重点应是防止水土流失;我国南方山地丘陵的农业低产地区, 土地治理的主要任务和重点应为红壤和黄壤的改良;我国东部黄淮海平原的滨海地区和内陆低洼地区, 土地治理的重点应是改造盐碱土地等。

(3) 综合治理与重点治理相结合的原则

一般说来, 自然类型和生产潜力不同的土地, 其限制性因素不仅有数量多寡之差别和限制作用强弱之差别, 而且在众多的限制性因素中总是有一个或几个主导因素起着决定性的限制作用。这就要求在制定区域土地治理方案时, 首先认准主要的限制因素, 选取有针对性的主要措施, 使综合措施与主导措施相结合、综合治理与重点治理相结合, 这样才可能获得最佳的土地治理和改造效果。

(二) 基本途径措施

(1) 工程方面的途径措施

主要包括水利灌溉和排涝工程、水土保持工程、库塘蓄水与抽水工程、滩涂治理改造工程、盐碱地改良工程、沙荒地改造工程等方面的工程途径措施。其中, 水利灌溉工程通常又分浇灌和喷滴灌工程等;水土保持工程又可分为治坡工程和治沟工程两种;滩涂治理改造工程一般分为河滩地治理改造工程和海涂治理改造工程两类。

(2) 生物方面的途径措施

主要是指植树种草措施, 即通过营造防护林、种植树木和草类以及保护地表植被等途径和措施, 达到保护和治理土地资源的目的。植树造林这种生物措施, 其主要功效在于防护土地资源免受风沙的侵袭和水灾的危害, 以及改善土地的生态环境。种植草本植物、恢复和保护草被这种生物措施, 主要适用于地表裸露而水土流失和风沙危害严重地区的荒地, 其功效主要在于通过增加地表植被覆盖率, 来减缓径流冲刷和沙土移动, 从而起到蓄水保土和固沙作用。

(3) 农业技术方面的途径措施

这方面的途径措施大致有如下四种:一是平整土地。根据农田灌溉和作物种植的要求, 对于地表凸凹起伏、不便于耕作的农用土地必须进行平整, 为农业增产创造条件。二是合理深耕改土。根据不同地域的气候特点、土壤性状和耕作制度, 结合种植的作物类别和肥力供给情况, 需对农用土地进行合理深耕, 以求改良土壤的耕性, 提高土壤的熟化程度。三是科学施用肥料。主要是要正确对待施用化学肥料和有机肥料的关系。一般说来, 既要根据当地农田土壤的养分状况和农什物生长的需求, 注意适时适量施用化学肥料, 又应重视种植绿肥作物和秸秆还田, 广辟肥源, 增施有机肥料, 以求用地与养地相结合, 不断提高土地肥力。四是合理换茬、轮作和间作, 调整作物布局, 以求提高土地的复种指数, 充分发挥土地生产潜力。

(4) 化学技术方面的手段措施

主要是指通过施用化学物质来改良土壤和改善土地的生态环境的一些手段措施。例如, 对盐碱化程度很严重的土地进行治理改造, 除了采用水利工程、农业技术和生物措施之外, 往往还需要配合施用化学改良剂 (如磷石膏和亚硫酸钙等) , 以降低土壤的pH值和碱化度, 使土地的不良性状得到有效的改善。

(5) 管理方面的手段措施

为了保证土地治理和改造计划能够实现、各项治理和改造措施能够切实发挥其功效, 必须采用相应的管理手段措施, 诸如对于农田水利设施、水土保持工程、防护林网和农业试验田的养护所采取的管理手段及其技术措施等。

摘要:为了合理有效地开发利用土地资源, 在开发利用土地的过程中必须相应地采取必要的保护和治理措施, 长期的生产实践经验教训已经证明了这一论断是正确的。其实, 土地资源保护与土地治理具有不可分割的紧密联系:往往在土地保护措施中, 就包含着土地治理的性质;而有些治理土地的措施也起到了保护土地的作用。

治理土地荒漠化的措施 篇9

1 土地荒漠化产生的原因

一般情况下, 土地荒漠化问题的产生是自然和人为因素共同作用而产生的不良结果, 其中自然因素主要指相对异常的气候条件, 特别是青海高寒地区严重的干旱条件, 极易造成植被退化和风蚀加快等现象, 最终引起荒漠化的产生。而对于人为因素来说, 则具体指人们在草原上过度放牧、在森林中乱砍滥伐, 连续性地开垦和耕种草地等, 导致相关植物根系漏出地表, 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进一步增强风蚀和雨蚀的不良影响, 促使荒漠化发展速度逐渐抬升[1]。从全世界层面进行分析, 过度地放牧和开垦农田, 极易导致半干旱地区发生土地荒漠化问题, 特别是一部分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由于水源缺乏, 农业用水管理不善, 还会导致土地盐碱化问题的出现, 也影响土地荒漠化的形成产生。因此, 在青海省高寒地区土地荒漠化问题已经较为严重的情况下, 十分有必要加强重视土地荒漠化的危害, 进而结合荒漠化产生原因采取一定的措施预防和治理荒漠化的继续扩展, 维护青海地区的生态平衡。

2 土地荒漠化的危害

土地荒漠化作为一种对我国中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产生严重不良影响的生态问题, 其预防和治理工作一直受到政府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由于长期的破坏和管理不当, 当前土地荒漠化仍然影响着青海高寒区的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 其危害性一般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 侵吞农田, 不利于庄稼的健康成长。一般情况下, 春季的青海高寒区是大风的季节, 但是同时也是农民组织春灌播种, 以及育苗的重要生长时期, 大风吹蚀农田的表层土壤, 甚至会造成农作物种子裸漏在外, 轻者会造成农业减产, 严重的甚至会导致土地零产出, 对当地农业发展以及农民生活产生极大危害。例如有历史记录以来, 1962年春季的一场大风就直接造成风蚀地表5~8cm的严重危害, 当年为了保证农业生产, 农民实施了3次播种, 极大增加了农民工作量[2]。

其次, 草上出现沙化趋势, 可利用面积在不断缩小。青海省是我国4大主要牧区之一, 而土地荒漠化问题的出现和进一步发展必然会造成草场退化, 产草量逐渐下降, 放牧的草场面积急剧缩减, 对当地牧区发展产生不良影响。

再次, 威胁水库发展, 出现填淤湖泊的不良现象。青海省高寒区的水库建设较为困难, 并且一般受到地理条件的限制集中于流沙分布地区, 风沙活动强烈, 水库中每年都会淤积大量的泥沙, 不仅会填淤库容, 还会严重损坏水库中的相关电力设置和机械设备产生, 对当地水利建设产生不良影响。

最后, 淹没公路和房屋。沙尘淹没公路和房屋是土地荒漠化严重地区较为常见的现象, 甚至一部分地区受到沙尘淹没的影响, 不能及时播种、春灌和放牧工作, 极其不利于当地农业的发展[3]。因此青海省相关部门必须加强重视土地荒漠化防治工作, 进一步维护当地的生态平衡。

3 青海省高寒区土地荒漠化的防治措施

对于土地荒漠化的预防和治理工作, 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保护原生态植被, 并且在保护基础上积极建设人工植被, 借助植被的防风固沙能力避免风沙严重侵蚀土地, 相应地指导当地生态平衡的维护工作[4]。在实际工作中进行土地荒漠化防治工作, 一定要制定一系列的具体政策和措施, 如结合当地实际情况, 适当地减轻土地生产压力, 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 合理制定生产经营方针, 细化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布局, 进而加强建设当地的生态系统, 以建立良好生态牧区的方式, 增强土地荒漠化治理实效, 促使青海省高寒区生态建设得到更好的发展。

3.1 应该封沙育苗

为了在荒漠化地区加强植被恢复建设, 并且保护人工植被不会再遭受风沙的严重侵蚀, 应该在大面积的风沙区适当地采取封沙育草措施, 为恢复自然植被创造良好条件的基础上, 以植物的遮挡降低风沙, 进一步削弱气流运输的动力效果, 降低风沙危害。一般情况下, 在实施2个月以上的定沙工作后, 显著提升了青海省高寒区的植被覆盖率, 也适当地加强了生态建设水平, 为土地荒漠化治理工作的良性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2 采用工程和生物固沙方式

采用工程和生物固沙的方式, 简单地说就是借助较为先进的机械设备设置相应的机械沙障, 降低风沙的危害性;而生物固沙则指应该结合当地气候和土地条件, 适当地选择栽种相应的植物, 进而借助植物的力量, 保护当地的生态平衡。对于土地荒漠化地区较为常见的流动沙丘, 应该先在其迎风坡设置沙障, 削弱其风力运动作用[5]。并且采用植物的方式治理流动沙丘, 不仅能够改变流动沙丘自身的裸露和移动状态, 还能够起到相应的改良土壤作用, 值得进一步应用和推广。

3.3 造林固沙

具体来说, 造林固沙工作就是在土地荒漠化地区人工种植乔灌草等抗旱植物, 进一步拓展荒漠上植被的覆盖范围, 为土地荒漠化治理工作的开展提供根本的保障。而对于相对平缓的土地来说, 政府相关部门可以引导农民直接进行造林工作, 尽量选择易生长、生命周期较长的植物, 保证其能够在贫瘠的荒漠化土地上生长。

3.4 加强农村地区农田防护网建设

这是青海省高寒区治理土地荒漠化问题, 保护农田的最后一道重要保障。所以在农田建设过程中, 必须加强对农田防护林建设工作的重视, 在保护农田的基础上逐步改善当地农田小气候现状, 为农作物的健康成长创造较为适宜的生长环境, 为青海省高寒区农田水利工作的良性开展创造条件, 为当地农业的增产增收奠定基础。

4 结语

综上所述, 青海省高寒区的土地荒漠化问题影响青海地区农业生产和生态平衡, 因此要改变当前现状, 就必须具体分析当地荒漠化形成的原因, 再结合分析结果制定优良的防御和治理对策, 进一步提升青海省生态建设水平, 在为人们创造良好生活条件的基础上, 为青海省高寒区人民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

摘要:土地荒漠化问题的出现严重影响土地生产力, 甚至还会相应地威胁一个地区的生态平衡, 不利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事业的良好发展。本文结合青海省高寒区地理特点, 系统地分析了土地荒漠化的形成原因、不良影响以及防治措施, 希望能够对土地荒漠化的防治工作提供相应的支持和借鉴。

关键词:青海省,高寒区,土地荒漠化,防治

参考文献

[1]吴春芳.青海省土地荒漠化现状、变化及治理对策[J].陕西林业科技, 2014 (4)

[2] 马顺虎.关于荒漠化土地生态治理试验示范项目实施的思考[J].青海农林科技, 2015 (1)

[3] 吕爱锋, 周磊, 朱文彬等.青海省土地荒漠化遥感动态监测[J].遥感技术与应用, 2014 (5)

[4] 刘帅宾.基于土地利用变化的青海省生态服务价值研究[D].河南大学, 2014

上一篇:广州工程技术下一篇:军训作文:军训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