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师技能培训计划

2024-10-2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临床医师技能培训计划(精选9篇)

临床医师技能培训计划 篇1

1 更新观念

过去认为妇产科基本操作的训练只能通过做大量的手术才得以实现, 通过调查发现这种情况并没有使得妇产科住院医师手术基本操作得到有效训练, 而只是满足了他们的“成功”心理, 自认为已经学得很不错了, 能做一些手术了, 使其后续学习华而不实。对此, 我们改变了一些观念, 建立以“妇产科专科特点”为主轴的训练思路, 强调规范化操作, 做到“稳、准、快”, 配合协调。妇产科轮转仅仅是作为培训的一部分, 通过相关科室轮转可以扩大知识面, 树立“整体观”。强化无菌观念, 较熟练地掌握基本操作技能。

2 培训内容、方法及考核

以医疗工作为核心, 分别从临床实践和理论知识两个方面培养。

2.1 培训方式及年限

妇产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分两个阶段, 共5年 (专科毕业生7年) 。第一阶段为专业基础培养阶段, 即对新毕业的本 (专) 科毕业生安排轮转, 轮转时间为本科毕业生3年 (专科毕业生5年) ;第二阶段2年, 为专业强化培养阶段, 即全面深入地进行妇产科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学习。

2.2 培训目标与要求

2.2.1 第一阶段

(1) 培训目标:通过第一阶段培训, 要求培养对象成为具有良好医德医风, 掌握妇产科各专业的基础理论及常见病的诊断、处理原则, 基本检查方法及简单手术操作技能的合格的妇产科住院医师。

(2) 轮转科室及时间分配见表1。

注:专科毕业者各科轮转时间相应增加1倍。

(3) 培训内容及要求

临床实践:a) 轮转临床科室正确书写完整病历2份/月, 要求达到甲级标准。无丙级病历;b) 实行12 h住院负责制, 执行科室值班、早晚查房及交接班制度, 认真观察病情, 及时处理, 及时记录;c) 掌握妇产科各专业的基础理论以及常见疾病的诊断和处理原则;d) 掌握妇产科的基本诊疗技能, 如后穹隆穿刺术、上环、取环、结扎、人流、引产、诊刮、接产等;e) 掌握各类检查化验报告及有关影像学检查的临床意义;f) 掌握临床常用药物剂量、作用、副作用、不良反应。

理论学习:专业必修课 (Ⅰ) , 熟读《妇产科学》统编教材和Willian产科学。

2.2.2 第二阶段

(1) 培训目标:要求培训对象在第一阶段培训基础上, 进一步掌握本学科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 具有科学的思维方法和独立处理本学科常见病及某些疑难杂症的能力, 基本达到妇产科主治医师水平。

(2) 专业培训时间及分配见表1。

(3) 培训内容及要求

临床实践:a) 进一步掌握专业基础理论的理论与技术, 形成系统的专业知识;b) 掌握妇产科常见病的诊断和治疗及部分疑难杂症的处理;c) 掌握妇产科中等难度手术的操作技能及宫腔镜等较复杂的检查治疗技术;d) 了解妇产科的各项新进展;e) 参加实习医师的带教和见习带教;f) 在上级医师指导下参加院内会诊。

理论学习:a) 专业必修课 (Ⅱ) , 熟读《高危妊娠处理》 (刘棣临编) 、《实用妇产科》;选读《妇产科手术学》 (苏应宽编) 、《围产医学》 (田雪萍编) 、《中华妇产科杂志》等;b) 结合临床实践, 在上级医师指导下, 参加撰写学术论文或病案报道, 完成论文1~2篇。

2.2.3

其中还要求参加公共必修课的学习, 包括参加有关学术讲座、三基培训、上岗培训、执业资格考试、外语、计算机应用考试等。

3 考核内容与方法

考核受训住院医师的内容见表3。通过面试、笔试及临床操作技能考核, 对培训阶段结束后掌握专科知识及技能的情况进行全面评价。

在培训阶段, 每位住院医师要接受日常考核、出科考核、年度考核、阶段考核等各种方式的考核。考核的具体内容包括:病历书写、专科操作、理论考核。 (1) 考核时强调规范化培训。在临床工作中, 我们针对妇产科专科特点, 对一些常规操作与处置进行详细的规范化, 要求所有执行者严格按照规范化的步骤来进行, 使妇产科住院医师尽快掌握相关技能, 让他们尽量少犯差错。根据不同年资制定具体的培养计划, 如妇产科住院医师进行人工流产术, 接生、胎吸或产钳助产术、开腹手术等, 也要充分了解微创手术的适应证。经过3年及5年住院医师的通科培养训练, 规范和统一了体格检查时的训练、内容和手法, 外科临床技能[2]操作注意事项, 提高了对基本技能在临床工作中重要性的认识。大部分住院医师通过了3年及5年住院医师阶段考核, 不合格者不能进入下一阶段考核。培养过程也要注意不能过早追求微创、高难度的手术, 基本功不扎实, 势必造成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增高。 (2) 考核时强调查体的重要性。作为一名执业医师每天接触许多患者, 第一手资料是患者的主诉、外观和基本查体[3]。在查体过程中, 能够很好地与患者沟通, 融洽医患关系, 使他们从心理上得到了安慰。 (3) 考核时强调基本技能操作的重要性。严格掌握无菌操作的原则, 如换药、拆线, 首先要弄清伤口的性质、拆线的时间, 要懂得换药、拆线的目的, 换药拆线前应准备的物品, 伤口类别, 有无感染, 换药后物品的归类处置等。妇科检查操作要细致, 动作要轻柔。穿刺技术的掌握、患者的准备、姿势的配合也不容忽视, 穿刺操作的目的、送检项目都要十分明确。一个手术要想做得很成功, 术后的护理、伤口的换药、愈合也是不容忽视的。对于手术操作, 术前应复习相关的理论知识, 手术的适应证及术中准备的问题应在术前小结中被描述出来, 作为低年资医师, 应该从术野的消毒、消毒液及消毒方法做起, 从切皮、缝合皮肤、结扎、剪线、止血等基本功练起, 做到操作准确、规范、熟练, 杜绝打滑结。此外还有穿刺、导尿、穿脱隔离衣、手术衣等等的训练, 并且要参加第一年执业医师资格, 第三年及第五年的考核, 不合格者不得进入下一阶段的考核, 直到通过为止。经过这样严格的训练, 既巩固了理论知识, 又使理论知识很好地与实践相结合, 使技能操作、手术水平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4 讨论

通过对17名妇产科住院医师 (其中本科13人, 大专4人) 临床技能培训观察, 日常考核、出科考核、年度考核均合格, 阶段考核成绩85分以上者3人, 60分以上者14人。在临床培训过程中也发现了许多问题, 包括病史采集不全面, 抓不住重点, 主诉不准确, 病程记录反映不出三级医师查房水平, 病程记录与医嘱治疗不相符, 体检时手法不够规范, 检查顺序颠来倒去;不愿做简单小手术, 术前小结、术前讨论走过场, 过分依赖辅助检查, 术前准备不充分, 有过度或延误治疗等, 由于基本技能掌握得不牢固、不扎实所致, 因此要不断地进行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如何适应新形势, 加强临床教学与住院医师的规范化培训, 文献已有报道[4]。本文从妇产科的专科特点出发, 提出了对妇产科住院医师进行规范化、系统全面、有针对性的培训与考核, 使妇产科住院医师能较快地掌握妇产科的临床操作技能, 最大限度地减少和避免医疗差错事故的发生, 提高了临床医疗和服务质量。

参考文献

[1]关彩霞, 周玖瑶.基础教学和临床教学与学生临床思维能力的相关性[J].西北医学教育, 2003, 11 (2) :110~111

[2]戴正庆, 许伟, 倪衡建.加强实习医生沟通技能培养探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06, 20 (8) :41~42

[3]冉素娟, 李谧, 田杰, 等.短期强化训练提高实习生查体技能的实践研究[J].医学教育探索, 2006, 5 (8) :756~758

临床医师技能培训计划 篇2

【关键词】规范化培训;非临床科目;住院医师

【中图分类号】R1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455(2012)02-0050-02

近年来,我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试点工作发展迅速。2009年初国务院审议并原则通过的《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明确指出要在我国建立住院医师培训制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毕业后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临床医学人才成长特有的阶段。它是为培养良好医德医风和人文素质打下坚实基础的阶段,是为掌握扎实的临床知识和熟练的临床技能积累实践经验的阶段,是造就合格临床医学人才的必经之路。加强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对提高医师队伍整体素质和医疗质量有着深远的意义。随着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在我国的逐步开展与普及.在收到良好效果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1],如培训方法单一、培训内容笼统、缺乏有效的评估及反馈机制等。

我院在十数年的摸索探讨中形成了一套比较规范的培训考核体系,于2012年被确定为全军临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试点单位。我们认为,规范化培训不应该仅仅是对医师临床知识及技能的训练培养。一些非临床的内容如职业道德、医学相关法规、科研能力及教学带教能力的培养等对于一个合格的医师同样十分重要。以下就结合我院的临床教学实践经验,探讨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非临床知识技能训练科目的设置问题。

1 我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基本模式

在充分考虑各科室的特点以及參与培训人员的需求以最大程度的平衡临床科室的实际需要和医师个人的发展的前提下,我院制订了“2+1+2”的培训模式[2],即整体培训时间定为5年,分3阶段进行。第1阶段为期2年,在全院范围内进行轮转,强化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基本知识的训练;第2阶段为期1年,其中半年在急救医学科进行培训,另半年由参训医师根据其所从事的专业,自行选定其感兴趣的专科及相关科室进行培训。对于有2年以上工作经历的硕、博士人员则直接纳入第2阶段培训;第3阶段为期2年,在专业范围内进行专科化培训,可在专科门诊、病房间进行相关专科的个性化培训,以达到独立处理本学科常见疾病及部分疑难杂病的目标。在培训期间,1名带教老师在同一时间内只带1名轮转医师,以确保培训质量。同时,医院还积极利用各种空闲时间组织专业课程的学习和举办大量的前沿讲座以满足不同层次人员的学习和成长需要。在这个模式中,突出了急救医学的培训,旨在通过提高急救技能从而提高医师处理突发事件的处置能力,突出了专业相关科室的培训,为以后医师专科发展打下兴趣和理论基础。

2 我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非临床知识技能训练科目的设置

2.1 职业道德及医学相关法律法规

2.1.1 职业道德教育:医学服务的对象是具有情感的人,医生只有具备同情心、责任感,以良好的医德为病人服务,争取病人的信任和合作,才能真正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目前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医生们大部分是刚刚踏上工作岗位,他们对于外界的不良风气和诱惑的抵御能力还比较差,因此,在培训应该尤其加大职业道德及医德医风教育,使其成长成为一个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专业素养的医学人才。

2.1.2 医学相关法律法规教育:目前国内的医患关系紧张,医患纠纷时有发生,因此,在做好专业知识技能训练及职业道德教育的同时,加强医学相关法律法规的教育学习也显得尤为重要。有关专家认为,从住院医师入院开始,即应有针对性的对其进行职业化教育,通过对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学习,让医生们从法律的层面、职业的角度实现思想上的转变;强调医生的职业行为与人的生命息息相关,强化医生的责任心和基本职业素养。

2.2 科研能力

科研能力不仅是医生专业知识掌握深度和广度的综合体现,也是将来发展的必备条件。所以,有必要在规范化培训中加强住院医师科研能力培养,使其不仅具有深厚的专业基础知识、熟练的专业实践技能、较好的解决临床问题的素质,而且具有不断求索、实事求是的科研精神及较强的科研能力[3]。

2.2.1 外语学习:在我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外语学习主要针对的是英语。开设外语科目学习,其目的是为医师将来从事医疗保健服务和学习、研究活动打下良好的医用英语基础,其主要内容包括初步具备专业知识和所需信息的获取与交流能力、综述和摘要写作能力、英汉翻译能力、接诊和学术报告等方面的听说能力。另外,专业英语水平能力的提高,对于阅读外文期刊文献,获取医学前沿进展,进而开拓医师的知识面及科研思路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2.2 医学信息检索:科研的核心是创新,但是,如果不熟知以往科技成就的状况,就不可能提出“有所发明,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有所前进”的新见解、新理论、新技术和新方法。医学信息检索,就是医生实施医教研活动展望学术前景的巨人肩膀式平台。培养住院医师的网络医学信息检索能力,目的就是为了使其能够更好更有效率的获取自己感兴趣领域的前沿进展,从而为以后的医疗、科研活动打下更好的基础。

2.2.3 科研论文写作技巧:撰写和发表科研论文是科研工作的最后一道工序,是公布自己的研究工作并获取认可的必要途径。初探科研殿堂的住院医师们,撰写论文的经验不足,往往做出了很好的成果,却因为不能适当的表达而使其论文无法得到发表。针对这一现象,我们在规范化培训中开展了科研论文写作技巧的课程,主要讲授科研论文撰写、投稿及与期刊编辑交流中应注意和避免的事项,同时规范论文的格式等,使年轻医生们能够更好的完成科研论文的写作与发表工作。

2.3 教学带教能力

作为承担数所医学院校教学任务的三级甲等医院,医院在注重医师医疗、科研能力培养的同时,还应加强其教学带教能力的培养。加快青年医师的成长,提高青年医师的教学能力,对于提高医院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与促进医院的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4]。我们在日常工作中发现,高级职称和资深主治医师的带教主要局限在教学查房方面,而对于基本技能的传授做的不到位。相反,一些年轻医师在工作中担任基本技能操作带教时,能够十分仔细的讲解、示范,在此过程中,不但良好的完成了实习生的带教工作,同时对他们自身的“三基”能力也是一个复习和加强。鉴此,我们有意识的让参与规范化培训的年轻医师们适当的承担部分的带教工作,并定期开展一些课程,进行教学经验的传授与交流,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临床医学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高层次的医学人才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能力本位是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核心目标,需求导向亦是其本质特征[5],所以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各个环节,都应从提高住院医师职业能力为首要出发点。住院医师的培养和提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们希望通过不断完善轮转培训科目内容,提高培训质量内涵,增强培训工作的宣传引导,努力建立一个能培养具有良好的医德、基础扎实、知识面宽、有发展后劲的医师的育人机制,向社会输送更多、更优秀的医学人才。

参考文献:

[1] 刘战培.抓好临床科室医疗组的管理,落实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J]. 中国医院,2009. 13(5):12-14.

[2] 徐幻,杨国斌,易学明.关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几点思考[J]. 医学研究生学报,2010. 23(8):865-867.

[3] 朱萧玲,计根林.谈住院医师科研能力的培养[J]. 西北医学教育,2011. 19(4): 703-704.

[4] 上官王宁,曹红,李军. 青年麻醉医生教学能力的培养[J]. 医学教育探索, 2009. 8(8): 988-990.

内镜科进修医师培训计划 篇3

一、培训人员

内镜检查医师

二、培训目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合格的内镜医师

三、培训目标掌握内镜检查及治疗的适应症、禁忌症和并发症。熟练掌握内镜治疗患者的术前准备及术后注意事项。熟练掌握内镜治疗术前仪器及附件的准备工作。掌握各型内镜的部件名称及功能,掌握正确的测漏、洗消方法、基本维护与保养。掌握主机周边设备的的功能、调试及正确使用方法。掌握计算机图文系统的基本维护。熟悉资料的收集、查找、整理及统计。熟练掌握内镜下常规治疗的术中配合。

四、培训内容食管、胃、十二指肠镜。结肠镜。超声内镜。支气管镜。

五、教学计划理论学习与观摩:重点学习各种内镜检查的适应症、禁忌症及并发症的预防,介绍各种内镜设备、附件及治疗器械的名称、功能、使用及保养。在反复观摩过程中讲解各部位的解剖特点及操作要点、难点。体外模拟训练 体外模拟操作各种内镜,熟悉各种内镜的性能及操作技巧。手把手训练 在带教老师指导下直接接触患者,一定程度上或全程参与临床各种需内镜检查患者的诊治,在实践中强化所学的操作技能,达到最终能独立开展内镜检查及治疗的目的。

六 考核

采用理论与操作相结合的考试形式,由带教老师负责考核工作并评分。

内镜科

住院医师培训2014年工作计划 篇4

一、继续开展岗位练兵活动

1、继续组织院级初级人员岗位练兵活动,年后开始与各教研室商讨制定方案,充分借鉴往年练兵经验的基础上,争取在练兵内涵上有所突破,切实提高练兵效果,院级岗位练兵计划6月底前完成。

2、充分发挥内、外、妇儿、医技等教研室的职能,由科训科牵头各教研室组织所属科系的培训考核,初步计划每季度举行1次。

3、举办岗位练兵的配合活动:计划于7月份全院岗位练兵结束后,举办2014年总医院技能比武大赛。

4、训练实施方案

(1)、训练内容

按照院党委《关于开展“岗位大练兵技术大比武”活动的决定》内容中规定的12项医疗基本操作技术训练内容组织实施。

(2)、训练方式

由医院制定训练计划,对各科室指定的岗位练兵临床基本技术操作授课教员进行统一培训。各科室根据本科训练计划,在科内进行全员培训。整个训练以日常临床工作中的实践训练为主,模型训练为辅,采取课堂教学与自学自练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3)、时间及地点安排

按照“岗位大练兵技术大比武”基本技术操作训练计划的安排,医院开放基本技术操作培训教室,各科室按照院里统一安排的训练时间,分期分批进行模型训练。

各科室授课教员的统一培训安排在外科楼学术厅。

基本技术操作培训教室设在文化活动中心三层南侧大厅。

(4)、检查与考核

机关将按照“岗位大练兵技术大比武”基本技术操作训练计划表的安排,在各组训练内容结束前后,对训练内容进行考核。考核采取以科室为单位随机抽取2-3名人员现场考核的方式进行。

(5)、具体要求

①医疗基本技术操作的训练是本次岗位练兵的重中之重,望各科室高度重视,继续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抓好此项工作,加强组织领导,完善落实措施,脚踏实地的把各项训练内容落到实处,确保实效。

②由科室推荐2名同志担任科内基本技术操作授课教员,参加医院统一组织的培训,8月1日前将名单及联系方式书面报至医务部科训科。

③各科室要将训练内容的实施贯穿于日常工作中,在日常工作中有针对性地完成各项技术操作的训练。机关建立基本操作技术训练的参训登记手册,对各科室的实施情况、练

兵内容的落实情况进行跟踪和督导。

二、扩大住院医师培训基地范围。

我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目前仅有耳鼻喉科和口腔科两个专业,力争在2014年扩大住院医师培训基地的学科领域,使我院大内科、大外科能成为北京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

计划2014年年初根据北京市卫生局要求公布申报基地准备方案,着手申报材料及场地准备。

三、举办高水平的院级学术会议。

利用好医院学术活动日,抓好院内学术活动的管理工作,不定期邀请院士及国际、国内知名人士主讲,并有序组织院内高级职称以上人员讲课,提高住院医师的听课率,切实活跃院内学术氛围,为住院医师提高知识水平,扎实理论基础。

四、组织各教研室继续开展教学活动

制定《总医院教学查房规范》、组织教研室对科室上报的教学计划进行检查和督导,使医院对住院医师的教学规范化、常态化。

临床医师技能培训计划 篇5

1 住院医师临床技能培训模式创新的必要性

住院医师是医院人才队伍中最基础部分,其成长关系到医院的医疗质量与发展。以往我国医学生毕业后多直接进入临床岗位成为住院医师,由于临床实践时间短、动手机会少,缺乏临床经验、临床技能操作不规范等原因,常造成医疗隐患。住院医师的成长需要大量的实践训练机会,一名成熟的临床医师应具备坚实的医学理论基础和科学研究能力、人际沟通能力,更重要的是要具有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和诊疗技能。医疗仪器设备的更新,实验室技术的发展,都不能替代基于非机器操作的体格检查、穿刺治疗等基本临床技能;先进的多媒体教学设备、教学模型,也不能替代临床实践。社会的进步和病人自我保护意识的增强,使传统的依靠临床技能培训课程模式无法满足病人的要求。因此通过临床技能培训模式创新,提高住院医师培训效果,将临床知识更有效地转化为临床能力,是当前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中重要的、迫切的任务。

2 五位一体临床技能培训操作模式

东阳市人民医院通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引入了五位一体的教学模式,临床技能培训作为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重要一环,也采用了五位一体的培训思路。五位一体临床技能培训操作模式是融培训内容、培训目标、培训方法、实施方案和考核评价的系统的培训模式。根据住院医师学习特点,建立分阶段的临床技能培训体系,设立与层级相匹配的临床技能培训目标,根据目标采用针对性的培训方式,开展相关项目培训。其中第一阶段为第1年8月至第2年4月,为期9个月;第二阶段为第2年5月至9月,为期5个月;第三阶段为第2年10月至第4年8月,为期22个月。

2.1 培训目标

住院医师的临床技能培训是对医学生在医学教育阶段的基本理论的强化和升华,也是医学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2],以能力为导向,循序渐进为原则,结合医院实际按住院医师不同层级,设立不同培训目标。

在第一阶段(9个月),要求住院医师通过能够熟练掌握28项基本技能操作并通过其考核。在第二阶段(5个月),要求住院医师能够顺利通过执业医师技能考试。住院医师在第三阶段(22个月)培训后,要求接受腔镜、显微手术技术培训的相关住院医师能够通过院内组织的腔镜技术、显微手术技术考核,并且达到能够在人体中完成简单病例的手术水平。该阶段所有规培医师要接受超声基本操作与诊断能力的训练,参加智能人急救项目和团队合作的训练,以期学员通过参加该阶段的培训能够具备本专科超声基本操作和诊断能力,并能顺利通过规范化培训技能结业考试。

2.2 培训内容

以国家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的要求为出发点,结合国家和省卫生计生委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方案,制定医院住院医师分阶段的临床技能培训内容。

第一阶段临床技能培训的核心内容为28项临床基本技能(包括体格检查、心肺复苏、除颤、气管插管、四大穿刺、外科基本手术技能、三腔二囊管、导尿、吸痰等)[3],通过培训熟练掌握相关技能。

第二阶段培训内容主要针对第一阶段28项基本技能项目培训后的薄弱环节,查漏补缺,强化并巩固弱势项目为主。

第三阶段,根据住院医师的不同专科分别安排腔镜技术、显微手术技术、超声技术、智能人综合急救项目以及规培结业考试临床专业技能项目的培训。

2.3 培训方法

为提高培训效果,促进每位住院医师参与到课堂与老师的互动中,所有培训全部采用8〜12人的小班化教学模式,在老师演示完毕之后,分成4个小组开始练习。

在第一阶段,住院医师的主要任务是熟练掌握28项技能,培训老师采用“教、学、考、用”的培训方式,老师教,学员自主训练,通过考核加以强化,考核合格后在临床真实病人身上实操。

第二阶段,住院医师以通过执业医师技能考核为主要目标,培训老师采取“考、学、教”的培训方式。首先通过考试发现不足,学员通过自学补足短板,老师最后进行针对性的指导,以此达到优势项目的巩固弱势项目的加强。

第三阶段,腔镜技术和显微手术技术的培训,以分步培训的方式,要求学员逐步掌握腔镜手术技能、显微手术技能。超声技术的培训分成不同专科针对性的开展,在掌握超声基本理论知识后,各专科超声技能的培训逐步推进。智能人综合急救项目主要分为常见急救病例和专科急救病例两部分,住院医师在接受常见急救病例的培训后,对综合急救有了一定的概念,有更好的团队合作意识,再接受不同专科的急救项目培训。住院医师提升腔镜技术、显微手术技术、超声技术、智能人综合急救能力的同时也按“考、学、教”的方式接受规培结业考试技能项目的培训。

2.4 方案实施

临床技能培训方案包括培训目标、培训内容、培训方法等内容,培训方案制定完成后,进入方案实施环节。

为了更好地评价第一阶段培训成效,所有住院医师需统一参加28项基本技能的操作前测后方可进入正式培训。为了使培训更加科学化,在每个项目培训前,所有住院医师需要接受该项目理论知识的测试(简称理论前测),促使学员带着问题参与整个课堂的互动,培训老师在技能演示过程中,穿插理论知识的梳理,学员对照标准作业书(SOP)分组练习,课程最后进行理论知识的再次测试(简称理论后测),通过前后测的对比,住院医师与培训老师都能对本次课程的培训效果有明确的认识。住院医师第一阶段的技能培训,都采用规范化的流程进行教学,具体见图1。

第二阶段,根据28项基本技能的考核情况,制作所有住院医师的考核项目失分分析图。在此阶段,住院医师根据失分分析图表,使用SOP、教学视频对所有项目进行自学,之后培训老师将参考先前技能考核失分点,统一安排此项目较薄弱的住院医师着重培训。通过此阶段的培训,达到强项巩固,弱项强化的目的。

第三阶段,腔镜技术、显微手术技术通过理论知识的培训后,在住院医师对腔镜手术显微手术的发展史、手术相关知识点已经有所了解后,开始腔镜手术、显微手术基本技能项目的培训,如腔镜下夹豆、传递、缝合、打结,显微镜下打结、切开、缝合等。要求住院医师每月完成2个学时的自主练习,在通过腔镜、显微镜基本手术技能的考核之后,进入高阶训练模块。超声技术接受基础知识培训后,按各专科进行专科超声技能的培训。所有住院医师在参加ACLS理论知识的培训和测试后进入智能人综合急救常见病例的培训,在掌握了综合急救基本技能、树立了一定的团队合作意识之后,进入专科病例培训课程,最后对团队综合急救能力进行绩效评价。与此同时,对于规培结业考试技能项目,住院医师将按照“考、学、教”的顺序接受培训。

2.5 考核评价

培训结果考核与评价,不仅有利于提升教学质量,也能及时分析培训过程中的不足,通过考核加以改进。

2.5.1考核方式。

培训结果考核分为教师考核和学员考核。其中教师考核主要从学生对老师的教学满意度、培训效果评估两个方面进行综合考核。每个项目参加过培训的住院医师都会填写当次课程的满意度问卷调查表,满意度采用5级评分法分别将非常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非常不满意赋值5、4、3、2、1分,图2是第一阶段学员对老师的教学满意度的评价结果。

学员考核分阶段进行,根据不同阶段的培训目标和内容,确定各阶段的考核重点。学员最终培训考核成绩由各阶段考核综合得出。

在第一阶段,所有住院医师完成该阶段培训后,将会进行28项技能的操作考试,考试成绩作为第一阶段学员的考核成绩。

第二阶段主要以查漏补缺专项强化为主,培训老师会针对个人弱项进行反馈评价与指导并进行抽考。抽考成绩作为第二阶段学员的考核成绩。

第三阶段是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后期,为了避免单一因素考核的局限性,从多方面综合评价住院医师的素质,比如操作技能、体格检查、沟通技巧等,医院根据规范化培训的总目标[4],要求接受腔镜、显微镜培训的住院医师能够通过本院组织的腔镜及显微镜手术基础项目的考核,达到在人体中完成简单的手术病例的水平,在真实病例中的考核中,考官同时会对住院医师的操作技能、沟通技巧等综合素质进行考评。超声技术培训结束后,要求考生不仅能对相关理论知识有深刻的认识,对于本专科的病种能完成独立超声检查并且具备一定的诊断分析能力。通过在真实病例中的考核,除了专业技术外,考官会对住院医师诸如沟通技巧、人文关怀等作出综合评价。除此之外,所有住院医师还需通过ACLS理论测评,测评合格后,完成简单基础病例的团队抢救考核,经考核合格,进入智能人团队抢救专科病例的培训。综合上述几方面的考核结果,作为第三阶段学员的考核成绩。

在考核的同时,还可以发现培训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从而针对问题进行重点改善。图3是技能考核失分统计及原因分析示例,通过分析不仅可以发现学员在哪些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掌握有所欠缺,而且可以通过失分原因的分析重点加以改进。

2.5.2 考核结果运用。

技能培训考核结果作为带教老师、学员规范化培训考核结果的一部分,与老师、学员的薪酬分配、岗位晋升等挂钩。

3 成效分析与思考

3.1 培训成效

在五位一体教学模式下,通过对住院医师临床技能分阶段规范化培训的开展,针对性地采取精细化管理方法,住院医师临床技能培训初显成效。

3.1.1 培训后住院医师技能提升效果明显。

说明:计量资料以平均数±标准差(χ±s)表示,组与组之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显著性差异阈值。

医院分别对住院医师在接受培训前后的28项基本技能的操作进行测试,发现培训后学员临床技能改善明显。图4是以三腔二囊管理论考核为例,分析在针对某一个项目培训前后的理论考核成绩差异,可以看到培训后三腔二囊管理论考核成绩提升也十分明显。图5反映的是在完成第一阶段所有项目的培训和自主练习之后,28项基本技能的考核成绩差异,可以看到培训后各项技能操作成绩较培训前都有显著提高。

3.1.2 住院医师技能考核通过率达到较高水平。

实施五位一体的临床技能培训模式后,本院住院医师参加执业医师技能操作考核通过率在98%以上,参加规培结业技能考核通过率保持100%。

3.2 讨论

五位一体教学模式下,住院医师分阶段规范化临床技能培训效果与传统的培训模式相比有较为明显的提升,但是由于该模式开展的时间不长,还有许多方面需要改进完善。如何根据不同专业、不同学位、不同学制的规培人员的特点,制定灵活的技能培训制度和培训重点[5],仍需在实践中进一步探索。

参考文献

[1]徐弋,文伟明,陈霞.重视临床实践技能培养提高内科学实习教学质量[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杂志,2014,2(5):196.

[2]单汉国.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的培养与实践[J].中外医学研究,2015,13(9):142-144.

[3]廖苏芳,胡汝云,金婉婷.住院医师临床技能培训精细化管理的实践[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15,14(3):313-316.

[4]朱文华,方力争,戴红蕾,等.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多维度考核评估的探索[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14,30(3):321-233.

浅谈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 篇6

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是指医学专业毕业后完成院校教育之后,在经过认可的培训基地中,以住院医师的身份,接受以提高临床能力为主的系统、规范的培训。是医学生毕业后教育的主要阶段,对于培养高层次医师,提高医疗质量极为重要。卫生部早在数年前就提出实行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旧称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有关规定,北京大学医院和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等全国少数著名医院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实行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为使我国医学教育逐步走向与国际接轨的良性发展的轨道扎实了基础。基于此我院认识到实行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的紧迫性和必要性,规定了我院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以下简称“培训”)的有关事宜,现简单介绍如下。

1 管理方法

1.1 组织结构及职责

1.1.1 人员组成:院“培训”管理委员会设一名主任、两名副主任、若干名委员和秘书。主任由院长、副主任由主管医疗和教学的副院长担任;委员由相关职能处室和医疗科室的负责人组成;秘书由科教处干事担任。

1.1.2 工作职责:负责制定和修改医院“培训”的各项规定和实施细则;监督“培训”的实施情况;讨论、审核培训者的资格、培训合格资格和合格证书的发放等。

1.1.3 管理机构:“培训”管理委员会为院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最高管理机构,通过科教处负责安排培训者的轮转,协调解决在轮转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监督“培训”的实施过程和情况。具体负责制定“培训”计划、培训者的招收、培训活动的安排和有关考核。

1.1.4 委员任期:“培训”管理委员会的任期根据医院院领导班子和医院中层干部的任期而定,“培训”管理委员会的任期暂定为三年。

1.2 “培训”的范围和对象

1.2.1 院校毕业生:五年制高等医学院校临床医学专科本科毕业生、医学硕士和博士学位获得者(学位获得后1~3年内)、七年制临床医学硕士毕业生。

1.2.2 其他:从其他单位调入的临床医师、改变学科者(主要是指由基础转为临床者)、临床医学中级职称考试未通过者、凡是愿意到我院接受“培训”者(需临床医学本科以上毕业者)。

1.3 “培训”目标

1.3.1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祖国、热爱党,遵纪守法,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思想,具有良好的医德医风。

1.3.2 掌握本学科(一般指二级学科)的基础理论,熟悉相关学科的基础理论,具有较系统的学科知识,了解本学科的国内外新进展,并能用于指导实践工作。

1.3.3具有本学科较丰富的临床经验和较强的临床思维能力,较熟练地掌握本学科的临床技能,能独立处理本学科常见病及某些疑难病症,能对下级医师进行业务指导。

1.3.4 能担任指导本科生生产实习和进修医师的教学工作。初步掌握临床科研方法,能紧密结合临床实践,撰写并发表具有一定学术水平的论文。

1.3.5 能比较熟练地阅读本学科的外文书刊,并且有一定的听、说、写能力。

1.3.6 通过国家临床医学中级职称考试、英语六级达425分以上或通过日语国际一级水平考试。

1.4 “培训”方法

“培训”时间定为五年。“培训”分为两个阶段(普通专科培训和亚专科培训)进行。普通专科培训阶段为三年,即5年制医学本科毕业后前三年;亚专科培训阶段为后两年,即医学本科毕业后第四至五年。

1.4.1 普通专科培训阶段“培训”:普通专科培训阶段为二级学科的基础培训,包括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眼科学、耳鼻喉科学、皮肤性病 学、影像学等。

1.4.2 亚专科阶段“培训”:进一步加强本二级学科的“三基”训练,同时主要从事本三级学科的临床工作,安排一定的門、急诊和实验室工作等。

1.5 轮转科室和时间安排(省略)

1.6 考核方法

1.6.1 院内考试:日常考核、出科考试、年度考试等。

1.6.2 国家考试:执业医师考试、中级职称考试等。

1.7 培训者的待遇

工资待遇、职称待遇、学位待遇以及结束后工作安排等。

1.8 “培训”结业条件

考核综合素质、基本理论及临床技能、专业外语、科研能力、临床实践时间等。

2 招收办法

规定招收规模、条件及程序等。

3 各学科负责人及指导教师职责

规定二、三级学科负责人职责和指导教师职责。

4“培训”细则(省)

5 结论

临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调查问卷 篇7

临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调查问卷

2、您是否参加过临床实习?

未参加过()参加过(3、您是否有工作经历?

无()有(年

4、从专业角度,您认为您应该在下列哪些科室进行轮转学习?(多选)

心血管内科()内分泌肾内科()消化血液中毒()呼吸内科()神经内科()儿科()急诊科()感染性疾病科()普外科()妇产科()胸外科、泌尿外科()骨外科()神经外科()五官科()

病理科()检验科()放射诊断()

5、是否有必要进行“心肺复苏”技能培训?

需要()不需要()

6、是否有必要进行“四穿(胸穿、腹穿、腰穿及骨髓穿刺)”技能培训?

需要()不需要()

7、是否有必要进行“病历书写规范”培训?

需要()不需要()

8、是否有必要进行“处方书写规范”培训?

需要()不需要()

9、是否有必要进行医疗相关法律法规的培训?

需要()不需要()

10、是否有必要进行无菌技术方面的培训?

需要()不需要()

11、是否有必要进行全身体格检查的培训?

需要()不需要()

浅谈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导师制 篇8

关键词: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导师;职责;意义

R197.32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让高等院校医学专业学生在完成3-5年的学历教育后进行的以培养临床能力为主的系统培训,培养目的是让学生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扎实的临床理论基础和技能操作水平。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毕业后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近年来着力推行的一项与卫生事业发展及医学人才建设相关的重大举措。培养住培生临床思维,锻炼其英文能力,提高住培生综合素质是确保培训质量的关键,而上述关键可以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导师制中寻找到答案。

一、何为“导师制”

探讨导师制,我们先明确它的概念,“导师制”源于19世纪英国牛津大学,因培养了众多杰出人才而沿用至全世界。普遍认为导师制是指从关注学生个体发展出发,以培养其创新思维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对学生从学习、生活、心理、就业等多方面进行指导的制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导师制沿用这一概念,并在此基础上细化:在住培生培训期间对其临床能力、英文能力、科研能力、沟通能力、医德医风和心理素质进行全程全方位指导的制度。住培导师不同于研究生导师,研究生导师侧重于对学生理论基础和科研能力训练,住培导师侧重对学生临床能力的培养,同时兼顾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住培导师亦不同于住培带教老师,带教老师负责学生在本学科轮转期间的指导及考核,导师负责学生住培几年间全方位的引导和评价。

二、实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导师制的意义

首先,医学是一门自然科学,临床医学的对象是社会人,面对着对象的特殊性,医学人才最基本的实践活动—临床实践的数量和质量决定着医学人才培养质量和效益。临床实践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经验的积累必有一个实践工作量的支撑,“临床经验越丰富”几乎对等于“临床能力越强”。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即是一个积累临床实践经验的过程,而住培生多为刚从医学院校毕业的新人,通过学历教育只是掌握了医学的基本知识,缺乏实践经验,面对临床工作常常手足无措,但经验不像文化知识看得见摸得着,只存在意识里,贯穿整个职业生涯,在这个过程中加入导师的引导,直接间接地学习导师的临床经验,在亲身实践的同时接受导师的言传身教,提高效率,避免了走很多弯路。

其次,临床医学人才结构存在较强的“师承关系”,而这种关系效应也是培养一名成熟医学人才的重要因素,“师”是这种关系的结点,在这个关键结点上加大投入才能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因此,实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导师制在医学人才培养环节具有重要意义,是符合医学人才成长规律的。

再者,导师与住培生不仅是师徒关系,也是工作在一起的同事,承担着治病救人的共同责任,实施导师制可拉近两者的关系,有利于导师和住培生的团结协作,促进医疗机构发展。

三、导师的选拔及职责

导师制的核心在于导师,导师是学生职业生涯的指路人,导师的水平直接影响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质量,只有选拔高素质负责任的导师才能真正起到导师制应有的作用,笔者认为作为一名合格的导师应具备下面几个条件:

(1)具有高尚的医德,爱岗敬业,热爱教学工作,对学生热心负责,作风谦逊,勤于自律,宽容大度;

(2)有深厚扎实的理论基础,娴熟的临床技能和宽泛的知识面,具有处理本专业疑难病症的能力,有稳定的专业方向,至少具备主治医师以上职称(笔者所在医疗机构要求5年以上主治医师);

(3)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有一定的在研临床课题。

结合笔者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管理方面的经验,总结出住培导师基本职责应包含以下几点:

(1)导师指导学生比例以1:1~1:3为宜;

(2)每周至少面对面辅导学生一次,为学生答疑、指导书写病历,考查学生临床理论知识、英文能力等,多选择在晚上或周末空余时间辅导;

(3)采用“师徒制”,要求学生在不影响临床轮转的前提下跟随导师值班、上门诊;

(4)针对学生住培专业细则,围绕专题引导学生查阅、阅读文献,训练其掌握基本的专业检索、查新方法,根据情况要求学生适当参与导师科研工作;

(5)关注学生心理状态和思想素质,加强人文关怀,为学生生活、就业提供专业指导。

四、导师的评价与激励

住培生导师一般是临床科室骨干,承担了繁重的医疗、科研及教学任务,同时面临着个人职称晋升、科研成果申报等压力,而导师是一个长期且责任重大的角色,因此,想要导师制取得好的效果,对导师采取一定的考核、评价和激励措施是必不可少的,笔者提出以下建议供参考:

(1)设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导师岗位,制定成文的导师制度,实行公开竞聘,计算导师工作量,给予工作津贴;

(2)实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导师考核制度,导师考核可从导师完成工作量和住培生成绩两个方面着手,导师工作量可纳入研究生导师增列、职称晋升等考评指标中,优秀的导师应给予表彰和奖励,增强其荣誉感、使命感和工作积极性;

(3)加强对导师的继续教育,可可开展导师论坛、导师学习班,邀请国内外医学教育专家传授经验,选派导师参加学术会议、短期进修、博士后研究、国际交流或合作课题研究等,采取多层次的繼续医学教育,提高导师队伍整体水平,从而提高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质量。

五、展望

临床医师技能培训计划 篇9

1 麻醉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具体实践内容

1.1 优化教学模式加强临床实践能力培养

麻醉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一名合格的麻醉医师, 不仅要有丰富的理论知识, 还要具备娴熟的操作技能, 加强临床实践能力是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核心, 麻醉培训基地围绕此方面进行了大量的变革[2]。

麻醉住培医师在正式进入培训基地时, 首先会对其进行岗前培训和入科宣教, 使其具有相应的麻醉技能操作及安全管理的能力。进入麻醉基地后, 我们采用“导师制”带教模式, 将以往以“教”为主的模式转变为以“导”为主的教学模式。即规培的前期, 约6个月的时间采取“一对一”的带教形式, 剩余的培训时间随机分配带教教师。“导师制”的教学模式有利于发现住培医师存在的问题并及时纠正, 在后期的随机分配中又可以借鉴其他带教教师的专业所长及临床工作经验, 进一步保障麻醉的质量安全。

在培训期间, 针对所有住培医师, 每周进行专业理论讲课、临床技能培训和病例讨论。以往, 授课式教学方法在医学教育中占主导地位, 但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不仅要求掌握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 更需要培养临床思维能力和决策能力, 为达到这一目标, 麻醉基地充分应用模拟教学、PBL教学, 并将基于网络资源平台的现代化教学技术融合进去, 充分发挥规培医师的内在驱动力, 创造学习氛围, 培养自主学习能力[3]。除了日常医疗工作外, 通过国家级临床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的规培医师可以参与24小时的值班工作, 协助主治及住院医师确保医疗质量的安全, 强化急诊手术和疑难危重患者的处理能力。在所有培训内容上, 麻醉基地坚持“规范化”培训原则不动摇。既达到了同质化要求, 同时因为培训标准的统一, 又可以缩小规培医师各自水平和能力的差异。

1.2 注重“以患者为中心”的医学人文教育

随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入, 卫生部提出的“强人文, 厚基础, 重技能, 高素质”培养理念越来越受到推崇。麻醉基地将人文教育与临床实践紧密结合在一起, 作为临床工作的重要部分和评价考核内容之一。患者是医疗过程的主题, 而住培医师大多是刚毕业的医学生, 处于向临床医师过渡阶段, 由于其工作经验缺乏, 以及对医患沟通的生涩和考虑问题单方面等多种因素, 可能会对医疗过程产生不利影响。以往人文教育不够重视, 与临床实践脱节诸多问题, 麻醉科所面对的手术患者及其特殊性, 均可导致很多不必要的医患矛盾。麻醉基地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将人文教育贯穿于医疗过程中, 专业技术能力与非专业技术能力相结合, 既不脱离患者谈医学人文, 又增加了住培医师接触患者的机会, 增进与患者的互动[4], 切实融入到医患关系中去, 提高患者满意度, 改进医疗服务质量。

1.3“科教融合”培养策略

根据我国医疗卫生发展之趋势, 科教融合和协同创新是培养医疗人才的必经之路。科研与教学是互为依托、互为动力、协同发展的[5]。医学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承, 而是在文化和知识的传承和创新中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麻醉基地提倡的“科教融合”是以学科发展为中心, 建立“科研-教学-学习”的联接体。参加规培的住院医师在积极参加临床麻醉培训之外, 还需要参加科研与临床教学工作, 既培养了严谨的科研态度, 又建立了活跃的学术思想, 使受训医师从中受益。

“科教融合”策略是麻醉基地的教学实践与创新, 以研究型教学为抓手, 引导学生去辨析、发现、求证和创新。并以科研项目为载体, 以科研项目建立教学实训平台, 将科研成果转化为优质教学资源, 运用到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

1.4“质”“量”并重的考核评价系统

我国现行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体系未对不同教育层次的住院医师采用个体化的培训方案。麻醉基地常见的有本科生、专业学位研究生、科学学位研究生、以及“四证合一”规培研究生。其专业背景和专业水平也参差不齐, 麻醉基地在制定规范化培训计划时, 充分考虑到培训医师自身实际情况和需求, 以及培训基地各科室的特点, 取长补短, 强化训练, 最大程度地提高培训效率。根据国家卫生计生委颁布的培训细则, 严格按照对受训医师的培训要求, 实施考核打分和综合评定。规培医师不仅要切实参与到日常的麻醉工作中, 达到已定的临床实践例数, 更要高质量地完成培训任务。这一过程的监督和管理的实施, 是通过结构式表格项目进行评分[6], 并及时反馈给受训医师以及带教教师, 起到以评促学的目的。

2 麻醉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期间存在的问题

2.1 带教工作不规范

带教工作不规范也是目前规培期间存在的现象, 教师未经过正规培训以及对规范化培训认识不足, 知识结构和个人临床经验的差异, 这些因素的存在, 使得规范化的培训无法保证。

2.2 师资队伍人员短缺

在麻醉科规培基地, 所有具有规培资质的带教教师均由主治及以上级别的医师承担。一方面由于麻醉科日常手术量较大且急诊、病情疑难危重患者较多, 规培带教教师负责的临床任务较多, 加之科研、教学、值班和外派学习任务重, 因此, 规培带教教师没有充足的精力和时间, 进行规范化、系统化、合理化的临床带教, 规培医师的质量将会受影响。另一方面, 许多带教教师虽然专业知识扎实, 业务素质高, 但其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尚缺乏认识, 师资培训不完善, 科室师资队伍建设方面有所欠缺, 导致师资力量不够坚实。

3 麻醉基地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对策

3.1 加强师资培养, 完善住院医师培训体系的质量管理与控制

为保证每位住培医师得到同质化的培训, 前提是统一制定麻醉学住培教学大纲、教学计划和考核评价标准, 定期进行评估与检查, 完善教学质量监控管理[7]。加强师资建设, 对带教教师定期进行岗前、岗中培训, 鼓励和促进教师积极参与培训和教学实践。采纳现代化教学理念, 将先进的信息技术和整合理念, 以及网络资源平台的建设融合进去[8], 培养出与时俱进的教师队伍。

3.2 建立公平合理的考核评价体系

针对进入麻醉科规培基地的规培医师的实际情况细化考核内容。不仅有专业技术能力方面的理论知识、实践操作能力的考核, 而且会有非专业技术能力的考核。通过床旁教学, 将规培医师带入真实的临床医疗工作环境, 丰富考核内容, 提高考核的真实性。将考核评价体系进行定性、定量的划分。不但是针对规培医师, 而且针对规培带教的教师, “以考促教、以考促学”通过双方的考核[9], 相互印证是否有所从事工作的胜任力, 明确考核要求和标准, 确保培养质量。

3.3 建立完善的电子化规培档案

完善的电子化培训档案不仅有利于方便查询规培医师的个人资料, 而且有利于及时掌握培训进度和质量控制, 对规培结束后各项数据的统计提供了灵活、方便、快捷的参考, 提高了规培过程考核的合理性和规范性[10]。

4 以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为基础, 逐步建立麻醉专科医师培训制度

麻醉科规培基地在临床规培教学实践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 不断总结带教经验并根据实际情况改进规培带教模式, 不拘泥于形式, 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 每年麻醉规培基地出站考核的通过率约为97%, 不合格的规培人员将会进行强化规培, 延长规培时间, 确保完成教学任务, 为全疆各地输送优秀的医学人才。

2016年1月11日, 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务院医改办、国家发改委等八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开展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试点的指导意见》, 遴选有条件的专科启动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试点工作, 力争到2020年, 在全国初步建立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形成完整的毕业后医学教育体系。麻醉基地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专科医师培训的基础和前提, 因此, 只有打好住院医师培训的基础, 才能创建出更完善的培训体系, 向专科医师培训迈进, 以适应医药卫生改革的需要, 打造出全球化和国际化医学人才。

5 结语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医学教育构成部分的关键, 涉及到我国医疗梯队建设的总体水平, 是保障临床各项医疗工作质量安全的重要环节。麻醉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的建立是保障麻醉安全, 提高医疗质量的需要, 是学科长久发展的需要, 是社会化需求的保障。即使在麻醉规培基地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中还存在一定问题, 但目前已取得的初步成绩和探索证明了它的合理性和可行性。本文通过将麻醉规培基地的临床教学实践经验及不足与其他医院及基地进行分享与交流, 以便进一步的促进麻醉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长足发展。

参考文献

[1]常舒雅, 古丽巴努木·胡西塔尔, 姚华, 等.新疆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建设的现状与分析[J].中国病案, 2015 (12) :85-89, 2.

[2]李永华, 郑栋煜, 陈巍, 等.麻醉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临床教学与实践[J].新课程研究, 2015 (4) :34-35.

[3]J Hosp Med.In reference to The effect of a rapid response team onresident perceptions of education and autonomy[J].Journal of Hospital Medicine, 2015, 10 (6) :418.

[4]刘娜, 何静, 张楠, 等.学生患者互动模式在医学人文教学中的探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6 (05) :110-111.

[5]周光礼, 马海泉.科教融合:高等教育理念的变革与创新[J].中国高教研究, 2012 (08) :15-23.

[6]王悦华, 郑亚民, 赵菁, 等.基于临床决策思维模式设计临床医师规范化培训教学内容[J].中国医药导报, 2016 (17) :173-175.

[7]EpidemiolPrev.The key role of public health medical resident education for future public health challenges[J].Epidemiologia E Prevenzione, 2014, 38 (6Suppl 2) :115-119.

[8]高思佳, 宋春梅, 张玉洁, 等.教学医院临床教师培训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 2013, 12 (3) :302-304.

[9]HSS J.Developments and innovations in resident and fellowship education[J].HSS Journal, 2014, 10 (3) :225-229.

上一篇:建筑工程木工班组劳务施工合同下一篇:农村个人建房施工协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