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大数认识练习题(精选11篇)
一、填空: 第一组:
(1)10 个一千是(),()个一百万是一千万。
(2)从个位起,第五位是(),计数单位是();第九位是(),计数单位是();第十二位是(),计数单位是()。(3)1 702 030 009 是()位数,它的最高位是()。(4)十万十万地数,数 100 次是()。第二组:
1、千万位的右边一位是(),左边一位是()。
2、10个十万是(),1亿里有10个()。
3、2091837是一个()位数,最高位在()位,9在()位上,表示();2在()位上,表示()。
二、读一读 填一填
(a)60000006(c)60006000(e)60600606(b)60000060(d)60060006(f)600600665.
只读一个零()读出两个零()读出三个零()一个零也不读()
三、判断
1、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是万级的计数单位。
()2、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3、十个一千是一万。
()
4、在“50505”这个数中,三个5表示在数值是一样的。
()
5、从右边起,第九位是千万位。()
1.一个多位数,十亿位上是3,百万位上是5,千位上是5,其余各位上是0,这个数写作_______,用万作单位约是________。
2.275+(A+43)=(275+43)+A,这是运用了_________律,A×25×4=A×(25×4),这是运用了________律。
3.晚上9时整,时针与分针成_______角,夜里12时30分,时针与分针成________角。
4.把“92—58=34,544÷34=16”合并成综合算式是________;将“32+200=232,25×8=200"合并成综合算式是_________。
5.两条平行线之间可以画________条垂直线段,这些垂直线段的长度________。
6.一(个)、十、百、千、万等都是_______。
7.一正方形舞台四周站着一些小朋友,四个顶点各站着1人,这样每边上都有7人,这个舞台四周一共站了_________位小朋友。
8.
中有_______个锐角,有_______个直角,有________个钝角。
9.在纸上任意画2个点,经过这2个点最多能画()条直线;在纸上任意画3个点,每次经过其中的2个点,最多能画()条直线;在纸上任意画10个点,每次经过其中的2个点,最多能画()条直线。
10.六千零五十写作(),二百亿零六万写作()。500005000读作(),5000500500读作()。
二、明辨是非
1.锐角小于90度,钝角大于90度。()
2.不相交的两条直线一定平行。()
3.边画得越长,角就越大。()
4.读4003200时,一个O也不读。( )
5.一个数省略万后面的尾数约是15万,这个数最大是154999。()
三、慎重选择
1.下列算式中,商不是三位数的是()。
A.6912÷64
B.9664÷64
C.584÷64
D.6401÷64
2.从直线外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平行线,可以画()条。
A.1
B.2
C.3
D.无数
3.24048÷24的商中间有()个0。
A.1
B.2
C.3
D.0
4.5时30分,钟面上时针与分针组成的角是()度。
A.1 5
B.20
C.30
D.45
5:A、B、C 3只小蜜蜂去采一朵花上的蜜,如果它们飞行的速度相同,且均沿着直线飞行,()蜜蜂会最先飞到花上。
A.A B.B. B c.c
四、细心计算
1.口算。
870-780=
103×4=4080÷4=
680-(180+240)=
0×965+35=
2.用合适的方法计算。
345÷23
7200÷75
2090×16
157-46-54
25×16×50
490÷35
五、巧手作图
1.画一个比80度大的角和一个比80度小的角,并标上度数。
2.在右图上过4点分别向两条对边画垂线。
六、解决问题
1.一辆卡车每次运货5吨。用24辆这样的卡车运720吨货物,需要运多少次?
2.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如果每小时行60千米,6小时可以到达。如果每小时行72千米,几小时可以到达?
3.小强、小红和小云去商店买同样的钢笔。小强买了4支,用去48元,而小红买了6支,小云用去了60元。小红花去多少元?小云买了多少支钢笔?
4.240名同学列队表演团体操,一共排成4个人数相等的方阵,每个方阵排5队。平均每队有多少人?
5.张老师买了8盒水彩笔、12张绘画纸和3块画板。水彩笔每盒13元,绘画纸每张4元,画板每块21元。自己提出一个问题,并根据问题列表整理后解答。
一、知识技能
1.填空。
(1)10个十万是(),10个一百万是(),10个一千万是()。
(2)一个数从右边起第五位是()位,第九位是()位。
(3)万级的数位包括()位,()位,()位,()位。
(4)最大的六位数是(),最小的七位数是()。
(5)()个千万是一亿,l0个十亿是()。
(6)由3个亿,8个万,6个千,3个十组成的数是(),这是()位数。
(7)一个九位数,最高位是5,百万位是8,个位是l,其余各位都是0,这个数写作(),四舍五入到亿位约是()。
(8)写数的时候,从()起,一级一级地往下写,哪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
(9)三十六万四千零四十是由()个十万,()个万,()个千和()个十组成的,它写作()。
(10)在首次使用计算器前一定要按()键。
(11)用3,7,6,8,0,0,0可以组成一个最大的七位数是()。最小的七位数是()。
2.判断。
(1)在整数数位顺序表中,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
(2)一个七位数,它的最高位是百万位。
()
(3)164567800≈16亿
()3.选择题。
(1)一百万一百万地数,数10次是()。
A、一千万
B、一亿
C、一亿万
D、一百万(2)590000000约等于()
A、5亿
B、59亿
C、6万
D、590万
(3)下面四个数中,读数时只读出一个零的数是()
A、49000700
B、4970000
C、49007000
D、40900700(4)由8个亿,80个万和800个一组成的数是()
A、880800
B、80800800
C、800800800
D、800808000(5)1234567890这个数的最高位是()位 A、百万
B、千万
C、亿
D、十亿 4.写出下面各数。
(1)地球的陆地面积为十五亿零九十万五千平方千米()(2)太阳的表面温度为六千度,太阳中心温度为一千万度。
()
()(3)2000我国总人口约十二亿九千五百三十三万人。()5.用“四舍五入”法省略“万”位或“亿”位后面的数。
(1)57348000≈()万
(2)409269800≈()亿
(3)600300000≈()亿
(4)810000000≈()亿
(5)1472005000≈()万≈()亿 6.在○里填上“>”、“<”或“=”。
802004○804002 400440○404040
8000000 ○ 800万
99999999 ○ 1亿
8700000 ○87万0000000○ 89260000 二.综合应用 填空。
709□800≈709万
□里最大能填()709□800≈710万
□里最小能填()4□9000000≈4亿
□里最小能填()49□0000000≈50亿
□里最大能填()□4988≈8万
□里可以填()□5001≈8万
□里可以填()3.先用计算器算出两组前三个算式,再根据规律直接写出其他算式的得数。
2×2=
3×3=
22×22=
33×33=
222×222=
333×333=
2222×2222=
3333×3333=
22222×22222=
33333×33333= 4.用4、8、5、2、0、0、O七个数字,按要求写出七位数。(1)一个0也不读的数有()(2)只读一个0的数有()(3)只读两个0的数有()(4)三个0都读的数有()(5)最小的七位数是(),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约()万,最大的七位数是()。
一、填空。
1.10个十亿是(),10个()是十亿;()个百万是一亿。考查目的:十进制计数法。答案: 一百亿、一亿、100 解析:一亿是10个一千万,一千万是10个一百万,所以100个一百万是一亿。
2.由6个十亿,2个亿,3个十万和5个1组成的数是(),这个数读作()。
考查目的:掌握数位顺序,亿以上数的写法和读法。答案: 6200300005、六十二亿零三十万零五 解析:按照数位写数,注意0的读法。
3.下面算盘上拨出的数是多少?写一写,读一读。
考查目的:考查学生对计算工具的认识和用算盘记数的方法。答案:250781369 二亿五千零七十八万一千三百六十九 73062000305 七百三十亿六千二百万零三百零五
解析:看清算盘的个位是哪一位,每一位上分别有几个上珠,几个下珠,一个上珠表示5,一个下珠表示1。
4.2013年初以来,我国发生大范围持续雾霾天气,通过四舍五入估计约有6亿人受影响。受影响的最多有()人,最少有()人。
考查目的:“四舍五入”法求亿以上数的近似数。答案:649999999 550000000 解析:如果是通过“四舍”得到的6亿,那么这个数千万位上的数是0、1、2、3、4中的一个,把这个数舍去尾数后是6亿,原数就比6亿大,如果是通过“五入”得到的,那么这个数千位上的数是5、6、7、8、9中的一个,这个数是5亿多。而6亿多比5亿多大,因此,“四舍”中最大是4,要求的最大数是通过“四舍”法求得近似数的,那么这个数千万位上最大是4,其他位上最大都是9,那么这个数最大是649999999;要求的最小数是通过“五入”法求得的近似数,那么这个数千位上最小是5,其他位上最小都是0,那么这个数最小是550000000。
5.用0、0、0、0、1、3、5、8、9九个数字,按要求组成九位数。(1)约等于10亿的最小九位数()。(2)约等于9亿的最大九位数()。
考查目的:求亿以上数的近似数和亿以上数的大小比较。答案:(1)950000138(2)938510000 解析:(1)约等于10亿的最小九位数,要最小,说明这个九位数用“五入”法求近似数约是10亿,这个数的最高位上是9,千万位上的数大于或等于5,要最小,应该是5,1、3、8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分别写在百位、十位和个位,其他各位都是0,这个数是950000138。(2)要最大,说明这个九位数用“四舍”法求近似数约是9亿,这个数的最高位上是9,千万位上的数小于5,且是1、3中最大的,只能是3,接下来三位上分别是8、5、1,其他各位都是0,这个数是938510000。
二、选择。
(1)()是计数单位,()是数位。① 亿级 ② 亿 ③ 亿位
(2)最大的六位数比最小的六位数大()。① 100000
② 1 ③ 899999(3)5150000>()>5105000。① 5110000
② 5051000 ③ 5015000(4)25600000元=()。
① 256万元
② 2560元
③ 2560万元(5)读3000205这个数时,要读()个零。① 2
② 3
③ 4 考查目的:(1)区分数位和位数;(2)掌握有关自然数的知识;(3)大数比较大小;(4)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的方法;(5)大数的读法。
答案:(1)②③;(2)③;(3)①;(4)②;⑸①。
解析:(1)
一、十、百、千、万……是计数单位,计数单位所在的位置是数位,如:个位、十位、百位、千位……(2)最大的六位数是999999,最小的六位数是100000,相差899999。(3)先看清符号,是大于号,即所选的数要大于5105000而小于5150000,可是选项②和③中的数比5105000小,可以排除,这样就剩下选项①。(4)首先排除②,然后把25600000元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再选则;(5)先分级,然后读出这个数,三百万零二百零五,最后数数读了几个零。
三、解答。
1.用0、0、0、2、4、5、9这七个数字按要求组成七位数。
考查目的:根据要求写数,用变式的形式巩固中间、末尾有0的数的读法。答案:2459000 2045900 2045090 2040509(答案都不唯一)
解析:所有0都不读,三个0都只能写在个级或万级的末尾;只读一个0,两个0在个级或万级的末尾,一个在数级的中间或个级的级首;读两个0,一个0在个级或万级的末尾,两个在数级的中间或个级的级首;读三个0,三个0都不能在个级或万级的末尾。
2.省略“万”位后面的位数,求近似数。(1)□里可以填哪些数字?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6□4000≈60万 29□5000≈300万 49□200≈50万 2□3600≈25万(2)□里最大能填几?
2□571≈3万 17□285≈17万 699□368≈700万 3□6090≈32万 考查目的:求近似数的变式题,考查学生“四舍五入”法的掌握情况。答案:(1)0 9 5、6、7、8、9 5(2)9 4 9 1 解析:(1)先分级,看清原数中万级上的数是否与“≈”后的一样,若相同,说明用的是“四舍”法,千位上是0、1、2、3、4,如果比“≈”后的数少1,说明用的是“五入”法,千位上是5、6、7、8、9。6□4000的千位上是4,比5小,要“四舍”,而“≈”后是60万,所以□里只能是0。2□3600≈25万的思考方法相同。(2)方法和(1)相同,只是注意□只填出最大可能是几。
3.先用计算器计算前三道算式的结果,再按照规律写出后三道算式及其结果。
考查目的:观察算式及其计算结果,找到规律解决问题。
答案:(1)9999 19998 29997 9999×4=39996 9999×5=49995 9999×6=59994(2)80 880 8880 9876×9-4=88880 98765×9-5=888880 987654×9-6=8888880 解析:(1)第一个因数999不变,第二个因数依次加1,乘积的中间三位是三个9,首尾两位合在一起是算式中第二个因数与9的乘积。(2)先看算式,算式中都是一个数乘9后减几,且这个数的最高位上是9,其次的每一位都比前一位少1,直到与减去的数相加能得10,如98×9-2中98末位的8与2相加是10。再看结果,结果都是几个8的末尾有一个0,现在需要确定结果中到底应该有几个8,有什么规律。通过观察可发现结果中8的个数与算式中减去的数相同,如98×9-2=880,算式中是“-2”,而结果中就有2个8。
4.1亿粒米有多重?(1)1000粒米约重25克,1亿粒米大约有多重?
(2)我国大约有13亿人,如果每人每天节约1粒米,全国一天节约的大米约多少克?
(3)如果一人一天吃500克大米,这些节省下来的大米约够一人吃多少年?(一年按365天计算,可以用计算器算一算,结果可保留整数。)
考查目的:解决简单实际问题,感受1亿粒米的重量。
答案:(1)100000000÷1000=100000,25×100000=2500000(克)=2500千克。
(2)1300000000÷1000=1300000,25×1300000=32500000(克)。(3)32500000÷500=65000(天),65000÷365≈178(年)。
解析:(1)可先求出1亿粒米是1000粒米的几倍,1亿粒米的重量就是1000粒米重量的几倍。(2)每人每天节约1粒米,全国13亿人一天就可以节约13亿粒米,13亿粒米是1000粒米的几倍,13亿粒米的重量就是1000粒米重量的几倍。(3)看32500000克中有多少棵500克,再除以365,就可算出够吃多少年。
5.算一算:222222222×555555555。
大数的认识
写出亿以内的数
教学目标
1、掌握亿以内数的写数方法,能正确写出亿以内的数。
2、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培养获取信息的能力。
3、进一步培养数感,结合相关数据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及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
重点难点
1、掌握亿以内数的写数方法,能正确写出亿以内的数。
2、中间、末尾有0的亿以内数的写法。教学过程
第3课时
一、创设情境
1、出示情景图:
2008北京奥运会场馆创意设计出炉后,人们亲切的称该建筑为“鸟巢”,因此,“鸟巢”又增加了一个专指借代意,代指国家体育场。工程主体建筑呈空间马鞍椭圆形,南北长三百三十三米、东西宽二百九十四米,高六十九米。工程总占地面积二十一万平方米,建筑面积二十五万八千平方米。场内观众坐席约为九万一千个,其中临时坐席约一万一千个。将举行奥运会、残奥会开闭幕式、田径比赛及足球比赛决赛。
2、师:你在刚才的画面中了解到了哪些数据?你能把哪些数据写出来?哪些觉得有困难?
订正时,让学生说说万以内数的写法:从高位写起,哪一位是几就在哪一位上写几,哪一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哪一位上写0 [设计意图]由介绍“鸟巢”来导入新课,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加数学学习的趣味性,使学生明白数学的学习来源于我们生活,在实际生活中有时需要将听到看到的数记录下来,先由学生自己写,较大的数学生写起来有困难,这时候导入新课给学生留有探究的空间。还可以利用此题的素材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二、探究新知
1、师:在刚才的资料中你还注意到了哪些数据?这些数据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学生可能会说:这些数都很大,它们都占有两个数级„„。学生的回答只要有道理,教师都给予肯定。
师:你能试着写出这些数吗?先独立写一写,再在小组内进行交流。
(学生进行小组活动。教师倾听小组意见,了解学生的讨论情况。教师鼓励同学提出质疑或进行补充,带着新的疑问,继续研究亿以内数的写法。)
2、整万数的写法。
(1)师:同学们会写二十一、一千三百八十二、六千七百八十二、四千六百八十九,怎样写二十一万、一千三百八十二万、六千七百八十二万、四千六百八十九万呢?
(2)学生发言,根据学生发言情况,教师小结:这些数都是整万的数,要写在万级上,只要在万级上写44、1382、678,然后在个级上写四个0就可以了。
(3)引导学生总结,整万的数怎样写?
(4)小结:按照万以内的数的写法来写,只要在后面添写四个零。(5)练习:指名让学生在黑板上板演,其他学生在纸上写数。
五万、六千万、八十万、三千二百万、九千六百七十二万(课件为练习A第一题)
3、含有万级和个级两级的数的写法。
(1)谈话:我们已经会写整万数了,老师在说一个数,看谁会写。出示:十万三千二百四十五。
(2)提问:这个数有几个级?应该先写哪级上的数,再写哪级上的数?(3)学生尝试写数,指名板演:103245(学生板演后,教师可以画出分级线,让学生检查写的数是否正确。)
4、中间及末尾有0的数的写法。
(1)提问:六千零五十万零五百这个数有几级?万级上怎样写?个级上怎么办?在数位上表示这个数,再让学生读一遍进行检查。
(2)由学生在数位顺序表上填写二千零五十万七千,再说一说是怎么样写的。
(3)课件出示练习题,学生练习写数。(课件为练习B第一题)
[设计意图] 让学生熟练掌握数位顺序表。掌握数位的名称、顺序,进率关系。四位分级法以及数的组成等知识。并以万以内数的写法为基础,把个级写的方法推广到万级。能正确地写亿以内的数。通过学生讨论,研究使学生学习热情高涨,加深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理解,同时让学生分组合作解决问题,亲身体验合作学习中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引导学生学习有趣的数学、有用的数学、智慧的数学。
三、方法应用
师:刚才我们解决了许多问题,现在小组同学讨论一下含有两级的数怎么样写?先写什么,再写什么?写数时,遇到哪一位上的一个单位也没有,怎么办?(1)教师引导学生归纳“亿以上的数” 的写法
(2)师:有什么好方法防止自己在写数时出错呢?
学生可能有以下方法:
A、写完后把写出的数分级再读一遍,看与要写的数是否一致。B、根据最高位判断这个数是几位数,再进行核对。(教师肯定学生的方法,并提醒学生写完后注意检查)
[设计意图] 总结含有两级的数的写法,呈现的是学生讨论的情境。情境中的问题突出写数的关键,并完全由学生自己来解决,给学生更大的探索及总结概括的空间。
四、梳理知识,总结升华
谈话: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呢?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进行梳理知识,会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聚合思维。对学生的自评,既关注学到了什么,又关注是否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的学习,以及对学习数学的兴趣。另外还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生活问题,培养学生自觉运用数学解决日常生活中问题的意识。
五、课堂检测 课堂检测A。
课堂检测B。
六、布置作业
1、十万有( )个万,一千万是( )个万,一百亿有( ) 个亿。一千万是( )个一百万,( )个一千万是一亿。一百亿是( )个十亿,( )个一百亿是一千亿。
2、从个位起第( )位是万位;第九位是( )位;第( )位是百万位;亿位的右边一位是( )位,左边一位是( )位。
3、亿级的四个数位是 位、 位、 位和 位。
4、500505000是一个( )位数,最高位上的“5”表示( )个( ),中间的“5”表示( )个( ),最后的.“5”表示( )个( ),这个数读作( )。
5、全球森林从1990年的三十九亿六千万公顷下降到的二十八亿七千万公顷。全球每年消失的森林近千万公顷。第一条横线上的数写作:( );第二条横线上的数写作:( )。
6、中国国家图书馆馆舍面积是十七万平方米,居世界第二位;藏书二千一百六十万册,居世界第五位。第一条横线上的数写作:( );第二条横线上的数写作:( )。
7、把下面各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
10850000=( )万 1300000=( )万
8、把下面各数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
10000000000=( )亿 10000000=( )亿
9、在五位数57460后面添上数字“1”,它将比原数增加了( ),如果在前面添上数字“1”,它将比原数增加了( )。
10、早在14世纪,中国就发明了计算工具—— 。
11、40038000中,4在( )位上,表示有( )个( ),8在
( )位上,表示( )个( )。
12、3个亿、6个万和9个十组成的数是( )
二、判断对错。
1、个、十、百、千、万……亿都是计数单位。( )
2、85003000读作:八千五百万零三千。( )
3、最小的自然数是0。( )
4、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 )
5、到年末,全国总人口为129227万人,这个数是近似数。( )
三、选一选。
1、下面哪个数的近似数是205万。( )
①2054201 ②2055000 ③2044239
2、下面的做法哪个是错的。( )
①444≈204万 ②800000=8万 ③ 900000000=9亿
3、6154000000这个数上的“5”表示( )
①5个百万 ②5个亿 ③5个千万
四、写出下面各数。
一百六十三万八千四百 三千零五万六千 七百三十五亿零四百万零三十
写作: 写作: 写作:
一亿八千万五千 一百零三亿六千万四千八百 五千零三十亿零四十万九千
写作: 写作: 写作:
五、将下列各数从小到大排列起来。
606060 666000 660060 606006
一、万或亿)。通过分级读,全班大部分学生都能准确快速地读出给定的大数。在教学写数的过程中,我让学生跟大数的读法进行比较,找出方便快捷的方法,即先画分级线,再用数级单位代替分级线,然后按照读法,分级写出各级上的数。通过这种方法的运用和逆运用(自定义概念,指某一方法经反方向思考后的运用),沟通了读法与写法之间的关系,使学生的读写能力均得到了提高。
在省略尾数取近似值的教学中,对于为什么要省略,如何省略的问题,我通过估算引入,让学生明白省略尾数去近似值的目的是为了在特定情况下方便解决问题,而省略尾数的方法,与估算中的估这一环节有相似点,一般低位上较小的数选择舍去,较大的数选择进一后舍去,教学反思《人教版数学四上大数的认识单元整体反思》。由此引出“四舍”、“五入”。当然在这过程中仍少不了前面读书写数中的分级这一环节的帮助。教学过程中,我明确要求学生我先分级,好确定省略的部分,在合理的运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近似数,最后再按要求改写,这样学生们掌握起来会容易的多。
1、读出下面横线上的数。
国家体育场[鸟巢]
建筑面积258000平方米。
国家体育馆
建筑面积80890平方米。
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
建筑面积78290平方米。
顺义奥林匹克水上公园
建筑面积31850平方米。
2.写出下面横线上的数。
(1)全国共出生婴儿一百零八万九千零四十人,其中男婴有六十三万四千六百九十二人。
( )、( )
(2)预计明年江苏省七、八月份缺电量将达到七百四十万千瓦时。
( )
(3)火箭的速度必须达到每小时二千八百四十四万五千米,才能冲出地球的大气层。
( )
(4)世界上最长的河--尼罗河全长六千六百七十千米,流域面积有二百八十七万平方千米
、()
重点难点,一网打尽。
3.(1)50500600读作( );九千零七十万零四百三十写作( )。
(2)30280706由( )个万、( )个百和6个一组成。
(3)由4个千万、6个万、689个一组成的`数是( )。
(4)最大的六位数是( ),最小的七位数是( ),它们相差( )。
(5)一个数的千万位、十万位和百位上都是4,其他各位上都是0,这个数是( )。
4.选一选。
(1)50680300读作( )。
A.五亿六十八万零三百
B.五千万六十八万零三百
C.五千零六十八万零三百
(2)九千零六万零三十写作( )。
A.900060030B.90060030
C.9060030
(3)下列各数中,一个0也不读的是( )。
A.4004400B.4044000
C.4040400D.4400040
5.连一连。
153000 二百零三万零二十
2030020 五十二万零三百二十
520320 一十五万三千
502032 二百三十万二千
230 五十万二千零三十二
举一反三,应用创新,方能一显身手!
6.用4个“6”和4个“0”,按下面的要求各摆一个数,写出来。
(1)一个“零”都不读出来的八位数。
(2)只读出一个“零”的八位数。
(3)读出两个“零”的八位数。
教学内容:计算工具的认识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知道计算工具发展的简单历史,认识算盘,了解珠算的计算方法。
2. 认识计算器,了解计算器的使用方法。3. 培养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思想。教学重点:介绍数字键和运算键 教学难点:键盘操作与显示的关系。教具准备:算盘,计算器。教学过程:
一、学前准备
1、谈话。
教师:同学们,你们去过超市吗?当你们同家人在那买了生活和学习用品后,兴高采烈地去结帐时,结帐处的阿姨是怎样给你们算帐的呢?用计算器算帐有什么好处吗?想一想,什么土地方,哪些行业的人员会使用计算器或计算机呢?
2、了解学生调查的情况。(调查作业提前布置)教师:昨天让大家回家调查发结帐时所用到的工具。谁能给大家说说。算盘也是一种计算工具,谁能给大家介绍一些关于算盘的知识呢?
二、探究新知
1、计算工具发展的简单历史(课件简单介绍计算工具的发展)
2、珠算(1)介绍珠算
用算盘作为工具进行计算的方法,叫做珠算。珠算是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计算实践中,首创的一门科学的计算技术,是我国珍贵的历史产物之一。据记载,十五世纪初期,珠算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并先后流传到朝鲜、日本、韩国等邻邦,成为东亚各国广泛使用的一种计算方法。
(2)认识算盘
认识算盘各部分名称:梁、档、框、顶珠、上珠、下珠、底珠。
3、算盘的计数方法。
算盘上每一档代表一个数位,计数前先要确定某一档做个位,定位是有算盘计数的特殊要求,再从个位向左依次是十位、百位、千位等与整数的数位顺序一致。
使用算盘时,只有把算珠拨到靠梁时,才表示算盘上有数,算珠都靠框时,表示没有数。
说明:“5”一般不用5个下珠表示,而是用一个上珠表示,“10”一般不用一个上珠和五个下珠表示,也不用两个上珠表示,而用十位上的一个下珠表示,这一点与十进制计数法是一致的。
4、珠算拨珠方法 用拇指拨上1、2、3、4、用食指拨去世、2、3、4、用中指拨上5,拨去5 用拇指和中指联合拨上6、7、8、9,再有食指和中指同时拨去6、7、8、9。
5、了解计算器的知识(1)了解计算器的外观
1、进一步加深对亿以内数的认识。
2、正确地读、写出亿以内的数、比较数的大小和写出近似数。
3、能使用数据说明问题,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正确地读、写出亿以内的数、比较数的大小和写出近似数。
教具准备:小黑板、投影片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教学时间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基础训练101、小黑板出示:
读出下列各数
6678905、9043000、7890000
写出下列各数
二十万、三十八万零九百、三百零五万零五十
2、你们能说一说数位和计数单位的区别和联系吗?请背出数位表。
3、投影出示:一个数的百万位和十万位上都是5,千位上是3,其他各位都是0。
(1)这是几位数?请写出这个数。
(2)最高位是什么位?读出这个数?
(3)省略万位后的尾数,求出它的近似数。
评议(要求学生说一说做题时是怎样想的。
1、学生读、写数。
2、多名学生回答。
3、学生在自备本上做。(四人在黑板上做。)
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
提高训练171、投影出示:
下面□里可以填哪些数?
19□78520万、60□90760万
9□87651000000、9□4765900000
其中最大或最小是几?
2、用0、1、7、4、8能组成最大和最小的五位数各是多少?
1、学生分小组讨论后做题。
在复习中我根据复习课的本质,采用查漏补缺、系统整理和综合应用的方法。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灵活的整理知识点,设计练习题,学生在教师引领下积极地完成了复习内容。本节课个我的感觉很好,学生的思路清晰、循序渐进。具体这样安排:
一、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梳理。
在课前我让学生自己结合课本整理,归纳本单元的知识点,并用自己的方式写下来,课堂上先让学生在小组内展示自己的知识结构图,然后以组的形式进行整理补充,教师根据学生的整理进行板书,概括。这样学生对本单元的知识点就一目了然。
二、合理的引导学生进行“理”和“练”
在复习中教师灵活组织教学方式,采用边讲边练、或理练结合的方式进行,在练习的设计上,尽量做到追求多样,避免枯燥,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主。
【四年级大数认识练习题】推荐阅读:
四年级上册1.8大数的认识复习课教案01-19
大数的认识03-24
大数的认识小结02-20
大数的认识教学设计11-17
大数的认识的教学反思02-04
《总复习 大数的认识》教学设计06-22
1大数知识点及练习题02-10
概率与数理统计第5章大数定律及中心极限定理习题及答案03-21
大数的改写教案10-27
大数据项目建议书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