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雨点儿教学设计(精选8篇)
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3个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感悟语言。
3、通过学习,了解雨水与植物生长的密切关系。
4、理解“数不清”“飘落”的意思,并能联系生活实际进行“
从
。”的句式说话。教学重、难点: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感悟语言。
2、理解“数不清”“飘落”的意思,并能联系生活实际进行“
从
。”的句式说话。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2课时
考点:能联系生活实际进行“
从
。”的句式说话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1、猜谜语,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放多媒体)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则谜语,注意听,看谁听得最认真,猜得最准确: 千条线、万条线,落入水中就不见。(雨)
2、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指导“儿”的读法。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请同学们轻轻翻开书105页,把课文读一遍,在读之前,老师有个问题:如果遇到不认识的字,你会怎么办?(指名回答:读拼音、问同桌、问老师)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和生字。
3、同桌互相说识字方法。
4、学习生字
(1)、出示带拼音的生字,齐读,男女生赛读。(2)、去掉拼音,开火车读。(3)、课件出示生字和词语,学生抢读。
5、指名学生分段读课文。
三、读中感悟,体会情感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课件出示雨点儿图片。
2、来了这么多的雨点儿,你能数得清吗?(数不清)
3、是呀,数不清的雨点儿,从云彩里飘落了下来。(出示句子)
谁来读读这句话?(都想读呀!)那我们就来比比谁读的雨点多,好吗?(指名读——齐读)
4、学习词语“数不清”
除了课文里的雨点儿数不清,开动脑筋想想看,你还见过什么东西数不清呢?(出示课件提示:头发、雪花、星星、树叶、小草„„)只要我们留心观察,就能发现大自然里有很多东西都是我们数不清的。
5、学习词语“飘落”
那它们是怎么来到我们身边来的,谁能吧这个意思读出来呢?(数不清的雨点儿,从云彩里飘落下来。)
飘落下来是什么意思?你能用手来比一比吗?飘落:就是飘着落下来。你们知道什么东西是“飘落”下来的?(羽毛、树叶、雪花、棉花)你能加上动作来读吗?(带动作读)
6、学生用“
从
句式说话。”
(二)、品读2-4自然段
1、这数不清的雨点儿里面有大雨点,又有小雨点(将大、小雨点儿图片贴到黑板上)他们正在说悄悄话呢,你想知道它们说什么吗?让我们到课本中找找答案吧。
2、生自由朗读2—4自然段。
半空中,大雨点儿和小雨点儿见面了,他们还聊起天来,他们都说什么了,请你读读课文的2、3、4自然段。
问:小雨点儿要去哪里?大雨点儿要去哪儿? 孩子们,现在我们就是大雨点儿和小雨点儿,我们见面了,多高兴呀,现在,第一组的同学当大雨点儿,第二组的同学当小雨点儿,我们一起把它们的对话读读。
分角色扮演大雨点儿和小雨点儿。
(三)、学习第五自然段
1、想象:大雨点儿和小雨点儿去了自己喜欢去的地方,想象一下,它们到过的地方会是什么样?(据学生回答来学习)
2、多媒体出示:不久,有花有草的地方,花更红了,草更绿了。师范读,注意读好“更红、更绿”。
3.问:为什么小雨点儿要去有花有草的地方? 为什么大雨点儿要去没有花没有草的地方?
4、拓展:如果你是大雨点儿(小雨点儿)你想去什么地方?
四、总结全文,透知道理
1、我们的地球越来越美了,这些都是谁的功劳呀?(雨点儿)那我们再亲切地叫他一次吧。(生齐:雨点儿)
2、如果你就是这些小花小草,你会对雨点儿说什么呢?(指名说话)雨点儿还会到哪里去?(出示课件,生想象说话)
3、是呀,小朋友们喜欢雨点儿,老师也喜欢雨点儿,小花小草更喜欢雨点儿!小朋友们,雨点儿又要去浇花浇草了,让我们轻轻地拿起课本,美美地读一遍课文来送雨点儿,好吗?(配乐齐读全文)
附:板书设计 雨点儿
《雨点儿》是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上册的一篇童话。课文用拟人的手法, 通过大雨点儿和小雨点儿的对话, 告诉学生雨点儿是从云彩里飘落下来的, 有了雨点儿的滋润, 花更红了, 草更绿了。
本篇童话内容浅显, 具情节性, 第5自然段给我们留下了探究和想象的空间, 有利于发展学生思维和审美体验。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 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教学本课, 应以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 通过创设情境, 激发兴趣, 促进学生理解感悟。
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 会写3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 懂得雨水与植物生长有着密切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
识字、写字、朗读是本课教学的重点。
难点是使学生知道雨水和植物生长的关系。
教具准备: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揭示课题
1. (课件出示画面:有花有草, 但花草都干枯了;没有花草, 土地干涸。)
导语:大家都知道今年我们家乡遭遇百年不遇的旱灾, 很多地方花草枯萎了, 干涸的土地裂开了大缝。如果你是这些枯黄的花草、这片干涸的土地, 现在你最需要什么?
(板书课题:雨点儿。同时用课件出示大雨点儿小雨儿点纷纷落下的动态画面。)
师:多可爱的雨点儿啊!如果我们把课题中的“点”和“儿”连起来, 读得快一些, 就是在读“点”的时候把舌头卷起来, 就更好听了, 这叫儿化音。大家一起读一读吧!
(设计意图:通过观看画面, 学生将有真切的体验, 更容易激发学习兴趣。重点指导读课题中的“点儿”, 化解儿化音读音难点。)
二、初读课文, 随文识字
1. 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
现在我们就来学习课文《雨点儿》。雨点儿有大有小, 大雨点儿和小雨点儿从空中落下来的时候还说了些悄悄话, 你想知道吗? (课件演示并配课文朗读录音。)
请自由读课文, 边读边思考和勾画:
(1) 课文讲了谁和谁之间的事?
(2) 标出课文的自然段。
(3) 从课文中找出生字画上圈, 再读一读、认一认, 把字音读准确, 把课文读通顺。
(设计意图:放手让学生借助拼音读课文、自由读课文并做简单的勾画, 教给学生读的方法, 培养读书好习惯。)
2. 文中识字, 扫清障碍。
(1) 说说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 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2) (课件出示带拼音的生字) 请各小组长带大家认读这些生字;学生小组自学, 老师巡视指导。
(3) 做和“雨点儿”找朋友游戏。
(老师把写有11个要求会认的生字的“雨点儿”分发给学生) 请拿到“雨点儿”的同学都认一认、读一读手上的“雨点儿” (生字) 。然后向在座的小朋友作介绍, 并给大家讲讲自己是怎样记住这个朋友 (生字) 的。
(设计意图:在游戏中识字, 学生既有兴趣, 又记得牢固, 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
三、书写练习, 动静结合
1. 课件出示3个“我会写”的字。齐读, 指名读。
2. 师:“方、半、巴”都是独体字。要想写好这几个字, 必须仔细观察它们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写好每一笔画。“方”字的第三笔是弯钩。“半”字前两笔是个倒八, 倒八的两点各在田字格竖中线的左右两侧;两横一短一长, 短横靠近横中线;一竖沿着竖中线写下来。
3. 学生书空, 描红, 仿写, 对比, 再临写。 (教师巡视。)
4. 认真观察, 而后学写“巴”字。 (设计意图:低段语文教学尤其不能忽视写字教学。在认识生字之后, 让学生静下心来写字, 识写结合, 动静结合,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再读课文, 解词学文
1. 学习第1自然段, 理解词语。
指名读第1自然段。
(1) 理解“数不清”。借助电脑动画, 观察“数不清”;联系生活理解:生活中还有哪些东西也是数不清的。练习用“数不清的____________”说话。
(2) 理解“飘落”。“飘落”是一种动态, 看着“飘”字, 你想到了什么?“飘落”是什么样子的呢?教师可演示一张纸片、一枚树叶和一根鹅毛飘落下来和一支粉笔、一本书落下来的不同样子, 让学生直观理解“飘落”。说说生活中还有什么东西从哪里飘落下来, 练习用“_____飘落下来”说话。
(3) 指导朗读第一自然段。
(设计意图:在语言环境中识字, 有助于学生理解和运用所学生字, 是识字教学的基本规律之一。尤其针对“数不清”“飘落”这样的词语, 适宜用课件和联系生活实际来帮助理解。)
2. 学习第2~4自然段, 学会对话。
(1) 数不清的雨点儿要到什么地方去呢?你能从课文中找到答案吗?
(学生从课文中找出大雨点、小雨点的对话———第2、3自然段。)
(2) 再读读他们的对话, 边读边想:你最喜欢谁?为什么?
喜欢小雨点儿的学生自由说说喜欢的理由。教师再指名读, 读出高兴、自豪的感觉, 再齐读。
喜欢大雨点儿的学生自由说说喜欢的理由。教师引导:让我们一起到没有花没有草的地方去看看吧! (出示图片:光秃秃的山岭、荒芜的沙漠、干涸的土地) 没有花没有草的地方这么荒凉, 大雨点却选择了落到这里, 多么有爱心, 多么善良、多么勇敢的大雨点儿啊!指导学生读出自豪、自信的感情。
(3) 为什么大雨点跟小雨点去的地方不一样呢? (引导学生说出干旱的地区。沙漠地区需要更多的水分, 所以大雨点去了更远的地方, 去了没有花没有草的地方, 让那里也能长出花草。从中感受关心、友爱的情感。)
(4) 分角色朗读。
3. 学习第5自然段, 体验感悟。
(1) 配乐朗诵第5自然段, 让学生用心体会。
(2) 学生说感受。 (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
(3) (课件展示) 情景1:有花有草的地方雨过天晴, 满眼是红艳艳的花, 绿油油的草, 水珠在花瓣和叶片上滚动, 蜻蜓、蝴蝶在花丛中飞舞。情景2:在雨水的滋润下, 庄稼地里种子发芽、长叶;田野里冒出了嫩绿的草芽、开出了各色野花;曾经干涸的小河又流水哗哗;人们欢天喜地, 在雨中欢唱。
师:让这一切变得这么美, 都是谁的功劳?假如你就是那些曾经枯萎的小花小草、干涸的土地和焦急的人们, 此时你最想说的是什么? (学生自由表达。)
(设计意图:本段教学中, 让学生理解雨与植物间的关系是重点也是难点。此环节教学遵循学生的思维特点, 先让学生想象雨后草长花开的景象, 再让学生看动画体会雨点儿给花草、大地带来的变化, 进一步理解雨点儿对植物生长的重要作用。)
五、深情朗读, 用心体会
让学生带着对雨点儿或喜爱, 或感谢, 或佩服……的感情把全文朗读给小组成员听, 再推荐读得好的同学在班上朗读。
(设计意图:朗读是学生对课文理解认识的外化, 因此朗读应该是带有浓厚个性色彩的, 不刻意追求抑扬顿挫的朗读效果, 而是让学生在充分体验的基础上自由选择朗读方式, 将内心对雨点儿或喜爱, 或感激, 或佩服的情感自然而然地流露于朗读之中。)
六、课后实践, 升华认识
一、试着说点儿道理
【导入】多媒体展示两幅画面:第一幅画面中一位同学在爬围墙栅栏,第二幅画面中的同学不遵守交通规则,骑自行车带人,还不坐座位。这些现象在我们身边有没有?你是怎样看待的?
二、试着谈点儿感悟
多媒体展示另外两幅画面(荷花、紫藤萝),让学生谈感悟。结合课文《荷叶·母亲》及《紫藤萝瀑布》品析两位名家的感悟和思考:
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冰心《荷叶·母亲》)
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宗璞《紫藤萝瀑布》)
冰心和宗璞的感悟特点:采用了借花喻人、托物寓意的手法。
三、试着做点儿归类
生活中,我们每天都会看到多姿多彩的景物,遇到各种各样的人和事,把景物描摹下来,称之为描写,把事件记录下来,称之为叙述,因人、事、景、物引发的思考感悟,称之为议论。议论也即是 “说道理”,和纯粹的议论文不同,“说点儿道理”中,加了个“点儿”来修饰,说明议论不是很多,只是在关键之处来一点理性的思考,将立意拔高,达到“画龙点睛”的效果。
“说点儿道理”类文章归类:
(一)针对人和事件直接谈看法,表明自己的观点;这种文章大多以一事一议,即事说理的形式出现。
(二)不直接针对事件、景物发表议论,而是间接地借助某种景、物含蓄地表明自己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这类文章属托物言志、托物寓意类。即事说理类文章根据议论在文中出现的位置可分为:开宗明义、卒章显志、夹叙夹议三类。
(三)逐一分析几种写作手法。
1.开宗明义。又叫“开篇点题”。在文章的开头直接用议论文字亮出自己的观点,表明自己的感悟和思考。
2.卒章显志。又叫“篇末点题”,在文章结尾,用一两句话点明中心、主题。
以哲理性故事、《蜡烛》一文的结尾为例分析两种写作手法。
3.夹叙夹议。夹叙夹议中的议论是随文议论,在进行一定的叙述描写之后,水到渠成地生发议论,或分层做点分析,说点道理。
①以2015年江西中考现代文阅读试题周国平《要成为你自己》作为范例分析夹叙夹议写作手法的运用。
文章开头在列举了不同的回答之后,作者亮出了自己的观点:我认为比这一切都更重要的是:首先应该成为你自己。接下来举个例子结合其中的一种愿望加以分析评论,边叙边议,逐步证明自己的观点。
②以初二(5)班钟如玥同学习作《有你在,灯亮着》为例分析开篇点题、夹叙夹议、篇末点题的写作手法的运用。
钟如玥谈文章构思:本文的标题源于巴金给冰心的书信中“有你在,灯亮着,我们不在黑暗中”一句评价,之所以选择这句话作为文章的主旨,是因为它高度概括了冰心一生的辉煌成就,对她的文学创作、人格、精神作了完美的总结,本文分别从冰心的爱书、爱国、爱生命三个方面进行了叙述及议论,意在通过冰心的人生事迹表达对她人格的崇敬,为自己树立一个榜样。
教师点评:这篇文章构思巧、立意高、夹叙夹议的手法运用得非常娴熟,全文结构严谨规范,采用排比段的形式,从不同的角度对冰心进行评价,结尾再逐层分析谈感悟。这种写作模式思路非常明晰,易于模仿,是目前比较流行的写作形式。
4.托物言志、托物寓意。“托物言志”是把自己的志趣、志向寄托在对某种物的记叙、描写之中。“托物寓意”是把一个深刻的道理通过对某一物的记叙、描写、议论等表达出来。
两种写作手法的共同点都是托物,运用时一定要注意找准物与情、理之间的内在联系。可以通过联想,将景物的属性、特征、规律等跟人的品行、性格、命运等联系起来,从而悟出人生哲理。
以竹子为例分析:由竹子修长、挺拔,一节一节向上生长,联想到竹子有气节(正向思维),空心联想到虚心(逆向思维)。由红叶联想到秋,联想到饱经风霜的老人,联想到阅兵式上的抗战老兵。(发散思维)。
结合初二(5)班刘碧佳的习作《烈日下盛开的花朵》分析借物喻人、托物寓意等写作手法的运用。
刘碧佳同学谈写作缘由:本文写的是教学楼旁建筑工地上的工人。用“烈日下盛开的花朵”比喻他们,一方面是因为他们在烈日下任劳任怨、辛勤工作的身影正如不畏炽热坚持向阳光生长的花朵,另一方面是因为他们与烈日下盛开的花朵一样,最辛苦,也最美丽。我希望通过本文呼吁人们更多关注那些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不要让他们被社会遗忘。
教师点评:这是一篇具有现实意义的文章,人物、事件、场景就在我们身边,当我们还在不停地抱怨隆隆的机器声打扰了我们安静的学习时,刘碧佳同学却将目光投向了那辛勤劳作的农民工,可见她敏锐的观察力和细腻的感受力,文章借物喻人、托物寓意的手法运用巧妙,描写细腻生动,议论精辟深刻。
四、试着写点儿感悟
阅读下面描写冬雪中的腊梅的文段,给它补写一个说理性的结尾。
在百花凋零之时,唯有腊梅生机勃勃,迎着漫天飞舞的雪花,傲然挺立在寒风中。数九隆冬,地冻三尺,这迎雪绽放的腊梅,阵阵清香,沁人心脾……
由此,我想到
五、看点儿中考命题
近几年各地中考作文命题也在不断增加议论的元素,如……
丢(2015年江西中考作文题)
适合(2016广州中考作文题)
关于成败(2015年湖南中考作文题)
让自己美好(2016年江苏连云港中考作文题目)
六、归纳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对“说点儿道理”类文章有了一定的了解,也更加明确议论这种表达方式在文中的作用,精辟的议论可以为文章增色添彩,展示出作者对人生、社会的思考,因此我们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除了学会细致的观察,还应养成深入思考的习惯,让我们的文章多一点理性的思考,多一点智慧的光芒。
附赣州市第三中学初二(5)班两篇学生习作
有你在,灯亮着/钟如玥
她像灯,照亮了20世纪原本黑暗的世界,照亮了20世纪满是讽刺意味的文坛,照亮了人们迷惘的心灵。
她,爱书。自幼起,她就对书有种痴迷的热爱。她熟读《三国》《水浒》《聊斋》,以至废寝忘食,连进澡堂都要捧着一本厚重的书;她思维敏捷,睿智聪慧,能当即作出叫人称绝的对子;她信念坚定,不顾家里父亲的反对,执著地从事写作。于是,在她的《繁星 春水》中,她以细腻的文笔描绘了如荷叶护花般伟大的母爱,如长者包容后辈般无私的自然,如雨后初生小草般惹人怜爱的童真,发出暗藏锋刃般尖锐的批判,以及歌颂如人民英雄般抛头颅、洒热血的人民战士。“母亲呵!你是荷叶,我是红莲”让我看到了那个风雨飘摇的年代,一个年迈的母亲全力保护女儿;“自然的微笑里,包容了人类的怨嗔”使我悟到了这个资源濒危的地球,大自然正尽力满足着人类无休止的索取;“春从微绿的小草里和青年说:‘我的光照临着你了,从枯冷的环境中创造你有生命的人格罢!”令我感受到了童真的潜力与宝贵。冰心的文字,时而温暖,时而寒冷,如暖阳,又似风;这样的冰心,我崇敬。
她,爱国。在抗战期间,她以“男士”为笔名,创作了《关于女人》,并往返昆明、重庆等地,用文字救赎受难的人民,用文字振作国民的精神,用文字激励着自己积极抗战。她愿为国家、人民的未来暂且抛下自己的事业,抛下自己安定的生活,与日寇斗争到底。冰心的内心,激荡着强烈的爱国情怀;面对日寇时,她的勇敢,她的坚定,恰如当初那个为后人赞颂的女战士花木兰。这样的冰心,我崇敬。
她,爱生命。……
“有你在,灯亮着。我们不在黑暗中。”冰心是一位作家,但她用文字,照亮了世人,照亮了中国,也照亮了自己,她有着多么令人崇敬的品格、多么精彩绝伦的一生啊!
她是灯。
烈日下盛开的花朵/刘碧佳
盛夏的午后,烈日炎炎。
最近教室旁边的空地正在施工,雷鸣般“轰隆隆”的声响常常让我们感到心烦意乱。
我们也经常看见那些工人们在烈日下用铲子把泥土挖出来,或是填回去。
以致于他们在我心中的印象是坚毅顽强的,无所畏惧的,也是不知疲倦的。
就像是烈日下盛开的一朵朵花,任由那似火的骄阳在自己的身上炙烤,坚定着信念,朝着太阳的方向,努力微笑。
直到我发现烈日下朝着太阳微笑的花朵也会沉睡,我才明白他们并不总是那样不知疲倦。
那是一个普通的中午,唯一与平时不同的地方就是我到校的时间比平时早,也正是因为这样,我才看见了那些坚毅的工人们,那些花朵沉睡的样子,就像是池塘中的莲花在傍晚合拢那样。
刚进校门,我就远远的望见了花坛边的那几个身影。四周很静,不见了同学们追逐打闹的欢笑,也没有了工地上施工器械与石块碰撞发出的闷响,剩下的只是校外公路上汽车的鸣笛声和树上的鸟儿欢快的鸣叫。
他们就那样,像虾米一样弓着背,低着头,坐在大树底下,躲避着似火的骄阳,以及骄阳暴晒下滚烫的石板。……
我忽然就想起了一篇文章,《一张安稳的床》。文中的一句话给了我很大的感触,那时我并不理解,但现在我理解了:“一觉醒来,现实照进梦想,他们看到的只有远去的冒着浓烟的列车。”它所描写的,分明就是我看到的。工人们顶着烈日,为我们建造这样一栋教学楼,将会有许多学生在其中学习、生活,而这些工人,却永远只能是仰望着,而非分享者。
那些沉睡的花朵,很快又将要在烈日下盛开,又将向着太阳的方向,微笑。
而他们的沉睡留给我的,是无限的深思。
他们是值得我们尊敬的,因为他们是劳动者。
他们是劳动者,他们用自己的双手构筑着“中国梦”——为了他们自己,也为了我们,但他们却不能在飞速发展的城市中,拥有一张安稳的床。
如果有一天,那些烈日下的花朵,可以不再面向太阳,而是在自己亲手建造的大厦里,拥有一张安稳的床,在上面沉沉睡去……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时常需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促进我们快速成长,使教学工作更加科学化。那么大家知道规范的教学设计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雨点儿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雨点儿教学设计1【教材简析】
本文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上册第12篇课文,是一篇科学童话,它用拟人化的手法,通过大雨点儿和小雨点儿的对话,告诉学生雨点儿是从云彩里飘落下来的,有了雨水的滋润,才有草长花开的美丽景象。我们的生活离不开雨水。雨水和植物生长有密切的关系。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学写“方、半”两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初步感知雨水对植物生长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认识生字和练习朗读;
2、教学难点:通过朗读让学生知道雨水与植物生长的关系。
【教学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在追求自主感悟、个性体验、人文熏陶的新课标环境下,我们的语文教学更应该给学生的学习提供美丽畅想的情境和空间,让他们在美好的环境中学习语言,感悟语言文字的美,培养语感,陶冶性情,提高学习兴趣,更好地体现语文学科丰富的人文内涵。所以,教学中应采用个性化教学,以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展开教学,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领学生自读自悟。尊重学生个性化的学习方式,让课堂呈现鲜活的生命状态是本课力图追求的境界。
【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1、猜谜:千条线,万条线,落到水里看不见。
2、演示动画:大小雨点。请学生说一说雨。
出示课题《雨点儿》,带读。
设计意图: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通过猜谜、观看画面说话,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了解了学生对雨的认识水平,并让学生在交流中获得更多的关于雨的信息。在说话中注意引导学生将“雨点儿”这个词读正确,化解了儿话音的读音难点。
二、品读课文,读中识字
1、初读:读准字音,感知内容:即慢速地、大声地读。
2、再读:圈圈划划,识记生字。
3、三读:通读课文,巩固生字。
4、“接雨点儿”的识字游戏:即一滴雨点儿对应一个本课要求认识的生字,师问:同学们,这些雨点儿后面都有秘密噢!谁愿意和雨点儿交朋友呢?把后面的秘密告诉大家好吗?
设计意图:经过以上的层层提高,学生对课文有了一定的了解,对生字也有了初步的印象。但低年级学生学得快、忘得也快,因此,设计游戏恰到好处,在游戏过程中,给学生充分选择的时间和机会,让生字和他们一次次见面,使他们在快乐的氛围中识字,这样就达到巩固识字的目标了。
三、指导朗读1~4自然段,体会含义
1、在游戏中出示词语“数不清”,读一读,找一找,文中指什么数不清。说一说,生活中还有什么东西数不清。
2、在文中找出带有“数不清”这个词语的句子“数不清的雨点儿从云彩里飘落下来。”读一读。
多媒体出示画面,说说自己的感受。
3、认读理解“问”、“回答”。
⑴出示生字“问”,读一读,找一找,文中写的是谁问谁?问什么?把有关句子画出来,交流,指导朗读,问:“你要到哪里去?”
⑵读课文找一找,小雨点儿是怎样回答的。
4、认读“方”。
要求学生仔细读课文中带有“方”字的句子,让学生明确“地方”这个词中,“方”字读轻声。
5、同桌合作扮演大、小雨点读读课文,并指名反馈。
设计意图:通过前面自己的练读过程,学生对课文已经较熟悉了。但是,一年级学生唱读的现象是普遍存在的,怎样克服呢?在这里,采用指名读、教师范读、表演读和自评、互评的方式来训练学生掌握朗读技巧。例如:让学生当一当小雨点儿、大雨点儿,表演读一读,经过这样多方式、多层面的指导,学生读起来就有声有色,唱读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四、重点理解第五自然段
1、教师边范读第五自然段,边出示雨过后草长花开的画面,让学生初步感受雨点儿给植物带来的变化。
2、让学生在自由练读的基础上,齐读第五自然段。讨论交流:这都是谁的功劳?你想对雨点儿说些什么?
设计意图:本段教学中,让学生理解雨点儿与植物生长间的关系是重点也是难点。设计遵循了学生的思维特点,先通过具体形象的景观打开学生思维的阀门,接着放手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借助句式说说雨点儿还给哪些植物带来了什么变化,学生根据各自不同的生活经验,从不同的渠道理解了雨点儿对植物生长的重要作用,使教学潜移默化,水到渠成
五、根据学生的回答,让学生带着对雨点儿的感情,把全文朗读给好朋友听,再请学生推荐读得好的朋友为师生做朗读表演
设计意图:朗读是学生对课文理解认识的外化表现,因此朗读应该是带有浓厚个性化色彩的。本设计改变了传统教学中以齐读来升华课堂气氛的惯例,而是让学生在充分体验的基础上,自由的选择听众,自由的选择朗读方式,自由地将内心对雨点儿或喜爱,或感激,或佩服的情感,自然而然地释放于朗读之中。
六、指导书写“方”“半”,进行书写练习
训练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是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低段语文教学尤其不能忽视写字教学。在教学课文之后,让学生静下心来,学学字,写写字,动静结合,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雨点儿教学设计2课时目标
认识11个生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会写“方、半、巴”3个字。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小朋友,我们一起来听一首歌,好吗?课件播放歌曲《小雨点》
2、这首歌唱的是小雨点儿,我们来看看。课件播放动画多可爱的雨点呀,你们想和它交朋友吗?课件出示课题:雨点儿生自由和雨点儿打招呼,读准“点”和儿化音,让我们一起来亲切地喊它吧!
二、读课文
1、听课文录音。
2、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把不认识的字圈出来,借助拼音读正确,把课文读通顺。
三、读文识字
1、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课件出示自然段,随机进行生字词语教学
第一段
1出示词语“数不清”,读准字音,文中说什么数不清?说一说生活中还有什么东西数不清。
2认读“云彩”、“飘落”,说一说生活中你见到过什么东西从空中飘落。
第二段
1读“半空”。
2出示“问”,文中是谁问谁?问什么?指导读好问句
第三段
小雨点儿是怎么回答的?出示“回答”,指导学生读正确;出示“地方”,“方”字读轻声。
2、选择自己喜欢的自然段,读给同桌听,互相帮助,把课文读正确。
四、巩固生字
1、识记字形
生字我们都会读了,字形你记住了吗?看谁的方法最好,速度最快。课件出示
2、小朋友们,雨点儿看到你们学得这么认真,可高兴啦,它们也想和你们做做游戏,看谁最聪明。
做“雨点儿落在哪里”的游戏,“雨点儿”身上写着音节,地上写着生字,“雨点儿”落到生字上。
五、指导写“方、半、巴”三个字。
1、观察“方”、“半”、“巴”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课件出示
2、课件演示字的笔顺,学生书空。
3、教师范写。
4、学生练习,教师巡视,纠正写字姿势。
雨点儿教学设计3本课教学在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的同时,更强调通过自己的动手、动脑、动口等实践活动,达到对知识的内化,加深对知识的记忆和运用,达到知识的外化。使整个过程体现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达到学科间的综合,并可以留下足够的空间,为学生张扬个性。
教学目标
1、读懂课文,知道雨水与植物生长有着密切的关系。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会有感情地读好对话。
3、认识12个生字,学会写“方、半、巴”。
教学重难点
知道雨水与植物生长有着密切的关系。激发对大自然的喜欢之情。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1、小朋友,会唱《小雨沙沙》这首歌吗?我们一起来唱,好吗?歌里说了些什么?下雨了,种子在说话,欢迎小雨。
2、揭题:下雨的时候,小雨点和大雨点也会说话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新的课文,题目是《雨点儿》。
1、你听──播放课件
2、大雨点和小雨点说了些什么?指名回答。
3、我们再来听听。播放课文录音
4、你们听清楚了吗?你记住了什么,说给同桌听听。
1、展示全文,试着读一读。
2、给课文标上序号。
一第一自然段。
1、读第一句。
2、我们来做动作。
3、教师简笔画,画一朵云,先画三点水滴,老师说:“数不清的雨点从云彩间飘落下来”。问:老师这样画,可以吗?估计有学生说雨点太少,再请学生上讲台画雨点。
4、我们说这里有多少点雨滴?数不清的雨点就是很多很多,没有办法数。
二第二~四自然段。
1、自然过渡:这里面有大雨点,有小雨点,他们在说些什么?引读对话。
2、练习朗读对话:分别读小雨点、大雨点的话注意问的语气。
3、他们在什么地方说话?解释空中、半空、地面,理解“半空”。
4、学习“半”和“方”,书空,在作业本上书写。
三最后一个自然段。
1、出示课件:没有花的地方,长出了花;有小花的地方,花长大了,草更绿了。你们看,这是课文哪一句话写的?找出来读一读。
2、指名读。表演读。
四齐读全文。
1、出示大屏幕识字:说说你认识了课文的哪些字,不会认的字怎么办?说说你的好办法。
认字时启发学生用上熟字、部件和偏旁。例如“青”加上“氵”就是“清”;“漂”去掉“氵”,加上“风”就是“飘”;“闪”去掉中间的“人”,换上“口”就是“问”;“房”去掉“户”就是“方”。
2、开火车读生字。字音重点:“彩”是平舌音;“数”是翘舌音;“清、空、方”是后鼻音。
3、游戏识字:小雨点落到哪里?
学习“巴”、“方”、“半”。
1、读课后“我会读”中的三句话。
2、我们还可以说:什么从什么地方怎么样呢?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12个生字。会写“方、半、巴”3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逐步做到有感情。
3、通过对课文的理解,使学生初步懂得雨水与植物生长有着密切的关系。教学重点、难点:
1、认字和练习朗读。
2、要通过朗读让学生知道雨水与植物生长的关系。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大雨点儿小雨点儿的头饰。
布置学生课前问问父母或自己查阅资料:为什么会下雨?观察各种雨的特点。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放多媒体)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则谜语,注意听,看谁听得认真,猜得准确:千条线、万条线,落入水中就不见。(雨)
2、生活中你见过什么样的雨呢?(大雨、小雨、雷阵雨、毛毛雨、狂风暴雨)
3、同学们平时真爱细心观察,知道那么多雨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雨的课文。板书:12.雨点儿:雨点儿可爱极了,所以我们加上一个“儿”字,读起来既亲切又可爱,这就叫做儿化音。请大家跟我读,“雨点儿”。(借助手势:读完之后舌头往上一卷就行了。)多可爱的雨点儿啊!你也把它读可爱一点儿。(范读——指读——全班读)
二、初读课文
1、过渡:这么可爱的雨点儿,课文中是怎么写的呢?想知道吗?快打开书翻到这一课吧!
2、提出要求:自己读课文,借助汉语拼音,读准确,把句子读通顺,给自然段标上序号。
3、生按要求自由读课文。
三、学习生字
1、认读生字
shǔ
qīng
piāo luî bàn kōng huí
dá
yún cai dì fang 数 不 清 飘 落 半 空 回 答 云 彩 地 方(1)、生自由读(注意“彩、方”在这里读轻声)(2)、指名领读——齐读
2、出示生字:点、数、清、彩、飘、落、半、空、问、回、答、方(以开火车的形式读。)
3、你有什么方法记住这些字吗?(生交流识记方法,师相机指导)
4、给生字宝宝找朋友,并练习说话。
5、巩固生字:小朋友们真棒,在不知不觉中就学完了我们这篇课文要求掌握的11个生字。现在,我们再和它们打个招呼吧。开火车检查认读情况。(带拼音读、去掉拼音读)
6、把这些生字放回课文,你们还能认识它们吗?那就赶快把课文再大声地读一读吧。
四、指导写字
(1)观察字的笔顺。
(2)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3)师范写,生描红,并临写。
第二课时
一、导入
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雨点儿》。
2、图片出示课题:雨点儿
3、齐读,再读。
二、复习生字,学习第一自然段
1、认读生字:数、清、飘、落、彩
2、这些字回到课文第一自然段了,你还能读好它们吗?(指名读—师点拨再读—齐读)
3、你看,下雨了,快数数,有多少雨点儿啊?(生会说雨点儿多的数不清)
4、这些数不清的雨点从哪里飘落下来?
5、还有什么东西会从什么地方飘落下来?(句子训练:_______从________飘落下来。)
6、雨点儿可爱吗?再来读一读。
三、学习对话(2-4自然段)
1、课件展示下雨的场景:你看!数不清的雨点儿从云彩里飘落下来。半空中,雨点儿还聊起天儿来了,你听!
2、这是谁和谁在说话?(课件:动态出现大小雨点儿的特写)
3、让我们再来仔细听听,这次听,你可得听清楚哪些是大雨点儿说的,哪些是小雨点儿说的。(生边听边在课文中分别用“----”和“~~~”画出小雨点儿与大雨点儿说的话)
4、大雨点儿问小雨点儿什么呀?(你要到哪里去?)小雨点儿是怎么回答的?(我要到有花有草的地方。)
5、体会“你呢?这句话没说完整,是谁问谁,问什么?(让学生将问句补充完整)
6、大雨点儿想到哪里去?一起说。指导朗读:大雨点儿和小雨点说得多好啊,我想请小朋友们来读读他们之间的对话。
① 老师有个建议,同桌两个小伙伴一个当大雨点儿,一个当小雨点儿,自己先练一练。
② 男、女生分角色读。
③ 老师也想和你们一起读,我来当大雨点儿,你们当小雨点儿,好吗?(师生合作。)
7、为什么小雨点儿要去有花有草的地方,而大雨点儿要去无花无草的地方?
8、播放歌曲《小雨沙沙》
9、如果你是雨点儿,你会做什么?
10、多么善良、可爱的大雨点儿呀,他们带着美好的愿望,在天空中飘呀飘,可开心了,让我们带着开心的语气来读一读第一自然段。
四、学习第五自然段
1、小雨点儿飘呀飘,飘到了有花有草的地方,看看大地发生了什么变化?(看动画)百度
2、学生观察后,说变化。书上怎么写的呢?找到读一读。
3、有花有草的地方花更红草更绿了,无花无草的地方花儿红草儿绿了,这都是谁的功劳?如果你是这些花儿草儿,你会对小雨点儿和大雨点儿说什么?
4、听了这些话,大雨点儿和小雨点儿的心情怎样?它们听到你们的话,在天空中跳起了舞蹈,好像在说:“我好幸福啊!”请小朋友读出大雨点幸福的感觉,再读第一自然段。
五、总结课文,齐读课文。板书设计:
12.雨点儿
小雨点儿 大雨点儿
有花有草 无花无草
花更红草更绿 长出红花绿草
六、教学反思:
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我在教学《雨点儿》这课时,采用了自主、合作的学习方法,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自读自悟,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在课堂教学结束后,再来回顾自己的课堂,我觉得有以下几点收获:
1、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我认为书是学生读懂的,而不是老师讲懂的。新课标在目标定位中强调指出:“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 在第二自然段的教学中,我充分运用读的手段,通过自由读,指名读,引读,分角色读,表演读等朗读方式,引导学生在读中熟悉课文,理解课文,在读中学会朗读,学会合作。一句话,在读中悟情,在读中明理,在读中得法。
2、设计开放性的问题,可以激发学生探究欲望,更好地生成语言。在本课教学中,我问:“如果你是雨点儿,你会做什么?”,在品读课文时,我又问:“如果你是花草,你会对雨点儿说什么?”一连串开放性的问题,学生们在学习课文中,合理想象,多向探究,创造性地运用语言。
七、教师个人介绍:
省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学校:乌鲁木齐上市高新区(新市区)第109中学 姓名:周燕 职称:小学高级教师
闯雨罗兰
《雨点儿》教材简说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
请你的学生先说李鲜花
雨前何其芳
雨天的歌刘湛秋
阅读如此快乐鲍利华
《雨点儿》学习目标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
小雨点和大雨点阳光小雪
雨,落在校园里曹明怡
《雨点儿》教学建议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
快乐的小雨点雷有禄
雨,不是长长的方轶群
小雨点的梦李少白
《雨点儿》练习:语文练习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
《雨点儿》素质教育新学案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
《雨点儿》练习:练习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
《雨点儿》练习:同步轻松练习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
《雨点儿》练习:写字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
我最近在玩和讯微博,很方便,很实用,你也来和我一起玩吧!
【导入】多媒体展示两幅画面:第一幅画面中一位同学在爬围墙栅栏,第二幅画面中的同学不遵守交通规则,骑自行车带人,还不坐座位。这些现象在我们身边有没有?你是怎样看待的?
二、试着谈点儿感悟
多媒体展示另外两幅画面(荷花、紫藤萝),让学生谈感悟。结合课文《荷叶·母亲》及《紫藤萝瀑布》品析两位名家的感悟和思考:
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冰心《荷叶·母亲》)
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宗璞《紫藤萝瀑布》)
冰心和宗璞的感悟特点:采用了借花喻人、托物寓意的手法。
三、试着做点儿归类
生活中,我们每天都会看到多姿多彩的景物,遇到各种各样的人和事,把景物描摹下来,称之为描写,把事件记录下来,称之为叙述,因人、事、景、物引发的思考感悟,称之为议论。议论也即是“说道理”,和纯粹的议论文不同,“说点儿道理”中,加了个“点儿”来修饰,说明议论不是很多,只是在关键之处来一点理性的思考,将立意拔高,达到“画龙点睛”的效果。
“说点儿道理”类文章归类:
(一)针对人和事件直接谈看法,表明自己的观点;这种文章大多以一事一议,即事说理的形式出现。
(二)不直接针对事件、景物发表议论,而是间接地借助某种景、物含蓄地表明自己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这类文章属托物言志、托物寓意类。
即事说理类文章根据议论在文中出现的位置可分为:开宗明义、卒章显志、夹叙夹议三类。
(三)逐一分析几种写作手法。
1. 开宗明义。又叫“开篇点题”。在文章的开头直接用议论文字亮出自己的观点,表明自己的感悟和思考。
2. 卒章显志。又叫“篇末点题”,在文章结尾,用一两句话点明中心、主题。
以哲理性故事、《蜡烛》一文的结尾为例分析两种写作手法。
3. 夹叙夹议。
夹叙夹议中的议论是随文议论,在进行一定的叙述描写之后,水到渠成地生发议论,或分层做点分析,说点道理。
1以2015年江西中考现代文阅读试题周国平《要成为你自己》作为范例分析夹叙夹议写作手法的运用。
文章开头在列举了不同的回答之后,作者亮出了自己的观点:我认为比这一切都更重要的是:首先应该成为你自己。接下来举个例子结合其中的一种愿望加以分析评论,边叙边议,逐步证明自己的观点。
2以初二(5)班钟如玥同学习作《有你在,灯亮着》为例分析开篇点题、夹叙夹议、篇末点题的写作手法的运用。
钟如玥谈文章构思:本文的标题源于巴金给冰心的书信中“有你在,灯亮着,我们不在黑暗中”一句评价,之所以选择这句话作为文章的主旨,是因为它高度概括了冰心一生的辉煌成就,对她的文学创作、人格、精神作了完美的总结,本文分别从冰心的爱书、爱国、爱生命三个方面进行了叙述及议论,意在通过冰心的人生事迹表达对她人格的崇敬,为自己树立一个榜样。
教师点评:这篇文章构思巧、立意高、夹叙夹议的手法运用得非常娴熟,全文结构严谨规范,采用排比段的形式,从不同的角度对冰心进行评价,结尾再逐层分析谈感悟。这种写作模式思路非常明晰,易于模仿,是目前比较流行的写作形式。
4. 托物言志、托物寓意。
“托物言志”是把自己的志趣、志向寄托在对某种物的记叙、描写之中。“托物寓意”是把一个深刻的道理通过对某一物的记叙、描写、议论等表达出来。
两种写作手法的共同点都是托物,运用时一定要注意找准物与情、理之间的内在联系。可以通过联想,将景物的属性、特征、规律等跟人的品行、性格、命运等联系起来,从而悟出人生哲理。
以竹子为例分析:由竹子修长、挺拔,一节一节向上生长,联想到竹子有气节(正向思维),空心联想到虚心(逆向思维)。由红叶联想到秋,联想到饱经风霜的老人,联想到阅兵式上的抗战老兵。(发散思维)。
结合初二(5)班刘碧佳的习作《烈日下盛开的花朵》分析借物喻人、托物寓意等写作手法的运用。
刘碧佳同学谈写作缘由:本文写的是教学楼旁建筑工地上的工人。用“烈日下盛开的花朵”比喻他们,一方面是因为他们在烈日下任劳任怨、辛勤工作的身影正如不畏炽热坚持向阳光生长的花朵,另一方面是因为他们与烈日下盛开的花朵一样,最辛苦,也最美丽。我希望通过本文呼吁人们更多关注那些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不要让他们被社会遗忘。
教师点评:这是一篇具有现实意义的文章,人物、事件、场景就在我们身边,当我们还在不停地抱怨隆隆的机器声打扰了我们安静的学习时,刘碧佳同学却将目光投向了那辛勤劳作的农民工,可见她敏锐的观察力和细腻的感受力,文章借物喻人、托物寓意的手法运用巧妙,描写细腻生动,议论精辟深刻。
四、试着写点儿感悟
阅读下面描写冬雪中的腊梅的文段,给它补写一个说理性的结尾。
在百花凋零之时,唯有腊梅生机勃勃,迎着漫天飞舞的雪花,傲然挺立在寒风中。数九隆冬,地冻三尺,这迎雪绽放的腊梅,阵阵清香,沁人心脾……
由此,我想到______
五、看点儿中考命题
近几年各地中考作文命题也在不断增加议论的元素,如……
丢(2015年江西中考作文题)
适合(2016广州中考作文题)
关于成败(2015年湖南中考作文题)
让自己美好(2016年江苏连云港中考作文题目)
六、归纳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对“说点儿道理”类文章有了一定的了解,也更加明确议论这种表达方式在文中的作用,精辟的议论可以为文章增色添彩,展示出作者对人生、社会的思考,因此我们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除了学会细致的观察,还应养成深入思考的习惯,让我们的文章多一点理性的思考,多一点智慧的光芒。
附赣州市第三中学初二(5)班两篇学生习作
有你在,灯亮着/钟如玥
她像灯,照亮了20世纪原本黑暗的世界,照亮了20世纪满是讽刺意味的文坛,照亮了人们迷惘的心灵。
她,爱书。自幼起,她就对书有种痴迷的热爱。她熟读《三国》《水浒》《聊斋》,以至废寝忘食,连进澡堂都要捧着一本厚重的书;她思维敏捷,睿智聪慧,能当即作出叫人称绝的对子;她信念坚定,不顾家里父亲的反对,执著地从事写作。于是,在她的《繁星春水》中,她以细腻的文笔描绘了如荷叶护花般伟大的母爱,如长者包容后辈般无私的自然,如雨后初生小草般惹人怜爱的童真,发出暗藏锋刃般尖锐的批判,以及歌颂如人民英雄般抛头颅、洒热血的人民战士。“母亲呵!你是荷叶,我是红莲”让我看到了那个风雨飘摇的年代,一个年迈的母亲全力保护女儿;“自然的微笑里,包容了人类的怨嗔”使我悟到了这个资源濒危的地球,大自然正尽力满足着人类无休止的索取;“春从微绿的小草里和青年说:‘我的光照临着你了,从枯冷的环境中创造你有生命的人格罢!’”令我感受到了童真的潜力与宝贵。冰心的文字,时而温暖,时而寒冷,如暖阳,又似风;这样的冰心,我崇敬。
她,爱国。在抗战期间,她以“男士”为笔名,创作了《关于女人》,并往返昆明、重庆等地,用文字救赎受难的人民,用文字振作国民的精神,用文字激励着自己积极抗战。她愿为国家、人民的未来暂且抛下自己的事业,抛下自己安定的生活,与日寇斗争到底。冰心的内心,激荡着强烈的爱国情怀;面对日寇时,她的勇敢,她的坚定,恰如当初那个为后人赞颂的女战士花木兰。这样的冰心,我崇敬。
她,爱生命。……
“有你在,灯亮着。我们不在黑暗中。”冰心是一位作家,但她用文字,照亮了世人,照亮了中国,也照亮了自己,她有着多么令人崇敬的品格、多么精彩绝伦的一生啊!
她是灯。
烈日下盛开的花朵/刘碧佳
盛夏的午后,烈日炎炎。
最近教室旁边的空地正在施工,雷鸣般“轰隆隆”的声响常常让我们感到心烦意乱。
我们也经常看见那些工人们在烈日下用铲子把泥土挖出来,或是填回去。
以致于他们在我心中的印象是坚毅顽强的,无所畏惧的,也是不知疲倦的。
就像是烈日下盛开的一朵朵花,任由那似火的骄阳在自己的身上炙烤,坚定着信念,朝着太阳的方向,努力微笑。
直到我发现烈日下朝着太阳微笑的花朵也会沉睡,我才明白他们并不总是那样不知疲倦。
那是一个普通的中午,唯一与平时不同的地方就是我到校的时间比平时早,也正是因为这样,我才看见了那些坚毅的工人们,那些花朵沉睡的样子,就像是池塘中的莲花在傍晚合拢那样。
刚进校门,我就远远的望见了花坛边的那几个身影。四周很静,不见了同学们追逐打闹的欢笑,也没有了工地上施工器械与石块碰撞发出的闷响,剩下的只是校外公路上汽车的鸣笛声和树上的鸟儿欢快的鸣叫。
他们就那样,像虾米一样弓着背,低着头,坐在大树底下,躲避着似火的骄阳,以及骄阳暴晒下滚烫的石板。……
我忽然就想起了一篇文章,《一张安稳的床》。文中的一句话给了我很大的感触,那时我并不理解,但现在我理解了:“一觉醒来,现实照进梦想,他们看到的只有远去的冒着浓烟的列车。”它所描写的,分明就是我看到的。工人们顶着烈日,为我们建造这样一栋教学楼,将会有许多学生在其中学习、生活,而这些工人,却永远只能是仰望着,而非分享者。
那些沉睡的花朵,很快又将要在烈日下盛开,又将向着太阳的方向,微笑。
而他们的沉睡留给我的,是无限的深思。
他们是值得我们尊敬的,因为他们是劳动者。
他们是劳动者,他们用自己的双手构筑着“中国梦”———为了他们自己,也为了我们,但他们却不能在飞速发展的城市中,拥有一张安稳的床。
关键词:心理障碍;因材施教;学习兴趣;情感教育;教学心理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1-0164-02
我们在英语的教学中,常常会体会到学生在语言的习得中会经历这样的学习过程:好奇-感兴趣-失去兴趣-失去信心-厌烦-反感。这是一种正常的学习心理变化过程,如何防止学生从一开始对学习英语的好奇转化为逆反并逐渐形成班级的两极分化,就要求教师必须端正教育思想,从学生的学习出发,不能一味地进行机械教学,这样学生原本有的一点新鲜感都给抹杀掉了。有道是,兴趣是学习之母。只有保持持久的学习兴趣,在英语的学习中才能做到事半功倍。
一、引起英语学习心理障碍的原因
1.怕吃苦、畏难心理。一些学生虽然想学好英语,也下了决心或经过了努力,但他们往往在短时间内没有看到预期的效果,便丧失了继续学习的信心。所以一旦遇到困难,便萌发放弃学习外语的念头,形成了想学好又怕吃苦的心理矛盾。
2.害羞心理。一些学生上课时怕被老师提问,怕回答错问题,怕被同学耻笑,甚至怕主动举手被理解成是爱出风头,所以课上从不主动回答问题。
3.逆反心理。个别教师对学生缺乏了解和關心,对于一些学习基础差,上课不听讲的学生挖苦讽刺,不尊重学生自尊心,不能公正地处理某些事,造成学生心理创伤。这些情况导致学生对老师产生恐惧和厌恶,不愿上英语课,转而反感英语的学习,甚至放弃。
二、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的一些方法
1.给予学生信任,相信他们的学习能力。教师不断地鼓励,适当地练习,使学生相信自己,相信自己不比别人差,甚至可以做得更好。
2.因材施教,尊重个体差异。在英语学习中,我们提倡学生听、说、读、写、译的综合能力,但因为个体差异,常常体现在有的学生听力好,有的学生写作好等情况。所以,教师在对待每个学生的时候,要做到取长补短。
3.形成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学生对教师的好恶常常会影响到他们对于教师所教的课程的喜欢或讨厌的程度,所以教师要提高人格魅力,丰富知识,要坚持以表扬为主,不讽刺或讥笑学困生。只有学生自觉主动地学习时,才能取得最佳效果。因此,教师要力求使自己的教学能够激发学生兴趣并保持学生持久的兴趣。当然学习兴趣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得来的,而是循序渐进的。
三、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情感教育
现代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教学过程既是认知信息交流的过程,也是情感信息交流的过程。所谓情感教学,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在考虑认识因素的同时,充分发挥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以完善目标、增强教学效果的教学。运用情感因素提高教学效果的方法:
1.师生积极进行情感交流,让学生体会到老师对他们身心发展的关心,促使他们以积极愉悦的情感进行学习,进而提高学习的效率。教师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关心学生成长。由于学生人数迅速增长,特别是一些地区师资力量薄弱,很多学校都采取了英语大班教学。这就意味着教师与每一位学生交流时间缩短,给教学活动带来一定的难度。所以为了促进师生间的交流,教师应该尽快熟悉每个学生,有的放矢,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的学习问题及他们成长中出现的问题。只有关心学生,真正了解他们的心理,才能建立真诚平等的师生关系。(2)对于学生做到有问必答。当学生遇到问题积极请教老师,这说明了学生对老师的信任。作为教师,必须予以重视,积极地对待学生的提问。回答问题时,重在引导而不是直接告诉答案,让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问题,这样可以让学生意识到老师对他们的重视,并对以后独立解决问题充满信心。(3)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长处,缺少的是发现它们的眼睛。教师对学生的肯定及表扬往往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使学生产生学习的信心和兴趣。这样学生会觉得上课是一件轻松惬意的事情。学习英语也就成了兴趣所致而不是要完成的任务。
2.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是学生获得英语知识的动力。学习动力越高,语言学得越快,学得也就越好。
3.合理进行教学,选择恰当教学方式,精选教学内容。教师在进行教学之前可以采用问卷调查、面谈、观察等形式进行学习需求分析,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目的、学习态度及所处的知识水平,进而确定教学目标。对所采用的教材及其他教学资料,应该进行有针对性地取舍、修改和完善,注意教学的生动性和趣味性,使学生进行自觉自主、有创造思维的学习。
四、结论
怎样使英语课堂充满生机,切实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效果,一直都是英语教师所努力的方向。英语学习,兴趣第一,兴趣是成功的基础。作为教师,应该多方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还应该注重积极地运用情感因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使学生主动求知,从而达到提高英语教学的效果。要不断地分析引起英语学习心理障碍的原因,只有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营造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使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索、大胆提问、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才能提高英语教学的质量,真正提高学生英语的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
参考文献:
[1]朱德全,易连云.教育学概论.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55-159.
[2]桂诗春.应用语言学与中国英语教学[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3]张凌.英语教学中情商素质的培养与提升[J].现代教育科学,2005.
[4]卢加楣.情感教学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5]科技教育创新.合肥:中国科技信息出版社,2010,(1).
[6]蔡汉敖.英语语法理论的主要学派及有关的教材教法简介[J]
[7]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2).
【12 雨点儿教学设计】推荐阅读:
雨点儿第一课时教学设计06-10
一年级上册语文雨点儿教学设计怎么写06-29
课文《雨点》教学设计10-12
《雨点儿》课件09-25
雨点儿教案部编版06-12
雨点儿第二课时09-11
描写雨的作文:春天的雨点儿09-15
小学语文第六册《春天的雨点》教学设计05-27
《雨点》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09-10
小学点儿散文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