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总结:历史课改小结

2024-08-1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历史总结:历史课改小结

历史总结:历史课改小结 篇1

新课程改革实验已全面开展,势在必行。通过系统对新课程标准的学习和研究,感受很深,收获也很大。我们现在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已经不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要求:首先是不适应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其次是不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要实施素质教育,关键在教师,新课程将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同时也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要想很好地实现这种转变,首先必须认真、仔细、准确地解读新课程标准;准确、透彻地理解和领会其中的新思想、新观念、新理论和新要求。因为这是实施历史课堂教学的指导思想,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开展新课程教学。

二、当前的课改进展情况:

目前课改进展情况,还仍然处于刚刚起步阶段,教学方式没有发生转变,教师还仍然按照传统教学模式进行组织教学,强调知识点的落实,强调学生记忆基础知识,仍然发大量的练习题让学生去做,搞题海战术。这一切都是因为新的高考模式还没有出台,到底将来怎么考法,学校和老师心里没底。因此课改进展情况十分缓慢。但是,从当前国家以及实验省份教育主管部门的决心看,新课程改革必须开展下去,现在只是一些相关的高考政策、措施还没有出台。因此,我认为,我们还应该先入为主,否则我们将会陷入被动。“把握了契机,就把握了成功!”

三、关于如何实施新课程的认识:

我们通过认真阅读和分析新课程标准,理解和掌握了内容和要求,为了正确实施新课程教学,还必须首先深刻理解和掌握其精神实质:

一)正确把握新课标规定的学习版块,学习主题和学习内容。

新课标规定高中历史必修分三个学习模块,四个学习主题(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共计25项学习内容。通过历史必修课学习,使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认识历史发展中全局与局部、历史与现实、中国与世界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从不同视角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人文素养,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选修分为六个学习模块(六个独立的学习主题),学习内容涉及:重大改革(9个)、近代民主思想与实践(7个)、20世纪战争与和平(6个)、中外历史人物评论(6个)共30个学习内容、探索历史的奥秘(1个)、世界文化遗产荟萃(1个)。

二)历史课程标准从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的战略高度提出了全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目标。这些理念和目标能不能实现,关键在课堂教学落实。因此,历史教师必须努力实现教学观念、教学方式、方法的重大转变,应树立全新的教学目标观,才能创造性地实施和推进历史课程。历史新课标明确提出,历史课程“必须全面实现教育功能,在提高现代公民的人文素质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历史教师要真正“教好”历史,就必须树立全新的教学目标观。

1、让学生学会创造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取多种教学方式和手段,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鼓励学生探讨和解决问题。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方式越丰富、越灵活,学生的历史思维就越活跃,越有创造性。

2、让学生学会学习

新课程将“过程和方法”作为三大课程目标之一,要求学生主动参与历史学习的一般过程,从中学会学习。历史教师还应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应注重教学的“过程与方法”,真正做到“教是为了不教”,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学生学会学习的显著特征是学生能够自己学习。新课程要求教师的教学“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必要的前提”。教师在教学中应以学生为本,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要善于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起学生思想和情感上的共鸣。更主要的是,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给每个学生提供发展的机会,使他们在师生平等交流和探讨中得到发展。

学生学会生存

新课程的根本精神是“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促进个性的健康发展”。“人文主义”是最主要的价值追求。要求历史教师要树立明确的人文意识,让学生学会生存,具有正确的生存价值观,具有较强的竞争能力,具有良好的合作精神。

三)重新定位教师的角色

1、由照本宣科的“领唱人”变为无所不知的“故事大王”。

新课程要求教师能够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前提,新课程还要求教师的引导能密切与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相联系,能够与学生的生活相联系,课程要生动,从教材内容到教师上课,都要能吸引学生。历史本来就是无所不通的。作为历史教师,必须上通天文,下晓地理,古今中外,无所不知。历史教师必须精通本专业知识,并且兼容并蓄,博大精深。只有这样才能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在教学中,历史教师必须“神入”历史之中,以形象化的素材,通俗易懂的语言,丰富多变的情感,合适恰当的形体动作,主动形象地再现历史人物的风姿面貌,准确具体地展现历史事件的绚丽画面:“化远为近”“化静为动”“化抽象为具体”“化枯燥为生动”“传人恰如其人”“叙事恰如其事”,使学生在强烈的历史氛围中,通过历史教师角色扮演,形成鲜明清晰的历史表象,掌握准确的具体历史概念,形成相应的历史感。

2、由上帝化身的“传教士”变为引领学生品偿人类优秀文明成果的“大厨师”。

根据“内容标准”充分开发和利用好教学资源,让学生在全人类创造出来的优秀文明成果的园林里,去品尝、品评历史的精神大餐。由师道尊严的“师长”变为与学生平等的“谈话人”。这种新型师生关系的建立,将成为提高教学效果的“新的增长点”。新课程要求教师应努力改变自己在学生心中的“警察”形象,把学生当成平等的“朋友”进行对话,精心营造民主和平等的新型角色关系。

四)更新教学原则、方式和方法更新教学原则.新课程要求应遵循以下原则:

(1)“让学生的情感动起来”

(2)“让学生的嘴巴动起来”

(3)“让学生的双手动起来”

(4)“让学生的双腿动起来”

灵活运用教学方式和方法

(1)“自学互论法”三个措施:

a:用问题引领学生自学。所拟问题的原则:一是要能包含教材的基本内容,二是要能启发学生创新思维。

b:引导学生做读书笔记。笔记的内容:一是要列出教材的基本内容;二是要阐述这些内容之间的关系;三是要对重点问题的说明;四是质疑。这样才能保证学生把书读懂。

c:可将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进行“自学互论”。并在互动过程中,建立激励机制,用“甲、乙、丙、丁”四个等次评估学生的讨论效果。

(2)情境模拟法

强调“身入其境”,才能明白历史为什么这么发展而不那么发展,历史人物为什么要这么做,而不那么做。

(3)专题研究法:

历史总结:历史课改小结 篇2

关键词:课堂小结,历史,历史课堂

新课程改革对历史教师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新要求和挑战, 如何以高质量教学迎接挑战, 是每一位教师面对的共同问题。课堂小结是师生对一堂课总的概括, 课堂小结使学生对知识达到“纲举目张”的掌握, 锤锤定音。一般来讲, 教师对于教学前的准备和课堂上的教学比较重视, 而往往忽略了“课堂小结”这一环节。实际上, 借助课堂小结可以清晰明确的回忆起所学内容及方法技巧, 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文将就初中历史课堂小结的意义和方式谈几点看法。

一、课堂小结的意义和作用

课堂小结是教学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 历史教师只有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情况、认真挖掘教材、精心设计、选择合适的方法做好课堂小结, 才能提高教学质量。在一节完整的历史课上, 课堂小结的意义和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梳理课堂内容

一节课的知识容量很大, 对于一些基础较差的学生而言, 对教学的重点、难点并不是理解得十分到位, 而课堂小结就可以帮助学生理清所学知识的层次结构, 掌握其外在的形式和内在联系, 形成知识系列及一定的结构框架。

2. 形成整体印象

课堂小结的时间比较简短, 语言简明扼要, 提纲挈领, 可以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学生在听完课堂小结后, 才算对一节历史课形成整体印象, 有助于再课后对课堂内容进行“消化”, 更好地抓住每一个知识点的外在实质和内在的完整性。

3. 掌握知识规律

课堂小结是对一节课的简要归结, 是对学习过程的归纳反思, 是从总体上对知识的把握, 而不是知识内容的简单重复。由于课堂小结的时间比较短, 因此需要教师突出要点、重点、难点、易错点、技能、规律和方法, 有助于学生掌握历史知识规律, 做到知一解百以简驭繁。

4. 架设学习桥梁

课堂小结除了对课堂内容进行回顾, 还有另外一个作用, 那就是承前启后, 抛砖引玉。一般而言, 一个主题单元要通过几节课才能讲解完, 而这几节课之间是有联系的, 课堂小结有时候就如同一部影片的下集预告, 提出一个有启发性的思考题, 造成悬念, 为下一节课做好铺垫, 有效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求知欲望, 为学生的进一步学习提供导向和参考。

二、历史课堂小结的方式

课堂小结是回顾、总结这一节课是否成功、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同时也能及时地对教学中的“得”、“失”进行认真而全面地分析、总结、判别优劣, 反馈学习信息。在历史课上常用的课堂小结方式有以下几种:

1. 归纳总结

在教学即将结束时, 教师将课堂内容简明、扼要且有条理的进行归纳总结。这样可以理清学生纷乱的思绪, 又能点明教学内容的重难点, 使学生的学习有所侧重。此法可以引导学生来归纳总结, 或师生共同归纳。

2. 制造悬念

一节课好的结尾, 可以使学生急于求知下面的内容, 如同章回小说或电视连续剧一样, 故事情节发展到千钧一发时刻戛然而止, 来一个“且听下回分解”。作为当代历史教师, 如果只会“解惑”, 是很不够的, 更重要的是会“布感”, 并以此激发学生探讨问题的兴趣, 使整个教学过程波澜起伏。历史事件在未知道真相之前, 总是能带给人很多疑惑, 历史老师要注意在每一节课的课堂小结中学会把课内知识向课外延伸, 造成悬念, 激发学生去探索新的问题的欲望。

3. 巩固新知

课堂结束或部分教学内容结束时, 都可以适时安排学生的实践活动。这样既可使学生所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得到强化和应用, 又可使课堂教学效果得到及时反馈, 从而更有利于获得下面或下节课教学内容。达标巩固还可以让学生做习题训练, 讨论比较的解题竞赛, 也可以让学习上台练习, 给学生提供表现自我的舞台。

4. 主题升华

历史是人文学科, 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是历史教学的意义所在。主题升华是历史课堂常用的小结方式。例如在八年级历史《香港和澳门的回归》的课堂小结中, 教师可以与学生一同讨论得出:总结落后就要挨打, 发展才是硬道理的结论, 启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并展望在不久的将来一国两制同样可以解决台湾问题。为着力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教师还可以播放《七子之歌·台湾》作为课堂的最后结尾, 让学生在优美的歌声中回味。此外, 在历史教学中, 教师还可以对一些名人的思想品质和治学精神进行推崇, 巧妙地将德育教育寓意在历史教学的课堂小结当中。

三、课堂小结的注意事项

课堂小结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在实践中, 教师要把握好课堂小结的时间性和恰当性, 切勿太长太拖沓, 以致于给学生拖沓的感觉, 还有对一些名人事例等的评述, 也应当适可而止, 切不可过于说教, 引起学生的反感。另外, 课堂小结还要注意趣味性和多样性, 切忌千篇一律讲解, 使学生感到索然无味, 形式也应该多种多样, 或者概括总结, 或者提出问题, 或者设置悬念。宗旨, 要根据学生年龄和课型特点, 言简意明地安排好课堂小结, 达到巩固知识, 耐人寻味的效果。

参考文献

[1]耿帅.初中思想品德课“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

初中历史课堂小结例谈 篇3

【关键词】初中历史 课堂小结 教学方法 新课改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4)03-0058-01

“小结”是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是整节授课内容的高度概括,是整节课教学的精华所在。历史学习是一个从感知历史到积累历史知识、从积累历史知识再到理解历史知识的过程。通过小结,可以帮助学生把大量的、分散的、相对孤立的历史事实、历史概念贯串起来,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进而深化历史发展规律认识,逐步培养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就是对历史进行识记、分析、综合、比较、抽象和概括等不断深化知识的过程。

一、认真研读标准,明确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大到每一章节,小到每一节课堂教学,都有具体和明确的教学目标和要求。通常,教学目标都是隐含在教学内容中,需要我们透过历史事实或现象去概括或总结。所以,进行课堂小结,首先必须认真研读标准,明确每一节历史课的教学目标。把握了这一点,就能抓住课堂小结的尺度和关注的重点、难点,就能做到小结的详略得当。比如:7年级历史下“戚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等内容,体现的是明清时期,面对外敌入侵,民族英雄戚继光、郑成功率军奋起反击,打击侵略者,向世人昭示了中华民族反抗侵略、捍卫国家领土和主权的斗争精神。因此,在本节课小结中,始终要突出这一点教学目标。通过小结,引导学生明白这一点。

二、依据教学内容,选择不同方法

初中历史教学内容多、时间跨度大,所以,对于每一章、每一节内容的课堂小结,不可能是千篇一律的。而是需要根据教学内容以及初中学生年龄特、思维特点,选择不同方式的课堂小结。比如以下几种:

(一)师生提问式课堂小结

采取提问来进行课堂小结,既可概括全课的重点内容,也可加深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记忆和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思维。在小结过程中,通过提问让学生分析、回答问题,可以随时发现教学中的问题并及时补救。而学生也通过对问题的思考与回答,逐步学会用科学的方法分析、概括历史问题,能够认识问题的本质。比如:7年级下“成吉思汗与忽必烈”一章教学,通过下列提问来进行小结:

1.有谁知道在蒙古族兴起和强大的过程有一个起关键作用的杰出人物,他是谁?

2. 你觉得成吉思汗是怎样的一个人?

3. 成吉思汗最大的功绩是什么?

要解决这些问题,势必要求学生熟悉历史史实,并进行归纳和分析,从而把握了该堂课的教学。

(二)归纳式课堂小结

归纳式课堂小结就是教师要根据板书把本课所讲的主要内容设计成一个包含时间、地点、人物和故事情节(重要历史事件)等要素在内的简要总结或概括。这是历史课堂教学最常见的方法。它通过概括、浓缩本课的主要内容,对知识点进行提纲式归纳,让学生把握教学的重、难点,使所学的新知识更加清晰、准确和系统。

例如:“鸦片战争”这一章节内容。可以归纳小结为:原因(包括直接、间接),经过(时间、过程),结果,影响等。所有知识都是围绕这一基本线索,进行延伸和扩展的。

(三)图表式课堂小结

就是把所学知识通过设计一定栏目,体现彼此间的平衡或对比,对于类别清晰、层次分明的史实,可用图示或者表格的小结方法。通常是制定好表格,对学生进行启发引导,把教学知识点填充到表格中。如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一课就可以采用表格式小结。

(四)讨论探究式课堂小结

在教学完内容后,教师不做总结,而是由教师通过提出问题,让学生进行讨论后作出小结。这一方面能加强学生对教学活动的参与,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另一方面,通过让学生进行探究,发表总结的观点,?使学生更透彻地理解教材的有关知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学习“夏商西周的社会与国家”后,让学生自己来总结,通过该这堂历史课的学习获得哪些知识。

学生1提出:西周的分封制,包括它的实行目的、主要内容和作用。

学生2提出:奴隶制社会的主要社会成员有贵族、平民与奴隶,他们组成了奴隶制社会的阶级结构。

学生3提出:西周的统治者吸取商亡的教训,注意治民之道,系统地提出了“礼、乐、刑、政”一整套治民之术,其中最突出的就是“礼”和“刑”。

对不同学生的不同回答,教师可做适当的点拨、补充和修正,以突出本节课的知识点,尤其是对独到的看法和见解,要进行鼓励,以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和探究历史的热情。

总之,我们应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课堂小结方式,使知识点由点成线、由线成面、由面成体。通过课堂小结,既可以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又培养分析、归纳和概括能力,提高历史学科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何 欣.新课程理念下的历史课堂小结八种形式,考试周刊,2012年06期。

[2]周银燕.课堂小结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新课程学习

历史课改总结 篇4

刘爱军

初中历史课程改革是顺应创新教育的一项重大举措。为什么要进行改革,在哪些方面作了改革,课程改革对历史老师的教学工作提出了什么新的要求,老师该如何去做?这些都是课改后我们思考得最多的问题。下面我将就这些问题谈谈自己的一点看法:

历史课程的改革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是培养现代化的创新人才的需要,是为国家未来发展提高国民素质的需要。历史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历程,是人类为生存而不断战胜困难、不断创造自我的过程,是人类行为的轨迹,正是通过学习历史,人类才认识了自我,不断地改善自我并向着更高的目标奋进。古人云“欲知大道,必先治史”,“以史为鉴,明理启智”。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也曾说过:“教育要培养一代人的精神,必先使历史进驻个人,使个人在历史中汲取养分。”由此可见,自古以来历史就受到中外士人的青睐,并拿它来为我们的现实服务。在这方面,毛主席是个典范,正因为他对历史著作的孜孜不倦,才造就了他惊人的政治军事指挥才能。鉴于历史如此重要的地位,我国对历史课程进行了改革,以更利于学生的学习,让学生真正的去感受历史,体味历史,并从中总结经验教训,悟出人生真谛,增强民族感、荣辱感、责任感和使命感,树立为振兴中华而读书的信念,这或许也是课改的真正目的之所在。

综观整个初中历史新版教材,与以往的教材相比最大的变化在于,新教材不再刻意追求学科体系的完整性,而是在课程内容上更注重面向全体学生的灵活性、科学性。如内容量大大缩小,而通过一些启发性的问题留给学生更多的思考空间。为了增强对学生视觉感官的刺激,新教材的设计比以前漂亮了,特别注重实物的展现而避免了过去那种一大段一大段抽象术语的枯燥描述。同时,新教材还增加了许多新的史学观点,将最近研究的史学成果、考古发现编入课本,让学生时刻跟上时代的步伐。总之,教材改革在总体上是进步的,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也是必须的。

当然,新的教材必然对老师提出了新的要求。过去那种满堂灌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已不再适用,学生学习历史的过程再也不是被动的接受和为了分数而痛苦地死记硬背的过程,而应该是反思历史、感受历史、探究历史、发展历史的过程。历史的经验只有与学生产生共鸣,通过主观的感悟,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才能将所学的知识内化为智慧,外显为力量。因此,采取什么样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反思历史直接制约着历史教学社会功能的发挥。日本曾对21世纪的教师形象作了这样的要求:要有超越时代的教师专业素质,即教育的使命感,对于儿童的理解、教育爱、专业知识、丰富的教养等。我国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所长钟启泉教授也指出:当代教师必须具有立足于全球视野的能力,生存于变革时代的能力,专业持续发展的能力。要具备这些能力,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我国这次课改的最高理念是: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作为一名历史老师怎样利用新教材求得每一位学生的充分的、自由的、多元的、和谐的发展,是我们每一位历史教育工作者必须时时思考的问题。经过近段新课改研究和探索,我们在课改中有以下几方面作出认识:

首先,要更新教育观念,要认识到历史教育的目的不仅仅在于客观事实基础知识的掌握,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真正的理解、掌握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形成正确的历史思维,从而使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上走上正确的人生道路。教师只有自觉地更新教育观念,跟上时代要求,才可能在教育实践中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实现创新和发展。目前,我县所推行五步三查 教学模式,就是对传统的教学模式突破,也是教育观念、教学模式的创新和发展。

其次,要不断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专业素质。教师是学生学习时最直接,也是最大的和利用最方便,即使用频率最高的教育资源。教师应靠自己渊博的知识,丰富的经验和良好的个性品质来吸引学生,影响学生,使学生由喜欢老师到喜欢课程,这是老师提高自己教学质量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历史,是一门与自然、社会、人类活动联系最为紧密的学科,历史老师肩负着学生德育工作的重大责任,因此他的人格和行为都要力求做学生的榜样,这就要求他们向着“完整型”的标准努力。

历史小结 篇5

文综组 刘秀琴

这学期我担任七年级历史教学。开学已经两个月左右了,以下是我在这两个月的教学情况总结。

教学就是教与学,两者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有教者就必然有学者。学生是被教的主体。因此,了解和分析学生情况,有针对地教对教学成功与否至关重要。最初接触教学的时候,我还不懂得了解学生对教学的重要性,只是专心研究书本,教材,想方设法令课堂生动,学生易接受。

一方面,学生的学习基础相对较弱。另一方面,有的同学比较活跃,上课气氛积极,但中等生、差生占较大多数,尖子生相对较少。因此,讲得太深,没有照顾到整体,我备课时也没有注意到这点,因此教学效果不如理想。从此可以看出,了解及分析学生实际情况,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做到因材施教,对授课效果有直接影响。这就是教育学中提到的“备教法的同时要备学生”。这一理论在我的教学实 践中得到了验证。

教学中,备课是一个必不可少,十分重要的环节,备学生,又要备教法。备课不充分或者备得不好,会严重影响课堂气氛和积极性,因此,每天我都花费大量的时间在备课之上,认认真真钻研教材和教法,不满意就不收工。虽然辛苦,但事实证明是值得的。

历史这一门学科,对学生而言,既熟悉又困难,在这样一种大环境之下,要教好历史,就要让学生喜爱历史,让他们对历史产生兴趣。否则学生对这门学科产生畏难情绪,不愿学,也无法学下去。为此,我采取了一些方法,就是尽量多讲一些历史人物故事,让他们更了解历史,更喜欢学习历史。

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期末考就是一种考验。无论成绩高低,都体现了我在这学期的教学成果。我明白到这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在本学期后如何自我提高,如何共同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因此,无论怎样辛苦,我都会继续努力,多问,多想,多向前辈学习,争取进步。

初三历史备课组小结 篇6

本学期,我们全体初二历史教师以川教版九年级上、下册历史为本,紧扣《历史课程标准》的要求,依据期初教学计划,面向全体学生,面向2016年中考,在过去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发展、创新的开展工作,教后反思、查漏补缺工作不够到位。

学生后进生面还比较大,需要加大辅差力度。圆满完成本期的教学任务,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绩,现总结 如下:

1、制定了切实可行有效的工作计划及复习计划并圆满完成。

期初,全体历史教师在总结上期经验的基础上,充分调研,结合初二上期时间长,下期时间紧的状况,及早做好了中考应考准备,制定了可行有效的期初计划而且完满完成计划。如按照计划本期在期中考试时完成了九年级历史上下册的新授,然后完成了九年级历史上册的复习,为2016年中考赢得了时间。在各次考试上,基本实现期初订 立的目标。

2、认真组织了集体备课,效果好。按照期初计划安排每周都很好的进行了集体备课,主备教师提前做好设计,集体在每周星期五下午第一节课集体备课,达到了四统一:统一时间、统一内容、统一进度、统一作业。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根本目标,突出了备课环节。在集体备课中地理教师不断提高新课程意识,按三维目标备课,不断加强了教法、学法的设计;注重把备学生学习过程成为备课的重头工作。并应用到了实际课堂教学,及时上传了教案、导学案及教学反思,基本每一节课都准备了有效实用的导学案。课堂学生学习积极主动,课堂上上台展示的学生多起来了,效果很不错。教学进度按计划如期进行,基本没有了拖堂现象,知识点的当场落实好。月考检测结果很理想,达到预期目标。历史教师的工作能力得到学生的普遍认可,在学期学生调查中,历史教师的学生满意率基本都是 100%。历史组的集体备课效果很 好

3.需要改进的工作:教后反思、查漏补缺工作不够到位。进生面还比较大,需要加大辅差力度。

新课改下历史教学评价初探 篇7

一、历史教学评价的基本原则

在旧的教学模式下, 历史教学评价很单调, 就是单一的考试或测验, 只注重课本知识的机械记忆, 不注重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 显然不符合课改的精神。教育部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对评价问题作了要求, 这就是“改革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 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 我在历史教学评价中注意遵循以下原则。

1. 注重过程性评价原则, 关注学生的学习历程。

历史的内容是丰富的, 外延是广泛的。旧的评价体系要通过一场考试来考查这么丰富的内容, 可以说是时间紧任务重, 考查结果偶然性大。所以, 以过程性评价代替考试性评价是历史教学的必然。

2. 坚持多种评价形式的原则, 满足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要。

教育家孔子曾提出“因材施教”。在教学中我们面对的是活生生的人, 他们有不同的性格特点, 这就要求我们对学生的评价也应该是多样性的。基于这一点, 我在教学往往针对不同情况采用与之相适应的评价方法, 以照顾不同学生的不同兴趣。

二、历史教学评价的主要方法

在坚持过程性、多样性评价的基础上, 在教学实践中我经常采用以下评价方法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 重视自主活动评价法。

历史新课改设置了大量活动课, 如何对活动课进行教学评价就摆在每一位历史教师的面前。在教学中我非常重视活动课的评价设计, 在教学实践中总是根据不同活动内容制定活动具体评价方案。如针对讲故事我设计的评价项目有:故事内容语言表达、情感态度、讲话技巧、实际效果等项目。

2. 让学生自我评价法。

新课改要求在学习中学生是主体,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是每位教师的主要任务, 让学生自我评价也是一种很好的评价方案。在教学实践中我经常设计出一系列检查表, 在学完一课、一个单元或参加一次活动后, 让学生填写检查表对自己的学习或活动的情况进行评价。

学生的自我评价项目没有固定的模式, 要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而做不同的设计, 但评价的导向是一致的, 就是通过每一课的学习, 让学生对照表格评价自己的学习目标完成情况, 做到查漏补缺。这种方法一方面可以真实地反映学生历史学习的过程及其成就, 使学生能够学会自己判断自己的进步, 一方面又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方式、评价自己的学习过程。这种评价方法极大地激发了每一个学生学习历史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 科学地运用考试评价。

考试作为一种传统的评价方式, 在现代教学中仍发挥着重要作用, 但是考试要做到科学运用才能使其成为促进历史学习和提高历史素养的重要方法。新课改以来, 我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考试评价进行探索:

(1) 考试从“以分为本”转化到“以人为本”。以前考试就是简单地看学生的成绩, 学生为考出一个高分而学习, 教师为教出高分而教学。我在考试评价中一改这种极端做法, 从“以生为本”的课程改革理念出发, 使考试不仅考查学生的知识, 还要考查学生的学习过程, 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2) 力求寻找考查历史与现实的结合点。中学历史教学, 虽然讲授的是过去的历史, 却具有现实功能。通过历史教学, 既可以使学生掌握历史知识, 了解人类的过去, 又能够促进学生历史意识的生成, 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人文精神, 使学生学会以全面、客观、辩证和发展的眼光来认识人类和社会。因此, 在历史教学及考试中, 充分挖掘历史与现实的结合点, 把历史和现实有机地结合起来, 使历史知识丰富多彩, 使学生乐于接受、乐于探究, 愉悦学习。

(3) 让学生参与命题。新课改要求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 为了突出这一点, 在教学评论方面我还经常让学生参与命题。例如, 在学期期末复习时, 我曾经尝试了这样一个考试模式;首先, 让学生对九年级上册历史知识进行归纳和总结, 再让每位学生出一份本册历史试卷, 最后同桌互换试卷进行测试。当我把试卷收回时发现学生的命题都很认真, 有的命题很有创意, 学生得分也很高。这样我就把原来的一场考试变成了一个促使学生自我学习、整理知识、锻炼能力的过程。

浅谈历史新课改 篇8

一、要重视基础教学

历史讲的是人类社会过去的事情,讲的是人与人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它博大精深,既宏观又微观地帮助人们了解过去,理解现在,懂得社会,认识自己,树立起科学的又充满人情味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历史学科在提高中学生现代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方面有着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优势,如何抓住这一优势,扬其所长,始终是中学历史课程的指导思想。可是在现实中,高一年级的历史教学中明显存在着一种倾向,就是不根据学生已有的历史知识现状,片面地强调教学与高考接轨,希望学生具有完整的知识结构,到位的理论分析,以及熟练的解题能力。这种教学定位,往往因为起点过高,使学生在心理上对历史学科产生畏惧,进而形成思想上的厌学情绪。这种现象极大地妨碍了历史新课改的进行。因此,要搞好高一新课改的历史教学工作,首先应正确定位,重视历史基础知识的传授。在教学中充分重视解决学生所面临的什么是历史、学历史有什么用、怎样学历史等实际问题,努力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采用多种手段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逐步形成学习历史的能力与技巧,为下一阶段的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更要使学生认识到学习历史不是单纯地应付升学考试,历史学科具有独特的学科优势,它能使人丰富知识,涵养品德,健全人格,发展特长。学好历史,可以通晓世界文明的演变史,了解当今世界各种问题的渊源,能从纷繁复杂的历史中吸取有益于社会进步、有益于个人身心健康发展的营养,从而达到“鉴古以知今,读史以明智”的目的。这对提高自身整体素质,将终身受益无穷。

二、努力构建完整的知识结构

历史新课改的突出特征之一就是教材发生了很大的改变。由原来的通史变为中外合编的专题史体例,分别反映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领域的重要内容。新教材主题突出,有一定的条理性,注重各单元内容间的逻辑联系。这样的编排有利于广大师生用世界的眼光去认识历史的发展,从一个新的角度来了解和思考历史问题。例如,对于太平天国运动在民主革命中的地位和作用的问题,在旧课程中的表述是十分含糊的,因为旧课程一方面认为鸦片战争后中国就进入到民主革命的阶段,但同时又只承认辛亥革命才是真正的民主革命,而新课程把太平天国运动放到“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这一主题中,明确肯定了太平天国运动是民主革命的准备阶段,这样它在中国民主革命中的地位也就一目了然了。但是新教材也有不足之处。它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历史知识的系统性,跳跃性强,且理论性更强,再加上初中历史课改降低了教学难度,大量削减知识点而造成学生知识面狭窄,给教师的教学带来很大的困难。因此,如何用好新教材,对教材进行二次加工,是摆在每位任课教师面前的重任。所以我们还需要多思索,一方面尽量用好、用足教材,对于教材已有的资料,如图片、历史纵横、学思之窗等,我们必须充分利用;另一方面,要按照课标对教材内容在宏观上进行整合和整体设计,在微观上进行适当地取舍,创造性地进行教学,以让学生的头脑里构建整体知识结构。对于课标中不做要求,学生又比较熟悉的内容,少讲或者不讲;对于教材叙述过于简单的重要内容,教师就要增设背景材料,辅助学生学习。

三、注意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前苏联教育家赞科夫说:“教会学生思考,这对学生来说,是一生中最有价值的本钱。”作为刚步入高中的学生,更应该注重培养学生掌握分析思维方法,这对于他们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及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历史分析思维方法需要以马列主义基本原理作理论基础。马列主义基本原理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它是历史思维的理论依据,有人形象地称之为“钥匙”。辩证唯物主义中原因与结果(内因与外因)、共性与个性(必然性与偶然性)、形式与内容、现象与本质、主要矛盾(方面)与次要矛盾(方面)、继承与发展等原理,历史唯物主义中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阶级与阶级斗争、人民与英雄等原理,常被用于历史思维过程中。利用好这把“钥匙”学习历史,进行历史思维,无论是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还是社会现象,都能从背景、根源、特点、作用等方面进行分析,发现规律,得到正确结论。如运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互关系的原理,就能对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的社会形态和社会性质的变化及变化根源有较清楚的认识,并能发现和得出社会向前发展的原因和规律。在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的认识上,运用马列主义基本原理,就能把它们放在当时历史背景(条件)下去分析。比如,中外历史上有许多著名历史人物,有些在历史进程中起过重大作用,但也存在不足的一面;有些反面人物,干了许多坏事,但也不能抹杀他一生中做得那些有益于人民的事。像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运用马列主义基本原理,在分析历史问题时,能从当时当地情况出发,从不同视角,多方面、客观地去思考,这既可以锻炼学生思维的周密性,又可以帮助他们克服主观性、片面性。

总之,在历史新课改的过程中,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无时不在困扰着我们,但是暂时的困难和问题不会也不可能成为阻挠我们探索的因素。课改需要时间,需要过程,需要磨合,在新旧交替的过程中,求新、求稳、求实、求精应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七年级历史备课组小结 篇9

(2012-2013第一学期)

本学期,我们备课组的工作本着为学生服务、树立新的教学理念、提高课堂效率的目标,在全体老师们共同努力下,教学工作扎扎实实、成绩显著。现将一学期的工作小结如下。

一、制定备课组计划,提高备课业务水平。

一开学,我们就制定了详细的教学计划,明确教学目标,确立教学思想,制定具体的措施,规定了集体备课的要求。

二、定期集体备课,努力提高教学效率

本组定为每周四上午第三课集体备课。每次由一位教师主讲。讲教学目标,讲教学重难点,讲教学方法,理知识要点。主讲人讲后,各位老师又各抒己见,探讨教法,交流经验,集众人之智,戒他人之失。通过备课组活动,大家教学经验明显丰富,课堂效率大大提高。

三、存在的不足及今后努力的方向

⑴、我们听课及评课有待于进步。本学期,由于大家教学任务重,时间紧,相互听课较少,这影响教室们教学水平的提高,今后要多听一点课。多观看教学课堂录像,让老师们向名家学习。

(2)、我们的理论水平仍存在着欠缺,在下学期我们将更一步鼓励教师多多地阅读教育刊物,多写写教学反思以进一步提高理论的素质,以理论来指导我们的实践。

总之,“学无止境、教无止境、研无止境”,短短的12个字充分

概括了我们教学备课组的方向与精髓,唯有我们在这浩瀚的教海中乘风破浪、勇于开拓,才能在课程改革的礁石上激起一朵朵美丽的浪花!

初一历史备课组

高中历史教师培训小结 篇10

睢宁县官路中学 许克江

金秋九月,我非常幸运地参加省历史教师培训。短短5天时间,培训为我打开了一扇窗户,开阔了我的视野。近距离的聆听教授级专家老师讲座,与各位同行交流。离开大学多少年后,再次受到大师级专家的文化熏陶,心灵受到启迪。我受益匪浅,又颇感震撼,为自身与授课老师的差距感到震撼。

周建忠教授《兰花的文化内涵与民族的文化传统》,作为培训开场,所谓“芝兰生于幽谷,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以穷困而变”,告诉我们要端正和坚持自己的品德和性格,不引外界的改变而改变,不因别人不欣赏和自己陷于困境的而放弃。教师物质财富上算不上富足,要坚守自己的心灵家园。陈康衡老师的讲座让我懂得了教师不能盲目地教书,应该静下心来研究高考命题与史学研究成果以及课标之间的关系,教学中应该纠正一些过时的、片面的观点,适当引入新的史学成果,同时应该注意历史教师的职责。要做一个自觉有为、学习型、研究型的老师。最后陈老师告诉我们要静心读书、有心积累、潜心研究、耐心等待。王灿明老师则从创造教育的角度诠释历史教学应该注意的问题。历史教学需要创新,中国教育应该反思“黄全愈难题”,“黄全愈难题”就如科技史上的“李约瑟难题”一样令人费解。中国小孩创造力出现随着年龄增长递减的趋势,我们的教育出现一些问题。奥赛得主与各省高考状元并没有成为各个行业的领路人,至少没有成长为一个优秀的群体。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但他并非中国教育培养的人才。韩寒的成长也成为挑战现在中国教育体制的代表。民国时期培养的一批杰出人才群体渐渐褪去,新中国以后很少出现大师级的群体。中国的教育应该思考和改进,如我们应该呵护孩子好奇心、容忍孩子的顽皮、为孩子提供动手的机会、鼓励孩子独树一帜等。王灿明老师的讲座对所有从事教育的人都有很好的启迪,通过《素质教育在美国》、《美国的家庭教育》、《美国的精英教育》等书,我们看到中美教育的差距,中国教育应该反思。

来自教学一线的殷俊、陈建云老师的讲座,对我们的帮助最大。殷俊老师《高中历史新课标与教材实施后的思考》,告诉我们应该整体上认识历史,应该注意新课标与教材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应该整体上认识教材,放大优点,慎处缺点。利用史料还原历史。上课要用醒目的标题,语不惊人死不休。题在书外,理在书中。建议以单元、专题为单元整体学习,整体感知,单元浏览,举一反三,以一当十,典型引路,利用高考题,关注未考考点。陈建云老师《现行课标下高中历史教学设计的改革与探索》,她提出一些现实性值得思考的问题,1、如何高效备课,撰写教案,课标与教学设计有何区别。

2、教学目标如何确定,根据学情内化为现成的教学目标。教学如何突出重点难点,整合传统教学方式,根据课改理念设计教学过程,达到有效教学目标。教学设计是一个教学筹划的过程,包括知识类、能力类、情感目标设计,教案也是学案,教学设计由静态走向动态,教学设计应该遵循一些基本原则,即主动性原则、情境性原则、体验性原则、协作性原则等。注意几个创新,即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精心设计课堂导入。教学设计、实施、反思、调整、载实施。教学设计应该精心解读课标,注意高考命题走向、高考热点等。刘明教授《强国梦与中国周边地缘政治格局》,反思中国和平崛起周边环境以及中国对策,中国蓝水海军的建设以及能源安全等问题。

到如东中学现场听课、评课、交流,听取办学经验与骄人的办学成果。《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同课异构,让我们实地感受课堂教学。此次学习使教师们在教学理论和教育观念上得到了大量的补充,这一切都为我们开辟了新视野,使我们改正并更新了头脑中原有教学思想的观念,充分认识到课程改革所涉及的课程是全新的,涉及到的知识是全面的,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不断地学习,不断研读教材,不断研究课标,研究高考命题。在掌握专业知识,关注史学研究最新成果,同时还应该涉猎其他知识,如教育学、心理学、地理学、政治时政、高层讲话等。知识面要广,要增强自己的文化素养,要多读书,多思考,多研究。知识与理论上都要与时俱进这样才能适应新时期的需求。

浅谈高中历史新课改 篇11

一、基本做法

1.更新观念,提高认识

我认为学校教育要成为“活的教育”,成为真正培养人的教育,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对人的发展起促进作用的教育,所以,面对新课改、面对新教材,更新观念、提高认识是当务之急。如果还是一味地认为学习历史就是为了考试,那就违背了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2.更新备课方式

结合历史新教材的特点,我在备课时充分利用一些可以利用的素材进行备课,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教材、教参和辅导资料了,更多的是利用网络资源。同时,我在备课时还准备一些学生的活动,这样就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开展学习活动,促进其自主学习和探究。

3.更新课堂教学方法

新课程改革和新教材对课堂教学方法极为重视,明确提出要教师转变角色,教师已不再单纯是知识的传播者,教师更多的应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与学生一起讨论問题的合作者、探究者。学生的学习也要充分体现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的理念。当今的教师应多学习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教育技术,更新课堂教学的方法,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和在课堂教学中假设活动情境,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较好的两种方法。

4.更新教学评价机制

为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应客观、公正、全面地评价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我更加注重对过程的评价。在评价标准上,不仅仅局限于学生的学业成绩,更多的是注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在评价方法上,既注重量的评价,又注重质的评价。

二、问题和困惑

高中新课改实施,不得不让我们好好反思问题的症结所在。总的来说,师生方面、软硬件方面都存在不少的问题,一线教学工作者存在着不少困惑,主要有:

1.学生的基础问题

现在的学生有了明显的偏科现象,更糟糕的是,有的省市中考历史实行开卷考试,学生连基本的必要的识记都谈不上,更谈不上对知识的理解掌握,学生初中基础薄弱已成为高中新课程推行的一大障碍,课时又紧、任务又重,高中新课程不得不负重前行,这可能是课程编制者所始料未及的。

2.新颖教学方式的使用问题

历史课程改革存在“浮躁现象”,即在实施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出现了学生还没有学习基本历史知识就过度地采用探讨活动、参与式小组活动、课堂历史短剧、观看历史影像资料、展示课外收集的有关资料或提前准备学习内容等探究学习的倾向。仔细观察和深入了解这种看似热热闹闹,课堂很是活跃的表象背后,可以发现许多学生并没有学到应有的历史基础知识。

现在,学生的学习带有一定的功利性,如果高考历史也开卷考试,还有多少学生会认真地对待我们的历史学科,再过些年,真不知道还有多少中国人懂得多少自己老祖宗中华民族的文明!理科班学生所获取的历史知识,基本是在中学时期记住的,上了大学以后几乎没有再学。因此,高考历史还是应采取闭卷考试,促使他们掌握必备的历史基础知识,不然会经常闹历史笑话,会忘了老祖宗。

新课改不仅是新的挑战,更是新的起点、新的机遇。只要教师们积极应对,不断“充电”,彼此学习,相互帮助,相信会在课改的浪潮中迎头赶上,求得更多发展,取得更大进步!

(作者单位 河北省三河市第二中学)

历史总结:历史课改小结 篇12

一、以现实与历史结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学习能力

新课标强调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时代的联系, 注重与学生实际生活的结合, 使新知识、新概念的形成建立在学生现实生活的基础上, 努力体现时代特点。现实与历史结合进行历史教学, 不仅符合这一教改精神, 在教学实践中也是非常有效的。

所谓现实与历史教学方式, 是指教师以学生熟悉的社会现象与事物作为依据, 与历史上有某种关系的事件联系、比较, 以继承与发展的眼光认识历史的一种教学方法。该教学方法的特点是以学生为中心, 按时间上由近到远, 认识上由熟悉到不熟悉的过程推进教学。它符合认识事物的一般规律, 也符合注重与学生经验相结合、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时代相联系的新课改精神。

现实与历史结合的切入方法, 即以现实联系历史、导读历史的素材, 可以是现今社会的热点、焦点, 可以是学生经历或熟悉的社会事物, 也可以是媒体再现的众所周知的历史。

例如, 我在讲高中古代史“井田制”这一奴隶制的土地制度时问:“同学们, 你知道我们国家现行的农村土地制度吗?目前, 党和国家在农村正在推行一种土地政策, 它是什么呢?”学生顿时兴奋起来。由于不少来自农村的学生很快就答出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对于第二个问题, 正是近期新闻中的热门话题, 所以也很快就有学生答出是“土地流转”政策。我趁热打铁地又提出:“谁知道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与井田制有哪些异同?”学生一时答不出来, 后经读书、思考、讨论、比较、老师提示, 最终解决了问题。这样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又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现实与历史结合进行教学应注意原则

1. 主次分明、选题关联的原则。

把现实与历史结合进行历史教学, 要正确处理历史内容与现实事例的关系, 以历史教学为主, 现实内容为次, 不能喧宾夺主, 避免影响历史教学任务的完成。因此, 教师要注意现实选题的关联性、新颖性、熟知性、易懂性, 这样既能引起学生的共鸣, 又不至于耽误过多时间解释;教师一般不宜有太多的发挥, 而要言简意赅、点明要义, 让学生明白历史与现实很近, 某些历史问题对现实问题的解决有借鉴即可。

2. 提高业务、以理服人的原则。

将历史与现实结合教学, 对于新课程实施者的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要求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系统的历史功底, 广博的理论视野, 还要重视平日里素材的积累, 留心社会大事, 包括时政要闻、经济发展、科技发明、军事动态、外交方针, 等等, 更要养成思考的习惯, 形成现实与历史自然联系的思维, 以历史的眼光看待身边的事与物, 形成厚积薄发的实力。同时, 教师还要有运用这种方式自如地驾驭课堂的能力。历史老师如能为说明某一历史或现实的问题, 甚至是针对某一学生的课堂行为, 信手拈来现实或历史的素材, 或天衣无缝、自然圆融地雄辩, 或善意地、合乎情理地鼓励与批评, 就会使学生信服、敬服, 从而达到建立活而不乱、严而不死的课堂秩序。

3. 兴趣引领、提高能力的原则。

教育的宗旨是服务学生, 培养学生成才。因此, 教师要抓住时机, 有效设问, 布置作业, 拓展知识, 将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为核心目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教师在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后, 要巧妙布局, 给任务、压担子, 提出一些问题, 让学生心有疑问, 情有所迫, 然后或老师讲解, 或学生阅读, 寻找答案。对于课文中难度不大的问题在课堂上即可解决, 对于难度大的知识拓展与能力训练题, 一定要作为课外作业, 给学生足够的时间, 提示解决问题的参考途径后, 让学生自己搜集资料、思考整理、组织归纳, 以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学思结合、突出学生学习主体的原则。

做好历史与现实的结合, 对学生而言, 他们任何的以历史来解释现实或用现实来解释历史的探索, 教师都应该鼓励。教师要相信学生的能力, 让学生动起来, 成为学习的主人。例如, 我在讲完《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一课后, 针对当今世界金融风暴愈演愈烈的现实和我国政府4万亿元刺激经济发展的计划, 提出两个问题: (1) 上世纪大萧条与现今金融风暴有何异同? (2) 结合罗斯福新政谈谈我国应对金融风暴应注意什么?要求学生查找相关资料, 一星期后讨论。由于金融风暴是现今全球热点问题, 电视上、收音机、网上、报纸到处都是这类话题, 所以学生们很快就搜集到了大量的相关信息。在一星期后的讨论课上, 学生们均踊跃发言, 各抒己见。虽存在一些问题与不足, 但他们毕竟认识到过去了的历史非但不是无用的, 反而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可能还会为当今剪不断理还乱的救市提供许多借鉴, 更重要的是他们在获得知识的同时, 一定程度上学会了学习, 体验到了学习的快乐。

高中历史必修1小结复习[范文] 篇13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1课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1、西周王族的宗法制:是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的具有政治性质的制度

2、(世袭君主制)的出现标志着王朝的建立。

3、关于西周分封制的叙述不准确的是:受封的有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

4、西周宗法制实行嫡长子继承制的主要目的是:保证王权平稳过渡

5、“家天下”制度是历史的进步,主要是因为: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和进步的要求

6、商周政治的共同特点是:实行宗法制,神权和王权相结合

7、我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突出特点是:宗法制和分封制相结合

8、春秋时期,“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变为“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这种现象主要反映了:周天子失去了天下共主地位

9、西周宗法制最大的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

10、中国早期国家政治制度起源于:夏朝

11、启是从暴力夺取政权的,将传统的首领选举制改为:世袭君主制

12、分封制规定,被封的诸侯对周王的义务有:

①服从命令 ②随从作战 ③镇守疆土 ④交纳贡赋 ⑤朝觐述职

13、下列关于宗法制的表述,正确的是:

(1)保证了奴隶主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2)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3)春秋战国后,宗法制日益削弱

14、周初实行分封制主要是为了:巩固奴隶制的国家政权

15、在西周分封制下,受封的诸侯在他们的领地有独立性,包括:(1)设置官员

(2)建立武装(3)征派赋役

16、西周分封制最核心的内容是:分封土地

17、夏朝对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做出的突出贡献是:用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18、西周王族的宗法制:是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的具有政治性质的制度

19、周天子完全失去分封大权是在:战国末年 第2课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1、秦国实力超过东方任何一国,主要是因为:商鞅变法比较彻底

2、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是:秦

3、从分封制到郡县制的转变体现了:封建中央集权制的形成

4、秦朝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确立的标志是:金字塔般统治机构的建立

5、秦王嬴政自称“始皇帝”的主要目的是:永续秦的统治

6、秦朝御史大夫的职责是:兼理国家监察事务

7、以下叙述符合春秋战国历史的是:(1)群雄割据,战火连绵(2)大夫夺权,诸侯称王(3)各国变法,富国强兵

8、秦灭六国、统一中国的先后次序是:韩、赵、魏、楚、燕、齐

9、废除分封制、建立郡县制以后,秦朝:郡县长官直接由皇帝任免

10、“皇帝”的称号来源于:三皇五帝

11、夏、秦在我国历史上的相同之处是:政治制度方面有重大创新,为后代长期延续

12、“六合之内,皇帝之土;乃今皇帝,一家天下。”这则纪功石刻反映的是:秦始皇首建大一统国家的历史功绩。

13、始皇说:“天下共苦,战斗不休,已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求其宁息,岂不难哉!”始皇为解决上述问题,“求其宁息”的措施是:推行郡县制

14、与前代相比,秦朝建立的政治制度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15、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载,丞相李斯说:“今诸生不师今而学古,以非当世,惑乱黔首。如此弗禁,则主势降乎上,党与成乎下。禁之便。”

上述引文表明,“焚书坑儒”的目的与实质是:严密控制思想,推行文化专制主义

16、春秋战国是古代社会转型的一个重要历史时期,以下相关描述中最能反映这一历史时期两大发展趋势的是:(1)社会形态上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2)国家形势上由割据纷争走向大一统

补充: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历史经历着划时代的变革,从宏观上讲,有两大历史发展趋势,一是社会形态方面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一是国家状态方面由割据纷争走向大一统。

17、秦灭六国后,秦始皇“废分封,立郡县”的主要目的是:巩固刚刚统一的封建国家

18、按秦朝制度,主管军事的是:太尉

19、秦朝三公九卿和郡县长官产生的方式是:皇帝任命

20、秦始皇颁布了一系列旨在加强中央集权的政策措施。这些措施是:韩非子法家思想的应用与发展

21、秦朝百姓如果告官,按照秦朝中央官吏的职责,他应当找:御史大夫

22、秦始皇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核心是:规定皇权至高无上

23、秦朝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本质特征是:皇权至高无上

24、下列关于秦朝中央“三公”的表述中,正确的是:(1)是秦朝中央三个最高的官职

(2)在地位、职责和权力方面相互牵制(3)始终没有掌握秦朝军政大权

25、中国古代早期的政治制度,包括:(1)禅让制(2)分封制(3)宗法制 第3课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1、汉武帝中外朝制度的形成反映了:决策中枢的转移 补充:中朝决策,外朝执行,皇权加强。

2、宋元时期的中央最高行政机构分别是:中书门下和中书省

3、西汉七国之乱发生的直接原因是:中央削夺王国封地

补充:公元前154年,汉景帝开始着手削夺诸候王国的封地,吴王刘濞等发动叛乱。

4、唐朝政治制度的变化特征是:相权一分为三,相互牵制

补充:唐朝时在中央实行三省六部制,三省是指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三省长官都是宰相,这样,相权一分为三,并且互相牵制,加强了皇权

5、隋唐时期,我国政治制度的重大创新是:三省六部制

补充:隋唐时期的中央官制改革最主要的是开创了三省六部制,从而完善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

6、宋朝在各州设立的通判一职,其职责是:监督知州 补充:北宋在各州郡长官之下设置通判,行使监察权。

7、西汉统治者总结秦朝历史,从“海内新定,同姓寡少,惩戒亡秦孤立之败”的认识出发,采取的措施是:实行郡国并行制

8、五代至北宋时政治体制的认识。造成五代以来政权更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对此赵匡胤是有充分认识的。他从财政、政治、军事方面采取了综合治理的方法。

9、北宋强化中央集权的影响有:

(1)加强了中央集权(2)造成了“积贫积弱”的后患(3)改变了藩镇割据的分裂局面

10、汉武帝颁布“推恩令”的直接目的是:分割王国的封地

补充:推恩令是为了削弱王国势力,不是直接剥夺王国封地,汉景帝已把王国官吏任免权收归中央。

11、北宋派转运使管理地方财政,对加强中央集权产生的主要影响是:使地方丧失了割据的经济基础

补充:北宋中央政府将地方大部分财赋运交中央,使地方割据缺乏物质条件。

12、唐朝在中央实行三省六部制,三省是尚书、中书、门下,尚书省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从而进一步完善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

13、西汉初期的政治体制与秦朝相比,最大的差别在于:地方建制

补充:秦朝在地方上推行郡县制,而西汉在地方上推行的是郡国并行制。

14、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其核心的措施是围绕:中央和地方统治集团的矛盾 补充:宋初加强中央集权,就是针对五代十国藩镇割据局面,将地方权力收归中央,解决中央和地方统治集团的矛盾。

15、隋唐时期,实行并完善三省六部制的根本作用是:完善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16、公元前106年,汉武帝分天下为13州,每一州设刺史一名。刺史的主要职责是:代表中央监察地方

补充:刺史位卑权重,代表中央监察地方。

17、下列关于元朝中书省的说法,正确的是:(1)是元朝的最高行政机构(2)其长官相当于秦朝的丞相(3)中书省的长官拥有决策权 补充:虽然元朝宰相的权力非常大,但决策权仍然在皇帝手中。

18、下列关于西汉封国制的说法,正确的是(1)设立封国的目的是为了加强西汉的统治

(2)封国制实行后,出现了割据局面(3)汉武帝时期王国问题得到解决 补充:实行“推恩令”是在汉武帝时期

19、“汉承秦制”反映在地方制度上,其继承的是:郡县制

20、七国之乱与安史之乱所造成的直接社会后果,相似点是:生产破坏,人民遭殃

补充:七国之乱被平定以后汉朝并未走向衰落,安史之乱以后唐朝出现藩镇割据,中央集权日益削弱,七国之乱后汉朝地方割据势力被铲除。两次变乱的直接共同后果是生产破坏,人民遭殃。

21、元朝的中书省与唐朝的哪一机构职能相当:尚书省

补充:元朝的中书省是最高行政机构,唐朝的尚书省负责执行政令。

七年级历史教学工作小结 篇14

黄陂区祁家湾中学:卢金荣

本学期,我担任七年级(1)班的历史教学工作,由于初次教历史,不胜惶惑,生怕教不好,误了学生。在同年级经验丰富的历史老师王敏的帮助下,顺利完成了本学期的历史教学任务。这一学期来工作上的失误与成功,值得总结,值得反思。

历史是一门大学问。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上下五千年,有多少丰富的内容啊,作为历史老师,一定要把握历史的大脉络,对历史大事件要有清楚的认识,要用辩证唯物主义的历史观指导历史教学。这样,虽不灌输,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却也能受到影响,从而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

历史却又是一门小学科,毫无疑问,历史学科的地位在初中教学科目的设置中,是“小科”、是“副课”、是“可以挤占的”、是“不受重视的”……在当前这种应试的大背景下,历史老师心里是有委屈的,但切不可把这种思想传递给学生,要让学生喜欢历史,了解历史,精通历史,从而增长知识,开阔视野,懂得道理。作为历史老师,不管别人怎样认为,自己要有“历史是最重要的,我一定要教好它”的理念,有为历史教学献身的精神。

基于这一思想,我经常虚心向学校的几位老教历史的王敏老师、桂长青老师、任松老师请教。他们从事历史教学多年,经验丰富,知识渊博,且又乐于助人,从他们身上学到了不少历史教学的好方法,所发,认真钻研,虚心求教是迅速提高历史教学能力的好方法。

历史教材中的活动课教学很重要,它对学生梳理、归纳历史知识、评价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有很大的帮助作用。要上好历史课,就必须上好活动课,这是我本学期历史教学又一个心得体会。但是上好这样的课,须要老师课前做大量的准备工作,要认真确定活动目标,精心设计活动流程,预设可能发生的各种情况,提前相好对策。

另外,多听、多讲、多看、多思,是提升自己历史教学能力的重要途径。“多听”指多听历史老师的讲课。听他们的讲课,能体会他们教学的优点,供自己学习借鉴,发现不足之处,警醒自己在教学中注意。“多讲”指自己主动讲公开课,请老师们评议。要争取机会,主动讲课,这是提升自己能力的大好机会,可以把自己的优缺点暴露在优秀的同行面前,是一个获取他们指教的大好机会。“多看”指多看优秀老师的历史教学视频,现在网络发达,有许多优秀的老师上课的视频网上都可以看得到。多看他们的历史教学视频,对提升自己教学能力是有很大作用的。“多思”是指在多听、多讲、多看之后,要及时反思,把它整理归纳,融入自己的知识体系,成为自己智慧的一部分。

走出新课改下历史课堂的误区 篇15

真实的课堂, 不是讲了一遍又一遍完美无缺的公开课, 而是存在一些问题的, 真实的课堂, 因真实而可信, 因错误而美丽。真实的课堂是给学生上的, 而不是给听课老师上的, 更不是做给别人看的。真实的课堂, 学生应是探索者, 而不是执行者。真实的课堂, 允许学生犯错误, 但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知道错误并在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下纠正错误。真实的课堂应是学生张扬个性的课堂, 学生表达的观点、闪烁的思想火花, 应该是多彩的, 富有个性的, 有时是可笑的, 而不应当是上课者和听课者满意的“标准件”。真实的课堂, 不是一言堂。有时是学生思想引领课堂, 有时是教师的思想引领课堂, 是师生心与心的互动, 情与情的交融, 是彼此思想碰撞不断升华的过程。真实的课堂, 不应是表演的课堂, 也不应是教师卖弄的课堂, 教师有话则长, 无话则短。真实的课堂, 应该是目标准确, 方法灵活, 求真务实的课堂。

兴趣的课堂, 不再是简单的喧哗, 而是用老师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的课堂不是靠一两个与教学文本无关的笑话和趣闻做“味精”, 而是要靠课堂上教师处处闪现的睿智做“原料”。让学生对要研讨的知识感兴趣, 由此而展开讨论, 在讨论中体现乐趣, 在讨论中提升能力。兴趣的课堂, 应让学生感受成功, 体验愉悦。兴趣的课堂, 应该让创见、偏见并存, 幼稚与成熟同在。更要让学生明白, 世间没有绝对的真理, 只有绝对追求真理的人, 快乐的真谛在于探求真理的过程。兴趣的课堂, 教师既要有“师道尊严”, 也要能“礼贤下士”。兴趣的课堂, 反对教学手段单一化, 但也不是多多益善;反对一讲到底, 但也绝不是讲得越少越好, 而应该是有的放矢。兴趣的课堂, 不是将书本上的知识简单地复制到大脑中去, 而是要将它转化成一种能力。

智慧而人文的课堂, 不仅在于教师要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能表现出聪明才智, 使课本中的知识升华为学生的智慧。不仅需要老师讲得好, 更要学生问得巧。让学生在听讲中感受智慧, 在发问中展示智慧。正如教育家陶行知所说:“发明千千万, 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 过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 愚者问得笨。人力胜天公, 只在每事问。”要让学生明白:世界上唯一愚蠢的问题是你不问问题。智慧而人文的课堂, 珍视学生的创建, 但不忽视学生的错误。教师的智慧在于如何将过去的错误变成现在的教学资源, 让学生记住教训而不犯同样的错误。智慧而人文的课堂, 看重的是学生的学习过程, 淡化的是最终的结果。结局不能预料, 过程应当精彩。智慧而人文的课堂, 必须是民主的课堂, 以民主为土壤, 以关爱为阳光, 以知识为琼浆。用民主培育民主, 用智慧启迪智慧。智慧而人文的课堂, 教师不仅要善于捕捉, 更要懂得欣赏学生;不仅要积极学习, 更要善于思考, 让理性的阳光照耀整个课堂。智慧而人文的课堂, 应是相互学习的课堂, 在相互学习中使自己的缺点最小化, 使自己的优点最大化, 从而激活自己的思维。更要懂得向对手学习, 这是击败对手的最佳途径。智慧而人文的课堂, 不是一生用一种模式上每一节课, 而是为上好每一节课用一生来经营。智慧而人文的课堂, 不是给学生“注满一桶水”, 而是给学生“点燃一把火”。

初中历史课改创新之路探索 篇16

关键词:创新;初中历史;课改

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各项事业改革创新势在必行。作为百年大计,不折不扣地蹚深水过险沟,不断推动课改车轮加快前行,是时代赋予教育工作者最神圣的使命。初中历史教师探索“传道授业解惑”新方法,开辟教书育人新途径,是我们孜孜不倦研究的重大课题。理念是行为的灵魂,是创新的先导,教学理念对教学起到指导和统帅作用。目前初中历史教学尚未摆脱应试教育的阴影,应试教育没有真正转化为素质教育。然而,新的课程标准的人文性强调历史教学要致力于学生历史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因此,我们应尽快转变教学理念,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关注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情绪及情感体验,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树立既教书又育人的教学新理念。

一、创新初中历史教学源于内因“发酵”和外因“挤压”

1、为了切实将学生减负落到实处,将中考改革全面引向深入,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做了很多积极工作,学生得到更多的私有空间,在一定程度上学习负担有所缓解。可是,我们更应该看到的是,历史学科教学早已处于尴尬境地。这与历史学科在教改大潮中的地位不断弱化有直接关系。在这一进程中,历史无用论、历史副科说充斥整个初中课堂教学,对教师的教学造成一定困扰,影响了教师课改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历史走过场教学障目,孵化出学生对历史的麻木性,久而久之,历史课便与自习课无异。

2、历史教育观是在长期的历史魔镜影射下,在人的精神世界熔炉中长期锻造而成的,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浓缩丸”,对少年学生形成国家荣誉感和民族自豪感意义深远,这是紧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心灵鸡汤,对学生客观认识自己,发展和提升自己起到催化剂作用。

3、社会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为人们思想的大解放提供了先机,人们的思维方式也在变化。从个体发展规律看,逻辑思维能力和理性分析能力的“一条腿”跃进,对学生个体全面发展,尤其是智力催熟,危机四伏,为学生的极端心理倾向埋下了祸根。人的理性与感性相向而行,逻辑思维能力又伴随感性直觉相生相长,而富于人性的生动历史是平衡各种心理偏颇、促进学生人格健康发展的有力支点。

二、在历史课堂中磨制创新利杵

1、为初中历史教学内容换上靓丽“套装”。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应以初中历史课程标准为出发点,整体把握教材内容,深入挖掘教材“靓”点,将外查资料与之糅合,进行精细加工改造,用逻辑思维的竹筛提纯,把剩下的精米作为“行炊”粮草,突出创新元素,吸引学生因兴趣干涸而呆滞的眼球,使学生擦亮双眼,感受枯燥内容换装之后的靓丽风采。如在讲授《商鞅变法》时,为吸引学生眼球,教师可以用图片或幻灯片的形式呈现历史上与变法相关的任务,张居正、王安石、梁启超等人物影响资料都可以纳入学生的法眼,介绍他们的生平及变法事迹,然后适时抛出一些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引进新“模具”,制造新产品。“满堂灌”的教学模式沿用已久,其早已随着教育环境的变迁和教育对象的变化,失去原有生机,学生对此套路厌烦而抵触。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要善于运用兴趣的标尺调整课堂授课模具的参数,制造出学生喜爱的新成品,让学生对课堂产生足够的热情。如,采用多种多样的活动形式,增加学生展示自我的机会,教师要做学生的赞赏者和兴趣点燃者,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感悟历史。此外,宽松的学习环境也很重要,教师要充分发扬学生的民主性,创设开放性课堂,使学生压抑的心理和思维瞬间得到释放,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可以疑教材,也可以疑教师,在心理上彻底根除学生的奴性观念,撕破教师和教材的专家身份,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培养学生主动发现问题、积极分析问题、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3、以革新教学评价机制为抓手,促教育“自省”能力提高。加强过程评价客观性。在教学实践过程中,随着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的改革创新,教学生态环境发生了显著变化,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了,由此带来的改革红利接踵而至,学生的学習面貌大有改观。教师要敏锐捕捉学生随时表现出来的创新意志和品质,不断培育学生的创新意念和创新欲望,科学引导学生的学习活动。对于结果性评价,教师在具体施教中,对题型的选取和题量的分配要适度,充分考虑学生實际情况,侧重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让学生学以致用,举一反三,促使学生重视历史学科,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是不断发展的个体,所以我们应以发展的眼光看教育,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教育,紧紧围绕创新型人才要求和特征布局教学,大胆实践个性教学,不搞“一刀切”扼杀学生个性发展。

4、在传统教学手段枝干上大搞“嫁接”试验。在历史课堂实践中,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调动学生多感官,发挥感官灵动作用,借助多媒体演示,直观形象地展示符合学生情感体验的教学手段。如,在学习《美国南北战争》时,在授课之初,我并没有急于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向课本,而是宕开一笔,先向学生展示了美国总统林肯遇刺的图片,然后用抑扬顿挫调结合当时的场景,向学生缓缓叙说经过,使学生如身临其境,唤醒学生心中正义的神灵,培养学生爱好和平的情操,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实践证明,新型教学手段是将“实体”巧妙植入学生大脑中,使其变为固化的原体,然后经过有规律的“反刍”,使学生记忆犹新,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增强知识的系统性。

穷则思变,面对层出不穷的教育新情况,教师必须摒弃传统思想,吸收和借鉴新思路,与时俱进,围绕“创新”之石,谋划创新之路,创造性地将学生全面发展与素质教育有效糅合,铺就多条“走必通,改必新”的初中历史课改之路。

上一篇:灯具促销广告语下一篇:上好班会课的一点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