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b课程设计指导书(精选8篇)
首先简单地阐述本人所要实现系统的目的,然后应较详细的叙述本系统所要实现的功能。
************ *******
二、概要设计
1、系统功能模块框图设计
根据功能描述,建立系统的体系结构,即将整个系统分解成若干子功能模块,并用框图表示各功能模块之间的衔接关系,并简要说明各模块的功能。
程序流程框图如图所示:(仅供参考)
图1 程序流程图
2、数据库设计
包括数据库的组成说明,数据库中各表的结构说明(包括字段名、字段类型等),可以包含图片例如下表:
表1 学生信息表
三、详细设计
详细说明主要窗体的实现过程,包括窗体的设计图片及其上所包含的控件名和属性设置;
详细说明主要操作的代码实现过程,包括过程间的调用关系(注:在此给出不完全代码)。如下所示:
1、账号登录
帐号登录模块中登录与注册两按钮,单击注册会进入注册模块中,单击登录会进入系统进行下一步的操作,帐号文本框与数据库相连接,当在帐号文本框输入帐号后点击登录按钮后,会在数据库中进行查询看数据库中是否会有该帐号,且该帐号的密码是否与密码框中输入的相同,如果相同会进入系统,如果不存在该账号或密码与帐号不相匹配,则会提示“帐号或密码错误”,帐号文本框会得到焦点,让重新输入。
(1)窗体截图(如图2)
图2 注册窗体
(2)功能实现
2、学生信息查询窗体
图3 查询窗体
四、调试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包括调试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及采取的解决方法。例如:
1、注册账号出现的错误
数据库中帐号被设为主键,当注册时的帐号与数局库中的帐号有相同时就会出错。
2、解决方法:在写入数据库前先进行查询数据库
五、心得体会
本人在本次实习中取得的收获、遇到的困难、如何面对和克服各种困难、本系统的不足之处,将要改进的思想等。
六、参考文献
[1] 罗朝盛.Visual Basic 6.0程序设计教程(第3版).人民邮电出版社,2009年2月
[2] [3]
七、附录
掌握和应用好计算机知识是当代大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为此,国家教育部根据高等院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培养目标提出了“计算机文化基础”、“计算机技术基础”、“计算机应用基础”三个层次的教育体系。VB属于第二层次范畴的计算机编程语言,已被列为公共必修课程。
程序设计语言类课程的指导思想是:使学生通过学习既掌握高级编程语言的知识、编程技术和基本算法,又掌握程序设计的思想和方法,更具备利用计算机求解实际问题的能力,能灵活运用高级语言进行程序设计。其重点是培养学生掌握程序设计的思想和方法,难点是作为程序设计的入门课程,应当如何引导学生突破传统的思维方式,培养程序设计的新思想。本文结合教学实践与理论思考,谈谈在教学上的一些经验和体会。
2 VB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课堂教学模式单一。目前,Visual Basic课程的教学模式主要是使用多媒体教室,教师采用Powerpoint课件加实例演示的教学模式,该模式比以前的“粉笔”+“黑板”教学模式有了很大的提高,加大了课堂的信息量,更直观形象了。但如果仅采用这样单一的教学模式,学生的学习过程还是以教师为中心,课件的信息量很大,授课速度又快,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的积极性仍然没有得到充分调用;第二,上机实验过程中,学生是自主学习,忽视教师的引导作用。首先,在上机实验中,教师布置上机的任务后,学生自行练习,教师就忙于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而不引导全局。在这种放任学生自主练习的状况下,整个上机实验过程节奏松散,而实验任务对大部分同学来说台阶过高,于是学生感到很茫然,便很快就丧失了学习兴趣,甚至厌恶上机。其次,上机人数又多,学生遇到的问题往往得不到教师的及时解决,于是挫折感增加,产生厌烦心理。
3 教学方法的探索
3.1 实例教学,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程序设计是一种构造性的技术,对于学生来说,程序设计的思维方式和概念都是全新的,学生接受起来很困难,因此必须研究程序设计的教学方法。教学的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在程序设计教学中要从学生的兴趣入手,利用学生对事物的好奇心,选择一些有趣的、有实际意义的程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俗话说:教无定法,学无定法。打破课本原有以知识的逻辑结构体系为顺序组织课堂教学的方式,以学生的已有知识为基础,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遵循先易后难、先具体后抽象的原则,通过观看、模仿、理解、总结、提高五个阶段进行教学。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决定了教学效果的好坏。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很重要,而教师还要在教学过程中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对学习本身或过程有兴趣,而不是在外界剌激下只关心学习的结果,这直接影响到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学习效果。教学中仅仅单纯地传递教材内容是不够的,在第一堂课中,教师应从学生的兴趣入手,利用其对事物的好奇心,选择一些有趣的、有实际意义的程序,从一开始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2 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在教学过程中提出问题,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促进学生主动思考、主动探索,可以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成为主体。实际上,问题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没有问题便没有深入,老师要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中学习,即提出问题,留给学生时间思考、讨论、解决问题,从而更深入地展开学习。实践证明,这种教学方法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例如,在讲数组的概念时,老师先设置问题编程计算10个数的和。根据以前所学,学生会想到需要定义10个变量用于存放这10个数。再进一步要求计算50个数的和。这时候如果再定义50个变量,则会非常麻烦,学生此刻开始思考该如何合理地声明变量。再深人一步求100个数的和。此时,当教师引出数组的概念、分析数组的性质时,学生不仅能够很容易记住数组的性质,还能够知道在什么情况下使用数组,事半功倍。
3.3 举一反三,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编程教学的根本目的是要使学生能够独立地编写程序,而这正是编程教学中最大的难点。在实际教学中,笔者采用以下几步措施来逐渐使学生能够独立编一些简单的程序:第一步精讲例题,详细分析其算法,逐一列出解题步骤,给出完整程序;第二步精心挑选很多程序题,让学生阅读程序,写出程序执行结果,这一步十分关键,读懂理解人家的程序是以后自行独立编程的前提;第三步是让学生做程序填充题和程序改错题,即给出相应程序,把其中一些关键地方留空,让学生填充,或在程序中提供一些错误语句,要求学生修改正确;第四步出一些类似例题的编程问题,让学生模仿完成;第五步让学生独立编写简单的程序。例如,为了让学生独立解决求s=1-1/2+1/3-1/4+...+1/99-1/100的程序,首先详细分析了求s=1+2+3+...+99+100的编程,程序如下:
然后,将上题中“For i=1 to 100 step 1”这一语句略作改动:(1)For i=1 to 100 step 2;(2)For i=0 to 100 step 2;其余不变,让学生阅读程序并分析。程序(1)实际上是求100以内奇数之和,程序(2)实际上是求100以内偶数之和。再将上题中sum=sum+i这一语句改成sum=sum+1/i,其余不变,那又如何呢?学生很容易得出程序实际上是求s=1+1/2+1/3+...+1/100,进一步引导学生,这个程序有什么问题?答案是由于求和结果不可能是整数,故语句Dim sum As Integer应该改成Dim sum As Single。再引导学生思考,要求s=1-2+3-4+...+99-100的编程,上题中循环体sum=sum+I应该怎样改动?结合相关数学知识,学生很自然得到正确结sum=sum+i*(-1)^(i+1)。有了上述的层层铺垫,相信学生是能够独立完成s=1-1/2+1/3-1/4+...+1/99-1/100的程序代码设计的。
能独立编程后,还应善于总结。有些编程题,表面上看起来好象不一样,它们实质上可以用一道通用的程序来实现,只要改变其中的一条语句就可以了。如:
例1:编程求任意三个数中的最小数。
例2:编程求任意三个数中的最大数。
例3:编程求任意三个数中的中间数。
例4:编程将任意三个数从大到小输出。
例5:编程将任意三个数从小到大输出。
这五个编程题,虽然不一样,但只要会编写其中的一道题程序,其它题目只要在这道题程序的墓础上,修改最后的PRINT语句就可以了。
4 根据课程特点,做好归纳小结
程序设计的教学,一般都是从局部分散地讲,如果不归纳总结,学生则难以形成完整、清晰的框架,因此,教学中要及时归纳、做好小结。归纳可以是一个控件多方面(如事件、属性设置等)的归纳,也可以是对一种结构的归纳(如分支结构的归纳)。总结可以是一课的总结,也可以是几课的总结。归纳总结的形式也可以多种多样,可以使用文字概括,也可以使用图示总结,重难点要着重强调。这种归纳总结,一方面有利于学生理解知识、融会贯通,顺利实现知识迁移,另一方面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也有很大的帮助。
总之,教学方法在程序设计教学中举足轻重,它制约着程序设计教学的效率。虽然教无定法,但万变不离其宗,绝不能离开程序设计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脱离学生的知识背景和认知规律。采取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科学的教学方法,必然会提高教学效率,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5 不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在教学中笔者还注意不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自学能力在大学生能力层次当中属于最重要最基本的,首先,有了自学能力就可以通过课外阅读,学到课本里没有的东西,知识丰富了,眼界也开阔了,对于活跃学生的思想,提高科学思维能力大有好处:它可以使学生打破老师和课堂的限制,在学习上获取更大的自由。其次,学生在学校里生活毕竟是短暂的,现在提倡终身教育,将来不论他们从事哪种工作,都需要在工作中不断提高文化科学水平,这种提高主要靠自学,即自已阅读有关书籍和报刊,运用已掌握的知识,去认知新知识,自觉发现问题,再归纳概念,作出判断,进而解决问题。再次,针对计算机的飞速发展、日新月异的特点,自学能力的成长和提高,显得更为重要。
在不断的教改实践中,笔者始终坚持一个指导思想,即充分相信学生的学习潜力,减少学生对教师和教材的依赖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好奇心,从而发展学生的分析能力,观察能力和独创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
参考文献
[1]牛又奇,孙建国.新编Visual Basic程序设计教程[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2.
[2]沈国珍.《VB程序设计》课堂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福建电脑,2007(4).
[3]刘炳文.精通Visual Basic6.0中文版[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1999.
关键词:VB程序设计;教学方法
一、前言
Visual Basic(VB)是一种功能强大、内容丰富和应用广泛的编程技术。它可以提供可视化的界面设计和事件驱动的编程机制,既具有Basic语言简单易用的特点,又增加了面向对象和可视化设计语言的特点,因此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和关注。VB程序设计是目前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重要课程,此课程不但要求学生要学好编程知识和理论,还要学会运用这些知识进行编程以解决实际问题,从而掌握实际操作技能,培养出独立的编程能力。VB程序设计课程涉及到的知识点多、实践性强,给学生的全面掌握和灵活运用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因此,如何教好VB程序设计这门课程已经成为了众多计算机教师比较关心的一个课题。笔者根据近些年来的VB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实践,探讨了VB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方法。
二、教学方法
(一)巧妙设置案例,激发学习兴趣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要想使学生能够学好VB程序设计课程,就要激发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学习兴趣。这就要求所讲授的课程内容要有吸引力,能够引人入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VB程序设计的大部分教材开始都是先介绍VB发展史,再讲VB特点,然后在介绍对象、属性、事件和方法等概念,而这些概念又都是比较抽象和不好理解的。如果按照教材的编排进行讲解,虽然符合逻辑体系,但是却不符合学生的认知习惯,使得学生只能空洞地死记硬背这些概念,从而打消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降低了教学的质量。所以可以尝试打破常规,通过引入一些实际案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第一节课里可以介绍一个电话号码存储程序,这个程序包括界面设计、信息录入、信息查询和信息存储等功能实现。通过介绍这些功能的实现过程,使得学生对VB有一个非常直观的认识,知道VB能够实现什么,如何实现,需要掌握什么知识等。在随后具体的知识点讲授时,学生就会知道掌握了这个知识点有什么用和怎么用,从而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有效组织内容,增强学习效果
可以从实用角度考虑,将教学内容进行有机的组织。通过知识点的穿插,将VB程序设计的课程内容分为几个模块,每一个模块设置多个项目案例,使得学生为解决问题而学,能够学以致用。通过项目的开发和实现,逐步地引入涉及到的各项知识点,再进一步讲解这些知识点包括的基本概念和语法。这种方法一方面可以比较直观的引入各项内容,使得学生易于理解;另一方面也使得学生在掌握知识点的同时,了解到如何去组织和运用这些概念和语法来解决实际问题。
(三)组成项目小组,加强固队意识
在VB程序设计课程教学中,把学生组织起来,分成一个个的项目小组也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方法。在自愿组织的原则基础之上进行合理搭配,组织学生成立项目小组,学习好的同学和学习差的同学搭配,动手能力强的学生和动手能力弱的学生搭配,外向的学生和内向的学生搭配,并设置小组组长。在课程中,可以布置项目开发作业,安排各个小组分别完成。小组成员在上机之前要开小组会讨论解决方案,理清开发思路,分配开发任务。然后在上机课程时,按照承担的开发任务,完成开发工作,由小组组长协调整个开发过程和开发代码的集成,最后形成开发报告。可以随机指定一个小组在下一次课程中讲解项目开发作业的思路,与大家进行交流和讨论。项目小组可以促进小组成员互助学习,在促进学生的学习效果,提高学习成绩的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提高了学生的情商。
(四)互动教学,增强师生交流
VB程序设计课程教学中,一个普遍的问题就是一堂课的学生人数越来越多,有时候甚至到达了上百人。在教室后面的学生就容易溜号,从而影响教学的效果。因此在上课的过程中,可以走到学生的中间,多于学生进行交流,询问学生是否有不清楚的地方。也可以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讨论,找到最佳的解决方案。
三、结束语
VB程序设计课程的内容多,时间有限。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要想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使得学生学以致用、有所收获,就必须结合一些有效的方法。单一的方法取得的效果是有限的,必须将多种方法有效结合,并且不断地根据学生和教学过程的实际情况进行方法创新,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杨莉Visual Basic程序设计教程[M],北京:中国水利出版社
[2]黄迎久,郝长胜,徐扬,《Visual Basic程序设计》教学改革与实践[J],现代计算机,2009,(4)
这次数据库课程设计中我主要负责用户登录、注册及数据库维护方面的设计。
1.Delphi是一款功能很强大的软件,其控件之多超出了我的想象,因此在运用时要借助很多资料。要学会查找和利用现有资料来解决问题
2.在设计中用到了很多SQL语句,因此对SQL及程序语句地掌握也是必不可少的。
3.后期的软件制作都是以前期的工作为基础的,因此在前期的需求分析及数据库设计阶段要认真、细致。
《VB程序设计》课程设计
任务书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
课程设计的目的是为了加深学生对课堂所讲授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及VB中的命令和程序设计方法的进一步理解与掌握,提高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综合运用能力,同时增强学生程序设计能力,掌握一些编程技巧,并可培养学生实际上机调试程序的能力,使学生对开发信息管理系统有一个总体认识,可使学生得到很好锻炼,为以后学习、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课程设计内容
该设计要求学生根据所学VB和Access数据库知识,设计开发一个中小型数据库项目或其它VB项目。
三、课程设计的要求:
1、设计题目:每个学生独立完成一个中小型数据库项目,题目可参考本任务书中提供的,也可由学生自定,自定的题目须经指导教师批准。每人一题,不许重复。确定题目后,要搜集、了解、研究并学懂设计题目所涉及的业务信息,确保设计内容的正确性和合理性。2.数据库设计:根据实际需要,用Access设计一个数据库,至少包含2个表,3、接口设计:用户接口是提供给用户操作的界面,全部操作应在VB的窗体上完成,在窗体中使用ADO控件与数据库连接,主窗体可以使用菜单式或按钮式,窗体的个数不少于5个。
4、功能设计:应用系统功能通常根据实际题目的设计目标决定,设计目标一般应具有基本的增加、删除、修改、查寻、打印输出的功能。具体目标有同学自定,要求保证有一定的工作量。
5、课程设计报告:设计结束后,要求每个学生上交一份打印的和电子稿课程设计报告。
6、纪律要求:学生要服从指导教师统一安排,遵守机房制度。严格遵守出勤纪律,不迟到,不早退,无故缺勤者,成绩按不及格处理。不做与设计无关的事情,如:不打游戏、不用QQ聊天等。
四、课程设计参考题目: 数据库类参考题目: 1.机票预定信息系统
系统功能的基本要求:航班基本信息的录入,包括航班的编号、飞机名称、机舱等级等。机票信息,包括票价、折扣、当前预售状态及经手业务员等。客户基本信息,包括姓名、联系方式、证件及号码、付款情况等。按照一定条件查询、统计符合条件的航班、机票等;对结果打印输出。2.长途汽车信息管理系统
大学计算机程序设计基础(VB)课程设计任务书
系统功能的基本要求:线路信息,包括出发地、目的地、出发时间、所需时间等。汽车信息:包括汽车的种类及相应的票价、最大载客量等。票价信息:包括售票情况、查询、打印相应的信息。3.人事信息管理系统
系统功能基本要求:员工各种信息:包括员工的基本信息,如编号、姓名、性别、学历、所属部门、毕业院校、健康情况、职称、职务、奖惩等;员工各种信息的修改;对转出、辞退、退休员工信息的删除;按照一定条件,查询、统计符合条件的员工信息;教师教学信息的录入:教师编号、姓名、课程编号、课程名称、课程时数、学分、课程性质等。科研信息的录入:教师编号、研究方向、课题研究情况、专利、论文及著作发表情况等。按条件查询、统计,结果打印输出。4.超市会员管理系统
系统功能的基本要求:加入会员的基本信息,包括:成为会员的基本条件、优惠政策、优惠时间等。会员的基本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年龄、工作单位、联系方式等。会员购物信息:购买物品编号、物品名称、所属种类,数量,价格等。会员返利信息,包括会员积分的情况,享受优惠的等级等。对货物流量及消费人群进行统计输出。5.客房管理系统
系统功能的基本要求:客房各种信息,包括客房的类别、当前的状态、负责人等;客房信息的查询和修改,包括按房间号查询住宿情况、按客户信息查询房间状态等。以及退房、订房、换房等信息的修改。对查询、统计结果打印输出。6.药品存销信息管理系统
系统功能基本要求: 药品信息,包括药品编号、药品名称、生产厂家、生产日期、保质期、用途、价格、数量、经手人等;员工信息,包括员工编号、姓名、性别、年龄、学历、职务等;客户信息,包括客户编号、姓名、联系方式、购买时间、购买药品编号、名称、数量等。入库和出库信息,包括当前库存信息、药品存放位置、入库数量和出库数量的统计。
7.学生选课管理信息系统
系统功能基本要求: 教师信息,包括教师编号、教师姓名、性别、年龄、学历、职称、毕业院校,健康状况等。学生信息,包括学号、姓名、所属院系、已选课情况等。教室信息,包括,可容纳人数、空闲时间等。选课信息,包括课程编号、课程名称、任课教师、选课的学生情况等。成绩信息,包括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分、成绩。按一定条件可以查询,并将结果打印输出。8.图书管理系统
大学计算机程序设计基础(VB)课程设计任务书
系统功能基本要求:图书信息,包括图书编号、图书名称、所属类别等;读者信息,包括读者编码、姓名、性别、专业等;借还书信息,包括图书当前状态、被借还次数、借阅时间等。
9.学生成绩管理系统
系统功能基本要求:学生信息,学号、姓名、性别、专业、年级等;学生成绩信息,包括学号、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分数等。课程信息,包括课程编号、课程名称、任课教师等。对学生成绩的查询(不能任意修改)、统计,并将结果输出。10.网上书店管理信息
系统功能基本要求:书籍信息,包括图书编号、图书种类、图书名称、单价、内容简介等;购书者信息,包括购买编号、姓名、性别、年龄、联系方式购买书的名称等;购买方式,包括付款方式、发货手段等。根据读者信息查询购书情况,将统计结果以报表形式打印输出。
11.教室管理信息系统
系统功能基本要求:教室信息,包括教室容纳人数、教室空闲时间、教室设备等;教师信息,包括教师姓名、教授课程、教师职陈、安排上课时间等;教室安排信息,包括何时空闲、空闲的开始时间、结束时间等。按照一定条件查询,统计,将结果打印输出。12论坛管理信息系统
系统功能基本要求:作者信息:包括作者昵称、性别、年龄、职业、爱好等;贴子信息:包括贴子编号、发贴日期、时间、等级等;回复信息:包括回复作者昵称、回复时间等。13.职工考勤管理信息系统
系统功能基本要求:职工信息,包括职工编号、职工姓名、性别、年龄、职称等;出勤记录信息,包括上班打卡时间,下班打开时间,缺勤记录等;出差信息,包括出差起始时间、结束时间、统计总共天数等;请假信息,包括请假开始时间,结束时间,统计请假天数等;加班信息,包括加班开始时间、结束时间、统计加班总时间。14.个人信息管理系统
系统功能基本要求:通讯录信息,包括通讯人姓名、联系方式、工作地点、城市、备注等;备忘录信息,包括什么时间、事件、地点等;日记信息;包括时间、地点、事情、人物等;个人财物管理,包括总收入,消费项目、消费金额、消费时间、剩余资金等。15.办公室日常管理信息系统
系统功能基本要求:文件管理信息:包括文件编号、文件种类、文件名称、存放位置等;考勤管理:包括姓名、年龄、职务、日期、出勤情况等;查询员工的出勤情况。会议 3
大学计算机程序设计基础(VB)课程设计任务书
记录:包括会议时间、参会人、记录员、会议内容等;办公室日常事务管理,包括时间、事务、记录人。按条件查询,统计。16.轿车销售信息管理系统
系统功能基本要求:轿车信息,包括轿车的编号、型号、颜色、生产厂家、出厂日期、价格等;员工信息,包括员工编号、姓名、性别、年龄、籍贯、学历等;客户信息,包括客户名称、联系方式、地址、业务联系记录等;轿车销售信息,包括销售日期、轿车类型、颜色、数量、经手人等。按条件查询,并将销售报表打印输出。17.标准化考试系统 18.奖学金评定系统 19.高校公寓管理系统 20.某公司售后服务管理系统 21.小区物业管理系统 22.运动会记分系统 23.高校食堂管理系统
24.房屋中介公司房源、客户管理系统 25.高校毕业生管理系统 26.高校某学院教师任课管理体统 27.高校某学院学生成绩管理体统 28.大奖赛评分管理系统
29.职工工资管理系统 30.超市管理系统 31.设备管理系统 32.学生信息管理 33.商场管理系统
34.火车售票系统 35.酒店管理系统 36.学生档案管理系统 37.银行活期存取款管理系统 38.商店进货、销售、存货管理系统 39.健身中心会员管理系统 40.复杂的通讯录管理系统 41.疾病诊断系统 42.其它题库系统 43.运动会管理系统 44.航空售票系统 大学计算机程序设计基础(VB)课程设计任务书
45.出租车管理系统 46.小型书店管理系统 其它参考题目:
1.邮编区号查询 2.多文档文本编辑器 3.电子书 4.记忆力测试
5.图片浏览器 6.机房管理程序 7.多功能计时器 8.格式文本编辑器 9.中图分类号查询系统 10.文件管理器 11.考题系统(是非题)12.自测题系统(填空题)13.上机考试系统(选择题)14.贷款计算器 15.静态排序算法的实现 16.模拟Windows字体对话框 17.计算器 18.MDI文本编辑
五、设计时间、地点、方式安排
(一)时间: 二周, 具体安排如下:
1.系统规划、系统设计及程序设计: 非上机时间完成
2.程序调试: 计算机机房 3.程序验收,周五
4.写课程设计报告: 非上机时间完成, 设计结束交.(二)地点:计算机机房
(三)方式:每人每天4小时是上机调试程序的时间,非上机时间进行项目调研、查找资料、项目规划及编制程序。
六、课程设计结果要求:
有一定的工作量,总体设计合理,程序运行通顺正确,功能全面,界面设计合理、美观,程序容错能力强,程序代码简练。有系统设计说明、功能结构图、程序流程图、程序清单、运行结果及总结。
七、按照课程设计指导书进行设计,按照指导书中的课程设计报告格式来撰写课程设计报告
大学计算机程序设计基础(VB)课程设计任务书
八、课程设计的成绩评定
按照设计报告成绩(40%)、上机运行程序的成绩(40%)及学生实习期间表现(20%),由指导教师综合评定成绩。成绩按五级分进行评定,成绩分为优、良、中、及格、不及格。
九、课程设计报告的基本格式
课程设计报告的基本内容至少包括封面、目录、正文三部分。㈠、设计封面:题目、班级、姓名、指导教师、设计日期、成绩。㈡、目录:课程设计报告的内容及所在页码,电子稿要用自动生成的目录。㈢、正文:
1、本次课程设计的目的、意义。
2、软件、硬件环境。
3、项目调研及选题说明
4、项目总体设计说明
4.1 项目设计要达到的目标 4.2 项目功能结构图 4.3数据库设计:
4.3.1数据库需求分析
4.3.2数据库组成:数据库名称、包含几个表、表的名称
4.3.3 表设计:数据表名称、组成(序号、字段名、类型、长度等)、主键设置 4.3.4 表间关系:表间关系说明及表间关系图
4.3.5 创建数据库:使用的数据库管理程序、表结构图、表中的数据(抓图)4.3.6 数据库联接说明:ADO控件的连接方法及步骤
4.4 项目文件或过程说明:对项目中所用到的各类文件(工程、窗体、标准模块、等文件)说明其文件的名称、功能以及被调用和调用关系。对窗体模块中用到的事件、函数等过程要在过程开头加程序注释命令,用来说明以下内容: ‘ 过程名:„„ ‘ 功能:„„.‘ 被调用:„„ ‘ 调用:„„ 4.5 其它说明
5、项目详细设计说明(详细描述每个功能模块)
5.1 工程文件:包括工程的名称、界面、及包含的内容
5.2 窗体文件:窗体名称、外观(运行的界面)、功能、属性设置表。5.3 事件、函数、过程或标准模块文件:名称、功能、代码及流程图 5.4报表(数据库):数据环境文件名称、外观、组成及相关设置说明;
报表名称、功能、运行界面
5.5 其它相关文件:不同的题目有差异,相关文件的名称、功能、界面等说明 6.项目的使用说明: 怎样运行程序的详细说明
7、项目打包:生成可执行文件(.EXE)
8.总结:设计过程中的收获、体会,设计的优缺点及有待完善的思路等
9、教师评语、成绩
大学计算机程序设计基础(VB)课程设计任务书
㈣、正文内容格式要求:用Word编写设计说明书并A4纸打印,目录三号黑体;从第1项起有页眉和页脚,页眉写“VB课程设计”及课程设计题目,页脚写页号,页眉、页脚居中显示、宋体、五号字;正文小四号宋体;所有标题是黑体 ㈤、电子报告:全班刻录在一张光盘上,每人一个文件夹。文件夹命名方式为“学号+姓名”,内含课程设计报告、源文件、编译后的可执行文件(.EXE)及说明文件 说明:
1.复印课程设计任务书和设计指导书,同学人手一份。2.自由选题,周一上机之前报给班学委。
一、课程设计的题目:离合器设计
二、课程设计的要求
请根据所给的基本参数,设计一套完整的离合器装置。即设计出的图纸经过加工,并按照一定的装配工艺进行装配,不再需要任何其他辅助工作,离合器就能正常使用。
每人一题,具体参数分配情况见附录。具体完成任务:
(1)离合器膜片弹簧(3号图)
1张(2)扭转减震器(3号图)
1张(3)摩擦片(3号图)
1张(4)离合器总成装配图(2号图)
1张(5)设计计算说明书
1份
三、课程设计内容及步骤
1、离合器主要参数的确定
(1)根据已知参数,确定离合器形式。
(2)确定离合器主要参数:①后备系数;②单位压力;③摩擦片内外径D、d和厚度b;④摩擦因素f、摩擦面数Z和离合器间隙。
(3)摩擦片尺寸校核与材料选择。
2、扭转减震器的设计(1)扭转减震器选型(2)扭转减震器主要参数确定(3)减震弹簧尺寸确定
3、从动盘总成确定(1)摩擦片确定
(2)从动盘毂的确定(花键确定)
4、离合器盖总成的设计。
(1)选择压盘内外径、厚度及材料,并进行校核(2)离合器盖的确定(3)支撑环的确定
5、膜片弹簧的设计(1)膜片弹簧基本参数确定(2)膜片弹簧强度计算
6、总成装配
四、设计成果要求
1、设计计算说明书
学生从一开始就应随时逐项记录设计内容、计算结果、分析意见和资料来源,以及教师的合理意见、自己的见解与结论等。每一设计阶段后,随即可整理、编写出有关部分的说明书,待全部设计结束后,只要稍加整理,便可装订成册。对说明书的具体要求:
(1)设计计算说明书要包括:目录、任务书、设计内容、参考资料、对两周课程设计的心得体会等。
(2)设计内容要主要体现:①进行参数选择与计算时的理论依据、计算步骤及对计算结果合理性的阐述;②分析几种不同类型离合器方案,论证自己所选方案的合理性;③对课程设计结果的合理性进行分析。
(3)最终上交的课程设计说明书统一用A4纸撰写,要求排版整洁合理,字迹工整,不少于20页。
2、设计图纸
(1)离合器膜片弹簧3号图纸一张(手工绘图)(2)扭转减震器3号图纸一张(手工绘图)
(2)离合器总成结构装配图2号图纸1张(手工绘图)(3)离合器摩擦片3号图纸一张(手工绘图)尺寸标注、公差标注、技术要求、明细栏等完整。
五、课程设计的进度及时间安排
课程设计时间为两周,查阅资料安排3天时间,设计计算及绘图安排5天时间,答辩安排2天时间。具体的时间安排如下:(1)18周星期一上午动员大会。
(2)18周星期一上午至18周星期二下午学生自行查阅相关的设计资料。
(3)18周星期二下午至19周周一下午在学院提供的教室完成计算、绘图及设计说明书的编写。
(4)19周星期四上午至星期五下午进行设计答辩。
六、成绩评定
1、设计完成后将成果装入档案袋里,在规定的时间交给指导老师。
2、组织答辩:按照课程设计分组情况,由指导教师依具体情况安排每个学生进行答辩。
3、成绩评定:指导教师按学生独立完成工作情况、设计计算说明书及图纸质量、答辩情况等综合考虑后给出成绩。
4、成绩分五等:优、良、中、及格、不及格。
七、参考文献
1.汽车工程手册 人民交通出版社 2.陈家瑞 汽车构造 人民交通出版社 3.王望予 汽车设计
机械工业出版社 4.余志生 汽车理论
关键词:VB,程序设计,改革,实践
1、引言
《Visual Basic (下面简称VB) 程序设计》是我校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必修课,学生普遍缺乏相应的知识背景和算法思想,因而对这门课程缺乏兴趣,有畏难情绪,进入编程状态比较慢。这就要求教师摸索一些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对程序的兴趣,进而培养程序分析和设计能力。在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中我们进行了如下改革探索,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2、教学改革与实施
2.1 对课本知识进行整合
大部分语言课教程总是先讲基本语法,让学生一开始就致力于理解抽象难懂的概念,这样容易挫伤他们编程的积极性。因此我们考虑以学生已有的知识程度为基础,打破原有以课本知识的逻辑结构顺序组织课堂教学的模式,改用从简单的实例人手,通过让学生观看、模仿,在实际操作中去探究和领悟这些概念,并适时地加以归纳,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接受新知识。比如,在讲到循环结构中DO-LOOP语句和FOR-NEXT语句的用法,以求解N!为例,分别用DO-LOOP语句的4种形式和FOR-NEXT语句实现,让学生去观察、领悟它们的异同。
2.2 与专业知识进行整合
对于非计算机专业学生来说,计算机课程只是一门工具课,学习计算机课程的目的是,学会使用这种工具并为专业服务,因此教师应当把教学重点放在应用上。要精讲多练,给学生提供足够的上机操作机会,使他们在实践中理解计算机的基本知识,掌握计算机的操作技能和编程手段,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创造能力。让学生更好地利用计算机去解决专业领域中的问题及日常事务问题。同时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设计不同的课程案例,通过案例教学,让学生体验和领悟利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动手能力,还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了新的空间和条件。到了高年级,学生可根据自己的专业发展和兴趣选修几门计算机课程。真正做到学有所用,并且在四年的本科学习中,能使计算机学习不断线。
2.3 网络教学,建立现代化教学平台
在《VB程序设计》教学中,面对不同计算机素养的学生,教学内容要是统一,教学效果往往难尽如人意。网络教学模式作为教学内容的组成部分,把传统教学方法和网络教学手段有机地结合起来,一部分课时由老师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和学生面对面进行讲授,另一部分课时由学生通过网络教学平台自学。网络辅助教学模式利用校园网、Internet来建立学习辅导网站,把教师制作的多媒体课件、教学计划、教学基本要求、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有关知识的问答、实验素材、模拟试题等放在网上,供学生使用。提供《VB程序设计》课程教学的动态教科书,方便学生个性化学习。通过网络学生可以查阅到大量与课堂内容相关的信息,并且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进行有选择的学习,同时缩短了教师和学生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距离,突破传统面对面课堂教学方式的限制。让学生在课前可以预习、课后可以复习。此外网站中还提供网上答疑平台和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测评平台,方便教师了解学生学习情况,给学生提供更有效的指导。
2.4 教学方法多样化
在教学实践中,除了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如:提问法、小组讨论法外,还主要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1)错例分析法
学生对变量、类型、运算符、表达式这些基本概念和语言规则的掌握需要一个过程,对算法和数据结构的知识需要不断积累。学习过程中,能听懂老师授课的内容,但自己编制的程序往往错误百出。课堂上,将容易出错的概念以反例形式展示给学生,让他们找错误,通过运行。比如错误使用逻辑运算符。
假设a、b和c是三个变量。如果已知a<c,要判断b的值是否在a与c之间,可以使用以下表达式:a<b And b<c不能写成:a<b<c。很多学生会错误延用数学上的概念,写成后一种形式。
为什么a<b<c会得False?因为,VB在计算这个表达式时,先计算"a<b"部分,得True;再计算"True<c",并将True转换为一1,-1<-1?最终得False。
通过诸如此类的反例教学,使学生豁然开朗,印象深刻。
2)零散实例和核心实例结合
零散实例教学法,对每个知识点的运用和理解是行之有效的,但对前后知识的贯穿缺乏说服力。除经典的零散实例外,将一个规模较大的、典型的、有实用价值的、学生感兴趣的核心实例贯穿于教学全过程,对提高学生的编程能力非常有帮助。所谓核心实例是指,实例从小到大、随章节的展开而逐步成长,呈现为逐步进化的多个版本。比如引入一个贯串全书的问题:设计一个"图书管理系统"。首先,用最基本的概念和最简单的结构,给出该系统的第一个 (也是最简单的) 版本,以后的每一次课,都对该系统提出新的功能和结构上的要求,并用本次课介绍的新概念和新方法对它进行功能上的扩充和结构上的改进。每次得到该系统的一个增强的新版本。为达到设计目标,学生随着教学的进程,可以积极投入到对实例系统的调试、改进的实践中,逐渐掌握了所学的基本知识,同时也提高了编程能力。
3)任务驱动教学法
任务驱动就是学习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紧紧围绕一个共同的任务活动中心,在强烈的问题动机的驱动下,通过对学习资源的积极主动应用,进行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的学习,并在完成既定任务的同时,引导学生产生一种学习实践活动。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整个教学过程中,以完成一个个具体的任务为线索,把教学内容巧妙地隐含在每个任务之中。介绍和学习基本知识和技能,并在完成任务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以及自主学习的习惯,引导学生学会如何去发现,如何去思考,如何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最终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经过思考,自己解决问题。任务驱动教学法适用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相对独立的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学生还会在自主解决问题过程中不断地获得成就感,以便更大地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逐步形成一个感知心智活动的良性循环,从而培养出独立探索、勇于开拓进取的自学能力。
针对计算机编程语言学习的特点,我们设计出一套基于任务驱动的课堂讲解模式:
(1)结合知识点提出任务,以案例形式进一步明确任务,将任务实例化,使读者带着问题阅读,主动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变被动为主动学习。
(2)引导读者自主思考分析任务,依据前面给出的案例引导读者分析完成该任务的思想、方法、途径,引入学习重点。
(3)边学边做完成任务,按照分析分析得出的基本思想,提出一种或多种解决任务的方案,详细讲解完成此类任务的具体方法与步骤。
(4)总结归纳,进一步提高,任务评价,相关知识讲解。
此过程设计的重点为,首先任务要明确,其次是案例的设计要针对任务,循序渐进。
2.5 重视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综合应用程序开发能力
VB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如果只纸上谈兵,不上机练习,是不可能真正掌握VB程序开发的。实践教学主要注意抓住以下几点:
(1)模仿阶段,对课堂核心实例系统的调试、改进。核心实例的每次增强版是全面反映教学内容的,学生通过模仿、知识再现达到在实践中领悟知识,开拓编程思路。
(2)分层次阶段,在教学过程实施的开始,和核心实例同步,给出了几个类似核心实例的课程设计内容,供学生选择。对核心实例的调试比较成功的,可以同步实施自己所学的课程设计内容,达到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掌握核心实例有困难的学生,针对教学内容重新布置实验,强化知识巩固。课程设计内容课后上机完成。
要掌握上面两个阶段的具体情况,教师应亲自指导,与学生一起上机实验,随时监控学生实验过程。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及时予以指导,而发现学生常犯的共性错误,可在理论课上进行点评。
2.6 培养学生使用标准编码,养成良好编程习惯
在程序设计过程中,使用标准编码可以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错误。在授课过程当中使用标准编码的实例,在讲解实例过程中对学生进行适当地引导,让学生养成一个良好的编程习惯。
程序书写规范是非常重要问题,不仅书写格式应该结构层次分明,而且程序里面应添加起码的注释。不按照标准书写程序会增加别人查看程序的难度,同时也不利于自己以后上机调试修改。强调学生避免使用Visual Basic中的隐式操作,养成显式编码的习惯。比如永远使用Option Explicit,严格执行变量先定义后使用的原则。避免使用缺省属性,明确指出是在引用对象还是在引用对象属性。
3、结束语
计算机基础教育的普及和深化是21世纪教学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成果,它既是文化基础教育、人才素质教育,又是技术基础教育,是各学科发展的必然和需要,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高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教学是培养学生掌握任何一门学科的重要工具和手段,同时对学生的基本素质和思维方式的培养起着重要的作用。我们要进一步深化改革进程,建立科学的课程体系,利用现代化的教育技术手段,从全社会信息化发展的全局推动整个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改革。一门课程的教学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将以上一些改革和探索用在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中,取得了一些效果,但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只要教学得法。在教学实践中,合理运用多种教学方法,灵活地、创造性地掌握教学过程,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综合应用程序开发能力。
参考文献
[1]龚沛曾, 杨志强, 陆慰民.Visual Basic程序设计教程 (第三版)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
[2]张岩.任务驱动教学方法在算法分析与设计中的应用[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 2007, . (59) , 65~66.
关键词:程序设计;Visual Basic;高职院校;计算机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1-8437(2012)02-0014-02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应用日益普及,以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和通信技术为特征的现代信息技术,已在社会各个领域产生与应用。高职院校开设计算机程序设计课,一方面拓宽了大学生知识结构,另一方面强化了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数学思维。传统的计算机程序设计体系同急剧发展的计算机技术已不相适应,计算机程序设计教学体系应进行相应的改革,VB的教学也不例外。
1、高职计算机VB教学的特点
VB具有易学、功能强、见效快、采用事件驱动等特点,其教学可分为基础理论教学和程序界面设计教学两大部分,教学中应该采用“任务驱动”或“项目驱动”的方式进行,在任务或项目的完善完成过程中学习VB程序设计知识,避免单一枯燥的知识讲解,使学习变得有目的性和针对性,提高教学质量。
2、加强高职校计算机VB教学的措施
2.1分层制定教学目标
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要教学对象,其发展水平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着差异,包括计算机知识水平差异、思维发展差异等。教师在教学中应根据学生所表现出来的差异进行分层,设计不同层次的学生模型,分层制定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依据教学大纲设置不同层次的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要达到不同的学习目标并依此安排不同的学习内容,激发学生努力探索而实现认知水平的重新架构。首先,要设置不同的教学目标,即把计算机程序设计课分为两个层次,一个基础层次,一个提高层次。基础层次要求学生掌握VB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对软件进行进一步自学和知识的迁移;提高层次要求学生在达到基础层次的教学目标后,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其次,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设计不同的教学内容。基础层次的教学内容是基本掌握VB的基本技能和应用,能独立编写小程序;提高层次的教学内容是熟练掌握VB的基本技能和应用并能用VB完成一个项目的策划与设计。
2.2教学内容的创新
2.2.1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VB是一种可视化编程语言,提供了丰富的控件,而面向对象、以事件驱动程序的特点,使得代码可以重用,把復杂的计算机语言、专业化的技术变成轻松自如的模块化应用。基于VB语言的编程特点,教师在课堂上应通过对企业应用项目的VB程序设计案例引出对象、控件等,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使枯燥无味的学习变得简单、有趣,从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2.2.2注重实训
系统的理论学习能让学生掌握VB的程序设计的机制和原理,对VB知识体系的运用的训练则表现在实验实训上,实验实训能帮助学生加深对系统知识的理解,有助于学生正确运用所学知识。在课程教学开始或前期可以安排一个企业级或时下比较流行的项目开发,在章节的教学后根据教学内容加入功能,以此来锻炼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强化理论知识,并适量安排一个或几个小项目,使实训活动跟着理论一起走。
2.3 教学方法的创新
2.3.1 发挥计算机多媒体的优势
在感觉受到关注、对学习充满兴趣、自己主导或参与、得到反馈;有成就感、有挑战性等情况下,学生的学习效果会更好。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使用使得上述情况变得容易。在讲解VB程序设计时,可以把当前国际前沿的软件开发技术通过图片,视频,声音等多媒体形式概要地介绍给学生,给程序员蒙上了神秘、传奇的色彩。然后再用VB开发的应用程序示例如动画、游戏、各种有趣的软件给学生欣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自主的参与到VB的学习中来。
2.3.2 实现分组学习,加强教学互动
学习活动并不是一个人孤立学习的过程,在教学和实训活动中,可以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里都包括接受能力不一样的学生,小组内学生可以相互学习,共同完成项目。遇到不能解决的问题时,及时提出,相互讨论,共同解决;另一方面,教师可以对共性的问题集中讲解,有目的的答疑。这样,既加强了学生之间的学习交流,又增进了师生之间交流,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2.3.3 强化现场演示
VB是可视化的编程语言,它继承了面向过程的编程思想,但同时在交互式操作上有了革命性的改进。这使得对VB纯语法的使用率大大降低。使用多媒体教学,老师可以根据我们预定的工程项目,通过演示的方式逐步展开,对实际窗口的创建,代码的编写,算法的实现等现场操作,使学生能够看到具体操作的效果,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学生掌握教学内容。
2.4 创新考核方法
根据高职院校“轻理论,重实践”的教学特点以及VB控件多、属性多、事件多等特点,对VB课程的考试应以注重学生主体在整个教学项目活动中是否主动参与、主动探究,是否实现了主体发展,是否有利于学习能力、实践能力、探索能力提高为出发点,采用项目考核、机试、笔试相结合的方式综合评价。
2.4.1 布置课后作业
在作业和试验环节同时进行的时候,根据教学内容和目标要求,可以在课程教学的初期布置几个大的项目作业,供学生以小组的形式选择。比如:要求学生设计一个学生成绩管理信息系统,随着讲课内容的深入,让学生逐渐加入功能,逐步完善,期末时根据完成的情况给出成绩,并按一定比例记入学生总成绩,激发学生的兴趣、积极性和竞争意识,使学生带着任务学习本课程。
2.4.2采用上机考核
采取一人一机的方式,老师给出考题,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完成的形式来估学生成绩。这种考核方式本身就是对学生实践水平的一次检验,既考出了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又体现了计算机课考试的现代性。
2.4.3上交自制作品
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自己选择完成开发一个小软件或小课件以考核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学生自己构思、设计,老师或同学之间互相交流解决问题,把主动权交给学生,鼓励学生创新。
【vb课程设计指导书】推荐阅读:
vb程序设计课程介绍10-31
vb课程设计档案管理系统代码07-25
c语言课程设计指导书06-23
电力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指导书07-11
课程设计设计感想09-30
《数字电路与单片机课程设计》课程设计报告11-01
植物设计课程设计方案09-28
机械创新设计课程设计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