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对体育舞蹈的认识

2024-10-0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浅谈对体育舞蹈的认识(共8篇)

浅谈对体育舞蹈的认识 篇1

1、体育舞蹈简介

体育舞蹈也称“国际标准交谊舞”。体育运动项目之一。是以男女为伴的一种步行式双人舞的竞赛项目。分两个项群,十个舞种。其中标准舞(摩登舞)项群含有华尔兹、维也纳华尔兹、探戈、狐步和快步舞,拉丁舞项群包括伦巴、恰恰、桑巴、牛仔和斗牛舞。每个舞种均有各自舞曲、舞步及风格。根据各舞种的乐曲和动作要求,组编成各自的成套动作。交谊舞20世纪30年代传入中国,而竞技性体育舞蹈则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在中国推行。经过近20多年的发展,目前全国参与此活动的人数将近4000余万人(含交谊舞)。比赛分团体赛和个人赛两种,按预赛(淘汰赛)、复赛(选拔赛)、半决赛(资格赛)、决赛(名次赛)的程序进行。团体赛由每个参赛单位的8对男女运动员组成,按顺序进行比赛。个人赛分职业组和业余组,分别进行不同要求的比赛。对比赛舞种也有不同规定。比赛场地长23米,宽16米。最小尺寸为长20米,宽15米。

比赛按音乐节奏配合、身体基本姿势、舞蹈动作、旋律的掌握以及对音乐的理解、舞步等方面评定运动员的成绩。体育舞蹈的音乐不超过4分30秒。视比赛规模设5~9名裁判员,按国际评判标准规定的基本技术、音乐表现力、舞蹈风格、舞蹈编排、临场表现、赛场效果等六个方面进行评分。

2、体育舞蹈特点

体育舞蹈是由属于文艺范畴的舞蹈演变而来的体育项目,它兼有文艺和体育的特点,是介于文艺和体育的边缘项目,是以竞赛为目的,具有自娱性和表演观赏性的竞技舞蹈。它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2.1严格的规范性

规范性首先表现在体育舞蹈是一个完整的舞蹈系统,如同中国古典和西方芭蕾一样,它是经过数百年历史的锤炼,几代人的加工而成的;其次表现在技术的规范性上,它严格到多一分嫌过,少一点欠火。2.2表演观赏性

体育舞蹈融音乐、舞蹈、服装、风度、体态美于一体,既有观赏的价值又有参与的可能,被认为是一种“真正的艺术”。2.3体育性

体育性一方面体现在竞技性,即比成绩,拿冠军,为国争光;另一方面表现在锻炼价值上,从60年代至今,许多科研人员对体育舞蹈的生理和心理作用做过研究,通过对人体能量代谢、能量消耗和心率变化的测定,显示出:华尔兹和探戈的能量代谢为7.57,高于网球7.30,与羽毛球8.0相近;体育舞蹈的最高心率为:女子197次/分,男子210次/分。可见,体育舞蹈引起人的生理变化是明显的,它是陶冶情操,锻炼体魄的一种极好形式。从以上的测试结果和对比中可以明显看出国际体育舞蹈的心律指标决不亚于其他运动项目。从这些数据里人们不难看出国际体育舞蹈对心血管系统、心肺功能、耐力等多方面都能得到很好的锻炼。另外,长期运动还可以使形体得到锻炼,达到健美和减肥的作用。可见,体育舞蹈引起人的生理变化是明显的,它是陶冶情操,锻炼体魄的一种极好形式。

3、体育舞蹈的作用: 3.1健身作用

体育舞蹈运动是一项新兴的体育项目,是体育与舞蹈的结合,具有运动与艺术的双重性。体育舞蹈极赋时代气息和体育竞技性质,被列为奥运会表演项目,并于2000年第五届中国体育科学大会,列为比赛项目。通过体育舞蹈练习强健人的体格,有利于保持充沛的精力和旺盛的体力。3.2健心作用

积极参加体育运动,不仅能强健身体,同时还可以调节和促进心理健康的观念已成为现代体育观的标志。体育活动的这种双重功效,也正在被越来越多的现代体育科学研究所证实。从有关体育舞蹈的生理、生化等方面的研究结果可知,体育舞蹈是一项中等运动强度的有氧运动,这类有氧运动对焦虑、抑郁等情绪障碍有显著的调节作用。从体育的社会价值看,体育舞蹈是人们交流思想,抒发情感,消除隔阂,相互沟通的最好形式之一。在优美的舞姿和轻快的乐曲相伴下,人们的自我封闭意识在这里会得到彻底的解脱,舞场中的融洽、和谐、高雅的气氛亦能增强人们的沟通和交往的意识。可见,体育舞蹈活动即增进了舞伴、舞友之间的友谊,丰富了社会生活,提高了参加者的人际交往能力。体育舞蹈是一项非常有益于身心健康,特别是心理健康的体育运动。3.3观赏作用

体育舞蹈不仅成为人们建立友谊、陶冶情操、锻炼身体、提高技艺的良好形式,而且具有独特的艺术表演价值,给舞蹈者与观赏者以美的享受,令人身心欢跃,进而提高人们得艺术修养和审美情趣。在舞蹈中男士衣着庄重,体态端庄挺拔,女士体态婀娜多姿,即使在轻快跳跃性舞步的变化中,也不失高雅风采,给人以愉快、振奋、富有青春活力的感觉。都给人以美的享受与回味。体育舞蹈比赛对选手服饰的规定性强化了它的观赏性。体育舞蹈的现代舞与拉丁舞各有其专用服装,由于舞蹈风格的不同,需要用不同款式的服装来衬托。如现代舞主要体现欧洲风情男士着装保持着正规礼仪性活动的要求身着深沉高雅的燕尾服,颈系白领结,脚穿缚带皮鞋,发型整齐,时时处处保持着绅士风度,显示庄重高贵的气度,以及身体线条的优美;女士们则穿漏背式晚礼长裙,具体式样、色彩等也随时代的潮流而不断变化。无疑体育舞蹈的服饰之美极大的增强了它的观赏性。3.4社会作用

体育舞蹈是一种国际流行的社交舞,它是沟通不同国家,不同民族情感的一种世界“形体语言”,也是任何语言无法代替的艺术,它具有广泛的社交性。体育舞蹈大体上可分为自娱、表演、竞技3个层次,自娱性的体育舞蹈具有及其广泛的群众基础,他不分东南西北,也不分男女老幼,在跳舞中相互交往,交流感情。

4、感受

体育舞蹈课,使我充分的感受到了体育舞蹈的魅力,让我渐渐的了解体育舞蹈,并开始喜欢上了它。体育舞蹈是心灵和形体的统一,是人类精神的产物、情感的结晶,生命的象征。体育舞蹈艺术的特征是以人体动作作为表情达意、体现生命意识的手段,前者是魂,后者是体,魂依附于体,体展现着魂。

体育舞蹈是音乐与体育的结合,体育舞蹈最大特点在于动作优美,这种美是具体的,它是一项有节律的身体运动,既有艺术性又有运动性,它是在音乐伴奏下,随着乐曲的节奏,人体通过各个关节、各部位肌肉群的协调活动,创造出千变万化的舞步和姿态,所有动作都是受空间、时间和力度的影响,并在方向、速度、力度上都明显地表现出运动的主动色彩,表现出造型美、节奏美、柔软美、力量美、高难美及新颖美等。同时通过身体的各种形态动作,表达出一个人的内心世界的向往和升华,使人陶醉在最高尚的精神境界中获得最大的美的享受。

5、体育舞蹈的现状及对策

体育舞蹈自上世纪80年代中期传入我国,得到了迅速普及和推广,90年代中期进入高校体育课堂以后,深受大学生的青睐。随着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颁布施行,新的教育改革对体育教材建设提出全新的要求。高校体育应该向健身性、文化性、娱乐性、体现“以人为本”健康和谐的方向发展,在这一大背景下全国各高校也相继增添了体育舞蹈教学课。为使高校体育舞蹈课教学跟上我国学校体育向终身体育、健身体育、娱乐体育和大众体育发展的趋势,有必要对影响我国高校体育舞蹈开展的因素进行调查分析,提出合理的建议,以便推动体育舞蹈在高校和谐、健康的发展。

6、小结

总之,体育舞蹈具有美化人的思想,陶冶人的情操。培养人的团结友爱精神,增进人的身心健康提高人的自身素质等作用,所以体育舞蹈已作为教育手段列入我国的体育课程中。通过对体育舞蹈的学习,不仅增强我们的体质,使我们的气质,姿态、动作更加优美。同时也能促进我们对美的感受力、鉴赏力。

体育论文(本科)

学院化学化工学院 专业化学

年级

2011级 姓名张真真

浅谈对体育舞蹈的认识 篇2

1.1、国外大众体育

最先提出大众体育理念的是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之父顾拜旦, 早在1919年1月他就提出“一切体育为大众”的口号。顾拜旦提出的口号奠定了国际大众体育的理论基础。20世纪初, 为了促进本国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 西方发达国家也开始重视本国大众体育的开展, 并加大了对大众体育的投入力度。各国政府采取各种措施努力增加体育活动设施, 尤其是拓展社区体育场地设施的建设。例如, 1935-1941年, 在处于西方经济大萧条时, 美国政府却投资15亿美元用于社区体育场地设施的建设。世界各发达国家对体育设施建设的投入, 除旨在满足国民的体育健身需求外, 同时也是各国政府拉动经济增长的一种方式。通过这种投资能解决大量的就业问题, 还可以带动许多产业的发展。这使得越来越多的国家意识到大众体育的重要性, 各国政府都把大众体育作为促进社会稳定与发展的工具。而大众体育运动的真正形成, 是在20世纪60年代初期, 从联邦德国及挪威等北欧国家兴起, 继而扩展到西方大多数国家。到20世纪60年代末以后, 休闲活动成为各国体育科学界的一个热门话题。世界上许多国家都为了能在21世纪成为“健康国家”而有组织、有计划地制定大众体育发展规划, 提出长期奋斗目标。

1.2、我国大众体育

从新中国成立时起, 我国政府就把普及群众性体育活动, 改善和提高整个民族的健康水平, 增强人民体质作为体育工作的一项任务来抓, 但因当时生产力水平较低, 国家综合实力较弱, 人民的余暇时间、剩余体力、可供体育投资的财力都有限, 故大众体育的开展受到限制。群众自发的体育健身活动不多, 大众体育活动的开展从内容, 范围到形式都是由国家统一计划、组织、安排和实施的, 即完全是举国体育制。当时大众体育活动的特点主要有: (1) 活动时间统一。大众体育活动的开展, 均由国家发布通知, 号召全国人民在某一阶段或时间内统一进行; (2) 内容单一。八十年代以前, 大众体育活动的内容除了广播体操, 就是生产操, 项目很少, 内容单调, 没有考虑不同年龄、不同层次、不同职业、不同个性群体的体育需求; (3) 参加者少。特别是占我国人口大多数的农村, 大众体育的开展是个盲点; (4) 投入经费低。计划经济条件下, 资源全归国家所有, 社会组织不具有资源的拥有权。国家是体育事业的唯一投资者, 而当时国家的财力有限, 国家在有限的体育投资中, 首先又要保证竞技体育的开展, 故对大众体育的投资甚微。改革开放后, 由于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经济的快速发展, 人们的余暇时间增多, 体育经费的来源趋于多元, 加之体育场馆逐步开放, 因此, 大众体育的开展也表现出了与计划经济时代不同的特点。根据调查资料统计, 现今我国有3亿多人经常参加体育锻炼, 10亿人次达到了国家体育锻炼标准, 人民的体质有了较大的改善。人均寿命已上升至71岁, 中华民族以健康的精神面貌展现在全世界的面前。同时, 我国也加大了对体育设施建设的投入。自1984年以来, 全国用于体育基本建设的投资以每年56.7%的速度递增, 场地的绝对数量大幅度增加。目前全国有61万个体育场馆, 平均2217人拥有一个体育场, 1580人拥有一个体育馆。

2、大众体育的特点

2.1、在健身方式和内容上可选择性强。

大众体育的运动方式灵活多样, 项目内容较多, 既有竞技项目, 又有娱乐项目, 参加锻炼的人有充分的选择余地和个性伸展空间。在锻炼方式上, 人们既可以在音乐的伴奏下活动, 又可以静悄悄地练习;既可以集体做, 又可以单人做、双人做。在锻炼内容上, 既可以选择散步、慢跑、台球、门球, 又可以选择拉丁舞、大众健身操、健身舞、太极拳等。

2.2、大众体育提倡低难度轻负荷。

大众体育具有轻负荷, 体能消耗少, 不追求大运动量的特点。有些项目以娱乐性内容为主, 技术性要求相对较低, 运动强度可以自己掌握, 身体素质和运动技术差的人可以毫无心理负担地参加健身活动, 适应各种层次、不同年龄、不同水平的人参与。通过轻松愉快的健身方式, 人们可以调节情绪, 锻炼身体, 增强体质。

2.3、大众体育消费具有多层次性。

进行体育锻炼需要体育投资, 但投资的层次会出现差异。我国的大众体育消费大致分为如下层次:以拉丁舞、健身舞、武术、养生气功为代表的低消费健身活动;以游泳、健美操、健美运动为代表的中等消费健身活动;以网球、保龄球、高尔夫球为代表的高消费健身活动。因此, 大众体育能满足不同层次的体育体育消费需求。

3、大众体育的功能概述

3.1、大众体育促进人全面发展的功能。

人的全面发展, 首先要求身体素质健康, 要求促进个人身体上和心理上的健康发展, 提高整个国民身体素质。体育运动能提高个体体质, 调节个体情绪, 提高对各种环境的适应能力, 从而身强力壮, 精力充沛, 提高工作效率。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 人的生存压力越来越大, 个人健康问题已经是人们十分关心的、普遍的、流行的社会问题。适当参加体育活动对缓和精神过度紧张有良好的作用, 而大众体育能从身体上和心理上积极地调整着个人的健康状况, 减少和避免各种个人流行病、职业病的发生或发展, 提高整个社会的健康水平, 延长人口的预期寿命。

3.2、大众体育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功能。

大众体育可以参与到我国的精神文明建设当中, 提高社会文明程度, 促进我国和谐社会的发展。现代社会里, 文化建设是我国和谐社会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我国体育产业可以说是一个新兴的产业, 有着巨大的经济潜力可挖, 可以预测, 体育产业将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又一亮点, 势必将促进我国经济又一次快速发展。同时, 大众体育还提供了人与人之间交往的纽带和桥梁, 增加了人与人相互的交流和了解, 有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 有利于提高国家民族的凝聚力、维护民族的利益和形象。

4、国外大众体育现状

4.1、大众体育发展迅速, 已成为世界体育发展的主潮流。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 由于法西斯势力的失败和美国影响的扩大, 自然体育思想成为战后初期世界各国体育思想的主流。这个时期各国体育的重点在整顿和发展学校体育, 大众体育还未被特别注意。1957年, 苏联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极大地震动了世界, 欧美各国纷纷对教育和科学政策实行改革, 并进而影响到体育领域。与此同时, 战后国际政治和经济、文化、教育的发展, 为奥林匹克运动带来了空前的发展机遇和巨大的挑战。出于对提高竞技运动水平的重视, 各国政府改变了过去一般不直接过问除学校体育以外的体育事务的作法, 逐渐加强了对体育事务的干预。这段时期, 发展竞技体育的思想成为主导思想。进入20世纪70年代以来, 随着社会的进步, 以鼓励大众健身为宗旨的“大众体育”浪潮, 在全世界开始兴起。“终身体育、休闲体育、快乐体育”成为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占主流的体育思想。

4.2、国外大众体育计划不断推出, 有力地推动着各国大众健身

的发展20世纪80年代以后, 世界许多国家都在有组织、有步骤、有计划地发展大众体育。一些国家为了在21世纪成为健康国家, 都在制定体育发展计划, 着眼于宏观发展, 提出长期的奋斗目标。据报道, 到1989年, 全世界已有116个国家公布过群众体育发展计划。如美国保健福利部1980年和1990年分别制定了两个十年规划, 即“增进健康, 驱除疾病的国家目标”、“2000年健康公民计划”;日本的“迈向21世纪体育振兴策略”等等。为了动员和引导大众参与体育活动, 很多国家推出了生动活泼、引人入胜的体育计划。比如, 澳大利亚的“找30分钟运动”、法国的“3个8运动”、比利时的“每家一公里”计划等。很多国家还针对不同人群制定健身活动计划, 如加拿大针对残疾人的“行动的蓝图”计划。还有很多国家采取奖励手段, 激励大众投身体育活动, 如法国的“大众体育奖状”制度, 原联邦德国的“家庭体育奖章制度”, 美国的“美国体育总统奖”制度, 其目的都在于促进人们终身参与体育锻炼。

5、我国大众体育现状

回顾《全民健身计划》颁布这十多年来, 体育事业中大众体育相对应的竞技体育成绩异常显著。2004年雅典运会夺取32枚金牌成就了新的历史性突破。可以说, 竞体育在“举国体制”与新《奥运争光计划》战略引导下, 取了举世睹目的成就。但相比较而言, 在“全民健身与奥运行”的大环境下, 大众体育并没有取得如此丰硕的成果, 反遇到一些诸如公共体育设施严重欠缺等亟待解决的瓶颈题。第二次国民体质监测公告表明:我国国民体质水平“东高西低”状态。这种不平衡发展, 也成为了保障大众体权利的一个冲突点, 不符合新时期国家倡导的和谐、科学发展观。虽然199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体育工作要持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协调发展的方针, 把发展群众体育推行全民健身计划, 普遍增强人民体质作为重点。”但在实工作中毕竟投资于竞技体育比大众体育更能取得立杆见的效果。因此“重点”二字并没得到足够重视。原国家体委主任伍绍祖曾发出这样的感叹“体育怎样能做到与社会、社会经济、文化和教育等协调发展?”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 客观上要求体育体制运行机制与其相适应。社会结构变革和体育国际化的影响形成两股时代潮流, 促使与市场经济相配套的一系列体育度将不断被完善。而我国大众体育能否在这个关键时段上时代潮流稳步提高, 能否与和谐社会相融合达到一个质飞跃, 这些问题都为关心大众体育发展的人们所关注。我国大众体育的发展面临机遇与战并存。存在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既有主观上对众体育认识不足的原因, 也有与体育改革发展有关的社会境、法律法规不够完善等客观原因。在新形式下, 要想使众体育取得进一步发展, 就必须树立新观念, 提出新思路, 出新举措, 既要根据我国的国情, 也要汲取国外的成功经验全面协调可持续地发展大众体育事业, 迎接大众体育事业临的新机遇与新挑战。

6、结语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越来越多地人对健康的认识更加明确, 身体好是人生最大的财富, 提倡人们肯花钱、花时间去健身, 重要的是能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好的休闲运动方式。大众体育是新鲜事物, 我们在接收的同时不能照本宣科, 要在创新活动的基础上保证自身的安全性, 同时要在专业的健身老师的指导下去尝试和体验。同时对于大众体育的认识和探索, 还需要一定的时间和实践去研究和发掘。

摘要:大众体育普及程度已经成为衡量社会进步与否的一项重要指标, 发展群众体育, 对于推动社会生产力和提高竞技运动水平等具有多方面的社会意义, 大众体育在世界各国的发展规划中都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本文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 查阅并收集了国内外大众体育的发展现状及历史经验, , 为我国大众体育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大众体育,全民健身,发展

参考文献

[1]马丁·周.中国大众体育运动任重道远[N].参考消息, 2009-08-06.

[2]肯特·尤因.中国大众体育发展程度并不理想[N].参考消息, 2008-09-08.

[3]谭晓东.社会医学与健康促进[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0.:104.

[4]张小林, 金育强, 唐丽.和谙社会与当前大众体育难以承受之轻一《全民健身计划纲要》颁布10周年之反思[J].西安体育学学报, 2仪拓 (3) :4一6.

[5]从现方新普:试论体育需求和体育供给[J].体育科学, 2000.6

[6]倪同云.国际大众体育发展趋势的研究[J].体育科学, 1998, 18 (3) :8-11.

浅谈对傣族舞蹈的认识 篇3

关键词:文化历史;民族风情;种类;特点;体态;律动

1 傣族舞蹈的“文化历史与民族风情”

傣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远在公元前一世纪,汉文史籍已有关于傣族的记载。唐以来史籍称傣族为“黑齿”“金齿”,宋代称傣族为“白衣”。自元至明,“金齿”继续沿用,“白衣”则写作“百夷”或“佰夷”。清以来则多称为“摆衣”。但以上都是他称,傣族自称,则一直是“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按照我国傣族人民的意愿,正式定名为“傣族”。傣族主要聚居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德宏傣族等地,人口有120.5多万。傣族有自己的文字,过去有过不同形体的那文、傣蹦文、金平傣文和新平傣文五种文字,现较流行的是傣泐文和傣那文,这两种文皆由梵文字母演化而来。由于社会发展不平衡,各地傣族宗教信仰上也有不同。傣族大都信仰小乘佛教,在傣族聚居区西双版纳、德宏等地,在信仰小乘佛教的同时,也信仰原始宗教。散居各地的傣族多信仰原始宗教,也有信奉关帝、观音的,也有少数信仰基督教的。

傣族的民族节日,各地虽不尽相同,但都与宗教信仰有密切关系。在西双版纳、德宏等傣族聚居区,主要节日有傣历新年、关门节和开门节等。傣历新年俗称“泼水节”,傣语为“桑勘比迈”“梭贺桑勘”,时在傣历六月(公历四月),节期三至五天不等。活动内容有采花、堆沙、浴佛、泼水等。关门节和开门节,傣语为“毫瓦萨”和“奥瓦萨”,系由佛教术语“萨沙那”演变而来,意为“斋戒”。在傣历九月至十二月(公历七至九月),这三个月正值雨季,人们要集中精力到佛寺拜佛听经,停止其他活动;男女青年不能恋爱和结婚,称为关门节。雨季结束,丰收即将到来的时候过开门节,届时,男女青年们穿上新衣,成群结伙,敲鼓敲锣,走村串寨,最后到佛寺举行赕佛。

在傣族人民心目中,“圣鸟”孔雀是幸福吉祥的象征。相传孔雀舞源于一千多年前,傣族领袖召麻栗杰数模仿孔雀的优美姿态而学舞,经历代民间艺人加工、流传,形成孔雀舞,逐渐成为最负盛名的傣族民间传统表演性舞蹈与宗教礼仪。

2 傣族舞蹈的“种类及特点”

傣族是一个有古者文化的民族,也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傣族舞蹈种类繁多,形式多样,流行面也很广,并各有特点。代表性节目总的可分为自娱性、表演性和祭祀性三大类。

(1)自娱性的节目有“嘎光”“象脚鼓舞”“耶拉晖”和“喊半光”等,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嘎光”和“象脚鼓舞”。“嘎光”系傣語,“嘎”为跳或舞,“光”泛指鼓,也有集拢、堆积的意思。“嘎光”可译为“围着鼓跳舞”,也可译为“跳鼓舞”。西双版纳称为“凡光”,有很多地方又叫“跳摆”“宁摆”等。此舞是傣族最古老的舞蹈。嘎光以象脚鼓、镲等民族打击乐为伴奏;但有的地方,敲鼓、镲的人也参加舞蹈,并且带领众人围圈而舞。象脚鼓舞是自娱性兼表演性的男性舞蹈。是根据鼓的形状而取的名称,傣族一般统称“嘎光”,但对长、中、小三种象脚鼓又各有名称。这种舞蹈以击象脚鼓舞蹈为主,用铓、镲伴奏,也可鼓、镲对舞。 喊半光是傣族古老的歌舞形式,流行于德宏地区的芒市、盈江等县。“喊半光”为德宏傣语,“喊”意为“唱”或是“歌”,“半”意为“跟着我”或“围绕着”,“光”即“鼓”;直译为“跟鼓唱的歌”。

(2)表演性舞蹈有“孔雀舞”“大象舞”“鱼舞”等。最具代表性的是孔雀舞。 孔雀舞在傣族舞蹈中是最具特点的表演性舞蹈,在德宏地区、西双版纳地区及景谷、孟连等县都有流传。孔雀舞,在德宏傣语为“嘎洛永”,在西双版纳傣语为“凡糯永”。表演时,舞者头载宝塔形金冠及面具,身背孔雀架子道具,以象脚鼓、镲等乐器伴奏。有独舞、双人舞、三人舞及歌舞剧的表演。

(3)傣族祭祀性的舞蹈只在民族杂居区流传着几个。元阳县的傣族村寨流传的“祭祀鼓舞”是在祭祖活动时,以鼓为伴奏,师娘在祭台上边唱边舞,群众在台下自由舞动,动作较简单。

3 傣族舞蹈“体态”的基本特征

“三道弯”是傣族舞蹈富有雕塑美的典型的基本特征。第一道弯从立起的脚掌至膝部,第二道弯从膝部到胯部,第三道弯从胯部到上身。手臂的动作也是三道弯:指尖至手腕,手腕至肘,肘至臂。腿部的动作还是呈三道弯:立起的脚掌至脚跟,脚跟至弯曲的膝,膝至胯。这种身、手、腿“三道弯”的体态造型是与他们生活在亚热带地域,姑娘身着紧身上衣、长筒裙,他们信仰小乘佛教,他们视孔雀为圣鸟而极为喜爱等等,均颇有相关。

掌型、曲掌型、冠形(模仿孔雀头)、嘴型(模仿孔雀嘴)、爪型(模仿孔雀爪)等;基本脚型主要有形成三道弯的勾绷脚;基本手位有:“低展翅”“平展翅”“双合翅”“抱翅”等。其舞姿造型上的“三道弯”即是模仿栖息在树桩上的孔雀,那长长的尾翅垂下来的自然的三道弯形态。

对此我举孔雀舞这个傣族最典型的舞蹈来举例。傣族人喜爱孔雀,并以跳孔雀舞来表现自己的民族性格,表达美好的理想和愿望。过去表演权限男子,表演时还要身戴形似孔雀的装饰,脸戴尖塔形白净菩萨面具,单人舞戴女面具,双人舞戴一男一女面具。舞姿模拟孔雀的各种动作,已形成出窝、下坡、起舞、找水、照影、饮水、洗澡、展翅飞翔等一套比较固定的程式,有严格的步法、方位和动作组合,以雕塑性舞姿造型见长,着重表现孔雀的温驯、轻巧、美丽善良、婀娜多姿的特点。孔雀舞以象脚鼓、鋩锣等乐器伴奏,动作和鼓点配合严格。新中国建立后,孔雀舞经过加工改造,丰富了舞蹈情节,丢弃了沉重的道具装饰,换上了有孔雀图案的衣裙,充分发挥了舞蹈者体态的曲线变化和眼、手、腿的灵活运用,大大丰富了孔雀舞的表现形式和内容,使孔雀舞更加活泼优美。

4 傣族舞蹈“律动”的基本特征

傣族人民生活在亚热带地区,由于天气湿热,人们不喜欢激烈的活动,所以舞蹈动作较为平稳,仪态安详,跳跃动作较少,节奏大都为2/4拍连绵不断的节奏型,舞蹈基本动律多为腿保持半蹲状态,重拍向下,双膝在弯曲中屈伸、动作,以屈伸带动身体颤动和左右轻摆;脚多为脚后踢,踢起时快而有力,落地时轻而稳,这种律动不仅模拟孔雀行走时的步态,还颇像大象在森林中的漫步,具有一股内在的含蓄健稳的力量美。

舞姿造型的“三道弯”和“一顺边”两者融合后形成多种柔媚线条的组合,体现出傣族舞蹈特有的安详、舒缓的规律特点。舞姿“一顺边”来自于人们的劳动生活,如傣族姑娘挑水,挑谷,扬场劳动时的步态和形态。又如农家活中,手拿特大的蔑扇风筛选谷时,手、脚、身体一致,都顺着一个方向,因而在舞姿造型上不仅有三道弯的特点,也具有“一顺边”之美。

5 总结

通过多年的舞蹈专业学习,对舞蹈知识有了一定的认识,从小开始跳舞对傣族舞有着浓厚的兴趣,和深入的了解。通过写这篇论文让我更深的了解了傣族舞蹈的辉煌历程,对傣族舞蹈有了更深更广的认识,对以后的学习及工作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刘金吾,苏天祥.云南民族民间舞蹈丛书[M].云南人民出版社,1981.

浅谈对企业文化的认识 篇4

摘 要

企业文化作为企业经营管理方式,其体系构成具有丰富的内容和表现形式,有其独特的功能与价值。努力构建企业文化,目的在于把它转化为生产力,转化为经济和社会效益,这才是企业长久持续发展的最有力的保证。

关键词:企业文化;体系构成;功能与价值;持续发展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历史进程的不断深化,企业如何通过进一步推进企业文化建设,在激烈的竞争中激流勇进,立于不败之地,已成为营造具有时代特色的企业经营管理方式的现实课题。

企业文化是企业自身生存和发展的产物

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它是人类社会的独特现象。农庄、城市、工厂、运河、铁路、绚丽的服饰、美味佳肴等等,这些属于物质性的文化形态;而人们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形成的心理观念、风俗习惯、情感情绪、知识系统等等,则属于非物质性的文化形态。文化的产生和进步源于人类自身生存与发展的需要。人的生存与发展,面临着多方面的挑战,有外部自然的威胁压迫,如洪水猛兽、地震火灾等;也有来自人类社会自身的竞争冲突。人们既要从外部自然和社会系统中尽可能地获取满足自身生存与发展需要的资源,又要最大限度地防范可能发生的侵害,这就必须进行两个方面的改造,即对外部世界的改造和对人类自身及人类社会的改造。经过一代又一代人的探索实践和思考,人们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不断修正自身的行为方式,调校自己的生存轨迹,渐渐地创建了丰富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系统,即所谓的物质文明体系;同时也创建了博大的精神系统,包括各式各样的认知成果、生存规范、行为方式、活动程序、文学艺术等等,即所谓的精神文明体系。物质文明要素和精神文明要素作为人类社会的遗传因子,经过不断地传承,不断更新完善并趋于稳定,就形成了人类社会丰富多彩的文化现象。

人类文化是这样形成和发展的,作为人类总体文化的一个部分,企业文化同样产生于企业本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是企业在自身的生产经营活动中,在外部竞争和内部管理的过程中,不断探索、调校和积累而逐渐形成和发育成长的。企业文化一经形成就对企业的经营管理产生了积极能动的反作用,成为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方式。

二、企业文化的体系构成

企业文化具有丰富的内容,也有丰富的表现形式。

(一)企业文化的内容与形式 从外延看,企业文化包含有四个层次:

1.由企业各类物质设施和企业产品等等构成的物质文化。如厂区环境生产生活建筑,生产技术装备,产品规格、质量、标识等等。这些物质性的东西既表现着企业现实的生产经营能力和生产经营状态,展示着企业的形象,也表现了企业员工对工作、对生活的情怀态度,表现了企业人的精神层次和追求。

2.由企业员工在生产经营、生活学习等活动中产生的行为文化,包括了企业在组织协调、工作状态、接人待物、文娱体育活动中所表现的文化现象。它是企业经营作风、精神风貌、人际关系的动态体现,也是企业形象、企业精神、企业价值观的反映。一个注重诚信、关爱员工、纪律严明、雷厉风行、人际关系融洽自然的企业和一个唯利是图、队伍涣散、纪律松驰的企业,给人的文化冲击力是截然不同的。

3.由企业各方面规章制度构成的制度文化。企业制度是企业所制定的,在生产经营管理过程中起规范保证作用的各项规定或条例。企业制度是人与物、人与人、理念与行为、企业内部与外部的中介与结合,是企业经营管理意志和价值观的直接体现,是一种约束企业和员工行为的规范性文化,具有强制的约束力。制度在企业文化特别是员工行为文化的形成过程中发挥着十分关键的作用,它使企业在复杂多变、竞争激烈的社会环境中处于良性的稳定状态,从而保证企业目标的实现。

4.企业的精神文化,这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逐渐形成和趋于定型的精神成果,包括企业精神、企业经营哲学、企业道德、企业价值观念等等内容。精神文化是一种更深层次的文化现象,它是企业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的升华,在整个企业文化系统中处于核心地位,是企业的上层建筑。

(二)企业文化的基本元素

从内涵上看,文化包括两个最基本的元素,即理念和行为方式。在这个意义上,所谓企业文化,就是一个企业的主流理念和主流行为方式的融和统一。什么是“主流”,就是企业所主张的,被员工普遍接受和奉行的东西,它体现的是企业法人的意志与企业员工自然人的意志的统一。例如,企业关于员工权利和义务以及企业利益分配的价值主张、企业制定的战略目标,得到员工的普遍接受和奉行,就成为主流理念。行为方式是贯彻理念所应抱有的态度和所采取的实践方式,包括了员工做事的态度倾向和具体的行为过程,是理念落实在具体行为上的表现。企业制定的行为规范,如“遵章守纪”、“团结合作”,得到员工普遍的认同和践行,就成为主流行为方式。企业的主流理念和主流行为方式的统一,构成了企业文化的心理和行为基础。

(三)企业文化的本质和现象

企业文化的运作系统,又可划分为企业文化的的本质体系和企业文化的现象体系。

企业文化的本质体系,包括了企业决策者的经营管理哲学、企业使命、思维方式、核心价值理念、企业精神、企业道德、企业作风、企业美学和管理宗旨等等,这是企业文化的灵魂部分。企业文化的本质深藏于现象中,需要通过现象表现出来。企业文化的现象体系,则是企业文化的载体部分,包括了企业环境、企业形象、员工行为、企业组织模式定位、文化设施和文化活动、模范人物故事、企业标识和产品标识、企业内部宣传口号和对外广告用语等等。它们相互作用,共同表现着企业文化的本质。所以,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既要重视理念的设计与升华,也要重视载体的选择与构建。

三、企业文化的功能及其价值

如影随形,企业文化是随着企业的产生而产生的。从企业管理历史来看,实行不同管理模式的企业都有其相应的企业文化体系。奉行“泰罗制”的企业,有它“胡萝卜加大棒”的文化体系;实行行为科学管理模式的企业,有它“人性激励”的文化体系。不论人们是否意识到,从企业产生的第一天起,企业文化就存在于、作用于其中。

从动机上看,资本的原始冲动就是追逐利润。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果不是为了增殖,谁会进行投资?但主观动机是一回事,客观效果又是另一回事。如果仅仅以资金、成本、营销等等技术性操作来追求利润最大化,往往事倍而功半,甚至南辕北辙。大家都承认在企业的资源系统中最宝贵也是具有决定意义的是人,资金、技术、信息、时间等等都要靠人操作支配。但是,并非什么人都宝贵。企业发展需要的是忠心耿耿、勇于负责、积极主动、奋发进取、富于创薪精神的员工,这样的员工才是最宝贵的。如何才能培养出这样的员工呢?实践证明,金钱可以换来一时一事的积极,但换不来永久的忠诚;金钱可以换来服从和逢迎,但换不来积极主动。培养企业所需要的优秀员工,需要理念灌输,需要制度塑造,需要环境熏陶、习惯养成,这就是需要良好的企业文化滋养。企业发展尤其是长远的稳定的持续发展,需要资金、设备、技术,需要机遇机巧,需要监督控制,组织协调,但这一切需要有一个环境平台;企业要成长为顶风抗雨、枝繁叶茂、硕果累累的百年长青大树,必须植根于丰厚肥沃的土壤。这个环境平台,这个土壤,就凸显出企业文化的价值。

企业文化的最大特点,就是通过管人来管事务,通过提升人来提升技术,通过改变人的观念来改变人的行为,通过创建优秀的员工队伍来创建优秀的企业,实现企业效能的放大。企业文化具有多方面的功能,全面贯穿于企业运营的全过程。

(一)企业文化在企业经营发展战略中的作用

1.企业文化为企业提供长久深厚的发展动力。企业要获得长久稳定的发展,就必须建立起自己的信仰体系,让员工坚定地确认企业的战略目标、经营方针、管理规范等等,自觉地把自我价值与企业价值、把个人命运与企业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企业文化可以从价值观、企业精神、伦理道德、管理宗旨到规章制度、员工行为、企业形象等方面,以规范严谨的方式,构建自己的体系,营造起企业的精神家园,为企业发展长久战略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和思想动力。

2.企业文化是当代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创建元点。由于各个企业在行业属性、地域背景、历史条件、组织体制、产品结构等等方面的差异,企业客观上具有与众不同的个性。企业核心竞争力来源于企业在个性基础上形成的比较优势: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异。比较优势必须依靠自我创新,创新又来自于文化,文化素质决定创新能力,创新能力决定比较优势,有了比较优势才能具备核心竞争力。许多企业的兴衰成败一再证明,如果企业文化素质不高,没有创新能力,就没有比较优势,也就无法形成核心竞争力。在当今社会,由于各种传播手段的发展,企业之间信息传递的障碍越来越少,技术扩散的速度越来越快,同一行业的企业,其技术设备、操作流程、管理方法往往大同小异,企业形成核心竞争力的空间也越来越小。正是这样,企业才十分需要建立起自己的企业文化,因为文化是不可模仿不可复制的,而企业文化本身就孕育着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在同样的操作流程、同样的管理体制、同样的业务范围下,不同的企业文化,会产生不一样的发展思路、发展观念、发展战略,能够最大化地加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最有效地团结和激发员工,从而造就出与众不同的核心竞争力。

3.企业文化能有效改善企业管理的观念和方式。企业管理经历了经验型管理方式、“泰罗制”管理方式、行为科学管理方式、理性主义管理方式到文化型管理方式的发展变化。前边的四种方式,都有其产生和存在的历史合理性,但也在管理实践中暴露了各自的缺陷。文化型管理方式,则是把文化的特点和规律运用于经营管理之中,把传统的员工管理的经济主导方式、制度主导方式改变为文化主导的方式。文化主导方式着重于文化启发,注重挖掘开发员工内心美好优秀的元素,并使它升华为理性的认知,从而改变员工的工作态度和行为模式,激发员工的自觉性、主动性、创造性。制度是一种外在的具有强制性的刚性约束,文化则是内在的自我认同的弹性约束,能够有力地驱动员工心甘情愿的行为。文化与制度都是规范,文化是引导性规范,启发员工忠于职守、追求卓越;制度则是底线规范,告戒员工什么是不能做的,越线将会受到惩罚。在企业管理中,这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4.企业文化引导着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人力资源包括了体能、智能、技能和文化。要最大限度地发挥员工的体能、智能、技能,首先就要使员工与企业产生文化认同,依靠建立优良的文化体系来引导人力资源开发。一旦员工对企业的目标、愿景、战略、精神、价值观都认同,其职业生涯和企业的发展使命就会自觉结合起来,其个人的价值取向就会和企业价值观的引导统一起来,个人的体能、智能、技能就会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奉献企业。

一个企业,如果只注重知识和技术的不断进步,而企业文化建设滞后,就会形成反差,进而会给企业造成深重的创伤。企业有知识有技术,却缺少共同崇尚的价值准则,没有共同奉行的行为规范,知识和技术就无法有效地利用,甚至会反过来成为企业发展的障碍。企业人才流失、技术泄密,反映出企业文化的缺陷。没有共同的追求愿景,没有凝聚人心的事业价值观和企业精神,企业和员工的联系就会简单化为雇佣关系,谁都可以追求利益最大化。员工就会从心理上行为上与企业对抗。所以,建立优秀的企业文化,是打造优秀员工队伍的根本途径。

(二)企业文化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企业文化是将文化特点和规律应用于经营管理之中,以人的素质提高作为基本途径,以培育企业经营哲学、价值评判和选择、企业精神等核心理念为主要内容和引导方式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本质上属于管理科学。企业文化所具有的独特功能,使它在企业管理中能够产生积极的作用。

1.引导效应。企业文化能对企业成员个体的思想和行为起导向作用;也能对企业整体的价值取向和经营管理起导向作用。这是因为企业的文化一旦形成,它就建立起了自身系统的价值和规范标准,如果企业成员在价值和行为的取向上与企业文化的系统标准产生悖逆现象,企业文化就会进行纠正并将其引导到企业的价值观和规范标准上来。

2.约束效应。企业文化对企业员工的思想、心理和行为具有约束和规范作用。企业文化的约束不是制度式的硬约束,而是一种软约束,这种约束产生于企业文化氛围、群体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所谓“众怒难犯”,群体意识、社会舆论、共同的习俗和风尚等精神文化内容,会造成强大的使个体行为从众化的群体心理压力和动力,使企业成员产生心理共鸣,继而达到行为的自我控制。

3.凝聚效应。企业中的人际关系受到多方面的调控,其中既有强制性的“硬调控”,如制度、命令等;也有说服教育式的“软调控”,如舆论、道德等。企业文化属于软调控,它能使全体员工在企业的使命、战略目标、战略举措、运营流程、合作沟通等基本方面达成共识,从而产生和谐统一的行为。企业文化所产生的巨大的向心力,从根本上保证了企业人际关系的和谐性、稳定性和健康性,从而增强了企业的凝聚力。

4.激励效应。企业文化把尊重人作为中心内容,以人的管理为中心,给员工多重需要的满足,并能用它的“软约束”来调节各种不合理的需要。员工将企业文化内化为自我意识后,将会形成强烈的使命感、持久的驱动力,成为自我激励的标尺。一旦员工真正接受了企业的核心理念,他们就会被这种理念所驱使,自觉自愿地发挥潜能,为企业努力高效地工作。5.辐射效应。企业文化一旦形成较为稳定的模式,它不仅会在企业内部发挥作用,对本企业员工产生影响,而且也会通过各种宣传、交往渠道对社会产生影响。企业文化的传播将帮助企业树立良好的公众形象,提升企业的社会知名度和美誉度。优秀的企业文化也将得到社会文化的认同,对社会文化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

四、企业文化建设是实实在在的工程

有人认为,企业文化建设在实践中总有一种“虚而不实”、似是而非的感觉。在企业里,厂房矗立着,机器在运转,员工在忙碌,规章制度挂在墙上,产品、成本、产量、利润等等都有具体明确的量化指标,而企业文化却似乎无从把握。

其实,企业文化也是实实在在的,就存在于企业总体运转的每个环节中。如火之燃于薪,企业文化依附于企业的机体,但它又是企业的灵魂,引导着企业的发育成长。

就企业来说,有些根本性的思考是必须而且必然的,如“为什么办企业?…办什么样的企业?”等等,不同的价值观念引导人们做出不同的选择,从而给企业带来不同的命运。就员工个人来说,同样存在着一些终极性的命题,如“生命的意义是什么?”“工作的意义是什么?”等等。由此引发的价值评判和选择,决定了一个人工作和生活的根本态度,从而决定了他的生活方式。

问题不在于有没有企业文化,而在于存在着什么样的企业文化,不培育倡扬科学进步的文化体系,愚昧落后的东西就会乘虚而入,这是不能回避的现实。员工把严守工作纪律,按质按量完成工作任务,把按劳取酬,把必要的加班等等当作是理所当然、心甘情愿的选择,还是当作一种急于摆脱的负担,当作无可奈何的服从,就是两种文化的碰撞。员工对职业、权利、义务的态度,对生命、生活的态度,对竞争、合作、人际关系的态度,由这些态度决定的情感情绪、言行举止、工作绩效,就是内在文化的表现。企业文化建设以人为本,就是要通过环境熏陶、认知建构、管理规范、行为培养等等措施,使员工形成正确的价值评判和价值选择,形成良好的心理和行为模式,通过塑造优秀的员工队伍,进而推进企业的发展。这是一项实实在在的工程,它的内容、操作、效果都是实实在在的。

浅谈对行业文化的认识 篇5

院系:电气工程系

姓名:XXX

学号:XXXX

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内容摘要:

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为全体员工所认同、遵守、带有本企业特色的价值观念。经营准则、经营作风、企业精神、道德规范、发展目标的总和。

关键词:

企业、文化、行业、价值观。

企业文化的具体概念

具体分解而言,企业文化可细分为四点:

一、企业的最高目标或宗旨。也可以说是企业的灵魂所在,“经济建设好比企业的血肉,企业文化就好比企业的灵魂”。企业是一个经济实体,必须获取利润,但我们绝对不能把盈利作为企业的最高目标或宗旨。企业经营实践证明,单纯把盈利作为最高追求,往往适得其反。据悉,世界上比较优秀的企业,大都以为社会、顾客、职工服务等作为最高目标或宗旨。

二、共同的价值观。所谓企业价值观是指企业及其员工的价值取向,是指企业在追求经营成功过程中所推崇的基本信念和奉行的目标。是指企业中人们共同的价值观,共同的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和基石,它为企业全体员工体工了共同的思想意识,信仰和日常行为准则,这是企业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因此,不管社会如何变化,产品会过时,市场会变化,新技术会不断涌现,管理时尚也在瞬息万变,但是在优秀的公司中,企业价值观不会变,它代表着企业存在的理由。

三、作风和传统习惯。什么样的作风造就什么样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从本质上是讲员工在共同的联合劳动中产生的一种共识和群体意识,这种群体意识与企业长期形成的传统和作风关系极大。

四、行为规范和规章制度。如果企业文化中的最高目标和宗旨、共同的价值观、作风和传统习惯是软件的话,那么行为规范和规章制度就是企业文化中的硬件部分,在企业文化中硬件要配合软件,是企业文化在企业内部得以贯彻。企业文化包含党团建设、员工思想素质建设、文体活动及文化宣传等等。其实企业文化无处不在,并天天陪伴在我们身边:见面时的一句问好,文件的上传下达,各领导、各部门、站、所的日常办公、文体活动等等都与企业文化相关。作为公司的一员,应该始终牢记我是这个大家庭中的一员,是其中的一分子,充分发挥个人的能力,才能推动企业的脚步向前迈进。牢记自己是一名服务者,服务是我们的工作宗旨,是企业发展的立足之本、立业之本。牢记自己是一名思想者,创新是企业精神的核心,在工作中要观念创新、管理创新、文化创新、服务创新。牢记自己是一个学习者,追求卓越,学无止境,要有一种永不满足、积极进取的精神。

总之,企业的文化涉及方方面面,我个人所了解的只是冰山一角罢了,只有在以后的工作中,加强学习,积累经验,才能真正了解企业文化的丰富内涵,才能实现自我提高,自我超越,更好的为企业文化的发展和创新服务。

提高对行业文化的理解

一、认知文化知识

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同

时也指人们具备对必要知识的认知、运用语言文字以及掌握劳动技能的能力。知识,指人们通过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中获得对客观事物的经验的总和。文化又有狭义、广义之分。狭义的文化是知识,广义的文化是社会构成的要素。从烟草企业文化的内涵看,企业文化应该由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大部分组成。物质文化包括:车辆、设备、环境、办公场所、标识标志等。精神文化表现为思想道德方面的文明言行、群体管理意识、工作态度、发展理念、企业精神、专卖形象等。它概括反映了企业有形的物质、无形的概念和劳动技能、独特的标识等。因此,文化程度的高低在于人们对文化知识的积程度,这需要在实践工作中不断认真学习、总结经验,去创造、掌握更多的知识,提高人和企业的综合素质(文化力)。

二、领悟文化知识

古往今来,人们在长期的生产劳动与商品交换等实践过程中意识到,穷不思文化,穷根不除;富不思文化,富不长久。如今我们要提高人的素质,提升烟草行业形象,提高国家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没有文化和知识一切免谈。就拿本届北京奥运会中国体育健儿顽强拼搏的辉煌战绩来说,每一项荣誉的背后无不蕴含着高科技和艰辛的汗水,用高科技条件训练高素质运动员必须有雄厚的国力,而雄厚的国力必须有博大精深的文化知识支撑。站在企业的角度看,当企业处于逆境时,要戒躁,要穷则思变;当企业处于顺境时,也要时刻戒骄,要注视商场中的瞬息万变,力免“走麦城”。做到这些就必须提高人文素质,强化企业内部管理,提高工作效率、才能完成各时期的各项工作任务。它同样需要应有的文化知识作为精神财富上的支撑。

三、学习文化知识

文化亦是人们在征服与改造自然的长期生产劳动实践过程中总结出来的知识,财富。谁掌握的知识多,谁的能力就强,工作成效和薪酬回报也相对高;谁掌握的知识寡,谁的工作能力就弱,工作成效和薪酬回报也相对低。人与企业的文化力不是天生就有,而是在于后天对文化知识的不断认知、不断学习、不断实践所取得。我们的企业领导和员工在当今的社会现实中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成就自我、提升企业、服务社会、报效国家。

作为企业领导,应该明白“兵雄雄一个,将雄雄一窝”之道理,领导者只有始终不懈地于实践中带头学习钻研文化知识,才能真正做到与时俱进,才配是一名名副其实的企业强将,你所领导的员工们才会在你的带领下成长为一群精兵。作为一名企业员工亦应明白,我是本企业中的一名成员,要想成就为一名优秀人才,惟一的选择仍是后天对文化知识的不断认知、不断学习、不断实践。

四、提升文化知识

人的提升途径是:

1、首先要明白什么是人生价值观

人生观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于人生目的的意义的根本看法。

人生观主要是通过人生目的、人生态度和人生价值三个方面体现出来的。人生目的,回答人为什么而活;人生态度,表明人应当怎样对待生活;人生价值,判别什么样的人生才有意义。这三方面相辅相成,其中人生目的是人生观的核心。价值观是人们关于什么是价值、怎样评判价值、如何创造价值等问题的根本观点。价值观的内容一方面表现为价值取向、价值追求,凝结为一定的价值目标;另一方面表现为价值尺度和标准。

人生价值是人的生活实践对于社会和个人所具有的作用和意义,是一种特殊的价值。因此,人的一生不能碌碌无为,要有志存高远,脚踏实地的精神境界。要提升人的文化知识,首先要确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方能成为一个具有文化知识实力,能真正有益于国家、社会、人民群众;有益于企业,能实现成就的人。

2、在现实工作中成就自我任何一个岗位的生产、收购、政工、行政、纪检、专卖、基建、财务会计、营销、物流、信息、文秘、领导岗位等等都有它特定的劳动技能,作为一名烟草企业员工,既要有远大理想和抱负,又不能脱离实际去好高骛远。应该在现实工作脚踏实地地干一行爱一行,在掌握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又不断熟稔劳动技能,你就能不断地积累经验,扩大知识面,其工作就会得心应手。只要你能长期坚持下去,无疑会得到人们的喜爱,领导的器重而成就自我。

3、不能满足于现状,要不断加深对文化知识的认知度。只有通过实践和辛勤劳动,才会有更高的精神境界。

企业提升的途径

1、要让员工对文化有学习与认知的时间和条件。学习文化知识是需要时间的,员工们需要的时间来源一是企业要挤时间对员工开展培训;二是企业领导及其领导本身要在工作及业余时间择时自学,带着问题学,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只有二者之间有机地结合起来,才会产生好的学习效果。再从学习条件上讲,企业要为员工们提供学习所需的书本资料、培训场地、经费、师资等,必要时对学习效果进行考试,对工作效果进行考核、褒奖与劝诫等。

2、对既定的企业文化建设内容要注重有效落实。

任何一项工作的有效落实在于制度,制度就是要保证工作有标准、行为有规范、执行有保障、落实有措施。企业文化建设手册出台以后,要靠制度来保障其后续手段,应从“查漏洞,完善规章制度;查梗阻,确保政令畅通;查勒卡,促进廉政建设;查拖拉,提高工作效率;查飘浮,提倡求真务实”入手,建立和完善管理措施,确保文化建设的健康发展。在强化纪律及其约束力度上,应包括人事纪律、财经纪律、工作纪律、领导干部责任追究制度等等。这些规章制度的建立,既是警示,又是规范,它是企业管理中不可缺少的守则。倘若上述制度保障不了落实问题,何以谈提升?我们现在还应加紧做好以下工作:

(1)实事求是地、科学地总结前几个阶段工作取得的经验,客观地分析存在的不足,汲取教训,不断持续改进,全面提高企业文化建设质量。

(2)对企业文化建设中涌现出来的先进部门和先进个人进行表彰,树立典型、使后进提速转化为先进。

(3)结合企业发展所面临的外部环境变化和内部问题,认真审视和持续改进企业文化体系,明确各个时期企业文化建设的具体目标,整改和部署下一步的工作,提升人和企业的文化知识。不断呈现企业新的姿态、新的景象。

企业文化的作用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一定社会经济条件下,通过社会实践形成并为全体成员所遵循的共同意识,价值观,职业道德,行为规范和准则.是企业在自身发现中形成的以价值为核心的独特的文化管理模式.在企业文化适应企业发展的时候,稳定的文化会引导大家以一致的方式努力工作,但当企业所处环境发生改变,文化无法适应的时候,难于改变的文化将阻碍企业的发展.当21世纪企业文化以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集中体现的时候,当中国的海尔集团,美国微软公司,日本松下公司在先进的企业文化战略影响下创造奇迹的时候,我们都意识到了优秀的企业文化对一个企业来说具有多么大的影响力.通过认真学习了“企业文化”这门课程,使我对公司“以人为本,忠诚企业,奉献社会”.的企业理念,走了更深刻的理解与认识.企业的含义就是“指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中形成的共同理想,基本价值观,作风,生活习俗和行为规范的总称”。

企业文化是企业生存发展的灵魂.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同时也决定着企业的兴衰成败.其实我是一个很注重细节的人,有可能是我从小在饭店长大的原故,养成了我不论是做人,做事,都应当踏踏实实,从实际出发,从大处着手,从小处做起,拒绝浮躁.其实我们普通人在大量的日子里,很显然都在做一些小事.但怕只怕连小事也做不好,小事也做不到位.我最喜欢的一句话“海不择细流,故能成其大;山不拒细壤,方能就其高,小事成就大事,细节成就完美”.就是说要做好眼前的每一件小事.所谓成功,就是在平凡中做出做出不平凡的坚持,只有花大力气把小事做细才能把事情做好。

小型企业靠领导,中型企业靠制度,大型企业靠文化,而在企业文化中如果不能让精细化的思想落地生根,那么企业很难生存下去.至此一个规模壮大的企业不但要有优秀的企业文化,还应在管理上走向精细化.我认为的精细化管理就是没有固定的模式,也不能照搬别人的管理模式,是要企业从管理的实践经验中不断总结,不断提升.别人的经验可以借鉴,但绝不能简单的移植.企业文化可以创造生产力,提高竞争力,增加吸引力,形成凝聚力.但企业的管理细节决定着企业的命脉,细节决定成败.以上就是我对企业文化的理解与认识。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当前,社会各行业正在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各项要求,我们应当加强行业文化建设,通过提升行业文化的软实力,引领行业科学发展,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导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熏陶员工,推动行业服务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我对行业文化的认识:

行业文化是指该行业在社会文化和经济文化背景中逐步形成的具有本行业特色、为全行业所认同的价值理念、精神信念、经营思想、道德准则和行业规范以及由此产生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品牌效应的综合体现。

行业文化作为一种“软实力”,具有导向、凝聚、激励、约束、塑造五个方面的功能。行业文化软实力能对行业员工起引导作用,能对行业整体和行业组织以及行业成员的价值规范和行为取向起导向作用。行业文化建设所凝练的行业价值观被行业员工共同认可后,将会成为一种黏合力,把其成员聚合起来产生一种巨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行业文化还能起到向社会展示行业成功的管理风格、积极的精神风貌等方面的作用,从而为行业塑造良好的现象。

当前,行业文化正在朝着自觉、自信的方向发展,但仍存在对行业文化的发展规律、理念效用、构建方式、呈现形式认识不到位,行业文化建设流于形式或囿于浅薄,不能统领所属行业组织等滞后于社会经济发展的问题。认识上的误区暴露了对行业文化建设重要性认识的肤浅与片面,行为上的误区导致行业文化建设难以在实践层面纵深拓展。为克服以上误区,加强行业文化建设,应在以下几方面着力:

一是以提升全行业职工凝心聚力求发展的集体意志为切入点,将行业价值取向和行业形象鲜明地传达给全行业职工和社会公众,这是加强行业文化建设、提

升行业软实力的有效途径,对于提升行业核心竞争力,推进行业的持续、跨越和科学发展大有裨益。唯其如此,行业文化展示的才是富有感染力、吸引力、影响力、公信力的行业群体的理想追求、价值取向和全行业人奋发向为、积极向上的精神魅力与气质风范。

二是巩固制度文化成果,提高职工的执行力。行业文化发展需要严格的制度、到位的管理和行业职工模范的执行力。我国各行业在长期的实践中形成了体系严谨的管理制度、政策条例,但是相对缺乏的是制度的执行力。营造全行业忠于职守的责任观和令行禁止的执行观是加强行业文化建设的必然抉择。所以,行业文化建设要在忠实贯彻行业法规和各项规章制度,强化职工依法依规按章办事意识,并形成科学规范、权责明确的管理制度和考核机制的基础上,以柔性制度文化约束行业全体职工的工作行为,使行业职工自觉自愿地、无条件地执行行业既有的制度和标准,使行业决策的贯彻畅通无阻。

三是体现行业文化先进性,统领行业科学发展。文化同样存在正向功能和负向功能。先进的行业文化一定会带动行业的科学发展,而落后的行业文化势必要拖行业发展的后腿。所以,加强行业文化建设要在提升行业职工核心价值观和执行力的基础上,凝练行业员工认可的行业使命、共同愿景、行业精神、职业道德等基本内容,从而明确行业的发展方向、时代责任、价值取向,以及精神动力、职业操守等,并不断赋予行业文化以新的内涵,不断扩展行业文化建设的外延。通过行之有效的方法,引导、教育、感染行业职工以饱满的工作热情、良好的职业道德、共同的价值理念、模范的执行力投身于行业的转型科学发展实践,进而提升行业的社会美誉度和影响力,促进行业的持续、跨越和科学发展。

浅谈对“宽带提速”的认识理解 篇6

一、宽带提速的背景

(一)宽带战略

3月5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在北京开幕。胡锦涛、温家宝、贾庆林、李长春、习近平、李克强、贺国强、***出席,吴邦国主持会议。温家宝代表国务院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在谈到2012年工作总体部署时,把‚加强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列入了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内容。提请大会审议的《关于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进一步提出,将‚实施宽带中国战略,启动宽带上网提速工程和下一代互联网商用推广计划‛。

值得注意的是,报告在谈到‚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时,强调要‚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加强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三网融合取得实质性进展‛。而在提请大会审议的《关于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中则进一步明确提出,将‚实施宽带中国战略,启动宽带上网提速工程和下一代互联网商用推广计划,推进物联网应用示范,开展医药卫生、安全生产等国家信息化试点示范‛。该报告还对‚宽带中国战略‛作出了明确解释:‚宽带网络是信息基础设施的组成部分,对提高信息化整体水平、推进经济社会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宽带中国战略旨在通过制定国家宽带网络发展的目标、路线图、时间表和促进政策等,加快推进宽带基础网络建设、提高网络接入带宽、扩大用户普及和拓展应用领域,着力构建宽带、融合、安全、泛在的下一代国家信息基础设施。‛

目前,‚宽带中国战略‛已经被列为‚十二五‛规划的重点工程,在5月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中通过的《关于大力推进信息化发展的若干意见》中,实施‚宽带中国战略‛被列为首要工作。

(二)宽带提速

目前,我国互联网网速平均速率仅1.774M,排名全球第71位,可以说仍处于‚低速宽带‛阶段。

下一代网络发展的关键是带宽问题,只有实现高速宽带,下一代互联网、新一代移动通信、物联网、云计算才可以得到大发展。

二、重要性和战略意义

世界银行研究显示,宽带普及率每提升10%可以直接带动GDP增加1.4%;布鲁斯学会研究显示宽带普及率每增加1%,就业率上升0.2-0.3%;在宽带上每投入1美元,能给全社会产生10倍的回报。宽带能够加速信息传递、提高社会经济运转效率,帮助制造业提高5%、服务业提高10%的劳动生产率。当前‚人均带宽‛和‚人均信息‛的占有量成为衡量国家经济实力的核心指标,国家宽带发展能力已成为信息时代国家竞争力的根本所在,世界主要发达国家都已深刻认识到宽带发展的重要意义。

数据显示,到2010年底,全球82个国家采用和计划采用国家宽带战略,多个国家明确和细化了宽带发展目标、措施,政府在宽带经济发展中的角色进行进一步强化,明确关注建设国家宽带基础设施的优势,以在线提供包括电子卫生、电子教育和电子政务的公共服务。40多个国家目前已经将宽带纳入其普遍服务/普遍接入定义,而在某些国家宽带接入已经成为一项法定权利。

云计算、物联网的要求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方式亟待转变。宽带网络是云计算、物联网、下一代互联网及三网融合等战略新兴产业创新和发展的支撑和保障。基于宽带的应用和创新对中小企业信息化、节能减排、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等发挥着积极作用,基于宽带网络所开展的教育培训、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服务,将大大延伸优质资源的服务范围和创新服务模式,成为改善民生、提高公共服务的有效手段。因此,发展宽带网络不但能加速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和发展,更可为传统行业转型升级提供强大的平台,是转变发展方式的‚抓手‛、构建信息社会的‚基石‛。国家有关部门适时启动宽带普及提速工程,必将为我国经济社会的转型发展注入新的强大动力。

三、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

(一)国内外现状和存在问题

3月30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召开了‚宽带普及提速工程‛动员部署电视电话会议,启动实施‚宽带普及提速工程‛

工业和信息化部今天启动‚宽带普及提速‛工程,以期在‚十二五‛期间解决多年来被消费者所诟病的‚宽带不宽、网速不快、费用昂贵‛等问题。

该工程的目标是,到2015年,我国要实现宽带接入用户超过2.5亿户,接入宽带能力城市家庭平均达到20兆以上,农村家庭平均达到4兆以上。

推动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

应该看到,发展宽带的意义绝不止于改善用户的上网体验。加快宽带发展对于我国抢抓信息化发展机遇、提升国家综合竞争力、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具有重要意义。

世界银行、经合组织国家的调查都表明,发展宽带不仅能直接带动GDP增长,还能拉动出口,促进就业,改造传统产业,推动经济的转型和升级。爱立信公司预测,全球宽带普及率每增长10%,就会推动GDP增长1%,而中国宽带普及率每增长10%将拉动GDP增长2.5%。IBM预估,中国在建设宽带网络方面投资500亿元人民币,就可以增加84万个就业岗位。

近15年来的两大金融危机给我们一个重要启示:越是重视信息化、越早启动国家宽带战略的国家,就越能重启经济发展的‚金钥匙‛,国家核心竞争力也就越得以重塑和提升。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后,韩国果断地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一方面致力于提升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和产品竞争力,另一方面,把国家发展的战略重点转向信息产业,出台了一系列战略措施和政策,以宽带大规模建设带动信息产业的发展。而不甘落后的日本,抢先将e-Japan战略升级为u-Japan战略,引起韩国进一步追赶。日韩两国在危机后重启经济增长时纷纷实施了宽带战略,使他们的综合竞争力国际排名重返世界前列。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短短几个月内,美、英、德、法、葡萄牙、西班牙、爱尔兰等国纷纷公布了自己的国家宽带战略。美国、英国、法国在经济刺激计划中分别提出‚连通美国‛、‚数字英国‛、‚数字法国‛的宽带建设目标。巴西、印度、俄罗斯等‚金砖国家‛,尼日利亚、肯尼亚、几内亚、秘鲁等发展中国家也纷纷出台国家宽带战略。国际电信联盟2012年最新统计数据表明,目前全球已经推出国家宽带战略的国家和经济体已经达到了112个,可见,发展宽带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

6月19日,数字福建〃宽带工程在福州启动。省委常委、副省长张志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庄先出席启动仪式,省信息化局卢增荣局长陪同出席。

加快信息网络宽带化升级是工信部2012年度四大工程抓手之一,也是推动国家三网融合工作的重要着力点。近期国家频繁将三网融合及其相关工作摆在突出位臵并确定为有效应对当前经济形势的重要举措。5月9日国务院常务会讨论通过《关于大力推进信息化发展和切实保障信息安全的若干意见》,从宏观战略层面确定‚实施‘宽带中国’工程。加快推进电信网、广电网、互联网三网融合‛;5月2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从部署当前重点工作角度,将‚加快普及光纤入户‛作为确保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重要举措;5月3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提出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方向,从产业支撑的角度,要求‚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要加快建设下一代信息网络,突破超高速光纤与无线通信等新一代信息技术‛。

实施数字福建〃宽带工程是我省落实国务院‚三网融合‛工作部署,加快落实工信部与福建省政府战略合作协议,深化‚数字福建‛建设的重要举措。我省将以建光网、提速度、促普及、扩应用、降资费、惠民生为目标,在‚十二五‛期间投入385亿元,用于该工程建设。预计到‚十二五‛末,全省光纤到户覆盖家庭达到800万户;城市用户具备50M以上接入能力,乡镇地区具备20M以上接入能力,农村地区具备12M以上接入能力;全省固定宽带用户规模达到1080万户;今年新增光纤到户覆盖家庭170万户、固定宽带接入用户100万户;建制村通宽带率力争达100%。

此外,我省将全面推进光纤宽带网络建设,加快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村地区接入带宽,增强农业信息服务能力,推进光纤宽带网络在50户以上自然村的接入。大力实施公益机构宽带接入普及计划,统筹3G和TD发展,完善无线城市建设,强化宽带网络安全管理,推动宽带产业协同发展。深化闽台宽带交流合作,加快平潭‚智慧岛‛建设,全力推动‚厦门—金门‛直达通信海缆和TSE—1海缆‚福州—淡水‛传输系统工程建设,力争尽快投产使用。

(二)泉州市现状和存在问题

四、推动实施‚宽带提速‛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所副所长、研究员马骏认为:宽带发展首先需要政策来消除一些障碍,特别是在市场规划、基础设施使用、公共设施的进入、用地及其赔付等方面。

宽带中国的建设、提速是一项系统的大工程,从运营商到设备商再到消费者,涉及投资、建设、营销、服务等方方面面。产业链各方都需要以国家利益为前提,加强市场推广,在网络建设与应用、服务等多方面协同提升齐头并进,方能形成利好国家、用户及自身的多赢局面。

目前‚宽带中国战略‛已经确定了四大原则,一是要坚持政府引导与市场调节相结合,加强统筹部署;二是要坚持宽带网络建设与应用服务拓展相结合,推动协调发展;三是要坚持宽带网络建设与产业创新发展相结合,夯实产业能力;四是要坚持宽带网络建设与保障信息安全相结合,保证网络安全。

苗圩指出,现在宽带基础设施建设最大的问题是城域网和‚最后一公里‛宽带建设。‚如何实现一城一网,避免重复建设,仍是要解决的问题。‛

他还建议在加强光纤等有线设施建设的同时,大力建设包括3G网络、TD-LTE网络和无线局域网等在内的无线宽带网络。根据全球最大的CDN服务商美国Akamai公司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11年第四季度世界平均网速同比提升了39%,平均连接速度为 2.7Mbps,平均峰值连接速度为11.7Mbps。平均连接速度最快的国家或地区是韩国,其平均连接速度和峰值连接速度均为最高,分别为 16.7Mbps和46.8Mbps;中国香港位居第二,平均网速为10.5Mbps,同比增幅14%;日本以8.9Mbps排在第三位,同比增 5.8%。中国大陆以1.4Mbps的网速排在全球第90名,平均网速为1.4Mbps,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与国家地位颇不相符,不过中国大陆网速同比 增幅达到了43%。

虽然中国的网速在全球不算快,但宽 带收费却高过网速第一的韩国20余倍。去年12月,DCCI互联网数据中心发布的《中国宽带用户调查》中指出,中国大陆固定宽带用户上网1M带宽每月费用 实际折合13.13美元(约83元人民币),是越南的3倍、美国的4倍、韩国的29倍、中国香港的469倍。

尽管我国网速同比增幅达 到了43%,但宽带价格高、网速慢已经成为了用户不满的问题之一。从中消协近日发布的2011年全国受理投诉情况来看,宽带网络服务仍是互联网投诉热点,存在安装难、捆绑服务、维修迟缓、实际网速低于名义网速、宽带选择少等问题,尤其网速慢、资费高被诟病最多。

中国工程院副院长、光纤传送网与宽带信息网专家邬贺铨院士说,网速并不仅仅是下载一部电影需多少时间的问题,而是事关国家经济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邬贺铨表示,速度慢、资费高甚至成为了我国宽带的标签。

从事互联网创业的科技讯创始人李忠存指出,现在国内的网络质量在服务器带宽、用户带宽以及中间链路的顺畅度方面均不理想,严重降低了企业的办公效率,‚放在全球来看,网速太慢且贵,这对于互联网企业来说,不仅是个丢脸的事情,也是导致业务在全球缺乏竞争力的隐性损失‛。

国内对宽带 速度要求较高的视频上市公司优酷网CFO刘德乐表示,中国视频企业购买带宽的价格与美国同类企业相比,大概是美国的4倍左右。若带宽成本与美国持平(降低 到现在的四分之一),则优酷的亏损可减少一半。优酷CEO古永锵也指出,如果联通、电信等运营商不各自为战,可以实现互联互通,那么企业的宽带成本就可以 降下来。

浅谈对800米的认识 篇7

一、对供能特点的认识

800米的供能情况是:磷酸原供能系统约占总能量的30%,糖酵解供能系统约占55%,有氧氧化供能系统约占15%,在了解这些供能系统的百分比之后,在训练内容上的安排就应该更有针对性。

二、对专项训练的认识

有人将800米跑比作超长的短跑,这就说明800米的专项特点是奔跑速度较快,持续的时间较长,也可以说800米运动员是在高速缺氧的情况下完成比赛的,要想取得好成绩必须处理好两个问题:一是在高速跑的情况下,必须推迟或者减少乳酸的产生,也就是说在同等速度情况下,别人已经开始有大量的乳酸产生,而你还处在有氧供能的情况,从而推迟疲劳的到来。二是提高自己的抗乳酸能力,在比赛最后阶段,所有的运动员都有大量的乳酸堆积,而抗乳酸能力强的人,动作不变型,速度减慢的幅度较小。抗乳酸能力差的运动员,动作变型较大,速度损失较快,冲刺能力较弱,从而可能输掉比赛,或者导致高考加试成绩不理想。为了提高以上两方面的能力,应该采用大量高强度的400~1000米各段落的重复跑,或间歇跑,或者变速跑,都能使乳酸达到最高值,达到提高专项成绩的目的。

三、对速度训练的认识

800米的速度训练要提高三个方面的能力,一是绝对速度的能力,一般提高60米途中疾跑能力。二是持续加速能力,一般采用150米的匀加速能力,在终点处速度达到最大值。三是在疲劳情况下能够发挥出最高速度的能力,一般在大强度大运动量之后,身体较疲劳的情况下进行速度训练,采用100~150米的冲刺跑。

四、对耐力训练的认识

一般耐力训练是所有跑的项目的基础,对于800米来说一般采取无氧阈的强度进行有氧训练,如乳酸应该控制在4毫克/摩尔,心率控制在160次/分钟左右,运动时间一般在30~80分钟之间,每周安排2~3次,尽量安排在土道,丘陵地段,同时增加腿部力量耐力。跑的过程中要求轻松,自然,富有节奏感,有弹性。同时注意呼吸的节奏,采用两步一吸,两步一呼,或者三步一吸,三步一呼。

五、对于力量训练的认识

800米的力量属于力量耐力,一般采用本人最大力量的60%~85%,进行多次重复半蹲,或深蹲及蹲跳起等跳跃练习,目的是提高腿部肌肉力量耐力训练。由于800米步幅较大,高速奔跑的时间较长,上肢的摆动及上体的稳定性训练极为重要,应该加强上肢及核心区域的力量训练,如:抓举,挺举,负重摆臂及腰背肌,腹肌的力量训练。还有髋关节处的力量训练也极为重要。方法手段有:负重弓箭步走,长距离跨步跳,绕栏,跳栏等,同时也提高了协调灵敏专项素质。

浅谈对农村小学体育课的认识 篇8

关键词:农村小学;体育课;教学;不足;因素

学校体育课同语文、数学等其他学科一样,是小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目前,农村小学的体育课既是学校的一个短板问题,也是上课教师的一个难题。怎样上好体育课成为了一个突出的问题,也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影响农村小学体育课的因素有很多,有学校的因素,教师的因素,家长的因素、社会的因素等等。

一、学校的因素

安全是目前学校摆在最前面的一条高压线,体育课以活动为主。由于农村小学硬件条件的限制,不能达到上体育课的要求,老师在上课过程中如果完全按照体育课的要求实施,那么在上课过程中就会出现学生的擦伤等问题。学生家长会找教师的麻烦,给学校和老师带来一定的影响,导致有些体育课教师在教室里上课,不敢让学生在外面活动,体育课不敢有一定强度的锻炼,从而阻碍农村体育课的发展。

二、教师的因素

1、现在农村的家长、老师对体育课的重视不够,在高考指挥棒的作用下,认为小学生学好了语文、数学就行。教师们把全部精力放在了文化知识上了,导致了从思想上不重视体育课。有些学校的体育课就形同虚设,有一部分体育课被主课老师占用,有些体育课上的时候也形成了“放羊式”教学,基本上是“立正、稍息、解散”的局面,从而阻碍农村体育课的发展。

2、农村学校因为班级不多,体育专业的老师缺乏,体育课基本上是由一些主课教师兼任,教师自身对体育知识的缺乏,体育教师的培训较少,还有器材场地的限制,使体育课的质量无法达到预期的目的。

3、学校领导的不重视,一些学校领导思想上没有更新观念,认为体育课就是让学生玩,农村学校的孩子在家里进行了劳动就行,不能紧跟时代的步伐。认为学生学好了语文、数学,学校的任务就完成,这也是农村学校体育课无法达到要求的原因。

三、学生的因素

目前,学生在家长的影响下,对体育课不重视。家长认为自己的小孩要把全部的精力放在学习语文、数学上,不能因为体育课影响了孩子的学习。促使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不大,信心不足,让体育课成为了一种形式,使农村学校体育课的质量无法有打幅度的提升。

针对这些因素,我觉得农村小学体育课的教学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转化学校领导,体育教师,广大家长的思想尤为重要

1、学校领导一定要更新观念,要以学生全面发展为重,加大体育设施上面的投入。加强农村学校体育工作规章制度的建设,使学校体育教学工作规范化,科学化,树立榜样,典型,创造良好的学校体育环境。

2、广大的农村体育教师要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觉悟和思想境界,提高文化素养,从各个学科体系中吸取自己所需的东西,融化到体育工作的实践中去,使体育教学和课余训练不断地创新和提高。

3、广大学生家长应加强自身的认识,配合教师做好孩子的工作,告诉孩子锻炼好身体,上好体育课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激发学生热爱运动的兴趣。

农村体育教学工作的成功开展非一日之功。我们农村小学体育教育工作者必须始终清楚认识到,我们在体育教学方面还存在很多的不足,工作还不够扎实。一定要努力去工作,立足农村,把农村体育教学工作做得更好,向着更高的目标前进。

参考文献:

[1]竭暁光.解析小学体育课的改进措施[J].神州,2013

[2]牛昌盛.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学中的现状与思考[J].西北职教,2012

[3]赵军.营造务真求实的学校体育课堂教学[J].中国校外教育.2015

上一篇:组织部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工作总结下一篇:聚会活动定制纪念品